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及对策

2024-08-05

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及对策(共11篇)

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及对策 篇1

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 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食粮, 课外阅读在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读什么书, 读多少书, 怎样读书, 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 目前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却不容乐观。本文旨在通过对本校大专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 提出建议, 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

为了更详细地了解学生阅读情况, 我们在本校部分大专生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份问卷,收回份, 回收率为。阅读量严重不足、阅读范围狭 窄、阅读结构极不合理是目前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特征。这一结果大体显示出当前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具体分析这一情况, 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二、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

1、课外阅读的目的是为了休闲

调查显示, 的大学生课外阅读目的是为了休闲消遣, 是为了拓展知识, 经常阅读人文社会科学典籍和学术类著作期刊的大学生只有, 而且很大一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局限于自己所属系的科目。可以看出, 除扩展知识面、修身养性外, 休闲娱乐是大学生阅读的主要目的, 因此报纸杂志最受欢迎, 达到了 %, 其原因大多是因为文章简短, 读起来方便, 不但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而且信息量大,让“ 象牙塔”中的学子们, 更便捷地了解社会, 从而成为阅读休闲的首选。《中国青年报》、《参考消息》、《电脑报》、《生活文摘周报》、《读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览》等就成了学生们最喜欢阅读的报纸杂志。

另外, 言情、武打类书籍是大学生课外消遣阅读的热门。多数男生爱看“ 武打” , 部分男生也爱看点“ 言情” , 大多女生偏爱“ 言情” , 而对代表人类文化精粹的中外名著、文化类书籍却问津甚少。

一些学生认为, 课外阅读大多是为了放松、消遣, 而中外名著一般篇幅较长、内容深奥, 离现实生活太远, 花费很长时间才能“ 读懂” , 太累况且, 即使读了几本名著, 也不能像学好英语、电脑那样, 对将来就业产生直接影响。

大学生把大量时间花费在阅读言情、武打类图书上比较可惜。阅读中外名著可以从中受到博大精深的知识的熏陶, 积累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养, 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大有裨益。读书的目的不应单纯地将其作为眼前谋生的手段, 而更应当考虑其长久效用。

广西艺术学院院长黄格胜说“ 学生时代读书不能太注重实用, 太注重功利性, 读书的目标要大, 现在沉得住气读书, 将来才能成才, 才有厚度, 有后劲, 过于急功近利的人,只能解决饭碗问题, 是不可能成大器的。”

2、课外阅读时间偏少

课余时间学习动力不足, 阅读兴趣不高。相当多的大学生只满足于专业学习上的一知半解, “ 考试够用, 及格就行” 。调查发现, 大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偏少。大量阅读的学生占总人数的%经常阅读的学生占总人数的%偶尔 阅读的学生占总人数的%个别人基本不阅读。

相当多的大学生不知该怎样合理、科学安排自己的闲暇时间, 他们对课余时间的安排处于盲目和随大流状态, 无所事事, 浪费课余时间的现象较为突出。双休日、节假日校园内很少有学生的身影, 教学区、图书馆内读书学习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为学生开放的设施资源的利用率相当低。调查显示, 周末会去阅览室看书的学生只占总人数的%能在寝室看书的学生也占总人数的而“ 上网、逛街、走亲访友”的人数比例相当高, 竟达到%。大学生上网多玩网络游戏, 或看片和聊天, 只有少部分学生常浏览各类网站, 增长知识, 练习技能。

3、阅读无计划

调查表明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仅占%,%以上的学生不是没有读书计划, 就是有计划不能坚持执行。

还有一部分学生仍在沿用中学时代的学习方式, 在课堂内外一味地围着教科书转, 老师讲课的内容和作业成了学习的全部内容, 根本不进行课外阅读。

刚进人大学的学生, 对阅读没有计划, 面对广阔的阅读天地, 表现得茫然不知所措。课余时间, 他们不知道该读什么书好, 也不知道怎样去读书。大部分学生认为, 理论书籍枯燥无味, 难懂, 因而不愿意读这一类书籍。

另外, 部分教师要求学生必须完成一定量的课外阅读,并写出读书笔记, 作为期末考试成绩的一部分。但传抄的痕迹明显, 这种“ 强行”的阅读手段, 效果不尽人意。

4、阅读结构不合理

调查发现, 各类趣味性、娱乐性的报纸杂志以及言情、武打、侦探小说等消遣性书籍是多数学生的阅读对象。相反对中外名著、政治类、专业类书籍却表现出莫名的冷淡, 即使阅读一点, 也是为了应付任课老师布置的作业或提出的要求。自觉地通过阅读政治理论书籍和专业书籍以充实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的大学生为数确实不多。如今的大学生个性强, 阅读存在较大的盲目性, 要么跟着兴趣走, 要么跟着考试走, 并不考虑自己的知识结构。

调查发现, 有的学生虽然认识到目前大学生的阅读结构不合理, 对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非常不利, 但是,他们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 无力改变阅读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例如明知在课余时间里一味娱乐、无所事事是浪费光阴, 虚度年华, 可是就是不能控制自己, 坐不下来,看不进书。即便制订好了学习计划, 或因不能自我监督实施, 或因不能持之以恒, 结果半途而废, 流于形式。凡此种种, 反映了部分大学生的自我控制力是不强的。

大多数学生呼吁学校应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快餐文化风靡校园,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相应的课外阅读指导。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 有责任也有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起 正确的阅读观。

三、对策

1, 学校要加大导读力度, 帮助学生调整阅读结构

学校应发挥大学生社团等正式群体的作用, 培育、建立课余文化中心, 积极

培养课余文化骨干力量,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把校园文化活动放在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

为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课外阅读, 学校可以每学期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份“ 推荐阅读书目” , 建立导读中心。要不失时机地运用书评书展、影评影展、读书系列讲座与座谈、读书心得演讲和征文比赛等多种 形式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意识。在开展大学生的导读活动中, 应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 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克服政治上的幼稚, 端正阅读目的, 提高思想觉悟和阅读修养。

第二, 改变盲目“ 博览群书”无序的读书方式, 以经典名著启迪人以优秀作品鼓舞人。

第三, 要彻底转变大学生课外读书的好奇心理和囿于书本死读书而缺乏批评能力、甚至吸收某些错误东西的不良习惯。

第四, 正确引导大学生处理好专业学习与课外阅读的关系, 大学生在读好专业书籍的同时, 不要忽视其他理论学科书籍的阅读, 现在许多大学生注重使用和追求所谓的技巧操作法, 实则是一种华而不实的做法, 因而要避免那种急功近利的浅薄意识作祟。

总之, 学校要研究学生需要, 分析学生阅读规律, 注重社会发展变革所引起的课外阅读热点, 要常抓不懈, 不断深化, 同时还要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只有这样, 大学生读书活动才会健康有序地发展。

2,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 引导大学生阅读

图书馆应加强藏书建设, 增加藏书量和新书刊的流通,实行藏、借、阅合一的大开架, 实行自动化管理, 增加光盘检索和终端查询, 及时扩大阅览空间,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不仅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料, 还应根据学生特点、阶段及层次的不同大力推荐好书、新书, 尽可能地满足大学生的阅读需要, 使大学生能更多地接触新作品, 接受新理念, 与时代同步发展。

开办关于查阅图书、咨询资料等技能的培训班。目前,大学生掌握文献检索工具的要求及情报意识很薄弱, 要加强引导, 学校应开设社会科学文献检索、科学文献检索等课程, 帮助学生科学有效地利用图书馆资源。

3,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网络

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 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电脑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学生们在互联网的使用上存在很大问题。不合理地利用电脑网络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网络对学生阅读时间有着较大的影响, 进而影响了阅读取向。

学校应采取必要措施, 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网络, 树立正确的网络观, 把学生的精力从网络中适当地分离出来投人到阅读中。

“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真正反映人类智慧的东西大部分还是反映在各类书籍之中。在目前网络秩序还不十分规范的情况下, 网络还远远不能取代书籍。引导学生多读好书有利于陶冶情操, 加强修养, 丰富思想。这对大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大有好外。此外, 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改善大学生的阅读结构, 如创设校园文化素质教育网站, 在校园网上建立读书论坛, 由专业教师负责读书论坛的建设和培训工作。教师、学生都可在读书论坛中申请一个户名, 以发帖子的形式进行读书交流、讨论, 在每一本书的主题下发表自己的见解,还可

以读书札记、读后感、随感等形式与网友切磋、交流。

四、结语

 

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及对策 篇2

一、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

本人所在的学校正是一所农村小学, 2013年5月, 对本校1——6年级的207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显示, 我校学生的阅读状况总体良好, 但同时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调查统计表如下:

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问题分析

(一)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 绝大多数的孩子是喜欢看课外书的, 认为课外书对自己是有帮助的。

但是, 在各类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中, 所受青睐的程度依次是:作文类、动漫类、科普故事类、文学名著。有高达32%的学生喜欢看动漫类图书, 这与学生的欣赏水平和读物本身的趣味有关。

(二) 功利社会的功利阅读已影响到儿童。

写不好作文, 就看作文书, 成绩不好就多做辅导书上的习题, 这是望子成龙的家长们的共识。在调查数据中, 有33%的孩子选择了经常看作文书, 由此可以看出, 大多数家长不会向孩子推荐课外书, 甚至不知道孩子应该看什么样的课外书。

(三) 学生对作家的了解有限。

要求学生写出最喜欢的作家时, 写出来的名字集中在杨红樱、郑渊洁、曹文轩、安徒生、格林、伊索这些作家身上, 一旦涉及到外国作家就笑话百出。

(四) 看书渠道不够宽。

每年全国各地的少儿出版社出版的各类儿童读物不下八千种, 这些图书基本通过两个途径进入儿童的视野, 一是学生自己购买, 二是到图书馆租借。本应作为学生阅读主渠道的学校图书馆鲜少有人选择, 学生普遍反映, 学校图书室的藏书较老旧, 内容不够丰富, 更新速度不够快, 借不到自己喜欢看的书。

(五) 我校有不少学生是农村留守儿童, 父母不在身边, 还有不少家长文化水平不足, 他们无法引导孩子去阅读。

学生的课余生活被丰富的电视节目以及刺激的电脑游戏充斥着, 无法定心阅读。

三、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对策初探

(一) 激发兴趣, 让学生爱读书

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的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课外阅读也是如此。学生对阅读有兴趣了, 就会把课外阅读当做快乐的事, 就会千方百计找书看。教师再顺势对读物内容作生动、有趣、简明的介绍, 更加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过程中及时地为学生排忧解惑, 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积累运用相结合, 鼓励学生将阅读所获运用于学习生活中, 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 进行适当的方法指导

1. 教会学生选择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整本的书”。目前市场上各种小学生读物琳琅满目, 小学生年龄小, 阅读时不会选择, 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去选择那些思想健康的, 积极向上的读物来阅读。此外, 教师要加强对家长的指导, 使其配合老师, 教会孩子科学选择, 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2. 教会学生阅读方法。

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时, 可将文中的生字新词圈出, 不懂的可以查阅工具书。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是什么意思, 画出文章的重点句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 可将这些好词佳句摘抄下来, 熟读成诵, 这是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鼓励学生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课外书后, 多练练笔, 写下自己真实的心得体会, 或者模仿文章的精彩片断进行句子仿写, 语段仿写。

(三) 创设展示平台

孩子的课外阅读, 需要寻找一个个激活点, 产生一次次新的激励, 形成一个个新的台阶。我们把定期组织各项丰富的活动作为孩子们课外阅读的“激活点”, 让其在展示中享受成功的欢悦, 在活动中形成新的激励。

1. 进行阅读交流。

阅读交流是同学间互相交流读书心得、介绍读书方法、推介新书的重要途径。或讲或演、或出手抄报或故事会, 或读一文说感想, 这类活动内容广泛, 形式多样, 过程活跃, 孩子们乐于参与。

2. 组织各项竞赛。

可采用讲故事、朗诵比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激励孩子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外书的阅读活动中。

3. 举行多项表演或游戏。

我们可以借助相声、小品、童话表演或成语接龙等这些生动的载体加快课外阅读进程的推进。以寓教于乐的方式, 巩固阅读兴趣, 增加阅读量。

总之,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外阅读, 应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鼓励, 注意方法的指导, 并重视阅读效果, 给予正面的引导, 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对策 篇3

【关键词】课外阅读 现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07-02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如何让学生在有限学习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是不能奏效的,必须寻求更广阔的教育途径。然而,普通的中学生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家庭的影响,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语文能力偏低,极大的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

一、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一)部分学生缺乏长期阅读计划

调查发现,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学生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的这一要求在实际中并未完全贯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有短期计划,也很有可能与阶段性的月考、期中考试有关联,这也是与素质教育的目的相违背的。没有计划便没有阅读效率,直接导致在阅读上没有“量”的保证。从另一方面来说,多数学生没有阅读计划或只有短期计划表明他们在思想上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的敦促和指导也有所欠缺。

(二)未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方法

调查显示,初中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拿到手中的书只是随意翻翻,大多只形成初步的印象,真正能记住的东西很少。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会分散学习精力,降低阅读效率,造成阅读的盲目与被动。

(三)家长与社会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存有偏差

根据家长问卷的资料显示,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态度多数持保守态度。家长对待课外阅读,虽不像以前一样视之为洪水猛兽,但仍然持怀疑态度,更不会将课外阅读与课内“正书”放在一起相提并论,学生学习成绩一旦下降,家长往往第一反应就是归咎于课外读物,对课外书又会另眼相看了。家长、社会对课外阅读认识上的偏差一旦形成,也间接影响着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加强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发挥榜样作用,激励学生阅读。榜样能让学生产生奋发向上的心理,并能让学生比较自己的行为,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的作用。作为向导的老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及时推荐文章给学生,使学生对作品发生兴趣。同时,有意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并在班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鼓励学生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精神食粮。

2.营造阅读氛围,创设阅读环境。在班级中努力营造一种浓厚的阅读氛围,更利于阅读,形式可多样化。如开设专题讲座,出一期黑板报、举行朗诵会,布置一些手抄报、墙报,放置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杂志等。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更为适宜。

3.激发学生兴趣,拓宽阅读环节。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前,首先要采用各种手段燃起学生的读书愿望。只要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学习上产生极大的愉快和积极的情感。特别是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阅读兴趣的激发,能收到“一石二鸟”的效果。

(二)明确阅读目标,制定课外阅读计划

首先,教育学生明确阅读目标。课外阅读能使学生认识社会、体验社会、感悟人生、认识自然,能培养自己的生活能力、鉴赏能力、是非判断能力,特别是能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词汇和素材,提高写作能力。学生只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才会积极地、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

其次,适当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针对性。

再次,推荐优秀课外读物,有的放矢,持之以恒。

(三)结合多种阅读方法,加以指导

第一,博约结合,粗精结合,培养阅读能力。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能突出重点,刻苦钻研某一方面的书籍,两者结合才能融会贯通。

第二,循序渐进,熟读深思,发展思维能力。我们可采用分层次阅读由浅入深,进行指导,在阅读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第三,读审相连,化读为写,提高鉴赏能力。阅读中除了具有质疑的精神外,还需要学会保持一种独立的精神来加以审视。对初中学生来说,可以写成读后感,或者简评来提高鉴别能力。

总之,在开展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充分认识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严重不足,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要求,由“要我读”变为“我要读”。同时教师要有深远的目光,广博的知识和常抓不懈的恒心,要以最大的热忱倾注其中,那么,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这棵大树,必将结出丰硕之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及对策 篇4

《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对7~9年级学生,要求更为明确:“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在今天的语文教学已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每当进行统一测试时,农村学生在语文学科上总是输给城镇学生,并且分值相差较大。特别是从近几年的初中学业考试中发现,农村学生在课外阅读的题目中得分普遍较低。问题的结症在哪里?

一、寻找问题的结症

从我对目前所任初三两个班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并不明确,他们只是停留于消遣的层面上,只有少数学生“想通过阅读学一点知识”,对课外阅读比较感兴趣。毫无疑问,目前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很大问题 1.条件限制

农村地区受到地方经济的限制,大多数农村家庭购买课外书的能力有限,学生的课外书一般很少甚至没有。同时农村中学的图书室大多面积小,藏书数量不多,种类不全,根本谈不上向学生开架借书。同时我所在的地方也没有一所农村初中配置了学生电子阅读室。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村学生课外借阅情况不容乐观,而有条件进行网络阅读的就更少之又少

2.学习压力

目前初中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重,特别是到了初三升学阶段,学生每天完成各门功课的作业已占去了大部分时间。从我所教的两个班级调查结果显示,每天坚持读课外书半小时以上的几乎没有,成绩较好的学生怕完不成作业不敢读书,成绩差的学生宁可上网,打台球也不愿读书 3.指导不力

正因为有如此繁重的学习压力,学校教师、家长也不允许学生看太多课外书。毕竟中考只凭一张试卷定结论的考试体制还没有改革,让学生从题海中抽身而退进入到广阔无边的文学世界,没有一位教师、家长敢放心!特别是农村家长由于文化水平有限,不大支持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相当部分家长认为这样会浪费孩子的学习时间 4.盲目选择

有相当多的学生课外阅读目的并不明确,存在着盲目读书的倾向,人虽在读书,但并不知为何在读书。大多的学生还存在“跟风”趋势,“别人读什么我就读什么”,根本不管是否是健康的书籍

三、培养课外阅读习惯的对策

正因为种种现实问题,目前就如何培养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鉴赏能力已经迫在眉睫。如何去解决呢?加强中学生课外阅读,我认为应从以下入手:

(1)给学生营造良好读书环境,让学生多读书。兴趣是靠后天培养起来的。环境造就人,耳濡目染的力量是巨大的,记得伟大文学家鲁迅先生对读书有过一段精妙独到的见解:必须如蜜蜂采蜜,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且枯燥。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积极为学生创设阅读条件,保证孩子汲取更多知识,懂得明白做人的道理

首先,教师要具体引导,激发兴趣。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使他们在课外阅读时易受情感的支配,兴趣在于阅读一些不太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书刊上,更有不少学生由于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缺乏课外阅读的兴趣。所以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具体引导和指导,采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文学欣赏课、诗歌朗诵会、演讲赛、文学社活动、甚至学校老师对学生的各项奖励以赠书的形式等等,以此来激发学生健康的阅读兴趣。其次,要让家长配合。可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学生丰富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学习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中学生要选择内容积极健康,类型多样,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的图书。总之,家长要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第三,学校也应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多下功夫,建立起图书馆或图书室,增加藏书量,并且帮助和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查找所需信息,广泛开展课外阅读,让学生感受到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从而遨游在知识海洋中

(2)教师传授方法,培养能力,让学生会读书。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为了提高阅读效率,必须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切实截决“怎么读”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阅读方法包括读书的方法(如默读法、跳读法、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等)和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如圈点批注法、分门摘录法、提纲挈领法、写心得体会法等)。传授这些方法要指导学生在具体运用时要不拘一格,根据自己的需要灵活运用

另外,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阵地。语文教师也应该通过有效的训练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训练时必须讲究”度”的把握

(3)做学生榜样,让学生爱读书。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自己要成为一个读书人。朱永新教授说:“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直接受教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一个爱读书的语文教师,不会喜欢布置抄写10遍、20遍的课外作业,也不会喜欢发大量的试卷,而会鼓励学生走进图书馆,走向大自然,去阅读、欣赏、感悟、体验。“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物象,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读书能开阔眼界,从中得到美的陶冶,趣的享受,理的滋养。在语文教学中,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词语或精彩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不曾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在学生中营造爱读书氛围。平时,教师也要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成就事业的故事,如鲁迅、巴金、茅盾……,这种“名人效应”产生的力量是不能低估的:阅读非常有趣,非常重要。有的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一起朗读精彩美文。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在阅读中教师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学生有强烈感染力,好似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起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一旦兴趣培养了,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及对策 篇5

摘要: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继续和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民工子女的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体现在:课外阅读范围狭窄,缺少合适的书籍,学生阅读兴趣淡薄;课外阅读无选择性,学生没有正确的审美观念;课外阅读的时间少,阅读浮光掠影,读后效果差。因此,激发外来务工者子女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是我校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外来务工者子女、课外阅读、对策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情况。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生毕业时“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然而,长期以来,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外来务工者子女的课外阅读,由于受家长教育素养、学校办学条件、社会教育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学生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学生语文素养偏低,极大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

一、阅读现状并分析原因

银川西夏八小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外来务工者子女,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令人担忧。

1、课外阅读范围狭窄。

调查了被访者家长对其课外阅读的认同程度,发现他们购书面比较狭窄,功利性比较明显。他们虽然十分重视孩子的语文成绩,但往往把注意力停留在卷面的分数上,希望孩子通过看书能提高学习成绩,很少考虑对孩子整体语文素质的培养。学生长期以作文辅导书为主要读物,课外知识非常浅薄,课外阅读兴趣淡薄。

2、课外阅读无选择性。

一方面,许多外来务工者子女对读物的选取,往往只求趣味,以图画为主的读物尤其受到他们的亲睐。到了高年级,还有同学捧着诸如《老夫子》这类漫画书乐不可支。另一方面,他们对课外书籍信手拈来,不加选择。低年级捧着《三国演义》读得一知半解,高年级却在看注有拼音的彩图读物,甚至一些超越他们辨别能力的读物也读得津津有味。由于读物的制作与出版、销售与服务等方面的管理机制不健全,内容包罗万象,良莠不齐,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低级趣味的东西。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容易把丑的看成美的,甚至进行效仿。

3、课外阅读浮光掠影。

尽管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许多教师也布置了课外阅读作业,可数据显示,外来务工者子女在空余时间真正选择看课外书的人还不到一半。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学生一天到晚忙于应付作业,个别学生每天除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要做家长布置的课外练习。有的打工者想通过知识文化改变孩子命运的渴望非常迫切,自己省吃俭用,但一到双休日,就把孩子送进各级各类培训班学习。因此在家阅读课外书的人就少了。

其次,这些家庭的经济大多数不富裕,父母只管拼命赚钱,加班、上夜班屡见不鲜,很少顾及孩子的业余生活。自觉性不高的孩子就把时间花在玩耍和看电视上。外来打工者的家庭独生子女少,大多数有两个孩子,有3个、4个孩子的家庭占到了被调查总数的5%。笔者在家访过程中也发现,家庭式的外来人员主要从事的是服务业,如修理、环卫、饮食,贩卖蔬果、副食和家庭服务及建筑、搬运等脏、累、苦的工种,他们的孩子小小年纪却非常能干,有的会照顾更小的弟妹,有的帮家长管店,哪有时间和心思看书,这也是读课外书比例不高的原因之一。随着年级的增高,帮家里做事而不能自己支配时间的比例在增长。

这些学生为完成阅读作业只求数量,不求质量。他们读书时,全凭着兴致,很少需要情绪的调动和心智的投入。而且,大部分学生读不得法,没有良好的读书方法与习惯,读后仅留有趣味情节的印象,效果甚微。部分学生书读得不少,整体语文素养却不见有多大进步。

4、家庭缺少读书氛围。

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许多家长工作之余,喜欢在电视前或者搓麻将、打扑克中度过,几乎不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在多数家长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没有良好的读书氛围,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也是孩子没有兴趣来选择阅读的原因。

二、针对现状,寻找对策

1、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

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是个个都很浓厚,部分学生对于看哪些书感觉茫然,这就需要我们加以正确引导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要激发外来务工者子女的课外阅读兴趣,老师应该注意以下三点:(1)推荐合适的读物。

教师要向家长阐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是不同心理阶段的递进,所以,读书内容的指导必须体现层次性,符合不同阶段学生不同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结构,才能取得最大的综合效益。一般说,低年级学生普遍对色彩鲜艳、配有图画的读物感兴趣,教师就可向他们推荐配有拼音和识字的彩图读物,让他们通过拼音汉字理解内容;中年级学生识字有所增加,社会性心理水平有所提高,在阅读内容要求上比低年级上一个档次;高年级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已经形成,认知水平与社会性心理水平相对较高,教师可从趣味性、知识性、教育性出发,向学生推荐多种形式的读物,像诗歌、寓言、科幻小说、历史故事、名人传记等。

这样,根据外来务工者子女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选择生动、形象、富有趣味的内容和形式,让他们跳出以作文读物为主的狭窄的读书范围,像蜜蜂采蜜那样广读博览。为了给学生选好读物,教师必须博览群书,特别要广泛地认真阅读儿童读物。

(2)开展各种读书活动。

为了使外来务工者子女的课外阅读兴趣在稳定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强化,要注意课外阅读的反馈,给他们以展示阅读成果的机会。低年级举行童话故事、儿歌擂台赛,中年级举行演讲会、手抄报比赛,高年级举行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评、读书心得交流会,评选“故事大王”、“背诗大王”、“读书能手”等先进个人,使全体同学都有机会获得成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获得自信与激励,不断增强课外阅读的兴趣。(3)整合阅读环境。

教师要整合出一个广阔的阅读环境,让外来务工者子女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有书可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条途径入手:①西夏八小学建有有了学生阅览室,可以每周一次组织学生去自由阅读喜爱的报刊杂志。针对学校馆藏书籍陈旧过时的状况,学校专项拨款购置了一批时新书籍,班级轮流两周一次向学校图书馆借书。②发动学生搜集合适的课外书自愿捐给或借给班级,用班级活动经费购书,设立班级“红领巾小书库”。每天中午,学生就能置身书的花丛,成为“花丛”里快乐的“蜜蜂”。③适当地让学生订阅一些报刊杂志,互相借阅,资源共享。④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的形式,介绍中外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介绍智慧型家长重视小孩课外阅读的经验和成果,提倡外来务工者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⑤叶圣陶诗云:“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和家门,参观旅游,去阅读大自然、社会这一部“无字书”。

2、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

在现实中,不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效果不尽人意,主要是由于阅读方法不当,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广大教师和家长应互相配合,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作为教师,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上必须遵循三原则:

(1)课内外结合。课外阅读既是课内阅读的扩展和延续,又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以课内带课外,有利于知识的互为迁移。

①读课文里的人物事迹。小学语文课本写到了许多古今中外有名的人物,如《草船借箭》中的诸葛亮、曹操,《一夜的工作》中的周恩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鲁迅等等,阅读这些人物的故事,不但有助于学习课文内容,还能让学生从这些人物身上受到思想的熏陶。

②读作者的原著或同一作者的其他著作。如教了《少年闰土》一课,可以让学生课外去阅读《鲁迅》;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和《丑小鸭》,推荐阅读《安徒生童话》;小学课本中每学期都收录了几首古诗,教学这些古诗时,可参考大纲中的“小学古诗”背诵篇目,指导学生读、背相关的古诗。这样,不断把名家名作推荐给学生,使他们了解原著的全貌或同一作者作品的风格,初步培养鉴赏能力。

③读与课文内容关系密切的读物。如学习《船过三峡》、《桂林山水》、《黄山奇石》,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关当地人文景观的书;教学《开国大典》、《再见了,亲人》、《刻骨铭心的国耻》之前,可向学生推荐一些介绍时代背景的书,让他们更深刻地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蜘蛛织网》、《翠鸟》、《鸬鹚》等课文后,学生对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积极向他们推荐《动物世界》、《十万个为什么》。学习了科普说明文《陨石》,向学生推荐贾平凹的散文《丑石》。(2)读写结合。每看一本好书,读一篇好文章,都要求学生边读边圈圈点点,摘录下优美的句子,写一写体会,对书中的人物作简单的评价。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的要求。低中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低,可采用“摘录式”,摘录好词好句,简单地写文章的主要内容;高年级采用“心得体会式”,写自己阅读后的感受,悟出的道理。

(3)读导结合。良好的习惯对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积极的影响。根据“新大纲”列举的学生要养成三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①经常读书看报、浏览期刊的习惯。②集中精力、专心致志读书的习惯。③“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④勤于使用各类工具书,根据需要搜集有关资料的习惯。⑤勇于质疑问难、解决问题的习惯。总之,我们应该对症下药,提升外来务工者子女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用多种方式多渠道地保证阅读资料的来源。课外阅读关键在于坚持,教师及家长要经常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执行情况,督促学生完成定性定量的阅读任务,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使读书逐渐成为自觉行为。

参考文献:

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及对策 篇6

一、调查的目的、意义.本调查是为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并掌握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关现状,旨在落实《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有关要求。多读好书,能使人明智,增长见识,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通过调查,发现现在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对课外阅读价值的认识不足,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适应学生读的好书不多,科学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还有家长、教师等方面的诸多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在发现调查中的问题同时也思考了若干对策,并对家长和教师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从学生的现状看,课外阅读是提高他们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可长时间以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学生课外阅读量大大减少的令人担忧的现象:大学生错别字错得令人堪忧;而从小学生的状况看,课外阅读更显然是语文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也许国家教育部已发现并正视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所以颁布了小学生必读的课外阅读书目。在大语文教育观的指导下,我校在几年前就针对学生课外阅读“量少而窄”,开设“自由阅读”课,每年举行“金色之秋”读书节,并把学生的课外阅读、背诵作为考查内容。面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加强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积累尽可能多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经验,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积淀。

二 调查时间:2006年8月12日——2007年11月8日

三 调查对象:

小学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为广泛的课外阅读提供了可能。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在我们学区随机抽取六年级120名学生及其家长和相关教师,采用问卷调查,坐谈的方法进行了此次调查。

四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对收上来的学生问卷与家长、教师问卷进行了整理、归纳,现将有关调查结果及情况分析归纳如下:

(一)对课外阅读价值的认识不足。

能提高学习成绩

帮助不大

影响考试成绩

说不清

人数

3百分比

21.6%

22.5%

28.3%

27.5%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智力”背景,促进其形成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使其个性健康发展。但是一些学生和家长,甚至是部分非语文类老师对此的认识却并非这样。从以上调查汇总表可以看出: 高达22.5%的学生和家长对读课外书的态度不够支持,27.5%的家长认为读课外书会耽误孩子的成绩,只有21.6%的学生和家长认为读课外书是可以提高学习成绩。可见,由于长年来推行应试教育的浓重阴影,使得被誉为人类进步的阶梯,开启智慧之门的课外阅读受到了如此无辜的“冷落”,使得期待点燃智慧火花的孩子竟然与“读书之乐”无缘。这是这群孩子的悲哀,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二)适应学生读的好书不多。

类别

文学

科普

漫画类

其它

人数

1百分比

36.8%

25%

30%

9.2%

家中藏书(册)

一百册以上

五十册以上

五十册以下

人数

百分比

8.3%

52.5%

39.2%

阅读是一场心灵的对话。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因此,要找到适合学生读的课外书籍尤为重要。然而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从以上两图中可知25%的学生喜欢读科普类,30%的学生喜欢读漫画类,只有36.8%的学生喜欢读文学类的书籍,;更令人痛心的是:家里孩子读的书有100册以上的只占8.3%,50册以上占44%;另据其他资料(《读书时间》)显示高达52%的家长只是偶尔带孩子上书店,很多情况都是孩子要求家长带其去的,在这些家长中62%的家长给孩子买书既买练习册又买课外书,这其中还不乏漫画类的书。学生课外读物种类和数量的单一与匮乏,无疑是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提高的最大障碍之一。

(三)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

次数

每天都读

经常读

偶尔读

人数

425

3百分比

20.8%

35%

44.2%

自愿读

其它

2、你每天都读课外书吗?()a.每天 b.经常 c.偶尔

3、看电视与看课外书你更喜欢哪一种?()a.电视 b.课外书 c.都喜欢

4、你喜欢读什么样的书?()

a.全是文字的 b.文字为主,配一些图画的 c.图画为主,只有很少的文字的 d.全是图画的5、你觉得读课外书有那些益处?()

a.扩大知识面 b.提高学习成绩 c.消磨时间 d.好玩

6、你读课外书,是因为()

a.自己喜欢 b.爸爸妈妈要求自己读 c.老师的要求

7、你的老师是否支持你读课外书?()

a.支持 b.不支持 c.有时支持有时反对 d.有些老师支持,有些老师反对

8、你的爸爸妈妈是否支持你读课外书?()a.支持 b.不支持 c.有时支持有时反对

9、你读课外书时,一般()a.认真读 b.挑选有趣的地方读 c.随便翻翻

10、你认为读课外书会妨碍学习吗?()a.会 b.不会 c.说不清

11、你们班有图书角吗?()a.有 b.没有

12、你们班的语文课外课是怎么上的?()注:没有语文课外课这一条可不回答。

a.用来阅读 b.用来做作业 c.随便安排

13、你们班有课外阅读指导课或课外语文活动课吗?()a.有 b.没有

14、你希望学校开课外阅读指导课,让老师指导你读书吗?()

a.很想 b.有点想 c.不想

15、你愿意在什么场所读课外书?()a.书店 b.教室 c.图书馆 d.家里

16、你希望老师在阅读课上怎么做?()

a.让大家在课上随便读 b.引导大家读 c.让大家做作业

17、你读课外书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问题怎么办?()

a.跳过去不读 b.查工具书 c.随便认读 d.问爸爸妈妈或老师

18、你读的书主要来自()

a.买的 b.从班级图书角借的 c.从爸爸妈妈单位借的 d.跟同学、小朋友借的 e.其它

尊敬的家长,欢迎你参加这次调查问卷活动。请不要有所顾虑和担心,你可以不写姓名,但希望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填写。谢谢你的合作!

请你在满意的答案后面的括号里画对号

1你认为读课外书会耽误孩子的成绩吗?

会()不会()

2你认为读课外书可以提高学习成绩?

是()否()

3你对孩子读课外书的态度支持吗?

是()否()

4你给孩子买书既买练习册又买课外书吗?

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及对策 篇7

一、农村初中学生忽视课外阅读的心理因素

农村初中学生忽视课外阅读, 原因归结起来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目的不明确, 阅读时间少

目前, 农村初中学生两极分化很严重。基础差的, 无心于学业, 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老师布置的作业随便应付, 甚至不交作业的也不在少数;课外阅读对他们来说, 简直就不知何为。成绩好的, 老师和家长寄以厚望, 在应试升学的重压下, 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练习, 根本就挤不出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就笔者调查的学校来看, 有近二成的学生每天的作业量都在2.5个小时以上。那些基础一般, 升学希望不大的学生, 由于得不到有效的阅读辅导, 难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他们的课余时间多数是花在自己喜欢的方面, 看电视、打球、上网聊天、打游戏等。另外, 学生对以扩大知识面为目的的课外阅读普遍不感兴趣, 认为“那些书枯燥”, 宁可在无聊的“随便玩玩”中度过。

2.应试心理普遍, 阅读氛围差

在农村初中, 妨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主要有:

(1) 家长急功近利。时至今日应试教育在不少家长心中依然根深蒂固, 他们不理解何为“课外阅读”, 认为孩子对课本知识尚未吃透, 还搞“课外阅读”, 简直是“不务正业”实属“多余”。

(2) 农村初中语文老师自身的知识构架, 难以承担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重任。有调查显示, 有50%以上的学生反映语文老师从来没有指导过他们的课外阅读, 也没有要求他们进行课外阅读。

(3) 学科之间缺乏渗透意识, 自然科学学科老师不赞成学生课外阅读, 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3.可读内容匮乏, 阅读方法不当

目前的农村初中学校, 有图书室并向学生开放的, 不到三分之一, 且图书室的大部分图书都是学校为应付“两基”达标验收而大量购买的的书店“压仓”图书;其余的, 基本上是社会和师生自己捐助的。这些图书中, 内容陈旧, 知识老化的占多数。学生即使找到了一本自己满意的书, 也没有读好。近80%的是囫囵吞枣, 粗略浏览, 即使阅读, 也很少做笔记, 即使做了“笔记”无非就是几个好词好句, 没有圈点, 更没有感受。

二、提高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

针对以上情况, 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实践,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转变观念, 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课外阅读的制约因素

观念是行动的指挥棒, 要转变农村初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被动现状, 首先要转变的是语文教师的理念。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 你要问他的学习经验是什么, 都会不约而同地说得益于课外。”由此可见, 语文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明白学好语文, 课外阅读是一条重要的有效途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指出:“作为教师教育学生, 应该经常回顾一下自己的学生时代, 用自己的亲身经历, 设身处地地去理解学生, 以个人经历作为执教的一面镜子。”每个语文教师在成长为一名教师的过程中, 或多或少都读过一些带给自己深远影响的书, 体会到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一名篮球教练, 除了让他的队员练习投篮和传球外, 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强化队员的体能。

2.指导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

(1) 多形式激趣, 使学生爱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老师可通过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本地有识之士的成才之道, 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的兴趣。告诉他们古往今来, 凡是对人类有所作为的, 无不博览群书、勤奋学习。其次, 抓住初中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 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画面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学生被吸引, 自然会热情地去阅读, 这样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此同时要注意把握好循序渐进和先易后难的原则, 在内容的选择上只有符合学生的口味, 学生才会对阅读感兴趣, 教师还可利用课堂来补充一些知识。

(2) 挖掘书源, 让学生有书可读。

鲁迅先生在《给颜黎明的信》中对读书有一段精彩的论述, 大致意思是说读书像蜜蜂采蜜一样, 需要采多处花才能酿出好蜜来, 如果只停留在一处, 必然花的数量和质量有限。积极挖掘书源, 让学生有书读, 采“许多花”来“酿蜜”与此同理。对于农村初中, 图书馆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 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上课外指导课, 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乐园, 是遨游知识的好场所。其次, 可通过家访、致家长的信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知识, 开发智力, 陶冶情操的作用, 建议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 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同时, 让家长明白, 有益的电视节目也是一本好书, 可以有选择地看, 诸如《开心辞典》、《正大综艺》之类可丰富学生知识、开拓学生视野的节目。此外还可以在校内开展知识竞赛、名著阅读类活动, 强化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初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 篇8

关键词:课外阅读;初中学生;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5-002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5.017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人类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就是阅读,而要扩展一个人的知识面,先要做到的便是阅读,只有做到读万卷书,才能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在学校教育中,知识大都通过阅读来获得,尤其是在语文教育中,阅读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奠定基础、确立志向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正确阅读,读好书。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其视野必然开阔,其志向必然高远,其追求必然执着。”这句话的意思很好理解,从字面就可以看出一个喜好读书的人必然有着开阔的视野、远大的志向以及坚定的追求。

通过课外阅读,可以了解古今中外的重大历史事件,了解到中外名人,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眼界。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可以让学生充实自己的课外生活,在课外休闲时间读一本好书,远远要比看一些明星的花边新闻、看一些所谓的青春电视剧等要有意义得多。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阅读的作用非同凡响,古今中外的伟人们无不在那读万卷书。古有楚国屈原不畏天寒地冻,刮风下雨,在山洞苦读《诗经》,以及西汉匡衡凿壁偷光,坚持读书;今有闻一多读书成瘾,看书而“醉”;中有童第周读书“水滴石穿”的精神;外有高尔基舍身救书的示例。古今中外的伟人文豪们的成功都离不开读书,学生素质、素养的提高自然也离不开阅读。

语文学习中是离不开阅读的,不论是人物传记、散文抒情,还是古诗文言,依赖的都是学生的阅读,只有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了,语文的素养才会提升。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还可以积累丰富的课外素材,体会不同名家的写作风格,提升自己的作文能力,就如杜甫所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二、当代初中生阅读现状

课外阅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目前我国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并不是非常理想,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明显不能达到标准,课外阅读能力也有所欠缺,导致这种现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环境

在应试教育制度下,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唯一目的就是让成绩提升,所有的要求都是体现在那一纸试卷之上,使得真正的教育目标偏离,也使得学校、家庭对于课外阅读重视程度远远不够,阅读的功利性远远超过阅读的目的,只是为了提高成绩而阅读,读一本名人传记只是为了多一个写作素材之类,导致阅读失去了其本身的作用。这样做,不仅没有提高学生的素养,反而让学生觉得阅读是一种负担,久而久之,就彻底丧失了对阅读的兴趣。

(二)硬件设施配备不够

学校的阅读硬件设施配备不够齐全,特别是一些较为落后的地区,硬件设施的配备根本不能很好地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没有合适的阅读环境,没有充足的阅读书籍,更没有阅读时间,导致学生即便想读书,也没有足够的条件和时间去读书。

(三)教师指导不当

语文教师作为学生语文素养与能力的直接培养者,对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许多教师只是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却往往忽略了告诉学生什么是好书,怎样去阅读一本好书,严重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的发展。

(四)思想观念的落后

个别地区对于课外阅读方面的思想观念还较为落后,甚至会有家长和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就是在读一些闲杂书籍,对于学习、考试没有任何的意义,所以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不高,甚至有时候还会反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三、改进措施

大家都知道,阅读在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初中阶段正是学生奠基立志的阶段,是课外阅读的一个关键时期,但是当代中国初中生的阅读现状根本不能达到所预期的目标。为此,我们应该努力改变当前现状,培养初中生的课外阅读能力。

(一)学校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应该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多多进行课外阅读。具体做法:举办学校阅读活动,创设班级阅读角和学校的阅览室,对学校阅读硬件设施加以完善,购置相关图书,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二)教师要正确指导学生阅读

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并不是很高,其阅读的主动性也较差,对此,初中语文教师应立足学生实际,合理教导学生如何选好书,怎样看好书,比如可以列举一些各种类别的优秀书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等去挑选书籍,以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而在学生选好书籍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依据自身情况制定一个阅读计划,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三)联系家长,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初中阶段,学生的心智发展尚不成熟,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仅仅依靠学校和教师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家庭的力量。学校可以举办亲子阅读活动,让家长参与其中,与学生一同感受阅读的兴趣,以获得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支持。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家长与自己的孩子一同成长,还能增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提升家庭的凝聚力。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总目标明确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阅读是一个人开往成功路上的一个重要指向灯,阅读可以提供给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要担起这份责任,培养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他们未来的人生路减少一分曲折、坎坷。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表 篇9

(学生调查表)

调查对象:小学年级学生

基本情况:年龄,性别性格,个人爱好,家庭情况:家中人口人,都有爸爸叫,做工作,爸爸的希望是。

调查问题:

1.你喜欢看课外书吗?看课外书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你是在什么时候看课外书的,在哪儿看,每天能看多长时间?

3.你从哪里获得课外书,你现在有多少本课外书,说说课外书的名字。

4.你希望爸爸妈妈对你看课外书有怎样的帮助?

5.你希望学校和老师为你看课外书做些什么?

6.你的理想是长大了干什么,你打算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教师调查表)

姓名:任教学科:任教年级:班级学生人数(其中女生名)基本情况:

年龄毕业院校所学专业参加工作时间

1.阅读不仅能让学生学到前人积累下来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怎样看待小学生课外阅读?

2.你是怎样指导班上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

3.你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有怎样的思考或建议?

(校长调查表)

校长姓名:施长宝 学校全称: 凉州区清水乡苏邓小学 现有班级数 5 现有学生人数 103中女生36名)基本情况:

年龄 42毕业院校 西北师大所学专业 教育管理担任校长年限:5

1.学校现有图书数多少册(人均册数)?说说图书来源。(1)学校现在图书300册,人均3册。(2)学校购置,师生捐增

2.学校现有图书能否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要?学校是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

(1)学校现有图书不能满足学生课外阅读需要。

(2)学校利用课余、自习、阅读课时间来组织学生课外阅读 3.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有哪些困难和问题?(1)图书量不足。

(2)学校、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对图书阅读兴趣不浓。

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及对策 篇10

一、指导思想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很好途径。学生在课内学习了许多名家名篇,但是阅读量很有限,特别是农村的小学生,他们还需要在课外作大量的补充阅读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因此课外阅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补充,其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新课标中也提出: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了更好地了解我班学生目前阅读情况,特进行了本次家长问卷调查。

二、家长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调查结果很不乐观,98%的家长觉得他们现在读“书”是笑话,90%的家长只给孩子买作文书或《课堂全解》,家长只在意孩子考试成绩,觉得课外书是闲书。

从这次家长调查报告中,我们收集到这样的信息。首先是,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而面对这样的状况,家长并没有感到焦急,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表现出的是可有可无的态度。其次是,很多家长督促学生读书,只停留在督促读课文的粗浅层面。更有甚者,觉得所谓的读书就是读课本,课外读物还是少读为妙,不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很明显,家长对课外阅读的认识还是不到位的。还有一个问题是值得重视的,很多家长都说自己常常给孩子们买课外书,开始时孩子们很积极,天天捧着看。但没过多久,孩子们就不愿意再看了,大有虎头蛇尾的状态。令家长是非费解。可喜的是,我们从这份家长调查报告中看到了,很多家长还是很支持学生读书的,虽然他们没有接触过多少书籍,却很愿意自己的孩子喜欢读书。他们纷纷表示,对学校开展这样的课外阅读课题很是支持,并希望学校能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这份家长调查问卷,让我看到,我班的孩子目前的课外阅读习惯没有养成,虽然学生家长声称很支持学生课外阅读,但很多家长也都表示,并不知应该给孩子买什么书,(本文来自于范-文-先-生-网)不能为孩子的阅读指明方向。同时,由于本身没有阅读习惯,因此,不能很好地与孩子进行阅读方面的交流。如何开展这次的课外阅读指导课题呢?我想,任重而道远呀!

三、原因所在我校位于集镇,学生将近五百多人,大多数都是走读生,住校生只占全校的1/6。这些孩子来自我镇的各个村,他们接触最多的书籍就是课本。由于乡镇中并没有书店或图书馆,因此,想要免费阅读课外书籍,就只能长途跋涉,到县城去。根本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现如今,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有图书室或图书角,每天都能读到自己喜欢的书。可是平时借书读书的人却寥寥无几。走读的学生每天照顾的回家看电视或玩游戏,根本没心思看书,住宿生每天沦陷在追逐打闹、嬉戏中度过每一天。一小部分因一个星期没有回家,心中堆积了很深的思念。因此,一到周末,就会飞奔回家,阅读的连续性得不到保障,对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是没有帮助的。

其次,因为大多数家长外出打工加上爷奶的溺爱或文化水平较低,所以没有什么课外书。孩子们有时提出买书,家长们会敷衍了事。常常说到无法做到。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不会主动要求家长买书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们渐渐没有了读书的兴趣。

其实,还是有个别家长十分支持学生读课外书的。但他们却只能是盲目的支持,因为他们本身的阅读量就比较低,无法辨别好书坏书。所以,当孩子们要求给钱买书时,很多家长就掏钱了,根本不去了解孩子要买什么书?这些书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否有益?他们想着,爱看书嘛,也不是坏事。是的,以前,我也是常跟孩子们说,爱看书的人,再坏也坏不到哪儿去。可现如今,放眼图书市场,书籍的品种可谓琳琅满目。有些漫画充斥着暴力、色情,这样的书籍由于具有画面感、阅读要求低等特点,一时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如果不加于引导,学生很容易受到这些书籍的影响,从而走上歧途。

当然,不仅仅是我们班的孩子们存在这样的现象,很多农村学生都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改变必须从现在开始。

四、解决办法预想

如何改变呢?我想,空说无凭。只有制定详细的计划才是正道。因此,我决定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收集资料。这一阶段,主要的工作是了解学生目前的阅读力、家长的支持力,以及学生现如今的写作能力等,通过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下一步的教学方式方法。第二阶段,推荐图书,撰写读书笔记。开展各项活动等。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健康书籍,同时养成撰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在开展活动时,培养学生与人分享阅读感受的习惯,同时能从分享中体验阅读快乐。在此期间,教师要定期开展相关检测工作,例如学生的习作能力是否提高等等。第三阶段,整理材料,总结经验。这一阶段,主要工作是整理第二阶段中的相关材料,形成可存档的文本,或编辑成册,作为本次活动的成果集。同时要透过成绩看到学生的进步与否,总结经验,为今后的课外阅读指导提供方向。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改变对策 篇11

【关键词】阅读现状  阅读兴趣  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84-02

一、小学生阅读现状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同时要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家长、老师可以为其选择一些适合孩子读的绘本画,也可以由家长、老师为其读书。所以低年级的学生的阅读无论从书的数量或者是种类来讲都是由家长、老师控制。而学生进入中年级甚至高年级的学习时,有一小部分的家长对阅读就不那么理解和支持了,只是单纯的关注学习成绩而忽略了阅读的作用,认为阅读耽误了学生学习的时间,认为课外阅读是看杂书,让学生没心思学习。这种错误的观念,让孩子离阅读也越来越远由此,孩子对于阅读的乐趣也就被剥夺了。

就目前中高年级段的情况来看,的确是很多孩子在阅读的时候,更多观看和阅读的是有趣的漫画书,或者是笑话书等,很少会主动去阅读一些有意义的文学作品或者是老师布置的阅读内容,另一方随着网络的普及,学生阅读的范围、阅读的内容、阅读的方式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类似电视这样的传播媒体,因为其生动、直观、有趣、丰富的特点,深深的吸引了孩子的注意,成为孩子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和方法,从而减少了阅读的时间,削弱了阅读的兴趣,此外学生如果长期的对这样的声像材料产生依赖的话,那么对于学生感受文字的能力将会大大减弱,对阅读也势必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如何才能让孩子从网络、电视回归到质朴而充满魅力的书本中来呢?

一、由无趣变有趣培养阅读兴趣

1.书籍选择

要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让孩子对于阅读产生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各个年段孩子不同的认知特点且小学生课外时间基本上都在家庭中度过,因而家长在培养低年级小学生阅读习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通过“家校联合”,共同培养低年级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低年级的孩子可以较多地选择绘本画、童话等简单、生动的书籍;中年级的孩子可以选择一些名著、科技、自然等方面的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帮助孩子进行选择。定期可以开展“读书交流会”来进行交流读书。

2.家校联合

教师要积极引导低年级小学生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例如:睡前童话等方式,家长既要参与阅读,又要对阅读内容进行解释,对于一些绘本类的读物,家长也可以让孩子将故事讲给自己听,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喜欢阅读。教师也要对中高年级的家长进行积极的引导,改变家长的观念,让家长意识到阅读对于孩子的学习的提高是具有很大帮助的。由此让家长能够在孩子看书的时候不对其“泼冷水”,鼓励孩子多看书、看好书。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

对于中高年纪的孩子,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定期的读书交流会,儿童演讲比赛,说故事比赛,或者像是作文比赛,图书展览这样的多姿多彩的业余活动。通过班级的活动课,让学生交流展示一个月的课外阅读成果,或者以小组为单位,分组展示自己的课外阅读书籍。通过这些多姿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可以渲染出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让学生喜欢上读书,同时也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提高了读书的兴趣。

二、由不惯到习惯提高阅读质量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就必须先提高學生的阅读能力,而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也有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同时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过度发挥。

阅读教学不是教师或学生的独角戏,而是教师与学生间的一种双向活动,需要两者之间的协力完成和共同参与,彼此进行交流情感体会,实现课堂教学的和谐愉快氛围。教师给学生充分的舞台展示自我。

参考文献:

[1]王春晖,文晓惠.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思考[J].湖南教育

[2]蒋蓉.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研究[J].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上一篇:青岛市规范化学校申请下一篇:专职妇女主任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