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精选9篇)
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评价改革 篇1
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评价改革
近年来,核心素养在教育领域成为研究热点,世界各个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在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改革。2014年3月,我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求“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以此推进深化课程改革;2016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发布了核心素养框架,这标志着我国核心素养研究初具成效,并达成了共识。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的深化改革离不开课程、教学以及评价领域落实核心素养的要求。深入研究在教育评价改革当中贯彻落实核心素养是当前考试与评价领域的重点工作之一。
核心素养提出的根本出发点学生核心素养研究是为了回答教育领域的一个根本问题——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系统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既是清楚的,又是模糊的。说它清楚,是因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一以贯之的,“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目标经历了演变,但并未有大的改动;说它模糊,是因为从基础教育的实践来看,这个教育方针如何落地仍然需要深入探索,需要将宏大的教育方针细化,进而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关于核心素养的思考就是从这样的逻辑起点上出发展开的相关研究。
从我国教育政策背景来说,推进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是贯彻十八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基本要求。党和国家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当中,依旧不断强调国家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可见,“立何种德,树何种人”这个问题依然是当前整个教育领域,特别是基础教育领域,必须深入思考、认真回答的问题。
从国际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来说,推进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与世界教育新变革接轨的必然要求。从20世纪90年代到目前为止,人力资本在经济、社会、综合国力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人力资本的提升主要依靠教育。当前面对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国家培养出何种人才或人力资本,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何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以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塑造适应未来社会全面发展的人,成了各国争相探讨的重大话题。我国的核心素养研究也在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这一浪潮中应运而生。
从我国基础教育的内部来说,推进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是解决素质教育改革以来教育内部存在的深刻而根本问题的关键环节。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行素质教育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当然也存在一些还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在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的综合改革,也需要深入思考当前教育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大体上经历三个阶段:在开始阶段,我们的课程目标主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称之为“双基”;21世纪以来,课改的目标是基于“三维目标”突出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前课程改革的目标进一步发展为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的发展有内在脉络:“双基”是从学科知识体系本身出发来考虑课程改革的目标,新课改强调的“三维目标”,把学科内容、学生发展诉求结合了起来,核心素养导向强调的则是任何学科的内容都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载体或者一个素材,真正的教育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基本核心素养。
国家的教育方针清晰而明确,在基层的实践中,无论是领导、普通教师,都能比较准确地表达出来。然而,虽然广大的教育工作者都在全力为实现教育方针而努力,在实践中却还存在着很多突出的问题。在明确的教育方针和具体的教育实践之间似乎存在着一个落差。如何弥补这个落差,使党的教育方针能够贯彻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核心素养框架的提出就是希望弥补这一落差,促进党的教育方针在教学实践中的落实。因此,核心素养的提出和研制是希望把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转换到我们教育教学里面,可对照、可参考。“德智体美”是一个范畴,但是核心素养需要概括出“德智体美”这一范畴中最核心、最关键的要素。新时期,通过核心素养这样的概念来回答当前我国迫切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核心素养框架的结构和特点核心素养框架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细化为18个指标。这一框架的提出基于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核心素养的结构内涵广泛的调查研究是为了更好地得出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当前世界各个主要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都致力于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可以借鉴的国际经验和做法确实不少。我国的学生核心素养框架研究参照了国际优秀的经验做法,但更多的是从我国国情和教育实际出发,认真思考我国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旨在把党的教育方针和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对教育领域的要求落实下来。
从思考教育原点出发来理解核心素养框架结构,首先要思考我国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深刻内涵。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来看,全面发展有两大根本属性:一个是主体性,就是个体是作为一个主体独立存在的;另外一个重要属性是社会性,也就是个体需要与社会中其他个体进行互动。为了实现其主体性和社会性,人在社会文化中必须承载相应的文化积累,这个文化积累既包括我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也包括世界上各种先进的文化。因此,从国家层面建构核心素养的时候,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最核心的诉求,全面发展的人具有的特征是主体性、社会性和文化性。因此,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文化基础三个方面构成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理论框架。
核心素养的鲜明特点
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体现党的教育方针。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其中,突出了热爱中国共产党、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等中国特色鲜明的素养,彰显了中国特色,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二是契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核心素养框架的研究和审定特别关注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把核心素养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土壤之中。一方面,在研究制订核心素养框架的时候,系统梳理了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关于人才培养的素养要求,分析了能够体现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将其反映在核心素养体系中。另一方面,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核心素养体系,包含了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等与传统文化相符合的内容,以及具备文化自信、尊重文化成果、弘扬传统文化等传承文化方面的具体要求。三是反映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当前科技信息和社会经济飞速发展,核心素养必须紧跟社会发展变化,立足当下,面向未来。我国学生核心素养框架体现了适应未来社会的各项素养要求,突出了当前学生急需发展的能力,既包含了问题解决、勇于探究、信息意识、国际理解等反映时代精神的素养,同时也包含了当前教育急需培养的学生珍爱生命、劳动意识、社会责任等重要内容。核心素养指导下的课程改革
通过教育考试和评价改革,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是当前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评价相对于以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的教育体系链条来说是处于下游的。所以,要说到考试与评价改革,首先要讨论上游指导考试与评价的课程如何改革。课程改革作为撬动教育改革的核心力量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当前世界各国教育领域中的课程改革呈现共同的趋势。
一是现代课程由学科本位转到关注学生发展。传统的课程模式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核心构建的,学科知识体系系统而完备。近些年,特别是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的目标是通过不同的知识素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改变是缘于当今社会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从工业革命兴起至20世纪末,教育的主要使命是班级授课模式下的知识传授。而随着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知识和信息爆炸式的发展,教育的主旨不再是知识传授,而是强调提高学生学习、工作、生活能力。教师的工作重点不是“授人以鱼”,而在“授人以渔”。所以,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推动了课程改革,由学科本位转变为促进发展。
二是现代课程强调跨学科的整合与融合。学科知识只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一个材料或一个载体,并且这些材料不是孤立的。解决实际问题需要各学科知识相互融通、灵活运用。当前课程改革越来越强调学科融合,如非常出名的美国STEAM教育(依次为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的首字母)。长期以来,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内,分科的局限比较明显,对于跨学科的内容,如反复强调的德育、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等,因为没有具体的学科为载体,一直处在政策上不断宣传,但落实上又比较松散的状态。促进课程融合,打破分科界限,是培养学生跨学科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三是现代课程包含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以此强化问责。传统的课程标准大体的框架是课程的目标、内容及建议,而评价是课程外部的内容,有独立的评价标准。这样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学校、教师和学生接受评估所依据的标准与课程标准相脱离。那么,教师应该按照课程标准教学还是评价标准来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就容易出现以考纲代替课标教学的情况。把评价作为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解除了这一困境。包含了质量标准的课程标准,既提供了课程规划、教学和学习的标准,又提供了评价标准。
四是教育管理权的下放与课程评价权的集中。因为西方是教育分权的体系,国家(联邦政府)对地方教育没有太大的约束力,但是在新时期,如何保证地方的教学质量能够满足未来发展竞争的需求?许多国家选择了逐渐把课程评价的权力上收。一方面,各个国家把教育管理的权力,如财政、人事等权力下放给各个地区甚至学校;另一方面,国家和政策集中了课程评价、学生学业能力评价等权力。通过把住教育评价的出口关,并对没有达到标准的地区或学校进行问责,来保证教育质量。
从国际经验和我国教育实践来看,现代课程体系包含以下四个部分。第一是具体化的教学目标,第二是教学内容,第三是教学如何实施,也即教学建议,第四是质量标准。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要综合以上四个方面来体现核心素养的指导作用。教学目标是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并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构成的;在学科内容标准和教学建议的编写上,要将传统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指导转变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生为指导;核心素养作为重要的教育结果,反映在质量标准中,基于核心素养的质量标准可用以指导考试评价。核心素养指导下的考试与评价改革
核心素养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新概念和新框架,核心素养指导教育改革,特别是考试和评价的改革,需要深入地理论思考、不断地调查研究,积累经验、探索前行。
第一,推动核心素养指导的考试评价,评价观念需要不断调整。测验经历了三种发展观念:从“针对教学的评价”,到“为了教学的评价”,最后到“作为教学一部分的评价”。传统的测验是针对教育教学的评价,这种考试和评价是外在的,相对来说是比较刚性的,是冷冰冰的评价;当前教育推动的是促进教学的评价,是为了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为了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而进行评价;在未来,教育面临第三个情景,评价将成为教学的一部分。在“互联网+”的社会背景下,教学和学习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班级授课制转变为个体化的教学和学习,教师由传授者转为指导者。这场变革的速度,可能比我们预期的更快。在这样的变革中,评价不仅仅是“针对教学的评价”和“为了教学的评价”,而是“作为教学一部分的评价”。评价的过程就是学习的一部分,每一次的测验都搭建了学习的支架,评价结果构成了学习轨迹,通过不断地调整与选择学习和评价内容,促进真正有效学习过程的生成。
第二,推动核心素养指导的考试评价,需要合理地确定评价依据。考虑到与整个教育系统的融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应该基于学生的学业质量标准。学生学业测评的蓝图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内容标准(课程到底涉及了哪些内容),一个是表现标准(要求学生应该达到何种能力水平)。课程标准如果能够提供学习哪些内容的内容标准以及学生学到什么程度的表现标准,课程标准就能够取代考纲,直接指导考试与评价。由核心素养指导的现代课程体系具备这样的可能,因为现代课程体系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不仅有课程内容标准,还包含质量标准。构成考试蓝图,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缺一不可,没有只有内容而没有表现标准的测评,也不存在超越课程内容的抽象的能力水平考试。而学业质量标准是将核心素养和教学内容有机地连接起来。在学业质量标准指导下进行考试与评价,既参照了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又依据学生核心素养规定的领域和要求;更为重要的是据此来进行评价能够防止脱离教学内容、单独一套评价标准给课程和教学带来的动荡。
第三,推动核心素养指导的考试评价,应该强调软技能和软环境的评价。核心素养包含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素养的要求。有些内容不能通过纸笔测试检验,而是要通过综合素质评价来体现,如实践创新能力、思想道德水平、合作学习能力。这对评价技术和实践带来了冲击和考验。当前,国际组织的测评内容和方式也在悄然改变,从过去的强调学业成绩、入学率、毕业率和辍学率这些统计硬指标,转向在强调学业成绩硬指标的同时,加入社会情绪、学校氛围等软技能和软环境。许多研究表明,好学校和差学校之间的差别,并不是国家、地区或者学校有多少财富,而更多的是这个国家、这个学校能不能创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积极环境,是不是有较高的教学质量。软环境和软技能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显著的良性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不良家庭背景带来的负面影响,所以强调对软技能和软环境的评价对于目前把核心素养真正地落地于评价改革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第四,推动核心素养指导的考试评价,应该注重测评新技术的应用。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与评价改革,要求测评覆盖学生认知和非认知领域,这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一方面,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评价方式的转变。传统的评价和测量是由评价者主动设置的——评价者出一套卷子,让学生在某一时间来考。现在,随着信息技术、大数据的发展,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痕迹大量存在于信息环境中。这样,测量和评价就有可能改变过去主动设置的状态,利用这些信息把我们需要的评价内容提取出来,而采用机器学习开发计算机评分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当中材料多、评价效率低以及标准无法统一的问题。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命题方式的转变。计算机的复杂性和交互性可以帮助我们将难以纸笔测验的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展现出来。2015年,PISA实现了通过计算机测试的方式,测试学生合作性问题解决。它设计了一个复杂的系统,学生要跟计算机系统一起互动地解决问题。通过评价这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来检验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核心素养提出了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多方面能力和素养,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测试学生核心素养落实情况提供了技术支持。
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评价改革 篇2
在理念上,要让核心素养真正指向人的发展从而避免其过度实用化的取向
在当前社会上的宣传和专家们对核心素养的解读中,存在着某种将核心素养实用化的取向。这或许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对核心素养的全面认识,似乎有多加思考的必要。
其实,这种取向正是来自于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对核心素养的理解。我们先来看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研制核心素养的初衷,其中的一个突出思考点,就是如何适应21世纪全球的剧烈变化。简言之,从学生个体出发,一名学生拥有什么样的能力才能在21世纪顺利地生存、生活、就业、工作?从国家出发,一个国家拥有什么样的未来人才,才能在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最早研制核心素养的OECD就明显持有这样的预设立场,而典型国家中如美国干脆是由教育界和企业界联手打造了“21世纪技能”,也就是美国版的核心素养,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也或多或少带有类似的初衷。应该说,在核心素养研制的源头,就埋下了实用化的“bug”。
和这种实用化思潮相对的,是一种偏向理想化的思考方式。比如,在OECD研制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哲学家和人类学家们就认为,核心素养体现的应该是如何让学生获得更美好的生活,并学会欣赏这种美的能力。在他们看来,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所研制的核心素养,不是为了人的发展,而是企业和雇主对求职者的要求。
这种实用化和理想化的“矛盾”在各个国家制定的核心素养中都或多或少有所体现。究竟是实用化多一些,还是理想化多一些,拥有不同价值观的国家会有着不同的选择。比如,新加坡的选择就是更加偏向理想化,他们的核心素养是在一个核心价值观的统摄下,去塑造一个“自信的人”“自主学习者”“积极贡献者”和“热心公民”。
具体到我国的学生核心素养,其实有着和国际上其他国家不同的逻辑起点,那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来构建的。这一点,在最早出现“核心素养”的国家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及:“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既然核心素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和细化,它所指向的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那么,我国的学生核心素养就一定不仅仅是实用化取向的,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适应社会,更好地生存、工作。而是要指向人的全面发展。
从“人的发展”的层面上来理解、把握核心素养,才能避免把核心素养仅仅看作实用化的工具。因为,实用化再往前走一步将是功利化。而一旦核心素养的培养形成功利化的模式,也就离它的初衷越来越远了。
在实践中,要让核心素养真正具有可操作性从而避免其成为高高在上的口号
既然核心素养是一个非常宏观、非常上位的概念,那么,它就必须有落地的载体。否则,核心素养就必然沦为几句高高在上的口号。在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体系中,核心素养落地的最佳载体无疑是课程。
但在我国的实际情况中,核心素养经由课程“落地”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以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为例,在将核心素养一一落实到课程的过程中,进行了所谓的“课程转化”,也就是把最上位的核心素养转化为各学科的核心素养。但这还远远不够,还要把学科核心素养具体细化为每个学段、年级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表现。只有这样,教师才知道应该如何教、如何评。而这恰恰是我们的薄弱之处,对我们来说,每个学科中各个学段、年级具体学习内容的表现标准向来是不够清晰的,这才是我们接下来需要花大力气去完善的地方。
除此以外,让一线教师接受并在教学中实施,还必须处理好核心素养和以往诸多熟知概念——如“双基”“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以及解决核心素养如何评价的问题。
一句话,对于教学实践来说,核心素养必须是一个可操作的东西,必须能实实在在地渗透进课堂教学、作业、考试之中,才能生根发芽,否则它就只能是一句高高在上的口号。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途径探析 篇3
关健词:核心素养 教育改革 途径
一.核心素养的涵义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中,各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国纷纷组织专家、学者制定核心素养模型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OECD于1997年12月启动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2003年OECD出版了最终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建构了一个涉及“人与工具”“人与自己”和“人与社会”三方面的核心素养框架。它超越了直接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框架,包含了认知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创新能力以及态度、动机和价值观,同时认为反思性思考和行动是核心素养的核心。“核心素养”就是在一定时期,能够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功生活与融入社会的最关键、重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超越了传统的行为主义教育目标,体现了全人教育理念;凸显了教育的本质意义;它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彰显个体与社会生命的活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途径
1.课程内容结构的调整。从课程改革的实践路径来说,课程目标的落实必须通过课程结构与分布来得以完成。因此,在更新了课程目标之后,如何将其以更加合理的方式分布在各学科课程之中,是所有改革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通过合理分配核心素养目标,各学科着重落实培养和实现某一或某两种核心素养,综合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与整体分布相较而言,这样的结构分布更能凸显学科课程的特色,也减轻了各学科所承担的目标任务。当然,它存在的不足就是核心素养目标本身的系统胜就相对被弱化了。
2.逐步构建“因材施教”教学模式,获得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因材施教”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教育类课程学习要注重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具体教学中,各学科要根据不同专业、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兴趣、学习要求,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学科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技能,而是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与能力,也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说,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该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
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改革给考试领域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重大挑战。传统的考试测验方法在内容和表现上过于单一,命题时不仅未能充分考虑学生问题解决、科学探究等综合素质和能力,纸笔考试方式本身也会存在诸多限制,难以在真实情境下测查学生问题解决、创新以及品德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素养与能力,因此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的需求。
3.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改革。要创新考试评价的手段和方法。当前,许多新的评价方法逐渐应用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评价当中,这些方法对于我们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改革也有借鉴意义。总的来说,进行学生学业能力和素养的评价主要有以下两大类方法。一是基于大规模测试的评价方法,包括学生学业成就测验和相关的问卷调查,前者主要依照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考查;后者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身心状态、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测查。二是基于日常数据积累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袋等方法。当然,除了这些方法外,探索其他更多行之有效的质性评价方式,并且有效利用评价结果,仍是当前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重心。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突出强调在获取知识后形成的关键能力和人格发展。一定会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亦会促使我们思考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教育课程目标怎样确定、课程体系怎样建构、教学内容和方法怎样选择、评价方式怎样改进等诸多问题,适应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变化,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的新挑战。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01)
[2]辛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应注意几个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1)
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评价改革 篇4
摘要: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这种背景下的教育改革,需从根本上体现学生全面发展需求,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提高总体教学水平。下面,本文从学生核心素养含义、本质角度出发,阐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素养;培养措施
目前,我国正处于课程改革的主要阶段,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入,这就需要不断吸收外来优秀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加快学生的成长速度。学生状态是体现学校教学质量、水平的关键,加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对于提高总体教学水平来说,作用显著。
1、核心素养的含义、本质
现如今,我国大多数学校都将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作为主要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加快了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力度。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我国各个组织均制定了培养模型,便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200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构建了一个框架,该框架将人和工具、人和社会、人和自己作为主要内容,可直接传授相关知识、技能,为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自欧盟建立以来,不断将核心培养的培养作为发展理念,希望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替代传统的读、写等能力,加快课程改革进度,提高教学质量。一般来说,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习能力、信息素养、创业精神、母语等体系,每个体系都能从技能、知识、态度等角度详细描述。从另一方面来说,核心素养具备迁移性、整合性等特征,主要强调相应能力的培养,但并不能否定传统技能,而是将其作为培养核心素养的基础。
[1]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
国家根据教育改革所制定的相关制度、纲要中提出,教育改革的主题是以人为本、加快素质教育速度,工作重点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同时,还需实现创新学生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教育部门将提高各个阶段的学生核心素养,明确应具备的相应能力作为关键,认真、详细的解读文件规定、需求,从而确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目标。
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我认为可通过课程整合,再辅以教学、德育等核心素养实施。所谓的课程整合涉及各个学科,如: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数学素养、语言素养等,课程整合是目前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改革不断深入过程中需积极整合相应课程,便于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际教学过程中需合理、有效的运用探究、合作性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如:基础教育课程中引入新型的教学方式,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主,该教学模式是将学生作为教学主题的模式,通过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帮助老师制定因材施教式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健康成长[2]。
比如在教学课堂中,改变教师主讲的形式,让学生查找资料,自主学习,在课堂中给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小组自主讨论和学习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再者,在学习本章内容后,让学生根据话题做相应的报告或宣传报,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来创新。从而提升创新能力。
笔者还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背景的影响下,在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时,通常需结合教学的艺术性、科学性。一般来说,教学有法,但却不存在定法,教学方式的选择中,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只要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保证相应课堂的教学就具备真实性、科学性,就是基础教育课程中较好的教学方法。在基础性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影响下,人们大多联合各种教学方法,将学生作为整个教学主体,让学生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学到相应知识,实现教学目的;核心素养中的德育将道德教育作为核心,不但包括政治、心理上的教育,还包括思想品德上的教育,进而形成相对完善、持续性的教育模式[3]。实际课堂教学中需重点突出德育素养的培养,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如:在学习有关动物的话题时,教授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动物的习性和特点,更应该教授学生学习保护它们,与它们和平共处的道理。从而进行知识上到情感的升华。这不但是新课标下对基础性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整个教学中规律性的需求。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该过程中老师需充认真、耐心的等待学生的成长,充分把握学生情感、知识上的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养成道德行为。
此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还需提升教师队伍素养,如:专业性素养、基础性素养的提升。所谓的基础性素养主要包括:体现教师的工作责任心、自我发展取向,只有教师的素养呈现出全方位,才能充分展现其人格上的魅力,便于更好的在教学中影响学生;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在知识学习、成长中提出各种问题,需其具备专业、扎实的知识素养。简单来说,老师从知识发展状态出发,深入探究研究成果,掌握音乐、历史等学科知识[4-5]。成为多方面的人才。只有学生、教师掌握相关知识,才能保证教师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是在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中体现出创新性,实际的教学、学习中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进一步扩展学生思维,这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中必须具备的重点。当然,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还需进行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的讲解,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体现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掌握此种知识对学生情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3、小结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背景的影响下,对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教学水平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需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便于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学生核心素养含义、本质的调查,发现核心素养的培养可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故而,需加强核心素养培养措施的探究力度,从整合教学课程、注重教学方式的选择、道德教育等措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这也是我们在今后教学中要注重和加强的一个重要内容。核心素养将是未来课堂教学中最重要而且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评价改革 篇5
科目:地理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中给出了核心素养的定义,即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素养是指学习者经过地理学习后能够用地理视角观察地理事象且用地理能力解决地理问题的内在涵养。在教育部强调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目前的迫切任务。本文从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出发,研究地理课堂教学新模式,培养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
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综合有关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我认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四个方面。1.区域认知: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区域是地理学的显著特征,任何一种自然地理现象都要落实到一定的区域。某一区域内的自然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他们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区域内的自然地理要素存在明显差异。学生掌握区域认知方法,就能够形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与习惯,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等方式,来认识区域特征和区域人地关系问题,形成因地制宜进行区域开发的观念。如我们在分析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地理特征的时候,就要把干旱这一自然地理特征落实到西北地区所处的特殊区域,联系我国西北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受海洋水汽的影响小,同时还要考虑地形这一因素,受高原和山地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2.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是‚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地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以及人地关系的综合性学科,我们之所以将综合思维这一思维方法选定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在一定程度契合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点。综合性的确很具地理特色。综合思维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每一门学科都在培养的,地理学科所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主要是在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时要从自然、社会两方面去思考和分析。如我们在分析影响工业和农业区位因素的时候,既要分析影响他们的自然条件,又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只有把两方面综合起来,才能做到工农业布局合理。
3.人地协调观: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重点。人地关系是指地球表层作为地理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动态的作用。人地协调不是我们口头上的说说就能达到的目标,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往往给自然造成了极大地破坏,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而这种破坏反过来又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言: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对大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惩罚了我们。又比如近期保护国际基金会发起了一个系列公益影片项目《大自然在说话》,其核心宣传语就是‚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大自然‛。我们培养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他们将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如果未来的建设者都不具有人地协调的观念,那么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球情何以堪?由此可见人地协调观理应成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4.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是什么力?是不是直接的说法就是地理实践能力?本人觉得它更应该是地理核心素养中的一个基本素养。地理实践能力的确重要,尤其是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当前学校的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很少甚至没有对学生开展实践能力的培养。地理学科更像是实践的先行者,观测技术,野外调查是地理学常用的技术和方法,所以学习地理就有很多‚行万里路‛‚融进大自然‛的机会。达•芬奇说科学是将领,实践是士兵。巴尔扎克说真正的科学家应当是个幻想家,谁不是幻想家,谁就只能把自己称为实践家。地理实践力已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分低能永远不是我们想要的。
二、地理教师如何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改革,以适应时代要求。
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的指导下,为设计和组织教学而在实践中形成的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对于当前的地理课堂教学而言,很多学校仍在固守传统‚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灌输,忽略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和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1.传统应试教育下的地理课堂教学的弊端
传统应试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根深蒂固,主要偏重于对地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在创新意识和个性健康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在能力运用和地理实践力方面关注不足。往注重强调教师的作用和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干巴巴地向学生进行知识的施教。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掌握知识,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则强调学生的死记硬背,而忽视知识的消化、理解。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导致了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今的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究其根本原因是考试制度和教材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改革,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没有突破传统的地理教学误区。只有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才能树立起地理素质教育的新旗帜。现代教学观念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在传授知识,学生在消化,理解知识中培养自己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过程,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与学生建立人格上的平等关系,走下讲台,贴近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才能出现乐教乐学的喜人局面。
2.核心素养下,地理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1)强调区域认知,发展地理综合思维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这门科学知识面很广,综合性和趣味性较强,不论广阔的田野、丰富的矿藏,还是那神秘的宇宙、灿烂的星辰、美丽的山河大川,都是地理学内容所及。为培养发展学生思维提供了最广阔的空间。地理知识往往离不开一定的地理区域,如何对区域做出正确认知,首先必须建立起空间概念,但许多学生对地理空间概念相当模糊,有些学生甚至连主要国家、城市都不认识。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发展空间建模。有两种途径可以做到:一是通过识别经纬地图和地球仪。找出主要经纬线所在区域。主要经纬线包括回归线、赤道、极圈和零度经线等。对主要地理事物在头脑中建立初步空间位置。比如:赤道线上的国家有委内瑞拉、巴西等,零度经线的国家有英国,海洋有地中海等,使学生对地球上东西、南北方向有了大致的概念,对这些特殊线位上的国家及相关知识、有了了解和对比。二是要求学生运用地图完成课后练习及配套的填充图。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多用各种板图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识别区域图的基础上能自绘区域空白图,再将主要地理事物落实到图中。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区域意识。而且学会了用图说话,用图思考,建立了稳固的空间概念。其次,对区域的认知要学会分析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我们在开展区域地理教学过程中,对每个地理分区要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的地理特征进行阐述,甚至把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之间存在联系的方面进行综合。如我们在介绍南亚印度农作物的分布和工业布局的教学中,就要综合分析印度自然条件和工农业生产的关系。
(2)挖掘教材,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在其课程目标中提出让学生‚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这就要求老师要积极的以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注重培养学实践知识。一方面,教师可以运用现有条件组织模拟教学,借助于教学仪器模拟一些日常地理现象让学生能够有一个较为深刻的影像。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参观、访问、查阅资料等方式组织一些简单的地理调查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到就近的博物馆理解当地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变迁,也可以组织学生对于当地城市环境污染以及繁华商业网点进行调查,对于学生发现其中的地理知识,有效激发学习地理知识的激情具有良好的效果。再者,配合地理课堂教学和满足课堂实验的需要,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地理教具、模型、简单仪器、课件等力所能及的制作活动。例如地貌模型、地质构造模型、校园地图和立体模型、自流井盆地模型等。
实验一:地转偏向力的观测
为了观察地转偏向力,可用一个地球仪使地轴垂直地面,先在北半球高纬度处滴一至两滴红墨水,在地球仪不转动的情况下,就会沿经线向低纬度流动并留下墨迹。然后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再在高纬某点滴一滴红墨水,你就会发现红墨水流动的方向发生了改变,从北极上向下观察,你可以发现红墨水留下向右偏转的墨迹。同样将地球仪倒转过来,南极向上,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进行演示观察,从南极上向下看,可发现墨迹向左偏转。实验二: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的演示
为了理解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要求学生课前准备这么一些材料:一个无盖的纸箱、一支蜡烛、火柴、香。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纸箱开口对着自己的一侧,蜡烛放置在纸箱一侧。第二步:点燃蜡烛和香,大约1-2分钟后,将点燃的香平放在蜡烛的上方。
第三步:仔细观察香烟在纸箱中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运动情况。实验结论:从实验中我们知道在摆有蜡烛一侧香烟在垂直方向上上升,水平方向上:由蜡烛的上方流向纸箱的另一侧,下方由另一侧流向蜡烛一侧,这就是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我们称之为热力环流。(3)利用课堂和课外活动教学,培养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未来的工作中真正树立起人地协调观。
《管子.乘马篇》中所列国都的原则体现了顺应、节约和变通的主动顺应的思想:‚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用水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才,就地利,故城国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关于这部分的内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的知识和技能目标中要求:‚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要求:‚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让学生达到以上的要求,必须先清楚地知道人地关系。人地关系就是指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不断地扩大和加深改造和利用地理环境,增强适应地理环境的能力,改变地理环境的面貌,同时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活动,产生地域特征和地域差异。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于人地协调观点的教育在很多章节中都有体现:
(1)如必修二的人口和城市中要求‚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运用有关资料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个标准可通过活动来实施,比如让学生联系洞口县城城市化,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让他们对这个问题有深刻的认识,从而渗透人地协调观点的教育。另外,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个知识模块中‚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这一知识模块的内容对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进行集中的教育,为了使这种教育深入人心,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达成这些目标,比如可以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写一篇图文并茂的环境治理或生态保护的小论文,同时结合实际在校园里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让人地协调观点深入他们的心中,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工作能力。
(2)必修三的知识模块‚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中要求‚距离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中‚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这部分的课标要求结合案例,通过了解案例中的人地关系,让学生产生共鸣,并利用已有的人地协调观点来解决其中的人地矛盾。
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 篇6
时代的快速发展,要求社会必须有相应素养的人才跟进,国民具备怎样的核心素养,关系我国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当代教育界面对的课题。因此,在新一轮的教改进程中,国家对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对核心素养的梳理非常必要。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
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具体到语文学科,其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方面:
1.语言建构与运用
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指出:“语言是一种关系。”语言的产生是因人与人之间存在着社会关系,有交往的需要,而语言文字恰好实现了这种关系与需要,这才显示出语言的价值。语言的建构可以理解为构造一个合乎语法的句子,说出一句在一个语言集团中能被理解的句子,这是一个具有语言资质的主体所必须具有的能力。具备语言的建构并不意味着就能恰当实现运用。语言的运用实际上是以相互理解为目标的。语言必须满足一些语用学、商谈伦理等规范才能实现交往的意义。
从语文学科角度出发,“语言建构与运用”这项核心素养,可理解为“出于真诚对话的愿望,准确理解对方的话语形式与话语意图;精确妥贴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以进行最有效的交流。”
2.思维发展与品质
思维最初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反应过程。童年期思维的发展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比较稳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形成,青少年期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占优势,辩证逻辑思维得到发展。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优秀的思维品质来源于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
语文教学为什么要以思维发展与品质为核心素养?因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多项综合的实践能力。而要在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本身就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因为汉语的内部结构、包含的各种信息都很复杂,这项工作的进行离不开思维的发展。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以及思维发展的特点来改进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抓住初中阶段是从初级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进行有效的教学,培养好学生的思维品质。
3.文化传承与理解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汉语中的字词很多都带有传统文化基因,有的明显有象征意义,比如“长江”“黄河”“月”“红梅”等,有的会自然引发某种联想,如“柳”与“留”、“青”与“情”等等,只有解读、理解并传承这些文化密码,我们才能读懂汉语的丰富意蕴。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文化史是多民族发展的共生体,中国古代经历了数次民族之间的战争,汉语无形之中经历了多民族的激变、融合,这些因素影响了汉语文化的传承积淀。如在苏武牧羊、昭君出塞、岳飞抗金等史实中留下了很多精神文化,千百年来为人传颂不已,很多词语的背后都蕴含着一段历史典故。再如,满汉两民族之间利益的争夺对文化的影响更具典型,遵循“农耕”文明的汉文化与“游牧”满文化发生尖锐冲突,继而又互相吸引、融合。汉语中有很多满语迹象就是证明。有些汉语方言来源于满语的词汇,它们仍然存在于北方汉语特别是东北方言和北京方言中。在口语中,末字常改为轻声。例如:埋汰(脏)、饽饽(糕点)、个应(使反感)、萨其马(一种小吃)、的瑟(东北方言,意思是轻佻,卖弄)、磨即(即磨蹭)等等,这些文化信息需要在学习汉语之后才能理解。中国地域广大,历史悠久,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密码,就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造就了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鲁迅先生曾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理解并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就成了关键的一项核心素养。
4.审美鉴赏与创造
什么是审美鉴赏?美,是人类的正常需求。人之所以异于其他动物,就是于饮食男女等生理需求之外还有更高尚的需求,美就是其中之一。美,就是对形式的观照。当我们看待生活中的事物时,抛却了它的实用价值而专注于事物本身的形象,发现其中有一种超越现实的内涵,一种内在的精神,你感觉它触动、感染了你,丰盈、滋润了你的内心,令你愉快,这便是在以一种审美态度去欣赏外界。当我们深入其中,反复玩味美的道理时,我们就进入了审美鉴赏的层次。每一个人在这世界上都是独特的这一个,心灵的敏感是与众不同的,因而每个人在审美鉴赏过程中都有创造性的独特发现,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语文学科是汉语与文学的复合体,打开语文课本,我们就会阅读到一个个文学文本,文学作品就是艺术化地组织语言的一种作品,语文教学以“审美鉴赏与创造”为核心素养,其宗旨就在于满足人性的需求,让学生体验到文学带给人的愉悦、情趣,唤醒学生对文学的渴望与热爱,在审美鉴赏过程中培养个性创造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愿景
语文学科的四项核心素养的提出使当前教改更加科学化,也是教改的灵魂所在。这四项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犹如金字塔的四个底边,只有根基扎实了,才能创造令人仰视的辉煌。只有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有意识地把握其中的联系,有重点、有方法地加以发展、提高,才能使教学思路更加连贯,从而真正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作用。
较理想的语文教学,当时时围绕核心素养,以科学理论做引导,不断反省、不断优化。例如教学中要运用“学习金字塔”理论,形成丰富、多元的语文教学供给侧结构。
“学习金字塔”理论是由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经过实验提出的,该理论给出了不同学习方式下的学习效果模型。在塔尖,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学习效果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从教育现状看,国外的孩子学得轻松,但国外的优秀学生并不少,原因在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尤其是语文、历史这类文科的内容,更需要孩子们充分利用自己的全部感官。我们的许多孩子虽然脑瓜聪明,解题能力强,但往往口才不佳,动手能力差。反思原因,刻板的文科教学方式难辞其咎,因此新时期的教学方式必将趋于更加丰富、多元化,教师必须多给学生创设有选择地、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加强活动型课程再造,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辩证地看,“学习金字塔”只是提供了不同模式的学习效果比照,在我们的语文教学改革中,我们不能因此否定或抛弃听讲、阅读等传统学习方式,因为这些方式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中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语言习得有渐悟性特点,需要大量的阅读实践,吕叔湘先生曾指出,一个中学生一学期要阅读80万字才能培养起阅读能力,而现在的中学生远不能达到这个要求。
在对待“审美鉴赏与创造”这项核心素养方面,教师尤其需要掌握正确的鉴赏知识与方法,并将它传授给学生,学生需要认真地听讲之后再去实践。如怎样运用现代小说观鉴赏小说?散文写作的重心在哪里?解读散文应遵循什么原则?有的地方教改开展得轰轰烈烈,但我们也要多思考一下,让学生做主体,教师是不是做个主持人就行了?教学中更要格外慎重思考:追求审美认识的开放,感悟是不是可以跟着感觉走?开放是不是就可以随心所欲?学生怎样答都是正确的吗?显然这样做是错误的。在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方面,有些大学教授的理解都出现了问题,更何况中学教师。例如,一位权威教授写了一篇《<<咏柳>>赏析》,指出这首诗的几种好处,其中有一项好处是:“二月春风似剪刀”歌颂了创造性的劳动。这个可笑的错误按照孙绍振教授分析就是:“这样的阐释,和经典文本可以说八竿子打不着。一个唐朝贵族,他的脑袋里会有‘创造性动’吗?‘创造性劳动,是权威教授自己心理图式中固有的,是他从20世纪50年代苏联式的文艺理论的狭隘社会功利论中衍生出来的。”
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评价改革 篇7
一、我国传统教师评价的回顾反思
(一) 评价服务于应试。
教育过程中的事实具有复杂性、隐蔽性、生成性等特点。当前的教师评价以鉴定性为主要特征, 过度重视评价的鉴定性、选拔性和结果性, 忽视评价的诊断性、发展性和教育性等功能。在此, 教师的教学缺乏自由发展的空间, 专业成长失去了滋养的养分, 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发展也将受到严重阻碍。
(二) 评价相悖于“以教师为本”。
目前的教师评价, 最为凸显的是功利性、实用性的价值取向。原因在于“应试”为核心的教育评价模式中, 用事实判断取代了价值判断。事实判断侧重于查明和甄别事实, 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是一种僵化的、静态的、扼制人的自我发展的评价制度, 与“以教师发展为本”的发展性教师评价是完全相悖的。
(三) 守旧相撞于改革。
教育家和教书匠的区别, 就在于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2]为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明确指出, 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新课程改革要求建立一个“以价值判断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的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
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之一在于教师评价素养, 重新认识并重视教师评价素养的有效方法是, 对评价问题进行归因:
首先, 评价素养未能纳入教师专业素养结构、教师入职的必要条件中。我国1995年、2000年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 均提出教师要取得教师资格必须“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3]的要求。但事实是, 对于教师教学能力中的评价素养, 却鲜有提到。1993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4]中对获取教师资格的条件, 也只是从国籍条件, 思想品德条件, 学历条件, 教育教学能力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规定。其次, 评价实践活动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表现在:第一, 评价知识源于教师自己的日常经验;第二, 评价方案的设计缺乏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第三, 评价内容以外部评价为导向;第四, 评价者倾向于采用简单的评价方法。
二、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评价素养的理念
(一) 教师评价素养的内涵。
《辞海》对“素养”一词规定为“平日的修养”[5]。教师评价素养价值的体现在, 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 对学生进行反馈来提高学生的发展。即, 教师评价素养是指教师在现代教育评价理论的指导下, 以评价的知识与技能为基础, 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增强教师设计与实施评价活动的技能, 提升在评价意识、思考、交流、应用等方面的认识水平, 理解教育评价活动价值的内在的修养或品质。
(二) 教师评价素养的构成内容。
首先, 评价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是评价素养其他方面生成的根基。广大教师必须把握当代教育评价学理论发展的趋势与进展, 需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评价活动中不断学习, 领悟评价科学思维, 在实践中内化为自己的评价素养。其次, 评价评价意识是教师在思考和处理教育评价问题时, 对评价价值以及如何实施评价的基本认知。既, 评价意识是教师在对评价目标、内容的认知和选择、评价过程的反思、评价实施的自觉等综合反映。最后, 评价活动应凸显出教育的人本主义。美国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弗比姆指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 而是为了改进。”
(三) 评价素养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地位。
首先, 评价促进学习。有效的反馈、积极的自我评价和利用评价信息改进学习, 都是促进学习评价的关键特征。其次, 评价引领教学。评价结果引领着教学的方向, 决定着教学任务的安排, 是教师做出教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三、导引教师评价素养之策略
(一) 规范教师入职标准。
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优化教师队伍,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规范的教师录用考试制度已势在必行”。新课改积极倡导诊断性与过程性评价、学生成长记录册评价、多元主体评价和内外部评价相结合。
(二) 教学实践中掌握课堂评价。
首先, 评价寓于教学生活。可以说, 杜威提倡的“在做中学”是教师提升评价素养的有效的途径。使评价思维逐渐融入到教师的教学生活中, 成为其思考与调整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其次, 教学评价的一体化。即, 是指评价要为教学服务, 促进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最后, 评价置于行动研究中。
(三) 建构和谐的课程评价氛围。
为了培养教师个体或者群体的评价性思维, 必须营造出尊重、合作、共享的评价氛围。在这个环境中, 教师群体之间可以直言相谏、求同存异、积极沟通, 也可以使评价成为一种日常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新课程改革下对教师的要求在于, 致力于改造课堂评价的世界, 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的教育评价素养。
摘要:评价领域的一个核心理念是“评价促进学习”。教师评价素养是教师专业标准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影响和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落实与发展。
关键词:教师,评价素养,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8:614.
[2]叶澜, 白益民, 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3]黄济, 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
[4]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育研究 篇8
关键词:核心素养;美术教育;课程设计;评价体系
一、案例回顾
自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的总体教育方针以来,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体系内,2015年教育部面向全国制定了《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等系列文件,引起了全国中小学教育界的热烈响应,各中小学纷纷出台相关考核方案。笔者所在学校作为一所致力于打造美術特色的学校,率先对中高年级学段的学生试行了美术素质测评办法,即在原本期末绘画作品考核的基础上,新增了美术理论素养的测试。
由此笔者围绕四年级下册课本中《大师梵高》的一节欣赏评述课内容,命题:“以你印象最深的一幅梵高作品为例,分析其艺术特点”。在复习阶段,笔者给学生梳理了一份参考答案,列举了梵高的几幅著名代表作,如《星月夜》《向日葵》《鸢尾花》等,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笔触粗犷奔放,充满自由和想象……
大部分学生都能答出这些关键词,甚至有不少学生能一字不落地将参考答案默写出来,但艺术应该是求异而不是求同,这样的答卷让我顿生挫败感,直到几份特殊答卷出现。有一位学生这样答道:“我印象最深的一幅梵高作品是《星月夜》,这幅画画的是夜里的星空,主要运用了蓝和黄两种颜色,是由许多线条组成的,采用了点线面中的线,给人一种精细、美观的感受。”而另一位同样以《星月夜》为例的学生这样写道:“这个天空和日常生活中的天空不一样,它充满了动感,好像星星在动一样,它的笔触粗犷有力,但也很柔美。”也有以《鸢尾花》为例的学生写道:“这幅画以紫、绿色为主色,笔触轻快、轻巧,显得整幅画活泼生动。”我深深地被这些小朋友稚嫩而又真切的语言所打动,心中涌起阵阵暖流,他们真正走进了梵高的画作中,并将自己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这才是我想要看到的答案,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这与我们当下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核心素养”理念不谋而合。
二、什么是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一词出自国家于2014年3月30日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而这个教育理念对于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来讲是模糊不清的,在具体实施上相关部门大多也是在传统套路上做表面文章。从北京师范大学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报告书上可以看到:实际上核心素养的理念是基于“全面发展”而来的,在这个基础上还包含“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部分,然后从这三大部分发展出人文、科学、学习、健康、责任、实践这六大具体素养内涵。所以可以看出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是与时俱进的,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迫切需要解决和实现的,或者说是迫切需要达到的教育方向。
三、基于核心素养如何实施美术教育
美术教育是核心素养六大体系中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审美、感知、创作、创意等方面的培养。基于核心素养,如何实施美术教育,这其实是一个教学理念和学习观念的变革。
1.做好课程设计,加强学科之间的融合
比如,艺术与文学、科学的结合,打破传统的各学科之间独立的教育体系,改变单纯的美术技法、理论套路的教学,尤其加强学生真实情感的表达,给予充分的个人情感表达的空间。
2.改变传统教育的知识本位与学科本位现象,不能为知识而知识,为技能而技能
教师需要引领学生进入核心素养教育体系,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具备反思、质疑、信息获取与信息识别的能力,这也是核心素养中“学会学习”的内涵所在。因此,在让学生评述画家作品时,不妨让学生按照这种风格来画一画。比如,画家梵高的作品,其最大的特点是笔触粗犷、奔放,充满旺盛的生命力。怎么让学生理解什么样的笔触是粗犷有力的,光靠老师的语言传达是不够的,应该让学生自己用画笔在纸上去做不同的尝试,通过不同笔触的表现,学生对笔触粗犷就会有直观的认识,加深对作品绘画语言的理解。
3.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育在评价方式上也需要做相应调整
常见的评价方式是以学生的理论答题和技法表达为主,理论的背诵应试显然是空洞苍白的,正如文章前面所回顾的案例,千篇一律的修辞文字完全抹杀了学生的个人情感体验。而大多数作品绘画也因教学的固定模式而呈现出相当的程式化。所以鼓励创新、创意、情感、跨界的评价体系才能激发学生创作潜力的审美体验。
所以说美术教育不是要培养做题的机器人,而是要培养有知识、有思想、有个性、有审美、有创新、有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基于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就是要在现实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以自主、合作、研究等方式获取知识技能,将知识技能加以运用来解决问题,简单来说就是“问题引领、自主探究”。在反复的探究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有了量的积累,然后再慢慢沉淀成素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 篇9
教师的最终目标是育人,过去十几年的课程改革,教师的教学理念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过去关注学科知识和技能,转向了关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也就是关注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良好的跨文化意识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这些都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但课程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教师对情境创设不充分,对语篇意义关注不够,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未能落到实处,以及很少引导学生发展运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英语课程是基于语言的综合课程,内容具有百科全书特性,活动可以以语言为基础发展各项能力与品格,从而可以很好地培养每一项核心素养。
一、关注语言能力的发展
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以听、说、读、看、写等方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通过英语学习,学生能逐渐发展语言意识和英语语感,获得并在语境中整合性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理解口语和书面语语篇所传递的意义,识别其恰当表意的语言手段,有效地使用口语和书面语传递意义和进行人际交流。比如,我们在单词教学时,一定强调“词不离句”的原则,让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几个单词,要能在合适的语境中进行运用交流;在对话、阅读、故事教学中,更要创设一定的语言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获得文化体验,汲取文化精华,提升思维品质,运用学习策略,实现创新迁移。因此,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认真研读文本,梳理语篇主题意义,分析学生需要获取什么信息?我们要创设什么样的情境?可能发展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确保教学设计情境化、问题化、活动化,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和关联性的学习过程,在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英语学科素养。
二、关注学习能力的发展
【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推荐阅读:
浅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改革06-04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08-30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物理教学目标的设置08-22
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探讨09-02
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评价05-17
数学教育的核心素养09-29
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论文07-03
基于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学评价改革的思考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