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方案浙江(共9篇)
高考改革方案浙江 篇1
浙江高考作文 推荐度:湖南高考成绩公布时间 推荐度:浙江卷高考作文 推荐度:高考作文浙江卷:得与失 推荐度:浙江房屋租赁合同 推荐度: 相关推荐
浙江上海公布高考改革方案
科目设置
不分文理科,改为“3+3”模式
上海现行统一高考是“3+1”文理分科模式,统一高考期间必考语、数、外,另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6科中自选1科,总成绩600分。自20xx年起,模式将变为“3+3”模式,不分文理科,取消统一自选科目考试,总分增至660分。
浙江现行高考共分3类考试科目设置模式,均文理分科,总分分别为750分、810分和550分。自20xx年起,浙江统一高考总成绩满分为750分,模式也改为“3+3”,不分文理。
考试安排
“多次考试科目”浙沪安排不同
上海、浙江均明确外语考试一年两考,其中一次均安排在6月。另一次,上海定在1月春季高考中进行;浙江定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第一次尝试将是20xx年10月。
浙江选考和外语成绩两年有效,据浙江省教育厅负责人介绍,这是以考生参加6月全国统一高考首日为基准日期,倒推两年时间来计算的。
高招录取
浙填报志愿与投档按考生成绩分段进行
国务院此前要求,自20xx年起,要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对此,上海20xx年开始合并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上海无“本三”批次),浙江也要求从20xx年起不分录取批次。
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间上,国务院此前要求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而上海是仅有的两个考前填志愿的地区之一,此次方案并未涉及是否更改此事。上海市教委负责人向记者证实,上海高考本科志愿(含军事、公安类专科)仍实行考前填报志愿;浙江则规定,考生填报志愿与投档,按考生成绩分段进行。
浙江
统一高考总成绩
3+3
750分,不分文理
必考科目
外语一年两考,考试时间为
6月10月
选考科目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
选择3门,每年都提供2次考试机会,成绩2年有效
志愿录取
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学校”志愿,按专业平行投档。20xx年10月开始实施选考科目多次考试,20xx年10月开始实施外语科目多次考试。
上海
3+3
外语一年两考,考试时间为
1月6月
思想政治历史地理
生命科学物理化学
选择3门作为选考科目,参加相应等级性考试
20xx年起,合并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并按学生高考总分和院校志愿分学校实施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探索学生多次选择、被多所高校录取的可行性,增加高校与学生双向选择机会。
浙江志愿将由“专业+学校”组成
在录取改革的其他环节上,浙沪的试点规定有所不同。例如,浙江规定将实行专业平行投档,上海则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改革后,浙江考生的高考志愿将由“专业+学校”组成,而上海允许高校对符合报考条件并达到学校投档分数线的.考生,再分学科大类(或专业)提出优先录取的条件。
如何理解改革后的浙江“专业(类)”志愿?浙江省教育厅负责人介绍,考生志愿既可以是同一个高校中的不同专业(类),也可以是不同高校的同一专业(类),还可以是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类),从而让考生报考高校专业的选择权得到更充分的尊重。
上海春季高考录取考生可“二选一”
此前,有不少业内人士呼吁,让考生可以一档多投,被多所高校拟录取,从中选择一个高校入读,但实质进展不多。20xx年,福建开始在该省艺术类单独提前批实行一档多投改革,后在20xx年和今年,又分别首次实行高职单招录取和在艺术类本科招生中实行一档多投改革。
而此次综合改革中,上海、浙江都将探索一名考生可被多于一所高校录取的方式。
浙江将焦点放在高职提前招生中,规定考生可报多所高校,并可同时被多所高校拟录取,从中选择确认一所录取高校,已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其他考试招生。
上海则先通过春季高考实现。上海市教委官微图表显示,自20xx年起的上海春季高考将面向高中应届生开放,推行一个学生可被两所学校录取的办法,考生最终选择一个学校入读。
高考改革方案浙江 篇2
一、招生公平的认识盲区
招生公平通常也称为“高考公平”,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热议焦点。其内涵最普遍的理解是“基于考试成绩的公平”,或者说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也有学者从个体权利、国家治理、考试技术和社会影响四个层面阐述高考公平的内涵范畴,指出高考公平必须体现考生在考试权利上的公平。同时,更多的研究聚焦招生不公平现象。概括而言,研究认为属于招生不公平的现象主要有5类:一是违纪舞弊产生的不公平;二是考生不同群体之间的不公平;第三类是招生计划分配不均导致的不公平;第四类是高考加分政策的争议,认为高考加分政策严重破坏了公平;第五类是点名招生,俗称“点招”。
总结上述研究可以发现,无论是对招生公平的正向阐述,还是对不公平现象的反向论说,其视角都是研究“考生之间”的公平,即考生之间的竞争的公平性。而考生与高校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公平问题,则成为招生公平认识的一个盲区。
考试招生制度在形式上是教育领域一种调整、管理学校招收新生活动的制度,但从社会、从国家治理层面看,考试招生制度实质上是一种社会利益分配制度。招生关系就是制度在调整招生录取各方主体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关系主体的利益及其实现方式在制度上表现为其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而在社会生活中,利益的表现形式对不同主体而言则是不同的。如考生寻求的直接利益是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实质利益是隐藏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背后的社会地位、就业、事业发展等隐性利益。同样,高校也在寻求他们的利益,最直接的是生源,实质利益是因生源而产生的更多学费收入、节约教学成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赢得社会声望、吸引更多的财政投入或更多的社会捐助等利益。这些利益的载体,即招生关系客体,作为中介将招生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联系起来。大家最为关注的是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招生计划即入学机会的物化)这一招生关系客体,却长期忽视另一重要客体,即考生。招生关系主体,无论是高校还是考生,都在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社会利益分配的实质,决定了参与招生活动的各方主体都存在一种公平分配利益的基本诉求,改革必须以公平为首要价值取向,同时也决定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质上是一场深度的利益分配格局调整。因此,招生公平的内涵不能仅局限于考生之间的公平,而应涵盖招生关系主体之间的公平。
将招生公平局限于考生之间的公平,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产生了消极影响。
第一,在理论研究上导致了对招生关系及主体的研究的薄弱。任何一种制度,其核心都是关于各方主体权利义务的分配。明确制度所调节的关系及其主体的地位,是析理、评判、改革、设计任何一种制度最基本的出发点。主张一方的权利,必同时承担对另一方的义务,这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点。
第二,在实践中导致了考生权益保护的薄弱。由于未将考生与高校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公平问题纳入视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理论研究及实践长期将焦点聚集在考生之间的竞争上,导致实践中只是对考生之间的权益分配进行细化和改变,制度因而“精细化”“极端化”。但从宏观上考生作为一个整体,与高校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未得到有效改变。当前的改革实践与研究,似乎有一种倾向,即把对高校违规行为的打击视为保护考生权益的核心举措。事实上,遵纪守法是一种普遍义务,而不是对等义务,是制度执行问题,而不是制度设计问题。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重点要解决的,恰恰是制度设计问题。
第三,有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引向歧路的危险。将招生公平局限于考生之间的公平,导致了当前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的“绝对公平论”倾向,导致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人才选拔的科学性和考试招生公平性上的割裂乃至对立,对考生公平的保障,成了限制高校招生自主权的关键原因,从而导致改革实践中分数作用被无限放大、路越走越窄。另一方面,由于在呼吁高校自主权的同时忽视扩大考生的权利对抗,高校招生自主权逐渐有演变成高校招生“特权”的风险。
二、促进招生关系主体间的公平:浙江方案的改革举措
(一)浙江高考改革方案系列改革举措
制度并不直接分配利益,而是通过调整关系主体间相互的权利义务关系间接实现利益分配。着眼于促进招生关系主体之间的公平,调整主体间利益分配格局,浙江高考改革方案规定了系列改革举措。
1. 考试科目自选。
即取消文理分科,实行部分科目选考。改革方案考试科目实行“3+3”模式,即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选考科目3门,由学生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理论上讲,考生有35种组合选择。与此相适应,高校须分专业(类)提出选考科目要求,考生所选的3门科目中,至少1门符合拟报考学校专业的要求。实行选考后,不再分文、理科。形象地说,现行高考实行的是套餐制,只提供两种选择,非文即理;方案则是自助餐,考生自主选择3门科目进行组合。
2. 多次考试机会。
除语文、数学只提供1次考试机会,在每年6月全国统一规定时间高考之外,外语和所有选考科目均每年安排2次考试,考生根据本人学习情况,自主选择考试时间,每科最多可以报考2次,并自主选择其中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现行高考听力和技术有2次考试机会,占总分值的比例为本科4%,专科约24%。改革后,多次考试的科目占总分值的60%,占总科目数的2/3。
3. 取消招生批次。
长期以来,招生录取工作实行“学校分批、考生分段”的办法,即将所有高校分为若干批,前一批次高校招生录取结束,再开始下一批次高校的录取。与学校分批录取相对应,每一批次会划定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只有分数线上考生才能报考该批次高校。改革方案规定,取消录取批次,所有高校的所有专业均同批录取。
4. 实行单层制志愿。
我国统一高考招生长期实行双层制志愿,即将志愿分为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考生在填报时,先选定院校志愿,再从志愿院校所设专业中选定专业志愿。改革方案实行“专业(类)+学校”单层制志愿,即考生每个志愿均需明确表示其报考的具体某所院校的某个专业(类)。考生各个志愿之间是独立的关系,如考生第一志愿报考A院校的X专业(类),第二志愿可报考B院校的Y专业(类)。
5. 平行投档到专业。
在双层制志愿下,录取投档实际上是分为两个环节,首先是省级招办根据各院校的招生计划总数,将考生平行投档到院校,投档时,省级招办投档只看考生院校志愿,而不看(无法看)考生的专业志愿;院校接收到考生档案后,再根据本校各专业计划数,将考生投档至具体专业。实行单层制志愿后,两个环节合并为一个,即由省级招办按考生志愿将其直接投档至具体院校的某个具体专业(类),院校不再对考生进行分专业投档。
(二)改革措施促进了主体之间的公平
上述改革措施的核心,是通过扩大招生关系主体的选择性,促进主体之间的公平。
1. 进一步促进了考生之间的平等竞争。
首先,变指定科目为选考科目,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偏科”考生的权益。选拔标准实质上是利益分配标准。在按文理分科指定考试科目的前提下,所谓“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实际上是“总分面前人人平等”,要求考生每门科目必须平衡发展,只要有几门、甚至是一门科目“短板”,也就是所谓的“偏科”,就意味着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的失利。实行选考后,“偏科”考生可以避短扬长,与各科均衡发展的考生同台竞争。
其次,多次考试机会降低了一次性考试偶然性因素的影响,使考试结果更加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保障了一次考试发挥失常学生的权益。
第三,平行投档到专业进一步保障了具有学科特长或专业意向明确的考生的权益。假设某高校有A、B两个招生专业,其中A专业有单科成绩要求。在平行投档到院校的规则下,省级招生办按学校总计划投档,结果可能是所有考生或多于B专业计划数的考生单科成绩不符合A专业的要求,而符合B专业要求的考生数量已超过B专业计划数,这样,实际上是单科不符合条件的考生阻碍了符合条件考生利益的实现,导致符合要求的考生将在尚有计划的情况下失去录取机会。实行平行投档到专业后,省级招办直接按A专业的计划投送符合要求的考生,确保符合条件考生按学校的规则得到录取机会。
2. 着力构建高校之间的平等竞争平台。
首先,取消批次意味着取消原先批次在前的高校优先选择权。在分批录取规则下,前一批次高校录取结束后,才能开始后一批次高校的投档录取。因此,批次的设置,实际上是招生录取优先权的配置。在师资、设备等办法条件未发生任何变化的情况下,只要提升录取批次,其投档线就可以大幅提升[1]。此外,批次还带来大量的额外利益,如社会知名度、高校排名考核等等。可以说:批次制度使批次在前的学校赢在了起跑线上。取消批次之后,原批次在前的高校将失去优先选才的权利,所有高校同时开展招生录取工作,平等接受考生选择。
第二,单层制志愿与平行投档到专业(类)相结合,构建了不同类型、不同特色高校之间平等竞争的平台。在双层制志愿下,招生单位是学校,专业是学校内部招生单位。单层制志愿下,招生单位细化为学校的各专业(类)。假设甲学校有A、B两个专业,乙学校有C、D两个专业同时招生,如果某考生的真实意愿依次是甲学校A专业、乙学校C专业、乙学校D专业、甲学校B专业。双层制志愿下,该考生须先选定院校志愿,因最向往甲学校A专业,而以甲学校为第一院校志愿,这样,他的志愿就确定为:
(1)第一学校志愿:甲学校第一专业志愿:A专业
第二专业志愿:B专业
(2)第二学校志愿:乙学校第一专业志愿:C专业
第二专业志愿:D专业
投档时,该考生进入甲学校,但A专业分数不够,于是就被B专业录取。显然,双层制志愿不仅提高了甲学校B专业被优先填报的机率,也赋予了该专业优先录取考生的机会。在实践中就产生了热门专业带动冷门专业的现象。有些医科、财经等热门学校,其非热门专业可以十几年无第一专业志愿考生,但照样能足额录取到与热门专业成绩水平接近的考生。而在单层制志愿下,该考生志愿可以表现为:第一志愿———甲学校A专业;第二志愿———乙学校C专业;第三志愿———乙学校D专业;第四志愿———甲学校B专业。那些总体实力或知名度较弱学校的特色专业因此获得展现特色、吸引优质生源的平台。显然,单层制志愿更好地保障了学校之间平等竞争的权益。
3. 建立起考生与高校之间对等选择平台,促进考生与高校之间的平等。
从单独招生转为统一招生,基本原则是相同的,即考生自愿报考,学校评价录取。但在报考录取程序上发生了重要改变:
单独招生中,由高校发布招生简章,考生自愿报考若干所高校,这些高校经过测评,分别告知考生是否录取以及录取在什么专业,考生在接到所有结果后,再作出自己的最终决定(见图1)。考生与高校的选择是双向互动的,可以称为是“双向选择型”程序。
由于单独招生中考生档案(表现为考生个人的申请材料)可以同时提供给其所报考的各所学校,其中一所学校的录取结果并不影响另一所学校的录取结果,因此也可以将其称为“并联型”程序。如果用图2描述,这一特征呈现更加明显。
单独招生考试录取程序的最主要特征,一是考生可以同时与多所学校互动;二是录取程序终结于考生,由考生在掌握全部信息后,综合权衡后自主作出最终决定。
实行统一招生后,主要有两种投档办法,一种是“传统志愿”,一种是近年来推广的“平行志愿”(平行志愿改革实际上是一种投档办法改革,而不是志愿改革[2])。两种投档办法主要程序是相同的,即:考生填报志愿后,省级招办按其学校志愿投档到其中一所学校;学校按进档考生专业志愿进行二次投档,确定录取专业(或不录取)(见图3)。
省级招办投档时,考生档案在一次投档中只能提供给一所高校,只有在前一志愿高校不录取的情况下才会考虑是否投档到下一志愿高校;考生只有填报志愿这一次选择机会。因此,可以将其称为“串联型”(见图4,黑框环节内含二次投档程序)。
与单独招生相比较,统一招生投档录取程序最主要的特征,一是考生档案一次只能投档给一所高校;二是实行两次投档,即省级招办按院校志愿投档和高校按专业志愿投档;三是录取程序终结于高校。
程序上的变化,引发考生与学校两类主体之间的地位变化,主要体现在决策信息与承担风险上:
在单独招生中,考生通过报考行为先作出“预选择”,再收集所有高校的录取决定后,在最充分的信息的基础上从容作出最后决定。而高校在录取时,并不确定考生是否最终选择本校,可能为录取最优考生而放弃次优考生,一旦最优考生最终选择他校,高校就可能面临生源不足的风险。因此,这是一种“考生主动型”程序。
在统一招生中,因为只有填报志愿这一次选择机会,因此考生必须在不能准确地预知拟报考学校的生源冷热状况的情况下,作出带有冒险性的志愿决策。在随后的录取中,他可能因成绩没有达到报考学校的投档线,从而成为“死档”;由于双层制志愿,达到学校投档线后,还会在二次投档环节中面临“专业落榜”或是被高校调剂录取到非志愿专业。而高校在二次投档中,已从本应与考生平等的招生关系主体升级成为一个管理主体,掌握了充足的决策信息,并可灵活避免风险:如果所有专业生源数量充足,则可以坚持按原计划录取,多余考生直接退档;如果生源不平衡,则可以通过调整专业计划,或对考生进行调剂录取。其录取的所有考生不会有流失的风险。因此,这是一种“高校主动型”程序。
改革方案通过单层制志愿和平行投档到专业(类)的组合措施,将投档程序改为省级招办直接将考生投档到具体学校的具体专业(类),取消了高校对进档考生进行二次投档的环节,从而对考生与高校相互地位进行了平衡(见图5)。
首先,取消二次投档后,使高校从管理主体重新回归到与考生平等的招生关系主体。第二,有效消除了考生在二次投档中面临的“专业落榜”风险。第三,考生志愿对其真实意愿的表达更加准确,高校不再有对考生调剂录取的权利,确保了高校的每一个录取结果都符合考生的明确志愿。第四,将高校行使自主权的时间从投档后改为考生填报志愿前,要求高校必须事先明确本校各专业的录取规则,杜绝了高校事先含糊表述、进档后灵活调整的空间,确保考生有平等“对抗”高校招生自主权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因考生与高校处于平等的对等选择地位,这一程序可以称为是“对等选择型”程序。
4. 减少国家对利益分配的直接干预。
在考试科目上,允许考生自选考试科目,国家不再统一限定;在录取时间上,取消录取批次,国家不再以行政审批手段人为安排高校录取顺序,高校平等竞争,同时接受考生选择;在投档中,国家根据考生志愿和高校各专业(类)事先明确的规则投档,而不再要求考生先选学校后选专业。改革后,国家在招生录取中只扮演两种角色,一是提供专业化的考试服务和录取系统平台,二是监督纠正违规行为。改革大幅度减少了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不再对招生关系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进行直接干预,转而通过考生和高校之间的对等选择、考生与考生之间及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平等竞争实现利益分配的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三、改革预期目标和进一步完善的方向
通过促进招生关系主体之间的公平,浙江改革方案对考生招生制度利益分配格局进行了新的调整,将引导教育发展生态的多样性,从而实现考试招生制度公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1.为考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制度支持。改革方案为考生提供了“考其所长”的平台,也为考生提供了自主决定“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的灵活机制,考生在招生关系中的独立自主地位得到了保障。因利益分配机制的变化,这一效应将会引导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开展生涯规划,按个人特质和发展目标选学,从而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理念得到落实。
2.为高校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制度驱动。改革方案将“高考指挥棒”指向了高等教育。取消录取批次后,国家不再对高等教育进行“重点”“普通”“三本”、高职高专之类的人为等级划分,民办学校、高职院校将与其他高校同台竞争。同时,实行单层制志愿并平行投档到专业(类)将使招生竞争单位从学校细化为专业(类),各类学校可以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开展特色化的教学改革来提高招生竞争实力。可以明确地预见,在方案实行一段时间后,一些民办学校、高职院校比部分原先批次在前的公办学校、本科学校更受欢迎、一些专门学校的特色专业投档线超过综合大学的一些弱势专业,同一学校不同专业分差拉大,学校发展从追求“大而全”转而追求“小而精”,不再盲目新设专业,并对现有专业进行“优胜劣汰”、升级改造,等等,都将成为新常态,高等教育将因接受“市场竞争”考验而更有活力。
3.促进各类“排名”考核体系的科学化。当前建立在“投档线”基础上的各类排名考核体系,都将因投档录取办法的改变而将无法执行,促使管理部门、研究部门摒弃简单地以学校分数线论英雄的排名考核办法,转而从学科特色、办学成果等软实力角度进行评价。在财政投入、大型课题招标、社会捐助等方面,“学校霸权”也将让位于专业实力。体现在招生录取上,争“状元”之类的现象将明显淡化。
作为试点,改革方案也不可能一成不变。未来的发展方向,预计会主要围绕3条主线展开:
一是进一步加强对招生关系主体及其权益保障的研究。改革方案只是对促进招生关系主体间的公平进行了探索,但还需要更多的理论支撑和深化。
二是在制度设计上进一步扩大考生、高校的选择性。如考试科目上,考生的选择权将会进一步加大,不再限定在3门,可以选更多,也可以选更少。
三是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将会进一步深化。强化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录取中的作用,将打破目前考试招生中利益分配向纸笔考试成绩、文化知识成绩更高的考生群体分配的格局,从而保障其他考生群体的利益,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实现此目标,综合素质评价将在科学性、公平性、方便性等方面作进一步探索。
摘要:当前大部分研究将招生公平窄化为“考生之间的公平”,这是认识上的盲区,在积极意义上应关注招生关系主体之间的公平。浙江高考改革方案促进招生公平的内涵主要包括:一是进一步促进了考生之间的平等竞争,二是着力构建高校之间的平等竞争平台,三是建立起考生与高校之间对等选择平台,促进考生与高校之间的平等,四是减少国家对利益分配的直接干预。
关键词:高考,招生公平,招生关系主体
参考文献
[1]应朝帅.高校统一招生制度规则体系的公平性审视——基于招生关系主体平行的视角[J].中国考试,2012(5).
浙江英语高考题型改革的一点启示 篇3
关键词:重视朗读;开口朗读;大胆朗读;大声朗读
在高考改革制度下,2016年10月浙江高二考生将迎来第一次英语新高考。届时高考卷将采用全国卷,考试内容除去了单项选择题和改错题,任务型阅读改为七选五题型,增加了语法填空,作文改为两部分,即应用文写作(15分)和读后续写或概要写作(25分)。英语高考题型的改革给考生和家长们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同时也引发了大家的思考。题型的改动是否等于不用再记单词了?或者是不用再朗读只要阅读就可以了?一些考生甚至带有侥幸心理,他们认为多数单词、词组只要混个眼熟就可以了,哪怕是作文,碰到有的表达,也可以绕道而行――用自己掌握的词汇来替代。事实上这种理解和想法是错误的。忽视英语朗读在英语教学活动中会导致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没有朗读,就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因此,听力、口语、阅读及写作能力都难以进步,这完全制约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英语高考题型的改革反而更体现出朗读的重要性。大量的、准确的朗读能够促进口语和听力的进一步完善,而广泛的朗读更能充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1.重视高中英语朗读
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奈达曾经说过,“学习英语要泡在‘听和‘说里面,如果想在语言搭配等方面建立可靠的语感,就要毫无选择地对成千上万的词句反复听,反复说,没有别的办法可以替代的。” 可见,朗读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1.1 朗读能够提高学生听力水平。
在英语活动中,学生获得的语言听力材料是短时记忆。如果只靠听,学生就很难准确无误地辨别出所听到文字材料,如果没有或缺乏准确无误的朗读基础,就很难辨别出同音词、近音词,更不能辨听出连续、失去爆破、升降调等朗读技巧所带来的效果,从而影响对听力材料的领会和理解;反之,学生如果把所学过的词汇、长短句子乃至整篇文章通过朗读牢牢地储存在大脑里,遇到听觉重现时,就能迅速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从而提高英语听力水平。
1.2 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果没有或缺乏朗读,学生必定不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英语思维方式和能力,没有朗读,就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因此,阅读能力就难以提高,偶尔有点也是靠母语的沟通,这就完全制约了阅读能力的发展。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准确无误的朗读,对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1.3 朗读能提升学生英语写作水平
没有足够的朗读,大脑里就没有储存足够的材料,用时就无法写出;反之,通过大量准确无误的朗读,学生大脑里就储存有足够的材料和信息,写作时就能迅速提取一些有用的信息。有了朗读基础,就能更快达到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提高的教学目标。作为一个学生,多朗读英语范文(尤其是背诵)对写作是十分有益的。这就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千古公理。因此,大量的准确无误的英语朗读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2.培养学生朗读能力
让每个学生开口学英语不但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更是每个英语教学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教学成果。可现实是严峻的。经过多年英语教学的学生,即使通过了国家四级或六级英语考试,却在求职面试时无法用英语与外国人顺利地交流,所学英语成了“聋子英语”和“哑巴英语”。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屡见不鲜。因为我们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不够好,他们几乎整天“浸泡”在汉语中,除了每星期的几节英语课,这是导致学生学英语难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朗读的环境,要唤起学生朗读,以提高教学效果。
2.1 消除学生怕出错的障碍,让学生“开口”朗读。
学生往往怕说错,高中学生虽然学了五六年的英语,但使用英语的机会很少,平时面对英语,还是感到难以开口,也不想开口,处于被动状态,在心理上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所以,我们应该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态,注意改变语言环境,使他们能敢于开口,不怕嘲笑,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应及时地肯定和表扬,这会提高学生开口朗读的勇气。
2.2 积极营造气氛,鼓励学生“大胆”朗读。
很多语言学家都表明,第二语言习得需要一个充分而真实的语言环境。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在课堂尽可能创设“真实语境”,让学生回到实际的生活情景中去模仿、体验、感知语言,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大胆地去朗读。
2.3 合理安排时间,促使学生“大声”朗读。
我们学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利用每星期一、三、五早自修进行英语晨读,我则规定学生在早自修的25分钟里必须大声朗读。读学过的单词、惯用语;读要求掌握的课文,要求读得有声有色,体味出语言的魅力。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总之,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因此,朗读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方法,我们教师必须要求学生每天腾出一定的时间进行朗读,让他们养成一种习惯;朗读也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我们教师应该重视学生朗读,指导学生朗读,培养学生朗读。如果我们英语教师都充分地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加强重视学生的英语朗读,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不懈地去做,我想,这必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安福.中学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3].王秀秀.“谈英语语感的培养” [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2(8)
[4].纪玉华、许其潮.“朗读艺术课” [J].《中学外语教与学》.2002(8)
浙江省2009年高考方案信息 篇4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正式出台。
从该方案看,高校招生的选拔模式,将实行在全科会考基础上的分类测试、分批选拔、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选拔模式。这一方案也将分步实施,平稳过渡。方案说,“为使中学和社会对分类测试的选拔模式有一个适应过程,确保平稳过渡,决定分步实施分类测试选拔模式,2009年起先实施二类和三类考试科目组,待条件成熟时再启动实施一类考试科目组。”
所谓一类二类三类考试科目组,指高考的考试科目与内容的分类。具体内容是:
一类:考试科目为 3(语 数 外)+X(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自选模块。其它评价项目为综合素质测试。
二类:考试科目为 3(语 数 外)+X(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其它评价项目为综合素质测试。
三类:考试科目为 3(语 数 外)+技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其它评价项目为综合素质测试。
方案中特别说明:2009年起先实施“二类”和“三类”考试科目组,报考本科院校的考生参加“二类”科目组考试,报考高职高专的考生参加“三类”科目组考试。
艺术、体育考试科目,将在文理两科的框架内,根据艺术、体育类院校、专业对考生专业技能的特殊要求,分两类科目和内容考试:
本科:考试科目为 3(语 数 外)+X(文科综合/理科综合)+艺术专业/体育术科。其它评价项目为综合素质测试。
专科:考试科目为 3(语 数 外)+艺术专业/体育术科。其它评价项目为综合素质测试。
方案中对具体的各学科考试内容也有说明,其中,文科综合主要内容如下:文科综合考试内容为政治、历史、地理3门科目必修模块和指定选修模块(IA)的内容;自选模块考试内容将在包括历史在内的9门学科的18个自主选修模块(IB)的内容中,每个模块编制1道试题,共18题,每题15分,由学生任意选答6题。
高考时间是每年的6月7日和8日。7日上午语文,下午数学,8日上午综合,下午外语。每年3月和9月为英语听力考试;每年4月和10月进行技术考试。
高考的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题满分为300分。高考命题各学科依据教育部《考试大纲》和浙江省《考试说明》公布的内容范围命题,不超出《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规定的相应科目的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IA)的范围。自选模块和技术考试亦同样要求。方案提出,高考命题工作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旨,以准确、规范、科学、公平为目标,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辩证关系,体现能力立意,确保质量。
高考改革方案浙江 篇5
新高考方案,带着强烈的新政意图,顺应民众的现实诉求,契合教育的时代旨趣,亮点纷呈。其中突出的亮点不是玩考试内容的加减,也不是搞学考与高考的联动,而是将高考的考录从“总分匹配”向“专业+总分”双匹配模式的转变。这是恢复高考以来从来没有过的方向性改变。这将激励高校和高中在育人的根本问题上,必须走向更高层次,即:立德树人下的多元发展。
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的高考改革,但以往历次的高考改革,一直停留在考试科目、内容难度、时间长度、组卷方式和组考形式等方面的变化上,而所有这些变化,都是在高校录取的“总分匹配”模式下进行的。“总分匹配”模式所带来的表观公平,以及考录过程的简单快捷,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让人感受到了它的优越性。
但30多年来,一成不变的“总分匹配”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积累,给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造成的深层伤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就高校建设而言,单一的总分录取模式,让大学的起点竞争过分集中于录取总分的高低,大学形象“只见学校不见专业”。这在客观上抑制了大学对专业建设的积极性,对大学的专业建设是极为不利的;另一方面,长期的“总分匹配”模式,也阻碍了普通高校对“超级大学”的专业超越,阻碍了高校的多元分层发展。这可能也是一段时间以来,大学“综合化”倾向严重,“做大”之风盛行的原因之一,因为只有“做大”才有可能在招生竞争获得更多“眼球”。就中学教育而言,长期的“总分匹配”模式,让中学教育形成了路径依赖,加剧了中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考生填报志愿时,往往只认大学招牌,只求分数利用最大化,只知专业是否热门,不管专业是否适合。这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在大学的学习积极性和专业的有效学习,极大地浪费了宝贵的大学教育资源,也给许多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带来了困扰。
浙江新高考方案,设定了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的“7选3”选考科目,高校可以自主设定各专业录取的必要选考科目;同时把报考专业与选考科目是否匹配作为录取的前置条件,在报考专业与选考科目匹配的前提下,再按总分高低分专业录取。这样一种“专业+总分”的考录模式,打破了一直以来的“总分匹配”模式。这一变化,给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不容置疑的。
1.“专业导向”成为学校发展中必须面对的新话题
方案中,由于高校将按专业分别录取,这在高校招生的“学校招牌”竞争上撕开了一道口子,高校教育的专业成就,会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若干年后,一般高校在某一专业上与“超级大学”一决高下的局面有望形成。高校的招生竞争,有望从表面的“学校竞争”客观地转向学科专业建设的内涵竞争,这是一种良性竞争,有利于高校学科建设的深层发展。可以预期,经过若干年的实践,大学的专业排名将与大学的综合排名同样重要。
“专业导向”的考录模式,要求学生尽早了解自己的兴趣特点和专业性向,并据此确定选考科目。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在用高考的指挥棒引导学生去更多地了解自己、关注社会,理智地寻找自己的学业旨向。这将带来高中课程改革的内在价值寻找。由此可以预想,中学的生涯规划课程等将更加接地气,更受学生欢迎;“咨询师”这一岗位,也有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在中学落地;“兴趣+专业”导向的深度选修课程有望在中学得以开展。2.“自主选择”成为学校必须正视的新取向
新高考方案给予了考生“7选3”的选考自主权,也就是“自主选择”成为了学生基本的发展性行为。对每一个考生而言,无论是选考科目还是普通学考科目,均有两次由考生自主确定考试时间的考试机会。由于选考与普通学考的考试要求(内容和难度)有所不同,这意味着每一位学生对这7门学科,都有了一定的学习选择权。这一制度安排,将学生的选课自主权从原来的非高考性质的校本课程,向高考性质的必修课程做了切实延伸,大大拓展了学生的选课自主性。这也无疑会打破中学课程的原有组织模式和流程,迫使分层分类的选课走班模式向必修课延伸。由于每一位学生均可选择自己最擅长的科目进行深度学习,而其他科目只作基本要求的一般学习,客观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选考和普通学考均有两次考试机会,也会降低学生的考试焦虑。“自主选择”的制度安排,从客观上更加确保了学校“以生为本,自主发展”的育人愿景。
3.“能飞则飞”成为学校必须把握的新要求
新方案打破了传统齐步走的教育安排,鼓励并支持每一位同学基于自我,自定步调,“能飞则飞”。例如对资优学生来说,新的高考方案无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提前完成高中学业,提早进行大学先修课程学习的时空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也在为创新人才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时空保障,因为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更多的自主时空。
上海高考政策及高考改革方案 篇6
高考成绩由语数外3门成绩和自主选择的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满分660分。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70分;
起合并本科一、二批,并按照总分和院校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高考改革方案浙江 篇7
一、听力与笔试一起考,题型和分值均不变
听力与笔试合并,要求学生在做完听力后,迅速调整做题思路与状态,投入到后面的笔试中。由于艺术生听力得分率普遍较低,他们更容易因听力发挥不理想,影响后面的答题。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提高听力成绩:
1. 合理定位,允许犯错。
在听力训练中,要根据自身能力,制定一个适当的目标成绩,形成一个合理的期待。在听力考试过程中才遇难题不慌,有选择的放弃,减少对下一道题的影响。
2. 以基础题为主,有选择的进行难题训练。
以听力考试中的基础题以及难度相当的听力材料为主要训练内容,辅之以有一定难度的听力材料,保证听力的基本分,争取一定的难度分。
3. 调整心理,树立信心。在日常的训练中,通过制定合理的目标和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排除畏难情绪,树立信心。
二、阅读题量减少,增加新题型;完型题量不变,分值上升
一直以来阅读和完型都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新高考中,阅读第一节的题量由四篇20题,减少为三篇10题,而分值却由每题2分上升为2.5分。阅读第二节“六选五”改为“七选五”,分值不变。完型仍为20题,但每题分值为2.5分。由此可见,完型将在拉开考生考分梯度上扮演一个更重要的角色。对于艺术生阅读理解、完型填空的训练,有以下两点建议:
1. 降低难度,循序渐进。
阅读、完型的训练,可适当降低难度,精读结合泛读、保质保量地逐渐接近高考难度。为提高学生兴趣、拉近师生距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还需教师结合艺术生兴趣,增加趣味内容。
2. 进行针对训练,掌握答题技巧。
想要在阅读完型中拿高分,除了一定的阅读积累,还要掌握相应技巧:如跳读、扫读、略读,把握“意群”,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等。对于阅读得分能力较差的艺术生,技巧性更强的“七选五”是一个志在必得的得分点,教师应重点进行“七选五”技巧专项训练。
三、单选改错消失,“语法填空”出现
“语法填空”要求考生更系统地掌握语法和词汇,具备更充分的语境意识,更强的综合语用能力,而技巧的作用被大大削弱,这对艺术生十分不利。针对语法填空这种题型的命题特点,对于当今语法教学提出了以下要求:
1. 巩固基础语法知识。
语法填空延续了以往高考对英语中一些重点语法的考查,对英语中的词性的准确使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教师应对基础语法知识进行全面的针对性传授,提高学生的语法综合运用能力。
2. 加强学生的单词拼写及形式变化。语法填空要求学生准确拼写出单词各种形式。所以,教师应加强学生这方面的练习。
3. 重视语境教学。
语境可以让学生有效把控文章的篇章结构和预测下文信息。教师应强化对学生的语境训练,建构学生的语篇阅读的能力,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4. 语法教学与阅读教学同步,鼓励学生自主出题。
对于课本中的任意一篇阅读文章,教师可先进行略读、扫读、精读等技能训练,进而精析重点语法。最后,让学生自主挖空。
四、写作两部分,总分值上升
小作文15分,为应用文,80个单词左右;大作文25分,短文续写或概要写作。
1. 应用文。
应用文相较之前高考中的议论文、记叙文,更要求应用性、规范性、简明性,要求学生对各个应用文体格式的熟练掌握。通过专项训练,模式化的应用文可以成为艺术生一个强力得分点。
2. 短文续写。
原文材料字数一般在350词以内,所续写文章要求150词左右。此类文章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词汇和句式,注重学生的内容构思和情节衔接的能力,对艺术生来说难度较大。教师可将该类型的作文训练分为三个阶段进行:首先,增加故事型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的赏析和段落背诵,重点关注文章的情节设置衔接、动词的使用和动作的描述(这是过去的高考作文很少涉及到的内容);其次,分主题进行续写段落的演练,加强词汇句型的准确、熟练运用,加强情节衔接的流畅度;故事续写类主题文章的大范围练习。值得注意的是,对大部分艺术生而言,完全掌握大纲要求的3500个基础词汇,显然不切实际。为提高记忆效率,应按话题归纳和记忆常用词汇,掌握5种基本句型和1-2种复合句。
3. 概要写作。
该类型题会提供一篇350词以内的短文,考生基于短文写一篇60词左右的内容概要。考查学生准确抓取关键词和用简洁有力的语言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教师可以精选历年高考中出现过的优秀说明文,进行结构分析和主旨概括训练,并积累常见同义转换短语和句型,训练篇章结构的布局,增强文章的上下文连贯性。经过合理的专项训练后,艺术生概要写作的水平将有大幅度提高的可能,成为高考中一个新的得分点。
摘要:英语成绩在高考中所占比重大,而艺术生往往英语基础薄弱,又面临高考英语改革的现状,本文将结合教学实际,阐释高考英语改革给艺术生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改革,艺术生,英语教学,启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说明(高考综合改革试验省份试用)(第一版)[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成本最小的高考改革方案 篇8
一个中国人,在他十七八岁的时候,要受一次煎熬,要吃一回不大不小的苦,要对自己的人生作一次大的选择。这就是高考。对这种状况怎么看?也是见人见智。我的看法是:人的一生没有这次煎熬当然好,但有这么一次,也是孩子走向成人的一个节点,它可以迫使孩子面对人生,体会到自己推卸不了的责任。现在的高考可恶,似乎关键并不在这里。我们不能说一件事让人受苦了,受到压力了,这件事就是坏事。不能这么讲。
高考可恶,首先是一个教育学的问题。目前这种高考制度,它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一种所向披靡的力量,迫使教育向它俯首称臣。按照正常逻辑,高考作为一种考试,是它为教育服务,而不是教育为它服务。考试应该遵循教育的规律,而不是教育服从考试的规律。现在恰好相反,是整个教育被一个高考制度绑架了。
我们说整个教育被高考绑架了,具体是指什么呢?当然就是指学校。学校是培养人的,应该按照人的发展规律,按照教育的规律来办学。但是现在的学校完全不是这样,是按照高考的规律,按照高考的要求来办学的,一句话,“为高考而教”。第一,高考科目之外的科目不受重视;第二,即使在高考科目内,一般考不到、或者难以考到,哪怕非常重要,也会被老师一带而过;第三,高考有希望的同学受到重视,高考没有希望的同学不受重视,哪怕是其他方面非常优秀的同学;第四,与高考有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受重视,与高考关系不大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受重视。所以过去我们用“片面追求升学率”来描述高考带来的问题,是非常准确的。问题是,高考本身就是一个选拔性考试,它本来就是为了选取一少部分人的,因此它不可能不是“片面”的。一方面,考试内容就是片面的,有很多东西是考不出的,包括一些非常重要的素质,另一方面,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它的对象也是片面的。我认为,这就是高考的“原罪”。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让高考变得不“片面”呢?我们来看高考是做什么用的。一句话,是为了从一大批人中选拔出一部分人,选拔的手段就是考试,就是分数。为了挤进这“一部分人”中,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大家成绩也都提高了。但是高考它永远只要一大批人中前面的那“一部分人”,不管你的成绩好还是不好,反正只要前面的“那一部分人”。如果你们的成绩都提高了,那我就再加大考试难度,以区别出这一大批人中的前面的“那一部分人”。如果你们的成绩再提高,那就再增加难度,如此类推,以至无穷。这就是高考的“掐尖”性质:它不管你本身是什么样子的,它只要你是不是“尖”。这个“尖”,就是你在一大批人中的位置。在高考这场游戏中,“位置”决定一切。
如果说高考有“原罪”,“位置”就是它的罪状:它本身并没有一个标准,它本身并没有一个要求,它本身并没有一个内涵,它本身并没有一个追求,它并不看重你是不是有智慧,是不是有素质,是不是有学问,是不是有能力,它只看你的“位置”。“位置”就是一切。而这个“位置”是常态的:好教育可以排出学生的位置来,坏教育也仍然能排出学生的位置来,有教育可以排出学生的位置来,无教育也可以排出学生的位置来。因此,如果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排出“学生的位置”,教育的本义,教育的内涵,教育的价值,荡然无存!
“位置”让所有的人都坠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无一人可逃脱。即使是成绩非常好的那一些人,因为别人也在往前赶,你的位置就有可能不保,因此你也要往前赶。高考就是在这种“赶”的机制下,每一个人都在裹挟着别人、也被别人裹挟着往一个深渊里跳。
于是激愤的人们勇敢地提出,把这个万恶的高考制度废掉。这一想法注定是不现实的。理由很简单:高校肯定要有一个招生方式,现在又还没有一个比高考更公平、更具有可操作性、人民群众能接受的方式。全世界都是如此。这也是现在高考制度人人喊打,但人人都奋不顾身往里跳的原因。
因此照我看来,解决这个问题要换思路:高考“原罪”的实现是有一个条件的,那就是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前面我们说过,高考对个人并不一定没有好的影响,高考的可恶在于它迫使学校放弃了一些绝对不应该放弃的学生,绝对不应该放弃的教育追求、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高考本身是“片面”的,它只能是“片面”的,但学校教育能不能不“片面”呢?如果我们有一个办法,将高考的“片面”与学校教育隔离开来,高考的“原罪”就永远只是理论上的、潜在的,永远停留在可能性上。有没有这样一种办法呢?
过去我们找到的办法就是寄希望于校长和教师的“理念”“觉悟”,最近又上升至“职业道德”。校长和教师要具有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有全面发展的觉悟,要为学生终生发展着想,不能为了升学率牺牲掉学生的终生幸福。这种观点当然不错,但实在是太不“唯物主义”了。学生、家长、领导、社会舆论、同行,统统都在以升学率评价你的一切,然后你要求这个校长和教师置这些席卷一切的评价标准而不顾,走自己的路,这怎么可能?全世界哪一个职业可以做到?哪一个人可以做到?请注意,学生和家长是我工作的对象,我的工作对象要求我往东走,而我偏偏要往西走,这不是找死吗?领导是我的上级,而且还不是领导个人,是一个政府部门,他找我要什么“率”,我偏偏给他一个别的什么“率”,往轻的说是头脑不清楚,往重的说是没有完成领导的任务,是不服从领导,是无组织无纪律。
解套的点在哪里呢?让我们回到具体的教育情境里,看看高考是通过一个什么样的具体途径在驱赶着学校,驱赶着学校里的校长和老师往“片面”的坑里跳?这个东西不是别的,是我们校长、老师、学生、家长、领导、社会、同行天天在说、在想、在争的东西,这就是那个再简单不过的一串一串的阿拉伯数字,也就是那个无处不在的“分”。
世界上大概再没有第二个东西像“分”那样被这么多人天天算、天天想、天天争了。而且这个东西被各种极其复杂的方式在计算着,并且被赋予着种种含义和指代。就是它,在以一种极其强大的力量,驱动着学校里的人财物朝一个预定的点奔赶。
人们知道这个“分”是万恶之所源。于是人们想到要堵住这个“分”,要把这个“分”关在笼子里。我所在城市,听说高层领导曾严令考试院,高考分是绝密,谁将这个分泄露出去,将受纪律的严惩。但每年,还是各种“分”满天飞。原因也很简单,“分”既存在着,而且每个环节都要用到这个“分”,它又怎么可能被关得住。
但是,静静地想一想,“分”就是一种数学符号,它本身并不是恶的,“分”之恶,是通过牵扯到它的主人来实现的。在教育情境里,这个普通的“分”牵扯到的主人有两个,一个是学生。在高考中,每个学生都与一个“分“对应着。如果这个“分”只对应着这个学生,这个“分”不是恶的,它只是一个工具,让高校凭这个“分”来决定取舍。
“分”的另一个主人是学校。但是,“分”对于学校的意义与对学生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学校面对的“分”不是一个,而是一串,学校必须将所有的“分”转化成“平均分”和“比率”,才能获得这个“分”的意义,才能利用这个“分”来做那些事。
于是我们走到了问题的关键,或者说解套的点:将这个“分”与学校隔离!
当我们推导到这一步,问题变得很简单:
学生在填写高考报名登记表时,去掉“毕业中学”这一栏,考生的高考报名号以及学籍号中,去掉毕业中学代码信息。于是,高考以后的那个“分”只与学生本身有关联,与学校没有关联了。学校也许可以通过什么途径知道一个学生、两个学生,甚至一百个学生、两百个学生的分数,但它没有办法进行统计学处理,这个“分”就没有意义了,它无法形成对学校的支配力。
如果还嫌隔离得不够,实现高考报名社会化,所有学生直接去考试院报名!
如果还嫌隔离得不够,高中实现两年半学制,学生从高中毕业,半年以后,作为社会人,参加高考!
这就是我的“成本最小的高考改革方案”。
敬请高人指点!
编辑 李丰池
高考改革方案 篇9
启动改革将取消本科三批
北京将于20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根据方案要求,北京将从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开始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将取消本科三批,与本科二批合并;英语听力考试要从笔试中分离,一年两次机考等。
上海浙江:
3+3模式不分文理外语可考两次
1、不分文理
2、外语有两次考试机会
3、除语数外再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中选考3门,选考5月考试
4、语数外每门150分;选考科目分等级打分,每门最高70分,最低40分,总分660分
5、取消一二本等批次区别
6、级高一开始实施。
广东:
等级考试+合格考试3+3模式不分文理
高考改革后高中14门功课学完了以后都要进行考核,分为两类,一类是等级性的,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课程)、物理、化学、政治、地理、生物、历史;还有一类是合格性的,即美术、音乐、体育、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
这也意味着,以后不分文理科。高考总分750分,其中450分(语数英)是高考时候考;学业水平考试平时考,考完以后从物理、化学、政治、地理、生物、历史6门中任意挑3门。这3门等级转化为分数,合起来构成一个总分,然后进行排序,作为高校录取的参考。实行新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
江苏:
“3+3”模式英语听力口语一年两考
江苏高考新方案按照“3+3”模式,即语数外三门,另外三门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任选。英语总分值要提高,现行高考方案中英语满分为120分。听力和口语都要“一年两考”。江苏高考改革将于启动,20正式实施。 四川:
不分文理科部分科目使用全国卷
逐步建立普通高校以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基础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20高考中,主科采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江西:
外语一年两考年起入学不分文理
12月5日,《江西省高校招生考试工作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根据实施意见,从2017年入校的高一新生开始,江西省高考将实施“外语一年两考”和“高考不分文理科”。20起,江西省高考将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山东:
只统考语数外
从2017年开始高考改革试点,这意味着,20参加高考的学生将首尝只统考语数外新政。据省教育厅厅长左敏此前在山东省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的发言透露,山东将推行“两依据、一参考”的考试招生模式,即依据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来招生录取。
辽宁:
高考一本不再分AB段
辽宁省研究制定了《辽宁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从年起,取消一批本科A、B段的设置,统一为一批本科;三批本科合并到二批本科。”此为,辽宁省继艺术类合并批次以后,普通类高考录取批次进行的一次重要调整。
河北:
文理不分科英语可考两次
河北省将从20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高考综合改革,不分文理科,实行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从2016年起,本科第三批录取院校与第二批合并。
河南:
高考新方案将尽快编制
河南省将根据本省情况尽快编制河南省高考改革方案,尽快向社会公布并确定启动时间。不过考生不用担心,按照高考政策“三年早知道”的原则,新方案会提前告知学生。
福建:
试点现代学徒制招生
据了解,2016年福建将公布《福建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研究制定高考综合改革方案。为了配合改革,将进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做好高中阶段学校学业水平考试的`准备。同时,今年还将首次试点现代学徒制招生考试。
湖北:
最快2017年实施或增加农村考生录取率
湖北省不在首批试点省份之列,因此今秋入学的高一新生和其他在校高中生仍实行现行的高考办法。实施意见提出:2017年全面推进改革。
陕西:
2017年全面推进不分文理科
据悉,陕西省以高考为主要内容的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正在紧张谋划中,或将于2017年公布改革方案。届时,考生将不分文理科。
湖南:
2017年启动综合改革不分文理科
湖南将于2017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即从2017年进入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开始实施,到年高考时,各高校按照新的高考制度进行招生和录取。新的高考制度最大的变化在于“两依据、一参考”,即招生学校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同时,全国统考科目将从2016年起采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重庆:
最快2017年实施语数外+3
重庆市委副主任邱可表示,各个省市在这个基础上要制定本身的方案,重庆什么时候上报,现在还无法确定。如果重庆2017年开始实施,则意味着现在的初一学生,将面临语数外+3的高考方案。
云南:
2017年全面推进
云南有望于2017年随“考试招生改革全面推进”而开始实施新政。也就是说,今年的高一新生铁定不会涉及新政,最早一批涉及新政的则有可能是现在的初一学生。
海南:
2017年启动高考改革将不再分一本二本
自2017年秋季高一新生开始,将采取“3+3”模式,即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和考生选考的3科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组成,一本二本合并录取。从2020年起,海南省仅设本科和专科两个录取批次。
甘肃:
3年内仍实行3+文理综合
高考改革方案近日出炉,其中包括高考不分文理科、只考语数外三科等一系列重大变化。虽然甘肃不在试点省份之列,未来3年内仍然实行“3+文理综合”的考试模式。
新疆:
将尽快启动拟订高考改革方案
新疆自治区招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也是采取选择部分省市先行先试,在全国选择一省一市先行试点,新疆不在试点范围内,当然也要求各省要尽快出台符合各地实际的高考改革的工作方案。
安徽:
3+x模式 文理不分科
高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分管教育的副省长谢广祥透露,安徽省考试招生制度总方案已获教育部备案通过,很快将会公布,此方案将明确高考不分文理科。谢广祥表示,高考改革大的框架按照国家的要求3+x,文理不分科,语数英由国家统一组织考试,其他的科目从学业水平考试中去选。
广西:
全面推进 不分文理外语考两次
【高考改革方案浙江】推荐阅读:
浙江高考招生改革方案公布09-08
试论2014年高考改革方案05-27
山东艺术生高考改革方案08-11
内蒙古高考改革方案08-27
中高考改革方案落地10-25
高考改革方案2014年发布 推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06-17
异地高考改革05-20
语文高考改革06-15
高考制度改革11-03
高考改革方向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