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

2024-09-18

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共12篇)

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 篇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 务必“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 最终“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教育部指出:要认真做好特殊群体的就业援助工作, 进一步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困难毕业生、残疾人毕业生、少数民族毕业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

1 我国现有对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帮扶的主要政策

1.1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就业工作, 出台很多政策解决高校的弱势群体面临的就业压力和现实困难, 从2006年开始, 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要求各地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积极做好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工作。

1.2 地方各部门各司其责

为了落实教育部的规定, 各地纷纷推出就业帮扶政策, 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 纳入当地就业总体规划统筹安排, 实行目标责任制, 加强工作考核和督查。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制定和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地方财政部门根据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实际需要, 统筹安排资金用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其他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 加强协调配合, 共同推动就业工作。

1.3 各级机构落实援助政策

为了帮扶就业困难大学生实现就业各级机构采取各种措施, 落实援助政策。例如, 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 免收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报名费和体检费。对离校后未就业回到原籍的高校毕业生, 各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摸清底数, 免费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和人事档案托管等服务。对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和零就业家庭的高校毕业生, 进行重点的帮扶。

1.4 各省、市因地制宜实施援助

由于我国地域的差异, 各省、市实施援助的措施也各不一样。上海市为了确保实现高校毕业生, 做出了“只要对就业岗位不挑不拣, 都能实现就业”的承诺。重庆市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实施就业援助, 进一步落实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政策, 为学生提供就业援助。山东省出台了《关于做好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提出八大措施帮助特困生就业。

2 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帮扶对策

2.1 对于经济困难的大学生

2.1.1 政府层面

制定《大学生就业保障法》等, 建立多层次的法律保障制度, 进一步规范就业市场, 加快两个市场建设。要从政策入手, 帮助和鼓励贫困生就业创业。地方政府要切实按照《就业促进法》及有关规定, 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安排一部分, 用于解决贫困生求职过程中的直接经济困难。

2.1.2 企业层面

引导企业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和合作, 建立起产学研合作基地和毕业生见习实习基地, 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机会。支持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等及其他社会公益组织探索服务贫困生就业的尝试。

2.1.3 高校层面

高校要进一步完善助困制度, 落实国家关于帮扶贫困生的各项政策, 出台有利于减轻贫困生就业负担的具体规定, 并根据各校的实际, 制定相应的就业倾斜政策, 为贫困生排忧解难。

2.2 对于学业困难的大学生

2.2.1 科学调整学科结构

各高校要根据现有的办学条件和资源来开设和调整专业, 突显办学特色, 根据自身的优势打造品牌专业。结合就业市场的需求对已有的专业结构进行改造和调整完善, 建立能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新的学科结构。

2.2.2 合理设置课程科目

每年要根据招生的情况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 科学严谨地制定和完善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科目设置要合理, 尽可能避免因师资设课的现象, 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2.3 加强实践教学管理

高校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完善, 调动教师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不断完善实验设施、实习实践设备, 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 逐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2.4 优化学生管理机制

从学生管理机制上加以改进, 对照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要求, 快速、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业进行综合评价, 生成学业困难警示信息, 给予有效预警, 采取多种措施, 帮助学业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2.2.5 引导学生制订计划

对很多高校毕业生而言, 与其说是“就业困难”, 不如说是“就业迷茫”, 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对一切都持无所谓态度或者干着急, 高校要引导大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行动计划。

2.3 对于心理贫困的大学生

2.3.1 开展咨询服务

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咨询服务, 从低年级开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是:知己知彼, 人职匹配。

2.3.2 组织团队辅导

开展针对毕业生群体的个别咨询和团体辅导服务, 对于表现出高压力水平的毕业生, 开展同质群体的团体咨询, 通过破冰、宣泄压力、明确问题、探索解决途径等环节使参加辅导的学生压力状态得到缓解, 并形成相互支持的团体。

2.3.3 强化价值观引导

职业价值观引导的总体原则是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实现两者的利益最大化。在开展毕业生指导课程或讲座时, 结合大环境对人才需求的地域特征, 强调第一份职业对个人整个职业生涯的重要性。

2.3.4 加强与家长沟通

家庭是一个人社会支持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 学校可通过“致毕业生家长的一封信”, 提示家长参与到学生的就业工作当中来。同时, 对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必然经历的挫折和偶尔表现出的压力状态, 给与关怀、鼓励和支持。

2.4对于被就业歧视的大学生

2.4.1出台优惠政策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 如减收税费、提供贷款、提供扶持资金, 鼓励用人单位招收这些曾经被歧视的大学生。

2.4.2加快就业立法

加快制定反就业歧视立法, 尽快制订《反歧视法》, 或者在《就业促进法》中规定就业歧视的内容, 进一步界定何谓就业歧视, 明确各种就业歧视的类型和相应的法律责任, 使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2.4.3建立相应的制度

建立相应的反就业歧视诉讼制度, 为受害者提供司法救济。可以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形式, 将就业歧视作为劳动争议处理, 纳入现行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同时, 可以考虑扩大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 实现对受害者的司法救济。

3 提升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帮扶效果的建议

3.1政府层面

首先, 出台扫清阻碍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壁垒和行政束缚的制度和政策;其次, 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鼓励高校采用多种形式和办法培养人才;再次,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如资助高校建立就业困难帮扶基金, 对就业力相关学术研究和实践提供支持;最后, 加强全社会的就业力信息平台建设和就业力基础测评工具建设, 以适应对人才实际的需要。

3.2用人单位层面

首先, 用人单位要加强与政府、高校的合作, 积极地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主动地融入就业政策体系。其次, 加强产学研合作, 参与高校课程体系制定, 将企业的最新需求及时反馈到学校, 成为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真正参与者。

3.3高校层面

学校要以改革为契机, 有效实施就业帮扶, 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有立足之地。

3.3.1发挥兼职老师的作用

首先, 要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培训, 使他们掌握就业指导的最新政策;其次, 要定期开展就业指导经验交流活动, 提升他们就业指导的水平;最后, 要引进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对就业帮扶效果好的老师进行适当的奖励。

3.3.2发挥辅导员的作用

辅导员由于身份的特殊, 与学生接触最多, 是学生最信任的朋友, 在学生择业过程中, 发挥重要的作用。要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 使他们履行教育者职责, 指导学生正确面对就业困难;履行引导者职能, 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3.3.3发挥就业指导课程的作用

除了充分发挥原有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作用外, 还要适当创设一些实践课程, 如开设《模拟应聘课》、《求职技能训练课》等, 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为就业困难的学生创造更多锻炼的机会。

3.3.4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

加强对各级学生社团的管理, 指导学生团体明确目标和任务, 在实践锻炼中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学生组织中, 还可适当增加“就业或创业”的组织, 如, 成立“就业创业协会”、“就业帮扶协会”、“就业促进会”、“就业政策研究会”等, 让就业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交流中成长。

3.3.5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

通过摸底了解就业困难群体的需求, 为他们提供各种社会实践的机会。比如, 通过实习、社会调查、三下乡、进社区等活动, 让他们提前进行工作的演练, 在实践中发现不足, 改进缺点, 有利于将来更好地就业。

3.4就业困难学生层面

转变学生就业观念, 调整择业期望值。鼓励到基层去、到农村去, 到艰苦的地方去, 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3.4.1职业规划明方向

应该未雨绸缪, 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使就业困难学生知己知彼, 明确方向, 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 规划好自己的未来。

3.4.2实践活动提素质

就业困难学生要在进行职业规划的基础上, 了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通过多参加社会实践等途径, 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 以便更好地积累工作经验, 为自己赢得机会。

3.4.3恰当定位求发展

就业困难学生应当面对现实, 根据市场实际, 更新观念, 转换思路, 先求生存, 再求发展, 先就业后择业。

3.4.4积极心态迎挑战

在当前就业背景下, 绝大部分大学生求职都并非一次成功, 都会不同程度地遭遇挫折。就业困难学生应当客观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 扬长避短, 敢于面对挑战, 增强就业的信心, 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

总之, 就业困难大学生就业帮扶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关乎教育公平, 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谐, 需要政府、社会、高校以及毕业生自身齐抓共管, 共同努力, 才能实现大学生健康成长, 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张耀灿, 陈成文, 罗洪铁, 等.成才不是梦——高校贫困生的今天和未来[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1.

[2]张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帮扶工作现状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5 (10) :64-65.

[3]薛飞.高校困难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外教育研究, 2010 (2) :10 8-109.

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 篇2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作为知识载体的人,便成为竞争的重要资源。有“国之栋梁”、“天之骄子”之称的大学生作为最先进知识的拥有者,本应是争夺的对象,然而,我国目前却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大学生与农民工抢岗位”、“名牌大学生卖肉、卖糖葫芦”等新闻已经不再新鲜,月薪只有四五百元的岗位也挤满了应聘的大学生。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有效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社会、高校、家庭及学生共同关注的焦点。因此,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探索也就具备了更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阐释

从1999年的高校扩招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毕业生人数持续攀高,每年以60-70万的总量增加。2002年毕业生人数为145万,2003年增加到212万,2004年扩大为280万,2005年达到338万,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突破400万大关,达到413万,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更是高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增幅达19.9%。相对于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率却出现了下降。据教育部统计,从2002年开始,随着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大学生就业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2002年12月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为80%,比去年同期下降10%,2003年9月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为70%,2004年9月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为73%,2005年9月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为72.6%,2006年6月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为70%。这些数据充分显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2008年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导致全球型经济衰退,先发国家近期的经济衰退,对中国劳动密集型的产品需求越来越少,我国大批出口型中小企业倒闭,使得大批农民工被迫返乡,出现大学生就业岗位缺失严重的现象。可以预计,今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会更加激烈,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二、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多维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既有国家政策、经济形势的宏观 1

方面原因,也有高校、企业等中观层面的因素,还存在大学生个人自身的原因;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各种原因相互交织,形成多维性和复杂性。

(一)从社会方面找根源

首先,社会市场体制不完善。当今大学生就业改变了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统、包、管”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方式.大学生就业进入市场化。然而社会就业市场体制的不完善.相应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之一。

其次,用人单位观念问题。目前,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方面盲目提高用人标准,条件要求也愈加苛刻,文凭已经不再是走向理想职业的唯一“通行证”,除了崇尚高学历,要求毕业生具有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求其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多数应届毕业生往往不能够完全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为许多用人单位所“嫌弃”。另外,还存在就业性别歧视的问题,不少招聘单位的广告明确地写明“只限男性”或“男士优先”

(二)从高校自身找根源

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新时期的教育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才能符合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是专业划分过细、口径较窄、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只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以及学生全面素质地教育;只讲学术研究,忽视职业技能;加之扩招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下降,这些都造成了知识、能力、层次等相互之间不适应.导致大学生难以胜任工作岗位.就业艰难。

就业指导工作不得力。有些高校不能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就业指导服务,至使大学生就业难。首先,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缺乏实用性。不了解人才市场的需求,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体制,缺乏专业经验以及业务能力。其次,没有将人生职业规划和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教学全过程。有的只是在学生即将毕业时开设就业指导课,只针对毕业生.并未将在校生包括在内,指导范围小。再者,大多数就业指导形式单

一、内容简单,并未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

“产销”不平衡。随着高校的扩招,一些高校盲目开设一些“热门专业”,缺什么就添什么.忽视了 “产品”的市场占有,即毕业学生的去向问题,结果造成人

才供求过剩,“产销” 不平衡。

(三)从学生本人找根源

期望值过高。大学生择业期望值普遍偏高、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择业意愿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着明显错位。期望值过高,既可能产生择业的挫折感,又可能导致机会的丧失。因而,指导大学生确立合理的职业期望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方面因大学教育的较高投入,同样期望学生毕业后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因此有可能造成大学生“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两种矛盾并存。还有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给自己定了目标。规定自己在几年内成为经理,再有几年成为老板等等,抱着大学生就是要做“白领”的念头,不肯放下架子,缺乏脚踏实地从基层开始干起的精神 这些过高的要求导致大学生在择业时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最终造成就业难的局面。

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与社会需求的差距较大。部分毕业生过高估计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缺乏创业意识。传统的就业择业观制约了大学生成功就业,大学生普遍存在“等”、“靠”、“要”等思想,缺乏创业精神和自主创业意识。在面对当今市场巨大的创业平台,高校毕业生宁愿成为现有就业市场廉价的替代者与竞争者,也不愿意实现对自我的突破.不愿意走上创业之路。

“城市情节”、“饭碗情节”需要破除。一些学生择业时潜意识的受传统思想观念支配,只把目标锁定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外企上,认为这些单位是“铁饭碗”,工作稳定有保障。还有些学生选择北京、上海、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这也给就业带来了局限性。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研究

虽然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是由诸多因素所造成,但是也完全有办法使之得到合理解决,关键在于社会各领域,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不断的进行深化改革。

(一)政府层面

政府要强化服务职能,畅通就业渠道,破除制约大学生就业的政策障碍。第一是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加强就业工作中的宏观调控作用。2007年大学生就业的重点

在基层。打开基层这一空间,如果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此,各级政府及人事、教育行政部门应强化服务职能,落实中共中央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精神,设法为大学生去基层就业创造条件。人事、教育部门应从宏观上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进行调控,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咨询,负责调查宏观就业、学校培养等情况,进行职业分类和职业前景预测。如建立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公布、督查和评估制度,科学、准确、快速地报告就业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公布当地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

第二是改革用人制度,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有较强的计划体制色彩,如与招聘毕业生相关的人事管理制度中的户籍、编制、各种指标和档案管理等,都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毕业生就业的申请报批手续繁多。政府要加大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取消对毕业生的城乡、部门、行业、身份等的限制,促使毕业生合理流动。要及时地清除、废止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制约或妨碍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文件,打破地区壁垒、行业壁垒。落实各项大学生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基层、到乡镇、到民营企业、到西部就业。

第三,应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拓宽金融投资和贷款渠道,社会支持和激励,建立和完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社会政策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最大限度发挥毕业生的聪明才智,给毕业生提供一个建功立业的舞台

(二)高校层面

高校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就业指导,拓宽就业市场。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社会总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对专业的人数也在不断的提出新的要求,所以高校应该时刻把握就业市场的脉搏,根据社会各行各业的需求,合理的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提高就业者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强化就业指导,充实就业信息高校应根据就业情况对大学生进行正规的就业指导。比如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强化毕业生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自己喜欢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并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和发展方向,以及社会对毕业生要求,国家对毕业生就业政策规定等等。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在择业时能一步到位,避免四处碰壁。

建立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平台,开拓就业市场。针对就业问题,高校应不断为学

生想办法,联系企业,与企业建立合作平台,培养专门人才。高校可以尝试和企业联办专业学科,这种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既能够解决就业问题,又能够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进行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教育是增强创业意愿、提高创业能力、促发创业活动的催化剂,对于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大意义。高校大学生应努力培养创业意识,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下,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以创业带动就业,对改善目前就业难的局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毕业生创业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减轻就业压力,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随着新增劳动年龄人口进入高峰期,大学生创业不但可以改善毕业生自己的就业问题,同时可以为社会上其他的待就业人员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一个大学生创业解决9-13个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达到创业带动就业,以一带多的理想境界。高校应该应进行创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生个人应该具有勇于拼搏、大胆创新的精神。

(三)大学生个人层面

大学生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就业观念。大学生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而言,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既可以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订下事业大计,拟定人生的方向,“衡外情,量己力”,设计出合理可行的发展方向,又可以使大学生在就业时把就业当作是职业生涯的一个环节来看待,从而不再去过分计较短期内的利益得失,把眼光放得更为长远。

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求职能力。据调查显示,用人单位越来越淡化专业,更注重的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决策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等。同时大学生还应该重视外语交际,提高计算机水平。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要增强求职能力。很多优秀的大学生之所以在招聘会上不知所措,其主要原因就是不善于展示自我、推销自我。为此,大学生应有意识地提高求职能力。比如可多参加一些诸如模拟招聘会之类的活动,增加实战经验,积累求职技巧。并且利用见习,实习,社会实践等机会主动与用人单位接触,努力增强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

大学生应该更新就业观。第一,大学生应降低期望值。在精英教育逐渐退出历

史舞台的今天,接受大众教育的学子应该保持一颗平和的就业心态,丢掉“精英”高就的思想,改变“人往高处走”的陈旧观念,放下架子,低姿态进入社会,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寻找发展的机会,破处“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农村一套房”等就业的“城市情节”,和“金、银、铜、铁”等饭碗情节。第二,树立动态就业观。大学生需要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在如今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应该力求“先生存、后发展”,树立动态就业观。同时国家及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所以毕业生也应把握时机,开拓就业空间,减缓就业压力,进行自主创业。第三,可以跨专业就业。在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今天,大学生应该灵活选择,可以跨专业就业。比如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生,物理、数学、计算机都比较好,所以该专业学生就可以另辟蹊径,从事诸如物理、数学研究以及计算机软件开发的相关职业。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就业导向市场调查对策建议

一、社会调查简介

连锁经营作为一种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连锁经营的方式不仅扩展到零售业、餐饮业和服务业等各种行业,还渗入到零售业的各种业态中。近几年,胶东半岛地区连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生机勃勃,许多国际连锁巨头,如沃尔玛、大润发等,也纷纷入驻。这种迅猛的发展,造成了对连锁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连锁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要掌握一定的经济理论和法律知识,熟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经济制度,掌握心理学、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连锁经营与管理的操作技能。

为了更好地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使学生能成为受企业欢迎的实用型人才。我们2011年下半年进行了专业社会调查活动。该项调查活动历时2个多月,参考了全国范围内多家高职院校的调查问卷,《山东商务职业学院连锁企业人才需求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是我院2007、2008级部分毕业生、全国各大连锁企业。发放问卷4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

二、社会调查统计分析结果

1.人才需求类型与岗位

问卷收回后,我们组织专门人员对问卷进行了分析研究,经研究发现,目前连锁企业需求量最大的人员类型与岗位排在前三位的岗位为:门店运营人员、管理人员、物流中心营运人员,各占比重为72.5%、47.5%、30%。

在门店运营人员中,以下两个岗位成为热手:

(1)生鲜部门人员成为热手。生鲜部门是超市中最具特色的部门,包括蔬菜、肉类、海鲜、面包、熟食等部门。生鲜管理是大型商业超市营运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鲜营运的特点是难度最大、跨度最大,专业性最强。对整个超市而言,起吸引客流、建立整体商场形象的作用。如何做好生鲜管理,一直是众多营运管理者所面临的课题。这就要求生鲜部门的工作人员对鲜度管理、营运计划、订货与质量控制、储藏加工与陈列、销售、损耗控制、毛利以及生鲜盘点等有深入的了解。

(2)前台收银部门人员成为热手。超市中什么部门最能体现营运标准化?那就是收银。收银是营运的最后一个商品流转环节,所有营运管理的价值都在收银时刻得以转化和体现。因此要有收银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对收银原则、收银常识、收银员岗位实务、收银管理人员实务、现金处理等有深入的了解。

2.人才需求的文化层次

在企业需要的人才中,专科层次的约占82%,本科及以上层次的约占18%。这也非常有利于职业院校学生就业。

3.人才需求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调查中,有35%的连锁企业对毕业生的计算机等级要求为一级或不作要求,还有25%连锁企业对毕业生的计算机等级要求达到二级及以上。我们认为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达到:掌握计算机在连锁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技术及电子商务基本技术。

4.人才需求的英语应用能力

调查中,有82.5%的连锁企业要求毕业生的英语等级不作要求,还有14.5%的连锁企业对毕业生的英语等级达到三级,有3%的连锁企业对毕业生的英语等级达到四级。但我们认为,毕业生的英语能力至少要达到,能阅读一般英文资料,进行简单英语会话。

5.人才需求的能力类型

通过调查及综合各家的招聘启事,我们发现超市所需人才要求被提及最多的是协调沟通能力、相关职位背景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精神及与人合作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抗压能力、责任心及执行能力。其中,沟通能力约占96%,团队精神约占79%,责任心约占75%,员工最好具有一定管理经验和背景、英语良好、能使用电脑等素质,其中沟通协调能力明显多于其他要求,这与超市需要各部门沟通协作的工作形式有很大关系。

6.人才需求的职业资格类型

调查发现,连锁企业希望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顺序是:连锁经营管理师68%、市场营销师61%、卖场管理师29%、人力资源师21%、助理物流师11%。

7.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连锁企业认为非常重要的课程是: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连锁经营管理原理与实务、连锁超市运营管理与实务、采购与配送管理、商场管理。

调查还显示大多数企业愿意接受“顶岗实习”的学生,顶岗实习是实践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所以学校有必要组织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毕业综合实习并派指导老师进行理论指导,为以后尽快熟悉岗位,进入工作状态打下基础。

三、专业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1.课程设置要依据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行调整,突出专业主干课程.

围绕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在课程建设中,要面向岗位群,密切联系和了解企业及社会对连锁人才的需求数量和需求规格,反映烟台市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确定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主干课程,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要以计算机、外语为基础,以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主体,以多方向模块课程为支撑,以人文选修课程为辅助的全新课程体系结构。在对教学时数进行精简压缩的基础上,优化课程结构,进一步突出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课程的中心地位以及其余课程的服务地位。

2.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与教学有机结合,以考促学

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重要性,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以考促学,使学习更具有针对性。争取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在我院多设考点,对学生进行培训,统一组织考试,为学生的考证创造条件。

3.拓展学生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思路与方法,努力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引入标准化能力考核举措,突出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要构建以实践能力达标训练为目的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标准化能力考核实践教学体系。促进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企业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参与度,营造贴近实际的实践教学环境,缩短毕业生对现场岗位的适应周期。

4.加快定单式培养的速度,提高用人单位学校招聘的比例

不言而喻,定单式培养是条捷径,学校能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有的放矢地配置教学资源,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分享。对于学校而言,定单教育克服了以往教学的盲目性、封闭性和高成本,对学生而言,在就读前就明确了就业单位和具体岗位,就读时也可到相应企业顶岗实践,学习有很强的针对性。

四、结束语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需要高职院校立足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充分调动青年教职工的积极性,继续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水平,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有教学体系和扩大面对的岗位群,为大学生就业积累丰富的经验,创造有利的条件。

作者简介:

孙志平,女,山东烟台人,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营销与策划教研室教师,助教,主要从事市场营销、经济学等课程的研究。

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 篇4

一、方法

(一) 测量工具

根据对大学生就业期望结构模型的理论构想, 并参照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国内外的相关问卷, 以及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对部分学生访谈的结果, 修编出大学生就业期望问卷条目33条。其中就业期望目标包括1条目, 就业行业期望包括3条目, 就业单位期望包括14条目, 就业职位的期望包括6条目, 其余9条目是对就业期望影响因素的考察。在33条目中, 前12条目给出被选答案供被试选择, 剩余21条目采用Likert自评式5点量表法, 从“从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一般”、“比较符合”、“完全符合”依次记为1分、2分、3分、4分、5分, 得分越高, 就业期望就越高。

(二) 被试

采用方便随机取样的方法抽取样本, 随机抽取邵阳学院、郑州大学、常州工学院、韩山师院、西南大学五所本科院校的部分学生为被试, 构成本次研究的正式调查样本。在五所本科院校中共发放问卷2500份, 回收有效问卷2016份, 回收率为80.64%, 其中男生990人, 女生1026人。

二、大学生就业期望特征的实证分析

我们对2016份有效问卷按照就业目标、就业单位性质、就业职位价值及就业区域的期望进行了统计分析, 发现大学生就业期望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 先就业再择业, 初次就业目标渐趋合理。

先就业再就业目标的提出, 比较符合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循序渐进的需要层次理论, 首先解决低层次的基本需要, 然后再寻求高层次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满足, 这说明大学生就业的初次目标定位渐趋理性。针对2016名大学生的调查中有68%的大学生选择先就业后择业, 15.78%选择的是一次性就业, 8.4%选择的是直接创业。不过这种就业思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是一种短期、应激式的选择方式, 把其控制在一定的限度范围内对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具有积极的作用, 但是此就业模式也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 比如不利于大学生长期职业生涯的规划、影响到毕业生的诚信形象、增加了用人单位的重复招聘成本等, 同时想直接创业的人数明显不多。

(二)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依旧备受关注。

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誉高, 相对比较稳定且工作环境优越有关, 对大学生产生了较强的吸引力, 如目前的公务员热。可见大学生的择业倾向体现了满足自身的安全和尊重的需要。2016名大学生30.65%选择的是党政机关, 25.64%选择的是事业单位。不过男女生在选择倾向上并不完全一致, 男生更倾向于选择党政机关, 女生更倾向于选择事业单位。但随着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学生就业期望的主要关注点开始由重社会价值向重经济价值的方向转变, 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也开始减弱, 大学生的就业去向开始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三) 国有企业风光不再, 外资企业地位凸显。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大学生的择业标准发现了明显的变化, 他们既期望有较高的经济收入, 又希望自由地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希望将来工作有更大的主体性, 所以他们在择业中表现出很强烈的风险意识、开拓精神和竞争意识。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这是就业预期目标对个体需要满足的价值 (即效价) , 然后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实现此目标的可能性进行评估, 最终决定自己的就业行为。2016名大学生21.03%选择的是外资企业, 12.65%选择的是国有大中型企业。

(四) 组织气氛与发展前景越来越受到重视。

组织气氛是个人对组织环境方面的认识, 是一种组织成员对组织的客观特征直觉、认识和评价的心理过程。这种认识是调节组织成员动力的来源之一。2016名大学生28.03%看重组织的人性化管理, 22.2%希望在工作中拥有较大的自主权, 18.65%期望组织有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 15.82%期望组织发展前景良好。

(五) 自我价值实现与兼顾家庭并重。

工作和家庭是个体生活的两个主要领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双职工家庭成为社会的主流。一方面料理家务、照顾老人、教育子女的负担越来越重, 另一方面社会竞争日益加剧, 个人要想保持职位、获得晋升、谋求发展就不得不在工作中增大投入, 二者的冲突越来越突出, 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 也是很多求职者所重点关心的问题。2016名大学生29.86%期望工作能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28.17%期望照顾家庭, 22.72%期望工作能展示自己的才华。

(六) 就业区域开始由一线中心城市转向二、三线沿海城市及中西部城市。

长期以来, 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成为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主要区域, 就业结构矛盾突出, 不仅竞争激烈, 生存残酷, 而且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实现投资回报的个人收益最大化较困难。但随着沿海城市开发及中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这些城市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生活环境的改善, 就业前景广阔, 就业机会增多, 实现个人教育投资回报收益最大化较容易。根据人力资源成本理论, 大学生开始将就业地区的关注由一线中心城市转向沿海二、三线城市及中西部城市。2016名大学生51.29%选择沿海二、三城市, 30.46%中西部城市, 只有7.29%选择的是北京、上海等一线中心城市。

三、就业指导工作服务策略构建

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 关系国家未来, 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人尽其才、适得其用, 让大学生在合适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 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是高校开展就业服务指导的根本任务。然而在就业形势严峻、就业矛盾突出的情况下, 按照个人理想和社会需要相结合的原则, 实现合适的人到合适的岗位上的目标并不是一件轻松简单的事情。我们应该根据大学生就业期望的特征, 结合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实际问, 因势利导, 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为此, 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做好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服务的前提, 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实现此目标的重要手段。职业生涯教育的具体内容包括职业生涯定向教育、自我职业潜能分析能力培养、规划自我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相关核心素质的培养等。高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不仅需要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纳入大学生通识教育的教学计划中, 传授最基本的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 提升其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 而且还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指导活动, 如自荐材料设计大赛、就业导航交流会、模拟招聘等, 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

(二) 配置专业的就业指导人员。

教育部教学[2002]18号文件《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中, 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配备做出了明确规定, 要求就业指导专职人员与毕业生的比例不能低于1:500。然而, 目前很多高校在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上, 不但由辅导员临时担任, 而且缺乏系统的整体规划和业务培训, 这导致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是参差不齐, 难以胜任就业指导工作和达到预期的就业指导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高校必须配置专业的就业指导人员, 选择具有人力资源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背景的人才充当。同时一方面把其纳入专业技术岗位系列, 举行不定期的业务培训和经验交流, 提升其业务素质, 另一方面选派优秀工作人员参加相关从业资格认证。

(三) 建立校、院 (系) 、班三级就业指导与反馈的互动机制。

学校继续完善与强化就业指导部门的教育、管理、服务三项基本职能, 统筹协调全校的就业指导工作, 提高其服务效率。院 (系) 建立就业指导室, 根据本院 (系) 专业设置的具体情况和特色, 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服务。班级设立就业服务委员, 上传下达, 一方面及时将校院两级的就业指导措施和就业信息传达给所在班级的同学, 另一方面收集同学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及时反馈到校院两级就业指导部门, 为它们调整就业指导政策和改进就业指导措施提供基础。

(四) 创建就业信息网络服务平台。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传统的讲座、定期或不定期公布就业信息的专栏、与用人单位的信函交流和供需见面会等传统模式将不能满足现代高速发展的信息更新需要。由于网络具有信息容量大、即时性强、成本低、便利交流等特点, 大学生在网上进行择业, 用人单位利用网络招聘已经成为一种高效、快捷的普遍现象。因此, 就业工作的手段也正在向信息化、网络化的目标迈进, 搭建以网络为载体的就业指导信息服务系统, 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和互联网, 为大学生就业提供网上信息交流和服务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发展的新趋势。比如首先学校主动与用人单位建立及时的就业信息沟通互动机制, 确保信息的及时更新;其次, 学校可以利用此信息服务平台建立毕业生信息库, 用人单位可以自行注册查询毕业生信息;最后可以提供在线交流服务, 保证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向沟通渠道的畅通, 并及时追踪与协调, 努力促成他们达成就业意向。

(五) 完善大学生创业孵化机制。

创业人才的培养和创业企业的孵化是大学生创业孵化机制的两个主要构成部分, 其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 后者是前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的大学生创业孵化机制应该是一个涵盖整个社会层面, 能够培育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创立企业系统, 该系统包括大学生创业环境的构建、创业意识和创业素质的培养、创业融资渠道和创业政策法规支持、创业孵化园建设等涵盖政府、金融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产业等主体合作、和谐关系的复杂系统[6]。

总之, 我们只有在国家的宏观管理下, 积极创造有利条件, 因势利导, 给大学生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并遵循大学生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原则, (下转第174页) (上接第156页) 积极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指导服务, 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价值目标和择业观, 才能使大学生在择业就业上获得成功, 在未来的事业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汝信.社会科学新词典[Z].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73.

[2]袁志刚.失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100.

[3]蔡银银.大学生就业期望与就业实际的关联性研究——以华东师范大学为例.华东师范大学, 2006.

[4]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5]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 篇5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既能够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又能够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并着重探讨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现状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220-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大学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加,然而就业率比较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这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既能够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又能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相反,如果不能够解决好这个社会问题,既不能够促进高等教育的深入开展和发展,也不利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相关方面的进步和发展,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根据教育部网站相关信息,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495万,2013年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2014年毕业生人数继续走高,达到727万。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749万,创下历史新高。相对于大学生毕业数量的增加,大学生的就业率却呈现下降的趋势。伴随着高等教育扩招的大学生相继毕业,从2002年开始,大学生就业率就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据相关统计,2002年大学生就业率就比2001年降低了10%,2004年全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为73%,2005年全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为72.6%,而到2006年全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率为70%。随着今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要达到749万,堪称最难的就业季。这些数据都说明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现实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既能够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又能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所具备的各项能力和知识已经难以满足新经济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纵观我国各个高校的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其所设置的内容和课程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大学生就业难最大的归因在于结构性过剩的矛盾。

1.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

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众所周知,当前的家长和大学生自己都比较倾向于去政府事业单位、国企等相关单位就业。大学生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对自身的就业期望也就越高。就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来看,他们的就业观念与现实岗位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到了大众教育阶段,大学生对毕业后的工作岗位抱有比较高的期望。他们比较倾向于政府事业单位和国企等单位。如果社会中的就业岗位不能够满足这些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时,他们就会陷入失业的状态。

2.大学生供求之间存在严重错位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所具备的各项能力和知识已经难以满足新经济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纵观我国各个高校的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绝大多数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严重脱节现象。这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现象,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非常短缺,而社会需求不太高的人才高校有着重培养,导致供过于求。因此,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最终归因可以说是供求之间存在严重错位,从实质上来说这是一个结构性过剩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完善,绝大多数高校在人才培养方式仍然是远离市场需求的。有相当一部分高校的课程设置和教材比较陈旧,部分教师也没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需求,这就造成了一部分高校不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求的人才,从而引发结构性过剩的问题。

3.就业市场环境不规范的影响

就业市场环境是大学生就业最重要的领域,就业市场环境不规范、不公平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正常就业。就我国当前的就业市场环境来看,就业环境不规范、不公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部分企业单位片面强调学历观,有许多企业单位在招聘大学生中就现状了211、985院校的毕业生,学历歧视和崇拜直接降低了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率,严重破坏了就业市场环境,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正常人力资本发挥应有的功效;另一方面各种非正常现象的存在。就业市场中存在的非正常现象严重破坏了就业市场的公平、公正。这种就业不公平、不公正既有在学校与学校之间,也有在大学生群体之间。就业市场环境的不规范严重影响到就业市场的公平、公正,直接降低了大学生的就业率,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大学生。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社会问题。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既能够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又能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相反,如果不能够解决好这个社会问题,即不能够促进高等教育的深入开展和发展,也不利于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和谐与稳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所具备的各项能力和知识已经难以满足新经济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针对此,笔者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对策。

1.加强政府积极引导,规范就业市场环境

公平、公正的就业市场环境对大学生正常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就业市场环境存在的不规范的问题,笔者认为政府应该积极引导,规范就业市场环境。一方面用人单位要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念。员工的招聘不能够带着有色眼镜选拔人才,要消除学历、学校以及性别偏见和歧视。完善用人制度,在选聘员工的过程中,要结合工作岗位实际需求,合理设置用工条件,消除人为偏见和歧视,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公平、公正的就业市场环境。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完善相关就业政策。通过积极的就业政策约束用人单位的各种歧视和偏见行为,以制度或者法律的形式消除人为歧视和偏见,为大学生的正常就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2.高校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教学与就业相结合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与社会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严重脱节现象。针对此,笔者应该高校在新形势下应该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教学与就业相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就在于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人才,这就需要把教育教学与社会实际需求结合起来,为社会培养出多层次、复合型的人才。一方面高校应该更加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合理设置和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着力推进和完善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们的实际运用能力。另一方面需要不断选择新的教材。高校教师不应该只是运用单一的教材,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合理选择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新教材。通过科学合理选择教材和完善课程设置,为社会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多层次和复合型人才。

3.大学生需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就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来看,他们的就业观念与现实岗位之间存在脱节现象。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到了大众教育阶段,大学生对毕业后的工作岗位抱有比较高的期望。他们比较倾向于政府事业单位和国企等单位。这种陈旧的就业观念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学生正常就业。因此,大学生需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步入到大众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大学生需要转变陈旧的就业观念,树立起大众化就业的观念。

四、结语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社会问题。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既能够促进社会经济良性发展,又能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通过加强政府积极引导,规范就业市场环境;高校需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促进教学与就业相结合以及大学生需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等措施来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为大学生的正常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赖德胜.大学生就业难在何处[J].求是.2013(20).[2]春英.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及监测体系构建[J].人民论坛.2012(32).[3]郝晓艳.大学生就业难及其解决思路[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04).作者简介: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对策

一、新形勢下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推进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效实施,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高等教育从扩招以来,规模迅速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不仅由精英化教育阶段迈向了大众化教育阶段,而且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得到了很大发展。与之随行的现象是大学生的优越感荡然无存,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迅速增加,劳动力供求的矛盾逐渐加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更加突出。

另外,由于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使得大学生就业空间变小,就业难度加大,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数增多,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大学毕业生,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就业形势。危机下该如何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焦点话题。因为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大事,所以新形势下积极探索大学生的就业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曾说:“我们不能由大众化的门进入了大学,却要求以精英化进入就业领域。”当前,许多大学生恰恰保持着精英化的意识,而只有大众化的成绩与能力,主要表现为存在“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他们还意识不到当前的就业形势,仍然被“社会精英”的观念束缚着思想,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眼高手低,对薪酬、福利待遇要求过高,致使企业望而却步。对单位、城市选择过高,不愿到偏远地方或中小企业、私有企业、服务性行业及有待开发的地区和小城镇就职,而是想方设法留在大城市或大企业就业。不愿意吃苦,如果达不到自己的要求,他们宁愿选择坐在家里当“啃老族”,也不愿到基层施展抱负,造成了一方面欠发达地区和基层人才奇缺,另一方面,大批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造成大批高素质人才供应过剩的假象。所以说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就业难并非无业可就,而是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教育,降低就业期望值,摆脱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鼓励毕业生主动到社会真正需要的地方去工作,为社会多作贡献。

(二)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力度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学校的责任除了要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有一方面能力专长外,还应当让毕业生有一定的就业技巧。就业指导既是毕业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是化解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矛盾的有效途径。就业技巧的培养责任主要在于高校。但是,高校普遍存在就业指导力度不足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就业指导教育过于粗放,有的高校只是在每学期开设几节相关的就业形势教育讲座,就业指导的教师也缺乏系统的培训,还没有达到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就业指导的方法、手段和条件还相当缺乏,教材欠缺,内容不一,就业指导教育还不能科学化、系统化、个性化。所以各高校有必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在学生进入高校以后,就应当充分重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素质的培养,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获取可靠的就业信息辅导,个人资料准备辅导,国家就业政策辅导,就业能力辅导,自主创业辅导,手续办理辅导,社会职业适应能力辅导,等等。当然,在就业辅导中,切忌千篇一律,尽量追求形式的多样化和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学校可以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课,进行培养教育。

(三)高校应强化实践技能,突出办学特色

我在日常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发现,除了就业难的大环境影响外,缺乏工作经验也是困扰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存在用人单位强调实践经验与大学生难以达到要求之间的矛盾。因为我国的传统教育存在着重视理论学习、轻视实践能力培养的现象。现在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毕业就能马上顶岗工作、产生效益的人员,招聘广告上写着“工作经验X年”,而我们的毕业生动手能力和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不强,不能完全适应这一需要。大部分学生在校阶段,死啃书本,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缺乏动手能力,这与很多企业要求能立刻上岗工作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说高校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突出办学特色,走应用型之路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途径。

高校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方案,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线,注重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的紧密联系,突出实践环节的教学,以实习实训为主要手段开展各种综合技能培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促进就业,到企业中学习、顶岗实习、工学结合、半工半学,根据需要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建立订单式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实践所得远远大于说教,要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去感悟。高校不仅要大力开展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还要加大力度选择那些效益较好、规模较大、社会知名度较高或发展较快、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创建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实质性地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共建,以共建求发展,拓宽学校发展空间的有效途径。

综观就业率高的高校,其原因就是他们不仅校企合作办得好,而且学校在实习实训方面加大力度,每一个学期都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到社会、到企业参加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时自我调节,自动磨合与社会的结合点。

(四)高校应适时调整专业结构,突出专业特色

高校专业设置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高校在扩大招生规模时大量增设专业,有的学校在设置新专业的时候,对社会需求考虑不多,没有进行合理的市场调研,争先设置热门专业,使供给与需求严重失衡,从而造成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所以,高校应该根据社会需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设置专业要突出专业特色。不能用单一的模式进行专业设置,应该有别于其他学校的同类专业。设置新专业要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和考察,找准专业发展的生命线,使专业更具活力和竞争力。

高校还必须加大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改革,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设置课程,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教学形式和内容,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才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供需结构的矛盾,才符合高校的办学基本宗旨。在教学形式和内容上进行改革,增加在校大学生实训、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据优势。

总之,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受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因此,在改善大学生就业状况方面,高校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和引导功能,帮助大学生及时转变思想,积极面对社会竞争,降低就业期望值,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迎接就业挑战。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决定其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求大学生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注重知识的更新和自身的完善,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真正使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才能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陶书中.高职学生就业现状的理性审视[J].江苏高教,2006,(2):134-136.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研究 篇7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综合因素

1.

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较快, 社会需求量的增长速度与毕业生人数的增长不成比例, 从而导致供大于求, 供需关系失衡, 导致竞争剧烈, 大学生就业变难。

2.

中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较大, 人才流向不均衡, 毕业生向往到经济发达的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导致了地域性的不均衡, 提高了竞争要求, 增加了就业难度。

3. 就业期望值过高。

很多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期望, 也是一个家庭的就业期盼。十多年的寒窗苦读, 很多家庭为孩子上学负担很重, 怎能不希望孩子学有所成, 找个理想的工作岗位。但是, 面对激烈的竞争, 大学生应充分认识自我, 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结合自身实际, 任何不切实际的期望都很容易落空。

4. 大学生综合素质有待加强。

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遇过的最大障碍是综合表现欠佳, 不善于表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心理素质不过硬, 语言表达能力差, 抗压能力差等。其表现有:不会制作简历, 不会包装自己的成功经历;在自我介绍时, 长篇大论不知所云, 或是只言片语无所适从;在面试技巧方面, 不注重细节, 在群体面试中, 不善于把握角色, 不相互配合。这些问题, 貌似小事, 但却是导致求职失败的重要原因。

5. 毕业生还需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如今, 很多学生的就业观、价值观, 就是家长的就业观, 是全社会的就业观, 这由中国的文化决定的。目前社会上比较火爆的研究生和公务员考试, 就是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导向的体现。能考上研究生的, 就不找工作;能去事业单位的, 就不去企业;能去国企的, 就不去私企;能找到工作的, 能生存的, 就不去创业。而且, 学生的就业观、择业观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式的, 仅凭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的简单说教很难改变。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对策

1. 加强就业指导,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高校要建立和完善就业指导机构, 要优化配置人力和财力, 早入手, 有计划、全过程地进行就业指导工作, 指导学生作好职业生涯的目标规划和就业政策, 深入了解社会需要状况, 合理定位自己的职业。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应针对学校只在毕业年级中开展就业指导的现实进行改革, 让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增强择业意识, 做好大学整体规划, 尽早开始择业准备。要注重就业指导全员化, 对学生的择业意识的培养应该成为全体教师共同的责任。就业指导要全面化, 就业能力的培养不应仅局限在择业意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方面, 还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未来, 包括职业方向的选择和发展目标的确定, 使其学会根据发展目标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 切实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2. 加强实践教学的改革, 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

加强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使大学生在校期间便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 不再是眼高手低, 心理上和行为上能更快更好地完成就业准备, 增强就业竞争的经验与能力。根据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 针对地区和社会发展需要, 设置和调整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大力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 将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操作有机协调, 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在具体做法上可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在校内大力提倡实践性社团活动, 建立实训中心, 兴办科技产业和针对某方面研究的专门工作室等, 在校外建立合作教育体系, 与企业联合办学,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等, 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开展择业心理教育, 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

在大学生的就业过程中, 我们看到了有能力而不敢选择、能力不足却选择的情况;因心理因素抗拒就业心理准备不足而丧失就业机遇的情况等等, 这些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此, 我们应该对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开展针对性教育, 克服不足, 切实增强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择业心理素质, 我们要大力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 把成才意识纳入到社会总体发展需要的轨道上。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就业政策教育、择业价值取向的引导、正确成才意识和成才道路的引导, 使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同时, 也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健康择业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 帮助大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 做到正视现实、不怕挫折、敢于竞争。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 还要做好求职自荐、面试、考试等择业环节中的心理准备, 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4. 结合市场合理进行专业设置, 形成专业竞争优势。

高校的课程及专业设置是由历史沉积, 逐渐优化的产物, 其结构不断驱向合理化, 这是发展观的必然。时代在进步,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 要适应这种发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体现特色, 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进行不断改革探索。所以, 高校首先要抓好专业素质教育, 使之与社会需求接轨, 提高市场的灵敏度, 通过市场需求带动人才培养。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 专业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突出技能训练。同时, 开设有吸引力和实用性的专业课程, 注重理论课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 促进学科间的良性互动, 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性, 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

5.全程化就业指导势在必行。

学生就业观念的形成, 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观念的转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所以说, 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势在必行。所谓全程化就业指导, 就是把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业指导、职业体验、择业指导、创业指导和升学指导等内容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始终。第一阶段是职业规划期, 在大一的时候指导大学生树立职业意识, 正确理解和处理职业与专业的关系, 在了解社会需求和自我认知的基础上, 初步做出职业生涯规划;第二阶段是职业素质训练期, 在学生大二大三的时候, 通过系统的内容指导, 使学生逐步具备择业、就业所需的相关条件;第三阶段是就业实施阶段, 主要集中在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 帮助学生了解就业程序, 选择就业渠道, 掌握就业技能。这三个阶段只有紧密联系、相互支撑、环环相扣, 形成一个科学的教育体系, 才能有效提高就业指导的质量, 帮助学生逐步树立合理的就业观念, 理性思考, 科学预期。

参考文献

[1]马小洁.略谈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1, (1)

[2]禹元蔚.高校应如何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J].高教研究, 2011, (7) .

[3]王洋.就业政策亟待梳理[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9, (5) .

[4]姜国祥.核心竞争力[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 2010:7.

大学生就业权益现状及对策研究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合法权益,政策保护,法律救济

一、大学生就业权益的主要内容

我国现在的法律法规体系日趋完善, 目前在就业权益的保障和救济方面我国的法律条文也日渐明细,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就业权益的相关规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平等待遇权。公民的平等权在宪法中得到确定, 大学生作为一个公民群体, 在就业的过程中也享有同样平等的权利, 不因身份户籍、性别等任何原因而受到歧视。同时, 劳动法也规定了就业平等、就业男女平等、特殊人员的就业等内容。劳动者就业, 不因民族、宗教信仰、性别、种族等不同而受到歧视;妇女与男子享有同样多的权利。

(二) 劳动权。我国宪法规定, 每个公民都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和改善劳动条件, 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因此, 大学生也享有劳动权和获得报酬权。就业是民生之本,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应把扩大就业放于突出的位置, 保障公民的劳动权, 坚持劳动者的自主择业权、促进市场调节和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方针。

(三) 民法规定的相关民事权利。作为年满18周岁的公民, 大学生的平等权、自愿权、知情权和等价有偿权等权利受民法保护。当用人单位违约或不按照之前签订的协议兑现义务时, 大学生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用人单位履行合同, 承担违约责任。

(四) 接受就业指导和受教育权。大学生有权接受学校、就业单位的就业指导, 如向毕业生宣传有关就业的方针、政策;提供相关的择业技巧;向相关单位推荐毕业生, 积极联系就业信息, 以保证大学生顺利就业;同时, 用人单位也有义务向已经就职的大学生提供免费的技术培训、实地操作等相关的教育, 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五) 择业知情权。大学生享有对用人单位提供岗位, 待遇以及工作环境等信息的知情权。在现实的一些招聘网站和招募信息中, 大多数企业都过分夸大对职员的工薪待遇, 自身的资本等条件, 诱导一些大学生前来应聘, 隐瞒真实信息。这些都严重地侵犯了大学生的择业知情权。

二、大学生就业权益受到侵害的现状

由于各项就业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 用人单位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以及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 大学生的就业权益在就业市场中受到侵害的现象总是屡见不鲜。具体说来, 主要表现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 就业歧视现象普遍。由于一些历史遗留因素以及社会偏见, 中国的社会歧视在就业领域中表现的极为突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遇的歧视主要包括身份户籍歧视、性别歧视、外貌歧视、健康状况歧视、学历歧视、经验歧视等。如非本地户籍或非本地生源的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地域歧视。据调查发现, 遭遇过就业歧视的青年中, 57.9%是农村户口, 78.9%是非本地户口;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可能会遭遇性别歧视;一些大学生甚至因为身高相貌问题而遭到歧视。此外, 还存在血型等歧视现象。种种就业歧视现象严重侵害着大学生的就业权益, 这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二) 用人单位随意毁约。由于就业形势严峻, 在求职过程中, 大学生往往处于弱势地位, 而用人单位则处于强势地位。同时, 就业协议大多也是按照用人单位的要求来签订的, 如部分用人单位在大学生入职前承诺会在工资、休假等众多方面来承诺给予毕业生优厚的待遇, 但当毕业生正式上岗之后, 用人单位却不兑现或不完全兑现这些待遇, 甚至不按国家的相关规定给大学生交纳“五险一金”, 这些都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就业权益。

(三) 求职陷阱的诱惑。一些非法分子通过单位招聘之名获得应聘者的个人信息, 从事各种非法活动;有的是面试陷阱, 即借招聘之名收各种培训、教育费用, 随后连同公司带人整体消失;有的用人单位粉饰岗位, 提供与实际岗位不符合的应聘岗位, 以欺骗的方式来吸引大学生;还有非法活动陷阱, 如某些单位招聘大学生搞传销与限制大学生人身自由要求其从事非法活动。

(四) 福利、待遇方面的侵害。在一些高危特种行业中, 企业没有按时缴纳相关的保险, 高校毕业生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一旦出现问题, 企业不负相关的责任致使大学生的权益得不到及时保障。另外, 一些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 克扣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或延长其劳动时间, 不及时支付其加班费等。

三、大学生就业权益受侵害的原因

之所以会出现大学生就业歧视现象普遍、用人单位随意毁约、求职陷阱的诱惑、福利、待遇方面的侵害的现状, 原因多种多样, 其中有社会原因、用人单位的原因、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以及现今法律制度不完善等, 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社会原因。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的扩招使得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时期, 毕业生的增加也使得就业压力日益增大, 就业形势逐渐严峻。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现象促成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吹毛求疵的现象。

(二) 用人单位。用人单位缺乏应有的诚信意识。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各个企业为了逐利而不择手段, 甚至侵犯毕业生的权益。部分用人单位将毕业生视为“廉价劳动力”, 利用各种欺骗、非法手段剥夺大学生应有的工资福利等待遇, 严重地背离了诚信原则, 也严重侵害了大学生的就业权益。

(三) 大学生。大学生自身法律意识淡薄和就业心态不合理。大多数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运用甚少, 在就业过程中, 许多大学生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就业权益已经受到侵犯, 甚至于当自己的就业权益受到侵害时, 也不能利用相关的法律武器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 大学生急于求成的就业心理也导致其难以做好充分就职准备, 被一些企业开出的高薪待遇条件而“诱惑”, 最终使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

(四) 法律机制。大学生就业的法律保障机制尚不完善。我国虽已经制定了《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的法律, 但是大学生就业权益的保护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中都规定得不够明确;在大学生就业权益的法律救济方面, 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狭窄, 举证责任分配不合理, 救济程序效率低下, 提起民事诉讼的成本高, 法律监督也不到位。

四、促进大学生就业权益的保障措施

(一) 加强高校的就业权益保障指导服务。

各个高校应该成立就业指导中心等专门机构对大学生进行就业保护教育、问题答疑、就业维权等服务。除此以外, 高校还可以开设“大学生就业服务热线”、“大学生就业维权服务咨询热线”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热线”等, 供学生咨询使用。

(二) 高校应开设就业指导相关课程。

从在校起就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教育, 如对大学生进行贯穿整个生涯的教育内容的宣传, 在日常的课程中让同学们观看一些与就业有关的影片案例, 分析一些典型的职业, 提高学生们的职业风险意识, 提高他们对就业的认识以及维权的意识;同时, 高校也可以通过在思修课程中分析一些有关就业维权的案例, 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维权意识。定期地进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使得大学生早日为自己的人生做好规划, 提前准备好相关事项, 做到“有备无患”;在日常生活中,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宣传展板、就业讲座、知识竞赛等途径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学习和认识与就业有关的《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

(三) 企业应加强诚信意识, 树立自身的责任意识。

作为用人单位, 企业有责任维护大学生的就业权益。一旦与大学生签订相关就业协定, 用人单位不应肆意修改违反协定, 应严格按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及时支付给大学生工资薪酬, 依法为大学生置办失业保险、财产险等事项, 尊重大学生的各项就业权益, 当大学生的权益受到用人单位的损害时, 用人单位必须进行相应的赔偿, 不能唯唯诺诺, 推诿责任。

(四) 加强立法保护, 完善大学生就业权益的保障机制。

一是制定《大学生就业保障法》、《大学生司法救济》等相关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弥补针对大学生就业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的空缺。二是应将《劳动法》中的相关规定进一步细化、具体化, 明确就业权的概念及范围, 不能模糊不清;三是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保障政策来解除就业限制, 促进大学生就业, 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机制。

(五) 建立完善的就业市场监管机制。

一是政府应成立专门机构, 规范和监管用人单位的用工情况, 强化对企业用工的行政监察。二是政府要加强社会保障机制的建设, 依法督促用人单位向社会保障机构缴纳足够的失业、工伤、养老等保险金, 解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生活保障和由于失业引发的种种问题, 解除大学生的后顾之忧。三是政府应加大对就业市场的监管, 通过积极的监督检查, 加强对违法企业的管理, 遏制和打击侵害大学生权益的现象。

(六) 完善就业权益法律救济机制。

首先, 应完善大学生就业争议的调节制度。多方面强化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预防劳动争议现象产生的职能, 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 建立健全高效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能够保证大学生就业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司法救济, 由于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书具有合同的性质, 因此, 当大学生的就业权益受到侵害时, 他们可以依据《劳动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的规定到法院起诉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结语

在当今社会条件下, 由于社会、用人单位、大学生自身以及现今法律制度不完善等多方面的原因, 大学生在就业中往往会遭受就业歧视、用人单位随意毁约、求职陷阱的诱惑、福利、待遇方面的侵害, 为了维护大学生本身的就业权益, 同时也需要高校、用人单位以及政府等社会各界和大学生本身都共同努力, 各司其职, 互相配合监督, 共同为大学生建立创造一个和谐而有序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朱路华, 李瑞芳.论大学生就业权益及其法律保护[J].现代企业教育, 2012

[2].朱敏.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保障的现状及对策[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10

[3].安德志.大学生就业权益现状及保障对策[J].河南科技, 2011

[4].孟祥燕, 程丽梅.浅议大学生就业权益的法律保护[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对策研究 篇9

1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1大学生缺乏创业积极性

一方面,由于我国大学生受传统的就业观念影响,普遍缺乏创业激情和进取意识,甚至不清楚什么是创业。大部分毕业生毕业之后选择就业单位,首选相对稳定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央企国企,其次是一些民营企业等进行就业,而毕业之后有意愿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少之又少。另一方面,大学生缺乏风险承担精神、社会实践经验,又想急于求成,但由于创业投资资金不足,再加上父母害怕孩子失败,大多父母存在“小富即安”的心态,以贪图稳定为期望,最终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因而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相对较少。

1.2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滞后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与国外的创业教育对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很多高校设置了一些创业选修课,但是课堂多以理论性为主,缺乏必要的实际操作。现阶段很多高校创业指导教师多为辅导员兼职或是就业指导教师兼任,只是单纯的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创客大赛、创业培训,再加上指导老师自身素质不高,没有创业经验,对有创业想法的学生的针对性指导是非常有限。这样,由于学生缺乏创业教育,高校创业工作势必会受到影响。

1.3大学生创业能力偏低

由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缺乏创业实训,只是学习一些片面的创业理论知识,认为创业就是赚钱盈利,因而缺乏创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眼高手低思想导致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很低。即使很多学生投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业浪潮中,选择了投身于服务业创业,如开餐饮店、零售店、淘宝店和一些技术服务业等。但是由于缺乏市场调研分析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盲目进行投资,导致服务产品不能在市场进行竞争,最终导致创业中途失败。由此可见,大学生创业要深入了解该行业的前景,不能盲目跟风,同时高校也要实现对大学生的创业指导专业化,真正实现创业带动就业。

1.4大学生缺乏创业资金

虽然政府部门对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出台了一些相关优惠政策,但是对于大学生创业启动资金仅仅是杯水车薪,不能满足大学生创业的全部资金需求,而且申请专项贷款流程繁琐,需要相关部门层层审批,导致很多想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望而却步。而且,由于大学生创业筹资资金的渠道单一,很多创业资金来自于家庭支持,由于受家庭经济水平限制,这无形中就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所以,地方政府应切实提高创业资金支持力度,完善自主创业扶持政策,帮助大学生度过初步创业的困难阶段。

2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对策

2.1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

为了充分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率,培养创业积极性。一是要加强创业教育。把创业教育从大一入学就开始进行理论灌输,并开设创业课程必修课,让创业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与此同时,还要完善创业教学内容,把专业课知识与社会需求的实践技能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综合技能,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业模拟大赛、SYB创业培训,积累创业经验,提高创业竞争力。二是加强创业教育教学团队建设。学校积极鼓励教师走进企业,把优秀的创业典型个案引进课堂,保证学生创业教学质量。高校还应该聘请创业成功的企业家和成功创业校友担任创业导师,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指导,从而激发大学生创业激情,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

2.2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

创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创业实践过程中会涉及财务、管理、营销、以及项目投资,同时需要创业抗压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和市场预测能力等多方面能力,因而大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技能和创业教育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实践和创新能力。同时高校应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创业实践机会,如开展创业模拟大赛、校企合作、创业园,鼓励和引导学生结合自身所学专业选择创业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创业经验。此外,大学生应该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学习成功创业青年企业家的创业经验,从而提升自身的创业水平,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己创业奠定坚实基础。

2.3加大对大学生创业资金支持力度

为进一步激发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热情,政府应该加大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资金支持力度,落实和推行一些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首先,政府应适当降低对创业者的贷款限制条件,完善小额借贷和贷款担保政策,同时设立专项创业基金或创业补贴。其次,简化大学生创业者贷款程序,降低或减免一些税费,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便利服务。最后,鼓励基金组织和民间资本为自主创业的青年大学生进行项目资金投资,支持大学生实现创业梦想,使创业情怀落地生根,从而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发展。

2.4优化大学生创业环境

一方面,政府加强创业恵扶政策的宣传,为自主创业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对创业政策进行宣传普及,同时加大对创业特惠政策的解读力度,除此之外,还要切实落实税收减免或一些优惠政策,开通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以激励学生创业热情。另一方面,高校要为学生建设一批“创业科技园”、“创业公社”等良好的创业孵化成果基地,积极鼓励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大学生创业成果转化提供实训场所、资金、技术支持。高校和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发挥成功企业家的榜样教育功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积极投身到创业活动当中去,进而有效带动就业。

2.5创立“互联网+”创业模式

随着“互联网+”时代来临,电商和智能APP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公平创业平台。很多大学生已经选择开网店、做微商的创业模式,利用空余时间进行互联网创业。与此同时还可以“互联网+农业”模式创业,如农产品电商销售创业、发展农村物流快递项目,解决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瓶颈问题。此外,大学生可以结合大学所学专业技能,开发智能APP,如打车软件、外卖软件、医疗软件、家居软件。大学生创业需要脚踏实地,重视用户体验服务,同时坚持创新,探索创业之路,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

3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需要亟待解决。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业浪潮背景下,政府和高校要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才华和梦想,提高大学生创业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创业扶助政策支持力度,并通过全方位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帮助和指导,从而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德斌.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与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07).

[2]孔婷婷.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0(08).

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促进对策研究 篇10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中的问题

1、就业率呈下降趋势, 各行业失业人数增多

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高新技术、先进设备的不断应用, 农业、工业、科研及政府机构等部门纷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许多单位人满为患, 超编运转, 企业减员增效, 事业单位下岗分流, 政府部门精简机构, 大学生就业竞争更加激烈, “就业率呈下降趋势”。

2、“名牌效应”占据就业市场, 一般院校、地方院校毕业生就业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 名牌大学的“名牌效应”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用人单位对重点大学、名牌院校的毕业生需求旺盛, 一般院校、地方院校毕业生成为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使普通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受到很大的打击, 就业难问题日渐突出。

3、学历层次性差异明显, 专科生就业难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 特别是加入WTO以后,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学历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 用人高消费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有些用人单位不看工作岗位的实际, 对自身人才需求并不清晰, 一味追求高学历, 甚至在招聘大学生时公开打出“博士你开价, 硕士请坐下, 本科你留下 (简历表) , 专科你走吧”。据教育部统计, 2004年9月,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3%, 其中研究生就业率为93%, 本科生84%, 高职 (专科) 生61%。这种现象严重浪费了人才, 高等人才不能实现人尽其才, 造成研究生大材小用, 专科生无用武之地。

二、目前我国普通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

1、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社会经济环境对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择业意识和择业行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盲目追求高工资、高职位, “管他专业对口与否, 挣钱第一”, “前途前途, 有钱就图”, 择业意向也都集中在大城市、好单位, “宁要都市一张床, 不要西部一套房”。

2、大学生就业市场缺乏法律约束

随着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不断发展, 高校、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人才市场在组织大学生就业招聘会过程中, 一味追求市场的拓展和巩固, 而缺乏对用人单位资格和条件等情况的审查和招聘行为的监督, 国家也没有一部法律法规对各种招聘行为进行法律约束, 从而导致用人单位招聘行为欠规范。

3、毕业生就业渠道不够畅通

当前, 普通地方高校毕业生在面对就业压力的同时, 还面临着许多就业的困难,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就业渠道不畅, 政策性障碍比较多。表现在:毕业生就业市场机制不健全, 功能不完善, 信息渠道不畅通, 就业形式单一;部分地区还视毕业生人才为包袱, 片面强调财政困难, 宁可雇请临时工, 也不接收毕业生;有些部门在就业手续繁琐, 就业政策上人为设置障碍, 毕业生就业的环节多, 政策环境差, 很多毕业生都要过五关、斩六将才能就业;还有一些用人单位搞不正之风, 用人指标随意使用, 搞“暗箱”操作, “虚位待亲朋”的现象比较普遍, 使“自主择业”不能在公平、公正、竞争的条件下进行。毕业生就业面临着重重障碍。

4、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严重脱离市场

当前, 大学生就业市场化把大学生和社会现实联系得更加紧密, 它要求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教育内容、教育理念必须实现与市场对接, 即必须根据市场的需要来确定自己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 必须接受市场的选择, 主动适应市场。但客观现实是, 由于历史的惯性等原因, 大多数普通地方高等学校在这些方面仍沿袭当年计划经济时代的需求模式, 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教育脱离市场的现象十分严重, 盲目招生、盲目设置专业, 在设置专业上往往不是面向市场需求, 而是单纯立足于学科、学校的发展, 造成学校无特色、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 导致供给结构严重失衡。

5、不良的择业心理

与国家重点大学的毕业生相比, 地方普通高校毕业生存在着更多不良的择业心理, 主要表现在:

(1) 精神负担重, 心理压力大。因为当前的就业状况呈院校类型性差异, 一般院校、地方院校毕业生与国家重点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存在差距, 导致地方普通高校毕业生精神负担过重, 往往不能正确定位就业期望值。

(2) 攀比心理严重是造成一些普通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的主要原因, 他们在寻找就业单位时, 不能认真总结自己的大学学习成长历程, 客观的依据自己的学习成绩、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来找适合的单位, 而是拿身边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标准, 相互间进行攀比, 强求心理平衡。

(3) 诚信少, 投机心理较严重。一些自身条件稍好点的毕业生爱打小算盘, 耍小聪明, 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存在着等待、观望的心理, 总是想着还会有更好的单位在后面, 缺乏诚意, 脚踏几只船, 还有一些毕业生弄虚作假, 甚至搞一些投机行为, 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 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往往错失了很多好的工作机会。

三、促进地方院校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1、加强成才观、就业观教育, 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 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十分关心大学生就业工作。地方院校应当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落实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号召, 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 (中办发[2005]8号) , 继续精心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专项计划, 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

地方院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择业观念的教育, 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生动有效方法, 鼓励学生面向基层就业。

2、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和渐进的过程, 涉及到学生的专业、思想、心理等各个方面。地方普通高校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 要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就必须严格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的要求, 在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各个环节加大改革的力度, 办出学科专业特色, 提高教学质量, 真正意义的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系统, 保证就业信息畅通

普通地方高校应本着“以学生为本, 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强化服务意识, 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紧紧围绕“三个提高”即“提高就业工作服务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构建适应新的就业形势需要的就业服务体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科学与技术迅猛发展, 各种竞争日趋激烈, 社会需要的是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现在用人单位在对高校大学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思想道德觉悟提出较高要求的同时, 也对大学生能力素质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根本就是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摘要:21世纪最需要的是人才, 而且是适应社会发展, 满足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然而, 目前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普遍意识落后, 实践能力差, 创新意识不强等,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对普通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深化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 更有利于大学生的就业与成才。本文将从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入手深入分析, 并针对普通地方高校毕业生如何开发就业能力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地方高校,就业,能力开发

参考文献

[1]淘小江.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西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2004

[2]涂思义.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1月第19卷第1期.13-15

[3]黄紫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讨.高教探索, 2005 (3) , 94-96

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对策研究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指导对策研究

0引言

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反映,大学生能否充分就业,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上升,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加,根据我国教育部的相关数据显示,2007年大学毕业生突破500万,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创纪录的559万人,比07年增加64万人,增幅接近13%,随之而来的就是毕业生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社会上各类人群关注的焦点问题,寻找更好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途径已经成为当务之急。从各种渠道引导大学生更好就业,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成才、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和长远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当前高校亟待加强的重要工作。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的数量每年递增,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有所减弱,另外大学生思想中的“精英情结”及其就业心理准备不足等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逐年增多,作为高校应该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

1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

通过对浙江省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有学生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校、社会方面的问题急待解决。

1.1学生方面

1.1.1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够大学毕业生虽然经过了几年的学习生活,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个别大学生综合素质较差,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承受不起挫折和失败;也有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知识,应变能力差,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这就使得在就业过程中失去了许多良好的机遇。

1.1.2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急待更新尽管当前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但仍有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在观念上还没有转变过来,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对于工作的期望值过高,认为他们应该到大城市去工作,甚至不少毕业生期待到党政机关工作,或者从事白领职业等。而在急需人才的祖国西部小型民营企业,毕业生却不太愿意去,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另外一部分毕业生宁可在家啃老,也不愿意从事条件不符合自己理想的工作,毕业生普遍缺乏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就业问题势必会愈加严重。

1.2学校方面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就职业指导,以期解决毕业生就业的相关问题。但职业指导缺乏针对性和实际效用,主要体现在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单一,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首先,职业指导需要主动与社会、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和沟通,使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其次是在职业道德的教育方面,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创业意识,需要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职业能力测评等方面的工作,另外,需要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提供贴近市场实际的高水平指导。

1.3社会方面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59万,比2007年增加85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9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2007年和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分别还有100万人和150万人处于待业状态。而2008年岁末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无疑又让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大学毕业生急需外部社会条件的大力支持。

1.3.1用人单位录用高校毕业生的条件与毕业生实际脱节目前,用人单位录用高校毕业生的自主空间较大,自行制定的录用标准和条件不切合毕业生实际的现象比较普遍。高校毕业生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用人单位不切合毕业生的实际情况,提出过高的招聘附加要求,例如“工作经历”、“试用期”等。这就导致了毕业生就业的又一大困难。

1.3.2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违规现象时有发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侵权现象较多的主要发生在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规定等方面违反劳动法规。对毕业生伤害更大的是一些用人单位利用毕业生求职心切和有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有意设套侵害毕业生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

2基本对策

2.1提高就业竞争能力教育是以就业为目的的教育。学习是为就业服务,学生只有掌握过硬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技术技能,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立足于社会。“今天求知是为了明天谋生创业”,学校为了使学生掌握一技多能,必须强化职业技能训练,重点抓学生中、初级专业技术证书的通过率,提高职业素质,并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将训练范围拓宽以适应广泛就业和再次就业的需要,增加选修课程。为提高岗位能力、综合素质,学校要努力实现“多证”的目标,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在毕业班开设就业指导课,对毕业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2引导学生转变观念,进行择业指导毕业生就业难,难在观念转变。要解决就业问题,根本出路在于转变就业观念。学校的责任就是要教育学生,学会适应“动态”就业,使学生认识到这种就业形式既有利于人员的合理流动,有利于个人的自我选择,自我调整。在就业思路和视野上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正在被打破,“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被越来越多的学生所接受。

2.3加强职业指导工作体系的创新学校应加强职业指导工作体系的创新,进一步探索实习管理、就业指导的新模式,密切校企关系,加强与劳动力、人才市场相关部门的联系,探索“订单式”培养的途径,拓宽就业渠道。

2.3.1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健全就业管理制度成立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明确任务,合理分工,协调解决毕业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工作组要定期召开会议,每周一次例会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并研究和分析下阶段工作任务。形成全院上下齐心。共同关心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局面。同时,要健全就业管理制度,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制度、就业工作安全制度、就业工作奖惩制度、毕业生校外实践条例等;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就业信息库。毕业生班主任每周对毕业生的就业与实习情况进行跟踪了解。进一步规范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不断完善待就业登记制度并进行跟踪调查。

2.3.2指导帮助学生收集就业信息学院应指导帮助学生收集就业信息,提供职业咨询、就业服务。在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只有掌握了就业岗位的需求信息,才能掌握就业主动权。为此,学校要收集就业信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职业咨询等服务。

2.3.3指导应聘技巧,提高谋求职业的成功率求职就业是一门艺术,涵盖了许多技巧和学问。如今,面试已成为用人单位挑选录用人才的重要手段,参与应聘面试已成为求职者通往职业岗位的必然程序。所以,学校就业指导从如何写好一份有自我推销功能的自荐书、一份规范而有吸引力的应聘表,到心理素质、形象、口头表达、工作责任心、个人目标、人际关系等多方面对毕业生进行必要的训练,结合学校的课外活动组织就业演讲、形象设计、化妆讲座等,以及模拟求职应聘,使毕业生掌握求职面试的技巧,让他们的实际才能在面试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示,达到顺利就业的目的。

2.3.4疏通就业渠道,为毕业生谋职就业铺路搭桥学校应主动向社会有关企业发布学校介绍和毕业生信息,让企业了解学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人才信息,并通过走访用人单位,追踪毕业生质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强与就业市场的联系,及时了解市场的需求,积极向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推荐本校的“人才产品”,让社会各界广泛了解学校,充分认识毕业生的才华和能力。热情邀请用人单位到学校参观指导,进行就业洽谈,在校召开就业洽谈会。几年来,我们体会到在校内召开就业洽谈会有利于学生和用人单位直接见面进行双向选择,目标明确、针对性强,效果很好;有利于保障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有助于学校和用人单位相互了解,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

大学生就业压力现状与对策研究 篇12

供:一方面, 国家为提高全社会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 实行高等教育改革, 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 使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 相应地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也急剧增加。另一方面, 大学生自身素质不高。当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不断提高, 然而有些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不高, 一味地追求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 重地位, 重名利, 轻事业, 轻奉献, 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

求: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引起了社会劳动大军的变化, 四股劳动大军纷纷涌向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一是由于大学扩大招生带来的大学生毕业人数激增。二是农民进城打工大军蜂拥而至很多农民放弃农田进城打工;三是下岗工人数量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而急剧增加。四是“海归”人数增加。如此多的就业人员一同涌向一个狭小的就业市场这客观上增加了国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总之, 近几年来, 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上升, 而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的数量却没有相应地得到增加。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的局面在未来几年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逐年下降。这给大学生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 丧失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之情, 随之产生了很多心理及社会问题。

2高校教学机制与市场需求的矛盾

一方面, 高等学校专业调整滞后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长期以来高校的运营机制一直是一种计划招生、统一分配的计划体制, 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不是面向市场需求, 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 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导致毕业生专业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另一方面, 高校缺乏科学完善的就业理论指导。我国现存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大多是在政府指导, 或根据就业指导经验建立起来的, 缺乏科学的指导理论, 国内对就业指导体系模型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就业理论研究的不足造成了就业指导实践缺乏科学完善的理论模型限制了就业指导工作的作用, 不利于综合提升高校学生就业力。

3毕业生择业期望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矛盾

大学生择业观与人才市场需求错位是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普遍现象。一方面表现为大学生就业的薪资期望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实际待遇之间矛盾, 大学生对薪资的期望普遍高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待遇;另一方面表现为大学生的自我意向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很多大学生头脑中精英意识过强, 对薪资和职位的要求较高, 眼高手低, 不能胜任理想职位。由于他们不能恰当的给自己定位, 导致高不成, 低不就的现象, 出现大学生就业市场“就业不难、择业难”的现状。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发展观、人才观, 培训他们的求职技能成为促进大学生就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对策1政府要大力拓宽就业渠道

一方面, 政府要提供尽可能多的工作岗位, 使学生看到的是乐观的前景, 对未来充满信心。另一方面, 大学生积极做好就业前的准备工作。“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接触社会的有力环境, 大学生要充分利用好宝贵的时间为将来就业作长远打算, 把学习知识与参加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2学校要加强就业指导系统

建立系统性就业指导, 提高就业指导的专业化水平。大学是一个由校园走向工作, 走向社会的地方, 这就要求高校学生应具备全面适应工作的各种能力。就业指导的缺陷严重减弱了其应发挥的作用。建立系统性就业指导, 首先, 在现有就业指导体系基础上加强对就业理论的研究, 可引入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员素质模型等相关理论作为指导, 并根据高校专业自身具体情况分析, 设计完善的就业指导课程、就业指导机制等;其次, 就业指导中包括有机结合的多个方面, 如就业观、职业与性格匹配分析、相关信息的搜集和筛选、简历制作、应聘技巧等;第三, 系统性的就业指导还应是全程性的, 从入学到毕业, 从基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自我定位到就业技能的系统性综合引导和指导, 应杜绝就业指导的盲目市场化倾向, 努力从基础着手, 逐步培养学生综合就业能力。

3学校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心理咨询服务

首先, 学校应该在大学一年级新生中广泛开设与心理学有关的课程, 传播心理学的有关知识, 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使他们在面临压力时能适当地缓解压力, 做到“举重若轻”, 进而从容面对生活带来的压力。另外, 学校应开设规模比较大的心理咨询中心, 通过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方法来减轻学生压力, 帮助他们消除压力产生的一些不良后果。

4大学毕业生自身调整好心理状态

大学生必须认清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就业形势, 及时更新自身的就业观念, 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 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在求职过程中, 要注意调整心态, 成功了不狂妄, 遇到挫折不气馁。关键是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全面提高, 切实按照社会需要来塑造自己, 以在残酷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刘杰:《大学生面临压力的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4, (6) .[1]刘杰:《大学生面临压力的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4, (6) .

上一篇:专业设计制造下一篇:学生厌学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