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学》课程教学

2024-09-05

《经济数学》课程教学(共12篇)

《经济数学》课程教学 篇1

一、课程教学原则

课程教学原则是“定位高职、注重直观、弱化抽象、淡化技巧、强化应用”;不仅强调经济应用数学的职业性特点, 而且关注经济应用数学的育人功能, 有效解决课程学时少与学生生源多样的问题。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教学方法的先进性并行, 探索和解决以下数学教学中的主要矛盾:

1.课程学时少而教学内容多。教师可根据专业特点和生源的差异灵活组织教学。例如, 布置课堂作业不必统一要求, 可分为全班学生都要完成基本题和要求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的提高题, 坚持分层次教学。

2.注重教学方法而忽视学习方法。教师要灵活运用发现法、归纳法、启发式等直观的教学方法, 特别注意发挥学习优秀的学生的示范作用。对较难理解的内容采用直观易懂的讲法, 让学生了解本质、强化分类、简单高效的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 (极限运算、求导运算、积分运算) 。

3.强调应用价值而忽视育人功能。教师要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背景和对现实世界的影响, 有利于发挥数学课程的育人功能,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数学应用的能力。

二、数学文化教育素材和教学定位

数学的人文精神表现在:通过学习数学史, 培养坚韧的意志和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培养爱国情怀;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责任感;实践获真知, 倡导追求真理的实践精神。受过高等数学教育的人和没有经过这种教育的人的区别, 在于前者在分析定量问题时, 总是用一些数学理论作为参考系, 从而保证了分析定量问题时的科学性、系统性和一致性;表达有条有理, 简明干练。既有人文素质又有科学素质的人, 做什么工作都让人觉得像模像样。

1.经济学中常见的数学模型——经济函数

函数 (function) 一词最初由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1692年开始使用, 1859年清代李善兰 (浙江海宁人, 近代著名的数学、天文学、力学和植物学家, 中国进行微积分运算第一人, 称他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奠基人可谓名至实归) 第一次将“function”翻译成“函数”。最常见的经济函数及其模型有:需求函数、供给函数、收益函数、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利润函数、复利问题和贴现问题等。

学习经济学中常用的函数时, 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 类似于力学的均衡概念, 分析通过市场让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之间达到平衡, 则得到市场均衡价格。价格函数是需求函数的反函数。收益函数主要由价格的变化而确定。利润函数有三种情况, 盈利、亏损和盈亏平衡 (保本) 。关于函数概念的理解, 特别要认识复合函数的结构, 明确从外向内的复合过程, 并把复合函数分解为简单函数的过程进行到底。

2.无限变化的函数模型——极限与经济函数

微积分学的研究对象是变动的量, 注重变量的本质和规律, 这一点对研究经济变量非常重要。我们应关注变量的变化过程, 更应从变量的变化过程中判断它的变化趋势。而要把握这两个方面都需要借助极限的方法。极限的方法是人们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近似中认识精确、从量变中认识质变的辩证思想和数学方法。“一尺之棰, 日取其半, 万世不竭”, 出自于《庄子·天下篇》。这十二个子看似简单, 其中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它说明两千多年前的庄子已经初步认识到以0为极限的过程!当然, 它还说明古代中国已经有了长度的度量单位和对分数的认识。1821年, 法国数学家柯西提出了关于叙述极限的ε方法, 用不等式刻画整个极限过程, 使无穷的运算化为一系列不等式的推导。柯西被人们称为近代微积分的奠基者。在此基础上, 德国数学家魏尔斯特拉斯 (1815~1897) 完成了ε-δ方法, 摆脱了对极限单纯的运动和直观的解释。而微积分中的导数、定积分和级数等概念都是用极限来定义的。经济学中的极限问题有连续复利、人口增长等。

学习极限首先要理解关于自变量变化趋势的有关数学符号, 体会数学符号和术语精确与简约的优越性, 没有含糊不清或产生歧义的缺陷并清除了传递过程中的冗长信息;记住两个重要极限公式;灵活掌握求极限的方法;注意判断分段函数在分段点的连续性。

3.经济分析的基本工具——导数、微分

导数反映了函数的变化率, 它在经济领域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微分则指自变量有微小改变时, 函数增量的主部是多少。17世纪下半叶, 牛顿和莱布尼兹各自独立地研究和完成了微积分的创立工作。牛顿从变速直线运动研究微积分 (但严格的说, 自然万物都偏离了直线而以螺旋的形式旋转, 遗传基因中DNA、攀援植物的卷须、河水的旋涡、龙卷风、漩涡星云……世界就是一个漩涡, 这是大自然醉人的脚步) 。莱布尼兹则从几何问题出发, 运用分析学方法引进微积分概念, 得出运算法则 (最漂亮的数学积分符号“∫”也是莱布尼兹发明的) , 其数学的严密性与系统性是牛顿所不及的。

微积分是继欧几里得几何学之后, 整个数学发展史上的最伟大的创造。正如冯·诺伊曼所言, “微积分是近代数学中最伟大的成就, 对它的重要性怎样的估计都不过分”。特别是微积分基本定理, 把微分和积分这两个貌似无关的问题联系在一起给微积分以特有的魅力, 使得微分和积分成为一个整体, 促进一门崭新的数学学科——微积分的形成。

微积分的奇妙使数学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是科学之母。没有一个伟大的数学家不是对浩瀚的宇宙怀着极端的好奇心的人。但好奇心需要有支撑它的渊博的基础科学修养和睿智高雅的判断能力, 需要有专心致志于一件有意味的研究的坚韧毅力;不为伪科学和赝科学所迷惑, 而沉浸于一种内心宁静和愉悦的思考之中。矢志不渝, 积以年月, 登上科学的崇高殿堂。

4.导数在经济上的应用问题——边际、弹性、最值

在经济学中, 边际是与导数密切相关的一个经济学概念。边际分析源于数学中的增量分析, 它反映了经济函数中的自变量发生微小变动时, 函数如何随之变动。边际分析把导数引入了经济学, 从此, 许多经济现象开始由定性分析转入了定量分析。西方经济学家非常重视“边际分析方法”, 把边际分析方法的发现和应用看成是一场“边际革命”, 自19世纪70年代“边际革命”兴起后, 边际概念 (边际成本、边际收益、边际利润) 和边际分析法立刻广泛传播, 并构成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边际分析中考虑的是经济函数的绝对增量和绝对变化率, 但在研究实际问题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有必要研究函数的相对增量和相对变化率, 即需求弹性和收益弹性。弹性函数实质上是边际函数除以平均函数。

学习导数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时, 要着重理解其经济涵义。例如, 边际利润为零时, 达到最大利润。需求弹性表示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举一个实例, 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变化对需求量影响较小, 缺乏弹性。适当提价后, 需求量不会有太大的下降。学习最优化问题时, 要明确目标函数, 确定决策变量, 这是解题的前提, 往往不易掌握。

5.微分的逆运算问题——不定积分

积分学的起源要比微分学早很多。自古以来, 面积和体积的计算一直是数学家们所感兴趣的问题。莱布尼兹将曲边形看成无穷多个底边为无穷小的矩形之和, 从而导致了积分的产生。牛顿则从面积的变化率 (即导数) 入手, 通过求变化率的逆过程来计算面积, 俩人都得到了积分计算法, 又几乎同时得出了不定积分与微分的互逆关系, 提供了计算定积分的一般方法, 由此创立了积分学。但是, 他们的定积分概念缺少逻辑基础, 严格的定积分定义则是由19世纪的法国数学家柯西和德国数学家黎曼建立的。

6.求总量或变化量的问题——定积分及其经济应用

不定积分是微分法运算的一个侧面, 而定积分 (和式的极限) 则是它的另一个侧面。不定积分和定积分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微积分的基本定理提供了计算定积分的一般方法, 自此, 定积分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而原本各自独立的微分学和积分学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构成了理论体系完整的微积分学。

定积分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表现为边际函数和经济函数之间的关系。例如, 从边际成本函数求出总成本函数;从边际收益函数求出收益函数;从边际利润函数求出利润函数;资金流在连续复利计息下的现值与将来值;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等。

计算定积分的着眼点是算出数值。因此, 除了利用牛顿-莱布尼兹公式计算定积分外, 还要尽量利用定积分的几何意义、求对称区间上定积分时考虑被积函数的奇偶性。

7.偶然中的必然——随机事件与概率

法国数学家拉普拉斯是这样描述概率论的:“一门开始于研究赌博机会的科学, 居然成了人类知识中最重要的学科, 这无疑是令人惊讶的事情”。三四百年前, 在欧洲许多国家盛行赌博之风。参赌者将他们遇到的问题请教当时法国数学家帕斯卡, 帕斯卡接受了这些问题, 但他没有立即回答, 而转交给另一位法国数学家费马。他们频频通信, 互相交流, 围绕着赌博中的数学问题开始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这些问题后来被来的巴黎的荷兰数学家惠更斯获悉。回到荷兰后, 他独立地进行研究。帕斯卡和费马一边亲自做赌博实验, 一边仔细分析计算赌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终于建立了概率论的一个基本概念——数学期望。而惠更斯经过多年潜心研究, 写成了《论掷骰子游戏中的计算》, 迄今为止, 这本书被认为是概率论最早的专著。可以说, 早期概率论的创立者是帕斯卡、费马和惠更斯。这一时期主要研究各种古典概率。例如, 购买彩票中奖的可能性有多大?以某地体育彩票为例, 经计算, 买一注彩票的中奖概率为:

特等奖——0.000001323, 一等奖——0.000006614, 二等奖——0.00006614, 三等奖——0.0005952, 四等奖——0.0041667, 五等奖——0.05556。

这就是说, 每1000注彩票, 约有55注中奖 (包括特等奖到五等奖) 。结论是, 买彩票中大奖的概率几乎为零!

概率论有鲜明的直观, 懂得这一点, 有利于理解与想象, 为理论的理解和证明提供思路、模型和方法。例如, 排列组合实际上是建立在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之上, 由此引发出贝努利大数定理 (保证事件发生频率的稳定性, 即当试验次数很大时, 便可以用事件发生的频率来代替事件的概率) 、中心极限定理 (正态分布在现实世界中大量存在, 如一个地区的成年男子的身高、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测量误差、海洋波浪的高度、半导体器件的热噪声电流或电压等) 。

8.随机现象的函数化——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随机事件可以数量化, 即产生了随机变量的概念。引入随机变量后, 对随机事件的研究便转化为对随机变量的研究, 其本质是为了借助微积分及测度来处理随机现象。由此随机事件可以用随机变量的数值来表示, 同时把随机事件出现的概率, 用随机变量取某个值或取某个确定范围内的值的概率来确定。在概率论中借助变量的思想, 引入随机变量及其相关概念, 使之逐渐成为描述随机现象的主要工具。可以说, 随机变量是从动态的观点来研究随机现象。随机变量以一定的概率取各种可能值, 按其可能取值全体的性质, 可将随机变量分为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两大类。常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有伯努利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常用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有均匀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等。

随机变量主要有两个数字特征:一个是数学期望。引入随机变量后, 数学期望是概率加权平均, 它反映随机变量取值的“平均大小”;另一个是方差, 它描述随机变量取值的“分散”程度。

把样本看成随机变量是数理统计的一个基本观点, 由部分推断总体是数理统计的基本思想。经验分布函数实际上是事件{ξ≦X}发生的频率。实际推断原理 (小概率事件原理) 贯穿于假设检验的始终。未知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 就是使要在参数的可能取值中找出对试验结果最有利 (出现的概率最大) 的那个参数的取值。线性回归中求回归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 其思想也是要使拟合直线最靠近试验数据点 (拟合的偏差平方和达到最小) 。

概率统计的理论与方法的应用是很广泛的, 几乎遍及所有科学技术领域、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中。直观的说, 卫星上天、导弹巡航、飞机制造、人口普查、宇宙飞船遨游太空等都有概率论的一份功劳。例如, 气象预报、水文预报、地震预报、产品抽样验收、机场跑道修建、在新产品研制中试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电子技术发展、在可靠性工程中元件或系统平均寿命估计、在自动控制中数学模型建立、在通信工程中信号抗干扰性和分辨率的提高、通货膨胀率估计、金融 (保险、证券) 业风险预测与防范等等都是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密不可分的。

9.矩阵和线性方程组的内容可用“线性方程组为体, 矩阵理论为用”来概括。

即以矩阵为工具研究线性方程组, 把线性方程组的问题转化为矩阵问题, 再用矩阵运算和理论加以解决, 最后得出线性方程组的结果。矩阵的性质是在行列式的发展中建立起来的。矩阵和行列式的紧凑表达式和简化记法是深奥理论的源泉, 充分体现了结构好的数学语言的优越性!

本章在教法上不仅要将知识灌输给学生, 更要引导学生重新经历一次发现利用这些知识用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以线性方程组方程的个数与解集之间的关系为线索, 引出相关的知识, 体会前人探究这些知识的原创性的想法和实质。

参考文献

[1]康永强.经济数学与数学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9.

[2]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1.

[3]顾静相.经济数学基础 (第三版) (上、下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9.

[4]左平, 张饴慈.什么事数学 (对思想和方法的基本研究) (增订版)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3

《经济数学》课程教学 篇2

通过分析经济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提出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些思考,使经济数学教学适用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高学生的教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作 者:蔡江涛 彭青录 CAI Jiang-tao PENG Qing-lu 作者单位:蔡江涛,CAI Jiang-tao(衡阳师范学院,数学系,湖南,衡阳,421008)

彭青录,PENG Qing-lu(鸣鹿中学,湖南,祁东,421603)

高职经济数学课程建设的探究 篇3

[关键词]微课;高职;经济数学;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12-0135-02

现在, 国内高职院校重专业轻基础的观念非常严重。在大力倡导高职教育重实践、实训的呼声中,理论知识的教学学时被大大地削减了,作为基础理论课的经济数学课程,也面临着被削减与压缩的命运。但经济数学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经济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其思想和方法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等领域。它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特别是针对经济领域的各种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软件进行运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提高和职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专业理论知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高职数学的课程研究是高职院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要求。我院尝试进行经济数学课程建设,依托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平台,建设经济数学课程的学习网站,学习资源向本院学生开放。下面是我们的一些粗浅实践经验,以抛砖引玉。

一、理念指导

首先要转变教学理念,教师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模式”理论,学习有关慕课、翻转课堂等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方法。为此,笔者上中国大学MOOC网学习汪琼老师的《教你如何做MOOCs》。当学生的学习变得无处不在(泛在学习),学习模式变为线上—线下混合学习(混合式学习)时,教师的教学也要相应地设计成与其匹配的模式,才能完成该项目(或子项目)。经济数学课程建设实际上包括课程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全过程。

二、 课程建设的流程图

三、具体实施步骤

(一)准备基础教学文件

1.经济数学课程标准

在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性质与定位设计我们有以下三个思路:

①采用以专业为导向为专业服务的学习课程模式。根据专业需要,开展广泛调研,在征求专业课教师意见的基础上,选择与专业相结合的学习内容。

②学习情境是以财经专业课程中涉及的数学知识为依据来设计的。选择以专业背景作为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均能体现与专业的结合。

③在每一个学习情境中,选择与专业相关的数学例题,揭示数学原理,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循环上升。理论知识的选取要根据专业课的需要,选取和财经基础相关度极大的行列式、矩阵和概率等知识内容。

2.经济数学教学设计

和以往不同,此次教学设计不再是基于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的设计,而是突出“保持学习者有意注意的最佳方式,其次才是微课程的表达方式”,即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考虑到学习时间的零散性与片段性,学习内容是独立的知识点或技能点,学习媒介的多样化,学习方式的个性化与网络化,所有教学设计都是学生通过学习某项知识掌握某项内容技能。例如,“函数的连续性”的教学设计是:先设计4个不连续函数的图形,让学生进行讨论,从中总结连续的三个要素——有定义、有极限、极限值等于函数值。这避免了以前一开始从自变量的增量定义阐述函数的增量变化,造成学生理解定义困难的问题。

3.经济数学教案

在教案这个环节中,将以往以教师为主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改为以学生为主的学习重点与学习难点。如在章节开篇放一个引例,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以讲解“极限问题”为例:一对年轻的夫妻,在孩子出生之时,用1万元作为初始投资。如果投资按10%的连续复利计算,到孩子20岁生日时,估计能拿到多少元的成长金?若继续做投资,到孩子28岁生日时,能拿到多少元的婚嫁金?在上课之前,可以安排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课前各想不同的方法来回答这个问题,带着问题来上课,提高课堂效率。

4.经济数学课件

教师要把原来一整章一整节的课程内容,分解为一个一个知识点来制作课件,并按照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进行讲解。这些课件既有自身的体系,又有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是翻转课堂中的碎片化教学资源。

5.视频资源

视频资源是整个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每个视频平均长度不超过10分钟,需编写脚本,设计整个探索知识的过程。这一部分的建设可以应用录屏软件、手机拍摄等方式来进行。

(二)添加成员 教学日历

选择我院2015级新生中修经济数学的学生,由他们中有兴趣的学生报名加入。教师首先要分析学生的特征,确定学生的基础知识、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变量,对学生进行分组管理,把不同学习背景和学习特点的学生分成不同的讨论组。64学时完成,教学计划日历随即上传与学生共享。

(三)课程管理

1.调整课程结构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科书中的章节知识点作适当调整,以知识点为单位编排教学内容,并伴随与之配套的视频、课件、教案等,实现教学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小众范围内的“私人定制”。

2.文件上传及管理

考虑到这是面向指定学生的课程形式,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出发,授课的一些资源需要加以保护,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让课程参与者以外的学生旁听,所以要适当设置权限。

3.添加视频

在经济数学课程建设中,引例用视频形式展现,会有更好的效果,还可以采用动画形式的小片段。有时候,我们把学生课堂上的讨论拍摄下来,作为新的学习视频添加上传。学生看到自己既是观众也是演员,对视频中的讨论更会积极参与,并对下次的讨论充满期待。

4.添加习题

习题练习放在习题区,学生在学习完一个知识点后,可以独立完成,再由教师评分,定时公布习题答案。教师要筛选作业,把学生完成得较好的作业拍下来向学生展示,以供其观摩。

(四)单元讨论区 调查问卷

1.学习单元有专门讨论区,指导学生提前了解相应知识点,课前观看视频,利用讨论区对有疑问的知识开展讨论,并完成练习题。例如在讲解导数在经济中的应用前,公告安排学生复习五个经济函数,避免上课时重新花费时间复习旧知。

2.设置课程的调查问卷,根据经济数学课程学生的情况,选择一些维度的数据并予以统计分析,从中研究得到一些有价值的推论。

三、 总结与展望

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这门课还远远达不到MOOCs的要求,只能定位为本校学生的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通过对经济数学课程的建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增强,课堂气氛也变得更活跃。同时,学生探索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比如学生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比较手机套餐资费问题,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机资费套餐。教师也积极学习慕课、翻转课堂等相关知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工具、教学软件,这有利于教师的成长。课程的建设使教案的呈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需要教师督促自己对授课内容进行全面深刻的理解,重新编写教案、重新制作课件、编写脚本、拍摄视频。

目前,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对基础课程课堂学时的压缩,课程建设也顺着压缩课时的思路,从增加自学和课外线下学习学时入手,来弥补课时不足的困难。学生的碎片化学习,可以选择在线学习、反复观看视频资源等方式,充分利用零碎时间来进行有效学习。教师要全程监控与管理,使课程与教学不断得到调整与修正,进而达到优化与完善经济数学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 于歆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赵业坤.高职数学课程数字化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J].辽宁高职学报,2015(3).

[3] 刘万辉.微课设计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4] 刘万辉.微课开发与制作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经济数学》课程教学 篇4

一、进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提高教学效率.节省教学时间, 比传统课室上课要节约课时数, 课堂信息量也大大增加, 教师可以添加更多与经济应用相关的内容, 更准确的实例, 让学生真正感觉到“学数学是为了用数学”, 达到不失兴趣的效果.此外多媒体教学还有方便、快捷和准确的效果, 这是传统的黑板教学达不到的教学效果.

2.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良好的兴趣就有良好的学习动机, 但不是每名学生都具有良好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把经济融为数学, 在每章节教学开始都用经济热点问题驱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激发学生学习有关数学知识的兴趣.借助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地介绍数学知识的产生.如:生产、生活和工程实践中的实例和示例引出抽象的数学概念, 介绍数学史, 激发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借助数表、图形、动画介绍数学知识的形成.如:突出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增强教学直观性和实效性.此外, 多媒体数学课件可以重复使用, 以及对课件内容进行优化和共存, 方便学生消化及吸收经济概念和经济原理, 进而达到减轻教师的工作量的效果.

3.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整合基础理论教学, 加大教学容量, 加强经济应用实践力度.在进行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能够增加大量的经济实例, 而非仅仅讲授数学理论知识, 进而提高课程的实用性.课件演示经济应用实例, 用实例和示例进一步加深对数学概念、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 培养“用数学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在演示案例教学过程中, 强化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归纳和介绍数学思想方法、解题策略, 能够达到培养学生用数学概念、思想、方法消化吸收经济概念、经济原理的能力和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的效果.

二、进行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显现的一些不足

1.缺乏师生交流, 信息量大, 学生接受有难度.仅仅用计算机展示数学定义、传授定理内容, 忽略数学的背景知识, 以及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应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 有不少教师把一堂课的内容都放进一个课件中, 教学时只有一台计算机, 没有黑板, 没有学生的动手实践, 师生间缺乏课堂上的感情交流, 只是将原来的“照本宣科”变成了“照机宣科”, 这样学生接受起来自然会有难度.

2.缺乏有特色的多媒体数学课件.课件单一, 无创新, 在制作数学教学多媒体过程中, 课件的设计上没有弄清楚概念教学、法则教学、性质教学、公式教学和例习题教学中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技巧和要点.教师只有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多媒体辅助因素, 并且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去设计适合个人教学风格的课件.

3.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上有误区, 未能正确了解多媒体的局限性.夸大多媒体的作用而将之应用于所有内容的教学, 只重数量不顾质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并非简单地把书本上的文字放到屏幕上, 有些任课教师对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了解不够, 使用多媒体不合理, 总觉得传统板式教学要简单易懂, 进而反对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有其独特的优势, 但它与传统教学模式并不是对立的, 而是相辅相成的, 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几点建议

1.结合学校实际, 调整总体教学目标, 以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标, 基础理论知识量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度.在充分重视数学基础性地位的同时, 强调与经济学、管理学的融合, 注重数学为经济服务, 为学生提供真正能学以致用的数学.

2.注重用多媒体手段来描述经济数学模型, 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经济数学》这门课程所蕴涵的丰富内容, 包括为经济研究提供定量分析的方法等, 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这门课程.我们的学生不必一定要体会数学的精深, 但要体会到数学的广博, 要了解现代数学的一些思想, 并且敢于应用到实际经济问题上.

3.在多媒体教学中, 先引出问题, 然后给出解决问题所必需的数学知识, 再讨论对现象的具体解答.这样一来, 数学概念、定理和方法与经济问题就比较融合, 易于为学生接受, 不再感到抽象费解.

4.增加数学背景知识的介绍, 激发学生兴趣.利用超链接穿插数学史上的轶事, 活跃课堂气氛, 让学生感受数学家们的人格魅力, 有助于消除学生对于经济数学学习的为难情绪.

5.进一步贯彻“应用性原则”, 要加深对多媒体教学规律的认识, 研究探索如何利用多媒体来直观体现《经济数学》课程的实用价值, 使学生对“经济数学”在经济发展中的直接和间接用途有所了解, 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并给予充分的重视.

四、结束语

在《经济数学》的教学中, 与传统教学工具相比, 多媒体课件有着强大的优势, 不仅使教学过程更加清晰, 而且能够反映教学内容的动态特征和提高教学效率, 但是并不是每一节课都适合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只有在利用其优势的同时应注意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 努力将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汉光.《经济数学》课程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4.

[2]侯风波, 蔡谋全.经济数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6.

[3]吴中才.多媒体数学课件制作.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经济学系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篇5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劳动经济学

课程代码:ZB1007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

学分:3

学时:54(理论学时:54;实验实践学时:0)

面向对象:经济管理类专业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劳动力市场供给、市场需求市场均衡、人力资本投资、工资理论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等方面的知识。本课程主要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具备以下知识与技能:

1.掌握劳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整体的理论框架;

2.把握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如局部均衡分析法、边际分析法等;

3.能用所学的基本原理,解释、分析现实经济中的各种劳动经济现象与政策,并具备初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考核要求

1.考试目的与要求:考察学生对劳动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对课程知识理论体系的了解情况;重点考核学生运用基本经济理论来分析与解决经济中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采取多元化的考核形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

2.考核形式:可以采取过程考核方式,根据考勤、课堂检测、课堂讨论等进行综合评分;也可以采取闭卷考试形式。

3.成绩评定:根据不同考试方法综合给分。

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

《劳动经济学》学时分配

内容

理论学时

实验(实践)学时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劳动需求

第三章

劳动供给

第四章

人的生命周期中的劳动参与决策

第五章

人力资本投资

第六章

劳动力市场均衡与内部劳动力市场

第七章

劳动时间

第八章

工资理论的基础知识

第九章

工资水平与工资差别的宏观分析与调控

第十章

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

第十一章

就业与事业的宏观经济分析

第十二章

劳动力市场与政府行为

合计

第一章

导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劳动经济学产生的背景、基本任务以及研究对象;熟悉劳动经济学的主要内容;辩证看待劳动经济学,并正确把握学习的方法。

教学重点:劳动经济学的基本任务、研究对象

教学难点:学习劳动经济学的方法

第一节

劳动问题概述

第二节

劳动经济与劳动经济理论的基本内涵

第三节

劳动经济学范畴的两类集合第四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基本假设与研究方法

第五节

本教材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

劳动需求

教学目的与要求:熟练掌握劳动需求的基础知识、短期劳动需求、长期劳动需求以及政府政策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教学重点:劳动需求及需求影响因素、短期劳动需求分析、劳动的需求弹性

教学难点: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

第一节

与劳动需求相关的基础知识

(一)劳动需求的基本概念

(二)劳动需求的分类

(三)劳动需求的假设

(四)劳动需求表、需求曲线

第二节

短期劳动需求分析

(一)生产函数

(二)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三)处于完全竞争状态下的劳动力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劳动需求

(四)整个市场的劳动需求函数

第三节

资本积累与长期劳动需求

(一)资本的变化与总成本的变化

(二)企业成本最小化与劳动需求

(三)工资变化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第四节

劳动需求弹性

(一)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

(二)劳动需求的交叉弹性

(三)希克斯—马歇尔派生劳动需求四大法则

第五节

技术进步与劳动需求

第六节

政府的特殊政策与劳动需求

(一)对特殊社会群体采取特殊就业促进政策的经济效果

(二)对特定劳动者发放工资补贴的经济效果

第三章

劳动供给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劳动供给概念、影响因素、劳动供给曲线的推导以及劳动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

教学重点:人口与劳动供给,劳动供给曲线的推导

教学难点:个人劳动供给曲线与市场劳动供给曲线的关系

第一节

劳动供给分析的前提与假设

(一)劳动供给基本概念

(二)劳动供给基本假设

第二节

人口与劳动供给

(一)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劳动力

(二)人口结构的变化与劳动参与率

(三)影响劳动参与率的因素

(四)经济周期与劳动参与假说

第三节

劳动供给曲线

(一)劳动供给弹性

(二)劳动供给量的变动与劳动供给的变动

第四节

劳动供给时间的选择机制

(一)效用理论

(二)时间的效用

(三)收入约束线与无差异曲线

(四)个人劳动供给曲线与家庭劳动供给

第五节

市场劳动供给曲线

第四章

人的生命周期中的劳动参与决策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理解人的生命周期中的各个阶段劳动参与的决策机制。

教学重点:就业与就学的决策、结婚与育儿决策以及退休决策

教学难点:净现值分析方法

第一节

生命周期的变化

第二节

就业与就学的决策

第三节

结婚与育儿的决策

(一)结婚与生育年龄的变化

(二)家庭生产函数

(三)婚姻的经济性决策

(四)养育子女的经济性决策

第四节

就业与转换工作的决策

(一)期望的总工资收入

(二)劳动力市场的求职与雇佣信息

第五节

退休的决策

第五章

人力资本投资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人力资本概念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机制。

教学重点: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投资分析以及劳动力流动分析

教学难点:特殊培训与一般培训的决策机制

第一节

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一)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于发展

(二)人力资本的含义及特点

第二节

教育投资分析

(一)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

(二)教育投资分析模型

(三)教育投资的均衡

第三节

培训的成本收益分析

(一)培训的成本与收益

(二)两种在职培训的成本收益分析

第四节

劳动力流动

(一)劳动力流动的类型

(二)劳动力流动的条件

(三)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收益分析

(四)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

第六章

劳动力市场均衡与内部劳动力市场

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理解劳动力市场均衡概念及其作用,了解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理论

教学重点:劳动力市场均衡及其意义

教学难点: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

第一节

均衡的经济学含义

(一)古典经济学描述的均衡

(二)现代经济学描述的均衡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一)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二)

劳动供求变化对静态均衡的影响

(三)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

第三节

内部劳动力市场

(一)企业组织的招聘雇佣活动

(二)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三)内部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机制

第七章

劳动时间

教学目的与要求:充分理解劳动时间的概念及其决定机制以及经济周期与劳动时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制度劳动时间、有效劳动时间供给

教学难点:劳动时间的决定

第一节

劳动投入量的计算尺度

(一)劳动时间的计量

(二)劳动时间的特征和功能

第二节

劳动供给者角度的劳动时间

第三节

企业角度的劳动时间

(一)概念及说明

(二)集体作业的影响

(三)劳动时间与工作效率

(四)准固定成本

第四节

制度劳动时间、不规则劳动时间与有效劳动时间供给

(一)制度劳动时间

(二)超时工作

(三)兼职工作

(四)倒班与非全日制工作

(五)有效劳动时间供给及其影响因素

第五节

经济运行周期与劳动时间的变化

(一)经济运行周期中的劳动时间调整

(二)劳动时间的变化趋势

第六节

劳动时间的国际比较

(一)美国的劳动时间

(二)德国的劳动时间

(三)日本的劳动时间

(四)中国的劳动时间

第八章

工资理论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经济学各个历史时期的工资生成理论,掌握工资的各种形式及其职能

教学重点:工资形式及工资职能

教学难点:刚性工资理论、效率工资理论

第一节

工资形式与工资职能

(一)工资形式

(二)工资职能

第二节

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中的工资理论

(一)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第三节

经济学各个历史时期中的工资生成理论

(一)早期经济学中的工资生成理论

(二)现代经济学中的工资生成理论

第九章

工资水平与工资差别的宏观经济分析与调控

教学目的与要求:把握工资水平和工资差别的决定因素以及政府关于工资水平的宏观调控手段。

教学重点:工资水平与工资差别的决定因素。

教学难点:工资差别的计量

第一节

工资水平的宏观变动因素

(一)工资水平的相关概念

(二)影响工资水平的因素

第二节

工资水平的宏观调控

(一)工资总水平控制与收入政策

(二)低端工资水平调控

(三)高端工资水平控制

(四)平均工资水平调控

(五)通货膨胀下实际工资水平的调控

第三节

工资差别

(一)工资差别的类型

(二)工资差别的形成及运动规律

(三)工资差别的类型及其成因

(四)工资与收入分配差别程度的度量

第十章

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劳动力市场歧视的表现及分类以及劳动力市场歧视的各种经济理论

教学重点: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经济学理论

教学难点:雇主歧视、统计性歧视

第一节

歧视的概念及类型

(一)歧视的概念

(二)劳动力市场歧视的类型

第二节

劳动力市场歧视理论

(一)个人偏见歧视理论

(二)劳动歧视理论

(三)职业隔离或排挤理论

(四)统计性歧视理论

(五)搜寻成本歧视理论

第三节

工资收入歧视及其测量

(一)工资收入歧视的定义

(二)歧视性工资差别的表现形式

(三)歧视性工资的测量方法

第四节

消除歧视的法规政策

(一)香港特别行政区消除歧视的政策

(二)美国消除歧视的政策

(三)英国消除歧视的政策

第十一章

就业与失业的宏观经济分析

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就业与失业的界定、分类、成因以及中国当前的失业问题。

教学重点:就业与失业的界定

教学难点:失业的成因

第一节

就业与失业的界定

(一)就业的定义与测量

(二)失业的测量

(三)研究就业与失业状况的重要意义

(四)影响就业的因素分析

第二节

就业与失业理论的基础知识

(一)萨伊的市场法则理论

(二)凯恩斯的失业理论

(三)菲利普斯曲线

(四)弗里德曼的就业失业理论

第三节

就业结构分析

(一)就业结构的研究意义

(二)就业的产业结构

(三)就业的城乡结构

第四节

失业的类型及成因

(一)摩擦性失业

(二)结构性失业

(三)周期性失业

(四)隐性失业

第五节

中国现阶段失业原因分析

第十二章

劳动力市场与政府行为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政府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以及政府管理劳动力市场的政策手段

教学重点:国家财政与劳动力市场

教学难点:公共部门就业与工资的决定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与国家财政

(一)劳动力市场与政府支出

(二)政府税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第二节

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

(一)就业总量的宏观调控政策

(二)收入政策

(三)人力资源开发政策

五、课程学习指导与修读建议

本课程的理论性较强,课程考核注重过程考核与能力导向,形式多元化、开放化、全面化。学生在学习中要重点把握每一个主题的经济学思想,在此基础上,适应其内在的严谨逻辑,培养良好的经济学思维习惯,并熟悉劳动经济学常用的几种表述语言(如几何图形、数理等);另外,关注有关劳动经济的时事热点、参与社会实践、培养思考的习惯也是提升理解、分析与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六、推荐教材与阅读书目

1.杨河清,《劳动经济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2.[美]伊兰伯格等,《现代劳动经济学——理论与公共政策(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3.[美]鲍哈斯,《劳动经济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4.曾湘泉主编《劳动经济学(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

5.蔡昉,《劳动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现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日本经济课程教学方法初探 篇6

关键词: 日本经济 教学模式 文化意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日本在中国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市场对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日语在中国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外语语种。于是,很多普通高校、高职院校都开设了日语专业。其中,日本经济成为许多高校必设的专业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日本经济方面的基本知识、战后日本经济的各个过程及所出现的特殊情况,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未来能在经贸、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管理等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一、日本经济课程的现状

作为必修的专业课,日本经济在日语专业的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多年来,日本经济课程在教学中存在课程教材单一、教学方式单一、课时相对较少等问题。这些问题对日语专业人才培养产生负面影响。许多学生认识到了学好日本经济的重要性,却往往在实际学习中缺乏主动性,也不知道如何运用高效的学习方法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极个别学生甚至认为上日本经济课就是到了休息睡觉的时间。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完善日本经济的教学模式,对于强化日语专业整体教学效果非常必要。

二、教材的选择与使用

当前日本经济教材使用语言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用中文编写的教材和用日文编写的教材。选用中文教材易于把握主要内容,容易让学生理解。但从外语专业角度考虑不利于用语言的学习,无法给学生提供良好的日语学习环境。由于日语专业学生的培养不能脱离日语能力培养这个核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在语言能力不降低的前提下拓展其他专业知识。而且日本经济课程开设在日语专业第六学期。这时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日语能力,相当一部分学生已通过了日语能力一级考试。出于以上考虑,我选用了日文编写的教材。

但是,无论哪种教材都很难做到适用于所有学校的所有学生。而且,任何日语专业课的学习,仅靠课堂就完全掌握是不现实的。尤其在工科院校中,学习日语的环境比较缺乏,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灵活处理及合理补充。无论使用哪本教材,我会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删,有些内容会一笔带过或者直接略过,有些内容则会强调练习,也会增加补充内容。

日本经济课程内容相对较难,涉及广泛。每堂课学生的预习、复习、作业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需要学生预习的部分我会事先将任务布置下去,这样在授课中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重点部分,增加学生讨论的机会,有利于学生用语言表达观点与判断。

三、教学模式改进的尝试

1.与日语听力、日语翻译等课程相比,日本经济偏重知识的讲授,这便容易出现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单纯接受的情况,若对学生的要求仅停留在听懂能读的基础层面,其结果就是课堂沉闷枯燥,十分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他们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是值得研究的课题。在实际教学中我会让学生按自己的意愿组成若干小组,根据教科书所学内容设计题目或由学生自选课题,要求他们通过网络、图书馆查找资料,然后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课题,写成研究报告。在课上发表,然后相互答疑。课题的完成情况将记入平时考核,作为期末最终成绩的组成部分。这种分组学习方式需求学生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课余时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扩展了语言知识面,提高了语言能力。在整理、分析资料的过程中,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逻辑思维、独立思考、与人协调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2.多媒体的应用。近年来,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育科学技术手段正逐渐被应用于各种教学实践中,适当地运用多媒体会成为日本经济课程的有益补充。很多内容学生只通过对书本的文字材料学习,由于理解的误差可能造成与事实相反的认识结果,或者认识结果存在偏差。在日本经济授课中,恰当地加入直观的图片、图表、声像材料等,不仅能直接为教学提供材料,而且能弥补语言解释不充分的部分。一个柱形图、一张图表有时远胜于冗长的语言解释,一段音频或声像材料更能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所学内容是现实中活生生的,不是书本上死的内容。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向学生传递生动的信息,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习环境,会使教学变得直观,容易理解。

四、树立文化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日语专业授课过程中应注重把日本文化融入教学中,通过异国文化的学习,使学生逐渐习惯日本民族的文化心理,提高认识水平。同日语专业其他课程一样,日本经济也需要文化的导入。

在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引起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那个时代,各国学者纷纷探寻日本经济成功的“黑匣子”,就是在这个时候,日本企业的文化渐渐呈现在世人眼前。

与西方企业不同,日本企业具有注重追求长期的成长和发展,重视对员工的长期雇佣和培养,重视人才资源的积累等一系列特点,这与日本的文化密切相关。

日本传统社会文化中的集团主义意识广泛渗入到普通日本人的意识之中,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战后日本社会形成了以企业为中心的社会环境,广大企业的员工接受和认同"企业同员工是一个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因此,日本企业普遍采用终身雇佣与年功序列。由于企业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组织的利益比较一致,提升了员工的士气,员工愿意将大部分精力和时间投入到企业中来,对不断进行技术革新也表现出热情,再加上企业方面重视对员工的培训教育,企业整体的学习能力得到增强,保证了企业具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文化虽然无形,但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可以在经济领域、经济活动中起到现实作用。日本的企业文化在那个时代是这种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典范。通过文化的导入,学生加深了对日本经济的理解,更激发了对日本的企业和文化的兴趣,优化了授课效果。

五、利用多种资源,弥补课时不足

日本经济课程内容系统庞大,而每周仅有2课时,相对较少。除了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外,利用好学生课余时间也非常重要。

因为要让学生做大量的预习、复习、查阅资料等工作,我将各学习小组以组的形式在QQ上设立群,在不固定的时间与学生答疑、交流、收发材料等,确保学生的预习、作业等及时准确地完成。此外,我还鼓励学生利用学院的日籍教师、日语角等校内资源,增加使用课堂所学内容的机会,锻炼表达能力。例如,在给学生介绍了日本企业文化后,学生各小组挑选各自感兴趣的日本企业查阅相关企业文化资料,利用日语角活动相互交流自己对日本企业文化的理解,同时请日籍教师参与其交流活动,使学生更多了解日本人对日本企业文化及日本经济的看法,日本社会对于职场人的普遍要求,等等。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对日本的兴趣,开阔视野。

六、结语

以上措施对强化授课效果起到了较好作用,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仍存在需要改进之处。例如,如何分组,如何细化考核仍可改善;日本经济内容相对较枯燥,并不是每个主题都能让所有学生都感兴趣,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广大教师应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使其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正田健一郎.概説日本経済史[M].有斐閣,1995.

[2]陈小芬.日本经济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经济数学》课程教学 篇7

一、参与型教学的内涵

1.参与型教学的理论依据

(1) 教育学理论

参与型教学的指导思想主要是主体教育思想。从教育的简单要素即组成教育的必要成分来看, 教育可以由教育者、教育对象、作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联系中介的教育资料构成。就教育的发生来看, 受教育者是教育得以存在的首要前提, 因此受教育者才是教育真正的主体。传统的教育看不到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地位, 只是把受教育者看成是纯粹的客体来塑造, 受教育者仅仅是教育者发出指令的应答器。教育过程就变成了外在的控制和训练, 课堂教学成了灌输“知识”的主阵地, 考试成了教师唯一的“法宝”。

现代学生观包含四层含义: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2) 学生是一个发展的人;3) 学生是一个独特的、有完整个性和独立人格的人;4)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 其他三个方面能否得到教师的尊重是基础, 否则学生的主体性就成为空谈。

(2)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所有知识都是被建构的, 包括认知结构”, “一个人的数学知识必须基于个人对经验的操作、交流, 通过反省来主动建构……教师的重要任务是按照学生的思维模式, 建立学生的数学意义, 促进他们有意义的发现学习”。建构主义观下的数学教学, 不是学生对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 而是以学生已经具备的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 是在每个学生业已存在的不同数学世界里, 通过自身的内化重组、操作和交流, 主动地进行建构的过程, 其中教师应该是数学建构活动的深谋远虑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评价者。

(3) 发现学习理论

发现学习的积极倡导者布鲁纳认为, 学习是主体主动地通过认知, 获得客观事物的意义和意象, 从而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教师应当制定和设计各种方法, 创设有利于学生自行发现、探索的学习情境, 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索取”过程。

(4) 数学的自身特点

数学高度抽象的形式化的特点更需要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 更需要学生的主体参与, 用弗赖登塔尔的话来说, 就是“让他们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这是数学教学的第一原则”。“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 要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 自己去“发现”。全方位建构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学习主体地位, 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2.参与型教学的指导思想

参与型教学是以主体性教育思想为指导, 以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全过程为特点, 以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质量整体提高为目标, 教与学有机结合、同步发展的教学实践活动。

3.参与型教学实施的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教师要创设带有启发性、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大胆猜想, 凝练观点。面向全体, 给各层次的学生都提供表现自我、实现自身价值和获取成功的机会,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真正实现“机会均等”。

(2) 探究性原则

数学既是系统的演绎科学, 又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因此, 探究性既体现在逻辑思维方面, 又体现在数学实验方面。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师就要提供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空间和时间,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综合、归纳、类比、猜想、抽象、概括等探索研究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3) 主动性原则

创设恰当的情境和平等和谐的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主动参与, 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

(4) 应用性原则

数学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把数学学习与现代的社会生活密切结合起来。

二、在经济数学教学中实施参与型教学,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经济数学课程由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构成, 知识容量大, 课时少, 参与型教学法的实施不但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参与型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1) 三维的教学设计观念

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仅要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 还要设计学生如何更好地参与学习活动, 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2) 三位一体的教学目的

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明确提出要求, 在确定每一堂课的教学目的时, 不仅要明确讲授的知识点, 还要求明确能力与个性发展训练点和思想教育渗透。

(3) 形成民主开放的课堂规则

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争辩、创新, 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疑问。评价一堂课的好坏, 不再是教师讲得如何精彩、学生如何循规蹈矩, 而是以学生参与的态度、深度与效果来加以评判。

(4) 创设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条件和形式

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有机会自学和参加小组活动。

2.参与型教学实施的内容

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活动是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教与学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二者相伴相随。学生参与教学, 就是要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促进学生的发展。

(1) 让学生参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提出课题后,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一章节中, “我们应该学会什么?”“我想学会什么?”师生共同制定出学习目标, 这样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使每个学生都朝着自己制定的目标努力,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 让学生参与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引导学生找出教学的重点、难点, 把握教材和教学要求, 培养他们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把握学习的主动权。

(3) 让学生参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 提倡在充分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探求不同学法,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探求方法。

(4) 让学生参与课后习题设计

当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时, 他们会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不仅在课堂分层练习中依自己获取的知识, 设计出形式多样的练习题, 还能依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设计课后作业题, 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应用。实践证明, 即使是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 也会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

3.参与型教学法在经济数学课堂中的实施

(1)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人的思维始于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 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就是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关系, 用产生于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启动学生的思维, 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 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 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 为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作好铺垫。由此支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办法解决问题。创设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的问题情境, 能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 可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 从而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问题情境要放在学生跳起来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跳起来主动“摘果”。

(2) 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 加强学用结合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反思数学背景的现实性和“数学化”, 必须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为问题背景, 让学生从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 归纳出变化规律, 并能用数学符号表示, 最终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包括用数学眼光去观察, 用数学的知识去说明, 用数学的方式去分析, 用数学的思想去处理这四个方面的意识。例如, 在学习完第二个重要极限后, 介绍复利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使学生对这一极限理论有一个感性的体会, 说明极限这一数学知识离实际生活并不遥远, 在工厂的设备折旧及细胞的分裂都和这个复杂的重要极限密切相关。在概率论的教学中, 从实际的生活例子引入, 加强学用结合, 提高学习兴趣,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提升创新能力。所以, 教学中, 要善于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科学地设计探究性问题, 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并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社会, 从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消除文科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无用的观念。

(3) 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

爱因斯坦说:“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是鼓励学生实际行动。”围绕问题情境,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 从而在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智能, 展示全体学生的个性、创造性、能动性, 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我创新的重要环节, 是主体参与教学的基础。在教学中, 要加强学生对开放性问题的训练, 尽可能给学生创设适当的数学情境, 让学生展开研究,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中设计的讨论题, 教师要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 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研究, 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中, 既能独立思考, 又相互启发, 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促进思维表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活动质量。

(4)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 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 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 才会乐于学习。首先, 教师要放下架子, 带着微笑与学生多沟通, 跟他们交朋友, 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 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 对数学的爱;其次, 教师对学生要正确地评价与赏识。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争取发言, 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老师肯定后, 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 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反复钻研、探讨, 可见教师正确的评价与赏识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第三, 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以表扬和鼓励为主, 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 不随便说“错”, 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教师还要承认学生数学学习的个体差异, 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每一进步。例如有的学生用课余时间完成了书上带*的习题或思考题, 就及时在课堂上表扬鼓励, 称赞他们爱学习, 能自觉学习。学习较差的学生, 往往对学习没有信心, 没有动力, 教师不要过多地指责他们不努力、不认真学, 对他们既要晓之以理, 更要注意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 予以鼓励, 如告诉他们“你并不笨, 只要你能不断努力, 一定会学得很出色”。

三、参与型教学实施存在的问题

由于金融类院校以文科专业为主, 文科生居多, 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 数学的抽象性和归纳性较强, 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虽然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生在课堂中没有真正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都没有很好地发挥, 从而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进入大学后, 由于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的延续性, 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不高;对教师要求更高, 一是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既要备教材, 更要备学生, 积极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二是教师要更全面地考虑到课堂中学生的“思想火花”, 善于应变, 借此开展新的点拨引导。

面对目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环境势在必行, 因此, 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掌握更多的知识, 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在新形势下使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 激发潜能,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侯学萍.主体性教育观下中学数学教学模式探究[D].硕士论文, 2003.

[2]彭标.创设参与型课堂教学的策略[EB/OL].http:∥hwzx.baoan.net.cn, 2005.

《经济数学》课程教学 篇8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不仅涉及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师的观念, 而且涉及到培养目的。在重新认识并彻底解决初等数学中一些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之外, 还通过学习其他知识, 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打下扎实的基础, 同时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抽象和研究, 思维的逻辑性、严谨性和创新性, 用数学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兴趣和能力。为此, 大学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是: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尤其是思维方式, 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发展智力, 特别是发展创造能力。这与传统的教学观念以保证三基为中心, 把数学教学等同于各种数学知识的汇集, 忽视数学知识乃是数学活动的产物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对学生来说, 数学学习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提高, 也是观点、信心、态度等形成的过程, 而后者将对他们今后的数学学习乃至整个人生产生重要影响。

二、教师的素养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 要具有良好的素养。具体来说, 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有效地组织教学, 从而自觉地贯彻、落实总的教育思想和目标。事实上, 每个教师的教学活动都必然是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指导下进行的, 教师的教学观念、态度、信念等又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选择稳定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师队伍, 选派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教学, 注重因材施教, 深入浅出。教师还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1) 基于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数学本身的魅力, 培养学生具有一种现实的、活跃的、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学习动机, 改变学生对数学的厌烦心理, 解除数学对学生的精神压力, 创造出一种比较轻松愉快的环境。 (2) 帮助学生尽快地熟悉大学数学处理问题的方法和程序, 引导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 使他们从初等数学狭隘的经验的教学中解脱出来, 去面对高等的、抽象的数学。这正是学生发展思维, 提高技能与技巧, 充分发挥学习潜能的阶段, 是从处理个别与具体问题转变到一般的抽象问题的质的飞跃。

三、学生非智力性因素的影响

学生作为教学的客体, 或者说接受者其素养主要与智力、兴趣、学习方法有关, 但现阶段通过高考选拔的胜出者其智力性因素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非智力性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 (1) 提高学生的兴趣。学习的大敌是厌学, 所谓学不进去就是没兴趣, 有些学生从教学中收益不多的原因, 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 如果学生本来对数学兴趣不大, 甚至感到厌烦, 或者提起数学就头疼, 很难想象他还能学好数学。 (2) 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大学之前的学习过程中, 由于学生相对处于心理、智力的发展阶段, 习惯于保姆式的教学, 学习依赖性很强, 以考试为主的题海战术, 侧重于解题技巧的练习, 因而所受教育是片面的。

四、教学模式

增加经济管理类专业数学课程的课时。目前, 理工科专业的数学课程的课时明显多于经济管理专业同类数学课程的课时, 由于学时少, 而要完成的教学工作量很大, 上课时值得深入探讨拓宽知识面的问题不得不留待习题课进行, 若能适度增加课时, 就可以调整教学进程, 增加习题课或课堂讨论, 作为实现教学目标、巩固相关章节内容的手段, 这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丰富教学层次。对于数学基础好、学习积极性高以及备考研究生的学生, 一般的课堂教学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无疑是对课堂教学内容拾遗补缺的一种很好的手段, 同时对于前两年的必修课程进行巩固和提高, 使得一部分备考研究生的学生的数学学习不断线;对于部分虽没有出色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但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 加强数学实践性教学, 使学生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加强数学实践性教学是实现发展智力, 特别是发展创造能力这个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 寻求适当的考核方式及评价标准。考试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直接手段, 虽然重要, 但不可一锤定音, 应参考学生平常的学习情况和动手能力, 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考试的出题方向应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主, 不可片面追求解题技巧, 引入实践性环节的考核, 充分展示学生解决问题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做好经济数学课程建设的配套工作, 加强鼓励措施, 坚持在每年一度的数学竞赛活动中, 为经管类专业学生单独命题、设奖, 提高他们学习数学课程的积极性;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我们希望通过以上措施, 首先能够缓解课时压力, 让教师在课堂上不再忙于赶进度, 把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作为重点, 将数学教学的着眼点集中在培养学生广泛的应用能力上, 积极探索与学生当前和未来的需要相关的题材, 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学生也不必疲于应付, 有较为充分的时间吸收、整理所学的知识, 使数学课程不再成为学生就业和考研的短板;其次增加教学层次后, 可以消除数学课程对学生所产生的精神、心理压力, 营造比较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使他们从中学阶段狭隘的经验教学中解脱出来, 去面对高等的、一般的、抽象的数学;兼顾学生多层次的要求和多方面的能力, 既要考虑部分学生考研的学习要求, 也要考虑部分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 有利于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用数学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鼓励学生创新。让教学改革不再停留在口头和书面上, 使学生成为教学改革真正的受益者。

参考文献

[1]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

[2][苏]A·A斯托利亚尔.数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

[3]赵春兰, 霍玉珍.非智力性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 (3) .

经济应用数学课程设计浅谈 篇9

一、课程目标设计

1. 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强对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兴趣及能力的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原理和方法消化吸收经济概念、经济原理和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知识目标一:

掌握极限与连续的概念,掌握导数与微分的概念和运算,导数的应用,掌握二元函数的极值、最值及条件极值。能运用这些知识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中的连续复利模型,货币的时间价值,总产量的变化率,边际成本、边际收入、边际利润分析,最优采购、库存、生产批量,弹性分析,预测方法等。

知识目标二:理解行列式的定义和性质,矩阵概念和运算。掌握图解法和单纯形法解决线性规划问题。掌握概率的基本计算公式,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参数估计,回归分析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能运用这些知识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中的生产组合决策,投资风险计算,企业价值评估,方差、期望值的计算等。

3. 态度目标。

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课程为经济类专业大类服务设计思路

我们通过调研,与专业教师进行学习、交流和沟通,探索各专业对数学知识与能力的需求程度,在数学内容和授课模式等方面与专业教师达成共识。

首先是教师转变思想,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不是学术型人才,而是面向企业的应用型人才,应从岗位需求出发,立足服务专业。

其次根据专业需求确定授课内容,服务于专业课教学目标,实行模块化教学。具体将数学知识内容分为基础和扩展两大模块。将各专业所共同需要的函数的微分学设为基础模块,扩展模块的内容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对于不需要基础模块做支撑的专业,数学课程内容可以直接选取扩展模块的内容,这样做使数学的知识体系保持一定的整体性和灵活性,更好地与专业课程相衔接。

三、课程内容设计,主要分基础模块与扩展模块两个部分

在基础模块里主要包括极限和连续、导数和微分、导数的应用、偏倒数与全微分四个部分。在扩展模块里主要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基础与数理统计基础三个部分。

四、教学模式和方法设计

数学课的教学模式服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需求。根据专业需求确定授课内容,将数学知识模块化。模块教学打破了数学自身的知识体系,解决了不同的专业对数学需求不同的问题,各专业按需选取不同的授课模块。对专业学习中所必需的知识加以巩固,而对学习专业没有联系或联系很少的内容进行删除,去除或精简公式的推导过程,对必需的理论知识进行重组、归纳和整合。采用问题导入教学法、课堂讨论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后续专业课程中涉及的数学问题。

五、教学活动设计范例

在考核方案设计方面主要实现三级考核体系:1.通过课堂学习和作业考核学生学习态度和知识水平;2.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考核每个课程单元的知识和能力;3.通过期末综合测试全面考核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应用数学 (经济类) .科学出版社, 2007.6, 第1版.

[2]吴素敏主编.经济数学.科学出版社, 2007.8, 第1版.

《经济数学》课程教学 篇10

一、经济数学课程的学教现状

1. 学生特点。

高职学生刚刚从紧张、忙碌的中学跨入大学校门,大部分学生放松了起来,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高职学生学习方法比较单一、被动;经管类学生是文理兼收,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文科生占多数,数学基础普遍较弱,有些学生对数学还有恐惧心理;很多经济数学教材教学内容与专业课联系不大,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意识不到数学课对自身专业的作用,也不知道怎样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于是学生学习态度消极、懒散,甚至有畏难情绪;再加上传统的数学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理解,使学生将应付考试作为学习的首要目标,能过关就万事大吉,根本没有用数学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 教师纯数学化。

高职数学教师在大学学习时大多从事数学教育或应用数学方向的专业学习,是纯数学化教师,对经济、管理、金融、财务等专业内容了解甚少,在从事经济数学教学时就过分强调纯数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题技巧的训练,而不考虑经管类学生的“文科”背景和思维习惯,内容上倾向于数学知识的灌输,对知识的应用不够重视,不清楚某些数学概念有怎样的经济背景,不容易引入典型的经济案例对经济数学课程教学进行拓展,这样的教学显然需要改革。

3. 数学教学内容实用性不足。

高职院校的经济数学教学体系大多是套用理工类高等数学的教学体系,偏理论推理、概念讲解、习题演算,课程内容也比较陈旧、单一,缺乏创新和层次。目前,我院使用的经济数学教材是《应用经济数学》,用现实和经济方面的实例引出概念,如银行存款、出租车里程与计费、个人所得税等得出函数概念,介绍了经济函数、边际成本、需求弹性、经济学中的最值问题等部分经济方面的应用,大多数纯数学的内容还是以计算为主,仅少部分内容与经济应用问题相结合,正真能与时代发展前沿和时代背景、体现专业特色的内容并不多,再有经济数学只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因课时有限只能讲到微积分部分,而矩阵和概率与数理统计只能让学生放在以后学期的选修中学习。这种经济数学课程教学与实际脱节,该课程成了纯理论课程,影响了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以及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与提高。

4. 数学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

现在的数学教学虽然不再是“一块黑板,一只粉笔”,学院也配备了多媒体设备,老师们也精心准备了电子教案和课件,但课堂教学上大多数还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参与意识淡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方法单一、被动,不利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再者,多数教师经济学的理论背景缺乏,教学中通过理论推理、习题演算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但这种纯数学形式的符号逻辑的推演脱离生活、枯燥无味,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违背了经济数学向应用转型的目的;学院层面忽视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各自的特点及教学规律,忽视经济数学在经济学专业培养体系中的作用,盲目压缩教学时数,形成一本书教遍所有专业,一堂课的内容适用于所有学生,造成师生教与学的困难。

二、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1. 教学内容、突出经济应用。

陈旧的教学案例、枯燥的推演计算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因此,经济数学在教学内容上,要坚持够用为原则,应重视计算机与数学在经济学的其他各门学科中的融合,强化建模,不拘泥于计算推理;应加强应用,淡化运算技巧的训练。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本着“能力培养、知识应用、素质教育、追求创新”的总体思路,立足于应用与实践,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对传统内容进行整改:弱化复杂及技巧性较高的数学计算,精简烦琐的推演过程,整合去掉一些重复内容,增加数学软件学习,利用这个强大的数学计算工具去处理较为复杂的数学计算,增加一些与专业课程和实际生活相关的案例,强化应用。如:讲函数时,应增加经济函数、个人所得税函数的建立;讲极限时,介绍本利和问题和养老保险问题;讲导数及其应用时,应补充与专业相结合的变化率模型:边际成本、弹性、最值求解与最大利润、某超市分批进货的函数建立及求解;讲积分及其应用时,将微元法与古典案例“曹冲称象”相结合,增加企业生产的总产量问题、人口统计模型等。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我院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设数学建模、概率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生活与数学、专升本辅导等选修课,可以化解当前经济数学课程教与学的矛盾,同时也解决了高职院校数学课时有限的问题。

2. 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将抽象的数学思想与古典案例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将数学与生活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将数学与专业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此外,要给高职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提出、分解一些适合他们知识水平的问题,优先让他们解答,让他们感受成功的乐趣,并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这样,不仅使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快乐中激发了学习兴趣,强化了学习动机,提高了数学素质,还能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强学习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因此,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专业特色,我们收集了大量的经济案例,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任务驱动法和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和互动教学法等,课堂教学中以这些实际问题为导向,从教师的单独推导、演算转变为师生共同探讨,从学生当观众,转变为学生真正全程参与教与学,达到学生为主体与教师为主导的辩证统一,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合作互动型学习,这样,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激发了其学习兴趣以及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

3. 现代科技,尝试新型教学手段。

近年来,融合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教学工具,如电子课件、多媒体、投影仪和网络平台等在当今课堂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这些辅助工具使数学教学更为立体直观、生动形象,刚开始,学生学习兴致较高,课堂效率也较好,但每堂课信息容量比较大,部分学生不容易消化吸收,几堂课的问题堆积,学生又回到原点。若把当今时尚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融合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可以充分利用其网络资源丰富和信息量大的优势,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这种新的文化载体,正在慢慢地改变老师们的教学观念。为此,我院派出大部分数学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培训,希望老师们不断创新,尝试新型教学手段,将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融合到经济数学的教学中,如:制作优秀的课件,上传“空中课堂”资源,充分利用学院网络平台有效学习;制作微课视频,在学生有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内重点学习一个重要知识点;精心制作经济数学“网络课程”,充分发挥在线学习的作用。如果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学院大量的网络技术平台和资金支持,我们可以设计和制作一套完整的、高质量的教学视频和网络课程,引入新型的“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重构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拘泥于时间和地点,学生能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利用课余时间在网络上就可以完成对知识点的学习,并能充分消化吸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点拨重点和难点,提高学习效果。总之,经济数学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其难度远大于专业课程的改革,我们必须跳出数学课程自身的学科体系,充分认识到经济数学改革的立足点应当建立在专业应用的基础上,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使数学教学有助于专业学习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新时代对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要求。

参考文献

[1]冯翠莲,赵益坤.应用经济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雷田礼.经济与管理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朱宏洁,朱赟.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

[4]纪素绢,王定飞,李二华.《经济数学》课程改革的探索实践[J].学士论坛,2015.

论国别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篇11

关键词:国别经济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2-0011-02

高校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经济社会提供优质适用的人才,也是大学办出特色、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段时期以来,我国高校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给予了高度关注,一些院校相继成立了与东亚国家相关的学科或专业,并开设了一些国别经济学课程,培养有助于区域经济合作的人才,有力地推动了东亚经济合作的发展。但目前我国的国别经济学课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面临尽快规范和改革等课题。

一、经济类课程设置面临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局面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历史认识问题、经济发展状况、领土领海纠纷以及一些突发事件的影响,加之美国一直不希望在东亚区域形成能与之抗衡的力量,作为其在东亚的代言人——日本也极力反对建立个别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区,这些因素导致东亚区域的经贸合作进展相对缓慢。但近些年受到WTO多哈回合谈判受阻、美欧相继成立个别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区的影响,特别是以东盟+中国为首的自由贸易区的签署,使日本产生了被边缘化的担忧,于是日本也改变原有的姿态,开始热衷于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2009年9月上台的日本民主党内阁一改以往的亲美战略,提出回归亚洲、致力于推进“东亚共同体”建设的主张。日本的这一举动令周边各国受到鼓舞,这使陷于停步状态的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加之2010年中国—东盟FTA的正式建成,中俄、中韩、中日等国家间友好合作的推进,以及2010年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准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建设等,围绕该区域内的一系列新动向不断涌现。

我们也看到,拟议中的东亚共同体涵盖的范围可能进一步扩大,除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俄罗斯、蒙古以及东南亚等传统诸国外,按照一些国家的提议,甚至也可能将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中亚五国纳入进来。如果此方案得到广泛支持,将有更多的国家参与东亚经济合作,随之而来的是各国之间的相互投资将更加方便,要素的流动将更加容易,贸易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合作交流将日益频繁,并将有力地促进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技术的升级,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将日益增加。这一新局面为我国高等院校开设相关的国别经济学课程提出了现实要求。

二、国别经济学课程设置的意义及现存问题

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日益深化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在一些经济类专业中逐渐增设了有针对性的经济学课程,如俄罗斯经济、当代日本经济、韩国经济、朝鲜半岛经济与政治、蒙古经济等。类似这样的以某一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作为研究对象的课程可概括地称为“国别经济学”。

这些课程的开设,第一,有利于创建一批面向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特色专业,进而形成专业优势,增强相关高校的核心竞争力;第二,促进我国高校尽快适应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势,把经济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同经济社会的长、短期发展规划紧密结合,融教育、人才、市场于一体,培养更多适合经济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大学生就业[1];第三,国别经济学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改革的推进,能够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注入式”教学方法[2],运用启发、讨论、案例分析等新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第四,通过增加相关国家的外语选修课、国别经济选修课以及各国政治、政策、文化等课程,将有助于增进各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理解,有利于提升我国相关学科的整体实力,助推区域内各国经贸合作的开展。

当然,在看到这些现实意义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国别经济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目前国

别经济的教学还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教学大纲与方法,基本上由任课教师自行设计思路并授课,以致同一门课,不同教师讲授的内容差别较大;(2)国别经济课程的开设时间、考核办法以及取得的效果参差不齐;(3)多数学校尚缺乏面向蒙古、朝鲜、俄罗斯、澳大利亚、东南亚诸国等国别经济学师资,导致课程或无法开设,或勉强开设但授课教师感觉压力较大;(4)由于国别经济学课程缺乏实用性教材,已有教学资料内容单一且较为陈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影响。

正因如此,对国别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有关国别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经济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一门教学效果良好的国别经济课,应摆脱传统框框的束缚,将多种知识融入到教学之中,从而使教学内容丰富,信息量充足,并能及时跟踪经济发展的最新成果,将变化中的经济信息及时传授给学生。因此,国别经济课应让学生不仅能了解该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也能把握经济发展的现在;通过国别经济课程的学习,既能了解该国的文化,还能对该国的外交、民情有所涉及,这样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提升教学效果;国别经济课程不仅要关注该国经济史中的重大事件,也要突出教学的时代感和应用性,要及时吸收经济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动向、新案例。

当前的重要工作是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尽快制定国别经济课的规范性教学大纲,编写可供各校参考使用的教材,制定相应的考核方式,以使国别经济课程走向规范。

关于国别经济学课程的开设时间,我们认为,应放在学生入学两年以后进行。此时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授课时不必过多地讲解理论知识,可更多地讲授与该国经济紧密相关的鲜活内容,以提高课程的新颖性;此时开设国别经济学课程,能减少对主干课程的干扰。

针对已有经济学基础的学生讲授国别经济课,在内容上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不然学生会产生厌倦情绪,陷入就经济论经济的怪圈。特别要注意的是,国别经济课程的讲授内容不应面面俱到,而应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或案例加以介绍,也不能把国别经济课当成一国的经济发展史来讲授,否则会令学生感觉索然寡味。

再有,国别经济教学中要注重国家之间的比较,这种教学方法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特别是应关注该国与我国的经济、政治以及外交关系,将两国之间正在开展的项目或新近发生的案例及时引入课程之中,使教学与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内容更具有鲜活性。

此外,各高校要重视国别经济学师资的培养。条件具备的院校应派遣任课教师赴相关国家留学或接受培训,熟练掌握该国的语言并熟悉该国的文化,这样才能及时跟踪经济状况的变化,使教学内容更加鲜活生动,减少因使用二手资料所带来的时效性低的问题。为尽快提升教学效果,当前的要务是,各高校应打破校际界限,通过师资共享来解决一些学校师资缺乏的问题。

四、当代日本经济课程的教学体会

近些年,由于历史认识、领土领海纠纷等问题的影响,中日经贸合作的进展相对缓慢,一些学生有明显的厌日情绪。但不论我们喜欢还是讨厌,这个国家将永远是我们的近邻。而且日本经济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十分紧密,日本今天遇到的经济问题有可能在未来的中国经济中出现。这样一个对我们有重要借鉴意义的国家,我们需要了解它;为使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你志向于在综合国力上超越日本,那就需要好好了解它,否则就无法做到“知己知彼”,更无法实现自己的夙愿。日本从来没有放松过对中国的研究,近些年,日本通过吸纳一些在日留学的中国学生充实研究团队,鼓励他们加入日本国籍,以此加大针对中国的研究力度。相对而言,我们对日本的研究还很不足,现在已到了必须认真地研究这个邻国的时候了。每学期的第一课,我都以这样的开场白开始当代日本经济的教学。

本文第一作者早年是日语专业毕业,因此在当代日本经济的教学方面,能够借助自身日语的优势,直接从日文网站或收音机的日语新闻节目中了解日本经济发展的动向,将积累的各方面数据、资料及时在课堂上利用动画、图片等方式加以介绍。能将中日外交中的一些敏感问题以及正在发生的事件及时融入到教学之中,增加课堂的信息量。自2004年黑龙江大学开设当代日本经济课程以来,经过几年的积累,本门课的教学内容日益丰富,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断提高,学生愿意听,出勤率高,教学效果明显提升。

在成绩考核方面,我们注重平时的积累。在100分的期末成绩中,平时成绩占30分,主要通过课堂讨论、课堂作业、回答问题等方式给分。有些班级学生人数多,每堂课能够提问到的学生有限, 2009年以后又增加了新的考核形式。我们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10人左右的小组,布置调研的题目,让学生自行分配角色,分别负责查阅资料、案例分析、文字写作、PPT的制作以及在课上发表等工作。通过这样的设计,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提升了学生的动手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大家的合作机会,在讨论中也经常能够收获一些富有见地的观点。

上述教学及考核方法,可以作为今后国别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参考。我们也希望各位同行能够总结自己的授课经验与体会,通过一系列交流活动,共同探讨国别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进方法,以推动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秋兰.提高经贸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研究

[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8).

[2]金丽,张守凤.参与式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探析——以

“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

《经济数学》课程教学 篇12

数学建模是一种基于现实的数学思维方法, 也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模式。它是通过数学符号和数学知识来近似地描述或解决实际当中的问题。所以数学建模是沟通数学科学与其他不同学科理论知识的纽带, 也是联系数学科学与实际问题的桥梁。

一、数学建模课程的必要性

1. 数学建模课程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使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和必要条件。由于部分学生缺乏对于高等数学的正确认识以及准确定位, 直接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动机不够明确, 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数学建模课程的开设, 有助于使学生认识到, 数学当中学到的概念, 定理等这些理论知识是可以运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的, 而且也能够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并且能够发挥强大作用的。也就是让学生了解到学习数学确实是 “有用的”, 解开长期困扰学生 “学数学有什么用”的问题。一旦感受到了这些, 学生就会自然而然的对数学进行重新认识并重新定位。从而也会激发起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保有热情的加入数学的学习中。

2. 数学建模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更加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而忽略了数学对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的讲解。通过数学建模课程, 学生可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式, 从而有效地使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和锻炼。久而久之,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数学建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数学建模课程, 更加注重从实际的具体问题出发, 利用数学知识, 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来将问题解决。首先, 这样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因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用到众多方法、技巧, 并且要经过认真的分析和综合, 而数学建模并没有固定的方法或者模式遵循, 会因为问题的不同而不同, 也往往因为解决问题的人的不同而不同, 它的方法灵活多样, 也就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其次, 数学建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而在这种创造性的劳动过程中可以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因为建模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 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在思维方面既要求有很好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又得在广度和深度上达到一定层次。所以, 这就对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提出了较高要求。比如, 对事物的观察能力、抽象综合能力、分析类比能力等。所以, 数学建模课程有力于学生在各个方面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二、经济类专业数学建模课程的特点和现状

我校大多数专业为经济类专业学生, 他们的数学基本功没有理科专业学生扎实, 学生一般只有微积分和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础, 学生们基本都没有学过计算方法、运筹学和离散数学等课程,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 部分学生开始时对数学建模充满好奇与热情, 但上过几次课后就开始打退堂鼓。理由是他们认为这门课程太难了, 无法理解。但实际上数学建模课程并非像学生们想象的如此深奥。根据我校经济类专业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学生的调查, 部分学生不仅能够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而且他们的综合能力提高很快。所以, 任课教师在在教学过程中应该 “因材施教”, 注意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来设置教学方法和安排教学内容。

三、经济类专业数学建模课程的建议

1. 教学内容安排

数学建模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这门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所以, 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不用太注重课程的系统性, 要适当调整授课内容。应该尽力做到注重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弱化对理论问题的讲解。充分挖掘和利用经济类专业学生的专业特长, 注意重视数学语言的翻译能力和论文的书写能力。

2. 选取适当的模型案例, 进行案例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积极性,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经济类学生的知识水平, 专业特点, 以及学习能力来选取难易适度的具有代表性的建模案例。比如存储模型, 经济增长模型, 投资组合模型等。这些模型首先难度不会太大, 其次与学生的专业以及实际问题相关, 不仅可以增加趣味性, 又能充分体现数学建模的建模思想。所以, 这样的案例让学生觉得既有趣、有用、又不会太难。继而更加愿意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和参与。

3. 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首先, 运用多媒体技术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现场直观的演示软件如何操作, 这样既可以使教学内容得到形象生动的展示, 又能丰富课堂信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而板书, 则比较灵活且可以随时体现和演示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二者结合起来运用, 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 既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趣味性,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又能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

其次, 教师的讲授要与学生的讨论相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 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在教师讲授完案例的基本背景、条件、工具后, 具体的分析过程应该让学生们积极的进行讨论。比如该应用哪部分数学知识、建立什么样的数学模型、最后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等。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和教学效果, 又能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加深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和全面性, 从而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分析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4. 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水平

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效果如何, 教师的水平和素质是关键。讲授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数学专业水平, 还必须具备一些有关的经济专业知识, 还需要一定创新精神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教师的水平, 需要授课教师多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 比如学术会议, 研讨访问等, 以增长见识,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了解更多比较前沿的新趋势和新动态。不断进步, 提高自己的水平。

四、结语

数学建模课程是数学发展、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 而且可以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 目前经济类专业的数学建模课程还不够成熟, 需要该课程的授课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摸索经验, 来发展和完善数学建模课程。从而使数学建模课程更好的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服务。

摘要:21世纪要求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而这正是数学建模课程的课程目标和核心任务。数学建模课程以实际问题为主线、以学生为中心, 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数学建模课程的开设对于人才培养是很重要且必要的。但由于我院数学建模课程主要针对经济类专业学生开设, 而经济类专业学生相对于理科生来说数学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弱, 从而导致了当前的数学建模课程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弊端, 而这些问题是不容忽视的。本文针对经济类专业数学建模课程的这些现状, 分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水平方面给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数学建模,经济类专业,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姜启源, 郑洲顺.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数学的实践与认识[J], 2001, (9) :31-5.

[2]李学顺, 蔡海涛.数学建模课程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数学理论与应用.2000, (10) :20-4.

[3]化存才.《数学建模》课程教学体系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01) .

上一篇:小班幼儿午睡培养策略下一篇:文言文学习与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