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制度改革(共12篇)
高考制度改革 篇1
摘要:高考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替国家培养合格的国民和高素质的人才。本文详细地介绍了高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高考制度的改革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层次、综合性的改革, 以建立新的有中国特色的, 既有利于人才培养又有利于中学教学和高校发展的高考制度。
关键词:高考制度,改革
众所周知, 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深厚考试传统的国家, 高等教育长期在我国实行国家控制的、统一的入学选拔政策, 但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方向直接冲击了其统一性, 使之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一、高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一) 给学生带来错误的考试观念
应试教育的最大后果还不是学不到知识, 而是学生们在思想中建立了根深蒂固的观念, 那就是只要通过了考试, 就是学会了知识, 掌握了技能。所以, 这些学生无论到了哪里, 都想找到类似的方式。在他们眼中, 无论在哪里, 都不过是考试, 只要是考试, 就有通过考试的捷径。
(二) 高考给考生和家长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精神负担
我们都有一个深刻的体会:高考在促进我们获取知识、改变命运的同时, 也给我们自己和我们家长带来很大的经济负担。因为高考一考定终生的地位, 使中国广大的考生和家长在面临考试前、考试中、考试后都是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这就对我们国家目前正在构建公平、公正的和谐社会带来了很多不良的影响。
(三) 高考对我国目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不良影响
在我国, 高考与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高考对基础教育的改革具有引导、促进和评价作用, 具体表现为:
1. 高考是对基础教育的文化素质以及对考生对知识的掌
握和对考生能力的评价, 它不可能完全替代素质教育全面的评价, 仅仅只是一种片面的评价, 这与我国目前正在推行的新课改精神相违背, 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素质教育。
2. 高考的评价之所以具有如此高的权威性, 主要是由于
高考和大学入学的录取相联系, 因此对于我们来说, 高考的科学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因为科学的录取主要在于有一个科学的评价, 这是目前国家高考注重考试内容改革与形式改革的重要原因。
3. 高考的评价具有普适性。
4. 人才选拔方式的单一和标准的单一导致高考的“负担”更重。
高考对国人来说至关重要。然而这种全国统一的高考存在着一些严重的弊端, 主要表现为考试标准单一, 长期实行“所有的学校用同一份试卷”, 一张试卷既考研究型大学的精英, 同时还要考接受职业教育的高技能劳动者, 这使各种层次、类型各异的高校无法根据自己的定位和实际的需要选拔适合自己的人才, 所以没有真正的招生自主权。此外, 录取标准单一, 高考分数成为录取的惟一标准, 忽视了学生的平时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及其他的能力和他们对社会或学校的各种贡献等因素。
二、高考制度的改革
(一) 成绩处理
现行的高考制度中, 考生的考试是一次性的, 考试成绩只能当年当次招生有效, 第二年得全部重来。这种“一考定终身”的现象不利于考生的自我设计、自我实现, 不利于考查考生的真实水平, 不利于高校录取适合自己要求的新生, 而且实际上也难以维护公平公正的原则。因此应该延长高考成绩的有效期, 让其在两至三年内有效, 并允许考生多次参考某些或全部科目, 以其考得最好的一次成绩作为录取成绩。
(二) 增加高校招生录取依据
现行高考制度中, 高考成绩是高校录取新生的惟一依据, 所谓“一考定终身”。这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考试成绩是惟一的录取标准。二是考试成绩的一次性。这种考查是不全面的, 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 这种学生很难通过现有的高考方式选拔出来。同时也不能排除的确有部分考生因为身体、情绪、临场发挥等方面的原因, 未能考出其实际水平, 而“一考定终身”的做法无法为他们提供弥补的机会。因此, 必须增加高校录取的依据。
(三) 优化考试科目与考试内容
高考考试科目与考试内容的设置是目前公众最为关注的问题。高考科目的设置既要考虑考生的学习成就, 也要考虑考生的学业倾向。高考是选拔性考试, 当然要检测考生对知识的把握与运用能力, 另一方面考生进入高校后, 从事的是专业性学习, 他的专业兴趣和专业能力当然也是高考应该考查的内容。
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具有主体意识, 能够自我设计、自我实现的人才。因此高考科目的设置应该鼓励考生向这个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军林, 郑志.罗伯特奥曼对经济学及博弈论的贡献[J].经济学动态, 2001 (05) :26-29.
[2] (美) 约翰罗尔斯 (著) , 何怀宏, 何包钢, 廖申白 (译) .正义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2.
[3]朱永新.高考不改, 素质教育难行[J].河南教育, 2006 (3) .
高考制度改革 篇2
浦阳初中韩英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古代有科举制度,当代有高考制度。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一种以考试方式进行的选官制度,历经隋朝的起源、唐朝的完善、宋朝的改革、明代的鼎盛,最终在清代走向灭亡,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年之久,给中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现代高考制度是选拔多方面的人才,而不仅仅是为了当官,它也给当今社会带来了不同的影响。本文从科举制度与当代高考制度的含义、产生背景、影响来比较古代科举制度与当代高考制度。
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政治制度,其内涵是公开考试,竞争择优录取人才。高考是考生选择大学和进入大学的资格标准,是国家考试之一。是由国家统一组织调度,国家或省专门组织命题,统一时间考试。古代科举制度与当代高考制度均产生了不同影响。
古代科举制度含义:古代科举制度是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科举制的殿试部分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古代科举制度产生的背景:魏晋以来,采用九品中正制,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即公元605年,到1905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在中国历史上整整存在了1300年。隋文帝分科举人奠定了科举考试的制度基础,而隋炀帝始置进士科,成为科举考试制度确立的重要标志。至于武则天创设武举,则使科举考试制度进一步完备。这样,隋文帝、隋炀帝和武则天便成为中国考试思想发展史上三个重要的历史人物
古代科举制度的影响:
(一)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
1.科举制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加强并巩固中央集权的作用。
由于科举制采用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吏,而且坚持“自由报考,统一考试,公开张榜,择优录取”的原则,使政权在一定意义上向全社会开放,从而根本打破了之前数百年来世族门阀垄断仕途、把持国家大权的局面,起到了抑制门阀、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
2.科举制有利于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和政府的行政效率,从而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科举制不再唯门第、财产是问,而是通过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来选拔官吏,这就在较大的社会范围内为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才能之士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提供了一个比较公平的竞争平台和机会,客观上为社会各阶级、阶层的上下流动创造了条件,使“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可能。可以说,科举制一直是促进社会下层向上层流动,导致社会结构变动的重要力量,这种流动,有利于统治阶层不断吐故纳新,实现新陈代谢,从而保持较强的生机和活力。
3.科举制度造就了全民向学的社会风气,促进了封建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普及。
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学、位、识有机结合,这就意味着在科举制度下,士人要入仕、要取得功名利禄就必须参加科考,而要参加科考就必须读书。这种全民向学的社会风气,无疑促进了封建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普及。此外,由于读书人中除少部分入仕从政外,绝大多数仍滞留在民间,于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便成为在民间进行文化传播的重要传播者,这也极大促进了古代教育的发展和文化的普及。我们可以看看唐代,那个时候正是科举制度建立不久,尚且处在完善的阶段,唐朝是当时世界上的GDP排名第一的国家,但是在此之前的隋末还是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经济总体上的排名却并没有给人民带来真正的实惠。
(二)科举制度的负面影响
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发展,由最初的维护统治选举人才的良好初衷,成为八股文束缚人身的工具,科举制度又使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造成教育目的的异化,阻碍了科技的发展。
由于科举不考科技而专考儒学,造成人们的观念上,“四书五经”成为学问的全部,自然科学技术则被视为无足轻重及至与传统利益相悖逆的东西。造成现实中科技问题与科考、与功名毫无关系,因而对科技关注和感兴趣的人极少,大多数读书人整天关注和学习的就是科考要考的儒家经典。最终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造成了中国科技的逐渐落后。
2.科举制度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由于科举主要考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严重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明清又实行八股取士,使读书人的视野更加狭窄,知识分子大多成为了范进式的腐儒庸才。
3.科举制度的功利性及政治化,造成了很多家庭悲剧。
很多读书人,特别是底层的穷苦书生,为了读书入仕,变卖家产,甚至卖儿卖女。更有甚者,新科及第,受不良风气影响,抛妻弃子,另立新欢。当然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但科举制度在其中多少起了些推动作用。另外,到了清朝以后,官场舞弊日益严重,科举渐渐变得政治化,成了一些高官以权谋私的工具。
总之,科举制度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项重要的选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余年,对我国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种用考试的办法来选拔人才的制度,我认为其积极作用应远远大于它的负面影响的。科举制度历经如此长时间的发展和完善,其本身并没有多少缺陷,之所以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主要是由它所处的社会制度及社会环境决定的。科举制度对今天行政官员的选拔制度依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
(一)当代高考制度的积极影响:
1.高考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中国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在高考的考场上,无论是富人家的子弟,还是穷人家的孩子,无论是有权有势的学生,还是贫贱低微的学生,无论是发达地区的学生,还是贫困山区的学生,面对高考的考卷,他们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用同一个标准,公平地展开了竞争。分数线这个简单单一的标准,让无数的孩子享受到了真正的平等,也有无数的人,通过高考,彻底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正是高考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中国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一个父辈可能是大字不识的农家孩子,通过高考就能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将来可能进入国家机关,成为一个有较高收入、较高社会地位的人。
2.高考打破了社会特权的世袭与垄断,缩小了社会阶层的差距。
在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实行统一招生,统一分配的那些年月里,考上大学就等于是有了铁饭碗,分数线上下的人命运将是何等不同啊!现在国家虽然不分配了,高校毕业几乎等于失业。按说人们不会再热衷于考大学了,可是其实不然,在激烈地白热化的就业竞争中,学历高的,名牌大学的毕竟更有竞争优势,君不见文凭学历的竞争又开始向研究生、博士发展。如果用研究生的升学率来评估高校的话,大学一定会像中小学一样把应试教育发展到极致。高考的唯一优势就在于用一种最简单易行的办法来为国家公平公正地大规模地选拔可以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本来公平公正选拔人才的办法可能有很多,但都不如高考简单易操作,几张
考卷而已。任何一种选拔,只要人们想公平公正,首选必然是考试。在这个因为官员腐败而引发的社会诚信全面崩溃的时代,高考似乎是中国唯一的选择。
(二)当代高考制度的消极影响:
1.它直接造成了“应试教育”,从而造成了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学生被培养成没有创新精神的考试机器,只重视选拔与甄别功能而不重视全面提高公民素质。
全中国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在老师和家长的强迫下为了一学期数次的考试而学习。门门功课都要学好,每次考试都在向满分努力,这样一来,学生几乎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习教材和与考试有关的教辅资料上。很少有时间来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被作业和考试完全地剥夺了。从六七岁入学到十八九岁高中毕业,人生极为珍贵地十二年岁月,没有培养起任何探究和钻研的习惯,只学会了读死书,不掌握任何研究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没有对任何一个领域产生真正地兴趣,没有任何主动学习的欲望。这样的人以后是不可能成为人才的。只要我们稍微注意一下,就会发现,所有在某个方面,某个领域有建树的人才,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所培养起来的兴趣和良好习惯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到了二十岁还没有独立尝试过研究一个问题的人,将来怎么可能成为一个科学家,一个到了二十岁还没有品读过文学经典的人,将来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大作家,这就是为什么当代那些有名的作家几乎都不是大学毕业生,而大学专门学习文学的人却写不出一部作品的原因。
学校教育,按照预设的统一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迫使所有的孩子都在按一个模式发展,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现在的高中,在每个班里都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每天从早晨上第一节课开始,直到晚上十点下晚自习,一直无所事事地坐在课堂上徒劳地等待,没有学习任何东西,没有一点点长进和收获。那他们在干什么呢?他们为什么不听讲,不学习呢?原因很简单,对于课堂上老师所讲的东西他们已经无力接受,既听不懂,看书也看不懂,他们没有学习高中课程的能力,更为严重地是,他们没有任何学习地欲望或者想法。这样的学生为数不少,可能比每年考上重点名牌大学的学生还要多。但没有人看到他们的存在,对他们和家长而言,也别无选择。我们的教育制度没有给这些孩子提供适合他们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他们虽然无力学习现有的课程但并不是说他们就是“废人”,事实上,他们走上社会以后还是各行各业的合格地劳动者,可惜地是他们在学校里浪费了不少时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但总地来说就是学校教育方式不适合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造成地,也许从一年级开始,他们就是“差生”“学困生”。我们的教育在成就了一部分人的同时,毁掉了另一部分人。
综上所诉:当代高考制度的改革已经是势在必行,不过是一个漫长的时间的过程。我们的经济在最近的三十年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们的一些制度已经不适应现代的发展需要,并且非常不合理。
我们需要整饬国人的思想,梳理自己的头脑中的思想渣滓,让我们全新的面对历史,面对科举,其实科举不像是我们所谴责的那么不堪,至少我们现在可以仔细研究当代的教育,其实并不和科举差了几分,相反科举培养出来的人才,甚至比我们在应试教育下培养出来的更具有创造性,创新性呢。
高考制度改革,您怎么看? 篇3
2013年,提高学生规范汉字书写水平,引导青少年热爱祖国文字和书法艺术,熟悉、亲近经典,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影响力的呼声越来越高。
为顺应呼声,优化高考,北京在全国率先公布了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语文增加到180分,英语降至100分。2013年10月底,本着“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高校依法行使自主权”的原则,山东省出台了《山东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决定从2014年起稳步推进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具体内容为从2014年起,夏季高考采用“3+综合”的模式,考试时间由两天半缩短到两天。外语考试科目中的听力考试不再纳入夏季高考统一考试内容,招生院校可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外语听力成绩提出要求,报考外语类或对外语口语有要求的专业的考生仍需参加由省统一安排、各市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外语口语测试,其成绩记入考生电子档案,作为高校相关专业录取时的参考依据。江苏省从2016年起,高考不再沿用现在的语数外加选修等级的办法,而是改用语数+“小综合”的考评方式,基本取向英语一年两考,以两次的最好成绩计入总分,强化物理,拉大分值区间。一时间全国各地都传出了高考改革的讯息。
那么,高考这个关系国计民生,涉及千家万户的制度体系如何建立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带着这样的问题,本刊特约通讯员选择了有一定代表性学校和个人进行了面对面的采访。
改革高考招生制度的思考 篇4
但是历史发展到今天, 以标准化试题、标准化答案、标准化阅卷为主要特征的标准化、统一化、固定化的高考招生制度进而走向模式化、僵死化。可以说, 现在这种高考选拔人才的方式成了制约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的瓶颈——高考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 导引全国的中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乃至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都在按照这种模式培养一流的考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应试教育。所谓应试教育, 就是用考试这根指挥棒, 去指挥教学过程, 甚至指挥整个教育体制的运转。应试教育颠倒了教育和考试的关系, 考试在先, 教学在后, 考什么, 教什么, 学什么;怎么考, 怎么教, 怎么学, 考试引领教学, 教学服从于考试, 教师将教育变成了教学生怎么去应付考试的技术, 应试教育将教师异化成高考技术的拆解者和应考技术的传授者。当然, 深受应试教育之害的主要是学生。学生为了在千军万马中挤过高考这座独木桥, 他们的学习目的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求知欲, 更不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他们学习的唯一动力, 就是为了在高考中获得好成绩。因此, 他们死记硬背地读课文, 不假思索地记笔记, 不厌其烦地做作业。长此以往, 不少学生的身体累垮了, 心灵摧残了, 学生因不堪忍受沉重的压力, 厌学者有之, 犯罪者有之, 自杀者有之。
用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 既慑于教师的权威、又慑于书本的权威, 他们只能是传统者的维护者, 不敢越雷池半步。他们只能是一些唯唯诺诺、因循守旧、没有创新意识的人, 依靠这样一批人, 四个现代化怎么实现?中华民族怎么振兴?因此, 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非改革不可!
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怎么改革呢?笔者认为, 高考招生应该改变那种一考 (甚至一分) 定录取的做法, 而代之以“高考分数+中学平时成绩单+其它综合素质+面试成绩”的选拔录取方式。
先谈高考分数问题
我们国家这么大, 参加高考的人数多, 各地的学校都有自己的不同情况, 如果取消全国或省市的统一高考, 而改为由各校自主命题招生, 恐怕不太现实, 因此, 全国或省市的统一高考这种形式还需保留, 但考试体制、内容和方式应该改革。
先谈高考体制方面的改革。我们认为, 负责高考的命题、组考、阅卷工作, 应该由既脱离于中学、也脱离于大学之外的中立考试机构来承担。这样做好处很多:首先, 有利于中学推行素质教育, 现在, 高考成了教育的图腾, 成了学校生存和繁荣的重要指标, 每年高考一结束, 哪个学校考了多少重点本科, 考了多少一般本科, 排名第几, 直接影响学校的生源, 影响学校的经济效益, 在这种情况下, 哪个学校敢不拼命抓应试教育。按照我们这种改革方案, 中学的主要工作是完成中学阶段的教学任务, 学生可回到社会去, 自己到考试中介机构报名, 自己去参加考试, 显然可以减轻高考给学校和学生带来的压力。其次, 考试中介机构专门组织高考, 他们人员专业化更强, 操作会更加规范, 可以减少监考特别是阅卷中出现的误差;第三, 他们是以组织考试为职业, 如果出现徇私舞弊, 弄虚作假等现象, 他们的机构就会倒闭, 人员就会失业, 因此, 更能保证考试的公正、公平和公开, 从而增加考试的可信度。
在高考内容和形式方面, 我们主张用开放性试题替代封闭性试题。现行的高考, 多以封闭试题为主, 这种试题形式, 多有唯一的结论、固定的答案。在考试内容方面, 侧重于考查考生识记、复制、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这种题型的影响下, 我们的教学在注重学科知识的同时, 轻视了学生的认知心理;在注重教学的同时, 轻视了学生的认知策略。学生往往习惯于僵化的学习方式, 习惯于知识的收藏、知识的复制、知识的迁移, 顶多是知识的运用。在这种题型的影响下, 学生很难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批判否定, 很难进行重组, 也很难有所创新。而事实上, 在知识经济社会里, 知识的创新才是知识的最高层级。
我们所说的开放性试题, 是指没有唯一结论或固定答案的一种试题形式, 它能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泛性, 能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能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诸方面的内容。这种试题以研究性、生成性为基本特征, 更符合新课程发展性评价的理念, 更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有人认为这种开放性试题, 没有唯一的标准化答案, 不便于阅卷评分, 其实, 国外流行的等级描述型评定法和要素分析型评定法等方法, 已经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高考形式方面, 可以借鉴自学考试的方法, 每年多举行几次高考, 考生愿意在什么时候考试哪一门或哪几门课程, 完全由考生自己决定, 如果那一学科没考好, 下次考生可以再考, 在规定的高考分数有效期内, 以考生考得最好的一次为准。
对于高考成绩, 在整个录取成绩中所占的百分比, 则完全由招生高校自主确定, 这样考就增加了高校招生的自主权。
再谈中学的平时成绩
高考的目的主要是考查学生进大学后, 继续深造的潜力如何, 它并不涉及到考生对高中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要考查这一方面的情况, 则要看考生在中学阶段的平时成绩了。有人说, 举行一次类似会考的水平测试不就行了吗?其实不然, 一次考试只能提供一个检测静态知识和能力的平台, 要测定一个人学习潜力, 就得考查这个人的动态、发展的学习情况。看这个人学习的发展趋势, 是呈上升趋势, 还是呈下降趋势, 或是稳定在平稳的水平上, 要得出这个结论, 就得考查学生的平时学习成绩了。同时, 将学生在中学阶段的学习成绩列入升学成绩之中, 也有利于中学阶段的教学工作, 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下面谈学生的其他综合素质的考查问题
这里所说的其他综合素质的考查, 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方面:
1.道德素质:主要包括个人人品及修养, 该生平时待人接物的言行、态度、性格、脾气、审美情趣、价值取向、责任心等方面。依据的资料可包括:自我鉴定、班集体鉴定、班主任的操行评语、社区 (村民小组) 鉴定、参加公益服务情况、因突出事迹而受到赞扬、奖励情况, 因违法乱纪而受到处理惩罚的情况等。
2.文体方面:是否参加过各类运动队兴趣小组, 是队长还是队员, 参加过哪一级比赛, 取得过什么成绩, 受到何种奖励等。
3.科技活动方面;包括参加过什么活动小组、参加过什么学科竞赛、搞过什么发明创造、得过什么专利、发表过什么作品、获得过什么奖励等内容。
4.社会实践:参加过哪些社会实践活动, 特别是参加过哪些与所报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担任过什么职务或工作, 取得过什么成就, 受到过何种奖励等。
各招生学校可以根据以上情况, 制定相应的等级类别, 确定相应的分值, 作为录取时的参考依据。
最后谈录取的第四个依据——面试成绩
前面我们所谈的高考成绩, 中学平时成绩, 其他综合素质还只能反映出考生继续深造的一般共性情况, 事实上, 每所学校, 每个专业, 对选拔新生都有特殊的要求, 因此, 面试是必不可少的。面试是高校行使自主招生的主要手段。面试的方式, 各高校可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自行确定。一般可采取考试、考核、考查、面谈、检测等方式。
人们常说,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之时, 就是应试教育灭亡同素质教育施行之日, 这话不假。改革了旧的招生制度, 应试教育的根基彻底铲除了。
对于这样一套高考招生制度, 人们会有两方面的担心:
一是怎么杜绝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其实, 只要制度健全, 订立一部《考试招生法》, 让公、检、法、纪检、监察、新闻媒体、人民群众都参与监督行列, 发现考生、教师、学校、社区、考试中介机构等部门弄虚作假, 就取消他们参与高校招生的资格, 考生就失去了进高校继续深造的机会;教师的阅卷、计分工作, 高校不予承认, 你就得失业;学校、考试部门就得倒闭。我想, 法制一健全, 个人信用档案一建立, 社会的诚信度一提高, 弄虚作假等不正之风会大大减少。二是怎么操作的问题。有人认为, 这么一搞, 操作的难度就提高了。其实不然, 现在的全国或省市统一考试招生, 涉及到考试的布局选择问题, 监考阅卷老师的选拔培训问题, 考生交通住宅问题, 有关部门的配合协调问题……而按照这一改革方案, 使高考进入常态化、规范化, 学生参加一次高考, 就像办理一份证件一样简单了。招生录取时, 高校先公布自己的高考和平时成绩及其他综合素质的方面招收标准;考生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志愿将自己的材料投寄给相关的学校;学校接到考生的材料后, 进行初步筛选, 并将筛选结果及时通知考生, 或不予录取, 或参加面试。面向全国招生的学校, 在考生相对集中的地方派遣面试工作组;在考生较少, 距离较远的地方, 面试工作也可委托当地的中介机构进行。为了保证考生选择的机会, 可以允许考生向多个学校投寄申请材料。另外, 不同批次的高校可以错开录取招生的时间。
高考招生制度事关重大, 它将牵一发而动全身, 将影响到整个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方式等方面的调整, 因此, 我们必须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 但是高考制度必须改革则是毫无疑义的。
摘要:现行高考招生制度是产生应试教育的总根源, 非加以改革不可。我们可以用“高考分数+中学平时成绩+其他综合素质+面试成绩”的方法取而代之, 以彻底根治应试教育。
关键词:改革,高考招生制度,思考
参考文献
[1]黄全愈:《“高考”在美国》, 北京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9﹒1
[2]杨晓升:《中国教育, 还等什么?》, 经济日报出版社
浅谈高考制度改革感想 篇5
秦校长主要从六个方面解读高考变革,变革一就是高考课程标准将进一步下调,秦校长说这是因为全国后40%的学生在学习高中现行标准时是有困难的,同时也是为了能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们,真正的发展他们的兴趣,我们国家其实有很多技术缺口这些孩子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不用学那么难的高中课程,依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业。比如服装设计,比如动漫等产业。
变革二,部分省市及清华北大开始大学生先修课程试点,这是因为全国前30%的学生,即使是现行的高中课程标准依然是不够他们学的,当他们学完了高中课程,他们可以继续选择大学先修课程,这样在大学的时候他们可以学更多的东西,同时可以提前体验大学课程,真正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这样我们这些聪明的孩子才能最大可能的成为理论性人才。
变革三高考取消文理分科,根据专业选择考试方案。在以后的高考中,语文数学英语是每个学生必考的科目。其他科目学生要根据自己将来选择的专业选择学习,比方如果一个孩子要读的是化学专业,那他必须选择化学,其它科目他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考试,比方他可以选择政治和历史,取消文理文科实际上的意义是政史地,物化生不再绑定在一起。
变革四高考逐步实现一年两考。
变革五自主招生考试时间放在高考后。
变革六取消华约北约等自招联盟。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秦校长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一,储备人才,改变教师专业结构。二,逐步建立选课走班教学方式。三,逐步建立与选课走班相适应的学生服务体系。
此外秦校长还向我们展示了北京十一学校的诸多变化。
1,减少课时,设立小学段。
2,建立学科教室
3,改变教材,不是越薄的教材就是越上学生轻松的教材
4,建立各层次学生课程标准
5,改变评价方法与诊断工具
6,实施小班化教学
整场讲座听下来,我最大的感觉就是好有压力,突然觉得就算是中学的老师研究生学历恐怕都有点低,现在好多学校都开始招博士了这不是全无道理的。听完秦校长的报告我也感觉十一学校的做法很好,他考虑了各个层次的学生照顾了学生的兴趣,更多地与社会接轨,但真正实现这样的理想,我们到底需要走多长的路呢?我们的教育得需要投入多大?秦校长说了,我们要用现实的行为去追求理想的目标。这场讲座听下来感觉信息量好大,新的高考方案必将实行,我们必须继续学习才能赶上学校的步伐。
日本的高考与招生制度改革 篇6
其次,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大学入学中心考试”。1990年,共通一次考试更名为“大学入学中心考试”。中心考试自1990年实施至今,是日本所有国立大学、公立大学和大部分私立大学招生的参考依据。90%的私立大学、100%的国立大学和公立大学招生时要求考生参加中心考试,考生根据拟报考学校的要求选择应试科目。中心考试共设国语、数学、理科、地理历史、外语5个学科,全部采用客观题形式,没有主观描述题,每科考试时间60分钟。由于担心学生的学习能力降低,几乎所有的国立大学和公立大学都要求考生参加5个学科7门科目(合计950分)的考试。中心考试成绩的利用方法因大学而异,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中心考试单独判定型,即仅根据中心考试结果判定学生是否录取;中心考试加二次考试型,即综合中心考试结果与二次考试(大学举行的小论文考试、面试等)进行判定,绝大部分国立大学和公立大学都采用这种方式;中心考试加权计分加二次考试型,即对中心考试的部分科目加权计分,将所有科目的总分压缩至25%~75%不等,与二次考试的结果相结合对学生成绩进行判定,京都大学等院校采用此方式;中心考试独立利用型,即仅在第一阶段选拔时参照中心考试结果,最终是否合格仅根据二次考试结果进行判定。私立大学招生途径较为多样化,如何利用中心考试成绩,各个学校都有不同的做法,一般要求每个科目得分达到60%。除利用中心考试成绩外,私立大学还有推荐入学等其他方式。中心考试自1990年实施以来,约92%的日本高校(包含私立大学)将其作为选拔学生的途径,渐渐背离了“测试学生基础学力”这一设立初衷,并暴露出以下问题:一是中心考试一年举办一次,无法全面真实地体现学生的学业水平,有“一考定终身”的嫌疑;二是由于报考大学的需要,考试辅导产业和大学收集并分析大量的考生信息,导致了社会上对大学、院系学科排名的固定化认识。为此,针对高考这一社会高度关注的课题,日本政府着手推进改革。参照法国的高中会考以及美国的SAT考试等做法,提出了“达成度考试”的设想。
接下来,我就为大家介绍日本中心考试向达成度考试的转变。为推行教育改革,日本首相设立了教育改革工作会议机构(日文名称为“教育再生实行会议”)。作为首相咨询机构,教育改革工作会议由首相、文部科学大臣等政府官员及日本社会各界代表共18人组成,现任会议主席为早稻田大学校长镰田薰。教育改革工作会议的目标之一是向首相提交包括达成度考试在内的新大学入学系列考试制度方案。经过多次讨论,该机构于2013年向首相提交了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方案,即废止中心考试,设立达成度考试,同时根据难易程度和目的不同,把达成度考试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级别,均可在高中阶段多次应考。基础级别考试在高二和高三阶段进行,用于测试学生高中阶段的学力水平,以促进学生学力的提高。因现有招生方式,如“推荐入学”“AO(Admissions Office)入学”(大学以面试、小论文等形式为主的自主招生)等不问学力,未来基础级别考试将更多用于确认学生学力水平,作为大学录取学生的重要参考依据。发展级别考试在学生高三毕业阶段进行,取代现有中心考试,作为高考时的一般入学资格考试。此考试合格后,各大学将自行举行第二次本校录取考试,通过论文写作、面试、高中阶段平时表现等多个方面评判考生可否被录取。此项改革动向不仅使各高中必须采取相应调整对策,日本的高考产业也将因此受到重大影响。有人担心一年多次考试有可能加重高中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挤压课余时间。为此,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将就考试实施时间和运营体制等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讨论。为减少对现今高中生的冲击,日本文部科学大臣在记者见面会上表示,达成度考试最快将在五年后开始实施;又有文科省官员表示,是否能实施还是一个未知数。
高考制度改革的困境与超越 篇7
关键词:高考制度,改革,困境,超越
高考制度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研究课题, 它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 高考就一直处于改革的浪潮之中。中国高考制度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过程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争论不断的历史, 高考制度改革也面临各种问题与挑战。
一、高考制度改革面临的困境
1. 在高考制度改革的推动下, 呈现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
近二十多年,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争论从未停过, 有人曾说过中国目前的教育局面是“素质教育抓得轰轰烈烈, 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而高考则一直被认为是导致基础教育出现“应试”弊端的罪魁祸首。这种说法虽然过于片面, 但是在高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动下, 呈现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却是不争的事实。古代教育中“学而优则仕”的陈旧的思想观念使教育对象处于被动地位, 而其影响则一直延续至今, 很多人甚至一度将现代高考制度与古代科举制度相提并论。[1]可以说中国教育的发展一直深受传统文化的束缚。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 高考就一直处于改革的浪潮中, 比如, 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考科目的不断变化、各省市高考命题的自主化, 以及正在试点的春季高考、自主招生等多种尝试, 都给考生带来了实际的优惠。但是, 高考制度无法超越现实条件的束缚:在高校招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高中毕业生需求时, 考入大学的竞争加剧;在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时, 进好学校、进名校的竞争愈演愈烈。虽然应试教育背后有许多深层次的原因, 但是高考制度将学校教育中的问题与矛盾表面化激化了, 因此, 不得不说高考制度是其愈演愈烈的催化剂。
2. 人才标准的多样性与考试选拔的单一性之间的矛盾是高考制度改革面临的又一困境。
高考制度之所以存在的根本目的就是“选拔一流人才”。“人才”是一个丰富的概念, 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 它应该还包含一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创新等深层次的品质, 恰恰这些品质发展的抽象性是难以直接测量的。而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情况却是难以测量的。这之间的矛盾是目前高考制度改革面临的困境之一。值得庆幸的是, 高考制度已经意识到自身的缺陷, 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命题内容的改革以及考试形式的丰富都是为了真正实现人才选拔的创新尝试。理论上, 这些改革是具有创新性与可行性的, 高校自主招生, 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的“人才”标准去命题, 选择恰当的考试内容以及更有效的考试方式去选拔自己需要的“人才”。然而从实践角度来讲, 实施这样的创新选拔尝试, 就要求高校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选拔学生。即使学校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考虑:首先, 考试内容应该是什么?高校自主命题, 考试内容能否向“能力立意”转变?其次, “自主招生”的范围究竟应该多大?全部高等院校都实行自主招生, 是否会产生更混乱的竞争压力?最后, 考试形式的创新性不够, 面试虽然可以弥补笔试缺陷, 但是否就可以全面考查一个人的素质能力还有待试验。从目前高考制度改革的程度来看, 高等院校在整个人才选拔过程中并没有充分扮演其重要角色。
3. 高考制度改革进程中公平公正性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高考即高考制度的公平以及高考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招生考试和录取过程的公平。任何一项改革都可以说是对人的改革, 倘若达不到公平公正, 是不可能有动力的。可见公平公正性问题也是高考制度改革必须跨越的困境。由于中国是一个由多层次社会成员组成的国家, 必须考虑到不同社会成员之间的差异去有计划地向部分社会成员倾斜去实现公平。例如, 以加分的形式增加部分社会成员 (如:有突出表现的考生等) 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的高考加分政策;另外, 国家为了防止高考舞弊而采取的相应防范措施。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 高考加分政策的公平性受到质疑。还有考生通过转学或迁移户口等办法到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录取率较高的地区应考。[1]这是对高考公平性最致命的打击。
以上是现行高考制度面临的三种困境, 这些困境交织在一起产生许多矛盾, 进而引发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很显然, 高考制度改革中的问题不是偶然的, 他们既是深层次教育矛盾的反映, 也是深层次社会矛盾在教育中的深刻体现。[2]只有抓住主要矛盾, 才能更好地实现高考制度的改革。
二、走出高考制度改革的困境———走向个性解放的高考制度
1. 充分发挥毕业会考的作用, 为“高考”松绑, 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
在上文提到, 虽然高考不是导致“应试教育”的罪魁祸首, 但是高考却是“应试教育”的催化剂。为“高考”松绑, 虽不是根除“应试教育”的途径, 但是却可以减轻“应试教育”对高考功能的侵蚀, 相信也可以缓解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一直以来, 高考考查的内容始终改变不了“知识本位”的立场, 而对基础教育的考查本身应该是各省高中毕业会考承担的任务。将考查基础教育的任务强加给“高考”, 不仅造成毕业会考政策流于形式, 而且“高考”不能实现其“区分和选拔一流人才”功能。因此, 重视各省毕业会考对基础教育的总结性考查, 可以将会考成绩与高考考查以合适的比例组合起来真正发挥选拔人才的功能。[3]会考不但可以为“高考”松绑, 也为全国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创造了更大的空间, 这可以说是高考制度走向个性解放的必经之路。只有“高考”真正自由了, 才能个性化, 这样高考制度改革才会充满活力。
2. 走向个性解放的高考制度, 是实现“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关键。
高校自主招生计划可以说是高考制度改革的“破冰之旅”。[4]纵观高考制度改革过程, 可以说是一部逐渐解放的历史, 允许各省自主命题, 允许高校组织联考, 允许高校自主招生, 改革统一的笔试形式, 保送生、小语种考试等等形式都是高考制度逐渐个性化的形式。虽然其发展还不成熟, 也可能带来更多的矛盾与问题。那是因为高考还没有完全走向个性解放。因此, 要实现“不拘一格选人才”, 就必须打破僵化的高考制度, 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 允许高校依据自身需求采用适当的考试方式选择合适的人才是高考制度改革的根本趋向。招生考试方式的多元化是由学生的多样性和高校需求的多样性所决定的, 这就是个性化的高考制度。
3. 充分发挥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主体作用, 尽最大限度地实现高考制度的公平与公正。
目前所实行的高校招生计划是由学校到省, 再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层层申报、审批, 再统一下达到各省, 在培养层次、专业比例、省内省外计划比例上都是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完全属于政府指令性计划。[5]既然是指令性计划, 那么一定是许多相关人员共同参与的。因此, 应该充分发挥最为高考制度行为主体的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主体作用。首先, 教育行政部门在研究与制定高考制度改革的计划时必须持有公平公正的态度, 只有改革本身是公平的, 那么整个改革过程才会是公正的。其次, 在基层履行教学的学校教育工作者应做好自己的本职教学工作, 注重学生的个性与全面发展。目前, “应试”成为学校教育工作者顺利展开工作的瓶颈, 这也是对基层教师的重大考验。只有他们充分认识到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 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端正心态, 避免卷入应试教育的洪流中, 积极进取地进行教学实践。
高考改革是个系统工程, 需要长远考虑并设计整体方案, 而且需要大量的研究和试点工作。[6]我国高考改革一直涉及众多方面, 高考制度改革的困境使我们清晰地认识到高考制度的改革之路还很漫长。不得不承认, 中国高考制度的改革虽然步履维艰, 但是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 其发展也是有目共睹的, 中国高考制度超越困境必定能最大化地发挥其应有的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魏国东.1977年以来中国高考制度改革研究[D].河北:河北大学, 2008.
[2]陈金芳.高考招生制度改革走向分析[J].教育研究, 2011, (10) .
[3]隋迎鑫.浅谈高中毕业会考与统考的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 1984, (08) .
[4]唐安国, 李小波.不拘一格选人才——从复旦、交大的招生改革谈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趋向[J].复旦教育论坛, 2006, (03) .
[5]陈阳.我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探索[J].黑龙江教育, 2006, (7、8) .
试论我国高考制度的恢复与改革 篇8
关键词:高考制度,恢复,改革
高考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繁荣、社会稳定的重要考试制度。但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我国高考制度被废除。从1966年—1972年,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少数高等学校试点招收少量工农兵学员外,高等学校的招生工作几近停滞。[1]直到1977年我国高考制度才得以恢复。本文拟在探讨我国高考制度得以恢复成因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当前高考改革及其存在的合理性,以期为当前我国高考制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与设想。
一、我国高考制度的恢复
尽管自1972年开始,我国大多数学校恢复招生,但文化考试仍未得到恢复。人们通常所说的“恢复高考”,是指1977年恢复的文化考试制度。[1]1977年,在邓小平同志的直接干预和领导下,高等学校招生恢复了文化考试。至此,我国高考制度才得以恢复。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主要源于以下原因:一是1976年“四人帮”的垮台,这是导致统一高考制度于次年恢复的外在原因;二是社会发展的热切需求,这是高考制度得以恢复的内在原因。粉碎“四人帮”之前,国家处于政治僵化、经济解体、教育断层、百废待兴的局面,选择一个使国家由乱而治的突破口至关重要。因此,恢复高考就成了使国家由乱而治的“突破口”。当然,考试制度自身特有的功能,也是高考制度得以恢复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内在动力。考试作为一种甄选人才的手段或方法,以其“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本质精神为价值取向。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多数高校取消文化考试,以家庭出身、政治表现、路线觉悟、实践经验等作为选拔学生的标准,这些“标准”与考试的本质精神相违背,极大地挫伤了广大出身“不好”青年的学习积极性。人民群众对此怨声载道,急切盼望有一种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制度。因此,高考就在人民群众的热切呼唤中恢复了它的历史地位。
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恢复高考,挽救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可见,高考制度的恢复是中国教育乃至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从社会的角度看,高考制度的恢复,为社会树立了公平与公正的典范,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学习积极性,启动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理念的实践,为政治、经济的各项改革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从教育的角度看,为国家选拔了大量的合格人才,极大地提高了高等教育的质量。
二、我国高考制度的改革
高考制度的恢复,为社会树起了一面公平、正义的旗帜,也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有用之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但不容忽视的是,高考制度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就不断致力于高考制度的改革,以期探索出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科学合理的高考制度。由于高考改革的时间跨度近30年,以下仅从考试内容、考试形式、招录体制三个方面,择其要而述之。
(一)考试内容的改革
“考试内容”是关于“考什么”的问题,对于高考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考试科目的设置问题;二是考知识与考能力的关系问题,或者说由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的问题。[3]
1. 在科目设置的改革上,优化高考科目设置。
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试科目设置分文、理两类。由于高考竞争激烈,导致多数中学高二开始分文、理,按高考科目上课,教学计划形同虚设,造成高中毕业生的知识结构残缺,影响到大学的继续深造。为此,1984年教育部开始研究高考科目设置问题。1985上海开始高中毕业会考与高考科目设置的改革的试验。经过几年的试点后,教育部决定于1993年开始实行分文、理两类的“3+2”科目组。“3+2”模式在选拔人才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共性太强,个性不足。因此,教育部于1998年提出了“3+x”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方案。根据该方案,除语文、数学和英语这三门必考科目外,各高校可根据专业要求从中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个科目或综合科目中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作为“X”提供给学生。“3+X”的本质,是在全国统考的前提下,考试科目多样化,尽量体现高等学校的特殊性和考生选择的特殊性。2007年教育部在批准江苏2008年高考改革新方案之前,先后批准了广东、山东、海南、宁夏等4省区2007年高考改革新方案。[4]这意味着沿袭多年的高考制度将在科目设置方面又将发生较大变化。现以江苏为例,江苏实行“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即“语数外+2门选修测试科目和5门必修测试科目+综合素质评价”。选修测试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1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1门,考生选定的两门选修测试科目之外的五门为必修测试科目。艺术类、体育类考生选修测试科目为艺术或体育专业;如不兼报普通类专业,可选择七门必修测试科目。可见,江苏高考新方案重视基础学科考查,有利于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
2. 在考知识与考能力的关系上,强调素质与能力的考查。
1981年10月,教育部学生司在山东胶南县召开高考研究座谈会,提出了“命题怎样考查学生的能力,以利于克服考生死记硬背的问题”。但一直到80年代末,这方面的改革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1991年国家教委在《关于印发〈高中毕业会考后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会考后的高考,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这成为以后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1999年2月,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考内容的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考命题总体上将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试题设计增加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各考试科目的命题要把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转变传统的封闭的学科观念,在考查能力的同时,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同年7月—8月,教育部先后批准山西、吉林、江苏、浙江和广东于2000年高考试行综合科目考试的试点。其综合科目考试的命题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在中学所学这些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命题遵循现行普通高中相关各科《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利于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考试形式的改革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高考内容的改革必然要求高考形式进行相应的改革。高考形式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考试方法的改进。
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高考基本上是沿用传统的考试方法,其效率低下,标准难控。为使考试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拔人才,对高考的传统方法以及内容进行改革,我国于1985年从美国引进了标准化考试。为创造适合于中国实际情况的标准化考试,在总结我国经验与借鉴外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1985年第二届高考科研讨论召开,会后,原国家教委决定在广东进行标准化考试试验。以后,试验的科目和范围逐年扩大。经过四年成功的试验后,1989年原国家教委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标准化实施规划》,标志着标准化考试研究与试验结束,正式全面进入实施阶段。在我国,推行标准化考试是一种公平与效率兼顾的选择。我国高考由传统的经验型考试推进到现代的标准化考试,也是高考形式改革最重要的成果。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部分省市进行了社会化报名和网上阅卷的试验,这对于考试方法的改进和考试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2. 实施方式的改革。
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普通高等招生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并且都由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命题。1985年起,上海市试行自主命题,这是地方实施自主命题之肇始。继上海之后,北京市也于2002年加入到自主命题的行列。到2006年自主命题的省、市已达16个,涵盖了6大区域,占全国考生的65%,基本形成了“统一考试,分省命题”的格局。“统一考试,分省命题”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中学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为高校选拔高素质人才创造更加宽松的条件。
3. 考试时间、次数的改革。
春季高考自2000年试点以来,先后有北京、上海、安徽、内蒙古等4个省、市、自治区参加。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考竞争压力,并且春季高考为高校扩大招生规模提供了机遇,为学校探索实行学分制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促进学校加快专业改造,促进高校加快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对于考生而言,每年的春季高考无疑也为夏季高考的落榜生增加了一次报考高校的机会。从2003年开始,高考也由每年的7月7日—9日调整到6月7日—9日。据说其主要原因是7月份天气太炎热,不利于考生正常水平的发挥。此举凸显以生为本,尽显人文关怀。
(三)招录体制的改革
招录制度的改革是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招生体制的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在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方面,一直实行“双包”(即包经费、包分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高校招生计划中出现了以国家任务计划为主,委托培养和自费生调节性计划为辅的招生计划形式和录取办法的“双轨制”。之后,随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出,调节性招生计划的比例又有所扩大。1993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高校逐步建立学生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的制度,提出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配套改革的目标,并从1994年开始部分高校招生进行招生计划“并轨”、实行同一录取标准、同一专业实行同样的收费标准、对毕业生实行同一就业政策的“并轨”改革试点。至1997年全国所有普通高校基本完成并轨招生。招生并轨改革有利于学校组织教学,提高了教育质量;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公正,减少了社会不正之风的干扰;有利于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树立起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的观念。
2. 录取体制的改革。
自恢复高考一直到1982年,我国高等学校主要采用“分数或分级录取的办法”,即按照考生的成绩和考生志愿的顺序,从高分到低分分段录取。1983年,为扩大高等学校的招生自主权,在原录取办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投档比例(通常为120%),即招生部门按多于录取数20%的比例向招生学校提供考生档案,录取与否由招生学校决定。以后,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家教委于1987年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决定逐步实行“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录取体制。“学校负责,招办监督”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的自主权,符合教育改革的方向。伴随着录取体制的改革,我国在招生录取制度方面也进行了改革的尝试。从1984年以来,进行了以“考试为主,推荐为辅”的高考招生改革的尝试。[5]作为对高考制度缺陷的一种补救方式,保送生制度自实行以来,对于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选拔特殊人才和优秀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教育部决定于2003年开始在部分高校设立自主招生试点。截至2007年,全国共有59所高校实施自主招生。高校自主招生可以减轻政府的压力和风险,提高高校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还可以给考生更大的选择空间,学生可以通过直接与高校双向选择真正实现自己的志愿,使优秀人才选择到最能发挥自己特长的学科专业。但由于传统录取方式效率低下,加之人情、权力和金钱的介入,损害了高考的公平公正原则。为此,招生部门决定实施计算机网上录取。1998年,天津、广西与部分高校试验网上录取的方式。到2001年,全国31个省(区)、市都实现了网上录取。实行网上录取既有利于维护公平、公正,又可以节省人力、财力,并将带动高校招生考试其他方面的改革。
由上可见,我国高考制度经过近30年的改革发展,已基本成型,并渐具中国特色。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高考制度改革从其组织、实施、类别,到命题评分,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化;高考制度的改革从高考内容、科目设置、录取体制、录取方式等改革,到高考时间等的调整都凸显以人为本;同时,不断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探索出了一系列选拔人才的科学、合理、公平的新机制。
三、我国高考制度存在的合理性
高考制度在我国建立以来,有关高考存废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但大多数人还是达成了如下共识:高考制度是一项评价人才的制度,是一项遏制无效率、昭示社会公平的制度。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衍生了高考制度,决定了其性质与发展规律。因而,也只有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才能决定高考制度的存废。在当今中国,高考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一)高考顺应国际形势
作为一种成熟的考试制度,“高考”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欧美许多国家的高等院校招生,也都把某种考试成绩作为录取的最大权重,如美国的SAT考试、英国的A-Level考试、德国的Abitur考试、日本从1979年开始在全国实行的统一学历考试,等等。这些考试可以称得上是他们的“高考”。作为世界上的“考试大国”,我国高考制度正是顺应了这一国际招生考试的发展形势。
(二)高考符合我国国情
首先,这一制度符合我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中国自秦以后的社会发展,就文化发展取向而言,总体上都是遵循这一理想目标。“秦朝统一中国,造成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局面”,实现了“天下一家”,“两汉、隋、唐、中国文化的最大成就,就是在政治和社会组织方面”,实现了“大统一政治和平等之社会的达成”。[6]正是在这种特定的文化演变时空中,逐步形成了以“维护大统一”、“公平”等为主体价值观的文化传统,并在历代统治阶级的认同和倡导下,“对整个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上和行为方式上表现出很强的指导性和约束性”[7],以至成为一种“无形或有形的架构,从根本上制约和指导着人们的思考、行为以至情感形式和表现方式”[8]。我国传统文化中“维护大统一”的思想,以及科举考试经过长时间的积淀,所形成的对象开放、标准统一、机遇均等、规程严密、择优选才的考试观念,和以“公开公平、竞争择优”为本质精神的价值取向,给人们留下了根深蒂固的影响,使中国人已经习惯和认同了高考制度。
其次,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当前政治体制、经济状况。由于我国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式的政治制度。而考试制度属于政治制度范畴,各种成文法规性考试的创建与实施,都是国家意志、政府行为的体现。因此高考作为治理国家的一种政治制度,必然要与该国的政治制度相吻合,否则就难以维护国家的行政权威,难以实行社会控制、甄选国家所需的人才。再者,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不富裕,属于典型的穷国办大教育。倘若取消高考,代之以其他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其选拔人才的成本将会大大提高,广大老百姓,尤其是低收入群体难以承受。从这个角度说,高考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最后,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当前社会阶层结构。考试不是与人类社会同时产生的。当人类社会出现了强制性的脑体分工,当社会需要从人群中选拔出领导者或者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脑力劳动者的时候,在实践中经过长期探索,才发明了考试。[9]可见,考试在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由于我国社会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一直存在。在这种结构格局下资源相对集中在城市,而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相对落后,阻碍了农村绝大多数人往城市的流动,制约着个体的活动空间。由于每一位中学毕业生及拥有同等学历的人都可以参加高考,所以出身农村的个体通过高考,就可以获得个人生活境遇的改善以及进入城市社会的机会。可见,高考的存在对于社会底层精英的流动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个角度说,高考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四、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设想
尽管现行的高考制度存在各种弊端,但它仍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才选拔制度,有学者说:“高考已成为当代中国最成熟与最权威的人才选拔机制,迄今没有任何一种制度可以取而代之。”[10]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地对其加以改革,但不宜废止。为此,可以进行以下四方面的改革:
(一)科目设置优化
尽管教育部在1998年开始实行“3+X”试点,但从目前实行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省实行的是“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或“3+文理综合+1”,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上述考试模式参加考试,自主选择考试科目的权利十分有限。我国高考科目可以这样设置:“语文”2门(语文Ⅰ、语文Ⅱ):文科考试考语文Ⅰ,理科、术科艺术类考生考语文Ⅱ;“数学”2门(数学Ⅰ、数学Ⅱ):文科、术科艺术类考生考数学Ⅱ,理科考生考数学Ⅰ;“外语”分外语(一)1门(英语)和外语(二)6门(日语、德语、法语、韩语、俄语、西班牙语)。文理、术科艺术类考生必考外语(一)或外语(二)中的任一语种,报考外国语学校的考生必考外语(一)和外语(二)中的任一语种;综合科(文科综合Ⅰ、文科综合Ⅱ、理科综合Ⅰ、理科综合Ⅱ)。文科类考生必考文科综合Ⅰ和理科综合Ⅱ,理科类考生必考文科综合Ⅱ和理科综合Ⅰ,术科艺术类考生必考文科综合Ⅱ和理科综合Ⅱ。还可在高考科目中设立更多的科目类别,如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实践类课程的考试,由考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考。考试科目的设置弹性化,既能全面地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素质结构,又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组织形式多样
我国地区差异大,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完全实行各高校单独考试不太现实,但可以考虑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对统一考试和分散考试的长处兼收并蓄,不断完善“会考+高考”的模式、继续坚持“统一考试,分省命题”的方略和积极开展重点高校联合招生考试试点。会考由目前的分省命题改为全国统一命题,采用标准化,着重水平性,会考成绩按一定比例记入高考总成绩。高考实行“统一考试,分省命题”,以能力立意。联合招生考试由各高校联合命题,以素质立意。各高校在录取新生时可以“会考成绩+高考成绩”或“会考成绩+联考成绩”或其中任何一次考试的成绩来自主选择录取。这样“一统一分,统分结合”,一是能使各地区根据省情和教育的实际,在考试科目、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用好“高考”指挥棒,保证高中教学质量,避免文、理过早分科,促进本地区的基础教育。二是能够充分调动高校的积极性,便于高校有针对性的选拔人才。三是能确保考试安全,减小管理风险。
(三)录取标准多元
目前我国招生制度的选拔方式、选拔范围、录取评价等还比较单一,不太合理。因此要积极探索并建立有助于反映学生综合素质、个性特长和探究创新能力的多元化的考试评价系统和录取方式。可以考虑将高考成绩作为评价录取的依据之一,同时兼顾考生高中阶段学习情况、校长推荐信、教师评语、个性特长等综合因素进行录取,并逐步增加它们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这种做法能较好地避免传统高考“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缺陷,同时也较好地避免了基础教育向应试教育方向畸形的发展,也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到真正优秀的人才。
(四)高校招生自主
当前中国高校介入招生过程的权限十分有限,绝大部分高校基本上没有自主招生权(现在仅有少数重点大学享有相当有限的自主招生权)。让高校自主招生能较好地体现高等学校所设置的专业对考生的某些特别要求,更多地考虑考生对专业的适用性,对个别有特长的学生或个别特殊的专业,高校可以灵活采取各种特殊措施。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0%,高校数量众多,竞争激烈,对自身的声誉也更加珍惜。因此,高校自主招生并不会带来不公正,相反,更加透明、公开、民主的自主招生将促进高校自律,有助于遏止腐败。
总之,高考制度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务实谨慎的精神。现阶段高考制度的改革虽需要怀有理想,但更重要的是立足现实。我们在改革的十字路口应把握好方向,坚持高考并不断地加以改造,为高等学校的发展和民族的昌盛富强选出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2]刘海峰.中国考试发展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345.
[3]中国当代高考史话[EB/01].东营教育信息网:http://www.dyjy.net/.
[4]http://www.hi.chinanews.com.cn/hnnew/2006-11-20/61969.html.
[5]曾仲.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招生制度比较[J].比较教育研究, 2000, (3) .
[6]杨学为, 廖平胜著.考试社会学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95.
[7]王宏维.社会价值:统摄与驱动.人民出版社, 1987:59.
[8]张祥平.人的文化指令.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21.
[9]杨学为, 廖平胜著.考试社会学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6.
高考制度改革 篇9
关键词: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思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招生考试制度为学生成才、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人才纵向流动、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便于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公正,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而高考招生改革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可能一蹴而就。高校如何应对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是值得学习、调研和思考的命题。
一、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彰显选择性教育理念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强调把更多选择权交给学生和学校, 是要实现教育改革从选课到选考的进一步推进。好的教育, 必然是在学生、学校不断选择中实现的。践行因材施教, 尊重学生的选择权, 给学生提供了多种升学发展选择通道, 在统一高考招生、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生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等多种考试招生模式学生可任选。鼓励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 可自主选择选考科目, 实现“考其所长”、“考其所好”;同时大部分科目有2次考试机会, 降低了一次考试的重要性, 减轻学生学习心理负担, 引导学生朝着全面健康而有个性的方向发展。改革招生录取机制, 取消招生录取批次, 只有本科和专科之分, 淡化高校身份, 这样高校可以在提升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下功夫, 从而吸引质量较好, 数量充裕的生源。试行改革试点的浙江规定, 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办学定位, 选择不同类型的考试招生模式, 确定是按专业类还是按专业招生录取;高校还可以根据专业培养需要, 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等。学校2017年将按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软件工程) 、中国语言类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财务管理) 、法学类 (法学、知识产权) 在浙招生试点, 根据专业类培养要求, 有设定选考科目两门或三门或不设定选考科目几种方式。这样做, 对考生来说, 可以增加选择专业和学校的覆盖面, 有助于扩大考生选择权。对高校来说, 既保证了专业培养的必需, 又可使符合该专业的生源相对充足, 有利于招生选拔。为适应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高校逐步实现大类招生是发展的趋势。大类招生, 顾名思义, 按学科大类或专业类招生。新生入学以后, 通过1至2年的通识课程学习, 再按学生意愿按选择专业, 分流培养。大类招生培养能拓宽专业口径, 基础更加扎实, 知识面更加广阔, 具有一专多能和适应性强;同时通过1至2年的按大类培养, 可以避免高考填报志愿的盲目性, 有效地延缓学生对专业的选择, 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动态和市场就业信息。由于现在的高中生对于大学专业存在一些误区, 有的按专业名称认识专业, 并不了解专业内涵, 混淆专业名称而错报志愿情况屡有发生;有的认为只要是热门专业就业前景就一定看好;有的以为录取分数高的专业就是好专业, 其实一般意义上, 专业没有好坏之分, 只有适合与否。这样学生在专业选择上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 同时又符合自身的兴趣爱好, 真正体现了按需培养的原则, 从而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二、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推进综合评价选拔
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重视与高中课程改革相衔接, 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参考条件, 并将具体使用权交给高校。统一高考招生、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和三位一体招生四类考试招生模式均强调评价选拔的综合性, 推进人才评价选拔从单一向综合转变。前三种模式在改革之前的招生考试中已存在, 下面着重谈谈三位一体招生。它是由高校依有关要求确定统一高考、高中学考和综合素质评价三部分成绩按各自权重, 按比例合成。具体合成比例, 由高校根据学校和专业培养目标确定, 其中, 统一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综合成绩的50%。招生当年提前报省教育考试院备案后, 并在本校招生章程中向考生及社会公布, 按综合成绩, 择优录取。在三位一体招生中, 作为报考条件和初次遴选的主要依据之一, 高校可以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特长表现情况、选修课程情况、社会实践情况等多方面提出要求, 或纳入综合成绩;在高职提前招生中, 高校将中学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选拔录取参考, 纳入到综合评价内容;在统一高考招生中, 高校可事先对考生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提出要求, 作为录取参考。
三、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我国高考招生始终坚持以公平为准绳, 长期实行标准统一、内容统一的国家统一高考, 不仅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 满足了社会群众崇尚考试、重视公平的心理, 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和民族的融合。不能不承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在我国, 统一高考招生被认为是最公平的制度, 尽管可能不是最好的, 却是最有效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是高考招生改革的不懈追求。目前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就是要千方百计让所有考生享有平等竞争并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但统招统考的缺陷是“共性多、个性少”, 这种所谓高等教育机会均等和“一刀切”的做法, 实际上不能满足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接受到适合自身的高等教育, 充分感受学习的快乐, 也阻碍了不同个性学生的潜能与智力得到应有的充分开发, 为将来更有效的生活奠定基础, 再加之地域差异、成才环境不同造成的不公平。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中分类考试或多次考试可以极大地减轻考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 也可以缓解一年一次超大规模、极度紧张的考试所造成的压力, 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不合理现象, 形成“分层分类, 统独结合”的多元录取机制, 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更加体现以人为本, 以生为本。当然, 分类考试对公平性的要求也更高, 需要建立和完善包括考生、命题人、考务监考人和阅卷人在内的利益相关人员诚信体系, 做到让社会各方面广泛接受, 维护社会公平公正性和安全平稳实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按教育部十公开 (招生政策、高校招生资格、高校招生计划、高校招生章程、考生资格、录取程序、录取结果、咨询与申诉渠道、重大违纪事件及处理结果、录取新生复查结果) 要求及时全面地向社会公开, 使高校招生工作全程在阳光下运行。同时纪检部门全程参与高校录取工作, 设立举报电话, 自觉接受媒体和社会监督, 形成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监督和自律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和体系, 使高校招生工作始终处于纪检部门全程监督之下。
四、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推进高校教育综合改革
高考制度改革 篇10
对于这一改革, 网络调查投票, 甚至不少专业人士都给予了较高评价。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近年来社会舆论对英语科目在高考中所占权重过 大, 基础教育存在严重的应试英语、功利舆论颇为不满, 各省市在高考改革中, 选择英语科目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已成为“共识”。此前, 媒体报道江苏酝酿中的高考改革方案, 也是将英语改革作为重点, 拟不计入总分而只计等级, 且一年考两次。
我也赞成降低英语权重, 期望一年实施多次考, 让英语教学回归本质, 可是, 却并不赞成目前各地设计的改革方案———社会舆论之所以赞成北京的英语改革方案, 是因为从表面上看, 这似乎降低了英语的权重, 也打破“一考定终身”, 可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 可是, 如果深入分析目前的高考录取规则, 就很难得到乐观的判断。
已经有人开始担心英语分值降低会影响国民英语能力的提高, “弱化”英语。不清楚担心者分析过具体的高考录取规则了么?按照目前的高考录取规则, 在集中录取阶段, 地方教育考试部门将根据学生的高考成绩、结合学生的志愿向学校投档, 学校则在投来的学生档案中进行录取。依照这种录取规则, 英语分值降低, 只是一定程度影响到英语成绩好的学生的优势, 却无法改变学生对学英语采取的“应试学习”态度, 毕竟高考总分一分之差, 都可能影响到最后的录取结果。
事实上, 早在2008年, 江苏就已经在高考中降低了英语的分值, 当地高考总分480分, 英语120分, 占四分之一权重, 语文和数学的总分则为360分, 占四分之三权重, 但这一改革并没有让江苏考生就不重视英语, 也没有改变英语的教学方式。
如果江苏降低英语权重的改革已经成功, 江苏也不至于再设想不计总分, 只计等级的改革了。而计等级的英语改革, 貌似进一步降低英语的权重, 可在集中录取制度中, 如果每校都提出英语等级要求, 势必会把英语等级作为一道新的录取门槛, 结果是一名考生只要英语等级没有达到某校的等级要求, 就失去报考这所学校的机会。
很显然, 所有的问题都出在集中录取制度上。如果维持集中录取制度不变———这一制度的基本特点是, 学校被动接受投档, 自主权极为有限, 考生只能拿到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所有高考改革的努力, 都可能被消解。包括北京提出的高考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这种考试方式, 与美国的SAT考试十分类似———SAT一年举行7次, 考生缴一次费, 一年可考3次, 可以最好的一次成绩申请大学———可是, 录取制度却大不同。
在美国, 大学录取实行自由申请入学制度, 即考生可用最好的一次成绩去申请大学, 大学独立接受申请, 根据考生的统一测试成绩、中学学业表现、大学面试考察综合评价录取学生, 每个考生可以同时获得多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再根据学校的办学声誉、录取专业、提供的教育服务进行选择。简单地说, 就是“多次考试、多元录取、多次选择”。而北京虽然实行了英语多次考, 可这多次考却服务于一次集中录取, 而不是多次录取。结果从“一考定终身”, 变为“多考定终身”。
其实, 我国于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 教育改革 和发展规 划纲要 (2010~2020) 》已经指明高考改革的方向, 这就是推行考试、招生分离, 探索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的考试招生模式, 其核心是考试、招生分离。这直指我国高考制度的弊端, 即“教 (学) 招 (生) 考 (试) ”一体化, 中学的教学、大学的招生都围绕高考转, 对于基础教育, 形成应试教育———考什么就教什么, 教什么就学什么, 这不仅是英语科目的问题, 其他科目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对于大学, 限制了学校的自主招生, 无法招到适合本校的学生。
国外高考制度改革趋势及启示 篇11
【关键词】高考制度;高考;改革
一、国外高考制度改革的三大趋势
(一)统一考试和该校自主招生相结合
综观整个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大学入学考试,基本上都是统一考试与高校自主招生相结合的模式。
美国的教育由各州和地方负责,虽然没有由国家组织的全国统一大学入学考试,但还是有被美国绝大多数大学认可并要求学生参加的、相对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只是它们是由社会上的考试服务机构负责编制试题和组织。这类标准化大学入学考试主要有以下两种:(1)学术评估测验(SAT)。SAT 是一种学术适应性测验,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人们常讲的美国高考主要指SAT。(2)美国高校测验(ACT)。此测验的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此测验的地位与学术评估测验的地位差不多。美国没有统一的招生机构,高校招生享有高度自主权,招生的标准、规模及运作完全是由各校招生委员会自主制定,录取工作由大学自己做主。
日本的高考模式为两次考试:第一次为全国统一入学考试(全国共同学力第一次考试);第二次为各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韩国的高考主要指引进美国SAT 而设立的大学修学能力考试和各大学的单独考试。
英国小学6年,初中4年,高中2年。1984年英国政府规定,中学生初中毕业后要参加GCSE 考试,即中等教育普通证书考试,从而在英国历史上首次实现了全国统一的中学会考标准。通过GCSE 考试后,标志着中学教育的结束。而希望继续进大学深造的学生,继续在高中学习两年,参加普通教育证书高级考试,简称A-LEVEL。它相当于中国的高考,只有在A-LEVEL 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才能被一流大学录取。但录取标准的确定等权力仍掌握在高校手中,高校充分享有录取新生的自主权。
(二)考试内容、方法综合化和考查过程化
在实践中,人们对考试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认识和总结,任何一次和单一的考试内容、形式和方法都无法完整科学的评价一个学生,因此人们综合多方面的考试内容和方法以全面考查。如英、法、德、日等国的考试科目除了统一的必考科目外,考生和大学的自选考试科目也很多;考试形式除笔试外,也增加了小论文、面试、口试、实验等方式;考试内容也是将知识和能力的考查都结合起来。
为了改变“一考定终身”,对学生的考查表现出由结果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的转变。许多国家把中学学习成绩和毕业会考成绩作为招生的重要参考依据。如韩国1980年以后,高校录取就要参照中学成绩,并规定高中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不能低于20%;德国大学入学考查中,高中学习成绩占了总成绩的三分之二。
(三)录取标准科学化
绝大多数国家都不再以一次高考成绩作为大学录取的唯一标准,而是综合大学入学考试成绩、中学平时成绩和社会实践等方面全面考查,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综合素质的培养。如德国大学入学资格的获得,高中成绩占总成绩的2/3,而高考成绩只占1/3。在美国,大学录取新生的依据是综合考评学生的入学考试成绩、高中平时成绩、社会服务活动表现以及学校推荐信等。就像哈佛招生院长在给潜在的申请者来信时写道:“学业表现包括高中的成绩、SAT 或ACT 的考分,对录取委员会来说非常重要。然而,其他因素诸如个人的特长、参与社区的活动、课外活动也很重要。录取委员会会细致地阅读推荐信和作文。在录取过程中,我们寻找的是各方面都优秀的学生,从而确保每年的新生都是充满活力的团体。”澳大利亚首都区大学录取标准是以高中两年的综合成绩加上一次地区的“全澳等级考试”成绩来综合评定学生的大学录取分。
各国高考都力避“分数至上主义”的弊端,通过改革,采取多种方式选拔学生。如韩国目前大学新生录取的途径有:通过大学修学能力考试和各大学举行的自主测试录取,占60%多;通过“特别选考”进入大学的特长生,占35%左右;被大学提前录取的学生,占5%左右。
二、对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几点启示
(一)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限,允许考生自主申请高校
国外的经验表明,大多数的高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学都进行自主招生,以此来选择适合教育培养的学生,保证培养质量和特色;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条件,申请就读适合的高校。这有助于学生全方位的发展,也有助于高校体现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由于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0%,高校数量众多,竞争激烈,对自身的声誉也更加珍惜,因此,高校自主招生不会带来不公正,相反,更加透明、公开、民主的自主招生将促进高校自律,有助于遏制腐败。
(二)改革传统高考制度下的人才评价模式
变革评价形式。应在知识测试的基础上,增加口试、面试、实验测试等评价形式,以利于不同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学生充分发挥;同时,改革僵化的总分评价模式,对在某个科目、某项能力上有特长的学生实施客观的评价;还要在一年中举办多次考试,让学生选择其中最为满意的一次成绩,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模式。
增加评价内容。除了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评价,还要选择恰当形式对其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思想道德素养等多方面进行科学评价;录取过程中,可以把学生的论文、作品、实践报告、学校评语等多项内容纳入考查内容。
延伸评价过程。不仅要对学生在高考中的成绩进行评价,还要对考生整个或较长阶段学习生涯进行科学的判断和把握,注重学生的发展和变化,会考的成绩、高中历年的成绩单等应纳入考查范围,以此保证评价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1]杨光富.美国高考制度的三大特色[J].中小学管理,2003,(5):55,56.
[2]刘学伟.法国高考制度改革简介[J].教育与职业,2003,(11):56,60.
[3]伊怀杰.以色列的高考制度[J].语文教育与研究,2000,(15):18.
高考制度改革 篇12
一、从制度视角下讨论减负增效, 促进新课改实施的原因
1. 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 制度更具有根本性。
格雷斯认为, “当前教育中的许多问题和危机, 其实都只是教育政策 (制度) 在深层历史结构以及意识形态的外在矛盾表现。”[3]深入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 推进新课改, 必定要求人们要有意识地关注教育制度, 关注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2. 制度化的思想更具有实际意义。
思想只有落实到制度设计和政策层面上, 并由此作出制度创新、制度安排, 才能够更好地改变和推进社会发展的进程。
3. 制度是认识事物发展的重要标志。
比如是实施素质教育还是实施应试教育, 是稳步扎实地推进新课改还是敷衍了事, 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所做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就可以判断出来;从一些主要的相对比较具体的制度, 比如评估制度, 也可以判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程度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
4. 真正的教育变革必定要落实或者体现在学校变革上, 而
学校变革本身以及学校的办学效率和教育质量的真正提高依赖于合理的制度安排和良好的制度环境。约翰·E.丘伯和泰力·M.默在《政治、市场和学校》一书中写道, “所有的学校都在适应其所处的制度环境的过程中发展了自己的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又反映了它所适应的制度环境。不同的制度管理体系, 总是支持一定形式的组织结构而抑制其他组织形式的发展。”而在个体的层面上, “不同的制度以不同的方式影响 (缩小或扩大) 个人的选择”, 从而影响到教育改革的进程、发展, 甚至直接影响到教育改革的成功与失败。因此, 要想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只能改革学校运行的制度。“如果……想建立优效学校, 他们必须首先创立新制度, 影响‘个体’的选择, 从而顺理成章地促进而不是抑制优效学校组织的建立。”[4]
5. 学校变革困难的深层次原因是作为组织的学校受制于制度逻辑的约束。
“学校在巨大的变革压力面前表现出了很强的稳定性。新制度主义认为, 学校作为组织是生活在组织域中的, 因此就受制于制度逻辑的约束。而学校变革到了一定阶段之后就必然试图突破制度逻辑对它的限制, 但制度逻辑是高度稳定的。因为制度逻辑的形成是‘集体行为’, 单方面的改变很难成功。制度逻辑可以自我‘神化’, 从而免于理性的质疑和冲击。个体往往无法意识到制度逻辑对自己的影响, 因此制度逻辑很难被有意识地纠正。这是造成学校变革困难的深层次原因。”[5]
教育制度作为一种独立于个人意志的非人格化的机制影响并维持着教育秩序, 正如知名学者钱理群所说:“教育的问题应分两层:一是教育制度问题, 二是教育理念问题。”[6]教育理念是从规律的角度理解教育, 而教育制度是从运作的角度诠释教育。对新课改而言, 教育制度更是其成功与否的关键。真正的课程改革必定是观念与体制的同步变革。但是当前新课改的实际运行情况并非如此。
二、目前中国现行教育制度带来的弊端
中国效益优先——非均衡发展的教育财政政策、集权统一的课程管理体制、“测验本位”取向的教育评价制度、权力主义的学校管理等制度性缺陷, 严重阻碍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中国的教育制度选择的是效益———非均衡发展的发展路线和培养“尖子”的精英教育模式。
层层设置的重点学校制度更加剧了基础教育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 导致了地区间、学校间差距的扩大。对新课改而言, 一方面城镇重点学校为了保持高升学率以维护其“声誉”和既得利益, 另一方面也出于对改革风险的疑惧和对娴熟的旧的教学模式眷恋不舍, 对新课程缺乏动力与热情。在具体的监管层面上, 国家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缺失, 教育评价制度严重滞后。推进课程改革, 需要建立一个国家、地方和学校在教育质量评价上各司其职的评价系统, 但一直以来, 中国教育评价的组织和管理未能得到应有的加强, 国家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缺失。教育质量被狭隘化为学生的考试成绩, 导致考试成为教学活动乃至整个教育的核心。正因为目前没有建立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在学校层面也没有形成学业评价或课程评价与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相匹配, 真正发挥评价对教师、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的局面。“考、考、考, 老师的法宝, 分、分、分, 学生的命根”的状况并没有得以根本改变。
周兴国将课程实施中存在的学校管理制度与课程的教育理念相互冲突的现象称之为“理制冲突”现象。主要表现为:素质的理念与突出知识传递的教学管理制度之间的冲突、发展的理念与基于结果的评价制度之间的冲突、教育交往的理念与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之间的冲突等等[7]。不仅造成现实生活中的教师面临着个人已经确立的内在教育理念与对其行为具有外在约束的规范遵从之间的选择性不适应, 而且造成学校管理制度系统结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矛盾或不一致问题。
就新课改的推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体制因素。当前相关的制度存在不合理性而明显阻抑了新课改进一步发展的方面还很多, 具体如教师教育制度、教育监察制度、教师任用制度、教育评价和管理制度等等, 这些方面存在的许多不合理之处或缺陷构成了新课改的体制性障碍。
三、新课改遭遇体制性障碍
1. 素质教育的推进目前还仅仅限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没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政策体制。
“地方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校长、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责任体系和规范要求还不够明确, 缺乏必要的工作考试机制和表彰激励机制。就教育内部而言, 推进课程改革力度较大, 但与之相配套的考试评价制度和教师培养培训还没有跟上, 尤其是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等措施还不尽完善。”[8]
2. 教育制度自身的特点。
第一, 教育制度常常落后于教育生活的发展, 而教育制度一旦形成, 就获得相对独立性与稳定性。第二, 教育制度相对于教育来说具有抽象性。教育制度无论怎样具体, 都只能是原则性的, 还有待于实施时的具体解释与掌握。有些制度设计本身是好的, 可实施时的具体解释与掌握不到位, 实际执行起来就变了样。第三, 教育制度作为一个系统存在, 总是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某种内在裂隙。这种先天性的内在缺陷为新课程的发展预设了种种“壁垒”, 为教育秩序的僵化埋下了“祸根”。因此, 新课程的实施需要一系列教育制度的重建或者确立。但任何教育制度都会存在着不完整与欠缺, 教育制度绝不是一劳永逸地都有利于人的自由发展和教育发展, 这是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没有一种制度体系是十全十美的。正如民主制度不能充分完全地体现和贯彻公共政策, 市场也不能实现完全竞争和选择的理想”[4]。同时, 由于体制创新的过程关涉多方面的因素, 特别是关涉利益和权力的再分配, 因而实施起来必定困难重重。纵然如此, 我们仍应坚持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 要形成“改到深处是制度”的共识, 推进新一轮教育制度的创新。
四、教育制度的创新———云南省大胆推进中考、高考制度改革
1. 强化制度意识, 讲究系统与整体的方法, 进行制度的调整与创新。
改革教育制度, 不仅意味着教育公共权力的解构与重建, 更重要的是, 与已经进行的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 教育制度的改革影响面更广, 影响度更深。因此, 进行教育制度的改革, 需要有改革的整体意识和对教育系统的洞察, 如此才能够有所作为。“最有成效的策略不是对既有教育制度的彻底抛弃, 而是在现实基础之上寻求建构新的教育制度。”[9]在云南省加强学校现代管理工作会议上, 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宣布了云南对中考、高考进行改革的这一消息。他强调, 云南学校要立足建立以师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管理制度, 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会解题的学生, 而是培养具有幸福生活能力的学生。中考、高考制度的改革, 是教育厅为全省中小学校“松绑”, 落实现代教育理念, 建立符合现代教育的管理体系和制度的基础措施之一。省教育厅根据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和近几年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 结合云南省实际, 制定了《云南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试行) 》, 进一步完善全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与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同步实施, 为深化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 创造必要条件。
2. 抓住教育制度创新的重点, 构建新型的政校关系, 确立并准确定位学校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角色。
新课改走到今天, 迫切需要制度上的突破, 教育制度变革不仅在于制度的调整与创新, 还在于转变政府的教育行政职能, 以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学校专业发展, 将学校引至独立的学校行政、自主发展、自我激励及自主维持的体系上, 不断促进学校发展。建立并实施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 (评价制度改革) 。它是全面衡量初中学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是否达到毕业要求的水平考试, 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和引导义务教育学校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科学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自2009年实施中考制度改革至今, 云南省又将在2012年实施高考制度改革, 同样引入高中生学业水平考试。
3. 进行系统的梳理, 着手具体的教育制度建设与改造。
就学校管理制度与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相互冲突而言, 存在几种不同的情况:其一, 制度缺位, 即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造与创新滞后于课程的教育理念的确立, 致使整个教育实践缺乏制度跟进, 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相对应的学校管理制度存在着缺失现象, 比如国家教育质量监测体系缺失。其二, 制度错位, 虽然有制度, 但在执行与实施中走了样, 学校制度的改造与创新并不是以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为依据, 而是以某些非课程的或非教育的理念为依据, 立足于追求课程的教育理念之外的利益。其三, 制度超前, 不符合实际情况。比如, 无视中国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 统一在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等等。因此, 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制度建设的当务之急是, 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力量全面地梳理学校内部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结合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进行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与变革, 解决好学校管理制度与新课程理念之间存在的矛盾、脱节和错位等问题。
云南省实行初中学生、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是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突破性环节, 是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以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为依据, 按照“综合评价、择优录取”的原则, 逐步采用差额投档、比例投档等办法, 充分保证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选择权。2012年的高考也选择同样的办法, 在高考录取上必须将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此次改革的着眼点是减轻学生心理、课业、经济负担, 建立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 有利于学生潜能的评价和培养, 有利于改变中考、高考一次考试定终身、使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的机制。
新的评价体系坚持了评价标准的综合性、评价过程的动态性、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做到科学地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 从而正确地引导学校从宏观上、机制上树立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引导教师自觉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要求, 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这时“减负”才会水到渠成。素质教育才不会流于形式, 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学校推进素质教育, 打破知识的一统天下, 教师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各种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即使知识性的学习方式还占据着主导地位, 但是素质教育的结果对知识性的学习有很好的调剂作用, 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同样的学习任务可能不再感到是沉重的负担, 甚至根本上不认为是负担了。
由此可见, 解决中国中小学教育中的减负和素质教育问题不能简单地做加减法, 必须在教育制度上深化改革, 加大力度, 才能使两大难题大大缓解, 其负面影响被控制在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石鸥.责任分担对学生负担和课程改革的影响[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1, (3) :31-35.
[2]王艳玲.论课程改革中的家长参与[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6, (1) :23.
[3]Grace, G.School leadership:Beyond education management[J].London:Falmer Press, 1995:5.
[4][加]莱文.教育改革——从启动到成果[M].项贤明, 等,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63.
[5]柯政.学校变革困难的新制度主义解释[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 (1) :42-54.
[6]李崇爱.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的教育制度缺陷及其阻滞[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 (10) :62-64.
[7]周兴国.新课程实施中的“理制冲突”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 2005, (17) :9-19.
[8]袁祥.应试教育倾向还没有从整体上改变[N].光明日报, 2006-04-28 (007) .
【高考制度改革】推荐阅读:
改革高考招生制度07-28
21世纪教育研究院 《以招生录取制度改革为重点,推进高考制度改革的建议》09-24
高考制度08-16
日本高考制度07-14
统一高考制度08-20
印度高考制度10-03
高考制度利弊07-26
古代监察制度高考历史08-14
美国高考升学制度报告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