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技校语文教学改革初探论文(精选10篇)
新形势下技校语文教学改革初探论文 篇1
论文关键词:新形势 技工教育 语文教学 改革
论文摘要:在我国成功加入世贸和企业转变用工机制的今天,技工教育中语文教学的地位和发展如何?就这一问题分别从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相信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随着我国加人世贸,国内各企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以为企业输送技术工人为己任的技工教育,也在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着相应的变革。
技校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剖析
技校语文教学和研究,一直伴随着技工学校的变迁而发展着。纵观技校语文教学的历史,各技校均能认真贯彻教学大纲的精神,不但严格按计划组织教学、考核,而且还能根据各学校、各专业的不同特点,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语文第二课堂活动也非常活跃。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和企业用工制度的不断完善,技校语文教学却出现了滑坡的趋势,尤其是高科技不断地被应用到企业生产第一线的今天,一些学校在调整文化课和专业课比例时,任意压缩语文课。将原来两学期160课时的语文课缩减为仅一学期不足100课时。以至于许多辛勤耕耘多年的语文教师,也陷人了深深的迷茫—技工教育到底还要不要语文?技校语文究竟应该教些什么?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目前技校语文课的无奈与尴尬。究其根源
(1)技工学校的总体教学思路没有随时代发展而做根本的调整,办学观念、办学机制与市场经济有着较大的差距,客观上也与劳动力市场衔接不紧密。
(2)各技校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办法基本上还是采用旧的一套,远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下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结构的要求。(3)不注重学生文化基础的巩固,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单纯以专业技能培训为目的的“实用”教育在技工教育中占主导地位。
这些原因体现在技校语文上则易使人们陷人新形势下技工教育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误区”。其一,在技工教育中,过于强调“重专业课,轻文化课”、“重技能操作、轻人文教养”,致使许多技校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后成为道德修养素质不高,缺乏文化理论知识,转岗易行能力差的初级操作工。其二,盲目而简单地将技工教育中语文教学等同于普通中学的语文教学,却忽视了新形势下技工教育中语文教学所蕴含的工具性、思维性、审美情趣和社会实践性等.弱化了语文教学在技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确立语文课在技工教育中的地位怎样才能为企业输送大批操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工人?这是摆在技工教育工作者面前十分严峻和不容忽视的间题,也是关系到技工学校在新形势下的生存与发展的大事。众所周知,在技工教育中,语文教学和专业技术教育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学好语文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性技术人才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笔者认为,技工学校在抓好专业设置和技能培训的同时,更需要重新确立语文课在技工教育中的地位。
首先,从语文课的性质来看,所谓语文,即是“语”(语言的工具性)与“文”(文学的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因此,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工具能力,包括语言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技工教育以传授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主。而这些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则必须借助于语言的工具性。文学的人文性是对学生进行精神的熏陶,包括美感和情趣的形成。科学知识的积累,民主意识的培养。技校语文教学最典型地体现了人文教育的特征。课本选文中所含的人文之美主要表现为作者运用语言文字,为读者塑造的形象之美、意境之美及语言文学本身的优美。这种人文之美。对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从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来看。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国高职学院908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58.5%,基本形成了每个市(地)至少一所高职学院的格局。技校和高职学院同属职业教育范畴,两者的衔接越来越紧密,每年的对口招生考试就是一个纽带。考试的目的主要检查高职新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否具备进人高校学习的条件。从近几年对口考生成绩来看,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和能力普遍较差,其后果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继续深造,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技校语文教学改革新途径的探索
改革才有出路。技工教育中语文教学应该如何改革呢?怎样才能真正体现其特色呢?笔者认为:技校语文教学应当朝着现代化、科技化、人性化和实用化方向发展。改革应当是全方位的。指导思想要更新,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具体地说可以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等方面进行有目的地探索、改革,力求形成能够适应新形势下技工教育发展的语文教学新模式。
首先,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技校语文教育学出路的关键,教学内容应该贴近生活,富有时代感,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技校语文教学内容的设置应该摒弃以往那种由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加应用文的传统模式,调整为由应用文读写、文学作品欣赏和语言交际训练三大模块组成。应用文在一定时期内还是有相对的稳定性多年来,人们往往注重“为技工学生适用”的情况,忽视了技校学生也要走向社会,也将面对整个社会挑战的现实,从而导致课本对应用文教学的选文过于狭窄、零乱。再者,学生在初中阶段应用文学习较少,甚至根本没开应用文。他们到技校后基本上是首次接触应用文,所以,技校语文课本教学应系统地安排应用文,同时,还要先使他们对应用文有个总体的认识。如增加一篇介绍应用文写作知识的短文,包括应用文的概念、特点、作用、分类和写作格式要求等。学生总体把握之后,再分类选取常见、常用的应用文体进行教学,这样,技校应用文教学体系就建立起来了。
关于文学作品欣赏《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学生应“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技校语文教学既然相当于高中阶段的教学,而学生们毕业后将直接走上社会.面对生活和工作的挑战,那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则是技工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技校语文教材的选文都是古今中外文质兼备的精品。通过教师讲授、辅导,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学修养,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陶冶情操和激发他们的想象创造力。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寓美育于语文教学的目的。
语言交际训练方面的问题近年来逐步为人们所关注。现在是信息时代,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口头语言传递信息的范围越来越广,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用人机制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技校毕业生毕业实行“双向选择”,他们也要接受求职面试时的“优胜劣汰”。因此,训练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即是当务之急。技校语文课应当填补这个漏洞,建立语言交际训练体系,特别是比较接近生活实用的内容。如:自我介绍和自荐、交往应酬和交际、摆脱窘境、提问和答辩、即兴发言与演讲等。这种语言训练有别于中小学的普通话教学,因此,学生兴趣也会高,能够获得很好的效果。
其次,多年来,技校语文教学一直沿着旧的教学方法,这种“应试教育”式的教学方法,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唯一目的,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个性培养。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学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的揉合与优势互补。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但更多时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还要改变过去那种“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积极推广、运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幻灯、录音、光盘、投影仪、电脑课件,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营造轻松、活泼和愉悦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在技校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清醒地看到,技校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薄弱且普遍具有“厌学”情绪。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个性、兴趣和爱好,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如:在讲授《拿来主义》和《项链》等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联系今天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我们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容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
还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学习中的问题敢于陈述己见,展开讨论,以拓宽思路,活跃气氛。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语言等方面的创造力。同时,在了解学生所提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课文中的重点、难点,确定讨论和研究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交给学生解决,这样就把学生置子学习和认识的主体位置上,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改革技校语文考核。改革考试方法应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在内容上,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适当降低基础部分的比重。加大应用型、能力型的题量,尤其是要联系学生们将来走上社会面对工作、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内容出题。在形式上,尽量少出选择性题型,这类题型容易使学生心存侥幸。况且有时答案并不具有唯一性。同时,要避免一考定终身的做法,可以搞一些课堂练习、阶段测验,或把平时的作业积累起来进行平均;还可以采取答辩式,由学生抽签选题回答。甚至可以鼓励学生用他们的字帖练习、日记和习作之类折算分数抵冲考试成绩。总之,考试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实用。方法灵活有效。能体现技工教育的特点。此外,教学还要尽量淡化考试意识,重视平时对知识的积票和运用。
新形势下技校语文教学改革初探论文 篇2
纵观技校语文教学的发展过程, 各技校均能认真贯彻教学大纲的精神, 严格按计划组织教学, 能根据各学校、各专业的不同特点,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然而, 近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和企业用工制度的不断完善, 技校语文教学却出现了滑坡的趋势, 一些学校在调整文化课和专业课比例时, 任意压缩语文课。甚至取消语文这门课程, 以至于许多语文教师不得不继续学习新的专业, 转教其他课程, 使技校的语文教育工作陷人了深深的迷茫。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目前技校语文课的无奈与尴尬。究其根源 (1) 技工学校的总体教学思路没有随时代发展而做根本的调整, 办学观念、办学机制与市场经济有着较大的差距, 客观上也与劳动力市场衔接不紧密。 (2) 各技校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办法基本上还是采用旧的一套, 远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下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结构的要求。 (3) 不注重学生文化基础的巩固, 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单纯以专业技能培训为目的的“实用”教育在技工教育中占主导地位。
这些原因体现在技校语文上则易使人们陷人新形势下技工教育语文教学中的两个“误区”。其一, 在技工教育中, 过于强调“重专业课, 轻文化课”、“重技能操作、轻人文教养”, 致使许多技校毕业生.在参加工作后成为道德修养素质不高, 缺乏文化理论知识, 转岗易行能力差的初级操作工。其二, 盲目而简单地将技工教育中语文教学等同于普通中学的语文教学, 却忽视了新形势下技工教育中语文教学所蕴含的工具性、思维性、审美情趣和社会实践性等.弱化了语文教学在技工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确立语文课在技工教育中的地位怎样才能为企业输送大批操作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工人?这是摆在技工教育工作者面前十分严峻和不容忽视的间题, 也是关系到技工学校在新形势下的生存与发展的大事。众所周知, 在技工教育中, 语文教学和专业技术教育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学好语文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应用性技术人才起着重要作用。因此, 笔者认为, 技工学校在抓好专业设置和技能培训的同时, 更需要重新确立语文课在技工教育中的地位。
首先, 从语文课的性质来看, 所谓语文, 即是“语” (语言的工具性) 与“文” (文学的人文性) 的有机统一。因此, 语文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工具能力, 包括语言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能力。技工教育以传授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为主。而这些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则必须借助于语言的工具性。文学的人文性是对学生进行精神的熏陶, 包括美感和情趣的形成。科学知识的积累, 民主意识的培养。技校语文教学最典型地体现了人文教育的特征。课本选文中所含的人文之美主要表现为作者运用语言文字, 为读者塑造的形象之美、意境之美及语言文学本身的优美。这种人文之美。对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 养成高尚的道德品质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 从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来看。上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据统计, 目前全国高职学院908所, 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58.5%, 基本形成了每个市 (地) 至少一所高职学院的格局。技校和高职学院同属职业教育范畴, 两者的衔接越来越紧密, 每年的对口招生考试就是一个纽带。考试的目的主要检查高职新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否具备进人高校学习的条件。从近几年对口考生成绩来看, 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和能力普遍较差, 其后果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继续深造, 不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二、技校语文教学改革新途径的探索
改革才有出路。技工教育中语文教学应该如何改革呢?怎样才能真正体现其特色呢?笔者认为:技校语文教学应当朝着现代化、科技化、人性化和实用化方向发展。改革应当是全方位的。指导思想要更新,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具体地说可以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等方面进行有目的地探索、改革, 力求形成能够适应新形势下技工教育发展的语文教学新模式。
首先, 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技校语文教育学出路的关键, 教学内容应该贴近生活, 富有时代感, 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技校语文教学内容的设置应该摒弃以往那种由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加应用文的传统模式, 调整为由应用文读写、文学作品欣赏和语言交际训练三大模块组成应用文在一定时期内还是有相对的稳定性多年来, 人们往往注重“为技工学生适用”的情况, 忽视了技校学生也要走向社会, 也将面对整个社会挑战的现实, 从而导致课本对应用文教学的选文过于狭窄、零乱。再者, 学生在初中阶段应用文学习较少, 甚至根本没开应用文。他们到技校后基本上是首次接触应用文, 所以, 技校语文课本教学应系统地安排应用文, 同时, 还要先使他们对应用文有个总体的认识。如增加一篇介绍应用文写作知识的短文, 包括应用文的概念、特点、作用、分类和写作格式要求等。学生总体把握之后, 再分类选取常见、常用的应用文体进行教学, 这样, 技校应用文教学体系就建立起来了。
关于文学作品欣赏《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中学生应“初步具有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技校语文教学既然相当于高中阶段的教学, 而学生们毕业后将直接走上社会.面对生活和工作的挑战, 那么,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则是技工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技校语文教材的选文都是古今中外文质兼备的精品。通过教师讲授、辅导, 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学修养, 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可以使学生陶冶情操和激发他们的想象创造力。从而实现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 寓美育于语文教学的目的。
语言交际训练方面的问题近年来逐步为人们所关注。现在是信息时代, 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口头语言传递信息的范围越来越广, 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用人机制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技校毕业生毕业实行“双向选择”, 他们也要接受求职面试时的“优胜劣汰”。因此, 训练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即是当务之急。技校语文课应当填补这个漏洞, 建立语言交际训练体系, 特别是比较接近生活实用的内容。如:自我介绍和自荐、交往应酬和交际、摆脱窘境、提问和答辩、即兴发言与演讲等。这种语言训练有别于中小学的普通话教学, 因此, 学生兴趣也会高, 能够获得很好的效果。
其次, 多年来, 技校语文教学一直沿着旧的教学方法, 这种“应试教育”式的教学方法, 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 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传授课本知识为唯一目的, 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个性培养。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学为中心”和“以学为中心”的揉合与优势互补。教师有时处于中心地位, 但更多时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同时还要改变过去那种“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 积极推广、运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如幻灯、录音、光盘、投影仪、电脑课件, 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营造轻松、活泼和愉悦的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在技校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清醒地看到, 技校学生的文化知识基础薄弱且普遍具有“厌学”情绪。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个性、兴趣和爱好,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如:在讲授《拿来主义》和《项链》等课文时, 可以让学生联系今天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新形势, 我们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从容应对各种机遇与挑战。
还有,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对学习中的问题敢于陈述己见, 展开讨论, 以拓宽思路, 活跃气氛。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语言等方面的创造力。同时, 在了解学生所提问题的基础上, 结合课文中的重点、难点, 确定讨论和研究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交给学生解决, 这样就把学生置于学习和认识的主体位置上, 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新形势下技校语文教学改革初探论文 篇3
摘要:“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但随着专业设置的改革,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课时却在减少。本文通过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进行调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宽口径、应用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力系统分析;教学改革;PSASP仿真软件;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2-0067-02
“电力系统分析”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电力系统知识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该课程内容涉及电路、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以及控制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又是电气工程后續专业课电力系统自动化、继电保护原理、高电压技术等相关课程的理论基础,学好这门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关键。
该课程有两大明显特点:一是理论综合性强;二是具有明显的工程特点,研究对象为实际的电力系统。因此,对初学者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目前,随着计算机控制系统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在电力系统中的引入、应用,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而随着专业设置的改革,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课时却在减少,因此有必要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实践环节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要求。
一、适度调整教学内容—简化纯公式推导,重视物理概念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如图1所示。对于稳态分析中的电力系统各元件特性和数学模型一章,公式推导较多,特别是电力线路的电抗、电纳参数,容易使学生陷入到繁杂的公式推导中。因此,教师在讲授此部分内容时,应尽量简化这种公式的推导,重视物理概念。比如以电抗为例,推倒过程中应该使学生抓住主线:,当线路通过电流时,将在导线周围产生磁场,再结合电路中电、磁公式,将宏观思想交代给大家,然后再进行具体公式推导,这样,学生就容易接受多了。在结论公式中,强调Dm、r实际代表的物理意义以及对电抗的影响。而对于电纳参数,不必再做详细推导,只需几分钟时间将推导思想交代给学生,要求学生记住结论公式以及其中符号所代表的物理意义,重点是学会应用。
对于稳态分析中的牛顿——拉夫逊潮流计算方法,始终是学生的一个难点。在讲授此内容前,首先应该让学生知道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哪些量是已知量,哪些量是未知量,以便学生能够方便地判断各节点类型,然后再考虑建立方程组,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
在讲授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部分,应该让学生逐步建立起这样一个概念:频率f是有功功率是否平衡的指示器。当发电机所发的总功率大于负荷吸收的总功率时,;相反,当发电机所发的总功率小于负荷吸收的总功率时,;当发电机所发的总功率正好等于负荷吸收的总功率时,。同理,在讲授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部分时,也应该让学生建立起电压是无功功率是否平衡的指示器。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可以分为短路计算和稳定性计算两大部分。短路计算部分不管是对称故障还是不对称故障,都是电路思想。而稳定性计算则是系统思想,重点应放在小干扰稳定和暂态稳定分析以及提高稳定性的措施方面。
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进
1.配合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以其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直观效果强的特点,在高校的很多课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对于理论性强、公式多、概念较抽象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来说,如果完全使用多媒体教学,效果却大相径庭。目前在一部分高校中,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是不允许使用多媒体的,而有些高校则全部使用多媒体,这两种现象都是不对的,正确的方法应是适当的配合多媒体教学。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中电力系统发展现状、电力线路结构、系统接线图、实物图,如发电机转子结构图等,以及一些比较直观的概念,如频率过高或过低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等部分,比较适合使用多媒体。而对于理论性强、公式多、概念较抽象的部分则适合使用传统的板书,比如,潮流计算部分,公式多、理论性强,就不适合使用多媒体。
2.结合PSASP仿真软件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中潮流计算、短路计算和稳定性计算三大部分是该课程的重点,由于其理论性强、公式多,对于初学者来说,较难理解透彻。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对于这三部分,如果能在正常的讲授过程中,结合PSASP仿真软件给学生课堂演示,并要求学生课下到仿真实验室自己做实例仿真,效果事半功倍。
PSASP(Power System Analysis Software Package) 是中国电科院研制的电力系统仿真软件,它可以进行潮流、短路、暂态稳定、继电保护等多种计算。现以WSCC-9节点系统为例,在讲授潮流计算部分的节点分类以及潮流计算过程后,利用PSASP软件给学生课堂演示、强化概念。比如在潮流计算前,发电机1设为平衡节点(电压幅值为1.04)、发电机2为PV节点(电压幅值为1.025)、母线STNC-230上的负荷设为PQ节点,基准功率取为100MVA。
潮流计算后的结果如图2所示,发电机2发出的有功功率P=165MW,电压,P、U均不变,即PV节点;母线STNC-230上的负荷P、Q均不变,即PQ节点;发电机1发出的功率,发电机1是平衡节点,在潮流计算前有功和无功功率均未知,潮流计算结果经验证,P1、Q1正好与系统的负荷以及网络损耗相平衡,即为平衡节点。这种演示讲解,容易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接受。
对于短路计算、稳定性计算,可以做类似的处理。通过观察短路计算结果,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到各支路短路电流的大小,以及各节点的电压分布。而对于暂态稳定计算,结果更直观,从曲线图上不仅可以看到各时刻的运行状态,而且可以直接判断系统是否稳定。
3.重视学科交叉性
“电力系统分析”是一门相对较难的课程,涉及相关学科的内容较多,因此,教师应重视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比如柔性交流输电部分,与电力电子联系紧密,教师在讲授此部分内容时,将电力电子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及前景介绍给大家;在讲授同步发电机、变压器的数学模型时,应结合电机的相关知识,并与电机学中不同侧重点做好对比。重视学科交叉性,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本领域的知识,也使“电力系统分析”及相关学科在学生心理更具生命力。
三、加强实践环节
1.加強实验效果
实验是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电力系统实验室可以开出短路、暂态稳定等实验;电力系统仿真室可以进行潮流计算、短路计算以及稳定性计算等仿真,给学生提供了较好的平台。在实验室管理方面,我校实行开放性实验,即在学生没课、由实验室教师负责指导完成的实验,开放性实验具有分散、灵活性。
笔者根据“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理论性强、概念较抽象等特点,以及课内学时少等实际情况,要求学生在结课前完成4个开放性实验,并在总评成绩中占一定比例。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效果显著。
2.重视实习
实习是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是对教学有益且必要的补充。但要注重实效,不能走形式。由于电厂等实习单位对安全性要求较高,通常不允许学生参与现场实际操作,更多的是参观性质的实习,这就要求带队教师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保证实习效果。比如,要求学生实习结束后,不仅上交一份实习报告,还要有答辩环节,这就加强了学生对实习的重视程度。
3.参与教师的科研
参与教师的科研是理论知识的应用和提升,根据笔者近几年的经验,参与教师科研的学生,不仅对“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有较深入的认识,而且对相关课程的掌握都有实质性的提升。
四、改革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是期末一次性考试加上平时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容易忽视能力、素质和创新因素的检测。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改变期末一次性考试方式,进行多次不同形式的考核,最后结合期末考试,形成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客观评价。具体考核方式如表1。
表1 《电力系统分析》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 潮流程序 开放性实验 平时 期末 总评
百分比 10% 40% 10% 40% 100%
考核分4部分:潮流程序的编写及调试占10 %;开放性实验占40%,包括实验和仿真分析两部分;平时占10%;期末考试占40%。这种考核方式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避免学生期末考试前搞突击,而考试结束后全部忘掉现象。
五、结语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学术性和技术性都很强,涉及面广,其教学改革需要长期的摸索和探索。近年来,笔者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环节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改革不仅加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把学生培养成宽口径,应用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打下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靠社,张欣伟,宁联辉,等.《电力系统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8,20(2):126-128.
[2]王文星.有关发电厂电气部分教学内容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0,(1):158-196.
[3]谢妍,李素芬,毛哲.“电器与供电”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信息,2010,(34).
[4]龙坚文.高校课程考试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0,(34).
新形势下技校语文教学改革初探论文 篇4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教育越来越关注,高校篮球改革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势在必行。在众多影响教学改革的因素中,国家政策无疑是最重要的,它是众多专家学者,根据我国实际国情所指定的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学改革措施,是经过反复推敲和论证的。虽然从国家政策方面给予了高校篮球教学改革足够的重视,但受限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根深蒂固,国家相应的政策并未落实到高校。
2.2教学资源的影响
高校篮球教学改革除了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还要有足以支撑教学改革的资源设施。高校篮球教学资源包括篮球器械、场地等硬件设施,还包括能够胜任教学改革的师资力量,二者缺一不可。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贫富差距大,政府资金能够给予教育的支持并不是特别充足,加上院校领导更加重视科研水平的提高,体育教育经费缺乏也是当下的实际情况。但随着社会对体育教育的重视,高校势必要增加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如果无法给予高校充足的教育资源,就无法保障篮球教学改革的有序进行。
2.3教学方法的影响
新形势下技校语文教学改革初探论文 篇5
大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时应用文写作及语言表达能力是必须要具备的。这就要求大学语文教学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使学生能熟悉应用文写作和公文往来,其次,要根据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讲授内容,必须使学生能对本国的文学有一个较系统地了解,使学生头脑中建立一条明晰文学发展脉络,熟悉文学史上各个时期的文学特点,对本国文学有一个较全面和系统的了解掌握。 2.2大力推进教材改革,加强教材建设
目前,可以根据实际内容分块组织教材内容,并注意增加一些新篇目。在教材编写上,必须在保持知识性的前提下着力突出价值性,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内在动力,这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路径选择。
2.3改革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方法及思路
首先,教师要深入研究大学语文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教学中多用案例教学,要积极制作多媒体课件,注意师生教学互动,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大学语文教师要努力在教学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最后,教师在讲授大学语文课时一定要注重学术性,讲深讲透重点内容,并能随时深入到本学科的前沿,并将与课本知识有关前沿知识引入到课堂中来。
2.4改革创新评价及考核方式
由于受长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语文教育通常是以一次考试的结果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其实这和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不符合的,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所以必须重视平时学习和考察,同等重视过程与结果,同时,将学生的创新能力纳入评价体系。另外,在检测考试中,不要再拘泥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更要看重对学生能力水平的测试。最后,一定要建立合理的大学语文教学考核模式,才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可以打破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的方式。
2.5要高度注重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可以为大学语文教学工作提供好的教学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将多媒体等先进的视听手段引进课堂,能充分利用文学与音乐及美术的关系,可以将文学形象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学的形象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兴趣。另外,要进一步优化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并做到合理使用。可以针对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建设网上语文教学资源、给大学生语文学习提供更多资源支持。
2.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大学语文教师素质。要切实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新形势下技校语文教学改革初探论文 篇6
新形势下对高职应用写作教学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针对目前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现状,提出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写作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等观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 者:闫颖 作者单位: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300201 刊 名:语文学刊 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年,卷(期): “”(9) 分类号:H193.6 关键词:高职 应用写作 教学改革
新形势下技校语文教学改革初探论文 篇7
近十几年来, 随着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 以及工程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方法、新技术给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在课程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手段、考核方法上, 土木工程制图课程很难做到与时俱进, 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优化教学内容, 使之符合工程实际发展的需要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根本所在, 肩负着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双重任务, 在制图的专用图部分, 目前大多数教材仍以砖混结构形式的施工图为主要教学案例, 梁、板、柱的配筋图仍以传统方法表达, 这部分内容已不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 更不适应变化着的工程实际;在画法几何部分, 教学内容偏多, 重点不突出, 适用性不强, 相应的习题难度较大, 这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非常不利。
针对这一问题, 应优化教学内容。具体来说, 在画法几何部分, 应该减去一些难度较大的空间几何问题, 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投影理论问题的讲授上, 学生只需要掌握点、线、面、基本空间形体的投影规律, 从而为制图部分的学习打基础;在工程专用图部分, 要补充框架结构体系的专用图, 结构施工图中梁、板、柱的配筋图应该以现在建筑领域通用的平面表示方法的讲授为主, 并通过案例, 让学生了解传统表示方法与平面法表示的区别。
丰富教学手段, 使之符合实践教学的需要
土木工程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现在比较普遍的教学手段是以教师为中心, 采用CAI课件课堂讲授、学生课后进行练习为主要形式。CAI课件虽然信息量大, 可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生动活泼, 但是长期使用, 容易造成学生过分依赖于课件的讲解, 约束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的主动性, 也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事实证明, 采用这种单一的教学手段, 即使学生看的懂, 听的懂, 但是做题仍然困难, 画图不见得过关。
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必须针对不同教学内容, 选择最合理的教学手段, 并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在画法几何部分点、线、面投影基本原理的讲解中, 可以充分利用CAI课件动画的作用, 通过演示———思考———再演示———再思考, 通过反复的演示, 可以让学生对投影的形成、投影的原理有深刻的体会和了解;在投影变换部分, 必须结合CAI课件和教师手工黑板绘图这两种教学手段, 通过手工绘图, 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时间, 从而更好地掌握投影变换的规律;在讲授空间形体的投影时, 更是要结合课件、手工绘图、模型, 让学生完成由三维形体到二维图纸之间的转换;对于工程专用图部分, 则必须采用实践教学, 通过带领学生参观不同类型的房屋建筑, 譬如砖混结构的建筑、框架结构的建筑, 或者工地现场。通过现场教学, 可以使学生对建筑的组成、建筑的结构类型有感性的、直观的了解, 这样学生学习建施图、结施图才能有的放矢, 事半功倍。
转变考核方式, 使之符合创新教育的需要
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创新学习内容和方法起着导向的作用, 传统的考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 必须将一张考卷的考核方法向多元化、多样化综合测试的方向转化。
对于画法几何部门的考核, 重点检查学生对投影理论、原理、规律的掌握, 可以以试卷的形式进行考察;对于工程制图部分, 考察的重点应放在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上。因此, 采用大作业的考核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大作业的内容包括房屋施工图的抄绘和读图问答等, 问答的形式可以采取口试、笔试等。通过大作业的考核, 可以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识图和绘图的能力、学习态度等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训练, 最终实现课程的核心培养目标。
此外, 在实际教学中, 有不少学生对于手工绘图无法理解, 觉得费时费力。作者认为应该重视学生手工绘图技能的培养, 通过手工绘图这个环节, 让学生深化对国标的理解, 对制图规则、要求的掌握, 而这些都是计算机无法替代的, 要反复向学生强调这个道理, 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明白手工绘图的重要性, 通过这种考核方式, 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日后作为专业的工程人员所必须具有的吃苦耐劳、细心谨慎的职业素养。
结论
工程制图的性质、任务和教学目的决定了其课程的重要地位。我们要深刻认识到, 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在更新教育观念的基础上, 努力探索工程制图课程的现代教学规律, 一定要从教学的基本出发, 加强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渗透, 改善教学手段和方法,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把土木工程制图课程建设成为内容新颖、信息丰富、设计合理、手段先进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摘要:新的时代和新的教学理念给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本文提出通过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手段、转变考核方式, 使土木工程制图课程能够符合工程实际发展的需要、符合实践教学的需要、符合创新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土木工程制图,教学改革,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鲍雨梅, 等.着眼于创新思维培养的工程图学教学改革[M]//中国图学新进展2007——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省、市工程图学学科会论文集.济南:黄河出版社, 2007.
[2]胡青泥, 高菲, 王雪飞, 等.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工程图学教育改革[J].工程图学学报, 2006 (04) .
[3]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教育技术理论导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新形势下技校语文教学改革初探论文 篇8
关键词 实践教学;经济法;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5-0171-02
1 经济法实践课程教学改革的依据
经济法作为独立学院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所有工程类专业的选修课,是高校中开设最广泛的法学课程。为了能保证完成经济法课程的教学目标,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经过若干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逐步建立并完善经济法课程体系,形成以日常实务性教学内容为主,将真实案例纳入课程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和演练,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撑,有效配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新教学模式。
在实践中,在独立学院已经开始的“3+1”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背景下,首先根据教育部关于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规定,针对不同课程模块,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的前后续课程,修改、制定适合不同专业使用的《经济法学教学大纲》,根据不同的专业在教学内容上不仅要保证经济法整体内容的完整性,又要力求理论和实践充分结合,体现出广泛性、开拓性和前瞻性。经济法作为一门新兴的法律部门,具有较强的时势性、开放性及回应性,理论体系包含了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原理。与传统的法律部门相比较,经济法体系化程度与规范性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2 经济法实践课程改革前期工作
根据“3+1”模式修订经济法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 所谓的“3+1”人才培养模式即将传统的三年半理论课程和半年的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模式,改成三年时间完成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等课程的教学,一年的毕业实习及论文提前到第七学期开始,七八学期主要是实践教学环节。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具有特殊性,既要保证理论知识的系统全面,又要保证实践环节切实可行,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第七学期增加了法学类课程的实践环节,其中经济法课程实践环节占有大部分比重。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把实践环节作为一个独立的模块,是一个单独授课、单独考察、相对独立的实践体系。同时要求学生结合本校的实践条件,利用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实践调研报告;聘请法律实务专家担任校外兼职导师,邀请他们实质性地参与学生培养方案制订、课程设置和日常教学工作等培养工作。
重构课程体系,制定新的实践教学大纲 新的培养方案的修订必然要重新修改教学大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应当侧重于实务能力的培养,既要掌握扎实的法学知识,更要具备丰富的法律经验。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实务的理念,将法学原理与法律实践密切结合,将学生对法律实践的零散认知升华为系统的法律实务能力训练,成为实务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
编排合理的、实践性强的指导教材 经济法是一门实践性、指导性很强的法律类课程,要重新选定配套教材,并且编写具有针对性、指导性的《经济法实务实训规范》,一同作为同步配套教材。教材内容要注意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实践指导的内容要与经济法基础课程的教材结构对应设置,每章都有突出重点及难点、实训和实践项目、实务操作和实际判例。教材框架上要便于学生了解总体内容结构,重点、难点是对理论教材重点、难点内容的浓缩,便于学生在学习时抓住重点。
3 经济法实践性课程改革具体措施
争取校外更多的支持和资助 在经济法实践教学改革具体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多种阻碍,不少问题不是在校内凭借学校和教师的努力就能够解决的,并且实践教学往往也是管理类、法律类、工程类课程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因此可以采取各种方式来争取校外更多的支持和资助。
重视社会实践的实践模式 社会实践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把经济法课程内相关章节所涉及的具体内容和问题,在实践中去进行检验、验证,从经济法的实践教学模式中深化课程内容的学习。这就要求增强普法宣传,让学生学会运用已学到的经济法律知识去解决实践问题,提升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深入企业、法院进行实践性学习,积极参加法律援助活动,使学生具备灵活应变的实践应用能力。
近年来,以法律援助为核心的实践模式在一些专业类法律院校中较为流行,以专业实习和模拟法庭模式成为实践教学探索的主要内容。工程类院校在学习完经济法理论课程后,可以到施工企业为农民工做相应的法律援助和法律宣传,把培养服务社会的观念和高度社会责任感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目的。实践性教学应当重视和支持法律援助活动的主导作用,并以此推进经济法实践性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同时要努力获取国家、社会和学校的有力支持。然而,重視社会实践的实践教学模式并不是无章可循的,需要遵循一定的章程,并配备必要的机构和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帮助。
建立实践教学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 传统的对于学生的教学评估体系一般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部分,但是由于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评估体系中没有详细的评估标准,对实践教学的评估体系没有详细的评估标准,因此,以往的实践教学评估常常流于形式,表面化现象严重,无法发现教学问题所在,也就不能有效促进实践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实践教学从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出发,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在面对实践问题时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学习,使法律知识得到升华,应用能力得到培养,这是实践教学的优势所在,也是其与众不同之处。实践教学与传统的实习课程相对比而言,不仅增加了实践性,还加强了教师对学生实践活动的监督和指导,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形成自身优势,追求卓越的教学效果,促进课程教学模式的深化改革。为此,在给学生评分的问题上,要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套独立平行的教学评估体系。
传统的对于教师的包括职称评定在内的评估和评价体系主要是看教师发表论文、出版专著的数量和级别,至于教师的教学效果仅是参考项目。而专职于实践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而且应当花费大量的经历与时间于学生和教学之上。因此,对于专职实践教学的教师在学科定位、考评制度方面也应设立与理论教学独立平行的评价体制。
另外,为了提高指导实践类课程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应当将实践教学的工作量计入教师教学的总工作量中,并针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及指导学生改革创新的情况设立一定的奖励基金,从而建立一套实践教学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杨志坚.中国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许身健.实践性法学教育论丛(第一卷)[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
[3]谭桂荣.经济法基础与实务实训指导[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新形势下技校语文教学改革初探论文 篇9
1.根据课程标准,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程下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有许多不同的提法:有人认为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又有人认为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有的甚至将师生关系定位为利益关系,即学生是“上帝”,教师是“店主”。其实,这是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育理念的片面理解。体育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多变平等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起着启发点拨、情感互动、引领指正等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体育教学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生“学”的富有生命力的过程。
案例:水平一(二年级)合作跑(开火车)
师:同学们好!你们想不想去旅行啊?
生:想。
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旅行!
生:真的?(兴奋,惊讶!)
师:对呀!那我们可以乘哪些交通工具呢?
生:轮船!
生:汽车!
生:火车!
„„
师:对了!今天我们就坐火车去旅行!(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规则及注意事项。学生迫不及待地想尝试。于是教师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组织,按照规则玩一次。结果,有一个小组的男生不仅“车厢”脱节,还不绕“站台”一圈,不管“旅客”的安危,快速地到达了终点站。教师请同学们再次温习游戏规则及方法。显然,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违规行为。)
第一次比赛结束了,违规小组速度最快,他们得意洋洋,马上有小组抗议: 生:(气愤地)老师,他们犯规了!
生:老师这不公平!
师(笑笑):谁来说说他们哪些地方犯规了?(学生七嘴八舌地指出学生的违规行为,那组学生由开始的嬉皮笑脸,到后来的不好意思,我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了!)
师:同学们你们都说的非常好。请问我们去旅行最重要的要注意什么? 生(齐声):安全!
师:对了。所以火车司机一定要对我们的旅客负责。当然旅客也要对我们的火车负责。(学生们点头称是)„„
这时教师不仅做到了知识的引导者,而且还成为了学生生命健康成长的引领者、促进者,让学生们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2.根据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古人云:“排阵五常法,运用之妙,存手一心”。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讨论有效的教学组织内容显得尤其重要,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气氛及“三维目标”。以往的体育教学过分的强调步调一致,限制了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发挥。由于课程标准对学生情意和健康方面的要求具体化,所以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教师要尽力让学生情思跃动、想象丰富、运动活跃、生命力得以张扬,及时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阶段,优美的音乐及各种舞蹈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如果能把音乐和舞蹈恰当地运用体育教学组织中,那种单调紧张的体育教学,就变成了既动作优美、生动活泼又愉悦身心的课堂了。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对体育教学三维目标的完成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我在上课时,根据孩子们天真活泼、好动、好奇、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在教学的准备部分适时有选择地设计了优美的乐曲进行伴奏,带领孩子做各种舞蹈练习,在优美的形体舞蹈练习中进行热身运动。
3.根据课程标准,优化教学过程
新一轮基础课程教育改革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看得十分重要,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它们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要想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反之,亦然。
3.1感悟体验
在体育教学中我针对小学生的活泼好动、好奇求知欲强、善于表现自我的心里特点,融入了小游戏、小奖励、小谜语、小新闻、小竞赛、小故事等,发挥了体育教学中愉快教学的功能。例如:水平三(五年级)蹲居式跳远,我采用了龟兔赛跑的故事进行了导入,小故事与以往的不同点在于比赛中被一条小河拦住了去路,由于乌龟会游泳而小兔子不会游泳,小兔子怎样顺利过河呢?针对这一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刻的讨论体验。问题一提出,学生的注意力一下集中起来。同学们在下面窃窃私语,有的说“搭桥”,还有的说:“渡船”,„„老师在一边强调比赛规则,很快就有许多同学异口同声地说出了要学习的内容——蹲居式跳远。通过这种讲小故事的方法,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使学生产生了轻松愉快、乐观的心境,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3.2创设情境
好的情境氛围会给人以好的心情,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经常有意识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境色彩和形象的情感共鸣。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景,以表演体会情景,以语言描述情景,以实物演示情景,从而激励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一堂以接力为主要内容的教学中,我采用了情景教学形式,把学生带入到抗震救灾场上,每位学生都是抗震救灾骨干,学生不仅兴趣盎然,而且跃跃欲试,同学们真的把自己当成了肩负重任的抗震救灾抢险员,有的同学生争着说:“我要抗震救灾,重建家园。”
4.根据课程标准,体育教学评价“多元化”
根据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评价要以学生的体能、知识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和合作精神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合理、公正的评价。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老师评价、随堂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在体育
教学中实施多元化评价,有利于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的多向交流、互动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尝试建立情感、态度、能力并重的多维立体的评价体系,把评价焦点从学生的知识技能扩展到参与态度,交往态度和情绪态度等方面,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4.1促进学习的催化剂——教师激励评价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注重评价的多样化,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激励是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在充满激励的氛围中成长的学生会不断地进取。表扬是体育教师的一门教学艺术,体育教学过程离不开表扬的教育方法。表扬可以肯定成绩,激发热情,再接再厉,对后进生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在小组活动评价中可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个人互评与小组互评相结合、等次评比与评语激励相结合等形式。在教学中灵活地使用多种评价机制,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当某位同学看到老师及同学们对他鼓励赞美时,无不神采奕奕,这就激发了他对体育活动的热情,从而也为终身体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2学生评价教师,建立和谐的课堂氛围
长期以来,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且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评价结果不可避免地受教师的经验、水平、评价手段等的影响。新的评价观要求教师、学生从对立状态转入统一关系,教师不宜唱独角戏似的评价学生,而应使评价成为双向甚至多向的活动,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在教学中,我积极创设学生评价老师的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评价老师,发表独特见解。如:在学习“前滚翻”时我用了三课时,每一课时对于器材的摆放都有所不同,并且摆放都是师生经过讨论最后决定。在学习完后,学生互评时同学们参与热情极高,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老师的动作示范非常优美!”有的说:“老师的语言表达简单易懂,还编成了顺口溜。”有的说:“如果老师能„„”,多向交流、评价体现了平等、民主、自由、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在体育活动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使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
4.3学生评价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体育教学中,评价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学生之间的互评便是其中一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参与评价学生,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鼓励学生互相进行评价,既要赞赏同学们的优点,又要客气的指出不足。如:在学习“快速跑技术”时,我问:“同学们通过今天上课有什么收获?”有同学回答:“今天这节课,我知道了加速跑中步长和步频的变化”,“特别是第四组同学在画“小卫士”接力时,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说明他们全组同学团结协作的非常好,还有第二组画的‘小卫士’特别形象,逼真,我们要向他们学习。”他们的发言博得了在场听课老师的热烈掌声。另有同学是这样说的:“这堂课我收获很大,以前,我不怎么懂得爱护环境,不想运动,通过今天上课,我感觉到运动挺有乐趣的,我要经常的运动!” 在同学们的互评后,老师进行总结评价。这样,学生在互评中学会了认真倾听同学们的发言,学会了从语言表达、创新、情感态度等方面互相评价、互相欣赏、互相帮助,课堂气氛热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新形势下企业共青团工作初探 篇10
2007-04-09 17:07
近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因素,部分企业共青团工作呈现出削弱和淡化的趋势。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企业共青团如何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选准切入点和结合点,并切实发挥好作用,已经成为企业团组织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企业共青团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市场经济和深化国企改革的大潮中,企业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企业共青团工作也显现出与以往不同的诸多新的特点,要做好新形势下的企业共青团工作,全面了解和深入分析面临的形势愈加显得重要。
首先,就社会大环境而言,企业共青团工作淡化的趋势依然存在。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我国已经加入WTO,“海外兵团”将大举入侵,国内市场竞争将日趋白热化,企业发展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企业在注重讲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抓经济工作和抓党团工作“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势必会影响企业共青团工作的开展。如果企业团组织不能够很好地分析和应对形势,不能够积极探索和创新,仍然停留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团组织固有的工作模式上,就很难适应形势的发展,就不会在企业改革和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更不会有所作为,求得更大的发展。其次,在深化国企改革过程中,企业深层次矛盾日渐凸现化。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青工队伍逐渐萎缩,团的工作领域亟待拓展。随着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减员增效是大势所趋,企业减负包括减人和减债,其中减少人员负担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效益好一点的企业可以把富余人员向三产等副业分流,效益差的可能就会面临下岗自谋生路,进行再就业。这就会带来一个企业青工队伍逐渐萎缩,团的工作对象日趋减少的问题。如果企业团的工作领域依然停留在原有的范围内,不能够根据形势的发展适时地作以调整,团的工作资源就会逐渐枯竭,企业团的工作就很难有所作为。
二是目前企业的青年队伍中,特别是文化层次偏低一些的青年,普遍存在缺乏敬业精神、熟练的业务技能、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性等问题。应该说,这与近年来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薄弱不无关系。如何加强对企业青年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将是一段时期内企业团的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团的工作面临的艰巨任务。
第三,企业青工队伍的价值趋向、行为方式出现新的变化。这些变化突出表现在,追求物质利益,敬业精神不强;寻求精神寄托,理想信念淡薄;团的领导薄弱,凝聚力减弱;活动开展困难,青年参与积极性不高等等。这些存在于企业青工队伍中的新的现象和问题,对企业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也是目前整个共青团工作在新
形势下的面临的新的、重要的研究课题。
二、新形势下企业共青团工作的走向
诚然,新形势下的企业共青团工作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和挑战,这是客观存在的。但这并不说明企业共青团工作就前途渺茫,无所作为了。应当清楚的认识到,任何事物都具有其两面性,在困难和挑战的同时,企业共青团工作也必然存在其有利的发展机遇。无论形势如何发展和变化,共青团的性质始终不会变,共青团工作的三项职能没有变,关键在于深入分析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适应新的形势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和思维模式,选好工作切入点,找准工作结合点,以变应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出成效。下面,从共青团工作的三项职能出发,浅析一下企业共青团工作的走向。
(一)维权职能社会化。发挥好共青团的维权职能,充分代表和维护广大青年的合法权益,是扩大团组织号召力,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效途径。胡锦涛同志在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共青团要协助政府大力推进青少年事业”;烟台团市委也在全国首先推出了“青少年工作发展纲要”,为共青团维权职能社会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实现共青团维权职能的社会化,首先要解决好如下几个问题:一是要解决好企业共青团的角色问题。共青团的政治地位在中国共产党党章上早已明确,但在实际工作中其社会角色却很难定位。比如,在效益好的企业,共青团看来好象只有起锦上添花的作用;在效益差的企业,实事求是的讲,共青团本身的工作氛围和条件就不是很好,如果团组织再不能很好的分析环境和形势,工作开展不利,就更难界定自己的位置。二是要解决好共青团工作和作用的倒置金字塔现象。团的工作没有硬性指标,越到基层接触到实际工作,越感到无从入手,而且工作难以开展,是目前企业团的工作实际存在的普遍问题。三是解决好基层团组织如何开展好维权工作的问题。首先要划清两个界限,一是划清需要与权益的界限。要充分明确和认识到,有时青年的实际需要,可能并不是共青团组织本身应维护的青年的合法权益,青年的合法权益是受宪法和法律保护的正当的权益。二是划清代表与反映的界限。青年向团组织反映和提出的要求,哪些是团组织可以代表的,哪些是不能代表的,要分清理明,并做好青年的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
(二)助手职能系列化。共青团要紧跟同级党委的工作步伐,与党政工作目标保持一致,充分发挥好助手作用,努力形成助手职能系列化的工作格局。作为企业团组织,更要时刻紧紧围绕企业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根据不同时期企业工作的侧重点适时调整工作着力点,选好和找准工作切入点。实际工作中,还要注意善于找寻适合领导的“谐振点”。比如,企业中可能经常要面临“善与善”的冲突,作为企业团组织负责人要出于公心,顾全大局,抛弃一切私心杂念,既要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又要与不同领导保持同等的距离,不介入企业内部矛盾和摩擦的人际纷争。工作中,还要抓准时机,及时地将企业团组织结合企业中心任务开展的工作向领导汇报,不仅可以让领导了解团的工作情况,而且可以及时听取领导对团的工作意见和接受指导,以更好地促进和完善企业团的工作。比如,目前在企业内部大力开展的“青工创新创效”
活动,是企业增收创效的有力活动抓手,而且活动开展很好,很有成效,但领导却不是很了解,就很难取得领导支持把活动更加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可以在把活动落到实处的基础上,抓出几个典型向企业领导汇报和推荐表彰,以实际工作成效取得领导对团的工作的认可和支持。如此等等,使团的活动和工作形成系统,把助手职能系列化,一改过去单一的、简单的、无从下手的工作状态,企业共青团工作还是会大有作为的。
(三)教育职能科学化。教育和引导企业青年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充分发挥青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群策群力、团结合作,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建功立业,是企业团组织的重要任务和核心工作。首先要明确目标,要从企业发展、社会进步、青年本身健康成长的需要出发,把工作定位于服务经济、服务社会、服务青年,培养和造就跨世纪“四有”人才上,为青年把关定向,引路导航。其次要了解功能,共青团组织教育和引导青年,兼有社会沟通、教育灌输、引导开发、协调组织等功能。社会沟通功能,就是要及时反映青年心声,汇报青年情况,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工作;教育灌输功能,就是要适时适度地向青年提供、给予精神养料,根据不同情况,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达到因材施教、愈教于乐的效果;引导开发功能,就是要本着“倡导友谊,消除有害,允许无害,加强领导”的原则,善于发现和捕捉青年的长处和优点,最大限度地开发青年的潜能,并科学地引导青年释放自己的潜能,促进企业进步和推动团的事业发展。第三要理顺关系。一是义利关系。即义务和利益的关系。要引导青年正确处理好国家与家庭、企业与个人的关系,处理好利益和心理的平衡。二是自律和他律的关系。要教育和引导青年建立自信、自强、自律的人格。三是奖励和惩罚的关系。奖励要抓住先进典型大张旗鼓,惩罚要准确、公正、一视同仁。第四要改进方法。企业团组织教育引导青年,要本着理论联系实际、自我教育、愈教于乐、因人施教、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言教与身教相结合并注重身教原则进行。第五要努力提高团干部素质。要加强思想道德、理论水平,工作能力等的教育,不同角度、不同形式地开展各类培训,实施大培训战略,不断提高企业团干部,特别是基层团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加强和改进企业共青团工作的思考
(一)围绕企业中心任务开展团的工作是企业团组织永恒的主题
企业共青团工作要有所作为,取得企业党政领导的支持和信赖,围绕企业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是永恒的主题。有为才能有位。作为企业团组织,要把团结带领青年为企业改革和发展建功立业作为工作的主攻方向,紧紧围绕企业中心任务,开展青年喜爱、党政欢迎的多种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贯穿企业文化导向,营造和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并在青年身上得以体现,真正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才能在企业中确立共青团组织的威信和位置。如目前广泛开展的“青工创新创效活动”,以青年集体创建青年文明号和青年个人争当青年创新能手为载体,以企业青工创新创效为目的,从技术、管理、营销、服务四个方面展开,并建立起一整套申报、考核、评审体系,通过扎实有效地推进措施,把创新创效活动落到实处。既体现了企业团组织团结青年、带领青
年,群策群力地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的极大的整体凝聚力和向心力,又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党政领导怎么可能不欢迎这样的团组织,企业共青团组织又何愁不会有所作为呢?
(二)了解和掌握青年思想动向是企业团组织开展工作的扎实基础
企业共青团工作要很好地开展,只有了解和掌握广大青年的思想动态,抓住青年特点,适时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企业共青团工作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目前,企业中团的组织行为存在着与企业青工价值取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的不良现象。也就是说,企业团组织所想和所做的、或能做的以及要达到的目的,与当代青年所追求的、所需要的以及要达到的目的之间,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务虚与务实、理想与功利、利他与利己的矛盾。而且,现阶段这已经成为影响团组织凝聚力和内在活力的主要原因。另外,目前大多数企业团组织相对封闭的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已经难以满足企业青年日益增长的成长、成才的要求。因为一个单位、一个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是有限的,而企业青年作为社会青年群体的一部分,单位和企业固有的封闭性和程式化的运行模式,与当代青年的多样化追求存在的难以整和的矛盾日渐突出,越来越多的企业青年已经把自己的追求转向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如果企业团组织不能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企业青年思想深处发生的这些变化,不能正确地分析这些变化引起的种种现象,很可能就会使企业共青团工作偏离青年的思想,甚至会将企业团的工作引向不正确的发展轨道。所以说,企业共青团工作的根在青年,源在青年,基在青年,了解和掌握企业青年的思想动向,是目前企业团组织一项迫切的工作任务。
(三)加强团的自身建设,建设一支强有力的团的干部队伍是企业团组织开展工作的坚实保障
【新形势下技校语文教学改革初探论文】推荐阅读:
新形势下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08-27
初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档案管理05-23
新形势下大学生传统道德教育初探10-24
新形势下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策略初探11-08
技校实操教学改革论文09-05
新形势下的四六级改革11-12
新形势下加强校外教学基地建设的探讨论文06-05
新形势下中技数学教学的困境与出路论文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