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背景下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初探(精选4篇)
高考改革背景下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初探 篇1
高考改革背景下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在高中教育中得到越来越深入的贯彻实施,高中政治学科教学的核心素养不断得到丰富。以往在文理分科的高考考试格局下,政治学科作为文科综合的重要内容,其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考查从数量和难度上来说都较大。而该学科的人文素养培养在以升学率为主要衡量指标的高考指挥棒下很大程度上被忽视,没有很好地发挥其塑造学生人格品质和人文素养的德育作用。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新的高考改革方案,高中政治学科的考查方式出现了新的变化,考查方式的变化必然会给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带来新的要求。
一、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
我个人认为,虽然高考改革方案对政治学科的考查方式进行了调整,但是从考试大纲对考试内容的要求、以及实际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要求来看,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政治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从内容上来说主要包括:使学生养成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知识,养成基本的公民素质;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考改革背景下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分析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课程的基本理念有如下表述:“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笔者认为,综合新课标精神的要求以及高考改革的相关规定,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培养学生对信息的关注意识
人们在从事信息活动时产生的各种认识以及观念构成了人们信息意识。人们之所以对信息的把握存在差距,关键就在于人们的信息意识具有强弱的差距。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呢,我认为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让学生意识到在当今信息时代环境下信息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追求知识、终身学习、开拓创新的观念;其次,让学生养成对信息的内在需求,形成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获取和接受各种学科知识的好习惯。因此,我们要具备获取信息的敏感性和洞察力,善于发现真实和有用的信息,将信息现象与学科需要结合起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突出教学的引领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突出教学的引领作用,既要注重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深度”又要注重课堂教学情感的“温度”,做到既有深度又有温度,知识讲解由浅入深、不断深化,通过有深度的知识对学生的思维、智慧形成冲击和挑战,引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问题对话和情感素材分析,引领学生进行思考,进而在思考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感想和认识。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通过情感体验升华思想道德品质,养成基本的人文素养,达到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高层次目标。
3.注重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当前的高中生生活在国家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社会的发展进步给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些要求归根到底就是体现在作为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上。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而高一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的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必修2《政治生活》教材共计四个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当代国际社会,每个单元都含有丰富的公民意识的内容,可以视为公民意识培养的良好依托。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为学生步入社会后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打下基础。具体来说:第一单元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意识;第二单元要注重培养公民对国家机关和政府以及公职人员的有序监督意识。总之,在政治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利用现有教材编排内容和形式上的优点,挖掘其国民意识内涵,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加强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为高中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更多的着力点。
高中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是一个与高考政策、教材编排以及教师教学方法和理念密切相关的教育教学问题。高考改革背景下,对政治学科的考查方式趋于多元化,在此情况下,高中政治教师在不断完善自身学科素养的同时,深入挖掘教材,革新教学方式方法是培养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
高考改革背景下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初探 篇2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核心素养,培养
我国基础教育正处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关键期,基础教育从外延式发展走向内涵式发展,即走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核心素养的本质与内涵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中,各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国纷纷组织专家、学者制定核心素养模型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OECD于1997年12月启动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2003年OECD出版了最终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建构了一个涉及“人与工具”“人与自己”和“人与社会”三方面的核心素养框架。它超越了直接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框架,包含了认知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创新能力以及态度、动机和价值观,同时认为反思性思考和行动是核心素养的核心。
欧盟作为与终身学习战略并行的教育变革指导体系,核心素养成为近十年来欧盟教育发展的支柱性理念。欧盟希望以核心素养取代传统的以“读、写、算”为核心的基本能力,引发并指导各成员国的课程变革,认为核心素养应该包括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等八大核心素养体系,每个核心素养均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进行描述。其突出特点在于统整了人、社会、经济三个方面的目标与追求。欧盟的核心素养理念更具有整合性、跨学科性以及迁移性等特征,强调跨学科、综合性的能力培养,但是并不否定传统的基本技能,而是将其作为核心素养的基础。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设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将“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用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充分解读文件的要求与规定,确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阶段——核心素养的培育。
初步设想以课程整合为核心,辅以核心素养教学、核心素养德育。课程整合融会贯通学科课程,从语言素养、数学素养、信息素养、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素养等,课程整合是当前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基础教育深化阶段应该以课程整合为核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运用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基础教育领域中最新引入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我们更加关注学生的学、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这样的教学模式始终是围绕着教师的教如何适应学生的学,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成长而服务的。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笔者认为教学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只要能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能够使课堂教学更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就是好的方法,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人们所倡导的是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学有所长;核心素养德育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兼顾思想、政治、心理等,形成完整的、可持续的核心素养育人模式。课堂应该突出德育核心素养培养,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爱国、民主、法制等道德品质,这也是新课标下对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要求,也是教学过程基本规律的要求,学生道德核心素养的养成是一个逐步的、漫长的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耐心等待孩子的道德成长,静待花开,把握学生道德品质中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的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核心素养:课程改革的原动力[J].人民教育,2015(13):17-18.
[2]辛涛,姜宇,王烨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4(1):5-11.
高考改革背景下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初探 篇3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职业核心素养;个性化育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0C-0074-03
2015年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由此中国全面开启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之路。制造强国有四个指标:机构优化、可持续发展、规模、质量效益。在质量效益这个指标上,目前我们和发达国家、制造强国相差了几个数量级,[1]我们国家制造业的大而不强,尤其反映在这一点上。中国制造业需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中国制造战略目标的实现,人力资源的支持无疑是其中重要方面。国家“一带一路”行动计划,即共建“新丝绸之路经濟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战略转变,中国与丝路沿途国家分享优质产能,共享项目投资、共建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成果。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工程总承包,推动产品、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也需要加快发展高品质的职业教育优质供给。
“供给侧改革”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5 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的,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2]经济专家认为,“供给侧改革”是构建、塑造和强化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新动力。作为为经济发展服务,提供技术技能人才保障的职业教育是否也应从供给侧进行改革呢?在国家重视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当下,我国职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一方面职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和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另一方面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侧却屡屡传来企业单位招聘难,企业难以招到满足需求的中职毕业生或高职毕业生的消息。高素质技术技能劳动者供给侧与需求侧出现的矛盾,根源还在于供给侧出现的供给偏差,学校教育与企业用人需求脱节。为破除此壁垒,为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提供优质教育支撑,职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一、提升职业核心素养:供给侧改革的出发点和重要抓手
面对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变化,教育必须以必备品格和核心能力为培养指向,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回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早在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就公布了类似核心素养的体系: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3]之后美国、欧盟、新加坡等经济发展模式更早进入转型期的发达国家也先后提出了各有特色的核心素养框架体系。核心素养隐含了基本的价值信仰与态度品格偏好,包含着有关核心价值的选择与判断,决定了核心素养具体表征天然带有文化印记和情景特征。因此,我国在2014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从政府的高度明确了将组织研究并提出中国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中的一部分,职业核心素养可以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来培养,2016年也被称为中国核心素养元年。在我国经济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需要大批具有高度职业素养的中、高级技术技能的从业者,因而提升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职业核心素养成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出发点和重要抓手。
职业素养究其内涵,简而言之就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4]职业核心素养是一般职业素养的精髓和灵魂,具备联结或活化其他素养的意义化能力。职业核心素养包含了三部分:
1.职业信念。良好的职业信念表现为良好的职业道德、正面积极的职业心态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良好的职业信念由爱岗、敬业、忠诚、奉献、正面、乐观、用心、开放、合作及始终如一这些关键词构成。[5]
2.职业知识技能。是做好一个职业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良好的专业知识、精湛的职业技能;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懂得上传下达、左右协调;高效的执行力;职场礼仪、时间管理及情绪管理等等。[6]
3.职业行为习惯。职业素养就是通过长时间地学习——改变——形成而最后变成习惯的职场综合素质。[7]
那么职业核心素养该如何在我们的职业教育过程中培育呢?
二、个性化育人:提升职业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
传统学校教育最大缺陷是缺乏个性化的教育。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个体的智能结构是全面性与独特性的有机结合,体现在每个学生个体中,在知识结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气质、性格等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如果不改变原有的教育模式,就像不论原材料是什么材质,原有坯料形状如何,均采用一种模具使其变形成为统一形状的产品,直接的后果就是有的没有成功变形的被评判为废品,而成功变形的已严重制约自我个性化的发展,把人都教育成为从一个模子里出来的缺乏创造力、毫无生气的产品。
职业核心素养的内涵兼有“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双重取向,[8]职业核心素养是在职业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起来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与社会、企业发展的人格品质与关键能力。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应试教育下的失败者,如何通过我们的职业教育“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强项,个性化教育的目的旨在促使学生在社会化的同时发现自身的优势强项,促使学生实现自我个体发展。因而个性化育人模式将是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
我校从2009年就提出了IPQ育人模式,即“以提升职业素养为核心的个性化职业教育模式”,IPQ育人模式可以用“1+X”来表达。“l”指一个核心,即以提升职业素养为核心:“x”指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个性化的选择。“1”以专业为依托,既着眼于学生首次就业的需要,又奠定学生职业发展的根基:“X”可以是兴趣、爱好,也可以是特长、强项,“X”是多元的、动态的、发展的,是促进学生事业更好发展的翅膀,是开辟学生职业生涯新境界的利器,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从中选择一项或者多项。此项成果荣获了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三、IPQ育人模式:实施个性化育人的校本实践
我校从2009年构建IPQ育人模式,实践至今,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此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在提升学生职业核心素养,进行个性化育人之前,关键要做好以下三件事:
其一是在新生入校即运用职业测评专业软件系统,进行职业倾向测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专业、科学规划自己职业生涯,为后期学生个性化选择、学校因材施教打下基础,同时学校也会借助职业倾向测试数据,进行育人模式与职业倾向测试的吻合度分析,据此修正提供的多元化的发展路径X,因此“X”是多元的、动态的、发展的。在学生毕业后与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司进行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就业质量的客观评价。前后双向延伸,形成PDCA循环,不断把控提升个性化育人模式,以更好为学生发展自我、提升职业核心素养服务。
其二是解决在职业素养养成期间的安全问题带来的制约束缚。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全方位的,全过程的。体现在养成的载体除了课程之外,还有各种以活动为载体的个性化素养拓展。职业学校的学生每天下午两节课后的大段时间,以及周末时间,都为开展各种活动提供了时间保证,可是由于考虑到活动带来的一些安全隐患,严重限制了一些好的活动开展。经研究国外的教育活动经验,为学生购买对应的保险,可以有效地消除学校、家长的担心,使学生在成长中不会因噎废食,得以顺利发展自我。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在帮助学生发展之前,首先要点亮学生心中那盏灯。每个学生本心都希望自己能得以发展,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那盏灯不亮一定是有他自己个性化的困难存在。正如蔡元培所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分子的责任。不是把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給有他种目的应用的。”这也是核心素养培养时需要特别关注的,教师需要用极大的爱心帮助学生重新燃起那盏希望之灯,这样才能使学生主体发展从他助变为自助。
当然,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职业核心素养是人的高级心智,是内在的,具身的,整体的。布鲁纳指出“从表现直接推断出素养,即使并非不可能,那也是极为困难的。”以外在的表现进行评价,难以全面、准确地把握复杂的职业核心素养。因此教育评价只能作为参考,它更积极的作用是进入内部提供核心素养培养的方向,和提供核心素养培养的氛围构造。
参考文献:
[1]“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研究”课题组.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J].中国工程科学,2015(7).
[2]刘保华.供给侧改革,新常态下新药方[J].经营者(汽车商业评论),2015(11).
[3]施久铭.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J].人民教育,2014(10).
[4]陈静漪.从职业素养入手提高大学生职业指导质量[J].职业,2015(4).
[5][6][7]田光哲.当前就业形势对职业教育改革的影响[J].职业技术教育,2010(3).
[8]屠莉娅.基于变革社会的视角:核心素养阐发与建构的再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16(6).
(责任编辑:陈向阳)
本文系江苏省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3SJB880022)阶段性成果。
高考改革背景下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初探 篇4
核心素养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18个基本要点。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高中思想政治培育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素养。思想政治核心素养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在内容上相互交融、逻辑上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政治认同’决定着学生成长的方向,是‘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共同标识和魂魄;‘理性精神’是达成政治认同、形成法治意识、实现公共参与的主观(主体性)要求; ‘法治意识’是‘公共参与’的必要前提;‘公共参与’是‘法治意识’的必然表现,也是‘政治认同’和‘理性精神’的必然结果和行为”。
政治认同
人们对一定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赞同。当代中国的政治认同,就是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是社会主 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
应懂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展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确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拥护党的领 导;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树立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想信念。
理性精神
注重培养有思辨理性的智性公民。理性精神要求我们思考问题要全面辩证,要避免单纯自我思考的片面性、狭隘性,要在考虑全面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思想,还要求我们思考问题做到深刻而不感性,要透过现象去把握事物的本质规律,以彰显理性特质。经过这样的过程所形成的自己思想也一定是思辨的、理性的,而拥有这种思辨理性素养的公民才是一个真正具备理性精神的智性公民。
《生活与哲学》课程的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理性精神这一核心素养培育的一个重要平台。学习哲学与培养理性是一致的,或者说学哲学就是一个培养理性意识、理性精神的过程。如在哲学的方法论教学中,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重点解决主要矛盾的同时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要分清主流与支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注重系统优化的方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坚持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等,无不是在对学生进行理性精神的培育与熏陶,也是在致力培养有思辨理智的智性公民。
法治意识
注重培养有规则制约的守法公民。“法治”,即法的统治,强调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治理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至上地位,并且关切民主、人权、自由等价值目标。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法治意识的主要内容,一是要对学生加强规则意识的教育。要让学生知道凡事要按规则行事,不能为了张扬自己的个性,追求所谓的自由,而忘却规则的约束去任性处事;二是要对学生加强权利义务意识教育。要让学生知道,权利与义务在法律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割。
对“法治”思想进行多维度的深入的分析,这样也就可以借此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法治意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方面的素养。例如:我们可以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从纵向角度通过历史的回顾,挖掘法治思想在中国社会历史中的变迁与发展,也可以从横向的角度对比目前我国在法治方面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所呈现出的长处与不足,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法治与民主、平等的内在联系;我们可以运用哲学矛盾观分析法治与人治、法治与德治的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我们还可以运用发展观以及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特点分析我们当前提倡的法治与我国古代法家提出的法治、我国当前提倡的德治与我国古代儒家提出的德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等等。
公共参与
注重培养有责任担当的负责公民。公众参与,主要指的是政府之外的个人或社会组织通过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的途径直接参与到政府公共决策中,它包括公众在公共政策形成和实施过程中直接施加影响的各种行为的总和。党的十八大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作一个整体来阐述,其中就包括社会建设,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一起构成五位一体的完整建设格局。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这里的公众参与就是广大公民的社会参与,是指公众在公共事务的决策、管理、执行和监督过程中拥有知情权、话语权、行动权等参与性权利,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立场、意见和建议,能够合法地采取旨在维护个人切身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行动。而具体参与的形式包括政治参与、立法参与、行政参与、司法参与等多种参与形式。
公民公共参与的素养现状显然将直接关系到公民社会参与的效果以及整个社会的社会建设的能级水平。把公共参与作为核心素养尤其是作为我们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一方面是由不断推进的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要加快推进相对滞后的社会建设的紧迫性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由思想政治学科的学科性质以及学科教学的具体内容所决定的。与其他学科相比,对学生进行公共参与素养培育,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教学资源显然更为丰富。
【高考改革背景下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初探】推荐阅读:
新课程背景下高师教育改革初探09-12
新课程下生物学科教学论课的改革初探07-17
浅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改革06-04
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评价改革07-10
新形势下技校语文教学改革初探论文12-09
异地高考改革05-20
语文高考改革06-15
高考制度改革11-03
高考改革方向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