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分析(共8篇)
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分析 篇1
试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途径
唐来清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困境日益凸显,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错综复杂。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解决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各方力量以解决共同努力应对。
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成为家庭担心、社会关心和媒体关注的“热点”话题。而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已经成为不可争辩的事实。理性对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关乎千百万家庭的安宁和社会的稳定。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从200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410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时的559万人,2009年时611万人,到2010年达到空前的630多万,2011届高校毕业生数量660万人,往届待业的毕业生数量开始累积,使得就业工作压力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将近700万人,如今的毕业生就业将面对“前有伏兵,后有追兵”的紧迫局面。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就业期望值较高。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的阶段,这意味着大学生由“天之骄子”变成了“普通老百姓”。大学生的就业同普通老百姓一样,要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而许多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只想到国有单位、事业单位而不愿到私营企业或乡镇企业去就业,甚至认为只有在正规部门上班才算就业。许多毕业生把工作地点和工作待遇看得过重,不愿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或条件相对艰苦、位臵相对偏远的地方就业。这些都制约了大学生在就业中的正确选择。
其次,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不强,职业素质有待提高。一些大学毕业生的专业水平不够,或者职业素质太低,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有的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仍有待提高,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缺乏足够的就业实力,心理素质差,视野狭小,缺乏足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有很多的用人单位人手吃紧,也秉着宁缺毋滥的原则,长期空臵岗位。
第三,大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实际脱节,大学生就业常常遭遇“撞车”。高校培养的人才结构与社会所需的人才结构不统一,也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大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忽略了个人特长、兴趣,一味填报热门专业,希望能够较好地就业;与此同时许多高校常常不顾本校的师资队伍,盲目增设“热门专业”,以期增加招生人数。这是短期的功利行为,对大学生就业是不利的。例如有些热门专业像会计、营销、软件技术、心理学等,刚刚“热门”二三年便出现了“乱招”、“滥招”现象,导致了资源过剩。有些专业虽然学生入学时市场有旺盛需求,但到学生毕业时已是供大于求了。盲目选择热门专业不仅让大学生在升学时严重“撞车”,也让他们在就业时再度“拥堵”。
最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全国性大学生就业市场尚未形成。目前全国高校基本实行了毕业生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的方式就业,但是一个公平、有序的全国性大学生就业市场尚未形成;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信息体系和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与大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保障体系尚未建立等。一些城市也出现过大学生与下岗人员同场应聘,甚至去农民工劳务市场登记求职的事。现在的形势下,大学毕业生众多而就业岗位少,降低求职目标是理性的。然而,如果当一场为下岗职工及农民工办的招聘会,参加者大部分大学生,也说明了政府部门的为大学生就业市场所做的工作仍然有限。
二、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原因探讨
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大学生自身、高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
1、自身原因。部分大学生在观念上还停留在计划济和精英化教育的时代,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没有认清当前激烈的就业形势。用人
单位需要的是能尽快胜任工作的专业化人才,非常看重大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尤其是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协作能、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而许多大学生没有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能力的自我培养。少数大学生意志品质薄弱,不能吃苦耐劳,挑三拣四,患得患失,自我主义思想严重。很多大学生在学校里得过且过,缺乏紧迫感,玩得多,学得少,忧患意识不强;殊不知,当代大学生只有对就业、职业和事业持有强烈的个人忧患意识,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另外,和自身低下的就业能力相比,大学生对待就业自我定位太高。他们不能审时度势地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念,适时就业,出现自愿失业现象。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在对“大学生最愿意去哪个城市工作”的问题进行调查时,32.37%的学生将上海作为第一就业目标,北京为27.67%,深圳为12.13%,广州、大连等沿海发达城市也是大学生向往的城市,而选择去农村工作的毕业生不到总数的5%。他们没有看到二线城市的发展和就业前景,游离在大城市的角落。
2、高校原因。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出现了三个问题:一是高校在专业设臵方面没有考虑市场的需求办学模式不能随经济结构调整及人才市场的需要变化而创新。部分高校执迷于短期功利盲目招生,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对专业结构进行普遍的、较大幅度的调,使部分专业毕业生相对过剩。高校培养的人才结构与社会所需的人才结构不统一,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高校培养的学生不具备职业竞争力。目前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建设较多以学科自身内在逻辑发展为依据,忽略了现实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领域的实际需求。高等教育培养的某些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只具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工作中需要运用的知识严重脱节,造成了“学过的东西用不上,要用的东西没学过”的局面。三是高校在专业设臵和教学内容等方面一直以统一的模式培养人才,缺乏尊重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急剧增加,高校人才培养的压力倍增,更加倾向于人才的模块培养,忽略了个性培养,不能培养出特长明显的杰出人才。
3、社会原因。在社会需求方面,我国的经济结构也正进行战略
性的调整,下岗工人数目庞大,社会失业率逐年增加,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从用人单位方面来讲,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日益成为市场行为,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用人单位过于看重眼前利益,一些单位领导存在短期行为。由于职工的利益与生产成本挂钩,职工人数的增加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利润的减少,用人单位需要增加劳动力时,往往选择让内部职工“身兼数职”,以提高劳动力的使用效率来满足需要。一些用人单位利用毕业生巨大的就业压力,刻意低薪吸纳大学生,限制了就业率的提高。在政府导向方面,国家虽然大力倡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农村就业、到贫困地区就业,但是政策倾斜的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城乡差距、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差距十分明显,选择到基层、农村和贫困地区,就意味着选择低收入,而大学生在国家政策中获得的好处远不能弥补收入上的差距。
三、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途径
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
1、政府和社会应采取有效措施,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保障。第一,政府要出台一系列政策,完善就业保障体系。国家为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先后启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在这些项目基础上,国家还要有一系列保障措施,切实保证响应号召的大学毕业生有出路、有前途、得实惠、无后顾之忧,提高政策的施行效果。第二,政府要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为大学生充分就业奠定基本条件。从个人职业发展看,发达地区和大城市能够提供更大的提升空间,而利用一些临时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无法长久地为欠发达地区留住人才。唯有加快经济发展,减小不同地区之间过大的收入差距,才是实现基层就业、促进就业的根本途径。第三,社会各界要切实落实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打破地区壁垒、行业壁垒,在全国形成有序、公平竞争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2、各所高校应提高培养水平,打造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第一,高校应该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优化学校的专业总体结构,重新定位其培养目标、设计其培养培养方案、选择培养途径。使教育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做到办学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保证大学毕业生在行业领域中具有较强的职业竞争优势。第二,高校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高校要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网络,依托便利、快捷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就业市场行情和动态。第三,加强对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培养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能针对工作当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科学研究,开展校际、校地联合,交流经验,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第四,大力营造校园创新氛围,加强创业教育。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强调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创业教育成为了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转变就业教育观念,探索创业教育的新途径,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知难而进的勇气与敢于挑战自我的信心。高校要开设有实用价值的创业教育课程,举办有强大影响力的创业计划竞赛,提供有坚强后盾的创业服务,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
3、大学生个人要奋发图强,自觉提高就业能力。第一,转变传统就业观念,走向市场。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教育”,今天的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等分配、听安排的心态,树立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观念和就业新观念。第二,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准确定位职业方向,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目标和理想,在实际行动中通过反思和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使个人价值增值,开发自己的潜能,为达成目标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从而提高个人能力,实现梦想。第三,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大学生可以利用平台展示他们多才多艺的风采,树立信心,培养综合素质,促进成长成才;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暑期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不断提高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并非一言可以蔽之,它是涉及到各个因素的“综合症”,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也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改革、协调与配合,才能见成效。
注释:
参考文献:
[1]贾文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J].成人教育,2006(4).
[2]卢昌模.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应对措施[J].现代企业教育,2008(18).
[3]陈璐.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就业创业途径[J].商情,2010(2).
[4]刘丽.论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3).
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分析 篇2
近几年来, 部分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 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较为独立的生活环境等, 很难适应, 从而产生焦虑、压抑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心理问题, 就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甚至会导致偏激的行为, 对个人、社会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和恶劣的后果。一般而言, 学生从初入社会时的心理盲目适应, 经过心理不适应, 再到心理基本主动适应, 其周期需要3—5年时间。自我意识和自我感受能力偏强的人, 往往适应期要长一些, 反之则短一些;心理比较脆弱、自我调控能力差、缺乏辩证思维的人, 往往适应期要长一些, 反之则短一些。由此可见, 大学毕业生职业社会化的关键期就在毕业后的头几年。
二、在适应社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
1. 理想和现实的极大反差让大学毕业生产生焦虑心理。
大学生毕业生拥有无数个理想、美梦。但面对实际的工作、生活环境, 不少人不能马上适应下来, 不能从基层做起, 感觉和理想中落差很大, 就产生了焦虑的心理。还有大学生对现在工作中复杂的技术也很难适应, 感觉所学的知识远远不够, 而且理论和实践相差很大。从而让他们感觉到很大的危机, 调节不好会形成心理问题。
2. 复杂的人际关系让大学生产生压抑感。
人际关系适应是社会适应的重要方面。调查结果显示, 在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中, 人际关系适应最好, 无论是和领导、同事还是朋友, 他们绝大多数人都觉得关系很好。但仍有一部分毕业生在适应周期内承认自己在人际适应上有压抑感。这种压抑感往往从正式开始工作即产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 越来越强烈, 在达到顶点以后逐渐回落。它由以下三种感受组成:一是个性失落感。大学时期允许个性在适当程度上发挥, 而工作团队则是一个强调共性的地方, 于是一些毕业生在与人相处时, 过于压抑自己的个性, 甚至为了某些需要而伪装自己。二是层级挤压感。刚从学校到社会工作, 一般都要从最低的层级干起, 即使同事们并没有压制年轻人的主观动机, 但在工作上, 尤其是在心理上, 职场新人总是会感觉到来自职务地位的种种压抑。三是攀比失衡感。新进入职场的人习惯于与自己的同学、同龄人、同一批进入工作岗位的伙伴等作比较, 比较的结果常常是优越于别人的方面被忽略, 而逊人一筹的地方被放大, 由此也容易产生压抑感。
3. 生活的压力让大学毕业生心理矛盾感加重。
生活适应是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基本内容。在学校里面, 大学生主要是面对学业问题。走上社会之后, 大学生面临着婚姻、家庭等诸多问题。调查显示, 在婚姻、家庭生活、文化生活方面, 感到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大多数, 一般情况的占中等, 不大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极少数;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与社会地位方面, 感到很好和比较好的占30%以上, 一般情况的占50%以上, 很差和比较差的占15%左右。部分毕业生适应较差, 是因为随着职业生活的全面展开, 刚刚从业的激动兴奋渐趋平缓, 好奇心逐渐消失, 随之而来的是许多矛盾和冲突的产生。
三、大学毕业生在社会适应中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1. 环境的变化。
高科技发展对人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社会充满了竞争, 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既呈多元化又呈综合化;知识不断生产和创新, 瞬息万变。高科技的发展, 信息时代知识的猛增与更新速度的加快, 必然对人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而客观上决定了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的不适应性。所谓生活技能是指个体能够采取正确的、适当的行为, 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和挑战的能力。大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 基本上处于与社会隔绝的状态, 对社会缺乏了解和认识。刚进入工作岗位, 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 有许多东西需要重新学习。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 生活节奏的加快, 工作压力的加剧, 现不少大学毕业生总会发出“做人真难”、“活着真累”的感慨。
2. 知识、能力的不足。
调查显示, 毕业生在工作中明显感觉到知识不够用、能力不足。这说明大学毕业生的业务素质还不算高, 他们在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实践上还明显不足, 特别是当今时代, 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 对人才规格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一些重要科研课题、技术革新项目与一些边缘学科, 往往仅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社会和学校的群体不同, 有的毕业生在学校期间通过锻炼培养了自己的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 但走上社会面临复杂的群体, 应对这些人际关系上还显得不是很适应。
3. 工作、生活实践经验缺乏。
大学毕业生之所以在离开学校后的社会生活中表现出强烈的矛盾感, 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生活实践经验, 涉世尚浅, 容易想当然地想象社会生活的美好, 而又往往脱离现实条件。具体来说, 一方面, 从小到大, 家庭教育忽视生活技能的训练, 较少提供给他们生活实践能力培养的机会, 他们养成依赖性, 遇事易激动, 情绪缺乏控制, 处世不够老练。另一方面, 学校教育多是传授理论知识, 即使是少有的生活知识讲解, 也缺乏真枪实弹的实践。生活技能是在掌握了相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 通过练习获得的, 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 继而逐步形成技能。所以, 生活技能的培养是以探究体验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活动, 只有把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重视直接体验和经验学习, 才能使多方面的实际能力得到培养。工作上更是如此, 在学校主要是理论的学习, 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相当的差距, 平时也缺乏到工作一线锻炼的机会, 所以一踏上工作岗位, 便感觉缺乏实践技能, 导致焦虑等心理问题。
四、心理问题的疏导对策
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让大学生毕业生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
(1) 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陶冶学生的情操, 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 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让学生在一种健康、融洽的关系中生活、学习和发展。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活泼的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学习竞赛、名家讲坛、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意识, 并以活动为纽带,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促进人格的自我完善。
(2) 加强心理训练, 增强心理素质。大学毕业生们应主动了解心理健康知识, 掌握一些心理问题的鉴别方法和基本的心理调适办法, 比如通过听音乐、看电影、阅读书籍等发泄心中情绪, 可以有助于毕业生们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减少情绪波动的频率与剧烈程度, 减少发生心理问题的概率。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健康, 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 而且是保障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
2. 正确认识自我, 确定新的人生起跑点。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知识化程度高而社会化程度低;情绪波动度高而自抑程度低;自我认可度高而人际协调力低;成才急切度高而抗挫能力低。大学生的心理正处于成长期, 就业又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刻, 及时予以积极的心理引导, 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认识你自己”, 是古希腊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传世箴言。毕业生在适应环境、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 应确定新的人生起跑点, 沿着预定的跑道前进。具体说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 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学生从进入社会的第一天起, 应该继续树立和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伦理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树立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目标。
(2) 不断学习, 自我完善。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过程是一个学习、适应, 继续学习、不断适应的过程。现在正处于信息社会,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只有不断学习, 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学习、学习、再学习, 这是人生自我完善和提高的永恒真理。
(3) 把握时机, 适时调整。学生的首次就业, 不一定就是终身的职业选择。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 根据自身的条件, 一些已经就业的毕业生完全可以适时调整自己的奋斗方向, 把握好重新选择的机会, 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职业。
(4) 开放自我, 走出封闭, 培养群体意识。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 每个人都应置身于这个系统之中, 开放自我, 融入社会, 培养群体意识。如何才能让自我走进社会, 让他人了解自己呢?一要克服狭隘的“自我”观念, 把自己看成是你所生活的群体中当然的一员。二要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爱好, 培养参与精神, 如唱歌、跳舞、打球, 参加集体活动等, 通过各种活动把自己置身于社会之中, 置身于群体之中。三要克服自傲、超越自卑, 善于与他人接触和交流。
(5) 培养独立、主动意识。毕业生刚刚离开学校、离开老师、离开班级群体, 在心理上往往会产生一些不安情绪。因此, 对初为劳动者的毕业生来说, 培养独立、主动意识是重要的。只有具有了独立、主动的意识, 才能独挡一面, 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创造出最好的业绩, 为今后的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全社会共同为大学毕业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适应环境。
全社会应该为大学毕业生创造一个更为宽松的适应环境, 结合当前实际, 积极开拓就业市场, 制定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到中西部较贫困地区的就业政策, 分流大学生就业去向, 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解决后顾之优;就业单位应尽量优化工作环境, 公平对待即将就业大学生;媒介舆论应更多地从积极角度报道毕业生当中自主创业、在平凡岗位上取得成功人士的例子, 引导大学生拓宽就业思路, 正确认识当前形势。同时, 望子成龙的家长也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宽容与理解, 不要施加压力, 不要盲目攀比, 要倾听他们的心声, 多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 支持他们的选择。
五、结语
大学毕业生作为特殊群体中更加特殊的群体, 在面临从学校到社会的角色转化过程中, 即将离开生活了十几年的校园环境, 进入关系较为复杂的社会体系当中, 外部环境的变化, 加上自身角色的转变, 使得大学毕业生相对其他大学生群体更具特殊性, 而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呈现出更复杂、更多变的特点。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及时采取多种对策, 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 帮助他们尽快适应社会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胡杨.试论大学毕业生在社会适应中的心理问题[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4 (4) :109-113.
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分析 篇3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观;问题;解决对策
随着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成为递增的趋势,就业市场需求快要饱和的现实情况下,就业难成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的一大难题。国家也一再强调高校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为以后就业做好准备。正确的就业价值观的形成需要多方面的合作与协调来完成的,当代的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怎样找出这些问题的存在,以及提出解决策略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正确就业观的意义与价值
1.从学生自身来说,有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制定了正确就业观的目标,有利于学生就业目标的顺利实现,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对就业的期望过高,而个人的能力并不能满足自身和市场的需要。所以合理正确的就业观非常重要。
正确的就业观有利于职业生涯的科学规划。正确的就业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加客观地认识自己。
2.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具有现实价值意义。大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的制定自己的就业计划,具有现实的价值意义。一个人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是很重要的,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大学生有正确的就业观不仅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很大的帮助,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也是不可估量的。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自身认识的不足。缺乏对职业的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是一种对自我在思想、情感、能力、行为等方面的主观反映。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客观清醒的认知自我的职业是尤其重要的。他们对自身,对职业的概念都是一知半解的,缺乏一定的重视和认知。
2.就业观太过于理想化,目标不明确。由于学生缺乏社会经验知识,导致他们对自身、对社会认识的不足,就业观太理想化,目标不明確,对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感到迷茫,目标定位不准确,就业目标模糊不清。
3.就业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大学生就业观的不成熟、不合理,除了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外,与就业市场这个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就业相关政策的不合理、不完善,导致大学生不能对就业环境进行正确的分析,加上就业市场本身存在的问题,导致大学生不能做出适合自己的就业计划,最终形成了大学生不成熟的就业观。
三、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1.引导学生重视就业观的形成。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目前教育方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培训和正确的引导。特别是在上就业指导课上,要让每位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做出合理的规划。
(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些学生由于对自身认识的不足,不知道自己具备什么样的优点和缺点,不知道自己本身应该做什么,适合什么样的职业。这个时候学校和教师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他们自身的潜能。21世纪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界,怎样去把握好机遇,迎接挑战,是每位大学生应该关心和考虑的问题。社会迫切需要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学校要把创业教育作为大学的必修课,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视学生创业技能的培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竞争。
(2)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职业。学生通过对自身的分析,确定自己就业的方向。现在社会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职业的细化与此同时职业选择也变得多样化,在这样的大前提下,学生要根据自身的爱好、兴趣,具备的职业技能来进行职业的规划。有时,降低大学生的就业期望是当代就业指导教师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引导大学生从职业生涯规划出发,结合自身的兴趣与特长,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性,有计划的实施就业规划。
2.学校和社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的就业观。大学生由于长期在学校里学习,而学校相比社会又是一个比较单纯的环境,没有社会那么复杂。从而导致学生不了解社会的实际情况,做出过于理想化的职业规划。太过于理想化的就业观,并不利于大学生就业,把要求定的太高,不符合实际的情况,这样很难找到对应的工作,导致学生的自信心受挫,会引起很多的社会问题,学生找不到满足感和归属感。
(1)加大对大学生就业的宏观调控。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就业机制不是很完善,国家要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完善,加强市场机制的规范与协调,这样可以促进人才的流通。相关部门要加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监管力度,规范用人单位的制度,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大学生做出正确的就业选择打下良好的基础。国家应该从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的角度出发,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2)完善就业市场。从目前就业的大环境分析,民营企业是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我国应该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调整他们之间的经济结构比重。大力倡导发展民营企业。同时在执法的力度和完善劳动立法上都要加强。完善就业市场,对大学生就业提供了保障,使企业在选择人才上能够更加的公开、公平,使人才资源得到很好的利用。
(3)引导大学生去西部地区发展。西部地区相对于一线城市,就业和发展空间比较大,是高校毕业生一个好的发展地方。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西部地区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大学生应该抓出这一机遇。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作为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更应该去接受挑战,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4)学校要及时的把人才市场供需的消息反馈给学生。人才招聘会每天都有,但由于学生经常处在学校这样的大环境中,与外界的接触不会很多,最主要的还是从网上了解。学校可以提前安排大三即将毕业的班级进行定期组织去招聘会,这样可以提前让学生们适应招聘环境和提早准备好简历及心理准备,学校网站要及时更新有关就业的新信息。这样有利于学生了解就业的大环境,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职业规划。
四、结语
大学生的就业观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就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怎样更好为社会做出贡献。正确合理的就业观,可以很快的使大学生找到合适自己的职业,通过在职业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提升自己的社会水平。避免盲目的去就业,少走很多的弯路。
参考文献:
[1]徐秀凤.大学毕业生就业观调研与教育对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187-190.
[2]杨东.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现状及培养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4,11:237-239.
[3]曾宏.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研究[J].前沿,2014,Z4:156-157.
[4]邓润生.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分析及提升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1:175.
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分析 篇4
【摘要】大学毕业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就业群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和宝贵的人力资源。近年来我国整体就业环境并不宽松,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数百万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关系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社会政治稳定,应当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从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入手,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指出“大学生就业难”不是人才过剩,而是结构性问题,应当关注大学生失业群体。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大学生就业需要市场主导机制,但人们的思想认识和就业市场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在高校入学率增长的同时,中国就业市场的培育和结构调整并不同步,公平的市场就业机制尚未形成,使大学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结构性矛盾不仅没有改观,反而进一步放大,引发了毕业高峰年的就业难题。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认为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人才市场不发达、教育改革滞后、落后的就业观之间的矛盾以及以重增长速度轻就业的经济增长模式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人才市场
经历了连续几年的高等教育扩招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大学毕业生数量迅猛增长的高潮,这势必给业已严峻的就业市场增加巨大压力,带来诸多问题。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持续增加,人才市场供求关系转换速度之快出乎人们的意料,供求矛盾的白热化程度丝毫不亚于人们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所爆发出来的热情。巨大的就业压力,让年轻的大学生们尚未走出校门,就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看看招聘市场上人潮汹涌的毕业生和那些为找工作而手持简历四处奔波的求职学子,人才这个字眼更像是读书人的一种自我安慰。多数毕业生在刚走出校门时,除了文凭、知识和头脑属于自己,并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需要在不断地与社会环境的磨合中寻找自己的位置。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高知识群体是社会的未来。如果我们的社会要求今天的大学生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焕发活力去创造未来,那么政
府公共管理责任与政府就业战略选择,就自然应给他们以“劳动权”的基本保障,或者给他们以“待业”状态下的基本生活保障,决不能坐视他们为生存奔波而产生创新能力的下降,而应当竭力减少大学生就业难对社会长期发展的威胁。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数百万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关系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社会政治稳定,应当受到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概况
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进入“大众化”时代,高校毕业生增幅逐年加大,就业问题非常突出,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扩大,进入2l世纪我国高校毕业生每年呈现大规模攀升的发展趋势。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107万人,2001年115万。2002年高校扩招的第一批三年制专科生离校,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145万人,增幅23.1%,其中专科生增幅最大达39.8%。2003年迎来了高校扩招后第一个就业高峰,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21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增幅46.2%。由于社会需求相对不足,又遭遇非典疫情的不利影响,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的困难和压力。2004全国共有280万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问题,2005年338万,2006年达到413万,2013年将近690万。根据教育部公布的大学生就业率统计数据,2003年初次就业率为76.1%,2004年73%,2005年72.4%,2006年71.8%。回大学生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待业人数不断上升。2001年待业人数34万,2002年37万,2003年64万,2004年75万,2005年增加到93万。在社会需求与往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毕业生供给大幅度增加,专科生增幅较大,供需矛盾和结构矛盾都比较突出。就扩招数量而言,同期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增长缓慢,扩招的速度、规模不能与整个社会的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步,导致大学生数量增加的背后失业人数的快速增长,是高等教育孤军突进而社会整体发展相对滞后的结果。
(二)“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及就业趋势分析
1.大学生就业难不是“人才过剩”
毕业生人数连创新高,提到大学生就业难,扩招往往成为首当其冲的靶子。正是基于一些数字,很多人把大学生就业难归结到1999年以来的高校扩招,认为扩招造成了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多,从而引发了就业难题。如何正确认识大学生就
业难,并评估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果,对于认识和解决问题无疑是极端重要的。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创新型和高技能人才不足。在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5%左右,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低于发达国家3年以上。而降低青年劳动力参与率最有效、最有利的途径在于增加教育年限、延长教育时间。目前我国大学生毛入学率23.3%,美国为82%,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均在50%以上,韩国、印度、菲律宾也在30%左右。从各国对教育的投资来看,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世界平均水平为5.1%,发达国家为5.3%,印度为3.5%,中国为2.3%。据估计,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贡献率高达75%,我国只有35%。无论从数据统计还是从实际状况来看,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对于经济发展的需求来说,我们的人力资源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
2.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第一,地区性人才供需矛盾十分严重
由于我国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绝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在条件优越的东部沿海地区,很少愿意选择到人才奇缺的中西部和基层就业。大学毕业生流向集中到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选择到县(区)、乡镇、农村就业的比例小,人才的地区供需矛盾十分严重。赖德胜认为,在国内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特定制度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是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互相搜寻的结果。大学生就业难具有结构性特点,在某些发达地区高校毕业生的供给量相对过剩,而在广大经济落后地区则绝对不足。
第二,学历层次造成的结构性失业
从学历层次来看,不同学历的毕业生就业率存在差距。研究生、本科生的就业形势相对较好,高职、专科等低学历毕业生一次性就业难度较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虽然,在部分地区、院校出现了高职专科就业率高过本科的“学历倒挂”现象,但从全国范围来看,高职专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总体处于弱势,“学历越高,就业率越高”现象,低学历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不争的事实。同时,专业趋同和学校的知名度也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重要影响。
第三,专业冷热不均、供需失衡
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与学科专业紧密相连。不同学科分类就业率差距较大,工
科、理科类初次就业率较高,人文社科类学科初次就业率较低,以往的热门专业如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由于招生人数激增,导致热门专业学生成为就业困难群体。由于高等教育对市场经济的反应相对滞后,在新的就业形势下,高校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导致不同专业间冷热不均,供需比例差别大,供不应求与供大于求现象并存。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有脱节的现象,正是在扩招的学生进入了劳动力市场以后,特别是当他们遇到了就业困难以后,才会真正把教育缺什
3.隐性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多
受就业形势、市场需求、专业冷热程度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有了较大的转变。“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择业观念淡薄了,先就业,再择业修的观念已经得到部分学生的认同。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成为自由职业者,他们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时而待业、时而打工、待价而沽、不断跳槽。隐形就业,是指凡是未向政府申报职业,或政府有关部门未作明确统计、记录与有效管理的劳动就业形式。绝大多数隐性就业者的初衷是找一家常规、稳定的单位,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才选择了隐性就业。作此选择的原因不尽相同,有人甘之如饴,有人被逼无奈,更多人把隐性就业当做寻找正式工作的过渡。隐性就业被作为一种就业前的热身,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和技能,增加未来就业的砝码。
二.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的对策与措施
(一)各类大学要切实改变“重招生轻就业、重培养轻使用”的观念
大学毕业生是高等学校产出的主要“教育产品”,从学校招生时就要考虑这些“产品”必须有出路,必须适应市场需要,切实改变“重招生轻就业、重培养轻使用”的问题。高校必须有向市场看齐的意识,在了解市场的基础上,设置更多跟市场需求相关的专业,然后从课程设置、培养计划、社会服务计划等各个方面与市场对接,学生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越小,学生的就业前景就越好。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提高对劳动力市场的适应能力和创业精神,是所有政策中最长期化,也最具有可持续性的战略。无论是国际经验还是我国的实际,都要求我们把提高就业能力确定为教育的目标。教育方式应当逐步从“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给高校较大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自主权,使高校能够根据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情况,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而导致就业率达不到50%的学校和专业要减少招生
计划,甚至停止招生。高校应在低年级重点进行基础和综合教育,在毕业前一二年确定具体的专业方向。在理论教学中,以应用为主旨,删除陈旧、重复的内容;在实践教学中逐步建立起从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到技术应用能力相互衔接、循序渐进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二)大学生要努力在知识、能力诸方面努力适应人才市场的需要
1.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
2.精湛牢固的专业知识
3.丰富适用的专业实践经验
4.全面广博的综合知识
【参考文献】:
[1] 孙立峰.论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大学生就业[J].社科纵横[J]
[2] 王尹芬.高校扩招与大学生就业率相关性探讨[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3] 本刊记者.从深层次新视角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与亚洲开发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博士对话之二.中国高等教育[J]
[4] 郭继严,王永锡.2001~2020年――中国就业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5] 本刊记者.从深层次新视角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与亚洲开发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汤敏博士对话之二[J].中国高等教育
工程管理1203班
吴优
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分析 篇5
[日期:2009-11-06] 来源:四川大学作者:章 程 [字体:大 中 小]
大学生就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以及教育进步的长远大计。据统计,2009年中国内地约有65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将走向就业市场,而与此相对的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中国实体经济遭受严重冲击,就业市场萎靡。新形势下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客观而严峻地展现在政府、学校、学生面前。面对困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分析原因找寻对策,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效。我们认为必须从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入手,寻找目前存在的问题,从中找到应对的办法及对策。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社会经济环境因素
第一,金融危机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冲击。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中出口贸易受损严重,造成大量加工制造业企业倒闭。2008年8月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透露,据初步统计,全国2008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全国88个城市收集的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我们看到,劳动力市场供需比2007年年底为0.98,2008年第四季度则急剧下降至0.85,系2002年以来的最低点[1]。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2008年、2009年到高校招聘企业数量明显减少,招聘人数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尤以金融、房地产、制造等行业为甚。另一方面,个别企业权且没有大幅裁员或减少招聘人数,但他们对招聘人员的学历、素质要求却大幅提高,增加了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压力。
第二,持续的高校扩招与人才需求增长的不协调。“十五”期间全国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总计是1090万人,而在“十一五”期间这一数据将达到2700多万,增长1600多万,增幅近150%,年均新增大学毕业生70至100万[2]。这期间,我国正处于人口总量高峰、劳动就业人口高峰和流动人口高峰等“多峰叠加”的人口高峰期。城镇劳动力逐年增加、下岗工人再就业以及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等等,将对全社会的劳动力市场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持续压力。
第三,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我国产业结构中服务业所占的比重低、增长慢,发展相对滞后,大大影响了大学生就业。不同专业之间就业率相差较大,专业的“冷热”将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和层次,造成大部分“冷门”专业
人才供求矛盾大,就业困难。另外一方面,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及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善,工资水平高,物质生活条件富裕,大部分毕业生都趋向于到这些地域求职,造成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人才供给过剩,而广大西部落后地区、农村艰苦地区却长时间处于人才短缺的状态。第四,企业用人观念缺乏理性,用人标准错位。正因为目前人才市场存在供大于求的状况,大多数企业单位在进行校园人才招聘时一味追求高学历,过分关注文凭,提高就业门槛。这种学历歧视也直接导致了人才高消费和人才浪费。除此之外,用人单位还经常对性别、外貌、身高、生源地、工作经验等方面进行特殊限制,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压力。
(二)人才教育培养因素
第一,培养内容、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或滞后。市场经济发展的在不断深化,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更新。虽然高等教育本身具有滞后性和周期长的特点,然而高等学校由于以下原因却不能满足学生成才的需要和市场需求。这些主要原因有,有的高校有的专业教材内容未能及时更新,或更新不够,个别教师的教学方法简单,有的教师重授学生以“鱼”而轻授学生以“渔”,即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视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使高校的学习内容、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或者滞后的现象,在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方面存在不适应社会建设对人才的要求的弊端。
第二,高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锻炼的平台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成才的需要。根据2006年有关调查显示,企业最关心应届毕业生的条件依次是:个人实际能力(78.5%)、社会实践经验(53.0%)、专业方向、职业道德、表达能力,最后才是个人学习成绩(21.4%)
[3]。而当前高校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相对还不够,高校应联手社会、企业积极拓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平台。
第三,就业指导体系还不够完善。在高校几乎都设有就业指导中心,但其功能几乎局限于对毕业班学生组织几场招聘会,等待企业与学生上门提供有限搭桥作用,统计就业率、上报就业率,甚至是为了完成就业率目标而忙碌。真正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生涯规划的深入指导方面的功能非常之少,更没有开展诸如能力测评、综合考评、跟踪指导等服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人数不足,除了忙于事务性工作外,难以有精力开展深入的职业规划指导、咨询等工作,很多高校也未设置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相关的课程辅导。当然,此项工作已经引起各高校高度重视,就业指导工作正向着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方向推进。
(三)学生个体因素
第一,大学生就业观念有偏差。择业观念狭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择业区域过
度集中于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以及各大型中心城市。据“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 调查报告”显示,2006届毕业生选择就业地区的比例分别为,北京(24.69%),中部和西部地区(仅为9.62%、7.39%)。其次,择业部门集中于外企、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垄断行业。据“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调查报告”显示,选择外企、政府机关、国企作为就业单位的毕业生比例接近70%。最后,在择业认识上,普遍存在“一步到位,终生不变”的观念,把初次择业看得过重,大学生普遍缺乏“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念[4]。第二,自我认识不清晰,自我定位不明确。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能力缺乏全面客观的分析认识,缺乏长远的职业思考。在就业中期望值太高,在面对选择时左顾右盼,存在攀比心理,重地位,重名利,轻事业,轻奉献,缺少艰苦奋斗的精神和责任感,不断在应聘与选择的矛盾中浪费机会、资源。
第三,综合素质不高,竞争力不足。当前,很多企业在考虑专业能力的基础上更看重职业热情、沟通能力、学习能力、负责任的态度、商业诚信等这些“软能力”。而在特殊时代背景下成长的少数毕业生性格上具有个性突出、为人自我、缺乏宽容、合作精神不强的特质;学习上重视课程、知识的学习,不重视其他能力的锻炼,忽视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往往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缺乏实践技能,造成就业竞争力不强,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
二、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我们认为政府、学校、学生应该三位一体,全面切入,共同努力,才是可持续有效之计。下面我们从政策扶持、平台援助、长效规划、个体指导方面探讨就业指导对策。
(一)政策扶持
第一,户籍、档案、人事制度的改革。深化户籍、档案制度改革,降低户籍对毕业生就业产生的束缚影响,尽可能考虑取消户籍在各区域的限制、地方保护性的户籍歧视,可喜的是政府已在尝试户籍的改革,减少档案关系给毕业生带来的麻烦;改革用人制度,促进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建立良好的人才流动机制。
第二,落实“三支一扶”政策,深化优惠、支持力度。加强宏观调控,创新就业政策,拓展就业渠道,调控人才东西部合理配置,通过财政优惠、计划性、激励性措施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机构、农村、西部地区或欠发达地区以及艰苦行业就业。其中对到基层、西部、落后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必须加大优惠力度,及时兑现承诺,增强信任,促进良性发展。第三,制定毕业生自主创业鼓励政策。在国家经济产业结构必须调整的今天,民族自主品牌急需尽可能多的创建,对高校毕业生的自主创业的鼓励政策可以有效推动毕业生利用已
有资源自主创业,并带动就业,积极营建规范的经济市场、政府服务,简化相关的创办程序以利于自主创业的健康发展。
第四,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大学毕业生信用体系,强化毕业生的诚信教育与约束,为企业大胆招聘应届毕业生,大胆进行新员工的培训学习提供信用保障。
第五,落实高校学分制改革。我国高校很多都不是完全学分制,有一部分学生对高考时选择的专业,或是一知半解、或是听任家长意见,因而上了大学后,学习动力不强,对专业不感兴趣,进而对学习效果身心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也不利于学生职业定位。学分制管理、学分互认、专业调整等政策可以改善这类问题。
(二)平台援助
第一,校企合作职业创业实践、锻炼平台。针对大学生社会经验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的现状,各高校可以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共建,为企业提供人才储备,有针对性培养人才,也可以提升大学生在课堂外的实践能力、认识社会机会。
第二,各高校就业科学化平台。目前,相当多高校的就业信息通过本校网络公布给本校毕业生,对其他高校的学生是封闭的,这是高校就业资源配置不科学的后果。对此,需要从宏观上推动,促进搭建就业市场化、信息共享化、资源配置科学化就业平台。
第三,深化搭建职业咨询平台。鉴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限于就业指导事务性工作的现状,我们认为需要深化就业指导功能,拓展职业指导规划功能,搭建职业咨询平台,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启蒙教育、职业规划指导,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与能力。
(三)长效规划
第一,从基础教育开始职业启蒙教育的长效规划。很多学生根本不清楚自己的职业规划是什么,将来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有的甚至工作了几年,仍处于为生活而工作的迷茫状态,至于职业热情、职业享受更无从谈起。其深层原因,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缺失职业启蒙教育,高等教育中也是近些年才零散提供几场不系统的讲座。由此分析,我们认为应学习国外的经验,从中小学就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更新家长、教师的观念,让学生能在学习成长的路上不断思考、调整自己的职业定位,为日后就业打下基础。
第二,大学专业、课程、内容的科学长效规划。设置市场调研机构,定期反馈市场需求变化,根据调查结果,宏观控制,科学有效地设置专业,控制招生人数,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结构,促进高校培养的人才在数量上、质量上能够与市场的需求有效对接。
第三,大学新生开始职业规划、职业测评、就业跟踪全程长效规划。在现实情况下,高
校应尽早全程化进行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职业测评、就业跟踪长效规划等工作,开展系统的职业生涯学习实践课程,以警醒学生对就业、职业规划的思考,培养关注职业信息、注重综合能力、加强组织沟通、参与实践锻炼的良好习惯,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与参与社会工作的适应力、发展力。
(四)个体指导
第一,动员宣传,转变观念,注重就业力自我培养。由于我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缺失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因此需要对每个大学生个体尽可能更新传统观念,渗入职业规划教育的观念,提高自我需求意识,从观念的层面认同职业规划的必要性、有效性,并促进转化为行动力,加强学生对软能力不断提升的自我要求;更新对职业种类的客观定位、发展性的选择职业、自我期望的准确定位等评价观念。
第二,引进人才测量评价,提供客观依据。目前很多学生对职业指导规划只是略有所闻,但并未体验到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的有效性,尤其是非毕业生,加之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学生难以意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认为基于现实,从引进人才测评,帮助学生认清自我特质、潜力,给予学生思考分析自我职业定位寻找提供有效的依据入手,推动职业教育、提升就业能力,是解决就业困难的可行方向。
第三,结合学生实际,建立具体职业指导档案。在开展职业规划指导教育,提供学生能力测评依据的基础上,需要尽可能结合学生实际,加强职业指导跟踪力度,给予学生建立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档案,并根据学生的需要与变化,不断地更新指导意见,并反馈于学生。第四,增强心理调适,树立自信,培养豁达、积极、包容的性格。针对学生成长、学习实践方面必然出现的一些困惑与困难,学校职业指导人员应给予学生耐心、全面的心理调适指导,调整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矫正对社会价值的理解、对现实职场生活的认识,坦然正视受挫困难的考验等,通过调适指导,提升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业软能力等。参考文献:
[1] 温清浩.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J].世纪桥,2009,(8).[2] 中国大学生初次就业率70%高出教育部官员预期[N],第一财经日报,2005-11-17.[3] 狄成杰,朱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建议[J].经济纵横,2006,(11).阅读:3084 次
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分析 篇6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毕业论文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生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1]。毕业论文作为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对学生而言,是经过四年系统的专业学习后,学术水平、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及全面综合能力的重大展现,而毕业论文成绩也是学生获得毕业证书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对学校而言,是对教学质量与培养效果的一次全面检验。毕业论文的撰写不仅是一个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还是一种严谨学风、检测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因此,《英语教学大纲》提出:“各校要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和评审,使之对学生真正有所裨益,防止流于形式。”[1]
二、现状
众多研究和实践表明,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现状不容乐观。英语专业硕士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论文质量低、抄袭现象普遍、学生态度消极、教师指导不力等问题。对此,很多教师和专家从各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建议[2][3][4][5][6][7][8][9]。
本文基于某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实际工作,探讨和分析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探讨,并提出应对的方法。
就该学院实际情况而言,在论文写作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论文选题陈旧,缺乏创新性。
通过分析近五年的毕业论文题目,可以发现毕业论文的题目类型每次都是文学类占多数。届所占比例是36.11%,届是51.96%,届是52.08%,届是53.77%,届是42.45%。相对于如此大的比例,文学类论文写作所涉及和研究的对象总是一再重复,偏好于选择那些英美文学研究中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和作家。对历届论文题目进行横向比较可以发现,在2012届中,以艾米莉·迪金森的诗歌为写作主题的论文有三篇。在2013届中,以《瓦尔登湖》、《永别了,武器》和《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主题的各有两篇。2014届中有四篇论文均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为研究对象。2015届中研究《灿烂千阳》、《追风筝的人》和《动物庄园》的各有两篇。2016届中涉及《理智与情感》、《名利场》的论文各有两篇,以《喜福会》为主题的有三篇论文。在文学研究中,对同一个文学作品从不同的视角、使用不同的理论进行研究并不少见,但是历届学生的论文研究视角高度重复,涉及《傲慢與偏见》的论文就是婚姻观,涉及《红字》、《简·爱》的就写女性主义,关于《苔丝》就是悲剧的原因,《追风筝的人》则是阿米尔的性格。相同的作品、雷同的主题、相似的研究方向都制约了写作的思路,难以创新。
(二)缺乏独立的见解。
历届学生论文中,除了少部分优秀和良好的论文之外,其他多数均是题目空洞,内容泛泛而谈,简单地堆砌材料,没有有效运用分析、综合和判断能力。虽然题目多含有“浅析”、“分析”等字眼,但实际论文只能对所涉及的问题进行肤浅的说明,需要论述的地方言之无物,缺乏理论框架和实证数据支持。这样导致论文无论是分析还是总结,都缺乏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几乎无法体现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写作能力不足,论文质量低下。
英语专业因其专业特点要求学生必须全部用英文写作,对于学院部分学生而言,完成一篇长达5000字左右的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个困难的任务。尽管在第六学期经过了“学术英语写作”课程的学习,但部分学生仍然缺乏学术型论文写作经验,在格式方面,对学术论文的具体要求不清楚,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文献引用不规范。一是参考文献数量不足,英文参考文献更少。二是文献引用生搬硬套,为了凑足字数盲目大段引用,缺少对文献材料的筛选、概括和提炼。三是对引用材料不按照论文写作规范进行正确标注。在内容方面,有的论文充斥着大量的语法错误,其中包括单词拼写错误,词性理解不清而将不同词性的词汇混用错用,词组搭配不当,时态使用混乱等。另外,部分学生将中文写作材料生硬地译成英语,或者用中式思维构建英语句子。一些学生把论文写成长篇作文,观点论述成了随感而发,分析问题则表达混乱,词不达意,同时口语化表达现象较为严重。在结构方面,部分论文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和整体性,结构松散,难以表现出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性。
(四)论文写作态度不端正。
毕业论文写作是对学生大学四年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考查,是对其综合能力与素质的一次极佳的实践与锻炼。部分学生却持有错误的认识,认为毕业论文的质量高低与能否顺利毕业之间关系不大,论文按时完成即可,质量只需要能够通过答辩就可以。甚至有学生抱着侥幸的心理临时敷衍,直接从网上下载相关论文,然后“复制”加“粘贴”拼凑完成。有的则是利用翻译软件将拼接而成的中文论文转换为英文,认为只要交上论文自然就通过,不会影响到其毕业和学位授予。
三、问题分析
对于上述问题的原因,本文分为三个方面陈述:
(一)学生。
首先,英语专业总体的就业形势不尽如人意,学生就业的压力较大。临近毕业,学生或者忙于找工作、考研,或者因为用人单位的要求进行实习,提前上班,而无法投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收集文献资料、撰写毕业论文。这就导致部分学生从选题开始就挑选难度较低、相关文献资料充足的题目。选题是否陈旧,有无创新自然不是关注的重点,能否以较少的精力和时间完成论文写作任务才是学生关心的。
其次,论文中暴露出来的大量语法、词法和句法错误说明学生的语言基础仍然较为薄弱,英语读、写、译的基本功不够扎实。
最后,学生没有意识到毕业论文的写作与“学术英语写作”课程开设之间的重要关系,对课程的重要程度认识不足。尽管该课程针对如何选题、查找资料、撰写文献综述、论文等重要步骤和方法开展了理论知识教学,并进行了辅助性实践练习,但在实际的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除了少量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开展工作外,不少学生暴露出缺乏科研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和学术训练,导致论文写作思路混乱、论述空泛、观点模糊、重点不清楚、论证说服力不强、格式不规范等现象。
(二)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因为在进行指导工作的同时要兼顾其他各项教学和科研工作,面对包括选题、审核、开题、修改、抽检、答辩等诸多环节的论文指导流程,尤其在指导的学生数量较多的情况之下,难免无法全身心地投入指导工作,导致指导效果不理想,从而影响论文质量。
(三)毕业论文大纲。
当前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对毕业论文的形式、内容和作用的规定使其无法充分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10]。对于即将毕业的学生而言,除了部分专业知识较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的学生能够认识到毕业论文的撰写对自身学术能力的提高作用,从而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进行论文写作,更多学生关注的是能否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技能应对将来谋生的工作。偏重于专业理论、学术性强的毕业论文自然“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有效促使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社会急需的工作中”[10]。
四、对策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毕业论文形式多样化。
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毕业论文应该是对学生知识面、知识深度、理论结合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等的全面考核,也是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英语教学大纲》提出“评分时除了考虑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应把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作为重要依据”。目前单一形式的毕业论文撰写方式需要进行多样化变革,从偏重于学术和理论能力转向学术能力与实践能力兼顾。在形式上鼓励学生利用论文、文献和作品翻译、调查报告、作品创作、设计和制作等多种方式锻炼实践和创新能力。只有多样化的形式、多种途径的方法才能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实际,使得学生得以合理运用相关理论充分展现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课程体系建设改革。
以语言技能训练为导向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是英语技能课程和英语知识课程。该体系强调通过大量背诵、记忆、模仿、复述等机械脑力活动培养专业技能,灌输专业知识,实际情况是这样的体系不仅没能为学生夯实专业基础,而且忽略了发展学生分析能力、思辨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建立一个完整、全面的课程体系,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思辨、创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够培养出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较强的分析能力、思辨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在面对符合其特色、满足其现实需求的毕业设计或论文的时候,自然就能够充分运用娴熟的英语技能和知识在相关领域锻炼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真正的创新。
(三)指导教师的转变。
为了解决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指导教师应配合课程体系的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考试方法,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材。指导教师需要不断提高学术修养,熟悉学术前沿,引导学生开展毕业论文的创新。指导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科研经验进行课题研究,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研究兴趣,指导学生选择最适合自身特点的方式进行毕业设计或论文写作。在设计、制作和写作工作中充分激发其创造性和能动性,强调对学生逻辑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见解,强化创新的意识。
五、结语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在英语本科教学中无疑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虽然当前此项环节存在诸多问题,但是简单地将其取消是不可取的。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毕业生的学业考核方式,而是一项涉及英语专业本科教学全流程的系统工程。毕业论文写作不仅仅局限于选题、开题、写作、修改、答辩这个相对封闭的小环节,而是牵涉英语专业本科四年的人才培养的全部过程。
我们需要认真反思,从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着手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辨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从而彻底改变英语专业本科论文写作的现状,真正提高学生毕业设计和论文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王崇义.加强毕业论文指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若干问题的思考[J].外语教学,(6).
[3]颜静兰,倪巍.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规范操作思考——一次对全国112所高校英语专业硕士毕业论文操作的调查[J].外国语言文学,(4).
[4]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1)。
[5]盛国强,周永模.英语专业硕士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对策[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4).
[6]唐丽娜.英语专业硕士毕业论文写作要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8).
[7]郭庆,黄运亭.英语专业硕士毕业论文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8]朱艳敏.英语专业硕士毕业论文写作的指导策略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
[9]贾军红.英语专业硕士毕业论文写作现状调查研究——以许昌学院为例[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10]常俊跃,刘之攀.外语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多样化的现实思考[J].东北外语研究,2015(1).
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分析 篇7
1999年, 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学校开始正式面向社会进行大规模的学生扩招工作, 《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2002年大学生毛入学率达到15%, 提前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1】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阶段的发展, 一方面为青年学生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资源, 培养了众多专业化人才, 从而充实了国家的人才储备;另一方面, 大学毕业生数量骤增使得大学生就业这一问题也逐步凸现出来。迄今为止, 大学生就业这一问题依然是国家、社会和学界关注的焦点。十八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 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从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那么, 当代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如何?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哪些困境?如何改善和促进大学生就业形势?现行就业政策在改善大学生就业形势方面效果如何?这些问题的相关研究对改善和促进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目前, 对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这一问题有诸多研究, 综合分析, 当代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呈现以下特点:
(一) 大学毕业生就业队伍不断扩大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大规模扩招, 导致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2007年至2012年毕业生人数依次为495万、559万、610万、631万、660万、680万, 逐年增长。但与此同时, 企业纷纷减员增效, 政府提倡精简机构, 事业单位实行下岗分流, 这些导致市场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降低, 供大于求, 大学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 形势日益严峻。【2】
(二) 大学毕业生就业比率较低, 待业人数众多
据统计,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比率并不高。2006年至2010年大学生就业比率分别为72.6%、70%、69%、65.5%、68%, 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待业人数较多, 造成了教育和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 同时也增加了很多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 结构矛盾日益突出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其中的结构性矛盾不容忽视。首先, 各个地区差异明显。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人才供大于求, 而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人才需求较大, 但缺少相应的人才, 大学生人力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针对这一问题, 国家先后制定了不同的政策, 中央各部委先后出台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征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 组织领导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项目, 为进入农村基层部队的大学生提供政策上的优惠。【3】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 但“有地方没人去, 有人没地方去”这一现象仍然十分普遍。其次, 我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产业结构失衡所致。目前, 我国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低, 而且从我国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 可以发现我国第三产业中的传统服务业、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而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所占的比重严重偏小, 这使得第三产业所提供的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十分有限。再次, 院校类别、学历等相关条件对大学生就业影响较大。高等学校如教育部直属的高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 其次是部门高校, 而地方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最差;高学历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较好。最后, 专业需求的差异也十分明显。一些人才紧缺的专业, 如通讯、土建、自动化、电子、机械、农业科技等专业市场需求较大, 而其他专业人才供给已达到饱和的状态, 就业情况较为严峻。
三、我国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困境
根据上述分析,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大学生就业压力较大, 那么大学生就业面临哪些困境呢?经过综合分析,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有重要的影响。首先, 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逐渐放缓, 就业岗位的供给逐步减少。人力资源相对过剩, 使得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 就业压力较大, 而且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他就业人口的增加对大学生的就业造成了直接的竞争。其次,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突出。大学生区域就业不平衡的根源在于市场经济所固有的趋利性。区域经济的不平衡使得发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拉大, 等量劳动在不同地区所获得的回报存在很大差距, 这使大量大学生涌向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另外, 投入产出的考量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重要因素。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 我国高等教育的费用对于一般家庭特别是西部和农村家庭已经是一种高投入, 高投入会使人们期望高回报, 表现在毕业后更加趋向于找到收入高、福利、好发展、机会多的工作, 而这些工作大多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及一些大中城市。我国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地区收入较高、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健全、信息资源十分丰富、公共设施较为完备;而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不仅收入较低, 信息资源还十分有限, 在这些地区工作很难享受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 因而出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集中于发达地区, 而人才紧缺的中西部地区却无人的结构性矛盾。【4】在一项关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中显示, 在“考虑毕业就业时以什么为主”一题中, 45%的同学选择“留在中心城市”, 对“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则无人选择;被调查学生选择工作时考虑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分别为“工作部门”、“经济收入”和“工作地点”;被调查学生大多希望到党政机关、大专院校或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工作。同时, 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 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不同步, 不能够有效提供适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再次, 我国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 不能为大学生提供充足的知识型工作岗位。
(二)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就业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近些年来, 为了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比率, 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 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贷款减息等保障措施等, 这些大学生就业保障政策对丰富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具有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但在这些政策的实施过程中, 出现了诸多现实问题, 如政策执行力度欠缺, 地方政府在执行对国家鼓励支持大学生就业的有关政策时, 力度、措施等欠妥;减负、稳岗优惠政策的实施没有完全到位, 企业招录大学毕业生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抑制;一些地区在接收非生源地的大学毕业生到中小企业中就业时仍然存在落户方面的限制;政府投资的重点建设工程和项目中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之中提供给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偏少;科研项目等在吸纳高校毕业生担任助理方面无显著成效;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尚未完全落实到位。大学生在服务新农村工作的方面, 报考公务员以及考研的加分政策实施欠妥, 效果未能及时体现, 大学生村官的培养机制仍需健全, 职能机构在贷款及扶持大学生创业等系列服务上欠缺积极性, 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期满后, 实现再次就业较为困难。【5】除此之外, 国家欠缺由政府举办的、对大学毕业生进行职前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培训的专业机构, 大学毕业生就业技能培训服务缺乏相应的保障.
(三) 高校的专业设置与课程建设
目前, 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建设不到位, 加之教育资源短缺, 导致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整体下降。首先, 部分高校盲目扩招, 使得教育资源紧缺, 造成教学质量下降, 学生不能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在就业方面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其次, 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 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 许多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往往供大于求。很多学校里专业的划分过细, 培养出的毕业生知识面十分狭窄, 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不高;有些高校专业知识的更新速度迟缓, 不能承担起为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培养高等人才的责任, 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不能与产业发展速度同步, 专业设置口径与方向难以有效对接市场需求, 教学计划更新迟缓, 不能随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时、有效的更新, 人才培养目标中没有将知识结构、职业岗位能力与市场需求进行统一, 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不完善, 考评侧重于考试成绩, 学生学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缺乏相应的评估。另外, 课程设置落后、课程体系老化、培养方式单一等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基础知识欠缺、实践动手能力不高, 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得不到合理的培养和锻炼, 这些导致毕业生难以适应职场环境, 在就业过程中遇到多重挑战。
(四) 企业等单位存在用人误区
企业等用人单位在招募大学生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用人误区, 主要表现在:首先, 由于企业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终极目标, 因此在招聘大学生的过程中, 一些用人单位急功近利, 对人才期望较高, 期望招募到的员工能够立即发挥作用, 为企业创造利润, 从而减少培训费用和用人成本。而对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大学毕业生来说, 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最为缺乏, 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学习和实践, 才能逐步发挥自身潜力。这一矛盾导致大学生难以适应职场环境, 实现自我价值。其次, 部分用人单位的学历、院校门槛较高, 在招聘过程中抱有“高学历等同于高能力”的错误认识, 妨碍了不同学历背景的大学生实现平等就业。再次, 性别歧视现象严重。由于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供过于求,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 而女性由于生理及社会等方面的原因, 用工成本一般来讲比男性较高, 这使得企业等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毕业生的过程中, 因为性别的原因, 拒绝录用女大学毕业生, 有些甚至提高对女性的招聘标准, 这些严重剥夺了女大学毕业生的平等择业机会。另外, 国内的企业在招收实习生方面积极性不够, 不能够给在校大学生提供相关的实习岗位, 导致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得不到有效培养和提升,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五) 大学生自身的职业价值观和综合素质
大学生自身的职业价值观和综合素质等问题对其就业有重要影响。首先, 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在其位, 不谋其事”, 没有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不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这些导致其在求职过程中, 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标准和需求。其次, 大学生求职过程中, 希望在大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和党政机关工作, 这些导致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人才市场供过于求, 而中、西部地区人才匮乏, 造成了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6]。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 用人机制、大学生数量、用人单位的选择余地等有了明显的改善, 而“精英就业”观念依然普遍存在, 对家长及学生产生着重要影响。大部分大学生期望在大城市如北上广等找一份高薪的和体面的工作。在求职过程中, 遇到挫折时, 既不会依据社会人才需求的整体状况对就业取向进行适当的调整, 也不能接受第二劳动力市场较差的劳动条件和薪酬, 只有处于自愿失业状态。
四、改善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及建议
目前, 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这是多种社会因素交织的结果, 要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从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四方面进行路径选择, 确定合理、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一) 政府要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外部就业环境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 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的改善有重大影响。其次, 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明确自身在大学生就业中所应担当的重要责任。政府需要及时掌握整体就业状况和学校的学生培养情况, 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 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从宏观上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社会保障, 进一步规范和协调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并深化政策改革, 加强政府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扶持。十八大报告指出:政府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随着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快速发展, 相应的问题也逐步增多, 因此, 国家必须尽快出台出相关的法律、法规, 规范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 规避相关问题。再次, 各级政府就业指导部门要逐步建立并扩大在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平台, 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监督和管理, 加强宏观政策指导、整体人才需求状况预测、大学生就业、择业信息服务、宏观调控和法律、法规建设。最后, 政府要通过税收等政策调节, 提高用人单位招聘大学毕业生的积极性, 通过行业协会、媒体的宣传和教育作用, 引导用人单位逐步转变用人观念。除此之外, 通过减免教育贷款、经费补贴等经济调节措施, 提高毕业生选择西部地区及基层单位和中小企业的积极性。同时, 对毕业生提供小额贴息贷款, 或者给与相关的免税政策等, 并设立风险基金参与投入等经济激励机制, 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
(二) 高校要持续更新和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
高校需要对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进行持续的更新和优化, 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相对接。首先, 通过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 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提高教学质量。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需要学校教学持续的改革与创新。其次, 学校要开设就业指导课程,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的需求。通过借鉴外国经验和教学实践, 建立适合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 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就业政策, 调整就业观念, 学习求职技巧, 为学生就业进行信息对接。再次, 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 应该主动对接社会要求, 及时调整专业结构, 加强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建设, 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 高校还要充分考察市场状况, 对各个专业的学生就业率做出准确的调查、预测和判断, 从而对专业进行调整。最后, 依据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 合理安排不同阶段的就业工作重点, 将就业指导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高等学校也应该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等提供便利的条件, 并保证学生有半年以上的时间进行相关实习。高校可以与国家、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合作, 对接国家、企事业单位的实习人才需求, 加强校企双方的“订单式”合作培养工作, 从而缩短学生进入企业后的适应和磨合期, 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三) 用人单位要树立正确的用人观
用人单位应该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树立正确的用人观。首先,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知识的价值会更有效、更直接地呈现出来。只有重视知识、尊重人才, 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与发展。企业等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 对有些学历要求不高的岗位不能设置过高的门槛, 抱有“高学历即高能力”的盲目认识, 积极吸纳各个层次的大学毕业生, 做到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在招聘中不能过于注重学生的实践经验, 经验虽然重要, 但是经验的缺乏并不代表能力的欠缺, 大学毕业生可以在优秀组织文化的日常熏陶和老员工的精心培养下, 逐步认同企业的文化, 并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应该把接纳大学毕业生视为自身发展的重要契机, 通过不断吸纳新鲜血液, 优化单位的人力资源结构, 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动力。其次, 企业等用人单位应该积极与高校对接, 对所需人才进行联合培养, 提供相关实习、见习机会, 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 提高操作能力, 从而能更好的适应职场环境, 发挥自身价值。再次, 用人单位应该向大学生和学校有效、全面介绍相关需求情况, 在校招中对毕业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评估和反馈。
(四)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含金量, 实事求是, 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首先, 大学生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从而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大学生在校期间, 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 不断地培养和提升自身能力, 在学习之余, 多参加一些人文社会实践活动, 积累实践经验, 提高自身社会交往、团队协作、组织协调和创新的能力, 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其次, 大学生要实事求是, 对自己有正确的定位, 切忌眼高手低。部分大学生择业观念较为传统, 错失了很多优秀的就业机会。大学毕业生要降低就业期望, 在择业时要遵循以下四个原则:建立与社会人才等发展需求相符合的择业观念;坚持“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原则;坚持“适合自身的就是最好的”的职业原则;坚持知己知彼的就业原则。树立“先就业, 再择业, 后创业”的就业观念, 不斤斤计较于短期的报酬、岗位、职务、地区, 树立基层意识和奋斗意识, 树立自主创业和多元就业的意识, 以平常心态面对就业和择业, 摒弃从众、攀比等心理。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 根据自己的兴趣、长处, 准确给自己定位, 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工作。另外, 部分大学生对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有过高的估计, 盲目乐观, 自我期望值过高, 导致择业“高不成, 低不就”。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需要与时俱进, 摆正心态, 对自己有正确的定位, 只有这样, 才能融入时代发展的潮流, 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最后, 大学生要学会充分挖掘自己的聪明才智, 自主创业。大学生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结合自身专业、兴趣、性格等优势, 在充分了解和分析市场现状的基础上, 锁定创业目标, 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马恩.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其解决的路径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 2008 (11) :103-105.
[2]倪渊.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 2008 (8) :127-128.
[3]郭平, 颜烨弘, 黄凌子, 席鹏辉.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分析及建议[J].湖南社会科学, 2010 (5) :169-171.
[4]薛泉, 刘园园.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 2010 (13) :82-86.
[5]滕士涛, 张建民.2011年江苏北部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J].教育与职业, 2011 (30) :81-82.
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分析 篇8
关键词:毕业生;职场;心理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1-0109-02
在大学前三年的时间中,大学生往往处于一个相对放松闲适的阶段,对于未来的职场生涯还未有一个清晰的规划。当进入大四阶段时,人生的转折点铺就于眼前。学生们忽然意识到,自己无忧的学生时期即将结束,但对于未来的职场生涯并未准备好。这种心态上的骤然转变,加之出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及受到新闻舆论中关于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学生都产生了巨大的压力感与焦虑感。据观察,相对于低中年级的学生而言,大四学生往往处于低迷状态,情绪波动较大。这种负面的情绪对于处在人生转折阶段的大四学生而言,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作为高校工作者的我们,应从学生的角度,结合实际,通过实践经验就大四学生的负面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到解决对策,帮助学生调整不良心态,使学生们能积极乐观地面对即将面临的职场生活。笔者通过在工作中的经验积累,根据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将大四学生普遍存在的负面心态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如下归纳。
一、大四学生普遍存在的负面心态
(一)恐惧、焦虑心态。据研究调查表明,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50万人,比去年的630万多20万人,加上往届未能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加之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新闻层出不穷,这令原本就因就业问题焦虑的学子们压力倍增,许多学生甚至出现了如果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好工作就前途尽毁的灰暗心理,恐惧感油然而生。这种负面情绪往往反映在茶饭不思、意志消沉沮丧、失眠等行为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们的正常学习生活。
(二)自卑畏难心态。大四时,许多学生会通过网络进行简历的投递。可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应届毕业生的简历往往难以收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这种残酷的社会现实强烈地打击了学生的自尊心。如若此时身边的同学因能力优秀而提早获得了工作机会,强烈的对比更会令许多学生滋生了自卑心态,甚至有些学生产生了自己各方面都难比他人、运气差等负面情绪,从而使学生在面对人生转折点时产生了畏难心理,出现了行动力差、心理怯懦、无决断力等行为。这种心态往往对学生就业产生了很大的阻滞作用。
(三)依赖心态。当代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家长的宠溺滋长了他们过分依赖他人的心理,这一问题也已成为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的一个重点难题。当此种心态出现在大四学生身上时,往往造成了他们在应该独立去寻找就业机会时毫无行动力,认为只要依靠家人安排就能顺利找到工作的严重现象。这类大四学生就如同一个超龄的婴儿,生理上已是成人,而心理上还未曾“断奶”,往往意识不到独立的重要性,这对他们未来人生道路的发展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四)厌世、逃避心态。当大多数大四学生正在为前途担忧,疲于上网投递简历或参加实习工作时,我们会发现其中有一类学生整日无所事事,沉迷于网络、聚会等娱乐休闲活动中。这种现象往往出现在一些冷门专业或家境较差的学生当中。他们认为自己先天不足,做任何事情都是徒劳无功,对于人生选择了逆来顺受的负面心态。害怕面对挑战与改变,从而选择了逃避,还经常性地会对家庭条件好或者已找到工作的同学产生嫉恨心理。这种极端的厌世逃避心态,对即将步入职场的大四学生而言是最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解决方法
面对以上所述关于大四学生普遍存在的负面心态问题,笔者从实际工作经验出发,归纳了以下三点解决方法:
(一)勤读勤思。勤读书、大有益,是为历史和实践所证实的真理。人的知识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为直接知识,靠在实践中积累;一为间接知识,前人和他人实践的总结,通过书来传播和流传。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人,既勇于实践,又注重读书。他们因书而得益,也因书而名垂青史。而“勤思”,则是经过对书中知识的深入思考与捕捉,从而进行挖掘和汲取,使其变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大四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大四学生除要完成学业与积极求职外,更应通过勤读勤思来拓宽视野,掌握真知,完善自我的知识储备,以便更好地面对即将步入的职场生涯。
1.温故过往所学。大四时期,学生们往往疲于应对毕业论文及投递简历,从而忽视了对前三年所学知识的巩固。某些学生甚至认为,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在此时已不重要。他们忘记了至关重要的一点,现代社会的竞争更是“知识的竞争”,过往书本所学的知识才是他们应对职场所有挑战的核心武器。在大四时期,学生们更应合理安排时间,将所有学过的知识进行重新梳理,巩固记忆。完善的知识储备,将能为应届毕业生顺利找到工作增添成功的筹码。
2.阅读职场类相关书籍。大四学生往往对于未来的职场生涯及职业规划一无所知,这不仅对寻找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对于将来的工作及生活也同样百害而无一利。大四时期,学生们可选择性地阅读职场类相关书籍,这类书籍往往以现实为依据,能够相对客观地反映现实的职场生活。大四学生通过阅读,再加以自我的深入思考及对书中内容进行消化理解,虽是管中窥豹,但已从侧面对职场及社会现状略知一二,做到胸中有丘壑,对于即将面临的职场生涯,便能从容面对。
3.阅读《劳动法》等法律书籍。大学校园素有“小型社会”之称,但与真正的现实社会还相距甚远。即将步入职场的大四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少,涉世未深,往往不懂得该通过法律途径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对自己拥有的《宪法》与《劳动法》中规定的合法权利知之甚少。据研究调查表明,由于应届毕业生缺乏对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的了解,在求职过程中被欺诈骗工的现象层出不穷。为了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大多高校都会针对此问题对应届毕业生开展法律讲座。大四学生应积极参与,并及早阅读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书籍,了解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劳动者和作为劳动者在我国的法律中具有哪些基本的权利,掌握这些权利是选择就业的前提保障。
(二)修身。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个人修身不仅包含了为人、处世的智慧,还包含着始终要有一颗平常心去应对日常的烦恼和不幸。这里所提的“修身”,则指的是大学生通过分析自我、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等途径,从而达到修养身心的效果,最终能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转折阶段。
1.学会分析自我,找准定位。分析自我实际上就是一个加强自我认知的过程。大四学生之所以会对未来茫然无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自我的认知不清晰,不知道自己的优劣势所在,也就难以对自己的未来采取合理的规划。在此,笔者建议大学生可通过“SWOT自我分析法”来进行自我分析,此方法对于个人的学习和职业发展中的规划皆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SWOT分析法(也称TOWS分析法、道斯矩阵)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个人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分别代表: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会)、threats(威胁)。其中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O、T则主要用来分析外部环境条件。总而言之,所谓SWOT分析,指的是在四个维度上进行分析,然后通过矩阵式交叉的分析,找出适合于自己的基本策略。
运用这种强大的分析工具,学生们便能清晰地了解自身的优劣势,更进一步了解和改进自身的能力,通过对劣势的分析,扬长避短,抓住机会,应对挑战,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及制定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运用SWOT分析法提前做好自我分析定位,可掌握个人的竞争态势,寻求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机会。哪怕未来从事的是与本专业无关的工作,也因自我定位明确,职业发展规划清晰而无畏挑战。
2.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现代社会的竞争力日趋激烈,各大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标准不仅只局限于学历及工作经验,个人的自身综合能力也是求职成功的重要砝码。构成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要素包括:独立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组织与策划能力、心理素质、表达能力、自我推销能力、创新能力等。上述8大能力在大四期间,应成为学生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大四学生必须清晰认识到,光有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乐观的心态是远达不到职场的用人标准,必须从自身的综合能力上进行严格培养,并上升到一定的水准,才能提升就业能力,迈过就业困难这座大山。
3.坚持体育锻炼,培养阳光心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完成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健康的身体。在大四期间,大学生由于承受了巨大的思想压力,生活抑郁,从而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在此阶段,为了能够以乐观心态面对职场挑战、保证健康体魄,学生们应该坚持参加体育锻炼。据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活动。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健康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体育锻炼能促使学生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其次,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因此,体育运动可以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健康的心理提供稳固的物质基础,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
(三)践行。践行指的是实行、实践,另有履行自己的承诺,按既定计划实行的意思。此处所提到的践行,指的是大四毕业生应合理安排学习与实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实行,再者是通过积极参与实习实践工作来提升自我就业的能力。
1.践行学习、工作计划。大四期间,学生除要应对学业外,还要应对实习工作或兼职工作。这是一个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过渡过程,许多学生都因工作课业并重的繁忙产生了不适应的心态。此时大学生必须要了解到,在未来的职场工作中,一个人往往不只是专注于一件事,而是需要同时进行多项工作事宜。所以,在大四期间,应该尽早调整好心态,对工作与学习做出合理的计划安排,合理的工作学习安排能有效缓解不适心态。做出计划后,要严格督促自己完成,要从社会人的角度来要求自己,完成所定计划,切勿拖延。
2.积累实践工作经验。应届毕业生就业难度大与自身的工作经验匮乏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前三年由于学业繁重,大多数学生无法兼职工作。大四期间,随着课程量的减少,大学生应该有针对性地多参与实践工作,积累经验。在实践工作当中,学生将能挖掘自身潜能,改善缺点,为未来的职场生活做好充足准备。与此同时,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也是降低就业难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陈霞.浅谈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J].中国教育发展研究,2009,(2).
[2]王国维,叶玉平.论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及要求[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2).
[3]田永坡.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国际经验和中国的对策选择[J].湖南社会科学,2009,(3).
[4]缪雄.基于SWOT分析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全国商情,2008,(11).
[5]刘天祥,黄彬彬.SWOT分析法在职业规划及调整中的应用分析[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10,13(1).
【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分析】推荐阅读:
谈旅游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10-07
2017最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07-15
近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06-12
大学生就业压力来源分析及对策07-29
大学生就业心态分析及对策专题09-02
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09-23
中小企业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障碍分析11-18
论大学毕业生酒店流失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