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地理课外知识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2024-05-18

关于中学生地理课外知识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精选8篇)

关于中学生地理课外知识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1

关于中学生地理课外知识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摘要】:阅读课外作品,可以增长我们知识,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通过阅读,深化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体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做一个有修养、有内涵、有文化的公民。在现今这个大背景下,中学生的地理素质“不升反降”的现实,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了我们的反思和思考。为了更好地了解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诊断地理素质“不升反降”的病因,找到疗救的药方。本人特以信阳市七中为例,进行了一次地理课外阅读情况调查。

【关键词】:中学生课外阅读地理素质思考

地理,在中学阶段有着其独特的作用,正是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使中学生逐渐认识祖国,了解世界,开阔眼界,激发探索大千世界奥秘的欲望。如果把地理比作一只飞翔蓝天的鸟,那么,阅读,自然就是这鸟的翅膀;如果把地理比作一条大江,那么,阅读,当然就是这条大江的源头;如果把地理比作大海,阅读自然就是那奔流到海的百川了。阅读,在地理素质的训练和培养体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充当作相当重要的角色。它是提高学生地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中学学生的地理素质在现今的教育环境背景下,在当今时代的影响下,出现了我们不愿看到的现象——学生不知传统礼仪,表达能力充满消沉和颓废等等,总总现象,表明:在现今这个大背景下,中学生的地理素质“不升反降”的现实,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了我们的反思和思考。

就其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但我想课外阅读的缺乏,必是造成这一现实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初中生的课外阅读现状,诊断地理素质“不升反降”的病因,找到疗救的药方。本人特以xx七中为例,进行了一次地理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本次调查对象为我校初

一、初二年级,共发出调查问卷300份,收回300份。其中初一初二各150份。调查围绕“阅读书籍”“阅读时间”“阅读目的”“课外书来源”“造成课外阅读狭窄的原因”“你对学校、老师、家长、自己的建议”等问题展开。综合300份问卷,通过整理、统计、分析,本人作出了以

下调查情况报告:

一、课外阅读临床症状,不容乐观

通过“地理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明显呈现出以下几点临床症状。其

一、从阅读的课外书籍类型来看,约有50%的同学选择读轻松搞笑或言情武侠,约有20%的同学选择文学名著。还有30%的同学,要么是不看,要么是读教材辅导读物。数据表明:真正传递美和文化的文学名著受到了冷遇,而武侠言情、教材辅导读物,却受到了热捧。其

二、从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来看,一周内大概看课外书籍在3小时以上还不足四分之一,大多数同学的阅读课外书籍时间都在1-2小时,甚至没有时间阅读。其

三、从阅读课外书籍的目的来看,约有60%的同学选择了阅读课外书籍是为了学习考试,提高地理成绩,而真正从增长知识,学会做人和处世来阅读的却很少。阅读过于功利化。为阅读而阅读,为考试而阅读。这样的阅读意义不大。其

四、从阅读作品作家来看,以80后的流行偶像青春作家为主,而鲁迅、冰心、茅盾、老舍等那一辈作家遭到了冷落。其

五、实验班和普通班的阅读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实验班多数是自觉的阅读,而普通班大都是要么被迫,要么以此消磨时间。

二、课外阅读面下降的病因,令人深思

在调查表中,当问及同学造成你课外阅读减少的原因时,综合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主要原因:其

一、当前当以考试升学为主,至于阅读课外书,到大学再说。其

二、课堂作业过多,无暇顾及课外阅读,即使有阅读之心,也没阅读之时。其

三、家长、老师的阻止,不理解也是同学课外阅读下降的一个原因。其

四、无阅读兴趣,不想读。其

五、整天都想着网吧,根本就不想书。网上什么都有。

三、学生的建议,治疗根据,值得重视

在“你对地理课外阅读有哪些建议”一栏中,同学分别从“学校”“老师”“家长”“自己”四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对学校的建议中,有同学说:“图书馆的书太过陈旧,数量有限,建议不时购买一些新书”,有同学说:“图书馆开放的时间,可否再长一点,周末的时候也开放”,也有同学说“学校应有效利用学校广播,开通更多栏目,譬如,“世界奇观、精美文摘等,利于学生对自然、文学知识的积累”,更有同学建议:“学校应为不同层次,不同爱好,性格的同学推荐合适的书目”。在对老师的建议中,有的建议说:“在课堂上可利用少

量时间,朗读一些情理结合的文章给同学听”,也有的建议:“应在课堂上,开辟一个读书时间,叫有读书经历的同学,讲一些阅读好处和故事”,更有人建议:“老师,可在课余时间来个“百家讲坛”,我们都去听”。在对家长的建议中,大多数同学都建议家长不要限制自己看课外书籍,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不要开口,闭口就是考试,就是分数。在对自己的建议中,有的忠告自己:“尽量抽出更多课余时间看课外书籍,常进出图书馆,少进出电子游戏厅,可随身携带“小本”,摘抄精美的文段,词汇、成语”,也有同学提醒自己:“什么时候该看,什么时候不该看,应该把它弄清楚”。还有人“立志读尽天下诗书,争取上晓天文,下知地理,做个通才”。

四、综合病症、病因,我们的药方

在综合上述的病症病因,我们可以看出地理素质下降,确实是与课外阅读下降有关。那么,我们又怎样来治疗这一病症呢?又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呢?我想,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意见反思我们的工作。本人再三思索,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自己的努力。

其一、学校应加大有学校心脏之称的图书馆的建设,对每年新出的书籍进行购买,充实书量。也要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对学生进行调查,看他们的读书“胃口”是什么。这样才能量体裁衣。另外,学校也应充分重视课外阅读,大力倡导阅读,邀请一些名师就有关阅读的好处,进行讲座,引起学生重视,调动阅读积极性。

其二、作为地理教师,应该大力提倡课外阅读,给同学推荐优秀读物。同时,自己也应以身作则,把读书当成必须做的事,养成好读书,常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这样,既对自己本身是一个提高,对教学是一个促进;更是为学生作了一个榜样,起到了示范的作用。老师,还应该对学生课外阅读,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关心。不要把学生所有的时间,都占为你用,多给学生一点空间和时间。

其三、家长应该正确对待子女的课外阅读,不要一心只想到学习和考试,其实,课外阅读也是学习,课外阅读对学生的成绩提高有着巨大的作用。改变以往的错误观点,帮助子女正确处理好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的关系。另外,课外阅读有时也有缓解压力,调解心情的作用。作为家长,对子女的课外阅读应该给予支持,不必过多地担心。

其四、作为学生自己,应该明白考试与阅读之间并不矛盾,但如果处理不好二者的关系,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作为学生应该正确处理好自己时间的分配。另外,应该把阅读的目的放在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审美能力的层面上来,多读一些经典名著、地理课外书籍,通过阅读了解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世界各地的地理现象、地理事物,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关于中学生地理课外知识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2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一本书、一支粉笔的课堂教学已经成为过去。刘国正先生在《做个视野开阔的中国人》中说:“课堂上就那么薄薄的几本课本,谈不到多,要大力开展课外阅读、假期阅读。”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阅读的渠道不再单一,阅读的好处也不只是为了升学。《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积累成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格言警句,诵读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因此,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多种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

笔者任教中年级以来,发现大部分学生的书包比一、二年级重了很多。每当询问时,他们便自豪地说:“妈妈给我买的课外书!”可每到阅读课时,除从学校图书馆借的课外书外,学生自带书的种类有限得很,其中作文类最多,其次是一些与课本相关的课外辅导书。

小学中年级学生这样的阅读情况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面对这样的现状,如何改进学生的阅读状况?像这样的阅读对今后的语文学习将会有怎样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调查了我校中年级500名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从中以窥一斑,试图探索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新途径。

二、调查的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校中年级500名学生,调查时间为9~12月份。

2.调查内容:

学生读书的种类、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

3.调查方式: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观察、访谈等方式,共回收有效试卷100份。

三、调查分析

(一)可喜之处

1. 课外阅读态度积极。

大多数学生对课外阅读有很高的热情,认为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扩大知识面,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而且有助于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2. 课外阅读的目的性明确。

选的书目较为合理,主要为新课标推荐阅读的书籍和一些少儿报刊,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有益于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3. 阅读量不小。

从对学生阅读时间的调查显示,“减负”后,因作业量得到控制,学生阅读时间充足,课间、午间、晚间都有闲暇时间,基本能尽情阅读。

(二)存在问题

1. 阅读自主性不强。

82%的学生选书只选择老师推荐过或课堂上讲过的有关内容,10%的学生只为完成某次作业去选。这就说明,学生阅读自主性不强,缺乏计划,阅读处于被动状态,教师投入课外阅读指导的精力不够。

2. 阅读习惯有待培养。

从调查结果来看,20%的学生必须在老师或家长督促下阅读,有几位被调查的学生必须在监督下才肯阅读课外书。部分学生还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阅读方法不当。

调查显示,18%的学生对于课外书只是粗粗地看一遍,甚至只看一个开头,收获甚小。只有40%的学生在阅读时,能分门别类地进行摘录,读完后写读后感并与同学交流。

4. 课外阅读随意性大。

学生虽然对课外书有兴趣,但随意.性大,盲目性强,过于追求消遣,读书是看热闹,图好玩,热衷于卡通书和故事书。有目的有计划读书的学生不多。

四、调查建议

1.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掌握阅读的方法。

建议将课外阅读指导课纳入课程设置中,每周一节。

(1)学会择书。教会学生找适合自己读的书或自己感兴趣的书来读,当然,这些书一定是积极积向上的、有意义的才行。

(2)学会精读与略读。

(3)适当做记号。教师告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做记号,只是自己做的记号要前后统一,便于自己阅读与整理。

2.活动促阅读,增强阅读自主性。

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首要的就是调动他们主动阅读课外书的积极性,树立快乐阅读的理念,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快乐、感悟人生的快乐。在实践中我主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阅读。

(1)建立阅读兴趣小组。在班级内开设“红领巾读书会”“小雨点文学社”“中国少年报读报组”等阅读兴趣小组,每周四下午各小组进行活动,进行一周来的读书交流、汇报。

(2)活动课展风采。在平时教学中,围绕课外阅读开展一系列课外阅读活动课,如故事会、朗诵会、读书心得交流会、小博士擂台赛和读书笔记展评等。

(3)举办“图书信息发布会”。“发布会”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图书,介绍、推荐自己的读物。学生听了更想先睹为快,纷纷争相借阅。这样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还省掉一些不必要的开支,让课外阅读的源泉“活”起来。

3.建立监督机制,推动课外阅读。

中年级的学生阅读的自觉性、自主性不强。针对这一点我们应采取相应的考查监督机制:每日布置的语文作业中规定读课外书半小时左右,并按一定的格式记录所读的内容,一定时间后进行展览,对优秀者给予奖励;每月进行一次阅读知识竞赛;期末考试时考查一些与课外阅读有关的题目……通过这些监督机制,养成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

4.家校配合,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

学校应对家长指导孩子正确阅读进行适当的培训。家长会上,可以请指导孩子阅读有方的家长谈谈自己的教育经验,也可请专家对家长进行专题讲座……提倡家长与孩子一起读书,让阅读成为家庭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关于中学生地理课外知识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3

南方分级阅读理念

让所有儿童都能获得阅读

让阅读成为儿童生活中愉快的一部分

让阅读成为儿童最广泛的学习实践

南方分级阅读理念

趣味阅读——从激发儿童热爱阅读入手,让阅读有趣、好玩;

分级阅读——根据儿童心智发展程度选择不同读物,什么年级读什么书;

均衡阅读——引导儿童广泛阅读,接受各类读物的滋养。

“从经典阅读、亲子阅读、班级阅读到分级阅读,中国正进入少儿多元阅读的时代。”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语文教师们逐渐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开始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的阅读;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仍然欠佳,文化底蕴和语文素养均未能有较大的提升。鉴于此,我校语文科组的教师成立了调究小组,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及有效积累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分析;该项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等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调查的内容、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的内容

主要调查小学生的读书兴趣、读书类型、读书方式、读书习惯、读书方法、读书态度、分级阅读现状以及家长、学校在学生读书过程中所持的态度和影响状况。

(二)调查的对象

为了科学、有效地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我们从二至六年级的每个年级中各抽选了20名(共计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三)调查的方法

1. 问卷法

本次调研活动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选择题为主、问答题为副;采取不记名答卷的方式,使所有参加答卷的学生消除顾虑和心理负担,从而反映出最真实的阅读情况。

2. 数据统计法

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二、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课外阅读兴趣

1. 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其年龄特点相符合

有83%的学生拥有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他们喜欢情节跌宕、生动有趣的故事,更看重阅读过程中的快感体验;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科普类读物及故事类书籍尤其受他们的欢迎。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喜欢的课外读本的类型依次为:科普类(38%),笑话、校园小说等故事类(30%),动画、漫画、卡通类(19%),学习辅导类(13%)。

2. 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令人满意

从上述调查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有73%的学生都喜欢阅读以文字为主,并配有一些插图的课外读物,还有27%的学生对纯文字的读物也抱有兴趣。语言浅显易懂、情节曲折变化、立意新颖、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和侦探故事书是儿童的主要阅读对象。这类能调动孩子的丰富想象力及探索精神的读物受到欢迎,说明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是令人满意的。

(二)课外阅读方法和态度

1. 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目前大部分学生在阅读课外书时都有做笔记的习惯。42%的学生能做到阅读时在文中圈点批画,34%的学生会做普通的读书笔记,但也有10%的学生阅读时不做任何笔记,仅仅是囫囵吞枣地通读一遍,对图书的内涵和知识的掌握收效甚微。

2. 有自主探究学习的阅读意识

74%的学生能自主挑选阅读的书目。在阅读课外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有58%的学生能通过工具书查阅,34%的学生能请教别人,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究学习、自主解疑的阅读意识。

(三)课外阅读习惯和方式

1. 有相对固定的课外阅读时间

54%的学生每天有相对固定的课外阅读时间,如读书、读报、读杂志达1个小时以上。对此,教师应适当地控制学生的作业量,保证学生拥有一定的选择书籍和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

2. 年龄的不同使阅读方式存在差异

22%的学生在阅读时能通过略读法大概了解文章的内容,26%的学生不能逐字地阅读,6%的学生不能根据文章的内容调整阅读的速度,这些大多数是中低年级的学生。阅读需要有人生的阅历和经验对作品的意义进行补充、阐释和完善;人的思想水平与其年龄有着紧密的关系,年龄越小,对作品的理解、接受也就越难。

(四)影响课外阅读效果的因素

1. 教师对学生的阅读书目和阅读方法缺乏关注和指导。对学生阅读书目的选择缺乏关注,或对学生的阅读方法缺少正确的指导,会导致学生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重故事情节,轻自我感悟和知识积累。

2. 家长在具体行动上对孩子的阅读缺乏监管。经调查,有父母与之进行亲子共读的学生仅占16%。除了在校内有教师进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是在家庭中得到保证的,家长如若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督促检查方法,不少学生在阅读时便走马观花,阅读后的效果则如过眼烟云。

三、相关对策

语文教育的目的不只是培养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学生语言和精神的有效积累。针对当前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如何才能让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积累呢?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一)激发兴趣,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

1. 建立课外阅读“兴趣加油站”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资料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决条件。为此,学校应定期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又具有一定针对性的课外阅读活动,作为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加油站”,让学生对课外阅读时时保持一种新鲜感、趣味感,让学生充分释放出自己的阅读积累,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感受到课外阅读给自己带来的成就与快乐,从而形成和谐、合作的课外阅读氛围。

2. 让学生形成“图书馆意识”

课外阅读应特别强调阅读空间的自由性与广泛性,重视人性化的阅读。调查表明,43%的学生有偶尔去图书馆的习惯,因此学校应大力丰富图书馆的藏书,设立班级图书角,帮助学生树立有书共读、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阅读思想。同时还要重点宣传图书馆的作用,使每个学生都清楚地意识到:图书馆是学习的乐园、创新的空间、心灵驰骋的原野,在图书馆阅读如同置身于“知识百花园”之中,心灵有了放飞的广阔天地。

3. 鼓励网络阅读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给我们的课外阅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但调查发现,只有6%的学生进行网络阅读。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通过网络阅读开阔眼界,调动阅读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自身的鉴赏水平和接受能力,逐渐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同时还可向学生推荐优秀的网站,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让学生主动思考、讨论作品的人文精神和语言特色,从中吸收文章的精华。

(二)分级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 明确不同年级段的阅读侧重点有所不同

在实际阅读中,学生对读本内容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等常常交叉影响,然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侧重点有所不同:低年级学生主要是感受、理解,中高年级则侧重于对文本的欣赏和评价。在阅读活动中,教师不仅仅是学生阅读的引导者,更是一名阅读的参与者,应对不同年级段学生的阅读指导区别对待,有所侧重,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 认真上好阅读指导课

问卷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方式及方法是基本正确的,但对阅读持“看过就算”态度的学生依然占有12.45%的比例。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教师的指导还不到位,必须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并纠正学生的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教师要认真上好阅读指导课,在课堂教学中重点研究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文章脉络的把握、要点的概括、内容的探究、作品的感受等,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

3. 掌握分级阅读的指导方法

分级阅读就是要按照少年儿童不同年龄段的智力和心理发育程度,为儿童制订科学的阅读计划,提供具有针对性的阅读图书。教师应具备儿童心理、儿童教育、儿童文化等相关知识结构,熟悉和了解当前中外儿童文学、儿童读物的出版现状与基本书目,掌握分级阅读的方法,按照少年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阅读心理和接受能力,为其选择、配置相应的书目。

(三)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语言积累习惯

语言积累包括语言材料(单字与词语)的积累、规范语言(名段、名篇)的积累和语言运用规律的积累。调查中发现,14%的学生只了解有趣的故事情节,10%的学生看过则罢,不做笔记,这样的阅读皆没有做到有效的语言积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语言积累习惯。

1. 练好阅读的基本功

阅读的基本功包括:查字典、辞书,读目录、序跋、注释、索引,读图书评价和广告,利用图书馆查询相关信息;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用圆圈、着重号、横线、波浪线等将自己认为值得注意的语句标出来,在书页的空白处用简练的文字加注批语;把阅读过程中的读书收获以及对作品的评价、质疑、补充、纠正等意见分条写下来。语言的精妙源于积累。我们组织学生每月完成学校自行设计的《品味书香课外阅读记录册》,引领学生走进书海,品读书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练好做阅读计划、阅读记录,写读书感悟和作好书美文推介等阅读的基本功,加深对书本的理解,从而达到有效积累。

2. 读写有机结合,促进有效积累

阅读是内化的吸收,是理解的过程;写作是外化的表达,是运用的过程。写作是阅读的拓展和延伸,读写结合是促进阅读、提升阅读效率的好方法。因此,教师可通过创设新的语境,让学生把积累下来的语言材料进行恰当的运用。积累的语言若在脑海中长期不使用,那么这些言语也就成了静态的知识,失去了积累的意义;因此,应不断地使其成为动态的知识,在新的语境运用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 许纯子

关于中学生地理课外知识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4

写关于课外阅读的调查报告: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

调查目的: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书,书是人类进步地阶梯,读书也是了解这个多彩世界的途径之一,一本好书,使人长知识分辨善恶,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那大家读喜欢什么书呢?这往往因人而异。有的喜欢《漫画》,有的喜欢《童话故事》……对于大家的课外阅读情况,我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

调查结果:

据调查显示:班上有65%的人喜欢读《童话故事》,5%的人课外阅读物是科普书,30%的人喜欢漫画书,20%的人课外读物是作文书,10%的人的课外读物是其他类的书。1%的喜欢阅读《国学》篇章。15%的人作读书笔记。

调查分析:

有些学生喜欢课外阅读,认识到课外阅读对语文学习有一定帮助。大多数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调查建议:

关于中学生地理课外知识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5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磐石市最大的一所农村乡镇初级中学的1194名在校生。他们分属三个学年段,其中初一新生8个班,392名学生;初二8个班,427名学生;初三8个班,375名学生。当中镇内工人子女、机关干部子女、教师子女总计538人,占学生总数的45.1%其余为周遍农村农民子女,占学生总数的54.9%。学生分别来自镇内工人子弟小学、镇一小、镇二小和四个村级小学。

(三) 本次调查的方式

采取全体问卷调查法和随机抽样调查法。

(四) 本次调查的预期成果

1. 了解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现状。

2. 摸清影响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

(五)本次调查的时间

8月30日

二、当前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现状

(一) 本次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的缘起

(二) 当前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镇内工人家庭子女、政府及事业单位干部家庭子女、教师子女和农村农民家庭子女在课外阅读方面的表现差别很大。

(1)在拥有课外读物的种类和数量方面,镇内学生要好于农村学生。在1194名被调查者中,镇内工人子女、机关干部子女、教师子女为538人,农村农民子女为656人。我们发现在拥有21本以上课外读物(不含教辅材料)的328人中有317认为镇内学生,占96.6%,而镇外农村家庭子女只占3。4%。尽管如此,拥有21本以上课外读物的328人也只占学生总数的3.18%。

2. 农村学校图书室在建设、管理与使用等方面的欠缺影响学生的课外阅读。

本次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学生的课外读物的来源98%为家庭,2%是向他人借来的。学校提供的课外读物为零。而且具笔者掌握的材料表明,农村中小学的图书室现在仍坚持向学生开放的微乎其微。即使开放也是在上级督导检查来之前,做一做样子,向学生开放一下,让学生在借书卡上留下一点痕迹而已。而很多学校早已不再向学生开放了。在学校的图书室读书对学生来说是很难做到的,而在电子阅览室里阅读更是办不到的。

3. 学生课外读物的总量严重不足。

⑴学生拥有的课外读物的数量少,本次调查,我们把“你拥有课外读物的数量”分为①4本以下,②5——10本,③11——20本,④21本以上,四类。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拥有21本以上课外读物的只有206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17。3%,拥有11——20本课外读物的有246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27。5%,其余的314人的课外读物在5本以下。这还不能排除有的学生把教辅材料列为课外读物的可能。

⑵学生拥有的课外读物品种单一,以唐诗居多,小说以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居多,童话、神话、寓言、诗歌、散文较少,外国作品更少。

⑶学生读的少。学生读过5——10本课外书的有472人,占学生总数的39。5%,读过10——20本课外书的有136人,占学生总数的11。4%,读过21本以上的只有112人,占学生总数的9。4%,而其余379人只读过不到5本的课外书。

正是因为学生课外读物的总量不足,品种单一,直接导致了学生对祖国丰富、灿烂的文化知之甚少。

4. 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影响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诸多因素

1. 家庭经济状况对中学生课外阅读有着最直接的影响。

目前我市虽已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但由于近年来学生学习费用的支出不断加大,农村学生流失现象又有所抬头,农村家庭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就已不容易,更别说为学生买课外读物了。

2. 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影响着学生的课外阅读。

现在中学生的家长多为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生的,大多数都受到了初中以上的教育,对学生的学习还是比较支持的。但是相比之下,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家长对学生的教育重视的程度越高,也越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相反,受教育程度低的绝大多数是农村学生家长,在他们看来,学生学好课本以内的知识就足够了,还做什么课外阅读呢?

3.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条件限制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虽然素质教育在我国已推行了很多年了,但是由于政府学校的评价,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仍侧重在升学率上,因此,学校的办学思想并没有真正地转变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上来。

加上各农村中学经费的不足,钱都花在了追求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购置和改进上,求洋,求新,求大,而忽略了图书室的建设与管理,使学生虽身在读书的学校,却没有好的课外来读。另外,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建设的实验班和普通班。实验班学生基础好,学习气氛浓,学生的课外阅读。在一个学校里能进实验班的学生只是少数,大多数分在了普通班里,这样就使更多的学生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3. 缺少教师的指导是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狭窄,阅读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针对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几点建议

1. 转变思想,树立新的人才观和就业观。现在全社会都应彻底转变过去那种唯升学论、唯学历论的旧观念,尤其是新闻媒体应更多的宣传那些勤奋上进多才多艺的普通学生,而不能过分宣传那些高考状元、中考状元,从而在群众心里树立学习优异者是人才,多才多艺者更是人才的观念。这样才能使全社会更重视学生的全面培养。

2. 坚决取消重点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做到资源共享。

3. 学生与家长的联系应形成制度。让每个学生家长在与学校与老师沟通的过程中,提高认识,转变思想,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的条件和氛围。

4. 学校的图书室建设与管理应落到实处。图书室的建设与学校其他建设比起来,事虽小但意义不同,各学校只要求本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去做,一定会把图书室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有条件的学校应积极筹建电子阅览室。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表 篇6

(学生调查表)

调查对象:小学年级学生

基本情况:年龄,性别性格,个人爱好,家庭情况:家中人口人,都有爸爸叫,做工作,爸爸的希望是。

调查问题:

1.你喜欢看课外书吗?看课外书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你是在什么时候看课外书的,在哪儿看,每天能看多长时间?

3.你从哪里获得课外书,你现在有多少本课外书,说说课外书的名字。

4.你希望爸爸妈妈对你看课外书有怎样的帮助?

5.你希望学校和老师为你看课外书做些什么?

6.你的理想是长大了干什么,你打算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教师调查表)

姓名:任教学科:任教年级:班级学生人数(其中女生名)基本情况:

年龄毕业院校所学专业参加工作时间

1.阅读不仅能让学生学到前人积累下来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怎样看待小学生课外阅读?

2.你是怎样指导班上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

3.你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有怎样的思考或建议?

(校长调查表)

校长姓名:施长宝 学校全称: 凉州区清水乡苏邓小学 现有班级数 5 现有学生人数 103中女生36名)基本情况:

年龄 42毕业院校 西北师大所学专业 教育管理担任校长年限:5

1.学校现有图书数多少册(人均册数)?说说图书来源。(1)学校现在图书300册,人均3册。(2)学校购置,师生捐增

2.学校现有图书能否满足学生课外阅读的需要?学校是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

(1)学校现有图书不能满足学生课外阅读需要。

(2)学校利用课余、自习、阅读课时间来组织学生课外阅读 3.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有哪些困难和问题?(1)图书量不足。

(2)学校、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对图书阅读兴趣不浓。

关于中学生地理课外知识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7

在衡量我们的饮食健康与否时,医生给我们的建议是要符合膳食营养金字塔,这样才能均衡营养,成就健康体魄。那么,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否健康营养呢?用饮食来做比,笔者把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分为四类:

一、厌食型

现在很多学生的精力被丰富多彩的电子媒体吸引,比如影视、电子游戏、音频等。他们的阅读更多的不是通过文字,而是通过影音等更容易传播的介质。经历过这种感官刺激的“阅读”,再阅读无声无像、需要读者调动想象的文本,自然就觉得乏味,觉得累,所以他们的课余时间基本不进行文本的阅读,这称之为“厌食”。但是热爱阅读的人知道,文字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其中美妙的人、物都来源于阅读者的想象。我们的学生之所以“厌食”,就是懒于运用想象力,也就品尝不到书中耐人寻味的独特滋味。

二、节食型

虽然很多学生不喜欢阅读,但其实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是能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的,但是他们没时间阅读。因为他们被题海战术折磨得筋疲力尽。这跟如今的教育大环境有很大关系,社会、学校都片面追求升学率,只看重见效快的举措与方法。阅读的成效似乎要到若干年以后才能显现,而且课外阅读要占用很大一部分时间,见效慢,又得不到时间保证,阅读自然就被忽略了。即使有时间阅读,学生也只是选择考试中要求阅读的书目,阅读量少得可怜,范围也很局限。学生的生活本来就很单调,再加上缺少来自于课外书的间接经历和广阔视野,长此以往,“营养不良”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三、偏食型

这一类型的学生喜欢看书,却不知道哪些是好书,他们甚至会选择通俗流行的、非主流的,甚至是庸俗的作品来阅读。那么什么是好书?界定的时候或许有很多标准,但有一个重要的标准是好书必须要能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能指导我们人类认识自我。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史中,优秀书目繁多,我们怎能允许自己只吸收少数几种“营养元素”呢?

四、积滞型

有一部分学生爱看书,也看了大量的书,但是他们的阅读方式决定了最终的效果。这种新的阅读方式称之为快餐式阅读、消遣式阅读、浅阅读。这种阅读方式和陶渊明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有质的区别。陶渊明“不求甚解”是针对读书的目的而言的,而对于读书的要求与内容,他必会“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所以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理解错误而受到不良影响。同时,阅读的数量也不能等同于阅读质量。“贪多嚼不烂”,会严重影响阅读对优秀作品的吸收。

造成以上“营养不良”或“消化不良”现状的一个原因是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因此我们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不能放任自流。那么,作为语文老师,如何引导才能帮助学生搭建营养、健康的课外阅读金字塔呢?

(一)广泛涉猎,丰富阅读内容

语文学科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那么课外阅读的外延也应该是生活的外延。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语文学习仅局限在课堂,仅仅为应付考试,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结合家庭、社会生活。中学生意气风发,求知欲强,情感丰富,思维活跃,如果把学生的学习空间框在课堂和教材上,只能使朝气蓬勃的青春倍受压抑。因此我们大力提倡解放语文学习的空间,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范围,多方引进生活活水,将学校语文和生活语文贯通,以增加他们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厚积薄发。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历史使人聪明,诗歌使人富于想象,数学使人精确,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和修辞学使人善辩。总之,读书能陶冶个性。每一种心理缺陷,都有一种特殊的补救良方。”我们的学生就应该在各种各样的“书籍食品”中获得多元的“文化营养”。

(二)授之以鱼,激发阅读兴趣

学生不会选择优秀书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优秀书目到底优秀在哪里。这时,语文老师就应该直接告诉他们。要想让学生知道阅读的甘美滋味,老师自己得先品味出滋味,于精彩章节中发现精彩,于动人之处体会动人。然后把自己的心得体会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也体验到其中的妙处,从而“心向往之”,自然就会找来一读为快。在此过程中,老师千万不可应付了事,人云亦云,一味把别人认为的优秀作品简单推荐给学生,然后不闻不问。阅读兴趣的培养要靠平时点点滴滴的浸润。有学生很想阅读《红楼梦》,但苦于读不懂,笔者做足功课,甚至翻阅很多红学专著,给他们讲述“千红一窟,万艳同杯”的封建女子命运;品读龙应台的《目送》时,笔者结合自己对家庭、人生的感悟,作小诗一首,带领学生深切体会孤独无奈之感。

(三)授之以渔,创新阅读方法

除了“诱饵式”的直接给予,还要有科学的阅读方法,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大大提高,阅读兴趣才会越来越浓。很多有效的阅读方法在语文课内阅读时都已经涉及,而课外阅读还需要怎么做呢?笔者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是这样做的:

提倡主题式阅读。阅读的范围广,内容杂,为了让学生获得系统而有效的阅读,我们提倡把阅读材料主题化。比如节日主题、生活主题、情感主题、作家主题、民俗主题、成长主题等,通过早读课、课前演讲、课外练笔等不同形式进行全面而深入的阅读。

进行读讲交流。即每天拿出五分钟让学生“读”课外书中的精彩片断,“讲”自己阅读中感受最深的事情。这样不仅能让教师了解到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而且通过“读”“讲”可以达到相互交流阅读感受的目的,同时,“读”“讲”的过程也是学生相互推荐好书的过程。

注重思考过程。阅读能发展学生的智力,读的书越多,思考就越清晰,智慧力量就越活跃,所以阅读要注重过程。阅读的核心是理解,而理解要依靠思考。这就是“消化过程”,只有消化得充分,才能收获得更多。

关于中学生地理课外知识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篇8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就语文学科来讲,自“大语文”概念的缩小,语文的社会功用也逐渐被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分科,而成为人文学科的代表。为了解学生校内作业、校外实践,尤其是课外阅读情况,笔者在假期进行了实地调研,特别针对高年级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做了评估与调查,经整理,呈现的结果是学生课外阅读范围在扩大,阅读量在提升,总体走向良好,但不可忽视的是低俗阅读的风险也在上升。

二、如何培养阅读习惯,保持纯正的阅读趣味?

何为兴趣?在心理学上的解释是一个人希望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所强调的是“个人”“希望认识(或从事)”两个概念问题,“个人”意味着个性化、自由化,不以外物的转移而转移。“希望认识(或从事)”表明自我内心对事物的渴求,没有外力推波助澜,纯粹个人主观意愿。培养阅读兴趣,要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前提,给予最大的阅读自主权,让其在自由的空间内独立完成审美体验,塑造自由人格。

钱理群曾提到,儿童阅读心理与学习需求是这样的关系:招之即来,打开书就是朋友;挥之即去,放下书彼此分手。追求的是一种自由、洒脱的境界。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阅读与学习在互相牵连之外,更存在一种羁绊关系。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随着阅历的增加,独立、自主、自由的愿望强烈,外界越是干扰,其自身的反抗、叛逆意识越是激烈。于是便出现了“你让我往东,我偏西行”的反叛行径。笔者认为,目前学生阅读习惯培养不起来主要在于内在的惰性与外界的强迫因素。高年级小学生面对学习测评、外界评价(主要学校、教师、家庭),普遍压力大,在反叛意识的牵引下,往往会做出极端或与预期相反的行径。所以,即使阅读具有丰富内在、扩宽眼界的价值意义,但过于功利性去实施行为便失去阅读本真,也不能收到理想的阅读效果。所以,笔者建议教师、家长都站在“审美”的角度鼓励孩子去阅读,摒弃功利性的目标,单纯为了获得审美而进行阅读,让孩子在无拘束、无压迫的环境里保持本真的阅读兴趣。

三、如何进行阅读取舍,把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当前,受一些网络通俗小说、流行杂志、报纸期刊等快餐文化、流行文化的侵袭,学生阅读容易陷入低俗陷阱。笔者分析,流行文化之所以吸引孩子的眼球,主要原因是在于其新潮性和快感恰好迎合了孩子的猎奇心理,满足他们对陌生、刺激精神食物的幻想。因此,如何对待流行文化便是笔者认为进行阅读取舍第一要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完全、绝对隔离流行文化是绝不可能的,有效引导才是关键。作为教师或家长,在尊重孩子自由选择读物外,要学会技巧性引导孩子走上纯正的阅读道路,多读有涵养、有思想的经典佳作,钱理群说,“精神深度的个性化阅读,它让人的心沉浸、沉稳、沉潜到历史的深处、文明的深处、生活的深处、人性的深处,从而获得生命之重。”经典的东西经过了时间的检验,承载了历史的厚重。进行阅读取舍,把握一定阅读技巧的第二要解决的便是有选择的阅读,掌握快读、慢读和精读的精髓。在美学上,任何事物都无绝对的美丑之分,而阅读本身是一场体验美的过程,但不可否认,任何作品都有精华和糟粕之处。我们不推荐盲目审美,也绝不欣赏否定式批判。在此情况下,就要求我们对阅读的作品进行价值取舍。第一步,选择性阅读。选择性阅读要求选择个人感兴趣并且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的读物。这既体现了尊重个人喜好,也体现了尊重阅读规律。不逾越兴趣前文已经提及,不必再说。而尊重阅读规律选择读物实质是针对“提前量”“超前阅读”提出的。在学习阶段,违背教学规律而出现的“提前量”教学现象屡屡发生,传道授业超出了学生可接受的能力范围,这样拔苗助长、不遵循教学梯度的做法留下惨痛的历史教训。阅读的道理也是如此,专家学者总是强调阅读,尤其是经典作品的阅读,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分阶段实施阅读。始终牢记两个范围之内,“理解范围之内”“可接受范围之内”。阅读也应遵循心理发展规律,尊重个人接受能力。阅读中的审美体验,因人而异,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才是关键。第二步,掌握阅读技巧,领会快读、慢读、精读的精髓。阅读在审美之外,还有作用是获取信息。快读,讲究速度与全局,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全局认识。慢读,在一定时间内知晓作品的情节内容,获得基本信息。而精读,则讲究细致体验,逐字、逐句、逐段体会深沉内涵,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阅读技巧的掌握是在长期阅读环境中培养出来的,阅读多了,自然而然能对有用信息和糟粕进行区分,关键在于积累。

小学是教育的关键环节,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此期间定型、定性,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当对此阶段成长的孩子倍加关注,并且凡事应做到,一要尊重,二要有效引导,始终牢记,任何强迫性手段在成功教育里都是无效的。

上一篇:十周年司庆晚会执行案下一篇:去滑雪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