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就业信息网分析报告

2024-09-13

湖南农业大学就业信息网分析报告(精选10篇)

湖南农业大学就业信息网分析报告 篇1

关于湖南农业大学就业信息网的分析报告

罗旋2011级电子商务2班201141841224

打开湖南农业大学就业信息网,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内容丰富、条理清楚,而且设计简约,感觉很实际。湖南农业大学就业信息网主页的导航栏是校内招聘会、招聘信息、就业快讯、就业政策、就业指导、创业指导、手续办理、基层就业、考研留学等9个板块的内容以及各学院的各种就业与招聘信息。网站的左边是就业办的公告,是湖南农业大学学生就业管理科发布关于毕业生就业信息的公告的模块。就业办公告的下面是就业快讯,发布各种招聘、考试和还有各大小知名企业的招聘消息。往下是就业一网通栏目,这个栏目信息量很到,有非常多的高校宣讲会以及招聘会的信息,网站的右下部分是最新求职人才的推荐信息,以及旁边是就业手续办理的指导信息。

我在校内招聘会这一部分,浏览了5.18湖南农业大学中小型综合性招聘会的信息,招聘会时间是2012年5月18日上午9:00,地点在文渊馆一楼大厅。在这个招聘会里有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长沙睿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安多福动物药业有限公司、东莞市红宝饰品有限公司、恒大地产、湖南国美电器有限公司。由于我的专业是电子商务,就职意向是关于电子商务和英语方面的职业,经过对所招聘岗位描述、学历要求、语言能力、薪资待遇、招收人数的仔细了解,所以我觉得深圳市安多福动物药业有限公司、东莞市红宝饰品有限公司招聘公告对我是有用的。其中应聘要求为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大专及以上学历,英语、电子商务或计算机相关专业,英语六级及以上水平,听、说、读、写、译流畅。能吃苦耐劳,工作细心,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其薪资待遇为一般在2000—6000元月每月。

在手续办理这个部份,我了解了大学应届毕业生在离校前后需要了解的内容。其中,我觉得《就业报到证》、人事档案及签订劳动合同应注意哪些问题的了解对我是有用的。《就业报到证》是毕业生到就业单位报到的凭证,也是毕业生参加工作时间的初始记载和凭证。毕业生到工作单位报到时,须持《报到证》。学校相关部门依据《报到证》为毕业生办理档案转递、组织关系转移和户籍转迁等手续。人事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德才能绩、工作表现的,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表格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应届生签订劳动合同时坚持平等自愿的原则,合同内容必须合法,不得与相关法律法规相冲突,合同条款的表述要规范,语言表达要清楚,避免产生歧义,对用人单位提供的格式合同要认真推敲。我在就业指导这一部分,我学到了更多,比如如何做好简历,找好工作。简历要做得简洁舒适,尽量做到以下几点:不超过两张A4纸,每项大标题都用粗体,段落首行要缩进,大标题下的小标题使用粗圆点之类的符号。在描述工作职责和业绩时,你可以“放大”你的卖点,但千万不要吹嘘。此外,求职信不要在同一个公司申请两个以上的职位。对招聘者来说,“术业有专攻”比“全所能冠军”更有效。求职的人,必须有心理准备,去会见可能是自己的未来老板。女士前往面试应穿得整洁、明亮,给人一个好的初步印象,糟糕的形象足以抵消掉招聘者对她的良好印象。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了解社会的需要、了解自己,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拥有自己的明天!

湖南农业大学就业信息网分析报告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从某种意义上说, 信息时代大学生就业就是就业信息传播和使用的过程, 即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发布、收集、筛选和利用就业信息的过程。就业信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就业信息是指和就业有关政策法规信息、社会保障信息、社会职业信息、招聘信息和求职者信息等。狭义上的就业信息即招聘信息, 它包括用人单位信息、岗位信息、薪资待遇和晋升空间等信息。【1】就业信息传播和使用直接决定了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大学生就业时的“信息不对称”已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2】

近年来, 新媒体 (new media) 和自媒体 (We Media) 的快速发展和普及, 正在改变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的方式。何为新媒体?目前学术界没有统一的概念。国内大家比较认可的新媒体定义是以数字媒体为核心, 通过数字化交互性的固定或移动的多媒体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3】它具有传播主体的多元性、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传播渠道的扁平化、传播行为的主动性、交互性与异步性等鲜明特点。【4】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 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 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简言之, 即公民用以发布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事件的载体, 如博客、微博、微信、论坛/BBS等网络社区。【5】

如何利用新媒体和自媒体开展大学生就业工作, 促进毕业生充分和高质量就业成为学者、学生和用人单位共同关心的话题。为此,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过程的调查, 了解大学生就业信息的传递和利用情况, 并探析不同媒体, 特别是自媒体在就业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为推动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依据研究者实际工作经验, 参考相关文献, 自编了《新媒体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应用情况的调查问卷》。本文所研究的就业信息偏重于狭义上的就业信息。本研究在信息采集, 即问卷调查时借用新媒体的概念代替自媒体, 并在问卷中加以定义, 即特指通过移动多媒体终端向人们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 包括如QQ、微信、微博、Ttwitter等社交媒体和用于传播信息的特定APP软件等客户端。

《新媒体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应用情况的调查问卷》共有15个项目, 包含受访者职业信息、就业难的原因、就业信息传播的渠道、就业信息的利用情况、受访者使用媒体的偏好、自媒体的使用情况、求职者对就业信息的关注点以及受访者对利用新媒体发布就业信息的态度共8个方面。《新媒体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应用情况的调查问卷》发布在问卷星网站 (http://www.sojump.com/) 上, 通过微博、QQ群和微信向受访者推送电子问卷, 进行无记名网上调查 (http://www.sojump.com/jq/3923240.aspx) 。调查历时5天 (2014年10月21—25日) , 收回261份调查问卷, 其中有效问卷260份, 有效回收率99.62%。

受访者为在校毕业班学生 (简称“职业A”, 下同) , 毕业5年内学生 (简称“职业B”, 下同) , 高校从事大学生就业工作人员 (简称“职业C”, 下同) 和用人单位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 (简称“职业D”, 下同) 等。为了更好地考察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就业信息传播和使用情况, 问卷在设计时将职业类型中“其他”人群利用问卷答题跳转的方式排除在外, 即其他人群不列入本调查考查范围。故本次调查样本量为219, 其中职业A、职业B、职业C和在毕业D分别为82人、98人、21人和18人, 各占样本的37.44%、44.75%、9.59%和8.22%。

数据收集完成后, 采用交叉分析的方法, 考察不同被调查群体对就业信息传播渠道的选择情况、对就业信息的利用情况、对自媒体认知情况, 以及利用自媒体传递就业信息的情况。

三、结果与分析

(一) 调查结果

1.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在对“当前就业难原因”的调查中, 48.40%的受访者认为就业难的原因是“信息不对称”, 其中职业A、职业B、职业C和职业D分别为54.88%、47.96%、38.10%和33.33%。这说明, 就业信息不对称现象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不同参与主体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更是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2.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就业信息利用不够充分

调查显示, 有51.14%的受访者在求职或招聘时没有建立就业信息库 (见图1) , 说明多数受访者, 无论是求职者 (职业A和职业B) , 还是招聘者 (职业D) , 或者是大学生就业服务群体 (职业C) , 都没有认识到求职和招聘是一个系统性的任务, 特别是历届毕业生, 在离开校园, 缺少母校和老师关心的情况下, 把求职作为一次独立性的任务。这无疑增加了历届毕业生就业的难度, 也导致了求职就业时重复劳动、资源浪费和就业信息的利用不充分。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受访者对于已经获取就业信息的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在所列举的“筛选就业信息, 取自己所需, 其他不管不问” (简称“利用方式A”, 下同) 、“筛选就业信息, 取自己所需, 其他向第三方推介” (简称“利用方式B”, 下同) 、“筛选就业信息, 取自己所需, 其他废弃, 防止第三方使用” (简称“利用方式C”, 下同) 和“不筛选, 直接遗弃” (简称“利用方式D”, 下同) 等四种不同就业信息处理和利用方式, 虽然有59.82%的受访者选择了“利用方式B”, 基本确保就业信息的充分利用, 但仍有超过四成的受访者采用其他方式处理就业信息, 使得就业信息不能充分合理的利用, 信息浪费现象明显。

3. 就业信息传播渠道的选择具有一致性

随着现代传媒的快速发展, 信息传播渠道日趋多样。调查显示, 在众多的信息传播渠道中, 人们所熟知的就业信息传播渠道分别是互联网、人脉关系和就业信息栏, 其中, 互联网是人们公认的首选信息传播途径;同时, 受访者对就业信息传播渠道的选择呈现一定程度的一致性。

首先, 如图2所示, 利用“传播渠道B”, 即“利用电脑在网上传播”传播就业信息成为就业信息传播的主渠道。有60.27%的受访者选择互联网作为就业信息的传播渠道, 其中四类不同职业的受访者使用互联网传播就业信息分别占52.44%、67.35%、57.14%和61.11%, 均高于对其他信息传播渠道的选择。

其次, 应届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对就业信息传播渠道的选择与高校工作人员的选择一致性较高, 而历届毕业生与用人单位HR则较为一致 (见图2) 。这表明, 在应届毕业生求职就业时, 高校的就业指导和就业信息传递渠道是富有成效的;而在历届毕业生求职就业时, 用人单位则更了解他们的求职需求, 更擅长面向社会的公开招聘。

4. 就业信息传播渠道选择的差异

调查发现, 不同信息传播渠道利用情况和不同群体对其选择均存在差异性。

首先, 信息传播渠道利用情况差异明显。调查结果表明, 在所列的六类信息传播渠道中, “传播渠道B”, 即互联网使用率最高, 占60.27%, 高校就业信息栏次之, 为17.35%, 社交媒体、手机APP等自媒体和人脉关系的使用率较低, 均不足10%, 传统媒体使用率最低, 仅为3.20%。可见, 新媒体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得到了充分利用, 传统媒体逐渐被取代, 而自媒体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其次, 不同群体对信息传播渠道的选择差异明显。相对于其他受访者来说, 用人单位HR对自媒体的使用率明显高于其他群体, 而高校工作人员则最低, 说明高校工作人员在自媒体的使用方面比较落后。同时, 高校工作人员和应届毕业生更喜欢使用就业信息栏, 分别为33.33%和25.61%, 说明在信息传播相对独立的高校校园里, 就业信息栏倍受师生青睐, 成为校园里传播就业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人脉关系在就业信息传播中没有发挥显著的作用, 这与人们观念大相径庭。

(二) 结果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是不争的事实,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也较为复杂, 其中供需不平衡、结构性就业难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供需不平衡、结构性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 有学者认为是就业信息的不对称。此次调查验证了这一观点。

1. 就业信息的不对称和利用不充分是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在高校, 信息不对称不仅表现为就业信息的不对称, 还表现为招生信息不对称, 且两者相互影响。

首先, 就业信息的不对称和利用不充分, 造成就业信息资源的浪费, 使得求职者的求职信息与用人单位的用人信息不能形成很好的匹配, 使二者的需求均得不到有效的满足, 出现“‘学生找不到工作’和‘用人单位招不到人’”的背离现象。

其次, 就业信息不对称造成就业难又影响考生及家长对高考志愿的选择, 学生专业选择较为盲目, 这加剧了人才供给的不平衡, 也加剧了结构性就业难。如在农业院校出现了“农学类专业就业好而招生难, 而经管类专业就业难招生火爆”的背离现象。

第三, 招生和就业时的信息不对称, 进一步导致了高校专业的设置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相脱节, 使得高校培养的人才满足不了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 导致供需失衡。也因此形成“招生——培养——就业——招生”的恶性循环, 造成难以破解的结构性就业难的困境。

2. 信息传播渠道选择使用的差异性加深了就业信息的不对称

在大学生就业市场, 不同群体对就业信息传播渠道的选择与使用存在差异性。以自媒体为例, 因其传播速度快、易覆盖、成本低逐渐为用人单位HR所青睐。多数用人单位开始建立了诸如“微信公共账号”等自媒体平台。但用人单位使用自媒体的主动性不够, 且推广意识较弱, 用人单位自媒体的知名度、认知度均较低, 公众, 特别是求职者都不了解, 不能发挥其传播信息的作用。多数高校尚未建立, 或刚刚建立自媒体平台, 且与用人单位、学生的互动不够。同时求职者对用人单位和相关服务组织 (如高校就业指导部门) 的自媒体关注也不够。用人单位、高校和求职者对自媒体的关注、选择和使用程度的不同一定程度地加深了就业信息的不对称, 影响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

3. 不同信息渠道的自身特点影响其作用发挥

传统媒体的高成本、传播的滞后性和便捷性差, 已经使其丧失了在就业信息传播中的优势, 逐渐被人们所摒弃。传播速度快、成本低廉和适用范围的特点使得互联网成为就业信息最主要的传播渠道。而优点更为突出的自媒体则受到“信息量过大, 筛选利用耗时”和“平台太多, 易被忽视”等缺点的制约,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应用的快速普及。这充分说明不同媒体在就业信息传播过程的特点左右人们的选择, 影响着其作用的充分发挥。

四、建议

信息传播渠道的特点和人们选择的偏好在信息传播渠道选择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在就业信息传播渠道的选择使用时, 要紧随信息时代的发展, 科学选择, 合理使用, 确保就业信息的有效传播, 促进大学生充分、高质量就业。

(一) 明确主体责任, 构建大学生就业信息一体化平台

1. 注重全局性, 建设一体化的就业信息平台

政府是社会就业的责任主体, 也是大学生就业的责任主体。为了促进社会就业, 政府在注重政策制定和机制建设的同时, 也应在就业信息传播渠道的选择和建设方面进行顶层设计。一是要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方针, 整合政府、用人单位和高校等的资源, 建设集信息收集、发布于一体的, 跨区域、跨行业的全国性就业信息一体化平台, 服务于社会就业。二是要注重现代信息和传媒技术的使用。大数据 (big data) 和云计算 (cloud computing) 为巨量信息处理提供了崭新和便捷的手段, 特别是巨量信息的价值挖掘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有助于人们简化信息检索过程, 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采用大数据等新技术处理就业信息, 有利于就业信息方便、快捷的传播和高效的利用。

2. 注重差异性, 建设富有特色的就业信息库

因为每年庞大的毕业生队伍求职意向不尽相同, 而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和用人要求也不一样, 全国性就业信息平台将很难满足所有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的需要。而按照区域、行业、企业和高校的特点, 建设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富有自身特色的就业信息库, 就显得尤为重要。特色就业信息库既可以满足不同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 也可以降低大学生求职就业信息筛选利用的难度, 降低就业成本。

建设特色就业信息库, 既要避免重复建设, 又要注重资源共享。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 布局要合理, 覆盖要广泛, 防止重复建设带来浪费。要注重特色就业信息库与一体化就业信息平台的融合, 实现资源共享, 实现信息的最大化利用, 满足不同用人单位和求职者的需求。

(二) 明确高校与用人单位是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行为主体, 丰富就业信息的发布渠道

高校和用人单位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行为主体。高校和用人单位要积极参与全国性就业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 依托一体化平台建设自己的就业信息收集、发布终端, 实现就业信息快速传播和全面覆盖。要注重研究求职者, 特别是毕业生求职就业信息收集时渠道选择的偏好, 要注重发挥不同信息传播渠道的优势, 结合企业 (高校) 、行业、区域自身特点合理选择、综合利用不同媒体, 实现就业信息的有效传播。特别要重视自媒体的选择, 充分发挥其扁平化传播、受众面广、传播速度快、传播成本低的优点, 实现就业信息的资源共享, 更好地服务毕业生的求职和用人单位的招聘。

(三) 强调毕业生是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主要行为主体, 促进就业信息平台的充分使用

毕业生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行为主体, 别人无法替代。毕业生要在良好的职业认知和社会认知的基础上, 进行理性的自我探索, 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求职意向, 缩小信息收集的范围;应积极了解和掌握社会就业信息发布的渠道、特点, 主动了解区域、行业和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 提高收集的就业信息与自己的求职意向的吻合度;要掌握信息收集、筛选的原则与方法, 有效分析和利用所收集的就业信息;要有团队精神和助人意识, 积极与他人共同收集、共享就业信息, 提高信息利用率。

(四) 加强就业指导, 提高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利用质量

高校要充分利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 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 特别是加强对大学生收集、筛选和利用就业信息方法的教育, 积极培养大学生在就业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互助意识, 提高就业信息传播速度、范围和利用效率。

用人单位要积极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 利用校园招聘、面试和见习等机会, 引导大学生了解用人单位发布就业信息的渠道和习惯;积极与高校就业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互动, 实现信息的互通互联, 努力培养和形成毕业生、用人单位与高校三者一致的信息传播习惯, 降低就业信息的传输损耗。

毕业生要主动接受、积极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 要重视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就业信息收集渠道的选择;要了解用人单位、高校以及政府主管部门传播就业信息是信息传播渠道选择的习惯, 主动收集就业信息。

五、结语

现代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 在丰富就业信息传播途径的同时, 也增加了大学生就业主体选择就业信息传播渠道的难度和成本, 降低了就业信息的利用效率和利用质量。遵循方便、快捷、高效的原则, 选择更加符合招聘者 (用人单位) 、服务者 (政府、高校等部门) 与求职者使用偏好的传播渠道, 构建覆盖更为广泛、传播更为有效、全国性一体化的就业信息平台, 将有利于克服大学生就业信息不对称、利用不充分和主体选择偏好不一致带来的大学生结构性就业难的难题, 进而推动大学生充分和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王婉婷.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的采集与利用[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12 (6) :46-49.

[2]许文杰, 金天星, 郑曼.论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就业信息的不对称[J].河北大学学报, 2011 (2) :139-141.

[3]廖祥.何为新媒体[J].现代传播, 2008 (5) :121-125.

[4]周海英.新媒体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 2008 (7) :84-85.

大学生毕业就业信息需求分析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信息需求

伴随着社会市场的不断更新发展,我国就业市场已经成为招聘单位和人才双向选择的状态,大学生对毕业就业信息的获取和掌握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招聘单位想要了解学生的学历、职位需求、期望薪资等全方位的信息,并以此确定大学生的就业意向。这就需要双方通过一定的渠道来作为彼此的沟通方式,而招聘会和网络则就逐渐演变成了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途径,并且这些方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大学生和招聘单位的信息需求,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因此必须加强对信息平台的重视,从而满足大学生毕业就业信息需求。

1 大学生毕业就业信息需求

1.1 软件需求

对收集到的招聘信息,进行综合整理、呈现、分析,就需要一定有效的软件为载体,需要通过搜索引擎等类似的工具进行信息搜集,再通过统计软件对毕业就业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还需要创建能够实现大学生与招聘单位之间的及时沟通的信息平台,最终达到学生和招聘单位的双方共赢的效果。而这一系列的程序离不开信息化技术,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涵盖了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同样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因此,借用网路平台,获取更多的毕业就业信息,然后通过具体的软件做全面的分析,这不仅能够为大学生择业就业提供便利,还能够为企业获取优秀人才提供更多的帮助。

1.2 资源需求

即将面临毕业就业的大学生对就业招聘信息的关注程度也会越来越高,并在长期浏览的状态下,掌握大量的就业招聘信息,其中私有企业,国由企业,合资企业等各种类型企业的招聘信息。以及不同企业的不同工作岗位的信息,几乎能够满足大多数大学生的毕业就业信息需求。而大学生也需要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具体的对比分析,最后选择与自己要求相符合的工作岗位和企业投送简历。不仅如此,招聘单位也会对应聘或与自己企业岗位相符合的大学生进行比较筛选,做一个初步选择,这样的状况下,企业就需要借助一个像网站、论坛之类的平台,发布招聘信息,接收应聘信息,从而满足大学生对毕业就业信息的需求,以及招聘企业的信息需求。

1.3 服务需求

想要招聘单位和大学生对毕业就业信息的需求得到满足,就必须在整个过程中,有专业的相关人员做指导。现在我国已经有很多关于对就业信息进行分析方面的人才了,他们的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和招聘单位对毕业就业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为双方提供就业和招聘服务,从而实现双方各自的目标。他们的存在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获取合适的工作,还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其已经逐渐衍生和发展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服务行业,能够为大学生和招聘企业提供专门的服务,且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双方的需求。

2 大学生毕业就业信息需求现状

大学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近年来,各大高校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随之逐渐增加。而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长,质量有所下降,这就直接对社会市场形成了一定的冲击,随着呈现出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的社会现象,每年都会有许多学生无法顺利毕业,而就业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就是导致大学生无法顺利就业的一大关键因素。就业信息就是指大学生毕业后,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所获取和掌握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分布十分广泛,不仅包括就业市场的岗位信息,还包括与职业资格相关的教育培训信息等。但是因为各种影响因素的存在,导致大学生无法正确掌握最新就业信息,使得所搜集的信息不能满足大学生毕业就业的需求,最终造成了就业难的局面。

3 大学生毕业就业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

3.1 求职岗位信息

求职岗位信息所包含的是求职岗位的稳定性、岗前培训和任职要求等信息内容。求职岗位信息对大学生选择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在进行岗位选择时,会对工作的稳定性,工作的待遇,以及招聘的要求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最终才会选择既能满足自己的工作需求,又能符合招聘单位要求的工作。

3.2 招聘单位信息

招聘单位所涉及的内容是单位的知名度、性质、规模和发展等等。大学生在收集毕业就业信息时,通常都会对招聘单位进行综合考虑,这主要是为了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不仅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还可以使自身得到良好的发展。所以,现在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一般都很注重企业的知名度和规模发展,这不仅是为了寻求一份好的工作,更是为了能够在工作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3.3 工作区位信息

除了上述两种信息因素之外,大学生毕业就业信息需求还需工作区位信息密切相关。工作区位所涉猎的内容有地区交通、卫生环境、安全程度等等,也可以说是人和环境的匹配。现在大学生毕业选择就业时,会对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而不再只是单位本身的因素,尤其是单位所在的地区,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单位的发展前景等等,这就使得大学生在毕业选择工作时变得更加理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毕业就业过程中对信息的需求是十分需要关注的,而合理地利用所获取的与就业相关的信息,以及恰当利用学校和招聘会等各种渠道所提供的毕业就业信息是需要受到高度重视。毕业就业信息的工作人员和大学生自身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从而对毕业就业信息需求有一个充分的、全面的自我认知,合理利用毕业就业过程中所获取的就业信息,为就业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栗梅.试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的采集与利用——以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为例[J].科技信息,2011(14).

[2]孙凤琴,张会珍.大学生个性化就业信息咨询服务及其保障研究[J].现代情报,2008(02).

[3]张药.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市场,2007(35).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河北省保定市 071002

湖南农业大学就业信息网分析报告 篇4

1.需求信息整合在一个Word文档(其它文件格式编辑器不兼容,无法在正文中发布,如果必须发出,如“登记表”可作为正文的附件);

2.营业执照副本(或同等资历证明)电子版,3.将以上两种材料作为邮件附件发我中心电子邮箱:。邮件标题使用以下格式:“某单位(全称)招聘信息”或“某单位(全称)实习信息”。尽量定稿后再发布,不要反复修改。合格的信息在2个工作日内必定发布,请用人单位耐心等待回复,不要反复来电催促。如果2个工作日还未发布,可能是您的信息不符合要求,或者由于邮箱问题我中心没有收到您的邮件,在这种情况下请电话联系就业指导中心后,修改信息或重新发送邮件至kdjyzx@163.com。

流程:

①【用人单位发送信息和资历证明】

用人单位准备材料:需求信息(或填写后的“青岛科技大学2010年毕业生需求计划表”)、营业执照(此两项为必须材料)、企业简介等材料电子版本。

将材料作为附件发送至我中心电子邮箱:kdjyzx@163.com,电话联系就业指导中心,确认我中心已收到用人单位招聘信息。

②【就业中心审核、发布】

我中心工作人员审核。

审核通过的信息,我中心随时在青岛科技大学就业信息网进行发布。要求:

①【信息内容】

内容必须合法、真实、准确、充实,包括“单位简介”、“岗位描述”和“应聘方式”。方便学生加深了解,按照个人意愿与贵单位取得联系。

②【信息格式】

招聘信息正文

字体:宋体(中文正文)、Calibri(英文正文)、五号、取消所有下划线,重点项目可加粗。正文尽量只使用文本文字,尽量不要使用表格和图片。

招聘信息附件

如需发布“报名表”等附件,请在文件名中注明,多个附件使用“附件1:„„(附件名称)”“附件2:„„(附件名称)”等作为文件名。正文之外没有注明的文件一律作为附件发布。

来校宣讲的企业信息发布流程和要求同上,请在邮件中注明来校的具体宣讲时间和流程,并电话联系所到校区就业指导中心,确认宣讲时间和地点等。

青岛科技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

四方校区: 青岛市郑州路53号

电话: 0532-84022653(FAX)

崂山校区: 青岛市松岭路69号

电话: 0532-88956956(FAX)

网址:http://job.qust.edu.cn

湖南农业大学就业信息网分析报告 篇5

随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高速发展,各个公司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对软件或者硬件的开发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使得一般的本、专科毕业生对任职要求望而却步,或经常被拒之门外.

从总体上看,软件工程涉及面很广,就业市场广阔,社会需求量也是各类专业中最大的.一般要求为计算机、信息类相关专业,具备一年以上的相关软件开发经验.目前,社会上关于JAVA/J2EE、VC++、.NET、数据库这些技术要求还是占主导地位的.另外,熟悉Windows、Linux应用平台和内核的开发是在应聘时的一个优势.对于软件开发人员,熟悉数据结构、算法设计和软件工程思想是很必需的.而硬件方面的职位都需要有一定的经验,经验越丰富的应聘者就越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由于应届生硬件调试经验偏弱,很难得到招聘单位的赏识.从中也可以看出很多的大型企业要求求职者需要具备比较高端的硬件开发技术,如嵌入式系统、DSP、FPGA等(基本的如画板、调试).网络及通讯行业作为近几年发展较为迅速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着上升的趋势,网站的设计、维护、管理成为公司对外宣传的主要手段之一,从侧面增加了该方面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但该技术在社会上有很多人通过自学都能掌握,对于毕业生来说并没有太大的优势.而通讯行业的要求比较高,GPRS/CDMA/3G等技术都属于高新技术,相关的技术人员还比较少,应届生如果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有一定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该门技术,在一些比较大型的通讯技术公司当中任职还是有相当宽阔的前景的.

我们的优势和劣势

从对IT、信息类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来看,目前,对于我们电子信息专业的学生仍然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我们同学们处于一种动手能力差、实践经验不足的情况,特别是各招聘信息上列出来的要求,只能勉强适应其中的一、两条,有些同学基本上很难找到自己觉得能被看重的岗位,更谈不上熟练、精通这样的要求.

本专业同学现在掌握的技能多为一些比较基础性的知识,只有部分同学能够掌握或了解一些比较市场性的技能,如ARM软硬件开发、JAVA、Linux等.这种情况对就业是很不利的,因为对于一些公司来说,象模电数电、C语言这些基本知识应该是属于必备的,适合公司目前欠缺的专业技能的应届生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人才.

另外,我们面临的最大劣势是实践能力差,没有相关的研发经验,对工程项目构筑没有概念.可能一个专业中目前有接触过工程项目的同学犹如凤毛麟角,对整个项目的开发流程几乎就是一片空白.到现在为止,我们所做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基础的、验证性的实验,按图索骥,缺乏一些实实在在的本领.自己想到去做的可谓是小打小闹,一些实用性不是很强的事情.如果真正的要投入到项目开发的实践当中,是很难适应开发要求的,所需的开发周期会拖得很长,这种情况是任何一个招聘单位所不愿意看到的.

而在优势方面,我们也是有的但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有像蔡坚勇老师、吴允平老师等一些出色的老师,也曾在挑战杯和电子设计竞赛中屡获殊荣,但由于一些新老校区之类的客观因素影响,再加上同学们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导致这么有利的优势渐渐变成遗憾.假使我们能充分意识到现有的不足,提早做一些准备工作,为技能提高以及了解就业做出一些实际的事情,走在其他竞争对手的前面,相信这也将成为我们的一个优势.

湖南农业大学就业信息网分析报告 篇6

一、全国大学生一站式服务系统的意义

1.一站式注册,轻松覆盖各站点:教育部、省市和高校就业网间互联互通,只需在教育部、省市和毕业高校就业网任何一点注册成为用户,即可将招聘信息一站式发布到指定站点,提高招聘效率。

2.信息专享、共享相结合:除了能获取注册网站上的信息,只需激活,即可检索所有激活网站发布的求职信息,实现最大限度共享。

3.多手段实现用人单位和求职学生间的高效交互:系统提供站内交互、手机短信、邮件系统、视频面试等方式实现与求职学生间的便捷高效交互。

4.诚信就业:依托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籍数据库和各高校的学籍库,实现学籍信息实时验证,验证通过的简历将显示“学籍验证成功”标识,推动诚信就业。

二、系统为用人单位实现的功能:

• 用人单位在教育部、省市和高校任一就业网上注册后,可以方便的成为其他就业网站的用户。

• 用人单位在某一就业网注册,就由该就业网审核其资质,其他就业网自动承认其资质有效。

• 用人单位资质审核通过后,可向任一就业网发布招聘信息。

• 用人单位如果一周内没有被及时审核,可以选择更换其他就业网来进行审核。• 可向教育部、省市、高校就业网定向发布需求信息。

• 依托全国高校毕业生生源数据库,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出发,提供科学有效的毕业生生源检索服务。

三、单位用户操作流程:

1.点击登录:进入江南大学就业信息网-全国大学生就业一站式服务系统(http://jiangnan.ncss.org.cn/rec/login);

2.注册账户:进行“注册”,可以进行单位信息查看、编辑等;

3.系统管理:单位用户创建管理,手机短信历史记录等;

4.职位管理:职位的添加、编辑、查询,职位发布站点选择等;

5.招聘管理:应聘简历管理、简历搜索、数据导出等;

6.网上招聘会:查看、参加网络招聘会等;

7.我的人才库:收藏人才简历,联系求职者等;

8.生源信息:检索应届生生源数据等;

9.统计报表:进行应聘学生来源统计等;

湖南农业大学就业信息网分析报告 篇7

2010年就业蓝皮书称,2009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约为86.6%,至少有100万大学生处于失业状况,2010年毕业大学生约630万,2011年的大学毕业生总量在740万人左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正确认识在信息社会下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并深入研究探索解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意义

1.1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

我们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将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输送到现代化建设的岗位上去,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1.2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

高校毕业生就业承载着千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直接体现了“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这一重要思想。高校要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带着满腔热情,千方百计地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尽最大努力帮助毕业生充分就业。

1.3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高等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提高质量,而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学生的就业状况反映社会对人才的评价和需求,也体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2 信息素养和就业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最早是由保罗·车可斯基于1974年提出来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1992年美国的Christina Doyle利用循环问卷法,将信息素养进一步定义为“有能力自各种不同的信息来源,获取、评估及使用信息。我国学者认为“信息素养是指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高效获取,正确评价和善于利用信息的能力。它包括信息学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对信息的敏感度和信息获取、整序、利用、评价的能力。”可分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四个方面。毕业生的就业信息素养是指毕业生遵照良好的信息道德情况下具有敏锐的就业信息意识,熟练的信息知识运用技巧以及较强的就业信息加工处理的能力。具备较高就业信息素养是通向实现知识价值、避免“知识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

3 就业信息素养低导致大学生不能成功就业

造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有教育结构与市场不相匹配的客观方面原因,也有学生自身的主观方面原因。就学生自身而言,在具备相同知识储备的情况下,信息素养的高低是影响他们就业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较低的信息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就业信息意识不强、主动获取就业信息知识不足,造成就业信息匮乏

高度信息化的今天,信息呈现几何式的增长,前所未有的大量就业信息不断展现在求职者面前,不应出现就业信息匮乏的现象。但据我课题组问卷调查:您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就业信息的?问卷显示:50%通过学校就业指导中心,27%网络、媒体发布,15%学校老师提供,3%同学相互告知,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的仅占5%。结果表明:多数学生认为就业还是依靠学校的力量、教师的推荐,自己主动获取就业信息的意识很弱,造成学生获取就业途径狭小,信息不足。就业知识的不足,也直接制约着学生的成功就业。就业不仅仅是所学专业的比拼,更涉及到综合知识的掌握,近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推动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优惠政策,但部分学生知之甚少,致使国家的政策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如:在自主创业方面,免除了相关行税费,并提供小额贷款资助;在鼓励下基层方面,除给予一定的生活保障外,在落户、职称、考研、考公务员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在困难救助方面,毕业后可以登记失业,享受失业人员优惠政策等等。如果大学生具备较高的就业信息素养,知道如何获取就业信息,如何将自身条件与目标单位匹配,就可以为就业做好准备。

3.2 就业信息的辨别与处理能力不强,不能有效就业

面对大量的就业信息,学生如何从中甄别出适合自己的就业信息,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是大学生能否成功就业的关键。由于学生信息素养不高,获取就业信息途径不畅,疲于期望参加各种招聘会,寻找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因此他们大多采取“多面撒网”、“重点捕鱼”的策略,但这种“多点出击”的做法,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在问卷中:您是否能从纷繁复杂的招聘信息中较快地获取对你有直接帮助的信息?您对面试的企业信息是否深入关注?您是否能够分辨出招生信息中的虚假信息?等问题中,超过半数的回答是否定的;在对“你认为频繁参加招聘会能否有效获得就业机会?”结果显示:学生并不能从中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学生又感觉没有其它更好的途径。如果学生就业信息的辨别能力强,信息处理能力得心应手,那他们获得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将大大提高。

3.3 就业信息道德缺失,导致就业环境缺乏诚信

诚信是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石。在毕业生就业中存在企业和学生双向缺乏诚信的现象,部分企业提供虚假企业信息,不执行合同所规定待遇等;毕业生利用就业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向用人单位提供不诚实信息,随意的违约等,致使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增加了成本,降低了其招聘积极性。在调查问卷中;您能否如实向招聘企业提供自己真实信息?面临较好就业机会时,您是否回用虚假信息先占得就业岗位?等问题时,有近40%的学生认为,首要目的是占有就业机会,自己是善意的欺骗,工作后会加倍努力,对于临时的不诚信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这样的想法被理解、接受,大学生进入社会的第一步就把诚信踩在脚下,那必将动摇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石,社会必将倒退。

4 大学生就业信息素养的培育

大学生就业信息素养关系到他们如何更好实现在校所学的知识价值、如何更好实现知识向生产力的转化。只有加强大学生就业信息素养教育,高等教育才能充分发挥培养人才、服务于社会的职能。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因此大学生就业信息素养的培养应从以上四个方面入手:

4.1 树立敏锐的就业信息意识

大学生就业信息意识是指学生在思想上对就业信息价值的认知,是对就业信息的敏感程度和理解力等方面的意识。意识决定行动,只有具有敏锐的就业信息意识,才会积极地关注就业信息、收集就业信息、拓展就业信息渠道,即认知理论中的选择性注意,重点关注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就业信息意识不应仅在学生就业时才开始进行培养,意识的培养是在点滴中收获的,在新生入学后,我们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协作意识、创新意识、学团工作意识等等,使大学生具备自我学习、自我更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在就业时,强化其就业信息意识,当其有敏锐的就业信息意识时,就会努力多了解一点社会就业情况,多掌握一点工作信息,就多一分就业机会。

4.2 掌握更多的就业信息知识

就业信息知识是指学生在就业时所应具备的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涵盖内容很广,可包括(1)用于自我发展的信息知识。这种信息知识对于选择和改善自己的职业和获得广泛的知识起着基石的作用。如学生是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他就必须具备较深厚的本专业的信息知识,这是就业的根本。(2)善于预测将来的信息知识。捕捉与将来个人发展关系密切相关的信息,以证明自己的奋斗目标和方向是否符合实际。学生要对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动向、人才需求方向要有较为准确的判断,这是就业优劣的前提。(3)交往信息知识。是指通过信息来拓展人际关系,使个人与他人交流时,顺利地捕捉要点,切中要害,为自己的工作打开良好的局面。沟通在当今社会环境中已愈发重要,在强调协作的今天,语言知识、心理知识、礼仪知识等交往信息知识在就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是就业的保障。

4.3 提升就业信息能力

就业信息能力是指人们获取就业信息、处理就业信息、加工就业信息的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培养所具有的获得基本就业、维持就业以及在需要时重新获得就业的能力,是一种与职业需求相关、动态发展的各种有益于成功就业的能力组合。它包括从学生到员工角色转换应具有的最初就业能力,也包括未来职业生涯发展应具备的胜任力。大学生就业信息素质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进行,还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如参加学生信息教育讲座、模拟招聘会等,掌握各信息资源的使用方法和要求、信息资源等的使用技巧,从而培养毕业生自身的信息需求意识、信息处理能力,这样大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人生目标、职业规划有效地收集各种相关资料与信息,从容地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选择性地加以利用。

4.4 恪守就业信息道德

就业信息道德指人们在就业信息使用、传播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大学生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接受信息道德教育,树立遵守道德、遵纪守法的观念,诚信就业。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更是大学生应该恪守的求职择业道德规范。自荐材料弄虚作假,不能向用人单位提供真实的个人材料;岗位能力证书上弄虚作假,伪造各种证书;在履行就业协议上不守信用,随意违约等行为,不诚实守信的择业行为,会给社会、学校、学生个人带来了一系列不良的影响。为此,高校一定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尤其要加强集体主义和诚信意识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建设,要引导学生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学生德育的提高也就解决了就业信息道德缺失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金仲.浅谈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与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2):179-180.

[2]王远库.论地方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缺失与培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22-125.

探究大学生就业工作信息化问题 篇8

【关键词】信息化 学生就业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24-02

一、就业工作信息化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意义

1.高校就业工作的信息化能够有效提高其就业工作的社会化程度

在高校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校建设也只是单纯的局限于课堂教学、文件传达以及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等方面,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学校建设工作成功突破了传统形式下存在于社会和学校之间的围墙,将学生引领进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学生借助网络,对各种社会现象都有了一个更为深入的认知,促使学生的思想观点以及择业观都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和强化。

2.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处于求职阶段的毕业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信息,同时也带来一种信息的易得性、可送性以及多元性,使学生的求职就业彻底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另外,借助网络平台进行交流,有效的减少了学生的就业成本。

校方就业指导中心通过借助网络技术开展的一系列的网上职业测评,实现了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对于学生也更倾向于通过网络平台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相关的讨论和交流,反映出的都是学生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通过实施的网络调查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择业心态,从而为其后期的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提供了可靠地参考。面对网络上的海量资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实时就业政策,提高学生的就业技巧,另外对于丰富就业工作者的素材也有着重要意义。多媒体的信息传播机制能够促使高校学生就业工作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同时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也赋予了就业工作的时效性特点。

二、强化大学生就业信息化的措施

1.加强学习,强化高校就业队伍建设

对于高校就业工作网络化的发展,不仅需要必备的硬件资源,同时软件资源也必不可少。在学生就业阶段,高校教师担当着一重要的引导者角色,所以大学生就业工作信息化的实现也就需要具备一支具备高素质、现代化的师资队伍。

(1)教师要做到自身适应性的转变。学生就业工作信息化的实现首先就要求教师自身要能够实现包括教育理念、方法以及思维模式等多方面的根本转变和全面提高,而要做好这一点,还需要在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并积极学习网络技术,在具体工作中做好网络技术的应用来解决学生就业问题。

(2)随着就业工作网络化的不断发展,教师在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上相比之前也有了一个较大的转变。虽然网络技术不可能替代教师的重要角色,但它却可在一定程度上将教师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空间解救出来,从而赋予其足够的时间来对待学生的指导工作,以实现在就业指导中发挥出教师的最大效用。所以,对教师而言,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开发技能并能够熟练的掌握相应的网络技术操作技能,才能够为高校人才就业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相应的作用,贡献自己的价值。

2.明确就业信息网站建设的工作目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校园就业网站建设也成为了高校学生实现顺利就业的必要环节。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学校就业工作信息化的实现提供给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保证。目前,就业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及时的捕捉到当前的一些就业信息,更重要的是当前不少用人单位也都已经将网络招聘作为了搜罗人才的一种主要手段,所以,高校就业信息网站建设也就显得意义深远而重大,其发展目标也应该建立在搭建一权威的就业信息平台和能够为求职者提供大量的真实有效的就业信息的目标上。就业工作信息的顺利发展的必要前提就是就业网站的建设。就业网站的建设作为实现就业工作信息化的一必备物质基础,在建设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形式,要从学校的需求出发。在学校就业信息网站建设过程中,软件建设相比较于硬件建设具有更多的复杂性,也必须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在就业网站建设工作中,就业观念以及网络认知等潜件建设应放在首要位置。

3.完善网上就业指导体系

加快学校就业信息网站建设,是实现就业工作信息化的重要保证。作为高校就业工作的一重要环节-——大学生就业指导,对帮助学生实现顺利就业具有重要的帮助。通过就业信息网,指导教师可这对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具体问题给予一定的帮助,这一形式也彻底的摆脱了传统形式下的时间、空间限制;同时,通过就业信息网学生也能够了解更多的就业政策,改善了传统形式下学生只能通过询问指导教师的各种弊端,不但为学生提供给了更多的便利,同时也有效地减轻了指导教师的工作量。

三、结语

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高校就业管理工作者,为有效地缓解和解决学生就业难问题,就需要在其就业过程中给予科学的指导和帮助,充分推动学校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发展。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信息化的发展道路也必定会越走越宽,相应的学校就业工作信息化在促进高校就业方面也必定会发挥出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婷婷,孙中华. 大学生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辽宁教育研究,2006,03:99-101.

[2]钱琨. 大学生就业信息化建设问题探析[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9,03:96-100.

[3]余蓝.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信息化路径分析[J]. 现代教育技术,2010,01:140-142.

[4]方伟. 大学生就业工作信息化新探索[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04:3-6.

湖南农业大学就业信息网分析报告 篇9

(2011年10月20日统计)

展位号 用人单位

1.秦皇岛海运煤炭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2.北京华亨时代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3.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4.吉林昊宇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5.中航工业哈尔滨轴承有限公司 6.海湾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7.秦皇岛工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8.泰康人寿保险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 9.唐山市金塔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10.中船重工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11.北京中普友通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12.宁波千普机电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3.秦皇岛兴龙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14.哈尔滨斯达皓普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15.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宣化雷萨泵送机械厂 16.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17.河北津西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8.燕山大学计算机软件中心有限公司 19.北京广厦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20.宁波金海电子有限公司 21.大连机床集团

22.宁波耐特电器有限公司 23.保定长城内燃机制造有限公司 24.亚大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25.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 26.郑州四维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27.北京国冶锐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8.北京燕山嘉恒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29.天津天大求实电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30.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 31.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32.重庆赛迪重工设备有限公司 33.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 34.和氏璧化工

35.石家庄银河微波技术有限公司 36.长治清华机械厂(一院519厂)37.河北诚信有限责任公司 38.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 39.开封空分集团

40.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1.TCL家电集团

42.北京健之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43.北京北方空间钢结构有限公司 44.北京利达智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45.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 46.天津市天锻压力机有限公司 47.唐山东海钢铁集团特钢有限公司 48.襄樊学院

49.北京航天慧海系统仿真科技有限公司 50.秦皇岛市康泰医学系统有限公司 51.河北物流集团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52.秦皇岛红星美凯龙全球家居生活广场 53.廊坊燕京职业技术学院 54.河北亚大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55.博深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56.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7.北京逸思博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58.天玛生态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9.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 60.华研精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61.保定三伊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62.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63.航天科工集团伺服技术研究所(南京晨光集团)

64.河北宏昌天马专用车有限公司

65.石家庄思八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秦皇岛分公司 66.秦皇岛市傲森尔装具服装有限公司 67.北京凯恩帝数控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68.中国科工集团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69.阿尔特(中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70.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 71.秦皇岛荣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72.秦皇岛盘古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73.石家庄扬子江净化工程有限公司

74.北京思源兴业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秦皇岛分公司 75.北京全三维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6.北京燕华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77.北京博超时代软件有限公司 78.安徽华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79.晨光生物科技集团 80.大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81.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82.山东胜利钢管有限公司 83.北京金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84.华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85.华升富士达电梯有限公司

86.廊坊市管道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87.天俱时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88.长安汽车轻型车事业部 89.住友建机(唐山)有限公司 90.北京奇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 91.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92.河北海贺胜利印刷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93.河北大元建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4.住友重机械(唐山)有限公司 95.秦皇岛嘉辉水产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96.北京华信智原教育技术有限公司 97.秦皇岛市隆达润滑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98.秦皇岛武山工贸集团

99.黄骅市信诺立兴煤化工有限公司 100.秦皇岛尼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101.秦皇岛东易科技有限公司 102.华仪风能有限公司

103.承德苏垦银河连杆股份有限公司 104.烟台环球机床附件集团有限公司

105.中国北车永济新时速电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106.邢台轧辊铸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07.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

108.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 109.荏原博泵泵业有限公司 110.唐山开元自动焊接装备有限公司 111.秦皇岛华成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112.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 113.中航工业天津航空机电有限公司 114.兰州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115.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建华西道证券营业部 116.邯郸金狮棉机有限公司 117.北京金岳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118.荣信股份辽宁荣信防爆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119.河北实华科技有限公司 120.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121.天津市天发重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122.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

123.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24.河北旭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125.大连豪森瑞德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126.天津市长虹立川科技有限公司 127.承德市精密试验机有限公司 128.秦皇岛晨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29.河北敬业集团

130.佳木斯常发佳联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131.秦皇岛华瑞煤焦化工有限公司 132.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3.河北华北石油荣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134.保定向阳航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135.石家庄华海冶金科技有限公司 136.美铝渤海铝业有限公司

137.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138.承德华富玻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139.京东方(河北)移动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140.北京科勒有限公司

141.天津富赛克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142.河北钢铁集团宣工公司 143.秦皇岛方华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144.首钢矿业公司

145.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146.固安嘉祥皮草有限公司 147.天津市中重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148.秦皇岛瀚凌网络营销有限公司

149.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唐山新东方学校 150.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公司 151.江苏苏南重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152.徐州达一锻压设备有限公司

153.中冶京诚(营口)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154.秦皇岛耀华玻璃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155.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 156.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 157.哈尔滨哈飞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158.北京世维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59.上海三一精机有限公司 160.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161.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62.新兴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163.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秦皇岛研究设计院 164.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 165.辽宁手表有限公司 166.北京迪赛奇正科技有限公司 167.秦皇岛戴卡美铝车轮有限公司 168.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 169.博深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170.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171.北京慧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172.中航力源液压股份有限公司 173.华润置地北京大区

174.江苏省宏晟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175.邢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176.山重建机有限公司

177.秦皇岛开发区海纳电测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178.兰州兰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179.宝钢苏冶重工有限公司 180.河北钢铁集团九江线材有限公司 181.天威保变(秦皇岛)变压器有限公司 182.万向钱潮(上海)汽车系统有限公司 183.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184.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榆次分公司

(未完待续)

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求职准备(二)分析就业信息 篇10

一、就业信息的内容

就业信息是指用人单位发布的、择业者未知的、经过加工处理后对择业者具有一定价值的客观存在的就业资料和情报。大学毕业生要成功地实现就业,不仅取决于个人的学业成绩、能力水平、综合素质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因素,同时也与毕业生能否及时有效地获取就业信息密切相关。

就业信息可以分为宏观信息和微观信息。

(一)宏观信息

宏观信息是指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的方针政策规定,国家对毕业生的就业政策与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信息,社会各部门、企业的职业需求情况及未来产业、职业发展趋势所要求的信息。简单说,宏观信息包括行业信息、职业信息、企业信息等。掌握这些信息,就可宏观地把握就业方向。

(二)微观信息

微观信息是指某些具体的就业信息。如用人单位的职位空缺情况、、岗位职责、职业发展前景、需求专业、任职条件、福利待遇等。这些信息是在大学即将毕业时所必须搜集的具体材料。

二、就业信息的筛选方法与技巧

搜集就业信息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对广泛搜集来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和判断,择优而行。

(一)就业信息的筛选方法

毕业生搜集就业信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全方位搜集法

把与你的专业有关联的就业信息统统收集起来,再按一定的标准进行整理和筛选,以备使用。这种方法获取的就业信息广泛,选择的余地大,但较浪费时间和精力。

2.定方向搜集法

根据自己选定的职业方向和求职的行业范围来搜集相关的信息。这种方法以个人的专业方向、能力倾向和兴趣特长为依据,便于找到更适合自己特点、更能发挥作用的职业和单位。需要注意的是,当你选定的职业方向和求职范围过于狭窄时,有可能大大缩小你的选择余地,特别是你所选定的职业范围是竞争激烈的“热门”工作时,很可能给你下一步的择业带来较大困难。

(二)就业信息的筛选技巧

毕业生通过上述渠道所收集到的原始就业信息都比较杂乱,有相当一部分信息是没有用处的。毕业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对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以筛选处理,使获得的信息更具准确性、全面性和有效性,使之更好地为自己的求职服务,在处理这些信息时应把握以下技巧:

1.搜集方向

专业相符、有发展前景、适合自己特点、有发挥作用空间的就业信息。

2.掌握重点

将收集到的所有就业信息进行比较,初步筛选之后,把重点信息选出,标明并注意留存,一般信息则仅做参考。

3.适合自己

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毕业生应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

4.注意信息的时效性

搜集到就业信息后,应适时使用,以免过期。

5.分析判断

把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来的信息按地区、按性质进行分类,再按自己的择业标准进行等级分类,把那些自己感兴趣的单位列为第一等级,作为求职择业的重要选择方向。

6.兼顾冷门

确定信息搜集范围时不能局限于“热门”单位,和周边较近地地区,这样一来,会大大降低就业的成功率。

【小贴士】识别虚假招聘信息

1.将岗位头衔“美容”的招聘

卖保险的喊成“财务规划师”或“理财顾问”,销售英语软件的美名其曰“语言教育顾问”,最有杀伤力的也是最隐蔽欺骗的是“储备干部”头衔、吸引了无数应届大学生竞折腰。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岗位工作内容或岗位薪酬缺乏吸引力,用“美名”可以诱骗到一些单纯的廉价劳动力。

2.除了“董事长”和“总经理”,一个公司内的其他岗位都“奉献”出来的招聘

这种招聘其实是为了壮大声势,本来只有几个岗位空缺,但为了显显自己“财大腰粗”就激动的把所能想到的岗位给添了上去。

3.岗位薪酬不说月薪说年薪

或者月薪模模糊糊一个大范围,“月/年薪”前边还加有“…者”定语的招聘。“优秀者”和“努力者”是常用的前缀定语,岗位多数是销售岗位,如证券公司或黄页公司采用电话营销的销售岗位。应聘前自己要掂量好,这可是一个大浪淘沙的岗位,据了解,迫于找不到工作而选择这种工作的人,99%会在三个月内因为业绩不好拿不到糊口钱而自动离职。

三、就业信息的渠道

就业信息越广泛,择业的视野就越宽阔;就业信息越有效,择业的把握性就越大。就业信息多种多样,搜集的渠道也各有不同。

(一)各高校的主管部门

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办公厅(或指导中心),作为毕业生就业的重要中介机构,与中央有关部委和各省市的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以及有关用人单位保持着经常、密切的联系,国家有关就业政策规定、地方的有关政策、各地举办“双选”活动的信息、有关用人单位简介材料及需求信息等,学校的主管部门一般都有能及时掌握。他们提供的信息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明显的优势。这应该是同学们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

(二)各级毕业就业主管部门和就业指导机构

每年教育部都要制订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方针、政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管部门也要相应地制订实施意见;国家教委各珞地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也要开展信息交流和咨询服务,这也是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渠道。

(三)各级、各类供需见面会

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和人才招聘会是由高校或当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组织的,让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直接见面、洽谈的一种择业活动方式,毕业生将直接面对招聘单位,通过彼此的交流可以获得更为丰富和全面的信息,而且可以当场拍板、签订协议,比较简捷有效,可以大大提高毕业生应聘的成功率。

供需见面会有多种形式,如,学校举办的供需见面会,各地有关主管部门每年也要组织几次大型供需见面会,有的还分季节、分专场等。

人才招聘会主要是社会各级人才市场举办的与大学毕业生有关的招聘会,人才市场在一定的时间向用人单位提供场地,让他们进场招聘所需要的毕业生,组织者向用人单位收取摊位费,向毕业生收取门票费。这类招聘会往往以赢利为目的,注重广告宣传,规模较大,但参加单位成分较复杂,有时难免鱼目混珠。

此外,还有一些实力雄厚的用人单位自己组织的人才招聘会。这类招聘会一般对应聘者要求严格,多重筛选。因此,竞争激烈,淘汰率高。不过,它也是毕业生向用人单位展现自己风采,实现自己人生抱负的好机会。

(四)有关新闻媒介

当前,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受到各新闻媒介的普遍关注。每年在大学生毕业择业之际,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上都会有大量关于大学生就业的信息,包括就业政策、行业现状、职业前景、人才需求等方面的报道和分析。这些信息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反映了当年大学生就业的整体情况,受到招聘机构和求职者们的共同青睐。许多用人单位通过新闻媒介,介绍企业现状、发展前景及人才需求,宣传和刊登自己的招聘广告。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有关大学生就业的专业媒体不断增加。比如,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办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各地的《就业指导报》、《人才市场报》、《劳动信息报》等等;电台、电视台也都辟有专门的栏目,成为毕业生搜集就业信息的一种可靠途径。新闻媒介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涉及面广,信息传播也很及时,是毕业生不可忽视的一条重要的就业信息搜集渠道。

(五)通过各种社会关系

通过社会关系网获得信息,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当毕业生在寻找就业信息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了你周围的亲戚、老师、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也许他们会给你提供一些机会。本专业的教师比别人更清楚你适合到什么单位就业,而且往往在科研协作、兼职教学中与对口单位有着广泛的接触。校友大多在对口单位工作,对所在单位情况了如指掌。通过他们可以获得许多具体、准确的信息。家长和亲友对你的就业更为关心,他们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一些联系,也可以帮助提供就业信息。

(六)个人走访搜集

个人走访搜集是指毕业生采取上门走访的方式,直接到自己感兴趣或向往的企业、公司等,面对面的和人力资源部主管进行交流,表达愿望的一种信息搜集途径。有关研究表明,漫无目的地随便把个人简历邮寄给用人单位,这种方法成功率最低。但是,向你认为适合的用人单位写自荐信,确定重要目标后,通过电话预约,然后亲自登门走访,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识别信息准确性的时间,还能通过实地考察,对用人单位的地理环境等外部条件有清晰的认识,待决策时参考。

(七)互联网收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通过网络求职是近年来在大学毕业生中比较流行的新兴的信息搜集途径。我们可以看到,现如今办公室和家庭里个人电脑已和网络连接在一起了。同样,在现实生活中,许许多多工作也同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密切相关。

上一篇:段考总结与反思800字下一篇:遥感GPS倾斜路径信号构筑水汽时空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