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河北模式”及其评价?

2024-08-04

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河北模式”及其评价?(通用5篇)

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河北模式”及其评价? 篇1

龙源期刊网 http:// 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河北模式”及其评价

作者:王慧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04期

摘 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实行国家统包、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的管理体制。改革开放以后,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改革现有管理体制,调动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办学的积极性,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1982年,河北省率先打破国家包揽的格局,在全省范围的对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被称为“河北模式”。对这一改革的缘起、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的发展过程以及改革所取得的成效和影响进行全面爬梳,并对其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加以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20世纪80年代初;河北省;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评价

中图分类号: G5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14)04-0072-05 教育管理体制,即国家组织和管理教育的形式、方法和制度的总称[1]749,它涉及教育系统的机构设置、职责范围、权利划分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包括教育领导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和师资管理体制,是教育系统得以运行的保障。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决定着农村中小学发展的方向和程度,是决定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因素。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基础教育主要实行国家统包、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管理的体制,这一体制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造旧学校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它突出弊端是县教育主管部门统得过多,管得过死,责任划分不清。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农村中小学经费的筹措、教学条件的改善以及落实民办教师的待遇等问题,要依靠乡政府组织群众去解决,而乡政府对学校的人事、财务、教学等又无权实施必要的管理,结果形成了教育主管部门无力办教育、乡镇政府无权管教育的“条块”分割现象,致使农村中小学许多实际困难长期无法解决,严重限制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1982年,河北省在全国率先打破国家包揽的格局,在全省范围内对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有学者称之为“河北模式”[2]178。本文对此次改革的缘起、主要内容和发展过程、以及改革取得的成效和影响进行全面爬梳,并对其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加以总结和反思。

一、改革的缘起

1978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将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同时,全会做出《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

龙源期刊网 http:// 问题决定(草案)》,提出了25条农村改革的政策,启动了农村经济改革。1979年,十一届四中全会做出《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建立健全农业生产责任制。到1981年,“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3]994。河北省农村也普遍推行了各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提高,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广大农民深刻地感到没有科学文化知识难以脱贫致富,因此,他们迫切要求办好农村中小学,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的人才。但当时河北省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很低。河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80%的劳动力在农村,1982年,全省文盲、半文盲占人口总数的1/5强,其中青少年文盲就有300万人之多[4]15,他们多集中在农村。更为严重的是,当时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校发展陷入困境,步履艰难,突出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办学条件差。大多数农村学校破破烂烂,就连经济条件较好的藁城县还有300多间危房,课桌椅缺口3200多套,教学仪器、图书资料、文体器材除县城中学有一部分外,农村中小学基本没有

[4]16。1982年,全省中小学危房面积达98万平方米,课桌、凳缺口270万套,农村学校的教学仪器甚至一无所有,“黑屋子、土台子、泥孩子”就是农村小学的真实写照。

二,教育质量不高。1982年,河北省140个县中只有18个县基本普及了小学教育,小学毕业生的合格率在40%左右,初中毕业生的合格率仅为20%[4]15。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王 慧: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河北模式”及其评价

三,教师待遇低下。民办教师的待遇难以落实,在实行生产责任制后,教书与种田的矛盾使很多教师不安心教学工作,忙于耕种责任田,甚至出现了农忙时节不少“老师种地,学生自习”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

多年来,农村基础教育实行国家统包、县级管理的体制,这一体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国家财力不足、责权划分不清等问题,一方面,国家包揽容易导致乡村干部、群众产生依赖思想;另一方面,国家教育投入不足,乡村干部想管也管不了,群众办学积极性不高。现行的管理体制不仅无法缓解河北省农村基础教育的“贫血症”,反而使农村基础教育陷入了恶性循环困境。

国家统包的管理体制和中小学低劣的办学水平,与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农民的脱贫致富的愿望相去甚远。如果不能尽快改革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摆脱这一困境,就会成为农村经济改革的羁绊,阻碍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和进程

龙源期刊网 http://

(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1982年12月至1983年2月,时任河北省委书记高扬(1909-2009)先后到河北省廊坊、保定、衡水等5个地区的十几个县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倾听广大农民迫切要求办好农村中小学的心声,深入了解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情况。在全面剖析现行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利弊、汲取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他撰写了《关于办好农村中小学的意见》[5]129,主要包括八方面内容:

1.将小学、初中划归民办,即分别由农村社队负责办;高中、师范、农中、其他职业中学及每县

一、两所或三、四所作为示范的初中由国家办。2.取消民办教育的补助费,将这部分经费用于国办学校。

3.划归民办的中、小学原由国家支付工资的教师改为由社队发工资,连同原民办教师的工资,实行随学校所在社队农民收入“水涨船高”的浮动办法,或实行由各县规定最低工资限额,在限额以上随学校所在社会农民收入浮动的办法,或实行固定工资之外另外补贴奖金的办法,以提高教师的实际工资水平。原国办教师如果所得工资低于原工资(包括补助费、福利费)其差额可由国家补贴。

4.国办、民办的所有教师应实行普遍轮训、定期考核、淘汰和实行招聘的制度。每县都应创办师范学校,输送新的、高水平的师资。

5.民办中、小学的校舍、教具、图书、实验仪器及文体用品等,应迅速按国家规定标准修建和购置,其经费连同教师工资应采取社员公议,动用社队原有公共积累、提高社员生产提留比例及酌量增收学杂费等办法来解决。

6.农村社队都应组成教育委员会,由热心教育的、在社队有威望的人员参加,在社(乡)、队(村)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管理教育事宜。

7.国办高中、师范、农中、其他职业中学及示范初中(一般的可在高中内办若干初中班)应大量增加经费,用来改善教学设施及提高教职员的工资、增加奖励及举办生活福利事业。增加经费来源包括:增加省、专、县三级财政用于教育的经费份额;组织勤工俭学,县应给予必要的扶持及合理的照顾;酌量增加学杂费;奖励、表彰热心教育事业的人物捐资兴学等。8.国家对贫困社队所办的中、小学给予一定数额的经费补贴。取消现行补贴办法,实行补贴包干、一年一定的办法。

上述“八条意见”的核心是改革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即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概括来说就是:农村小学、初中归社(乡)、队(村)办,乡、村成立教育委员会;县集中办好高中、师范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和示范性初中;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小学、初中的办学经费由乡、村负责集资,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师待遇,对贫困社队所办的中、龙源期刊网 http:// 小学给予一定数额的经费补贴;高中、师范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和示范性初中的办学经费由省、地、县三级财政拨付,通过勤工俭学、酌量加收学杂费和捐资助教等多渠道增加教育经费,用来改善教学设施及提高教职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对全体教师统一考核、培训和聘任。

“八条意见”一经提出,河北省委、省政府便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并责成几个县制定具体的改革实施方案,选取14个县作为改革的试点,分期分批地进行改革。1983年5月20日,河北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印发高扬同志〈关于办好农村中小学的意见〉的通知》,明确指出“这是从实际出发的一项带根本性的改革,是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的必由之路。”省教育厅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实施全省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正式揭开了河北省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序幕。

(二)改革的发展进程

这次改革分为试点和推广两个阶段进行。

1.试点阶段(1983年5月~1983年9月)。为确保改革富有成效,在改革伊始,省委、省政府确立了14个县作为改革的试点。9月,省委召开了第一次农村教育改革座谈会,初步总结了14个试点县的改革经验,并拟定了《教育经费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办法》和《教师的考核、招聘和管理试行办法》,由省教育厅统一印发,指导试点县的改革。

2.推广阶段(1983年10月~1984年8月)。1983年12月,河北省委批转了省教育厅党组《关于全省农村教育改革进展情况和今后意见的报告》,提出了“不搞一刀切,实行分类指导”的改革原则。1984年3月,省教育厅召开了第二次农村教育改革座谈会,推广了三河县多渠道集资的改革经验。4月,河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批转了省教育厅《关于乡村初中、小学管理试行办法》,规定“乡负责管理初中,也可以管理中心完小;村负责管理小学;联办学校由联办村共同管理。县教育主管部门除了办好直属的高中、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县师范、示范性初中及其他教育事业外,按照国民经济的发展计划,指导和帮助乡、村办好初中和小学。”并对乡、村教育委员会和县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作了明确的规定。8月,河北省教育厅召开了第三次农村教育改革座谈会,总结了各地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重点研究贫困地区教育经费筹集的问题。

到1984年8月,全省已有89个县基本完成基础教育改革的几项主要工作;其中30多个县的改革进展顺利,效果较好;49个县(市)不同程度地进行了筹集资金、招聘教师;还有2个县正在进行试点[4]17。

三、改革的成效和影响

(一)改革的成效

龙源期刊网 http:// 经过一年多的改革,河北省农村教育的整体面貌有了明显的改善,改革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大提高了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改革的政策、措施明确了县、乡、村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职责和权限,促使各级党政领导自觉地把农村基础教育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省、地(市)县、乡一把手亲自抓农村教育,大大提高了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形成了全党、全社会办农村教育的大好局面。

2.拓宽了教育经费筹集的渠道,教育经费大幅度增加。1983年,全省中小学教育经费投入国拨部分比1982年增加了4895.2万元,增长了11%,社队集资增加了4828.5万元,经费总数达到55734.8万元,创下了当时河北省普教经费投入最多的历史记录[5]119。“分级办学”调动了乡、村办学的积极性,群众踊跃集资,据统计,1983年,全省用于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的投资1.38亿元,其中社队群众和厂矿企业(主要是社队群众)集资7547.3万元,占总投资的546%,比上年增长814%。1984年,全省乡、村共集资1.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300万元。1983年~1988年,全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总投资达15.3亿元,其中乡村群众集资8.16亿元,占总投资的53.2%[4]19。同时,农村中小学校勤工俭学也增强了自身的“造血”机能,1984年~1988年,全省勤工俭学总收入4.8亿元,占同期国拨初、中等教育经费的132%,有66个县(市)勤工俭学年收入超过百万元,其中,三河县达到416.9万元[4]19。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大大增加了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

3.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大为改观。据统计,1983年,全省新建、维修校舍308.3万平方米,增置课桌、凳107万套,80%以上的学生用上了木制课桌凳;一些县在实现“一无两有”(无危险校舍,有教室、有课桌凳)的基础上,还为乡、村中小学添置教学仪器、文体器材等。1984年,全省新建校舍148.1万平方米,维修校舍205万平方米,添置课桌119万张,凳子40万个,新添教学仪器45.9万件,购置图书82.8万册,全省农村新建教学楼350幢[5]130。到1988年,全省共有64个县(市)消灭了危险校舍,新建教室、校舍高标准的占60%以上。一些条件较好的乡、村中小学,校舍、仪器、图书、文体器材以及师资配备正向国家规定的标准化方向发展[4]20。

4.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升,教师待遇有所提高。改革的内容之一是试行中小学教师聘任制,通过考核、招聘,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整顿,期间,全省共裁减不合格教师1.9万余人,占参加考核教师的7.4%;同时,从社会上招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教师1.1万多人,教师队伍的素质有了明显提升。实行招聘制后,许多地方都给教师增加了浮动工资或奖金,无论国办教师还是民办教师一般都向上浮动一级工资[4]21,教师工资都有一定幅度的增加,如衡水地区阜城县,国办教师平均每月增加了9~13元,民办教师平均每月增加了16~20元,而且实行按月发放的工资制[5]130。农村教师的待遇提高了,解除了后顾之忧,大大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

5.加快了农村普及教育的步伐,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据统计,1983年,全省有18个县达到了普及初等教育的基本要求;1984年,全省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由此前的龙源期刊网 http:// 90%、70%、40%,提高到97%、95%和63%;全省小学、初中学生的辍学率逐年下降,小学生辍学率由1982年5.17%降低到1985年的3%,初中学生的辍学率由1982年16.88%降低到1985年的7.72%[5]119。

(二)改革的影响

1983年5月,河北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一经出台,即在本省和全国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反响,全国许多省、市派人到河北改革试点县参观、考察、取经。《光明日报》还以“什么是适合中国国情发展农村中小学的道路”为题,分10次连续发表长篇调查报告,详细介绍了河北省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过程和经验。1984年3月,河北省委、省政府向中央、国务院呈报《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情况的报告》,中央办公厅1984年第51期《综合与摘报》全文转发该报告,肯定了河北省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

“河北模式”为我国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参考摹本。其一,“河北模式”中“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措施,在1983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筹措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的通知》中得到体现,该通知要求充分调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其他各种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多渠道筹措农村办学经费,明确了由乡人民政府征收教育费附加。其二,“河北模式”所尝试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被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所采纳,该《决定》明确指出,“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是发展教育事业、改革基础教育体制的基础一环”。可见,“河北模式”的部分改革措施已经转化为中央的教育决策,为推动全国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开辟了一条现实的道路。其三,“河北模式”在思想上冲破了一切由国家包揽的陈旧办学理念,在组织上明确了各级党政领导亲自抓农村教育,在体制上实行“分级办学”,调动了各方面办学的积极性,使河北省农村中小学的面貌发生很大改变。1987年2月,国家教委率先在河北省阳原县、完县(今顺平县)、青龙县建立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河北省成为我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的发源地。

四、对“河北模式”的历史评价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在整体上还比较落后,河北省率先对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河北模式”取得了以下几方面有益经验:

一,形成全党、全社会办教育的风气。在改革过程中,省、地(市)、县、乡党政主要领导实实在在地抓农村教育,许多县的人大、政协的领导也深入到农村中小学视察工作,帮助学校解决难题,极大地鼓舞了干部、群众的办学积极性。省委第一书记亲自抓农村教育改革,各级党委一把手负责农村教育改革,这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非常罕见的,是落实教育战略地位的具体体现,这一重要经验被80年代中期肇始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所汲取。“分级办学”符合“两条腿走路”的一贯方针,有利于调动乡村办学的积极性,出现了群众踊跃集资、改善办学条件的热潮。

龙源期刊网 http:// 二,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河北省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比《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还要早两年时间,可以说,这是一项开拓性的创举。面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落后状况,是囿于传统经验,漠然视之,还是勇于探索,锐意改革,河北省委的主要领导毅然选择了后者,深入农村中小学校和广大群众中,找问题,查原因,定措施,掀起了河北农村教育改革的第一次高潮。

三,改革启动早、范围广、影响大。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全国只有个别县(市)开始探索农村教育的局部改革,而河北省却开启全省的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这一制约农村教育发展全局性的改革。在各级党委的引领和敦促下,全省所有的县都积极参与了改革,如此大规模的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当时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这次改革所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激励、带动了其他省、市进行农村教育改革。

然而,“河北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分级办学”的职责权限划分不尽合理,政府的教育经费主要用于高中、县办职业学校及少数重点初中,而把筹措教育经费的责任完全交给乡、村,1987年,国家教委意识到教育经费与管理权下放所引致的问题,认为“乡一级教育管理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建议通过“逐步适应和提高”的过程来实行农村学校管理结构改革[6]14。(2)依靠乡、村集资改善教师待遇不是一种稳定、可靠的渠道,在经济落后又没有企业的村、镇,无疑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在实际改革中,有些地方采取“一刀切”的摊派,忽视贫困乡、村的具体情况,导致民办教师的待遇难以落实,甚至出现了长期拖欠民办教师工资的情况。在我国,群众集资办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广大群众相应党的号召,摒弃“等、靠、要”,“河北模式”的集资办学就是延续了这一传统,而这恰恰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免费性原则,说明当时我国对义务教育的本质和内涵还缺乏全面认识,这是历史的局限性。

总之,这次改革所取得的成绩是突出的,虽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毕竟迈出了探索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第一步。“河北模式”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值我们得很好地进行总结和记取。[参 考 文 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2]胡素珊.中国农村教育改革政策评述[J].二十一世纪,2000(10).[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4]河北省教育委员会.河北省农村教育改革十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0.[5]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地方教育(1949-1984)[Z].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龙源期刊网 http:// [6]吴德刚.中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文献与资料[G].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责任编辑 卢春艳】

“Hebei Model” of Rural Elementary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and Its Evaluation WANG Hui(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387,China)Abstract:After the founding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rural elementary education of our country carried out a system in which the state monopolized everything uniformly,while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of county education was responsible for specific managemen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incompatibl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rural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social,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ountry were increasingly conspicuous.Thus,reforming exist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mobilizing the enthusiasm of local government and people for running schools became the only way that rur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must follow.In 1982,Hebei Province firstly broke the pattern of the country monopolization,reformed the rural elementary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within the province range,which is called the “Hebei Model”.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causes,main contents,achievements and the impacts of this reform,and evaluate its experience and learned less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Key words:the early 1980s; Hebei Province; rural elementary edu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evaluation

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河北模式”及其评价? 篇2

一、“长久不变”在双流县瓦窑村的基本做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固化、长久不变, 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体制、推进农村市场化改革的必由之路, 如何长久不变, 是由农民群众主体意愿决定的。双流县瓦窑村的试点之所以成功, 就在于从一开始就坚持了“两手都要硬”, 即:坚持党委、政府对改革试点的主导作用, 同时坚持农民自己做主, 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重大问题的决议形成上, 即“关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确权的决议”、“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决议”、“关于集体土地收益分配办法的决议”。

在具体做法上, 瓦窑村实践聚焦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固化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为普通成员和特殊成员, 2008年确权以后至2009年5月31日之间新增的人口, 确认为集体经济组织特殊成员, 只享有集体资产收益的分配权;2008年确权时确认在册的人口, 为集体经济组织普通成员, 以户为单位享有本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2009年6月1日以后的新增人口不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二是以“不再调整土地承包经营权”来体现“长久不变”。在形成决议过程中, 瓦窑村先后召开了8次村议事会议, 65次组 (社) 议事会议, 在群众中征求和集中梳理了72项有关问题, 在反复征求县、镇部门、群众代表的意见后, 形成了12条初步建议。在此基础上, 又分组 (社) 召开社员大会或户主大会再次讨论, 举手表决形成解决问题的相关办法, 以各户签字、盖指印的方式通过上述三个决议, 全村714户, 签字盖印的有708户, 决议支持率达99.1%。通过公示程序之后, 各户颁发的承包土地经营权证上都明确写上了承包经营期限“长久”二字。

三是进一步明确了集体土地的收益分配办法。主要指:田坎、河滩、荒坡等未分配到户的土地, 其现实或潜在的收益归集体所有, 以人为单位分配股份到户;集体公益事业需占用社员承包地时, 采取“谁受益、谁给钱”的办法, 按当时国家征用补 (赔) 偿标准给予补 (赔) 偿。

四是同步探索征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之后, 征占农地的补 (赔) 偿收益, 不再由组 (社) 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平均分配, 而是征占谁家地, 收益归谁家, 但同时也不再调整土地。

二、评价与分析

“长久不变”的改革实践, 将通过历史的检验来证明其对动摇二元土地制度、彻底再造农村微观基础、初步破解“三农问题”的创新性路径选择的正确性和必然性。在此, 我们按照一般的理论逻辑, 结合成都试验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中若干重点领域的制度创新, 对“长久不变”将从哪些方面来进一步推动农村市场化改革, 适应和加快城市化进程, 完善和构建村级治理机制, 进行评价与分析。

1. 确权固化、“长久不变”, 以一种兼容了农村基本经营体制和农村市场化改革的

制度安排, 结合了《物权法》对他物权权益形成、保护的要件 (如权利边界的确定、公示、登记、颁证等) 和公序良俗、民意表达这样的正式与非正式约束, 将逐渐从根本上消除农民对家庭承包土地物权权利的不确定性预期。

2. 以“长久不变”将保护耕地的责任分解到农民。

“18亿亩耕地红线”不再只由中央 (当然也包括地方) 政府以及国土部门来坚守, 9亿农民对自己的“恒产”, 会像爱护眼睛一样倍加呵护。尤其是在确权颁证之后, 成都市县两级政府还要对拥有承包土地的每户农民发放耕地保护基金, 使农民完全以主人翁的心态来维护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产权完整, 想方设法实现最大化收益。

3.“长久不变”的产权安排, 必然会通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的界定和固

化,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挤出效应”, 客观上会加快城镇化进程, 减小人地的紧张程度, 迫使农民在土地之外寻找可持续的收入来源。

4.“长久不变”客观上极大地促进和刺激了村级治理机制的发育和完善。

成都实验区在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 前瞻性地设计并同步推进了村级治理结构的完善, 而双流县瓦窑村依靠村民议事会以低交易成本形成的关于“长久不变”的若干决议, 证明了完善村级治理机制对农村产权改革, 建设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三、几点政策建议

1.“长久不变”并不具有增量改革的特征, 这种制度安排尽管可以产生帕累托有效性, 但确实也会使一部分人不能受益。

因此, 政府应通过提供公共产品以提高农民人力资本积累, 设计若干具有公平增长性质的就业和产业促进政策, 提高农村金融资源可获得性等制度安排, 来“熨平”这种无序。

2.“长久不变”的制度安排实施之后, 农地产权在农户心中具有了稳定的预期, 从而使以农村土地载体的资本积累和资本形成奠定了基础。

但是, 从政府的角度讲, 还应当通过政策引导、示范效应、教育培训等方式, 帮助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 创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体形式, 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 改造传统农业, 实现长效增收。

3. 在纯农业地区 (或者说是在土地收益不明显的地区) , 广泛实施“长久不变”的制度安排, 应该不会有大的问题;

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河北模式”及其评价? 篇3

【关键词】课程改革背景下 农村小学 教育管理模式 创新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14-02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得到前所未的关注度和重视。尤其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不断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和教育模式是中国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必然趋势[1]。所以对于农村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以新的教育管理模式达到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以此来提高小学教学的效率。

1.营造良好学校管理氛围

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能够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并且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综合文化素质。从以往的资料显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它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所以说如果一个学校有着比较优越的教学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其中的学生发展前提必然比其他学生的学生高出许多,不仅文化知识高于其他学校,就连学生的精神面貌都优越其他的学校的学生。然而,在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当中,很多学校对校园文化都没有给予重视,尤其是在农村小学中,更加没有想过要加强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2]。当然,农村小学的办校规模和资金都是比较缺乏和受到限制的,所以他们主要把教育管理模式更加侵向于课堂教学中,把校园文化建设当成是无用产品。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管理者应该以积极的心态来促进校园文化的建设,比如可以再学校多种植一些花草树木,还可以通过举行大型的诗歌朗诵活动,来活跃校园的氛围,以此来丰富校园的生活。与此同时,还可以增强学校人文文化的实力,通过各种学科的比赛活动,来发展校园的文化精神,进而充分的提高农村小学教育管理模式的综合教育能力。

2.创新教育管理的思想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素质教育一直是社会所关注的焦点之一。所以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推行素质教育是目前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主体。但是,在以往的农村小学教育中,应试教育一直都牢牢占据着大部分人的脑海中,要想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来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难度系数比较大。尤其是我国长期都是采取比较容易维持的必修课体系,这样教育模式很容易抹杀学生个性特色以及创新意识[3]。所以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老师一定要主要对学生学科的整合,把必修课和选修课进行结合,保证学生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能够保证基础知识的学习。另外,在创新教育管理模式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个性兴趣培养,并且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此同时,云南农村小学可以依据自己学校的规模能力,开设力所能及的教学课程,比如美术音乐等简单的活动,通过这样的教育模式来实施课堂优化,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

3.创新教学管理的方式

在以往的农村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当中,教师一直处于教学的主体位置,学生反而是站在一个弱势的位置,这种的不仅会限制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还会打击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严重压抑住了学生的散发性思维能力。所以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尤其是小学老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把学生当中课堂的主角,老师自己则扮演一个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4]。并且在课堂教学的过程,可以构建一个民主自由的教学氛围,以此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让他们在认知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获取知识并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一方面,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所以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做到平等自由,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并且积极主动的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多问多学,让学生彻底成为课程教学的主人。

4.结语

综上所述,云南农村小学的教育管理模式可以反射到整个中国农村小学教育管理模式。在课程改革背景之前,农村小学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中最为薄弱的地位,尤其是在过去几年都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所以说,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小学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是迫在眉睫,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乔叶.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师课程意识研究[J].西南大学,2015,18(13):312-3125.

[2]李福华,丁玉霞.教师主体派生性初探-对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再认识[J].教师教育研究,2014,18(12):3045-3046.

[3]王希亮.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程素质研究[J].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2015,18(16):2018-2019.

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河北模式”及其评价? 篇4

关键词:流域管理;区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14)01001805

一、江河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分析

如何实现各流域的综合治理,彻底改变流域管理职能分割、职权分散行使的状态,是目前中国流域管理面临的大问题。2002年的《水法》明确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这为中国江河管理体制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此引导下,2003年以来,各大江河管理系统纷纷搭建流域管理协商制度,如海河流域的《海河流域水协作宣言》、珠江流域的泛珠水事协作机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省部际会议制度等。然而,尽管流域管理与区域行政管理相结合已经被确定为中国流域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但如何结合,以谁为主谁为辅,当前法律体系缺乏规定与引导。因此,新《水法》出台以来,关于如何理顺流域管理和区域行政管理的关系,已作为水利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被积极探索。2010年,《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2010-2030年)》明确中国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2011年,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要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权责分明、协调有力、运行高效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

在中央精神的引导下,各江河流域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的管理体制。从实践看,不论从地域特色、制度探索,还是从意义与影响来看,有三种改革模式更具代表性:一是以区域协调为主,流域管理为辅的珠江管理体制改革;二是以流域管理为主,区域行政管理为辅的辽河管理体制改革;三是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并重的长江管理体制改革。文章试图通过对三种改革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深入了解中国江河流域管理体制发展的最新动态与主要趋势,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支持和参考。

二、中国江河管理体制改革典型模式分析

(一)区域协调为主,流域管理为辅——珠江管理体制改革模式

珠江由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河组成,流域总面积45.26万平方公里。其干流西江发源于云南省东北部,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区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北江和东江水系几乎全部在广东境内。由于珠江支流繁多,流经省市众多,在广东境内流域面积大的原因,对于珠江的管理一直有着两个层次:一是省际层次,二是广东省内层次。“十一五”以来,特别是随着泛珠战略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珠江省际和省内管理都有了更好的平台,并逐步建立起省际、地市两个层次的区域行政管理协调机制,从而形成了“区域协调为主,流域管理为辅”的珠江管理体制模式。具体而言,该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1.设立多层流域管理机构,但主要管理权限仍在省、地、市行政机构

珠江管理设立省际和广东省内两个层次的流域管理机构。在省际层次,由合署办公的珠江水资源保护局和水文局组成,两局受水利部、环保部和珠江水利委员会(简称珠江委)领导,是具有部分水行政管理职能的副厅级事业单位,负责珠江流域省际的水资源保护和水文工作。在省内层次,成立于2008年的广东省流域管理委员会作为议事协调机构,负责广东省范围内各大流域水资源保护、管理的协调和决策工作。此外,广东省设立四大流域管理局:东江流域管理局、北江流域管理局、西江流域管理局及韩江流域管理局(图1)。这些流域管理局既受流域管理委员会领导,又归属广东省水利厅管辖,其主要任务是协助制订省内本流域各项规划、预案并监督实施等。

在实际运行中,珠江流域管理机构均属于派出机构:珠江水利委员会及其下设的珠江水资源保护局、水文局属于水利部的派出机构;四大流域管理局属于广东省水利厅的派出机构。它们都是中央和地方水行政部门职能的延伸,无法承担跨部门、跨区域性问题的综合性协调与管理任务。因此,珠江流域管理体制中,流域管理机构与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的关系是“指导不领导、监督不干扰、协办不取代”[1]。关于珠江水资源管理的执法权、行政审批权等,仍然主要由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使。流域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是做好信息披露与共享,促进地方协调沟通,参与规划与设计等。2.由省、市首长及地方水主管部门领导构成区域行政协商的牵头机构

为了促进珠江流域内各省、地市之间的沟通协调,珠江流域组织形式多样的省际、地市高层联席会议,为珠江不同区域行政的协商沟通提供强有力的领导保证。首先,在省际层面,泛珠水利协作年度会议制度的建立,意味着珠江流域省际水利部门高层联席会议机制形成。2004年5月,由珠江委牵头,泛珠三角九省区和港澳地区水利部门领导参与的水利协作会议商定,各省、自治区派一位副厅(局)长作为协作会议联络员,每年定期由各省、自治区的水利厅(局)轮流承办会议,会议内容是研究解决当前水利协作中的突出问题。其次,在省内层面,广东省流域管理委员会和四大流域工作小组是省内流域协商的领导保障机构。流域管理委员会主任由省政府分管领导担任,成员包括省府办公厅、省水利厅、发放委、财政厅、环保局等单位代表,委员会的日常工作由省水利厅承担;各流域工作小组组长为水利厅分管各流域的副厅长,副组长为各流域管理局的局长,成员为流域内各地级以上市水利(水务)局长。

3.以区域发展战略实施为契机,建立一系列行政区域协商机制

首先,以泛珠战略为平台,建立一系列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协商机制。例如,于2004年通过的《泛珠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协议》中,水环境保护被视作跨地区合作的重要内容;2007年珠江委牵头广西、贵州两省区水利、环保部门搭建“黔、桂跨省河流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同年,珠江委联合云南、贵州、广东等省,签署《珠江流域跨省河流水事工作规约》,建立水事活动协商机制,以解决珠江流域跨省河流水事纠纷;等等。其次,以《珠三角改革规划纲要》实施为契机,建立地市一级的水资源保护协商机制。2009年以来,珠三角各地市之间签署多项合作协议:《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紧密合作框架协议》《广州市佛山市同城化建设合作框架协议》《推进珠中江紧密合作框架协议》以及《广佛肇经济圈建设合作框架协议》等。这些协议中,有多项举措涉及环境保护和珠江水资源治理,为省内流域治理提供合作平台。

4.通过统一规划、地方立法,明确权责分配,完善管理

首先,在规划方面,2010年12月,《珠江河口综合治理规划》通过国务院审批。这意味着,地方性水资源相关规划需服从流域整体规划,需与《珠江河口综合治理规划》保持一致。其次,广东出台多项地方立法,明确省内珠江流域管理中的权责分配。2006年以来,广东相继出台《广东省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保护管理条例》《广东省江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草案)》《广东省东江西江北江韩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等,以此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及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所辖区域水资源管理的标准、责任与考核等。

(二)流域管理为主,区域行政管理为辅——辽河管理体制改革模式

辽河干流全长538公里,全部在辽宁省境内,沿岸城市密集,且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污染严重。2010年5月,辽宁省委、省政府划定了辽河保护区,成立了辽河保护区管理局,对辽河保护区实行统一管理。根据改革方案,辽河保护区管理局,为正厅级建制,省政府直属事业编制,专门管理辽河保护区,推进辽河治理保护工作。这是中国首次出现的河流“划区设局”,它意味着“流域管理为主,区域行政管理为辅”的辽河管理体制的诞生。具体而言,该体制具有以下特征。

1.划区设局,成立职能集中的辽河保护管理局

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辽宁省辽河保护区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下称《通知》),省水利厅、环境保护厅、交通厅、农委、国土资源厅、林业厅、海洋与渔业厅7个部门承担的关于辽河保护区的相应职能均划归辽河保护区管理局(图2)。统一管理后的辽河保护管理局的职能范围包括编制规划、水质量管理监督、水政执法、环境评价、项目审批与许可等。为保证其统一管理权力,辽宁省政府给予其充分的政策、资金和人员支持:《通知》明确其为省政府直属正厅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55名,经费由财政全部补助[2];同时设立辽河保护区公安局以保障其有效执法。

2.多项举措强化流域管理机构的决策权、执法权与监督权

与珠江流域管理机构相比,辽河保护管理局不仅有协商沟通权限,而且具有流域管理中主要的决策权、执法权和监督权。首先,其内设机构的职权属性可以反映这一点。辽河保护管理局的内设机构有8个,除了办公室是针对内部管理而设外,其余处、室权属要么拥有项目的决策、监督与审批权,要么拥有水资源管理的执行权。其次,辽河保护区公安局的设立,也是其强化监督权、执行权的重要体现。在改革中,辽河保护区公安局作为省公安厅的直属机构,正处级建制,实行省公安厅和辽河保护区管理局双重管理。其主要职责是维护保护区内的安全与秩序,保障管理局行政执法工作。再次,通过辽河保护管理局与省水利厅、环保厅的职责分工,强化管理局的权限。在改革之前,辽河水资源的管理工作主要由水利、环保部门负责。改革后,省辽河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保护区内水资源的监督管理,而省水利厅、省环境保护厅则负责技术性工作,并向管理局提供相关监测数据。即水利厅、环保厅逐渐演变为技术辅助、信息支持的角色。

3.通过地方法制,为流域管理机构理顺纵向和横向的权责关系

2010年12月实施的《辽宁省辽河保护区条例》(简称《条例》)为辽河保护管理局理顺了纵向和横向的权责关系。首先,纵向权责关系上,根据《条例》,省辽河保护管理局直接向省政府负责,并领导各市、县辽河保护区管理局,市、县管理局负责本区域内保护区行政执法工作。其次,横向权责关系上,明确省、市、县的水利、环保、国土资源、交通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辽河保护区管理机构做好治理保护工作。此外,《条例》还规定地方政府在政策支持、资金保障方面的责任:省和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将流域水污染防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专项资金,增加治理投入。

(三)流域管理与区域行政管理并重——长江管理体制改革模式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流,长江流域从西到东约3 219公里,由北至南966公里余,流经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针对长江流域贯穿省份地域多,对中国经济社会影响重大的特征,长江水资源管理主要是国家统一管理与区域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长江水利委员会(简称长江委)作为水利部派驻长江的流域机构,和沿江各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相结合,对长江流域进行共同治理。“流域管理与区域行政管理并重”的长江管理体制具有以下特征。

1.以长江流域重大工程项目为切入点,强化流域管理

长江流域注重流域管理,但其并非以自然流域为流域管理立足点,而是以重大工程项目为切入点,围绕工程建设,强化流域管理机构在统一规划、监测、审批、协调等方面的权限(图3)。具体来说,长江流域管理主要通过以下工程建设推进:(1)水资源保护工程。即通过长江委参与实施流域纳污能力核算、排污方案设计与实施、项目审批等,强化其在水资源保护方面的监督权。(2)长江水资源统一调度工程。即通过长江委统筹协调各部门各地区用水需求,开展长江水资源的联合调度,强化其对全流域统一协调、联动的权限。(3)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即通过长江委设置了生态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对相关地区进行水体生态修复,关停沿江污染项目,严格核定各种取水许可等,强化其在长江整体生态保护方面的统一管理权限。(4)水资源应急响应工程。即通过长江委建立与流域各省区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应急协作机制,协调省际间工作,强化其在整合流域资源、统一应对突发事件的权限与能力。

2.用规划、制度、机制和行政指令等促进流域管理与区域行政管理的结合

首先,通过水资源管理的综合规划实现二者的结合。2010年国务院批复的《长江流域及西南诸河水资源综合规划》和《长江流域综合规划》,不但提出了未来20年长江水资源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总体布局,同时也明确了各地方区域的水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与任务。其次,通过一系列管理制度实现二者的结合。从2001年颁布的《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到2006年颁布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和2008年颁布的《三峡水库调度和库区水资源与河道管理办法》,再到2011年颁布的《长江流域大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办法》,均以法制规范的形式分别从采砂、取水、水资源调度、生态保护等角度明确长江委及其下属机构与流域各省区的权责分配。再次,通过行政指令的方式实现结合。即长江委根据2011年中央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精神,建立流域总量控制指标体系,并指导地方把相关指标细化到各支流和各行政区域,同时,建立对各行政区域的监督考核制度,从而建立“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 [3]的流域工作体系。最后,通过各省区之间的联动、协商、合作等机制促进二者的结合。例如,长江流域已经建有“水土保持委员会”和“长江防汛总指挥部”,均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领导参与,通过区域高层的沟通互动促进长江流域管理与区域行政管理的有效结合。

3.流域管理与区域行政管理呈现多重关系

长江流域改革中,流域管理机构与区域行政管理机构之间呈现多重关系。首先,服从关系。即在涉及流域宏观事项中,区域行政管理要服从流域整体管理。如长江流域范围内的省、区水资源规划应服从长江流域综合规划。其次,合作关系。即在涉及跨流域治理事项时,需要流域管理机构与省、区地方行政管理机构合作进行。如制定长江流域跨省水资源调度方案,需长江委与有关省人民政府合作完成。再次,分工关系。即流域管理机构与区域行政管理机构各自按法定权限对长江流域水资源相关事项进行依法管理。最后,监督关系。即在调处省际边界水事活动和纠纷时,长江委对省、区地方行政管理机构具有监督、执行权责。如长江委有权对省际边界的违法取水、采砂工程进行查处。

三、中国江河流域体制改革的趋势分析

珠江、辽河、长江三大江河管理体制改革是中国江河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代表,从三种改革模式中,可以看出中国江河流域管理体制改革存在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一)因地制宜,建立合适的管理体制

如何实现流域管理与区域行政管理的有效结合是各流域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珠江、辽河、长江的改革分别以“平等协商方式”、“统一集中方式”和“有选择性集中方式”实现二者之间的结合。不论是哪一种改革模式,其管理体制的形式均与当地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密切相关。辽河之所以采取“统一集中方式”,对辽河进行“跨职能、跨部门”统一管理,是因为辽河干流全部在辽宁省境内,在一省之内实施行政职能调整、整合资源,容易形成治理合力,即改革阻力较小,成本较低。而对于跨越多个省、区的珠江和长江而言,这种管理体制显然不适合,因为跨省河流涉及不同的省级行政区划单位,各单位之间都是平等的行政主体,相对较难形成统一性的意见和建构统筹性的机构。珠江管理体制改革中充分利用“泛珠战略”和“珠三角规划”两个层次的区域合作政策环境,借助区域合作平台,促成省际和广东省内关于珠江流域治理的沟通协调机制。而长江在全流域范围内没有类似“泛珠”的多省、区合作基础,所以很难形成以自然流域为单位的管理体制,因此它在改革中围绕水土保持、生态保护、水资源调度等重大工程强化流域整体管理,形成“有选择性集中”的流域管理体制。

(二)重视法制建设,以法制促进管理体制的顺利变革

无论是哪一种改革模式,都非常重视配套的法制建设,通过法律制度授权主体资格,确定职责分工,理顺部门关系等。《泛珠三角水利协作年度会议制度》《泛珠三角区域环境保护合作协议》《珠江流域跨省河流水事工作规约》《广东省江河流域水资源管理条例》等协议制度为珠江流域省际和省内两个层次的信息共享、沟通互动、协商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辽宁省辽河保护区条例》作为辽河保护管理局统一行使流域管理职能的支撑依据,有力地保障了政令通达。而《长江河道采砂管理条例》《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等法制,则明晰地划分了长江流域管理中流域管理机构与行政区域管理的职权界限。

(三)提升流域管理机构的作用地位,使其担当重要角色

珠江管理体制改革中,省际和省内流域管理机构通过平等协议,充分调动了利益相关方的积极性,使决策的制定能够兼顾各方利益。在此当中,珠江水资源保护局、水文局、广东省流域管理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充当区域间水行政主管部门协商的牵头人、重要组织者的角色。正是由于流域管理机构的作用,珠江流域水资源的跨省、跨市治理得以走向常态化。而辽河保护管理局作为一个职能集中的流域管理机构,不但依法拥有流域管理的主要决策权、执法权和监督权,并且享有地方政府为其提供的政策、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大力支持。长江委及其下设机构在重大工程项目中的决策权、监督权、监测权、执行权、协调权不断提升和强化。

(四)建立并完善可供多方参与的平台机制

虽然三种改革模式均有相对明确的法制授权流域管理中相关单位的职责分工,但实际运作中仍然会出现“职权交叉或管理空白的情况,各相关单位不能较好地配合”[4]。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各大江河流域管理体制改革都纷纷建立健全可供多方参与的平台机制。珠江流域以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为契机,组织形式多样的省际、地市高层联系会议。辽河流域中,省政府正在筹备成立综合执法处,并以省分管领导和水利厅、环保厅、交通厅、农委等部门领导组成流域决策委员会,共同参与辽河流域的政策制定、规划设计和重大项目决策等。长江管理体制中,已经建有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领导参与“水土保持委员会”和“长江防汛总指挥部”等高层参与平台机制,为长江治理中的科学决策、有效执行、及时反馈和解决问题提供了保障。

四、总结与展望

新《水法》实施以来,珠江等流域逐步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体制改革模式,开创了流域管理体制新思路,它们为其他流域管理创新指明了方向。只有从流域自身的实际出发建立合适的管理体制,完善配套法制建设,理顺流域管理机构与区域行政主管部门关系,并搭建多方参与的平台机制,才能更好地实现水资源管理中流域管理与区域行政管理的结合,促进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人水和谐的流域治理。参考文献:

[1]广东省水利厅.加快流域管理体制改革 开创流域管理工作新局面[R].全国水利人事劳动教育工作会议交流发言,2007.

[2]薛刚凌,邓勇.流域管理大部制改革探索[J].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3):7-12.

[3]陈晓军.贯彻中央1号文件 大力加强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N].长江水利网,2011-05-30.

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河北模式”及其评价? 篇5

【关键词】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绩效

一、前言

预算管理模式的实施是内部管理工作开展的重点,因而在此基础上,当代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应着重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并不断完善自身预算管理手段,且在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将人员编制、工资标准及失业保险等内容纳入到其中,提高整体预算管理水平。以下就是对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及绩效评价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代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

二、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分析

1.整合职能划分

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强调了对整合职能的划分,即将推进单位自身总体战略目标的达成作为预算整合目标,且利用全面预算管理方式保障各个阶段预算目标的连贯性,继而由此形成良好的预算管理状态。此外,基于职能划分的基础上,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要求下属各部门及二级单位在实践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保持与总公司管理目标的一致性,且在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引导员工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提高自身协作意识,并明晰自身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范畴,形成良好的预算管理状态,提升整体预算管理水平。

2.用款计划

基于国家财政集中支付管理模式实施的基础上要求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应不断调整自身用款计划,即将国库直接支付内容纳入到用款计划范围内,继而通过由国库直接将资金支付到收款人的形式来满足用款需求。同时在国库直接支付过程中应注重依据具体的活动事项对工资银行化、保险支出等支付方式进行选择。此外,财政直接支付也是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的体现,即在此种用款模式下,要求财政部门应通过财政直接支付的方法向收款人提供指定金额的资金。同时由于在财政直接支付模式下涉及到了工程采购支出、工资费用支出、服务采购支出等领域,因而在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重点掌控用款计划的主要内容,最终由此实现良好的预算管理状态。

3.考评设置

考评设置是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实施中的关键,且为了达到良好的预算管理状态,当代事业单位在经营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以单位自身经营业绩考评方式全面掌控到单位实际发展状况,并通过对经营业绩考评结果的综合分析实现对预算管理方案内容的调整,继而由此达到最佳的经营管理状态,并实现对财务预算的规范化管理。此外,基于考评设置的基础上亦实现了对各管理部门及员工业绩的整体评价,继而随时掌控到财务人员实际工作效率,并引导其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环境中,达到最佳的工作状态。另外,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也逐渐通过对控制职能的规划保障财务拨款的有序开展。

4.预算编制

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人员经费支出过程中事业单位着重强调结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数据信息对人员编制、实有人数、基本工资等内容进行核对,以此来保障预算结果的精准性。此外,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亦注重强调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内容纳入到其中,最终由此实现良好的预算管理状态;第二,基于公用经费支出预算的背景下,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要求财务人员在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严格遵从职工教育经费=1.5%基本工资、工会经费=2%基本工资、福利费=2%基本工资的公用经费预算原则,继而由此来保障预算管理水平;第三,在综合定额经费预算过程中应参照在职员工数据信息,以人数×5500元/年的形式达到预算目的,且就此提升整体预算效果,形成良好的预算管理状态。

三、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策略

就当前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绩效评价即可看出,部分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稳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要求当代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应结合预算质量因素的影响,不断规范自身预算编制工作,即强调事前调查和取证环节的重要性,并制定系统化的规范程序,最终由此实现高效率预算状态。同时基于此,为了提高资产利用率,应注重以建构监督部门的方法落实规范化预算管理模式的实施,且达到良好的绩效评价成效。此外,在绩效评价环节开展过程中要求单位监督部门应将会计年度资产情况汇总纳入到预算管理绩效评价范围内,且逐步完善财务报告体系,最终由此消除贪污现象,并提升整体财务预算水平,满足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发展条件。

四、结论

综上可知,随着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预算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逐渐凸显出相应的问题,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良好的预算管理状态,要求当代事业单位在实践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应注重通过预算编制、考评设置、用款计划、整合职能划分等途径来缓解不规范的预算管理行为,且引导财务管理人员趋向于规范化的管理状态,并严格遵从预算编制及监督管理原则,达到最佳的预算管理状态。

参考文献:

[1]董丽萍.全额拔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难点与改进方法[J].财经界(学术版),2015,32(15):47.

[2]尚虎平,于文轩.从“职能革命”到公共机构改革——卡梅隆联合政府公共机构改革对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启示[J].财经科学,2011,14(07):52-61.

上一篇:人员增补申请流程说明下一篇:保护环境以自然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