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论文

2024-07-19

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论文(精选12篇)

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论文 篇1

教育公平问题既是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而农村基础教育公平问题更有其特殊性。2007年以来,我们对乌江流域的重庆、贵州等山区学校,北京、浙江、吉林等平原地区农村学校的基础教育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进行了系统调查。调查研究表明,不论是山区学校还是平原学校,实际情况都与现有研究结果有一些出入,在解决教育公平这个问题上存在“把脉不准”的问题。事实上,造成“教育不公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教育基本规律”的理解不够科学,没有理性地思考教育公平问题。

一、农村基础教育公平的提出

什么是教育公平?石中英认为: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其主要内涵包括人人享受平等的教育权利;人人平等地享有公共教育资源;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向社会弱势群体倾斜(“不平等”的矫正);反对各种形式的教育特权。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反映了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现代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内容,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文化价值观。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的基础性公平,教育公平的实现和扩大对于促进整个社会公平程度的提高、保障人发展的起点公平、消除知识鸿沟以迎接知识社会的挑战都具有重要意义。[1]应该说,这个提法在教育界是权威的。

同时,学术界有多个学科对教育公平问题进行研究,不同的学科研究的角度不同。在伦理学上,公平被理解为公正、正义,被用做评价社会制度的一种道德标准,被看做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它要求国家应尽量平等地分配各种教育基本权利和义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活动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正确地评价每一个受教育对象。要从社会性教育公平和道德性教育公平这两个方面分析教育公平的基本结构以及教育不公平的主要表现。在实现教育公平问题时必须把握平等性和差异性、合规律性和相对性、优先性和补偿性三对道德原则,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我国的教育不公平问题;从经济学角度来说,教育公平是和教育资源的分配与享受联系在一起的;从法学视角看,就是受教育权利的普遍化问题,是一个基本人权问题;从社会学视角看,只有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全面地、科学地认识社会的各种组成成分和各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社会学往往通过研究这些关系来揭示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可能会导致社会不公的等级差异。如此形成的社会学视野中,便包括了以社会平等为核心的一系列范畴,诸如社会结构、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社会变迁等等。

对于农村基础教育来说,公平不公平具有特殊性。首先,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起点公平的重要内容,但起点公平不等于教育过程、结果的公平,“微型班级”大量存在,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其次,地理条件、文化背景等决定了同样的投入,产生的效果可能大不一样;第三,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给农村基础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教育陷入了新的困境,农村儿童和学生在教育各方面与城市相比存在严重不公平,他们因不能获取与城市儿童和学生大致平等的教育,而不能去追求正常向上的社会流动,不能摆脱原来的生活环境,导致社会差别越来越大。

二、怎样看待农村基础教育公平问题

有学者指出,教育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核心,是社会公正的反映,其主要内容涵盖了入学机会均等、受教过程机会均等和受教结果机会均等三个方面。

也有学者认为,教育公平问题源于教育政策,要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应从教育政策入手。由于教育政策主体的多元性,导致了教育决策价值标准的多元性。而多元化的教育决策价值标准客观地影响了教育政策的公平性。要解决教育政策公平性问题,就应该将“公平”作为教育决策的首要价值标准,进而化解多重利益冲突,实现义务教育的公平。[2]

我们通过广泛的调查,认为,看待农村基础教育公平问题需要理性思考。什么是理性思考呢?张维迎(2006)认为,理性思考应该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尽量超脱于自身的地位、身份、利益,必须讲公共理性,要学会换位思考;考虑政策的可行性,把其与可行的替代政策相比较,而不能把现实中根本不可行的理想目标作为反对一项政策的理由;摆事实,讲道理,实证数据和逻辑分析相结合,而不能以感觉代替事实,用直觉判断代替逻辑推理;必须本着“向前看”的精神,在给定的历史条件下,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使全体民众和整个社会受益。[3]据此观点来分析农村基础教育公平问题是比较恰当的。

1.从教育的基本规律上分析

教育本身是科学,教育的规律很复杂,但是就基础教育而言,基础性是基本规律。孙喜亭认为:基础教育应奠定好儿童、少年健康身体的基础、公民品德素养的基础、专门人才的基础、从事劳动的基础。而这四方面基础的统一点就是文化科学知识,文化科学知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和轴心。失去基础和轴心,所谓的“五会”“创新”“能力”等,皆是虚幻的。学校首先是读书求学的地方,把特定的知识结构教给学生是学校工作实体。但是,现实给我们相反的答案。以某区农村小学为例,为了公平,区里进行了小学布局调整,布局调整后有定点小学67所,其中定点村小学49所;小学教职工2 267人,其中村小学1 088人,占48 %;小学在校生32 052人,其中村小学及其教学点11 539人,占36%。全区定点村小教师富余情况突出,师生比仅为1∶10,但是,老龄化问题严重,专任教师50周岁以上的达600多人,55周岁以上的达250多人。并且学科不配套,英语、信息技术和音体美等学科教师紧缺,基本无专职。调整后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教育理念落后,知识结构老化,教学能力不强,教育质量不高。这样的调整有何意义,根本没有解决农村教育教学质量低的问题。因此,农村基础教育公平的重点之一应该放在“文化科学知识”教学的提高上,把构建学生的现代知识结构拿到公平的评价指标中,而不是单一学校布局的调整。

另外,在小学、初中阶段受教育期间,如何促进学生身体良好地发育成长,奠定好一个人健康的身体,应是基础教育基础性的标志之一。使学生身体得到良好的发展应包括“成长”和“发育”两个方面。农村基础教育是否公平,就要看是否满足了基础教育适合儿童成长的基础性。但是,现在大量存在“超微型班”,几人一个班的学校怎么能够让儿童正常成长呢?上学走几个小时不利于儿童成长和发育,上学一点路不走就有利于儿童成长和发育吗?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人都具有社会性,两三人一个班的学校教育与在家受教育有什么不同?而有的村级小学是6个班7个人。像这样的农村小学绝大多数学校根本没有体、音、美、英语等专业性较强的教师。“开齐课程”对农村中小学来说也只是一句空话,何谈全面发展。

总之,作为农村基础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这个基础是知识基础、人格培养基础、身体成长发育基础。农村基础教育公平不但需要起点公平,而且需要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的公平。

2.从社会发展的现实分析

我国正处于一个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全新时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最大的变化,莫过于社会结构的变迁,其本质是人们利益关系的变迁。在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基础教育公平呈现如下特点:农村基础教育公平在法律上是公平的,在事实上是不公平的;在政策要求上是公平的,但是具体结果是不公平的。

法律上教育公平,反映了处于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们享有不同法定的教育权利和义务,是国家对教育公平的根本规定,具有导向性和强制性等特点,这也是人权的最基本反映[4]。对于义务教育而言,强调了法律的强制性特点,并严格规定,凡适龄儿童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这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法律还对受义务教育者的监护人做了具体规定。但是,法律的规定仅仅是文字上的东西,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现象,由于受到遗传、环境、经济、性别、家庭等方面的影响,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远远未达到教育机会均等,一些适龄儿童并不能按时入学接受教育,特别是表现在不同地区之间差异很大。

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既是农村基础教育不公平发展的表现形式也是必然结果。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违背教育公平的原则,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严重影响我国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教育发展涉及千家万户,改变民生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成功的教育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个层次的人才,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找到适应自己的岗位,并在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同时,改变教育的最好办法是改造社会,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只有社会公平才能有教育的长久公平。所谓社会公平是指全社会公民能够平等自由并遵照一定的法律规范,享用社会所提供的各类有效资源的一种状态。社会公平具有四个特征:(1)公平的对象是面向全社会的所有成员;(2)公平的前提条件是平等自由;(3)必须在法律许可的条件和范围内;(4)享用的资源具有开放性和全面性。作为社会有效资源和人类发展所必需的教育资源,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实现主体人有效发展和提升人价值的必要前提,离开了教育资源,就不可能推动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素质的全面提升,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命题;同样,对于个体而言,要想完善道德,获取充分发展,实现伟大抱负,就必须接受全面发展的教育,否则个人的发展便无从谈起。对于社会中的全体成员,平等自由地享用教育资源是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必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可以说,要解决教育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教育本身,而要从医疗、住房、社保劳保等方面入手。

3.农村基础教育公平应该是相对的公平

教育公平的发展有一定的相对性。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不受限制、完全意义上的绝对公平,它必然依赖一定的社会条件的存在,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人们对教育公平观念认识程度的影响而产生变化。教育公平是人们追求的永恒理念,是人类奋斗的方向与目标。

教育公平的真正实现必须是教育普及和教育质量的统一,全社会所有成员,都应获得机会均等的教育,享受高质量的教育,获取教育结果的平等。但是,对于农村基础教育公平来说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公平,它是相对性概念。强调绝对公平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

我们现在谈农村基础教育的公平发展,不能脱离我们的社会实际情况,需要我们广大农民朋友改变一些自己的想法、观点和态度。有的人愿意在深山老林里生活,不顾孩子的受教育条件这是不对的;一味地要政府满足自己的愿望是不可取的,要知道为一两个孩子就“大兴土木”也是一种不公平。

对于中国的现状,教育属于一种比较缺乏的社会资源,是需要科学设计、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更有效地利用和整合现有社会资源。我们教育一方面投入不是很多,但另一方面又存在本来较少的资金没能好好利用的问题。现在农村大量的校舍闲置就是一种浪费。事实上是有许多方法,可以使教育资源更有效的利用。比如“少盖学校多买交通车、一校多区办学”等都是一种新思路。

三、解决农村基础教育公平问题也需要理性

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必须找到产生不公平的原因。关于教育公平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人认为主要是由历史形成的城乡、地区之间经济、社会、文化的不平衡发展造成的;不同地区和民族的文化习俗、传统,是形成这种差距的深层原因。这种发展性的差距,只能通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步加以改善和缩小[5]。也有人认为,这种说法并未涉及问题的根本[2]。作为公共产品的义务教育,是政府的服务对象,完全受政府的管理与调节。因此,教育公平与否应该归咎于政府的教育政策。最有说服力的是韩国与日本采取的教育标准化政策,实现了全国统一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每个学龄儿童都能享受到同样的义务教育,就连最偏僻的小学都能如此。

国际社会在促进教育公平中给我们很多启发:确立以教育公平为教育持续发展的政策价值取向;充分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提高经费利用效率;深入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建构合理有效的学业评价体系;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水平,均衡配置师资资源;有计划地发展超常教育。[6]

在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公平与效率往往处于难以兼得的冲突状态,教育发展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但与社会、经济领域不同的是,教育领域的这一矛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教育权利平等的前提下,我们还必须着重考虑经济的合理性,要求在资源配置和教学过程中,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享受平等的教育;同时,又以承认个体差异、发展的不平衡为前提,给每一个儿童提供另外不同的教育,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最终保证他们教育过程中的公正待遇和教育质量。事实上,进入21世纪后,西方学术界便提出了“给每一个人平等的机会,并不是指名义上的平等——机会平等,而是要肯定每一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每个人特点的”观点,这也就意味着教育公平是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并突出学生作为个体所具有的个性。这应该是解决教育公平理性思考的结果。

在理性思考中,就能够认识到:实现农村基础教育公平,不是必须搞什么更大的硬件建设,而是主要从以下方面抓起:(1)国家应加大对国民教育的宏观管理、指导力度。用法律形式确保农村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及城乡结合部,对受教育情况进行重点督查,确保适龄儿童全部有机会上学;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和农村人口的教育,对于特殊需求群体教育施行保障性倾斜;关注缩小教育差距,倡导提供“有质量的全民教育”。(2)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益,确保公共教育资源的公正分配与高效管理;兼顾公平与效率,均衡配置、合理流动师资,提高农村教师教学专业能力。(3)结合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制定政策及教育公平评估框架和指标。以教育公平作为教育持续发展的政策价值取向,扎实推进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实践有利于学生学业进步的评价制度;在农村学校开展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教育探索,为把农村儿童培养成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4)坚持多种形式办学。由于人口分布、语言文化、性别、民族、地理环境、学校分布及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因素都制约着办学形式,因此在不同地区建立什么样的学校班级必须考虑和适应当地的情况。在小学阶段,为满足农村、边远地区、山区等地儿童和家庭的需要,可以采取灵活的办学策略,确保教育教学的高质量。

参考文献

[1]石中英.教育公平的主要内涵与社会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8(3):1-6.

[2]朱永坤.教育决策价值标准:教育政策公平性的影响因素———兼论义务教育公平问题的成因及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24-130.

[3]张维迎.理性思考中国改革[J].财经界,2006(6):72-79.

[4]孙新.教育公平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探索,2006(1):59-60.

[5]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

[6]张铁道,张静,张婷婷.国际社会促进教育公平的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09(7).

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论文 篇2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占到全国人口数的70%,他们的教育问题是影响整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国家确实采取了很多切实措施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但是由于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综合原因,再加上一些农村地区自然条件也比较恶劣,农村教育落后的面貌整体上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农村学校生源逐年减少。就拿我现在任教的乡镇初中来说,生源一年比一年差。生活条件好起来后,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为了使仅有的一个孩子能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选择把孩子送进城镇读书。这是现在农村生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

农村学校硬件设施落后。与城市相比,农村学校教学设施陈旧,教学设备缺乏,严重地限制了教师教学,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阻碍学生拓展知识面。像我们学校里的图书馆只是一种摆设。有些学校,虽然配备了少量多媒体教学仪器,但由于缺少必要的维护和仪器的落后,不少课程都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现在我们要求搞网络教研,可看看我们老师使用的计算机有多么的落后。

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篇3

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家庭方面:随着社会的市场化,人的重视金钱及趋利思想严重,日益对教育的神圣殿堂—学校产生冲击。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家长出现两种极端思想:其一是把孩子的考试的分教看得高于一切,他们希望孩子通过教育这道坎而跳出农门,将来能够考取理想中的大学,在社会上能找到好的工作,所以家长对孩子从小就怀着过高的期望。对于孩子,他们要求子女只能考出一次比一次更好的成绩,稍有退步,则会受到家长的严厉斥责。有些家长甚至攀比成风,不希望孩子落在别人后面,利用课余时间补习,请家教,弄得孩子压力大增,身心疲惫。另一方面,有些家长在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影响下,疏于对孩子的管教,不注重对孩子的培养,认为孩子只要有一些基础知识,接收完九年义务教育,去社会打工同样赚钱,而且省去让孩子继续受教育的大笔资金。这样既省时又见效快。在这种家庭教育影响下,孩子对学习缺乏动力与兴趣,结果造成孩子终身的遗憾。

教师方面:目前,我国多数农村基础教育沿袭传统教学,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学生只能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灌输,在教学中注重“填鸭式”的传授,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围着教师转,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处于不平等地位。有的教师片面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减轻学生负担,减少教学内容;有的学校仍然把升学率当成评估教学质量的硬指标,节假日补课有增无减;有些学校的教师甚至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关怀,对学生家长缺乏应有的尊重,严重影响了教师的高尚形象。

学校方面: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不高,一些教育管理部门为了显示政纪,大搞形象工程,过分重视“示范学校”的建设和管理,而把农村学校当成“弃儿”,疏于管理。加之有些农村中小学校领导观念陈旧,教学管理水平不高,工作责任心不强,有些领导对如何进行教学管理心中无底,无章可循,跟现代教学管理理念很不适应。在此情况下,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对自己工作不负责,在教学中重数量而不重质量,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学生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外出人员的增多,农村家庭的“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转型的一个特殊问题。由于留守在家的孩子缺少父母的爱,在对他们的管教上很容易出问题,尤其是心理问题比较明显。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更容易违纪,成为教育的难管对象,普遍有厌学倾向,学习成绩差,对“留守学生”的教育,不能做到学校与家庭同步,老师受累,家长牵挂,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更影响了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有效实施。

对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

家长要用长远目光教育孩子,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对孩子的长远教育。现在社会处于转型期,一切以追求金钱为最高目标。如果这种观念不根本转变,会严重贻误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归根到底要靠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则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家庭是孩子最早的学校,家长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家长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不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压力下,为了追求考试的高分,而变成读书的“机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孩子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并将之转化为能力,则他们在社会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为国家,为社会贡献自己应有的才智。

教师要转变观念,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理解、信任、尊重和爱护学生,认识到学生的独创性,鼓励学生发挥特长,发展个性。教师还是学生的诊断师、指导者、评价者、激励者和管理者,教师对学生的导向有关键作用。另外,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不歧视学生,充分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学生客观的评价。在教学中,教学方式应由讲授为主转变为合作探究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评价由重结果转为多元化评价。

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育育人的水平,在思德方面要不断地学习和总结,不断提高教师的自我素养。学校领导可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加强教师的师德考评,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建立教师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学生评教师相结合的考评机制。对教师的不正之风,坚决从重从严整治,营造良好的学校育人环境,对家长、对社会负责。

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论文 篇4

一、新疆东部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

新疆东部地区 (包括吐鲁番地区和哈密地区) 物产丰富, 盛产葡萄和哈密瓜;作为主体民族的维吾尔族从事农耕工作, 生活水平相对北疆和南疆的民族地区而言比较富裕。新疆工作会议后, 在国家、兄弟省市以及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扶持下, 东疆民族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教育水平稳步提升。但由于自然条件、宗教历史、政策导向等客观因素及教学水平、管理制度、群众认知等主观原因的影响,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教育教学体制僵化, 管理施教方法呆板;师资总体学历未达标, 执教总体水平有待提高;学校硬件设施较滞后, 危漏房依然存在;图书资料虽略有增加, 但教师用书依然缺乏;师资结构不合理, 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缓慢;教师学教专业不对口, 专业性科目教师缺乏。特别是师生比远未达到国家标准, 软件建设跟不上, 入学、升学、巩固率低, 辍学率高现象突出等。这些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二、东疆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成因

1.农民意识的影响。

一是民族地区农民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影响孩子的教育。家庭是孩子最先社会化的地方, 由于民族地区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不高, 对科学知识认识不到位, 教育孩子只会粗暴训斥和打骂。一旦孩子的成绩不如意, 便认为“不是读书的料”。二是孩子和家长缺少必要的心灵沟通。父母忙于农活, 只是简单地以考试分数作为评判孩子的标准。三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高等教育的扩招, 毕业生的双向选择, 使许多毕业生找不到适合的工作, 导致“读书无用”的思想泛滥。

2.教师素质令人担忧。

一是民族地区农村学校条件较差, 师范毕业生不愿意扎根这里, 甚至本地优秀教师也流向城市, 导致乡镇学校师资队伍中达不到规定学历的情况很普遍;专业教师不够, 很多课程由外专业教师代替。二是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小学、初中的语、数、外都是一个教师身兼多班, 工作量严重超载, 而福利待遇极低。

3.教育资源匮乏严重影响基础教育的发展。

新疆工作会议后, 办学条件较以前有了很大改善, 但基层乡镇学校办学条件十分简陋, 仍然存在不少危房校舍, 更谈不上实验手段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师办公室没有配备相应的办公设施, 音、体、美、外、计等教师更是缺乏。实验室几乎没有什么实验设备, 很不适应现在的教学。图书资料数量极少并且陈旧, 民文资料相对较少, 而且由于翻译不及时, 基本上接触不到最新的资料。

4.政府及其部门观念落后造成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恶性循环。

该地区教育部门领导由于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严重抑制了发展民族教育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一是脱离实际, 创新能力差。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的各门课程全部按照国家课程开设, 内容脱离农村的生活环境, 不适应农村的教育发展要求。某小学校长谈到:一些教材根本不适合我们农村, 比如, 音乐课讲的钢琴, 我们没有;我们有的一些民族乐器, 课本上又没有。民族舞蹈课本上也非常少, 只能教教唱歌。二是政府对正常教学秩序的干扰。据了解, 某些政府部门认为现在是经济社会, 一切工作必须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经常组织教师到当地农村参加区里支农劳动或与教学无关的活动, 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三是政府行政机关经常截留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的专项资金, 不能专款专用。四是对教师评估标准不够合理。教师对分值高的内容较积极, 由于教学质量分值较低 (只占各项评估的25%) , 大多数教师忽视了自己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改善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对策

国家和自治区政府都很重视东疆民族地区农村的基础教育, 但由于新疆属于欠发达地区, 财政自给率仅为47%, 要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必须结合实际, 坚持走民族教育与市场经济相协调、国家大力扶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的道路。

1.改善教学环境,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形成规模效应。

可以采取合并办学, 将村小、教学点取缔, 集中在乡镇办中心小学;或在生活条件较好、设施设备较为成熟的县城开办中心小学、初级中学。新疆教育科研网建设已取得显著成绩, 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项目也已展开。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投入, 使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可能。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手段, 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机会, 大力发展东疆民族地区的现代远程教育,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有效克服民族地区农村人才、师资缺乏的严重问题。还要组织相关人员尽快编定一套适合民族教育, 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的课程教材, 使教学中这一最具有实质性的内容符合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

2.优化师资队伍。

完善配套机制, 提高教师待遇, 采取轮换等方式吸纳优秀人才, 使外地人愿意来、本地人愿意留。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合格、学科配套、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优秀师资队伍。应对本地区现有教师队伍重新认定考核, 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 调整和完善师资结构、培训等培养自己优秀的师资队伍;同时组织已经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参加一定的相关培训, 如集中的专业培训、学校的传帮带等。国家和自治区还可以有计划地对少数民族生源进行师范教育, 定向委培, 补充学校教师的严重不足;实行教师轮换制, 让教师多与外界同行交流, 取长补短, 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主动引进专业对口、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和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在职教师;开展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 通过政府出资买岗的形式, 以优惠政策鼓励大学优秀应届毕业生到农村乡镇学校去任教, 通过这些“资教生”以缓解教师荒问题。出台优惠鼓励政策, 提高教师待遇, 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

3.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舒尔茨说, 人类改变穷困状况的决定因素不是空间、能源、耕地, 而是人口质量的提高和知识的进步, 而教育是影响人力资本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当前中国西部地区农村要发展, 唯一有效的就是发展教育,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当地政府可通过村委会定期召集村民学习怎样发家致富, 学习实用的农业生产技术知识, 聘请技术员或专家到田间作现场指导;农村乡镇可开办正规的农业技术学校, 为本地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只有农民知识水平提高了, 才能更好地要求子女并正确指导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从而提高后代人的人力资本能力,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完善配套机制, 提高教师待遇, 采取轮换等方式吸纳优秀人才, 使外地人愿意来、本地人愿意留。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合格、学科配套、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优秀师资队伍。应对本地区现有教师队伍重新认定考核, 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 调整和完善师资结构、培训等培养自己优秀的师资队伍;同时组织已经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参加一定的相关培训, 如集中的专业培训、学校的传帮带等。国家和自治区还可以有计划地对少数民族生源进行师范教育, 定向委培, 补充学校教师的严重不足;实行教师轮换制, 让教师多与外界同行交流, 取长补短, 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主动引进专业对口、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和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在职教师;开展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 通过政府出资买岗的形式, 以优惠政策鼓励大学优秀应届毕业生到农村乡镇学校去任教, 通过这些“资教生”以缓解教师荒问题。出台优惠鼓励政策, 提高教师待遇, 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

4.政府部门给予学校和教师更多的自主发展空间, 使之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的高质量教学是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做保障的。这种环境至少应包括下列要素:团结合作的同伴集体、提供工作支持的领导层、教师进行反思和决策所需的时间、获取资源和建议的途径、合理的工作负担等。必须走国家扶持和自力更生相结合的道路, 推动民族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 发展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 不仅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特殊的措施, 在人力、物力、政策上给予重点扶持;还应加强发达地区的对口支援;同时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表彰奖励、公示、举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权责。在新疆工作会议的背景下只有继续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继续完善和提高民族地区农村的办学条件和教师福利待遇, 才能有效推进民族地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振岭, 丁生东.青海藏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背景、现状及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 2007, (1) :69-72.

[2]四川省教育厅, 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J].四川政报, 2001, (4) :12-13.

[3]阿坝州人民政府.阿坝州年鉴[Z].成都:四川出版集团, 2006:355-360.

[4]庄万禄, 来仪.民族地区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以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为例[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 (5) :21-31.

[5]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农村教师与农村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篇5

农村教师与农村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最近我们就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与基础教育发展,深入全区各乡镇近百所中小学进行调研。现就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报告如下:   问题   1.教师分布不合理   以前农村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乡镇中小学教师调整权力在乡镇,造成乡镇之间教师分布不合理,两极分化严重。村小、条件差的学校教师紧缺,在职教师千方百计要求调出;城镇、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小学又人满为患。有一个村小6个年级,只有5名教师,还有一个村小只有一位公办教师,其余全是村请临时代课教师。全区还有上百名计划外教师,既无法保证教育质量,又加重乡、村及农民负担。另一种现象是城镇中小学教师严重超编。有一所城市初中,有10名教师搞行管(如卫生、纪律、考勤、水电、印刷、门卫),造成人才浪费。   2.教师减员严重,补充困难   以我区为例,全区教师共减员216人,包括离退休、死亡、患重大疾病、外流到外省外县、考上公务员等。而现在教师工资实行县区统一发放,县区财力有限,保现有教师工资尚有很大困难,更无力负担新增教师工资。这两年正值初中、高中学龄人口入学高峰,教师缺编严重。而区财政无力支付缺口教师工资。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高初中教师紧缺,另一方面师范院校大中专毕业生无法按需分配到位。   3.教师素质偏低   现在农村小学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民办转公办或村聘教师,他们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教育,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因为人员紧张和学校经费紧张,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参加业务培训、到外地听课学习。在我们对5120名初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中,有2270名教师认为教师负担过重,没有时间进行教育科研活动,占问卷人的44.3%。   4.教师队伍青黄不接   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生活的环境相对于城市小学来说非常差,条件也相当困难,老教师不断退休,新教师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小学任教,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紧缺。同时,农村小学教师负担也比较重。一些生源少、教师缺的农村小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基本上是包班任教,无论语文、数学还是其他科目,都由一位教师担任,甚至还有一位教师担任几个年级课程的现象。教师应付正常教学尚且力不从心,更谈不上推行素质教育。加之不少农村小学教师处在半耕半教状态,农耕必然占去相当一部分时间,完成正常教学任务也无法保证。在对4447名小学教师问卷中,2252名教师认为工作负担重,占问卷人的50.6%。   5.“教非所学”现象普遍   相当一部分乡中学,教师不配套,数学、外语、物理、地理、音乐、美术等学科教师不足,体育教师教外语,语文教师教物理,一个专业毕业生教两个不相关学科的现象在一些学校十分普遍。在一些学校,课程是按上级规定开设了,但教师不能保证,课表形同虚设。在对4411名初中教师的抽样调查中,学教一致的有2324人,相关专业的1160人,文理跨科的703人,学历不达标的224人,教师专业化水平低。   6.教育教学设施落后   很多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乐课是教师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体育课要么是学生自己玩,要么是体育教师拿来一个篮球,几十个学生打上40分钟……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更别提教育现代化、信息化了。由于信息渠道不畅,一些边远农村小学几乎没有什么教育科研活动,这些都使得农村教师在长年的教学过程中,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工作无创新。在对5120名中小学教师专项问卷中,订阅有关教育报刊杂志仅1种和未订的有1897人,仅在写论文时阅读使用书刊资料的占810人,能熟练或基本熟练使用电脑的仅962人。   7.农村教师待遇偏低   农村教师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教书育人,享受的却是比城市教师低得多的待遇。而且区级学校好于乡镇学校,乡镇学校好于村小,村小教师除了工资,没有任何奖金、福利,广大农村教师极不公平。教师的工资、医疗、保险、养老等缺乏法律、制度保障。   对策   1.落实依法治教是根本   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等文件精神,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夯实省、市、区、乡各级政府的责任,加大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在税费改革中,要确保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不低于改革前的总体水平,并逐步有所增长,实现“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的“三保”目标。对当前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可采取分头包干的办法,中央财政包国家级贫困县,省级财政包省级贫困县。对贫困地区农村“一费制”最好不一刀切,给县里一点调控空间,因为“穷县里面有富镇,贫乡里面有富村,穷村里面有富人”。   2.关键在改革   要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认真做好教职工定岗、定员、分流工作。在核定编制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较多等特点,保证农村地区教学编制的基本需求。要进一步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教师的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结构工资制,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目标。调整中小学布局,坚决撤并在校学生少、办学效益差的农村中小学,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3.建立稳定的供给渠道   我区去年为解决教师不足问题,采取了四点措施。一是聘用了一批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二是鼓励教管站人员重返课堂,全区共有72名教管站人员重上了讲台;三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了32名高中教师,35名初中教师;四是从城镇学校富余人员中,选派110名教师下到边远穷乡支教2年。今年我们面向全区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共有1701人参加资格认定,这些人中有近一半已在中小学教学岗位。对另一半人员,我们专门成立了教育人才交流中心,统一管理,随时向各中小学和各级政府提供推介服务,使教师队伍建设有了“源头”。   4.建立向农村流动的教师调节制度   国外实行的.城乡教师“轮岗制”,可以为我们所借鉴。引导和鼓励具有相应教师资格人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镇定期服务制度。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高一级教师职务的,应当有在乡村中小学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平桥区从1995年开始建立城镇富余教师到边远穷乡“支教”制度,8年来,有500多名城镇教师下乡支教。   5.加强教师教育   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际教学能力和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开展好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使教师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成为全社会的表率。   6.减轻负担,提高待遇   在解决好教师工资县级统一发放之后,有条件的县区、乡镇可实施教师安居工程,在县城、乡镇政府所在地或农村中心集镇兴建教师公寓或教师住宅小区,实现农村中小学教师生活城镇化,使他们安居乐教。要妥善解决好教师的就医、保险、养老等问题,吸收农村教师中的优秀代表入党,参加各级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对于耕教矛盾比较突出的,各中小学可根据自身情况,尽可能缩短教师本人的农耕时间,充分保证教学时间。每年的农忙假要帮助教师在有效的时间内把庄稼收好种好。要像宣传劳动模范、科学家那样,大力宣传农村优秀教师的先进模范事迹,以待遇留人,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

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论文 篇6

一、农村教育存有的问题省思

(一)农村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亟待提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2月我国总人口13.2亿。农村人口7.2亿,占我国总人口的55%。我国53100万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3593万人,占6.8%;小学文化程度17341万人,占32.7%;初中文化程度26303万人,占49.5%;高中文化程度5215万人,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48万人,占1.2%。从上面的统计数字来看,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小学及初中文化程度的比例总计达到89%,而农业从业人员中,有数据显示这一比例高达95.7%。2006年末全国共有农业技术人员207万人,在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从业的94万人,仅占46.9%。在职业教育方面,全国只有10.8%的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这与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与更需要有职业技术人员的农村市场相比,显然是个不协调的比例。另外,成人文化技术培训供给不足,培训方式和手段落后,教育质量不高,成为我国农村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

(二)城乡教育差距过大

消除城乡教育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相比较,其主要差距主要表现在教育机会不平等、教学基础设施落后、教师队伍生存环境恶劣等方面。

有资料显示:在2000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之前,许多大中城市已经普及了高中教育,但是到2004年,仍然有至少10%的农村地区尚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的县甚至没有普及小学教育。近年来,虽然全国的学龄儿童入学率一直保持在99.1%,但由于学龄儿童的基数过于庞大,没有入学的0.9%的儿童数也几乎恒定地保持在100万人左右。据计算,自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到2000年的十五年间,中国大约有1.5亿左右的农民子女没能完成初中教育。

由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二元分割,农村教育接受着与城市教育的不同宿命,有限的教育经费向着城市学校和各级学校中的“重点”倾斜。2004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小学为1014元,初中为1074元。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的城乡之比均达到1.2:1。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小学城乡差距高达1.4:1。目前,我国对公共教育的投入占GDP的比例还远远低于世界水平,由于政府的政策导向等原因,在有限的投入中,农村教育所占的比例就更小。这就直接导致农村学校的建筑设施,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一系列基础设备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与城市学校都不可相提并论。有的农村小学想争取几万元危房改造的费用难上加难,一些城市的重点学校要进行实验室改造却可以轻而易举的争取到百万元的专项资金。

目前,从事农村教育的教师中,很多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年龄结构偏大,接受新知识较慢,业务能力需要提高。究其原因,一方面,真正的师范生或大学毕业生因为编制得不到落实不愿到农村从事教育,另一方面,农村优秀的骨干教师也因待遇和福利流向城市学校,这就造成农村教育急需教师,而城市的大量师范毕业生却找不到学校安置的尴尬局面。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我国现行体制和人事制度,从一开始就朝着偏向城市教育优先发展而存在。

(三)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

农村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东部及中西部发展规模、质量、速度、普及率和普及程度上的差异。国家统计局2007年数据显示,在受教育程度上,农村劳动力文盲、外出从业劳动力文盲、农村从业人员文盲所占比率东部及东北地区分别为7.2%、1.4%和0.6%,中西部地区分别为17.4%、2.8%和21.7%。虽然国家每年都在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但相当一段时期内地区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是无法消除的。这种不平衡带来的将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利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四)农村教育的亚健康发展

处于经济、社会和文化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经济上的弱势导致其在教育发展上的弱势。随之而来的是农村教师的地位不高、经济待遇过低、农民子女享受优质教育服务难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等一系列问题。办学资金不足是阻滞农村教育良性发展的瓶颈问题。从根本上讲,影响农村教育最根本问题是办学经费紧张,教育经费投入量不足和投入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长期以来,在教育资金投向上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重城市教育,轻农村教育。“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由于各地区县级财力的不均衡性和税费改革形成的基础教育的经费缺口,致使地方财政难以担负起农村教育投资主体的重任,而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农村教育的质量也大打折扣。因为政府的投资远远不能满足现有义务教育发展规模的需要,后来出台的转移支付政策,其转移支付数额远远少于原来的教育附加费,已有的转移支付费用经过层层划拨,甚至扣留、挪用,真正为了学校教育产生实效的已所剩无几。2001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农村学生人均公用教育经费每年低于20元的县大约有30%,公用经费一分钱没有的县有10%左右。从这个角度来看,农村教育不是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而是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当前农村教育中的学生辍学率及“返肓”率居高不下、“读书不如打工”等新读书无用论的流行也影响着农村教育的良性发展。

二、农村教育问题的消解对策

(一)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

现阶段应在落实好“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职能,调节政府间财力,实现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城市向农村、上级向基层、非义务教育向义务教育的适度转移。第一,要保证国家财政投入的总量,综合核定各地区的发展实际,逐步追加投入。第二,在目前农村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教育的现实下,应保证投入资金向农村教育的倾斜。按“存量不变,增量调整”的思路,保证其经费增长的速度高于城市。第三,在政府办学的主体条件下,通过利息贴补、专项补助、税收优惠等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鼓励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引导社会资金兴办农村基础教育。第四,加快资金预算、管理、分配和使用的法制化进程,完善农村教育资金的法规和制度。细化预算编制,硬化预算执行,强化预算监督,合理调度资金,保证教育资金不被截留、挪用和占用,以期使有限的资金投入

获取最大的教育收益。第五,根据各地经济的发展水平重新划分投入主体的责任制。在经济条件较好的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实施以县为主的投入体制;在经济条件一般的中部地区,实施省市县共同负担的投人体制;在经济条件较差的西部和广大贫困地区,实施以省市级政府为投入主体,中央负担一部分经常性的专项拨款,县级政府起辅助作用的投人体制。第六,加大对农村教育均等化的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在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中要按一个比例分离出义务教育经费,要求接受资金的下级政府用于义务教育。各地财政状况要根据其财政收支进行科学、合理测定,科学准确地把握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额的尺度,使得结构合理优化,更好地支持农村义务教育。

(二)创建城乡教育交流体系,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建立城乡教育共同体,让城乡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育方法、教育成果等方面互为融通,达到师资配备的一体化、督导评估的一体化和学校管理的一体化。这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途径。进一步落实“师役制”,即让即将从事教育行业的师范类毕业生到农村学校锻炼。这也是解决农村师资力量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师役制”一方面可以根据各地情况合理配置教师,从而有效的解决农村教师师资水平偏低、数量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对即将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也是非常有益的锻炼。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及继续深造的力度,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这是解决农村教育水平落后的根本措施。因为,农村教师植根于农村教育,更了解农村教育的问题和症结所在,这些问题和症结的消除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广大的农村教师来实现。要在农村中学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择优上岗、合理流动的用人机制,建立骨干教师的考核管理机制,尤其要注重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

(三)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如何破解农村教育公平问题 篇7

当下农村教育公平难题亟待破解,它已严重阻碍了教育均衡发展。要想实现教育公平,最关键的是人才外流的问题。教育越不公平,人才外流现象越严重。想必每一位关注教育的人都知道,一些边远地区,交通比较落后,学校基础薄弱,地域较大而生源不多,撤并不能,投入也不能。特别是随着人口流动加快,农村已产生了空壳学校、麻雀学校,而城市学校生源爆满。尽管刚毕业的老师能到农村学校任教,但不几年,他们通过各种关系纷纷调走了,学校只好分派老教师在这些学校把守。我目睹了自2000年来我校区小学由原来的108名老师减少到现在的65人了,流向城区学校的有12人,到中学的有17人,到其他部门的有8人,自然减员6人。而在剩下的65名老师中,45岁以上的有34人,占总数的52%。在农村工作三十多年,我还没有看到城里老师往农村跑的,即使有这样的现象,那肯定也是新闻材料。尤其让我吃惊的是城区一所规模很大的学校,师生比为1:10,有部分老师虽然上班,但基本上不带课。农村也出现师生比一样的现象,学校规模虽然小,但是班级数和课节数却没有减少,一周几乎没有一节空堂。相比之下哪来教育公平,又何言教育均衡?我们坚信,这一现象不仅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看到,而且是领导者都明白的事实。

一年前,我与县里一位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一起就餐,在谈到教育时,他深有感触地道出了我们的老师在层层拔高,小学老师往初中跑,往城里跑,往镇里跑,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一部分学校教师人满为患,而一部分学校师资匮乏。政府曾出台政策来扼制这一现象的蔓延,可效果甚微。究其原因,这些年来舆论宣传教师待遇丰厚,全社会都在关注教育这块大肥肉,想来分一杯羹的人太多,一股无形的力量让一部分业务精湛而又兢兢业业的老师内心不再平静,他们走出书斋,要到能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城区学校去,不想屈居农村;还有一部分人虽不是教育精英,但考虑到就医、子女受教育等情况而动用各种关系调往城区学校。有人总是指责学校一边浪费教育资源,一边又使教育资源非常紧缺,指责校长和行政管理人员在干什么,应该做好多和少的对立又统一的协调工作。可他们哪里知道,我们农村校长只有在那些没有所谓活动能力的老师面前才有自主权,根本就扛不住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你就是不放人吧,能调走的人已经到新的学校上班去了。当然,城区学校领导在学校已超编的情况下不会再接受老师调进,可来自上面的压力,也只好姑且说借用安顿,这样城里学校超负荷地养教师。

两年前,我参加县里新招聘人员接引工作会。教育局一位领导在致辞中的第一句话就是说,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代表全县奋战在教育战线上的老师们感谢政府为我们招聘新老师,给我们注入新的血液,充实我们的队伍。看到那位领导激动不已的样子,我也激动,继而又真想拍案而起,为教育补充老师倒成了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施舍。我不要你施舍,只求你别把我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老师调走就行。也许有人要说,你作为学校领导不签字放人,你的老师怎么能被调走。也许还有领导告诫我们农村学校领导,要想方设法留住人才。作为各级领导要是能充分认识这些现象,就能深刻解读农村教育公平问题,也就能寻求到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可行性方法。

如何来推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

我作为一名农村学校的校长做了许多的尝试,取得一些成绩,现整理如下。

1.激活用人机制,促进人才流通,促进校区教育均衡发展

在穷国办大教育的思想影响下,农村与城区教育差距越来越大,硬件设施一时还是无法均衡,而以教师为主的软实力达到均衡是完全有可能的。

如前文所说,我校区小学现在编在岗教师65人,学生近1800人,按照国家核定的师生比计算,老师还是相当紧缺的,尽管在这样的形势下,每年依然还有想要调走的人员,也还有相当多的老师强烈要求进中心学校本部,而在中心学校本部的老师没有一个要求到条件更艰苦一些的村小任教。在中心学校本部的老师工作积极性也不高,他们认为在本部工作多年,每年看到的只有上调的,没有下派的,老师们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面对这一情况,为了激活中心学校本部教师的工作热情,我们对中心学校本部和村小教师实行互动交流制度。制度规定二级机构正职及以上者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不列入支教人员中,其余凡在本部连续工作6年以上者均列入自愿申请支教人员之列,支教时间为一年,支教人员享受中心学校教师的待遇,且每月给予一定的下乡补助。下乡补助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两部分,基础性部分规定每一位到村小支教人员均可享受,奖励性部分根据全校区教师年度考核量化评分表结果达到优秀等次的人员方可享受;村小教师也是通过申请上挂锻炼两年,只要达到考核为良好等次也享受支教人员一样的待遇。这样一来,缓解了一些边远学校教师的短缺问题,促进了人才流通,也促进了城乡之间、同一校区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我们之所以把互动支教作为学校的一种制度,就是实施近三年来我校教师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倘若上至一个县,甚至是每个县都能这样,又何言缺编呢?而且让城里老师能体会到农村老师工作的艰辛,农村老师开阔了眼界,激发了学习的热情。校校在以教师为主的软实力上就较均衡了。

2.规范办学行为,向课堂、科研、管理要质量

当前教育形式化问题特别突出,学校办教育失去了教育的本真。这源于教育管理者行政水平很高,业务能力相对太弱,不明白如何按教育规律去办事,乃至把学校教育工作定性为对上级负责,而不是对人民负责,更不是对学生负责。特别是教育官员总是行政化,这样他们很难静下心来研究、思索解决学校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质性问题,如师生的诉求。他们希望开会,希望搞一些形式而没有什么效果的活动,于是大家都很忙,忙得不亦乐乎。我们也深感领导真的很忙,我要问,忙什么呢?忙得让人想见你一面都很难,更别说汇报工作、探讨工作。特别是现在教育机构庞大,达到精细化分工,各部门层层落实,最后真正落实到学校、落实到老师。于是指标性工作一项接着一项,老师们无心研究课堂、无心研究教学,更别说科研。许多看似高标准、严要求又很有意义的工作只好应付。以致我们的办学行为随机性很大,无规范可言,最后都流于形式。人人都知道教育是大事情,是关乎人的成长、发展的大事情,既然是大事情为什么就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去做呢?最本质的东西往往是最简单的东西,而要把最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就是办大事情。按规律办事就是回归本质,回归简单,我们为什么总要放弃最原始的甚至是原生态的东西去追求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呢?

基于这些认识,我们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政策来办学,来规范办学行为,改变评价机制,关注过程,倡导做人从扫地开始,读书从写字开始,力求把每一位老师都能做的事情做好。虽然近年来学校办学各有特色,都在创新特色,而我们追求适合我校区老师发展的管理,上好课堂四十分钟的课,不允许加班加点。各校或各年级组开展课题研究。所谓课题也很简单,就是大家在教学中、班级工作中碰到的具有类似性的问题,提交学校,学校再组织相关人员搭建平台进行研究,结题以研究结果达到课题组人人满意又经全校区推广可行可用为标准。大家为了共同的问题常常聚在一起,而管理者和组织者也与研究人员一起研究并做好研究的服务工作,从而做好、做细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篇8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为农村基础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亲情教育”被“隔代教育”或“朋友教育”所取代。这个问题, 直接关系到下一代人才的素质培养和农村未来的希望。

偏僻山村农民的经济收入较低, 又没有更好的增收项目, 只能远离家乡打工, 因此留守儿童较多。他们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生活上及道德意识上的关爱、呵护和引导, 逐渐形成情感冷漠、脾气暴躁、不辨是非、冲动易怒、爱打架斗殴等不良习惯, 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监护人以隔代监护为主, 很多是文盲, 辅导不了孩子的学习;监护意识很低, 认为自己只负责孩子的生活, 思想及学习等都不关他的事, 更没能经常与孩子谈心、沟通或与学校联系。有的监护人自己的生活条件更差, 特别到了农忙季节, 连吃饭都顾不上, 以致很多孩子上课常迟到、作业没空去做等。

外出务工的父母为了赚钱, 没日没夜地干活, 脑子里没有孩子的空间, 有时偶尔想起孩子, 往往采取物质补偿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对孩子的爱, 给孩子买游戏机、手机。这无形中带给孩子“金钱万能”的价值观, 加上爷爷奶奶过分溺爱孩子, 对于生活细节没有给予正确的指导, 对孩子的不良表现往往是包庇、怂恿, 啥都满足孩子。使孩子养成了娇气、任性、无礼的性格等;还有的家长又恰恰相反, 很少寄钱回家, 孩子的生活得不到保障, 营养严重不足, 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 常年多病。安全方面更多隐患, 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 或被烫伤烧、溺水等。

还有一部分孩子是寄养在亲朋好友家中的, 而亲友根本管不住他们, 就只能放任自流了。这些孩子会逐渐变成令教师头痛的“学困生”。这些留守儿童多数缺乏自制力及道德礼貌教育, 从不跟教师打招呼;总想在同学中当“老大”, 作业丢给同学去做甚至干脆不交;放学后, 先去网吧玩够游戏才回“家”, 没钱玩游戏时, 甚至偷东西卖到废旧收购站……

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 对自己生活学习等方面面临许多问题和烦恼, 却没人倾诉, 更没人指导。父母极少有空给孩子打一个电话, 甚至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缺乏亲情的孩子, 往往是监护人都无能为力去管教, 只能顺其自然发展。从而, 产生很多不良的心理及不良的行为习惯。如不讲究卫生, 不洗脸不漱口, 不换洗衣服等等;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 不遵守校纪校规, 自由散漫, 顶撞祖辈, 逃避管理, 甚至恶作剧……

留守儿童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方面的问题, 它已成为农村社会长期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待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共同努力, 协调合作。对此笔者建议: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必须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 树立“子不教, 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 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目前多数农民家长文化程度不高, 误以为自己只要给孩子足够钱物, 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 至于读书和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 出问题的话都是学校的问题, 该找学校算账……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父母的教育意识错误, 孩子会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以致一错再错。例如, 有个初中男生早恋, 教师告知其家长, 家长竟非常开心地问教师:“那女孩是哪个村的呀?漂亮不?他爸是谁?……”那急于找儿媳的神态无法形容。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 孩子素质不低才怪!

首先, 家长在外地打工更应主动与子女的班主任联系, 与子女联系, 与监护人联系。要经常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及各方面状况, 共同寻找教育孩子的方法, 并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再次, 要求“监护人”保证孩子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时间, 嘱咐其对孩子的行为习惯要严格要求。更重要的是父母要常与孩子沟通, 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 保证熟悉孩子不同时期的心理变化等等;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

学校方面, 对留守儿童应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情况, 教师应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同时, 教育孩子提高对周边环境的认识, 尤其是网吧、游戏厅等的认识, 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应自觉远离这些不良环境, 不误入歧途。

浅析农村幼儿教育问题 篇9

关键词:教育公平,农村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一、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

1. 农村幼儿教师工资低, 没有福利待遇, 专业素质差

师资队伍建设缺乏政策保障, 教师培训提高面临实际困难。由于编制不确定, 财政工资部分投入就不能保证。跟当地农村的人均收入相比, 幼儿园教师的收入较低。与当地农村小学教师工资收入相比相差一倍。并且由县一级财政统一拨款, 而幼一部分由村或镇补贴, 而这些民办园的教师就只是靠学生上缴的学费生存。一个幼儿教师年收入甚至比当地农民的年收入还低。大部分农村幼儿教师, 收入低, 生活压力大。不仅如此, 农村幼儿教师没有公办教师所具有的福利待遇。待遇低, 一方面使得优秀的教师流失严重, 另一方面也使得许多优秀的青年不愿意选择这一职业。

2. 家长文化水平低, 教育观念落后

在农村很多年轻的家长自身文化水平不高, 对幼儿教育的理解不深, 以传统经验教育幼儿, 由于没有科学的指导, 导致幼儿教育出现两个极端:要么重视生理需求, 忽视精神领域的需求, 要么盲目超前和过度教育, 采取“拔苗助长”的方式, 对孩子施行识字、数数的教育。更有甚者, 还采取体罚和变相体罚等不正确的教育方法。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 幼儿教育是人的启蒙教育, 它不仅为幼儿进入小学做准备, 而且是为整个人生奠定基础。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农村幼儿入园率极低一直没有得到根本好转, 很多家长认为幼儿上不上幼儿园没关系, 在幼儿园也学不到什么东西, 不如自己带, 还能节省一笔开销。所以农村幼儿入园率远远落后于城市, 就直接导致了农村幼儿与城市幼儿在最为重要的启蒙教育阶段就“不平等”。

3. 农村幼教经费严重不足

我国农村幼儿教育经费长期短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冯晓霞介绍, “我国政府学前教育投入大概只占到教育经费的1.3%, 而国际平均水平是3.8%, 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现象, 整体来讲就是政府投入不足而1.3%的投入没有投向最需要的人群。”由于目前农村无专项幼教经费, 大多是农民自己花钱办幼教, 但农村幼儿园的收费受当地农民收入的制约。资金短缺始终困扰着农村幼儿教育幼教事业的发展。

4. 农村幼教“小学化”现象严重。

农村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突出, 社会对幼教的功利性期待强烈。特别是很多农村家长认为幼儿园办的好不好, 就看娃娃能认多少字, 能算多少题。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要求, 把幼儿园办成了“小学预备班”。农村幼教的现状是基本是“小学化”管理。教学内容方面, 虽然使用的幼儿园学前班教材, 但是读、写、算训练成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幼儿听, 教师念、幼儿读, 教师做、幼儿看的“灌输式”方式。

二、农村幼儿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 传统的农业文化是影响农村幼教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

在我国, 农民的观念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相对传统和保守, 制约了农村幼教的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以中原文化为中轴的农业文化, 在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背景下产生的文化, 具有一种自我调节机制, 它的发展具有独立性。在这种环境下, 农民自给自足, 自己在家照看孩子, 没有必要让别人来照看孩子, 幼儿教育对他们来说是可有可无的。同时, 他们在观念上也很难意识到儿童早期教育对人一生的价值。

2.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农村幼教发展滞后的制度原因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作为一种不平衡的结构, 是一种城市明显优于农村的、有差别的结构, 在这种背景下, 农村的孩子要么选择无奈地做农民, 要么选择通过各种努力离开农村, 在现有的体制下, 升学对他们来说是唯一的出路。农村幼儿教育逐步演变为“离农”教育。现行的教育制度的设置与安排使他们有基础进入城市, 但在二元制的结构下, 教育资源分配、就业等的城市人口所拥有的特权又使他们的愿望很难实现。

3. 对农村幼教问题重视程度不够

农民自身由于种种原因, 往往忽视了农村幼儿教育, 而各级政府应该对农村幼教问题给予重视, 并争取解决。而现实是农村幼教管理力量薄弱, 机构不健全、人员缺乏, 管理不到位, 指导监督不力, 缺乏相关的政策和管理措施, 事业没有政策保障。

而各级政府也没能对此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农村幼儿教育普遍没有受到政府的重视, 管理力量十分薄弱, 幼教的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缺乏, 管理不到位, 指导监督不力, 缺乏相关的政策和管理措施, 解决问题无法可依, 幼教事业没有政策支持和保障。

三、解决农村幼儿教育的办法与措施

1. 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当前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观念落后造成的, 农村幼儿家长较繁忙, 知识水平、观念也较落后, 他们认为教育是幼儿园的事, 把孩子送入幼儿园便完事大吉, 家长忙于农事, 很难抽出时间来教育孩子。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可以建立与家长的联系, 让家长了解现代的教育理念, 参与到幼儿教育中来, 另外改变家长必须转变那种认为教育就是读书、认字的观念, 不要把幼儿的学习与学校教育等同, 教师和家长必须从根本上认识“活动”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

2. 提高农村幼儿教师待遇, 稳定教师队伍, 多渠道培训幼儿教师

农村幼儿教育的普及不只是教师的事情, 而是关系到全社会。为稳定农村幼教师资队伍, 教育主管部门应从制度上给予农村幼儿教师稳定的政策保障。明确农村公办专业教师的身份和待遇, 确定公办教师为主体农村幼儿教师体制, 保护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 提高教师的地位, 改善教师的待遇, 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多种方式开展师资培训, 提高幼教质量。提高幼教质量, 关键在于教师。针对当前农村幼教素质不高的实际情况, 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教育。如举办相关的讲座、促进学校之间的互相交流, 开办短期培训班等, 使幼儿教师及时了解幼教最新动态, 更新教育理念, 培养与造就一支合格的幼儿教师队伍,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 对农村幼儿教育立法

应该把农村的幼儿教育制定幼儿义务教育法。对农村幼儿特别是单亲、孤儿、孤疾给予补贴照顾, 由于免费辍学率减少, 复学率上升, 这样做还会增强家长送孩子上学的信心。现代社会对幼儿教育越越重视, 可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力度, 对农村幼儿教育投入, 争取让每一个农村幼儿都接受幼儿教育, 让他们也能享受教育带来的快乐和公平。

鉴于上述原因, 政府应当担当起解决农村幼儿教育的主导作用, 合理分配资源, 制定和执行针对有利于农村幼儿教育的政策和法规, 从而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我们期待着祖国所有

浅谈元素提取法在纹样设计教学中的运用

刘琳 (浙江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浙江杭州310023)

摘要:“发明新图案的可能性实际上是没有极限的……你的努力是否能收到成效主要取决于你对形式和比例的敏感程度……”格雷特尔·齐默尔曼 (Gretl Zimmermann) 在《草星》 (Straw Stars) 一书中提到:任何单一或复杂的元素经过艺术处理, 可以形成千变万化的图案。对设计元素的提取与重构, 是纹样设计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然而, 如何将收集到的灵感处理成可运用的设计元素, 这一步骤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却难以入手。在此笔者总结出几种易于掌握的方法, 以供初学者参考。

关键词:元素提取法;纹样设计

一、灵感——印染纹样设计元素的提取

在教学实践中, 由于学生们对各个事物的观察角度和生活体验的差异, 纹样设计的灵感源是多种多样的, 因此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各种情况下的元素提取法, 在教学沟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写实法

纹样写实法大致分为照片效果和手绘效果两种。照片效果是用相机完全真实地再现事物, 经过一定构图处理组合成纹样。用电脑喷绘或转移印花技术制作出的面料纹样层次丰富, 效果生动逼真。手绘效果是运用较为写实的艺术绘画方式进行表现的, 可以结合各种绘画技法和工具:水彩画、铅笔素描、油画、国画、水溶性彩铅画、粉彩画等。在忠实再现原物的基础上, 结合具体技法特点对事物进行艺术处理, 例如色彩、笔触、肌理等, 其优点是纹样风格强烈, 艺术趣味浓厚。

2.简化法

在收集设计元素时, 我们发现自然界的事物形态是复杂多变的, 在纹样设计作品中不可能都一一展现。因此对客观事物进行主观处理, 运用“减法”或者“提炼法”去掉部分细节, 抓住突出的特点十分必要。纹样是基于二维的艺术, 简化的第一步可以使其平面化, 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线条和块面。国画中的线描法就是最好的范例。传统的花头变化练习, 首先通过线描速写的形式记录下花卉的形态, 然后运用各种线条表现进行深入变化:几何感的线条、抖动的线条、柔软的线条、粗犷的线条、奔放的线条……每种变化都能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和心理感受。除线条变化外, 还可以将花头简化成块面效果, 先从影绘法入手, 再进行其他变化。此外, 局部简化法也是较常用的, 简化的同时保留部分代表性细节, 甚至进行夸张处理, 繁与简形成对比, 增加戏剧效果, 使主题更加突出。

3.框构与填补法

框构与填补法, 可以理解为在建筑框架上添砖加瓦。“框构”制定出图案区域的界限, “填补”即在划出的区域内组织构图成分。这是一种比较容易被初学者控制的“加法”。可以运用相同或者相异的元素, 对纹样的空隙处进行填充, 前提是填补元素的外廓型必须适合框构空隙的造型, 外框才能与填充的纹样和谐共存, 反之则有可能形成冲突, 难以合为一体。近年来, 国内外流行的一种纹样填充法, 是这一方法的延伸。即提取某一事物的孩子———无论城乡、不分贫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为实现各自的理想前进。

的外廓型, 以影绘形式表现, 再以其他纹样进行填充或覆盖, 原事物的意义被隐去, 形成一个新的图形整体。

4. 重构法

随着电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 方便设计师打破事物原来的形态, 快速组合成新的造型。这是纹样设计中常用的一种装饰手法。将单个独立元素经过平移、旋转、切割、反射等变化, 组成新的设计元素。把两点之间的一段距离按照某种特定轨迹 (直线、曲线或者不规则线条) 从一处移到另一处, 这样沿轴线一段段移动, 就能组合出有节奏的图案。或者把单独元素的一点定位, 用它来画圆圈或者旋转出某种角度, 记录下其中一些物体轨迹, 疏密可自己调节, 也可以形成新的图案。

5. 重叠法

这是多种元素相互叠加的一种方法, 优点是纹样层次丰富。选取两种或者多种元素, 以覆盖、透叠、删叠等方式组合, 所选元素之间的造型或类似或完全不同, 抽象图案与具象图案之间也可以混合叠加。但组合效果必须符合美学原则, 切忌杂乱无章。

6. 联想法

联想法是纹样变化中较见功力的一种方法, 设计师需要一定的美学基础作为铺垫。从一个原始事物联想到多种造型, 要求设计者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 打开思路对其进行造型和动态等方面的扩展。对于初学者来说可以有两种训练方法。第一种是进行无限扩展的想象练习, 用英文字母来表示就是:A-A1-A2-A3……即从一个图案联想到其它图案, 慢慢变化。第二个是目标物联想练习, 从图案A联想到图案C, 中间再设置几个过度造型:A-AB-B-BC-C, 用这种目标性极强的训练来锻炼学生对造型变化的控制能力, 较为适合初学者。

7. 拼贴法

拼贴法是国内外许多纺织品专业对学生进行纹样设计训练的方法之一, 其优点是效果直观易于掌握。在收集大量主题图片资料的基础上, 对这些资料进行筛选、剪切、组合, 必要时还可以结合手绘或添加其他材料。最后扫描进入电脑, 对造型和色彩进行深入地提炼修饰, 必要时还可以混合加入其它表现方法。

二、灵活应用综合处理

除了以上列举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设计元素提取方法, 还有错视法、电脑软件处理法等等。每种方法各有优势, 并且彼此之间并不矛盾。将两种或者多种方法综合考虑, 可以帮助设计师打开思路, 变化出无穷无尽的纹样。在学习初期指导学生单独选择其中的一至两种方法进行练习, 帮助他们尽快入门, 但在教学后期教师需鼓励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灵活地组合变化, 切忌割裂地看待问题。

参考文献

①刘培英.关注早期发展问题推进幼儿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访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J].教育导刊, 2008, (1) :8~10.

②于冬青.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分析及相关建议[J].事业发展与管理, 2005, (11) :27~29.

③于冬青, 梁红梅.中国农村幼教师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EB/OL]. (2008-03-06) http://www.gxpredu.com/xxlr1.aspID=6353.

④蔡迎旗, 冯晓霞.论中国幼儿教育财政投资体制的重构[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6, (2) :21~24.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01~2006) [M].中国统计出版社.

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论文 篇10

一、农村教育存有的问题省思

(一)农村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亟待提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2月我国总人口13.2亿,农村人口7.2亿,占我国总人口的55%。我国53100万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3593万人,占6.8%;小学文化程度17341万人,占32.7%;初中文化程度26303万人,占49.5%;高中文化程度5215万人,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48万人,占1.2%。从上面的统计数字来看,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小学及初中文化程度的比例总计达到89%,而农业从业人员中,有数据显示这一比例高达95.7%。2006年末全国共有农业技术人员207万人,在农业生产经营单位从业的94万人,仅占46.9%。在职业教育方面,全国只有10.8%的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这与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与更需要有职业技术人员的农村市场相比,显然是个不协调的比例。另外,成人文化技术培训供给不足,培训方式和手段落后,教育质量不高,成为我国农村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

(二)城乡教育差距过大

消除城乡教育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相比较,其主要差距主要表现在教育机会不平等、教学基础设施落后、教师队伍生存环境恶劣等方面。

有资料显示:在2000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之前,许多大中城市已经普及了高中教育,但是到2004年,仍然有至少10%的农村地区尚没有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有的县甚至没有普及小学教育。近年来,虽然全国的学龄儿童入学率一直保持在99.1%,但由于学龄儿童的基数过于庞大,没有入学的0.9%的儿童数也几乎恒定地保持在100万人左右。据计算,自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到2000年的十五年间,中国大约有1.5亿左右的农民子女没能完成初中教育。

由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二元分割,农村教育接受着与城市教育的不同宿命,有限的教育经费向着城市学校和各级学校中的“重点”倾斜。2004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小学为1014元,初中为1074元。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的城乡之比均达到1.2∶1。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小学城乡差距高达1.4∶1。目前,我国对公共教育的投入占GDP的比例还远远低于世界水平,由于政府的政策导向等原因,在有限的投入中,农村教育所占的比例就更小。这就直接导致农村学校的建筑设施,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一系列基础设备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与城市学校都不可相提并论。有的农村小学想争取几万元危房改造的费用难上加难,一些城市的重点学校要进行实验室改造却可以轻而易举的争取到百万元的专项资金。

目前,从事农村教育的教师中,很多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年龄结构偏大,接受新知识较慢,业务能力需要提高。究其原因,一方面,真正的师范生或大学毕业生因为编制得不到落实不愿到农村从事教育,另一方面,农村优秀的骨干教师也因待遇和福利流向城市学校,这就造成农村教育急需教师,而城市的大量师范毕业生却找不到学校安置的尴尬局面。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我国现行体制和人事制度,从一开始就朝着偏向城市教育优先发展而存在。

(三)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

农村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东部及中西部发展规模、质量、速度、普及率和普及程度上的差异。国家统计局2007年数据显示,在受教育程度上,农村劳动力文盲、外出从业劳动力文盲、农村从业人员文盲所占比率东部及东北地区分别为7.2%、1.4%和0.6%,中西部地区分别为17.4%、2.8%和21.7%。虽然国家每年都在加大基础教育的投入,但相当一段时期内地区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是无法消除的。这种不平衡带来的将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利教育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四)农村教育的亚健康发展

处于经济、社会和文化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经济上的弱势导致其在教育发展上的弱势。随之而来的是农村教师的地位不高、经济待遇过低、农民子女享受优质教育服务难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等一系列问题。办学资金不足是阻滞农村教育良性发展的瓶颈问题。从根本上讲,影响农村教育最根本问题是办学经费紧张,教育经费投入量不足和投入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长期以来,在教育资金投向上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重城市教育,轻农村教育。“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由于各地区县级财力的不均衡性和税费改革形成的基础教育的经费缺口,致使地方财政难以担负起农村教育投资主体的重任,而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农村教育的质量也大打折扣。因为政府的投资远远不能满足现有义务教育发展规模的需要,后来出台的转移支付政策,其转移支付数额远远少于原来的教育附加费,已有的转移支付费用经过层层划拨,甚至扣留、挪用,真正为了学校教育产生实效的已所剩无几。2001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农村学生人均公用教育经费每年低于20元的县大约有30%,公用经费一分钱没有的县有10%左右。从这个角度来看,农村教育不是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而是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当前农村教育中的学生辍学率及“返盲”率居高不下、“读书不如打工”等新读书无用论的流行也影响着农村教育的良性发展。

二、农村教育问题的消解对策

(一)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

现阶段应在落实好“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财政职能,调节政府间财力,实现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城市向农村、上级向基层、非义务教育向义务教育的适度转移。第一,要保证国家财政投入的总量,综合核定各地区的发展实际,逐步追加投入。第二,在目前农村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教育的现实下,应保证投入资金向农村教育的倾斜。按“存量不变,增量调整”的思路,保证其经费增长的速度高于城市。第三,在政府办学的主体条件下,通过利息贴补、专项补助、税收优惠等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鼓励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引导社会资金兴办农村基础教育。第四,加快资金预算、管理、分配和使用的法制化进程,完善农村教育资金的法规和制度。细化预算编制,硬化预算执行,强化预算监督,合理调度资金,保证教育资金不被截留、挪用和占用,以期使有限的资金投入获取最大的教育收益。第五,根据各地经济的发展水平重新划分投入主体的责任制。在经济条件较好的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实施以县为主的投入体制;在经济条件一般的中部地区,实施省市县共同负担的投入体制;在经济条件较差的西部和广大贫困地区,实施以省市级政府为投入主体,中央负担一部分经常性的专项拨款,县级政府起辅助作用的投入体制。第六,加大对农村教育均等化的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在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中要按一个比例分离出义务教育经费,要求接受资金的下级政府用于义务教育。各地财政状况要根据其财政收支进行科学、合理测定,科学准确地把握一般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额的尺度,使得结构合理优化,更好地支持农村义务教育。

(二)创建城乡教育交流体系,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建立城乡教育共同体,让城乡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育方法、教育成果等方面互为融通,达到师资配备的一体化、督导评估的一体化和学校管理的一体化。这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途径。进一步落实“师役制”,即让即将从事教育行业的师范类毕业生到农村学校锻炼。这也是解决农村师资力量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师役制”一方面可以根据各地情况合理配置教师,从而有效的解决农村教师师资水平偏低、数量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对即将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也是非常有益的锻炼。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及继续深造的力度,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这是解决农村教育水平落后的根本措施。因为,农村教师植根于农村教育,更了解农村教育的问题和症结所在,这些问题和症结的消除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广大的农村教师来实现。要在农村中学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择优上岗、合理流动的用人机制,建立骨干教师的考核管理机制,尤其要注重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

(三)调整农村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目前,要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的成果,减小辍学率,提高教育质量,保证下一步基础教育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同时,立足于农村经济,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这不仅可以转移大量的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还可以让有一技之长的农村劳动力面向农村找出路,促进农村本土经济的发展。第一、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的办学模式改革。实行多种学制、多种课程类型的相互融合、协调的弹性动态结构,打通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衔接通道。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内部建立“多入口”和“多出口”的通道,为农村青年开辟成长成材的多种途径。第二、从农村实际出发实行开放式教育。实行课内外和校内外教学、生产劳动、科技服务“开放型”教学体系。在坚持以课堂为主体的同时,重视学生的实践性教学,要让学生在生产劳动中增强劳动观念,树立兴农爱农、服务农村的思想意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2007年统计公报[Z].http://www.stats.gov.cn

[2]张玉林.中国教育:不平等的扩张及其动力[J].联合早报网.http://www.za-obao.com

[3]许永武.城乡学校教育差别初探及建议[J].科学教育, 2008 (8) .

[4]孙文学.我国农村教育的主要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农业教育, 2005 (3)

[5]何菊芳, 季诚钧.农村基础教育财政投入问题新探[J].甘肃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4) .

[6]潘红.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问题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J], 2008 (8) .

有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篇11

当今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仅是教育方面的问题,它其实是我国社会发展阶段中的一个特殊产物,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因此,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不能停留于教育自身改革和完善的层面,而应该将其放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上来思考,从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层面寻找对策。

一、政府层面

政府的责任主要是在政策层面上采取措施,确保教育的公平、和谐发展,这是政府的使命所在。具体来说,其一,政府的底线是确保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义务教育逐步实现全部免费,从受教育机会上确保留守儿童都要有学上。其二,要进一步落实有关法律、法规、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落实政府应担负的责任。其三,打破二元制的城乡户籍壁垒,接受留守儿童在父母务工所在地入学。

二、家庭层面

家庭是教育儿童、少年最重要的场所,家庭教育对子女将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长期在外务工的父母来说,首先,要纠正一个认识上的错误,即仅关注挣钱给孩子吃好、穿好等物质上的满足,取而代之的是要加强与孩子情感的沟通,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爱,巩固亲子关系。为此,父母要充分注意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要注意时间上不能相距太久,最好能做到每周交流一次,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其次,还应十分重视孩子监护人的选定问题。如果没有相当可靠的人代为监护,父母最好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加强对留守子女的关心呵护。

三、学校层面

学校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上应担当“主角”,因为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学校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第一,学校的教育理念要更新,即从单纯追求升学率转向追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上来。第二,针对班级中关注“共性”多,而忽视留守儿童特殊群体或个体的情况,并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形成一个温暖、宽松的成长环境,第三,学校应逐步建立并切实执行留守儿童监测制度,建立留守儿童的个人档案,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根据情况进行分类教育管理,让在留守儿童身上发生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四、社会层面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仅依靠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力量很难彻底解决,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介入。根据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社会的可作为是加强和完善农村社区教育组织或机构建设,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失的弥补作用,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

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论文 篇12

一、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的意义

(一)发展农村教育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大力推进农村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整体推进生产力的进步,教育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2003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将农村教育放在了建设小康社会的突出地位,认为农村教育的质量直接关涉全国教育工作整体成效,强调了农村教育在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战略作用。由此不难看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伟大的系统工程,重视、办好农村教育,作用不可小觑,因为它关乎系统工程的整体效应,要整体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强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二)发展农村教育可以提升农村人口素质,增加福利

经济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与他的收入呈正相关。据美国经济学家D. Gale Johson分析,“中国农民在校时间每增加一年,其收入就可增长3.6%~5.5%”[2]。从总体上分析,知识创造财富是不无道理的,农村劳动者知识的多寡直接影响他们的经济收益,显然接受更多教育的劳动者,其收入一般高于较少接受教育的劳动者,这主要是由于劳动者收益的增幅与其使用先进科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密不可分的。千方百计提升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养,着力增强对农民技能的培养,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还不富裕的根本途径。

(三)发展农村教育是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要求

农村教育在全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取得了飞速发展,然而农民整体素质还不高,文盲、半文盲的数量还很庞大。由于广大农民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对子女教育的观念,加之农村教育设施不完备,导致教育质量不尽如人意,这直接影响我国国民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唯有花大力气狠抓农村教育,根据地区发展实际同步规划,通盘考虑农村教育实际,才能从根本上构筑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减小城乡教育反差,培养广大农村真正需要的农业和非农业人才,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四)发展农村教育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根本措施

发展农村教育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总体上,接受的文化教育越多,就更容易掌握先进的方法和技能,更容易被非农产业所吸收。我国农村广大劳动者唯有受到更好教育,才有可能在党的富民政策下实现增收、致富、奔小康的目标。笔者以为要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适应城乡统筹发展,只有全力以赴地推进农村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大农村是中国的国情。农村教育跛足前行,势必造成农村人口素质低下,也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唯有全国高度重视,真抓、狠抓、实抓农村教育,农村教育工作才能趟出自己的路子来。

二、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

(一)农村教育整体水平不高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2000年,全国仍有8 507万文盲,其中城镇为1 842万文盲,农村有6 665万人。城镇的文盲率为4.04%,农村为8.25%”[3]。“2001年,我国仍有450个县未实现‘普九’,集中在最贫困的西部农村地区,覆盖了数千万人口,成为新文盲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4]“农村基础教育无论是从质量还是数量方面讲,水平都比较低。我国义务教育整体水平不高,主要原因是农村‘普九’的效果较差。与城市相比,我国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完成率比较低,农村学生的流失、辍学问题仍然比较严重。”[5]

(二)农村教育定位有偏颇

当前,在我国广大农村,升学依然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农村学校以考上重点高中和大学为荣,可以说农村学校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为高等教育输送生源的工作坊。不难看到大多数进城就读的学生毕业后将永远留在城里工作生活,也就是说农村教育的硕果被城市无情地摘取,除此之外,由于社会畸形地看重学历教育、轻视职业教育,导致农村职业教育背离“三农”服务主旨,农村依然被知识贫困、技术贫困所困扰。由于农村教育定位简单,造成普遍的“离农”现象,这表明农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理念并未落到实处,最为严重的是“读书无用论”在农村的再次兴起。

(三)农村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教育经费短缺始终是我国教育面临的普遍问题,而农村教育特别是经济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经费短缺问题更为突出。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致使教育在政府整体投入中比例偏低,与发达国家比较,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明显偏低。20世纪80年代,世界发达国家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就已超过了5%,如美国(1983年)为6.8%,日本(1983年)为5.6%,加拿大(1985年)为7.2%,原苏联(1983年)为6.6%,就连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在1985年也达到了3.7%,而我国同期始终在2%徘徊,直到2001年,我国才勉强达到3.19%。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本来基数就小,在三级教育(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结构分配中,投入明显向高等教育倾斜,基础教育投入尤显捉襟见肘。

(四)农村师资队伍不尽如人意

伴随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快速发展,长期积累的农村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日益凸显,经济落后地区状况更加令人揪心。

1.农村教师待遇偏低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城市教师待遇明显优于乡村教师,这势必在较深层次上影响农村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数据显示,“普九”使得农村地区欠债约500亿元。尤其在2001年后,国家为了切实为农村减负,税费改革取消了教育附加费和教育集资,农民不再每年担负教育经费,这固然是一个很好的政策,然而后续的教育经费转移支付机制又没有及时构建起来,这便必然加大了农村教育经费不足的缺口。

2.农村师资力量短缺

曾经的中等师范院校为广大农村培育了很多优秀的人民教师。在艰苦的环境下,他们默默无闻、甘于奉献,为祖国培养了几代优秀人才。而今,农村教师“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为这支队伍注入新鲜血液迫在眉睫。然而由于长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教师人才的吸引力将更加缺乏。农村学生也不愿再报考师范类院校,这势必导致农村教师更加紧缺。

3.农村教师师资水平有待提升

鉴于我国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教师的继续教育就显得十分迫切。然而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盛行,使得整个社会都呈现出继续教育=获取文凭的态势,现实确实表明文凭对于涨工资、评职称、获晋升好处无处不在。作为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其培训动机是为了提升教师素质还是瞄准那巨额的经济利益值得推敲。在此种无奈的体制下,即便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档次再提高一点,投入再多一点,估计其整体素质也很难有较大的实质性提升。

三、新形势下发展农村教育的路径探析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愿景。农村教育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奠基性工程和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应该找准农村教育的落脚点和着力点,积极探索农村教育的有效途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巩固“普九”成果,完善基础教育体系

经过各级政府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国已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成果来之不易,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双基”实现是低层次的,其基础是很不牢固的,随时有可能反弹。为此我们必须积极巩固“普九”成果,真正认识到发展基础教育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农村教育教学基础设施,配套实验实习设备,坚决制止农村教育乱收费现象,使农村适龄青少年能有一个与城市青少年同样良好的受教育环境。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是保证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大力推进农村教育教学改革

农村教育教学改革应紧紧抓住农村现实,注重政策引导,着力提升实践能力与就业能力;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拓展办学规模,提升办学效益。课程一向被认为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所以我们应该加大投入,下决心推进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改革农村义务教育课程,突出“三农”特色,唯有这样农村基础教育全面、协调、跨越式发展才有实现的可能。然而现在所有课程都无不以应试教育和升学考试为中心,这种课程设计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诉求显然是背道而驰的,至于促进农村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就更是无从谈起。故而改革现有课程结构,构建面向“三农”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中课程体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三)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改革

温家宝总理在谈到农村教育改革时曾指出,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前提下,要时刻把握为“三农”服务的方向,全面拓宽农村教育服务领域,重点突出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不断满足广大农村劳动者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换而言之,以就业为导向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着力点,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充分发挥科教兴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智力支撑作用,加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安排等改革,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进而提升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

(四)健全农村教师基本制度建设

1.建立教师职业准入制度

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专门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它规定着从事教师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普遍建立了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这标志着教师岗位实行市场化资源配置及教师职业社会化的开始。实施教师职业准入制度将有利于推进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为实施教师聘任制打下基础,对于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增进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吸纳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大有裨益。

2.完善农村教师聘任制度

要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村教师聘任制度的实行。在学校内部,应赋予学校法人一定的权力,实行校长负责制,推行教师工资总量包干制及学校内部结构工资制度。成立以校长为主要责任人的教师聘任管理委员会,同时设立相应的教师职称职务评定评议小组,健全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学校内部调解制度。通过建立一系列制度,为实施教师聘任制度保驾护航。

3.建立有效的师资流动机制

传统人事管理体制导致很多人一辈子就从事一个行业一个职业,行业间很少有人员的自由流动,这种传统落后封闭的体制既不利于人们充分发挥自身才干,也使得教育部门流失了大批热衷于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时代的飞速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打破这种桎梏,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向全社会吸纳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同时,将不愿意、不适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调出教育系统。逐步建立教育系统与其他行业部门的人员交流渠道。同时利用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在农村逐步建立浮动工资制度和轮岗津贴补助制度,引导优秀人才到广大农村干事创业。

4.建立农村教师工资保障体系

完善教师工资发放体系,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所在地编制实际,对农村学校核编定员,财政部门根据学校编制及中央财政标准核定工资总额并全盘统一考虑,教师工资由县财政部门委托银行统一核定发放,将教师工资直接拨入教师本人工资账户。同时为了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还应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制度。对挪用挤占克扣教师工资的单位要追究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为了鼓励贫困地区的老师,国家可设立贫困地区教师岗位津贴,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确保师资队伍稳定并吸引优秀的外来教师。

5.健全政府支持体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行业都有了较大程度的开放,然而教育却还是依靠国家计划,最为突出的就是教师工资,完全依赖于政府经费投入,而且教育只能依靠国家有秩序地指导和规划,而不能依靠市场自由配置资源。由此可见,教师尤其是广大农村教师的待遇提高,从根本上要取决于政府的决策和意志。各级政府应站在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对属地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负总责,把发展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来抓,要像抓经济工作那样狠抓教育工作落实,确保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根据社会整体发展态势适时调整农村教师工资标准,从制度层面着实提升教师工资待遇,确保农村教师地位提高。

参考文献

[1]温家宝.温家宝在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10/29/content_1149962_1.htm.

[2]王学增,刘颖,王璐.大力培育新型农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教育探索,2008,(3):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4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4]范春生,葛素红.新闻观察:“普九”后辍学反弹值得警惕[N].中国教育报,2001-10-22.

上一篇:初中作文教学三步曲下一篇:《阿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