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养护对策(共12篇)
农村公路养护对策 篇1
农村公路 (包括县道、乡道、村道) 是公路网的基础, 全国公路网中70%以上是农村公路[1]。广西地处云贵高原南麓, 由于地理位置与山区原因, 导致广西道路崎岖, 交通不便。2005年底, 广西1126个乡镇全部通了公路, 其中78%的乡镇通油路, 86%的乡镇通等级路。全区14358个建制村, 有13050个通了公路, 占建制村总数的91%以上, 其中28%的建制村通油路, 55%的建制村通等级路。
农村公路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 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 但在发展的同时存在着三个不协调:建设者“重建轻养”的思想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持续发展不相协调;养护需求与养护能力不相协调;现行管理体制、管理理念与方式和整个农村道路的发展不相协调。那么如何把农村公路特别是乡道村道养护管理好, 提高公路管理水平, 巩固乡村公路的建设成果, 实现乡村公路的可持续发展, 应是管理者与维护者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矛盾, 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深入分析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从中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1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农村公路总体发展水平较低
广西有91%左右的建制村通了公路, 但从其公路等级和路面结构形式来看, 整个农村公路网的发展水平较低, 通等级路率较低, 很多建制村仍然是砂土路, 路况较差。已建公路技术等级低, 这主要是受到地形条件及投资限制, 多数采用低技术指标, 线形不规范, 各种结构物缺乏, 从而导致公路病害多, 抗灾能力差。
1.2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短缺
修建农村公路的资金主要来源有交通部门的补助、地方政府、群众自筹及赞助等。而这些资金来源中地方政府与群众自筹的资金往往占极小部分, 修建农村公路就有这么大的资金缺口, 那么用于公路养护的资金极少。因此可能出现路修好了, 却无人养护的现象。即使有专人养护, 但由于酬劳、技术、政策等原因, 农村公路的完好状态很难得到保证。因此, 资金是制约农村公路发展的一大瓶颈。
1.3 管理体制不完善, 未建立长效机制
高等级公路的修建和后期养护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体制和标准, 但农村公路就存在一些不足。多数农村公路项目未建立和落实项目业主负责制, 工程招投标制未能很好实施, 工程监理制度没有真正实行。这是导致后期运营中出现一系列问题的关键原因。农村公路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养护, 建、养、管不能协调一致, 存在着重建设轻养护的现象。同时各级政府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 没有明确落实养护责任主体, 没有建立奖惩制度, 没有建立资金筹措保障体系, 监管体系不完善, 没有建立对技术人员的培训机制, 因此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长期处于薄弱状态, 而且机构设置和管理机制上存在盲点, 使得市县公路管理机构和农村公路行业管理工作上没有着力点, 显得有些力不从心[1~3]。
1.4 农村公路施工质量控制不严
农村公路施工质量问题主要由技术力量薄弱、筑路机械缺乏、施工操作不规范、原材料控制等因素引起的。
1.5 维护机械配套率不足, 养护技术人员缺乏
由于资金等原因, 当地交通部门没有足够能力购买养护机械, 养护机械落后、陈旧, 致使养护质量差, 养护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低。此外, 维护管理人员总体素质普遍偏低, 缺少专业化的维护队伍, 队伍配置不合理, 技能型人才少, 甚至没有本行业的专业人才。养护工人报酬太低又难以到位, 养护队伍不稳定, 致使农村公路普遍存在路面破损、路基沉陷等病害, 从而影响了农村公路的服务水平。
2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对策
2.1 加强农村公路施工质量控制
农村公路施工质量问题主要由技术力量薄弱、筑路机械缺乏、施工操作不规范、原材料控制等因素引起的。在农村公路施工时, 交通主管部门应大力提供技术支持, 招募技术人员现场指导施工, 并对其质量进行控制。同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地制宜制定技术标准, 根据标准精心设计, 对施工队伍进行相关技术培训。施工过程中加强试验检测工作, 严把筑路材料质量关, 同时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工作, 验收合格后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此外, 加强施工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 可推行农村公路工程监理制度, 也可推行群众代表对施工全过程进行监督制度。
2.2 采取多形式、多手段筹集养护资金
养护资金一直是制约农村公路养护发展的主要因素, 足够的养护资金是做好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前提。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筹措应采取多形式、多手段, 并建立农村公路养护基金, 固定来源, 统一管理, 合理开支。第一, 应加大公路养路费总收入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的比例。第二, 合理分配政府财政资金, 适当加大财政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的比例。第三, 可采取群众集资的形式或采用向社会募捐的方式用于道路养护。第四, 实行“民办公助”、“民工建勤”的政策。
2.3 完善机制, 建立公路养护管理的长效机制
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 还必须完善相应的责任机制, 并建立长效机制。交通主管部门应结合实际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 同时建立一套公路养护、工程管理、质量评价、检查验收制度与奖励机制, 加强实施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制度。
应继续对现行的养护制度进行深化改革, 明确养护主体, 主体与养护作业分离, 实行管养分开, 事企分开, 逐步形成“政府监督、行业管理、主体负责、养护企业自检”四级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并以“建养并重、协调发展”为原则[4]。
2.4 加强技术人员培训, 建立一支养护队伍, 引进养护机械
解决农村公路施工质量和养护质量的关键是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养, 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施工队伍和养护队伍。对技术人员的培养可采取“师傅帮带”、“院校培训”、“资深工程师辅导”等形式。要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 还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养护队伍。队伍成员可从当地群众中选拔和从社会上招募。在建设养护队伍的模式上可采用市场运作的方式、公路管理部门设置专门的农村公路维护机构以及农村自主设立养护机构等, 以保证公路养护的长期连续性与队伍的稳定性。当地政府与公路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公路养护机械的投入, 使之养护机械化, 提高养护质量。
3 结语
要完善现有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必须继续深化体制改革, 缓解农村公路养护与农村公路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 要逐步解决农村公路在发展中存在的三个不协调, 逐步实现农村公路规范化养护。坚持建养并重, 加大养护投资,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从根本上实现农村公路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为促进广大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长期有效的交通保障。
摘要:本文针对广西当前农村公路养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从施工质量控制、资金来源、管理机构和人员等方面提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养护管理,农村公路,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郭法霞, 贾建彪, 王玉勤, 郭娟.论我国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J].中外公路.2007年, 27 (1) :226~228.
[2]李鑫, 苏玉, 刘亚冲.浅谈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现状和对策[J].公路交通科技, 2007, S (1) :10~12.
[3]朱建东.上海市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现状及对策思考[J].上海公路, 2003, (04) :9~12.
[4]张枫.浅谈现行体制下农村公路养护资金问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6, (17) :28~29.
农村公路养护对策 篇2
(金正彬)
摘要:完善现有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缓解农村公路养护与农村公路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步实现农村公路正常化、规范化养护,已成为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实现交通现代化的迫切要求。本文拟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问题、对策
第一章 前言
1.1背景
1.2目的和意义
1.2.1目的1.2.2意义
第二章 农村公路养护概述
2.1农村公路的养护特点
2.1.1工作量大面广
2.1.2区域间差距大
2.1.3管理养护工作的经济性和及时性
2.2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现状
2.2.1农村公路建设及养护概况
2.2.2农村公路的建设概况
2.2.3农村公路的养护情况
2.3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2.3.1责任主体模糊,分级管理难落实
2.3.2养护管理机制不健全,养护质量无法保证
2.3.3管理养护效果差,技术含量低
第三章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责任主体对养护管理缺乏重视
3.2养护管理体制不顺
3.3养护管理制度不健全
3.4养护标准和管理法规缺乏
第四章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措施
4.1加强养护宣传工作,提高干群认识
4.2完善管理法规制度,落实养护责任
4.3规范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提供工程质量
农村公路养护对策 篇3
【关键词】农村公路;管养护;资金
随着农村公路的快速发展,村路建成后的养护管理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难题,强化公路管理养护是保护和巩固建设成果,降低后续再建设成本的重要举措。目前管理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以制度来保障,同时要确保财政配套资金到位,目前农路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一、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养资金来源不足,后续管养开展举步为艰
资金问题是影响农村公路管护的最大瓶颈。随着道路里程的延伸,管养所需资金越来越多,需要地方财政配套的额度也越来越大,但受财力限制,实际到位的配套资金严重不足。同时通村硬化路建成后,经验收合格直接交付村级投入使用。相关政策明确要求农村公路村建村养,但绝大部分村经济状况较差,在化解村级债务,减轻农民负担等大背景下,使得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筹集变得更加困难,各级政府财力又有限,在农村公路建设时已经倾其所有,村级“一事一议”政策很难得到落实,出现“事难议、议难成、成难行”的局面,从而很难筹到常年用于通村路管护的专项资金,从而严重影响了公路管养工作的正常开展。
2.日常养护意识淡薄,部分未列入财政预算内管理
首先是宣传措施不到位,管养意识没有深入人心。按照《公路法》、《江苏省农村公路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村级公路养护主体为村民委员会,但目前还存在指导不及时、督促不到位的问题,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给农民出行带来了便利,也给新农村建设带来无限生机。但部分农民为获得更大的种植收益,采用“拱地头、扩地边”的方法占用公路用地,甚至在公路两侧堆积建筑材料,倾倒垃圾,破坏植树,致使每年要增加一定的管护费用。其次是管养意识淡薄。目前相当一部分县、镇还没将村道公路养护管理列入本级财政预算,部分镇村着管护意识差,存在重建轻养的思想,认为农村通公路和路面硬化后,行路难问题解决了,无需浪费人力财力去养护,从而没真正重视管护工作;同时部分基层财政部门财务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有的部门农路管养没有设置专户进行专款专用,而上级部门的养护配套资金一般是按年终考核打分一次性拨付,而要真正形成日常养护机制,仅依靠上级拨款不能彻底解决问题;随着建设里程的累积,镇村财力更加捉襟见肘,部分镇村以季节性突击及应付检查为主,支付管养费用时采取拆东墙补西墙或者拖欠的而方式,从而呈现出无养护机构,无固定养护人员、无养护经费,无养护机具的“四无”状态。
3.农路管养分级监督管理方式不完善,核算不及时
目前镇村级技术力量薄弱,管护质量难保证,区级交通主管部门由于管理的目标越来越广,也无法全面地从技术、日常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给予及时专业的培训:一是缺乏专业管护人员。为便于管护及降低成本,大部分镇村聘请本村村民专人管护或临时雇佣,且年龄层次、文化程度均偏低,在养护台帐、小修保养经费台帐均不能按规范程序及时登记核算。二是缺乏专业工程鉴定人员,对于病害路段,需要专业工程师及时鉴定、修理,目前镇级也设有农路办,但仅是一套班子换多套马甲,没有专门设置专业岗位,技术监督管理不能及时跟上,对一些大修工程资金预算也无法及时上报。
二、加强农路管护资金管理的对策
1.多措并举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
充足的养护资金是农村公路健康发展的关键,是衡量农村公路管养重视程度的主要指标。目前农村公路养护成为整个社会共同奋斗目标,要积极争取财政投资,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公路养护。
(1)政府部门要加大投资力度。各级政府要真正认识到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的重要意义,积极筹措资金,并将其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2)引导广泛社会资金汇集到农村公路。要深挖农村公路第三产业潜力:形成农村公路沿线企业代养、扶贫挂钩单位出资、个人自愿出资和民间机构集资以及其他社会资金多渠道筹措公路养护资金的氛围。
(3)鼓励农村公路沿线受益企业或个人捐助或领养,如试行沿线林木分段承包,以日常达标养护换取确权;知名企业或知名人事道路冠名等方式。
2.科学使用养护资金
(1)对责任领导政绩考核时实行“建设和养护捆绑”。要避免“政绩工程”,形成只建不养的局面,要既提高建设质量,又注重养护,确保公路质量,从而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
(2)专业养护与日常养护结合。大中修工程要以专业队伍为主,提高实际养护水平和养护质量,避免前修后坏。引导群众参与农路日常养护,提高农民爱路、护路积极性,在降低养护成本同时增加农民收入。
(3)加强养护工培训。编写简明实用、通俗易懂、便于操作的农村公路养护手册,对养护工进行辅导培训,推广农村公路养护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降低养护成本,发挥养护资金效益
3.落实资金,加强资金监管
(1)借鉴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模式。在管养领域开展“七公开”,将养护资金使用情况定期向公路沿线乡镇村定期公示,强化资金使用的社会监督。
(2)制定资金使用办法,加强资金使用情况检查、监督和考核。要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监管,防止截留、挤占和挪用资金,保证专款专用,要制订资金使用办法,进行独立核算,专款专用,并主动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定期进行审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结语
各级政府部门要重视养护,不断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建养并重,从根本上延长农村公路寿命,实现农村公路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继续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养护投资力度,缓解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与农村公路快速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步实现农村公路正常化、规范化养护,发挥农村公路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徐丽,中国农村公路发展的再思考.中国公路
[2]王松波,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情况介绍.中国公路
农村公路养护对策 篇4
1.总体水平较低且区域间差异较大
农村公路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影响, 存在较大的地域性, 再加上农村公路一直疏于对公路的养护管理, 致使农村公路路况较差, 公路缺乏良好的基础。当前, 我国在农村建设的公路等级普遍不高, 基本为准四级水平, 尤其是桥梁建设, 多以农村固有的桥梁为基础, 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度改造, 因此桥梁出现的问题较多, 而且公路上的安全设施标志也不够完备齐全。
2.公路养护管理主体不明确, 责任难落实
我国在《公路法》中对农村公路的养护主体进行了明确, 但农村公路养护不力的现象仍十分严重, 多数地方政府, 由于养护主体未经明确, 便片面的认定农村公路养护是交通部门的份内之事, 未把农村公路养护作为政府日常行政管理的工作内容, 虽然从法律视角来看, 农村公路 (包括县道和部分乡道) 的责任应由交通局来承担, 但实际情况是, 乡道养护由乡镇承担, 而村道的养护责任也落到了乡镇头上, 致使村道由于受经费等问题限制, 时常出现无人养护的情况[1]。
3.养护管理机制不健全
农村公路养护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确, 致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制无法建立, 从县到乡、村的完整、系统的养护管理体系尚未建立, 并且从长远角度来看, 当前的管理机制不利于公路养护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缺乏专门的养护机构、专业的养护人员、先进的养护设备以及承担养护责任的直接部门。
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的提升对策
1.建立以县为主的管养体制和运行机制
(1) 对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进行明确, 对养护管理体制进行完善。
各级政府应将公路养护作为政府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的内容之一, 并对上级政府下达的关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政策进行贯彻执行, 并将公路养护管理的责任进行细分, 无论是公路养护职责, 还是资金管理都应将责任细化到个人, 实现养护公路, 人人有责[2]。
(2) 构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的长效机制。
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有效实施需要严格的监督考核制度作依托, 各省市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农村公路养护标准。县政府还应将农村公路养护作为重点考核的对象, 加强政府的监督力度。由于农村公路养护时常出现经费不足的现象, 因此, 要构建相应的养护经费拨付机制, 为农村公路养护质量的提升做好基础性的工作。
2.因地制宜的选取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
目前, 我国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呈现出多方参与的特点。以机械化和专业化程度的角度来划分,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可分为以下3种模式:以群众为主体的季节性养护、由施工单位进行分段承包养护以及由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养护, 其中由专业的施工队伍养护的模式目前得到广泛采用, 此模式通常由县交通局担当责任主体, 与施工队伍签订用工合同, 由专业的养路队伍实施农村公路养护的工作。此模式的优点在于:专业的养护队伍配备了专业的养护设备和养护人员, 且养护人员的流动性相对较少, 养护工作的质量较高, 除公路整修工程外, 其他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皆可交由这一队伍来完成[3]。由于部分地区农村公路的数量较多, 且受各地区不同自然条件影响, 各公路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性, 因此, 在选取养护模式时, 应采取“区别对待”的原则, 对不同县域, 不同等级的公路采取相应的养护模式, 将养护队伍与乡村组织进行相互渗透, 通力协作, 使县交通局各养护组织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立足于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 真正实现因地制宜的有效养护。
3.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养护的组织形式
(1) 对农村公路养护的日常组织形式进行不断探索、创新。从当前的情况来看, 多是由县交通部门牵头, 乡政府给予协助、配合, 以因地制宜作为指导思想, 通过招标等形式, 筛选符合农村公路养护要求, 并具备一定资质的施工单位进行养护。农村公路整修工程和县道日常养护工作可交由县交通局完成。由于受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有些农村公路无法采用招标的方式选择养护施工单位, 此时, 可借助乡、村两级组织的影响力, 立足于农村公路的实际情况, 采取委托、个人承包等丰富多样的模式进行公路养护;与此同时, 对农村公路整修工程还可以采取面向社会、整体招标的模式, 以选择出比较优质的养护施工单位, 对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提供专业化的服务。鼓励各投标单位进行良性竞争, 以便将油路挖补等小规模的工程整体交给专业、优质的单位进行施工。
(2) 以县为中心开展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体制推行后, 要对新体制进行深入探索, 以实现对养护工作的有效指导。对农村公路整修工程、日常养护管理等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细致分析, 将因地制宜作为公路养护管理的指导思想, 并对养护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积极试验, 在摸索中为不断进步。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的选择应立足于农村的实际情况, 并加快对公路养护相关研究的步伐, 将乡、村两级组织的作用进行有效发挥, 以提升其管理的积极性。对各地农村养护管理的新模式、新思路进行归纳总结, 并合理借鉴, 构建适合本县实际情况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
三结论
总之, 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需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 选择科学、合理、有效的养护模式, 并进行不断创新, 以提升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水平, 提高农村公路的质量, 为农村公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近些年,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范围的不断扩大, 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 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问题却日益突显。基于此, 本文对当前我国农村公路养护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 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的提升对策, 以期为我国农村公路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峥.对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探讨[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11 (04) :125-126.
[2]赵伟.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水平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09) :279-280.
农村公路养护对策 篇5
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宝兴县地处川西边缘山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解放前尚无一条可以畅通骡马的道路,解放后公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成省道公路128.172公里、县道公路55.211公里、乡道公路74.136公里、通村公路239.954公里、矿山、林区专用道73.57公里、其他类道路408.957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水泥路(油路),村村通公路,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增收致富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但从当前情况来看,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养护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技术等级偏低
全县四级公路345.02公里,仅占总里程的35.2%,三级公路47.153公里,占4.8%,等外级公路141.266公里,占14.4%。沥青混凝土路面公路57.577公里,水泥路路面公路339.6公里,砂石路面等简易路面公路70.29公里。公路路面条件较差,通行能力弱、安全隐患多,尤其是村级公路,绝大部分是等外级公路,弯急坡陡、缺桥少涵,抗灾能力弱,难以正常发挥效益。
二、通达深度不够
截止2013年底,全县大部分行政村通村公路路基宽度
小于4.5米,受地势条件制约,大部分通村公路仅解决村部和学校的交通运输问题。通组公路也绝大部分是由村民自发组织修建,由于资金有限,技术指标达不到通畅要求,路况差,基本是晴通雨阻。
三、安防设施缺乏
当前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尤其通村公路配套安保设施几乎没有。通过摸底调查,目前全县通村公路急需设置的防护墩里程为83550米,防护栏里程为232500米,约需资金6000万元。由于缺少专项资金,只能按危险程度高低,采取逐年解决的办法,为交通安全埋下诸多隐患。
四、养护管理不到位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没有完全形成,养护管理经费没有充足来源。县道公路养护资金由县政府负责筹措,因此有专门养护工人日常养护,但乡村公路养护资金原则上由乡村自筹,县政府根据县财政状况和各村道路等级和行车量及实际道路状况按年公里给予适当补贴。由于缺乏资金,乡村公路养护不力,基本处于“失养”状态,路况逐渐下降。
2013年“4〃20”芦山强烈地震后,按照《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以国省干线公路为重点,统筹考虑农村公路、客货运场站,优化公路网布局,提高交通保障能力和抗灾能力,具备条件路段可适当提高技术等级或标准”的决策部署,宝兴县科学规划,狠抓灾后交通重建,着力解
决当前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问题:
一、新改建和维修农村公路
以“提升公路技术等级、加大路网密度和互联度”为目标,按省、市相关规定,切块灾后重建资金1.3亿余元,用于维修硬化及新改建农村公路230公里。截止2014年5月:硬化及维修的145公里通村公路,已完成长105公里的通村公路维修,新建及硬化的40公里通村公路全部开工建设。新改建的85公里县、乡公路,其中,邓和路和陇白路即将进场施工,陇鹿路即将挂网招标,弥炭路已完成前期设计工作,灵大路、民和路、五东路、跷碛环湖路等4条公路正在开展勘查、设计等前期工作。
二、完善农村公路安防设施
多渠道争取农村道路安防设施项目和资金,通过上级补助和县(区)、乡村自筹的办法解决资金问题,在急弯、陡坡、交通路口等危险路段安装配齐警示标识,修建防护栏或防护墩。2014年,投入专项资金264万元,用于修建长12公里的乡道防护栏。
三、健全农村公路养护机制
针对当前农村公路管养资金不足、体制不全的问题,加大公路养护资金投入,加强养护队伍建设,在全县设立农村管理管理养护站点9个,配备专职管理人员31人,由县财政承担管理人员工资,交通部门提供技术指导,乡(镇)政府负
农村公路养护机制研究 篇6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机制
一、农村公路养护机制现状分析
农村公路养护机制就是通过利用一定的设备、人力、物力对农村现有的公路路面、桥涵以及路基损坏部位进行修理,其中也包括对公路沿线进行日常维护或者工程养护等工作。我国农村公路养护机制主要对象为公路路基养护、公路路面养护、公路周边设施以及沿线交通设备安全维护等,主要养护资金一般都是由国家公路部门或者地方政府投入资金等。通过对我国农村公路养护机制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还是存在部分不足,具体分析为下文所述。
有些农村公路养护机制在对养护责任的分布很不明确,这是因为我国政府长期以来机构设置不清晰,没有一个统一的养护标准,导致有些地区虽然对农村公路进行了养护机制的设立,但是因为不明白养护工作的实际内容,导致在具体的落实环节上有很大的漏洞;另外养护工作人员素质较低,这是因为部门地区对于农村公路养护不够重视,不会对养护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更不会去招聘一些专业养护人员,所以使得我国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人员素质相当低,养护效果很不佳;另外农村公路养护机制专项资金缺乏监管,很多地区农村公路养护部门虽然成立,但是却没有专门的监管规定,导致上级投入的养护资金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往往是养护工作还没落实,但是养护资金已经消耗一空了,这种情况对于工作养护毫无帮助;另外加上我国很多地区农村公路建设重视进度,忽视质量,使得公路运营过程中容易出现质量,养护工作就算制定的再完善也跟不上公路出现问题的速度,导致养护工作难以满足公路质量保证需求。
二、完善我国农村公路养护机制的措施分析
(一)明确养护责任,统一养护标准
政府应该对于公路养护责任进行明确规定,不能让农村公路养护机制形同虚设。农村公路养护部门应该制定统一的养护标准,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公路进行全面养护。
另外农村公路养护相关部门还应该摆正自身位置,不能将公路养护工作当成一个行政工作,必须将公路养护意义进行提升,应该明确认识到农村公路养护的重要性,加大养护力度。只有通过以上措施的完善,才能够保证农村公路养护效率有所提升。
(二)提升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对于我国农村公路养护机制工作人员素质过低的问题,农村公路养护部门应该通过各种完善措施,以此来提升工作人员整体素质。首先当地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教育资源,进行公路养护知识的普及,使公路养护重要性以及相关措施能够被更多人所知晓。另外相关部门应该提升工作人员招聘标准,不能因为工作人员不好招聘而降低招聘标准,公路养护人员整体素质是决定公路养护效果最为根本的因素,所以必须提升招聘标准。最后农村公路养护部门应该定期或者不定期举办公路养护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培训,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养护工作技能培训,以此来提升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建立专项监督制度,提升资金利用效率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一般都是比较有限的,所以对于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建立专项监督制度是相当有必要的。在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措初期,就应该派专业监督人员进行资金筹措监管,避免筹措资金和记录资金存在落差。在养护资金使用期间,必须对每一笔资金使用途径进行记录,派专人进行资金使用情况调查,避免资金乱用的情况发生,在养护工作结束后期,应该将资金使用记录进行全面落实,让资金提取者对资金使用途径进行叙述,一旦发现口头叙述和记录存在出入的立即进行彻底调查,对于滥用养护资金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处罚,一旦数额过大可以进行刑事处罚,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资金利用效率,保证养护资金能够全部使用在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中,实现资金养护价值。
(四)保证建设质量,提升养护效率
在对农村公路建设初期必须保证质量,只有保证了公路建设质量,才能够降低后期养护次数,一旦质量过关,那么后期公路养护频率就会降低,那么对于公路养护成本更是全面的控制,多余的养护资金可以对养护设备或者养护技术进行创新改良,还可以改善工作人员工作待遇,从而提升养护效率。
结论
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虽然在近几年内有很大的发展,但是配套的养护机制存在很大的不足,使得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现状很不完善。通过对我国农村公路养护机制进行现状分析,发现我国农村公路养护机制中发生很多的问题,比如养护责任不明确、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低、养护资金缺乏监督机制以及养护效率过低等,这些不足对我国农村公路养护机制的发展形成了严重的阻碍作用。基于此相关部门必须通过完善相关措施,明确养护责任,制定统一的养护标准、提升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建立养护资金监管制度,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保证建设质量,提升养护效率,只有这样才能够彻底改变我国农村公路养护机制的发展现状,保证农村公路养护机制的全面发展,也可以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给予保证。
参考文献
[1]卢艺琪.农村公路养护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研究[D].长安大学,2009.
[2]杨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
[3]王志君.农村公路养护技术方案研究与应用[D].山东大学,2010.
[4]张晓婷.農村公路养护费用管理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8.
作者简介
农村公路养护对策 篇7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新中国成立60多年, 尤其是改革开放34年来, 我国农村公路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村公路的规模不断扩大, 通达深度逐步提高, 运输量日益提高, 布局日趋合理, 技术状况逐年改善, 总体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据有关部门统计, 截至2010年底, 全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98.4万公里, 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45万公里, 占我国公路总里程的76%。其中, 农村公路中等级公路约占农村公路里程的86.6%;[3]三级以上公路约占农村公路里程的21.6%;乡 (镇) 、建制村公路通达率分别达到99.8%和94.3%, 初步形成了基本通达乡镇、建制村的农村公路网络。此外, 还有未纳入统计的村与村之间简易公路约154万千米, 等外公路约占64%, 未铺装路面里程约占77%。从这些数字上可以肯定建国60多年来我们在农村公路建设上的巨大成就。我们坚信,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推进, 我国农村公路交通事业将会有更加辉煌的锦绣前景。
2 我国农村公路交通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责任主体问题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完全明确农村公路的养护主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8条明确规定:“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中乡道的建设和养护工作。”本法第38条规定:“县、乡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农村义务工的范围内按照国家规定组织公路两侧的居民履行为公路建设和养护提供劳务的义务。”人民交通出版社的《公路交通法学》中解释“乡道”概念的时候提到“乡道……由县人民政府协同有关部门规划、建设、管理和养护。”从法理上讲, 只要有明确的责任主体, 就能追究过错责任, 此处的农村公路养护却没有明确的责任主体。主体的不明确造成了责任的不明确、义务的不明确。因此造成农村公路有人建设而无人管理的情形。
2.2 养护经费问题
众所周知, 公路建设属于资金密集型工程, 同样, 公路的养护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农村公路不同于其他道路有专项的资金来源, 如目前的养路费、收费公路的通行费、高速公路的通行费等等, 这些都能解决非农村公路的养护资金问题。而农村公路的养护资金基本上靠自筹, 由于公路的养护周期长、见效慢, 普通的乡镇、行政村以及贫困地区的县政府财政资金有限, 在经过农田、水利、教育、行政事业支出后就基本所剩无几了, 根本应付不了数额如此庞大的养护费用, 尤其是农业税取消之后, 能供基层政府提留的款项就更少了。目前, 县道尚且有基本的养护经费, 乡道连基本的养护资金都保证不了, 村道更是处于失养状态。
2.3 养护队伍问题
公路的养护不同于其他社会工作, 其技术含量较高, 专业要求严格, 安全性也要得到保障。目前, 我国正处于农村公路建设的高潮时期, 规划显示, 2010年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将达到320万公里, 2020年将达到360万公里。在我国如此庞大的农村公路网中如何配备一支养护队伍是解决农村公路养护问题的关键。目前有的地区养护人员根本不能满足公路快速发展的需求, 有的地区虽然人数基本上能凑够, 但一直以来没有专业人员指导, 也没能严格按照规范的工艺进行作业, 这就导致了公路养护的质量不高现象。
3 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的必要性
从政策角度来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第35条明确规定“公路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交通部门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对公路进行养护, 保证公路处于经常性的良好状态。”交通部出台的《2007年农村工作若干意见》中, 第14条指出:“各地要按照国办文件要求, 确保在今年 (2007年) 6月底之前出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做到养护责任到位, 资金到位, 健全机制, 完善制度, 逐步实现农村公路‘有路必养’。交通运输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推进工作进行专项督察。”《意见》第15条强调:“加强农村公路养护技术指导, 推进养护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 各地要认真总结示范点经验, 扩大示范范围, 完善相关制度, 切实加强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今年部将出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和《农村公路养护技术指南》, 并推广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从现实角度来讲, 农村公路花费巨大财力建成之后, 如果由于得不到专业保养则必然会使当初的投入收益甚微, 路网的整体效益也会下降。农村公路的养护不力必然会导致区域经济的发展缓慢, 甚至阻碍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 农村公路养护的对策建议
4.1 明确责任主体
各行政区可以按照本区的实际情况, 县道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 乡 (镇) 道路由乡 (镇) 人民政府负责, 村路由当地的村委会负责。这样, 既明确了主体又可以使养护农村公路的积极性得到提高。江苏省海安县从基层管理到落实责任的基本观点出发, 理清了“县级牵头, 县镇共管”的思路, 确立了现行公路管理法律法规还没有完全明确的农村公路管理主体:全县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依据公路管理站, 成立海安县农村公路管理办公室, 县道的养护模式是县镇两级共建共管, 乡道、村道养护模式是镇村两级共管, 将农村公路的管理主体明确为县、镇、村三级, 确定了主体的地位和职能, 从根本上解决了谁来养护的问题。
4.2 拓宽资金渠道
根据责任主体的确定采取分级负担的原则, 《公路管理条例》第49条规定:“省级公路主管部门和其授权的公路管理机构……负责公路养路费、通行费、过渡费的征收和使用工作。”县道由县政府取得上级单位资金划拨的前提下还要积极自筹一部分经费用于改进养护技术、改善职工福利和加大对下一级单位的扶助。乡级政府则可以在社会出资这方面多下工夫, 目前各地的中小企业均有向乡镇移迁的趋势, 可以争取受益单位的资助、各界人士捐助、冠以路名等形式。各乡镇在保证自身养护费用有余额的情况下要给下一级单位的重要路段、养护费用高的路段预留一部分资金用于必要时的补助。村路的养护可以组织本村的义务工进行, 对于养护困难、费用高同时又重要的路段可以采取“一事一议”的制度, 向特定的主体筹集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养护。
《公路法》第36条规定, “公路养路费必须用于公路养护和改建”。按照取之于路、用之于路的原则, 汽车养路费主要用于省干线养护, 摩托车养路费、拖拉机养路费则要投入到农村公路养护中。省级政府收取养路费后在保证自身公路养护和改建支出后, 应尽量挤出一部分资金用于补贴农村公路养护。补贴的形式要“以奖代补”, 以提高公路养护的积极性, 该种形式要公开奖励标准、奖励对象, 体现公平公正, 给付过程要直接发放到位, 防止中间环节挤占、截留。
4.3 队伍建设
由县政府带头组织培训各乡镇的公路养护管理人员, 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管理素质和法律素质, 从而在基层农路养护中就有了专业人员进行带头, 严把质量关, 非专业养路工人也在此中不断地学习经验,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 养护队伍的整体业务水平就会得到质的提升。北京根据整体工作安排, 乡村公路养护队伍管理员经过培训后, 将在公路分局的指导下, 对各乡镇的养路工作进行在岗培训, 北京市路政局将进一步推动和指导乡村公路养护人员培训工作, 计划每年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养路人员进行培训, 由此形成长效的人员培训机制。
4.4 建章立制
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制度体系, 规范操作、抓紧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已经推广了的村级道路养护协会管护新模式, 是一项发展于草根, 得力于政府扶持的创新, 养护协会制定措施, 明确责任, 实行村道养护制度化;精简机构, 落实责任, 确保村道养护经常化;公开招标, 责任承包, 推动村道养护市场化;责任公示, 共同监管, 实现村道养护社会化。值得借鉴。公路养护工程按其工程性质、规模大小、复杂程度不同可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大修和改善。公路的养护中的小修保养要和大中修等分开建立体制, 这样既可以提高日常养护的投资效益, 又能保证大中修的工程质量。
4.5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交通运输部已经将农村公路宣传报道列为交通宣传工作的重点, 各地要加强宣传工作力度, 做到日常宣传和重点宣传相结合, 日常宣传经常化, 重点宣传有影响, 为农村公路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摘要:公路作为农村重要基础设施, 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尤显重要。但公路建成之后, 养护与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法律问题成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在系统介绍农村公路养护现状的基础上, 从法律制度视角进一步分析公路养护的重要性, 进而提出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公路,养护,对策
参考文献
[1]雷孟林.公路交通法学[M].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7 (1) , 12.
[2]中国公路学会.中国公路[J].2007 (1) , 75.
农村公路养护对策 篇8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好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农村公路发挥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方便了农村居民的出行,便利了农产品的流通,从根本上改善了农村交通状况,促进了农村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国农村公路建设成效十分显著,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积累了一些经验,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建设养护发展不均衡,体制机制不健全,整体服务能力不高,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等问题。
农村公路建设采取怎样的模式、体制和方法,以尽可能少的资源和资金,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公路通行能力及服务质量的需求,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促进农村公路建管养的健康全面发展,是当前农村公路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 农村公路建管养现状分析
1)农村公路涉及线路多,范围广,项目储备量大,各地的农村公路规划缺乏长期性和科学性。部分地方盲目追求通达通畅率,部分地方一味追求高标准,高投资,没有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速度与质量、规模与标准的关系,不顾本地经济和自然条件,提出不切实际的发展目标,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投资浪费。
2)农村公路建设缺乏发展的有序性。部分地方存在“等、靠、要”思想,未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影响了农村公路健康发展;部分地方建设管理的规范化欠缺。少部分地方未按照“修农民愿意修的路”的原则,出现了强行摊派、乱集资、降低征地拆迁补偿标准、拖欠农民工工资和征地拆迁款的情况。
3)农村公路等级相对较低,相关的配套设施也不完善,标志标线不齐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目前各地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建轻养的问题,农村公路使用中还存在着在路肩上行车、停车等不规范的问题,路政工作开展困难。
2 健全和完善适应市场运行规律的农村公路发展的机制体制
1)农村公路建设。
农村公路建设关乎长远和全局,其规划的合理性十分重要。要坚持规划优先,规划科学,应尽可能将规划纳入法制化轨道,切实做到依法编制、批准、修改,认真管理和监督实施。制订农村公路规划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投入为保证,以效益为中心,按照统筹兼顾、相互协调的原则,合理布局,纵横结合,有序协调发展,力求做到规划可行、规模适当、分步实施,确保满足项目资金情况及交通量发展前景和农民群众的切实需要。
坚持标准适度原则,合理确定建设规模,保持经济性与适用性的均衡发展。农村公路交通量以混合交通、轻型交通为主,主要是解决农牧民出行问题。在建设资金不充足情况下,坚决不攀大求全、盲目追求建设标准。由设计单位深入现场对设计进行认真核实,根据交通量情况选择宽基窄面或窄基窄面,在保证安全使用功能前提下,可以适当放宽平、纵指标,避免大填大挖,减少征地拆迁工程数量,有效利用资金。
2)农村公路管理。
严格资金管理,保证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主要来源是国家补助。资金问题是农村公路建设的关键,农村公路资金必须专项账户管理,专户存储,单独建账、单独核算,严格计量支付,杜绝截留、挤占和超范围使用项目资金的现象,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走制度化建设道路,规范管理,确保质量。农村公路建设点多线长面广、管理难度大,应制定规章和办法,使农村公路建设从项目立项到审批,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管理及工程验收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抓好设计、施工、管理、验收、养护等各个环节,探索和推广符合项目实际情况的监理制度,确保工程质量,最大限度地保证公路的投资效益。
提高群众参与度,坚持农村公路发展与农民利益有机统一。
a.在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的前提下,鼓励组织当地农民有序参加工程建设,为当地群众开辟一条商品流通、产业开发、产业结构调整及增收的渠道。
b.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推行社会公示制度,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内容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和检举途径。也可推行工程质量监督员制度,派驻工程质量监督特派员,对农村公路的各个环节进行检查和监督。
c.加强对农牧民进行施工养护技能的培训,加快农民在农村公路发展中由简单的劳务输出向技术输出的转变。
3)坚持建养并重,逐步建立和完善符合农村公路特点的高效、科学的养护新机制,提高养护水平。
改革现行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县级及以下人民政府作为农村公路养护的责任主体,应加大自身的管理职责力度,建立适合本地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成立办事高效,人员精干,面向社会的新型农村公路管养机构,对列养的农村公路进行调查、统筹规划、监督并调控,制定政策、提供服务、检查质量,有条件的乡镇可设立地方道路养护所,保证农村公路的及时养护。同时应加快培育和发展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允许和鼓励养护工程专业队或公司,参与农村公路养护工程项目竞争,逐步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引进高素质的基层养护技术人员,掌握高等级路面的养护技术,以适应现代科学的农村公路养护需求。
3 农村建设管理养护的相关具体措施
1)政府或立法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和保障农村公路工作。只有走法制化的道路,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和养护才能取得实质性、跨越性、持久性的发展。
2)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技术。
a.积极开展对农村公路低造价、典型路面结构形式的研究引用与推广。分析具体项目的交通量、荷载大小及人口集中度,合理确定主要控制指标,进行基层及路面设计,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和试验路使用情况及工程造价比较,最终选定适合当地自然气候地形地质条件和交通条件的造价低、质量较好,施工简易,无需大型机械,适合农村公路施工条件、便于村民自行养护的路面结构形式,跟踪调查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技术成熟后尽可能大面积的推广。
b.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关键技术的掌握与控制。通过优化设计、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工艺和方法,规范施工,严格控制超载车辆等措施,将公路各种病害降到最低,提高投资效益;召开培训和现场会,经验交流、现场观摩,引导各地寻找差距,分析原因,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建设管理水平。
c.地方材料在农村公路的应用。农村公路材料的采备充分利用强度较好的原有路面材料及当地自采,避免舍近求远,降低工程造价。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废旧沥青在农村公路的应用也可降低工程造价和延长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
3)完善农村公路养护制度,采用科学合理的公路养护技术,延长农村公路整体的使用寿命,形成科学养护的新局面。
a.做好日常养护。加强日常小修保养,及时采取中修措施。应针对各种病害产生的原因、路面结构类型、维修季节的气候特点等情况,维修措施,制定相应的周期性养护工程计划。
b.建立预防性养护和预见性防范制度,推行预防性养护实施科学管养。预防性养护,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养护策略,能通过路况较好时采取的一些技术手段,及时阻止路面状况的急剧下降。各地可根据自己的实践成果和典型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出具养护技术指南。
c.建立一套完善的农村公路预警、应急处置及应急保障机制,提高农村公路应急处置能力。
d.养护设备和工艺的改进与提高。在经济、实用和高效的前提下,注重小型多功能养护设备的使用,积极采用新材料新工艺,引进开发新机械新工艺,提升预防性养护水平。
e.加大对农村公路养护的广泛宣传,培养全民保护道路的素质,养成自觉自愿行为;加大路政管理力度,制定农村公路超限超载治理细则;加大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力度,设置齐全的交通标志,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赵永平.浅议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模式[J].山西建筑,2009,35(10):293-294.
农村公路养护对策 篇9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基础, 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是一些地区惟一的运输方式, 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目前,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对山区农村公路的养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但要求公路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还在环保、舒适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要求, 使得山区公路的设计更具技术性。如何用有限的资金管理更经济、更安全环保的农村公路, 是值得所有农村养护管理者思考的问题。
1 云南农村公路现状
1.1 云南省地貌特征
云南的地貌, 以云南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 云南全省大致可以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云南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 称云南高原, 属云贵高原的西部, 云南平均海拔在2000m上下。云南这里主要是波状起伏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云南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 高山与峡谷相间, 云南地势雄奇险峻。一般来说, 云南西北部海拔在3000~4000m;云南西南部海拔在1500~2200m;云南靠边境地区地势渐趋和缓, 海拔只在800~1000m, 个别地区下降至500m以下, 是云南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之所在。
1.2 云南省农村公路特点
云南省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省份, 地处云贵高原, 属典型的山区地形, 地质复杂, 其公路建设不仅受经济因素的制约, 也受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来源为国家投资和地方配套, 大部分地方财政投资很困难, 导致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定位偏低, 为节约投资, 减少工程量, 往往采用较低的技术指标, 大部分山区农村公路存在弯多、坡陡、路长等特征, 存在较多安全隐患。
2 云南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农村公路养护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公路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 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随着农村公路的迅速增加, 农村公路养护需求与养护能力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明显。
(1) 我国农村公路留有质量隐患, 公路残缺严重、等级低线形不规范, 各种结构物缺乏, 公路病害多, 抗灾能力差。
(2) 我国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 管理不规范。
(3) 养护责任不明确, 没有真正落实。人浮于事, 效益低下。在公路系统人员福利逐年上升的情况下, 公路系统体制内的人员日益增加, 难免造成人员机构重叠, 工作效率低下的局面。再加上农村公路项目的不集中, 其日常管理往往不受重视, 日常养护工作也处于缺失状态。
(4) 资金缺乏作为农村公路老大难的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解决, 虽然国家加大了农村公路的建设投入, 但还是无法填补农村公路大量建设的缺口。
(5) 农村公路往往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 面临脏、乱、差的现象。
(6) 养护技术低、质量不高, 农村公路养护队中整体专业素质不高, 同时也缺乏相应的专业设备, 对于公路常见问题农村公路养护队往往解决的是表面, 不能根除病害。为此, 农村公路养护亟需专业人员队伍进行养护。
(7) 养护体制缺乏活力, 农民爱路、护路积极性不高, 有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2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问题亟待解决
近几年, 随着干线公路治超工作的深入开展, 超限超载车辆绕行农村公路愈演愈烈。农村公路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基础设施, 超限车辆的恣意横行使技术标准较低的农村公路的路产损害严重, 地方经济发展与农村公路管理之间矛盾日渐突出。
2.2.1 群众管路、养路、爱路、护路意识不强
宣传发动力度有待加大, 社会各界尤其是群众的认识还不够到位。超限超载车辆随意进入农村公路, 是加剧农村公路破损的重要因素。加之沿线农民缺乏公路法制意识, 公路建筑控制区内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比较突出。
2.2.2 管理体制不够顺畅, 责任夯实有待加强
农村公路路政管理事案包括十多种, 加之农村公路线长面广、岔口多, 路政管理要上新台阶, 体制必须适应具体管理工作的要求, 要建设一支令行禁止, 打得出、拉得响的队伍, 首先要完善体制。我县农村公路管理工作分片包干存在诸多不足, 存在各自为战、谁的地盘谁做主、人员调动不大、集中整治拉不动、遇重大事案无紧急应急措施, 内部工作程序联结不紧密、不合理等不足。
2.2.3 农村公路建设快速发展与路政管理相对滞后的矛盾
特别是执法手段不够的问题亟待解决。由于现行农村公路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授予路政执法机构的执法手段有限, 对于违法行为只能警告、劝返、罚款、卸载等, 由于没有强制权, 对在农村公路上从事超限运输等违法行为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制止。
3 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对策
鉴于云南省农村公路及其养护管理的现状, 为解决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缺位”等问题, 改善农村公路路况, 必须探索建立一套符合我省实际的的农村公路养护办法, 实现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工作的正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确保农村公路路况良好、路产完整、路权得到有效保护。
3.1 完善农村公路防护设施和安保等附属工程
应把发展理念从侧重于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 逐步转向注重提高服务质量, 注重提高公路基础设施的安全性、整体性和协调性, 全面改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条件。要强化农村公路防护工程、安全保障工程。处理好公路建设与周围环境和谐的关系, 解决好危桥, 急弯, 视距不良, 排水不充分, 安全设施缺乏, 交通标志不规范, 平面交叉不合理等问题, 加强农村公路行车安全监管, 提高农村公路安全性能、保障行车安全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 让司乘人员走上放心路、平安路, 确保公路交通行业的声誉, 树立正面的社会形象。
3.2 要继续加强路政人员的培训、考核
将执法规范熟练掌握, 严格人员的任用、选拨、录用, 将文化程度高的人员调配随岗培训合格后送省公路局培训取证上岗, 将真正能胜任、品学兼优、热爱路政管理工作的同志纳入路政队伍中, 增加路政执法人员力量, 按规定以管辖里程配足管理人员, 杜绝无证和协管人员从事行政执法管理活动。要转变过去的工作思路, 更新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文明执法的根本思路, 树立交通行政执法在老百姓中的新形象。
3.3 完善路政管理信息系统, 提高行业科技化管理水平
随着科技形势的发展, 传统的路政管理手段已不适应当前工作的需求, 应用计算机管理信息、远程监控系统来参与帮助管理路政事案已成为发展的需要。
(1) 逐步建立治超远程监控平台, 对超限检测站、卸货点的工作流程和流动检测车运行轨迹进行全程监控, 并对引导、检测、处理、放行等重要岗位进行无缝隙远程监控, 对检测站点执法行为进行全过程监督。
(2) 全面推行省局路政事务管理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要以信息化和程序化的科学手段来取代传统的手写、脑记管理模式, 使路政管理工作整体水平有一个质的提高。
4 结束语
总之, 农村公路是“三分建设, 七分养管”, 要理顺农村公路建设与养护管理的关系, 坚决克服“重建设轻养管”的思想, 做好边建边养边管工作, 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 使其保持长期良好的技术状态, 让农村公路在经济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滕宏伟.又好又快建设农村公路, 服务重庆统筹城乡发展[Z].2009, 8.
[2]彭俊杰, 李晓娟.我国农村公路养护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J].科技咨询, 2010 (28) :39~42.
农村公路养护对策 篇10
1 张掖市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状况
1.1 基本情况
截止2009年底,张掖市共有农村公路9163.7km,按行政等级分,县公路811.98km,乡公路1139.39km,村公路7056.96km,专用公路155.36km;按技术等级分,二级公路45.49km,三级公路1045.73km,四级公路5410.71km,等外公路2661.77km;按路面类型分:沥青混凝土路面60.01km,水泥混凝土路面950.56km,简易铺装(沥青表处)路面2622.91km,未铺装路面5530.22km。全市100%的乡镇通了油路,943个行政村中551个通了油(水泥混凝土)路。
1.2 养护管理现状
2008年以前,列入交通部门养护的农村公路里程为1073.361km,仅占总里程的12.8%,其中县公路676.602km,占县公路总里程的83.3%,乡公路396.759km,占乡公路总里程的34.8%,通村公路未纳入交通部门管养。
在养护资金安排上,2009年以前列养路线养护经费除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由省汽车养路费切块补助一部分外,其它县区的养护费用均从拖拉机养路费中安排大部分,地方财政预算安排补助一部分。但在实际养护工作中,仅拖拉机养路费的部分和县(区)政府安排的少量补助经费根本不能满足列养线路的养护需求,未列养的农村公路的病害就更加无法解决,这种情况全省甚至全国基本一致。为了切实解决这一问题,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5]49号),提出了“按照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坚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并重的原则,明确各级政府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强化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管理养护职能,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养护资金渠道”的改革方向。按照国办《通知》精神,2006~2009年,省、市、县三级进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相继出台实施意见、办法和细则,明确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主体、养护经费来源等问题。但是,就实施情况来看,很多地方因受经济发展水平所限,情况不容乐观。以张掖为例,截至目前,全市因养护经费无法落实,各县区农村公路养护一直处于非正常状态。
2 张掖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存在的问题
2.1 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目前,“重建轻养”现象在张掖市各县区仍较普遍。主要表现在:重视项目争取,忽略养护管理,尤其是通村公路,道路刚刚建成竣工,柴草、垃圾、建筑材料等就开始侵占路面,既影响了交通安全,又加快了道路的破损。
2.2 责任主体认识不明确
虽然省、市、县相继出台的实施意见、办法、细则中明确规定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主体,但由于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职责认识不清,加之受资金筹集难等因素的影响,各级政府对农村公路管养问题采取回避态度,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不顺、机构设置不健全、投入不足的问题一直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目前,张掖六县区除民乐县2009年政府补助养护资金80万元外,其它县区均未按实施细则拨付农村公路养护费用。各级政府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观念还未从传统的部门管养转向社会管养,对责任主体的职责认识不明确。
2.3 资金筹措缺乏保障
县、乡(镇)两级财政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未列入资金预算安排,加上部分乡村经济状况较差,在化解乡村债务、减轻农民负担及农村税费改革等方面的大背景下,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筹集变得更加困难。
2.4 养护机械化程度低
农村公路具有点多、面广、线长、养护难度大的特点,加之过去修建的多为沥青路面,各县区公路管理站没有道路养护专用车辆,养护工作还采用人工刨挖、土法炼油、人工摊铺等,机械化程度低。
2.5 技术力量薄弱
近年来,农村公路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但县(区)交通局的专业技术人员却没有增加,仅有的几个专业技术人员全部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分管养护技术人员严重匮乏,不能对监管养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已影响到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2.6 超限运输造成道路损毁严重
随着农村公路技术等级的提高,交通流量不断加大,部分车辆超载现象严重,有些车辆为逃避高速公路收费和治超罚款而绕道通行农村公路,致使全市部分道路损毁严重。对于超限的车辆,目前只是在受损较严重的路段设置水泥墩等路障(限宽)限制重车通行,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3 今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对策
3.1 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
根据《公路法》和《甘肃省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规定,县区政府是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应进一步落实县级人民政府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主体认识不明确的问题。要充分发挥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作用,把农村公路管养责任落实到位。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从方便管理和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县区交通主管部门应直接负责辖区内县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乡、村公路,应由乡(镇)政府统一管理,乡镇应设立专职的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负责辖区内乡村公路的养护工作。
3.2 加大对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的保障力度
要建立养护资金筹措保障机制。根据《公路法》、《甘肃省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和公路养护正常需要,各级政府应依法负责筹措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以满足农村公路长效养护管理的资金需求。要进一步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以县为主、省市补助、乡村自筹、社会捐资”的办法多渠道多方式来筹措。
3.3 建立行之有效的农村公路养护机制
要进一步明确职责。根据农村公路管养实际,县道、重点乡(镇)公路应由县级公路管理机构进行管养;其它乡道、村道中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大中修、桥梁、防护、水毁修复等技术难度较大的农村公路养护及大、中、小修任务由各乡(镇)、村委会制定计划,落实资金,通过招标的形式落实养护管理;对里程短、养护技术难度低的村级公路的路面日常保洁、养护,由所在村民委员会组织竞标,把路面保洁等日常养护任务承包到人。要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市、县(区)交通主管部门应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检查、考核办法,加大日常检查力度,督促县区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3.4 加强农村公路养护队伍建设
要积极探索养护队伍建设的新途径。对农村公路实行长期有效的管理,除加强现有各县区公路管理站的技术设备和技术力量外,还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农民养护工队伍,并保持相对稳定。各县区公路管理站要对养护农民工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养护工的养护作业操作技能,提高养护质量,通过日常的全面养护,逐步提高农村公路的抗灾能力,使乡、村公路的养护逐步专业化、正规化。
3.5 加强农村公路路政管理
县域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探索 篇11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探索
近年来,单县交通运输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努力克服解决资金困难问题,攻坚克难,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使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得以改观,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如何管理和养护好已建成的农村公路,使其连续、稳定地为农民服务,是目前我们交通主管部门仍旧面临的一个问题。现就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等问题进行探讨。
1.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养责任主体不明确,权责不统一
现行的《公路法》中对村道的养护管理责任未做界定,虽然明确乡道的养护责任主体是乡镇政府,但实际上,无论是资金,还是技术、设备等,乡镇政府都无力承担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任务,因此,客观上造成了大量乡村公路养护缺位的现象。
1.2养护管理资金匮乏,没有稳定的资金保障
养护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县乡村三缀公路养护的关键问题。虽然国家对昙乡公路养护每年给予一定的养路费切块补助,但县区交通部门基本将其用于县道的养护,而且地方配套资金太少。另外,地方政府重建轻养现象也比较突出,以至于乡道、村道公路养护资金投入长期严重不足,大部分村道因此处予失养、失管状态。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保障,是当前县域农村公路管养工作进一步开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1.3管养体制不健全,管养不分
农村公路养护政策不完善、乡村道路养护管理机制不健全、不规范,失养、失管现象很普遍,路政管理也还未触及乡村道路。由于失养、管理不到位,新建公路在一两年内又变成坑洼路,长此下去,大量投资将付诸东流,造成极大的财力浪费,农民的行路难也将会再现。
1.4科技主导作用不足,养护无标准,养护水平不高
受到资金投入等条件的限制,建成的农村公路普遍存在技术等级偏低、抗灾能力薄弱的缺陷。因没有更多的资金来完善边坡、挡土墙等公路构造物,附属设施差,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极易发生塌方、挡土墙倒塌等险情,缩短了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给公路安全和行车安全埋下了隐患,也给公路养护造成了难度,增加了养护压力。养护王程技术力量薄弱,质量不高,从事农村公路养护的工人对公路知识了解不多,不懂技术规范和养护技术需求,一般的农村公路养护还仅仅停留在路面保洁的程度,对一般的公路病害,由于入才、设备的制约,往往是“小害等成大病”,由于养护质量不到位,既浪费了现有的资源,又妨碍了公路功能的正常发挥。特别是养护技术含量高的公路,必须通过培训提高工人素质,可以避免前修后坏,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降低养护成本。
1.5路政管理工作薄弱,路产路权得不到应有保障
公路路政是指公路管理机构根据公路主管部门的授权和困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为保护公路、公路用地、公路设施,维护公路合法权益和为发展公路事业所进行的行政执法和管理。路政管理在保证公路畅通、路产巡查、超限治理、行政执法、行政许可、车管协作等诸多方西承担着重要的工作角色。
2.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措施
2.1加强养护宣传工作,提高干群认识
大力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宣教工作,树立各级政府部门领导科学发展观和政绩观。坚持以保障公路完好畅通为基本出发点,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思想,把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真正做到建管养并重。切实加强落实政府部门领导班子在农村公路养护方面的年度考核工作,提高各级政府部门领导对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路政执法宣传力度,提高群众懂法、守法的护路意识。通过向群众面对面地解难释疑,使他们明白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关系到自身利益,认识到保护公路自己有责,增强他们的护路意识。充分调动沿线乡村百姓的积极性,变被动“要我养路护路”为主动“我要养路护路”的行为。形成部门与群众齐力共管的养护局面。
2.2理顺养护管理体制,实行管养分离
各级人民政府应将农村公路的管理纳入管理工作的范畴,理顺关系,明确责任。按照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的原则,形成“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养护管理体系。应尽快出台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落实分级管理责任,逐步建立起“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的农村公路养护体制。
2.3建立长效稳定的养护管理资金筹措渠道
按照“县乡自筹、省市补助”的原则,各级人民政府和村级组织都应积极组织筹措资金,建立多渠道的由财政投入、养路费和其他资金共同组成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筹措机制,建立健全养护资金的保障体系,保证农村公路的正常养护。首先是加大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村公路的扶持力度,各级政府应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增加和地方财力的增长,逐步增加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并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其次是采用将手拖费全额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再是按照受益负担的原则,由受益企业或道路经营业主出资养护;另外,村民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筹集一点或以义务投工投劳的形式抵一点,银行贷一点,再鼓励社会和个人捐一点等多渠道融资方式;还可通过市场化运作筹集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挖掘农村公路的潜在价值,扩大养护资金来源。
2.4规范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养护的核心是提高公路路况的质量,保证公路的通达能力。多年的公路建设,管理正日渐规范。但在某些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为此必须严格把关市场准入、施工监理和竣工验收环节,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促使公路建设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确保农村公路的建设质量,为日后养护管理打好基础。一要真正建立规范的公路建设市场;二要不断优化设计,要服从当地的总体规划和合理布局,结合农村车辆类型及发展速度和公路使用的特点,确定不同的路面结构和公路等级;三是建立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工程质量,即:坚持项目业主法人制、社会公开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建立“交通行业指导,社会质量监理,村民代表监督,施工单位自检""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公路建设质量;四要确定合理工期和合理价格,不能盲目压价,并严格按照规范组织施工和验收。总之,对待农村公路建设要足够重视,把农村公路视作“示范工程"来建设,确保工程质量。
相信在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下,我县农村公路养护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会圆满解决。 [科]
【参考文献】
[1]张强.农村公路养护中存在问题的研究.科技致富向导,2011,(07).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研究 篇12
1 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农村公路一般是指县、乡、村级的公路。县级公路是指具有全县 (市、区) 政治、经济意义, 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 (镇) 、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公路, 以及不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间的公路。乡级公路是指主要为乡 (镇) 、村经济、文化、生活服务的公路, 县城通达乡 (镇) 以及连接乡 (镇) 与乡 (镇) 之间的公路。村级公路是指由村与干道或县、乡、村级公路联络的公路。
农村公路主要供机动车辆行驶并达到一定技术标准。县道一般采用三、四级公路标准;乡道采用四级公路或等外路标准。按照《公路法》的要求, 新建公路应当符合部颁标准要求, 原有不符合最低技术等级要求的等外公路, 应当采取措施、逐步改造为符合技术等级要求的公路。鉴于一些贫困山区中连接乡 (镇) 与行政村、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的乡村公路交通量小, 且路上行驶车辆也多为拖拉机、农用车等体积、载重相对较小的机动车, 所以, 对这些公路的路面宽度、路线纵坡、曲线半径适当放宽要求, 暂时采用等外路也是可行的。
2 农村公路养护
农村公路养护涵盖范围是路面、路缘石、路肩、边沟、绿化及其他附属结构, 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日常巡查与检查和小修保养。
2.1 日常巡查与检查内容
(1) 路面上是否有明显的坑槽、裂缝、拥抱、沉陷、松散、车辙、泛油、波浪、麻面、冻胀、翻浆等病害, 调查其危险程度及趋势;
(2) 路面上是否有可能损坏路面或者妨碍交通的堆积物等。
2.2 小修保养
小修保养可以分为日常保养和小修两项工作内容。
2.2.1 日常保养主要内容
(1) 清扫路面的泥土和杂物;
(2) 排除路面积水、积雪、沙石、在陡坡和急弯路段撒防滑料等;
(3) 路缘石调整顺直;
(4) 路肩的整平;
(5) 清理边沟、维修护坡道、培土等。
2.2.2 小修的主要内容
小修的主要内容是:修补路面泛油、拥包、轻微裂缝、坑槽、沉陷、波浪、局部网裂、松散、车辙、麻面、啃边等病害。
3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农村公路在社会经济各个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会各界对农村公路养护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得到了提升, 投资力度和建设效率也不断加大。农村公路的建设结束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历史, 实现了广大人民群众期盼修路、期盼致富的迫切愿望。公路修好了, 如何养好公路却成为了摆在政府和人民群众眼前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修路是基础, 养路才是关键。然而相关的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却存在一些缺陷, 重建设而轻养护的基本状况层出不穷, 为了保证农村公路建设的成果得以巩固, 促进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能够实现, 其公路的养护和管理已经迫在眉睫。
农村公路在交竣工验收合格以后, 在行车荷载与自然因素的作用下, 公路使用性能逐渐下降, 为了保证行车的舒适与安全性, 就要及时地进行养护, 这样才能保证农村公路充分发挥其作用,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也就成为了需要我们引起足够重视的工作。
4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与其他等级道路相比较所产生的不足
近年来, 随着农村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 农村公路的养护也随之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但与其他等级道路相比较, 依然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部分农村公路的责任主体不明确, 造成了公路有人修无人养的尴尬局面。其次, 养护资金短缺、养护资金来源渠道少是制约农村公路养护的主要问题。然后, 农村道路的技术标准较低, 中、低级公路比重大, 路面损毁现象频发, 造成了养护成本较高的情况。最后, 农村公路的养护队伍技术水平有限, 养护机械选用不合理, 很难达到所要求的养护标准。
5 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5.1 进一步加强养护质量监督工作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采取专项检查和日常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进行监督, 并对监督检查的内容及结果进行公示。对于检查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要认真梳理, 提出合理化建议。发现的个别问题, 要制定措施, 逐一解决, 对于推行工作不力或者弄虚作假的, 要追究责任。
5.2 明确养护责任主体
各级人民政府应该将农村公路的管理纳入政府管理工作的范畴。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的责任主体。乡级人民政府和村级组织, 应当认真履行落实上级人民政府制定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维护以及养护资金筹措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明确各部门相应的职能以及设置相应的专职机构, 并落实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生产的专业、专职技术人员。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作为政府执行部门, 应将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纳入行业管理的范畴, 加强指导、考核、监督。其所属的各级公路管理机构作为公路行业管理的实施部门, 应落实人员、增设相应的内设机构。切实履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监督、指导、管理职责。
5.3 拓宽资金渠道
各级政府要采取多种办法, 做好财政预算和安排, 保证自己负担的养护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同时, 交通主管部门可以向公路沿线的厂矿企业募捐一定的养护资金, 群众“一事一议”奉献一点养护资金, 多渠道筹集, 农村公路的养护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 需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此外, 还可以大力发展农村公路的第三产业, 例如:转让农村公路的冠名权, 在农村公路两边竖立广告牌并转让其使用权等。充分调动社会力量, 营造出全社会齐心协力养护农村公路的大氛围。
5.4 最大程度利用养护资金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匮乏, 是现在农村公路养护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要想保证公路质量与行车安全, 农村公路养护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这就需要我们最大程度地利用养护资金, 想措施、找办法解决养护资金匮乏的问题。例如根据本地区农村公路的技术等级、路面结构型式等特点, 制定相应的养护技术标准, 推广应用公路养护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 降低养护成本, 发挥养护资金效益。在一定的管理体制条件下, 充分实现养护方式的多样性, 保证其足够的灵活性, 以最大程度利用养护资金。
5.5 增强养护人员技术水平
提高养护工程的技术力量, 就要从养护人员技术水平入手, 通过组织培训和交流参观提高养护人员素质, 向养护人员普及农村公路养护的基本知识, 如公路的基本知识、桥梁的基本知识、公路基本数据的采集和路况评定等, 使其熟练掌握技术规范和养护技术, 以尽快适应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需要。农村公路养护, 不能仅仅停留在路面保洁的程度, 致使“小病害变成大疾病”的情况发生。养护人员技术水平提高了, 才能避免前修后坏, 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降低养护成本。
5.6 合理配置养护机械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公路的汽车流量必会出现较大的增长, 公路的养护工作将会越来越繁重, 实现公路养护的机械化, 合理配置一定的养护机械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多功能养护设备、沥青路面修补机、混凝土路面清缝机、道路清扫机等。农村公路的养护作业的种类繁多, 专业性的养护机械品种多、型式多样, 配套的机械较多, 需要的投资较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较少, 所以购置养护机械时, 在满足工作要求的前提下价格必须低廉。
6 结束语
就农村公路而言, 加强对其养护管理措施的落实, 不断提高养护管理的规范性, 是保障农民的出行条件和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农村公路是惠及千家万户与农村发展的民心工程, 只有科学的养护与管理, 才能保证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与质量,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保障。随着国家政策对农村公路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大, 相关法律法规, 规章制度也在不断的完善, 农村公路的养护水平也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更好地为交通运输事业做出贡献, 为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长期有效的交通保障。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 农村公路的养护也变得日趋重要, 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从技术与管理层面简要分析了农村公路养护的现状、遇到的问题及需要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养护管理
参考文献
[1]于立昌.浅谈农村公路的日常养护与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23) .
[2]汤美娜.浅谈我国公路的预防性养护[J].科技信息, 2011 (32) .
【农村公路养护对策】推荐阅读:
浅谈宝兴县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的问题和对策09-23
农村公路养护09-04
农村公路养护维修08-11
农村公路养护协议06-06
农村公路养护问题论文05-21
农村公路养护巡查制度06-14
农村公路养护知识培训08-20
农村公路养护巡查记录10-23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意见05-24
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调研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