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信息经济学分析

2024-07-10

大学生就业难信息经济学分析(精选9篇)

大学生就业难信息经济学分析 篇1

大学生就业难信息经济学分析

作者:武小兰信管1001班学号:10110119

引言:在高校扩招以后,就业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无不面临这一毕业就失业的困境,有的学生为了找到好工作,考取各种资格证,“考证热”成为流行语,而与之衍生的各种社会不良现象造成就业市场的混乱;另一些学生选择深造考研,规避就业高峰,苦练内功,以为下一次战斗做准备,占据有利地位,于是社会上高学历的人才不断涌现,但就业依然是个问题;还有一部分学生则处在观望之中。就业,还是深造,这是个问题。

摘要:如今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大学生,企事业单位(二者同时为信息的发送者和接受者),教育中介机构(为信息传输渠道)三方面的因素。正确,充分解决在择业的双向选择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健全社会就业机制,以积极的态度与行为解决就业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信息传送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自1999年高考扩招以来,随着我国普通高校招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据统计,2000年至200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是107万,115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从2005年到2010年,2005年是338万,2006年达到397万,2007年464万,2008年532万。根据预测,2009年592万、2010年达到652万。也就是说,每年在原有存量的基础上增加60万,在“十一五”期问将有1500万大学生毕业。2012年5月24日中国教育部副部长24日表示,中国今年将有68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之大可见一斑。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确实提供了许多的就业岗位,但是,经济发展所提供的岗位数目的增加与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与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之初相比,经济增长点带来的就业岗位数目有所下降。“在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提供240万就业岗位。但是现在,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也就只能提供7O、8O万就业岗位,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减弱。”而根据预测.当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一9%时,可以增加3O一4O万个就业岗位。整个社会新增就业岗位与大学生毕业生毕业人数相比较,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显然非常大。

由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变得日益艰难,许多大学生都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困局。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的一块心病,给家庭和政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解决这一问题变得日益紧迫。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从表象上看,大学生找工作很难.甚至面临失业。而实际上,按照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看,我国大学生人数还远远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认为,主要问题是我们没有有效实现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择业信息的对接,信息机制不健全,信息发送不畅通,信息发散不及时,影响了企业用人和大学生择业的效率。结果是.企业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人,大学生找不到自己需要的工作。

我认为大学生就业之所以如此困难,有三方面的原因:

1,企事业单位的需求得不到质,量的满足

1.1大学生的能力与其实际所能创造的收益存在信息不对称

用人单位并不能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实际能力,而大学生向他们发送的“质量信号”也并不能充分证明其优劣,由于这种信息不对称而导致企业不能找到适合的人选出现逆向选择。大学生会通过各样的资格证和等级证来发送质量信号,企业大多数都会以此评定他们的能力。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造假事件屡次曝光,一些并没有实际能力的人通过购买证书在求职中占据优势地位,把正真有能力的大学生排挤出市场,使企业与大学生都面临损失。

同时,即使在被雇佣之后,由于大学生的实际能力与努力程度和雇主了解的信息仍存在不对称,所以雇主会付一个平均的薪酬给大学生,但这个薪酬高于能力低的大学生,低于能力高的大学生的期望值,同时由于出现逆向选择,优秀大学生会退出竞争市场。市场经济中的人才都有市场价值,当企业开出的工资低于人才的市场价值时,就不可能将人才网罗于旗下。因此,高薪才能招来人才,高薪才能留住人才。低薪招来的可能是低能力的人,也将企业高能力的人放跑的同时将低能力的人留下。长此以往,企业会发现它的员工全是庸才。

因此,大学生和企业都在观望,寻求最令自己满意的选择,推迟就业,以确保自已的利益最大化。大学生就业问题便日积月累,待业的大学生数量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1.2用人单位面临着道德风险

当用人单位聘用大学生并签订劳务合同后,仍存在着风险,如他们工作的努力程度,给公司带来的成本与收益的差额,以及他们违约所造成的损失等等。其中违约是企业蒙受损失最大的,也是现在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学生之所以违约,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收入额的差异。这是大部分大学生跳槽的最直接原因,虽然发展潜力是择业的首要条件,但当面临生活这一现实的问题,大学生就不得不择良木而栖。

第二,就业压力使大学生已经准备好了跳槽。如今,就业压力之大使大学生感到恐慌,他们不得不先找一份工作凑合,先积累点经验,再伺机而动,谋求更好的出路。应此,只要现在的工作达不到他们的期望值,他们就会违约。

第三,有不少考研的学生担心考研落榜,于是便先和用人单位签订合同,以保万全之策。如果他们落榜了,就会履行合约,否则,就会违约。

违约与道德无关,它是大学生在考虑了成本与收益后的理性选择,因此,企业面临违约的风险很大,同时也会付出时间成本和利益损失。所以企事业单位在聘用大学生之前会慎之又慎,大多数用人单位会雇佣有经验的员工,而放弃刚毕业的大学生以减少要花费的培训成本,来减少违约所带来的损失。

1.3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弹性系数下降

经济增长并不代表就业增长,经济增长只是就业增长的前提条件。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政府应当争取就业的最大增长量,也就是要谋求就业弹性的最大化。但是,近年来,我国就业弹性系数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高校大学生是求职人群的一部分,就业弹性系数走低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一样很大。就业弹性系数走低与长期以来我国所选择的经济增长模式息息相关。据统计,第一产业已经不再具有吸纳就业的潜力;而曾经是吸纳高校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领域——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趋于下降,这与各地工业化过程中倾向于向资本密集型方式转变有关;只有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仍保持较高的吸收就业能力,成为目前中国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去向。但即使如此,我国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优势依然没有充分体现;非公有制经济及中小企业发展不足,也影响着对大学生的吸纳。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应适当调整工资收入结构;促进高等教育就业弹性高、就业效应大的行业发展;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去生产领域,去服务行业,去中西部地区工作,同时放低沿海地区的就业门槛。

2,大学生的市场供应与需求的不对称

2.1大学生的自身身价评定

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自身评定,他们都不愿意“贱卖”自己。但他们的评定未必准确,所以当有的大学生过高评定自己,便不屑于现有的机会,选择延迟就业,当有的学生对自己评价过低时,即使找到工作,也会对现状不满意,选择跳槽,就业问题难以解决。

2.2大学生面临成本与收益的逆向选择所造成的失业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处于不断下降状态,扩招后的就业难与同时出现的毕业生工资水平下降是最直接的反映。通常情况下高等教育都存在着较高的收益率,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基本上都高于其社会收益率;但随着国家经济状况的提高,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都呈现出递减的趋势。

具体到实际就业环境中,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大学生都有成本收益问题。对于用人单位来说,维持更为低廉的用人成本是其不懈坚持的目标和原则,对于能够满足他们要求的劳动力来说,其收益是没有差别的,而

雇用一个大学生具有比较高的成本,这是他们当然不能接受的。企业的目标很简单也很明确,雇用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利润,而大学生具有更高的成本。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在上大学的期间,家庭和本人都支出了相当的费用和人力成本,大学生当然也要考虑其收益。如果大学生获得的收益比接受大学教育前差别不大,是不能够满足他们的预期的。而这种观念下的直接结果是,他们在选择工作机会的时候,必然要求获得比普通劳动者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工作待遇。对于一部分大学生来说,选择成为低收入者等于获得了就业机会,而对于另外一部分大学生,不能接受和现实的差距,也便失去了工作的机会。故而,大学生就业“难”的实质是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下降的过程,教育投资回报率的下降趋势在我国才刚刚开始,大学生就业“难”将会成为一个长期现象。

2.3地区差异性使大学生自愿失业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要素市场,国内人才流动应该说是比较通畅的。可是,为什么有人选择国外留学发展,有人非京津沪不去,有人选择中小城市发展呢?如果说其他条件相同,选择国外留学发展,效用水平一般要高于国内大城市,更高于国内中小城市,但大学生的成本预算水平决定了自己流动的方向。不同水平的成本预算决定了大学生的流动是面向全球市场、国内大城市,还是国内中小城市,显然,较高的成本预算水平才可能和国外留学发展相适应,而较低的成本预算只能和回家乡相适应,这是最基本的成本收益分析。

其次,到国外发展、到大城市和回家乡发展分别具有不同的风险状况,每个大学生对待风险的态度不一样。按照经济学原理来分,有风险厌恶型、风险偏好型和风险中立型三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风险厌恶者显然更倾向于选择中小城市发展,而风险偏好者更喜欢接受挑战,喜欢到陌生地域寻求发展,比如大城市、甚至国外;至于第三类,风险中立者的态度是无所谓,因为风险和收益在他们心目中具有基本相同效用水平,所以他们选择随波逐流、随遇而安的策略。

由于我国的地区差异性很大,在不同的地区所获得的收益与福利水平大相近庭,大学生当然会选择发达的城市就业,如果不能如愿,他们也会等待,推迟就业,寻求高回报工作。这样,发达城市就出现劳动力过剩的现象,而不发达城市缺少先进的劳动力市场。

3,教育,信息机构等中间环节的机制不完善

3.1教育机制没有提高大学生的竞争能力

我国本科教育正在走向大众化,专业化水平正逐步下降,专业界限正日益模糊,就业口径也就会扩大,就业竞争变得激烈,就业的信息也将变得复杂起来。这也就意味着在我国社会的学历层次提高的同时,社会资本运作的空间在扩大,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在本科毕业生就业中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也就是必然的事情了。大量社会资本缺乏的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难免成为失业者。大学生学到的知识太泛泛,与市场需求不对接。大学生没有切实了解市场信息的条件。

3.2信息传送渠道不健全

由于大学生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他们以不同的目的搜集信息,发送信号。信息传输渠道不通畅,使供求双方得不到及时信息,或在传送过程中出现一些虚假信息,失真信息得不到有效甄别,过滤,造成劳动力市场的混乱,不能发挥它应有的职能。市场噪音使企业,大学生无法达到自己的期望,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

3.3有关就业中间机构没有发挥委托代理的优势

劳动服务中心没有起到中介的作用,没有充分了解供求双方的信息,使双方的利益都无法得到保障,使不完全信息产生的风险不能避免,而且有可能加大。作为代理人,应充分了解委托人的意愿,并为其找寻最适合的职员或用人单位,而非仅仅举办几场招聘会这么简单。

三,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政府、学校、企业、职业介绍所和大学生同时构成一个就业信息流动机制,在这个流动机制中,不同的主体起着不同的作用。学校是信息中介、信息交换中心、发散中心、传递中心;企业和学生是需求信息发出中心;政府信息中心和人才市场、职业介绍机构是信息接受和反馈中心;实现信息的交换和应答。其中,学校和政府信息中心应该成为主要的骨干,人才市场和职业介绍机构应该是政府信息中心的有益补充。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来解决就业问题:

第一:加快经济发展,提供充分就业机会 经济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前提,为了确保教育的良性发展,解决大学生失业的问题,要着眼于经济的发展这个外部的大前提。由经济的发展来促进产业结构的变化,提高就业的层次和水平,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各国解决大学生失业的经验表明,第三产业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国应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第二:加强高等教育改革,使教育适应并促进经济发展 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结构性矛盾难以解决:一方面适应市场的专业稀缺,供不应求;另一方面一些不适应市场的专业却无法淘汰。出现这样一种奇怪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高等教育资源供应的计划经济性与人才需求的市场经济性之间的不相容。所以,必须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使高校教学体制、模式适应,促进经济的发展。首先:高等教育的重心应下移,教育目标要改革,使毕业生合理定位;其次:从体制上看,应还学校本位,通过市场竞争使高校建立信誉机制,产生改革的动力;再次:加大高等教育改革力度,使高校教学模式能够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相适应。

第三:优化制度环境,拓宽大学生就业空间 解决二元制劳动力市场下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的根本办法是要发展经济,缩小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但这是个长期的过程。简化毕业生报到程序和落户手续,取消进入指标等限制,推进医疗、住房及养老保险等制度的改革,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国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各级各类劳动力市场之间信息系统与人员流动的渠道。在人力资源的使用和开发方面,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良性流动机制。

第四:建立充分的就业市场信息 通过对职业搜寻理论分析的结果,就是政府、学校以及其他相关单位部门应加大合作力度,使得就业市场上的信息对于工作搜寻者变得更加充分,从而缩短高校毕业生寻找工作的时间。首先: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管理工作的力度;其次: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还应该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加强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再次:建立信息预警机制进行就业分析系统,及时反馈调节学校的教学和教育。

第五:改变就业观念、自主就业 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必须摒弃陈旧单一的“择业”就业观,树立起崭新的多元的“创业”就业观,拓宽就业视野,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一方面,高等学校应构建有利于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机制;另一方面,政府应积极营造有利于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环境保障机制。

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就业市场主体包括政府、学校、企业、中介机构、大学生要从整个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实现自己的职能,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条件。参考文献:

谢作诗,杨克瑞.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北京教育,2007(9)

董华超,丁昌锋.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分析.山东大学报,2005

席慧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经济学分析.河南科技大学,2012

曹玉玲,王曙光.浅谈大学生就业市场信息机制研究.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10

大学生就业行为的经济学分析.http://.cn/NewsRead/Detail.asp?NewsID=241930

王军,郭兴华.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石家庄: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9)

大学生就业难信息经济学分析 篇2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已不断引发社会、高校、学生及其家长的广泛关注。表面上看,就业难好像是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用人单位选人条件苛刻等造成的,但用多维视角和发展观的思维审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就不难看出制度问题才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原因。

1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现状

自1999年开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正式向社会大规模的扩招。《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2002年毛入学率达到15%,2003-2007年分别达到17%、19%、22%、25%、26.78%。这一方面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为国家建设储备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的数量短期急剧增加,接踵而来的就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2002-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分别为145万、212万、280万、338万、413万、495万,分别比上年增长23.9%、46.2%、32%、20.7%、22.2%、19.6%[1]。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再加上国有企业下岗工人的再就业以及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大学生就业现状异常严峻[2]。

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迅猛增加,就业率下滑明显(见图1),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十分凸显。

数据来源:图中数据来自教育部公布数据以及《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公报》(2001-2009)。数据说明:图中就业率的数据是以学校的签约率统计的。

2 运用制度非均衡理论分析大学生就业难成因

所谓制度非均衡,是指人们对现存制度的一种不满意或不满足,意图改变而又尚未改变的状态。笔者认为,制度非均衡现象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中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三点:

2.1 大学生就业观念陈旧

大学生就业观念和择业方式属于制度的非正式规则,陈旧的就业观念和择业方式是大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交往中无意识地形成的。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大学生也实现了由社会精英向一般劳动者的转变。这个转变过程是一个急剧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很多社会成员还没有适应这一转变。精英意识的存在使得多数毕业生不肯屈尊低就,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一时间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甚至长期处于待业状态。这不仅妨碍了大学生的正常就业,也使得大学生择业成本大大提高,择业成本的提高反过来又促使大学生不得不保留甚至心怀更高的就业期望值。

2.2 大学生就业机制更新滞缓

2.2.1 现行户籍制度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行的户籍制度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具体表现在:户籍制度固化了劳动者的社会身份,损害了一些社会成员的平等发展权,阻碍了人才资源的自由流动,造成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形成了劳动就业过程中的城市垄断、区域垄断和行业垄断[3]。对大学毕业生而言,现行户籍制度是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重要的体制性障碍,如非国有单位使用大学生仍然有进人和户口指标的限制,大学毕业生派遣时间的限制问题,尤其是高校毕业生跨省市流动的限制使得大学生从西部落后地区或农村转人东部发达地区或城市需要付出高昂的职业转换成本,比如工作的再搜寻成本、违约金成本、试用期工资低等。

2.2.2 收入分配制度

收入分配制度是形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又一个重要外在制度。它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表现为城乡就业者劳动收入的差异。这种差异明显地表现在城乡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的实际收入上。现行收入分配制度形成了城乡就业者实际收入的巨大差异,让那些在农村、小城市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小企业、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难以接受。于是,在这样的收入分配制度下,大学毕业生持有的城市就业情结也就情有可原了。

2.3 高校教育体制落后于市场需求

2.3.1 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问题突出

当前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而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更多是以学科自身内在逻辑发展为依据,较少参照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领域的需要,这导致高校人才培养具有较大的盲目性,专业及课程设置盲目,专业划分过细,趋同现象严重,致使部分专业点过多过滥,远远超出了社会需求。

2.3.2 高校轻视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求职技能的培养

社会需要的是实用型人才,而我国大学教育存在着偏重传授理论知识,轻视技能培训,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脱节的情况。从而导致应届大学毕业生知识应用率较低,不能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此外,目前我国大学教育的就业指导工作相当薄弱,具体表现为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仅停留在求职技巧和就业政策的指导上,缺乏有针对性的、贯穿大学四年的系统指导和咨询;缺乏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其结果则导致毕业生无法解决大学知识与就业现实的冲突,求职过程中处处碰壁。

参考文献

[1]历年大学毕业生统计.南京日报,2009年2月19日.

[2]张天玉.2008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时事报告,2007,(4).

[3]俞德鹏.城乡社会:从分隔走向开放——中国户籍制度与户籍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5.

[1]倪鑫.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教育时空,2009.

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 篇3

关键词:宏观经济运行大学生就业产业与专业结构调整劳动力资源配置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

(一)实际现象

按照1990年的从业水平,到2006年初,我国应该工作而没有工作的城镇劳动力达4395万人,实际的城镇劳动力失业率高达16.36%。根据国家发改委的预测,2006年需要安排就业人数总量约2500万人,同时预测年内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比2005年增加100万人。2006年大学毕业生413万人,供给比上年增加22%,工作岗位增长缓慢,需求却减少22%,就业难度比上年几乎翻一翻。由于货币政策和银行体制平抑物价有效,扩大就业有限,国家宏观经济运行明显处在一个“高增长——平物价——低就业”的不良状态,对大学毕业生的增量就业极为不利。大学生的就业难,从人力资本的角度看,其实质是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不断下降的过程。

(二)理论原因

经济高速增长,失业率不断攀升,物价增幅不大,奥肯定率失效,产出对就业和物价的影响无法正常传递,菲利普斯曲线失准。这是由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制度变迁时期出现的特殊经济现象。

我国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普遍,隐性失业、在职失业情况比较严重。据国际劳动和国家劳动部1995年联合调查,城镇各类企业的综合隐蔽失业率为18.8%(国家发改委和体改委提出为25%,国家研究机关提出为20%-25%,国家统计局提出为20%,劳动部为10%)。1993年-1997年的减员并没有有效地减少无效就业人员,同时国有企业的新冗员还在不断增加。无效就业率达30%左右。在有效就业率很低的情况下,行政、企事业单位提高工作效率,企业扩大产出,只须通过消化无效就业人员就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不需要接纳新的就业人员。社会总需求增加的同时,总供给也增加,而且需求的增加幅度没有达到足以冲销供给增加导致的物价下调。国家产出增长率的提高不仅来自于科技进步率,还源自于对无效就业人员的充分利用。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和摩擦性问题

(一)产业结构问题

产业结构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只有各产业之间有机联系和耦合质量高,整个结构从低水准向高水准进步,经济才能保持持续、协调、高速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会带来劳动力结构和技术结构等一系列变化,引起劳动力的就业产生新的组合。

2004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之比为46.9:22.5:30.6,与1978年的70.5:17.3:12.2有了很大的进步。2004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CDP之比是15.2:52.9:31.9。就是说,全国46.9%的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只占全国GDP总量的15.2%,而22.5%的第二产业劳动力创造和实现的价值占全国GDP总量的52.9%。按人均GDP水平看,我国已经到了工业化中期阶段,但第二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依然有限,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就业结构相比,我国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还有待增强。2004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全国劳动力总量比重,韩国64.34%,奥地利67.2%,瑞士、加拿大和美国分别达72.6%、78.4%和75.0%。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就业人口的比例还须提高33.8-47.8%,劳动总量需从第一和第二产业转移2.5-3.5亿劳动力到第三产业。

(二)专业结构问题

专业结构的调整要建立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之上,专业结构的发展要与产业结构的变动相适应,教育区域结构的形成要为地区产业结构的发展服务。只有形成较为合理的教育结构,才能有效地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培养和输送质量合格,数量和层次、种类相当的各类劳动力和专业人才,才能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起促进作用,并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智力支持。从近几年情况看,社会对计算机、通讯、土建、电子、自动化、机械、医药和师范类的毕业生需求旺盛,而对哲学、历史、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专业类毕业生需求较少,即使在同一学科内部,各专业的就业也不平衡。造成这种失衡的主要原因是高等教育结构与整个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不相适应。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的设置建设更多是以学科自身内在逻辑发展为依据和基础,另一方面也有盲目应对社会用人的急功近利导致一时热门的专业重复设置,最终形成专业结构失衡。

(三)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收入高,社会保障健全,信息资源丰富,公共设施完备,能便捷地享受现代社会的文明成果,而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收入较低,传统的条条框框对毕业生束缚多,信息资源有限,难以享受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如果大学生毕业时难以在经济发达地区找到适合的工作,等将来有机会再进入发达地区,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但现在的户籍制度、用人歧视等障碍因素限制了大学毕业生的曲线就业和自由流动,使得他们一旦选择去西部等偏远地区,再要进人发达地区需要付出很高的工作转换成本,因而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集中涌向发达地区,急需人才的中西部地区无人的结构性矛盾。

(四)用人单位的观念问题

许多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思路不清晰,用人配置不准确,计划缺乏针对性,一味追求人才的高档次和高消费,片面强调高学历,无形中提高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门槛。本来高职毕业生可以胜任的工作却要招本科生,本来适合本科生工作的岗位却非要录用研究生,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更加恶化。许多用人单位过分强调工作经验,急功近利地期望进一个人,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不愿接受应届毕业生,专挑已经在社会上泡过几年的大学生,以减少企业对职工的培训成本,并把这种成本不切实际地转嫁给大学毕业生。

(五)户籍制度问题

户口制度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也仍然继续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的过程中,并不是很重视户口的作用,但对应届毕业生来说仍然十分重要。户籍制度在大学生就业制度中,联系最密切的一个词是“生源”。生源关系到指标控制管理、就业方案管理等一系列就业管理的内容,直接关系到毕业生就业的地区选择。

(六)就业风险政策不足

2014年大学生就业难形势分析 篇4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日前在2014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透露,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27万。这意味着,继今年高校毕业生达699万,获称“史上最难就业季”后,2014年将再增28万,再创历史新高。

2012年年初,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全球就业报告显示,世界需在近十年内创造6亿个就业岗位,才能保证持续的增长和社会稳定。相比之下,新兴国家的模式将会有所不同,但其结果会更为糟糕。随着出口贸易的萎缩,处于全球供应链底层的数百万劳工将丢掉饭碗。当他们陷入非正式工作的泥潭或者返乡务农的时候,贫困将会加剧。世界银行预计,2011年全球赤贫人口就增加约4400万人。

中国受欧美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转型的影响,2014年预计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回落,出口增长乏力,致使大量的企业减员或倒闭,加上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攀升,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据有关统计,中国GDP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减少就业岗位100-200万人。出口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将会有30万至50万人失业。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用了“严峻”二字形容2014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一方面,就业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改变。”尹蔚民分析说,“今后五年,城镇劳动力的供求缺口每年将达到1300多万。另一方面,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其现实表现是部分企业‘招工难’与部分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且有常态化趋势,而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就业结构性矛盾将会更加复杂。不论是产业转型升级,还是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等,都将对就业结构产生深刻影响,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势必更加凸显,结构性失业问题也会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复杂多变的世界经济也使就业形势增加了更多变数。”

同时,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还出现大学生就业扎堆,主要扎堆在大城市,不仅包括北上广,还包括一些热门的二线城市。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且短时间之内难以改变。经济越发达的地方就业机会也越多,发展空间越大,导致高校毕业生倾向于在城市、在东部地区、在高收入行业求职就业。二是制度上存在障碍。现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干部人事制度与市场就业机制还不完全适应。以干部身份和户籍为基础的管理方式与社会劳动力资源的统筹管理不协调,导致就业机会不均等,就业政策不平衡,毕业生在地区之间、企业与机关事业之间流动仍然存在障碍,毕业生身份转换困难,就业渠道不畅通,进一步加剧了结构性矛盾。三是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需要大量毕业生,但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发展空间较小,部分企业用工不规范,对毕业生吸引力有限;基层教育、医疗、农技等部门急需人才,但由于编制限制等原因,吸纳毕业生能力有限。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篇5

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甚至是读中学的时候)的第一天就有思想基础。一年级了解自我,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四年级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多数学生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

大多数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是没目标、没准备,全凭碰运气,结果造成了有意向的没信心,有信心的准备不足。大学生交流会对接成功率一般在 30%,解决这一问题,大学生在入学前(高中时期)就应做生涯规划,在确定所学专业前,进行自我评估→生涯评估→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确定目标→行动计划与目标→执行→评估与反馈,做这样一个流程运作,并在校期间进行不间断的完善和补充,进而使自己与社会发展,所学知识与专业进步,自身潜力与将来职业发展能够同频共振。

2、“有文凭没水平、有学历没能力”的大学生走上了社会

大学毕业生是就业的优势群体,他们有思想、有知识,而且年轻,身体好,接受新生事物快。然而,由于这些年来大学的一再扩招,导致大学生从生源的质量、培养的水平都有所下降,一大批拥有“有文凭没水平、有学历没能力”的学生走向社会。很多大学生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很多毕业生对专业是一知半解,大部分还需要企业培训来完善和提高,而企业需要的是招之能用,而且是能够很好用的人才,因此,造成有“中间差”的局面。一方面是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

3、大学生能力水平低下,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很多毕业生的能力停留在书本上、思想上,真正要解决实际问题就不行。很多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了,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了。

4、大学毕业生就业心态不好是造成就业难的另一方面。浮躁、急功近利的就业心态。主要表现在:一毕业就想拿高工资,谋好职位,出人投地,人为地造成就业难。

5、“就业难不如再考研”,社会实践证明,本、硕、博也将会连读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发达国家对一些专业限制连读,要求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允许读研。人才市场反映,近年来研究生与本科生同时进入市场竞争,硕士生找工作成功率也开始下降,就业难也已经凸显。

6、大学生所学知识失去了时效性或不能在企业中转化。企业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实际知识应用率不足非常低,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况且综合素质不高,难以胜任更高层次与职位的需要。我国大学生一般岗位适应期需要1年左右才能独立完成工作,而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到岗适应期仅需2—3个月。

很多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要想在所学专业掌握更前沿的知识,还得自己通过上网、到书店、去企业、进图书馆、听讲座来补充新知识。大多数学生认为,在校学习多数精力都应付考试,考试结束后,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

7、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期间既缺少社会、校方的指导服务,更缺乏对就业、择业的自身研讨,在走向社会前,大学生应象报考大学时应对高考准备一样拿出更多精力和时间,形成研讨习惯,分析人才市场需求信息,研究信息的分类及适用性,把握自身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变化及企业产品的情况,知己知彼在充分调研分析后选择地域、行业、企业来就业。

8、我国劳动力相对过剩会造成大学生就业难。我国每年需就业的人数达2000万(大学生63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00万,城镇人口和新增劳动力1000万)。以我国每年经济增长10%算,每一个经济增长1%带来80100万个就业岗位,每年还有近1000万人失业。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带来就业的压力相对增大,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9、片面的“人才观”带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在我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思想还是相当严重,造成广大毕业生想往大机关、大事业单位、国企、等一些好的单位挤、都想往大都市里走。一些偏远的、艰苦的、小的单位、行业没有人愿意去,造成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篇6

贫困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是近几年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贫困大学生作为弱势群体更处于劣势地位。本文以就业为中心,结合市场与经济、社会和政府、贫困大学生自身、教育和其他等因素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从而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就业。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原因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10-0-01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近几年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加凸显。而贫困大学生由于一些客观和主观的因素就业更加困难。下面分几方面来具体对原因进行分析: 一、市场和经济的原因 第一,毕业人数逐年递增,就业形势严峻。“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数据显示往年毕业而未能就业的高校生,就业大军可能高达千万。”[1] 如此庞大的就业大军 ,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贫困大学生出于对教育成本的考虑,选择的院校层次比较低,对于专业非热门。贫困大学生选择的这些行情一般的专业在就业时竞争更加激烈、待遇相对降低。这种情况导致贫困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收入无法提高。 第二,经济危机的冲击。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余波还没有平息,中国经济也受到这种影响。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这些需要通过大学来改变命运却越来越看不到未来的贫困大学生压力更大。经济危机对贫困家庭的冲击也很大,很多贫困家庭的家长也失去了工作,生活更加困难。这种困难产生两个后果:一个是使这些家庭把上大学更看成是一种经济行业,投入却看不到可以收入的未来;另一个是家庭贫困使学生要尽快工作解决这个困难。面对着就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也可以解释有些学生会放弃高考了。 二、社会和政府的责任 社会和政府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就业不公平上。“据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调查发现,几乎一半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关系是找工作的最佳途径。”[2]此外,很多沿海和经济发达城市仍然对户籍有所要求,存在着地域歧视。这些都使得贫困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 这些问题不但暴露了一种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更能说明的是政府责任的一种缺失。政府在对待这个问题时,不但没有健全公平的就业机制,也没有建立对这种不公平显现的有力监管机制。 三、贫困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第一,对于就业的期望过高。调查发现,大学生初次就业的工资价格区间为月薪元以上,大学毕业生的期望工资区间在3000~4000元之间。 [3]毕业生期望收入与社会收入实际水平有较大差距,同时在毕业生期望职业类型方面也与社会需要有不小差距。 贫困学生也是大学生的一员,在就业期待方面同样存在过高的问题。并且贫困生因为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更渴望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和一份可观的收入。而且很多贫困生在学校的成绩很好,这会让他们认为自己比其他的学生水平要高一些,从而导致整体预期水平的偏高。在这种过高期望下面对就业紧张的局面,贫困生也就更容易失望放弃。 第二,综合能力欠佳。就业竞争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也是学生综合实力的较量,这包括能力素质、身心素质等。贫困生大多有来自农村和贫困家庭的学生构成,这些地区或家庭的教育资源稀缺,教育观念也比较落后,学校仅仅以培养“名牌”大学生为目的。这都使得这部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其他特长的缺失。虽然在大学四年中这些不足有所弥补,但是总体上相对一般的学生还是有一定差距。 第三,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因为自身的经济窘迫,加之周围“富二代”们的对比,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导致他们更加脆弱敏感,限制了与同学的交往。交际圈的缩小,更加重了这部分学生的自闭与焦虑。这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影响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更深远的.影响到未来的就业。还有一部分贫困大学生盲目与家庭富裕的学生进行攀比。比穿戴、比吃喝、比名牌,不但造成家庭的沉重负担更使他们自己失去了奋斗的志气,人生观和世界观出现偏差。失去了努力、朴素的优势,就业也就难上加难。 四、教育的原因 有些大学为了招生的需要,开设许多热门但就业前景一般的专业,使得学生在毕业时就要面临严峻的竞争,毕业后只能待业。贫困大学生本身经济上就很困难,不可能再花费金钱和知识去对新技能进行再学习,在就业上就更没有了优势。 此外,大学的学费这个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得很多贫困大学生更想尽早工作。为了不使家庭更加贫困,不得不放弃考研。 面对同一个就业机会,贫困大学生在学历上就失去了优势。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首先就要解决贫困生就业问题。政府要负主要的责任,此外社会和学校也应予以配合。从贫困生真正的需要出发,尽量考虑到各个方面。提供有力、有效、及时的政策,促进贫困生的就业。就业率提高上来,自然不会对读大学失望,也就防止了这种问题的产生,以免引发更加严重的社会后果。 参考文献: [1]栾茂峰.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的影响及分析对策[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17):145. [2]赖德胜.缓解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政府职责[J].中国大学生就业,(08). [3]何西培.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问题[J].中国成人教育,2009(01):29.

大学生就业难信息经济学分析 篇7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现状

2015 年, 大学毕业生有749 万人, 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虽然毕业人数逐年增加, 但就业率却持续下降, 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加上2014 年还未就业的大学生, 使得本就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让很多大学生不得不面临毕业即失业的残酷现实。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结构、性别结构、岗位空缺与未就业之间的矛盾结构等方面。区域结构上, 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相比较中西部偏远落后地区, 更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性别结构表现为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就业;岗位空缺与未就业的矛盾体现在许多岗位找不到员工, 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

1.产业结构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平衡, 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在第三产业中, 基础生存性质的服务业比例高, 高级的生产服务业比例低。这就大大限制了高端人才的吸纳, 进而导致作为高端人才的大学生难以就业。同时由于我国第三产业以传统服务行业为主, 因此知识型服务业岗位需求相对不足, 对低端的工作岗位需求更大, 而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比较小, 使得大量高校毕业生投向低端就业市场。

2.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目前我国劳动力分布, 非对称流动、区域分布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在中国现阶段存在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工作紧缺的现状下, 存在着这样一组矛盾:一方面, 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地区, 急需引进高层次人才促进经济发展, 改变现状, 另一方面人才不愿意去这些落后地区。

3.大学生的非自愿失业

首先, 人事分配制度不合理, 干部指数、户籍制度等往往成为系统的瓶颈, 毕业生与就业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但是由于没有相应的机组人员指数, 与就业单位失之交臂。其次大学生的就业吸纳能力的传统渠道是一个严重的衰退。近年来, 随着研究生进大型国有企业和机构在减员增效实施, 为毕业生的接收能力已经下降了很多。

4.宏观调控不力

政府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宏观调控乏力。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 市场机制的“看不见的手”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 当市场失灵的时候, 政府应当进行适当的宏观调控。然后现实情况是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政府并没有什么有效措施出现, 有些地区甚至存在政策障碍现象。在教育制度的设计上, 政府也有一定的误差, 导致人才培养存在许多问题。

5.相应的大学教育缺乏实践培训

大学教育更为注重理论, 忽视实际操作。因此刚毕业的学生工作经验很少, 公司需要培养他们一段时间, 这就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所以他们宁愿招收有工作经验的员工而不是大学生毕业生。这些结果表明, 大学教育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与用人单位的需要不符合。毕业生年创新高数量的学生使他们不再是独立的产品而是广泛同质性的, 这增加了他们的竞争, 导致失业率上升。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建议

1.从高校方面来看

高校摒弃过去陈旧的思想, 在新的时代要坚持实事求是, 与实际情况接轨, 打破毕业生传统落后的就业观, 加强、完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 实现多形式就业。此外, 高校应引导学生“先就业, 再择业, 最后创业”的概念。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就业服务的重要性, 对学校未来发展和学生得以顺利就业应该深思熟虑, 要把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作为关系到学校存亡的头等大事来处理解决, 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应贯穿整个大学生活, 提供就业的情况,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期望工资, 改善他们的面试技巧。

2.从大学生自身来看

部分大学生对于就业的认识和准备不足, 没有意识到当前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竞争, 没有充足的准备, 学习能力不强, 过多依赖网络和他人的帮助, 实操能力与动手能力弱。有些大学生还存在落后陈旧的就业观念, 没能建立有价值的的就业观, 对自身定位也非常模糊不清。

3.从政府方面看

面对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 政府首先应该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 在财政补贴、税收等当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提高就业率;其次, 大学生毕业岗位更多集中在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可以有效地提高就业率, 缓解失业问题, 因此政府在货币政策上应该向第三产业倾斜, 支持商业银行对第三产业的信贷规模, 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产业政策方面, 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顺应科技高速发展的趋势, 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以及就业机制的变革、高校的扩招,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 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鉴于此, 有必要对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在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最后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学角度,大学生,就业难

参考文献

[1]王迎波, 冯娜.警惕经济“无就业复苏”[J].经济纵横, 2010, 1:34-35.

[2]胡磊.产业升级与就业增长的可能性悖论及其解决路径[J].北方经济, 2010, 2:51-52.

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分析及对策 篇8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意识;自身素质;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思想的进步,我国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程度提高,女性就业率也一直居于世界前列。女性的权益和劳动保障体系也是比较完善和健全的。但是近年来,女大学生就业率明显低于男大学生,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家取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行统包分配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用人单位与人才之间的“双向选择”制度改革,大学生们再也不能在象牙塔里“高枕无忧”了,而是同样投身于滚滚的就业浪潮中。近些年来,70%的一次就业率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大学生就业遭遇了寒流。女大学生,由于受众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就业难情况在汹涌澎湃的就业潮中更加凸现。

1 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根据调查分析和数据统计,大学生就业率超过了80%,就业形式似乎没有那么难,那么,难在哪里呢?

1.1就业机会上的倾斜性。

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明确提出“不要女生”,更多的用人单位则在岗位和数量等方面明显向男生倾斜,或者明确限定哪些岗位可以考虑招收女生,或者招收女生的数量明显少于男生。由于拒招女生,使得一些优秀的女大学生尚未进入赛场,就被取消了竞争资格;由于限招女生,许多成绩优异的女生与成绩平平的男生被归为一类。就业机会上的倾斜性,必然会造成就业竞争上的不公平性,“择优录用”成了“择男录用”,“优胜劣汰”成了“男胜女汰”。

1.2 就业条件上的苛刻性。

相比之下,用人单位在招收毕业生时,对女生的条件要求更加明确和严格,甚至可以说是苛刻。大多数单位特别注重女生的身高相貌;有的单位对女大学生提高考核分数的要求;有的单位对女生的文艺特长比专业水平更感兴趣;有的单位甚至把“没有男朋友”也列为录用女生的条件。

1.3就业岗位上的局限性

女性职业过于集中和层次较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中国女性的职业分布相对集中于教育、卫生、饮食服务、文秘和演艺等行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层次越高、职位越高的岗位,女性人才所占的比例越小。这种现象必然会影响到当代女性人才的全面开发,使女性的视野和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并助长某些社会偏见的形成。

2 女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2.1从传统文化观念看,存在性别歧视和职业性别隔离[1]

中国自进入农业社会以来,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深厚的“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文化,这样的社会对于男性和女性设置了一套文化模式和评价体系,男强女弱、男尊女卑的思想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在这种思想意识中,男性理所当然地取得有限的劳动机会和丰厚的报酬,男性在重要的行业领域中掌握了主导地位,女性被局限于低层次的劳动,被视为难以担当具考验和挑战性质任务的柔弱角色。因此,社会中仍存在性别歧视,也人为地造成了职业性别隔离。

2.2 从劳动市场看,总体供大于求,用人单位雇用女性劳动力存在较高的劳动成本约束

我国仍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在各个行业和领域都面临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劳动市场总体情况供大于求。企业追求低成本高利润必然也在雇用劳动力方面精打细算,而雇用女性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成本,这点成了用人单位更愿意招收男性的主要原因。

从女性生理来看,女性担当生育后代的角色,在女性生育哺乳期间,其工资福利由单位负担,女大学生就业后大多都面临结婚生子的情况,因此用人单位往往回避这样的年轻求职者;而从长远考虑,女性工作时间短,对其退休金和培训费用的支出又高于男性,受这些劳动成本的约束,女大学生被用人单位一再冷落。

2.3 从教育看,学校缺乏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和就业指导

我国高校扩招,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女性也享受了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是,在女性关怀和女生成才教育方面,并没有针对性的培养方式,这种对男女生理心理因素的差异和各自优势的忽视,的确掩埋了女性可发掘的潜力,没有最大地发展女性的优势,在模式化的教育中,个性发展和素质提升没有落到实处。而在女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缺乏相关就业技能和心理指导,家庭及自身的期望值、就业规划等不够合理,造成了女生就业压力大、就业选择被动等难题。

2.4 从自身看,女大学生也受心理和观念上的误区影响

女大学生除了女性心理影响外,其实也受到了一定的传统文化观念限制,在思想上往往不够自信也不够独立。女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较男生而言比较保守,追求稳定且往往带有点浪漫色彩,有些女大学生是因为过高的自我期望而高不成低不就,有些女大学生则是过早地将目光锁在婚姻家庭中,局限了自身的发展,缺乏社会竞争力。

3 女大学生就业对策探讨

3.1 准确定位,科学制定职业规划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准确定位、及早制定职业规划,是十分必要的。职业规划不是简单的学习目标、职业理想、职业计划,而是大到最终职业目标的步骤、途径、方法等。女大学生可以通过美国著名就业指导专家霍兰德的“职业人格能力测验”,测量个人职业倾向,评价、发现和确定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特长。还可以通过与老师、同学和朋友的交谈,接受并采纳他们的合理建议,认清自我、认清形势,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怎样干”,才能科学制定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职业,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要关注职业发展前景,调整和修改自己的职业规划,及早准备,树立自信,努力寻找自己的职业规划与国家利益的最佳结合点。

3.2 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做好知识与技能的双重储备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尤其要加强各种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要勤而不惰、优而不庸、乐而不倦、安而不躁。女大学生的学习不要局限于书本,教材,要广泛涉猎与自己有关的专业学科知识,寻求各种机会学习先进的理念、研究方法,拓宽专业知识、增加自己的就业“含金量”,在求知过程中处于优势。在做好自己知识储备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技能的培养。如果期望能作高校教师,那就应该注意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考取普通话证书;积极参加讲课、评课、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锻炼自己的表达、应变能力。

3.3 以正确、发展的观念指导就业行为[2]

首先,走出误区。要走出过去考虑物质条件,迷恋大型企业,追求热门职业这些误区,用真才实学,从“零”做起,脚踏实地,最终才能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第二,注意培养多方面的素质。把握将来的就业趋势,“专业井蛙”已不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未来需要的是不仅具有优良的专业素质,同时还具备较强综合素质的现代化人才。第三,树立服务意识。女大学生在个人利益追求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时候应树立报效祖国,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不应该过分追求声誉和金钱,而应站在实现人生价值的高度上来择业,以贡献社会。第四,提高法律素养。女大学生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懂得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3.4完善女大学生就业体系[3]

(1)强化政府责任,保证就业性别平等。解决女生就业难的问题,光靠舆论的呼吁与妇联等组织的维权,实际效果非常有限,需要政府部门参与其中,通过政策引导来解决问题。同时,政府部门和立法机构要充分考虑性别意识,保证就业的性别平等。加强执法力度,明确法律责任,建立监管机构,惩戒歧视行为,才能真正建立良好的就业市场机制,保证女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加大高等学校的教育改革力度,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大男女平等国策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女性权益保障水平和社会地位,改善女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环境。

(2)实施差别教育。完善教育机制,转变社会观念,营造和谐的人文性别环境。针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高校也尝试因“女”施教,即所谓的“差别教育”,它是指高校承认、重视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别,并针对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专门进行适当的女性教育。当前,在少数高校中已经有了这个意识,并且加强了对该领域的研究,进行“女性性别研究”开设一些课程,面向女大学生,且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3)利用媒体效应,增加舆论的影响。传媒应大力宣传成功女性的事迹,公正评价女大学生的工作能力,对其勤奋、刻苦、耐心等诸多优点进行大力宣扬。使女大学生的社会价值被社会认可,这样女大学生的优秀形象才能深入人心,才能改变单位对女大学生的偏见,要抛弃“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以确立性别平等的观念,就业公平意识。

4 结语:

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是一种普遍现象,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着重重困难和压力,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所以在社会需要竭力改善这一问题的同时,女大学生也应该乐观勇敢地面对现实,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要结合自身的能力,去发现机会,创造机会,努力实现自己的就业梦想! 总之,女大学生是我国人力资源建设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我们的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该尽一切力量为女大学生的就业创造环境和机会,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相信在党和政府及全社会的关注下一定能提高女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

参考文献:

[1] 韩俊卿.对缓解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6,5(1):191-192.

[2] 张文秀.浅议当前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J].引进与咨询,2006,22(6):140-141.

大学生就业难信息经济学分析 篇9

自1999年我国高等院校扩大招生以来,高等教育已开始由精英教育阶段步入大众教育阶段。在庞大的大学生群体中,近年来统计数据显示,女大学生占到相当比例。她们受到良好教育,富于智慧和活力,是参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不可替代的人才资源。然而,自2003年起,大学生就业问题开始显现,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尤其突出。特别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下,我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加明显。为此,国务院、教育部都先后出台了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相关通知,各省、市政府也就妥善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各地妇联组织从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高度,积极协助、借资借力开展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各项工作;各高校也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组织开展了宣传教育和培训指导工作,积极改善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因此,如何帮助并更好促进女大学生就业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南京市11所高校各个年级及各个专业的440名在校女大学生。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无记名问卷和现场访谈的形式,其中发放问卷440份,收回440份,其中有效问卷385份,有效率87.5%,现场访谈25人。统计方法:对调查问卷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数据反映

1、专业选择动机的类型分布。完全按照自己兴趣选择学习专业的女大学生占38%,而有超过60%的女大学生对专业的选择依靠外部环境的,其中,有超过38%是来源于父母或亲戚朋友的意见。

2、理想工作的选择状况。稳定、轻松、压力小的工作岗位成为女大学生期望最高、较理想的工作选择,占到40%的比例,能学有所用、发挥专业特长的仅有13%,选择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的,仅占11%。

3、理想工作单位和就业地区的选择分布。选择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的女大学生比例超过了70%,就业地区选择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的女大学生比例也达到了70%。

4、对就业政策的了解程度。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重视,国务院、教育部都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但在调查中发现,76%的女大学生对于国家颁布的就业政策不太清楚。调查中反映,许多高校都开展了《大学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但是针对性不够,实际指导效果欠佳。

5、校方就业服务的实际现况。女大学生对于校方的就业指导与帮助是非常渴求的,在表中的五个选项中,几乎每一项都是她们期望能够进一步完善的,其中,要求有“就业政策、形势分析”和“求职面试技巧培训”的达47%。

(二)主要问题

2008年至2010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35.5万人,42.7万人,45.9万人,每年增长率分别为20.3%,7.5%。虽然增长率有所下降,但是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仍在逐年递增,而女大学生在高校毕业生中也呈递增趋势,这表明我国男女两性受教育权日益平等,女性受教育程度和范围有了较大提高。但是在女大学生就业这一反映男女两性社会权益平等的问题面前,女大学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现实的性别歧视。在一些已就业的女大学生中,也有相当的一部分是处于低质量的就业状态,无论是就业薪资还是工作的发展机会,均低于男生。

1、女大学生在专业选择的传统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为后来的就业设置了障碍。根据一项全国范围的调查,2007-2008年大学生就业从本科专业大类来看,就业率最高的是工学,从专业类别来看,地矿类专业的就业率独居榜首,工科类专业就业率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就业率前十的专业中类中,有8个为理工类专业。众所周知,理科特别是工学是男性传统上主导的专业,女大学生较少选择理科,而大多集中选择文科类专业。女大学生在专业的选择大多来自外部环境,而考虑专业发展前景的仅有23%。

2、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择业中求稳图安逸的矛盾心理体现明显。调查显示,96%的女大学生都认为工作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说明女大学生追求社会认同和自我价值的意识较强,但在面临就业时,希望工作能稳定轻松、低压力、高收入的比例达到了63%,试图低付出与希冀高回报的心理矛盾明显。

3、对用人单位和就业地区的双重限制,更增加了就业的难度。在就业单位的选择和就业地区选择的调查上显示:有超过70%的女大学生希望在大中城市工作,并且就业首选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国企。根据相关调查,目前,“民营企业/个体”是 2009年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类型,吸纳了34%的211大学和44%的非211本科应届毕业生,而女大学生青睐的事业单位、机关和国企吸纳就业人数有限;我国大学生就业区域特点是“孔雀东南飞”和“西材东用”,也就是东部经济发达城市和地区的本科生源只占全国的35%,但却接纳了全国59%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区就业压力显而易见。

4、就业缺乏准备,相关政策了解甚少。调查中,我们发现有明确就业方向的、平时注意搜集求职信息的,这种具有主动意识色彩的行为在女大学生只有23%,而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诸如就业指导、职业能力规划测评等等,与就业求职相关的活动基本都是学校组织,学生被动参与而已。高达76%的女大学生对于国家颁布的就业政策不太清楚,其中的原因可以用一个比例来解释:只有5%的女大学生认为获得理想工作的依靠因素是政策。

(三)主要成因

一是女大学生主观认识上对就业存在偏差。在就业选择上,如表

3、表4所示,女大学生高就业期望较集中地反映在盲目追求部分职业和就业地区,较大地限制了她们的择业范围和专业发挥。当过高的就业期望难以实现时,就会出现频繁选择,最终使低就业成为普遍问题。受个人、家庭、市场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女大学生在专业选择上,多重文轻理,在就业选择上,多拣轻怕重,在竞争性就业环境中,女大学生多能脱颖而出,但在工作中又有受呵护、受保护的心理需求。此外,在对就业时间的认识上存在误区,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陈宇认为:大学一毕业就全部就业是计划经济的观点。从一般的研究来看,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并不稳定,而半年以后的就业率比较稳定。然而,不仅仅的女大学生而是大多数大学生都会希望或选择在毕业前确定就业,如此匆忙就业,会为将来的工作和个人发展埋下诸多隐患。

二是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支撑力明显不足。目前,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针对性不够,女大学生得不到实际有效的指导,女大学生只能更多的依靠家庭、同学、朋友。当可依赖的社会资源无法支撑她的就业需求时,女大学生的就业常无处着落。在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完善时,当女职工天然履行社会责任的用人成本需要单位来承担时,导致用人单位在同等条件下多选择男大学生,使得女大学生低岗位、低收入就业,造成了极大的人才资源的浪费。

三是女大学生就业难将进一步凸显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问题。当前,一方面,女大学生就业难,偏专业就业、低岗位就业、低收入就业的人数较多,另一方面,也有相当一部分单位急需专业素质较好、综合素养较高的女性人才。近年来,在研究生报考中,应届女大学生的比例在上升,有部分原因是女大学生为逃避就业难的尴尬境地而做出的被动选择,这无形中

将进一步加剧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大学生整体就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将进一步显现。

三、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思考与建议

1、要以科学发展指导,高度重视女大学生就业工作

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和任务是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其本质与核心是以人为本,即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女大学生就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女大学生是一支伟大的、知识密集的人力资源队伍,为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经济社会统筹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因此,女大学生的就业状态和发展水平,不仅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协调运行,而且关系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此外,促进女大学生就业还是维护妇女基本权利的客观需要。就业是包括女大学生在内的广大劳动者的一项基本权利,《劳动法》第十三条规定:“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就业权利。在录用职工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女大学生是妇女就业的代表和重要力量,实现就业是她们实现自尊、自立、自强的重要保障,是享受其他社会权利的物质基础,其就业水平是衡量妇女就业权利保障水平的重要标志。

2、要发挥各方优势,努力构建有利于女大学生就业的社会支撑体系

促进女大学生就业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政府、学校、劳动、妇联等多方通力合作,构建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社会支撑体系。

构建政策法规体系,保障女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法律应该成为保护女大学生平等就业的最有效的保障。我国的《劳动法》和《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为妇女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同男性享有同等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我国应尽快建立女大学生就业的社会保障机制,将女性就业保障纳入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使女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构建监管体系。市场经济要求政府转变职能,从“运动员”变成“裁判员”,必须加强对就业歧视的监管。在各级政府的劳动管理部门成立就业平等监督机构,专项负责就业平等权的执法、监管职能,提高女性平等就业保障水平,改善女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环境等等。

构建指导体系。高校应针对女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中的特殊性,专门开设适合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为她们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建议。在学科专业设置上要与市场经济要求相接轨,应以就业、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提高女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她们在毕业时真正具有竞争力。

3、要重视并加强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培养,提升应对社会竞争的综合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在中国慢慢普及,在高校所重视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很少有针对女大学生就业指导这方面的内容。而事实上,女大学生在就业时,存在示弱、矛盾、虚荣等多种不良的心理,从而导致就业难,就业质量低的问题。要关注女大学生就业的心理,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上一篇:商场店庆活动广播稿下一篇:罗亭中心小学首届英语活动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