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工体育工作

2024-10-03

教职工体育工作(通用7篇)

教职工体育工作 篇1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指出[1]: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体育强国建设进程,制定本计划。通过问卷调查,女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严重偏低,严重影响了身心健康,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女教职工体育锻炼态度、余暇活动方式、锻炼时间、频率和强度等因素进行了分析,针对女教职工体育锻炼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希望能对高职院校女教职工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锻有所裨益。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院、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5所高职院校在校女教职工。

1.2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2,3]、访谈法以及对常州市5所院校的300名女教职工进行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90,有效率为96.7%,所有通过SPSS17软件进行常规统计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女教职工参与体育锻炼态度

体育锻炼态度是指对体育锻炼所持有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它影响着女教工能否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定向选择。良好的体育锻炼态度对女教职工从事体育锻炼有促进和支持作用。(如表1)大部分女教工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是积极的,已婚女教工占72.8%,未婚女教工占79.8%,u检验显示,“喜欢组”(“非常喜欢”与“比较喜欢”)和“不喜欢组”(“较冷淡”与“厌恶”)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说明已婚女教职工对体育锻炼的积极态度明显低于未婚女教职工,可知有相当一部分女教职工没有明确的体育锻炼目的,对体育锻炼缺乏热情。因此,高职院校应多开展一些适合于女教职工参加的运动项目,做到和谐发展学校体育事业。

2.2 女教工余暇时间的活动情况

女教职工主要把看电影电视、上网、看书报杂志、与朋友聚会作为余暇生活方式(如表2),分别占78.0%、45.3%、34.7%。说明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自身体质、缓解学习和生活压力,改善心理状态,这一点可能女教职工还没意识到或意识到了还没落实到行动上。除听广播、看电影电视、上网是女教职工首要余暇生活方式外,更多的原因在于职称晋级、家庭生活的压力、女性所处的社会位置及生理和心理特点有关。

2.3 影响和制约女教职工体育锻炼的因素

影响女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表3),主要因素是没有毅力坚持锻炼,家庭生活、工作压力大,自我锻炼能力差。没有毅力坚持锻炼是妨碍女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的首要因素,占54.3%。这说明女教职工参加体育的自觉性、积极性比较低,体育锻炼意识比较薄弱,这与学校对体育还不太重视,制度不够完善,以及场地设施不够,没有充分调动女教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关系。家庭生活、工作压力大是影响女教职工参加体育的第二因素,占 28.5%。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学历职称,职称晋级导致在校教职工的工作压力加大,物价的飞速增长又导致教职工们不得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绝大部分教职工认识到再学习的重要性,尤其是女教职工,在这方面更为专注,以便在工作生活上占点优势,这无形中就挤占了体育锻炼的时间,如果学校能合理安排,做到正确引导,完全可以改善女教职工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表3我们可以看到,没有毅力坚持锻炼为首要因素,占54.3%,家庭生活、工作压力大占28.5%,排在第二位,毋庸置疑,女性所处的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抑制了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4 女教职工参与体育项目状况

从女教职工参加体育项目上来看(如表4),已婚、未婚参与率较高的项目比较接近,在跑步和羽毛球这些项目上的参与率较高,这可能与这些项目简便易行,对促进身体健康有良好的作用以及特有的娱乐性有关。近几年来,常州在群众体育事业上开展得日益红火,尤其在业余竞赛的小球类项目上更为突出,每年都有各种类型的羽毛球、乒乓球等赛事,学校在这些比赛中当仁不让,开展得也不错,所以女教职工参与体育锻炼项目情况上,羽毛球、乒乓球排在二、三位,舞蹈排在第四位,从参与的项目上看,这些项目简单易行,运动量适中,充满青春活力,对塑造好的体型,提高身体的柔韧,协调有很大的帮助。

2.5 女教职工参于体育锻炼的时间、频率、强度

研究表明:“持续30min以上的有氧运动对心血管系统及肌肉系统均有较好的锻炼效果”[4]。可以看出(如表5),有19.8%的女教职工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上,持续时间30-60min女教职工最多,占45.5%,也有9.5%的女教职工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在20分钟以下。总体来看,有65.3%的女教职工每次锻炼持续时间在30分钟以上,这说明大多数女教职工每次参加体育锻炼持续时间比较科学、合理。但值得关注的是,不确定、兴致来了练一会,占25.2%,表明小部分女教职工体育活动没有规律性。

频率方面,女教职工每周参加体育锻炼4次以上的占20.7%;每周锻炼2-3次的占50.2%;每周不超过1次的占29.1%。研究表明:“每周3次,每次30min以上积极的身体活动对呼吸循环系统的维持、提高具有很好的作用”[5]。总体上来看,高职院校女教职工主要以每周2-3次的锻炼频度为主,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不容乐观。

体育锻炼强度方面,女教职工中有55.2%的选择小强度运动,25.7%的女教职工选择中等运动强度,19.1%的女教职工体育锻炼时选择大运动强度。研究表明:“中等强度体育锻炼产生的心理健康效应明显优于大强度和小强度的体炼”[6]。Berger等发现,有规律地从事中等强度的锻每次活动20~60min有助于情绪的改善。这说明大部分加体育锻炼的女教职工的锻炼强度有点偏低。

3 结论

1.调查表明:高职院校女教职工体育锻炼态度,总体上趋于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的女教职工占有一定的比例。喜欢体育锻炼与不喜欢体育锻炼职工在已婚未婚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

2.优良的生活方式有利于人体的健康状况,不良的生活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甚至机体疾病。女教职工没力毅力坚持锻炼是影响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被调查的女教职工大部分把业余时间拿来看电影电视、上网,而很少积极参与锻炼。

3.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中,大多数人还是选择经济、灵活、简单易行的活动,女教职工最喜欢的项目依次是跑步、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舞蹈等。

4.女教职工参加体育锻炼以每周2-3次的频率为主;持续锻炼时间以30分钟-60分钟为主;锻炼强度以小强度为主,有点偏低。

4 建议

1.学校、教师应丰富学习内容,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应多开展一些适合于女教职工参加的运动项目,做到和谐发展学校体育运动。

2.加强体育知识的传授,让女教职工知道“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道理”,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可以看出女教职工对运动项目的喜好是相对集中的,今后在体育改革中也应关注教职工这一块。

3.充分调动女教职工运动的积极性,女教职工是否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与学校的体育设施、自我锻炼能力差,对业余体育活动中的内容、有无指导以及女教职工自身的态度的关系很大。上述各种因素对女教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的影响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发(2011)5号.

[2]刘淑芬.浅析职业女性的体育锻炼[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4(2).

[3]卢三妹,李微体育锻炼对职业女性心理压力影响的研究—以广州职业女性为例[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7).

[4]刘刚,姜明,薛震.2000年辽宁省国民参加体育锻炼情况调查[J].辽宁体育科技.2002(3):75.

[5]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编.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2001年[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696.

[6]付奕,于芳,刘定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的相关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5):120-122.

教职工体育工作 篇2

阿坝州供销社职工体育工作计划

各科室:

2011年我社体育工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有关文件精神,认真学习《体育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切实开展好全社干部职工全民健身工作,增强干部职工的体质。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增强全社职工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标。促进全社职工体育工作的深入发展。

二、工作目标

1、提高全社职工健康水平,增强广大职工干部健身意识,使全社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数占全社总人数85%以上。

2、努力改善职工健身设施和环境,体育设施利用率达到100%。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社健身领导机构的领导,各有关科室要把实施全民

健身计划工作纳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2、充分利用政府群众体育活动场地和州体育局现有的体育

活动场地以及其他单位面向社会开放的体育场地,我社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3、积极参加州全民健身指导委员会和州体育局组织的各项

群体活动和赛事,元旦的健身活动、四川省“6.10”全民健身日活动、“8.8”全国全民健身日活动以及州级机关职工运动会等活动。

4、做好全民健身活动宣传。广泛宣传《体育法》和《全民

健身计划纲要》,进一步提高广大职工干部的体育法律意识和健身意识,引导职工树立正确体育观念,让《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深入人心。

5、加强体育工作指导,积极开展我社机关适合,职工积极

性高的有特色的健身项目。

6、广泛开展评先评优活动,及时发现、树立典型、推广典

型,在开展活动时,给先进集体和优秀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南昌市大型企业职工体育发展现状 篇3

关键词:职工体育 现状

大型企业的职工人数都是数以千计,他们的健康状况关系到企业生产和自身的生活。在计划经济时代,由于企业只抓生产,忽视职工的自身状况,企业对职工体育不是很关心,所企业职工体育发展比较缓慢,体育场地、设施、体育人才的培养都受到很大的制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职工经济收入的增长和休息时间的延长都促使职工体育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给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组织、协调、健康的发展大型企业职工体育将是一个新的课题。随着后奥运时代来临,群众体育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而大型职工体育是群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国家机关、企事业组织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举办群众性体育竞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也要求:“国家机关和企事业组织要加强职工体育工作,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文明的职工体育健身活动。”因此研究和探讨南昌市大型企业职工体育的发展对推动南昌市群众体育、推进市民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1 南昌市大型企业职工参与体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研究

1.1 大型企业职工体育管理现状 通过研究和调查发现,对企业职工体育的管理还是比较明确的,包括体育部门和企业自身的管理,甚至还有社会团体,通过对五家大型企业体育管理的情况调查发现:五家企业的工会为体育管理的主管部门,没有具体的体育管理部门。工会实际上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而企业职工体育的管理者也多为兼职,专职体育管理者数量非常少。

1.2 大型企业职工体育活动开展现状 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大型国有企业通过各种手段都已经逐步建立了现代化企业制度,思想解放和经济的发展更好的体现在以人为本上面。企业职工体育也由重竞技转向到重群体,代表企业参加各种竞技比赛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是代表企业参加各种单项协会的团体赛事和加入各种体育团体。这种没有名次压力和以娱乐为主的体育文化受到企业领导和企业职工的一致欢迎,因此企业职工体育意识也在迅速提高。调查南昌市五家大中型企业的职工体育参加情况表明,企业总的体育人口占到46%,近一半的职工有体育锻炼的习惯。这远远高于民营企业和普通群众体育人口的平均数。大型企业职工参加体育活动大部分是由自己支配,自我管理,这也是现在社区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发展趋势。少部分是通过工会领导、组织的各个单项体育赛事,但次数并不多,平均一年三次。通过这种体育活动可以体现企业领导对职工体育的重视程度,体育活动有得缓解压力、提高职工的注意力,对提高工作效率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3 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内容和形式 职工参加体育锻炼部分在公司内,但也有部分是在所在社区进行体育锻炼,这种在余暇时间里进行体育活动更有其自主性,能够自由的选择时间、地点和项目。调查发现30岁以下的职工每周锻炼次数“1-2次”,每次持续时间为一个小时左右,选择的项目多为篮球、足球和游泳;主体是41-55岁的职工,他们的锻炼次数“5次以上”的占70%,其参加的项目主要是散步、广场舞、健美操等,每次持续时间为二个小时左右。由此中年企业职工参加锻炼的积极性比较强,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和对体育健身的认识也更深。职工体育代表企业参加各种协会的赛事也是对大型企业的一种文化宣传,有10%的企业职工代表企业参加各种单项比赛,比如南昌市的排舞比赛、各种健身走等娱乐活动。

1.4 大型企业体育设施和体育投入情况 大型企业是南昌市企业的排头兵,经济规模比较大,实力很强,因此客观上对体育设施和经费的投入是有保障的。通过调查发现,五家大中型企业都拥有自身的体育场所和各种体育健身的设施,比如:每个大型企业拥有约4个篮球场、2个羽毛球场、但乒乓球室和棋牌室比较多,甚至有两个企业网球场和室内健身房。但考虑到企业职工人数众多,这些体育场地能容纳的人数也非常有限,全部算上,每个企业同时能容纳的体育锻炼者为二百人左右。这就表明全部场馆开放也很难满足职工健身的需求。而且职工因年龄、性别、爱好各不相同,对体育场地和设施的需求也不相同。说明很多职工因场地原因放弃体育锻炼或是锻炼时间减少,甚至放弃体育健身活动,影响到企业职工体育的开展。

2 结论

大型企业人口基数大,其职工体育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职工的健康程度和全民健身的开展,它不仅仅是职工个人的事也关系到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因此领导越来越重视职工体育的开展和对体育的投入。为了更好的发展南昌市大型企业职工体育我们应该:①统一认识、明确职责。建立企业对职工体育的管理机制,确立发展职工体育事业是企业的基本职责。从而强化企业职工体育的管理职能,管理和指导职工体育的开展。②适当加大对职工体育的投入,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和对参加体育锻炼者的培训等方面给予支持。③培养部分体育锻炼的骨干,从而对指导和影响那些还未加入到体育锻炼的人群。只有这样南昌市大型企业职工体育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祥坤,康瑶.云南省“十二五”期间开展好职工体育的必要性[J].价值工程,2012(36).

[2]张轩.我国职工体育概念及管理体制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

教职工体育工作 篇4

1 高校教职工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1.1 高校教职工的健康危机

根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 高校教职工由于教学科研任务繁重, 职称、子女升学、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较大, 健康状况令人堪忧。根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 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大约1/10的人处于基本健康状态, 1/5的人处于各种疾病状态, 剩下约7/1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值得注意的是, 在高校教职工亚健康人群中, 有约1/3处于重度亚健康, 即疾病的边缘状态。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 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一个人只有具备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道德规范和生殖五方面都健全, 才称得上是完全健康的人。

1.2 高校教职工的体育价值观

体育价值观主要是指人们对于体育价值功能的认识, 还包括体育对人们身体、心理以及社会适应的作用的认识, 以及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和体育物质消费的价值观等。高校教职工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高素质群体, 对体育价值观的认识比较透彻, 可分别体现在“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健美塑体”、“丰富余暇”、“工作需要”、“社会交往”。他们普遍能认识到体育文化活动于身心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工作之余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能很好的释放自我, 同时促进同事之间的交流, 从而反馈给工作, 使其有更好的精神状态;但是值得引起注意的是, 高校教职工价值观念与实际行动之间缺乏一个很好的过渡, 通常都只能停留在认识层面, 而很少去付诸实施。

1.3 高校教职工运动项目选择

高校教职工涵盖的年龄分层有着很大的差距;根据观察可以发现, 年龄层次的不同对运动项目的选择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20~30岁的教职工大都选择篮球、足球等运动强度大的同场对抗性的运动项目;30~50岁的教职工则多选择诸如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隔网对抗性的运动项目;而50岁以上包括已退休的教职工就偏向于益智类的体育活动, 如桥牌、象棋、围棋等。同时性别的差异也影响着对运动项目的选择, 男性教职工大都愿意参加技术性跟对抗性较强的项目, 而女性教职工则愿意选择表现难美性运动项目如操化舞蹈类, 以及富于内心情感体验的一些项目, 如散步、郊游、游泳等。

2 影响高校教职工体育文化建设的因素

2.1 体育管理机构建设的不完善

征对高校教职工体育文化建设而成立的体育管理机构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 从整体上把握各个学院各个阶段的教师的综合体育素质情况, 唯有抓住主干, 才能事半功倍。但是有关高校教职工体育文化的政策、制度以及组织机构还不够完善, 管理措施也欠缺规范, 总体呈现滞后性。组织领导还无法从根本上认识到高校教职工的体育文化建设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 大都还停留在一种交流娱乐、闲暇锻炼上, 没有将其上升到一个高度的理论认识范畴。

从高校教职工体育文化建设的组织保障上讲, 只有领导重视、各职能部门大力支持、体育教学部全力以赴、工会积极协助共同努力, 才能使高校教职工体育文化建设蓬勃发展。

2.2 院校之间的交流断层

高校教职工一个比较庞大的社会群体, 其体育文化建设的推广是一个大范围、大跨度的链接, 而调查发现较多高校只是做好了内部工作而忽视了兄弟院校的友好链接作用。在大中城市中专业体育院校大都只是内部组织比赛, 而忽视了带动周边综合类院校的体育文化建设工作, 在地市级城市的院校中, 体育学院也没有要起到领头作用, 与其他兄弟院系做好交流促进工作。一些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项目也只是在本地得到普及, 没有通过相互的交流而得到广泛传播。

值得一提的是, 高校教职工普遍具有相对较高的体育价值观认识, 且高校中的体育文化硬件设施充足, 但是从“认识”到“实施”、从“闭馆”到“开馆”的这个过渡却很难把握好。在高校特别是综合院校中, 场馆设施、器材设备等大都只征对体育学院学生上课时间开放, 而教职工在工作之余则很难享受到应有的运动坏境, 从而导致教职工更多的停留在“看运动、听运动”的尴尬境地。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高校教职工体育文化建设是利用体育活动能缓解与调节人的情绪的特殊作用, 帮助教职工合理宣泄不良情绪, 缓解压力, 放松身心, 调节生理心理机能, 保持生理心理平衡, 促进身心健康;从而促进高校的和谐稳定, 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通过组织教职工参与篮球、排球、乒乓球比赛、太极拳、登山、拔河、跳绳、踢毽、广播操比赛等文化娱乐活动, 既能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让广大教职工在参与体育活动中充分享受快乐, 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品味, 又能有效的凝练和提升教职工的体育素养,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教职工体育发展之魂。

3.2 建议

(1) 教职工身体素质在体育发展中得到不断提升, 对体育活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发展和繁荣体育是广大教职工迫切的渴求, 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教职工体育在学校建设中展现作为, 促进学校科学发展的有力保障。高校要把新形势下的教职工体育活动在与教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 从形式、内容上大胆创新, 寻求突破。各个高校可为独立组织, 由体育学院做指导, 公会负责抓实施, 切实根据《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进行测试, 从宏观及微观上把握高校各教职工的体质情况, 从而制定一些适合全校教职工的一些公益体育活动。

(2) 组织体育学相关学者教授和学生志愿者组成送健康服务队伍。不断拓宽教职工锻炼渠道, 扩大锻炼领域, 不断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党政领导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并传授体育锻炼知识, 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去从事体育锻炼。同时, 把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作为体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破陈旧的体育活动模式, 积极寻找适合教职工要求的文化活动载体, 巩固教职工活动中心等体育宣传阵地、体育活动阵地, 推进教职工体育协会、车友协会、钓鱼协会、球类协会、登山协会等文化体育团队建设。并本着“协会搭台、教职工唱戏”的原则, 发挥体育团队的优势与作用, 多途径给教职工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通过体育建设的大舞台, 让教职工在参与中体验快乐、在展示中找到自身价值。从而使高校教职工体育文化活动在体育建设中得以传承和升华。

摘要:我国高校教职工体育文化建设已成为高校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调查研究, 明确分析了高校教职工体育文化建设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 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希望有助于推动高校教职工体育文化建设, 从而促进高校的和谐稳定, 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高校教职工,体育文化,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德, 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M].1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54-55.

[2]赵晨.构建体育文化建设框架的思想[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1) .

[3]赵方坷, 李文辉.关于城市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 2005 (7) .

[4]刘晓莉.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1.

[5]杨俊涛.校园体育文化探析[J].天中学刊, 2002 (2) .

教职工趣味体育活动比赛总结 篇5

为丰富我校教职工的文化生活,减轻工作压力,校工会以“锻炼、健康、工作、幸福”为主题,在风雨操场开展了为期三天的趣味体育活动比赛。

本次教职工趣味活动比赛以“定时投篮”为主要内容,裁判周志宏老师宣读比赛规则,校领导杜润生书记、王国沣副校长亲临活动现场,为教职工加油喝彩。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精彩纷呈,不仅有紧张激烈的角逐,更有教职工们开心的笑声和喝彩的掌声,丰富有趣的活动让老师们欢呼雀跃,长期工作中的压力和辛苦瞬间得以释放,真正达到了活跃身心、促进健康、团结合作、增进友谊、创建和谐学校的目标。

本次教职工趣味活动比赛的举行,使老师们在紧张的教学工作之余放松了身心,活跃了气氛,增强了凝聚力,充分展示了我校教职工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老师们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快乐而且有趣味,望今后多多举行!

高校教职工年度考核工作的分析 篇6

关键词:高校;教职工;年度考核;弊端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8--02

高校教育需要广大教职工进行共同的努力,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造成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阻碍。鉴于此,有效的对高校职工进行年度考核成为了高校人事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工作内容。

1 高校教职工年度考核存在的弊端

1.1 缺乏正确认识,局限工作发展

高校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因此在高校内部,教学工作是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高校教职工年度考核由于从属于人事部门,因此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经常受到校领导以及执行人员的忽视,使得高校教职工年度考核工作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就使得高校教职工年度考核的作用难以充分的发挥出来,阻碍了高校工作的自我完善,为高校发展埋下隐患。

1.2 实际执行力差,考核流于表面

从理论上说高校教职工考核工作应针对全校教职工进行考核,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优秀教职工的评定。但是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优秀工作人员的选拔并不是在全校范围内展开的,而是按照每个部门人数的多少,按照一定比例将优秀工作人员的名额分发到各部门中,由各部门自己推荐选择。这样的考核办法与高校教职工年度考核工作的初衷存在着明显的冲突,违背了考核工作的意图。使得整个高校教职工年度考核工作流于表面,难以得到有效的执行。

1.3 缺乏考核制度,出现不适应性

我国高校虽然将年度教职工考核纳入到了高校人事管理体制中去,但是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其并没有针对高校教职工考核工作制定出相配套的考核制度。这就使得高校在进行教职工考核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其它单位部门的一些考核制度来完成考核工作。一般来说,大多数的高校在对教职工进行考核的过程中都会借鉴公务员的考核制度。公务员的考核制度相对比较完善,并且具有着一定的借鉴价值。但是由于公务员的工作环境,工作背景以及工作范围等都与高校教职工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因此将公务员的考核制度完全应用于高校教职工的年度考核之中就会出现高校教职工考核工作的不适应性,严重影响高校教职工年度考核质量。

1.4 缺乏统一标准,考核体系混乱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内部的管理思想也在进行着积极的转变,因此大多数的高校已经对教职工考核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并积极的将考核工作贯穿到高校的内部管理中去。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学校在不同的部门针对不同的时间进行考核,竟然存在多个考核制度。这使得被考核的教职工很难对考核进行有效的把握,并且很容易造成考核体系的混乱,难以得出真正的考核结果。

2 高校教职工年度考核的优化方案

2.1 修正管理观念,加大考核认识

管理者的认识左右着单位的发展。因此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高校的有关管理人员应对高校教职工的年度考核工作进行重新的认识,合理的对高校教职工年度考核工作进行定位。首先,管理人员应对自身的管理观念进行修正,顺应现代的管理理念,注重考核的应用,通过提高教职工年度考核质量的方式,促进高校各项工作的提升。其次,高校管理人员应加深对考核的认识,明白考核的实际意义,将考核工作落实到实处,避免形式主义的出现。

2.2 深化考核力度,落实考核政策

目前我国高校在进行考核的过程中出现了考核优秀名额内部均摊的现象。在工作的过程中,按照比例进行优秀名额的分派。这种做法显然难以真正的考核出高校教职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高校各部门以及各考核人员,应深化考核的力度,加大考核的执行力,避免摊派现象的出现,将考核的各项政策真正的落实到实处去。

2.3 丰富考核内容,践行客观考核

从上文我们可以知道我国高校自身并没有一个健全的高校教职工考核制度。因此为了让高校教职工考核工作可以更加迎合高校自身的发展需要。有关高校领导部门应积极的进行高校考核制度的编撰,并对考核内容进行丰富,结合高校的实际工作情况以及实际工作种类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定,避免制度与实际考核的不适应性。

2.4 统一考核标准,加大部门合作

过多的考核标准不利于高校考核工作的展开,因此高校应有意识的将高校内部的考核标准进行统一,并在全校的范围内使用,避免考核标准过多,造成教职工的不适应性。同时,由于高校内部部门众多,并且各部门都需要进行相关的考核工作。因此高校应注重各部门间的合作,通过部门间的沟通,减少考核过程中的盲目性与被动性,使得高校内部各部门之间可以形成良好的考核机制。

2.5 注重奖罚结合,提高工作效率

奖惩有序是提升员工工作热情,促进员工不断完善自我的有效方法,因此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高校应在考核的基础上制定出合理的奖惩制度,针对考核成绩优异者给予奖励,而针对考核成绩较低的人则给予适当的惩罚。这样做不仅是给优秀教职工的一种肯定,同时也达到了一种鼓励与鞭策的作用,让工作人员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更加努力,更加认真,对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等进行不断的提升。

三、总结

综上所述,要想有效的推动高校教职工年度考核工作的发展,有关工作人员就应对其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以提升考核工作的合理性以及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高树花.高校教职工年度考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才智,2011,5(23):67-68.

[2] 杨文斌.高校教职工年度绩效管理考核中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3,11(5):12-13.

教职工体育工作 篇7

关键词: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意义

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是每一个学校时刻需要思考的问题。加强教职工思想教育工作,正是基于提高教职工的凝聚力,全心为学校的发展共同努力,以不断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1.加强教职工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1.1 引导职工对单位发展理念的认同,增强凝聚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位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单位只有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才有可能求发展,为教职工造福。因此通过对教职工开展思想教育,就是需要对单位的发展理念,文化进行宣传,让教职工能为单位所想、所做。促进教职工自觉的努力工作,无私奉献精神,为单位多做贡献。树立职工的单位自豪感,增强单位的凝聚力。

1.2 培养职工正确的价值观

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使职工充分认识到自己与单位的关系,自觉的为学校的发展和自己的发展而努力工作,从我做起,爱岗敬业。只有这样,才能在为单位创造更多价值的同时,也开拓自己的发展空间,实现单位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共赢的局面。

2.如何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2.1突出引领思想观念的更新

一是树立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的思想。党的十八大强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就要全心全意地为职工服务,这是学习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更新思想观念的要点,这就要求我们处处为职工着想,站在职工的立场,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从思想观念上正确对待职工的合理诉求,在做好文件解释政策宣讲的同时积极主动如实地向有关部门领导反映,最大限度地为职工争取合理利益诉求,有这样的思想观念,才能做好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职工也能接受你的思想教育。

二是树立尽职尽责为教职工服务的思想。要把为职工服务作为自己一项重要工作,作为自己的工作职责,全身心地投入,注入自己的全部精力,处处为职工着想,急职工之所急,想职工之所想,将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自己工作的衡量标准,坚持一切为教职工服务,一切服务教职工,为一切教职工服务,想教职工所想,争教职工之所急,帮助教职工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只有这样的思想观念,你的思想教育才能深入人心。

三是树立平易近人为职工服务的思想。任何一个人,不会愿意接受居高临下的说教,甚至会产生反感。因此,在做好职工的思想教育时,必须要与职工平等对话、人格尊重,不要摆架子,要以兄弟间关系谈话,以朋友式关系相处,以亲情般的温暖相融,要少些空洞的理论的说教,尽量以摆事实、举例子等方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与职工去进行思想交流,在不经意中将岗位思想教育工作融入其中,只有这样的思想观念,职工才能真正地与你交心,只有这样的思想观念,你的思想教育才能取得效果。

2.2增强教职工思想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开展教职工思想教育中,对教育内容体系的建设,决定着教育效果的优劣。因此,加强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就要重视内容安排的针对性、系统性、实效性及其结构的科学性,使内容成为一个完整、高效的体系。笔者认为,从我国当前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出发,结合本单位发展的实际需要,对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当紧紧根据前文论述的三个层面开展工作。在此基础上还要选好教材、编好教材,使教材满足教育目的和内容的要求,特别要注意编写一些与单位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内容,避免教育内容的形式化和教条化。

2.3加强对教职工思想教育工作方法的创新

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需要讲策略,讲方法。传统的说教、灌输形式明显不能满足新时代职工的需求。要本着实事求是、平等信任原则,进行正面引导,讲求实效,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比如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中,往往是通过理论讲授、理论学习和理论宣传教育来达到教育目的;然后辅之以劳动教育、社会调查等实践方法来强化学习效果。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具体该如何开展工作,如何让职工能将接受的教育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就需要我们讲策略,想办法。特别是进行理论传授过程中,我们应避免空洞的理论灌输方式,而更多地可以结合当前社会实际,单位发展实际来提高教育效果。而在实践教育当中,应当避免形式化,走过程的现象,应加强对实践教育结果的评价与考核,使实践具有其本身的现实意义所在。

2.4发挥全体教职工的凝聚力

1)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相结合。只注重思想政治工作,而忽略业务工作,那教职工整体将得不到全面的提高。而只注重业务的话,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完善,使教职工思想散漫,抱着混日子的态度,不把教育教学工作放在第一位,这样也无法搞好教育教学质量。所以,要发展壮大就必须做好业务工作和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两方面,使他们相互辉映,互为补充。

2)思想政治工作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为了提高职工的觉悟,统一思想,从而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使职工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做来,成为核心力量。然而由于每个教职员工政治修养各不相同,光凭表面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完全不够得,他们只会“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无法真正发挥作用。所以,必须在思想政治的基础上,加以纪律约束,使他们改变不良的习惯。

3)坚定教职工的信念。应不断提出“敬业、爱岗”的口号,加强宣传,从而巩固员工的信念,提高教职工的责任心,全面做好本职工作,并且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实际操作能力,不断巩固他们的专业知识,从而发掘自身的优点,创造出不同凡响的业绩。

2.5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做得是否扎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通过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做到“虚”功实做,体现实效。应贯穿“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提高职工干部队伍的服务和管理水平为目标,拓宽思路、大胆创新、积极总结、早出成效,进一步规范管理行为,切实做到管理更规范、服务更热情、管理更高效,打造富有特色的管理文化和服务文化,从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团结人、培养人的角度出发,形成务实、开拓、团结的职工队伍.

2.6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能否实现,其内容和过程能否得到贯彻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业务素质。在新形势下,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政工队伍,对于适应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单位改革发展新需要具有重要的保证作用。当代单位政工应具备的素质包括六个方面,即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为此,要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干部的敬业精神、提高其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三个方面着手,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的专业化,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修养和专业精神、专业研究和专业成果。特别要重视学习现代教育学理论,积累开展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经验,力争在教育中学会教育。还要加强培训、加强交流和调研,提升整体教育水平,打造出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政工干部队伍。

3.结束语

上一篇:第二代防盗系统下一篇:大学生就业难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