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解读(共12篇)
高考改革解读 篇1
高考改革方案「解读」
据了解, 《20高考改革方案》已于7月8号正式颁布。这份全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对例如英语是否将退出高考等问题都做了详细规定。
全国高考改革方案初定为考语数外三门(指全国卷,下同),外语一年两考,再让学生选考三门,按五级制评价。高考改革方案具体如下:
年英语分降 语文分增,,高考文史类、理工类总分均为750分。语文(文理同卷)180分,数学(文)150分,数学(理)150分,文科综合320分,理科综合320分。英语文理同卷,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英语满分100分。
据了解,语文学科要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充分体现语文的基础性和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注重考查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联系;发挥语文学习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发展。分值将由150分提高到180分。
数学学科要注重基本的数学能力、数学素养和学习潜能的考查,强调通性通法,注意数学应用,考查学生分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考试分值仍然为150分。
英语学科要突出语言的实际应用,回归到学科应有的位置上,突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及课标的基本要求,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考试分值由150分降低到100分。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三年内有效。
对此次改革充满期待,希望高考不再是个热门话题了!
高考改革解读 篇2
编者按:2003年, 国务院针对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提出了“两为主”, 即以流入地管理为主, 以公办学校为主, 允许随迁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在流入地就读。十年过去了, 当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开始要考高中、考大学了, “异地高考”这个问题就成为一个客观的、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2011年3月24日, 20名学生家长向教育部学生司工作人员递交了《学籍与户籍分开, 以居住地和学籍确定高考地的建议方案》。这些家长都是外地来京工作多年, 孩子当中大部分在北京完成了小学、初中教育, 马上就要面临高考。2011年10月, 他们又向社会公开了民间版的《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 并递交教育部。这份方案提出, 不再把户籍作为高考报名的限制条件, 高考报名资格依据学籍和父母经常居住地的标准认定。具体措施是子女随父母在经常居住地上学, 至高中毕业在该地有3年以上连续学籍的, 高中毕业即可在该地参加高考和录取。对于北京、上海等情况较为特殊的区域, 方案中也有明确设计:随父母在经常居住地上学, 至高中毕业有连续4年以上学籍的, 高中毕业即可在经常居住地参加高考和录取。之后, 这些非京籍家长每个月到教育部信访办提交公开信, 希望能够得到明确答复。同时, 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家长志愿者自发组织, 在地铁口、广场等公共场所进行社会宣传, 目前, 已争取到接近10万人次的公众签名。民间版《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就是他们在调研、征求意见, 组织专家学者、家长、媒体记者召开研讨会的基础上拟成的。
2011年8月30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公安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 (后文中简称《意见》) 。2012年9月7日,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文件主要精神有三点:一是要积极解决。文件规定各地在年底前要出台解决办法。二是要有条件准入。家长、学生和城市都要符合条件。家长基本条件是, 有稳定的工作, 有稳定的住所, 有稳定的收入, 并且交了各种保险, 是这个地方的常住人口;学生本人条件是, 有可能在这里学了小学、初中、高中, 也可能只是高中才来, 可能高中三年都在这里, 也可能高中一年在这里, 因此各地会根据实际情况, 确定什么样的学生跟本地生是一样的;还有一个是城市条件, 要考虑城市的发展需要和承载能力。三是因地制宜。各地根据流入地的具体状况, 制定具体的办法, 提出具体的条件。
那么, 本次出台的三个条件是否能够满足异地高考的诉求, 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围绕异地高考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本期《深度报道》特邀教育政策等领域的专家、学者, 对此进行深入剖析。
新课改背景下高考改革方案的解读 篇3
我国大陆地区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已经明确指出:建立以国家统一考试录取为主,与多元化考试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高校更加自主自律、政府宏观指导、社会有效监督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高校招生考试制度。这也是国家对高考制度改革蓝圖的一个基本描述和定位。目前,我国大陆地区高考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1.“3+X”方案
“3”——语文、数学、外语,这是每个考生必考的科目。“X”由高校根据本校层次、特点的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六科中,或从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文理综合、专科综合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考生根据自己的志愿,参加高校所确定的科目考试。此方案是目前全国应用地区最广、最成熟的、人们最为普遍接受的。目前应用省份有:北京市、天津市、重庆市、河北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2.“3+X+1”方案
该考试方案应用省份主要为山东省与浙江省,以山东省为例,其高考方案实施如下: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个科目。“X”指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报考文史类、文科艺术类的考生必须参加文科综合的考试,报考理工农医类、理科艺术类、体育类的考生必须参加理科的综合考试。“1”指基本能力,内容涉及高中课程的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所有考生都必须参加基本能力考试。各科考试分值为语文、数学、外语各占150分,文、理科综合占240分,“基本能力”测试卷面100分,将成绩的60%计入高考总分,高考总分750分。
从2012年起实行普通本科与高职分类考试。主要模式:高考一:普通本科入学考试。面向所有考生,为本科院校选拔人才同时也为高职院校选拔人才提供有效考试成绩,继续执行全国招生政策,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结合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高考二:高职入学考试。整合中职对口升高职考试和普通高中升高职考试,重点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也面向普通高中招生,为高职院校选拔人才。实行省自定政策,统一命题、统一考试、分别录取[1]。
3.“3+1”方案
2011年上海高考采用“3+1+X”模式——即主科: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共三门,加一门文理副科,从政治、历史、地理,以及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等6个科目中选考1门;另外,还考一门“X”,即“综合能力测试”。为减轻高中学生的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上海市2012年将取消统一高考科目设置中的“综合能力测试”。本科类别的考试科目设定为“3+1”。“3”——三门基础课程即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1”——选修科(物理、化学、生命科学、政治、历史、地理等6个科目中选一门),各门科目满分为150分,总分为600分。高职(专科)类别的考试科目定位“3”门,即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各门科目满分为150分,总分为450分[2]。
上海高考取消综合科目是鉴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已经比较系统考察了高中学生综合知识掌握情况。在取消1门科目后,从2012年起高考时间将从两天半缩减为两天,从而有利于减轻高考期间上海全市交通、食品卫生、考场周边环境要求、考生和家长心里负担等方面的压力。
4.“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测评”方案
江苏省自2008年开始实行“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测评”考试方案。该方案一出台,就饱受人们争议。“3”——语文、数学、外语,语文160分(文科160+40分加试题)、数学160分(理科160+40分加试题)、外语120分,满分480分。“综合素质测评”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
“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7科。考生报考科类分为文科类、理科类、艺术类、体育类四类,报考艺术类、体育类的考生可以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考生在高考报名时根据自己拟参加的专业加试情况确定报考科类。文科类或理科类考生设选修测试科目两门,必修测试科目五门。文科类考生选修测试科目除必考历史科目外,可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再选择一门。理科类考生选修测试科目除必考物理科目外,可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再选择一门。七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中,考生选定的两门选修测试科目之外的五门为必修测试科目。艺术类、体育类考生除必须参加全部七门科目学业水平测试外,还需参加艺术或体育专业测试。如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应按文科类或理科类考生的相关要求确定学业水平测试科目;如不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七门学业水平测试可均选择必修测试科目。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成绩当年有效,必修科目成绩从应届高考之年算起三年有效。
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的成绩以等级(A、B、C、D)表示,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的成绩以等级(A+、A、B+、B、C、D)表示,信息技术成绩以合格、不合格表示,参加高考志愿填报条件为:学业水平必修成绩+信息技术+综合素质测评成绩,经常表述为:4c+1合格。语文、数学、英语以分数表示,学生高考成绩以“语数外总分+政策加分+选修2科等级”表示。政策加分其中包含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有1个A加1分,4个A加5分[3]。
5.“3+综合”方案
该方案目前在山西省和广东省试行,以山西为例,其高考的具体方案实施如下:
2011年,山西省的高考方案从“3+X”改为“3+综合”,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即“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学生综合发展报告制度”与“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三者相结合。
第一,考试科目。“3”指语数外,数学分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综合”指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高考改为两天“四场”,需考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語(150分)、综合,其中理科综合包括“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每科100分)”,共300分。
第二,实行普通高中学生综合发展报告制度。普通高中学生综合发展报告制度是山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重要内容,由高中学校真实客观地记录所有高中学生高中三年发展状况和综合素质,包括学生的基础信息、学分修习记录、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实施情况、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生特长及发展的标志性成果、身体素质发展状况、基础素养评价、成长评价、成长自述、学校三年总评和附录等11个方面。
山西省将普通高中学生综合发展报告信息纳入普通高校招生选拔评价体系。招生录取时,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高中学生综合发展报告内容均以全省统一的电子档案形式提供给高校,鼓励普通高校在招生录取时,对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优秀、综合素质全面的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4]。
二、高考改革实践的基本特点
从以上各省、市高考方案的新探索来看,体现出以下几方面显著特点。
1.考试内容方面的特点
第一,坚持考试科目中“3”的基础地位,即语文、数学、外语。同时,在稳定国家统一考试科目设置的基础上,不断尝试考试内容改革,力图体现新课程理念,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强调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第二,针对高中课程方案中选修课程的安排,高考相应地增加了选考内容,如海南和宁夏高考试卷设置了15%左右的选考内容,广西和山东则设置了30%的选考内容,这样有利于学校、教师和学生重视选修课,避免选修课的设置流于形式。
第三,科目设置赋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如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浙江省将文理科考试科目分为三类,在第一类的自选模块中,考生从“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九个科目的十八个测试题中自主选择六个题目作答。
2.评价体系方面的特点
第一,在评价内容上,各省市在评价体系方面开始力图建立多元、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内容不仅仅局限于统一考试科目,一方面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会考)与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全面发展,避免偏科现象。另一方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在综合素质评价一项中,各省市方案中的具体规定有所差异,但是大都包括公民道德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
第二,在评价结果呈现形式上,各省市除了采用传统的分数形式外,在具体方案中采取了以等级形式呈现学生学业水平测试结果,以写实性文字、实证材料呈现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等多种呈现形式。但不可否认,评价结果中对学生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高考笔试成绩。
3.招生录取方式方面的特点
各省市都在积极探索将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招生学校测试相结合的多元化选拔办法。
第一,推进高水平大学的自主招生。在以高考成绩为主要依据的前提下,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可以自主规定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使用,自主选拔部分优秀考生。
第二,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特点高校的要求,分层次、分类别地设置录取条件和制定录取方法。如广东省建立了分层分类的录取模式,按照普通高校的办学层次,根据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分科类设置普通高校专业录取资格。还有的地区明确规定了免费师范生、保送生等针对不同学生的录取办法、标准和原则。
第三,平行志愿的实行给学生创造多元、公正的平台。按照高考分数优先,遵循考生自愿的原则,对于提前报考及本科各批次院校的考生可以填报三个平行志愿,对于报考专科各批次学院的考生则可以填报五个平行志愿。这无疑降低了学生填报志愿时的风险与压力,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公开公正的原则。
总的来看,各省市的高考改革方案都充分体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有关高考改革的精神实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各省市进一步指明了高考改革实践的方向:将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三、现阶段高考改革存在的问题
目前为止,我国大陆地区基本上形成了以国家统一考试为主、单独考试为辅、保送生和自主招生为补充的高考招生考试制度。高考改革的价值目标总是指向保障公平、提高效率,但是不可否认,在高考改革实践的探索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高考分数在录取中仍是决定性因素,无法真正实现“择优选才”的目标。现今各省市高考改革方案中,无论是增加的学业水平测试或是综合素质评价或其他评价,都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在统考科目上的压力。综合素质等评价大多只是作为高考录取时的参考,而非决定性因素,这就导致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虽然出发点是为了减轻学生压力、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实际中发挥的作用却是非常有限的[5]。因此,对考生来讲,起决定性作用的仍然是高考笔试成绩,仍是以分数论英雄。
第二,自主招生改革在未能完全实现促进素质教育、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政策目标的同时,却带来了新的教育不公平[6]。截至2011年,自主招生试点学校已扩至80所,且以联盟的形式联合招考。但对于自主招生特别是联考的质疑声始终不曾停歇。自主招生的根本目的应该是高校招到与自己办学理念一致的学生,学生找到与自己发展目标一致的学校,使原本的高考体制中无法选拔出来的特色学生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实际上,经过自主招生选拔预录取和加分的学生,大多数与高考录取的高分学生重叠,因此如何确保自主考试不是加重考生负担的“小高考”,如何确保教育公平,农村学生如何避免被边缘化,这些都将是自主招生考试改革在继续探索中面临的难题。
第三,高考地区歧视,区域招生计划配额不公平[7]。我国幅员辽阔,人口眾多,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区域间文化发展、教育程度以及高校数量和布局的不平衡,高校在编制分省招生计划时或因受到计划主管的控制或因自身生源取向不同,使得在文化教育较发达、毕业生就业环境较理想、高校数量多、布点集中的地方招生计划多,升学比例大。反之,文化教育欠发达、高校数量少的地区由于招生计划较少使学生升学比例就小得多。因此,有些区域间录取分数线相差悬殊,导致考生不得不接受高等教育的不公平,也导致了高考移民的产生。
第四,由于缺少有关考试法律法规的约束和社会监督机制,出现考试舞弊以及各种高考选拔腐败现象。高考舞弊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渐趋严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处罚太轻。
第五,与高校自主招生相关的诚信制度、自律意识、政府及社会监督机制没有建立和完善,从而使高校自主招生面临着公平性、公正性的巨大挑战。同时,高考还存在程序复杂、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8]。
尽管现行的改革实践中高考还存在诸多问题,但高考作为一种相对公平、公正、公开的选拔考试制度,在大多数国民的心中,仍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并且目前也尚未有能替代高考的可行性方案,高考制度还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因此现行的高考制度需要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 2011—2015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http://wenku.baidu.com/view/9ecd3f2159010202074
09c14,html,2011-09-20.
[2] 张炯强,焦苇.上海市教委发布上海高考政策调整方案.新民晚报,2011-09-21.
[3] 江苏省高考考试政策.http://wenku.baidu.com/view/6addad82e53a580216fcfec1.html,2011-09-20.
[4]山西: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试行).http://gaokao.chsi.com.cn/gkxx/ss/201104/20110426/
190569023,html,2011-09-20.
[5] 闫守轩,韩玲玲.从高考改革新方案透视高中文理分科.教育学术月刊,2011(2).
[6] 任训学.新课改背景下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公平还是效率.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7] 邹继良.高考招生制度的不公平性因素及修正对策.教育探索,2001(8).
[8] 徐向东,孙永红.我国高考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中学校长,2007(2).
高考改革解读 篇4
1.“毕业即失业”带来负面影响
“农村孩子能读重点大学的仍是少数。很多孩子好不容易考上‘二本’‘三本’,就业却非常困难。”贵州省大方县六龙镇中学副校长李红认为,“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就业形势,给农村孩子和家长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一些高中毕业生外出打工,在私营企业每个月也能挣到两三千元,这更促使许多学生放弃高考。他说:“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给高考做‘减法’,一边是收入不错给打工做‘加法’。两者一起作用,让高考作为农村孩子上升渠道的优势地位被弱化。”
2.学费贵就业难 农村学生打退堂鼓
此外,一些高校学费昂贵而就业效果不佳,也让一些有心上大学的农村学生打了退堂鼓。储朝晖说,一些“三本”和高职院校的学费动辄一两万元,农村学生考上了,家里也难以负担;就算咬牙上了大学,毕业了还是很难找到好工作,产出率太低。这也导致了许多农村学生宁可打工也不上“三本”院校。
3. 出国上大学 就业更有竞争力
一些出国留学的高中生和家长告诉记者,弃考的理由也是为了就业。北京市民刘芝介绍,女儿刚上初中时,家里就决定让她今年高中毕业之后出国读书。她说:“我们希望她能得到更前沿的教育。这样,无论她是留在国外还是回国就业,都更有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受就业形势影响,“弃考”现象在农村部分地区已经“关口前移”。李红告诉记者,当地不少学生提早到高二、高一甚至初中毕业就离开了校园。他说:“我们学校高一、高二外出打工的学生大概占全校高中生的10%-15%,近几年还有增加的趋势。”
高考政策解读 篇5
其中,“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依据考生总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分类投档录取;按照物理和历史分类编制计划、分类划定分数线、分类投档录取;本科段招生除提前批次外,实行同一批次录取。
新的高考模式对于学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以及自己所想报考的专业来选择相应的学科,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避开自己的弱项,提升自己的升学率。
解读浙江高考方案 篇6
亮点一:统一高考招生。
实行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高中学考)相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
1.科目与分值。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外语分为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
选考科目: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得分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每门满分100分,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
语文、数学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2年有效。
2.考试。
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突出能力立意。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数学考试于每年6月进行。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选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试,分别在4月和10月进行。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其中1次成绩。
亮点二:
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分专业类或专业确定选考科目范围,但至多不超过3门,并在招生2年前向社会公布;考生选考科目只需1门在高校选考科目范围之内,就能报考该专业(类),
高校没有确定选考科目范围的,考生在报考时无科目限制。
高校可对考生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提出要求,作为录取参考。
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
录取不分批次,实行专业平行投档。填报志愿与投档按考生成绩分段进行。
亮点三:
高职提前招生。
实行考生自主报考。普通高中学生以高中学考成绩为基本依据,中职学生以全省统一组织的职业技能考试成绩为基本依据。
考生可报考多所高校,并可同时被多所高校拟录取,考生选择确认1所录取高校。已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其他考试招生。
单独考试招生。
高职院校面向中职学校包括中专学校、技工学校招生,实行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相结合,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探索把试点范围有计划扩大到普通高校应用型本科专业。
1.科目与分值。
文化考试科目:语文、数学2门,单独命题、单独考试。拟报考有外语要求的学校、专业的考生,可选择参加全国英语等级考试一级(PETS―1)考试。
职业技能考试:分17个大类,全省统一组织,分点实施。学生可自主选报1―2个类别。考试每年组织1次。同类考试允许学生至多参加2次。成绩2年有效。
语文、数学每门满分150分,职业技能满分300分,均以原始分记入考生总成绩。外语不记入总成绩。总成绩满分600分。
2.录取。
高校分专业类或专业确定文化和职业技能考试成绩要求,也可提出外语成绩以及其他要求,并在招生章程中公布。
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
录取不分批次,按考生总成绩,分大类实行专业平行投档。
亮点四:“三位一体”招生。
高校依据考生统一高考、高中学考和综合素质评价成绩按比例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高校确定报考条件、综合素质测试内容和实施办法、综合成绩合成比例、录取规则等,在招生章程中公布。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综合成绩的50%。
考生自主向相关高校报名,参加高校的综合素质测试,并按规定参加高考。
解读高考听力——应试能力篇 篇7
听力理解涉及到多种能力, 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尤其当听力材料较长时, “听”的能力当然是必要的, 但是听什么, 怎么听, 也是优秀听者所应该具备的能力。下面为大家总结一下与应试相关的听力能力。
一、短期记忆能力
在听力理解过程中, 学生重复着这样一个过程:输入———储存———认知———输出。因此, 在记忆中储存的信息量越大, 越有利于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而这个过程, 也是一个短期记忆的过程。短期记忆是指听者将听到的词句暂时保存于意识之中, 对理解全部听力材料形成帮助。在高考听力中, 短期记忆能力无疑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记忆能力也是能够通过强化训练提高的。学生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关键词句记忆法。
一般文章或者段落的句首会有中心句, 用于阐明文章或者段落的主题。即为关键句, 也是学生理解全篇的线索。根据关键句、词来捕捉或者猜测其他信息, 可以使人茅塞顿开, 使文意上下顺通。
2. 重点信息记忆法。
在听力材料中, 有很多是涉及到人物的故事或者对话。因此, 应该重点记忆when, where, who, why, how, what这几大要素。这样一些题目就迎刃而解了, 也有利于学生掌握材料梗概。
3. 情景记忆法。
每一个材料都有特定的情景, 根据已知的背景知识, 联想对话或者故事中的情景, 放到一定的场合中, 可以快速理解文章。
经过多次以上的训练后, 学生的短期记忆能力会有明显提高。
二、应试中听音会意能力
很多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精益求精, 一份材料重复多次做听力练习, 做到每一个单词都没有听力障碍。然而考试中有些材料只能听一遍, 而且要求听者在听到后的十秒内迅速作答。于是考试时, 习惯练习时精准到每个单词的学生会惯性地纠结于一个生词或者没有听懂的一个句子, 这种情况甚至会给一些学生造成心理影响, 令其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因此, 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必须有意识地减少听音的遍数和暂停的次数, 培养在只听一遍连贯音和自然流动的语言中捕捉信息的能力。所谓听音会意, 就是让听者不要用听懂的部分将材料分割成碎块, 而应该在整体上把握听音内容, 领会文意。
三、快速阅读理解能力
有些学生形成了逐字朗诵的阅读习惯, 这在听力考试中是极为被动和不利的。想快速, 却发现不能把握具体内容, 攫取重要信息, 这便是快速阅读能力的缺失。听力题目为限时题目, 倘若来不及读完和理解较长的选项, 更不用说留出一定的时间浏览下一道题目了。要变被动为主动, 就要训练快速阅读的能力。如何在限定的十几秒内读完试题中的三个选项, 这是听力考试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平时的阅读中, 同学们一定要形成限时阅读的习惯。可以根据页数和字数来限定训练。这样的快速阅读可以使语言能力快速融会贯通, 提高对篇章的感知力和理解能力。浏览选项也是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 比如求同存异法、垂直浏览法等等。阅读速度的提升, 会对听力的提高形成很大的帮助。
以上三点是我们总结的听力应试中学生除了“听”之外, 还应具备的重要能力。
高考诗歌鉴赏解读方法指要 篇8
1、从品读意象入手
何为意象?简单地说,就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人、事、景、物。例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其中春眠的人、啼鸟、风雨声、落花等都是意象,它们是诗人拿来“兴寄”思想感情的。诗词中往往有多个意象。而其中作为叙事主体的则为主导意象;捕捉意象时我们还要注意把握意象群中的主导意象。例如:“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时休。月明人倚楼。”(白居易《长相思》)《长相思》共有6个意象,其中“人倚楼”为主导意象,而其他意象都是为这一意象服务的,或者说都是为了渲染烘托这一意象的。另外,有些意象本身还具有着特定的象征意义,如果诗词中出现这些意象,我们还需要把这些特殊象征意义作为思考鉴赏的方向。例如:菊花象征高洁,牡丹象征富贵,桃花象征美人,飞鸟象征自由,鸽子象征和平,长亭象征送别等等。
2、从分析情节入手
情节不是小说、戏剧的专利品,散文、诗歌也有情节。诗歌的情节是由意象的不同构建而形成的。诗歌的情节构建有多种形式:或是渐进式的,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或是倒装式的,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或是平铺式的,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或是前面一直并列平铺而最后一两句突变升华的,如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设置情节是为表现思想内容服务的,了解了情节,往往也就大致了解了诗词的情感走向和写作方法。不仅如此,我们还要了解一些对情节进行评价的基本知识和识记一些评价情节的常用术语。例如:在情节发生前写景铺物,是为了渲染铺垫;情节的前段为后段埋下线索,是为了反衬、对比或设下伏笔;情节的前后互相照应联系,可称之为点题、呼应;情节结构完整自然,可称之为浑然天成等等。例如白居易的两首《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第一首的情节是“江花”和“江水”,着重描写的是“江花”“江水”的鲜明色彩(“红”“绿”“蓝”)。写“江花”“江水”与色彩,其作用就是蓄势,就是为“忆江南”作铺垫。第二首的情节是“寻桂子”、“看潮头”,这两个小情节,也是人物活动的两个小镜头,它们渲染了清幽的气氛,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
分析情节是在捕捉意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诗词的进一步鉴赏和解读。
3、从体味意境入手
意境是意象与诗人情感融合的一种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有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高考古诗词试题,主要是要求我们鉴赏、解读“有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就是为情设景,借景抒情;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诗人在写诗填词时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注进了所描写的客观景物之中。例如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不会“感时”而“溅泪”,鸟也不会“恨别”而“惊心”;这只不过是作者把伤时惜别的心情转移到花态、鸟声中罢了。又例如: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离人泪”不会浸染霜林,而是离人的心情在浸染;霜林也不会“醉”,是离人的痛苦使霜林披上了悲伤。这里的“花开”、“鸟鸣”、“霜林”等都注进了诗人的主观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鉴赏、解读诗词中的景物,一定要把作者的情意带进去。
4.从把握风格入手
风格是作者个性和精神的再现,是作品中较为固定的东西。诗词的风格,大而言之,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小而言之,有沉郁、豪放、凄婉、清新、平淡、自然、欢快等。例如:杜甫,积极用世,忧国忧民,其诗字里行间流淌着现实的悲凉;李白,天马行空,不拘羁绊,其诗字里行间洋溢着浪漫的情怀。再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其格调凄婉悲凉,抒发的是亡国之恨、离别之苦。又如南朝民歌《江南可采莲》、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其格调欢快,表现的是劳动的欢乐、丰收的喜悦。从风格去透视诗词,可以较为准确地把握诗人的情怀、作品的基调与写法。另外,在鉴赏、解读诗词时,我们还要注意相同风格之间的不同差异。例如苏轼与辛弃疾。苏辛都满怀报国之志,但结果都是壮志未酬、扼腕嗟叹。但面对冰冷坎坷的现实,一个是直面滔滔长江,呼唱“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个是缅怀千古英雄,叹惋“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苏轼的豪放,豪放中透出豁达;辛弃疾的豪放,豪放中透出苍凉。
5.从熟悉写法入手
写法是为内容服务的,鉴赏、解读高考诗词试题,熟悉写法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诗词的写作方法主要有:托物言志(象征),如于谦的《石灰吟》、臧克家的《老马》;借景抒情(移情),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渲染铺垫,如汉乐府《陌上桑》、北朝民歌《木兰诗》;衬托对比,如先秦民歌《诗经·氓》、汉乐府民歌《上邪》;以动写静,如王藉的《入若耶溪》、王维的《鸟鸣涧》;以乐写哀,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杜甫的《春望》。除此而外,在鉴赏、解读诗词时我们还要注意:熟悉在诗歌创作中常使用的一些修辞手法,如用典、排比、反复、借代、比喻、设问、反问、双关、互文、通感、比兴、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等;熟悉一些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如用典借古抒怀(喻今)的作用,排比、反复渲染强调的作用,借代、比喻化抽象为具象的作用,设问、反问启人思考、彰显突出的作用;熟悉一些常用的写景角度,如听觉、视觉、整体、局部等。
6、从寻觅眼睛入手
诗词的“眼睛”,即我们常说的“诗眼”,也即诗词中画龙点晴的句子。“画龙”,是指对诗词中的景、物、人或事的描绘刻画;“点睛”是写景、状物、记人或叙事的归旨和目的。诗词的“眼睛”,是披示诗词思想情感、内容旨趣的钥匙。点睛的句子,就表达方式来讲,一般在写景状物、记人叙事之后,常以抒情或议论的形式出现;就行文结构来讲,一般在结尾或开头,也有偶尔在中间的。例如:“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声。”(虞世南《蝉》)这首诗共四句,前两句是记叙,写蝉的习性特点,为画龙;后两句是议论,点出叙述蝉事的意义,为点睛,意为品德高尚的人并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而自能声名远播。又如:“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戴叔伦《转应曲》)这是一首写边地生活的诗,“愁绝”为一篇之骨,也是全词的眼睛,从“眼睛”我们就能很容易看出词作所反映的是士兵对长期戍边的愁怨。而以上写“边草”“雪晴”“明月”“胡笳”(画龙),都是为了烘托彰显“守边之愁(点睛)”服务的。
7、从了解背景入手
作品是作者精神的寵儿,也是时代精神的产物;了解时代背景,无疑对理解诗词的思想内容、意义影响甚或写作方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晏殊的《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流水淡,碧云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思乡?是怀友?还是忧民?如果不结合时代恐怕谁也难以断定。但是我们如果了解了它写于作者从参知政事贬为外官六年正在外官任上这一背景时,其所抒发思想感情就较为容易理解了:表达了词人被贬官后的忧懑和茫然。
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一是要依赖于对作家的熟悉,二是要依赖于诗词前的序言,三是要依赖于诗词语句所透
露的信息,四是要依赖于诗词后的注释。注释也叫隐含信息,往往为我们所忽略。
8、从玩味语言入手
诗词的语言,要求准确、鲜明、生动;其准确、鲜明、生动主要来源于炼字。炼字,则主要是指动词、形容词的锤炼。
动词、形容词的锤炼,尤要注意好四点。一是要注意“多重含义”的动词、形容词。例如:“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孔尚任《哀江南》)这段曲子,“剩”这一动词就用得好,因为“剩”是被动的,有“残存”、“残余”的意思,有被迫无奈的含义;这个“剩”字,使人从昔盛今衰的对比中强烈感受到今日的凄凉与冷清,感受到剧中人物心情的孤独和感伤。又如:“池上红衣伴倚阑。栖鸦常带夕阳还。殷云度雨疏桐落,明月生凉宝扇闲。//乡梦窄,水天宽。小窗愁黛澹秋山。吴鸿好为传归信,杨柳阊门屋数间。”(吴文英《鹧鸪天·化度寺》)这是一首羁旅怀乡的诗,其中尤以“乡梦窄,水天宽”句写得好,好在哪里?主要好在“窄”这个形容词用得好。“窄”原意为空间促狭,词中用来表现做梦的时间短促,以空间词状写时间,使“窄”具有了时空感;又以乡梦的“窄”与下句水天的“宽”相对照,呈见了天长水远的浓浓思乡之情而损折乡旅短梦的惆怅,彰显了思乡不见乡的悲凄。二要注意活用变形的动词、形容词。“诗有别语”,诗歌常用活用变形的方法来炼句炼意。当然,这主要体现在最富有生气的动词与最具有感性的形容词的活用方面。例如:“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王维《过香积寺》)第三联两句诗堪称名句,其名就名在这两句诗中的“咽”字与“冷”字用得好。在诗句中,“咽”为动词作使动用,“冷”为形容词作使动用。这两句诗的意思为:“山间的流泉流经危石,危石的阻遏使流泉发出呜呜咽咽的哭声;披洒在青松上的日色,因山林的阴暗使之显得特别阴冷。”“咽”、“冷”的活用变形,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写出了香积寺山中的幽僻和冷寂。三是要注意动词与形容词的拟人用法。动词、形容词的拟人使用能把客观事物情意化,把自然事物人格化。例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出塞》)“羌笛”“怨”“杨柳”,用“怨”架起“羌笛”与“杨柳”,既写出了曲中之情,又剖露了吹笛人之心。动词是最传神的,动词锤炼得好,可使形立于纸上,可使意活在字间。又如:“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蝶恋花·咏梅》)用形容词“俏”来形容梅花,不仅形象地再现了梅花的妍丽、梅花怒放的情景,而且还浸淫着作者的深切情意,蕴含着作者面对艰难坎坷的不屈精神。四是要注意动词和形容词的叠用。例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声声慢》写主人公亡国破家丧夫的凄痛。起头三句用七组叠字构成,可谓匠心独运。“寻寻觅觅”为动词叠用。叠用“寻觅”,形象地刻画出了东张西望、不断寻找、若有所失的彷徨情态,刻画出了情无所依、精神恍惚、百无聊赖的精神心绪。“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为形容词叠用。叠用“冷清”,渲染了环境的凄凉,点染出心情的悲伤;“凄惨戚”叠用,则把冷清与悲伤的情境和心境推向极致。品读这七个叠词,使我们感到有一种孤寂清冷侵袭着肌肤,有一种凄凉悲伤簇拥着心头。七个叠词的使用,还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高考作文素材多维解读 篇9
在一前一后的记忆活动中,识记的东西是相类似的,对于保存来说是不利的。这是因为重复出现内容相同的东西时,相同性质的东西由于互相抑制、互相干涉而发生了遗忘的结果。柯勒把这种现象命名为“重叠效应”。
也有人把它用来解释遗忘的机制。记忆是相当微妙的东西,表面上看来类似的内容,实际上也许并不一样。重叠效应一出现,记忆也就失败了。
例如,大部分学生做笔记的时候,都是一个科目用一个笔记本。在老师上课的时候,这种方法还可以用,但在整理笔记内容而做复习的准备时,这未必是一种好办法。
为了防止这种重叠效应,可以使用一本笔记本记多种内容的办法。比如说,笔记本的第1页到第10页作为记英语单词用,第11页到第20页则用来记数学笔记公式,第21页到第30页作为记历史的内容用。也就是说,把一本笔记本多元化,会增加记忆的效果。假若翻阅笔记本,每一页都是英语单词、音标、英文句子,看了都会使人头痛。如果硬是记忆,也会因为重叠效应而使记忆被抑制,即使花了很多时间效果依然很小,这就是所谓的事倍功半。
素 材 解 读
[微妙的记忆]记忆是多种不同事物的集合,可以是微妙的感觉、具体的影像,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和逻辑。可不论哪种记忆,若性质相同的内容集中在一起,就很容易混淆。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如果能够多了解一些重叠效应,就能够克服其消极的一面,将积极的一面发扬光大。
[有效利用重叠效应]在学习中,若能有效利用重叠效应,往往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汉字、外文单词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把类似的东西集中在一起。如果要放在一起学习,最起码有一些材料是很熟的,这样可能会产生同化作用,把生疏的材料同化于已熟记的材料之中。
高考热点:解读医学专业 篇10
学习时间长指的是对于其他大部分的专业来说,本科一般需要4年就可以完成,但是医学基本都是5年才能修完本科,而且也极少有提前毕业的。有时候觉得多了这1年的学习,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是有时候觉得1年的时间也挺长的,尤其是和一起考上大学的同学比较。
那么,如果学医有以上这样的不好,为什么还有人学习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吧。
1.做医生会时刻感受成就感。想想在学校里面这么辛苦的学习,为了什么?如果我们能利用在校学习的知识为病人减少些痛苦,真的能学以致用,感受到病人对我们的感激,我们会觉得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做医生是值得的。当然其他的职业也同样有成就感,但是和医生救死扶伤,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成就感还是不一样的。
2.从一个很现实的角度来说,医生是升值的职业。目前,很多职业都是靠青春吃饭,年龄大了再进入某个行业就明显具有了劣势。但是医生就不是了,相信大家也会有这样的经验,去医院看病时,如果遇到一个年轻大夫和年老一点的大夫,我们会选择年老的大夫。医生医术高低和经验有关,一般来说,从医时间越长,积累的临床经验也越多。
解读高考考点,直击“it”用法 篇11
(04 I卷)27. I like ____ in the autumn when the weather is clear and bright.
A. this B. that C. it D. one
解析:选C。
(04 II卷)32. “Do you like ____ here?” “Oh, yes. The air, the weather, the way of life. Everything is so fine.”
A. this B. these C. that D. it
解析:选D。此类常见动词有like/hate/love/enjoy,当其后接when/if从句时,从句前应有it。如:I hate it when people talk with their mouths full.。
(05 I卷)35. The chairman thought ____ nece- ssary to invite Professor Smith to speak at the meeting.
A. that B. it C. thisD. him
解析:选B。it作形式宾语,真正宾语是to invite…meeting。
(06 I卷)26. If I can help ____, I don’t like working late into the night.
A. soB. thatC. itD. them
解析:选C。help it是惯用法,常与can/could连用,“避免,阻止”。
(07 I卷)21. “Have you heard the latest news?” “No, What ____?”
A. is itB. is thereC. are theyD. are those
解析:选 A。it指代前文提到的news。
(07 II卷)7. ____ felt funny watching myself on TV.
A. OneB. ThisC. ItD. That
解析:选C。it作形式主语, 真正主语是watching…TV。
(10 II卷)14. The doctor thought ____ would be good for you to have a holiday.
A. thisB. thatC. oneD. it
解析:选D。it作形式宾语, 真正宾语是to…holiday。
“it”在近年高考中出现频率之高,可见其重要性。如何在考试中减少失误?希望下面总结对你有所帮助。
一、指心目中或上下文中的人或物。
“Who is it?” “It’s me, Li Tao.”
二、指无生命的东西,不明身份或性别的人。
They got a baby. It was three months old.
三、表示时间、天气、距离、温度等。
It is raining./It’s quite a long way.
四、形式主语:不定式、动名词及从句作主语时,为避免“头重脚轻”,用it作形式主语,而将真正主语置后。
It is strange that nobody knows how old he is.
其中,不定式和从句作真正主语很常见,在It’s no good/no use/useless/senseless/worthwhile/ dangerous/waste…后动名词作真正主语。
五、形式宾语:不定式、动名词、从句作宾语又有宾补时,用it作形式宾语,而把真正宾语置后。常用动词有:find, think, believe, suppose, consider, feel, make, keep, feel, make…等。
I found it important to learn English well.
六、为了强调句子中的某一成分(除谓语外),可用“It is/was+被强调部分+that/who+…”的句型。
It was Mary that/who I saw in the street this morning.
注:强调句型中,把It is/was和that/who去掉后,句子意义仍完整。
七、习惯用语:
1. make it做到;赶上;约定时间
The task is too hard. We will never make it.
Let’s make it 15th.
2. see to it that…注意;留神;确保
See to it that everything is ready.
3. as it is用于句前, “事实上”;用于句末, “照原样”。
I thought he would be better, but as it is he is getting worse.
Leave the room as it is.
4. as it were可以说;某种程度上
He is, as it were, a walking dictionary.
5. Keep at it!干下去!
6. You’ll catch it!你可小心点儿!(警告)
7. fight it out 决一雌雄,辩个明白
解读高考对玻尔理论的考查角度 篇12
1. 考查氢原子的总能量E、电子的动能Ek、电势能Ep随轨道半径的变化规律
讨论氢原子能级时, 由于原子核的质量比电子质量大很多, 可认为原子核是静止的, 电子绕核做高速运转。原子中的电子处在不同的运动状态时, 对应着这些状态的电子便具有不同的能量值。氢原子的总能量E就是原子核与电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E, 和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Ek之和。
根据玻尔理论, 在氢原子中, 电子在原子核的库仑引力作用下沿圆轨道绕核运动,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ke2/r2=υ2/r, 解得则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Ek=mυ2/2=ke2/2r。
而电子在各可能圆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时所具有的电势能Ep, 可根据经典电磁理论计算, 取无穷远处电势能为0, 则Ep--ke2/r。因此氢原子能量:E-Ek+Ep--ke2/2r。可见电子在可能的轨道上绕核运动时, r增大, 则Ek减小, Ep增大、E增大;反之, r减小, 则Ek增大, Ep减小, E减小。
例1氢原子的能级是氢原子处于各个状态时的能量值, 它包括氢原子系统的电势能和电子绕核运动的动能o, 氢原子的电子从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时 ()
A.氢原子能量减小, 电子动能增加
B.氢原子能量增加, 电子动能增加
C.氢原子能量减小, 电子动能减小
D.氢原子能量增加, 电子动能减小
解析:氢原子的电子从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 即半径r减小。由Ek=ke2/2r可知电子动能增加, 由E=-ke2/2r可知, 氢原子的能量减小。正确答案为A。
2. 考查原子的跃迁假设hv-Em-Ep
当光子和原子作用而使原子在各定态之间跃迁时, 满足公式hv=Em-Ek, 也就是说, 原子所吸收的光子能量不是任意的, 一定等于原子产生跃迁的2个能级间的能量差。
例2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 变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E1=-54.4e V, 在具有下列能量的光子中, 不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而发生跃迁的是 ()
A.40.8eV B.43.2eV C.51.0eV D.54.4eV
解析:因为E2-E1=40.8eV, 所以具有40.8eV能量的光子能被基态氦离子吸收跃迁到E2能级上, 即可排除选项A;同理, 因为E4-E1=51.OeV, 可排除选项C;对于选项D, 因为基态的氦离子能量为-54.4eV, 它能吸收能量为54.4eV的光子而刚好发生电离, 故也不能选D。氦离子没有哪两个能级间的能量差刚好等于43.2eV, 故不能吸收43.2eV的光子而发生跃迁, 答案应选B。
值得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 只有当光子和原子作用而使原子在各定态之间跃迁时, 须满足公式hv=Em-Ek, 而对于光子与原子作用使原子电离, 或实物粒子与原子作用而使原子激发的情况就不受此条件的限制。这是因为原子一旦电离, 原子的结构就被破坏, 因而不再遵守有关原子结构的理论。实物粒子与原子碰撞时, 由于实物粒子的动能可全部或部分地被原子吸收, 所以只要入射粒子的动能大于或等于原子的某两定态间的能量之差, 都可能使原子受激发而产生能级跃迁, 但原子所吸收的能量仍不是任意的, 一定等于原子产生跃迁的2个能级间的能量差。
例3欲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激发, 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用10.2eV的光子照射B.用lleV的光子照射
C.用14eV的光子照射D.用lleV的电子碰撞
解析:对于该题由以上分析可知:10.2eV的光子能被吸收, 而lleV的光子不能被吸收。对于14eV的光子, 其能量大于氢原子的电离能 (13.6eV) 可以使氢原子电离, 使电子脱离核的束缚, 成为自由电子, 而不受跃迁条件限制, 且自由电子动能为0.4e V。而电子为实物粒子, 它的能量大于氢原子基态和第一激发态间的能量差, 可部分被氢原子吸收使氢原子激发。因而正确答案为A、C、D。
3. 考查一群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 可能产生的谱线的条数
例4一群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 可能产生的谱线有___________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