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精选12篇)
安全视频监控系统 篇1
视频监测监控系统是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出现的, 煤矿企业在近几年才开始对视频监测监控系统的应用进行重视, 将其在煤矿开采中进行应用。由于煤矿开采过程中井下作业环境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大, 一旦有突出事故发生, 不仅会给煤矿企业带来巨额的财产损失, 同时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会受到严重威胁。所以煤矿安全视频监测监控系统在矿井的应用极为重要。
1 视频监控系统的优点
1.1 数据的可保存性和稳定性提高
视频监测监控系统采用的是数字压缩技术, 这样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所监控到的视频图像会被数字化后存储在硬盘中, 而且存储的时间较长, 不容易丢失, 使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
1.2 具有智能化查询的功能
传统的监视系统在对时间较长的记录进行查询时, 往往在查找上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但视频监控系统由于是数字化系统, 在查找以前相关记录时可以利用索引进行快速查找, 有效的确保了查找效率的提高。
1.3 视频质量较高, 画面清晰易于辨别
视频监控监测系统在对井下作业情况进行监控过程中, 其画面不仅所含信息呈较大, 而且画质清晰, 能够随时对矿井的开采状况进行掌握。同时视频监控监测系统还可以对其视频进行重新编辑, 从而对画质进一步优化, 确保视频监控的质量。
1.4 网络传输的功能
视频监控监测系统由于属于数字化系统, 系统可以与计算机网络相连, 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远程视频监控, 而且信息共享得以实现。而且随着各项先进技术的发展, 视频监控监测系统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已具有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和系统化的优点, 其在煤矿生产中进行广泛应用有效的确保了井下作业的安全。
2 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 我国煤矿企业生产开始向机械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这就使其对监控技术和手段有了更高的要求, 从而带动了监控监测系统在煤矿工业中的广泛应用。相较到其他国家而言, 我国煤矿监控监测系统应用较晚, 其是在吸收了其他国家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与我国煤矿行业相适应的一套安全系统。但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由于我国煤矿企业较多, 而且各个煤矿企业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这就导致在具体应用过程中, 由于部分监控系统功能单一, 没有达到新标准和新规程的要求, 相容性较差, 使煤矿安全监测和监控系统存在不相容的问题。同时在监控系统应用过程中, 由于相关技术人员操作和使用上不熟练, 使用过程中极易导致信息出现偏差, 从而对后期的决策和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另外, 由于目前通信协调还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 信息传输设备及传感器质量都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 市场较为混乱, 管理水平也不高, 这就导致当前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在煤矿企业的生产应用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需要加快改进, 确保煤矿开采的安全进行。
3 视频监测监控系统的设计
(1) 摄像部分:摄像部分是视频监测监控系统的前沿, 它把所拍摄的图像传输到中心监视器上。摄像部分的设计包括了摄像机、镜头、电源以及防护罩、云台和解码器、红外线等。摄像机分为彩色和黑白两种, 黑白摄像机的灵敏度比彩色摄像机高, 因此在拍摄对象的位移和位置上比较适合, 但在具有分辨性的对象时就需要选择彩色摄像机。摄像部分的镜头包括手动光圈定焦镜头和自动光圈变焦镜头两种, 定焦镜头又分为标准镜头和广角镜头两种。其中手动光圈镜头适用于监测环境照度变化不大。自动光圈镜头适用于室外光照变化较大的地方, 广角镜头适用于距离较近的环境, 标准镜头适用于距离适中的拍摄环境。选择适宜的防护罩, 起到防尘、隐蔽、防晒、防雨的作用。
(2) 传输部分:传输部分主要由视频线、双绞线、光纤和接线盒等组成, 其是系统图像信号处理的重要通道。
(3) 控制部分:控制部分是视频监测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 担任整个系统的指挥中心, 起着对前端摄像机和图像信号处理设备的控制作用。
(4) 显示部分:电脑和监视器作为显示部分, 可以直接将数据和信息进行显示, 在设计时宜采用数字化硬盘来对视频显示进行记录, 这样不仅费用较低, 而且还有利于传输和实现远程监控。
(5) 网络分控部分:视频监测监控系统通过网络分控部分来将其网络化特点体现出来, 这对于实现远程监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煤矿企业采用的内部局域网, 所以可以采用硬盘录像网络分控方式, 从而利用数字化方式将监控点信号传输至中央处理设备。
4 视频监测监控系统的管理
视频监测监控系统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中, 其涉及的内容较多。在前沿管理工作中需要对各个部分设备的选址和维护进行管理, 视频前沿设备的选址具有可变性, 特别是在矿井内部, 需要根据矿井内部环境的变化来及时对摄像机的位置进行调整, 从而实现对矿井内部的全面监管。同时还要做好视频监测监控系统的线路管理工作, 不仅确保传输线路的质量, 还要做好线路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另外还需要强化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特别是需要专业水平较高的操作人员来对中央处理器部分进行操作, 在对系统进行维护时需要利用数字化和集成化的方式进行。
结语
在当前煤矿行业的生产过程中, 煤矿安全视频监测监控系统是其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视频监测监控系统设计和管理工作中, 需要综合对煤矿生产环境进行考虑, 选择高质量的设备和传输方式, 强化视频监测监控系统的管理, 使其能够更快的实现智能化、数字化和集成化, 确保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
摘要:在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 煤炭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成为使用率最高的资源。为了确保煤炭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的需求, 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至关重要。在现代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普遍使用煤矿安全视频监测监控系统, 这对于预防矿井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视频监测监控系统具有较强的监控能力和防范能力, 能够有效的确保煤矿的生产安全。
关键词:煤矿安全,视频监测监控系统,优点,应用,设计,管理
参考文献
[1]尚守恭.煤矿安全监测控制系统的现状及应用[J].山西科技, 2015 (01) .
[2]辛礼彬.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5 (01) .
[3]孙继平.煤矿监控新技术与新装备[J].煤矿自动化, 2015 (01) .
安全视频监控系统 篇2
1、视频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必须增强安全观念,保持高度警惕及高度责任心,密切注意各部位情况,善于发现问题,认真做好值班记录。
2、视频监控中心值班人员负责24小时监视闭路电视和防盗报警信号,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领导或部门报告。
3、视频监控中心值班人员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应将机器设备的使用运转情况,有无可疑情况交接记录清楚,做好每班次的交接班。
4、视频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负责制。在值班时对所观察到的非正常情况,可疑人物,应进行详细记录,并使情况向有关领导或部门报告,采取必要的措施。
5、视频监控中心值班人员要对视频监控图像内所发生的事故及其它紧急情况进行记录。
6、非监控室人员不准进入,任何人不准在监控中心会客聊天。监控中心的值班人员不准离开监控室。视频监控中心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监控系统的操作,在操作中如发现问题要及时与维修技术人员沟通,确保运作正常。
7、保证视频监控中心内通风、干燥环境,保证室内卫生清洁,设备外观以无尘为标准。
8、禁止在视频监控中心内吸烟,杜绝一切火种,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等物品。
沈阳仁心肾病专科医院
—
END
安全视频监控系统 篇3
关键词:视频监控系统;多校区高校;安全保卫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为了提升教育水平和质量,国内出现了高校重组、高校合并以及高校扩建等现象,很多高校呈现出多校区的基本状态。这一类型的高校面积大、校区多、学生数量多,涉及到的基础建设项目多并且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也层出不穷。由于校区的分布体现出明显的分散性状态,并且校区与校区之间的距离非常远,不同校区处于不同的环境,由于校区拥有较多的进出口,人员流动复杂,提升了管理工作的难度。通过视频监控的手段可以更好的对多校区的学校进行安全管理,及时的了解各个校区的实际状况,使得管理的效果更好,并且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因此,视频监控这一手段在各大高校的安全保卫相关工作中应用十分广泛。
一、多校区高校在安全保卫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
校区较多的高校在安全保卫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招生规模逐渐扩大,这也使得学校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学校必须不断扩大校园规模,增加校园功能区,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而就实际的状况来讲,学校新增的校区一般都在较为偏僻的地方,并且各个校区的距离比较远,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治安形势呈现出十分复杂的状态。其二,随着校园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员密度越来越大,原有的管理高校的派出所逐渐被撤销,而学校的保安人员等拥有的执法权力具有一定的限制,对于给学校安全造成威胁的一些违法犯罪分子难以形成震慑,保安本身具备的保卫力量也比较弱,无法担负起对学校全面保护的工作。其三,多数的大学生为独生子女,他们在实际的家庭生活中都过分的受到了家长的溺爱,同社会严重脱轨,接触不多,所具有的思想以及行为都体现出较为单纯的基本特征,没有积累充足的社会经验,对自身缺乏保护意识和保护能力,很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其四,在高校的后勤制度逐渐改革以后,对校园相关后勤工作进行管理的人员多为学校在社会中聘用的人员,这些人本身流动性较大,并且人员素质差异性较大,并不具备先进的管理知识以及管理理念,使其在安全保卫工作中存在一些错误行为,为校园的安全埋下了隐患。其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违法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的时候所应用的技术手段更加高超智能,较为传统的保卫模式已经不能制止这种技术性较高的犯罪行为,只有更加全面、科技的对校园进行保护,才能够使得这种犯罪行为被有效制止,更好的对在校全体师生安全进行保护。
二、视频监控手段在多校区高校安全防护中的作用
(一)提升对于犯罪行为的震慑力度。通过使用视频监控的防护系统可以对校园的各个区域进行监控,用设备具有的网络化管理技术来弥补人力管理存在的不足,视频监控可以对校园进行全天候以及全方位的管理监控,有效的提升了对于犯罪行为的震慑力度,还能够实时对较为重点的区域实现管理,并配合其他系统共同保卫校园安全,有效防范犯罪行为的出现。
(二)能够对存在的犯罪行为及时发现并处理。通过使用视频监控的手段能够对校园各个区域进行实时监督和控制,一般情况下,校园中的进出口处、道路旁、学生活动区以及其他一些敏感区都会设置监视器,并由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视频监控手段能够把学校各个区域现场的实际情况拍摄下来,及时的传动给监控器,管理人员通过监控器上体现出的声画情况对校园不同区域进行了解,避免出现状况的时候,现场目击人员无法把具体的事实情景表述清晰,导致认识偏差造成误会的状况出现。同时还能够使得现场情况传递速度加快,避免由于获取信息的不同步难以对发生的事件实施及时的处理,导致事故朝着更为严重的方向发展。通过视频监控的手段可以做到一旦现场设置的防护目标遭到侵犯的时候,能够自动开启防护系统,立刻报警,调动保安人员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对事态进行处理和控制,抓准时机,使得反应的速度和能力大大提升。
(三)能够对现场形成记录。视频监控的方式可以对实际的现场情况进行真实准确的记录,把犯罪过程产生的视频和音频资料完整的记录下来,给案件侦破提供非常重要的证据,使得犯罪分子被及时抓捕,严厉打击犯罪行为。同时,根据实际的需求,还可以将拍摄的现场长期储存,成为真实的证明材料,而人为的管理方式只能够形成现场防护,对于事后查取不具备一定的效果,因为人本身的记忆力是有限的,事后证明的客观性较弱。
(四)实现远程监督控制。多校区的高校由于呈现出校区较为分散的特征,各个校区不仅存在跨市、跨省甚至还存在跨越国家的现象。在不同校区设置视频监控相关系统,可以进行远距离的防护工作,多方位、全面的对现场进行观察和调度。
(五)发挥复核作用和分析处理作用。视频监控可以同报警系统之间建立起一定的关联,当事件发生以后,能够使得报警的准确率提升,降低遗漏报警现象的发生,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报警的信号对发生事件的区域及时定位,而公安局也能在同一时间获得报警信息,使得犯罪行为被及时的制止,无法继续扩散。除此之外,视频监控相关系统还能够对图像和声音进行分析和处理,科学统计资料,警告正在发生的可疑行为,使得一些正在或者即将发生的不安全因素被及时扼杀制止。
(六)节省资金投入,弥补人为管理存在的不足。首先,由于实际环境以及现实条件的影响,高校在安全保卫工作上所投入的人力资源并不充足,通过人为的方式无法对校园形成整体全面的安全和防护;其次,人为的管理方式存在很多的局限性,例如人的记忆力和精力是有限的,无法在一天的任何时刻都保证其本身处于警备的状态。而使用视频监控手段则可以弥补人为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所需要投入的人力也较少,有一个人可以对各个区域的情况通过监视器进行监督,不仅提升了监管工作的效率,同时也是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降低,节省学校的监管成本投入。
三、优化视频监控的建议
(一)重视应用科技手段。要想提升学校管理的科技性,学校的领导首先应该建立起重视应用科技手段对学校进行安全保卫的态度,不断转变传统的人为管理的观念思想,对于使用技术防范的有效性充分认识,理解并支持全新的保卫工作,充分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和保障,并根据学校的实际状况扩大监控范围,根据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监控设备,对于出现问题的视频监控设备及时进行维修,使其能够正常运行,发挥出监督控制作用。
(二)科学规划。对多校区高校的整体视频监控进行设计和规划并不是一项十分简单的工作,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状况不断进行调整。学校必须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并作出决策,考虑到学校未来的发展趋势,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科学规划,降低视频监控等设备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使得设备实际的利用效率有所提升,使得监管效果能够最大化的实现。
(三)提升监管相关人员的素质。首先,学校应该提升监管队伍人员的稳定性;其次,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监管人员应该对计算机技术以及基本的信息技能有所掌握,了解专业的管理以及法律等知识,学校必须对监管人员展开定期的培训工作,使监管人员了解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水平,更好的认识到本职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其自身的责任意识。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多校区高校在监管模式上有了很大的创新,视频监管作为十分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广泛的得到应用和重视,各大高校只有清晰的认识到自身安全管理实际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的状况进行视频监控体系的规划和管理,才能使得监控系统的有效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为学生营造更加安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恒波.浅谈视频监控系统在多校区高校安全保卫中的应用[J]. 安防科技,2011,06:20-22.
[2] 汪洋,郑连清. 基于网络的校区视频监控设计与实现[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1,10:82-85+126.
[3] 梁润. 多校区高校安保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38-40+49.
[4] 汪绪吉,柯韵徽. 浅谈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引入视频监控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J]. 科技信息,2010,21:205+208.
[5] 林刚. 论多校区高校校园安全问题及应对机制[J]. 长沙大学学报,2010,06:36-37.
[6] 杨学伟. 视频监控系统在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 信息通信,2013,03:280.
安全视频监控系统 篇4
1系统组成
煤矿井下斜巷运输视频监控主要是针对监测各车场及片盘口人员流动情况进行设计, 因此, 需要在在轨道车前后、确定的片盘口及上下车场安装摄像机, 在绞车房安装隔爆监视器, 实现监测目的。根据斜巷运输系统的特点和无极绳连续牵引车在井下工作的实际情况, 设计系统的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
系统主要由有线/无线视频终端、网络传输平台、绞车房监控指挥系统3部分组成。
系统通过安装在轨道车前后的2台无线摄像机、各片盘口及上下车场本安光纤摄像机, 在绞车运行时沿途拍摄前后的环境视频、轨道各片盘口以及上下车场的人员情况, 然后将视频信号发送至巷道内无线基站上, 基站和光端机组成的网络传输平台将视频信号传输到绞车房监控指挥系统的隔爆计算机, 绞车司机便可以通过隔爆计算机显示器了解矿车前后的环境及人员情况, 实现安全操纵绞车[1,2,3]。
2系统主要模块设计
2.1无线视频终端
无线视频终端由安装在轨道车上的无线摄像机、固定在运输大巷的有线或无线摄像机、本安红外照明灯、隔爆兼本安电源组成。采用KBA12矿用本质安全型摄像机, 工作电压DC 12.9 V, 工作电流≤500 mA, 通信协议为IEEE802.11b/g, 采用无线或有线方式连接网络。采用DHS 5/12H (A) 矿用本质安全型红外线照明灯, 工作电压12.9 V, 工作电流≤500 mA, 照射角度>60°, 照射距离10~30 m。
对于部分甩车道岔、车场入口处人员情况、设备运行情况及其他人流较多的位置, 采用固定方式进行视频监控。即将摄像机固定在对着片盘口的巷道壁上, 安装时尽可能考虑能够兼顾捕捉道岔和片盘口两处的视频图像;若实在无法兼顾, 应考虑实现片盘口监测功能需要的安装方式。摄像机安装位置如图2所示。
2.2网络传输平台
斜巷运输距离一般比较长, 无线网络传输平台主要由光端机、无线本安基站组成, 由于网络传输距离不能超过100 m, 需要用光端机延长网线, 每2个无线本安基站之间的距离为400~700 m, 基站均采用单芯光缆连接。若大巷无线覆盖环境较好 (大巷无起伏且中间没有大型物体遮挡) , 2 个无线本安基站之间也可采用无线方式连接, 但无线跳接次数最好不要超过3级。本方案中, 无线基站均采用单芯光缆连接。基站采用KT162-F矿用本质安全型无线基站, 工作电压DC 12.9 V, 工作电流≤500 mA, 以太网接口 (本安) , RJ11电接口 (本安) 2个, 工作频率在2 400.0~2 483.5 MHz范围, 通信协议IEEE802.11b/g, 通信信道3个。矿用通信电缆采用MKVV4×0.75、MKVV10×0.75;电源电缆采用MYQ3×2.5;采用MSYV-75-5 1×0.75矿用视频线;矿用阻燃光缆为单模6芯。
2.3绞车房监控指挥系统
监控指挥系统主要由PLC控制箱、KDW99电源、触摸屏、隔爆计算机、智能视频分析软件等组成。隔爆计算机可以配置9路以下的视频信号并在显示器上同时显示, 绞车司机可以通过显示器了解轨道车当前的运输情况和各片盘口及上下车场的人员情况, 通过隔爆计算机画面切换, 操纵绞车[4,5]。绞车房PLC控制箱和KDW99电源安放在绞车操控室外隔爆电源附近, 距显示控制箱和隔爆监视器30 m左右;隔爆监视器放置在绞车滚筒和控制台之间;触摸屏设置在绞车司机控制台处 (图3) 。
选用KXJ-24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PLC控制箱, 额定工作电压DC 24 V;工作电流≤3 A。以太网传输参数。①开关量输入:48路无源触点信号;②开关量输出:16路常开触点型 (36 V/0.5 A) ;③模拟量输入:8路4~20 mA;④模拟量输出:2路4~20 mA;⑤以太网接口:3路100 M/10 M自适应。采用KXH0.4-18矿用本安型显示控制箱, 供电电源DC 18 V, 额定工作电压DC 18 V, 输入功率不大于8 W, 工作电流不大于0.4 A。采用KDW99-660/24B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直流稳压电源和JBY1.0/127矿用隔爆型监视器。采用KJD127矿用隔爆兼本安型计算机, 支持Windows XP系统, CPU为Intel Atom 双核1.6 GHz, 内存 2 GB, 内置闪存16 G以上。
3系统主要功能
3.1无线数字视频传输
由于斜巷运输中轨道车是移动的, 系统采用无线信号传输方式, 高速移动物体成像清晰可辨, 解决了终端设备的线路拖动问题, 减少巷道内的布线, 并实现一定时间段内全实时录像存储功能, 且方便显示、存储、检索和回放;高清晰画面的实时显示, 易于轮巡切换。
3.2信号抗干扰性强
无线数字信号传输避免了因线路故障而发生的视频信号中断, 信号抗干扰能力强, 不易失真, 传输无延时, 新增节点时不用重新布线, 只需接入主干电缆即可, 出现故障时查找容易, 维护方便, 简单可靠。
3.3本安技术
除安装在绞车房的隔爆型计算机外, 安装在运输大巷中的所有设备均为本安型的。
3.4与地面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联网
该系统通过井下工业以太网与地面安全生产监控系统联网, 实现了地面监控室值班人员对井下情况的实时监控, 不仅能直观了解井下工作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 对存在隐患迅速处理, 避免事故发生, 也可为事后事故分析提供第一手图像资料。该系统可融入全矿视频监控系统, 成为现代化矿井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4结语
煤矿井下斜巷运输视频监控系统在平煤股份一矿井下2条斜巷轨道试用1 a来, 确保了斜巷运输的安全, 使绞车司机能够实时监控轨道车前后巷道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为斜巷运输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
摘要:针对传统斜巷综合监测系统无法实时掌握现场视频信息的问题, 研发了斜巷运输视频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有线/无线视频终端、网络传输平台、绞车房监控指挥系统等组成。介绍了系统总体结构原理、主要模块选型以及系统主要功能。运行情况表明, 该系统可使绞车司机实时监控轨道车前后巷道内的情况, 为斜巷运输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煤矿,斜巷运输,视频监控系统
参考文献
[1]吉顺平.西门子PLC与工业网络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2]胡学林.可编程控制器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5.
[3]魏臻.矿井移动目标安全监控原理及关键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11.
[4]魏巍.矿井斜巷运输综合监控系统[D].淮南:安徽理工大学, 2006.
安全视频监控系统 篇5
来 源: 中国广播电视技术网
视频会议系统在安全方面如果出现问题,则意味网络中最危险的事情发生了,因为恶意的黑客不仅可以察看内部数据——他们还可以看到受害者!
目前国内的视频会议系统主要应用在政府、部队、公检法、水利、石油、电信通讯、广播电视和大型企业中,如果这些安全漏洞真的被黑客所利用,把视频会议设备进行监视、录制甚至把受害者的内部会议进行公开广播,后果不堪设想!
当提及“视频会议”时,多数IT行业人士都对这种系统有一定的了解,但要在“视频会议”前面加上“安全”的帽子使之成为一个单独的概念时,相信绝大多数行业人士不以为然。但恰恰就在这个领域,日前出现了让人担忧的事件。
近日,全球视频会议系统领先者Polycom的著名产品ViewStation中被发现含有近十个安全漏洞的消息,通过国外著名安全类网站iss.net和安全联盟组织ciac.org以及通讯网络主流网站newtelephony.com透露出来。
Navastream(一个提供通信安全服务的公司)的总经理Eric Goldberg说:攻击者可以很容易的获得ViewStation的管理员密码,对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并监控或录制视频。Avaya公司的高级安全顾问Ken Pfeil说,“有些漏洞的性质是十分严重的,一个黑客可以很容易的获得管理员的控制权。他们只需要一个浏览器就可以进入系统。”他说:“任何一个潜在的攻击者在监视网络数据的时候都可以读出密码并获得对系统的远程管理控制权。如果我获得了远程控制的密码,我就可以把设备打开并将每一个用ViewStation开展的公司内部会议在互联网上公开广播。”另外他补充道,一旦系统被进入,攻击者可以生成一个简单的编程脚本从而让任何人都可以远程进入系统。
目前受到影响的产品包括:Polycom ViewStation 128 7.2或更早版本,Polycom ViewStation H.323 7.2或更早版本,Polycom ViewStation 512 7.2或更早版本,Polycom ViewStation MP 7.2或更早版本,Polycom ViewStation DCP 7.2或更早版本,Polycom ViewStation V.35 7.2或更早版本,Polycom ViewStation FX/VS 4000
4.1.5或更早版本。
在国外,Polycom公司的销售和市场合作伙伴已经通知用户并告知他们应该对产品进行升级。但是在中国大陆市场,众多Polycom的用户还没有收到这样的通知。
在国内,很少有用户知道这些事情,因为Polycom公司没有在网站上公开发布安全问题的消息或者是对用户进行通知,也没有告诉用户系统升级对于系统的安全来说是必需的。知道这个消息的国内厂商中,只有深圳瑞福特公司的专业人士回答了提问,他说:如果在组建视频会议系统时,设计使用VPN技术,让各节点间传输的数据均通过底层加密,并且通过专用的隧道路由传输,可以有效隔绝来自外部网络的攻击,并且可以杜绝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可能的泄漏情况。在VPN网内部,应该使用必要的防火墙设备(须支持H.323协议)来区分信息等级和有效区域,这样可以很好的保证网络内部的信息安全。
同时他指出,如果要从根本上杜绝此类事情的发生还是非常困难的,国内有许多厂家在研发视频会议系统,但除了少数几家公司拥有完全自主产权外,其他厂商的视频会议系统核心部分--H.323协议栈几乎都是国外的,如果这方面没有自主产权的话,很多底层的漏洞就要依赖于别人来补救。
视频监控系统接地设计 篇6
关键词:视频监控;接地;设计
1视频监控系统的接地类型
一般来说,视频监控系统有两种接地类型,其一是保护地的接地,其二是工作地的接地。工作地分为逻辑地和屏蔽地两种情况。
首先,保护地接地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设备外壳的大量静电负荷对操作人员造成的人身伤害。安装有视频施控系统的控制室、操作员站、端子柜和打印机设备等都应当接保护地。
其次,工作地接地要分逻辑地和屏蔽地两种情况進行。逻辑地也被称作机器逻辑地或电源地(主机),是5v以上主机电源的输出地,作为逻辑电正负端的公共地,与计算机cpu正负电源的工作有直接联系。屏蔽地也被称作模拟地,能够屏蔽信号传输时受到的一些干扰,提高信号的精准度。为了避免在视频监控系统内形成回路干扰,应当将线缆屏蔽层的一端接地,对屏蔽层做接地处理。屏蔽保护接地不能够使用金属铠的电缆,应当使用镀铝或铜丝网屏蔽层做接地处理。
第三,对于拥有全栅防保措施的化工行业使用的监控系统,应当做本安地接地处理。本安地的接地系统应当是自成一体的,接地电阻要小于4Ω,它与电气地网要保持5m以上的距离,与仪表系统接地网也要保持5m以上的距离。
2概述视频监控系统的三种接地方法
视频监控系统的接地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把电气接地网当做视频监控系统的接地网进行接地;第二种是为视频监控系统单独设立一个接地网,例如本安地;第三是为视频监控系统设置专用的接地网,经地线与电气接地网相连。
第二种与第三种接地方法存在不少相同点,也是目前视频监控系统接地设计中采用的较多的方法。专用接地网曾被经常使用,但因为占地面积较大、资金投入高,对于电缆和钢材的消耗量也较大,导致工程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难以进行,不便于技术人员进行测量和寻找接地极、接地线。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专用接地网建设起来既困难又麻烦,且不具备较好的安全性。
3视频监控系统接地的公共接地网条件
第一,在电气接地网的电阻不大于4Ω的情况下,电气接地网可以充当视频监控系统的公共接地网。
第二,如果电气接地网的电阻较大或比较杂乱,需要设置单独的接地系统作为视频监控系统的公共接地网。
第三,对于不拥有本安地的公共接地网,其接地电阻应<4Ω;对于拥有本安地的公共接地网,其接地电阻应<1Ω,接地总干线的阻抗应<0.1Ω。
第四,接地防雷条件。应满足接地点附近15m的范围内没有避雷地接入点,附近8m范围内没有大于30kW的高低压供电设备外壳接入点的条件。如果施工现场达不到该要求,需要通过避雷器或是击波抑制器来进行防雷保护处理,使其连接上公共接地网的主干线。电焊地需要和公共接地网、其他接地网保持一定距离,最好在10m的距离以上。
4视频监控系统接地设计的原则
4.1关于信号屏蔽层与接地间的关系
依据我国在视频监控系统方面的相关规定,视频监控系统与计算机的信号电缆在设计屏蔽层时应保障屏蔽层接地,接地要求如下:信号源浮空的情况下,屏蔽层需要在计算机侧进行接地处理;信号源接地的情况下,屏蔽层需要在信号源侧进行接地处理;放大器浮空的情况下,使屏蔽层的一端连接屏蔽罩,另一端与共模地相连;如果屏蔽电缆要通过接线盒进行分断或合并,使用接线盒连接其两端的屏蔽层。
4.2电缆的铺设与选择要严格遵照相关规定
视频监控设备中,实现系统信号传输的电缆如何选择和铺设,应严格遵照相关规定来实施。屏蔽层的设置应严格按照上文所述的条件要求,进行合理的接地处理。例如,阻燃型电缆适用于抗干扰需求较高的视频监控系统,能有效提高抗干扰能力。
4.3接地的材料要求
第一,严格安装相关要求使用符合规格的钢材作为接地体与接地网之间的干线材料。如果接地体的实际电阻不符合使用钢材的条件,应当选择铜材。如果遇到腐蚀性的接地网,需要选择热镀锌或热镀锡钢材作为干线材料。
第二,接地连线所使用的应当是铜芯绝缘电线或其他符合规格的电缆,连接视频监控系统的屏蔽层和保护地,连接视频监控系统与接地体与接地网。如果视频监控系统具有较高的接地电阻需求,或者接地干线和支线的数量较多,接地连线的距离太长时,应采用截面大的电缆或电线。
5视频监控系统接地设计方案
5.1针对分散布置的视频监控设备的接地设计方案
对于分散布置的视频监控设备,普遍采用网络线对分散到各个作业现场的监控设备进行连接。一般而言,有需要进行分散布置时,操作员分散地站立于范围不超过500m直径的控制站内,采用多模光纤、dp屏蔽双绞线或5类双绞线实现各站点之间的连接。
若采用多模光纤连接各站点,各站点所采用的接地方案等同于集中布置视频监控设备时的情况;若采用dp屏蔽双绞线或5类双绞线连接各站点,电缆两端需要经过保护设备例如信号避雷器这类装置,实现与视频监控设备以及其它网络设备的连接。两端的站点要采用不同的公共接地网,彼此之间不能有金属相连;各站点之间的接地方法参照集中布置视频监控设备时的情况。在铺设dp屏蔽双绞线或5类双绞线时,需要使用金属桥架或锌钢管用以敷设,桥架或钢管也需要进行接地处理。如此一来,当发生雷击或重大电气事故时,信号避雷器能够对两端的设备进行有效保护。
5.2降低土壤电阻率的接地方案
首先,可以通过改变接地体附近的土壤结构来降低土壤电阻率。例如在附近土壤中加入木炭、矿渣或煤渣这类吸水性好的物质,可降低原本土壤10%至20%的电阻率。
其次,使用木炭或实验夯实接地体土壤,也能降低原本土壤的电阻率。先铺设约10到15厘米厚的细木炭层,再铺设2到3厘米厚的食盐层,根据实际土壤情况铺设5到8个层次,然后夯实。这个方法能降低原本土壤至少20%的电阻率。
第三,采用化学降阻剂,能够把原本土壤的电阻率降低60%。
结束语
视频监控系统的接地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设计者应全面考虑其影响因素,根据接地网的现象土壤和监控系统设备的需求,制定出最佳接地方案。
参考文献:
[1]黄源源.视频监控系统中一些关键技术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
视频监控系统的防雷安全设计探讨 篇7
视频监控系统目前在小区和公共场所、军事、金融、库房、 路桥建设等许多领域的监控和管理领域应用十分普遍。由于自身设备具有高密度、高速度、低电压和低功耗等特性, 加之运行环境通常暴露在较为恶劣场所, 它在电磁辐射、 各种过电压以及静电放电环境中极易遭受破坏, 造成整个监控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甚至引起更大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本文从直击雷、雷电波入侵、雷电感应以及地电位反击方面, 分析视频监控系统受灾原因, 据此, 提出相应的防雷安全设计方案。
1 视频监控系统组成及雷击损害原因
视频监控系统包括前段、终端以及传输三个结构。 各部分主要构件如表1 所示, 结构图详见图1。
视频监控系统遭受直接雷击, 击中露天的摄像机, 直接损毁设备, 或是击中传输部分的线缆, 造成线缆熔断、损坏。 此外, 由于直接雷击以及电磁感应在闭合环路中产生的高电压, 沿经监控系统的电源线、信号传输线侵入终端设备, 产生高电位差致使设备损坏。 还有一种情况是系统周边与之没有共网的防雷装置、金属构件在引导强大的雷电流流入大地时, 产生非常高的瞬时电压, 与临近的视频监控系统形成较高的电位差, 并对其瞬间放电。 这个电位差引起的电击就是地电位反击。
2 防雷安全设计
2.1 前端设备 ( 摄像机)
监控系统前端设备包括室内和室外量部分。室外设备容易遭受雷击、过电压等破坏, 室内设备通常不会出现这些问题。因此, 室外设备必须加装直接雷防护系统, 并且要在接闪器径的防护区域内安装摄像头等前端装置。如果摄安装位置不在防雷保护区域以内 ( 建筑物女儿墙上的前端设备) , 必须在适当位置安装避雷针。图2 为摄像头正确的安装位置。
对于独立支撑杆安装的摄像机, 立杆高度取7m, 当7m高的安装立杆部分已在LPA0B区, 不会遭受到直接雷击, 具体判别方法参照滚球法的计算 ( 见图3 立杆与周边建筑物的关系) 以第三类建筑物防护计算, 取滚球半径hr=60m, 摄像枪杆高度取hx=7m。 h为周边建筑物高度 ( 当建筑物高度h高于60m时取60m, 以下拟取h=60m进行计算) , 所引用的滚球法:rx= 姨h ( 2hr-h) - 姨hx ( 2hr-hx) , 代入数据h计算得出的rx=31.9m。 图3 中rx0为立杆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 当rx≥rx0, 即rx0≤31.9m时, 摄像枪可由其周边高于60m的建筑物保护, 不用加装避雷针, 反之则要加装避雷针。
当前端设备位置在LPZ0A区时, 则应设置避雷短针对摄像机进行保护。 并可就近与建筑物共用接地体, 若就近无可用的接地装置, 应采取设置人工接地体, 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30Ω。
2.2 传输线路
视频监控系统中的电源线主要用于信号传输。室外摄像头可从其终端设备或其附近接入电源。传输线多用铜芯屏蔽软线。从防雷看, 直埋敷设方式效果最佳, 但是有了传输线不一定能有效避雷, 因为现实中的确发生过很多起雷击埋地电缆的事故, 甚至不在雷电破坏范围的线缆也不能幸免。
按照常规, 传输线缆要套上金属管埋地敷设, 这样能降低雷电侵入波幅值, 从而达到避雷、防雷的目的, 架空敷设会增加线缆遭受雷击的概率。 如果不能埋地走线, 可将架空线缆全部套上金属管。 如果条件有限不能全程套管, 至少将进入前端设备或监控室前15m的线缆套上金属管并埋地敷设, 并且在入户端, 必须用金属管套住接线处埋设在地下, 并确保金属管两端的接地处理正规、牢靠。
2.3 终端设备
安装在视频监控室内的终端系统必须做好防雷处理, 终端设备如果遭受雷击将使整个视频监控系统直接受牵连, 因此特别要加强终端系统的直击雷防护、等电位连接以及电涌保护。
2.3.1 直击雷防护
终端设备所在机房必须做好防直击雷保护, 可采用φ10mm圆钢在楼顶构筑避雷带, 另外用 φ10mm圆钢做避雷带支撑, 支撑高度15cm, 每隔1m设一支撑, 并用40×4mm的镀锌扁钢作为引下线与地网 ( 地网电阻应小于10Ω) 连接, 引下线的间距应不大于25m。 也可以采用避雷针作为防直击雷的40×4mm的镀锌扁钢作为引下线与地网连接。
2.3.2 防浪涌入侵
由于有80%雷击高电位是从电源线侵入的, 为保证设备安全。 视频监控电源宜设置三级浪涌保护, 分别设置与机房电源总配电箱、 控制中心电源以及UPS电源入线段 ( 图4) , 各级浪涌保护器参数选型如表2 所示:第一级防护要求防雷器标称通流能力不小于60k A, 第二级防护要求防雷器标称通流能力不小于20k A, 第三级防护要求防雷器标称通流不小于10k A, 三级防护要求在预期100k A雷电流冲击下, 设备端残压<1000V, 达到设备的耐压保护水平。 此外, 进入终端的视频监控信号线路应安装相应的信号浪涌保护器, 其标称通流不小于5k A, 插入损耗不大于0.5db。
2.3.3 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连接是现代防雷技术重要的防护措施之一。户外摄像头输出的同轴电缆的外层和其它管线外层在进入监控室前进行等电位连接后接地。监控室内应设置一等电位连接母线 ( 或金属板) , 等电位连接母线应与建筑物防雷接地、PE线、设备保护地、防静电地等连接到一起防止危险的电位差。同时将室内金属电脑桌、电脑设备、控制设备金属外壳与防雷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监控机房等电位连接网络,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 等电位连接应采用S型星形结构和M型网形结构。针对机房大, 设备多而分散时采用M型连接方式 ( 图5) , 宜采用40×4mm的铜排铆接层等电位网络, 交流工作接地、设备安全接地、防静电接地、防雷保护接地以及引入室内线缆金属屏蔽层、金属加强芯均就近与该网络保持电气连接, 以此避免接地线路的缠绕对系统形成不必要的二次干扰。
若机房小设备少而集中时采用S型连接方式 ( 图6) , 即将交流工作接地、设备安全接地、防静电接地、防雷保护接地以及引入室内线缆金属屏蔽层、金属加强芯等统一汇集到一个等电位端子。
2.3.4 接地
防雷系统的成功于否就取决于它的接地系统的安全和可靠, 在防雷系统中, 安装防雷设备, 做等电位连接, 主要是为了在雷击发生时, 能够将雷电流引入地面, 以保护后端设备, 从这点来看, 接地系统无疑是保护建筑物及人的生命安全的一道有效屏障, 正确有效的接地是建筑物防雷、避雷的关键所在。
3 防雷效果分析
本文从直击雷、雷电波入侵、雷电感应以及地电位反击方面分析雷电对视频监控系统的危害, 结合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情况, 分别从其前段设备、传输线路以及终端设备方面, 提出相应防雷安全设计, 并应用于实际。位于雷达站的视频监控系统, 因地势较高, 周围空旷, 雷电活动频繁, 每年雷雨季节过后, 均会造成该系统不同程度的瘫痪不能正常工作, 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和困扰。 随后按照述方案进行防雷安全措施整改后, 再无因雷电造成系统不工作的情况发生, 在实际防雷工程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取得了很好的防雷效果, 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视频监控系统遭受雷击或过电压破坏的原因以及防雷避雷的技术措施。 严格来讲, 仅仅使用高性能的防雷保护系统并不能确保视频监控系统完全安全, 在实际应用中还必须结合监控系统所处的运行环境、传输线缆的布线方式、屏蔽和接地处理方法, 这样才能提高防雷保护效能, 确保监控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
参考文献
[1]代建新.安防监控系统的雷电防护设计[J].科技资讯, 2014 (31) .
[2]GB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12.
[3]杨小东, 陈森, 叶睿.基于网络的城市治安监控系统防雷工程的实现[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8 (09) :261-263.
[4]荆瑾, 可鑫.视频监控系统的防雷设计[J].郑铁科技通讯, 2008 (03) :38-39, 44.
[5]净耀峰, 贾佑群.视频监控系统防雷设计与接地[J].科技风, 2009 (04) :128-129.
安全视频监控系统 篇8
随着视频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 视频监控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如今公安的大部分工作都需要视频监控技术的支持, 小至违章车辆的监控拍摄, 大至刑事案件的侦破, 视频监控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工作。
但各地区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情况参差不齐, 经济基础较好城市的视频监控体系建设比较成熟, 而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城市在视频监控体系建设方面的投入还不足[1], 并且各个地区之间的视频监控体系也不尽相同, 当需要相互调取视频监控数据时, 不仅耗费许多时间, 而且可能存在数据格式兼容性的问题, 导致无法立即查看视频资料而耽误案件的侦破。
因此, 推进公共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建设, 是发展公安视频监控技术的必然要求。而联网建设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便是安全问题, 如何保证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的安全性是建设前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两个方面提出几点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建设的关键安全要素。
1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是指利用相关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保护信息在传播、使用和存储过程中, 不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的更改、泄露和破坏。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1 身份认证
身份认证, 即在操作者进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之前, 对其身份进行鉴定的过程, 这是为了保护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联网的访问策略可以安全有效的执行, 防止非法操作者破坏系统资源或是合法操作者访问其权限以外的系统资源。
如今的公安网身份认证中, 主要采用PKI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PMI (Privilege Management Infrastruetur) 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技术, 每个正式公安民警都会发放一个数字证书 (USB Key) , 其中含有每个民警的身份信息, 民警在查询相关信息资源时, 系统会根据民警的职务权限对其开放一定相关的系统资源, 当试图访问超过其权限范围的资源时, 系统会拒绝其的访问请求, 并且每次查询资源的情况都会被记录。
因此, 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建设时可以提供PKI/PMI系统的接口, 这样无需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再独立建设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模块, 直接运用现有的公安网数字证书, 既可以起到防止非授权人员进入系统和避免权限有限的用户访问高权限资源的作用, 也统一了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联网身份认证的标准。
1.2 信息加密
信息加密即运用物理方法或数学方法对视频信息进行加密, 需要加密的地方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在视频信息的传输过程中加密, 另一个是在视频信息存储时进行加密。前者是为了防止入侵者在视频信息传输过程中截获信息, 由于经过传输加密后, 其所窃取的信息的信息是经过特定的加密算法加密的, 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密钥对加密信息进行解密, 因此获得的信息只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乱码。而后者在存储时加密则是防止入侵者从存储器得到资源信息, 由于其得到的信息也是加密后的密文, 没有正确的解密密钥, 也无法得到有效的信息。只有有权限的用户才能使用专有密钥进行解密, 进而从存储器中读取的信息。
加密算法分为两种, 一种是私钥加密算法, 另一种是公钥加密算法。两种算法比较来看, 公钥算法更具有优势。其原因有三点:一从安全方面比较, 公钥算法基于未解决的数学难题, 想要从外界进行强行破解是不可能的;二从管理方面比较, 公钥算法只需要较少的资源, 并且支持数字签名;三从成本方面比较, 公钥加密相对于私钥加密成本更为低廉。所以监控系统联网建设对视频信息进行加密时, 使用公钥加密的方式可能更具有实用性。
1.3 数据备份
数据备份是数据容灾的基础, 是指将本地存储设备里的信息复制到别的存储器中, 防止人为操作失误或者是系统故障而导致数据损毁或丢失[2]。
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建设中, 对视频信息进行数据备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 如今大部分前端采集的摄像机都是高清晰度的, 在带来成像效果好的同时, 其采集数据的体积也是庞大的, 一般单路1080P摄像机一天的数据量大概是在50GB左右, 可想而知一个城市视频信息数据量是巨大的, 所以仅用传统的数据备份方式进行备份, 出现了数据损毁或丢失的故障, 恢复的时间会很慢, 这对公安工作的实时性有很大影响。所以系统联网建设在数据备份方式的选择上要慎之又慎。
1.4 人员管理
信息安全的维护, 不仅仅需要对数据、系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维护, 人员管理也是维护信息安全的是重中之重。
在监控系统联网投入使用之前, 应该对使用系统的人员进行培训, 大多数案例表明信息泄漏、系统故障是人为导致的。有些是操作的失误;有些则是使用人员不能够遵守系统使用的规章制度, 随意的将系统内部信息发布到互联网上;有的甚至是利用职务之便获取信息并倒卖出去。因此对使用系统的人员进行严格的纪律培训和操作培训, 防微杜渐, 系统的信息安全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2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指利用网络技术手段保护网络数据、软件和硬件, 防止遭受到偶然或是恶意的泄漏、篡改或破坏, 保证整个系统可以连续可靠的运行。目前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
2.1 防火墙
防火墙技术是常见的网络安全技术。常见的防火墙技术有三种:包过滤防火墙、代理服务器式防火墙、以及基于状态检测的防火墙[3]。其中包过滤防火墙主要针对OSI模型中的网络层和传输层的信息进行分析, 代理服务器式防火墙是对第四层到第七层的数据进行检查, 与包过滤防火墙相比较, 需要更高的开销, 运行速度也会比较慢, 基于状态检测的防火墙是检测每一个TCP、UDP之类的会话连接。
因此, 在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建设时, 选用的防火墙应从安全性、复杂环境适应性、安全审计、配置管理方便性等方面考虑, 性能指标要满足联网的发展需求。
2.2 病毒防范
网络病毒是能够自我复制、感染性强、具有潜伏性的人为编写的特制程序, 局域网络中只要有一台计算机感染了网络病毒, 那么局域网中的其它主机也会在短时间内相继感染病毒, 网络病毒轻则破坏计算机内部数据, 重则使整个网络内部的计算机系统全部瘫痪。
通常局域网内部计算机感染网络病毒是被U盘、移动硬盘等移动介质所携带的病毒感染, 然后相继传染其它主机。另一种情况则是局域网内某台主机连上外部网络, 从而将网络病毒引入内部局域网中。
因此, 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建设在防范网络病毒时, 应安装正版的杀毒软件, 定期对网络内部的主机进行扫描、清除病毒库中存在的网络病毒, 也要及时的更新网络病毒库, 防止新型网络病毒进入网络内部, 同时要提高系统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严禁将不明来历的光盘、U盘等移动设备接入内部网络, 才能防止网络病毒危害整个系统。
2.3 物理隔离
物理隔离即将公共网络与内部网络用物理手段隔离开来, 防止内部网络受到外部网络上的入侵和攻击[4]。
由于网络应用的普及深入, 网络入侵和攻击日益猖獗, 因此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建设时, 必须保证内部视频监控网络与公共网络物理隔离, 不得将视频信息传输通道与连接外部网络的主机连接在一起, 严禁工作人员将内部主机连上外部网络, 进行浏览网页或发收电子邮件等违规行为。此外, 当内外网络进行切换时, 须重新启动计算机, 防止内存上残留的信息传入外部网络。
3 结语
如今, 视频监控逐渐成为公安各警种的重要技术支撑, 因此在公共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建设中, 要重视视频监控联网的安全建设, 但安全建设绝非一朝一夕, 不仅需要技术方面的支持, 更要制定出与技术相对应安全管理制度, 做到技术与制度相辅相成, 使得公共安全视频系统联网的安全性更高, 为进一步提高视频监控技术的战斗力奠定夯实的基础。
摘要:随着视频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 视频监控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因此公共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建设是公安机关业务需求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系统联网建设的同时, 如何保证安全性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两个方面提出几点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建设时需注意的关键安全要素。
关键词: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公安业务
参考文献
[1]方艾芬, 徐其权.智能视频巡逻在交通巡逻中的深入应用[J].中国安防, 2015.
[2]吕燕.浅议企业核心数据灾备系统建设方案[J].有线电视技术, 2013.
[3]刘丽君.基于防火墙的网络安全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
安全视频监控系统 篇9
由于视频监控系统在保护安全、预防犯罪方面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提高,对适合家庭个体用的安全监控系统的需求也变得十分强烈。实时的监控画面既可提供给专业的安全保障单位,也可由业主本人通过网络随时调阅。
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共经历3个阶段:本地模拟信号监控系统;基于PC插卡的数字监控系统;基于嵌入式网络视频服务器的监控系统[1]。处于前两个阶段的视频监控系统较多,但也存在一些缺点:有线联网,布线工程量大;会耗费大量的存储介质(如录像带),查询繁琐;设备安放的空间要求大;性能的稳定性受通用计算机系统中软、硬件的影响。这些缺点都不适用于家用视频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
考虑到家用视频监控系统在已装修家庭安装的便利性,本研究提出一种前端基于无线网络的家用视频安全监控系统。
1 系统组成原理
系统的功能构成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视频信号的采集、视频数据的压缩编码和视频数据的无线网络传输等。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
摄像头输出的视频信号通过内置的嵌入式视频编码器转换成压缩后的视频数据流,再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到Internet。登录网络的远程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直接观看内嵌的Web服务器上的视频图像,通过安全验证的授权用户还可以控制摄像头的动作或对系统配置进行操作。无线信号的接收和网络连接可以采用现有的设备和连接方式,前端的无线网络视频服务器主要由嵌入式系统构成。
2 系统的硬件构成
系统前端的硬件设计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2.1 嵌入式网络视频服务器的主控芯片OMAP5910
OMAP(Open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Platform)是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专门为支持第三代无线终端应用而设计的应用处理器体系结构,它采用独特的双核处理器结构,把高性能、低功耗的DSP核与控制性能强的ARM微处理器结合起来,内部包括一个TI925T(ARM9TDMI)内核和一个TMS320C55x(C55x)内核。其中,ARM内核是一个RISC通用处理器,负责支持应用操作系统并完成以控制为核心的应用处理;DSP内核负责完成音频、视频、图像等多媒体信号的处理,具有专门用于视频、图像处理的硬件加速器,两者结合,成功地实现了性能与功耗的最佳组合[2]。
OMAP5910硬件功能模块包括MPU子系统、DSP子系统、存储器管理单元(TC)、直接存储器访问单元(DMA)、两级中断管理器及丰富的外围接口等,这些片内集成的外围接口包括:LCD控制器、存储器接口、摄像头接口、I2C主机接口、串行接口、红外接口、键盘接口等等。OMAP5910可以应用在移动通讯、视频和图像处理、音频处理、图形和视频加速、通用网络通道等[3]。
正是基于OMAP5910独特的MCU+DSP双核结构,以及丰富的外围接口如摄像头接口等,再加上它在视频和图像处理、移动通讯、网络通道等方面强大的应用能力,因此选用该芯片作为系统中嵌入式无线网络视频服务器的主控芯片。
2.2 视频信号的采集
CMOS摄像头具有成本低、功耗低、适于系统集成等优点,考虑到本系统的实际应用:家用、以静止图像为主,因此笔者选用了CMOS摄像头。
OV9650是OmniVision公司生产的一系列CMOS摄像头中的一种,在接口上能够保持与OMAP5910的一致性。输出图像最大为130万像素,输出图像格式包括SXGA、VGA、QVGA、CIF、QCIF等,并提供加窗功能以输出不同尺寸的图像。对于不同的输出图像格式,输出最高帧率可不同,最高可达每秒120帧。输出的8位数据格式包括:YUV/YCbCr(4 ∶2 ∶2)、GRB(4 ∶2 ∶2)、原始RGB数据3种[4]。
OV9650带标准的SCCB(Serial Camera Control Bus)接口,通过该接口可实现各种图像增强和控制功能:如自动曝光、自动增益、自动白平衡控制等,以及控制如图像色彩、饱和度、伽马校正、锐化、镜头校准、噪声和白像素删除等。这些功能的实现都是由主控芯片通过SCCB接口对相关寄存器的设置来完成的。SCCB总线是OmniVision公司定义的一种串行总线,包括SIO_C和SIO_D两条信号线,分别表示时钟信号和串行数据,该总线可以与OMAP5910自带的I2C总线接口相连[5]。
摄像头与主控芯片之间的接口原理图,如图3所示。
2.3 无线传输网络802.11b的实现
无线网络功能的实现由无线网卡模块TNET1100B来完成。TNET1100B是TI公司推出的遵循无线网络标准IEEE802.11b的无线信号收/发芯片,其功能框图,如图4所示[6]。
该模块主要由射频信号处理单元、基带信号处理单元、中间接入控制单元以及嵌入式CPU、内部RAM、主机硬件接口、时钟管理模块等多个部分组成。
射频信号处理单元实现无线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基带信号处理单元实现基带信号的调制解调,支持IEEE标准的802.11b协议。中间接入控制单元完成对射频单元和基带单元的逻辑控制,以及完成与处理器、内部RAM和外设接口的控制。主机硬件接口支持多种接口协议,能提供16位的增强型通用从模式工作方式,能与OMAP系列处理器实现无缝链接。
TNET1100B与OMAP5910的连接是通过OMAP5910的EMIFS(慢速外部存储器接口)接口实现的,数据的传送可以通过DMA和总线控制的方式,具体连接,如图5所示。
TNET1100B模块内的射频信号处理、基带信号处理以及中间接入控制,可以使整个无线传输网络模块的结构简单、实现方便。OMAP5910中的ARM处理器可以完成802.11的升级协议;而其中的DSP处理器可以较方便地实现数据加密、信号压缩等较复杂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
2.4 视频数据的DMA传输与处理
OMAP5910的存储器结构包括:以ARM9TDMI为核心的MPU子系统中集成了192 KB的SRAM,DSP子系统中包含96 KB的SARAM、64 KB的DARAM、32 KB的程序存储器PDROM和6通道的DMA控制器,整个系统又包含一个9通道的系统级DMA控制器。
本设计讨论的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实时图像处理系统,所需处理的实时的图像数据很大,同时在处理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中间数据。为了保证系统处理的实时性,必须灵活应用DMA传输方式,使得OMAP5910的DMA控制器可以在没有CPU参与的情况下直接完成各存储空间之间的数据搬移,极大地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与内部存储空间的利用效率。
同时由于OMAP5910的片内资源有限,所以视频采集的图像数据以及编码重建的图像数据都必须存放在外部的SDRAM中。为了解决内外存储器在访问速度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因此在视频采集和视频编码这两个部分都采用了双缓冲机制。
DMA的有效利用、双Buffer的使用都需要合理安排程序的流程,如何时采用何种数据通道、何时启动DMA、如何保证传输的有效性和正确性等。合理的程序流程可以避免因数据传输造成的编码延时,极大地提高系统的实时性。
3 系统的软件构成
本系统中构成网络视频服务器的嵌入式系统结构图,如图6所示。
本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嵌入式软件平台的设计、视频压缩算法的实现、嵌入式Web服务器应用程序设计及系统集成等。
3.1 视频压缩标准H.264
由于本方案是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传输方案,加上不同家庭所采用的网络连接方式各不相同,存在着视频传输信道速率高低不等、易受干扰的情况。因此所采用的压缩算法应该在图像编码效率、质量、网络适应性和抗误码性方面有较大优势,同时考虑到H.264标准的逐渐普及以及本传输方案今后在传输内容、质量及交互性等方面的可扩展性,故在设计本方案的视频压缩算法时采用了H.264的视频压缩标准。
与其他编码压缩标准相比,它引入了许多全新的编码技术:帧内预测、可变大小的图像分块、多预测参考帧、1/4和1/8像素精度的运动估计、残差图像的整数变换编码等,由此提高了编码效率,并在低码流下可达到优质的图像质量。
应用H.264压缩算法的优点较好地解决了以往远程数字监控系统中存在的压缩比不高、数据容量大、要求网络带宽较宽、网络传输要求较高的缺点。在压缩处理过程中可以通过使用帧内预测、帧间预测技术和4×4块的整数变换来提高压缩效率。在非报警状态下,针对图像的质量要求不高的特点,可以采用分级运动估算,传输较低分辨率的图像层。而在报警状态下,针对图像要求高的特点,传输高分辨率的图像层,从而进一步降低码流和节省了数据的存储容量[7]。
在编码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算法的特点和主控芯片OMAP5910的硬件特性对编码算法进行优化,如,对算法流程进行优化;利用硬件性能,如硬件加速器对功能模块的运行效率进行优化等。
3.2 嵌入式Web服务器
本系统选择嵌入式操作系统μClinux下,支持CGI(通用网关接口)的、非常适合于嵌入式系统的BOA Web Server[8]。BOA是一个单任务的Web服务器,源代码开放、性能可靠、稳定性好。目前,μClinux的代码中已经包含BOA的源代码。这部分软件主要分为2块:①运行于Web Server上的CGI程序;②μClinux下的应用程序。
客户端与服务器通过CGI进行交互的方式,如图7所示。基于这种交互模式,客户端可以查询和设置视频监控服务器的IP地址、密码等参数,控制摄像机的光圈、焦距的调节,以及完成对视频模块的操作。
应用程序的设计采用多进程设计。由于应用程序不仅要及时把监控对象的最新图像传输给客户端,还要处理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以及对摄像头等的控制等任务,因此仅靠单个进程无法满足监控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多进程程序设计,既有利于提高应用程序的实时性,也有利于提高程序的模块化,便于维护和扩展。对于压缩后的视频数据流的传输,为保证良好的QOS,发送子进程中的传输协议采用多媒体实时传输协议RTP/RTCP。
由摄像头采集来的视频信号经压缩后形成的视频数据流,通过内部总线传送到内置的Web服务器,登录网络的用户可以直接用浏览器观看Web服务器上的视频图像,了解监控对象的最新情况,授权用户还可以修改系统配置或控制摄像头的动作。
3.3 系统软件平台
本系统中OMAP的软件平台包括2个操作系统:①基于ARM的操作系统,即μC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②基于DSP的DSP/BIOS Ⅱ。连接这2个系统的核心技术是TI公司推出的DSP/BIOS Bridge。DSP/BIOS Bridge为ARM应用和DSP应用提供无缝连接,它允许使用者在ARM核上使用标准的应用程序接口(API)访问DSP环境并控制DSP的运行。对开发者来说,利用TI公司的CCS(Code Composer Studio)集成开发环境,OMAP仅用GPP(通用处理器)就完成了所有的开发功能,不再需要独立地为两个处理器分别编程。DSP的应用仅相当于一个任务,通过调用DSP/BIOS Bridge的API函数即可完成DSP的功能开发。
将μClinux移植到以OMAP5910为核心的硬件平台上,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如建立交叉编译环境;针对硬件平台对源码进行修改;配置和编译内核并进行下载和调试。只有移植成功以后,才可在系统上设计相关的应用程序。
4 结束语
与其他视频监控系统相比,本系统具有安装方便、调整自如,使用维护成本低、易于扩展及功能升级等特点。另外,系统采用具有独特的双核处理器结构的OMAP5910作为嵌入式网络视频服务器的主处理器,把DSP核的高性能、低功耗与ARM微处理器的强控制性能结合起来,较好解决了DSP不能有效地支持各种网络协议以及ARM微处理器在处理图像压缩算法时运算能力较弱的矛盾。因此,本系统的研究对视频监控系统在家庭安全监控上的应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鹿宝生,陈启美.基于嵌入式网络视频服务器的远程监控系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28(5):9-11.
[2]杜显丰,苏宛新.双内核嵌入式处理器OMP5910及其在第三代无线终端领域的多媒体应用[J].国外电子元器件,2004(12):52-55.
[3]TI公司.OMAP5910 Dual-Core Processor Data Manual[EB/OL].[2004-08].http://focus.ti.com/lit/ds/sprs197d/sprs197d.pdf.
[4]OmniVision公司.OV9650 Color CMOS SXGA(1.3 MegaPix-el)CAMERACHIPTMwith OmniPixelTMTechnology[EB/OL].[2005-01].http://www.ovt.com.
[5]OmniVision公司.OmniVision Serial Camera Control Bus(SCCB)[EB/OL].[2003-02-26].http://www.ovt.com.
[6]TI公司.Connecting an 802.11b WLANCard to the OMAP5910[EB/OL].[2003-12].http://focus.ti.com/lit/an/spra984/spra984.pdf.
[7]袁冰,刘辉.新一代视频压缩标准H.264的研究和应用[J].有线电视技术,2005,(21):45-47.
铁路机车安全视频报警记录系统 篇10
近年来, 随着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高, 道路二旁隔离设备却未及时跟上, 造成路外伤亡形势十分严峻的局面。有些运行区段, 居住人员密度较大, 运输交路长且繁忙, 弯道、平交道口多, 乘务员平均每隔数十秒就需鸣笛一次, 劳动强度十分巨大。同时又由于实行单司机操纵, 乘务员在集中精力注意前方时, 又没有时间对机车进行适时巡检, 不能随时掌握机车内各设备的运行状态, 根本无法及时发现各种设备的故障隐患, 从而造成安全事故。同时, 地面人员只能通过电台对运行机车的乘务员进行监督, 无法达到全程实时的要求, 以致存在很大的安全管理漏洞。
铁路机车安全视频报警记录系统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 在提供全程视频录像、机车运行信息、报警信息记录的同时, 还为机车乘务员地面安全人员提供了机车实时视频图像, 同时实现了自动鸣笛控制功能, 极大了减轻了乘务员的劳动强度。
本文提出的铁路机车安全视频报警记录系统为铁路运营部门提供了解决上述安全隐患、确保机车安全运行的关键而有力的技术手段。
2. 系统架构
2.1. 系统架构概述
新提出的铁路机车安全视频报警记录系统结构中, 车载视频主机可接入十路视频摄像机、六路温度、烟雾等报警检测设备、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两端驾驶室显示及操作终端、鸣笛输出, 以及无线通信网络。车载视频主机全程记录四路视频以及监控仪数据, 并根据显示模式及操作终端指令, 不断更换驾驶室显示屏图像。当发生报警时, 车载视频主机将所对应视频切换至像, 并显示于两端驾驶室显示屏。同时车载视频主机接收地面中心无线视频服务器的指令, 随时登录中心服务器, 传输视频数据及机车实时运行数据。
2.2 车载视频主机概述
车载视频主机由八个单元模块组成, 它们是主处理单元、视频录像D V R单元、无线视频处理单元、视频处理单元、电源单元以及音视频输入输出处理、通信处理、I/O处理三个输入输出处理单元。
车载视频主机是铁路机车安全视频报警记录系统的核心部件, 其采集视频图像、检测报警信号、控制视频显示以及相关通信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完成视频录像、音频录音、机车状态数据记录、报警处理、显示屏画面切换以及自动鸣笛等功能, 并能通过采用3G无线通信将相关视频、音频、运行等信息实时发送至地面计算机处理系统, 使地面人员可以实时掌握机车运行状态。[2,3,6]
2.3 LKJ-2000型机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
LKJ-200 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是根据国内铁路运输要求、由铁道部组织开发的具有高性价比的新型列车安全设备, 目前已广泛大量地安装在全国各地的机车上。该装置还可以提供列车运行的有关基准信息, 如车次、车号、时间、线路公里标、车站、道岔、桥隧及列车速度等, 是一个统一的机车信息记录平台。
铁路机车安全视频报警记录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并记录机车运行信息, 相关信息与实时视频完全同步, 并通过3G无线网络向地面无线数据中心报告。[1]
2.4 系统特点
铁路机车安全视频报警记录系统是专为运用安全、机务管理、乘务监管而设计的配合列车运行监控装置作业的管理系统, 该系统有如下特点:
1) 车载中心设备采用双重防震式结构, 可靠稳定耐用, 两端驾驶室设备采用工业级LCD液晶显示屏, 稳定可靠;
2) 本系统最多可接入十个摄像头, 包括:前后方、驾驶室, 机械间、电气间以及升弓视频;
3) 本系统最多可接入六路开关量输入, 可接入如烟感、温度报警等检测设备;
4) 全程视频录像, 可自定义所要录像视频, 并与机车运行状态进行联动, 如司机号、速度、公里表等;
5) 通过机车监控仪全程采集并记录机车实时运行信息, 记录速度达1帧/秒;
6) 对触发事件时的机车状态、视频等信息进行记录, 以备事后查询分析;
7) 自动鸣笛, 可以预置线路上的多个自动鸣笛点, 系统会自动提醒司机并执行自动鸣笛;
8) 通过3G无线通信技术, 地面中心可以调看实时视频图像及行车状态;
9) 可以通过拆卸硬盘的方式或采用笔记本电脑对全程视频进行转贮或联网分析;
1 0) 完善的上层软件, 使视频图像与机车状态完全同步, 直观分析机车运行状况;可以实现多种视频播放效果;
1 1) 统计分析功能强大, 可对视频按事件类别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3. 系统组成
铁路机车安全视频报警记录系统由四大部分软硬件组成:
1) 车载视频主机系统
2) 地面无线视频硬件系统
3) 地面视频分析软件系统
4) 地面无线视频管理软件系统;
3.1 车载视频主机系统
4路DVR单元采用海思嵌入式车载录像机平台, 运用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平台, 集成了分辨率为D1的H.264视频编码器, 具备完善的功能、稳定的性能以及高可靠性。
主处理单元采用STM32系列ARM嵌入式3 2位单片机, 功耗低, 稳定性好, 性能优异。
电源单元采用了符合铁道部T B/3034-2002电磁兼容性标准要求的高可靠性模块电源, 并为Linux操作系统提供了断电状态下的后备电池。采用可充电式的锂电池模组, 不仅提高了电池容量密度, 也使整个系统更加稳定可靠。同时采用高性能3G无线通信模块[4,5], 可靠地解决了无线通信的问题。
3.2 地面无线视频硬件系统
地面无线视频系统是一个基于Win d o ws平台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采用先进的网络路由器、交换机以及高性能服务器, 架构了一个高可靠性的视频应用服务平台, 用户可以采用计算机通过局域网或Internet访问中心视频服务器, 随时呼叫机车上线, 观测机车运行状态及实时视频图像。
3.3 地面视频分析软件系统
机车安全视频报警记录系统是一套基于H.264视频图像压缩技术的、具有一定处理分析能力的全自动化软件。通过本软件可观看司机全程动作及所经过路段的前方视频图像及现场录音, 并能再现机车运行状态。对事故抑制、事故事后分析以及司机工作监督都将起到重大作用。
3.3.1主要功能:
1) 全程视频文件播放, 支持多种速度播放;
2) 事件记录文件播放;
3) 可按车次、司机号、公里标、时间等查询记录功能。
4) 可按车次、司机号等分别统计鸣笛次数。
5) 数据管理, 支持数据自动备份功能;
3.4 地面无线视频管理软件系统
无线视频管理系统是一套基于3G无线通信技术、支持机车与地面双向通信的软件系统, 采用的标准的B/S结构, 支持广域网客户的连接访问, 界面清晰, 操作简单。
主要功能:
1) 用户权限管理;
2) 实时观看任意机车运行数据曲线以及实时视频;
3) 地面中心配短信发送器, 服务器自动发送触发短信;
4) 自动记录机车在线/离线状态信息;
5) 机车在线信息一览表, 显示机车、车次、司机号、区段号、公里标等信息;
6) 回放录像功能。
4. 结束语
铁路机车安全视频报警记录系统为铁路的安全保障提供了一个高效有力的手段, 随着本系统在铁路上的广泛使用, 铁路安全事故, 特别是路外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已经大大降低, 同时也对铁路乘务员的标准化作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本系统的大量应用必将有力促进中国铁路的安全性, 为中国铁路的全面腾飞而加油。
摘要:铁路机车安全视频报警记录系统, 是在现有铁路安全系统的基础上, 采用最新的音视频处理技术、计算机贮存技术、网络技术、3G无线通信技术等多项高新技术而开发的专用型视频报警记录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机车乘务员作业、前后方路况、机车机械间、电气间以及弓网视频的全程视频记录, 同时实时记录机车运行信息、机车报警状态信息, 机车乘务员可随时观测机车内外各视频图像, 地面人员可以通过3G无线网络, 实时观测机车运行信息与视频图像, 为机车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更加科学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手段。
关键词:机车安全
参考文献
[1]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铁道部技鉴字[2000]第065号
[2]ITU_T.Advanced video coding for generic audiovisual services[S].2005.
[3]毕厚杰, 王健.新一代视频压缩编码标准——H.264/AVC (第二版)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11
[4]中兴通讯.MC8630模块用户硬件设计手册
[5]中兴通讯.MC8630模块AT指令集
视频监控跟踪系统的研究 篇11
【关键词】视频监控系统;自适应跟踪算法;跟踪伺服系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视频监控跟踪系统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成像跟踪指的就是利用景物图像的特点对运动中的目标展开跟踪的技术,跟踪装置一般是由伺服机构与操作系统共同构成的,可以在图像信号中对跟踪目标进行实时自动识别,进而提取位置信息的一种复合技术系统。
一视频监控跟踪系统实现自动跟踪所面临的问题
㈠运动目标的检测
在图像序列中,对于运动目标的检测是一项非常关键并且困难的研究课题,在完成运动补偿、视频理解以及视频压缩编码的过程中,均需要利用相应的运动目标检测技术,在视频理解中,开展运动目标的检测是为后续的识别、跟踪以及活动分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运动目标的检测指的就是对图像序列展开相关的检测,指出与运动物体三维有关的一些点,滤除一些与运动目标无关的信息。正确检测运动目标可以极大的提高后续识别、活动分析以及跟踪的正确率。通常情况下,均需要视频监控系统展开长时间的运行,也就需要系统达到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可以與背景的变化相适应,比如可以适应一天时间内所有时间的光照变化;二是,能够与背景物体的变化相适应,比如场景物体的移入与移出等场景的变化;三是,可以有效的对背景中一些比较大的变化进行分辨,比如显示器屏幕的闪烁等情况;四是,可以检测出光照的变化情况,并且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适应这样的变化;五是,可以尽可能消除运动目标阴影的干扰;六是,可以很好的处理多运动目标的遮挡现象。
㈡运动目标的选择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视场中出现的通常都是多个比较随机的运动目标,并且在检测得到相关运动目标的信息之后,需要对我们感兴趣的目标进行选定,进而开展相应的放大跟踪。感兴趣目标的选取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也是一个会涉及到分析与识别人们活动的问题,是现阶段比较热点的研究课题。并且针对不同的场合在选取感兴趣目标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没有相对统一固定的标准,只能结合实际情况展开具体分析。
㈢运动目标的跟踪
在选定感兴趣的目标之后,要对其实现自动跟踪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视频跟踪中被跟踪目标的本身就是导致跟踪非常困难的首要因素。在平面内或者是平面外,目标都有发生旋转或者平移运动的可能。除此之外,目标的刚体也会影响跟踪的效果。在跟踪的过程中,目标可能不会一直维持相同的几何图形。二是,给跟踪任务带来困难的还有目标运动的不确定性,也就是随机性。在安防生产过程中,需要监视的目标是非常复杂的,并且时刻发生变化的,其运动的速度、方向等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对其运动状态的预报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三是,目标所在环境的复杂程度也是影响视频跟踪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是光照环境因素的影响,假如进光量发生变化或者出现阴影,就会对图像处理的算法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一个方面就是遮挡环境因素的影响,当被跟踪的目标运动到一个物体之后的时候,就会产生相应的遮挡情况。四是,摄像机也是影响视频跟踪的主要因素。就如同目标一样,摄像机也是能够运动的,在改变摄像机位置的同时也改变了图像以及目标的位置。并且摄像机本身具有的光学参数也是会发生一定改变的。
㈣系统实时监控
对整个系统而言,从采集图像数据到处理再到相关的机电控制,是一个非常消耗时间的过程,要想很好的完成系统实时监控是十分困难的,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图像的数据比较复杂并且庞大,运动目标的检测、选择以及跟踪需要针对多个图像展开扫描处理,进而获取相应的跟踪监控信息,同时需要非常大的计算量,因此,对系统软件与硬件的提升已经成为完善系统实时监控的主要研究课题。二是,对于随机目标的跟踪,需要摄像机可以准确、快速的到达指定位置,这就提高了对电动机操作的要求,其主要包括可以完成快速的启动、逆转、停止,并且可以对速度进行准确而快速的调整。
二设计的跟踪伺服机械系统
根据一般目标运动的特点设计了跟踪伺服机械系统,该系统的成像设备就是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摄像头,能够进行水平与俯仰的扫描操作;转台可以在1秒钟之内,对360度视场进行扫描;结合目标当前的位置,该系统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目标的捕捉。因为该系统的运动特点主要就是为了确保被跟踪目标一直处在跟踪范围内,进而对点位控制的系统方案设计进行相关的确定。该系统的主体就是跟踪转台,包括两个回转主轴,垂直轴就是贯穿于转台的底座与上部,水平轴就是承载摄像机的俯仰转动,进而使转台达到全方位的转动。该系统一定要具备在速度变化的条件下具有相应的速度响应功能。作用在传动系统的总负载力矩通常是由动力矩、摩擦力矩以及静力矩共同构成的。根据传动的实际需求,两轴均是采取一级齿轮副传动,其传动比为5.2,结合电机矩频特点,分别采取70BF003与36BF003步进电机。
三系统电路软件与硬件的设计
该系统的电路硬件主要包括伺服控制处理器、跟踪处理器、各种反馈传感器接口、功率驱动器以及单元通讯接口,如图1所示。
该系统将微处理当成是系统电路的核心,并且将其在结构与功能上分成三个层次,具有一定的集中、分布特点,同时相关的软件设计也具有一定的集中、分布特点。
四自适应跟踪算法
跟踪处理器主要包括了跟踪状态、跟踪模式、滤波预测等方面计算,主要表现在算法与跟踪模型上,可以利用相关的微处理器以及逻辑电路予以实现。其实跟踪处理器输出的相关信号量与误差信号量是相对而言的。为了能够获取目标状态的参数值,一定要使用相关的滤波器开展滤波操作,也就是对单机动目标的跟踪,称之为自适应滤波。还要建立目标动态的模型,在设计系统的时候一般采用的就是一种完全解耦的滤波器,也就是加速度滤波器以及速度滤波器。对于目标机动性的相关检测主要就是通过对速度滤波器进行实时检测跟踪误差来完成的。跟踪算法与目标形心位置的测量能够精准的实现机动目标的跟踪操作,并且可以根据机动目标的实际情况自行切换选用的模型,同时各个模型之间也都是可以共同操作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结合视频监控跟踪系统的实际需求,设计了跟踪伺服机械系统,并且对跟踪处理系统展开了一定分析,并且设计了微机测控系统与网络通信系统的软件与硬件,进而对自适应跟踪算法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充分说明了该系统可以发挥的作用,以及可以应用的方面。所以,加强对视频监控跟踪系统展开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是一个非常值得相关人士深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贺桥,黄战华,杨怀栋等.视频监控跟踪系统的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2(03)
[2]潘泉.机动目标跟踪双滤波器模型及自适应算法[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5(04)
安全视频监控系统 篇12
1 总体架构
每一个网络摄像机均可被视作一个云终端。用户经由网络访问目标网络摄像机以得到所需服务。当发生异常时, 异常信息将会被捕捉和收集, 并提供给网络代理, 后者制定针对性的补丁, 然后利用补丁以弥补网络摄像机的不足 (如图1) 。
2 系统功能
(1) 网络摄像机将相关服务发布于网络上, 用户可基于自身需要经由代理以找到对应的服务。 (2) 用户访问网络摄像机的过程中, 代理均会记录其相关信息, 整理并输送到云数据库中保存起来。当用户再次访问时, 系统将会以自动的方式优先显示用户所需服务。 (3) 任意网络摄像机均能够满足用户的服务定制需求。 (4) 某服务发生异常时, 代理将会接收到相关信息并予以数据分析, 然后对安全模块进行更新。 (5) 该系统的安全机制主要涉及三点[2], 即后台安全、网络安全、前端安全。
3 系统安全保障措施
3.1 后台安全保障措施
(1) 数据安全存储与管理。对于移动视频监控系统而言, 数据存储与管理是安全保障工作的核心所在。对系统核心机密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然后进行“云”传输或者对磁盘信息进行直接加密, 防止个别不法“云”服务商或者用户截取和篡改信息。然而加密有可能导致数据不完整, 提高数据的复杂性, 同时还会给用户的索引及搜索操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 有必要对系统中的数据信息予以分门别类, 有选择和有目的地予以加密, 也可将相关数据存储在私有“云”中。 (2) Saa S应用中相关信息存取安全问题。Saa S (软件即服务) 属于一种经由因特网提供软件及其服务的模式[3]。用户可通过网络以达成集中存取信息的目的, 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自身对于信息的掌控能力, 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基于保障用户身份信息和日志数据存取安全的考虑, 建议采用如下措施:1) 为应对黑客单点攻击问题, 可将数据服务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三者有机隔离开来, 提高恶意攻击的难度。2) 数据服务器属于重中之重, 应予以云备份。当数据遭到破坏之后, 可借助备份予以修复, 确保服务不会因为该类问题而中断。3) 对系统绝密信息予以加密存储。当用户需要读取和调用该类数据时, 要求系统对用户身份进行认证, 并对传输协议进行加密。如此一来, 即便数据被窃取, 也很难正确读取。
3.2 网络安全保障措施
在网络安全方面, 需要重点研究的是视频传输安全。这一类安全威胁主要包括:1) 被动攻击:窃听、流量分析。2) 主动攻击:数据篡改、中间人攻击、主机欺骗、重放攻击。
对于以上网络安全威胁, 当前主要借助SSL及诸多加密算法、消息摘要算法、数字签名等一系列措施的结合应用予以解决。SSL层协议属于应用层和TCP/IP的中间环节, 由上层协议传输到该层的信息被加密, 然后借助TCP/IP途径传送给目的主机, 由TCP/IP传输给SSL层后予以解密, 采用客户端、服务器双向认证的做法, 对隐私或关键数据进行加密, 同时借助数字签名以确保数据具有足够的完整性, 构建一个高安全系数的通信通道。最后基于如下方面提供安全服务:1) 认证, 2) 机密性3) 完整性。
3.3 前端安全保障措施
(1) 身份认证。身份认证是系统针对用户身份进行核对的一个过程, 以判断其是否具有访问资格以及使用权限。在身份认证机制中, 基于密码的身份认证是最典型、最常用的一种机制。 (2) 授权。所谓授权指的是, 用户身份得到合法确认之后, 赋予该用户相应的系统访问权限。授权同样是一个典型的、常用的安全机制。通过授权能够防范非法入侵者对关键信息进行破坏, 同时还能够阻止合法用户对非法信息进行访问, 从而实现在更近的层次上有效保护信息安全。 (3) 审计。所谓审计指的是, 将全部用户的行为均有效记录下来, 从而便于后期核查。通过审计能够让用户对自己做出的一系列行为负责, 不容其抵赖。
4 结语
基于云环境的移动视频监控系统以其诸多优势获得了广泛应用, 然而其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只有基于后台、网络、前端等角度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 才能降低安全风险, 保障其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陈飞玲, 陈湘军, 郁建桥等.移动视频监控系统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 2014, 04:109-113.
【安全视频监控系统】推荐阅读:
视频安全08-14
看煤矿安全教育视频体会05-15
安全视频观后感范文08-25
校园安全教育视频观看总结10-06
安全视频观后感-XX08-17
化工安全教育视频观后感08-26
保德煤矿安全生产视频会汇报材料10-07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08-20
视频检索系统07-25
视频安防监控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