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改革(共11篇)
浅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改革 篇1
1、为什么说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课程改革的再出发?
校应该培养的是一个完整的人。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该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我们这一轮的课程改革,就像全面围绕着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科学精神,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审美情绪等等几大方面,将会成为下一轮深入课程建设的一个重点。
2、《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报告》中提出学生核心素养包含哪些具体内容?
中心素养是关于先生知识、技艺、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名先生取得成功生活、顺应团体毕生开展和社会开展都需求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其开展是1个延续毕生的进程,可教可学,最后在家庭和学校中培育,随后在1生中不时完善。中国先生开展中心素养以培育“片面开展的人”为中心,分为文明根底、自主开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迷信肉体、学会学习、安康生活、责任担当、理论创新6大素养,详细细化为国度认同等108个根本要点。文明根底、自主开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构成的中心素养总框架。
3、结合学科课堂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1)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增强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与精髓,是核心,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联系各项知识的纽带,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它比知识更具有普通适用性,抽象概括性。学生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就能更快捷地获取知识,更透彻地理解知识,并能终身受益。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突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运算能力是数学的基本能力,高考对运算能力的考查主要是对算理和逻辑推理的考查。教学中要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推理训练,平时练习就要求做到步步有根据、有充足的理由,并注意运算的顺序性。解题时往往解决问题的途径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善于选优而从。另外还得加强运算练习,养成好习惯能力都是训练出来的,提高学生的运算也不例外,必须加强练习,进行严格训练。综合练习可以较好的把数学概念、定理、法则和公式等练习起来加以运用。要求学生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字迹端正、做到不潦草,不涂改,保持作业整齐美观。其次还让学生建立纠错本,把平时算错的积累起来以便日后不再出错。
(2)做好情感沟通,拉近师生距离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初四第一节课,我并没有急于给学生讲解知识,而是从我自身学习数学的经历谈起,从小学的数学学困生到中学的成绩进步,到大学的专业选择,最后谈到研究生的考试,我这样对学生说:“一个人不是被困难吓倒,而是被自己击败,我这样一个笨的人都能学好数学,更何况你们这些聪明的呢?”于是接着和同学们介绍学习数学的方法,其中我重点强调了“做一个永远赶在老师前面的学生,学会预习的学生”,一节课就在我所谓的“演讲”中很快结束,同学们表现的出奇的认真,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可以发现,想学习数学的星星之火已经点燃。同时由于自己毕业只有三年时间,和学生的沟通显得很方便和直接,课前总是早去,一方面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和学生说说话,谈谈心,不只限于数学,久而久之,学生把我当成自己的良师益友,为自己的以后教学奠定了情感上的基础。有了情感基础,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学生更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对学生分层次,进行梯度教学.任何一个学生,他的智力和学习状态都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生迈大步,后进生不落伍,这样学生才能有积极性。
(3)转变教师角色
教师应把“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的课程理念,以此来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教师作为组织者, 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教学中,阅读、独立思考、倾听、动手实践、交流、小组合作、全班讨论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精心选用合适的形式组织教学。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不是学习活动的主导者,而是引导者,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进行有目的、有趣的学习。学生的知识、能力不够时,不可能让他们一开始就当主人,而需要教师多指点、引导。引导是引而不发、开而不达的引导,引导不是指导。当学生“迷路”时,发现“火花”时,交流发生争执时,教师不要轻易下结论,直接指引方向,而应引导他们辨明方向、找依据、找理由,多鼓励。教师绝不能主导教学,但也不能什么都讨论,什么都合作,而应重视学生的独立学习的培养和引导。教师应真正的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在学生思考、实践、交流、合作时,教师可以倾听、观察,甚至还可以亲自参与他们的讨论、交流,这样可以更加充分的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特征、思维方式,这样能使教学活动更好的开展。学生喜欢的是平等、融洽的课堂,教师成为合作者,就更能创造出这样的气氛,也能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如果教师能很好的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那么教学活动就能很好的开展,反之学生就不能很流畅的学习,不能自主的学习,学习就带有很大的被动性。
总之,加强中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是我们每个数学老师的重要职责,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时刻以学生素质的提高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在知识层次上要不断地学习和牢固掌握现代数学知识,领悟知识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学习数学教育理论知识,心理学知识并科学地传授给学生;在方法层次上要认真研究教法、学法,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使得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办事、健体、审美、创造,最终实现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浅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改革 篇2
一、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教育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在英语教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与英语相关的技能、观念、基础知识以及情感、品质等。英语教师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时,需要采用情感态度渗透的教育方式进行英语教学。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其认知心理过程非常的复杂,学生的情感态度对其英语的学习与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避免学生的英语学习受到情感态度的影响,就需要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渗透情感态度。英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等都是基于中学生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目标,三者相互联系。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需要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推动与催化,学生的自信、兴趣、意志、注意力以及学习动机等都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敢于进行英语的练习与学习,同时英语教师还应该第一学生的健康个性心理进行训练、培养,让学生做到敢于与他人进行英语的沟通、交流。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进行英语的学习。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学习时,其情感态度会发生积极的变化,有利于学生英语的学习与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进行英语的对话讨论环节时,英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相应的情境:“It is raining cat and dog.I think we have to postpone our picnic.”让学生根据这个情况进行合理的对话,通过对话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学生在对话中能够得出不同的回答,如“Yes,I think so.it's heavy rain.”、“Yes,we can make indoor dinner party”、“No,we can have a picnic in tents”。在情感态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法,给予学生相同的关爱,让学生找到自信,从而积极主动的进行英语的学习。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能够恢复“Yes,I can”的自信。
二、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的适应能力
在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开展初中英语教学时,需要英语教师对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进行培养。在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中,学生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进行跨文化教育,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跨文化适应能力。英语教师的文化意识比较强,并且其自身的文化素养也很高,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品质对学生进行影响。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英语广播、英语新闻以及各种英语读物对学生进行教育,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在英语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此外,跨文化的语言环境是英语教师为学生所必须营造的,在跨文化的语言环境中能够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英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语境,并制造英语情境。学生在英语情境中能够感受到英语的重要性,并且在情境中能够学习英语,及时的将学习的英语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来。例如,在学习“be bad for”这个短语的运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语境“Reading books in the sun is bad for your eyes”。在学习“be helpful to sb”时,教师可以通过“Exercising is helpful to your body.”、“Reading aloud is helpful to you.”进行引导。英语教师还应该适当的拓宽学生的视野。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精美的英语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大量的知识、文化背景以及社会风俗等。这些英语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促进作用。
三、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英语教学是初中教学中的一大难点,主要是由于学生的英语思维不完善,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与英语教学的质量,就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对学生熟练的使用英语进行交流有着直接的影响,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理解英语知识以及英语词语间的联系,采用引“思”环节、导“思”环节与启“思”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初中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说英语”的训练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需要英语教师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等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构建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英语教师应该将先进的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结合在一起,既能通过生动形象的声音、画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又能够通过简洁的板书为学生进行讲解。教师还应该加强学生英语知识的操练,通过点拨、指导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熟练的掌握英语知识。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重视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途径探析 篇3
关健词:核心素养 教育改革 途径
一.核心素养的涵义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中,各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国纷纷组织专家、学者制定核心素养模型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OECD于1997年12月启动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2003年OECD出版了最终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建构了一个涉及“人与工具”“人与自己”和“人与社会”三方面的核心素养框架。它超越了直接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框架,包含了认知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创新能力以及态度、动机和价值观,同时认为反思性思考和行动是核心素养的核心。“核心素养”就是在一定时期,能够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功生活与融入社会的最关键、重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超越了传统的行为主义教育目标,体现了全人教育理念;凸显了教育的本质意义;它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彰显个体与社会生命的活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途径
1.课程内容结构的调整。从课程改革的实践路径来说,课程目标的落实必须通过课程结构与分布来得以完成。因此,在更新了课程目标之后,如何将其以更加合理的方式分布在各学科课程之中,是所有改革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通过合理分配核心素养目标,各学科着重落实培养和实现某一或某两种核心素养,综合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与整体分布相较而言,这样的结构分布更能凸显学科课程的特色,也减轻了各学科所承担的目标任务。当然,它存在的不足就是核心素养目标本身的系统胜就相对被弱化了。
2.逐步构建“因材施教”教学模式,获得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因材施教”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教育类课程学习要注重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具体教学中,各学科要根据不同专业、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兴趣、学习要求,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学科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技能,而是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与能力,也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说,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该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
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改革给考试领域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重大挑战。传统的考试测验方法在内容和表现上过于单一,命题时不仅未能充分考虑学生问题解决、科学探究等综合素质和能力,纸笔考试方式本身也会存在诸多限制,难以在真实情境下测查学生问题解决、创新以及品德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素养与能力,因此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的需求。
3.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改革。要创新考试评价的手段和方法。当前,许多新的评价方法逐渐应用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评价当中,这些方法对于我们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改革也有借鉴意义。总的来说,进行学生学业能力和素养的评价主要有以下两大类方法。一是基于大规模测试的评价方法,包括学生学业成就测验和相关的问卷调查,前者主要依照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考查;后者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身心状态、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测查。二是基于日常数据积累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袋等方法。当然,除了这些方法外,探索其他更多行之有效的质性评价方式,并且有效利用评价结果,仍是当前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重心。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突出强调在获取知识后形成的关键能力和人格发展。一定会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亦会促使我们思考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教育课程目标怎样确定、课程体系怎样建构、教学内容和方法怎样选择、评价方式怎样改进等诸多问题,适应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变化,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的新挑战。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01)
[2]辛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应注意几个问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1)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信息技术课堂 篇4
摘 要: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的发展主流,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成为每一个人生活和学习必备的技能。信息技术课程也是素质教育组成的部分,因此中学生也应该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本文主要探讨了核心素养和信息技术课程的关系,并从重视信息技术课程、合理编制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和加强教师专业化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能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关键词:核心素养 中学教育 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策略
2014年教育部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为人的根本任务意见书》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个概念,并将核心素养作为育人的目标。21世纪是信息知识爆炸的年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每一个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每一个人面对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独立面对复杂的社会,并进行持续创新,是当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
一、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及意义分析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该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知识技能、价值观、情感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现。它围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包含了文化修养、自主发展能力及社会参与能力。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信息意识指的是个人对信息的敏感度和价值判断,从而根据实际需求,能作出准确的判断。计算机思维指的是个人能够运用计算机领域的科学方法去解决问题,并能转移到其他问题的处理中。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指的是个人通过评估和选择常见的数字化资源,并利用和学习这些资源,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当下是信息爆炸的年代,社会日新月异,每一个人都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压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让学生能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挑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他们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课程基本内容、技能以及信息社会发展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从而让学生获得信息处理和应用的能力,让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终身学习的一种手段,为学生适应当下信息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甚至将信息素养作为21世纪每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策略
1.加强对课堂的重视度。在中考、高考等考试压力下,很多学校和老师不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认为只要学生考试得高分就好了,甚至将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娱乐课程,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活动,上网、玩游戏、聊天等,所以导致很多学生信息技能和素养不高。因此,学校和老师必须改变这种教学理念,将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培养学生核心技能的重要途径,重视信息技术课程,让学生了解信息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
2.编制合理的课程内容。信息技术课程是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课程,在教材编制和教材设置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信息技术课程很多知识点都比较零散,甚至有些重复,所以学校在编辑信息技术教材的时候,要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将一些关联性比较强的知识点编制在一起。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和记忆。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信息课程很多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比如程序、数据库的形成等内容。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起来的一代,他们从小对计算机、Ipad、手机等电子产品非常熟悉,单一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感。中学生对新鲜有趣的事情充满了好奇和兴趣,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针对学生的特性,在平时备课或者设计课题的时候,在网上收集一些素材,如声音、图片、文字和动画,将其制作成课件进行教学,刺激学生的视、听感官,给学生带来更好的体验,从而让学生积极展开想象,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4.加强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当今社会瞬息万变,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信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的信息老师平时工作之余也要不断学习,丰富信息知识和提高信息技能。信息技能指的是对信息获取、理解、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只有信息老师具备一定的信息技能,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信息老师作为信息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更应该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能力。如果在教学中老师忽视了对自身能力的提高,可能很快就会被社会淘汰。另外一方面,学校应该积极为信息老师业务能力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积极引进一些优秀的信息技术老师,同时定期组织学校的骨干信息老师到全国信息教育优秀的学校进行考察,学习他们的一些经验和做法,从而不断提高信息老师的整体素质,打造一支专业的信息教育教师队伍。参考文献
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篇5
2017-08-30 06:31:11 广东教育·综合2017年8期
谭方亮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五个方面:唯物史观、历史时空、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这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历史教育教学的主要方向,也是考试命题的重要角度,中学历史教师应该自觉地将这些核心素养与历史教学结合起来。
一、关联历史纵横,增强时空观念 1.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
历史知识是丰富多彩且相互联系的,学习历史不仅要掌握单个的历史事件、人物、典章制度、历史现象等,更重要的是把握历史主流,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識体系。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涉及不同时期的不同制度,这些制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有传承又有发展。图1就较好地揭示了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主线脉络。
2.注重历史事件的关联
要关注历史的古今联系。如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虽然早已被废除了,但其历史影响一直得以延续到今天。分封制的历史遗存影响到中国的姓氏和地名,很多姓氏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今天不少的地名简称源于西周的诸侯国的国名,如山东简称为鲁、山西简称为晋等。宗法制被废后,留下不少宗法观念,包括: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的社会公德;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任人唯亲的思想观念;家族家谱修订、宗祠家庙修建、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的社会习俗等;当然也滋长了裙带关系、荫庇心态、宗派倾向等不良习气。还要关注历史的同期关联和异期关联。同期关联即同一时期的事件之间的联系,如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三者的联系,同一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与官吏任免方式之间的联系,制度创新与王朝兴衰之间的关系等。异期关联即不同时期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如西周的封建与马克思主义的封建社会、秦汉郡县制与元代行省制、科举制与官僚政治等。
3.加强中外历史的比较
如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分权的思想,但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前者目的在于强化皇权,是君主专制的产物;后者目的是防止专制,是资产阶级民主的产物。明朝内阁与西方内阁也有着根本区别。明朝内阁制是封建经济发展、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西方内阁制是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产物;明朝内阁制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西方内阁是国家法定的行政机构。
4.重视历史地图的使用
如学习秦朝疆域图,要关注四个方面的内容:①秦朝政局的特点:实现全国的大统一,珠江流域、西南地区首次纳入中国版图。②秦朝疆域的四至:东临大海、西至陇西、北到长城、南到南海,是东方的一个大国。③秦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北方沿边境一带设郡较多、南方相对稀少,目的是为了加强边境的防御力量。④秦朝长城的规模:东到辽东、西到临洮。
二、展开多向思维,强化历史解释 1.多角度解读历史事件
如:秦修长城一事,历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结合下面的材料,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尸骸相支柱。”——秦朝民谣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唐·胡曾 “秦人北筑长城,畏其南下,防之愈严,则隔绝愈甚。”——乾隆皇帝语 “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与大禹治水等。”——孙中山语 “孟姜女用眼泪拆了帝国的墙角。”——同济大学教授朱大可
“修建长城,是古代人类反战争、保和平、求生存和发展的伟大战略。”——网友
多角度的解读既能还原历史,开拓学生的视野,又能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这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2.深层次发现历史问题
历史问题隐含在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之中,历史研究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己去发现、寻找、探求历史问题,不能包办代替。如分封制容易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膨胀,但西周实行分封制,维持了至少200年的稳定统治,没有一个诸侯搞分裂,这是什么原因?对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大家都会从政治、经济、思想上寻找原因,有没有考虑过,它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即黄河与中央集权制度之间的关系。只有发现了问题,才会有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欲望。因而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显得十分迫切。3.全方位辨析历史概念
如古代政治制度的重点特点之一是家国同构。它是源于“始于殷、成于周”的宗法制度,本质是家、家族、国家在结构上的同一性,也就是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在家庭、家族内,父系家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简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庭治理的形式扩大到国的范围。古代早期“家国同构”实现了“族权”与“政权”的统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国同构”现象,充分体现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找寻情境史料,成就实证意识
“论从史出”“史由证来”是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的重要原则。历史教学中要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从若干史料中得出历史史实,在若干史实的基础上,得出历史结论。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选取史料的权威性、呈现方式的多样性、运用史料的科学性、解读史料的客观性,避免出现过度运用史料、歪曲史料及孤证不立等现象。
1.图片证史
很多图片非常形象地揭示了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它能够让学生一目了然,无需更多的语言描述。如明朝服饰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设计并取名的,从服饰的名称“一统河山”“四方平定”“六合一统”,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政局的统一、皇权的至上,可以借助图片理解明初政治制度。
2.地图证史
图2是从周到元的四幅地方行政区划图。根据已有的知识,可以准确地判断出四幅图的历史时段及相应的地方行政制度,也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历经多次变革,呈现出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的趋势,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3.名家证史
著名史学家的史学著作中的一些观点和结论可以直接运用,因为这些都是在反复比较、判断、分析之后才得出的,一定程度上具有可信度。如:关于秦朝皇帝制度的特点,司马迁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如下的描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主独制而天下无所制也。”这些描述说明了皇帝制度具有皇位世袭、皇帝至尊、皇权至上的特点,是对教材知识的补充和完善。
4.史料探史
史料中也不乏非史家所作,如旁人描述、时人日记、媒体报道、家谱族谱、文学作品、后人整理等,这些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作为史料,但要注意甄别、判断、分析。
四、挖掘制度精髓,培育家国情怀 1.制度自信
中国古代有很多制度都是世界领先的,为后世历代及各国所沿用,这些制度足以让我们引以为豪。如:秦朝所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为历代沿用。为此,历史学家黄仁宇说:“中国在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基督尚未诞生前约两百年,即已完成政治上的统一;并且此后以统一为常情,分裂为变态(纵使长期分裂,人心仍趋向统一,即使是流亡的朝廷,仍以统一为职志),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现象。”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政治黑暗、朝政腐败是一般人的印象,但在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諾斯看来却不是这样的:“从14世纪中叶到19世纪欧洲人开始真正侵入中国为止,这整个时代是人类有史以来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伟大时代之一;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农业经济、儒家生活方式、选拔政府官员的考试制度和身居北京的天子的受人尊敬的统治——一直在顺利地、令人满意地继续着。”
2.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古代中国社会能够持续发展的源泉之一。刘建军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中说:“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历史关键时刻,制度创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薛明扬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谈到:“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文中反映了科举制的三个创新点: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提供了机会均等的机制、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3.制度监督
单卫华等的《中国廉政文化史》说到:“秦朝建立了从上至下的比较系统的监察机构,并将这个机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控之下。秦朝中央监察机构,其最高首脑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尊,是副丞相,主要职责就是统率监察官员……御史大夫之下设副职御使丞、御使中丞各一人,统率众多的御使。御使一部分在中央负责日常监察工作,另一部分常驻地方郡一级机构,负责对郡县两级官员的监察,又称监御使、监察使,或简称郡监。……这样,中央和地方官员,莫不在监察机构的监控之下。秦朝建立了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的垂直的监察系统,这个系统直接向皇帝负责。”这反映了秦朝监察制度显著特点:监察制度独立于行政系统之外。
4.主流价值观
历史教师要充分挖掘古代各个时期的符合时代潮流的、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的主流价值观,这是学生成长的精神食粮。如宗法制的历史遗存,包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信条,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社会习俗,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的社会公德,同情、宽容的待人观念。这些都是今天仍要弘扬的。
五、巧用唯物史观,解释历史现象 1.掌握重要的唯物主义观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继承与发展、原因与结果、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偶然性与必然性、人类社会的一般进程和总规律、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辩证的观点把握对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
2.利用唯物史观梳理历史 如: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按照唯物史观可进行如下的梳理:
(1)演变历程:禅让制(原始社会后期)→王位世袭制(夏商)→分封制和宗法制(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秦汉到明清)。
(2)演变特点
①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源流分明,沿革脉络清晰,具有继承发展的特点。②以皇权为中心,鼓吹“君权神授”,确保君主专制权力的独断性。
③人治高于法治。其实质是权治、官治的独裁专制统治。完备性、周密性和成熟性。④从中央到地方设置完备的政治结构,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严密的统治网络。⑤宗法关系残余严重影响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父权观念渗入国家政治制度中。
⑥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历代王朝制定政治制度与政策的依据。
(3)客观评价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
①历史作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②社会影响:有双重性。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封建社会后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作用逐渐增大。
这些梳理中,包含继承与发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象与本质、辩证分析等唯物史观和论从史出等史学方法。
3.切忌片面看待历史问题 在运用唯物史观时常犯的错误有:
(1)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过分夸大个人对历史的影响,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绝对化思维:非好即坏,非黑即白,非敌即有,非此即彼,善恶两分。(3)以偏概全:只看到局部,不顾全局。
(4)任意夸大阶级斗争的作用,没有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待社会发展的进程。
总之,核心素养与中学课堂的有机结合、核心素养的具体落实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需要中学老师持续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从而找出最有效、最有操作性的方式方法。
浅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改革 篇6
摘 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以概括为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三个方面以及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两个关键。从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以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阐明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应具备的品格和能力,主要论述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课堂教学可以从情境、问题、活动、交际为切入点展开,贯穿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与发展,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5-003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5.018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为2016年2月26日中国教育学会发布。教师结合多年的英语教学和对核心素养的理解,认为课堂教学要贯穿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与发展,要以学生主体意义探究为目的,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增强学生“创意表达”素养
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知识和经验学习新知识。即运用语境式整体课堂教学基本模式,以单元整体教学为切入口,关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好动,学习到的知识还不够丰富,并且接触知识的渠道多以形象记忆为主。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选用生动有趣的事例辅助教学,创设有利于小学学习英语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在充满兴趣的情况下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这样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会比枯燥机械的语言操练大得多。这样的课堂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更加主动地融入课堂学习,能够真正提升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
比如在教学陕旅版小学英语有关Shopping的话题时,创设一个去超市购物的具体环境,借助超市服务员和顾客的购物情境来学习句型和对话内容,描述购买的物品及其价格,让学生产生大量的语言输出。更关键的是,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教育,由此体现了“生态意识”学科素养的价值性。
二、问题导向,引领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问题解决”“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
为什么要提倡“问题化教学”呢?
首先,问题化的学习途径能灵活地培养和提高学科核心素养。英语作为一门外语,由于学生对其文化背景及语言特点不太清楚,很多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出现了死记硬背的现象。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其次,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问题化”组织,将教学内容转化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学生自我控制力不强,常出现分散注意力的行为。同时,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而进行问题化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引发学生主动思考,不断提高他们的高级思维能力。
再次,问题化的学习,能从以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不是“假装学习”,流于形式。
例如,在教学陕旅版小学英语第五册Unit4 At table中的餐具时,和学生探讨中西方餐具使用差异,教师在课堂上提问:Where are you from? What do you use to eat? How do you use the chopsticks/spoon?和 Where does Colin come from?What does Colin use to eat? How does Colin use the fork and knife? 用这样的问题激活学生的主动思维,展开对本课重点句型的探究、学习、训练。
三、加强英语交际口语训练,扩展学生的“文化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只有通过交际才能习得,而文化意识的培养更需要交际来实现。而且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离不开跨文化教育,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在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上的突破。
四、精心设计学科活动,渗透“实践创新”
活动要体现主体性,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活动”,要结合学习内容和特点,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充分体现活动的教育性,精心设计活动。通过任务让学生在语言训练和交际中学习语言知识,避免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缺乏学生任务性的活动。
五、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让学生“学会学习”
(一)以合作提高学习能力
在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方面,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分享学习。因此英语教师在具体的教?W过程中,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的主动性得以充分的发挥。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善于合作。
(二)重视对认知情感态度的教育
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让学生“学会学习”,还要重视学生认知情感态度的提升教育,因为一个人的情感是英语学科素养的“润滑剂”,只有教师和学生的情感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才能创造出智慧的课堂。
总之,对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研究、探讨、落实是一项长期的教育目标,教师要不断地探究,探索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适合自己教学和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使核心素养真正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为他们未来英语的学习及应对全球化挑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初中英语课堂中核心素养的渗透 篇7
在当今以分数为衡量标准的社会,究竟我们教学的使命和目的是什么?我认为教学的使命与目的应当是发展学生的素养,以育人为根本任务。教师应在课堂中从不同角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一、英语课堂中语言能力的渗透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主要困难是缺少语言环境,他们接触英语的主要方式还是文本,活动场所是“冰冷”的课堂。因此,我认为在英语的课堂上可以借助一些形象的背景资料,最好是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紧密相关或者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来启发和诱导学生自主运用语言。
创设情境,鼓励学生多说,告诉学生课堂就是出错的地方,克服害怕说英语,耳朵听着英语,脑子里想着英语,从而提高表达能力;严格训练,授予口语表达的技能和方法;拓展语言的形式,实现课内向课外延伸,英语是一门实践课,只有在实际生活中反复运用才能灵活掌握。
二、英语课堂中文化品格的渗透
国际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是二十一世纪公民的必备素养。青少年时期是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的重要阶段。文化是指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等。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外国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中华名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热爱,有益于接受属于全人类先进文化的熏陶,有益于培养国际意识。在教Thailand Elephant那篇文章后,我从泰国人保护大象转入让学生思考:What can we do for the animals in danger in china?学生们各抒己见,中国有哪些濒临没绝的动物,怎么会濒临没绝的,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这些动物。最后我布置一项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做一张英语手抄报,把自己的想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们回去通过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得出的数据,让大家非常震撼。其中班上一位学生写的大标语:Helping animals is helping ourselves,让全班同学齐声高呼。我想通过这节课,我的学生以后在餐馆看到穿山甲,白天鹅应该会犹豫吧。
三、英语课堂中思维品格的渗透
思维品格是什么?它是思维的核心,是智力中重要的能力。在课堂活动中,循序渐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借助不同途径和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重视培养学生求知欲和钻研精神,产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重视学生思维独立性训练,通过学会思考和善于思考。比如学习teacher,经过独立思考后学生可产生含有的“er”后缀的单词worker,farmer等的联想,进而得出此类词大多和职业有关,促使学生自己发现,并解决和归纳总结;重视学生思维灵活性的训练,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在对比in the tree和on the tree这两个短语的区别时,引导学生联想长在树上果实的形状圆圆的和哪个单词接近,鼓励学生大胆联想;重视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的训练,使学生能够全面的思考问题,把多种假设,多种答案或多种解决方法提出来,透过事物的表象找出本质,举一反三。学习了used to时就应该想到be used to doing something,use something to do,something be used to do并进行分析。
四、英语课堂中学习能力的渗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已经提了多年。新世纪的公民必须具有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英语学习的要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它进一步突出了学会学习的重要。要让学生在学英语和用英语的过程中形成学习英语的能力,为自主学习和可持续学习创造有利的条件。
初中阶段是培养英语学习能力的一个黄金时期,因为初中生的年龄,心智已经达到自主学习的基本要求,而且初中生的学习方法尚未定型,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今后的英语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前提。一个独立的学习者有下列良好的学习习惯。(1)课前主动预习(2)课堂上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大胆提问,积极回答。(3)课后主动复习所学内容,善于总结和归纳。(4)使用工具书解决部分新知识。(5)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6)多听,多说英语,不怕说错(7)多读英语,使用各种阅读技巧,快速而准确的把握大意。(8)多写英语,养成用英语记日记的习惯。
浅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改革 篇8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我国教育的新导向,具体到物理学科,物理课堂教学则是落实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平台之一.审视当前高中物理课堂评价现状,需要承认,不少物理教师并不十分清晰课堂评价中需要评什么、怎么评,往往采用经验型的评价措施,例如,将评价重点放在对学生课堂练习正误的点评上,偏向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视了物理核心素养中其他方面的要素.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视角,应当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开展有效的课堂评价?笔者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评价案例,尝试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1核心物理知识结构评价策略
核心物理知识结构是指由核心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组成的具有一定逻辑和层次性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建构起合理的、较为完整的核心物理知识结构,避免学生头脑中对物理知识以碎片化的形式零散存储,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如何评价学生的核心物理知识结构是否合理?
笔者建议,可以在课前导入环节和课堂结束两个环节,以复习提问的方式,探查和评价学生能否清晰表述出相关知识体系及其建构思路.
例如,《楞次定律》一课的新课导入,便可以采用复习提问的策略,抛出两个问题.问题1:在上节课关于感应电流产生条件的内容学习中,探究得出的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有哪些?问题2:这些产生条件,分别是采用什么实验方案探究得出的?若学生代表在不翻看教材和笔记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地、条理清晰地做出正确回答,显然,对于上节课的核心知识结构掌握得较好;如若发现学生支支吾吾、逻辑混乱,并且发现并非班里的个案,则可能需要暂停进入新课,而帮助学生将相关知识体系再次回忆、整理.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对于第一个问题,往往多数教师都会复习提问到,而对于“分别采用什么实验方案探究得出的”,则较少有教师有意识地提出,导致学生对具体知识点可能记忆深刻,而对其建构过程则模棱两可.笔者认为,对核心物理知识结构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是否知其然,还要评价其是否知其所以然,由此才能帮助学生真正建构牢固的核心物理知识结构.
再如,《楞次定律》一课的结束环节,教师可以采取回顾提问的方式,抛出两个问题.问题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核心物理概念、规律?问题2:楞次定律这个核心物理规律,探究的实验设计思路是什么?通过上述两个问题,评价学生通过本节课是否建构了相应的知识结构体系,也逐渐培养学生学会及时总结、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2核心物理思维评价策略
核心物理思维是指在物理学习和研究中所需要的起到关键性作用的思维模式,它既与一般性的科学思维有共通之处,又体现出物理学特有的学科特点.笔者认为,核心物理思维可进一步细分为两大部分:物理学思想和物理问题解决方法.物理学思想具有更高层面的理念指引价值,如统一的思想、守恒的思想、对称的思想等;物理问题解决方法,包括一般性物理问题解决方法,如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等,还包括特殊物理问题解决方法如正交分解法、伏安法等.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当如何评价学生对核心物理思维的领悟情况?笔者建议可以采取以下两种策略.
策略一,要求学生尝试思考该物理思维方法在其他知识领域是否有所应用,以此评价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例如,阐释了牛顿力学体系呈现出的统一的思想后,可以抛出问题:通过牛顿建立力学体系的过程,了解了物理学统一的思想,如果你是科学家,你还会应用这种思想去开展怎样的研究?又如,通过类比速度得出加速度大小的定义,并揭示了其中类比的思维方法后,可以马上要求学生利用类比的方法,继续探究加速度方向与什么因素有关.再如,守恒的思想对于高二学生而言已有一定的了解,因此,在电磁感应内容中探讨能量问题时,教师可以抛出问题:我们要研究导线在水平导轨上切割匀强磁场的能量问题,应当采取什么物理学思想来指导?借助这一物理学思想,我们又可以如何入手进行分析?若学生只能说出“能量守恒与转化思想”,但仍无从下手,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学生并没有真正学会如何应用这种物理学思想,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该方面的教学,由此显现出评价的指导价值.
策略二,设置适量的变式练习,并要求学生总结一般性的问题解决思路,以此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灵活应用相应的物理思维.例如,在教师讲解了正交分解法例题后,教师将例题的条件或情景进行适当的改变,要求学生尝试解决,并在解决后要求学生说出这一类习题一般性的问题解决思路.这种评价方式看似当前常见的行为模式,但其本质特征在于强调的不是题本身,而是其中渗透的物理思维.当发现学生只会机械地以背题的方式得出答案,却不能说出此类题一般性的解答思路,则表明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问题解决对应的物理思维,评价效果不佳,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对评价结果展开深刻反思.
3核心物理实验技能评价
核心物理实验技能是指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动作技能,笔者认为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实验现象观察技能、实验装置组装技能、实验装置操作技能、实验数据记录技能等.不可否认,核心物理实验技能的外显过程,离不开内隐的物理思维的指引,但其相对偏向动作技能范畴,将物理实验技能单独列出,也进一步强化广大师生对物理实验的重视.
课堂上评价学生的核心物理实验技能,主要可以采用观察法和工作单两种评价方式.观察法是指教师通过巡视观察学生实验操作过程,及时发现并指出其实验操作上的问题.在具体评价时,建议教师采用启发式提问的策略,引导学生尝试发现实验操作中的问题.例如,电学实验时发现学生仪器摆放凌乱,连线没有按照一定的步骤,教师可以对其提问:你觉得你的实验仪器摆放、连线顺序是否有问题?有什么问题?该如何解决?课堂上评价的目的在于诊断和引导,启发学生发现实验操作的问题并尝试解决,是提升学生核心物理实验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工作单评价是指教师通过查阅学生撰写在实验单上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及结论分析等内容,推断学生物理实验技能的水平高低.在实际课堂实验教学中,由于人数众多,教师无法通过观察法评价所有学生的实验操作细节,因此,课堂上可以通过巡视查阅学生的实验单,发现问题后及时予以指点.同时建议教师仍优先采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实验单中的错误,延伸发现自己操作上的问题.例如,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自由落体规律分组实验中,发现某个组学生打出的纸带上第一和第二点的间隔过小,教师可以将其与其他组的纸带进行比较,启发该组学生思考:为什么跟其他组打出的纸带会不同?操作时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4科学态度评价
科学态度是指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对科学、对他人、对社会等展现出的心理价值倾向.笔者认为,物理学科中的科学态度,至少包括五大方面:好奇心和质疑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应用与创新的意识、合作与交流的意识、社会责任感.尽管科学态度较为抽象,但在实际物理课堂教学中,同样需要重视对科学态度的评价.笔者建议可以采取以下两种策略.
策略一,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展现出积极的、正向的科学态度时,及时予以口头表扬,而展现出消极的、负面的科学态度时,及时针对事件本身进行适当的批评.例如,当学生在课堂上举手说出自己认为教师在表述或解题上所犯的错误时,无论其说法是否正确,教师都应当及时对学生敢于质疑权威的精神作出肯定和表扬,并号召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再如,学生在实验中出现依据已知结论拼凑实验数据的行为,需要及时严厉批评这一做法.科学态度的培养,往往正是在日常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口头表扬或批评,得到潜移默化的发展.
策略二,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与科学态度相关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对情境中的事件作出价值判断,以此来评价学生科学态度的发展水平.例如,在讲完万有引力定律之后,询问学生: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是否就是永远正确、不需修正的?你的理由是什么?以该问题探查学生对科学真理相对性的认识水平.再如,讲到链式反应时,询问学生:如果你是当时发现链式反应的科学家,面临两种选择:选择一是马上发表自己的伟大发现,获得学术界的认可,选择之二是暂时隐藏成果,以防止当时德国了解这一成果后加快其原子弹的研制危害人类,上述两种选择你会如何取舍?以该问题探查学生对科学研究社会性的认识.
上文结合具体案例,较全面地探讨了针对各类物理核心素养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开展相应的评价.应当看到,评价是辅助课堂教学、引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有意识地对学生物理核心知识结构、核心物理思维、核心物理实验技能和科学态度开展较全面的有针对性的评价,一方面,能够避免遗漏对学生某些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例如对科学态度的培养往往容易被忽视,另一方面,细致的评价策略的分类,也给予一线物理教师具体详尽的教学指引,提高核心素养培养的可操作性.
浅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改革 篇9
有效的课堂对话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需要有效的课堂对话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
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整合,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学生核心素养超越单纯的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强调在不断变化的情境中通过不断反思融合知识、技能和情感而发挥作用。核心素养除了其关键性和普遍性的特征之外,普遍认为还应具有如下特征:
其一,核心素养具有整合性。首先,指功能的整合。核心素养不仅有助于使学生发展成为更为健全的个体,过一种幸福的生活,而且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能够达到促进社会良好运行的目的,从而推动个体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其次,指内容的整合。素养强调知识、能力、情感的整合。
其二,核心素养具有跨学科性和跨领域性。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是最关键的普遍素养,核心素养是最基础的,核心素养并不指向某一学科知识,并不针对具体领域的具体问题,跨学科跨情境地规定了对每一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的素养。”
(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课堂教学特征
核心素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它是在个体与情境的有效互动中生成的。基于此,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与养成必然要求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新课堂教学方式将具有如下特征:
其一,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融合的过程。核心素养不仅要促进个人的终身发展,而且要促进社会的发展,二者都是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学会自主学习,而且学会合作学习,学会在异质社群中生活,所以未来的课堂教学应将个体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融合。
其二,课堂教学是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情感培养统一的过程。学生核心素养是学生知识、技能与情感的融合,三者是融为一体的,而非彼此分离,所以未来的课堂教学应将知识与技能的习得与情感的培养融为一体。
其三,课堂教学是一个促进学生相互理解与自我理解的过程。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一方面需要开放自身,倾听各种声音,不断开阔自身的视野,从而习得多方面、多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地自我反思,探寻知识的个人意义。
(三)对话教学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养成的适切的教学方式
对话教学正是与学生核心素养内在精神最为契合的一种教学方式。对话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更是一种情感交融的过程;不仅可以促进自我发展,而且可以推动社会发展。
作为一种关系存在和社会存在的课堂对话包含了三个维度:“意念的、人际的、元交际的维度”。课堂对话的过程,一方面,是学生的知识、技能与情感展现和提升的过程,课堂对话能够让三者有机融为一体,这种三位一体的有机融合正好符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在精神;另一方面,又可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有机融合,从而推动学生的个体与社会的共同发展。由此可见,这正是学生核心素养落实所需要的课堂教学方式。
二、有效的课堂对话: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的应有之义
(一)有效的课堂对话践行对话智慧,促进学生的认知理性与德性的统一
课堂对话的情境是动态的、模糊的,没有任何现成的对话规则或技术可以应用到所有的情境中。课堂对话需要参与者不断地实践反思,需要对个体自身独特情境的深入理解。
那种需要灵活性、适应性和判断力的对话“方法”实际上不应该被称为方法,而应该被称为实践智慧。一方面,对话参与者的实践智慧具有很强的情境敏感性,这是指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的推理、洞察和顿悟,是一种具体情境中的实践理性,并不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另一方面,参与者的实践智慧绝非仅仅是一种实践理性,更重要的还与对话参与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实践智慧是一种德性,是与人的品行不可分的。实践智慧与美德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没有美德就没有实践智慧,同样没有实践智慧也就没有美德。“实践智慧是一个知道如何生活幸福的人的基本特征„„它是一种关于个人的知识,这是因为它体现和表达了那个人属于什么样的类型的人。”由此可见,一个具有对话智慧的对话参与者必定是一个认知理性与德性相统一的人。
(二)有效的课堂对话运用探究性话语,提升学生的创新与反思意识
英国教育学者巴恩斯(D.Barnes)区分了两种课堂话语:“陈述性话语与探究性话语。陈述性话语:说话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调整语言语调和表达方式以适应听众的需要,然而探究性话语更关注于梳理她或者他自己的思想。”
巴恩斯特别强调探究性话语的重要性,他认为探究性话语能有效推动对话者整理自身的想法,尝试新的观点。“探究性话语是犹豫的,不完整的,因为它能够让说话者尝试不同的观点,能听到它们是如何发出的,能看到他人是如何创造它们的,能够把信息和各种观点排成不同的模式”。探究性话语是一种反思性话语,是一种敞开心扉去倾听对方声音的话语,是一种随时与听众和情境展开对话的话语。课堂对话中的探究性话语可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与反思意识。
(三)有效的课堂对话奠基于多元化的对话模式,推动学生的多元理解
不管是外在的社会文化环境、学科内容以及教学任务,还是内在于课堂对话之中的张力,都决定着课堂对话不能也不应有理想化的、普世性的模式。美国著名教育学者博布勒斯(N.C.Burbules)将对话分为四种类型,“即会话型对话、探究型对话、辩论型对话和指导型对话”。
首先,从对话与知识的关系方面进行区分,可以分为向心型对话和离心型对话。所谓向心型对话是指:“至少从原则上讲,对话者的不同立场都能够消解在一个合意中,获得一个正确的答案中。”所谓离心型对话主要是由巴赫金在他有关“复调”的观点中提出,即对话中的每一个主张都具有多元性。其次,从对待对话中的对话伙伴的不同态度上进行区分,可以分为包容型对话和批判型对话。在对话中,持包容型态度的对话者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去理解为什么对话伙伴坚持如此立场或观点,去理解该观点或立场背后的信念、感情或经验到底是什么。与包容型对话相比较,持批判型态度的对话者“更加怀疑和质疑对话伙伴的主张,强调对于对话伙伴的立场的客观准确性作出判断,而且会毫不犹豫地根据所获得的证据以及观点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进行验证。”博布勒斯所主张的对话类型具体如下: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 篇10
——共情陪伴
共情能力对孩子道德认知的发展、社会规则的习得及人与人社会互动都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多年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幼儿的“自主性”和“自控力”是其健康发展的一体两翼,是幼儿心理健康与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核心所在,“共情陪伴” 是发展幼儿“自主性”和”自控力”的有效方式。
在幼儿园保教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共同现象:我们教师对孩子出现的某些不良行为,大多总是表现出一副“我是你的老师,我要教育你”的神情。孩子表现出好的行为时我们教师就给予肯定,肯定他这种行为是对的,并加以表扬,鼓励他要坚持这种行为;可当孩子出现顽劣不良的行为,我们大都就要开始各种说教,让孩子知道这种行为是错的,下次不可以再犯了。渐渐的发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这种效果收效不太理想,孩子往往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却还是要这样做,用我们的话说就是明知故犯。对此教师再次教育非常苦恼,幼儿挨批也很委屈。每当这个时候共情教育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共情陪伴主要强调教师和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首先要放下自己的主观参与框架,放下成见和偏见,无条件地接纳每个孩子,在“放空”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耐心等待孩子的反应、观察孩子的表现、倾听孩子的心声,并有效回应孩子的内心需求。在这种陪伴方式中,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尊重和接纳后,会更积极地完善自我。在共情陪伴下成长的孩子,往往也更具有共情意识,能够更好地习得与掌握共情能力,而这一能力对孩子社会规则的习得、道德认知的发展及社会互动都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掌握共情能力的孩子能够更融洽地与同伴、教师和家长等互动,即能够更好地处理“人一人”关系,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平衡的“人一己”“人一人”关系又有助于孩子有效处理“人一事”“人一物”关系,并促进其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浅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改革 篇11
新课程实施已经十余年,各种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模式让人眼花缭乱,但我们的课堂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人形容为“今天的我依然重复昨天的故事”。国家督学成尚荣曾说,“课改必须改课!”
审视当下的课堂,我们发现多数课堂依然是“体验不深切、思维不深入、理解不深刻”的课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从教学内容方面看,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缺乏,教的是一些表面或粗糙的东西,没有教给学生学科本质问题和思想方法、学科结构性知识,导致学生“营养不良”;二是从教学过程看,多数老师仍然在告诉,在灌输,学生自主发现的过程散失,没有思维纵深,在表面热闹的课堂后面,学生主体地位未能真正落实。
问题是课堂的驱动器,是课堂前行的重要资源。改变课堂,须从问题着手。以思维调动情感,以学科核心问题突破课堂教学困境。通过学科核心问题的设计来组织开展学习活动,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这是推进区域课堂教学改革的一条重要路径。
二、核心问题教学的由来、内涵及特征
核心问题教学来源于问题教学。作为问题教学理论的主要提出者之一的马赫穆托夫认为,问题教学(简称PBL)是现代发展性教学体系的主导因素。丁念金认为,“问题教学是指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它是把教学内容化作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养成心理品质的过程。”核心问题,就广泛意义而言,核心问题就是中心问题,有的也称为主问题。从问题性质来看,它可以是题目、试题、练习题,也可以是提出来的矛盾、疑难,还可以是以题目形式提出的任务,这些问题往往以带问号的形式出现;从问题地位来看,它几乎贯穿整节课,往往是教学的重难点。我们所说的学科核心问题,是教师基于新课程理念,通过对教材的深度解读和对学生学习心理特点的分析,精心设计的融合三维目标为一体的,能激发和推进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又能整合应该学习的重点内容和关键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和思维水平密切相关联,并贯穿整节课的问题或任务。
学科核心问题具有以下特征:根本性,即能深入学科本质、体现学科精髓;统摄性,即对整节课具有统领作用;综合性,即学科核心问题具有整合的功能,具有开放性;生活性,即学科核心问题能在生活中寻早原型,可以将教材与生活有机联系起来。
三、基于学科核心问题的学习活动设计
我们希望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深入研究教材,进一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学科核心问题和精心分解优化子问题,从而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以求推动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优化师生关系,使学生摄取知识的同时又提升其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突破课堂教学困境,从而整体提升区域教学质量。其基本思路为:以问题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以情感和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整体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本项教改活动的基本主张:
1.问题是课堂的驱动器。问题是课堂前行的重要资源。问题驱动思维,思维调动情感。核心问题是聚合器,子问题是推进器。
2.活动结构是问题结构的深层转换。教材可以衍生核心问题和序列问题,教师据此设计相应的学科活动,活动结构是教材结构的深层转换。
3.学生发展取决于学生的活动状况。
教学过程是在活动中进行。通过结构化、序列化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发展。在活动设计上要体现“三字诀”:让,即把时间、机会让给学生;渔,即在教学活动中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方法;导,即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主体意识和问题意识的培育。
本项教改活动的操作思路:
1.精心设计学科核心问题
(1)设计学科核心问题的三大原则
核心问题设计源于对教材的深度加工,它有四大依据:把握核心概念性知识来设计;根据学科思想方法设计;根据学科教材的基本结构;根据学科核心能力。设计学科核心问题应遵循以下原则:①体现学科的本质和规律。核心问题的设计需要对教材精深的把握,需要突破双基基本学科经验思想方法,把握学科本质和学科思想方法,梳理学科知识构成发掘教材的发展价值、生活价值和学术价值。②引导学生深层的情感思维需要。核心问题的设计需要整合教学资源,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深度体验。③尽量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核心问题的设计需要尽量联系生活,满足学生兴趣和需要有生活性、真实性。
(2)确定学科核心问题的操作程序
在核心问题的确立上可以遵循以下程序:第一是备教材,通过对教材精深广的把握,确定意向性核心问题;第二是备学生,根据学生情况和经验积累,推断学生解决意向性核心问题方法的可能性;第三是确定学生的体验性目标和体验方式;第四是在充分了解教材与学情、确定知识目标和体验性目标的基础上确定核心问题。第五是在实施过程中根据情境不断修正改善。如下图所示:
2.合理分解子问题
在确定好核心问题之后,要将其分解为若干子问题并按照合理的序列展示出来,在这一环节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层层推进式,一种是分化整合式。子问题的设计要按照以下要求:(1)顺序性,即要遵循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规律;(2)层次性,设计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体现出经验水平型、概念水平型、方法水平型、思想水平型、价值水平型等不同层次;(3)整体性,即要以核心问题为中心,体现出问题的有机联系。
3.“1+X”的模块式自主学习活动设计模块式学习活动设计是指以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模块为主要载体进行的设计,它力求改变线形的或流程式的设计思路,将线形的课堂学习活动变为模块式学习设计,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的生成性特征。首先进行的是“1”的寻找,也就是核心问题的设计,然后是分解成若干子问题,再确定活动序列的设计和展示,最终通过学生活动、问题驱动达到学生发展的目的。在模块式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设计中,能将当代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工具和导学工具的开发,包括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自主学习,借助思维导航、动力导航、认知支持等技术,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单和教师助学案。
【浅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改革】推荐阅读:
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评价改革07-10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08-30
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物理教学目标的设置08-22
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创新探讨09-02
数学核心素养课堂12-10
数学课堂培养核心素养07-29
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