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础音乐教育论文

2024-08-04

农村基础音乐教育论文(共12篇)

农村基础音乐教育论文 篇1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不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部分农村中小学还出现了一些反常现象, 不得不令人担忧。音乐课以其寓教于乐的特点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但受条件的局限, 在农村, 音乐课不能按时甚至干脆不被开设, 我的家乡在双辽的一个乡村, 我曾回去做过一项调查, 在乡政府所在地的中心小学, 六个年级只有一名音乐老师, 而且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 只有一些简单的音乐常识, 而在下属的各个农村小学, 根本就没有音乐老师, 学生的音乐课也从不开设, 这应该是农村音乐教育的一个缩影, 当然, 其他的问题也相应存在, 如经费不足, 农村的条件相对困难, 有时连正常的教学设备都没有, 更不要说相对与农村的消费水平来说, 算是昂贵的音乐教学器材, 家长对学生的教育认识不上去, 有时甚至拿不出学生正常学文化课的学费, 也就更不用说是接受音乐教育。总的来说, 农村音乐教育的状况不容乐观, 目前, 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基本如下:

1. 教育经费的投入有一定局限, 教学设备不完备。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是农村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另外, 一些农村学校为了缩减财政支出, 尽量低薪聘请代课教师。教育经费不足, 导致教师工资较低。而一部分音乐教师也因没有课, 在年终考核时没有机会参加考核, 这些导致一些音乐教师对音乐课不感兴趣。有些音乐教师都从事学校其他工作, 也有许多音乐教师中途改变专业, 自己能力允许的条件下都转教语文或数学等一些文化课程, 导致音乐教师队伍严重流失。教育经费不足, 导致农村的一些学校没有固定的音乐教室或多媒体音乐教室, 我家那儿的小学至今还没有一台像样的电子琴, 更别说钢琴了。学生上课没有固定的场所, 也没有完备的音乐器材, 影响了音乐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 教育观念陈旧、落后。

在较偏远地区一些农民的生活还有问题, 不会有太多的心思和多余的钱去学习知识、学习音乐。即便是想让孩子学, 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于音乐, 他们觉得不能创造财富, 所以他们不会花费太多的精力和财力让孩子去学习。只有文化课成绩好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学生家长更看重学生文化课的成绩, 没有认识到音乐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音乐在孩子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 忽视了对孩子美感、审美素质的培养。

作为中小学生, 他们还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 他们对待事物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学校和家长的影响。一些学校讲升学率, 家长期望他们跳出农村,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不由自主地也会重视文化课。因此, 在农村学校, 家长、教师以及学生, 对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甚至是模糊的。

3.师资力量缺乏。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教育成败系于教师。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是支撑我国基础音乐教育事业的重要力量。我国中小学音乐师资的来源基本上是高等师范院校、中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但由于一些现实问题, 比如, 一些农村经济发展速度较慢, 交通、通讯、文化等与城市相比较落后, 所以一些音乐专业毕业生不愿去农村任教。

现在, 农村较少数学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 大多数音乐教师都由语文、数学或其他科教师兼任, 这些兼任老师绝大多数也都是半路出家, 他们对音乐理论知识、音乐课程教学方法等了解还不够深刻, 因此音乐课教学形式单一、气氛不够活跃, 致使学生对音乐课也失去了兴趣。

从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 所有的问题与农村的生活环境、农民的思想观念以及农村的生活方式都是有着莫大的关系的要想改变农村音乐教育的现状绝不是一朝一夕的, 我们应该有的放矢, 科学的运用方法, 结合现有的条件, 尽最大努力改变以及改善现有的的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结合音乐教育的特点, 有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1.转变农村音乐教育的思想观念, 完善教育机制。音乐教育家贺绿汀曾经说过:“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关系到整个后代的文化修养、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质的大事, 绝不可可有可无, 等闲视之。”所以, 必须要改变长期以来影响音乐教育向前发展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 改革考试制度。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提出了很多年, 但是在农村的实施情况还不够好。要对一些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进行教育, 使他们转变“分数第一”的观念, 树立让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培养的思想。

2. 加大对农村音乐教育的经费投入, 改善办学条件。

教育需要投资, 音乐教育更是如此。音乐教学设施是实现课程标准的保证。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入, 一些经费问题和教育政策的抉择在一定程度上和当地政府也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要想改善现在的局面, 有关部门也要助学校一臂之力, 可以联系当地企业等筹集资金, 帮助购买器材, 也可以开设专门的培训机构, 对各个学校的音乐老师进行集中的、正规的培训。

3. 优化农村音乐教师队伍。

教书育人, 对于中国的教育模式来说教师是教的根本, 所以教师的素质高低对于教学质量的好坏也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针对农村音乐教师紧缺, 且目前音乐教师的音乐素质较低等诸多问题, 首先应该稳定在职音乐教师队伍, 加强对在职音乐教师的定期培训, 提高这些教师的综合音乐素质。

4. 充分利用有利资源, 丰富教学内容。

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根在农村, 要保存传统音乐文化就必须从农村入手。对于农村音乐教育来说更是便利, 对传统音乐文化触手可及, 要充分利用当地的音乐资源, 民间传统音乐具有淳朴的乡土气息, 适合农村的特点, 容易在学生的心灵上产生共鸣。

我国要实现21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 实现科教兴国, 一定要狠抓农村基础音乐教育。孩子是未来的希望, 注重美的教育, 除了是我们自古以来传统的教育理念之外, 也同样是音乐带给人们的启迪, 发展教育, 发展农村的教育, 发展农村的音乐教育, 是素质教育任务重不可忽视的一项, 这就需要所有人一起努力, 为农村艺术教育开创一个更好的局面, 使农村音乐教育的未来充满希望和喜悦!

农村基础音乐教育论文 篇2

现在,基础教育工程已经被列入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新一轮课程改革已付诸实施,素质教育的号角早已奏响,可是,当前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又是如何呢?

我本就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好久都没回去好好看看了。接到调研题目,挺激动的。其中,农村教育是我最想做的。当年,我们中学只有6、7个左右可以考上省重点高中,我们那届最多,有11个。人家城里的学校有的都考170多.因为没有什么前途,所以,家长很少支持学生学习,但是学习的学生都非常拼,一个班的学生前后反差很大、、、仿佛回到了初中时代。每个班级都会有同学不听话,家长从来不管,因为打麻将不来参加家长会,拒接老师电话。初二时我和老师共用一张桌子、、、怀揣着对初中时代的回忆与眷恋,我利用暑假的时间回到家乡进行社会实践,了解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

我的家乡葫芦岛是辽宁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原名锦西(1994年10月更名为现名),是京沈线上重要的城市之一。葫芦岛是半岛,伸向辽东湾内,因头小尾大,中部稍狭,状如葫芦而得名。葫芦岛市地处辽宁省西南部,矿产资源颇丰富,拥有铅、锌、铜、钼等矿产。同时是一个工业城市,有化工厂,锌厂和造船厂。此地的渤海造船厂生产了中国的第一艘核潜艇,所以,它也是重要的潜艇基地。国共内战时,辽沈战役中的塔山阻击战于此地展开。抗日战争结束后,东北约百万日本侨民在此地被遣返回国。市下所辖县级市绥中是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的出生地。

实践过程

首先我来到了我的母校刚东小学和刚屯中学。发现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一,是在校舍上,由原来简陋的房子改建为楼房,宽敞明亮,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良的学习环境。

第二,是教学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的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

第三,是在学校的师资队伍有所壮大。

第四,对待教育的态度上,从没有家长管,甚至因为打麻将拒绝家长会到现在的会有家长经常主动给老师打电话,那些老师们都很欣慰呢。说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被承认的。

但是,我认为目前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经常缺乏资金买新的。

第二、学校的工资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

在农村中学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同时,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务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第三、素质教育难以实行,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学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依据。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

第四、村级小学减少造成学生上学不便

我所去的陈庄镇的爱林二村原来有一所村级小学,但由于教学条件差,教学设备落后,以及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教学质量较好的城镇学校就读,因此生源逐年减少,最后学校废止,目前大多数学生就读于一所乡级小学。撤并村级小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中教育资源,节省教育开支,但目前农村小学不提供住宿,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较远的学生上学的不便,小学生年龄小,每天老回跑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的小学教育情况实在是不容乐观,农村小学教育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须高度重视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部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经途径。否则,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大多数,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和牢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是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实践结论:关于农村教育改革的几点意见

一)改善农村小学办学条件

改善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必需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且政策尽可能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薄弱、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地区倾斜。没有相应的教育条件,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乃至校舍,提高质量只能是一名空话。中央及省级财政可依据各乡村学校的学生数将乡村教育的经费定额、定时、定量地通过银行划拨给乡的九年一贯制乡村学校,这样可避免教育经费在多个中间环节的截留现象,又可保证乡村教育经费的稳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同时,要注重改造小学的危房,购置必需的教育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使村办小学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二)加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保证村小师资队伍稳定和扩充。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知识分子的政策,想方设法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因为“教师只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个人素质、职业前景和工作动力的情况下,才能满足人们对他们的期望。”在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农村小学教师能够参加继续教育。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另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发展农村小学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由于所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的孩子更需要教师的关心、激励和帮助。尽可能对每个学生,尤其是打工子女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多关注其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对他们的教育应以鼓励为主,使老师的鼓励变为孩子学习的监督和动力。

三)更新教育观念,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保证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课时,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农村教育管理者的素质教育管理水平。

四)实行寄宿制的管理方式

小学生由于年龄太小,每天上学需来回四趟,每天来回跑很不方便。而且学生路上安全也得不到保证。如果农村小学实行寄宿制,那么学校也便于管理,尤其是留守儿童,可以填补家庭教育的空缺,同时学生的人身安全也得到保证。对已撤销的学校校舍要合理利用,不能使之闲置。

农村基础音乐教育论文 篇3

关键词:农村基础音乐教育 识谱 五线谱 简谱

随着基础音乐教育的不断改革与发展,以及新音乐课程标准的拟定和实行,在音乐基础教育中“识读乐谱”作为音乐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也被规定为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材使用的乐谱有简谱和五线谱两种,在音乐新课标中对各学龄阶段“识读乐谱”的能力也有不同的要求。纵观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实际情况,城市地区中小学生识谱教学在得到重视的同时得到了较好的开展,学生基本可以完成音乐新课标的教学任务;但是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基础音乐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识读乐谱”成为音乐学习中的薄弱环节,由于识谱能力的不足使学生在音乐感知上只能处于初级的感官体验阶段,而不能得到更高程度的音乐鉴赏和体验。农村基础音乐教育中识谱教学的缺失,使得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学生在音乐审美能力上显得营养不足,因此,农村地区基础音乐教学中学生识谱问题急需解决。

一、农村中小学生识读乐谱的重要性

(一)音乐课程改革的要求

新《音乐课程标准》中在音乐技能要求上明确指出:“……在音乐听觉感知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乐谱”①,这意味着在基础教育阶段,识谱已经是学生音乐技能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仅要识读乐谱,还要在认识的基础上灵活的运用于音乐实践中,这是更高层面的识谱要求。在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中“表现”这一教学领域中的“识读乐谱”部分,按照学生不同年龄不同年级分别提出了不同的学习标准。如1-2年级学生“……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3-6年级学生“能够跟随琴声视唱简单乐谱,具有初步的识谱能力”等。②而在“创造”教学领域中“创作实践”方面对不同学龄阶段学生的不同要求,也同时包涵着对识谱能力的要求。如要求3-6年级学生要能与他人合作编创2-4小节的节奏或旋律,7-9年级要能够独立的编创短曲或旋律短句,并能用乐谱记录下来等。除此之外,新《音乐课程标准》还在“演奏”、“教学建议”等内容中都不同程度的涉及到了“识谱”重要性的问题。

(二)识谱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

对于农村中小学学生来说,无论是儿歌,还是革命歌曲,都依赖于老师的演唱,学生只是在模仿教师的音高、旋律。学生识谱之后,就可以自行判断演唱或演奏中的音高音准、节奏等,在演唱时准确演唱不同调式的歌曲。学生按照乐谱的要求结合自身情况,在演唱时与自己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更好的演唱歌曲。对于器乐的学习,学生必须识读乐谱,学习乐器不是单纯的观看老师如何演奏,而是需要依据乐谱准确的弹奏。

(三)识谱有利于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在音乐新课程标中,音乐课程基本理念首要的就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音乐的审美活动和审美能力学习贯穿着整个教学的始终。在音乐学习时学生要能感受到音乐的美,学会欣赏音乐的美,使自己的身心得到美的熏陶。那么,对于学生而言怎样才能提高音乐审美教育?在音乐聆听感受的基础上要对音乐进行更高层次的欣赏,就要对音乐技能进行训练,如学习音高、速度、节奏、和弦等,其中识谱最为重要。学生只有认识乐谱,才能进行分析学习,才能在结合听觉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再是单纯的听音乐,而是理性的分析欣赏音乐,有利于提高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二、农村音乐课堂“识谱教学”缺失的原因

农村中小学校以及音乐教师“识谱教学”观念的缺失是“学生音乐课上了七、八年却还不识谱”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农村大部分中小学中,日常课程表上虽印有音乐课,但实际上音乐课的上课率却往往得不到保障。学校不重视音乐课,音乐课正常的上课都难以保障,更何谈“识谱教学”?而且,相对于城市音乐教师而言,农村的音乐教师大多对音乐教育的价值认识不够全面,对音乐学习过程中“识谱”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还处在“音乐课即是唱歌课”的观念中,在课堂上并不注重音乐基础知识的讲授和学生音乐能力的学习。

另外,农村音乐教师“识谱教学”能力不足也是造成学生学习音乐却不识谱的原因。当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严重短缺,一些教师教授语文、数学等课程同时兼任音乐课,很多教师的专业知识达不到。由于老师专业知识水平有限,许多老师把音乐课上成了简单的歌唱课,在课堂上只教唱一些教材上的歌曲或流行歌曲。像音乐欣赏、音乐基础知识等,学生都得不到学习。部分音乐老师虽然在课堂上进行了识谱教学,但是由于长时间没有参加新的课程学习,在教学能力上变得较为吃力,不知道如何让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对于较难的节奏、视唱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教学;或只能进行简谱的教授,对于识谱的教学缺乏教学手段,许多教师甚至不进行识谱的教学。

三、农村基础音乐教学中识谱教学的建议

(一)简谱和五线谱学习的选择问题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简谱和五线谱是我国现行的两种主要乐谱形式,各地、各校在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③在音乐学习初期(1-2年级),由于我国音乐记谱法的使用习惯及学生的学龄较小等问题,所以在识谱初期学生学习简谱更为简便。

在五线谱教学时,由于线间问题,很多学生都会出现从低音dol到高音dol连起来认识,但分开来认就容易出错的情况,所以在认音初期,可以先认识线上的音dol-mi-sol-dol’,再认识中间的音re-fa-la-re’。

nlc202309090500

另外在学习C调各基本音级的同时要多让学生进行视唱练习,并且说出唱名,这样可以让学生熟悉各音的位置。刚开始时学生如果掌握不了,可以让学生在五线谱下面标注简谱,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不许学生在五线谱上标简谱。遇到难度大的旋律时,可以让学生先译成简谱进行学习,熟悉旋律之后再让学生用五线谱视唱,这样降低了看谱视唱的难度,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更容易掌握音乐基础知识。

(二)节奏及音高的学习

在学生学习音乐的初级阶段,节奏的学习是学习音乐的首要内容。在识谱学习初期,可以选取简单的儿歌,培养学生对于音高、节奏的认识。柯达伊教学法中指出,“sol”是最符合儿童发声习惯的一个音高,所以在音的学习上可以从“sol”开始,而sol——mi这个小三度的认知与演唱。之后逐渐加入学习do、re、la,在这些稳定易唱的音学习后,再加入fa,si不稳定音的学习。如歌曲《其多列》。在人教版教材中,该歌曲是五线谱,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可以把它译成简谱写在黑板上,便于农村地区学生学习(如谱)。

学生通过教师出示的表格,可以清楚的分辨不同的音高位置,使学生对各音间的音高距离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对于节奏的学习,可以训练学生首先按照四分音符拍子平稳的跨步和行走,感受均等的律动,以此使他们产生对节奏的最初的认识。然后在让他们感知半拍。一般在通过听唱学歌后,让学生边唱歌词边合着歌曲节律的拍子均匀的拍手或走步。然后再将典型的节奏动机写下来,如× × × ×|×× × × ×|,这样学生就能很容易用手拍下来这些节奏,在熟练拍节奏的基础上再学习相关的音乐术语就会容易得多。

总之,农村中小学生的识谱教学,必须从最基础的开始,简谱与五线谱相互帮助,相互过渡,最终让学生熟练掌握两种记谱法。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音乐新课标的实施,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必需跟上时代的脚步,重视识谱教学。如何针对农村学生的特点,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将简谱与五线谱有机的结合起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最终使学生在演唱、欣赏、演奏上得到提高,完成学习任务。

注释:

①②③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2.

[2]张红.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国小学音乐教育改革探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04):246.

[3]杨贤忠,刘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其对策[J].怀化学院学报,2008,(07):107.

[4]张文静.谈音乐新课改的城乡差异[J].艺术探究,2007,(06):66.

[5]景文东.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识谱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1,(03):116.

[6]杜宏斌.学习新课标,明确新要求——2011年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简析[J].中国音乐教育,2012,(04):10.

[7]李卫军.浅谈小学低年级的识谱教学[J].音乐天地,2013,(12):22-23.

[8]杜亚雄.首调唱名法和简谱[J].人民音乐(评论版),2005,(10):49.

[9]王珍民.识谱教学应采用简、线结合的方法[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1,(08):35.

[10]金雪燕.音乐课堂教学“识谱依然”——探新课程视野下的初中识谱教学[J].神州(中旬刊),20013,(02):108.

[11]张雅君.让识谱教学有力地行走在课堂[J].音乐大观,2012,(08):67-68.

农村基础教育调查·思考·探析 篇4

一、调查后发现的问题

从三个乡 (镇) 的调查看, 农村基础教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大多数村小撤消, 特别是高山边远村小撤消, 学生入学、入园难, 家长培养子女的成本增加, 与国家义务教育的总原则“就近入学”不相符。2、村小校舍大量闲置, 大多租作民房, 教委、当地政府和群众共同投资兴建, 权属不清, 无法优化整合。3、农村学校学生人数逐年减少, 师生比越来越低。4、农村学校 (特别是村校) 师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村小环境差, 教师生活和工作条件艰苦, 工作效率低, , 培训学习机会少, 村小教师年龄结构老化。5、农村出生率降低, 幼儿数量少, 收入无力支付幼儿教师工资, 办园难, 入园更难。

二、农村基础教育问题探析

(一) 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

我国现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是免费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有三点:一是普及性;二是基础性;三是全面性。一些地方盲目撤消村小, 造成高山边远村儿童入学远、读书成本增加。由于校点设置不合理, 造成农村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

(二) 村校校舍大量闲置, 得不到优化整合

从调查情况看, 村校校舍大量闲置, 造成国家钱财浪费。应当合理布点, 明晰闲置校舍产权, 优化整合。

(三) 学生无序流动, 师生比严重失衡

从调查情况来看, 黄淦村校的师生比只有1:4.5, 平坝的三秀村校也只有1:8。调查发现, 这些地方的学龄儿童, 有少部分随父母进城打工转到了城镇小学, 而大多数是想子女接受优质教育而投亲靠友转到条件好的学校, 政府要采取必要措施, 控止学生无序流动, 加强学校内部管理, 提高教育质量, 提高师生比。

(四) 提高农村教师的师资水平

大多数家长不愿送子女到村校读书的根本原因是村小教学质量不如城镇小学。村小教师包班教学, 教学、管理、生活等等一肩挑, 工作苦、累, 学习机会少, 教育教学质量不如中心校或城镇小学是自然的。要加大农村村小教师的培训力度, 实行村小教师定期交流制度, 调整年龄较大的不适应学工作的教师, 提高农村学校的师资水平。

(五) 改善农村教学环境,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目前, 农村边远学校教师大多实行了山区农村教师津贴, 但仍然是杯水车薪。村小教师生活仍存在种种严重问题, 困绕着农村村小教师。尤其是村幼儿班, 学生少, 幼儿教师工资无法保障, 政府支持力度不大, 山区农村幼儿教师大都未受过专业培训, 教育质量不高, 无法长期坚持办下去, 造成山区农村幼儿入园难。

三、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与解决办法探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农村教育存在许多问题, 要科学规划, 精心设计, 综合整治。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合理设置校点。农村边远地区应当保留必要的村小或教学点。从调查情况看, 北固原高山村---黄淦、尖山、贾岑三村, 距中心校十多公里, 若无一所村小, 学生爬坡上坎, 十分艰苦。解决的办法:一是在高山合适位置设立一所完全小学, 接纳高山四村孩子的入学问题;二是在中心校设置住宿制, 孩子由家长每周一和周末送接;三是中心校配置接送高山孩子的校车, 每天接送一次;四是取消不必要的村小, 如北固三秀村小, 学生少, 距中心校和东胜、隆化五校都比较近, 实行优化整合;五是实行跨行政区域入学, 如北固尖山距中心校远但距西城沿塘小学较近。

2、合理处置闲置校舍。大多数村校闲置, 造成国家和集体财产流失。可按《重庆市义务教育条例》的规定:“学校不再保留的, 拆迁人应适当给予补偿, 补偿经费应当全部用于学校建设, 需要迁移的, 拆迁人应当按照先建后拆的原则重建学校”的原则处理, 确保办好学校。

3、花大力气提高农村学校师资水平。农村教师, 特别是边远山区村小教师, 整体水平不高。建议:一, 适时调整教师任教学校, 让教师在不同的环境中锻炼成长。二, 多组织这些教师到教育发达的地方跟班学习;三, 实行城乡教师适时交换任教;四,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五, 配备一批年轻的、素质较高的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

4、大力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政府对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的优惠政策力度还需加大。一是在政治待遇上要扶持农村教师;二是提高经济待遇, 在评职和津帖上应倾向农村边远山区教师;三是解决好农村教师的吃、住、行和子女入学、就业问题, 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四是抓好农村教师的精神文化生活;五是解决好农村教师的出行难问题。

5、加大农村幼儿班的扶持力度。目前, 农村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教师工资低和合格师资差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建议政府投入一定资金, 扶持农村幼儿园, 解决农村特别是山区幼儿入园问题。提高入园率, 提高办园质量, 让广大农村和山区幼儿也享受到优质教育。

总而言之, 农村基础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点, 也是难点, 解决起来难度大。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科学、合理地加以解决。要全面落实“四个着力”要求, 解决好老百姓关心的教育问题, 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摘要:农村基础教育师生比逐年降低, 村小设置不合理, 造成边远山区儿童入学难, 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教育区域公平。

关键词:农村,教育,调查,思考,探析

参考文献

[1]孟繁华主编,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北京,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2002.12.

农村基础教育调查问卷 (教师) 篇5

1.您就职单位类型()

A.初中B.小学C.学前教育

2.您的学历水平()

A.本科以上B本科C.专科

3.您的教龄()

A.5年以下 B.5-10年C.11-20年 D.20年以上

4.您是否定期参加培训(),您所在学校是否配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并经常使用()

A.是B.否

5.您认为自己的任课能力是否适应课程改革的进度()

A.完全适应 B.基本适应 C.有一定差距 D.不能适应

6.参与课程改革后,您的工作量与以前相比()

A.增加许多 B增加一些.C.基本没变化D.相对减少

7.学校对您教学质量的评价()

A.主要看考试成绩

B.重点看日常工作表现

C.通过教师自评、领导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渠道进行评价

D.很少评价

8.您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

A.考试与测验的成绩

B.学生平时表现

C.考试成绩为主,参考平时表现

D.平时表现为主,参考考试成绩

9.您通过什么方式定期与家长沟通()

A.召开家长会B.定期电话访谈C.家访D.有针对性地结合多种方式

10.据您的了解情况,家长对孩子的在校情况关注程度()

农村基础音乐教育论文 篇6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 基础教育 音乐教育 教育公平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也强调,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近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也都将教育公平放在教育工作的突出地位,并采取一系列措施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大力帮扶困难人群。我国教育公平问题虽然有所改善,但横向来看,不同地区差异还是很大,仍存在许多问题。音乐教育作为一门艺术教育在整体农村教育中更是常被忽视的问题。

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中基础音乐教育公平现状

教育公平,顾名思义就是教育的公平性,它具有广泛的含义,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更侧重于国家对整体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有序的规范和配置,以达到社会整体的发展稳定。而从教育学角度来看,则是把社会的公平性在教育领域的延续,其中包括教育的区域的公平性问题,教育师资配置的短缺性,素质教学能力差别性的以及教育机会的不均等诸多方面,甚至是少数民族与科目性的差别问题等,都是现阶段还存在的教育公平失衡问题。我国近年来虽然在教育公平问题上不断推进与改革,但由于区域间的经济文化水平,地域性等诸多历史存在原因,还不能快速的根本性的解决,还需要再进一步的实施分析与解决对策。

1.教育区域阶层的差别性

这里的区域阶层主要指社会化生产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①,有史以来教育问题都与区域社会发展问题相捆绑,认为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教育问题得到较多重视,发展也相对较快,而相对经济发展缓慢地区教育问题常常被忽视,从而发展缓慢。城市的基础音乐教育设施加快步伐,甚至有些以与国际接轨,城市中学生家长接受艺术课程音乐课程意识强烈,与农村音乐教育形成鲜明对比。再加上城市有其多于农村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户籍、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要想消除教育不公平问题,区域阶层差别性的壁垒需早日打破,统筹城乡发展使城乡一体化,政府要发挥其主要职责,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中的教育公平问题,使城乡教育一体化,城乡艺术教育一体化。

2.教育师资配置的失衡性

城乡音乐教育差距较大,城市是资源的聚集地,有优质资源,优秀教师,政府重视,国家扶持,而农村几乎不加以重视和投入,甚至偏远农村得不到该有的教育经费,义务教育,学院教育,职业教育等都较少投入甚至有些地方不投入,几年下来就已经差距巨大,而城市还在不断的改进与创新,农村却无人问津。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备严重短缺,有些学校没有一件钢琴,电子琴也是少量,无乐器的更是比比皆是。城乡间的教师资源也是强烈对比,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南方沿海地带经济发展迅猛,优秀人才不断涌入,教育教师资源也在不断增加,而偏远地区教师大部分都是“以一敌三”一个教师教授多种科目,艺术类科目作为“小科”更是非专业教师教授,毫无章法的乱上或只是以“唱教”的单一声乐形式进行教授。众所周知,音乐是作为一门运用形象为主体来表达人类情感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门艺术。我们不仅要去感知与体会,更要把听觉,知觉,触觉三者合一,怎能以“随便唱唱歌”的形式进行传授,结果可想而知。

3.教育经费与选择课程的公平性

(1)教育经费投入与实施的公平性

教育经费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基石,基石的比例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建构,学校教育也同样如此。教育经费的投入与实施比重将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的整体水平,不仅关系到教育设施师资配置的完善,也影响整体学校教育的发展。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村区域更是占据一大部分,在城市化加快的步伐下,农村教育同样需要引起重视,尽管近些年来我国已经开始逐渐重视农村基础教育,但力度还不够,从去年的教育经费投入明细就可以看出,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偏低,差距将近一倍之多。学校教育也同样如此,表一是我国2014年学校基础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分别从城市和农村两大区域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对于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于城市明显偏低。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类的“小科”课程,经费投入更是微乎其微。

经费的投入不足继而导致经费实施的局限性,下图表二中我们可以看到,公用部分(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专项公用支出、专项项目支出)比重突出,基本建设支出较少。城市普通中小学与农村中小学比重差距巨大。

教育经费的投入與支出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当地经济实力发展的缩影,特别是财政税收投入方面,经费的投入与支出都反映出我国现阶段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所面临的情况,城市发展迅速,具有优先选择权,师资配置经费投入优先,农村投入较少,增长较慢,甚至有些地方与过去甚无区别,投入与支出多年来基本停滞不前。农村与城市的公平性已严重缺失。

(2)选择音乐课程的公平性

课程的多样性保证不足,在城市与农村的教育经费支出中可以看到,经费充足的城市,课程开设也会较多,类别多样,设施也相对完善,包括音乐教育课程中至少具有一门乐器甚至包括多种西洋乐器与民族乐器等。教材内容设定也有较大差异,城市普通中小学教材中,各类板块齐全,中西方音乐鉴赏内容,听唱实践内容等较多,分类清晰。而农村中小学教育基本几年无变化,只有一门乐器或是根本没有乐器的比比皆是,教材更是基本无更新添加,单一“教唱”形式教学普遍,各方面的不公平性显而易见。

二、针对农村中小学音乐基础教育几点建议及措施

1.打破城乡音乐教育二元结构模式

音乐教育二元结构模式包括城市区域音乐教育与农村区域音乐教育。众多认为农村音乐教育停滞不前的原因来自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城市资源丰富,成为优秀资源的集散地,而农村正好相反,师资水平,设施制度等都要差距显著,经济发展的落后从而导致教育的落后。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的形成也将教育二元结构模式带动,笔者认为这种二元模式完全可以消除,经济发展的增长不应与教育发展相联结,应相互脱离,经济发展缓慢地区的教育需要和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相持平,政府应将经费的投入一致化。经济与教育本来就是两种领域,农村的学生受教育更不能与经济相挂钩,课改十年来,已基本完成九年义务普及教育,但现阶段应是更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软实力,将普及变为“优及”,由“有学上”到“上好学”方向转变。

2.增加基础音乐教育师资配置

(1)增加经费的可供性:保障音乐课程有序丰富进行,完善设施,经费是音乐教育的基础,没有经费就相当于汽车没有汽油一样,城市资源过剩,而有些偏远地区农村几乎没有音乐教育经费供给,这种现象后果严重,音乐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基础教育全面发展的人才型教育离不开音乐课程等艺术课程的培养熏陶,中小学生普遍喜爱音乐课程,所以一定要增加经费的可供性。(2)教师资源的整合性:专兼职共存的整合形式,现阶段许多农村偏远山区的音乐教师严重缺失,因生活环境艰苦,福利待遇偏低,所以人才聚集较少,要改变当前状况,就要多方位发展音乐教师,将就近大学中音乐类专业进行有序招收兼职教师,特别是师范类艺术专业的学生,这样既可以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也可以在学校教授音乐,提高自身技能的同时也更加体会赋予音乐教师的职责。学校的专职教师也要进行定期的技能培训,灵活上课方式技能,保证与时俱进。还需要学校定期组织比赛,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乐趣和每一阶段的自身提高。另外还需要增加教师评估等一系列规范教师的准则,使教师形成对待课程严肃认真等心态,同时也增加督促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提高的状态。(3)课程设置的多样性: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摒弃单一的“唱教”形式,规定音乐课程必须持有至少一门乐器。音乐本来就是抒发人类情感变化的感性形式,所以音乐课程设置一定不要死板,音乐课的上课技巧包括歌舞并进的形式都要表现出。教材也要根据地域性的特点编写教材,最好每一地区或是相似地区都有属于自己特有的音乐教材,尤其是偏远农村与少数民族地区,将民族特色融入教材中不仅在潛移默化中让学生熟知,也是对于一些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区的保护与传承。

3.加大与社会机构组织的联合

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篇7

与以前相比,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些成绩是值得肯定的。它改变了以前的落后状况,逐步向现代化教育的方向发展。比如农村基础教育教学设施有了很大的改进。大部分农村孩子的学习环境得到了改善,一些农村小学也配备了一些多媒体教学设备。

虽然农村基础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我们必须承认在一些落后山区农村教育现状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还影响着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1.1 农村办学点多而分散

据2011年7月6日云南日报报道称,在云南,小学的覆盖率达到了98%,几乎每个村都有一所小学,每个乡镇都有一所初中。近几年来,农村各地中小学择校现象愈演愈烈。由于农村师资水平、教学质量偏低,农村优秀学生不断转出,有条件的家庭想方设法把孩子转到城镇中的小学就读,这就造成有的农村学校一人一校的奇怪现象出现。有的学校甚至出现断级的情况。教师对着极少数的学生没有教学积极性,学生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现象不仅造成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教学质量严重下降,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1.2 教育观念落后

2011年9月,通过对师宗县丹凤镇峰岭完小的调研,该校的黎老师说到,她们班的一位学生课本丢失了,家长也不当回事,总以为这是学校的事,与他们无关。结果这名学生整整一个学期手无教材,两手空空的读书。在农村这样的现象还大量的存在,很多家长从不关心孩子在学校的成长,他们都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与家长无关。家长的任务就是让孩子吃饱穿暖,很多家长只是开学第一天带领孩子找老师办理手续,以后就从不找老师交谈孩子在学校的事,造成了学校与家庭教育的脱轨。

1.3 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农村还有相当一大部分教师仍旧使用着粉笔加课本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缺乏独特的创意,没有体现学生的主题地位,只是一味的教师教,学生跟着学,教师与学生成为了独立的个体,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处于被动地位。加之教育部门过于重视应试教育,对教师或对学生的评价只是局限在学生考试的分数上。学生考得分数高,就意味着这个教师教的好,会使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同时也意味这个学生聪明、认真、勤奋、学习态度好。反之,则不然。就这样,许多教师为了追求高分,把压力施加在学生身上,盲目地进行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量,使得很多学生厌倦上学,把学习当成一件很痛苦的事。

1.4 教师素养偏低

农村教师素质偏低,也是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学校由于条件差,很多教师不愿意在农村工作,所以导致了农村师资缺乏,教师的综合素质偏低。

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专业素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对教育教学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工作学习中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尤其是农村教师,更应该有意识的提升自身水平,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1.5 教育经费不足

教育经费不足,这是我国教育面临的普遍问题,在贫困山区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方面,由于经费短缺,导致一些学校办学条件十分艰苦,在贫困山区还有土坯房和泥巴桌的使用,很多孩子同时挤在一个教室,而且还是不同年级的学生。尽管由于各届的关注,一些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还是落后于城市的办学条件,长此以往的话就会导致农村教学质量低,教育质量不容乐观。

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落后,工作条件艰苦,教师成长环境不佳,很难留住优秀教师和年轻教师。近年的一些师范毕业生,如果户籍不在工作乡镇的,普遍在三五年内就想方设法调走,乡村教师流失严重,在社会中形成“村里的教师镇上走,镇里的教师县里走,县里的教师市里走”的外流模式。

第三方面,教师的待遇低,由于教育经费短缺,教师的工资、医疗、保险、养老等缺乏制度的保障。教师待遇低不能单纯的理解为工资低。

1.6 辍学现象较为严重

随着近年来九年义务的普及,以及人们认知水平的提升,父母都愿意把孩子送进学校接受教育,但辍学率仍然居高不下,据统计师宗县未成年人辍学情况调查显示,初三时候的辍学率是15%,今年初三的辍学率达到了30%,有些乡镇的辍学率竟达到了50%,这也是很少见的一种现象。这些统计只是一个保守数字,实际的情况远不止如此,有的会高于这个辍学率。原因总结如下:

一是教育经费不足导致了教学资源缺乏,最终的结果导致了教学质量差,教学体系评价不完善。二是虽然九年义务教育免除了部分的学杂费,但有些地方由于教育经费的紧张,学校把部分压力转嫁到家长身上,家长们还应付集资办学和分担教师酬劳等费用。许多家庭无力承担这些费用,不得已让孩子辍学。三是随着就业形势的严峻,许多家长和学生都产生了“读书无用”的心理,他们受街邻、亲朋好友的影响,以为读书既费时又费钱,还不如出去打工,早点挣钱回家建新房,长期的封闭落后,形成了他们“一切以金钱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2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提出发展对策

2.1 科学合理的建设农村教学点

如果在山村还出现一个年级只有两三个学生或断级的学校,那么就要考虑有没有必要继续办下去,办下去只会消耗更多的教学资源,如果把部分教学点撤并到具备条件的附近定点小学,并为不方便回家的学生提供食宿。引导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设学生宿舍、食堂、餐厅,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教育资源,整合师资力量。

对那些不具备集中办学条件的地方,比如比较边远偏僻、交通非常不便利,则仍应保留原有乡办、村办学校或教学点,并尽力提供相应的教学条件和支持指导,尽可能使每个适龄入学儿童都能接受到最大程度的优质教育。

2.2 更新教育观念

首先教师要根据情况适时的召开家长会,并对不同学生的情况及时与家长联系,达到双方互相了解学生的成长。其次,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不再以单纯的分数作为标准,而是实行德、智、体、美、劳的全面考核,注重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摒弃只以分数为主导的单一的教学评价,促使教学评价朝着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调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质量的高低、学习效果的好坏最终取决于学习者的自身。

2.3 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第一,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创设引发学生好奇心的问题情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第二,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积累,并通过实践体验,在学生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些人的发展最深层的指标上有所提高。第三,课堂教学活动要在民主、和谐、宽松的情境中展开,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精神,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学习精神。

2.4 加大教育投资倾向,提高教师待遇

教育经费短缺是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难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是中央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地方配合供给,鼓励民办教育这样多方面的渠道的筹措。二是通过爱心教育,向社会热心人士寻求帮助。提高教师待遇,给予他们基本的生活保障,各地方的政府部门以及教育主管部门,要提高农村教师的地位,让教师有尊严地活着,解决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解决教师在住房难,子女读书难,求医难等问题,使教师安心农村的教育工作,确保教育质量。

2.5 提高教师素质,保证教育质量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教师只有自身综合素质提高了,在教学过程中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与依赖,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来。教师如果没有高水平的知识与能力,创新能力就没有根基,没有创新能力,所谓使命感、责任感就是一句空话;没有独立人格和主体性,也不可能真正有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应注重内强素质,外练操作能力,开展教师大练基本功。通过实践活动,让教师自己认识到其自身的素质是通过自身知识的内化形成和积累的,而不是别人给予的。

建立教师定期培训制度,使得教师能按时得到培训,吸收新知识学习科学的教育模式,加强师德修养,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完善教师队伍专业化分配政策,要在教育上真正形成专业的教育,提高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要为教学点师生提供更多的参与竞赛和大型活动的机会,进一步提高师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摘要:农村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影响着教育事业的整体提升,也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过去相比,农村基础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且发展业绩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等待解决。本文通过全面分析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即科学合理的建设农村教学点,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加大教育投资倾向,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素质,保证教育质量等。目的是为了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改善农村教育出现的弊端。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对策

参考文献

[1]温红彦.教育部就义务教育和教育经费投入等答记者问[N].人名日报,2003-11-3(12).

[2]孟凡平.农村教师与农村教育的问题与对策[N].教育报,2004-3-19(5).

[3]王鹏飞.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调查[J].高教信息,2004(12).

[4]韦志杰.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07(7).

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及策略研究 篇8

一、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现状

在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 农村基础教育是工作重点。近年来, 在政府部门及教育机构的大力支持下, 教育资金、师资力量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大大提高了农村基础教育质量。

( 一) 师生关系有所改变, 但教育理念与教育形式仍需改进

新课程理念逐步渗透到教育教学之中, 笔者调查发现, 当前小学基础教育中, 师生关系发生了很大改变, 传统的基础教育中教师高高在上, 学生俯首帖耳, 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严重的代沟; 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已经基本构建了以尊重为前提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学生大胆发言, 对所学内容提出质疑, 从空间和心理上拉近了师生的距离。然而, 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片面的解读, 农村基础教育课堂上也出现了另外一番景象, 多媒体课件用得多了, 结果教师没有了板书; 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结果课堂呈现出了无政府状态; 教师讲课的时间少了, 时间都用在了表层的花拳绣腿的表演上。这样的课堂虽然注入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但是缺乏指导和秩序的教学活动就失去了前进的方向。因此, 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理念与教育形式仍需要改进。

( 二) 教育资源有所增加, 但评价体系滞后给学生带来巨大压力

“普九”目标的基本实现, 国家在农村基础教育中投入的资金和精力都在不断加大, 很多地区的学生具备了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学习环境, 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基础教育的蓬勃发展。然而, 加强先进、整齐的硬件设备建设的同时, 也不难看到孩子的学习压力在不断加大。在应试考试制度下, 很多孩子为了挤独木桥, 考上理想的高中、大学, 需要买资料、报辅导班, 学生的业余时间和空间逐步缩小。另外,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很多地方选择利用教师的排名来鞭策教师, 不断提高教学成绩, 而教师的压力又无情的转化给学生。为了取得一个好成绩, 教师会加大作业量, 导致学生放学后有太多太多的作业, 既要有硬性的书面作业, 又要有预习、背诵等无形作业, 让学生苦不堪言, 明明是为了“减负”, 学生的压力却“增加”了。

( 三) 教育改革有所进步, 但具体实施缺乏必要的人力与财力支撑

当前, 教育改革之风吹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每一个角落, “以人为本,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逐步被教师响应, 对于教育的目的和教学的目的也有了清楚的认识。但是, 事实上在落实起来还存在很大差距, 缺乏课程专家、教研人员、特级教师等具有较高教育理论水平的力量进行指导和引领, 而这些资源的引进需要大量的财力和物力, 农村基础教育经费多用于学校建设和日常的开支, 国家给予学校的办学经费做这些事情已经捉襟见肘, 再去请专家、请能手, 在人力和财力上显得极为困乏。于是, 出现了一些不和谐因素, 教师希望学生自主探索, 但是无法给学生引路, 学生希望努力学习, 但是常常事倍功半。这样的课堂在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中非常普遍。

二、改善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优化措施

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工程, 需要逐步拓展, 稳步推进, 针对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政府部门和教育机构要给予充分重视,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优化措施。

( 一) 构建无缝隙对接农村课程, 加强高素质师资引进

针对于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中师资力量薄弱, 老教师较多, 缺乏新生力量的现状, 从国家政策上对于师范大专生就业逐步向农村倾斜, 大学多开设与农村基础教育相关的课程, 鼓励在校师范大专生参与农村社会调查活动、农村智力扶贫活动、参与健康心理咨询活动等, 让这些学生深入农村, 了解农村基础教育现状, 为农村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外, 政府要加强师范生就业的引领, 加强农村地区教师生活补助, 对大学生就业后考取研究生给予照顾和优惠, 从而吸引更多的优秀毕业生走进农村, 给农村注入鲜活的师资力量。

( 二) 组织灵活多样的教科研活动, 提高在校教师专业水平

针对于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中, 教师对新课程改革思路还存在模糊认识的现象, 需要从多方面着手, 提高在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首先, 增强教材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根据学生特点教材的设置应面对全体学生, 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 利用教材的优势挖掘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思考、善于探究的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其次, 搞好新课程改革教师培训, 最近几年的“省级培训、国培计划”初见成效, 从教育思想到教育理论上给老师一次充电的机会, 加强专家对教师课堂的指导, 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与教改成功学校结成互助对子, 推动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

( 三) 完善基础教育改革评价机制, 实现教育的朴素回归

当前, 农村基础教育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 很多老师和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就可以, 忽视了孩子德育及艺术特长的发展。因此, 需要我们形成一个完善的评价机制来改变这种状况。在学校教学中, 学校可以尝试实施互评机制及多元化评价机制, 将学生的成绩、创新能力、实践精神、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发展方向等均纳入评价范围之内。同时, 实施评价的动态管理, 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 激发学生努力的动力与方向。通过这一系列评价机制的完善, 将“一考定终身”的制度压力在基础教育阶段得以有效缓解, 转变升学就是跳出农村的不良思想观念, 促进“朴素”教育的回归及教育意义的实现。

总之, 从当前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情况来看, 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道路还很艰辛和漫长, 需要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不断地付出与实践。相信随着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及农村经济、文化和民生的不断发展, 在政府及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下, 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文化的健康发展, 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教育保障。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农村基础教育设施的建设和教学质量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然而, 随着时代的发展, 与城市相比, 农村基础教育中还有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通过调查走访, 对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现状进行了剖析, 进一步探索了有效的优化策略, 以促进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工作进一步推进, 让广大农村少年儿童接受更加优良的教育。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策略

参考文献

[1]韩明军.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与改革[J].商场现代化, 2010, (08) .

[2]李雪峰.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思考和对策[J].科学咨询, 2010, (03) .

农村基础音乐教育论文 篇9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 国家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其具体权限包括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自治权;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制定权以及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的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权;组织维护本地方治安公安部队的自治权;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经济建设的自治权;管理本地方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自治权;配备民族干部和培养民族人才的自治权;以及使用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的自治权等。从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 自主发展和管理本地方的教育事业, 是我国宪法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的一项权利。

一部教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教育政策和立法的发展史。进入现代社会以来, 世界各国纷纷通过教育政策和法律的制定来推动教育的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社会、经济、历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于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 支持和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是国家和政府的重大历史责任。这对于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 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 增强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统一, 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而言, 只有通过不断加强民族教育政策和立法, 才能保障和推动民族教育的快速发展, 不断缩小与全国教育平均发展水平的差距, 全面实现少数民族学生受教育权利。

建国五十多年来, 我国民族教育政策和立法工作伴随着新中国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 从少到多, 从不健全到较为健全, 开始奠定初步的基础的历程。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民族教育政策和立法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根据各个历史时期我国民族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国家制定了大量的民族教育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其范围基本涉及了我国民族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 构筑了我国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框架的雏形。根据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 这些政策和法规又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一是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和法规, 主要包括《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中关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条款以及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政策意见、建议、决定、指示等, 如《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关于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费的指示》《关于从民族地区补助费中适当安排少数民族教育经费的建议》等, 其内容涵盖民族教育行政管理、民族教育经费、少数民族师资、少数民族学生升学优惠、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和民族地区女童教育等各个方面。二是少数民族地方的教育政策法规, 主要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根据其自治权所制定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以及根据国家教育政策法规和当地民族特点所形成的变通和补充规定。就云南和宁夏两省 (区) 而言, 地方性教育政策和法规的主要形式包括自治区地方性法规以及其通知、讲话、决定等其他规范性文件, 内容涉及基础教育的目标、任务、教师队伍建设、中小学布局调整、寄宿制学校和现代远程教育以及中等职业教育等若干问题。如《云南省职业教育条例》《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民族教育条例》《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若干规定》《关于筹措农村学校办学经费的通知》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教育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暂行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基础教育分级管理规定》《宁夏回族自治区启动实施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宁夏回族自治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实施意见》《宁夏回族自治区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细则 (试行) 》, 等等。

从上述已出台的教育政策法规的内容及其分布可以看出,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是当今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立法的重点关照对象。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政策的建设和立法工作以实现少数民族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然而, 纵观我国民族教育几十年的发展历程, 民族教育法规建设总是落后于民族教育自身的发展。由于民族教育法制的不健全, 导致民族教育政策所确定的各项优惠措施难以落实, 民族教育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得不到保障, 极大地限制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现有的民族教育政策和立法逐渐不能满足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需要,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在我国现有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之中, 零散的法律条款和专门性的规范性文件占据了很大比例。这些条款和文件往往是工具性的, 旨在帮助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追赶并达到全国平均的教育发展水平, 然而它们在强调问题针对性的同时却忽略了相互之间的必要衔接和有机联系, 缺乏整体和全局性的设想, 反映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和立法工作还没有确立明确的指导思想。如何处理中央政府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在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中的权利和义务问题, 如何维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 这些都是少数民族教育立法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其次,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还不完善。从国家层面来看, 关于少数民族教育的政策法规散见于《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和《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之中, 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而现有规范性文件多为民族教育行政规章及规章性文件, 且多用“意见”“决定”“通知”等名称, 立法名称庞杂混乱,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从地方层面来看,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所制定的教育政策法规也呈现出明显的模仿性和应景性。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广泛的政策和立法自治权, 然而在现实中, 这些自治权的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既有的地方性民族教育政策法规, 在制定过程中往往缺乏系统考虑和长远规划, 未能根据本民族、本地区特殊情况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有效补充和变通, 大多只是模仿性地出台一些规范性文件, 因而造成政策和立法对于现实问题的敏感性缺失, 未能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规定, 造成了某些地方、某些问题至今无法可依的局面。

再次, 现有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也呈现出内容不完善、重点不突出、缺乏可操作性等问题。一方面, 我国现行的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中很少有关于维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民族教育发展中的其他重大问题, 如政府在发展民族教育中的职责、民族教育经费和师资等, 或忽略不言, 或言之甚少, 言之不明。另一方面, 现有政策法规之中原则性规范多, 对政府责任的规范比较空泛。这一立法特点直接导致了现有的民族教育政策法规脱离现实、针对性差、特色不鲜明。例如新《义务教育法》中规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能力普遍不足, 如何真正实现九年义务教育, 帮助那些贫困学生入学, 法律却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但这一问题在目前仍以“普九”为主要任务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尤为严重, 成为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最后,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政策法规的适用性还存在缺陷。由于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原则性条款较多, 不能使法律规范与少数民族教育相关各方主体及其权利义务之间建立起具体的、实际的联系, 没有能够充分发挥法律在保障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二、确立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政策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政策立法的指导思想是立法者进行政策立法活动的理论依据, 是政策法规的灵魂。而政策立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在政策立法活动中所要遵循的主要准则, 它是政策立法指导思想在实践中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立法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 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及《教育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 全面贯彻超常规发展、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民族教育与一般教育同等质量要求的科学发展思想。[1]民族教育政策立法活动除了遵循国家政策立法活动的一般原则外还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民族教育实践既是民族教育政策立法的源泉, 又是民族教育政策立法的基础。只有根据民族自治地方和民族地区自身的特点和实际, 把民族教育政策立法建立在民族教育实际状况上, 才能确保政策法规内容的创新并具有针对性。

2. 坚持民族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

一方面,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全国各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平衡, 各民族自己特有的社会文化背景也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民族教育有不同于一般教育的特点, 其发展必须从本民族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另一方面, 民族教育是我国完整的教育体系中的组成部分, 与我国整体教育具有共同性, 离开这些共同性去研究少数民族教育的特殊问题,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民族教育的特殊性, 但是由于脱离了与民族教育互为一体的全国整体教育体系, 容易出现失之偏颇的情况。

3. 坚持法制统一的原则

在我国《宪法》和《教育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中, 均有大量的条款涉及民族教育问题, 它们是民族自治地方民族教育政策立法的总原则。少数民族教育法是教育法的下位法, 它和《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学位条例》《教师法》同属于教育专门法律, 共同构成了我国教育法律体系。民族教育立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原则, 不得违背上位法, 亦不得与其他平行的法律相冲突。

三、完善和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

如前所述,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的不完善是当前制约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 只有建立起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有机联系、协调发展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 才能提高立法的质量和效率, 避免政策法规之间不必要的交叉和重叠, 从而较好地发挥每一项政策法规应有的作用及由此产生的整体作用。从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规定性以及教育学和法学的基本原理出发,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规体系应是在《宪法》和《教育法》的指导下, 以“少数民族教育法”为龙头, 以“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促进法”“少数民族教育经费保障法”“少数民族教育师资保障法”“少数民族学生升学优待与学习辅导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为骨干, 由众多民族教育规章、地方性法规所组成的法规体系[1], 是与从国家到地方、从宏观到微观、从横向到纵向等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所组成的政策体系共同构成的政策法规体系。在这一政策法规体系之中, 民族教育基本法是我国民族教育法规体系的第一个层次, 是调整民族教育内外部关系的民族教育法律, 是规定和调整民族教育根本性、全局性的民族教育总法。其法律效力仅次于教育基本法, 高于其他民族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 是其他民族教育法规的立法依据。民族教育单项法是我国民族教育法规体系的第二个层次。民族教育单项法是民族教育基本法以外的法律, 是调整民族教育某一方面关系的民族教育法律。民族教育单项法, 在我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 其法律效力次于《教育法》、民族教育基本法, 高于其他民族教育行政法规和规章。民族教育行政法规是我国民族教育法规体系的第三个层次, 是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其他法律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效力涉及全国范围, 有助于教育法、民族教育基本法和民族教育单项法的具体实施。民族教育行政规章是我国民族教育法规体系的第四个层次, 是由国务院各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行政法规, 在本部门的权限内发布的有关民族教育的规范性文件。较之民族教育行政法规, 民族教育行政规章更为具体, 直接对民族教育某方面工作产生作用。地方性民族教育法规是我国民族教育法规体系的第五个层次, 是由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 民族自治地方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的人民代表大会, 在自己的权限内制定的民族教育规范性文件。这类法规是为贯彻国家的民族教育法律和民族教育行政法规而制定的, 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 其效力要低于民族教育法律和民族教育行政法规, 并只适用于本地区。

四、教育政策法规应就少数民族教育实践中若干重大问题做出规定

少数民族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法律规范所涉及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 它包括民族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民族教育政策立法的基本任务是规范民族教育领域中的各种关系和问题, 以形成一个合理的、符合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民族教育体系, 保证民族教育事业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从我国民族教育及民族教育政策立法实践看, 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立法的应就以下少数民族教育实践中几个重大问题作出规定。

1. 确定少数民族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政策和立法必须确定中央政府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中的相互关系及其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必须确定各级少数民族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地位、职能和权限划分。

2. 确定少数民族教育经费的来源。以法律形式明确少数民族教育经费的来源, 确定少数民族教育经费拨款、集资及使用管理办法, 以及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少数民族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等。

3. 必须以法律形式确定少数民族学校的地位、性质、组织原则、职权、任务及建立和撤销的原则;确定包括经费、校舍、生源、教学质量等办学基本条件。

4. 根据民族教育教师的工作性质和特点, 教育教师特别是边远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来源、资格要求、权利、义务、培养培训的渠道、特殊的优惠待遇等作出具体规定, 用法律形式规定少数民族师资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优待方法, 以稳定和提高少数民族教育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5. 明确少数民族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对牧区、居住分散的山区以及其他特殊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应采取特殊的措施和办法, 对经济困难的少数民族以及其他特殊教育对象采取教育资助办法, 保障这些地区和这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

参考文献

农村基础音乐教育论文 篇10

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要全面了解在校学生中留守儿童的情况, 必须建立留守儿童学生档案, 给一些特殊“留守儿童”学生确定联系人, 方便联系和指导监护人搞好监护工作。如要求定期对“留守儿童”作家访, 使学校、监护人、联系人互相沟通信息, 并定期向其在外务工的父母通报情况, 在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一条纽带, 有效地促进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

二、关爱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一般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管, 但也有的寄居在亲戚好友家里, 有的则是自己照顾自己, 独立面对生活。由于隔代教养、亲朋搭帮教养使留守儿童缺少应有的亲情关爱和家庭教育, 他们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品德、心理等身心发展方面存在问题日渐凸现。为防止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发展, 学校需要给外出的家长发一封信, 要求外出的家长每周与班主任电话联系一、二次;每周给孩子打一次电话;每月给孩子写一封信, 加强联系沟通, 做到创业、育儿双丰收。另外, 学校可以开设热线电话, 方便留守儿童给外出的父母打电话, 沟通情感;班主任、德育处要经常组织留守儿童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课外活动, 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 要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经常表扬和表彰表现良好的自强自立的好学生, 使他们觉得老师时刻是和他们在一起的, 生活并不孤单。

三、结队帮扶

留守儿童往往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性格失常和行为失范, 主要表现在脾气暴躁、任性、打架斗殴、打骂老师和同学, 甚至是长辈, 学习成绩也差。所以很多表现良好的学生看不起他们, 不愿意和他们一起玩耍, 更不愿和他们交朋友, 老师、家长也不很重视, 使得这些孩子比较孤立, 破罐子破摔, 更加难以教育。所以, 班主任、科任教师、班干部、少先队干部等必须改变观念, 率先与学习上有困难、思想行为上存在一些不良习惯的“留守”儿童谈心, 交朋友, 结对子, 相互帮助, 共同进步, 逐步改变他们“差生”“后进生”的面貌, 从而带动全班同学, 团结友爱, 共同协助, 维护班规、校纪, 充分学好科学文化知识。

四、大胆创新, 搞好课程改革

在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 也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尤其是对生活在特殊状态下的儿童, 更要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强化留守儿童自尊、自立, 帮助他们了解知法、守法的知识技能;成立心理咨询机构, 开设针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 或专设心理教育教师, 对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 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 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地发展。对一些女性留守儿童, 还要在生理变化阶段要给以特殊的关怀和指导, 促进她们的健康成长。

五、加强监护人的教育指导工作

绝大部分代监护人注重关注“留守”儿童的吃、住、安全, 忽视情感交流沟通, 使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由祖辈代监护的“留守”儿童, 有的根本不会做家务, 也不帮助祖辈做家务, 祖辈也不叫其做家务。因为多数祖辈认为自己身体还好, 尽量多为他们做一点, 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读书。而“留守”儿童则认为祖辈为他们做事是应该的, 理所当然的。所以多数留守儿童忽视敬老尊老, 缺乏爱心。有些代监护人根本不管儿童, 使得有些儿童学习极不认真, 做作业粗心, 玩就随心所欲;有的干脆说没作业, 骗监护人;有的学习、思想随波逐流, 跟好的同学就学好, 跟不好的同学就学坏;有的代监护的祖辈把孙辈的表现电话告诉其外出的父母, 其父母还说“不会念书没关系, 以后去打工就是了。”所以大多数代监护人并没有真正起到监护的作用。

针对这种情况, 学校需安排举办代监护人家教知识讲座、隔代教育知识讲座, 增强代监护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提高代监护人的素质, 转变家教理念和方法。讲座的内容突出当前“留守”儿童关爱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做好“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工作;代监护人如何认真履行监护职责。帮助代监护人更新教育观念和方法, 加强对代监护的“留守”孩子的情商教育, 非智力因素的教育, 注重全面的教育培养, 养成良好的习惯、性格、品质;加强与其外出务工的父母联系沟通, 使外出的父母了解孩子, 经常与“留守”的子女联系, 配合做好关爱教育, 弥补父爱、母爱的不足。

六、改变家长的外出务工方式和教育沟通方式

事实证明, 如果父母双双外出, 则对子女影响较大, 但如果有一个在家, 则影响相对就要小得多。因此, 学校要让学生家长明白, 若他们外出务工, 而没有可靠监护人, 最好留一个在家, 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与完整。若双方都外出, 则需要改变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 要注意联络的时间上不能相距太久, 原则上最好做到每个星期交流联系一次;在沟通内容上, 不能只谈生活, 应该全面了解其心理、身体、学习等方面的综合情况,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在沟通方式上, 除了电话联系外, 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 这对于孩子的情感发展非常有帮助。这样, 可以使许多留守儿童通过书信、日记来抒发和宣泄内心感受。另外还要求与孩子的班主任、代监护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 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 做到挣钱与关心子女教育两不误, 使孩子从小就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七、鼓励留守儿童住校

为了加强和方便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 可以创造条件, 让留守儿童住校, 这样可以避免他们流落校外, 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和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 只有积极采取措施, 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 提高留守儿童的素质, 才能顺利搞好农村学校的基础教育工作。

农村基础音乐教育论文 篇11

【关键词】农村问题学生;成因;策略

所谓问题学生,是指智力发展正常但受环境中各种消极因素影响,有不良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在学习、思想品德等方面需要特殊教育的一类学生。了解问题学生的成因,是有的放矢,收到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条件。

一、农村问题学生的成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的研究表明,问题学生主要是人为的,偶然的因素(如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或教育不当)所造成的。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农村学生的父母大都在外务工,学生并成了留守儿童。同时,受地域文化的限制,有些家长没有条件解决孩子学习起码的物质与精神上需求。更有的家庭本身结构不完整,孩子缺少温暖、失去信心;有的家庭成员中有不良习气,直接影响孩子健康观念的培养;有的父母对孩子骄溺,不作严格要求,使之失去进取心等等。这些给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了阻碍作用,是造成农村问题学生的重要因素。

(二)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农村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限。而且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由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原因,社会上存在着分配不公、知识贬值、脑体倒挂的不正常现象,“读书无用”在农村依旧有一定的市场。再加上社会周围环境忽视农村学生的精神需求,延搁了正确恰当的各种方式的教育,使社会上的低品位低格调的艺术作品有孔可入,侵蚀了纯洁的心灵,扭曲了学生的人生观。

(三)学校教育的偏差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新时代下,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必须拥有新的教学理念,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但在现实生活中,围绕着“升学”这一目标来设计培养学生,单纯用考分来衡量学生的好与差,不注重独立思考实践能力的学校教育依然存在。特别是一些农村学校的教学观念还比较陈旧,他们变“减负”为“捡负”,与现代教育和培养新时代人才的要求背道而驰,而我们所谓的“问题学生”正是这种落后的教育理念的受害者。

二、转化农村问题学生的策略

朱永新在《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教育》一文中指出: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富贵的还是贫贱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农村问题学生的存在,必然要求教育工作者抓住基础教育的契机,加强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

(一)走进问题学生的情感世界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谁有细心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因此,对待农村问题学生的教育要提倡“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精神。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成功的教育技巧者首先在于用心打动人心,这样才能架起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桥梁。农村的问题学生中,留守生占大多数,他们的生活缺少关爱、尊重与沟通。教师要采取“偏爱”的方式多关怀、理解、帮助,走进问题学生的情感世界,促使尽快转化的氛围,增加“感情投机”,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情感,减少各方的压力,振作精神,迎头赶上。

(二)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网络

要转化问题学生,单靠老师的教育当然是不够的,还必需注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一方面,学校要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表现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必要时对家长进行积极的指导,让家长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配合学校督促和鼓励子女在家学习。另一方面,通过深化改革,提倡大教育观,确信人才培养的多渠道、多层次性;优化教育环境,倡导社会各部门为学校教育开辟锻炼、实践的基地,在这一社会工程建设中各方要挑起担子,不作推诿,才能完整地体现出时代要求,使理论不停留在书本上,而是显示在帮助操作能力的提高上。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网络的形成,对于农村问题学生的转化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实施激励性评价

情感教育的评价观认为,评价的主要功能在于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情感体验,而不在于选优汰劣。因此,针对农村问题学生的转化,采取激励性评价,多给学生学习成功的机会和体验是实施情感教育必不可少的条件。

哲学家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被肯定,而学生更是如此。”赞美是阳光、空气和水,是学生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养料。对于问题学生,教师不妨拿起表扬的武器: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予以发自内心的表扬和赞赏,努力让问题学生感觉到自己的进步;找出问题学生的闪光点,这就是转化他们的良好契机。同时,教师要及时表扬问题学生取得的点滴成绩,激励他们,并使之成为他们转化的内部动因,满足他们渴望尊重的心理需要。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探讨 篇12

那么, 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我通过深入调查了解, 认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化”价值取向。所谓“城市化”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农村教育对城市教育的模仿和跟进, 农村教育不是根据自身特点来规划自己的未来, 而是用城市化模式来嵌套自己的形态, 在丧失个性与特色的同时也导致基本功能的弱化和偏离。农村学校虽然在硬件设施和教育环境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城市学校, 但从教育目的、教育计划、教育评价、学制、课程到教材, 却几乎是与城市学校完全一样的。农村基础教育“城市化”价值取向广泛存在于教育内外和上下, 以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指导着农村基础教育的实践, 将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判断的标准界定为向城市输送学生的多少, 也就是升学率的高低, 以此为据的教育评价体系也就成了“应试教育”盛行不衰的制度性因素。

农村基础教育“城市化”价值取向背离了教育本体价值和社会价值。教育在本质上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立足点, 是教育价值的根本所在, 是教育的本体功能, 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否定了教育的育人价值也就否定了教育的社会价值, 否定了教育的价值。而农村基础教育“城市化”价值取向定位于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 片面追求升学率。这种状况背离了教育方针, 致使学生忙于追求高分, 学得过死, 压力过大, 影响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压抑学生个性和主体性, 导致学生高分低能、低分低能, 不适应社会等, 既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发展, 又不利于城市社会的发展, 更不利于农村学生个人的发展。

有学者指出:“任何教育如果只是为了传授技能, 这种教育就是不自由的、不道德的。”“一般可以发现, 以实利为目的的教学牺牲想象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改进和理智见识的加深……不但有损于自由的教育, 也在同样程度上限制了所学知识的用途。”[1]知识的价值的评价标准最终要看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农村基础教育应该而且必须为农村人的发展奠定基础。因为, 农村问题的根本是农民问题, 解决农民的问题就是解决农村的问题, 所以, 教育要为农村发展服务或者说是为社会发展服务, 就要落实到为农民发展服务上来, 就要首先解决农民的现实教育需要, 就要为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民生活的改善服务, 最根本的就是要解决人的问题, 将农民看作是一个平等的普通的急需提升的人来培养。而培养的关键就是要提升人的内在素质, 没有坚实的良好的内在素质, 就没有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内在潜力与长久支撑。所以, 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应定位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理念是伴随着哲学的发展而提出的。在20世纪整个80年代特别是中后期, 哲学界有人提出哲学发展经历了本体论哲学、认识论哲学和实践论哲学后, 开始进入人的哲学新阶段, 在此背景下, “人”的问题成为教育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 素质教育开始进入教育话语体系。1985年, 教育改革中提出教育的宗旨是提高民族素质, 其后“素质教育”引发了一些争论并渐成气候, 但其正式进入官方文件是在1997年10月, 国家教委在下发的《关于目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 第一次以文件的形式对“素质教育”作了明确界定:“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 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 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 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199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将素质教育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张东娇认为:“素质主义的含义包括三层:一是教育首先以丰富和提升人的素养为己任, 以健全人格的发育和发展为宗旨;二是其主要任务是以知识与智慧并重为核心;三是它代表教育未来主导的价值取向———关注生命的价值, 关注人的发展, 其实质是一种人文主义教育价值取向。”[2]在此基础上, 张东娇提出“全人格素质训练”, 从“自主人格、社会人格和道德人格”三个方面论述了全人格训练的过程。虽然张东娇的论述是针对高中教育和高中学校特色发展的, 但其关于素质主义的阐释对农村基础教育素质主义价值取向有很大的启发价值。

素质是一个动态的、历史性的概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 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其内涵是有所差别的, 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层次和水平也是有高下之分的。农村基础教育推行素质教育要充分考虑农村当下和未来的发展需要, 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不可简单移植城市模式照搬城市经验, 否则其价值取向仍摆脱不了城市化的窠臼。

农村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价值取向就是要从提升农村人的素质出发, 协调平衡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 统筹农村发展和城市发展间的关系, 既满足农村人现时的功利的升学需求, 让学生“学会生存”, 更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使学生养成对生命对生活的崇敬和热爱、对宇宙对知识的敬畏和向往, 使学生在理性思维过程中感受智慧活动的乐趣, 在适应生活中学会创造生活享受生活, 突出教育的超越性、引导性和批判性价值。

农村基础教育素质价值取向就是既要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的差异和健全生长, 又要适合并超越农村社会的发展需要;既能为农村人向上流动提供机会增强能力, 又能照顾农村社会现实, 养成对待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正确态度, 使学生不论是上大学还是务农或者外出务工, 都具备相应的适应性和学习能力, 练就终身发展的能力与意识。农村基础教育素质价值取向的确立和施行, 首先依赖于人们教育观念的更新;其次要制定相应的政策, 在制度理性上予以保证;再次依赖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最后要配备相应的教育设施条件。素质教育价值取向既要体现于相应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中, 又要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落实到教育当事人的教育与学习行动中。

参考文献

[1]萧垠.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4.

上一篇:组织芯片下一篇:各阶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