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设计制造

2024-09-18

专业设计制造(精选12篇)

专业设计制造 篇1

市政、水利、公路、铁路水泥制品成型塑料模具

市政配套系列:井壁弧形模块、井壁矩形模块、雨水井、沟盖、窨井盖、水表盖、侧石、平石、植草砖、树围、工艺护栏等。

水利配套系列:生态连锁块、挡墙、空芯实芯六角护坡、渠道砌块、驳岸块等。

高速公路配套系列:路缘石、路肩、拱型骨架、人字型骨架、边沟板、蝶型边沟、踏步板、护坡等。

高速铁路配套系列:步行板、电缆槽、盖板、桥栏、路基护栏、拱型防护等。

现已自行设计开发1000多种产品,欢迎各新老客户垂询!

弧形模块

排水槽

挡墙矩形块

路缘石图纸

扬州国路塑业有限公司

地址:江苏高邮经济开发区科技产业园内电话:0514-84623050

总经理:王春新手机:13801449811

摘要:<正>市政、水利、公路、铁路水泥制品成型塑料模具△市政配套系列:井壁弧形模块、井壁矩形模块、雨水井、沟盖、窨井盖、水表盖、侧石、平石、植草砖、树围、工艺护栏等。△水利配套系列:生态连锁块、挡墙、空芯实芯六角护坡、渠道砌块、驳岸块等。△高速公路配套系列:路缘石、路肩、拱型骨架、人字型骨架、边沟板、蝶型边沟、踏步板、护坡等。

专业设计制造 篇2

姓名:

性别:男

婚姻状况:未婚

民族:汉族

户籍:广东-肇庆

年龄:

现所在地:广东-东莞

身高:168cm

希望地区:广东-东莞、广东-深圳、广东-广州

希望岗位:工业/工厂类-工程经理/主管

寻求职位:工程经理/主管、生产经理/主管、高级工程师

待遇要求:可面议

最快到岗:1个月之内

教育经历

20xx.09-20xx.07 xx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 本科

培训经历

20xx.07-20xx.08 xx有限公司 ISO9001:内部审核员培训教材 ISO9001:2008内审员

工作经历

20xx年1月-20xx年12月 xxx公司 工程经理/主管

工作职责:

1、根据公司的经营目标和任务管理部门团队,制定技术管理制度和技术流程标准,带领部门团队解决工艺工程、技术设备等问题。

2、负责组织编制公司技术开发计划以及发展长远规划,督导产品开发工作的计划、实施。

自我评价:

1、有多年大型(日资)企业工作经验,有着多年的企业生产工程技术实践经验和工程管理团队经验,是一个具有敬业精神和乐观向上的心态,认真负责,对技术管理富有执着和钻研的心态。

2、对生产现场人、机、物、料、环等方面的管理,对生产线平衡的理解,对现场生产不良分析改善并作防呆工作有一定实践经验和见解。

专业设计制造 篇3

【关键词】机械设计 双语教学 渗透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67-02

一、双语教学背景

我国加入WTO和新课程改革给我国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学校课堂教学如沐春风,注重学习的体验和知识的运用成为目前教学的最为核心的内容。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交流工具,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现在,纯知识的外语教学已经落后,不再适应社会及经济的发展;英语教育中除了知识性,还有工具性、交际性和文化性。然而,我国现行的英语教学存在的弊端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英语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无处应用。学生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彼此之间的交流,没有学好英语和运用英语的外部环境,结果就导致“哑巴英语”这一现象的产生,严重地影响了人才的培养。双语教学,在高校的应用进一步充实了英语教育的工具性和交际性。

所谓“双语教学”,即用两种不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一般是指在用母语进行部分学科教学的同时或在母语教学过关的情况下,用部分非母语或全部非母语进行学科教学的称为双语教学。

二、《机械设计》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1.从大环境来说,我们要吸收国外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所以要用英语作为沟通的桥梁,而在高校里加强这一沟通的桥梁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双语教学。

2.从课程本身来说,《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的最后一门技术基础课,要求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联系生产实际去设计适用的零部件和简单的机械。理论推理不多,难度相对适中,非常适合开展双语教学.

3.从学生角度出发,这门课一般放在第五学期,这时学生英语的水平基本过英语四级,所以从知识的角度他们也已经具备开设双语课程的能力了。况且,先修课程也有开设双语的经历,他们更容易适应。

三、《机械设计》双语教学拟采取的办法以及效果,

通过六年的双语教学,我得出了以下经验:用英语作为课堂语言对《机械设计》进行教学,需注意的是英语只是教学的手段而不是主要目的。要想双语教学的效果好要从授课教师的选拔和培养,上课所用教材的选取,授课模式和对学生的评价等几个方面入手开展双语教学。

1.双语教师选择

首先对《机械设计》双语教学的教师应该有多年的《机械设计》教学经验,对该课程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应该有一定的科研基础,对该学科的前沿知识有深入的了解,从而在讲解基础内容的同时能够做到前沿的延伸.更重要的是教师还要有较好的英文基础,能够用英文流利地进行表达.建议学校选双语教师时能够选拔那些在教学一线长期从事机械专业课教学的归国留学人员担任.另外,学校可以资助教师出国进修和访学来培养双语教学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国外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的形式来培养双语教学教师.

2.教材选用

建议选用 杨明忠 编著的《MACHINERY DESIGN》该书内容深浅适宜,与中文版,濮良贵编著的《机械设计》章节的布置基本一致,可作为中文辅导教材,例题和习题丰富,基本符合国内的教学大纲.还要引导学生多参阅国内外的知名教材,如:Robert L Mott 《Machine Elements in Mechanical Design》, Joseph E Shgley 《Mechanical Engineering Design》等。从而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3. 教学模式的选用

双语教学时,教师可采用部分英文渗透式教学.教师上课时可以先给学生介绍些常用的专业英语词汇,如Machinery design(机械设计),Failure models(失效形式),Stress(应力),Strain(应变),Threaded fastener and joints(螺栓紧固件与连接件), Strength calculation(强度计算)等.让学生先熟悉专业词汇,使之很自然地接受英文表达.教师上课时可采用全英文板书,并恰当地处理英文表达,大部分用英文表达,中文作为必要的补充.教师上课时还应该引导学生用英文方式思考,用英文提问题,逐步增强学生的英文水平,使英文与专业课学习共同进步.注意应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在课堂教学时尽可能多地使用些贴近生活的的实例,如:两个螺钉连接两块板,螺栓型号已知,那么最大能承受多大的横向载荷等,鼓励学生去挖掘更深层次的思考.

4. 考核形式及效果

考试成绩应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成绩3部分组成,其中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 10%.实验占20%。平时成绩教师可通过让学生翻译英文定义和概念,用自己的话英文表述分析过程,如:用英文表达螺栓连接承受横向载荷强度校核的分析过程。从而了解学生对专业知识和英语的掌握程度.试卷采用一半英语一半汉语.经过一个学期的双语教学训练,学生能够读懂一些简单的机械相关英文文献。

如下是从2010-2015年同一专业的汉语班和双语班的各项指标的对比如图1,2。

由图可以看出,就《机械设计》双语班的教学效果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双语教育的模式和效果逐渐成熟,无论是从该课程的及格率、四级通过率,考研上线情况看双语班都已经有明显优势。所以双语教育需要持续进行,使其优势能充分发挥。

四、双语教学中的问题

虽然教学效果明显,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从全国其它高校尤其是近几年安阳工学院各个院系的双语教学课程实践过程来看,双语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

1.双语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

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要常年从事机械设计的教学,具有丰富的授课经验,且能顺利的实现全英文上课。发音准确很重要,其次是流利组织语言的能力。但我们都是非英语专业出身,阅读不是问题,但是口语水平参差不齐,能满足讲双语课要求的老师不多。

2.学生的英语水平

我们中国的孩子学习英语听力、口语都是弱项,而且学生的英语水平落差较大,有的大三已经通过六级考试,而有的同学四级还没过,所以讲双语课时学生的接受情况也不尽相同。所以成绩悬殊较大。

3.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双语教学时,除了所用教材增加了英文版本,上课板书用英文外,与普通教学并无大的区别.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不顾及学生是否能听得懂,如果在授课过程中不能做到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很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因跟不上教师的进度而放弃学习.这就违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总之,双语教学与研究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更多的双语教师的不懈努力和投入。所以要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培养一支合格的双语教师队伍,为此,学校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双语培训方案。多与其他高校的教师沟通交流双语教学的经验,多组织海外进修和访问学者等来提高双语教学的资质。

专业设计制造 篇4

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包罗万象, 涵盖了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数字艺术、服装设计等很多方向, 本文将以其中室内设计方向探讨艺术设计毕业设计改革方面的问题。毕业设计是高职高专三年人才培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在相关教师的指导下, 应用在校期间所学技能, 以“规范化”的方法与系统的设计程序独立进行的设计过程。其核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系统地应用所学的专业技能, 来分析和解决有关设计实践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所学专业理论、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均能够进一步得以提高, 能较为全面的展示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实践能力。毕业设计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鉴定了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因此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提升毕业设计工作模式创新。毕业设计工作模式对毕业设计选题、毕业设计论文形式、毕业设计答辩形式、毕业设计管理形式等环节, 具有举足轻重的现实意义。

二、常规的毕业设计方案的分类

很多高职高专学校在学生进行毕业设计时, 由于毕业生的指导老师在指导毕业设计时, 同时还担任着常规教学以及管理工作, 因此, 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显得“力不从心”、“敷衍了事”等。因此很多高校在毕业设计环节参考一些本科院校, 采用论文形式举行, 也有一些艺术设计高职高专学校采用设计项目作为毕业设计, 甚至有些学校在学生毕业设计时, 以学生创作作品为毕业设计内容, 同时, 也有以论文加图纸的形式同时进行, 可谓是毕业设计形式多样, 但最终效果如何呢?

三、高职高专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方案现状分析

(一) 对毕业设计的认识缺乏深度, 往往等同于普通作业

首先, 随着高校扩招的规模不断扩大, 入学门槛相对较低, 高职高专的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下降趋势。一些考生为了跻身高考, 考前进行专业急训, 大多设计专业学生都是速成高考的, 专业知识和素质并没有达到专业标准;其次, 就业问题也进一步导致学生敷衍毕业设计, 造成毕业设计综合指标与行业需求相差甚远。通常高职高专的学制为3年, 其中在校为2.5年, 然而由于学生就业压力大, 在到第5学期时几乎都在外出找工作, 有的提前毕业急于上岗, 这不仅使得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的管理受到较大影响, 同时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很多毕业生把毕业设计当作了一个形式, 只要求过关而已。

(二) 毕业论文原创性不强, 文章质量较低

很多学校都沿用了本科院校对毕业论文形式的应用, 随着网络信息的发达, 以及网络期刊的丰富资源, 以论文为毕业设计内容的, 执行难度很大, 主要体现在论文的含金量、论文的原创性、论点的创新性方面。高职高专学校培养学生的根本目的是为企业、社会输送一批技能应用型人才, 在理论功底上相对比较薄弱, 因此, 论文的水平以及论文的质量就相对较低。此外, 很多学生忙于找工作、实习, 用于毕业论文撰写的时间和精力较少, 导致为了赶论文, 从网上下载拼凑的现象较多。由于很多高校在做毕业设计指导老师分配的时候, 一般是一个老师带很多学生, 这就没法全面地检测论文的原创性, 并且一般高职高专的学生论文最终是不上知网检索数据库的.

(三) 毕业设计的选题来源单一, 创新性不强

随着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形势压力的不断增大, 行业需求与大学生专业素质日益形成较大矛盾, 使得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毕业设计工作形同虚设。传统就业模式导致了毕业设计内容重复, “不断炒冷饭”, 脱离生产实践, 没有进一步把握学生实际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 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业能力显得稚弱。毕业设计个性、主题性、时代性和真实性严重缺乏, 大大地降低了毕业生整体水平的提高和正常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运作。由此, 毕业设计模式改革将成为高职高专设计专业首要任务。

四、毕业设计改革方案

(一) 毕业设计选题现状与改革

毕业设计的选题应依据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从巩固、深化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着手。因此, 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 必须在选题源头上控制好毕业设计的要求。因此, 毕业设计时, 必须明确毕业设计要求和目标, 旨在通过毕业设计系统的检测和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全面分析、方案设计、以及项目运作能力。有些学校让学生到实习或者顶岗实习的单位去, 以参与的项目为毕业设计题, 到毕业答辩时, 就以自己的案例进行答辩, 往往这样的形式存在两个问题:其一, 没有在本行实习的学生, 无法找到自己的项目, 最终就草草的找一套图纸应付;其二, 会有一部分学生为了“面子”, 直接套用或者套作设计师的全套图纸, 继而进行答辩, 严重偏离了毕业设计的最终意义。因此我们在毕业设计选题时, 应该综合各个方面的因素, 提高毕业设计项目的真实性、实践性, 对毕业设计选题做以下改革。

1. 建立由专业教师收集的项目库。

这些项目库可以是专业教师平时实践项目或者以专业社团的形式收集的地方性真实案例, 这样的案例建成项目库, 提供给学生作为项目选题, 让学生利用实习期间的实践技能对校方指定项目进行设计, 一方面可以检测学生的实践技能, 一方面提高了毕业设计项目的真实性。

2. 建立工学结合及校企合作项目。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逐步普及,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实践平台建设逐步完善, 那么我们该怎么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呢, 除了聘请企业能工巧匠到学校兼课、讲座以及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外, 我们应该更好的利用企业资源, 利用企业的实践项目, 带进校园, 这些项目经过筛选, 根据难度情况, 可以收集起来并不断更新, 作为学生毕业设计的选题库, 对于长线设计项目, 一方面可以作为锻炼学生的平台和手段, 也可以作为学生参与实际项目运行的实战演练。

3. 网络及实际赛事项目。

相关设计行业尤其是室内设计方面的互联网站比较多, 每年大大小小、不同规格的室内设计大赛比较多, 大赛的主办方都是想通过比赛项目, 来刺激和提高设计师、学生对室内设计行业的从业或者学习积极性, 比赛一般都有一定的主题或者参赛项目, 并且都是要有系列全方位的图纸作为依据, 因此, 在毕业设计阶段, 如果有较好的设计比赛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选题也是一件比较好的选择, 通过比赛, 结合专业教师的指导, 可以让学生大显身手, 较好的融入到比赛气氛中, 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的同时, 优秀作品将会是对学校和学生个人的鞭策与检验。

(二) 对毕业设计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

室内设计专业是一个项目化程度比较高的一个行业, 因此, 从室内设计专业的特点来看, 由传统的毕业论文和自选项目设计图纸, 改为项目驱动式工程实例综合命题设计, 将原来毕业论文中应论述的问题增加到工程项目中的设计说明部分。学生不可以盲目设计或者只是单纯的套作, 必须对自己的设计方方面面能够较为熟悉的掌握, 包括对设计的理解, 设计风格的应用以及对材料和施工工艺的把握。这些除了图纸表达, 学生必须能熟练的阐释, 因此, 学生在毕业设计时, 除了完成系列成套图纸外, 还必须能对一些设计细节进行文字性的表述, 通过对整体设计方案的细节描述, 一方面在表达设计思路的同时, 也在检测学生对设计方案的了解以及相关设计理论的应用, 达到实践设计与理论的高度统一。

(三) 全方位、科学的进行毕业设计指导

每年一度的毕业设计安排工作都是在学生快要进行顶岗实习的时候进行布置, 毕业设计的指导老师一般都是担任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 多数担任毕业设计指导的老师一般同时在上课, 加之很多高校, 专业教师的数量和学生的数量不太协调, 往往一个专业教师要指导多名学生进行毕业设计, 因此会出现诸多不周现象。比如, 一个专业教师很难全面地跟踪每一个学生, 或者很难对每个学生都指导得非常全面, 这中困难一般情况下都很难克服。因此, 毕业设计指导环节往往会失去重要性地位的作用, 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以下三个过程来弥补。

首先, 毕业设计选题指导。因材施教是我们高职高专办学的一个基本思路, 依据学生的专业素质来提供对口的教学模式,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因此, 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选题时, 我们也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素质的差异进行选题, 很多高校采用学生选指导老师, 或者指导老师选学生, 也有的学校直接按照班级学号排序。

其次, 毕业设计的过程指导。学生在做好选题后, 往往就到公司进行专业实习了, 但也不排除一些学生实习的岗位或者所从事的行业与自身所学专业不一致, 那么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很难得到专业实践方面的训练, 在这个过程中, 对毕业设计的指导尤为重要。

再次, 答辩前期的指导。在学生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后, 要着手准备答辩工作, 通常是准备答辩PPT和展板。对于专业教师, 这个过程, 一定要指导学生找出自身设计中的亮点以及创新之处, 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含金量, 指导学生善于挖掘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以及解决的方法和结果, 这些是学生毕业设计环节最大的受益。

五、毕业设计环节的管理

为了确保毕业设计工作能有效、顺利的进行, 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必须研究并落实更为有效、规范的管理模式。

(一) 对毕业设计“监控”、“跟踪”的模式管理

明确系部以及专业教研室和专业教师的职责, 确保毕业设计中每一个环节的最高品质。专业负责部门应积极开展对毕业设计的全过程进行“监控”、“跟踪”, 及时开展毕业设计进度检查, 分成前期检查、中期检查和后期检查三部分时间段。前期检查主要检查学生、教师毕业设计实践条件以及毕业设计选题, 确保每个同学的毕业设计能有一个较好的开始;中期检查主要检查学生毕业设计内容完成的进度、教师的指导情况;后期检查主要检查学生毕业设计的效果, 检查毕业设计完成质量, 对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二) 制定并完善毕业设计质量评估体系

建立以毕业设计选题质量、教师指导质量、学生工作质量、物质保障质量、设计成果质量、毕业答辩质量及组织管理质量等方面为内容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估体系。评估体系应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导向性和可比性, 应能充分发挥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的积极作用, 并能真正保障、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三) 改革传统答辩方法、实施展览与答辩以及校企联动答辩

考核是教学过程最后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学生对本课程所涉及知识的系统复习过程, 由于该课程的名词术语、抽象概念多, 工程性强 (涉及许多工程实际问题, 且需要查取数据表) , 若采用传统的问答式答辩方法, 学生在答辩时会把主要精力放在死记硬背理论点上, 这不利于学生全面发挥自己在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收获。因此, 在毕业答辩时, 应该改革传统的问答式答辩, 采用项目解说的形式进行答辩, 同时让学生制作展板, 将自己的设计展板在校内进行展示, 一方面可以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 另一方面, 邀请企业负责人参与毕业答辩, 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 在答辩现场能物色到优秀的毕业设计作品, 可以发出聘请需求, 这对学生就业以及促进学生端正毕业设计态度有较好的帮助。

六、结语

毕业设计是高校学生离开学校的最后一次“献礼”, 毕业设计的质量对在校生的教育以及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来说, 都非常重要。一个学校对毕业设计的重视程度, 能极大地影响在校生的学分建设, 同时也是对用人单位、对社会的负责, 确保能为社会提供一批优秀的毕业生。通过对毕业设计环节的改革措施, 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无论对学生个人、对学校、对社会来说, 均有较为重要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蒋庆斌, 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 2005, (22) :46-50.

[2]张晶.高职院校大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分析[J].时代教育, 2009, (1) .

[3]刘宝.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22) :44-49.

[4]杨广荣.高职高专艺术类学生管理探析[J].品牌教育, 2010, (12) :46.

模具设计制造专业求职简历 篇5

姓名:XXXX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87年

身高:170cm

婚姻状况:未婚

户口所在地:广东省开平市

技术职称:助理工程师

学历:大专

专业:模具设计制造

民族:汉族

毕业学校:东莞市南博理工学院

工作类型:全职

薪酬待遇:1000-1800元可面议要求提供住房

到岗时间:-03-01后到岗

希望工作地区:广东省

希望工作岗位:助理工程师,模具学徒,技术员

实习工作描述:

/9--2007/10塑料模具加工综合实训实践

主要职责:

根据给定的图纸,利用数控铣、电火花、磨床、线切割等设备进行模具加工。是后进行试模,和生产塑料制品。

2007/7--2007/8冷冲模课程设计(成绩优)实践

主要职责:

对指定的冲栽件,进行结构分析,并独立设计装配图、装配图等,加工工艺,并写出各加工零件的工序卡。

/6--2008/7数控加工实习实践

主要职责:

学习数控机床的运用和加工。学习mstercam软件编程和程序加工。考取数控数中级证。

2008/8--2008/9模具结构实习(成绩优)实践

主要职责:

这是一次,拆装模具实习。利用,学校提供的模具,进行拆装,并弄懂,每一个零部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最后,手工测量和绘出装配图。

2008/10--2008/11金工实习实践

主要职责:在学校,学习钳工等工作。还有,学习开车、铣床。并加工简单的零件。

计算机能力:精通

英语:二级

普通话:熟练

粤语:熟练

专业课程:

/9--2009/6东莞市南博理工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大专

专业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软件基础,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电工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压工艺和模具设计,冲压与塑压设备,模具制造工艺,模具CADCAM技术,数控加工及编程,自动检测技术。

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冲压模的设计,塑料模的设计,模具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

实习:钳工,模具钳工,机械加工,无线电装接,功放的焊接,数控机床的编程和操作。

自我介绍:

诚实善良,热情开朗,有亲和力,适应能力强,善于学习和接受新鲜事物,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与应变能力,有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够吃苦耐劳。在学校实践中,熟练掌握了CAD、Pro/E等办公软件的使用;有较强的学习及环境适应能力。善於人與人之間的友好溝通;如果我有幸加入贵公司,我一定会全力以赴,发挥自己的长处为公司效力;热切的期盼您的回复!

移动电话:1581XXXXXXXX

E-mail:

聊天QQ:17XXXXXXXXX

专业设计制造 篇6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 自动化专业 特色

【中图分类号】TH122-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9-0063-01

随着我国科研领域的发展,高校和学生也看到了机械制造的就业远景。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选择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以此来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和人生价值。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专业性和综合性较强,学科基础是机械设计和制造,同时涉及的其他科学领域较多。技术来源主要是国际上成熟的经验理论和先进技术,这样机械制造领域的复杂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教师开展教活动要重视专业特色的发挥,给学生讲完基础理论知识后,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

一、科学设置专业培养目标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及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工业生产中,机械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但是我国机械应用人才出现短缺的现象。这就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是优秀人才的摇篮,对技术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要有充分的认识,为机械行业的发展提供优秀的专业化人才。高校对人才的培养需要设定科学的培养目标。

(1)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高校对机械人才的培养基于对社会的客观认识,培养的人才要符合市场对人才的需要。因此,通过专业化的课程设置,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机械制造具有自动化的优势,因此除了工业领域之外,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这种大环境下,需要大量的机械自动化应用和研发人才。但是市场上这种人才比较欠缺。因此高校教育要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应用型人才。同时也要为机械行业发展瓶颈期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2)为机械行业发展储备战略性人才。我国传统的高校的教育理念相对比较保守,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为主。但是现阶段,我国高端型人才比较欠缺,说明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不科学性。这种现状应该得到改变。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既要重视对学生基础能力的提升,又要重视专业能力的提升。专业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经历丰富的实践活动,将未来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贯穿于实践中。此外,高校要认真分析战略性人才储备模式,对企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有正确的认识。这样就明确了培养方式,学生在毕业以后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二、科学设置专业课程

培养目标确定后,就要根据目标科学设置相关课程,保证学生经过系统化的课程学习都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1)课程设置要有针对性。课程的设置应该以社会背景为前提。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主体以农业为主。因此使用机械的目的主要是带动农业的发展,通过农机产品的使用,有助于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机械设计及自动化领域的人才将会出现严重的短缺现象。因此,课程设置的方向主要趋向于农机方面。具体来说,课程设置要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形势进行,避免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输出。同时,教师队伍建设也非常重要,要保证教师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储备。因为教育者的水平决定人才培养水平。此外,实践性课程设置也是重要一环,高校可以建设实践基地,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2)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课程体系的优化需要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传统的高等教育体系以基础性的理论知识为主,但是机械制造领域的理论教学并不是行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因此,教学模式的创新非常必要,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亲自动手,使学生对机械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课本理论知识比较抽象。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通过道具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也可以向学生提问一些发散性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特色教学内容的设置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把握核心教学内容,以行业专家的身份开展教学活动。

三、专业特色探析

任何专业都有与其他专业的不同之处,每个专业都要根据专业特色进行教学,因此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特色的分析非常必要。

(1)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让学生坐在课堂上记忆知识的时代已经过去,实践教学时代已经到来。高校需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实践基地学习。同时,理论知识的讲述应该以实践为辅助手段,促使学生“活学活用”,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操作能力。

(2)突出专业特色。突出专业特色可以摆脱“大而全”的教学弊端。知识体系的全面性有助于学生夯实基础,但是并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专业特色的设置非常必要。專业设置要有侧重点,让学生都能最大化发挥自己的优势,保证学生的专业能力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此外,现代用人单位非常看重个人的综合素质,因此在优化专业特色的同时,基础知识,职业道德等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都对学生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四、总结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就业空间较大。因此,高校将其作为重要专业,旨在培养高水平的机械制造人才。由于这一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要突出这一专业特色,提升教学水平。文章首先分析专业培养目标,其次分析专业课程的科学设置,最后探析专业特色。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特色的发挥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赵岩.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3(04)

[2]陆凤仪,徐格宁.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特色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3(01)

[3]刘静,孙曙光,宋继良.我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J].林区教学.2012(04)

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篇7

关键词:机械设计制造,校企合作,专业建设

1 行业介绍

机械类机械专业也并非全部都只是和硬梆梆的机器打交道, 比如工业设计机械专业, 就是一门和艺术相关的机械类机械专业。什么是工业设计?它是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 形成商品, 符合需求, 有益环保的核心过程, 是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的着陆点, 是产品、商品、用品、废品相互转化的系统方法。该机械专业就是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 能在企事业单位、机械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 主要建设内容

2.1 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探索校企合作新途径, 拓展合作内容, 以校企深度融合促进专业改革, 形成互利共赢、校企融合的合作机制和“校企合一、教产并举”的办学模式, 实施订单培养。

在与机械制造企业的合作中, 做实订单合作, 开发与中锐教育集团的订单班合作。通过签订定单协议定向培养和开办订单班, 使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都与订单企业对接, 按企业规格要求培养学生。同时, 通过订单培养带动整个专业的教学改革, 促进教学与招生、就业。

2.2 以行业标准为统领, 紧跟行业发展动向, 共建校企融合的培养模式

加强与汽车行业协会、中锐教育集团、一汽天津华利汽车有限公司等行业的联系, 加强对汽车行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的学习与研究, 紧跟汽车市场发展动向和汽车人才需求动向,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研究不断修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 使其适合行业产业发展的要求。

2.3 以行业标准为指导, 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以行业标准为指导, 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深入改革, 使课程体系能够突出一个核心、三大能力、三个拓展能力 (瞄准岗位对接, 以三大专业能力为教学重点, 既:保养能力、修复能力和检测能力;保证学生持续发展, 进行三个专业能力拓展, 即:销售能力、评估能力、维修企业管理能力) 的培养, 提高教学质量, 保证专业招生持续稳定。

根据这个指导思想, 对机械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重新构建, 调整4门课程, 新开2门课程。具体详见教学课程进程表。

2.4 以行业标准为规范, 与企业共同开发工学结合课程

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上:

(1) 特色专业的所有课程都要按照职业岗位的要求, 组织和序化教学内容, 切实把职业标准融入到课程标准, 全面实施课程教学改革。

(2) 强化德育教育, 实现全方位育人。

(3) 通过借鉴国家或省部级精品课和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方案, 将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成学院领先的优质核心课程。

教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课程改革发展成果的凝结与体现。通过“特色专业建设工程”, 结合课程改革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开发2-3部体现工学结合、具有职业特点、利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特色教材。

在优质核心课程的建设上, 成立课程建设团队, 以行业标准为指导, 开发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特色教材, 建立试题库、教学素材库等。

2.5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1) 骨干教师。各专业骨干教师不少于5人, 占专业教师70%。

(2) 兼职教师。各专业有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

(3) 双师素质教师。“双师素质”教师达到90%以上。

(4) 专业教学团队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有一定研究成果。

在现有师资基础上, 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 建成一支教学水平高、技术能力强、师德高尚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1) “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制定“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计划, 鼓励教师下企业, 安排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开展技术服务;每年选送青年教师4~5人到工厂进行实践锻炼, 通过技术服务、实践锻炼, 使他们的时间能力得到提高, 同时取得相应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 并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在培养最终实现培养专业骨干教师5人以上, “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90%。

2)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及行业能工巧匠组成的兼职教师资源库, 优化教师团队专兼职结构。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共同进行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开发、课业设计、指导教学方案实施的全过程;参与指导课程体系改革、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实习;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和相应的管理制度, 加强对兼职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培训与指导, 形成相对稳定的、优秀的兼职教师资源, 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

2.6 实训条件建设

老话说:活好还得家什妙, 专业特色的形成离不开实训条件建设这个重要的基础条件。根据专业建设需要, 将努力争取学校给予实训设施建设投入, 采取新建和改建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方式, 建设一体化教室、综合实训室、实践教学基地等, 形成校内实训、综合实训、模拟仿真实训和企业现场实践互为补充、功能齐全的实训条件。

2.7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完善专业服务社会的功能性建设, 充分利用专业教育资源, 创新培训模式, 多途径开展职业培训, 通过产学合作平台或相互兼职, 面向行业或区域相关企业开展合作开发、技术推广、技术咨询等服务, 变学生消费型实习为生产型、效益型实习, 有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2.8 专业特色建设

特色建设是本工程的落脚点, 也是难点, 充分结合专业实际和行业特点, 开动脑筋, 在人才培养各环节勇于创新, 同时注重从理论层面加以提炼。

2.9 引领示范作用

把本专业打造成培养模式、课程结构、教学方法特色鲜明的优势专业。同时, 用本专业特色建设的经验, 带动机械设计制造群及相关专业群的课程改革、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建设和先进教学方法的实施, 促进我系和学院的专业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立德.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巩云鹏.机械设计课程设计[S].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2000.

专业设计制造 篇8

平面设计是将图形 (或图像) 、文字、色彩等视觉元素, 按某种意图在平面介质上的组合设计。平面设计主要是在二维空间进行的设计实践, 它以轮廓线划分图与文之间的界限, 将主题所需要的多种形象进行有意识的构成, 旨在准确地传达或烘托信息内容, 是针对性的艺术化表现。平面设计广泛应用于报纸、杂志、海报、书籍、广告、包装、插图等领域。该系平面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 使学生通过艺术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设计方法技能的训练, 掌握专业、实用的平面设计技术、广告设计理论, 并在学习实践中积累设计的经验和方法。那么, 怎样才能培养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具有创造能力、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完成设计项目的协调能力?怎样才能培养实用有用的专业人才?学生怎样做才能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

对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 我们首先给他们确定了这样一个概念:设计学习不是简单的技法训练, 而着重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我们的教学理念分为三个层面:加强理论基础, 培养设计意识, 训练基本技能。在教学环节上浸透整个教学理念:理念教学、思维创新和技能训练。理念教学包括具体的艺术、美学、文化学等理论基础;思维创新则重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当下意识, 使他们时刻关注当代社会的发展变化, 认识到设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 始终坚持“设计为现实服务”的基本宗旨;在这两个层面的基础上, 加强设计技巧的训练。我们在贯彻和落实这些教学理念中, 相应开设了很多课程, 如“设计思维与方法”、“设计美学”、“设计与社会”等作为基础理论课程。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 学生的理念水平、认识能力、问题意识和技巧得到了明显的强化。

一、加强手绘能力

新生入学后接受专业基础的训练、设计类软件学习、设计艺术理论及设计思维与方法四大板块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时刻有专业意识。例如在学习《素描与速写》时, 学生除了完成课堂上的素描、速写要求外, 还要给自己定一个任务, 对一些图形创意如标志设计、版面设计、字体设计、海报设计、商业广告设计等进行草图勾画。

我们注重加强学生设计作品的勾画和速写的手绘能力, 在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的同时, 逐步过渡到独立的专业设计。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就接触、了解专业方面的内容, 这为学生培养专业意识和动手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更好地学习以后的专业课程打下了坚定基础。刚开始有的新生不知如何入手, 我们就给学生做示范。首先是工具及资料的准备:准备速写本和钢笔、彩笔铅笔, 一本广告设计类或标志类书籍, 题材和内容没有太大的限定。然后在速写本上把标志用钢笔工具把形状勾画出来, 造型和比例尽量准确, 出现大面积的色块时用排线方式表达, 色彩标志用色彩铅笔上色。告诉学生尽量坚持临摹几个图标, 把它变成自己的习惯, 习惯成动力, 每天只花很少的时间, 但会得到很好的效果。

这种训练方法对于学生提高技巧造诣和加强心灵、眼与手的配合有很大作用, 也是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学生提高综合素质非常有用的方法。我们知道, 当今美术生很多并不具备以前的学生拥有的扎实的手上功夫, 特别是手绘能力。电脑占据了艺术设计教育的中心位置, 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工具, 但电脑并不是万能的。我们要让学生有自己的想法, 能手绘或自己采集素材绘制图片。设计的方法多种多样性, 但设计师必须具备创新的能力, 只有完成了上面几项, 我们才能具备成为设计师的前提。

让学生掌握速写基础和基本技能后, 接着要学生平时随身带速写本和笔, 把一些创作设计作品的灵感记下来, 把头脑中想象的图形表达出来。也可以随时把在户外看到的设计画面勾画出来。量变到质变, 在未来的设计中学生就不会出现有想法而不知道怎么表达, 所有的设计意识都需要培养, 灵感是建立在积累的基础上的。

我院05级平面设计专业熊文锋同学所设计的旅行社标志已经被采用了,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设计思路及手绘的重要性, 学生前面二张都是在草稿上完成的, 最后一张才是在电脑上完成, 如果没有前面的草稿和思路, 就不会有后面成品的出现。

二、独立学习能力

“独立学习, 学会思考”。“独立学习”是要求学生学会独立思考, 因为设计必须要求目的性明确, 创造性活动中的设想和计划, 应该是一种思考和运筹, 也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创造智慧的结晶, 是想象力和预见性与实际条件的契合。

西方一位名人说过:普通的老师只教你课本上的知识, 而优秀的老师不但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鼓励学生多读书, 多到图书馆和书店阅读专业类书籍和杂志, 尤其设计类杂志, 介绍的是国内外最新的设计动态及著名品牌, 以及最新的广告作品赏析。在读书的过程中想象力和创造力会得到不断的创造和提升, 创意是需要想象力的, 只有拥有丰富的想象力, 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在各种平面设计中, 创意是灵魂, 只有学会思考并把自己的想法应用到创意中才是最好的作品。

三、熟练掌握设计软件

设计类图像图形软件的学习在平面设计类课程中有以下几大类:

(一) 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

Photoshop软件提供一整套创作工具, 包括数字画笔、钢笔、铅笔、喷枪等, 所有工具都在很大尺寸范围内可调。使用直观性而且功能强大的图层调节板, 可以很容易地叠放多个图像、文本和图形, 得到完美的效果。使用高效精确的色彩管理, 可以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取得更好的色彩一致性。

(二) 矢量绘图软件CorelDraw

CorelDraw是由Corel公司推出的一个功能强大的综合性绘画软件, 许多专业电脑美术设计人员都使用它制作各类图文并茂的桌面印刷品, 如请柬、简报、宣传品、海报、广告等。用CorelDraw可以画出任何东西:从商业区地图、机械结构配图等技术图纸, 漫画、怪兽等计算机美术作品, CorelDraw几乎无所不能。使用它创作出来的图形、文字具有线条光滑、轮廓清晰的特点。

(三) 编排软件Adobe InDesign

Adobe InDesign是高效率的排版软件, Indesign将常用的图像处理和图形编辑的功能融入其中, 与Photoshop、Illustrator无缝连接, 为设计者的操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提高了排版的效率。

广东地区多数广告公司都使用CorelDraw软件来完成广告设计。针对以上情况, 要求学生对该软件掌握熟练程度很高, 要想快速掌握并熟练应用的话, 就必须要求学生把教师提供的快捷键熟记并运用, 在操作过程中要尽量多用快捷键而少用鼠标, 用快捷键能提高工作效率3—5倍。

四、网站美工和网页设计能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 艺术设计在信息产业中飞速发展。各单位、公司、团体、学校、银行纷纷购买网络空间建立自己主页, 网站主页就涉及网站建设、版面美工设计及网页动画, 这些专业性很强的设计需要有一个设计能力的专业人士来完成,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期间做出一个成功的案例。网站从版面的设计到链接画面中的动画, 都要求视觉效果突出。每个学生都要设计自己的主页, 把自己作品放进个人主页里, 以让用人单位更清楚地了解你。

五、提高自己的设计眼光

好的作品给人很大的启发。设计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是艺术与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交叉学科, 要想设计出好的作品, 首先设计者要提高自己的眼力, 提高设计欣赏水平, 只有眼高了, 手才能高。素质是水, 船是专业水平, 只有水涨了, 船才跟着高, 设计的产品才符合时代的审美要求。如果能针对消费者的爱好, 个性化的外界造型、形态和色彩, 肌理表现的视觉效果设计, 作品就会更令大家满意。基于以上情况, 我们应要求学生参加各种设计展览、设计竞赛、设计展览会和设计事务所等活动, 在参观过程中有条件的学生可把一些作品摄录下来, 作为自己设计的参考资料, 回来后大家多进行总结交流, 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六、设计中对色彩的配色方法掌握

色彩运用也是一门学问, 它在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因而一件设计作品, 诸如网页、色彩元素就显得尤为重要。人对色彩是相当敏感的, 设计作品里最先吸引人的注意力的是作品的颜色, 所以我们必须懂得和色彩沟通, 了解它们。色彩的学问很多, 包含美学、光学、心理学和民族学等。所有这些, 都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训练中观察、学习别人的设计作品中的色彩的运用, 观察大自然中的色彩, 从其它门类的设计中学习色彩运用的成功案例, 如工业设计、展示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染织设计、陶瓷设计中吸取灵感。

七、多参加国内外设计比赛

鼓励学生多参加国内外的设计比赛, 如公益类的海报设计大赛, 企业征集标志设计比赛, 包装设计, 大学生设计比赛等。参加设计比赛的好处很多, 首先体现了设计上的真题真做, 不会像课堂上布置的那种虚拟设计, 如果参赛后中标的话, 这对学生就将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和带动作用。企业征集标志设计被采用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其次在做这些设计比赛时学生需要查阅大量资料, 做很多方案, 对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动手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所以参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若一个学期有3—5次参赛机会, 就相当于多学习一门新课程达到的效果。

八、版面编排和设计能力

各种形式的平面设计都需要进行版面编排设计, 例如商业广告中是由图像、文字、色彩组成的, 要进行版面编排与设计并达到最佳效果, 除了课堂上的教与学以外, 学生还要养成自己有意识地收集这方面的资料, 增强版面设计能力的意识。版面直接影响到整个平面设计的视觉效果, 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一个好的平面设计首先是一个优秀的版面设计。设计师如果有很强的综合设计能力, 就肯定有很强的版面设计能力。

九、掌握输出印刷知识

平面类设计作品要通过印刷成品, 这就要求设计师懂得输出印刷知识。在设置栏中的选中印刷支持的色彩模式, 并设置好裁切线、专色设置等。设计师只有做好设计方案并完成电子稿才能到印刷厂直接输出菲林和打样, 所以印刷知识也是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

十、创意是灵魂

创意在设计作品中最具生命力, 而且是源源不断的源泉, 取之不竭的宝库。我们经常惊叹设计师的创意, 好的广告有好的创意才能给顾客留下深刻印象。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最具竞争力的就是创意。那么创意要怎样培养呢?首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创意无处不在, 只是我们缺少发现创意的眼光。其次还可用数码相机记录最朴素的生活, 并对其进行提炼升华, 使之成为一件创意的作品。

十一、掌握现代的设计方法

设计方法是为了解决问题或达到特定目标而采取的方式和做法。广义而言是行为方式, 狭义而言则是程序, 也可以说是一种方略。设计方法是从设计实践中总结和发展而成的。设计方法有现成的, 但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方法是不可缺少的, 是有效完成设计的保证, 但又不是僵化的和固定不变的, 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创造的。

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制定计划、调整研究、分析材料、确定构思、直观表达和评价等程序。方法应该是科学有效的, 以发挥设计者的能动作用, 促进设计质量的提高。在艺术设计学中, 不同专业还根据不同的条件选用不同的设计方法, 总之要强调方法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次炤.艺术学基础.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6.5, 第1版.

专业设计制造 篇9

1 中职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教学中坚持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校企合作指的是中职学校教学和企业生产接轨的一种合作方式, 它使得学校与企业所特有的教学资源、教学环境能够相互融合, 主要采用的是课堂教学和学生参加具体企业工作相结合的方式。中职院校作为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的摇篮, 坚持校企合作, 是其办学的必要途径。

首先, 坚持校企合作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条件。目前, 中职学校在教学活动中任然存在着教师和教学岗位相脱离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缺乏必要的实际操作水平与能力, 在教学时仅停留在传授书本知识上, 然而, 教师只有自身具备了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 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通过开展校企合作, 建立起校企相互融合的实习实训基地, 能够为中职教师创造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 使他们参与企业生产管理第一线, 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管理理念, 熟悉和掌握更多的实用技能, 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工作中来。

其次, 坚持校企合作是提升学生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由于专业水平的高低、操作运用能力的强弱会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就业率产生直接的影响。为了保证学校输送的人才能够符合企业需要, 就需要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去锻炼学生的动手实操能力, 让企业去检验和指导学生, 并对学生的技能含金量作出评价。学生在实习实训基地得到了锻炼, 可以将自身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在企业实习锻炼过程中不断地去发现和解决问题, 充分发挥技能价值, 以此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和就业能力。

最后, 坚持校企合作也是中职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对于中职院校的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来说, 其学生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从事机械制造专业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 熟练操作与机械制造相关的专业技能, 使学生能够从事机械工艺设计、加工、CAD制图、焊接、模具加工、CAM制造和数控等领域工作, 同时能够适应专业生产与管理工作。校企合作正可以为学生掌握这些技能提供了场所和实操设备, 为学生实践锻炼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和技术条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实训基地进行生产和操作体验, 熟悉和了解岗位要求, 为今后就业选择以及巩固专业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教学中开展校企合作的方法和途径

2.1 改善校内条件,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传统的课上讲解知识教学方法比较枯燥, 也难以仍学生形成比较直观、理性的认识, 对学生的记忆和学习都是不利的。为了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使其能够自觉动手去操作和实践, 就需要中职学校从自身的内在实训条件出发, 不断地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一方面, 结合现有的专业实验室及实验条件, 不断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更新实验室设备, 加强基地建设, 并且着力健全专业实验室相关管理规章制度。同时, 还可以积极向合作企业申请资金赞助, 加强实训室整修和维护, 购置与机械加工、设计以及检测相关的设备, 保证能够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能。另一方面, 适当地调整和改革教学形式, 结合机械设计制造专业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与合作企业共同商讨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训操作规程以及校企合作教学制度, 改革以往的专业课程考核模式, 增加实训部门、合作企业对学生实操能力的考核环节, 并适当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 适当地增加实训内容和实践课程。

2.2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 拓展校企合作

师资队伍的质量和素质对学生能力、专业素质的提升有着比较直接的影响, 在拓展校企合作过程中, 要让教师在完善理论知识体系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实践参与机会, 学校可以利用假期组织教师去生产和管理一线去学习和锻炼, 参与到具体的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 在此过程中增强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 提升个人的专业技能水平。合作企业也可以从优秀人才、经验丰富的员工中选拔一批组成企业外聘教师, 在校企合作教学中承担机械设计制造实操教学任务, 以此来优化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结构。与此同时, 中职学校和合作企业可以共同参与到专业课程设置中, 合作企业往往对相关专业需求更加熟悉和了解, 因而能够为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提供重要的帮助和咨询。最后, 实现校企双方的互利共赢, 是双方能够长期合作的重要保证。中职学校要结合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具体岗位要求, 对学生进行岗位指导和安排, 适当增加选修课程数目, 逐步增强学生个人的岗位适应能力, 同时利用教师理论知识扎实、育人经验丰富的优势, 向企业输出更多优秀人才。

3 结束语

中职学校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教学工作要以提升学生的实践生产能力和动手操作技能为基本目标, 而校企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学校要不断改善自身的教学和实训条件, 加强与合作企业的联系, 共同研究实训教学方法, 培养出更多能够适应岗位、专业能力突出的人才, 真正实现校企双方的互利共赢。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重点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和更为宽广的实习平台, 以此来逐步提高学生个人的动手实操能力。校企合作是指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学生的人才培养过程, 在专业教学中开展校企合作, 成立实习实训基地,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专业操作水平, 进而丰富教学形式, 不断地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机械,校企合作,教学

参考文献

[1]刁亮琦.谈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J].成功 (教育) , 2011 (09) .

专业设计制造 篇10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要培养出一批基本功扎实、实践能力强, 综合素质高, 并且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就必须要求该专业的任何一门专业课程都要与实践结合, 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面对这样的培养目标, 作为该学科基础课的色彩课程必须着重培养学生在色彩上的设计意识, 这样, 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在艺术设计的专业领域中, 不管是视觉传达艺术还是环境艺术设计, 设计色彩的应用和色彩的设计意识尤显重要, 这就要求在色彩基础课程中不能一味地追求传统的模式, 仅对自然物和人造物进行客观的模仿, 而是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色彩设计意识和表现意识, 引导学生逐步从客观走到主观, 并根据自己的特点及视觉和心理要求来设计色彩和组织色彩, 真正从模仿阶段进入到色彩设计阶段, 为以后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在我国, 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教学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全国各高等艺术院校都在尝试着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教学, 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突破, 教学还是以传统的模式和模仿阶段的表现为主要实践要求, 虽然在后期教学中也加进了一些装饰色彩的表现, 但是对于色彩设计意识的培养还是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国内一些院校常用的教材, 大都侧重基础知识的表述, 而对于设计意识方面的表述却蜻蜓点水。这些内容并不能使学生掌握设计意识的知识点, 当然也更谈不上对该知识点的实际运用了。因此, 为了更好地突出设计专业的特点, 色彩课程的教学就必须改革创新。本着这样的目的, 结合教学实践, 探讨出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教学过程中必须经过的四个教学阶段, 即色彩模仿、色彩归纳、色彩设计和综合材料的使用。色彩教学只有通过这四个教学阶段, 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色彩设计意识和表现能力。

一、色彩模仿阶段,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色彩的基础知识, 提高学生对色彩的分辨能力和表现能力

色彩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色彩不仅在绘画艺术中表现出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和生命力, 而且它作为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之一, 在任何设计艺术中都是非常有魅力的艺术语言, 并非常直观和重要。对于色彩课程的教学改革仍然要以基础的色彩知识和表现为基础, 也就必须经过色彩的模仿阶段。在这一阶段, 教师要向学生讲授有关色彩的基础知识和本质规律, 如光影变化、形色关系、色彩冷暖、色彩虚实等等。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写生为主, 对自然或人造物象进行模仿和再现。通过写生来研究和探索色彩表现的规律和方法, 了解物象在光的作用下产生的形、色、虚实等的变化, 在这些变化因素中结合理论知识探寻色彩的本质规律。

写生色彩的训练无疑是色彩模仿阶段最行之有效的艺术表现方法, 写生不仅能挖掘学生的视觉美感, 还能让学生掌握色彩的本质规律和色彩语言的表现方法。在训练中, 教师一定要强调色彩三要素的原则, 即色相、明度和纯度在光源色和环境色的影响下所产生的变化, 告诉学生不能盲目的抄袭物象, 要用敏锐的眼光去感受物象并用色彩语言生动地将其表现出来。在写生实践中, 学生能够提高自己对色彩的观察能力、分辨能力和表现能力。可见, 色彩教学中的模仿阶段非常重要, 它能让学生更准确更生动地体悟出自然界色彩中的微妙变化, 提高分析色彩的能力, 为培养色彩的设计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色彩归纳阶段, 引导学生对复杂色彩进行归纳、概括和提炼,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高度概括能力和主观表现能力

在基础部分教学结束后, 学生对色彩知识已经有了相对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我们不能局限于只要求他们对色彩永远进行模仿再现, 而是要根据专业特点逐步向色彩的设计阶段转变。那么色彩归纳是引导学生逐步培养色彩设计意识的最好教学方法, 它能使学生由传统的绘画模仿色彩转变为概括提炼、主观表现色彩。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传统的思维模式中走出来, 突破以往常规的色彩基础表现方式。

色彩归纳主要是通过写生的形式, 在物象原有的光色原理中, 以归纳为主要手段, 对色彩进行提炼和概括, 使画面呈现出和谐的色彩装饰效果。客观的物象色彩变化无穷、纷繁复杂, 写实性的绘画色彩是用科学的视觉原理来反应这些色彩的, 而现在我们要改变自己的观察和表现方法, 要将变化无穷的色彩主观地、理性地进行整理和概括, 通俗地说就是把同类的几种色彩归纳为一种或两种可以概括这几种同类色的平均色彩, 使之与其它平均色和谐相处。在面对一组物象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一种简单的审美方式把纷繁复杂的色彩变化进行主观减法, 注重画面的色彩搭配、色彩呼应和色彩调和。归纳色彩并不是减少而是一种简化, 在实践过程中要大胆主观的进行色彩编织, 色彩经过大胆理性的概括提炼之后, 表现手法是采用平涂的形式, 与完美的构图相结合产生和谐的装饰美感。

色彩归纳阶段中的概括和提炼色彩的方法要求学生在客观感受色彩的同时, 能敏锐的发现和概括出平均色, 比如光源色和环境色的影响与固有色合成后, 会感受到一种什么样的概括色, 或者渐变色等等, 这样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在客观基础上主观用色的能力和色彩的搭配能力并引起学生对色与形装饰性表现的兴趣和感悟, 从而培养色彩设计意识。所以, 色彩归纳阶段的教学必不可少, 它是学生设计意识的开始, 也为后期的色彩设计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色彩设计阶段, 培养学生设计色彩和表现色彩的能力, 使其由被动模仿、概括色彩转向主动规划、设计色彩

这一阶段的教学主要以装饰色彩表现为主。装饰色彩是在色彩归纳的基础上对色彩进行主观整理、变化、想象、夸张而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这些色彩按照形式美的法则和作者的主观感受以及主题的要求来合理搭配, 力求创造出特殊的艺术效果, 并通过特殊的构图、变化的造型和对比调和的色彩使观众产生强烈的视觉感受或者从中获得某种启示。因此装饰色彩在用色上要符合设计要求, 要大胆地对色彩进行缩减、夸张、寓意、升华或者符号化, 并融入主观的感悟和创造, 使整幅画面主题更明确、形式更美观、内容更益身心健康, 甚至达到艺术功能之外的视觉感触。

装饰色彩不拘泥于形式, 色彩上不受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的限制。在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对色彩进行主观创造, 加强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意识, 强化画面的主观色调, 考虑每一块色之间的明度、纯度、色相、面积等的对比, 并注意它们之间的搭配关系和调和形式。装饰色彩是一种理性的色彩表达方式, 它必须建立在熟练掌握色彩的变化规律和属性的基础之上, 只有这样, 才能自由地发挥主观想象力并游刃有余地利用色彩的魅力以达到不一样的视觉效果。由此可见, 装饰色彩阶段不仅能考察学生是否能充分的掌握和运用色彩的基本规律, 更能培养学生主观用色、主动规划和设计色彩的能力, 使学生利用具有的设计意识从表现方式上由一个绘画者转变成一个设计者。

四、综合材料的使用阶段, 能培养学生广泛的设计意识和审美情趣, 并创造出特殊的色彩视觉效果

一直以来我们的基础色彩教学都仅局限于用水粉、水彩、油画等颜料作为表现工具, 绘画的纸张也是与上述颜料相符合的规定纸张, 在色彩的初级阶段很是受用, 并且对高考也很有帮助。但作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 我们所面临的不是升学的压力, 而是如何应对设计需要, 如何培养设计意识, 如何用设计者的身份去看待、去规划和表现色彩。所以, 作为基础课程的色彩课, 必须本着这一目的引导学生多动脑, 面对色彩不再像以往那样只是一味的去画, 而是要思考, 并根据主观感受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材料使色彩作品充满生命力和视觉冲击力。在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同样的或者不同的主题, 从而产生出不一样的视觉感受, 比如在材料上面, 不仅可以用色彩颜料, 还可以用油画棒、马克笔、水溶性彩铅等等具有表现力的工具, 或者使用不同的纸张如底纹纸、色卡纸等来进行色彩的表现, 不同的工具、材料能使画面产生丰富的肌理效果。除此之外, 综合材料的拼贴也可以产生不一样的视觉感受。例如报纸、杂志等根据主题思想需要的形式、色彩和内容进行剪切和拼贴重组, 使画面产生另类的视觉效果。

综合材料的使用这一阶段, 可以提高学生对色彩组合和色彩特殊效果表现的兴趣, 能开阔视野, 培养学生广泛的设计意识和审美情趣, 并顺应现代设计艺术发展的需要。众所周知, 人们在观察和感知世界时, 视觉神经对色彩的反应是最快最敏感的。人们在观看一件事物的时候, 首先感知的就是事物的色彩, 并且对色彩的注意力达到了80%。由此可见, 色彩在设计艺术领域中所占的比重和发挥的作用非常之大, 这也对未来的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就是要有很强的色彩驾驭能力, 不仅能完美的搭配色彩, 还能用各种材料表现出特殊的视觉冲击。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培养设计创新意识。这些, 就是综合材料的使用实践要达到的目的。

总而言之,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色彩课不能传统的说教, 也不能一味的对色彩进行模仿, 而是要注重将色彩的基础知识与设计创意思维表现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 色彩模仿、色彩归纳、色彩设计和综合材料的使用这四个阶段要做到有机联系和充分配合, 在明确教学目的后循序渐进, 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在实践环节中, 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从最初的色彩模仿表现转变为主观地设计色彩和组织色彩, 即让学生从一个绘画者转变成一个设计者。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色彩, 必须与现代设计接轨, 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 在教学中要本着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这一目的, 逐步使学生具备主观表现色彩和驾驭色彩的能力。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更早的感受到设计的魅力, 并为今后走上职业岗位做好充足的准备, 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伟等.设计色彩[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7

[2]孙为平.色彩归纳写生[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2004

工业设计专业标志设计教学研究 篇11

关键词:工业设计标志设计项目驱动

标志设计被设计者称为“方寸之间的艺术”,不是因为其形小,而是因为其形精。标志是一种视觉化的信息传播符号,具有非常强的通用性、象征性、独特性、注目性等特征。标志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信息传达,设计者把所要表达的信息图形化,受众群体通过对图形的解读获知其背后的象征含义,以此来完成信息的传播交流。标志设计课程对于开发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独特的作用,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很好的发挥这一作用,对其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革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当前标志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标志设计课程在艺术类专业中开设较多,虽然在工业设计专业中也有开设,但是由于工业设计专业文理交叉的特殊性,使得这一课程的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一)设计思维散漫

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大部分具有扎实的美术功底,对图形、色彩的设计具有较好的把握能力,形象思维较好,能够利用个人的美学素养完成标志设计。与之相反,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理工科知识较为扎实,擅长理性思维,习惯于有理论支撑的设计创造。

但是在标志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在照搬一套教学模式,过分注重标志艺术形式和技法的传授,很少顾及到学生知识背景和思维习惯。学生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完整的设计规划,更谈不上深入的设计分析,往往都是“跟着感觉走”,直接在纸上或者利用软件绘制图形。最终,偶然的感觉代替了理性的思考。设计说明往往牵强附会,很难恰当的阐释标志图案。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也容易陷入“感性大于理性的怪圈”,很难说清楚到底为什么好,为什么差,不能理性全面的对作品进行分析评价。

(二)设计调研流于形式

任何设计都是基于生活的一种创造活动,没有详细的调查分析,很难发现设计需求,更不能找到设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实际设计活动中,设计未动,调研先行已经得到大家的共识,标志设计也是如此。

但是大家认为调研可有可无,对最终的设计没有多大帮助,甚至有些老师也降低了对设计调研的要求。调研方式也很单一,大都是在网上收集一些标志,对比—下同类标志的设计形式,仅此而已。很少对设计对象的背景资料做详尽的分析,最终的结果就是很难准确完整的表达设计对象的要求,出现缺少依据的标志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设计形式大于内容

回顾教学过程,笔者越来越感受到学生本末倒置的设计倾向。对于标志设计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准确恰当的传递表达设计对象的相关信息。优秀的标志在形式上不一定很炫,但一定最能恰当巧妙的表现设计对象。

现在,学生对于时尚绚丽的图形情有独钟,把大部分精力全部放在了的单纯的图形设计上,唯独很少考虑标志背后承载的象征意义。黄维先生说:“时下有些标志设计随心所欲,信手涂抹,貌似‘新潮’,实乃花拳绣腿,经不起历史的检验,此风实在不可长。”这对于片面追求时尚,缺乏深度的标志来说,可谓一语中的。这种“只知其表,不知其里”的设计思路已经严重偏离的标志设计的初衷,也丧失了标志设计的意义,更不能达到开发学生创新设计思维的目的。

设计思路的单一大大限制了标志设计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机械的模仿和参照已有的设计实例,雷同现象就不可避免,同时了削弱了学生的独立创新思维。这种错位的设计观念尤其值得教育者思考和反思。

所有上述问题的出现,都与标志设计理论匮乏有关。总体地说,目前的标志设计理论还只停留在经验、体会和感想的陈述表达上,这样的理论只能是偶然性的经验,带来的结果就是设计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设计活动包括标志设计都是一个系统活动,没有坚实的设计理论和设计依据为支撑,很难创作出令人信服的设计。

二、标志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对策

(一)特定思维开发训练

1.图形联想

标志设计图形追求“有意味的形态”,直白的图形表达缺少“曲径通幽”的美感。象征性是标志的本质特征,它是通过具体形象暗示另一种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念,利用象征与被象征的内容在特定经验条件下的类似和联系,使被象征的对象得到强烈的体现,达到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目的。“借此言彼”的象征手法在标志设计中经常用到,所“借”之形与所“言”之物在逻辑上必须有一定的联系性,或是形态上的相似,或是情景上的关联。

实训过程如下:

任选一个常见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为起始图形,做环形图形联想图形联想数量可根据难度进行调整。在此过程中,上下相邻两个图形之间必须满足一定的逻辑关系,并且要求尽可能拉大图形类别之间的差异性,避免整个图形联想环上同类图形的多次出现。上下图形的巧妙衔接过渡能够让图形联想妙趣横生,反之,则寡然无味。此练习可以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跳跃性思维,对于提高学生创意阶段设计方案的发散表达很有帮助。

2.图形抽象

对于具象图形的抽象和提炼能力直接决定了设计师标志设计的表达水平。标志不仅仅是一个符号,其真正意义在于,以对应的方式把一个复杂的事物用简洁的形式表达出来。它具有以小见大、以少胜多、以一当十的特点。有设计师认为:“标志设计就是去除所有能够去除的形态后,还能够被人识别出来的本质形态”。在李砚祖主编、芦影编著的《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一书中,关于标志设计,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一叶知秋”。“现代标志追求形简实繁的品格,正如一片叶子蕴涵着无限的秋意,便充当了秋天的形象符号,寓示着‘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景象”。这种高度抽象性的图形让人感到单纯、简练、准确而又生动有趣。

图形抽象具体实训过程如下:

任選一个具象图案,通过观察分析,对原始图形进行分解,经过多次提炼简化,最终剔除繁琐多余的非本质性图形,保留最能表达原始形态的特征性形态。此过程与西班牙著名艺术家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的《牛》有异曲同工之处。

nlc202309021053

我们觉得身边的常见事物平淡无奇,就因为其太常见,失去了个性和特点。所以很少有人会不加处理的直接拿身边的具象事物来做标志,为了营造“有意味的形态”会对选定的具象事物进行适当的艺术再造和抽象加工。提炼的过程也是设计者逐步对图形进行深入认识的过程,对图形分解重构的过程,也是产生新鲜形态的过程。形态的取舍会增强设计者对形态的理解力和新形态的创造力,对于标志设计,也会找到简练合适的图形元素。

3.产品功能指示符号设计

标志设计本质上具有显著的符号化特征,优秀的标志无不具有明确的信息指向。人们通过对可视化图形的观察,与设计者产生共鸣,获取图形所要传递的信息和象征。工业产品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一定的功能需求。技术的发展让产品的功能日新月异,在满足使用者功能需求的同时,过度的功能附加也让整个产品的使用过程繁琐复杂,减轻使用者的操作难度显得尤为重要。为操作面板的控制设施设计与之对应的指示图形成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式。

产品功能指示图形与传统标志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前者同样具备图形的高度抽象性、象征性等特点。以此为设计主题,能很好的把标志设计融入到产品设计之中,发挥标志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并且与传统的标志设计应用有所区别,具有更强的专业特点。通过训练,既能加强学生的图形设计能力,更能让学生明白标志设计在产品设计中所起到的作用。

同时,此设计主题还可以以网络APP(Application Store,应用商店)图标为设计对象,每一个APP图标同样具有明确的功能指向性,通常是用高度抽象概括的图形来代表一定的应用功能。需要注意的是,此设计主题与真正的Ul设计不同,本设计只单纯考虑APP所代表的特定功能,用合适的图形进行表现,不涉及Ul设计的其它方面。

(二)项目驱动教学法

项目驱动在许多教学实践中都有应用,尤其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标志设计课程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懂得标志的概念、特点和作用,又要掌握和学会实际的标志设计技法。以实际的设计项目代替传统的虚拟设计,能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缩短课堂学习与实际设计需求之间的距离,磨练学生的设计能力,增强学生的设计信心。

1.项目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项目驱动教学法具有完菩的理论依据,它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学习方法。此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绪(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

2.教师角色的转化和设计评价

项目驱动教学法与传统的标志设计教学方式相比改变了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知识为中心转变成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成以实训为中心。

在整个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教师的角色需要不断的调整变换,目的就是为了把学生引人到项目中来,为他们营造真实的设计情境。随着角色的变化,教师对学生阶段性设计成果的评价也会与传统的评价体系有所不同。

第一,项目选题。设计选题是本教学环节的开始,选题的难度、种类、时间等都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效果。此时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对所选主题进行判断和筛选,找到难度适中,符合个人兴趣特长的主题。所有选题必须是真实的标志设计项目,很多标志征集网站(例如,征集网http://www.zhengjicn.com),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丰富的设计主题。

选题类别上要求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如果要求学生完成两个设计项目,那就必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标志类别。比如,可以选择一个是机构类标志,另一个是商品类标志。这样是为了避免设计过程中同类标志设计思路上的雷同,从而挖掘学生对于多种类标志设计的把握和思考能力。项目实施的时间可以参照教学进度与标志征集的截稿时间,尽量保证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及时参加投稿,一举两得。

第二,市场调研。长期以来,设计前—直被认为无足轻重的市场调研,成为了标志设计的软肋,也正是这个认识上的错误,出现了大量的“无根设计”。设计是为了解决现实中的某种问题,这个问题就是要通过对现实需求的调研分析得到。脱离了现实的设计,是毫无依据的设计,不能解决现实需求,更谈不上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喜欢。通过广泛的调研,设计者能获知消费者最想要的东西,掌握设计对象的背景资料和相关信息,进而找到设计的关键。在此环节,教师应该是客户的角色,以真实客户的身份来评价学生的调研报告,提出各种各样现实中可能会出现的设计要求。反过来促进学生去主动解决问题,通过更加深人的调研解决客户的设计要求。

第三,标志设计。在标志方案的整个设计创作过程中,从草图创意到图形完善,再到最终的正稿,教师既是设计总监,也是客户。以设计总监的角色来监督把关设计方案,从设计者的角度,对图形形态、创意表现、色彩搭配等方面,时时提出修改意见。以客户的视角衡量和评价设计方案,对照征集项目中的真实要求,不断提出新的设计要求,最终得到理想的设计方案。

在整个过程中,项目的确定、完成、设计评价成为了教学的中心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成效。教师由传统的“主角”转变成了“配角”,学生也不再把学习当成负担,而是根据项目需求来学习,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寻找知识。

(三)标志设计表现技法

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普及,过度的依赖设计软件进行标志设计已经成为一个通病。设计软件解放了设计者的双手,但同时也解放了设计者的大脑。在学生中,拿到设计项目,跳过市场调研、草图等环节,直接打开设计软件就进行标志设计的现象比比皆是。强大的设计软件会帮助设计者表现出漂亮的图形,直接利用软件进行的设计更多的是偶然性的图形,没有经过严谨的草图推敲,更没有调研依据,有的只是外形上的炫丽。

加强设计软件的使用是社会趋势,对于后期的图形表现很有帮助,但是,设计初的草图创意表现绝对不能省略。草图能够开动设计者的思维,让设计者快速、广泛的进行创意联想,这是设计软件不能超越的优势。

所以,在标志设计表现技法上,提倡前期创意坚持进行草图绘制,后期借助设计软件,进行高质量的制作,“有依有据,秀外慧中”的标志才能得到肯定。

三、结语

标志设计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表现形式更加多样,视觉冲击力更加震撼,3D标志以及动态标志等越来越受到大家的追捧。不管标志设计怎样变化,其自身承载的使命不会变,教学过程中在注重标志形式表现的同时,应该加强标志内涵的挖掘和提炼。针对工业设计专业,标志设计更要发挥其符号化的特点,为产品设计意圖的表达发挥作用。以上只是笔者在标志设计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通过教学实践,新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设计思维方面有显著成效。针对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真正想找到合适有效的教学模式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会在以上改革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修正。

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探索研究 篇12

1毕业设计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1.1毕业设计的重要性

毕业设计和论文是学生毕业前最后一个重要学习环节, 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 又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 而且还是对学生的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1.2通过对招聘单位调研现状分析

一般在普通高校, 专业名称常表示高校的研究领域和与之相应的学科;而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名称则更多地表示一个“职业领域和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劳动”。2012年底, 面对新一届的毕业生招聘大会, 几百家企业齐聚东软, 通过我系老师的回访和学生面试情况的统计资料,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学生自身上, 材料准备不充分、社会需求不清楚、自我定位较模糊、口才表达能力欠佳、系统总结和逻辑分析能力较差; (2) 教学体系上, 传授知识针对性不强、综合性不够、教学方式偏于传统、实践案例仿真性以及与社会的对接性欠缺; (3) 成果表现上, 忽视平时作业的保存和完善度要求、对学校和学生成果的宣传和展示力度尚浅、个人简历作品单薄、自身实践经验极度匮乏。

可见本专业虽然在一定阶段内, 大量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正常进行着, 但部分外在的弊端和潜在的隐患已初露端倪。另外, 再加上整个社会当前环艺专业体系不成熟、我系教学师资队伍流动性较强、部分教学方式差异性较大等原因, 这就亟需我们专业针对性地、实质性地改革部分教学课程或教学内容, 并严格订立一套教学与毕业标准以满足环境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统一性和与社会更好衔接的完善性。

1.3往届环境艺术专业毕业生存在的问题

从首批09届环境艺术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到现在, 已经经历了5届毕业生。从往届毕业生的毕业设计的情况和数据统计来看, 以往的毕业设计开题的时间在三年一期, 而这时候学生正在校外实习, 情况不容乐观, 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部分学生已经找到对口工作, 既要适应环境又要忙于工作, 平时上班工作很多, 有些还需要加班加点, 周末休息时间也是有限, 心思根本没有放在毕业设计上面, 一直拖着到了提交时间赶紧应付糊弄一套, 质量比较差, 不能体现真实水平; (2) 还有一部分学生专业能力较差, 没有独立完成毕业设计的能力。为了能够顺利毕业, 利用其它方式拿来主义获得一份相关毕业设计图纸, 修改了之后交给指导老师; (3) 查看往届毕业情况, 没能顺利拿到毕业证的学生非常少, 只有1%左右, 而且其中因为毕业设计没有通过的学生基本没有, 所以给了往后的学生一个侥幸心理, 觉得指导老师一定不会那么严格最终不让其通过, 重视程度较低, 风气不够浓厚; (4) 由于学生全部在校外工作或者在家, 老师没有办法直接面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指导和督促, 只能通过网络或者电话进行作业指导, 辅导效果不好, 等等。

2毕业设计改革创新的工作开展情况

(1) 加强专业现状发展和前沿动态的相关知识的更新与收集, 补充专业案例常用材料与施工工艺流程等方面知识的介绍, 必要时, 改革相关课程的设置。在教学中, 要有意识地贴近社会和市场发展的动态, 尽量创造条件带领学生多走出校园, 走进企业, 走进施工场地, 从最基层学习与提升。 (2) 熟练掌握专业表现技术, 例如与专业相关的CAD、PS、Sketchup、3DS max等电脑制图软件, 还有速写线稿、彩铅、马克笔等手绘技能, 毕业设计当中需要应用到之前所学的所有理论、软件、实践等综合知识。分为学期中、学期末、最终成绩三个阶段提交阶段性作业及评分, 考核更加细致化, 有效地杜绝了应付作业的情况出现。 (3) 培养规范的设计习惯, 引入本专业的相关行业法规、设计规范以及制图标准等, 严格学生的作业考核, 毕业考核以及平时考核, 即使强调艺术专业的创新性和自由开放性, 但也要“有规矩”才能成“方圆”。 (4) 作品考评标准化、体系化。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不要过于零散, 尽量能相互关联、层层递进, 考虑多次作业内容相关联、平时与期末作业相关联、课程与课程之间相关联等方式。另外, 成套的作业成果也利于期末总结和日后的工作面试。评分考核采取自评、互评和他评 (教师) 三种方式结合, 用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竞争性、积极性和思辨性。 (5) 注重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自身修养的培养。不仅要培养知识、技能、态度、阅历等全面的素质修养, 还要完善自身不断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社会的良好适应性, 包括协作、沟通、管理、创新及挫折承受能力等。

3毕业设计改革创新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本项目是在延续本校1321学期模式和注重实践教学的大前提下, 结合环境艺术专业自有的原则和特点, 进一步详细深化并系统总结出一套人才培养标准, 其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

(1) 对学生培养思路明确, 按社会的高标准对学生培养与考核; (2) 制定毕业标准相关的规章制度。为11级10个班级的管理提供优秀的带头示范作用; (3) 力求实现本专业学生学习和工作资源需求的一条龙储备路线, 包括基础理论、软件技术、综合方案、市场调研、施工现场观摩、课后实习、实训锻炼以及企业实习等多方面的培训;

(4) 一对三教学模式, 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用而熟巧”; (5) 针对性和综合性教学的强化, 也是对师资更高水平的挑战, 所谓教学相长, 师生互进。

4毕业设计改革创新的成果及总结

在实行毕业设计近一年的时间里面, 学生的态度比往届积极很多, 毕业设计和论文不管从制作时间、质量和数量都有明显的提升。到截稿时止, 共收齐的完整的毕业设计图纸达到86%, 模型制作完成83%, 毕业论文98%, 全部符合本专业知识内容, 而且其中高质量的作品近40%。正在筹划4月上旬的环境艺术毕业设计作品展览, 要求全部的学生都要参加。

在2013届毕业生毕业作品展览完之后, 全体教师会根据所有数据再次汇总分析, 讨论有关毕业设计的修改意见, 希望能给下一届的毕业生提供更加规范的毕业标准制度。

参考文献

[1]刘荣红.高职院校基于校企合作“三位一体”实习基地模式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 2012, (4) .

[2]陈瑞霞, 于再君.时尚温馨居室设计的思考与应用——结合毕业设计作品的分析思考[J].龙岩学院学报, 2011, (S1) .

上一篇:检漏技术下一篇: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