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岗位职责new(共8篇)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岗位职责new 篇1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所职责
一、广泛宣传,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宁波市江北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负责对本镇(街道)农村公路的领导和管理,强化乡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工作。
二、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农村公路管理的文件精神,召开各行政村分管领导及公路养护人员会议,布置本镇(街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三、多渠道筹集本镇(街道)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
四、建立乡、村公路养护机制,实行多元化养护模式。
五、按照区公路管理部门统一要求,建立健全农村公路档案。
六、负责农村公路的养护和管理,按上级要求进行定期考核、检查和评比。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所所长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区关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方针、政策、行业标准和要求,组织全所人员学习政治、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结合实际制定本镇(街道)乡村公路管理养护考核办法。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浙江省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等公路法规和规范,实施科学化养护和规范化管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养护工作方针,保证公路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3、组织编制上报全镇(街道)公路管理养护计划,负责批准计划的完成,做好养护经费考核支付及核算工作。
4、认真贯彻执行《宁波市江北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组织人员按时巡查,依据镇(街道)农村公路考核办法,具体组织全镇(街道)公路月度养护管理检查、考核、评比工作。
5、坚持《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的执行,组织人员定期对辖区内公路桥涵进行经常性检查,加强对险桥段的交通安全监控。
6、负责农村公路管养所涉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适时组织公路环境的联合整治。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所工程技术员职责
1、根据实际需求,编制管辖农村公路的小修保养和工程计划,并指导实施。
2、认真贯彻执行农村公路养护、安全管理、工程建设有关方针政策,督促检查养护、工程、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
3、负责管辖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
4、组织指导水毁抢修工作,并及时编报抢修计划。
5、提出下的公路养护计划建议方案。
6、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所养护巡查员职责
1、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上级部门颁发的标准、规范、规程等技术文件,执行有关养护管理制度,督促作业人员按技术文件要求进行施工和养护。
2、认真执行乡村公路养护巡查制度,对桥涵实行经常性检查,及时掌握辖区内农村公路、桥梁技术状况,及时调查、鉴定公路各种病害,确定并上报重点监控桥梁。
3、经常深入管理养护一线,随时检查并指出管理养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对养护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
4、认真做好农村公路巡查工作,建立健全巡查台帐。
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所内勤员职责
1、协助所长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进行考核、检查,每年做好并及时更新全镇(街道)公路、桥梁等基本情况登记表。
2、认真、及时、准确上报农村公路养护统计报表。
3、认真制作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台帐、挂图和内业资料,做好维护管理,并及时更新。
4、负责镇(街道)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所文件的管理。
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所路政协管员职责
1、宣传、贯彻执行公路路政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2、开展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路沿线企事业单位和群众爱路护路的意识,及时提供公路信息。
3、负责保护农村公路公路路产,保障安全畅通,实施农村公路巡查。及时查处和制止各类损坏公路及附属设施的行为。
4、协助路政做好路政许可项目现场踏勘,并对许可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控。
5、协查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的行为。
6、负责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的管理。
7、负责所辖路段公路交通标志、标线管理工作。
8、检查督促公路养护作业、施工现场的标志设施,维护施工路段的正常交通秩序。
9、参与大队、中队组织的集体活动和专项整治工作。
10、按时上报路政报表、小结,收集信息和资料等,建立健全各类台帐。
11、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岗位职责new 篇2
1 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农村公路一般是指县、乡、村级的公路。县级公路是指具有全县 (市、区) 政治、经济意义, 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 (镇) 、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公路, 以及不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间的公路。乡级公路是指主要为乡 (镇) 、村经济、文化、生活服务的公路, 县城通达乡 (镇) 以及连接乡 (镇) 与乡 (镇) 之间的公路。村级公路是指由村与干道或县、乡、村级公路联络的公路。
农村公路主要供机动车辆行驶并达到一定技术标准。县道一般采用三、四级公路标准;乡道采用四级公路或等外路标准。按照《公路法》的要求, 新建公路应当符合部颁标准要求, 原有不符合最低技术等级要求的等外公路, 应当采取措施、逐步改造为符合技术等级要求的公路。鉴于一些贫困山区中连接乡 (镇) 与行政村、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的乡村公路交通量小, 且路上行驶车辆也多为拖拉机、农用车等体积、载重相对较小的机动车, 所以, 对这些公路的路面宽度、路线纵坡、曲线半径适当放宽要求, 暂时采用等外路也是可行的。
2 农村公路养护
农村公路养护涵盖范围是路面、路缘石、路肩、边沟、绿化及其他附属结构, 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日常巡查与检查和小修保养。
2.1 日常巡查与检查内容
(1) 路面上是否有明显的坑槽、裂缝、拥抱、沉陷、松散、车辙、泛油、波浪、麻面、冻胀、翻浆等病害, 调查其危险程度及趋势;
(2) 路面上是否有可能损坏路面或者妨碍交通的堆积物等。
2.2 小修保养
小修保养可以分为日常保养和小修两项工作内容。
2.2.1 日常保养主要内容
(1) 清扫路面的泥土和杂物;
(2) 排除路面积水、积雪、沙石、在陡坡和急弯路段撒防滑料等;
(3) 路缘石调整顺直;
(4) 路肩的整平;
(5) 清理边沟、维修护坡道、培土等。
2.2.2 小修的主要内容
小修的主要内容是:修补路面泛油、拥包、轻微裂缝、坑槽、沉陷、波浪、局部网裂、松散、车辙、麻面、啃边等病害。
3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农村公路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会各界对农村公路养护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得到了提升, 投资力度和建设效率也不断加大。农村公路的建设结束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历史, 实现了广大人民群众期盼修路、期盼致富的迫切愿望。公路修好了, 如何养好公路却成为了摆在政府和人民群众眼前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修路是基础, 养路才是关键。然而相关的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却存在一些缺陷, 重建设而轻养护的基本状况层出不穷, 为了保证农村公路建设的成果得以巩固, 促进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能够实现, 其公路的养护和管理已经迫在眉睫。
农村公路在交竣工验收合格以后, 在行车荷载与自然因素的作用下, 公路使用性能逐渐下降, 为了保证行车的舒适与安全性, 就要及时地进行养护, 这样才能保证农村公路充分发挥其作用,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也就成为了需要我们引起足够重视的工作。
4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与其他等级道路相比较所产生的不足
近年来,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 农村公路的养护也随之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但与其他等级道路相比较, 依然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部分农村公路的责任主体不明确, 造成了公路有人修无人养的尴尬局面。其次, 养护资金短缺、养护资金来源渠道少是制约农村公路养护的主要问题。然后, 农村道路的技术标准较低, 中、低级公路比重大, 路面损毁现象频发, 造成了养护成本较高的情况。最后, 农村公路的养护队伍技术水平有限, 养护机械选用不合理, 很难达到所要求的养护标准。
5 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5.1 进一步加强养护质量监督工作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采取专项检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进行监督, 并对监督检查的内容及结果进行公示。对于检查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要认真梳理, 提出合理化建议。发现的个别问题, 要制定措施, 逐一解决, 对于推行工作不力或者弄虚作假的, 要追究责任。
5.2 明确养护责任主体
各级人民政府应该将农村公路的管理纳入政府管理工作的范畴。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责任主体。乡级人民政府和村级组织, 应当认真履行落实上级人民政府制定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维护以及养护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明确各部门相应的职能以及设置相应的专职机构, 并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生产的专业、专职技术人员。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作为政府执行部门, 应将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纳入行业管理的范畴, 加强指导、考核、监督。其所属的各级公路管理机构作为公路行业管理的实施部门, 应落实人员、增设相应的内设机构。切实履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督、指导、管理职责。
5.3 拓宽资金渠道
各级政府要采取多种办法, 做好财政预算和安排, 保证自己负担的养护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同时, 交通主管部门可以向公路沿线的厂矿企业募捐一定的养护资金, 群众“一事一议”奉献一点养护资金, 多渠道筹集, 农村公路的养护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 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此外, 还可以大力发展农村公路的第三产业, 例如:转让农村公路的冠名权, 在农村公路两边竖立广告牌并转让其使用权等。充分调动社会力量, 营造出全社会齐心协力养护农村公路的大氛围。
5.4 最大程度利用养护资金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匮乏, 是现在农村公路养护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要想保证公路质量与行车安全, 农村公路养护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这就需要我们最大程度地利用养护资金, 想措施、找办法解决养护资金匮乏的问题。例如根据本地区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路面结构型式等特点, 制定相应的养护技术标准, 推广应用公路养护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 降低养护成本, 发挥养护资金效益。在一定的管理体制条件下, 充分实现养护方式的多样性, 保证其足够的灵活性, 以最大程度利用养护资金。
5.5 增强养护人员技术水平
提高养护工程的技术力量, 就要从养护人员技术水平入手, 通过组织培训和交流参观提高养护人员素质, 向养护人员普及农村公路养护的基本知识, 如公路的基本知识、桥梁的基本知识、公路基本数据的采集和路况评定等, 使其熟练掌握技术规范和养护技术, 以尽快适应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需要。农村公路养护, 不能仅仅停留在路面保洁的程度, 致使“小病害变成大疾病”的情况发生。养护人员技术水平提高了, 才能避免前修后坏, 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降低养护成本。
5.6 合理配置养护机械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公路的汽车流量必会出现较大的增长, 公路的养护工作将会越来越繁重, 实现公路养护的机械化, 合理配置一定的养护机械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多功能养护设备、沥青路面修补机、混凝土路面清缝机、道路清扫机等。农村公路的养护作业的种类繁多, 专业性的养护机械品种多、型式多样, 配套的机械较多, 需要的投资较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较少, 所以购置养护机械时, 在满足工作要求的前提下价格必须低廉。
6 结束语
就农村公路而言, 加强对其养护管理措施的落实, 不断提高养护管理的规范性, 是保障农民的出行条件和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农村公路是惠及千家万户与农村发展的民心工程, 只有科学的养护与管理, 才能保证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与质量,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保障。随着国家政策对农村公路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大, 相关法律法规, 规章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 农村公路的养护水平也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更好地为交通运输事业做出贡献, 为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长期有效的交通保障。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 农村公路的养护也变得日趋重要, 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从技术与管理层面简要分析了农村公路养护的现状、遇到的问题及需要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养护管理
参考文献
[1]于立昌.浅谈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与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23) .
[2]汤美娜.浅谈我国公路的预防性养护[J].科技信息, 2011 (32) .
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 篇3
关键词农村公路;加强;养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U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81-0193-01
农村公路是广大农村地区最主要的运输通道,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我国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公路与国、省干线公路相比,里程长、分布广,并且这些道路纵横交错,形成了国、省干线公路的补充和连接。近几年来,全国大搞农村公路建设,从2004年开始,河北省也开始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农村公路的“村村通”工程是惠及百姓、利在千秋的一项工程,是百姓的一条条致富路,让人们结束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状况,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与收益。但人们普遍认为,把路铺到百姓的家门口,就以为完成了整个工程,殊不知,公路的养护,却是一项更重要、长期的工程。路修好了,如何养护好公路就成为了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
1农村公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建设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农村公路每年的修建里程都比较长,时间紧,任务重,有时需要多个施工队伍进行分别修建。有的正规队伍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有足够的施工机械,公路修建的质量就较高;有的队伍却一无技术、二无设备,他们认为表面上溜光的柏油路修到各家各户门口就行了,所以对路面以下的基层偷工减料,为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他们不惜使用种方法。致使公路修完后时间不长就坏了,可那时施工队伍却早已退场了。
1.2养管机制不健全
农村公路,特别是村村通工程,由于养管机制不健全,仍然处于一种分散的管理模式。一般情况下,较重要的县道、乡道均由交通系统公路管理部门进行养护管理,而乡村公路反原则上是属于各乡镇、村委会管理,但事实上一般都是无人养管,此为乡村公路损坏严重的重要原因。即使有的路有人养管,也仍旧是以铁锹、扫帚等为主要工具,也极少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工艺粗放,设备简陋,大大降低了养护水平。
1.3养护意识淡薄
在农村公路中,重建轻养的思想仍然普遍存在。各村街好不容易筹资修建的公路,人们却不知道爱护,随意在路上打场、晒粮,有的更是占道堆放农作物,致使路面出现各种病害。出现问题也不及时处理,致使公路病害越来越严重,最终又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失去了公路修建的意义。
另一方面,大多数乡村公路更是无排水设施,有的公路两侧虽有排水沟,却早已被老百姓的农作物及垃圾等填得水泄不通。一到下雨,水沿着公路顺流,整个路面便成了排水路面。
2对农村公路养管的建议
根据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应把如何加强农村公路养管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2.1加大施工中的监督力度
不要认为农村公路不重要而疏于管理,在公路建设期间,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各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大监管力度,工程监理单位、监督单位机构配备一定要齐全,相应的责任人要认真对待施工中的每一道工序,严格把守质量关,不能让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决不能让不合格的产品带入下一道工序,工程全部合格才可以通过竣工验收,最后进行养管单位交接,交付使用。
2.2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管机构
先修好路是基础,再养好路是关键。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必须要把它们结合起来统筹对待。这二者中,建设是先导,养护是保障,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建立乡镇公路养护与管理机构势在必行。县级公路要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的原则,形成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养护管理体系,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公路的通行情况,分别划定一定的里程或区域,分配给相关的乡镇或行政村,同时,在乡镇要明确一名乡镇领导专门负责辖区内所有道路的养护与管理,真正建立起养护管理机构,来保障农村公路的各项养护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另外,交通主管部门要定期对农村公路的养管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增强养管人员的技术水平。各级政府部门也应积极筹措资金,为农村公路养管单位配备实用的养护机械,现在农村公路中一般都是水泥路面和沥青混凝土路面,养管中不可能像以前一样使用简单的机具就能完成,而是需要专业的养护机具,以便能更好地处理公路变形、车辙、裂纹等病害,延长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
2.3强化公路养管意识
农村公路在建立健全养护机制的基础上,应加大宣传力度,扭转人们重建轻养的思想,使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爱护公路、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风气。对于穿村公路,沿街村民应该自觉维护,做到不泼脏水、不倒垃圾、不堆柴草杂料、不破坏路面,要经常清扫保洁,及时排水清雪。做到这些,不但延长了公路的使用寿命,而且还美化了庭院村街,为争创文明生态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了通畅的农村公路,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繁荣了农村市场,推动了经济增长;有了通畅的农村公路,村村通了客车,接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为城乡之间有有机结合构筑了一条快速通道,促进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有了通畅的农村公路,改善了乡村的发展环境,为招商引资工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许多外地投资商纷纷到乡镇去投资创业,推动了乡村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农村公路的发展前景广阔,建养工作任重而道远,我相信,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在交通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在所有老百姓的悉心爱护下,农村公路一定会健康发展,一定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收益。
作者简介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 篇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农村公路是全市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城乡发展农村经济的公益性基础设施。为加强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提高路况质量,保障公路完好,安全与畅通,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黑龙江省公路条例》及《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做到管养分离、市场有序、多方筹资、保障投入,专款专用、因地制宜、科学养护、有路必养,保障畅通的基本原则。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本办法所称农村公路是指县级公路、乡道、村道。
第二章 体制职能
第四条 管理体制。农村公路实行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
第五条 管理职能。农村公路原则上以县(市)、区人民政府为主负责养护与管理工作,市交通主管部门主要负责组织筹措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监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各级政府在农村公路管理上具体履行以下职责:
(一)市政府负责本地区农村公路的行政管理,其管理职能由市交通主管部门履行。主要职责是:执行国家有关农村公路发展的政策法规;负责辖区内的养护管理考评工作及农村公路养护工程从业单位资质的初审指导;监督辖区内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的招标;对农村公路养护工程下达生产计划和养护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生产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
(二)县(市)、区人民政府是本地区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其管理职能由下设的县(市)、区交通主管部门履行。主要职责是:执行国家有关农村公路发展的政策法规,组织实施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编制农村公路养护建设性计划并组织实施;监督公路管理机构的管理养护工作,检查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负责地方养路费的征收管理,筹集和管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组织协调乡(镇)政府做好农村公路管养工作。
第六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具体承担县乡公路的日常管理和养护工作,并对村级公路的养护工作进行指导,拟定公路养护建议计划并按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组织养护工程的招投标和发包工作,对养护质量进行检查验收,负责公路路政管理和路产路权保护。
乡镇人民政府有关村级公路管理、养护、保护以及养护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具体职责,由县(市)、区人民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乡(镇)要积极投放力量,组织好村民用好“一事一议”的筹资筹劳制度,共同做好村级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确保村级公路常年畅通。
第三章 养护管理
第七条 交通主管部门对农村公路养护实行行业管理,县乡公路的管理与养护,由市公路管理处根据各路段技术等级、道路状况和交通量等实际情况,年初下达生产计划,并定期对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考核、评比。村级公路由乡(镇)人民政府及村委会负责组织队伍或人员进行管理养护,交通主管部门对其进行业务指导。
第八条 县乡公路养护要坚持专业养护,常年养护、全面养护和科学养护相结合,每条公路都要设专人进行养护。
第九条 用工实行临时用工制度,面向公路沿线村(屯)及社会招聘养路工、签定临时用工合同,实行效益工资、工效挂钩、联路联质计酬。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的养护承包责任制。
第十条 养护生产要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上路作业要着标志服,作业区域设立明显警告、警示标志。严禁机械(具)带病作业,消灭不安全隐患、杜绝各类事故发生。
第十一条 养护生产管理 各级公路管理机构的中心任务,是坚持“以养好路面为中心、加强全面养护”的方针,通过全面、科学、常年养护和规范化管理、构成畅、洁、绿、美、安的公路交通环境,达到“路面平整、横坡适度、标志齐全、料堆整齐、排水畅通、构造物完好”的公路养护标准,确保公路经常保持良好技术状态。第十二条 农村公路绿化要因路制宜。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花种花、宜草种草。做到防护与观赏相结合,“栽、管、护”相结合。农村公路绿化要结合国土绿化统一规划、县(市)、区人民政府组织实施,交通主管部门具体指导。
第十三条 各级公路管理机构要根据本地公路状况,分析掌握路段、桥涵的抗灾能力,做好必要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抢修预案,一旦发生自然灾害,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组织下,协调社会力量积极抢修,及时恢复、保证公路的正常通行。
第十四条 因严重自然灾害致使农村公路中断或严重损坏时,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及时修复,必要时可动员和组织沿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农村居民进行抢修。短时间内难以修复的,应修建临时便桥、便道或指明绕行路线。
第十五条 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对农村公路养护提供便利条件,按照“公路法”及有关规定,在公路沿线就近范围内,划定公路养护专用料场。
第四章 路政管理
第十六条 路政管理要坚持“管养一体综合治理、预防为主,依法治路”的原则,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黑龙江省公路条例”有关规定,防止路产、路权受非法侵害。
第十七条 县(市)、区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县道、乡道的路政管理工作,其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具体承担县道、乡道的路政管理。同时要加强路政管理法规的宣传,制定保护农村公路的乡规民约,提高沿线居民爱路护路意识。没有公路管理机构的县(市)、区,其路政管理由市公路管理机构行使职能。或由市公路管理机构委托当地交通主管部门行使路政管理职能。
第十八条 农村公路行使车辆的轴载质量,必须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禁止超限运输车辆擅自行驶农村公路。由超限运输车辆行驶造成农村公路损坏,县级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依法给予相应经济处罚,并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费用必须用于农村公路维修和养护。
第十九条 农村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按“公路法”规定界线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控制区内修建建筑物和设置交通以外的其它标志,不得在公路和公路用地范围内摆摊设点,堆放物品,倾倒垃圾,设置障碍,挖沟引水或挖坑取土。需埋设管线、电缆等设施的,应征得当地交通主管部门同意,并报市级公路管理机构主管部门,经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五章 养护资金
第二十条 县(市)、区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和监管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本级财政应根据交通主管部门的养护经费支出计划在当年预算中应列入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养护。
第二十一条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主要来源,省交通部门的补贴,本地地方养路费征收后的使用,政府预算内资金,国家转移支付资金和村民“一事一议”的筹款渠道。地方养路费的征收主要用于农村公路的养护。地方养路费的使用,按照“先养护、再建设”的原则,必须达到规定标准的公路养护支出。
第二十二条 地方养路费的使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原则上全部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由县(市)、区交通主管部门根据路况编制养护经费支出计划,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复并下达计划。村级公路的养护资金除上级补贴外,不足部分由村民委员会组织村民采取“一事一议”方式解决,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用以奖代投方式给予补贴。
第二十三条 公路沿线受益的工矿企业单位,应出资、出劳协助公路部门对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给予支持。
第二十四条 为了保证乡级公路转移支付资金充分发挥使用效能,应由县(市)、区财政划拨交通主管部门管理使用。县(市)、区交通主管部门,要建立转移支付资金专款账户,并接受县(市)、区财政和审计部门监督。
第二十五条 没有转移支付的县(市)、区要根据辖区内农村公路的里程,由县(市)、区财政列足养护经费。也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为农村公路养护筹措资金,安排支出计划,并保证养护经费足额到位。
第二十六条 养护经费的投入比例,鉴于我市及县(市)、区实际经济状况,公路养护成本应为:县乡级公路三级高等级路面公路6,四级高等级路面公路5,;三级砂石路面4,四级砂石路面3,村级公路应根据路况、养护经费每公里不应少于2,。第二十七条 养护经费的使用县(市)、区财政每年将养护资金足额拨付当地交通主管部门。当地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对养护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并对农村公路养护每月进行定期检查,经检查,完成了生产计划,达到了养护标准,将养护经费按定额计量下拨到乡镇。县(市)、区财政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对养护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审计,如发现问题,根据情节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保证养护经费合理有效的使用。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八条 全市范围内列养的农村公路均在检查范围,都必须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九条 要建立农村公路检查、考核、验收和监督制度,农村公路检查验收,按省厅制定的检查验收标准进行。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条 擅自在农村公路上设卡、收费、罚款、拦截车辆的,由交通主管部门或公路管理机构依法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仍不停止的按《公路法》和《黑龙江省公路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三十一条 挤占、挪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并追究主要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二条 交通主管部门及公路管理机构的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市交通局负责解释。
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 篇5
山西省平陆县地处晋、秦、豫黄河“金三角”,南临黄河水,北靠中条山,是山西的南大门。辖6镇1区4个乡,223个行政村,24万口人,总面积1173.5平方公里。
平陆县山垣沟滩遍布,地形地貌复杂,矿产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有3195条沟,268座山,71个滩,24条垣,已探明的矿藏达26种,总储量在25亿吨以上。特别是铝土、煤、铁、石膏等品质优、易开采,加工开发前景喜人。
平陆县临河靠山,气候独特,沟多坡多,林广地沃,发展生态经济林条件优越。全县有耕地55万亩,宜林宜牧宜渔面积116万亩,林草覆盖率达到40.8%,各种野生动植物及各贵药材达百余种,果、桃、菜、牧等主导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为生态经济开发和农副产品加工打下了良好基础。
平陆县依山傍水,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发展旅游事业得天独厚。古有“七贤八景”追寻着尧舜许由、殷商傅说,春秋百里奚,三国周仓的依稀足迹,展示着茅津晚渡、竹林晓钟、砥柱奔涛、中条积翠的怡人景色;今有曹川红叶、龙陡双虹、高峡平湖、冀都桃园、万亩松涛、黄河飞桥,平添了许多感受自然、陶冶情怀的醉人风光。
平陆县虽为山区,但地处三省交界,交通通信便利,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与河南三门峡一河之隔,一桥相连,运三高速公路横贯南北,陇海铁路三门峡站、同浦铁路运城站及正在兴建中的运城机场近在咫尺,前往郑州机场、西安机场也十分方便。加上县上四通八达的国道、省道、乡道油路网和先进的通信手段,形成了少有的投资开发区位优势。
平陆县农村现状:
一是发展果桃牧等主导产业。通过苹果“三改”示范园建设,优种红不软桃发展,畜牧养殖专业村、专业户扶持,使全县种养业初步迈上精品发展之路。
二是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新建和修复改造水利工程91处,新增加和改善水地3.5万亩,解决了50个自然村1.49万口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小流域治理、生态环境建设、扶贫、开发等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农业生产基本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三是重视劳务输出。在县委、政府的组织下,先后有2000余名民工赴福建永春、河津鸿田、新疆建设兵团、深圳电子企业打工挣钱,全县外出务工人员累计达1.5万余名,创收4000余万元。
四是减轻农民负担。通过政府出钱为全县20余万亩小麦投保火灾险,降低粮农的生产风险;为全县村级主干投保人身责任险,解除农村基层干部的后顾之忧;大力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免征农业特产税,目前,农民负担的各种税费只有农业税及其附加608.4万元,比改革前的1800万元减少67%,使广大农民的负担大大减轻。
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农村公路的建设是息息相关的,农村公路是农村重要的公益性基础设施,不仅方便了农村居民的出行,也促进了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它在交通运输业中日益发挥着特殊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公路建设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工程质量
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我们始终把工程质量视为公路建设的生命,将工程质量控制贯穿整个建设过程,采取“三个措施”进行加强。一是强化“精细管理”理念。先后出台了建设技术标准及质量管理规定等文件,推行项目法人负责制、工程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四制”管理,建立健全“政府监督、业主管理、工程监理、企业自检、专群结合”的质量管理体系。二是强化项目督导管理。市处成立了3个督导组分县包干对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逐项目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三是强化公示监管力度。所有建设项目都明确具体负责人,项目名称、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均在《濮阳日报》进行公示。并把所有建设项目的建设标准、通达标准及举报电话,向社会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定期对各县(区)的进展情况在《濮阳日报》上进行公示,表扬先进,鞭策落后。
2、管养水平
2008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建养并重,协调发展”和“有路必养,养必到位”的指导思想,深化管养体制改革,通过抓机构成立、人员落实、责任明确和考核奖惩,着力加强乡、村管理养护组织体系建设,在建立“责任以县级政府为主体、资金以公共财政为主体、养护以市场机制为主体、监管以交通公路部门为主体”的管养新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制度、措施,加强监督检查,积极开展了创建“文明示范路”、“养护样板乡”、“好路杯”竞赛和今冬明春管养活动等多种形式的竞赛评比活动,使我市农村公路的管养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极大的提升了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和行业形象。
由于我县是一个地理条件比较复杂山高沟多的地带,受条件限制很多道路只修到村口,形成的“断头路”较多,四级路仅通达到行政村,很多大的自然村还没有通水泥路,两镇相接之间行政村水泥路还没有连接上,导致部分农村公路不能网化,部分群众对此很不满意。
一、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公路总体技术水平不高。由于受土地限制,往往过多的考虑了农田、村庄的限制,农村公路绝大多数顺着原有沙石路或土路修建,因此,在项目建设方案的选择上,一些技术指标不能满足规范要求,部分线路线型较差,“丁字”路口、急弯、陡坡到处可见。同时,道路上还存在一些危桥险涵未能得到同步改造,宽路窄桥或者桥头变线等情况,直接影响建设标准。
2、配套设施不完善。个别镇对实施路肩等配套设施的认识不高,措施不力,一些路段的路肩未达到标准要求、局部宽度不足,有的甚至未上路肩土方。急弯、陡坡、连续下坡、视距不良及横断面发生变化等特殊路段,缺少相关标志和交通安全设施。部分路段绿化缺株,路树砍伐后不能及时补栽,绿化品种单一。道路两侧边沟等农田水利配套跟不上,集镇段没有排水设施。
3、养护队伍总体素质偏低,养护技术水平低下,缺少专业性养护。各镇管养办人员均非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应有的养护知识;一线养护工人由于工资低,年青人不愿意承担该项工作,道路养护责任都落到了道路附近不能外出、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的五六十岁老年人或中年以上妇女身上。由于知识接受能力低,培训难度大,不能很好地进行预防性养护。
4、道路修复困难。由于大量超载、超限车辆涌入农村公路,使农村公路损坏严重,但修复资金无可靠来源,目前,自治区按照农村公路网规划拨付的管养资金,仅能维持正常日常管养,对道路严重损坏的情况,无力进行修复,近年来,主要精力放在了农村公路的建设上,对道路的维修倾注精力不足,导致了道路在使用期间出现局部损坏严重、病害蔓延的情况,给农村公路的管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二、解决农村牧区公路建设与养护问题的对策
农村公路建设要紧密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和总体要求,坚持规划主导,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规划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的衔接和协调。要在确保完成 “通达”、“通畅”工程建设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根据平陆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农村公路建设实际,从农民迫切需要而又有条件做好的入手,分阶段、有重点地稳步进行,把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关心的问题解决好,使他们真正得到实惠。
1.统筹规划,实事求是,合理制定农村公路建设方案。
做好“十一五”后期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调整及项目储备等前期工作,加强联系、搞好沟通,向上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一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的立项。要优先安排“断头路”、通往贫困村的扶贫路等,使农村公路真正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二是合理选择建设标准。虽然水泥路面厚度已由自治区规定的15厘米提高到18~20厘米,将路面宽度由3.5米提高到4米,结合实际情况,可采用“以地换地”的方式优化线型结构,提高路面结厚度,或在排水设施较好的道路选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2.努力提高乡村道养护的技术水平。针对养护队伍总体素质偏低,人员老龄化,养护知识缺乏等因素,非常有必要建立一支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养护队伍,需逐步增加资金投入,以吸引更多的人,包括年轻人加入公路管理养护队伍。同时,县交通局和公路站应加强对乡村道养护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采取定期办培训班,主动派工程技术人员送技术下乡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乡村道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增强敬业意识,逐步建立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乡村公路养护队伍,使有限的养护资金,发挥最大的效能和作用。尽量实现农村公路养护队伍专业、半专业化,利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沿线村民的养护积极性,合理配置公路养护资源,逐步建立科学、高效,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新机制。
3.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农村公路建设以来,县政府为了彻底减轻农牧民负担,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工程建设由市交通局负责组织,缺口资金,政府进行统一筹集,没有向农民群众收取一分钱。随着费税改革,仅靠自治区补资金和当地财政,无法满足道路建设和管护需要,为了使“自治区给补助、地方自筹”的农村牧区公路工作体制得到更有效地运行。今后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除自治区补助、财政拿一点外,要采取镇、村经济里支付一点,一事一议筹集一点,厂矿企业赞助一点,农民自愿捐献一点等多渠道筹集。养护资金除自治区定额补助外,建议各级财政列入预算资金要往年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各镇配套资金按要求及时到位。只有构建长期、稳定的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资金筹措机制,资金有稳定的来源和保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难的问题。
4.交通部门要加强行业监督管理力度。交通主管部门要当好市委、市政府的参谋,认真履行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责,加强对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养护的监督管理,确保全市农村牧区公路“又好又快”的发展。一是严肃执行计划,认真履行建设程序,严把农村牧区公路建设市场准入关。严格履行项目立项、招投标、施工(过程)和交竣工验收等各项管理程序;严把工程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关;严格控制市场准入关,加强资格预审,继续推行“广泛参与、底价中标、垫资施工、验收付款”的模式。二是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主要是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包括材料试验检测、工序交接交验,监理、施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等。通过不定期对重点部位、问题部位的监督检查,把好工艺质量关。同时,为基层单位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把好质量关。三是严格履行交竣工验收程序。未达到交竣工标准的工程不做验收,不许交付使用,把好验收关。
总之,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养护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农村公路建设要保持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只要各级政府部门领导重视、大力支持,交通行业主管部门完善制度、规范程序,基层乡镇和行政村尽职尽责,大力推广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就一定能促进农村公路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现状
在通村公路“以奖代补”政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推动下,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迅速发展,路面等级和通达能力不断提高,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逐步形成,为解决农村的“三农问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也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农村公路使用频率增加,路面损坏严重。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不力,造成农村公路交通状况远不能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当前农村公路养护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硬化路面断、裂现象严重;路况下降,部分路段存在难以通行甚至中断交通状况;安全标识标志、附属工程不完善等。农村公路养护主体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养护资金缺少稳定渠道等问题,使农村公路处于“无人管、没钱养”的境地。在相当多的一些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已经是按每户人口数筹集,要再筹集用于公路的日常养护的资金就非常困难了。暴雨等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过后,塌方的清理,挡墙、涵洞、路肩、边沟的修复等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维护与管理经费后继乏力、力不从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八条规定“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的管理体制,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和“民工建勤”的取消,乡村两级失去了养护乡村道路的财力和能力,形成了事实上的乡村道路养护管理责任主体缺失。公路管理部门目前只能基本满足主要干线公路,无力将农村公路管理工作纳入统一管理。因此,以现有的工程技术人员、路政管理人员的配置和数量,很难对农村公路实行统一管理。基于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现状分析,为加强我国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效益,建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迫在眉睫。
二、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措施
1、要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必须建立相关的管理体制,完善相应的责任机制。公路管理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各级责任,拟定农村公路养护质量评定标准,和与之配套的奖惩机制,并逐级签订公路养护责任书,明确养护管理人员管养的路段、养护质量要求、责任、工资等。负责相应地段的交通协管员要定期对各线的养护质量进行检查考核,并按奖惩机制予以兑现,以促使管理措施到位。县级公路管理部门应做好行业管理工作,充当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护人,着重做好养护质量的考核工作,做好养护资金专款专用的审核工作。
2、要组建农村公路专业养护队伍。农村公路养护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的工作,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农民养护工队伍,落实日常养护人员,明确责任,确保有路必养。农民是农村公路的直接受益者,将农民放到农村公路建、养、管的主体地位,县级公路管理部门应做好交通协管员、养护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及协调管理工作,实行民路民建、民养、民管、民享,有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也有益于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3、要拓宽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要对农村公路实行有效的养护管理,保障养护资金是关键。一方面,县(区、市)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责任主体,负责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指导和督察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并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纳入工作考核目标。另一方面,拓宽筹资渠道,扩大融资方式。可采用县级财政安排一点、联村单位筹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各类企业帮一点、沿线群众挤一点的灵活多样的方式筹措资金。
三、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建议
某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制度 篇6
为了切实落实农村养护工作的各项任务,提高农村公路的使用功能和服务水平,特制定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制度。
一、农村公路养护的基本要求
1、经常保持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完好状态,及时修复损坏部分。
2、吸收和采用新方法,不断改善生产手段,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质量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3、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逐步提高农村公路及其构造物、附属设施的抗灾害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4、农村公路的养护生产应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二、养护人员工作职责
要求保洁公司养护人员须按农村公路养护规范技术要求操作确保所养路段路面平整、横坡度适顺、路肩整洁、边坡畅通、构造物、沿线设施完好。对保洁公司要求如下:
1、养护人员必须保持全天上路。
2、应及时清理、清扫路面上的散落物。
3、应随时剪除路肩高草、回填路肩填土。
4、应及时清理排水系统堵塞物,雨季前对全线的排水系统进行全面清理,确保排水畅通。
5、每天对公路进行巡查,对公路构造物,如挡墙、桥涵、公路标志、里程碑等应观测检查。雨季期间,巡视次数相应增加。
6、边坡塌方处理:应及时清理少量塌方;如塌方数量较大须及时
设置警告标志,1小时内应向所在交所汇报,同时,组织人员进行抢通。
7、构造物损坏处理:应及时修复少量损坏构造物;出现较大构造
物损坏,并影响行车安全的,应及时设立警告标志,同时1小时内所在交管所汇报。
8、每位管理人员应完整做好统计工作,对管养路段出现的路面病
害,如露骨、断裂等应随时制止,并及时向乡养护站汇报。
9、对在公路范围内的违章事例,如违章建房、在公路上堆积物品、超重超限车辆行驶应随时制止,并及时向交管所汇报。
10、完成交管所临时交办的养护任务。
三、安全生产制度
各保洁公司管理好所属养护人员,养护人员在作业时确保施工安全,具体如下:
1、上路作业必须穿戴防护用品,穿戴安全标志服、标志帽,不得穿硬底、高跟鞋或赤脚作业。
3、养路材料要靠一边整齐堆放。做到桥头不堆、弯道内侧不堆、狭路不堆、行车密度大的不堆,尽可能堆在路基外。
4、傍山和在陡坡作业时,要戴安全帽,坡过陡要系安全绳索。清除塌方要从顶部向下清理;上方作业,下方不得同时作业或站人,注意来往的行人及车辆安全。
5、台风、暴雨、冰冻、雷雨季节应经常巡视公路,遇有道路损毁、中断及毁坏迹象,要立即设置警告标志,并及时报告上级和有关部门。
6、文明养护,在养路作业中不设障、不阻车,注意避让来往车辆,确保车辆的安全通告和自身安全。成段、成片整修路基、路面时,工地两端要设立“施工路段,车辆慢行”标志。
7、在山岭陡坡地段,如果用手拉送料时,要有二人同时操作。上坡前拉后推,下坡前顶后拉慢行。
8、冬季清除水沟、柴草时,严禁野外用火。
9、在清扫路面时,要面对车辆正向行驶方向相对作业。
四、合同制度
1、公路保洁公司签订合同期为一年。
2、劳动报酬:经检查合格者按合同给予拨款。
3、对保洁公司管理较差者,交管所建议并汇同公路处协商有权予以辞退,并不再续签订合同。
五、资金使用制度
1、养护资金主要用于养护人员工资支出、机具购置、管理支出等。
2、设立养护资金应专项账户,专款专用。
3、上养护资金余额滚动下养护资金内使用。
六、检查制度
1、公路处与交管所每月组织管理人员对所辖农村公路进行检查并评分,并且交管所负责所辖农村公路日常养护检查及考核。
2、公路处与交管所组织有关人员分半对全乡农村公路大检查各一次。
3、随时接受县交通局等单位的检查和指导。
某县农村公路养护科 二0一0年三月六日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保证公路畅通和桥梁运行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山东省农村公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国道(含国家高速公路网,下同)、省道的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其他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参照执行。
第三条 桥梁养护管理应贯彻“预防为主,安全至上”的工作方针,努力提高桥梁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第四条 县级以上(含县级,下同)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含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指定的高速公路行业管理机构,下同)、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高度重视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桥梁养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对所管辖的公路桥梁及时组织实施检查、检测和养护维修,确保公路畅通和桥梁安全。
第五条 桥梁养护管理的技术工作实行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
桥梁养护工程师和有关技术人员应按照《公路桥涵养护规范》的要求和规定,及时、全面掌握桥梁技术状况,保障桥梁安全运行。
第六条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行业管理与监督。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依据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对国道和省道的管理职责,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其设置的公路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具体组织工作。
收费公路的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由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第七条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桥梁养护管理工作,保证桥梁安全运营。
国道、省道的桥梁养护管理经费在公路养路费中列支,其中收费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经费在车辆通行费中列支。县道及其他公路上的桥梁养护管理经费筹集渠道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明确规定。
第二章 管理责任划分
第八条 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应根据“事权一致、责任清晰”的原则,明确本辖区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管养单位和监管单位,并合理确定各自的工作职责。
第九条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的管养单位是指具体承担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任务的有关公路管理机构、专门的桥梁养护管理单位或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
第十条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监管单位是指依照有关规定,主管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及受其委托承担监管职责的公路管理机构。
第十一条 公路桥梁管养单位疏于养护管理,不按相关规定准确掌握桥梁技术状况,或未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而导致的桥梁安全事故,由管养单位承担主要责任,监管单位承担监管责任。
负责公路桥梁养护经费的投资决策单位未根据桥梁技术状况和管养要求安排相应投资而造成的桥梁安全事故,由投资决策单位和具体管养单位共同承担主要责任,监管单位承担监管责任。
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应结合本地实际,制订桥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第十二条 公路桥梁管养单位和监管单位必须明确负责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的分管行政领导和具体技术人员,保证桥梁养护管理的各项职责得以贯彻落实。
第三章 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
第十三条 各级公路管理机构、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和桥梁养护管理单位,应设置专职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并保持其人员的相对稳定。
第十四条 公路桥梁管养单位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主持桥梁的经常检查与评定,负责组织桥梁的定期检查与评定。并根据检查结果编制并上报养护维修建议计划,提出须进行特殊检查的桥梁的申请报告,组织编制桥梁养护、维修、改建方案和对策措施。
(二)主持桥梁的小修保养和抗灾抢险工作,考核桥梁养护质量,并及时上报辖区的桥梁受自然灾害和其他因素损坏的情况。组织实施超重车辆通过的有关技术工作。
(三)监督、组织桥梁养护大、中修和改建工程; 组织并参与桥梁大、中修和改建工程的中间检查和交(竣)工验收。
(四)负责所管辖桥梁技术档案的补充、完善和保密工作,定期对辖区内桥梁技术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 负责桥梁管理系统的数据更新、系统维护、系统运行以及桥梁养护报告编写等工作。
(五)负责对下级单位桥梁养护工程师的技术业务培训、考核工作。
第十五条 公路桥梁养护管理监管单位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负责辖区内桥梁养护管理的技术工作,监督检查管养单位桥梁养护工程师职责履行情况。
(二)组织制定辖区内桥梁养护管理工作计划,并监督实施。
(三)按规定负责复核四、五类技术状况桥梁的评定工作。
(四)参与制定重要桥梁的大、中修和改建工程技术方案和对策措施,并组织审验其科学合理性。
(五)组织辖区内桥梁养护工程师及有关技术人员的技术业务培训。
第十六条 公路桥梁管养单位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应具有三年以上从事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经历,具有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
桥梁养护管理监管单位的桥梁养护工程师应具有五年以上从事桥梁养护管理的工作经历,具有高级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称。
桥梁养护工程师的具体资格条件由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制订。
第十七条 桥梁养护工程师实行定期培训考核制度。
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应定期对持证桥梁养护工程师进行技术培训,并核发上岗证。桥梁养护管理技术人员经培训并参加考核合格后,才可持证上岗。
第四章 桥梁检查与评定
第十八条 桥梁检查分为经常检查、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
经常检查主要对桥面设施、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和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日常巡视检查。
定期检查是指按照规定周期,对桥梁主体结构及其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定期跟踪的全面检查,评定桥梁技术状况等级。
特殊检查指在特定情况下对桥梁技术状况进行鉴定,以查清桥梁的病害成因、破损程度、承载能力或抗灾能力等。
经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应符合《公路桥涵养护技术规范》的规定。
第十九条 经常检查主要以目测方式配合简单工具进行,检查周期为每月不少于一次,汛期应增加检查频率。对经常检查中发现重要部(构)件明显达到三、四、五类技术状况的桥梁,应立即安排定期检查。
经常检查过程中应填写“桥梁经常检查记录表”,现场登记所检查的项目和缺损类型,估计缺损范围和养护工程量,提出相应的小修保养措施,为编制小修保养计划提供依据。
检查结束后要及时更新桥梁养护管理系统数据。
第二十条 桥梁定期检查主要以目测结合仪器检查方式进行。其检查周期一般不低于每三年一次,特殊结构桥梁应每年一次。
第二十一条 特殊检查应委托有相应资质和能力的单位实施。
特殊检查应采用仪器设备,通过检测或试验的方法,并结合理论分析,对桥梁的缺损状况、病害成因、承载能力或抗灾能力作出科学明确的判定。并根据检测结果提出针对性的维修处治措施建议。
桥梁的特殊检查评定应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二十二条 依据检查结果,桥梁技术状况等级评定分为一至五类。
一类桥:技术状况处于完好或良好状态,仅需对桥梁进行保养维护。
二类桥:技术状况处于良好或较好状态,仅需对桥梁进行小修或保养。
三类桥:技术状况处于较差状态,个别重要构件有轻微缺损或部分次要构件有较严重缺损,但桥梁尚能维持正常使用功能。
四类桥:技术状况处于差的状态,部分重要构件有较严重缺损或部分次要构件有严重缺损,桥梁正常使用功能明显降低,桥梁承载能力降低但尚未直接危及桥梁安全。
五类桥:技术状况处于危险状态,部分重要构件出现严重缺损,桥梁承载能力明显降低并直接危及桥梁安全。
第二十三条 公路桥梁技术状况由桥梁管养单位负责组织评定。对非收费公路、政府还贷收费公路上评定为四类和五类的桥梁按以下规定进行复核。复核期间,管养单位应采取应急保障措施,保证桥梁运营安全。
技术状况为四类的中、小桥梁以及结构较简单、病害清楚的大桥,由上级公路管理机构的桥梁养护工程师负责组织复核。
技术状况为四类的特大桥、结构或病害较复杂的大桥,以及技术状况为五类的桥梁,由上级公路管理机构桥梁工程师提出初步复核意见后报省级公路管理机构,由省级公路管理机构的桥梁养护工程师负责组织提出最终复核意见。
第二十四条 特大桥、特殊结构桥梁和单孔跨径60米及以上大桥的检测评定工作应符合以下规定:
(一)在桥梁上下部结构的必要部位埋设永久性位移观测点,并定期进行观测,一、二类桥每三年至少一次,三类桥每年至少一次,四、五类桥每季度至少一次,特殊情况时应加大观测密度。
(二)应安排专项经费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定期的特殊检查。
一、二类桥每五年至少一次,三类桥每三年至少一次,四、五类桥应立即安排进行特殊检测。
(三)对特别重要的特大桥,应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养护管理系统和健康监测系统。
第五章 桥梁养护工程管理
第二十五条 桥梁养护工程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大修、改建。
对技术状况为一、二类的桥梁应加强小修保养,防止出现明显病害。对技术状况为三类的桥梁应及时进行中修,防止病害加快扩展,影响桥梁安全运营。
对技术状况为四类和五类的桥梁,应及时采取管理措施,保证安全。并依据桥梁特殊检查结果和技术论证分析,安排大修或改建。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应制定有关安全管理规定,明确警示标志的设置位置、型式、数量,以及应采取的管理措施等。
对荷载等级、宽度、抗灾能力、安全防护标准等技术指标低于所在公路技术标准的桥梁,应有计划地进行技术改造。
第二十六条 桥梁小修保养、中修工程由管养单位组织实施,大修、改建工程由地市级及以上公路管理机构或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组织实施。
第二十七条 大修、改建工程应通过竞争方式选择施工单位,并视工程具体情况推行招标投标制度。
情况特殊不进行招标投标的项目,应对被委托人的资质、业绩和信誉等有关情况进行审查。
第二十八条 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应当结合本辖区桥梁养护工作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桥梁养护工程市场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对从业单位及人员实行信用管理,加强桥梁检测、加固设计、施工、监理等的市场管理工作,逐步构建统一公开、竞争有序的桥梁养护工程市场。
第二十九条 桥梁大修、中修、改建工程完工后,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验收。工程实施后的桥梁技术状况必须恢复至一、二类。
第三十条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桥梁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
对需要封闭交通或长时间占用行车道施工的桥梁养护工程,除紧急情况外应在项目开工前15天,发布相关信息。高速公路、国道上的断交施工信息应及时按规定报交通部备案。
第三十一条 桥梁养护工程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合理布设施工作业区,设置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保证施工车辆、人员和过往车辆的安全,必要时还应协助有关部门做好交通疏导工作。
第六章 技术档案管理
第三十二条 桥梁管养单位和监管单位应建立健全公路桥梁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大力推广应用公路桥梁管理系统,及时更新桥梁技术数据,保证公路桥梁技术档案真实完整,实现电子化管理。
特别重要的特大型桥梁应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和养护管理系统。
第三十三条 公路桥梁技术档案应包括桥梁基础资料、管理资料、检查资料、养护维修资料、特殊情况资料等。
第三十四条 桥梁基础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一)桥梁设计施工图及竣工图,结构计算分析报告。
(二)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检测及科研资料。
(三)工程事故处理资料。
(四)施工全过程的结构位移或变形测试资料。
(五)观测或监测点(部件)资料。
(六)交(竣)工验收资料。
对新建桥梁,接养单位应参与交(竣)工验收。桥梁建设单位应向接养单位移交桥梁基础资料,并协同做好接养工作。
第三十五条 桥梁管理资料包括桥梁管养单位、监管单位,及其分管领导、桥梁养护工程师等的基本资料。
管理资料中对桥梁养护工程师除应归档个人基本资料外,还应归档其业务考核情况和主要工作情况。
第三十六条 桥梁检查资料包括桥梁经常检查、定期检查结果、养护对策建议、特殊检查建议报告、养护建议计划等技术资料,以及检查的时间、实施人员等基本资料。
特殊检查还应包括检测(试验)方案、检测(试验)报告、照片及多媒体材料,检测(试验)方的资质证书(复印件)、业绩证明(复印件)以及主要检测人员的资格证书(复印件)等。
第三十七条 桥梁养护维修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小修保养工程的实施技术资料和养护质量评定结果,以及工程实施的时间、组织实施人员等。
(二)桥梁的中修、大修、改建工程的设计图纸、竣工图纸、施工资料、监理资料、监控(监测)资料、质量事故处理报告、交(竣)工验收等技术资料,以及设计、施工、监理和监控(监测)等各方的资质证书(复印件)、业绩证明(复印件)及其主要检测人员的资格证书(复印件)等。
第三十八条 桥梁特殊情况资料主要包括地质灾害、气象灾害、超限运输等特殊事件的具体情况、损害程度、处治方案等。
第三十九条 基本资料缺失的桥梁,应根据历年检查、养护资料,逐步建立和完善其技术档案。必要时,可专门安排有针对性的检测、试验或特殊检查,补充、完善桥梁技术资料。
第四十条 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根据省级交通主管部门的规定,及时向有关交通主管部门或公路管理机构提供桥梁技术档案。
第七章 应急处置管理
第四十一条 桥梁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应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第四十二条 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应制定以预防和处置桥梁坍塌事故为重点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信息上报、分级响应、交通保障与恢复、事故调查等工作的职责和程序。
具体的桥梁养护管理单位应单独制定针对重要和特大型桥梁的应急预案。对技术状况为四、五类的桥梁,以及超过使用年限的危旧桥梁,除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外,还应分别制定应急交通组织方案,确保一旦发生事故,交通组织工作井然有序。
第四十三条 接获公路桥梁突发信息后,桥梁管养单位应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工作。应急处置过程中,要按相关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续报有关情况。
第四十四条 发生以下突发事件,桥梁管养单位和省级交通主管部门应在接获有关信息后立即上报交通部:
(一)桥梁损毁中断交通的。
(二)大型、特大型桥梁出现严重病害危及桥梁安全的。
(三)车辆或船舶与桥梁设施相撞,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四十五条 地方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单位、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切实做好应对桥梁突发事件的人员、物资、资金保障工作,确保应急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第八章 监督检查
第四十六条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辖区内公路桥梁的养护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桥梁管养单位、监管单位应自觉接受有关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依法实施的监督检查。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绝。
第四十七条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对公路桥梁养护管理工作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深入桥梁养护管理工作现场,并采取必要的技术检测手段,不得流于形式。监督检查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的执行情况。
(二)人员、经费的落实情况。
(三)桥梁检查、评定工作的开展情况。
(四)养护计划执行和养护工程管理情况。
(五)桥梁技术档案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维护情况。
(六)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七)省级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其它监督检查项目。
第四十八条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公路管理机构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应当责令有关单位立即改正。监督检查结束后,应向有关单位反馈书面意见。
对桥梁养护管理工作薄弱、技术状况评定不规范、安全隐患突出的单位,应给予通报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应按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九章 附则
第四十九条 本《制度》由交通部负责解释。
分析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工作 篇7
1.1 管理体制不合理
农村公路的管理形式比较特殊, 需要以有效的管理体制为基础, 将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但是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存在管理体制不合理的情况, 受到管理控制形式和干预机制的影响, 农村公路的养护经费不足, 地方政府在农村公路管理上的重视度比较低, 导致公路养护存在严重不到位的情况, 对公路应用周期造成严重的影响。管理体系需要涵盖多方面内容, 涉及到布局形式、进度控制和施工审核等, 如果存在审核管理不严谨的情况, 则必然对具体养护机制造成影响, 进而限制了农村公路的整体性发展[1]。
1.2 管理职责不明确
农村公路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所在, 在整体发展中必须对职责范围进行划分, 根据现有养护管理形式的具体要求, 落实有效的管理对策。但是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存在管理职责不明确的情况, 如果公路施工出现养护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则导致无法承担现有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范围, 进而增加管理难点。农村公路的养护, 区 (市) 、乡 (镇) 政府基本没有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支出费用, 势必对整体管理现状造成影响[2]。
1.3 执行力度差
当前在农村公路的具体管理过程中, 其管理行为比较多, 为了实现对整个控制阶段的管理, 工作人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 从现有布局现状可知, 执行管理行为对公路的整体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需要满足现有管理行为, 优化布局形式, 落实具体管理行为。但是在具体管理阶段会存在时效性差的现象, 由于路政巡查的范围比较少, 缺乏有效的执行力度, 必然对后续养护管理造成影响。如果在农村公路管理中存在严重的超载的情况, 则必然会加快路面损坏程度。
1.4 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由于农村管理工作形式比较特殊, 在后续发展过程中, 工作人员要及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具体管理过程中会存在工作人员素质低的情况, 人员无法落实到实处, 导致组织行为不合理。在后续布局和管理过程中, 集中性的管理和养护措施对整个施工现状有必然的影响。根据路政管理机制的要求, 必须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 落实各项管理工作。
2 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措施分析
2.1 明确工作人员职责
针对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的特殊性, 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及时明确管理主体, 落实有效的管理行为。在实践阶段要以《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为主, 掌握农村公路责任主体, 落实有效的管理结构。政府要对筹借资金和监督管理行为有全面的认识, 从具体管理现状入手, 优化布局形式, 从不同的方面落实管理职责。具体管理流程如图1。
2.1.1 划分责任主体
不同级别的管理形式对公路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在实践阶段要不断完善职责权限, 根据管理模式和养护体系的要求, 落实工作人员的自身责任。其中以监督责任和执行责任为主, 必须落实有效的管理行为, 合理配置政府完整农村公路的整体养护工作。
2.1.2 落实管理责任
乡政府和村委会在公路具体管理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在控制过程中要合理应用聘用和委托形式, 根据养护管理的基础性要求, 将公路各个阶段的养护工作落实到实处。
2.1.3 建立协调机制
在明确管理责任的基础上, 需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根据当前布局形式的具体化要求, 明确协调和监管机制, 不断提升农村公路的整体管理水平。
2.2 落实资金项目
农村公路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 如果存在资金不到位的情况, 必然对后续养护工作造成影响, 因此在布局过程中, 需要从当前养护现状入手, 明确具体管理和养护措施。公路养护费用必须合理应用到实践中, 根据已有划分形式, 执行具体管理原则。市、县交通主管部门征收的拖拉机养路费原则上全部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工程, 地方各级政府也要考虑到财政预算格局的要求, 明确资金的来源渠道, 同时要求地方人民政府增加财政资金的规定, 开辟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新渠道。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有布局形式, 对资金进行合理的调配, 采用多种补充形式, 保证农村公路的持续健康发展[3]。
2.3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根据建筑市场布局形式的要求, 在具体管理过程中, 必须以现有的管理机制为基础, 明确整个管理管理工作的具体化要求。利用市场机制的变化形式, 需要合理配置公路养护资源, 建立科学有效的养护管理机制。近些年来我国交通运输形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在具体管理阶段, 要不断推进公路养护市场的发展, 在国家配套和体系完善阶段, 为了对改革发展任务进行有效的分析, 要强调公路养护的质量要求, 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基础, 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根据整个布局管理形式的要求, 在整体布局阶段, 允许多种方式并举, 因地制宜, 不求同一模式, 确保改革平稳进行。
2.4 制定养护标准
公路的养护标准对提升路况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提升公路的通达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不断提升公路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不断提升公路的整体养护标准。公路路面、桥涵工程的配套设置对公路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必须以文明施工为基础, 贯彻落实有效的管理机制, 达到防治结合的目的。在路面整个养护阶段, 需要以路面建设为中心, 以防治结合体系为标准, 保证桥涵设计的有效性和完善性。有效的养护标准不仅规范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而且可以使具体从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掌握公路养护的常规性知识, 进而提高养护和管理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
3 结束语
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整个划分阶段, 必须及时对养护管理行为进行分析, 根据具体管理形式的要求, 落实有效的管理行为。此外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阶段, 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完善, 必须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使其掌握自身工作具体责任, 明确运输服务形式的具体化要求, 为农村地区的社会发展提供交通保障, 进而提升农村公路的建设成果。
参考文献
[1]朱洪洲, 唐伯明, 郑志明, 王庆珍.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特点及对策思考[J].华东公路, 2011, 10 (01) :70~73.
[2]肖月妮.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工作的思考和探索[J].山西建筑, 2012, 12 (07) :310~311.
浅谈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 篇8
【关键词】农村公路;科学养护;资金筹措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公路建设也迅速发展起来,路面等级和交通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传统的养护管理工作已经落后于时代的步伐,因此加强科学的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提高农村公路养护质量和投资效益,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1.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养护和管理责权不明确
按相关公路管理规定,县级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是县人民政府,乡镇道路为乡(镇)人民政府,村级道路为村民委员会。但由于管理办法缺乏具体实施细则和强制力,使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体制不顺。国道、省道养护是市、县公路局负责,县级路养护管理主要是县交通局实施。但乡、村两级却没有把乡村路的管理养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更没有引入考核奖惩机制,导致农村公路管养缺乏活力、效果很差。
2)思想上不重视
农村公路管理部门存在重建设、轻养护的思想,不认真学习有关农村公路管养的法律、法规,缺乏维护路产路权的意识。甚至有的公路建成后,没有人养护与管理,个别基层干部对管养公路责任不明确,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强。农村群众自觉爱护公路的意识薄弱。道路两侧乱搭乱建,桥下附近非法采沙,山区公路两侧乱堆乱放杂物。
3)超载车辆在农村公路上行驶损害路面
经常看到有的载重20吨的货车装三四十吨木材、水泥等货物在村道上行驶,使农村公路伤痕累累、路面龟裂、路基沉陷、坑槽连绵给农村公路带来毁灭性灾害。虽然交通部门每年都有维修养护,但只是杯水车薪,使超载车辆成为农村公路和桥梁的杀手。
4)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经费短缺
虽然农村公路也安排了专项经费和配备了专门管理人员。但管理经费严重不足,有部分农村还无管理费用,无专业管理人员。
2.我国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对策
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是公路建设的延续和发展,对农村公路使用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养护管理在整个公路系统中的主导地位是显得尤为重要。
1)理顺管理体制,提高管理效能。农村公路原则上以县级人民政府为主负责管理养护工作,省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组织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监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结合当地实际,对有关地方政府及其交通主管部门管理养护农村公路的具体职责做出规定。传统的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已不符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无法适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的客观要求,已成为制约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应根据目前公路养护与管理的实际情况,本着“建设是发展生产力,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生产力”的原则,建立合理的养护管理制度,实行集中养护与分散养护,正常养护与季节性养护,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相结合的办法,做到建养并重,实现我国公路的可持续发展。
2)提高养护与管理水平,以及员工自身业务素质。随着我国公路里程的不断递增,原有的养护公路的养护方法和管理水平已远远落后,再用过去的水平管理现在的公路显然是是不相适应。先进、实用的养护技术,保证了公路的正常使用,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使公路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电子信息技术,将公路的各种优势凸显出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公路的长处,开发、推广、利用好具有现代意识的各种技术和平台,使这些技术真正发挥作用。
3)养护管理要科学化和规范化。公路承受较大的交通负荷,路况不断变化,其养护作业多样且技术复杂,必须走养护科学化、规范化之路。需加强施工过程的检查和质量监督,工程的验收必须按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确保养护工程能符合公路的设计标准,维持公路的运营标准和服务水平。养护管理的科学化,指以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手段为依托,在科学决策上,要根据现有的公路的标准、质量、实际路况、交通量大小及其他经济技术参数,确定养护对策措施,避免主观臆断,背离实际的决策。在确保工程养护质量的前提下,要尽量缩短占用公路的时间,缩短工期。因此,要不断研究积极推广和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以便缩短工期,提高工作效率。
4)提倡养护管理机械化对策。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养护机械化是实现公路使用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必须不失时机地抢抓目前我国公路大发展的机遇,立足养护作业机械化、专业化,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机械的装备率、配套率。
5)加强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统一由省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根据农村公路养护计划,综合平衡,统筹安排,专款专用。市、县两级财政资金由相应的财政部门拨付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纳入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范围的,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的有关规定办理。县级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按养护计划用于辖区内农村公路的养护,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管。审计部门要定期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综上所述,农村公路养护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的工作,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是提高农村公路运输能力、速度和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现代物流效率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丘小婷 吕榆锋 浅谈农村公路养护的管理问题[J] 大众科技 2011年09期
[2]陈宽敏 农村公路养护成本的综合分析研究[J] 经营管理者 2012年14期
[3]韩进辉 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浅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年25期
[4]赵永平 浅议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J] 山西建筑 2009年10期
作者简介:
林清志(1972-),男,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黑龙江省穆棱市农村公路管理站,研究方向:公路工程。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岗位职责new】推荐阅读: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意见05-24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总结09-07
流口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制度06-28
浅谈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分析08-13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年终工作总结10-06
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调研报告08-11
农村公路养护09-04
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机制的分析与优化09-10
农村公路养护维修08-11
农村公路养护协议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