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课程(共12篇)
经济学基础课程 篇1
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主要是依靠高素质的人才, 特别是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现今国家发展的根本, 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环节, 是高校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此,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了研究和实践。
1 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
关于创新型人才培养, 是要把培养人才的综合能力作为培养的重要方面, 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突出培养人才在相关领域的创新能力。德国教育家威廉·冯·洪堡也曾经提出, 创造力的培养是大学教育的重点。那么, 我国高职院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除了强调要有较强的实践技术和专门技能外, 还要突出培养人才的创新能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多种途径, 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以学科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以课外科技活动为中心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和以校外实践为中心的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本文主要以第一种类型探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以《经济学基础》课程为例, 在分析现有教学现状后, 结合创新能力组成要素, 以各要素的发展促成创新能力的发展, 提出一些教学改革建议。
2 大学生创新能力内涵
根据当代人本教育观点, "创新能力"可以分为"特殊才能的创新"和"自我实现的创新"两种。"特殊才能的创新"通常是指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等特殊人物表现出来的创造性, 它可以产生出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事物。而"自我实现的创新", 则是指开发的可能性, 自我潜在的能力在这一意义上的创造性, 是个体本身产生出自身特有的个性活动的创造性, 是每个人都具有的。高等教育突出强调"自我实现的创新"就是不要求所有学生都按统一标准达到同一发展水平, 而是使受教育者在其本身已有的发展范围内得到充分发展。对大学生来说, 创新能力就是在巩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研究而获得新知识、取得新的突破和新的成果的能力。
3 创新能力的要素
创新能力主要由知识经验、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实践这四个要素组成, 要培养一个人的创新能力就要从创新能力组成要素入手, 以各要素的发展促成创新能力的发展。
(一) 知识经验的积累。知识是对客观世界实践的结果, 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包括对事实、信息等方面的理论阐述和在经验中总结出的实践技能两个方面。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石在于是否具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 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都是构筑在丰富的知识基石上的。合理的知识结构, 需要具有某一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 而且所具备的知识不是一堆杂乱无章的知识零件, 而是有其一定组合机构, 也就是知识的系统性, 另外还要达到一定程度的知识广博性。
(二) 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 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 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 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它主要是通过在正常逻辑思维基础上运用超逻辑的思维 (不说"非逻辑", 是要强调这种思维并不与逻辑思维相矛盾) , 如类比、联想、想象、直觉、灵感、求异等所获得的。所以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时, 既要充分挖掘其逻辑思维, 又要充分挖掘其超逻辑思维, 这是创新的关键。
(三) 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包含创新意识和创新个性, 是指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 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包括创新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的形成和培养。培养创新个性就是培养有利于创新的个性人格特征, 如独立、自信、勇于探索、敢冒风险, 敢于挑战权威的个性。
(四) 创新实践。个体要实现自己的创新活动, 在运用某种工具把设想表示出来后, 还要通过实践活动让设想变成现实。大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最终都将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检验。因此, 实践活动, 特别是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技能及实现创造目标的手段和桥梁, 是培养创造能力的重要环节。
4 经济学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4.1 教学内容多与学时少的矛盾
经济学内容十分丰富, 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部分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以及分配理论等内容;宏观经济学部分则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和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每个部分又包含较多的相关概念、理论、模型和公式等内容。但是由于总学时只有54的限制, 根本不可能将经济学所有内容面面俱到的教授, 只能挑选重点章节授课。虽然本学院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指引该课有18学时的实践, 但鉴于要讲授的内容太多, 通常都是压缩了实践学时, 腾出更多学时用于理论教学。
4.2 学生数理基础知识薄弱
经济学是一门由经济变量关系联结在一起的具有很强逻辑关系的学科。一般要通过大量图形和数理实证分析, 以及用经济学特有的专业术语去理解整个经济学原理。高职国贸专业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大多人数理知识基础薄弱, 不少学生在数学计算、推导等方面具有一定困难, 不能在短时间内理解相对抽象的经济理论、模型。学生的学习热情从刚开始的高涨慢慢地随着知识难度的加深而下降。教室里的"低头族" (低头看手机、其他书的学生) 久而久之逐渐多起来。
4.3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 无法满足培养目标需要
课堂上基本采用了多媒体教学, 用PPT课件演示, 有时会用到视频辅助。多媒体教学的好处是信息量大。但教学上仍然是按照传统的一章一节的讲授, 偶尔会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 通过案例分析。虽然这种方式不属于太落伍, 但对于理论性、逻辑性如此强的专业基础课程, 要想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仅仅如此是不够的, 必须要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才能最终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
4.4 考核方式传统, 不合时宜
由于经济学基础课程知识内容丰富, 理论性强, 一直以来都是以笔试闭卷形式考核。考虑到学生的能力问题, 考核题目也没有完全做到运用经济学知识、理论来分析解释经济现象, 为了降低难度, 其中有些题目还是考学生的死记硬背。这样的考核方式不能很好的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经济学基础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是否能运用经济学基础的基本原理, 分析、解释市场经济中常见的一些经济现象,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5 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的设想
5.1 立足课程目标, 突出经济学思维和分析方法
知识经验的积累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只有在掌握了足够的专业基础知识, 才能在某一领域形成创新意识。因此, 要立足课程目标, 即学生能够掌握经济学基础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运用经济学基础的基本原理, 分析、解释市场经济中常见的一些经济现象, 理论联系实际, 重组教学内容, 突出经济学思维和分析方法。以供求分析、最优化分析、边际成本分析、成本收益分析、机会成本分析等原理与方法为核心, 对产品市场均衡、消费者均衡、生产者均衡、企业利润最大化理论、成本理论、国民经济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进行整合构建。创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超前性和新颖性, 教学内容的新颖性、时代性、开放性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内在要求。经济学案例需要紧跟时代脉搏, 与现实情况不符的假设不应该出现。如案例里商品的价格、银行利率等都是要能体现实际情况。各项中国与外国的宏观经济数据要能反映最新的情况。课程内容融入最新的财经新闻热点, 让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 理论联系实际。由于学生生活的环境主要是在学校, 所以所举的例子最好是发生在学生身边周围, 他们容易联想到的, 从而才容易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5.2 多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个性
课堂教学需要接受学习为主, 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并解决问题, 即教学方法上可使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任务驱动式等多种方法交替使用。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前布置学生预习的任务, 让学生先课前消化一些简单的概念, 课堂上只突出重点难点讲解, 并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一步步推导出结论, 授课内容少而精, 留出更多时间给学生实训, 从而达到理论结合实践。这时需要同时做好学生完成预习任务的表现成绩记录。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创新型的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笔者所在学院在信息化建设上已取得一定成果, 并在CRP系统上建立了"空中课堂", 教师可以将课程相关资源上传到"空中课堂", 学生自行下载或直接点击链接打开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习, 从而使专业知识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扩充。另外, 还需要根据所教授班级专业特性, 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以增进教学效果。国贸专业学生今后的职业主要是从事外贸跟单、处理进出口业务等, 需要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教材上可以选择有中英双语的教材, 课堂上也要在适当时候采用双语教学, 使学生在学习经济学专业知识的同时, 接触认识相关专业英语, 积累外语词汇, 提高外语能力和外语应用水平。
5.3 改革考核方式, 注重用所学知识理论分析经济现象以及平时表现性评价
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将学业成就评价与表现性评价相结合。任何一种考核方式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引导和约束作用。为了引导学生平时积极参与到教师设计的预习任务、实训中, 预习任务和实训作业的完成占总成绩的30%, 平时表现 (出勤、课堂提问、课堂讨论) 占20%, 期末笔试成绩占总成绩50%, 期末笔试主要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理论分析经济现象。经过平时经常性的实训训练, 活跃了思维, 学生完全可以应付理论联系实际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和考评标准改变后, 有效地避免了全部闭卷考试造成学生死记硬背、高分低能的现象, 引发了学生学习观念、态度和方法的转变, 增强学生学习创新的自觉性, 更注重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 同时使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昌明, 赵传栋.创新学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9.
[2]李越, 孙枕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2.
[3]段成芳.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管理改革[D].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4]李蕾.创新能力的四要素及其培养途径[J].职教论坛.2004.
[5]何勇向.论创新能力的培养[J].2005.
[6]蓝晓宁.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内容构建之思考[J].2013.
[7]席新明.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技术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2011.
经济学基础课程 篇2
执笔人:智萍利编撰日期:2009、8、20
一、课程概述
课程类型:A类 课程性质:必修 计划时数:45学时 学分:3学分
实践课时比例(%):0 是否职业基础课程:是
教学对象:三年制高职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学生经济学基础是财经类各专业必修的共同基础课,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课程旨在经济学基础知识的介绍和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财经类的专业课程及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分析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知识,即根据实际情况有分析地把这些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二、教学内容描述
本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总体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工具与方法、理论运用和政策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市场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行为理论,市场理论,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等等。
学完本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后,应达到下列要求:学生对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能够有比较全面系统的认识和正确掌握,并初步具备经济学的科学思维方法;学生能够运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有关原理,解释和探索本专业领域内的相关问题,紧密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主要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
第一章 经济学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经济学发展史,初步了解稀缺性与资源配置以及经济学基本的定义、假
设、分析方法等,理解经济体制、价格机制,在此基础上了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理解经济生活中会经常遇到的“经济学十大原理”,为进一步学习经济原理做准备。
第一节经济学的科学内涵
第二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经济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经济学的含义,两个基本经济模型,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教学难点:经济学的含义,经济学的十大原理、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需求、供给、需求理论和供给理论的定义;供求相互作用如何决定均
衡价格和数量
第一节 需求原理
第二节 供给原理
第三节 均衡价格及其应用
第四节 弹性理论
教学重点:需求、需求定理、供给、供给定理、均衡变动、供求定理、需求价格弹性
教学难点:需求、供给的形成及影响因素、均衡变动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基本分析方法
第一节 欲望与效用
第二节 基数效用论
第三节 序数效用论
第四节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教学重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无差异曲线;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教学难点: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无差异曲线的特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总产量、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含义及其关系;理解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第一节 生产函数
第二节 短期生产函数
第三节 长期生产函数
第四节 成本与收益
教学重点:短期生产函数;长期生产函数;短期成本分析和长期成本分析 教学难点:长期生产函数;短期成本分析
第五章 市场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竟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四种市
场结构的特征;
掌握:不同厂商的市场均衡条件及厂商的目标选择
第一节完全竞争市场
第二节 完全垄断市场
第三节 垄断竞争市场
第四节 寡头垄断市场的厂商均衡
教学重点:完全竞争市场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短期均衡
教学难点:关门点、完全垄断市场的短期均衡
第六章 生产要素和收入分配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为什么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
掌握:在完全竞争情况下的要素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曲线。
第一节 要素需求函数
第二节 劳动与工资
第三节 资本与利息的决定
第四节 土地与地租
第五节 企业家才能与利润
第六节 收入分配的衡量标准与政策
教学重点:生产要素市场价格决定
教学难点:生产要素市场价格决定
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及核算方法、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及乘数原理。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
第二节 消费、储蓄和投资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四节 乘数原理
教学重点: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决定、乘数原理 教学难点: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乘数原理
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经济增长的含义。掌握经济增长的源泉与模型分析。能说明乘数效应原理及分析。
第一节经济增长
第二节经济周期
教学重点:经济周期及成因
教学难点:经济周期及成因
第九章货币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货币市场均衡及其理论的应用。
第一节 货币及其职能
第二节 银行体系
第三节 货币的供求及其均衡
教学重点:货币市场均衡及其理论的应用
教学难点:货币市场均衡
第十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的含义及其相关计算;识别失业的类型。
第一节 失业
第二节 通货膨胀
第三节 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关系
教学重点:失业理论、通货膨胀的经济根源、教学难点: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财政政策的内容与运用;
掌握: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概论
第二节 财政政策
第三节 货币政策
第四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教学重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教学难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第十二章国际经济与贸易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和官方储备项目;掌握: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国际贸易及其发展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三节 国际收支的均衡
教学重点:汇率制度、国际收支平衡表
教学难点:比较优势和资源赋予学说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与本课程教学相衔接的课程,先修课程有:《高等数学》;经济现象错作复杂,经济运行是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建立经济模型十分系经济问题的主要方法,这就需要数学工具尤其是微积分知识作为学习该课程主要基础。
该课程又是经济管理专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注重经济管理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解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建立起经济学的基本思维框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后续专业课程如《国际贸易》、《市场营销》、《消费行为学》、《财务管理》等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五、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经济学基础》.邱景忠主编.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主要参考书:
1.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第16版)》.华夏出版社
3.《经济学基础》.吴志清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
4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缪代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5.《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六、教学与考核方法
1.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以“讲练结合”为原则,采用师生问答、专题讨论、小组分析、个人独立思考等多种形式,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加强理解,提高思考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在课外收集与课程有关的资料,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经济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考核
考核是教学效果的检验。要以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主,除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外,要考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核比例:平时(20%)+期末(80%)
经济学基础课程 篇3
摘要: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都将《经济学基础》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适应高职教育的高速发展,本文就这些存在的问题做了浅显的分析,并针对问题拟定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教学改革
《经济学基础》,是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笔者作为一名高职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对该门课程提出一些教学改革思路,试着和读者分享下自己的看法。
一、从目前的高职教学来看。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材的选用存在误区。目前很多院校教学计划及教材基本上源自普高教育模式,理论教学比重较大。比较众多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大纲和教材,其中大部分虽对普高的计划和教材局部有所修改,强调了实践性,但框架上仍然脱不开普高计划和教材,对我们实际教学来说太偏重理论,不太实用。
2.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手段较简单。教学方法匮乏,缺乏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经济学基础的教学往往以理论为中心,教学方法单一,虽说也有案例教学,但互动教学显得应用不足。对学生来说只能凭自己的想象力去掌握,导致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对课程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果不好。
3.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动手能力。经济学属于理论性课程,平时的教学中缺乏实习实训基地和实习平台。传统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学生就算了解了经济理论,但遇到实际的经济问题时不能理论联系实际,对特定的问题不能做相应的分析,变通能力差,很难全面系统规范的掌握经济学基础知识。
4.缺乏双师型教师。在师资队伍方面满足不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业务操作能力。可是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教师都是大学毕业后就进入高职院校做老师,对社会对企业不了解,大多数只能沿用书本上的案例,讲起课来只能是纸上谈兵,对学生说服力不强,教学效果也不好。
5.日常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挂钩不紧密。对高职教育来说,职业资格证书是以职业资格为导向的社会考核,既是检验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毕业生是否具有实用型人才素质非常重要的标准。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老师并没有把教學与考证结合起来。很多学校也没有制定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的相关制度,导致学生只学课本,与职业技能相脱钩。
6.考核方式陈旧。很多学校对于经济学基础这门课程仅以传统意义上的一次性闭卷考试方式去衡量。这样对于学生来说仅仅需要通过期末时的临时性记忆与生搬硬套就可以搞定这门课程的考核,这样对学生综合性掌握整个课程的体系与具体的理论细节无甚帮助,更不用说对理论知识的活学活用了。
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
1.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选用或自编合适的教材。经济学基础是一门基础课,包括微观和宏观两部分,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经济学基础课程应该重宏观,轻微观,这点不同于普高的教学目标,因此教材选用方面要量身定做,注重实用性,案例丰富,方便学生理解,还要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应地设置教学目标,使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能与时俱进。
2.丰富教学手段,强化案例教学。多层次的案例教学在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占有极为突出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它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避免青少年常犯的开小差的毛病,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让学生能快速掌握重点、难点知识,做到理论与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
3.深化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高职院校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实训、实习相结合,包括学前熟悉,学后练,练后在学,进行工学交替,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可以在学院多建一些模拟实训室,甚至真实的商业环境,让学生可以将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经营管理中去。
4.强化教师培训,让教师挂职学习。针对高职院校教师双师型素质的教师比例偏小,为适应不断变化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提升理论素养。另一方面也要增强实际生产管理经验,到实践中锻炼。
5.注重“双证”教育,提高学生双证通过比例。学生一方面通过在校时间学习获得大专毕业证书,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积极参加学校或社会组织的相关职业培训,通过国家组织的相关考试,获得相关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如初级经济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得到社会的认可。增强就业竞争力。
经济学基础课程 篇4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经济学,教学内容模块化,《现代经济学基础》
大学本科教育的任务之一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专业课之外开设公共选修课让全校学生灵活选择是一个基本做法。但公共选修课的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的特性, 以及学生的基础不同、选课目的不同, 造成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方面往往难以取舍。本文提出了公选课内容选择的三个原则以及教学内容模块化的方法, 应用于《现代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
一、教学内容选择原则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任何一门课程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需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的不同, 综合考虑学科要求、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三个方面, 也就是要兼顾三个基本原则。
(一) 三个基本原则
一是基础性原则, 关注本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关键知识点, 将这些内容传授给学生, 也就是“学科体系有什么就教什么”。目的是将已有的知识结晶高效传授给学生, 这是教育存在之根本原因, 也是传统教育所采用的主要原则。
二是针对性原则, 即考虑到学生的需求, 根据学生的关注点去安排教学内容, 也就是“学生要什么就教什么”, 这是一种拉动型教学。这条原则考虑到教育要满足的是学生的需求, 这往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是实效性原则, 即考虑到社会的需求, 当前社会要求学生具备哪些知识和能力, 教学中就重点传授哪些内容, 这也是一种拉动型教学。这条原则考虑到教育的最终服务对象也就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使得培育出来的人才更能适应社会。
不同性质的课程遵循的选择原则的优先级是不同的。专业课必须首先考虑到基础性原则,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搭建本学科的理论框架。公共选修课则更应该关注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现代经济学基础》内容选择的具体原则
公认的现代经济学的发端是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出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现代经济学蓬勃发展, 现已成为一门规模庞大、分支众多、体系严谨的社会科学领域。因此, 《现代经济学基础》公选课的内容选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基于基础性原则, 《现代经济学基础》公选课的核心内容应该是新古典经济学。虽然经济学门派林立, 但新古典经济学是主流, 具有主宰和服务其他各经济学分支的基础性地位。新古典经济学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资源配置问题, 核心是亚当·斯密提出的天赋自由和“看不见的手”的理论, 保罗·萨谬尔森提出的均衡分析和最大化分析是最主要的分析工具。
基于针对性原则, 《现代经济学基础》公选课的内容选择上要考虑学生的需求情况。学生学习需求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课间随谈来获得。问卷调查在第一堂概论课课后进行, 概论课讲述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基本框架, 在课后对全体选修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并回收分析, 了解学生选修本课的目的、感兴趣的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基于实效性原则, 《现代经济学基础》公选课的内容选择上, 要反映当前社会需求和热点, 主要体现为所讲授的内容要有助于学生解释和解决当前的一些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
二、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
教学内容的模块化借用了计算机科学中的概念。计算机科学中模块化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 模块是可组合、分解和更换的单元。教学内容的模块化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方面各模块自成体系, 能够解释或者解决一类特定问题, 另一方面各模块之间有一定接口, 能够根据需要灵活组合。
(一) 模块化设计的基本方法
各模块的划分要以基础性原则为首要原则, 反映学科清晰的结构和完整的理论框架。教师要整理出一个主线, 揭示出不同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 让学生对学科的知识体系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
每个模块的具体构成则要综合考虑基础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三个基本原则。每个模块自成体系, 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 有始有终, 从描述现象, 到提出概念, 到通过归纳或者演绎得出方法, 目的在于能够解释或者解决这类问题, 最后还要能够将概念和方法应用于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中。每个模块涵盖三部分:导入部分, 核心部分和拓展部分。导入部分以故事或者时事创设出一种学习情境, 核心部分包括关键概念和基本方法, 拓展部分包括引申概念、新闻时事和典型案例。
(二) 《现代经济学基础》的具体模块划分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现代经济学基础》公选课计20学时, 7次课。遵循基础性原则, 把握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特点, 将教学内容划分为8个模块:模块一是自利、合作、协调制度;模块二是分工、交换、市场经济;模块三是消费者、生产者、价格理论;模块四是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市场均衡;模块五是现实中的市场;模块六是经济增长、投资、货币;模块七是经济衰退、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模块八是国际贸易、汇率、开放经济。其中, 前5个模块关注微观经济学方面的内容, 后3个模块关注宏观经济学的内容。
三、基于模块的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的最大优点是实现了一种在保持学科体系完整性下的灵活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和社会需要来组合教学内容, 同时, 教师也可以基于模块采取适宜的教学手段。
(一) 教学内容的动态调整
课程的总体把握方面,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针对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 动态组合教学内容。
首先是各个模块的课时比例可以随机调整, 教学中是以微观经济学部分为主还是以宏观经济学为主, 是以基本理论为重还是以实践应用为重, 教师要根据针对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做出选择。例如, 在某一学期, 根据问卷调查了解到学生希望探讨一些现实中的价格问题, 比如房价过高问题, 汽油价格调节问题, 那么, 课时可以更多放在模块三“消费者、生产者、价格理论”和模块五“现实中的市场”。
其次是每个模块的内容深度可以相机调整, 教学中只是涉及该模块的基本内容部分, 还是深入到该模块的拓展内容部分, 教师要根据针对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做出选择。例如, 在2010年年末, 全球金融危机出现了新的变化, 各国采取了一些新的干预措施, 比如我国加息, 美国却执行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 为什么两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如此不同?这一则令人感兴趣的时事, 涉及模块七“经济衰退、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容, 教学课程中可以增加该模块的内容, 较深入地探讨货币政策的传统手段以及新手段。
(二) 教学内容的灵活导入
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首要任务, 教学内容的导入方式往往起着关键作用。根据模块的不同特点, 我们可以采取灵活的导入方式。
偏重理论的模块, 可以采取故事导入法。故事应该言简意赅, 能够形象描述出一种问题情境, 从而诱发学生思考。例如, 在模块二“分工、交换、市场经济”中, 设想一个孤绝的荒山上, 两个人拥有不同数量的食品和水, 一个水多食品少, 另一个水少食品多, 都不能得到满足, 若存在一个中间人帮助他们实现交换, 每个人的际遇都得到改善, 以这样一个小故事导入关于交换、交易成本、商业中介的有关内容。
偏重应用的模块, 可以采用时事导入法。时事应该是当前热点问题, 或者关系到人们的切身利益, 学生有深入探究的意愿。例如, 2008年金融危机中, 美国政府拟出台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 却有100多位经济学家联名致信国会反对该计划, 在模块七“经济衰退、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中以这则时事为引子导入宏观经济学非凯恩斯主义的各个流派的观点。
(三) 教学内容的合理展开
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建构主义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 是意义的建构者, 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围绕每个模块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采用以故事或者时事为引子、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法来合理展开教学内容。首先是该模块的导入部分, 先创设情境, 教师根据本模块的主题内容编制故事或者选择时事, 结合多媒体手段展示给学生, 再聚焦问题, 从情境出发提出问题, 问题要具有情境性、真实性、开放性。然后进入该模块的核心部分, 主要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学生作为主体, 在教师的引导下,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充分互动, 通过材料阅读和课堂讨论, 共同寻求对于问题解答, 归纳出本模块的关键概念和重要原理。最后是该模块的拓展部分, 一般结合生活经验和热点事件, 以学生为主导来解释或者解决问题, 并且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咨询专家、相互讨论深化学习。
基于这样一个过程, 每一个模块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的不断思考过程中, 如同剥笋一样层层展开, 最后展露出其核心。通过每一个模块的学习, 学生不但掌握了一些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 还习得了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
(四) 多样化的学生成绩考核方式
通过课程的学习, 我们希望学生掌握关键的概念和理论, 也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根据不同模块的特点, 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偏重于理论的模块, 我们强调学生对于概念的记忆和理解, 考核方式是两次随堂测验。偏重于应用的模块, 我们强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核方式是课程小论文。最终成绩由随堂测验 (20%) 和课程小论文 (80%) 构成。另外, 为了鼓励个别学有余力的学生的自主学习, 课程考核还考虑到一些辅助方式, 例如公开发表论文或者主动申请上台主讲某一热点问题的学生的可直接评定课程成绩。
总之, 课程内容模块化设计的关键在于模块的合理划分和每个模块的问题导向性。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 要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又能根据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灵活组织内容, 真正兼顾基础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三原则。同时,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每一个模块的学习都能使他掌握解释一类现象或者处理一类问题的概念和方法,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作者简介:龚新湘,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管理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现代经济学基础》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项目” (项目编号:G090502) 的研究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周鹏责任校对:云蒙
Theoretical Frontier理论前沿
P15国家调控政策下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历史变迁 (上)
教育部直接管理高等院校, 既是“国立大学”历史沿革的产物, 又是重点办好一批高水平大学, 使其在全国高等教育体系和发展中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 并直接服务于国家利益和全局发展的需要。文章以历史的视角追溯教育部直属高校发展的轨迹, 分析其发展的总体特征和阶段性特征, 探讨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规律性认识。
就总体特征而言, 有以下几点: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数量受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影响, 其发展与重点高校建设政策密切相关;教育部直属高校绝对数量有所增加, 但占全国高校的比例逐渐下降;构成从综合、理工大学为主发展到涵盖不同类型大学。
P20论高校的学院发展战略及制定
制定学校内部的学院发展战略是高校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是学院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学院发展战略与高校发展战略相比具有五个方面的不同点:主题相对集中、常常受到所在高校发展战略的制约、所选择参照系的单位层次不同、其重点与特色可以与高校发展战略的重点和特色没有关联等。制定学院发展战略一般要经过自觉、调研、草案、咨询、决策等五个阶段。
关键词:高校;学院;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 (2011) 09-0020-06
P26高校公选课教学内容模块化探讨
——以《现代经济学基础》课程为例
高校公共选修课是提高大学本科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部分, 但公选课面对的学生多样性使得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有困惑。文章以《现代经济学基础》课程课堂教学为例, 提出了教学内容选择的三个原则:基础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实效性原则, 介绍了教学内容模块化设计方法和基于模块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经济学;教学内容模块化;《现代经济学基础》
经济学基础课程 篇5
摘 要:本项目基于独立学院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经济学基础专业课进行教学改革,设计参与式教学的品牌活动“财经新闻分享会”和评价机制,并对在经贸类专业的学生中进行广泛的试点教学的各个班级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实践证明该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改善学生被动听课状态,切实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经济学基础理论课;参与式教学法;财经新闻分享会;教学活动设计;效果分析
一、引言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是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经济与贸易系为例,其主要的培养目标是“着力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分析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及业务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鉴于此,经济与贸易系下五个专业的公共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创新教学方法,重点突出“实践性,应用型”对人才培养的意义就显得更加重要。
本课题主要针对经济类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包括经济学原理,中级宏、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以及国际金融学等课程理论性强的特点,结合独立学院的学生数学基础一般较差,理论学习的自发动力不足等现状,试图改变传统以教师讲授理论和数学推导等为主,学生被动接受,课堂枯燥的现状,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经贸系为试点,通过运用参与式教学法――“财经新闻分享会”品牌活动,对独立学院的经贸类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在创新教学方法上进行探索与实践。
二、参与式教学活动的改革目标
通过设计“财经新闻分享会”品牌活动,提高学生对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树立“理论≠枯燥”的课程观念,实现新华学院经济与贸易系“枯燥经济理论课程”的升级转型,打造受学生欢迎的“乐学,乐思,乐参与,乐展示”的专业基础理论课课程品牌。
三、参与式教学活动的设计
(一)教学活动的内容设计
假设:一个班级共80名学生。以8个学生为一组,共10组,从第六周每周安排一个小组同学开展一次“财经新闻分享会”教学活动,每个小组15分钟左右展示成果,5分钟点评和讨论。
活动设计两部分内容:一是近一周主要财经新闻分享;二是新闻聚焦。新闻聚焦部分要求学生紧跟课程进度,结合指导老师给定的参考话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学生也可根据自己兴趣选择经济热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但需征得教师许可情况下方可开展。
整个“财经新闻分享会”教学活动将通过“乐学,乐思,乐参与,乐展示”四个模块来调动学生对理论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
表1 “财经新闻分享会”创新教学活动设计
(二)教学活动的评价体系设计
1.平时成绩占比。该参与活动纳入平时成绩评价的一部分,占整个平时成绩50%。
2.活动成绩构成。活动评价由其他小组评分(占40%)与教师评分(60%)组成。
3.评价标准包括。
(1)内容评价(50%):是否分享了一周的财经新闻,其他同学是否能够获得新的资讯,是否在新闻聚焦中运用所学经济理论进行分析。
(2)展示形式评价(20%):现场展示活动是否有吸引力,比较活泼,形式多样,还是比较呆板,形式单一,PPT的效果,电子书效果,视频效果,音频效果评价分析。
(3)展示效果评价(20%):通过活动展示,是否达到了传递信息的目的,其他学生是否从中有所获益,收获新的知识。
(4)团队综合评价(10%):全部成员是否都积极参与主持人是否着重得体,对内容是否熟悉,现场气氛和效果。
4.教学活动的风险规避。被激励出学习热情的同学参与“财经新闻分享会”的责任心和学习兴趣都很高,认真准备每一个环节。但是一个班级里总有个别的学生的学习热情较低,在“乐思考”与“乐参与”环节搭便车,不积极参与准备和讨论,导致整个小组“乐展示”环节效果大打折扣,为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在活动评价体系中教师可将采取以下两种措施:
(1)每个小组展示提交的材料都必须清晰显示每个成员的主要分工情况,并在展示的过程中显示出来,组长对真实性负责,若发现该小组学生不参与该小组活动的学生,该学生的此部分平时分将为0分。
(2)旁听的每一位学生需对该小组当天展示效果进行评分。学生评分达到两种效果:一是学生认真旁观,客观公正的评分;二是促使参与展示的组员能认真准备,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5.活动激励机制
①针对主要角色在课程结束时设置单独奖项,例如“最佳团队奖”“最佳主持人”,“最佳记者”等称号,纳入期末考评;
②学生对该教学活动提出合理建议并被采纳,设置合理建议奖项,从项目经费中颁发奖品奖励,纳入期末考评;
③活动现场进行录像,课程结束后制成光碟,派发给项目参与人和学生。
④其他配套措施:邀请课题组及相关经贸系经济学基础理论课程老师到现场担任嘉宾,点评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四、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
本项目的教学活动历时2年以上,主要在经贸系的11级国贸中级微观经济学,11级税务的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课程,12级经济学(应用金融方向)和13国贸的中级微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金融部分)进行了该教学法的实施。
在2011级和2012级的三个专业的五个班级的实施过程中,各个小组同学主要按照该教学活动的设计,通过课外资料的搜集、分析,制作成PPT,结合多种形式进行课堂的展示,如访谈的形式,现场模拟表演,播放新闻视频等,结合经济学的热点进行探讨,如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当年的国际经济事件、国内重大经济事件对微观经济体的影响,进行分析。
到了2013级的国贸专业,该课程的展示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学们通过观看师兄师姐们的展示,激发了自己的创造热情,运用更多的多媒体技术,通过课外的经济热点新闻的实地考察和采访,如2014年东莞酒店业遭遇扫黄,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东莞校区周边商圈,南铺北店等热点,从身边就地取材,关注微观经济,也有从国内外热点新闻取材,进行场景模拟和再现,录制视频,并进行后期制作,压缩成为大约20分钟左右的视频,加入了同学们自己关注的视点和形象的生动的表现形式,引爆课堂笑声一片,有的小组的视频效果,甚至达到了制作影视大片的水平,轰动全场。
五、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效果分析
本项目实施以来,相关经济学基础课的教学效果是显著的,特别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显著
通过实施本项目的“财经新闻分享会”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热情明显提高。在课堂上,学生关于理论学习不会再觉得那么枯燥,到课率明显提到,比如11级税务和11国贸,基本上每堂课除了个别同学请假,基本都是全勤。
(二)培养学生关注经济生活的热点习惯
学习兴趣的提高,也激发了他们更多的关注经济热点话题,从学生的展示作品的话题可以看到,比如2014年的黄金过山车的行情,就有小组的同学模拟情景剧,中国大妈轻生闹剧,都是黄金惹的祸;2014年东莞扫黄行动,对东莞酒店业的影响,就有学生到现场进行采访,并模仿保安、老板等角色,进行分析;央行的降息对楼市、对储户等的影响,也有小组的学生到银行采访客户经理等。学生看到的就不再是单纯的新闻,而是由新闻走进生活,体会经济对生活的影响,并寻求解决之策。
(三)激励学生小组的创新与竞争意识
本项目在实施期间,教师通过播放往届师长的优秀作品的范本,激励师弟师妹要有超越的精神,给他们第一波热情的激励;当年该班级的学生,随着一组组展示的亮点不断通过教师的点评和肯定,激发了后面小组的竞争意识,于是出现的结果是一组比一组更给力,在内容的组织上,模拟情景表演上,编排和技术手段的运用上,都不断创新。
以13国贸在《中级微观经济学》的财经新闻分享会的表现为例,A班10个小组,第一个小组以情景剧的形式展现了十一黄金周期间高速路经济学,通过学生现场的模拟表演及假日经济的分析,运用供给需求原理,分析了高速路这样的公共资源在假期是否适合免费开放,获得现场的好评。第二小组的同学就在下一周马上创新了表现方式,以前方记者采访周边商圈的小企业主的形式,通过前期的实地调查和采访,制作视频的形式,在课堂现场播放他们的课外调查成果,幽默有趣,获得阵阵掌声;第三小组于是寻求更新的突破,特别是在内容和现代媒体技术的运用上,拍摄短视频,情景剧,幽默诙谐,传递的不仅仅是新闻信息,更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出来;到后期,有的小组直接在课外完成了主持人的主播拍摄,新闻内容的编排,以一个视频的形式20分钟在课堂播放,引发笑声不断。
同时,在期末所有小组完成了课堂展示活动后,我们举行了评比和颁奖活动,评出最佳团队奖,个人优秀奖多个项目,也激励了同学们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更有了比拼的劲头。
(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并挖掘个人闪光点
本项目的教学活动实施以来,经常会出现小组的同学,班上的同学不时在我面前感叹,“原来我们班卧虎藏龙啊!”“同学们的潜力的无穷的,不挖掘真还不知道!”比如,13国贸A班第六组某同学的视频后期制作技术是炉火纯青,甚至把某大片的震撼效果带到了课堂,带到了新华;13国贸B班的女子组合,斧头帮的舞蹈也是震撼全场;还有小记者到现场采访各专业老师、学院领导的专业素养;周小川在新闻发布会的讲话,国贸同学后期配音演员的神配音、神模仿,引发全场爆笑,最佳主持人,最佳励志宣传片的花絮和拍摄等,都引起了课堂轰动。同学们不仅收获了知识,这些有贡献的,敢表现的同学也收获了别人的认同,自我价值的展现,相信对他们的自信提升一定有很大的帮助。
(五)项目存在的不足分析
本项目实施以来,在教学效果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依然存在的不足。
第一,“搭便车”现象依然存在,质量监控依然有漏洞。个别同学还是会缺乏参与的热情,但是总体的“搭便车”率控制在5%以内,本项目认为也属于正常范围。
第二,本项目在不同的专业和年级进行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不同。在2011级国贸、2011级税务和2013级国贸实施的效果最佳,而在2012级经济学(应用金融方向)实施的效果较为一般。主要原因在于2012级经济学(应用金融方向)学生在开设国际金融学课程时,由于先行课程《货币银行学》未学,专业知识板块有所欠缺,运用理论分析的能力较弱,且分析的层次较浅;且小组人数较少(4-5人),这使得“乐参与”环节的质量打了折扣,从而在“乐展示”环节上无法高质量的提交他们的课外学习成果。
六、总结
通过本项目活动的实施,改变了以往经济学基础理论课教师“一言堂”的现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走向课外,关注经济生活,最后又回归课堂,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关注经济热点,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互助精神,增强自信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所谓“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本项目通过参与式教学法的品牌活动“财经新闻分享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改善学生被动听课状态,切实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经济学基础课程 篇6
关键词:网络;经济数学基础;教学研究
一、远程教育的概念及特点
现代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是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它是以互联网、计算机和现代通信等信息未主要手段,将现代教育思想和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远程教育有利于受教育者个性化的学习,使受教育对象的范围更加广泛。现代远程教育是构筑人们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能够有效地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有利于推动教育的终身化和大众化,现代远程教育在信息时代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远程教育的概念
现代远程教育是指通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像)以及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内的计算机技术把课程传送到校园外的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因特网(internet)的迅猛发展,使远程教育的手段有了质的飞跃,成为高新技术条件下的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是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主,兼容面授、函授和自学等传统教学形式,多种媒体优化组合的教育模式。
(二)远程教育的特点
远程教育的特点是:学生与教师时空分离;采用特定的传输系统和传播媒体进行教学;信息的传输方式多种多样;学习的场所和形式也是灵活多变。与传统的教育相比,远程教育的优势在于它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学习机会;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降低教学的成本。由于远程教育的特点和优势,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发展远程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广阔前景。
二、目前远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教育以普及全世界。美国是目前远程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44%的高校向全社会提供各种远程教育资源,英国开放大学是一所面向全世界开放的大学。采用学分制,学员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任何一所大学提供的课程及教学资源。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起步较晚,最早是1979年成立的广播电视大学。现在正遍及几乎所有高校,也已面向中小学发展。目前虽然我们在网络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远程教育的发展仍然受传统教育观念束缚
目前远程教育有关的教学观念、思想方法、管理手段还没有完全跳出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接受远程教育的学生文化程度、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方法、选课情况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如何对这样的学生群体科学地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考试标准等都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和解决。这也是束缚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改变传统教学的观念,确立终身教育的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积极开发网上教学的多种交互手段,提供丰富的有效的交互活动,让学习者自由地与媒体、教师进行交互,从而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其他人之间的帮助、指导、鼓励、情谊等浓厚的学习氛围;机构的设置和管理要符合远程教育的特征;注重研究、创新;合作办学,以扩大教育机会和改进课程质量。
(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远程教育的要求
远程教育是建立在互联网和计算机等现代通信技术上的,但是由于我国每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不同,有些地区关于网络基础设施的问题很多,诸如:计算机普及率不高,学生不能保障在空余时间找到适合远程学习的计算机等设备进行远程学习;网络带宽速度不够,多媒体信息无法快速的下载,学生没有耐心等下去,甚至丧失了学习兴趣;数据传输不稳定,导致学习中断,严重影响学习效果;上网费用过于昂贵,导致经济状况不好的学生满足不了学习时间上的需求等等。这些因素都影响师生之间的互动,严重制约了远程教育的发展。随着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对网络基础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的远程教育基础设施要有较大的改进。基础设施虽然已经取得了进步,但是和需求比较起来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对于经济数学基础课程而言,由于课程本身的特点,要求学生有较高的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使用公式符号进行编辑,给学生的学习又增加了难度,再加之由于教学资源里有大量的公式和图片。对网络环境的条件要求更高,使部分地区学生上网速度较慢,不能很流畅的进入课程页面完成网上学习。
(三)现代远程教育师资队伍人才匮乏
从事远程教育的教师不但要进行远程教育课程的开发设计,还需要主持学生的在线讨论,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指导与评价,批改大量的作业。而数学教师不仅要求有很强的数学专业知识能力还必须掌握利用计算机处理公式图片的能力,这样增加了数学教师的工作量。目前我国从事网络教学工作的教师人数与学生人数相比严重不足,导致教师对学生学习的阶段性指导较弱。由于我国远程教育起步较晚,多数教师远程教学经验不足、远程教学技术欠缺等因素,都严重制约着远程教育的发展。
(四)教学管理能力达不到要求
现代远程教育是个新事物,没有现成的管理模式可用。比如:学校和企业如何分工?当两者出现分歧的时候该如何解决?这些管理方式都直接影响着远程教育能否可持续发展。在教学评价方面,如何对远程教育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达到什么标准算合格?这都还没形成一个固定的标准。由于管理、评价达不到要求,学生整体基础比较差等原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
三、基于网络环境下经济数学基础课程远程教学模式
远程教育由于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融入,给课堂带来新的活力与激情.网络可以给学生带来新的学习空间和学习环境.利用网络平台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课题.在教师的指导带领下,利用网络的强大功能,探索新的知识,自主进行主题探究,达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要目的.让学生以全新的方式开始学习经济数学课程地数学。下面我们将研究基于网络环境下经济数学基础课程远程教学模式。
(一)构建科学地适合远程教育的经济数学基础课程体系
在远程教育环境下如何构建经济数学基础课程体系是搞好经济数学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的第一步。将数学教学定位为服务性教学。既要考虑数学知识本身的严密性、逻辑性又要考虑实用性。强调经济数学基础课程本身的理论和应用,使学生受到运用方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的训练,努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合格的经济类管理人才打好扎实数学基础。
1、数学教材每一章要以问题为切入点。围绕数学为经济服务的原则,为学生提供真正有用的数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他们在今后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时能主动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
2、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要以培养目标为原则。例如:应在教材中数学建模的思想。在教材内容编排上要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数学概念、公式、定理都体系一种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让学生了解建模方法和过程。
3、课程的教学设计要体现远程教育的特点,让学生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灵活地开展学习,接受知识。
4、课程要有完善的评价体系。
远程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内容要遵循全面突出能力为基本点,促进远程教育教学改革和努力创新的原则。建立五大模块,即教学方向,教学平台建设,教学过程,学生素质、用人单位认可。每个模块自成体系,基本上涉及到了远程教育教学的主要方面。远程教学质量的控制与评价的各指标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形成各个要素的集合。每个学校乃至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具体要求,因此,各要素的集合也应随着各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加以调整、变动。
(1)教学方向模块,要求建立创新教育意识,明确办学思路,面向市场,调整决策,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
(2)教学平台建设模块,突出对教师素质能力提高、教学思想态度、现代化教学观、创新意识、现代教学技术掌握;重教学设施现代化及信息资源的建设,开放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和使用。
(3)教学过程模块,重在强化改革创新,突出现代化教学组织与管理,推进课程改革,并对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多媒体的使用,以及考核改革、产教结合和教科研均有明显的要求。
(4)学生素质模块,学生质量的评价是指标体系的重点,包括了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的德、智、能、体、美全方位要求,对在校学生作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建立和完善对学生成长的过程监控系统,使学生质量能得到有效控制和保障。
(5)用人单位认可模块,查看社会对毕业生的认可程度,达到用人单位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增值,人力资源价值提高,为用人单位创造的价值,形成学校、用人单位、社会效益的良性循环。从社会的角度审视远程教育目标、教学运行过程和教学效果,促进学校不断改进、完善。
(二)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满足远程教育的要求
我国经济发展虽然比较快,但是由于人口多;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国的远程教育刚刚起步,运转不够科学。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国家要加大教育资金在远程教育上的投入。其次国家需要出台一些相关政策,吸引远程教育的投资,让其良性发展。同时要重视远程教育中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建设力度。
(三)加强现代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建设一支专职远程教育工作者。学校除了要在专业上为远程教育教师制定培训计划外,还应该为教师制定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等现代教学技术培训计划,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的一项最基本的技能,使教师能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加大信息容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远程教学质量。
(四)提高远程教学管理能力
远程教育工作者要有新的观念、新的思路,要认识到现存教育体系面临的挑战和现代远程教育的潜力,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让远程教育和传统课堂教学并行发展,为推进我国教育事业进步做出巨大贡献。
(五)远程教育环境下经济数学基础课程教学设计
利用网络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网络环境下数学课程的创新及教学设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制订适合个性发展的学习计划;学生可根据课程的情况和自身主客观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符合本人实际的学习方式。一个精心设计的理的个人学习计划,是学生取得学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学生可以选择全网学习,在网上学习、讨论、完成作业。也可以选择部分网络学习,在网上学习课件,参加学习小组见面讨论,将网上作业下载以后通过纸质完成。
2、教师在学习中对学生起到指导作用,给出总体教学设计,、导学方案和阶段性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的兴趣。教会学生使其自己能使用一些辅助教学软件完成网上学习过程。这是教师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频率加快,周期大大缩短,同时知识本身的高度综合和各门学科的渗透、交叉,个人的应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变得格外重要。
3、学习资源丰富,让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 要建立课程教学团队,集中有经验、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制作出优质教学资源供学生使用。在平时教学中,多注意学习方法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多开展主题讨论和实时教学活动。通过QQ和微信等公从平台开展教学活动,便于及时与学生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学生通过网络课程学习,得到创新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总之,开展远程教育使教师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网络学习,,使学生能充分有序地制订自己的网络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既用相对集中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又用碎片化的时间掌握系统知识。使教师进一步提高和掌握利用网络和互联网开展教学工作的能力。提高课程的教学交互功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电脑或移动终端设备已得到广泛普及,远程教育一定能更适应和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使网络环境的学习更受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叶澜 教育研究方法初探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2]马瑜 吴红庆 离散数学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中的教学探讨(管理学家)2013,(1)
[3]李大潜 关于高校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些宏观思考 中国大学教学出版社2010.(1)
[4]张艳红 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教改创新出版社 20120(8)
[5]郭红兰 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效果 《新疆教育》2013,(8)、
[6]裴娣娜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5
经济学基础课程 篇7
2005年起我校根据市场调查和毕业生的反馈情况, 开始在会计、国际贸易、国际物流、服装表演等专业设置校本基础文秘课程。经过六年多的实践, 确定了课程的内容框架, 印制了校本教材。文秘课程的开设有以下意义:
一、引导学生了解整个社会组织网络, 学会按程序办事
课程设置了行文条件和行文方式板块, 通过研究机关之间如何行文, 来把握组织间的网络关系。
行文条件体现了各工作机关之间的程序性。行文机关必须是负责的机关。下级机关要直接听从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命令。上级领导机关要接受下级机关送来的请示、汇报并积极做出反应。机关的发文, 首先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同时, 还不能与自己直接上级机关的有关公文精神相冲突。行文的内容必须客观真实, 下级向上级请示事宜或报告工作, 必须实事求是, 不能谎报情况, 更不能混淆是非。这些条件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 社会是一个严密的组织, 按照法律行使各项功能, 作为个体, 应该以组织认同的方式融入整个系统中, 而不是强调个人意志。
行文方式包括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 我们运用了大量案例、习题, 具体帮助学生分析现实社会组织间的关系。如海尔集团冰箱公司需要资金引进先进的流水线该如何行文?2005年8月7日广东大兴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23人遇难, 该如何行文?解决问题时, 带领学生通过网络, 了解人事局的业务内容和与各单位的人事关系, 卫生局和医院的关系, 教育局和学校的关系, 劳动局的业务内容与个人的劳动保障, 民政局的管辖范围等。这些活动打开一扇窗户, 让学生对未来从事的职业与社会其他组织的关系有了基本把握。
二、培养学生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
秘书处理事务的能力和效果会影响来访者对本机关、单位的看法, 甚至会影响机关工作。通过日常事务板块的学习, 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不管做什么工作, 目的都是为了办好事, 而态度不好往往事倍功半, 甚至一事无成。并且头脑敏捷与思维反应能力、听知能力、政治和文化水平等多种因素有密切关系。在实际演练中, 多数学生都能较为规范地使用各项礼仪, 配合学校的文明修身工程活动的深入开展, 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只有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待人处世的能力, 做好人际交往的基本工作, 才能胜任将来的工作。
从学生的学习心得上可以了解到, 有的学生学以致用, 在家庭聚会晚宴时, 恰如其分地安排好每位成员的位置, 受到家人的赞赏。她写道:“家里人对我上职业学校没有什么好感, 可是我的变化让他们刮目相看, 我应酬能力的提高和文秘课程的帮助有很大关系。”
三、培养学生撰写、解读公文的能力, 提高办公效率
公文是政党和国家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用来发布与传达政策法令和指示、商洽和报告工作、交流情况和经验的一种工具。在这一板块, 我们安排了公文常用体式和公文格式的学习, 选择通知、决定、决议、请示、批复五种经常使用的文种, 进行仿真实际写作训练。
每一种公文的写作都要求教师带领学生分析例文的要点, 理清写作顺序, 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然后给出命题, 要求学生在仿写的同时认真设想现实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做好应对。当学生写到“山穷水尽”时, 教师再将实际发生的情况告知学生。写作引导学生提高了解实际情况的能力和思辨能力。
不但内容仿真, 形式也按照实际情形来。每到写作课, 我们就重申批改的要求:写作课的及格线是100分, 下发的公文从格式到文字表述、标点符号必须没有任何问题。学生上交的作业如果还有问题, 我们就不批分数, 直到学生完全改正, 再打上100分。时间长了, 学生印象深刻, 交流时说:“文秘课是最严谨的课, 不但各项程序要按部就班, 大事小事都不能出问题。”接到任务时, 他们自己就严格要求, 仔细检查, 减少了差错率, 提高了工作效率。
总之, 文秘课程是一门适应性广泛的应用课程, 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类、服务类专业的中职学生能力的提升。我们将不断探索、调整该项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学习方法, 更好地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服务。
摘要:在经济类、服务类专业开设基础文秘课程, 增进了学生对社会组织的了解, 完善了各单位之间的联系方式, 传授给学生办公中的应用知识, 可更好地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服务。
经济学基础课程 篇8
一、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现状分析
1. 从课程设置来看,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通识课程和职业特色基础课程没有分设,混为一体,造成通识课程体系不完整,专业特色基础课多、杂、乱。
根据我们的调查,高职经管类的专业开设门类多,专业方向广,对学生的知识面要求不尽相同。当前各院校热门专业主要集中在:会计、市场营销、旅游管理、信息管理、建筑经济管理等。各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不尽相同,其职业基础课一般开设: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基础会计、经济法、数据库应用、财政与金融、概率统计、信息管理导论、财务会计、消费者行为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国旅游地理、旅游学概论、旅游业管理、旅游财务管理、旅游经济学、现代酒店管理、旅游景区管理、力学基础与电工基础、土力学及地基基础、建筑概论、建筑材料、建筑设备与建筑机械、工程建设定额原理、经济法与建筑法规等。包括了职业基础的通识课程和职业特色基础课程两类,对职业基础通识课程和职业特色基础课程没有分设,混为一体,少数院校开设专业时,为了体现专业特色,对专业特色基础课没有认真精选,多、杂、乱。使得有的专业的职业基础通识课程仅剩1~2门,有的专业又多达6~7门以上,造成同属经管类的不同专业职业基础通识课的构成、职业基础的通识课程与职业特色基础课之间的比例都存在很大差距。考虑教学条件和教学时数的制约,造成通识课程体系不完整,没有形成经管类专业应具有的职业基础通识系列课程。如某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会计、信管、营销等专业分别开设了4~6门的职业基础通识课程,学时占相应专业职业基础课累计学时的73.2%、86.6%、76.9%;而建筑经济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仅开设了2~3门职业基础通识课程,仅占该专业职业基础课累计学时的21.5%和27.9%。各专业都开设的职业基础通识课程仅有经济学原理、基础会计两门。从课程门数和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方面看,所设课程远没有形成系列化,无法达到经管类职业要求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
2. 从课程的课时设置来看,在开出的职业基础通识课程中同一门课程学时设置上,各专业差距较大,课时设置不合理,没有真正体现高职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要求的全面含义。
所开出的基础会计、管理学、经济学等职业基础通识课程,同一门课程各专业的学时设置上不统一,甚至存在很大差异。以经济学课程为例,会计专业开设的经济学周学时4学时,总学时为60学时;营销专业开设的经济学周学时5学时,总学时为72学时;旅游管理专业和建筑经济管理专业开设的经济学周学时2学时,总学时为36学时。职业基础课学习是为职业技能课学习打基础的,与职业技能课相比,其理论性更强,教学内容更广。职业基础课的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度,不要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并不是可以随便删减,课时设置过多没有体现“够用”的原则,课时设置过少也达不到“必须”的要求。“必须、够用”就是要以经管类职业技能课教学的需要为度,以经管类岗位的就业需要为度,以高职学生学习和认知的能力为度来组织教学,达到这个目的,必须要有合理的课时设置做保障。因此,各专业在同一门课程的课时设置上应该合理的设置,差距不能太大。
3. 从教学大纲的编写和实际教学内容来看,拘泥于某一本教材。教学内容基本上是该学科理论内容的浓缩,缺乏相对高职学生的针对性。
教学大纲的编写忽视高职教育的特点,拘泥于某一、二本教材,教师的教学服从于教材,照本宣科,针对性不强,没有因专业、因时间、因学生施教,对学生的综合技能提高不足。
在教材选用上,为力求统一,大部分课程选用的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或者本科专业规划教材,但教学内容上改革力度不够大,虽然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删减,但基本上还是维持该学科主要理论内容的浓缩,仍沿用传统的知识编排体系,教学目的不明,教学内容陈旧,理论严重滞后于实践。
4. 从教学方法、手段来看,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实践性教学环节薄弱。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高职教学,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受教学条件的制约,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不足,尽管增加了一定的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但没有规范的实训基地,仍然不能让学生亲身体验,亲自动手操作;要开展实践教学,任课教师除了做专业知识上的大量贮备、专业训练的前期准备外,还要联系实习单位,等等。几乎与整个实践教学相关联的所有工作完全由教师承担,使得部分教师存在畏难情绪,加上实践性教学的工作量计的较少,使得很多教师即使认识到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但实际工作中,尽量少做或者不做实践教学环节。
二、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指导思想
以“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立足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以职业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为出发点,科学合理地构建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既要使高职经济管理各专业类群的职业基础课课程具有综合性、通用性,又要体现各专业的特点。所设课程的内容既要具有应用性,又要体现针对性,删除那些脱离实际、陈旧过时的内容,并使教学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比较适中,处理好先修课与后续课之间的关系,解决好各门课之间内容交叉、重复与脱节的问题,使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得到有机衔接和协调统一。同时,应使各门职业基础课程学时之间的比例合理、职业基础课课程学时与各该专业其他课程学时之间的比例合理。在实现专业基础课系列课程自身整体优化的同时,也使专业基础课课程与其他课程实现更高层次的整体优化。
三、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1. 课程体系的模式
将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的模式设置为:平台课程+模块课程,平台课程是各个专业要求通识的职业基础课程,即《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基础会计》等;模块课程体现不同专业方向的职业基础课,这部分课程,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不同,如旅游专业的《旅游学概论》等,信管专业的《信息管理导论》,市场营销专业的《消费者行为学》,建管专业的《建筑概论》等。
2. 平台课程的组装
建立通识职业基础课平台,打通原来几个专业的职业基础课,对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综合,构建成新的统一的大类专业的基础课群,对学生进行经济管理类职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培训。经济管理类职业在社会活动中具有与各方面接触频繁的特点,要求的人才应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全面的职业技能,一定的创造能力,较强的应用和发展能力。所以,此类专业课程模式,要培养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平台式模式,拓宽了专业口径,增强了适应性,能为各专业方向学生构筑一个基础理论较为宽广、核心技能要求明确,能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与职业岗位迁移提供良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综合性核心课程群。
平台课程的设置应不受专业方向限制,强调培养学生从事经济管理类职业应具有的基本素养,旨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知识储备。建议各院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开设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经济应用文写作、统计学、会计学原理等课程。
3. 模块课程的组装
建立专业方向基础课模块,专业方向基础课模块,是一个体现专业方向的职业基础课模块,由学生根据其专业方向选学其中的1组,这类课程主要是为学生以后能够深入地理解职业技能类课程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和实践操作中的理论问题打下基础。
模块课程的设置应该体现专业方向和特色,为后续的专业教学提供知识储备。每个模块以2—3门课程组成。要考虑知识点组合和知识的链接,充分考虑理论对实践的指导。
4. 平台课程与模块课程的比例关系
根据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对学生的培养目的,笔者认为,平台课程与模块课程的课时比例大约为7:3。在职业基础课体系中,通识职业基础课为主体,应占整个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总学时的70%左右。专业方向基础课模块,是对通识职业基础课的有意义的、必要的补充,占整个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总学时的30%左右。
四、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手段的优化
1. 教材建设
一是要精选教材。教材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通俗易懂;现在的高职高专教材很多,要选择优秀的高职高专教材,也可结合精品课程建设,鼓励教师编写教材。二是以基本教材为依托,建立辅助教材。建立与教材配套的习题库、案例库、实验库、资料库等,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2. 教学内容的整合
职业基础课学时较少,如何使有限的经济管理类专业职业基础课课程学时产生理想的效益,教学内容的整合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高职的职业基础课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基本的“职业能力”,为职业技能课学习打好基础,教学内容的整合应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整合后的教学内容必须体现基础性、实用性、专业性。一是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知识需求,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专业基础知识组织教学,教学内容要强调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分析工具、基本的分析方法,删除掉过深的理论、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等,也就是说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专业素质及专业能力要求的“必需性”,删除可有可无的;在知识量上,突出专业能力的“够用性”,减少延伸性知识。二是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内容要跟上社会的发展,所学的知识、技能对经管类岗位很实用。三是教学内容的专业性。要求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含量,服务于专业教学,实现与专业技能课无缝对接。
3. 教学方法的优化
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必须由“注入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教学、由“单一式”教学转变为“多样式”教学、由“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学。一是课堂教学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要求教师要熟练运用启发性的传授式教学法、案例讨论式教学方法、对比式教学方法、头脑风暴法、模拟训练法等。二是增强教学实践,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多种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在现实环境中讲解相关知识和方法。三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建立网络教学平台。
摘要:经管类专业作为高职院校的热门,专业设置越来越多,涉及的学科知识面越来越广。对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构建进行研究,形成能够彰显经管类职业的特色要求的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实现职业基础课与职业技能课的无缝对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针对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现状,提出了高职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指导思想、课程体系构建方案、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优化。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职业基础课,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高雪申.高职院校经济类专业课程设计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20).
[2]严新华,李静,王晋.高职高专教育经济类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动因分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1).
浅谈法经济学基础 篇9
一、法经济学的产生及发展
法经济学从产生起就交织着两条轨道, 一是法学家运用经济学方法研究完善法律, 二是经济学家运用理性的法律观点探讨经济学问题。法经济学从萌芽到成熟经历了各种质疑, 并最终形成一个学派, 九十年代后法律的经济分析出现了研究范围扩大、注重博弈分析等新趋势。
1. 古典经济学产生之前的法经济学思想
追溯法经济学的渊源, 许多学者认为可以追溯到15世纪~16世纪的马基雅维利, 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法律篇》、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已经有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的痕迹, 古罗马的贾斯蒂尼安在《民法集成》里也有经济学理论分析法学的成分。
2. 法经济学的萌动
从古典经济学的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法经济学的萌动时期, 斯密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的鼻祖, 他在《国富论》中, 斯密关于“好的法律”和“坏的法律”的讨论被认为是法经济学权威的经典论述[8]。马克思也在《资本论》中指出了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剩余价值规律, 充分表述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理论。通过这些我们不难看出经济学与法学的默契互动。
3. 法经济学的普及
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 是法经济学快速普及的时期, 这一时期由于美著名法学家弗兰克和卢艾林发起的法律现实主义运动和1929年-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许多经济学家、法学家认识到了政府“看不见的手”的重要性, 用法律对经济发展进行规范是必要的, 法律的经济分析由此被人们更重视。
4. 法经济学的产生
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 法经济学经历了从萌芽到成熟的转变, 1958年, 迪莱克特在芝加哥大学创办了《法律与经济学杂志》, 推动了经济学与法学的结合, 1960年, 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 提出了著名的克斯定理, 他们被认为是现代法经济学诞生的标志。
二、法经济学是法学与经济学的结合
1. 法律的经济理论
法律是人类社会演进的产物, 它的产生来源于人类对法律的需求, 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有利于满足人们长期以来对效率的诉求。马克思认为, 法律作为上层建筑, 有经济基础决定, 并对经济基础产生反作用, 法律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这个意志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法律的制定影响其经济利益, 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从经济的角度看法律才更能使法律服务于经济发展, 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意志。
2. 经济发展中的法律需求
法律服务于经济基础, 市场化的经济发展环境可能会导致时间上、空间上的不均衡, 而法律对经济的规范有利于引导、促进、保障经济的平稳发展。韦伯认为, 法律保障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服务于经济利益, 至少, 经济利益是影响立法最强烈、最直观的因素之一, 社会群体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物质利益的配合, 而任何为法律提供保障的权威都依赖于构成该秩序的这一群体, 他们是有共识的群体。
三、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 个人主义与最大化
经济学的研究以个人主义的假定为基础, 社会理论的研究是建立在对个人意向和行为的研究基础上的, 分析研究的对象是有理性的个人, 并由此假定集体行为是基于个人选择的结果。最大化原则源于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是有理性的追求自身利益、效用最大化的个人或企业。由此可以看出法经济学是以理性的方式看经济, 是一种以人的理性全面发展为前提的法学思潮。
2. 成本-收益分析
法律同经济学一样, 也需要成本-收益分析, 法律成本是人们在进行复杂的社会活动中产生的成本, 其具体数额很难确定, 法律收益是法行为对法权利资源的最优配置而产生的社会效果。法律收益的内涵要远远大于经济收益, 参考经济学分析方法更有利于法律活动中降低成本、提高收益, 结合经济学研究法律更有利于完善法律、规章、制度, 优化发展环境。
3. 均衡分析
对均衡的分析不仅可以用于物理系、经济学, 也可以用于法学, 任何一个空间体内都需要均衡, 生物链中的各物种相互作用形成均衡, 经济中的供需可通过市场的自我调节达到均衡, 法律资源在社会生活中均衡配置达到均衡, 一切法律活动都应以均衡原则作为其最终协调机制和最高秩序。
四、法经济学的研究价值
作为经济学与法学的交叉学科, 法经济学结合了这两种学科的优势, 突破了法律原有的单一强调公平观念与经济原有的单一强调效率观念, 在不断发展中使效益观、价值观更完善。
1. 赋予了法学经济内涵, 促进了法律的完善与法学的发展
将经济学研究纳入法律研究中大大改变了传统的法学研究方法, 法律规则被作为一个运行的经济体加以研究, 改变了传统的呆板的法学研究方法, 法学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以其特有的权利义务结构公正的配置资源, 所有的法律行动, 无论是立法, 还是司法、执法实际上都是在分配稀缺资源, 将经济思想考虑在法律的制定、执行之中才更有利于法律服务社会。
2. 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规范, 促进经济发展
法学与经济学的结合扩展了以市场中的个体与组织选择作为研究对象的微观经济分析领域, 促进了对其他制度与非市场现象的研究与理解。科斯认为, 经济学家研究其他社会制度是因为这是理解经济制度本身的需要, 同样, 对法学的研究更有利于经济学家从法学的角度探究经济发展问题, 从经济学角度看待法律制度问题, 并通过对法律制度的分析, 揭示经济制度的运行规律, 对经济走向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3. 指导了当今社会对效率、公平、自主的价值观
法经济学强调法律应协助实现公平、效率和自主价值观的有机结合, 使法学摆脱了原来的“就法论法”、保守、被动地讨论经济问题, 成长为更主动地与经济理论有机结合、辅助促进经济发展的成熟学科。法经济学是以“经纪人”的假设来设计法律方案的, 这就使法律更贴近现实, 更能有效的完善法律并提高经济效益。经济学与法学内在的统一于法律均衡、经济均衡, 任何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均衡都是有效率的, 当经济与法律同步实现了帕累托均衡, 我们就说, 此时的经济、法律制度是最能促进社会效率、公平、自主价值观的。
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设计了一副正义之邦的蓝图, 主张“公正即和谐”, 公平与正义就是指社会各方面的矛盾都得到妥善协调, 法经济学强调的正是法律与市场经济内在的、固有的联系。完善的法律制度可以促进市场的优化配置, 法律的运作必须遵循效益最大化的原则, 这与经济中追求效益最大化原则是不谋而合的, 这也正体现了和谐社会对效率、公平、自主的要求。在对法经济学的进一步研究中, 要进一步结合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及其他有关实证和规范方法考察、研究法律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过程、效果、效率及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
[2]Charles K.R owley.Public Choice and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Law.In:Nicholas Mercuro, ed.Law and Economic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89.
[3]冯玉军.中国法经济学应用研究[M].法律出版社, 2006.
[4]熊彼特.经济分析史[M].商务印书馆.1981.110, 111, 189, 272.
[5]曲振涛.法经济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马克思·韦伯.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35.
[7]卢现祥.法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6.
[8]谢地.法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 2009, 4.
经济学基础课程 篇10
关键词: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职,专业基础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项目教学
目前, 职业教育的课程并不利于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 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很难迅速适应岗位要求。笔者拟通过分析微观课程《电子线路》内容和结构, 窥探中职专业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改革思路。
中职电子技术专业基础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泰勒的课程理论, 课程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部分。其中, 微观的课程内容 (教材) 直接反映了教育教学目标, 同时也制约着教育教学的方式。现就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线路》课程教材和普通高等院校 (本科) 与之对应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材进行对比 (仅以模拟电路部分为例) , 以说明中职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 (高职与中职同属职业院校, 在此对二者不做比较) 。
从表1可以看出, 中职《电子线路》课程教材无论是内容, 还是内容的展开形式, 都是普通高等院校教材的简化和难度的弱化。从本质看, 只有量的变化而无质的不同。由此看出, 中职专业基础课程并未跳出学科体系的藩篱。
从西方对课程的定义看:课程即跑道, 它是由此岸通向彼岸的“桥梁”, 彼岸就是教育教学的目标。普通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 这两类人才因其工作任务的不确定性, 只得让学生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 从而对学生提出“博学”的要求。相应地, 高等院校的课程应该以知识为逻辑起点, 通过完整、系统、严密的知识结构逻辑进行课程的设置和展开。而中等职业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鉴于这样的目标, 中职课程的设置和展开应该以职业工作为逻辑起点, 使知识与工具或情境之间形成联系。
然而, 正如姜大源所言, 面对众多的社会职业, 职业教育却缺乏一个与之对应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基准科学, 以致其教学设计不得不建立在与其名称相近或类似的技术科学、工程科学、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基础之上。这样的职业教育课程难免留有学科体系的痕迹。很显然, 在深受普通教育模式影响的职业教育中, 以学科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活动难以满足职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就中职《电子线路》课程而言, 传统专业基础课至少存在以下弊端:
学科型课程使得学生自信心严重丧失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 若学生将失败归因于稳定、不可控制的因素, 则会引发动机缺失问题。目前, 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整体下降是不争的事实。中职学生普遍是备受学科型教学体系“摧残”的“应试教育”失败者, 对学科型课程学习的失败已经成为他们“稳定、不可控”的心理现实。如果仍然用学科型教学模式一厢情愿地进行学科知识灌输的话, 势必让以谋求一份职业在社会立足为目的的中职学生失望, 从而导致他们学习自信心的下降。
没有具体目标的学习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根据奥苏贝尔的学习动机理论, 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主要有两个来源, 其一是认知内驱力 (另一个来源是自我提高内驱力) , 它是以求知作为目标本身, 亦即指向学习任务的动机。这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 是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种内驱力, 一般说来, 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就《电子线路》课程而言, 每一单元回答的都是“是什么” (事实与概念) 和“为什么” (理解与原理) 的问题 (陈述性知识) , 而这些问题也仅仅是以符号形式浮现在学生脑海里。中职学生并不能感受到这些符号有什么作用、为什么需要, 因此也就无法产生“好奇的倾向”, 这样, 学习内驱力随着课程的进展只会越来越弱,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只会越来越少。
传统的授课方式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综合能力的形成虽然与人才类型、培养方式无关, 但都必须经过“获取——反思——内化——实践”的反思性实践过程。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和教学行为, 课程内容决定教学实施的方式和途径。虽然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 教师通过技术手段能够多少弥补传统学科体系给职业教育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带来的问题, 但这并不能根本改变其与普通教育教学方式的不同。中职学生对学科型课程体系学习信心不足和兴趣缺乏, 因而鲜有预期结果的“获取”, 也就谈不上反思与内化, 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也只能停留在口头上。
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置的思考
为摆脱传统学科中心课程模式的影响, 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目前倡导较多的是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具体到课程中就是按“工作过程系统化”对宏观课程结构进行重建;分项目对微观课程内容进行改造乃至取消传统学科课程以大项目代之。这里的项目尤其强调与企业生产和工作过程具有直接关系, 学习项目要充分体现企业工作实际需要。
这种模式一般以两种方式展现:一是打破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限, 把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全部融入“项目”中去, 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提高学生的技术理论知识和技术实践知识等一系列职业知识和能力;二是以建构模式的课程结构取代传统的三段式课程结构。也就是说, 课程展开的顺序要由原来的从一般到具体、从基础到应用、从理论到实践, 转变为从具体到一般、从应用到基础、从实践到理论。具体而言就是先完成项目课程, 最后再回到理论课程中去, 专业基础课将不再作为独立的课程存在于课程体系之中, 它将“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地忽起忽仆在大大小小的各类项目之中。显然, 这是以专业学科构成的、以结构逻辑为中心的学科体系, 转变到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 从而强调自我建构隐性知识———过程性知识获取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观的具体体现。笔者毫不怀疑“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作为职业教育课程观而区别于普通教育课程观的合理性。但问题是, 当我们从宏观的视野直接投视到具体的每门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改革的时候, 以为利用“企业项目”就能涵盖某一专业 (职业) 所有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内容, 指望“毕其功于一役”, 未免显得机械而教条了。
首先, 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普通教育, 既然是教育, 就应该有共同的教育规律可循。由认知的心理顺序看, 无论是什么知识 (如技术知识、理论知识) 的掌握, 都需要一个阶梯式的发展过程, 知识的接受都应该沿着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级到高级, 从量变到质变的路径前行。其次, 不同类型的课程具有相异且不可替代的功能。如果说职业教育的专业课是为可预见的职业服务, 那么职业教育的专业基础课就是为专业课学习提供理论知识的支撑;如果说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可以与学生日后的职业工作对接, 那么与职业教育的专业基础课直接联系的应该是职业教育的专业课而不是学生日后职业的工作任务。专业基础课是无法跨越专业课而直接面对职业工作任务的, 它应该是属于专业知识基础层次的, 体现的是对职业的“多接口性”, 它能直接服务的对象是专业课, 这是由它的功能所决定的。再次, 专业基础课的地位是由其性质决定的。它在服务专业课的同时还承载着培养学生将来工作需要的一些基本素质的任务, 是对一个人长期发展起作用的因素。依据国外教育机构的研究结论, “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专业学习一般只在其参加工作的最初几年是有用的, 而作为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的教育则是在较晚的时期起作用的, 而且工作时间越长其作用越重要, 越突出”。由此看出, 在人的全面发展中, 基础课程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能不能通过企业的工作过程来规划工作任务, 把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基本内容完全融入工作任务中去, 是在课程具体设置中极难操作的技术问题。企业工作任务可以包含若干的专业和专业基础知识, 但绝不可能包罗所有相关专业应知应会的知识, 况且这些知识化无形于工作任务中的时候, 离散与交叉将会凸显。同样, 针对一个项目中的具体工作任务, 其知识点的支撑可能会同时涉及不同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因此,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无序和混乱。
可见, 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毕竟是性质和功能不同的课程, 它们在职业教育课程中的价值都应该有充分的体现。
专业基础课程改革的实践
“工作过程系统化”在职教课程改革中应根据不同企业的生产和工作过程, 概括出具有典型意义的基本工作任务, 以此作为项目设计的基础。其技术手段就是对企业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以便使“行动领域”转到“学习领域”。其本质是分析课程的服务对象并设计课程的内容。顺着这样的思路在对专业基础课进行改革时, 同样也需进行分析, 只是我们要分析的不是企业的工作任务而是专业基础课服务的对象——专业课, 以及专业基础课本身。
(一) 通过“分析”进行课程内容的改造
对专业基础课知识点的分析分析专业基础课的目的就是弄清专业基础课各单元知识点在日后学生专业学习和职业工作中的作用。限于篇幅, 笔者仅对陈其纯所著的《电子线路》典型的模拟电路章节和数字电路章节作一简要分析。从表2可以看出《电子线路》专业基础课知识点在学生日后可预见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工作中的用途。当我们用传统方式无法让学生把专业基础知识内化成能力, 来解决专业课或日后职业工作遇到的问题时, 就需要考虑在不影响知识总量的前提下, 用其他方式达到教学目的。
对专业课需要的知识支撑的分析通过分析专业课所负载的专业基础知识, 可引领专业基础课“任务”的设计。表3所示是《电视机原理及维修》课程教学需要的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应通过表3与表2的对比, 找到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的结合点, 在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结合点上, 设置工作任务于专业基础课中。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专业课负载点与专业基础课支撑点存在着聚合关系。进行专业基础课内容的设计, 完全可以把这些聚合点作为项目, 通过一系列的“任务”在专业基础课程中展开。这里的“任务”强调的是每个知识点都应该从实例开始, 并且这个实例应该是专业课内容或学生日后职业任务的雏形。
(二) 通过“任务引领”进行课程的具体实施
通过“情境”实施教学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者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的。不得不承认, 目前职业学校专业理论的教学情境普遍单调、刻板, 缺乏职业教育特色, 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 而且远离学生未来的职业情境, 导致学生所学知识难以迁移到实际工作中。就专业基础课“任务引领”模式看, 这个“情境”应该是仿真的情境, 也就是将传统课堂的教学挪移到模拟的职业场景中。具体到《电子线路》课程教学, 它应该展现这样的“镜头”:教师布置任务, 学生接受任务, 教师描述任务, 学生理解、分析和执行任务, 最后学生做出产品并以文字形式加以说明。其呈现的是在教师具支持、激励和咨询意义的“教”中, 学生完成行动, 生成和建构意义的职业教育教学图式。
通过“任务”展开教学奥苏贝尔还提出, 当学习动机的认知内驱力无法推动职业学校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 还存在“自我提高内驱力”, 这就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任务引领”恰是强调在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总量不变的前提下, 通过学生自己的“接收”、“体验”, 让他们在行动中学习, 在互相合作与竞争中完成任务, 满足赢得班内地位的需要, 进而达到教学要求的模式。在此, 教师的作用是布置、支持、激励和咨询, 学生的任务是行动、思考、再行动, 最终以完整的产品形式完成知识的内化。
通过“过程”和“结果”评价教学加德纳的多元智能观告诉我们, 用普通教育的考核标准去评价职业院校的学生, 从根本上忽略智能的差异, 显然不公平也不科学。对不同智能结构与类型的学生应该用不同的标准去考核和衡量。作为“任务引领”课程模式, 它的教学评价标准应该是一种以学生学习“过程”和产品“结果”为对象的综合评价, 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获取——反思——内化——实践”的反思性实践过程中, 润物无声地获得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以上通过《电子线路》课程的改革探讨了中职学校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之路。当然, 在具体实施中, 也可以把若干专业基础课程整合到一门课程中。如电类专业 (职业) 基础课中的电工、电子线路虚拟仿真 (EWB) 、电子测量等就可以整合为一门新的课程。这门课程如需要有个名字的话, 可以叫《电子类专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其纯.电子线路 (第2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扬素行.电子技术基础 (第12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施良方.西方课程探究范式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1994, (3) .
[4]徐国庆.工作体系视野中的职业教育本质[J].职业技术教育, 2007, (1) .
[5]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OL]. (2006-08-21) .http://www.ep-china.net/article/vocational/2006/08/20060821082550.htm.
[6]王本发.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驱力构成论及其意义[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2, (4) .
[7]张健.论职业教育项目课程改革[J].职教通讯, 2006, (3) .
[8]吴必尊.浅谈中职教育的素质教育[OL]. (2010-10-27) .http://www.doc88.com/p-67211053820.html.
经济学基础课程 篇11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理论基础 经济学价值
人类在数千年的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获取了大量的利益,人们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社会经济显著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终于意识到人们在人士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却对整个世界带来了灾难性的不可逆转的改变。新世纪以后,低碳经济的概念被提出,全球范围内对此以一种惊人的一致态度,使其获得广泛的认可和发展。但是不可否认,当前的低碳经济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尽管有一些尝试,但是并没有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统一的实践活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
一、低碳经济概述及理论基础
低碳经济的概念于2003年提出,当年,英国的首相布莱尔在白皮书中称英国到21世纪中叶将成为低碳经济国家。联想到英国作为工业革命的起源地,以及伦敦被称之为“雾都”,这一概念又英国首先提出也不例外了。书中称,低碳经济是节能减排与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研究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出巨大财富之间的平衡,但是却没有提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就是英国的低碳经济理论是片面的、有缺陷的。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磨灭这个概念本身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其并不是凭空创造的概念,而是有着十分丰富的理论基础的。
首先,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是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之一。可持续发展尽管在我国当前处于指导性政策理论的地位,但是其实这种理论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诞生了。人们在彼时就已经开始思考人们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对环境带来的巨大影响,直至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联合国环境发展委员会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
其次,循环经济学理论。从某种程度上看,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类似,但是二者还是不同的,可持续发展比循环经济的范围要更广,循环经济特别强调物质的流动性。循环经济指的是力图使人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循环式的流通。
二、低碳经济的经济学价值所在
首先,低碳经济能够极大缓解当前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有人可能认为,环境与人类之间的矛盾不属于经济学的范畴,恰恰相反,其完全可以放置到经济学的范畴内进行考量。例如,利用低碳经济理论,就可以极大限制国与国之间的碳贸易,从而使环境问题有效解决。
其次,低碳经济符合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仅仅为当代人的生存环境考虑,还要考虑到子孙后代的经济发展。高碳经济在当前就已经显现出弊端了,持续下去将会进一步压缩子孙后代的发展空间,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低碳经济能够有效地在很多的领域改变宏观和微观的经济结构。举例来说,传统的经济使人们在消费时注重物质性的享受,这种情况下仍然不可避免地加大二氧化碳的排放;而低碳经济是人们开始转向精神领域的享受,极大地限制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三、我国当前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我国当前低碳经济发展已经有了不错的成果,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首先,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彻彻底底地将低碳经济落实到国家强制力的层面上,以实际行动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其次,相关的政策和行政权力的行使落到了实处,真正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国家财政专门设项目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对于环保企业进行政策上的优惠和扶持,对于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和行业进行政策上的限制;再次,在社会建设和城市建设方面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如火如荼,生态环境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最后,拘于历史原因和现实的原因,在短时间内,高碳经济的发展总体趋势暂时无法改变,以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现状还将持续很长时间,低碳经济的任务还比较重。
四、结语
其实在低碳经济的概念一经提出,我国一直是持支持的态度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仍然是绝大多数地区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任务,经济的发展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之间找到平衡点仍然是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重要任务。我国当前的低碳经济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政策和法律法规体系得以构建,各种保护环境的措施也已经在落实,但是比较起发达国家,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未来低碳经济还将作为我国经济發展的重要模式去做,未来我们应当做的是不断充实相关理论,并且切实应用到实践中去,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坤民.中国走低碳发展之路:必要性和可行性[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2]赵一平,孙启宏,段宁.中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响应关系研究-基于相对“脱钩”与“复钩”理论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6(3).
[3]孙雪丽.我国现阶段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4.
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方法探索 篇12
一、探索教学方法的前提
随着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提高, 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难度越来越低, 在招生录取中高职高专院校是处在录取的最后阶段, 生源质量和本科院校相差甚远。而高职教育要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生源的先天特点使得经济学这门无法在实验室验证的偏理论课程教学难度较大。另外, 由于高职院校一般注重技能的培养使得经济学课时安排相对较少, 要把系统的知识在有限的学时内教授给学生, 需要不断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探索适当的教学方法。
二、经济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法
目前, 经济学还没有引入到我国高中课程教学,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 经济学是一门崭新的课程。课程中有些经济学概念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但是含义可能和经济学中相差甚远, 有些作为全新的经济学概念学生甚至从未接触过。因此, 经济学教学首要任务是普及经济学基本概念, 没有严格的概念界定, 其课程后续学习会比较吃力, 这是很多人认为经济学难度大的原因之一。基于此, 在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对概念的讲解显得十分必要, 课堂讲授法首先应该贯穿于整个经济学课程教学的始终, 没有基本概念和相关内涵的清晰讲解, 单纯依靠其他教学方法达到教学目标更是难上加难。当然, 其他教学方法要结合讲授法逐渐展开, 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经济学的积极性。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经济学教学中重要而有效的教学手段, 这也是抽象经济经济学理论教学能够以生动有趣形式展开的主要原因。案例教学是在教授过程中遇到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 或者在相关内容讲授之后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所学内容而采用的教学方法, 它是达到教学目的和效果的有效方式。案例教学不仅需要教师课前精心策划案例, 教学中还要及时将平时储备的案例适时地用于问题的佐证, 对教师教学要求也很高。
案例教学的案例来源是多样化的, 一方面, 案例不只是实时经济热点问题, 也可以是其他热问题背后所反映的经济学理论的运用;另一方面, 由于高职院校的地方性特点明显, 教师要注重分析具有地方特色的经济案例, 将案例教学生活化, 让经济学真正成为生活中经济问题的理论概括;再者, 很多经济学的案例完全可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 比如寝室生活、食堂就餐等, 这些案例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也有利于引导学生用经济学分析一些常见的经济问题。
3、情境模拟法
情境教学需要教师认真设置真实事件让学生亲身体会解决问题需要的原理、方法, 从而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情景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有学以致用的体验, 可以增加学生对学习经济学实用性的体验。
情境教学要求教师要认真听取、分析学生的观点, 并且根据学生的观点逐渐放开问题的前提假设, 引导学生进一步向教学目标迈进。在教学中掌握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重在引导, 但不是不评论, 要给学生一个大的方向, 不然学生较多的观点有可能会使学生们的分析陷入困境。所以, 情景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认真听取学生对问题分析的过程和结论, 并及时评价;同时在评价中自然地推进教学, 达到情景教学推动教学目标的效果。
4、课堂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或者学生与教师就某问题展开的分析过程, 按照讨论问题提出的不同分为两种, 即学生提出的问题和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是教材或者生活中遇到的经济问题。这类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与关注, 教师在讨论中应重点与学生讨论分析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方法去进一步探索, 在分析陷入困境时给予及时的引导。教师提出的问题多是教师已经准备好的,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引导展开讨论, 学生的发言只要能够言之成理, 表达清楚就值得肯定, 同时教师在讨论陷入困境的时候及时发言, 以便学生能够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及时总结, 简要陈述并且肯定讨论的观点;对存在较大分歧的观点在总结中要发表自己的观点, 并且把分歧的根本问题讲解清楚, 引导感兴趣的同学深入探索。
5、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在高职高专工学结合大的教学理念下, 结合经济学教学本身特点新近采用的教学方法。对于理论性强、操作性弱的经济学而言, 任务驱动是比较难以开展的。经济学费解的理论和干瘪的数理分析是十分难以理解的, 特别是大多数高职学生数学功底本来就相对薄弱, 纯理论和数理分析的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多数学生对经济学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基础上, 还要结合项目驱动法, 丰富教学形式, 提升教学效果。任务驱动对教师要求较高,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教学任务, 在任务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把教学相关内容任务化, 并且根据内容提出具体任务,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理论与实践活动。教师要用心设置一些与教学内容匹配的任务, 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自主发现理论与现实结合点的美妙。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发掘理论运用的前提假设以及如何去运用, 进而提高其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例如, 多数老师在讲到一级价格歧视的时候会自然的先介绍一级价格歧视的定义, 并介绍假设条件:假定垄断者知道每一个消费者对既定的产品或服务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并索要该价格, 该价格正好等于这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价格, 因此获得了每个消费者的全部消费者剩余。然后告诉同学们这是一种极端的情况, 现实中很少发生, 至此, 基本可以结束一级价格歧视的教学内容。其实在一级价格歧视中, 还可以引入任务, 比如, 该任务就是要求学生去寻找一级价格存在的现实条件。生活中一级价格歧视的情景还是比较常见的, 学生对电视、电影中有关半仙的场景一般是不陌生的, 高明的半仙算卦一般不会主动说明卦钱, 往往是等待对方主动给卦钱, 这个价格往往是半仙看透了对方的心思, 觉得对方愿意给出的最高价格。所以, 只要学生带着这个任务就能比较好地理解一级价格歧视的理解与应用, 拓展经济学分析能力。
6、自主学习法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教学效果, 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完成。只是, 学生学习, 学生是主体, 最终学习的任务还是由学生来完成。因此,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要远远比教会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更为重要。学生在漫长的人生中遇到的问题不可能在学校学习中都能找到答案, 因此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主动利用图书馆、教学网站等主动学习经济学知识, 为学生延伸学习方法和技术能力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图书馆和教学网站是大学重要的学习设施, 其本身所具有的教学资料、学习环境已及便捷的学习条件基本可以满足学生的理论学习与能力拓展的需要。但是, 目前的形式是高职学生对图书馆和教学网站的利用率较低, 主要是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 因此要在学生入学以后就进行教育, 不断强调图书馆和学习网站的重要性, 同时也引导高年级学生带动学习风气, 创建浓厚的学习气氛,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为将来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方法基础。
三、经济学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在教学中还有游戏法、调查访问法、演讲与辩论法等方法也有很多教师采用, 不论采取什么形式的教学方法, 只要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乃至人文素养, 经济学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也就得到了体现。作为一门无法用实验室控制严格条件验证的学科, 我们不得已尝试、选择众多的方法去弥补实验欠缺的空白, 希望多元的教学方法能够以次优的方式带来最优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立伟:高职《实用经济学》课程教改实施的调查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10) .
[2]陈建衡:案例教学法在高职《西方经济学》中的运用[J].科技纵横, 2009 (12) .
[3]吴施楠:情境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文化, 2011 (11) .
[4]朱广其:工学结合背景下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