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对策分析

2024-10-03

大学生就业难对策分析(共12篇)

大学生就业难对策分析 篇1

1 大学毕业生职业素质的现状分析

1.1 大学生职业素质现状

能力因素是大学生成功就业最基本、最直接的因素。职业素质, 即就业能力, 是以综合职业能力为基本内涵, 以就业竞争力为根本取向的一种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和非专业能力, 也可分为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

由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 认为因其欠缺某项职业素质能力而影响就业的大学生占总大学生的百分比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 人际交往能力占56.8%, 自我表达能力占54.5%, 专业能力占47.7%, 外语能力占47.7%。

1.1.1 适应能力

现代社会呈现加速度发展的特点, 每个人相对固守一个工作的机率大大减少, 因此, 大学生只有适应新环境的要求, 才能获得更充分的生存与发展的条件。但有65.9%的大学毕业生认为其环境适应能力欠缺, 说明大学生自身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弱。

1.1.2 人际交往能力

经调查, 有56.8%的学生认为其人际交往能力较弱, 有些学生学习成绩很好, 却难于就业, 原因在于其不善于交际, 任何一项工作能不可能在孤立状态下完成, 不善于人际交往就不能较好地完成工作, 这正是用人单位重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原因, 也是大学生最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

1.1.3 自我表达能力

问卷反馈有54.5%的大学生认为其自我表达能力不足, 调查表明, 大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也是其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表达在实际工作中是很重要的, 如果不善于表达, 必定影响人际关系, 影响自己其他能力的发挥。

1.1.4 专业能力

有47.7%的学生认为其专业能力不足而导致了在就业过程中的失利。

大学生认为专业基础扎实的毕业生更容易就业, 专业能力是就业竞争力的基础及核心。

1.2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

根据200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中一份关于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对素质能力的重视程度的调查, 用人单位主要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素质有以下要求:

1.2.1 用人单位重视综合素质

调查分析显示用人单位对各种素质要求均偏向重视, 对所有要素的回答“非常重视”与“比较重视”合计超过了60%, 可见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 表现出一种重视综合素质, 而非仅考虑某种素质的趋势。

1.2.2 用人单位更注重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

在用人单位重视的要素中, 专业基础知识、思想道德修养、应变能力、创新能力、责任意识、团队合作意识、问题解决能力、学习能力、主动性和敬业精神中, 超过50%的用人单位对这些因素表示“非常重视”, 而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更是成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因素, 分别达到了77.8%、71.3%和69.4%。相反, 对于毕业学校的品牌和学历层次项目, 在非常重视栏分别列倒数第一位 (13.4%) 和倒数第三位 (15.1%) , 这说明用人单位更注重对毕业生个人综合素质即非专业能力方面的考核。

1.2.3 用人单位注重大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等其他方面的能力

其包括应变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适应能力、主动性、分析能力等。只有13.9%的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学习成绩和50.3%的用人单位非常重视专业基础知识。大学生就业后是与社会中复杂的事务相接触, 而且如今有近一半的大学生在就业时, 专业不对口, 对其找工作最有帮助的自然是应变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能力, 很少用到公共课甚至是专业知识。

1.2.4 用人单位注重大学生的发展潜力

这个主要体现在用人单位对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重视。调查显示59.5%的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同时有35.4%的用人单位比较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 56.3%用人单位非常重视同时40.5%的用人单位比较重视学习能力。企业之所以比较看重这两项能力, 主要是由于现代社会发展速度加快, 大学生就业后必须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才能为企业发展服务。大学生本身所具有的素质是不满足企业需求的, 甚至恰恰是其欠缺的素质正是企业招聘员工最看重的职业素质, 大学生只有自身具备了企业所需要的职业素质, 才能切实解决就业难问题。

2 提高大学毕业生通用素质的对策

2.1 从大学生角度而言

(1) 学生个人应该通过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项比赛和活动, 提高职业素质, 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实务中去, 为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2) 关注学校开设的关于职业素质的选修课, 例如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就业培训课程, 从中汲取有关就业的信息、知识与技巧, 充分利用学校有效资源来提高自身职业素质。

(3) 加强社会实践, 把握实习和各种临时工作的机会, 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 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积累工作经验, 培养职业素质。

(4) 学会利用导师这个宝贵的资源, 为自身创造机会与用人单位接触, 为就业做准备。

2.2 从高校角度而言

目前, 高校缺乏素质教育理念, 导致职业素质教育在学校处于一种边缘化的弱势地位。高校应关注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 主要措施建议如下:

(1) 量化职业素质指标体系, 开设与其相关的课程, 建立起职业素质培养的长效机制, 使职业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2) 结合专业素质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3) 突出体现学生发展的个性化和差异, 个性在学生的职业素质构成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观念创新性。

摘要: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这关系到毕业生的切身利益, 社会的稳定及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过研究大学生职业素质的现状, 并引用数据系统分析阐述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即其职业素质过低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而导致就业率低。认为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除了需要政府及时的政策疏导外, 更主要的是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大学生通过自我努力来提高自身职业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原因,对策,职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张祝平, 王清宣.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与调适[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 (13) .

[2]杨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6.

[3]张亚军.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加强高职学生通用素质培养[J].辽宁教育研究, 2006, (11) .

大学生就业难对策分析 篇2

当前形势下,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不容乐观,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文章对造成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

作 者:牛信君  作者单位:安徽新华学院,安徽,合肥,230088 刊 名:现代企业教育 英文刊名:MODERN ENTERPRISE EDUC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4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难   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对策分析 篇3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难 原因分析 对策研究

1.引言

大学生就业影响面很广,涉及到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大学生就业既是学校的难点重点问题,也是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大学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包括大学扩招,高校教育,社会保障,大学生就业倾向等,解决大学就业难需要社会、学校和学生个人共同努力。

2.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及分析

2.1大学扩招逐年增加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大学扩招促进了社会、经济、教育的快速发展,同时大学生就业的总体形势持续看紧。2005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280万,2006年为338万,2007年为495万,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610万,2010年为630万,2011年将达到643万人,呈现出年年递增的趋势。毕业生平均就业率水平保持在70%左右,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显示:2004年我国高校的本科毕业生中约75万处于待业状态,2005年到95万,2006年到106万,2007年到147万,2008年上升到175万,就业压力是非常大。与此同时,近年来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招人难的矛盾现象,导致“有人无事干”和“有事无人干”的局面。昔日的天之骄子今日变得普通而又平常,就业问题都日益凸显,增添了几分逼人的寒气。

2.2大学教育严重脱离实际

大学教育经过多年的改革,加强了本科教学水平建设,大学教育有了一些规范化的要求,取得了较大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一定程度上学生也接受了社会残酷的竞争现实。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就业与专业对口只是其中一部分,相当一部分学生都要做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大学教育还没有很好地与社会需求接轨,学了的用不上,工作需要的又没有学到,大学教育针对性不强,没有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停留在书本知识较多,形式化的教学方式占较大成分,学生只要完成学分或考试过关就可以毕业,一些学生在毕业时都不知能做什么,大学教育脱离实际的现象十分严重,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革。

2.3社会保障差异较大

我们国家社会保障起步于90年代,覆盖面逐步在扩大,对建设和谐社会起到重要作用,就目前来说,社会保障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他们退休后还在原单位领取工资;第二层次是企业单位,他们是每月交纳养老等保险金,退休后到社保领取工资;第三层次是社会最低保证金,以及农村高龄老人的补贴。退休后工资的发放,是目前大学就业选择工作最主要的参考目标,更多大学生要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收入稳定,退休有更大保障。

2.4就业趋向性不利于大学生就业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还因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偏高有关,受家庭观念制约大,受社会现实的影响更大,大多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一方面,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工作有保障,收入有保障,退休以后有保障,形成千军万马挤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现状,毕业生大都想试一次,不行了才会想找其它工作,其原因主要是社会现实造成的。另一方面,学生自身定位不准,理想与现实脱节,明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名额有限,竞争非常大,就业比例很低,实现就业的愿望较小,依然要作为重点目标来努力,先就业的理念还没有在毕业生中扎根。

2.5大学生就业还没有形成一个好的系统工程

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更是一个十分棘手的社会问题。对高校而言,承担着量化就业率考核的巨大压力;对社会而言,大学生就业关系到人才资源的科学配置,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对大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是在对自己未来职业并不清晰的情况下上的大学,有的选择还是家庭的成分。大学生就业尚未形成一个好的系统工程,大学生就业还没有形成社会、各级政府、高等学校、大学毕业生、家庭共同努力的良好环境,各自的职责也不分明,良好的就业机制尚未形成,需要近快探索具有我国特色的大学生就业机制和环境。

3.解决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3.1大学扩招是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国家行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战略目标 ,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教育部科技司司长谢焕忠日前在贵阳透露,根据规划,到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25%,在校生达到3000万人;从2010年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每年要递增1.5个百分点,增幅绝对数没有过去的10年大,但高校招生还将是一个逐年递增的态势,这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对于提高国民综合素质和国家竞争力是十分必要的。

3.2加强大学教育教学的改革,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永久的话题,大学教育教学的改革需要明确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各自的职责和义务,高校有更多地办学自主权,改革培养模式,把很多已经实验成功的经验认真落实,如探索性实验,小论文等,少些形式化的成分,多一些解决问题的内容,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实效性,确实把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落在实处,学生不仅有理论基础,更有和社会现实相符的综合素质,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和欢迎。

3.3建立公正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公正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全社会所有工作人员,都通过参保的方式,参保到一定的年限,到规定的年龄都到社保按国家相关政策领取养老金,养老金的多少只与交费多少有关,而与行业无关,与从事的职业无关,彻底打破身份关系,大学生不论将来从事什么的职业,做何工作,公务员、当老师、还是到私企,退休之后都是的收入差别不大,就能极大地扩大就业面,大学毕业生挤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状况会有很大改观。

3.4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

目前就业观念是“先就业、后择业,再优业”,观念决定心态,心态决定行动,行动决定做法,淡化用工身份之后,学生会更多地考虑适合个人发展的工作和环境来选择就业,把是否有利于个人未来发展放在重要位置,而把工作身份放在次要位置,学生家长的观念也会随之有改变,也有利于学生说服家长,学生将寻求个人价值与潜力最大发展,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就业,而且还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所以毕业生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转变就业观念,提倡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确定多个就业目标,树立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的观念,为将来职业转换做好充分的准备。

3.5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大学生就业系统

大学毕业生就业是社会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做好了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大学生就业系统,政府建立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机制和体系,平等有效的保障体系,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合理的分配制度;大学更多基于社会培养有用人才,实用人才,大学培养学生的能力更多地得到社会的认可;学生能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兴趣爱好干好工作,工作有利于挖掘潜力,最大限度发挥人生价值。

大学生就业难因素分析及对策 篇4

1. 传统教育观念依然存在

随着高等教育精英化转向大众化, 使得高校对毕业生的培养目标从社会精英人才向普通的知识劳动者进行转变, 传统的“精英教育”已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目前, 尽管高校对此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 但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依然存在, 市场调节作用在高等教育领域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2. 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符

很多高校为了追求影响和自身利益, 无视自身办学条件, 盲目增设一些热门专业, 扩大招生数量, 结果导致很多高校的专业雷同, 缺乏特色, 又没有足够的师资力量支撑, 几年之后, 热门不热, 却产生出大量的同类型人才;而对于一些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冷门专业, 又不能及时改变专业设置, 调整招生人数, 使得毕业生未毕业就先失业, 制约了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3. 重理论轻实践, 导致毕业生动手能力不强

现代教育理念重视的是素质教育, 在继承知识的基础上更看重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开发, 而我国高校大多重理论轻实践, 对理论知识教授较多, 专业方面知识偏少, 尤其动手能力薄弱, 虽然各个高校也有实验实习, 但多数都是流于形式, 考试也只是对书本知识的问答, 都有标准答案, 而不注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 思维和能力无疑是低效率的, 很难符合社会对高价值综合人才的需求。

4.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力度不够

虽然我国各个高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 但普遍存在规模不够、就业指导人员素质不高、学校扶持力度不够等因素, 难以对毕业生提供高质量的更加个性化和先进的就业指导。对比欧美发达国家, 如美国高校就业指导机构, 均按照在校生学费的5%进行拨款, 人员数量要求按学生人数1∶200配置, 分工明确, 不同岗位的人员均要有相关专业的硕士乃至博士的学位, 相比之下,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服务范围和质量仍有相当程度的欠缺。

5. 教师队伍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要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综合人才, 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校教师不但应熟知本专业的知识, 还要了解专业的发展方向, 明白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需求, 只有如此, 才能做到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教学劳动。而现在我国大多的高校教师, 无论是对市场需求的了解还是自身知识水平都与此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所以高校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样是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

二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 根据就业市场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

高校应分析未来的就业趋势, 根据市场的经济产业结构对毕业生的需求走向进行分析, 以培养适应现代化的社会高素质人才为目标, 及时设置和调整专业结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高校为促进招生, 在大量增设“热门”专业的同时不断淘汰就业率低下的“冷门”专业。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科学, 社会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 各专业都有用武之地。这就需要高校具有长远的战略目光, 对自身专业结构统筹规划。

2. 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教学模式

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这就需要高校提高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内容手段以及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应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及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对教学内容进行有目的的取舍, 启发学生积极进行思维, 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引导他们自主学习, 使之能做到真正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素质, 形成社会需要的知识结构。

3. 健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制度

提高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一点就是健全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不应流于形式, 而是要真正做到贯穿其整个大学生涯, 建立从提前认识社会需求, 了解国家就业政策, 将就业指导工作纳入日常教学, 积极参与见习实习等多方位一体的就业导航机制。

4. 健全师资力量培养制度

高素质人才的培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师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未来大学生的就业, 因此完善管理制度, 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 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社会对高校教育体制的必然要求。高校应从教师的选拔和聘用、岗前培训、鼓励在校教师提高学历并设立学科带头人、增强进修机制、提高薪资待遇等多方面进行改革, 打造一支能适应时代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师队伍。

5. 加大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体场所, 应负担起培育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责任。高校应将创业教育融入日常人才培养体系中, 结合自身的学科建设和学科优势, 启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 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创业型人才, 努力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组织有效的教育体系, 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 高校大规模扩招, 高等教育由精英型步入了大众型的新时代。本文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入手, 调整其专业设置, 加强教学内容和教育方法, 以培养现今企业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人才。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的现实, 产生了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质量下降等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笔者就如何缓解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高校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1]王秀芝.高校毕业生问题浅析[J].职教论坛, 2007 (10)

面对就业难:原因与对策分析 篇5

中国博士的毕业人数,早就超过了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而中国真的需要那么多博士吗?答案是否定的……

据统计,有699万大学毕业生将在7月份走向市场,而目前的签约率只有不到30%。呜呼!工作岗位之难寻,难于上青天。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分析工作所以难找的原因:    1.是否工作岗位确实少?为什么少?    2.是否毕业人数确实多?为什么多?    3.工作岗位和毕业生之间的匹配不合适吗?为什么?     我们先来看第二个问题,对于前一半问题的答案是简单的,那就是确实多,历史新高嘛!当然相对于以往多了不少!那么,我们再回忆一下上世纪90年代末的大学扩招潮,也许就会有一部分答案,当时的突发性大规模扩招在今天终于尝到了恶果。事实上,近几年尽管有大学意识到扩招的负面效应,但是刹车已经来不及了。凭借扩招的惯性,大学生的数量依然保持了增长,这就不可避免地将大量本应填满技工类岗位的年轻人人为延后了走上市场的脚步,而人员的堆积就造成了今天大学毕业生数量高企的结果。     扩招的结果也使得原本高考上线比例远远少于一半的人口较多省份近些年来的上线比例也大幅增长,高比例乘以大的基数,累加起来就是一个可怕的巨大数字。     我们的博士毕业人数,也早就超过了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而中国真的需要那么多博士吗?答案是否定的,现在非但211大学,连一般院校都希望得到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博士,国产博士沦落到像样的大学都不愿意接收的地步,国产大学生则成为一般用人单位不愿意接收的对象,也就是个递推的结果罢了。     再来看第一个问题,工作岗位减少了吗?答案也是肯定的。而所以会造成这个局面,和过去里实行的国进民退有极大关系。我们知道,在过去的10年里,公务员成为香饽饽,被人们看作第一流的工作岗位,引来趋之若鹜的追捧。而这一点在20前还没有像今天这般蔚然成风。另一类被广泛追捧的则是国企的岗位。一般来说,国企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比如民企认为利润过低而不愿意进入的领域。可是,今天的国企,几乎垄断了高利润高回报的领域,逼得民企只能在利润较低的行业里“刨食吃”,生存已经相当艰难,为毕业生提供的“市场”岗位极为有限。同时,国企岗位很多被认为是“非市场化”岗位,有些几乎就是世袭制,比如石油行业。而国企的效益和效率相对于民企而言都是比较低的,且不少是带着巨大的负担运行,如此,也只能依靠垄断地位获得生存。从长远看,国企的地位依然堪忧,如果国企依然霸占着垄断行业,未来的工作岗位还会继续减少。      最后看看第三个问题。答案也是肯定的。很多工厂密集的区域出现了工人荒的现象,而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却很难降下身段去做工人的工作。在毕业生的家庭看来,大学毕业不是干技术指导,也要干管理工作。个人乃至家庭的期望值与社会目前的需求有巨大差异。而目前市场上哪里还有那么多的技术指导和管理工作岗位。我的导师当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就去工厂里爬电线杆子,展示“大学生和工人是平等的”。如果说当年大邱庄雇佣大学生去烧锅炉是揶揄或者故意折腾大学生的话,今天的大学生则找有编制的掏粪工职位都难。这是能够为背后的诱惑而放低身段的,更多的职位却不值得大家放低身段,这样就必然造成岗位和个人期望的不匹配。     再来看一下“90后”毕业生的特点。     应该说,1990年后的毕业生相当一批是独生子女,确实存在拈轻怕重、啃老而不觉羞耻的缺点,加之不擅长合作,喜欢抢夺资源、自私,造就了这些孩子对于工作岗位的苛求和对个人能力的宽容,他们对工作的容忍度和认可度低,且动不动就会撂挑子。     但是,也要看到他们的.优点,比如知识面宽、有闯劲,掌握一定的现代技术和技能,独立性强等。     对于国家的政策或机制而言,关键是怎样引导“90后”毕业生发挥优点,规避缺点。     最后,提几点关于扩大就业的对策供参考:     1)继续为民营、私营企业创造更大的生存空间,为他们创造空间其实就是为国家排忧解难,这个理念不能搞反了。这也是最本质性的措施,虽然不一定立刻见效。    2)从现在开始,每所大学的招生数量都要从扩大变为缩减。同时为职业教育打开更宽敞的大门。    3)将国家对于人才的各项优惠政策用于缺乏大学毕业生的地区,如西部。    4)降低各类人才计划的薪水,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创造工作机会,而不能一个人占用了100人的薪水,使得继续招人时捉襟见肘。    5)扩大大学生毕业到工作这段时间的缓冲区,之前有“学士后”,虽有“玩笑”意味,但是至少延缓了部分同学的就业压力。同时,安排半年一个毕业季,而不是一年一次。    6)从政策上鼓励个人创业,设置相应的资金扶持机制等。    7)更大幅度的公开化会对就业公平产生积极的影响。最近曝光的几例官二代直升机式升职的过程应该给了我们启示。

大学生就业难对策分析 篇6

一直以来性别是企业招聘选择的隐含标准之一,虽然教育部明令禁止企业在招聘时不得设置歧视女性的岗位,但一些企业、岗位的隐性要求男性优先,这种明显的性别差异导致女大学生的就业难度远远大于男生,尤以理工科女大学生为重。这一问题也是各大高校一直难以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这个角度,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表现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38

一、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表现

具体而言,女大学生就业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性别原因求职遭拒。人才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等条件下,女大学生的就业优势更弱,很多企业的招聘计划会以各种理由对招聘岗位提出明确的性别限定,因此,很多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均处于劣势地位。其次,就业条件相对苛刻。由于我国高等院校大面积扩招,每年均有大量的大学生毕业、就业,从而导致人才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用人单位可选择的空间更大,对人员招聘标准提出更高要求,相应的,对各方面并无突出的女大学生条件就更为苛刻,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女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导致女大学生求职就业成功率低。整体而言,女大学生的就业率一直低于男生,且就业岗位层次、就业质量也相对弱于男生,很多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与其实际能力水平相距甚远。

二、女大學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客观因素

首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中就存在性别歧视的现象,社会及家庭对男女角色的期待有所不同,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的思想也不断发生变化,我国的女性拥有与男性一样平等的权利,可以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参与社会事务。但现实社会对女性参与某些工作仍然是排斥的态度,质疑女性的能力,从而增加女大学生就业的难度。其次,高校就业指导缺乏实效性。虽然各个高校均将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上日程,但是很多学院的就业指导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学校向学生提供的就业信息相对较少,就业政策咨询不够透彻、深度,甚至一些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性,无法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这些均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隐形因素。最后,用人单位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大多数用人单位均会认为招聘女性员工会大大增加企业的人力成本。因为女大学生可能会在工作过程中经历结婚、生子的阶段,导致女性员工生育成本的增加;而女性员工的家庭角色设定也会导致其将更多精力放在家庭上,因此会对企业的预期劳动生成率产生影响,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导致用人成本增加,因此很多企业对女大学生的态度比较排斥。

(二)主观因素

一方面是自身素质结构相对较差。一般情况下女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优于男生,但是比较二者的综合素质,女大学生的体力、动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明显略弱于男生。企业在招聘人员过程中更注重的是员工的综合素质而非学习成绩,因此导致女大学生在求职时处于劣势地位。另一方面,一些女大学生的就业心态不端正。一些高校的女大学生普遍存在“找的好不如嫁的好”的想法,在她们看来,上大学并非为了追求理想、开拓事业,而是嫁人的筹码,往往将注意力侧重于自身自然资源的非正常利用等方面,这种就业心态使其难以在人生事业上有更大发展。

三、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策略

(一)政策方面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女性就业社会保障机制,由社会、用人企业及个人共同承担生育保障责任,以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提高其录用女大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制定出有利于企业接受女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以为女大学生提供更多便利。政府还可以组织设立更多的就业培训机构,针对女大学生开展求职培训,以帮助其就业。最后,政府要积极增加就业岗位,为女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政府要采取措施以促进经济增长,并对现行经济结构作出大幅调整,大力发展现代新兴行业,尤其是一些更适合女性工作的行业,比如旅游业、餐饮业、社区居民服务业等,以为女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二)就业环境方面

一方面各高校要加强女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就业指导教师要在对当前就业形势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其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举办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及就业形势分析讲座等,以帮助学生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市场的接轨,深化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学校要加强与市场接轨,依托企业行业需求,多渠道丰富就业形势,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另外,高校要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女大学生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提高自身竞争力。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及能力。现代企业需要的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女大学生不但要具备优秀的学习成绩,还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能力体系,从而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成为一个知识面广、视野开阔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女大学生要形成良好的就业心理意识,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把握机遇,树立良好的自信心,在求职过程中要对自身的优缺点做出客观、冷静的分析,在求职前对自己形成一个更加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并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识,树立独立自主的意识,并逐渐形成果断、理性的选择意识。此外,还要保持乐观的择业心态。对于刚入职的大学生而言,初次就业通常会与其预期存在较大落差,因此女大学生不能由此感到沮丧,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踏实、稳重的在求职的道路上前进,逐渐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 谭花蓉.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5,(4)

[2]牛利民.“择男舍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性别因素分析与应对[J].中山学刊,2014(9)。

医学生就业难现状及对策分析 篇7

1 医学生就业现状和就业难的原因

1.1 医学专业性强造成就业困难

医学的专业性较强, 决定其就业渠道相对狭窄, 通常主要面向医疗、医学教育行业, 就业方向单一、固定。相关就业单位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 大型医院普遍只招收临床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 本科和专科毕业生基本是供过于求。医学分科越来越细化, 医学生中临床、预防、口腔、麻醉、护理、影像、检验等专业只能对口就业, 跨专业就业几乎不可能。另外, 国家职业医师资格考试要求也日益严格, 2012年国家职业医师考试明确规定以下情况不予受理医师资格考试报名:基础医学类、法医学类、护理学类、辅助医疗类、医学技术类等相关医学类和药学类、医学管理类毕业生;医学专业毕业, 但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方向或毕业证书注明为非医学方向的;医学专业毕业, 但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方向或学位证书证明学位是非医学的医学生。从专业发展的角度又对医学生就业进行了限制。因此医学生从业要求非常严格, 如果再考核医学生外语水平、实践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合作精神等, 符合条件的毕业生非常有限, 造成就业困难。

1.2 结构性就业困难问题突显

医学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 满足了社会对医学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同时也使医学生就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1) 城乡供需不平衡:许多医学毕业生找工作困难, 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却得不到满足。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城乡差别带来的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严重失衡, 导致旗、县级及以下卫生机构常年缺乏人才。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目标, 基层医学对人才的需求更多、要求更高。 (2) 各专业供需不平衡:三级以上医院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需求表现为供过于求;而医学影像学、护理学等需求旺盛的专业, 由于社会认知性较低, 报考人数偏少, 呈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3) 学历层次供需不平衡: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日益发展, 大医院医疗卫生人才集中, 需要高学历、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 医学本科毕业生失去竞争力, 医学专科毕业生更没有机会竞争。

1.3 综合素质较差造成医学生就业难

现行高考制度下, 很多中学过早的文理分科, 使医学生在进入大学前人文知识就缺乏。进入大学后, 由于医学教育的特点, 学科设置较单一, 课业负担相对较重, 无论在专业课、选修课、学术讲座、校园活动等方面, 医学生接受人文教育的机会远没有综合性、多科性大学多, 使得医学生知识面相对狭窄, 知识结构不尽合理, 形成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非医学专业的自然科学知识匮乏的现象[1], 单纯掌握专业知识已无法适应当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沟通能力、协作精神、外语和计算机水平、动手实践能力、表达能力等都成为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考核的重要内容, 综合素质较差, 往往使毕业生失去就业机会。

1.4 就业期望值不切合实际带来就业困难

国际上对医学教育比较公认的是精英教育[2], 学生的大学学习时间多为5年, 为长学制教育。医学生比其他专业学生付出了更多的培养成本, 再加上已就业的医生社会优越感强, 医学生更多看重的是医院的规模、等级、地理位置、工资待遇, 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 而很少根据自身能力去选择合适岗位, 这种脱离社会需要的期望值, 很难与现实中的社会需求岗位相符。

1.5 医学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

就业指导工作没有得到广泛重视, 学校、家长和学生大多不把就业指导课程与专业课程等同对待, 在课程安排、师资配备和学生主动学习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其次, 就业指导的内容单一, 很多医学院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仅限于向毕业生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以及为毕业生办理就业手续, 很少能够前瞻性地把握就业形势, 往往是被动式、程序式、经验式指导[3]。第三, 就业指导人员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够, 数量不足。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专职人员只有2~3人, 整天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 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很多院校就业指导教师是刚毕业不久的研究生和本科生或由其他行政人员转岗而来, 就业指导教师不是缺乏指导经验, 就是缺乏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 无法保证就业指导课程的质量。另外心理学专业知识的不足和收集信息的局限, 在解决具体就业问题时, 缺乏及时性和针对性。教育水平也远远无法满足就业指导工作的需要。第四, 职业生涯教育体系构建不完善。很多医学院校开展职业生涯教育简单定位于帮助应届毕业生顺利找到工作, 提供一些求职应聘技巧、介绍收集就业信息方法, 没有设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以提高毕业生自我认知能力、确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充分了解职业发展前景、全面提高就业竞争力等, 导致毕业生在择业时出现盲目选择、期望值过高、面对困难准备不足。

1.6 医学生就业的其他不利因素

医学生中女性居多, 由于生理、社会偏见等原因, 女大学生就业压力明显高于男生。从近几年的医学生就业分析可以观察到, 医院的外科、骨科、重症监护科室、急诊科室、影像等科室需要既懂医术、又能在突发状况下充当“重体力”劳动的男性毕业生[4]。而一些传统的“女性专利”科室, 如内科、妇科及检验、护理等专业近几年也逐渐被男性医生占据。

此外, 观念保守, 医学生本人和家长往往期望在距离家乡比较近的医疗机构就业, 因而失去一些就业机会。医学生中还存在部分身体有残疾或者身体健康状况较差的就业困难群体, 因为其身体原因, 从小立志学医, 但在就业时却遇到困难。

2 针对医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2.1 以就业为导向合理调整专业设置

医学院校应做医学人才预测, 按照就业市场发展方向, 在保证自己优势专业招生规模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专业设置, 改变招生计划。对就业市场前景好的专业扩大招生规模, 连续几年就业率低的专业缩减招生计划、隔年招生或停止招生, 保证“出口畅, 入口旺”。

2.2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进行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改革, 提高医学生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 保证教学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医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同时, 医学院校要根据医学发展的实际合理设置专业, 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更新教学内容, 使学生所学知识能跟上时代步伐, 满足社会需求。增加人文课程, 加大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加强对医学专业分化的探索和研究, 培养独具特色的专业人才, 也可对部分专业进行订单式培养, 为有关行业和单位培养急需的医学人才。

2.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政府和医学院校应为医学生就业提供展示能力的平台和条件。《中国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政府要进一步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的人事制度和用人机制, 深化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完善各项法律法规, 消除不同地区就业的政策性差别和制度障碍, 建立统一的、公平竞争的、自由流动的医学生就业市场[5]。通过帮助毕业分析医疗系统就业形势的变化以及医疗机构的人才需求状况及标准, 将毕业生所处的现状与就业市场相结合, 帮助其树立危机意识, 引导其客观、理性、辩证地认识已变化的客观形势从而及时有效地提高自身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

引导学生将就业期望值调整到现实, 针对目前大中城市的三级医院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本科毕业生已无法跻身其中并获得相应待遇。应适时引导毕业生面对就业形势, 调整就业期望值, 拓宽就业思路, 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及早选择继续深造还是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建功立业。

向毕业生宣传政府针对基层就业制定的相关激励政策, 鼓励医学生到基层、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医疗机构就业, 一方面社区医院、乡镇医院以及医学相关行业, 如外资、私有制、股份制等医疗机构的发展, 为医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另一方面基层就业项目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要引导毕业生拓展就业领域, 不必拘泥于对口专业, 要敢于到那些与医学专业相近或相邻的新兴行业工作, 如保险、康复、美容、医药、家庭护理、计划生育、临终关怀、养老院等[6]。

2.4 构建全程化的职业生涯教育体系

医学院校通过系统开展全程化职业生涯教育, 对医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求职就业能力的提高、个人生涯的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低年级学生主要开设自我认知和职业教育课程, 帮助学生了解自我, 认清自己的能力和优、劣势, 了解环境, 了解职业对人才的要求, 并根据医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特征, 澄清自己的职业价值观, 初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 尽快找到正确的人生定位和奋斗目标。对高年级学生主要进行临床实践能力培训和就业形势教育, 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 培养学生从事医生工作的心理、道德、医疗能力, 确立临床思维, 推动其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过渡;另一方面使学生增强就业意识, 把握当前的就业形势, 不断修正自己的职业提升计划, 积极主动学习与职业目标相关联的知识和技能。鼓励高年级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到医院、医药公司等医学相关行业进行社会实践和就业体验, 在邻近毕业阶段, 主要开展求职、就业的相关课程, 宣传就业政策、收集求职信息, 进行面试技巧、求职安全和手续办理须知等方面的教育。

2.5 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在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完善。 (1) 要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通过校内征集有教育学、管理学和心理学专业知识背景的优秀教师加入就业指导工作队伍, 还可以借助外部培训机构对就业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2) 要加强信息化建设, 建立就业指导工作网站和信息平台, 及时宣传就业政策、发布用人信息, 搭建学生和用人单位顺利沟通的平台。 (3) 加强就业基地的开发, 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将毕业生就业基地与毕业生实习基地、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研究生挂职锻炼基地联合加以建设, 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4) 为毕业生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开展医学生誓言践行、职业规划大赛、校友访谈、名医讲座、社会实践等活动, 营造浓厚的校园就业文化, 培养医学生的奉献意识、吃苦精神以及责任感。召开大型、小型、专题校园招聘会, 为学生提供公平竞争和选择用人单位的机会。 (5) 进行创新、创业教育, 培养学生创业的意识, 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提高创业能力, 从而带动就业。 (6) 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一对一指导, 如女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 通过辅导和帮扶, 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帮助他们积极应对各种危机和挑战, 以达到顺利就业。

综上所述, 解决医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国家、社会、医疗卫生系统、人事部门、学校及毕业生的共同努力。科学分析医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客观研究对策, 全面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合理确定就业期望值、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势必推动医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江凌凌, 童燕, 刘晓鲁.新形势下医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西南军医, 2007, 9 (4) :108-110.

[2]许振珊.医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 (5) :50-51.

[3]陈刚.论高校就业指导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J].太原大学学报, 2008, 9 (1) :97-99.

[4]夏爽.医学专业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 2010, 12 (7) :104-105.

[5]黄进, 王海清, 董欣欣, 等, 医学本科生基层就业意愿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社会学, 2010, 31 (4) :29-30.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篇8

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扩大招生, 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 就业人数也快速增长。据教育部数据显示, 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为115万, 2002年145万, 2003年212万, 2004年280万, 2005年340万, 2006年413万, 2007年495万, 2008年559万, 2009年突破600万的大关, 毕业生数量为610万, 2010年631万, 2011年660万, 2012年大学毕业生又创680万的新高。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长, 就业形势也变得越来越严峻。胡锦涛同志谈到:就业是民生之本, 这关系到千家万户。温家宝总理也谈到:他最担心忧虑的一件事就是大学生就业。党和政府为推动大学生就业, 多管齐下, 加大力度, 把大学毕业生就业摆在首要地位。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 高校大量扩招, 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

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的连年扩招, 使得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化教育”, 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大幅增加, 毕业生的增长速度远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 产生了与就业岗位的增长相对缓慢之间的矛盾。社会不能及时相应的提供工作岗位, 导致了大学生就业困难。

(二) 高校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高等院校专业的设置直接反映了该校服务社会的方向, 近几年来, 高等教育改革从整体上看落后于经济改革, 结构不合理, 发展路径单一, 一些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对称, 培养出来的学生学习与适应性较差, 知识面窄, 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很多高校只注重学生课堂与理论知识的培养, 而不注重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的训练, 使得人才培养方向, 管理方式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这加大了双向选择的难度, 是大学生的学校出口与社会入口对接不通畅, 造成了大学生“待业”的现象。

(三) 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

目前, 大部分高校知识一味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培养, 不重视对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 最终导致毕业生综合素质欠缺。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业不精。部分大学生抱着混文凭的心态, 没有把学习放在主要位置, 造成了专业知识匮乏, 不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社会能力不强。二是社交能力较差。与他人交流沟通的意识不强, 团队精神较差, 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较为严重。三是缺乏爱岗敬业的品质。一些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不愿从基层做起。四是缺乏社会实践经验。有的大学生很不重视社会实践, 连学校的暑期社会实践也抱着敷衍了事的态度, 缺乏实践经验难以胜任工作。五是缺乏创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 大学生就业观念不合理, 自我定位模糊

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盲目从众, 期望过高, 心理偏差等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就业岗位, 不少大学生的工作岗位首选事业单位、公务员、国企、外企为主。二是就业地点, 更多的毕业生就业目标定在发达城市、沿海城市, 不愿到偏远地区与基层。三是工资水平, 过高的工资期望值使许多毕业生与各种就业机会擦肩而过。正是由于大学生的这种就业观念, 自我定位模糊, 对自己能力估计不足, 导致最终找工作四处碰壁。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分析

(一) 政府部门应加强宏观调控, 给予大学生及时帮扶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政府要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 通过法律的、经济的和行政的手段进行调控, 保障人才的公平竞争, 维护供需双方的合法权益, 建立更加开放的就业市场, 为避免“毕业即失业”。政府要努力发展经济, 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产业水平, 增强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 要继续推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二) 高校应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加强就业指导

为了更好地解决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 高校应转变办学观念, 继续深化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改进教学方法, 不断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高校应把就业指导设为大学生必修课, 建立就业指导机构, 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加快就业指导机构对外交流, 拓宽就业资源, 帮助大学生树立“先就业, 后择业”的观念, 正确的给自己定位, 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三) 大学生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应根据自身情况准确定位, 针对就业难的问题, 做出理性的选择, 规划好人生的可持续发展。首先, 要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 处理好专攻与博学的关系。第三, 要摆正心态, 积极面对社会。

(四) 要树立动态就业观。

大学生就业难是随着高校扩招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它需要政府、学校、个人和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参与, 积极应对。在国家积极政策的作用和推动下, 大学生们应正视现实, 客观面对现实, 保持信心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必定会走出阴霾, 大学生也必将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中国大学生创业网.中国历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统计[EB/OL]. (2009-12-21) [2010-06-11].

[2]贾琳.大学生就业难现象透视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11) .

[3]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就业指导[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4]黄紫华, 李雪如.美国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01) .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篇9

一、从主客观方面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既体现了其他国家在就业问题中的普遍性, 又体现了我国国情的特殊性, 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从主客观因素入手, 能使我们更深刻、更科学地分析就业难问题的原因。

(一) 外部客观环境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1. 全球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

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经济状况向来决定和反映就业的状况, 金融危机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对人们的就业尤其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 是企业招聘人数下降带来的就业率下降[2];另一方面, 则是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压力增大, 造成薪资下降, 这和大学生的心理期待有所差距, 使得一些大学生宁愿选择不就业, 也不愿意接受低薪工作。

2. 我国国情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目前的劳动力相对过剩。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每年需就业的人数达2 000万 (2010年大学毕业生630万,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00万, 城镇人口和新增劳动力1 000万) [3]。以我国每年经济增长10%算, 经济每增长1%带来80万—100万个就业岗位, 每年还有近1 000万人失业。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 带来就业的压力相对增大, 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3高校体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当前, 我国部分高校仍然沿袭着精英阶段的培养路线, 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 教学内容、教学管理跟不上经济发展和社会转轨的步伐, 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体下降。

第一, 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的培养机制脱离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一些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有较大盲目性, 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 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前些年, 很多高校都有“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 当时很多所谓的“热门专业”大家都开设, 导致现在毕业生的专业相对集中和拥挤, 影响毕业生的就业。

第二, 教学管理体制不合理。我国现行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是一套刚性的制度体系, 对学生兴趣和爱好尊重不够[4]。大学生进入大学后首先面临的就是课程的选择, 但是, 学生按兴趣自主选择的范围很小, 因为必修课在总课程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同时, 学生的学习成绩考评体制和测评方法过于机械化, 缺乏灵活性, 有的高校甚至局限于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

第三, 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滞后。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上, 部分高校至今还沿用着以前那种程序式、被动式、经验式的指导, 忽视就业指导的全程性、科学性、创造性和前瞻性, 就业指导被当做一项临时性、阶段性、局部性的工作。就业指导体系缺乏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来支撑, 很多高校甚至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 忽视与毕业生的沟通。

4. 家庭陈旧观念对就业的影响

高校毕业生中来自农村、边远地区的占很大一部分, 学生不愿离开本省、本地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遵从其父母的意愿, 父母依靠的是子女, 总想将子女留在身边或相对近一些的地方, 导致毕业生不愿去外地就业。还有部分家长, 总希望自己的子女大学毕业能到大城市、好单位, 从事好职业, 导致大学生选择就业单位的机会相对减少。而城市的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读完大学理所当然应该留在大城市, 并认为到偏远地区去工作没有前途或难以升迁, 这就导致了城市或发达地区人才过剩、就业压力大, 而那些偏远或国家需要的地方却紧缺人才。

(二) 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首先, 学生不能对自己有一个科学客观的认识。当前有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清, 就业期望值过高, 自己对就业的定位欠准确且不合理, 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了解, 以至于在求职时茫然而不知所措。

其次, 学生的相关专业素质与自身素质同就业单位提出的工作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 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 而实际知识应用率不高, 而且多数学生表现出所学过的知识转化不出来, 不能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

最后, 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毕业生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 但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 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 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 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同时, 大学生“高不成, 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 部分大学生观念落后, 相互攀比, 等待观望, 结果错过了就业机会。

二、应对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对策

种种因素的影响, 使得许多高校毕业生不得不面对“毕业即失业”的尴尬局面。然而, 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及大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 社会及政府的对策

应对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首先, 政府必须进行相应总体性调整。大学生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 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 调整产业结构, 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 提高产业水平, 来增加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 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人才使用衔接好, 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其次, 扩大毕业生入伍人数, 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让部分优秀毕业生加入人民解放军, 既有利于提高军队素质, 同时解决部分大学生就业。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 延缓大学生就业时间, 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

(二) 高校应对大学生就业对策

首先, 高校应该转变观念, 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应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 积极培养大学生知识和能力, 培养具有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科学精神的综合素质优秀的大学生。其次, 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最后, 应尽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培训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 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 掌握竞争技巧, 积极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创造有利条件。

(三) 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题的对策

第一, 大学生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 良好的心理素质, 过硬的身体素质。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第二, 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积累工作经验。第三, 正确就业定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 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 转换思路, 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 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最终实现人生价值。第四, 借助各种渠道, 把握就业机会。大学生可利用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 寻找合适就业岗位, 主动大胆把自己的真实才干推销出去, 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第五, 先就业后择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大学生应转变观念, 择业时不可一味追求一步到位, 可以在先就业过程中积累工作经验, 使自我价值得到较大的提升, 为以后找到理想的工作奠定基础。

(四) 用人单位的对策

首先, 社会上的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实际的人才观, 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 摒弃用人歧视, 鼓励人人都作贡献。其次, 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 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 细化岗位职责, 按照岗位的要求, 制定合理选人标准, 确定招聘人员质与量。最后, 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 制定考核内容, 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 择优录用[5]。用人单位的聘用制度合理将能够更好地增加用人单位与求职大学生之间的了解, 有利于单位招到理想的人才, 求职者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

面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我们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其原因, 并结合这些原因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使我们能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 这对大学生就业具有实际性的指导意义。

摘要:目前, 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用多维视角和发展观的思维审视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 不难看出现象的背后有很多令人深思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多是发展中、前进中出现的。清醒地分析、科学地把握会找到多渠道解决的方案和对策。

关键词:中国,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文明.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根源剖析与对策思考[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0, (6) .

[2]林益彬.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16) .

[3]戴前虎, 刘南槐.大学生就业难原因探寻[J].人民论坛, 2010, (8) .

[4]朱锦庆, 黄金辉.大学生就业现状与观念的转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6, (3) .

大学生就业难对策分析 篇10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 在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大学生就业问题均有涉及。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 政府需要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好的环境, 鼓励大学生创业, 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服务。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优化就业创业环境, 以创新引领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 要开发更多就业岗位, 实施不间断的就业创业服务, 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 (1)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五代领导集体决心进行新一轮的全面深入的改革, 教育领域的改革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和对策分析有利于教育领域针对性的改革, 通过针对性的改革,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解决就业难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同样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关注的重点问题, 《决定》指出:“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 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更多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 提高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优先招聘比例。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 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 把未就业的纳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就业准备活动之中, 对有特殊困难的实行全程就业服务。” (2) 在此背景之下, 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供需就业市场供需关系失衡、高校教育体制不合理以及大学生自身问题。

(一) 就业市场供需关系失衡

我国当前的高校教育已从最初的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 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 而市场吸纳高等人才的能力的增加滞后于毕业生人数的增长, 导致了就业市场局部领域内的供大于求。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期内, 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仍会呈增加的趋势, 而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 (以下简称GDP) 速降低,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已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在将来一段时期内, 就业市场中依然会出现区域性的供大于求。大学的不断扩招是导致此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依据经济学理论, 一个国家的GDP总量和其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一定程度上呈正比关系。美国2013年GDP总量为161799.6亿美元, 我国为90386.6亿美元, 美国2014年毕业生人数约为610万, 而我国市场以美国约60%的经济总量需要比美国多容纳100万高校毕业生, 必然会产生就业市场的供大于求现象。

依据郎咸平的“6+1”产业链理论, 在整个产业链中共有7个环节, 分别为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和产品制造, 在7个环节中真正需要高水平人才即大学生的环节为前6个环节, 所需劳动力素质最低的环节为产品制造环节, 而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构成部分即为产品制造环节。我国的产业结构构成中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例如房地产行业、低端制造业、农林业、汽车制造业、电子装配行业等, 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但是大学生不愿意也不适合从事此类行业, 这就导致了我国就业市场中高端人才供大于求、低端劳动力供小于求的不平衡现象。因此, 依照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 市场无法吸纳大量的大学毕业生, 必然会导致高端人才市场的供应量大于需求量, 这也就是为什么农民工的就业情况优于大学生的就业情况, 导致大学生就业难。

我国自上世纪末开始的大学扩招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199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仅为108万人, 2014年增加至727万人, 16年间增长近6倍, 相应的我国GDP由1998年的84402.88亿元增加至2013年的568845亿元, 增长6.7倍, 远远滞后于高校毕业生的增长速度。再加上我国近年来由于盲目地投产各种项目, 导致了严重的产能过剩, 整体经济疲软, 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不足, 进而导致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二) 高校教育体制不合理

我国高校目前专业开设存在着严重的盲目性, 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在开设专业以及确定招生人数时没有经过严密的市场调研和理性分析, 教育部门也没有对在各个高校之间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导致了各大高校盲目开设热门专业, 扩大热门专业的招生人数, 致使热门专业毕业生大量涌向就业市场, 人们专业沦为冷门专业;对冷门专业的招生人数未能进行合理调整, 导致市场没有需求的专业人才的持续输出, 致使大学生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大学的培养体系存在缺陷。目前我国大学对于学生的教育重理论、轻实践, 大学生毕业之后理论知识丰富, 但是不具备实际操作的技术和能力, 进入工作岗位后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和适应阶段才能熟练工作, 导致用人单位普遍倾向于招聘具有工作经验的人才, 而对应届毕业生“不感冒”。此外, 我国当前大学严进宽出, 对学生的考量标准低下, 导致大学生在校期间对自身要求降低, 失去了努力学习和实践的动力,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质量不满, 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

(三) 大学生自身问题

当前大学生的择业观存在一定问题, 大学生普遍向往北上广之类的一线城市, 而对在西部和中部地区的二三线城市就业存在歧视的现象, 就业观念比较陈旧, 倾向于城市而疏远农村, 对工作地域、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要求过高, 希望“一步登天”。大学毕业生对于工作岗位的宽度和领域要求过多, 导致了大学生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学生自身素质不高, 无法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对自身不能严格要求, 缺乏社会实践经历, “读死书, 死读书”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提出

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需要从问题的成因入手, 进而解决就业难问题。

(一) 政府——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会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决定》明确提出, 要优化创业环境, 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充足的支持。政府需要为大学生创业清除障碍, 为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制度保障, 创建各种创业基金, 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为大学生前往基层和西部就业提供各种优惠政策;为大学生提供各种政府购买岗位;为能力素质过硬的大学生提供畅通的公务员定向招录渠道;为大学生实现多渠道就业提供制度和经济上的保障。

政府需要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认真执行和落实各种法律、法规、政策, 加强监督, 建立公平公正的就业市场, 畅通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教育部门需要对各高校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进行严密的市场调研和理性的分析, 对各热门专业的开设和招生人数的确定进行严格的审批, 适当减少部分冷门专业的招生人数, 必要时在部分高校内裁撤部分冷门专业,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毕业生人数。

停止高校扩招的进程, 对本科及研究生实行缩招, 大力支持高职高专的建设, 鼓励学生报考, 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迎合市场需求。高校处于理性分析, 倾向于扩大招生规模, 进而增加自身影响力和收入, 教育部门需要对本科和研究生的招生人数进行严格的限制, 裁撤一些列不具备培养人才能力的三本院校, 转型成为高职高专院校, 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二) 市场——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以低端制造业为主体, 总体上比较落后, 生产方式较为粗放, 致使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不高。我国需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这些产业不同于传统制造业, 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 为大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就业市场和择业空间。企业需要掌握产业链中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零售环节, 一方面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 提高其盈利能力, 一方面才能增加市场对于大学生的需求, 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三) 高校——提高教学质量, 增加实践教育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大学生自身素质不高, 缺乏实践能力。高校需要改变目前严进宽出的学生考核模式, 严把出口关, 提高学生素质, 对在校生严格要求, 提高日常考核的难度, 适当降低考核的通过率, 给予学生对自身严格要求的动力。高校需要提高教学质量, 扩大师资队伍, 提高师资质量, 减少学生数量, 减少大班教学, 增加老师和学生一对一授课, 培养优质人才。

高校需要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 增加实践环节在整体考核中所占比重, 增加在校生的社会实践和实习时间以及机会。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各种合作, 例如联合培养等项目, 使大学身在校期间能够获得更多的实践经历以及更好地就业前景, 使用人单位得以介入大学生的教育环节, 根据自身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培养, 从而有利于大学生的就业。

(四) 大学生——自身严格要求, 转变就业观念

大学生在校期间需要严格对自身的要求, 努力学习理论知识, 积极进行各种社会实践, 提高自身的理论功底和实际操作能力, 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 使自身能够达到用人单位的用人标准。

大学生需要转变就业观念, 积极投身基层建设和西部建设中去。树立“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的理念, 或者先就业, 后择业, 在就业之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并积累经验, 提升自身素质, 从而谋求更加优越的工作。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根本解决, 需要各个领域中的单位或个人在党的领导下, 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措施来解决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 关乎着祖国的建设和发展, 关系着国计民生, 需要政府、市场、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的协同努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是长期以来困扰着政府、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的重要问题, 是重要民生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由于供需就业市场供需关系失衡、高校教育体制不合理以及大学生自身问题这三个方面导致的。解决问题需要政府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机会, 市场业结构升级换代, 高校提高教学质量, 增加实践教育, 大学生自身严格要求, 转变就业观念。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难

参考文献

[1]马延奇.产业结构转型、专业就够调整与大学生就业促进[J].中国高等教育, 2013 (15) .

[2]闵维方, 蒋承.产业与人力资源结构双调整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一个历史和比较的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 (1) .

[3]卿石松.大学生就业决定因素分析——基于多层模型的方法.人口与经济, 2010 (1) .

[4]胡解旺.大学生就业难:过度教育与教育不足辨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0 (10) .

[5]郭玲霞.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5) .

[6]马恩, 宋爱忠.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原因变量析评[J].现代教育管理, 2010 (1) .

大学生就业难对策分析 篇11

[关键词]工科生  就业难  对策

[作者简介]章锐(1981- ),男,江苏沭阳人,宿迁学院计算机科学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宿迁  223800)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093-01

世界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也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各用人单位提高了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由于整个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很多工科生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

一、工科生就业难的成因

(一)高等院校扩招的消极影响

“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长足发展,各高校的招生规模在这一背景下不断扩张,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过渡,这一历史性的变化既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又给各高校的就业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来自教育部和人保部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近699万,比2003年增加了487万,以平均每年18%的速度递增,加上前几年未就业的学生以及就业统计中的“灵活就业”学生,2013年预计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可能达到1200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毕业生最多的一年。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面临的国际经济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也十分复杂,加之在人才培养、社会环境、学生消极就业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毕业生就业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二)工科生专业知识掌握不牢固

刚入学的大学生主要学习基础课,一般要在大三的时候才开始接触专业课程,但之前养成的学习习惯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大三工科专业知识的学习,这是因为学习工科专业知识需要深入学习,表面性的学习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另一方面也受高中学习方式的影响,也就是文理分科的弊端,理科生对基本知识都有了解,但文科生则对理科知识不甚了解,无法深入研究理科知识,拉大了文理科学生的差距,给教师教学带来影响,课堂讲解只停留在表面。学生就业时专业知识很薄弱,亡羊补牢又会让应届毕业生错过就业的最好时机,就业压力更大。

(三)工科生缺乏实践锻炼

在大学的学习中,工科生把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都花费在课本理论的学习中,很少涉及社会实践,更谈不上在实践中有所领悟。现在许多大公司都需要有工作经验的人才,但工科毕业生恰恰缺乏实习经验,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技能水平都很低,只是盲目地读死书,把考研考证考编作为唯一的工作出路,这种观念性的错误是导致工科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另外,在大学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的情况下,工科生过于重视理论而不参加社会实践,仅在象牙塔里独自思考,不走出学校丰富阅历,导致自己与社会脱节,最终被社会和企业边缘化,无法顺利就业。

(四)工科生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一些工科生虽然在逻辑思维、专业技术基础、动手能力方面表现很好,但是对自身专业发展、生涯规划、职业定位、兴趣爱好等缺乏足够的了解,对于市场供需变化、专业需求分析、工作应用领域等方面的思考和实践比较匮乏,在语言组织、人际沟通、书面表达等方面也有所欠缺,最终导致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在应聘工作过程中无法完全展示自身的优势,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当今社会不缺知识型人才,但是缺少创新型人才,死读书读死书的人在社会上很难有大的发展,更不要说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五)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脱节

许多高校的工科课程设置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脱节,教材内容也比较陈旧,加之学生没有很好地参加与课程相关的社会实践,只是一成不变地跟着教材走,这必然给他们的就业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另外,工科各专业设置不平衡,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隔阂,不能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甚至滞后于社会需求,学生所学内容无法完全应用于工作之中,最终导致工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异常困难。

二、工科生就业难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实施更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把促进毕业生就业作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继续贯彻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劳动者自主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和鼓励积极创业的方针,坚持不懈地做好就业工作,努力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进一步优化就业结构,构建积极和谐的劳工关系。除此之外,还应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动民生类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加民众收入,提高工科毕业生的就业率。

(二)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各高校首先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通过组织宣讲会、举办就业讲座、联系合作企业等相关措施,加强对工科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其次,要研究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及目前工科专业的就业状况,要在学校层面设立就业指导中心,为学生顺利就业做好服务工作。最后,在工科学生刚入学时,学校要帮助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让他们清楚自己的能力与专长,对未来有一个明确的计划,进而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应对当前就业形势。

(三)切实提高工科生的文化素质

一些工科生的民族归属感与政治意识缺乏,社会公德意识比较淡薄,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工科生思想道德素质缺失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各高校要积极引导工科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严格规范工科生的日常行为习惯,积极推行综合素质教育,注重工科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强其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根据国家就业形势的需要,鼓励工科生多参加各种证件考试与专业比赛,由此来提高工科生在社会实践、人际沟通、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能力,进而促进他们正确对待就业问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努力应对就业市场的变化。

(四)优化课程设计改革

工科教师要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深化教学研究,不能故步自封,要虚心向同事学习。由于初高中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大学教学,只有将专业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在课堂上加深对专业课的讲解,才能更好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此,教师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工作方法,摸索出一套灵活的教学模式。另外,虽然教学目标是既定的,但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多观察,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课堂的实际需要,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只有这样才能最终真正实现教学目标。

(五)增强工科生社会实践

学校要加大投资力度,建立完备的校内校外实习基地,科学合理地规划工科生的社会实践,因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具体化,才能更好地了解未来的就业形势。另外,学校应该给工科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因为实习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积累工作经验,还可以促进他们去了解社会需求,了解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而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保质保量地进行社会实践对于顺利就业是至关重要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工科生就业难是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这个普遍的社会性问题,只有对问题产生的原因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多管齐下,积极采取可行的对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工科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曹丽颖.高等农业院校理工科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0(11).

[2]顾秉林.秉承实践教育传统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1).

[3]逄晓鹃.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与学科专业调整[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24).

[4]许玫,张生妹.大学生如何进行生涯规划[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及对策研究 篇12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1、社会竞争激烈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所以, 根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 都有自己的岗位。换句话说, 也就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正在逐渐减小。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却是逐渐增加的。而且, 增加之势远远大于减小之势。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 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精兵简政, 虽然私有企业不断增加, 但就业岗位少, 不能从更本上解决问题。另外, 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使得毕业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 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 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

2、大学生就业观束缚于传统观念, 就业市场化意识薄弱

“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对就业选择还有很深的影响力;计划经济时期的“干部意识”之上又加上了新经济时代的“白领情结”, 大都要求去大城市的好单位, 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和择业取向。同时, 社会缺乏创业氛围。社会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舆论, 优秀人才不能在商界脱颖而出;用人单位注重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缺乏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许多用人单位都只看到人才使用的短期行为, 不愿作长期投资。大学生缺乏创业观和市场化观念, 如果换个思维, 将开辟就业的崭新天地。

3、部分用人单位“求高”趋势提高了就业门槛

近年来, 高校的扩展引致的毕业生生源“充足”, 让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上更加挑剔, 更加刻薄。的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薪科技的发展, 一部分单位需要高科技、高素质、高能力、高层次的人才加盟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 部分企业单位对待毕业生态度居高自傲, 形成了“研究生多多益善, 本科生等等再看, 大专生靠边站”的盲目求高现象。并且从今年来的形势来看, 这种“求高”的趋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这在客观上对许多大学毕业生造成不利的影响。

4、大学生面试技巧能力有待提高, 缺乏求职技巧训练

由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 人们一直都很少关注到求职技巧这一领域, 就像没有被微波信号覆盖的“盲区”一样被人遗忘。学校毕业的学生也是一样, 我们学校对求职技巧同样没有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重视, 根本不存在求职技巧的问题, 计划经济时期学生一毕业就被国家分配到企事业单位工作, 无需要理会什么求职技巧, 只要学好书本知识即可, 不需要掌握求职的技巧的知识。虽然到了市场经济的今天, 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的情况经过几年, 但求职技巧的训练仍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5、毕业生本身原因

(1) 知识结构单一, 缺乏创新意识, 就业能力偏低, 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由于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复合型的创新人才, 但高等教育的改革却滞后于社会的需求, “重传授, 轻能力”, 忽视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没有建立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新机制, 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就得不到培养和发挥。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却有着较高的要求, 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毕业生, 往往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 相当一部分高校对高科技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并不清楚。这样,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满意程度必然降低, 就业成功率自然不高。另一方面, 社会需求变化迅速, 而高等教育本身的变化却具有周期长的特点, 使得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难以吻合, 这些都加剧了毕业生就业的困难。 (2) 个人职业期望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差距。大学教育是脱离了义务教育的高等教育, 是为社会培养较高层次人才的平台。在享受这个层次的教育时, 学生个人必须支付相对较高的费用。这样一种情况下, 大学生容易过高地估计自身的社会价值, 从而为自己的职业岗位做出脱离现实的层次定位, 很容易产生急于获得与其高等教育费用成绝对正比或是更高比例的物质回报。这样两种心态的交合就必然导致大学毕业生从心理上产生较高的、脱离实际的个人职业期望。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1、更新办学思路求发展

准确定位办学思路已经成为各个普通高校办学的重要指导思想。要坚持“教育为社会服务”、“办学适应社会需求”、“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 实现专业设置由追求扩大招生效果到适应社会需求的根本转变, 明确以行业、专业为基础,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拓宽专业口径为主线, 以同类专业转向为补充, 全面、协调的发展思路, 平衡供求关系, 实现健康发展完成办学以就业为导向的舆论阶段向办学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质阶段的转变, 形成传道与育人的结合, 课程设置与技能考核标准同步, 学生管理、教学质量与就业管理并重, 学生思想教育与就业教育接轨的良好格局。

2、指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大学生就业难, 已成为社会性的话题。“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为大学生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制度环境, 这个环境既蕴含着参与竞争的无限机遇, 也意味着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来自就业环境的挑战;既意味着个人拥有选择工作的主动权, 也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大学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应当明白择业的首要因素不是高收入、高地位, 而是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的最佳结合。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些, 把就业当作职业发展历程的起点, 不要过分计较短期内的利益得失, 不要与别人盲目攀比。

3、学生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

在求职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 切不可因此而自卑, 失去信心。遇到挫折后应冷静思考, 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 争取在下次中取得胜利, 迎接新的挑战。相信一句话:平平淡淡的一生干不出什么丰功伟绩, 只有不断在挫折与困难中磨练, 你才会成长, 才会使你的人生达到生命的制高点。

综上所述, 当代大学生们在就业的道路上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转变就业观念, 不断地增强经济意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在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大力的帮助下, 闯过就业这个难关, 寻求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找到自己理想的位置。观念转变天地宽, 何愁大学生就业难?

参考文献

[1]王敏, 李万斌.浅谈大学生就业挫折与应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7) .

上一篇:教职工体育工作下一篇:网络设备配置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