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学教学之改革

2024-07-03

经济数学教学之改革(精选12篇)

经济数学教学之改革 篇1

高职《经济法》教育以培养经济法实用型人才为目标, 其课程的课堂教学必须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较传统模式有全方位的革新, 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是体现高职教学特点和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环节。在教学理念上, 必须贯彻师生教与学并重, 知识传授与技术技能培养并重, 课内教学和课外学习并重的原则。采用师生互动型教学模式, 并配以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教学、课堂辩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同时, 进行传统考试方法的改革。

一、课程培养目标定位

传统的高等学历教育的课程体系首先强调的是系统性和完整性。而《经济法》课程作为财经贸易系会计电算化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在课程内容上既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 又要注意和相关的专业技能课程的衔接。笔者认为《经济法》教学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的课程培养目标和内容体系, 构建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 瞄准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 以职业能力训练为基础, 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既有较强针对性, 又有较强适用性。

根据会计电算化专业和市场营销专业特点及该课程的培养目标, 在上述原则确定的前提下, 本课程要求一是属于法理的课程内容掌握以够用为度, 所谓“够用”, 是指针对讲解单行法时够用;二是针对能力培养目标, 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章节及前后顺序, 分解成若干模块, 使每一模块对应一个能力培养目标;三是注意模块之间的有机结合。

模块一:《经济法》基础知识。教学重点为:《经济法》的概念和体系, 经济法律关系及其保护, 知识经济时代的法制环境等。这一模块要求学生较全面地掌握《经济法》的理论框架和基础知识

模块二:企业组织法律规范。教学重点为:《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外商投资法》、《个人独资企业法》。这一模块要求学生增强法律意识, 具有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创业和就业中遇到的常识性问题的能力。

模块三:合同的订立与审查。教学重点为:合同订立的要点, 无效合同、可变更和可撤销合同以及效力待定合同的确认依据, 合同的变更, 合同的审查与管理。这一模块要求学生具有基本的审查合同和订立合同的能力。

模块四:规制交易及竞争行为的法律规范。教学重点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等。这一模块要求学生具有规避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他侵权行为能力。

模块五:侵权责任法律规范。教学重点为:合同履行, 合同责任, 各种经济及民事侵权责任及其处理, 合同履行与合同违约责任的经济学分析, 合同担保, 合同争议解决的方式, 经济仲裁和经济诉讼。这一模块要求学生具有书写简单法律文书的能力, 例如合同书填写、合伙协议等的书写。

二、理论教学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模式

经济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单纯的法律条文十分枯燥, 但结合适量的案例会使教学内容丰富且生动。因此, 案例教学是笔者经济法教学的一大特色。案例教学法是使学生能通过对特殊案例的分析, 掌握一般的分析原理, 并具有借助这一原理进行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英美法国家进行法学教育的传统教学方法。该方法一般在课堂上没有概论、定义等这类理论性的教学, 而是通过实际的判例分析讨论来理解法律理论和原则, 整个教学都是建立在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上。课堂上,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判例, 去发现和理解判例中的法律观念和法律规范。整个教学活动中, 教师始终扮演的是“引导者”角色, 而不是纯粹“教师”的角色。

每一章节的教学都通过案例有目的引出本章节的知识点、难点、疑点, 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使学生的认识水平不局限在对教材内容的一般理解上;同时做到以案例结尾。例如, 《合同法》一章的教学, 首先用案例引出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到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是开启合同法大门的钥匙。其次, 用案例引出合同订立的两个阶段——要约和承诺, 并且案例着重解决要约和要约邀请这一在实践中及其复杂, 而对合同当事人又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然后, 又用案例引出合同效力问题, 着重掌握合同的成立与合同效力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 合同成立后可因为欠缺生效要件而无效, 也可因为重大误解或显示公平等原因而可撤销。最后, 用一个综合案例归结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 并由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法律条文的理解掌握, 激发学习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表达、争辩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为他们今后就业提供一个练兵场所。此外, 案例教学将教学方式由单向转变为双向,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充分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 又激发了学生的实践意识, 使学生认识到法律就是生活, 生活中充满着法律。

三、改革考试方法

传统的笔试考试方法主要是对名词解释、选择、判断、填空、简答题等主观题和客观题的背诵和理解。这些呆板、机械的问题, 将一个个具有丰富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学生导向成一部部背书的机器, 最终导致学生厌恶学习, 丧失个性, 缺乏能力与创新, 笔者一改传统的笔试考试方法, 在中期考试中采取由学生自由分组组合, 自由命题, 自选评委, 自己评分的口试方法, 将课堂主动权和考试主动权全部交给学生。具体做法是:

第一阶段, 由学生自由分组, 自选考题 (《经济法》课本任一知识点) , 集体备考, 并推荐一名主讲人, 同时各组产生一名评委组成评委组, 由评委组给主讲学生点评打分, 占90%, 再由老师给点评评委打分, 占10%。

第二阶段在其他环节都不变的基础上, 改由老师当场指定除主讲学生外的另一学生讲课, 两名同学的讲课平均分和该组评委的点评分构成该小组成员的最后考试成绩。

这样的考试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带来明显的冲击力, 学生既有紧迫感, 又有陌生感。学生普遍感到, 以往的考试要求学生练的只是“背功”, 有时即使不懂, 只要会背, 也能拿分。而改革后的考试方法要让学生自己设计考题, 自己去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更重要的是学生还要调动多种手段将他们设计的考题和答案展现给同学和老师。从考试的结果看, 绝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投入, 认真参与, 并结合PPT、视频、自演小品等形式完成考试内容, 达到了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考核目的。

摘要:高职教学应以技能培养为需要, 文章结合高职教育特点, 对于《经济法》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的改革进行了探讨。指出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是体现高职教学特点和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环节。

关键词:经济法,实践性,技能培养,教学改革

经济数学教学之改革 篇2

摘要: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的不为外人所清楚地关系至少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广受诟病,早在1978年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礽就提出政企分开这个概念,但是时至今日我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仍然没有得到明确的解决。政府与国企之间的利益挂钩加之政企之间关系复杂难以管理监督,使得“所有者”缺位和“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广泛存在,从而造成大量国有财产流失,滋生了腐败贪污,国企垄断,严重阻碍了市场正常化发展,损害了广大人民的实际利益。本文就我国现行的政企问题与如何改善政企关系的个人观点做出阐述。

关键词:政府与国企

所有权

国企运营能力

人事制度

国企规模

正文:

一、当前政企关系的主要问题

(一)产权不清、“所有者缺位”,使国有企业既不独立,又不受制约。当前的国有企业,绝大多数实行的是厂长、经理负责制。这种体制存在两个严重问题:一是厂长、经理大多数只有日常的具体的生产经营管理权,没有对企业固定资产的处置权和投资权,没有内设机构编制人事权和劳动用工权。而且、经理、厂长握有的生产经营管理权也是不规范的,随意性很大,只要在经营管理中遇到了困难,厂长、经理就要找政府帮助解决;政府部门为了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也乐于干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以企业握有的生产经营权也是不完整的,它要视厂长、经理和政府官员的个人行为而定,要视各地的改革程度而定。因此,有些地方政府(多为中下层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简直与改革前没有什么差别。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改革的步子迈得较大,政府官员和厂长经理改革意识较强,厂长、经理又能够处置本厂的固定资产,敢于决定本企业的内设机构、任免中下层干部、决定工人的去留、增减。因此,总体而言,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产权责任不清晰、不规范,随意性很大。厂长、经理负责制的第二个问题是,在企业内部无资产所有者的代表,叫“所有者缺位”。厂长、经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在企业内部未受到所有者的监督,在企业外部,政府各个有关部门可以说都是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谁都可以管厂长、经理,但都可以对厂长、经理经营企业的好坏不负责任,缺乏明确的与责任相适应的监督机制。在这种体制下,一方面因为企业权力太小不能成为真正独立的法人,无法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另一方面,又因为厂长经理未受到所有者的监督,使企业的权力太大,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缺乏应有的规范和制约,导致国有企业决策失误、浪费严重、贪污盛行、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严重后果。

(二)大多数国有企业的艰难处境,加重了对政府的依赖。

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时遗留下来的三大痼疾,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不得不找政府排扰解难。这三大痼疾是:(1)由于过去长期无竞争市场,致使国有企业的设备长期得不到更新,折旧率极低,将析旧费当作利润抽走,致使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产品老化,加上国民经济结构长期失衡,供求不平衡,使不少企业产品销路不畅。(2)计划经济的高就业低工资的吃大锅饭体制,使每个老国有企业冗员太多,一般高达50%。(3)政企不分造成的企业社会负担过重,退休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社会治安等等全由大中型企业包着,企业等同于一级政府。凡此种种,再加上体制不顺,管理不善,造成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大量亏损、资不抵债、下岗职工增多。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联合、兼并、破产制度,以及资本市场,劳动力再就业市场均不健全。这使得国有企业主要不是靠法制,靠企业自己通过资本重组、通过关停并转重振旗鼓,而是靠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去一个个具体指导,乃至包办。有的政府要求有关政府部门在半年、几个月的时间解决特困企业的关停并转问题,于是在有的地方,派工作组到企业去的办法又用起来了。在这种情况下,政企能分开吗?何况为了社会稳定,为了职工生活,政府能不帮助企业解决燃眉之急吗?

(三)传统的企业人事制度,是政企不分的脐带。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略有改革,即企业内部的中层干部、一般皆由企业内部任免,但企业厂长、经理仍由政府主管部门任免,并划入行政系列,可以在企业与政府之间自由调动。人事管理的规律证明:由谁任命这个公职,这个公职人员就对谁负责。由政府直接任命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者,这个管理者首先考虑的是他的“政绩”应该让任命者知道,他的困难、苦衷也要让任命者了解。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他甚至要尽量想法让任命者和他一道承担风险,以减轻因自己失误而造成的任命者对他的责任追究。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他必然会凡是稍微重大一点的经营管理问题都要向其任命者——政府官员们汇报,以求得他们的了解和欢心,以及责任的承担。这是一个铁的规律,谁也改变不了任命者与被任命者这种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能够不管企业的微观生产经营活动吗?再加上政企干部的系列不分,政府与企业的干部可以随时互调,而且往往是比较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要升任到党政机关,这叫“商而优则仕”——这实际上是对优秀企业干部的“扼杀”,使他们始终无法成为优秀的企业家——在社会上还普遍存在当官高人一等的“官本位”观念下,这种制度更使厂长经理们“心向市长”,而不是“心向市场”,更加促使其对政府官员早请示、晚汇报,使其能早日升到党政机关的殿堂。

二、改善我国政企关系的对策

(一)在国有企业建立健全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内外约束机制。

为了解决现行国有企业厂长经理负责制的两大弊端:产权不清晰、所有者缺位,出路只有一条: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将工厂制改为公司制。但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建立在生产经营有一定规模、生产经营手段有一定现代化水平的基础上。因此,它只适宜于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不适合小型国有企业。对小型国有企业应明确采取民营化的方针。同时小型国有企业,都属于竞争性很强的企业,且数量太多,政府没有精力对其保持必要的监督。

现代企业制度,以股份公司制为基础。在股份中,以国有股占优势。其股东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由其选举董事会(董事会中应有一定的职工比例)和监事会。在股东大会闭会期间,由董事会代表企业所有者,行使所者权利:享有本公司重大问题的决策权,聘任并监督经理。由经理负责执行董事会的决策,负责日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监事会享有监督企业和董事长、经理的权利。这种在股东大会领导下的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开并互相制衡的领导体制,可以解决厂长经理负责制的如下困扰:一是解决企业内部所有者缺位问题,股东大会及其选举产生的董事会、董事长、副董事长是企业的真正所有者(民营资本股东)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使经理人员能在所有者的代表和所有者的监督、激励之下,忠实于所有者的利益,使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格的规范与制约,从而能够保证企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二是解决国有企业无财产支配权:主要是固定资产的处置权、投资权;解决国有企业无内设机构编制权和对员工作聘用解雇权。因为这时的企业内部已经有所有者——董事会、董事长,而财产支配权本属于所有者的权利,故这时企业的董事会、董事长完全有资格享有此权,勿须放在企业之外——政府手中。同时,这时的经理由于是在所有者——董事会的监督之下工作,而且要对董事会负完全的执行责任,也应享有完全的生产经营管理权以及与之相应的企业管理机构、编制设置权及劳动用工权。因此,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基本上解决了原有厂长经理负责制下的产权不清晰、所有者缺位这两大困扰。企业因此基本上可以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商品经济实体了!

(二)实行政企干部分列,建立经理市场。

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董事长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代表,只能由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委任,由其作为企业的法人代表,对企业负全权责任。为此,董事长必须享有对经理人员的任免权(当然要经过董事会)。经理人员的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着一个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这个企业的经济效益。董事长既然要全权负责本企业的资产保值、增值,理所当然地要由他遴选经理。同时,为了让经理人员对董事长、董事会负责,忠实执行董事会的决议,也必须使董事长有权任免经理。由谁任免,就对谁负责,决定了经理只能由董事长任免。因此,必须革除现行的由政府部门任免国有企业经理的制度,将经理的任免权完全下放到企业,由企业董事会、董事长行使此职权。

为了使经理人员忠实地执行董事会的决议,董事会还必须对经理人员实行强有力的监督和激励机制。第一,要将经济的报酬与其奉献挂勾,对经理人员的奖励要与企业的年利润,三至五年的利润紧密相连。这是防范经理人员短期行为、不慎重的经营决策所必须的。第三,一经发现经理有严重失职行为或腐败行为,董事长有权立即免去经理职务。

除了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强有力地对经理人员的监督激励机制外,还必须在企业外部,建立经理市场,通过市场竞争机制给经理人员更大的压力、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理是一个高级劳动力商品,其市场价格取决于自身的价值,其有无“销路”取决于能否适应市场需要。一个优秀的经理,不仅是董事长不会解聘他,给他以高薪,而且他还有条件选择报酬更高、可以更大地实现自身使用价值的企业。一个不合格的经理,搞垮了一个企业,不仅再不能易地做官,而且在经理市场上很难找到“销路”,也会加入失业者的行列。由这种经理市场对经理人员形成的动力、压力,是使经理人员忠实于企业、培养优秀企业家所不可缺少的。

有人要问,既然对经理人员的任用要与政府脱勾,那么对董事长的任用是否也可与政府脱勾呢?不行,董事长与经理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角色,董事长是企业的老板,经理是企业的高级打工仔。打工仔无论高低,都来自劳动力市场,而董事长只能来自资产所有者。董事长作为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只能由政府委派,董事长也必须对政府负责。由谁任免就对谁负责的人符合董事长这个角色的需要。他为了向政府负责,他为了保证自己的职务,也必然会经常向政府汇报他的工作,但他向政府汇报的事只是有关企业的重大决策问题,而这正是政府所应关心的大事。因为董事长不是经理,他不管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问题。因此他与政府的关系完全不同于经理与政府的关系。

(三)为国有企业解困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让国有企业自己站起来。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牵涉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要想使国有企业全面解困,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须作系统的研究。

当前国有企业存在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生产关系、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设备陈旧、资金缺乏等方面的原因;既有国有企业内部的原因,也有国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为使国有企业摆脱困境、走出低谷,首先要解决生产关系、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然后在新的生产关系,管理体制的基础上,解决生产力发展方面的诸问题。在为国有企业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的同时,也要为国有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国有企业内部的生产关系问题,主要是在大中型国有企业,实行以国有资产为主体的联合所有制。这种所有制形式最大的优点在于:一是能够注入新的资本,增加企业的活力;二是将民营资本所有者引入了企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国有资产所有者全民——政府——董事长——经理之间的多重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间接关系所带来的松懈联系,增强了企业内部所有者对经理人员的监督和制约;三是国家仍可以调控这个企业的经营方向,为整体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服务。

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问题,就是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对此已如上述,不再重复。

在国有企业外部主要是要为解除这些困难创造制度环境、市场环境,让企业在良好的宽松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中自己学会在市场竞争的海洋中游泳,不要老是由政府抱着走牵着走,使国有企业成为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这些制度环境、市场环境,主要是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企业的联合、改组、兼并、破产制度,改革银行金融制度;建立健全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劳动力市场等等。为那些有希望的企业卸下社会包袱,调整资产存量,改善产业结构,重组产权关系,注入新的资金等等提供宽松、通畅的市场轨道;为那些无望的企业卸下社会包袱,调整资产存量,改善产业结构,重组产权关系,注入新的资金等等提供宽松、通畅的市场轨道;为那些无望的企业提供完善配套的破产机制,尽量在破产中减少国家损失,尽量为职工另谋职业提供一定资金,使国家和职工都能从破产中得到解脱。

总之,我国国企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是矛盾的,政府对国企进行干预使得国企不能相对自由自主的发展,反过来国企又在依靠政府撑腰以便在市场中获得一定程度上的垄断和霸权地位,两者相互依赖,共同发展,使其内部人员从中得到相当的利益,而对广大民众没有带来福利反而侵害了他们自由发展的权利。所以若要阻止这种现象继续影响人民的生活就必须切断政企之间的利益往来,并精简国有企业的数量,把它们放到市场中,让市场淘汰。

最后我们需要反思,所谓人民的企业——国企,给人民带来了利益还是损害了人民的利益。造成所有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大众相对漠视的也不能深入理解的社会规则————制度。

参考资料:

1.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共二册),董辅礽,1995年,经济科学出版社

2.百度百科:政企分开、政企不分,2013年10月22日更新 3.中国机构编制网

经济数学教学之改革 篇3

摘 要 《经济学说史》是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普遍开设的基础课程。本文强调了这门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之后,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的设想,为担任这门课程教学的老师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 高等院校 《经济学说史》 教学改革

《经济学说史》是一门研究经济学说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是具有历史属性的经济学科。在我国高等院校中普遍开设并作为经济学类的专业基础课,尽管该门课程的作用和地位相当重要,但是在当前学术界重应用经济学、轻理论经济学和重数理逻辑、轻理论逻辑的环境下,作为纯理论经济学的该门课程出现了一种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尴尬局面,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作为多年从事该课程教学的老师,笔者对此提出一些浅显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高度重视《经济学说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关于这门课在中国高校的开设历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大量学习与吸收,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下,我国高等院校都普遍开设或恢复了《经济学说史》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有关教材大量涌现。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学专业已经成为当下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几乎所有高等院校都设有经济学专业,也就都开设有《经济学说史》课程。作为理论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

2.《经济学说史》是学好《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政治经济学》也是中国大学初级阶段的专业基础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对经济类学生而言,学好《政治经济学》是学好其它经济学科的基础,而学好《经济学说史》又是学好《政治经济学》的基础。这是因为大学开设的《政治经济学》主要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来源就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即起源于威廉·配第、奠定于亚当·斯密、完成于大卫·李嘉图的英国古典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主要内容就是由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其中许多概念如劳动、价值、资本、地租、利润、利息、工资、货币等等,都是从英法古典经济学家们的有关论述中加以批判地吸收而来的,并从他们的错误观点中发现问题和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因此,学好《经济学说史》能使我们更加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3.《经济学说史》是学好《西方经济学》的基础。《西方经济学》同样是大学初级阶段财经类的专业基础课。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开始大量介绍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几乎所有高校经济或管理类专业都开设了《西方经济学》课程,作为理论经济学入门的学科。现在高等院校经济学类研究生入学考试,除了外语、政治理论、数学由全国统一命题之外,由各校自主命题的专业科目一般考的就是《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部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一般认为是由萨缪尔森及其新古典综合派建立的。1948年,出于提供一部通俗性和综合性经济学教科书的目的,萨缪尔森出版了《经济学》一书,将马歇尔的微观经济学和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进行综合,完成了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大综合,该书至今已经出版了第十八版,成为西方经济学的经典教材。《经济学说史》对马歇尔和凯恩斯的经济学说都作了详细的评述,这对我们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学好《西方经济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经济学说史》是学好其它经济学科的基础。《经济学说史》是关于经济学理论产生和演进历史的一门学科,它展示西方经济学几百年来的发展历程,介绍历史上西方经济学家的理论贡献,构建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大厦。现代经济学的许多理论都可以在经济学说史里找到其源头活水。如,重商主义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早的理论探讨,它是商业经济学理论基础;早期的货币数量理论和瑞典学派创始人维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是货币银行学的分析起点,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被称为“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是最早的人口经济学;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庇古开创了福利经济学体系;凡此种种,可以这么说,当前各种以“经济学”命名的学科都可以从《经济学说史》中找到其理论渊源。因此,这就为我们学好其它经济学科打下坚实的基础。

5.《经济学说史》能够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能力和分析洞察力。经济学也是一门历史的科学,任何时代的经济学说都是以解释和解决那个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而产生的,通过经济学说史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经济学家是如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同时代的经济学家因为阶级立场、观点的不同又是如何展开争论的;还可以了解后来的经济学家又是如何去总结、继承和接受前辈经济学家的经济学说,吸收前辈们的科学成果和经验教训,又如何根据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创立适应那个时代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经济学说。学习历史上著名经济学家的分析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经济思维能力和分析洞察力,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才能对当代各种经济学说做出正确的判断,用历史的眼光、以科学的态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积极推进《经济学说史》的教学方法改革

1.《经济学说史》课程内容上的改革。严格来讲,《经济学说史》的内容应该从重商主义开讲,到凯恩斯革命为止。因为古希腊、罗马时期和西欧中世纪的经济内容不能称之为学说,只能说是一种经济思想,且那些思想还只是在一些思想家的著作中附带提及,比较零散,不系统,够不成一种理论体系。重商主义是西欧封建制度瓦解和资本主义萌芽及形成时期的反映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是最早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说。凯恩斯之后的经济学说大都受他的影响,形成了各种流派,应该属于另外开设的“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这门课的内容。如果作为研究生使用教材那另当别论,作为本科生经济学入门教材,建议在内容上做較大的改动。另外,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虽然也属于《经济学说史》的学习范畴,但一般都应把它归属于《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内容之中。

2.老师教学方法上的改革。第一,要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做到少而精,把握重点和难点,理清主线,梳理分支。比如讲述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时,要把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三人联系起来,重点阐述他们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观点以示区别与联系,这种内容上的安排便于学生更深刻、更准确地把握西方经济学说的理论体系和历史演变,吸引他们深入学习研究的兴趣。

第二,讲解经济理论要联系实际。学习历史就是要以史为镜、为鉴,经济学说的产生是那个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在意识形态的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人们掌握了经济规律,就会用来指导现实经济生活,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要让学生理解,经济学说史上的许多经济理论对我们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至于认为经济理论的学习枯燥乏味。比如亚当·斯密关于政府职能的论述,对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职能的转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对当前我国制定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三,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评述历史上的经济学说。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对待被马克思批评为“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的那些经济学家应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扬弃”他们的观点。同时,还应该时常关注本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尽量介绍经济学最前沿的理论和课题,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

第四,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经济学说史》传统的教学法主要是讲述法和讨论法。讲述法具有短时间内传授知识多和系统性强的特点,但往往是老师唱“独角戏”,学生处于被动,有遭受“满堂灌”折磨之嫌,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讨论法能使老师和学生教学互动,但由于学生本身知识层次和分析能力的欠缺,讨论往往成为个别学生的表演,其他同学则宁愿当听众,这样的教学效果一般。尽管如此,这两种方法还不可或缺,为了改进课堂教学,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还应该结合其他手段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比如换位教学法,师生在课堂来个角色互换,由学生讲解,最后老师点评。这可以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上台来讲。另一种是分成两组,如同辩论赛的正方和反方,比如经济学说史上关于“李嘉图学派的解体”或者“20世纪20—30年代关于社会主义的讨论”等内容就可以用来进行辩论。这两种方式都需要学生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查阅和整理相关资料,或制作课件,它的长处是让学生的表现欲望得到满足,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老师的点评对学生是一种鼓励或鞭策,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对所学知识产业浓厚的兴趣;它能使课堂活跃、生动而充满乐趣,让学生感受上课的愉快而不至于经常逃课等等,它的短处就是太占用上课的时间,老师担心完不成教学计划,同时也是对老师主持能力的一种考验。

再比如比较教学法,经济学说史上有很多理论具有相似性和对比性,因此,老师可以把这些内容进行详略安排,把相似的或相对的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异同,抓住重点、评说影响。这样就能让学生加深印象,记住要点,减轻他们复习考试的压力,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如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观点,威廉·配第认为生产白银的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重农学派认为农业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亚当·斯密认为一般劳动创造商品价值,而马克思则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剩余劳动创造的,从而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体系;法国的重商主义与重农学派的观点以及萨伊定律与凯恩斯定律都可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进行类推,发现规律,触类旁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率。此外,还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等等。

第五,教学工具的现代化。充分利用多媒体是教学现代化手段的主要体现,多媒体设备能够迅速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传输,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省去了教师板书的时间而专注于课堂讲授,便于教师发挥演讲艺术同时关注课堂纪律。利用课件,播放人物图像及相关的历史影像资料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经济学家产生的时代背景,比如播放“三十年代大危机”和“罗斯富新政”的视频之后,再来阐述凯恩斯关于国家干预的经济主张,就能加深学生对凯恩斯革命的理解,再联系到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就可以分析宏观经济理论和政策的现实意义。这样的手段是非常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在那种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教与学完美的结合,更好地落實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姚开建.经济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陈孟熙.经济学说史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3]邓春玲.经济学说史.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4]葛扬,李晓蓉.西方经济学说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赵峰.新编经济学说史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冯琦.经济学说史教学改革刍议.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9(5).

经济数学教学之改革 篇4

一、打破会计专业学科界限, 实施岗位模块教学

目前中职学校所培养的学生, 普通存在底子薄、基础差、自信心不足、自律性较差、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等问题, 但他们思维活跃、愿意探索、勇于实践。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 原有的学科体系已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同时, 结合建构主义理论和主体性教学理论, 我校积极开展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在调研的基础上, 实施岗位模块教学, 现将两种课程体系列表如下:

我们将原有的学科体系进行整合, 根据岗位需求确定模块。每个班级班额不超过30人, 由一名任课教师授课, 每一个模块由这名专任教师自始至终独立完成 (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 , 教师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而且还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较强的实训操作能力。经过几个教学循环,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 职责明确, 避免了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之间互相推卸责任、缺少沟通、各自为政等现象的发生。其次, 能够使理论与实践在较短的时间内紧密结合;再次, 模块化教学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 同时也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但我们在模块教学中也遇到了很多困难, 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财会教学模块目前缺乏合适的统编教材及实训指导用书, 教学随意性很大, 极易在教学中出现随意性或“穿新鞋走老路”现象。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

由于中职学生普遍具有极强的形象思维能力, 在课堂学习时, 往往对基本原理、公式等内容不感兴趣, 他们更喜欢通过具体的案例、丰富的图片等教学媒体、手段来学习课堂知识。因此, 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 应避免大量采用“纯讲授, 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避免过难、过深的原理分析和公式推导, 本着知识“适度、够用”的原则, 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技能, 应选择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因此, 我校会计专业教学部全体教师经过反复研讨, 认真总结, 我们将授课重心放在“活”字上, 采用“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法、案倒教学法”等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 有时一节课同时采用几种教学方法, 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实现了从“教师教, 学生被动学”到“教师教, 学生主动学”的转变, 真正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系,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改革评价方法, 实施多元评价

目前, 大部份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仍沿袭原有的评价方法, 评价主体单一, 主要由教师完成评价工作;过份重视终结性评价, 忽略过程性评价;重视理论考核而忽视学生技能的考核;没有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反馈机制等。针对这样的问题, 基于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也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校会计专业改革评价方法, 实施多元化评价, 即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等。在评价内容上, 每个模块既包括理论知识的考核, 也包括技能操作的考核;在评价时间上, 包括中期考核和结业考核;在评价主体上, 包括学生本人的自评、学生、小组之间的互评、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实习时还有企业或行业的评价;在评价指标上, 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上三个角度设置不同评价尺度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标准上, 也体现了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评价标准, 使评价标准分层化, 防止用一把尺子去衡量学生;在评价语言的运用上, 主要以激励性和肯定的语言为主, 而且每学期评价的结果不完全以分数高低来进行衡量, 重在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功能。几个学期坚持下来,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 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能力大大增强。通过我校会计专业的实践证明, 多元评价对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推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四、重视学生技能训练, 大力开展技能比赛

我校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技能操作, 每个学期实训课与理论课并行开设。为培养学生对专业课的兴趣, 我们在一入学时并行开设基础会计和基础会计实训, 在基础会计上讲解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 而实训课从识别原始票据开始, 这样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的入门;第二学期至第三学期开设出纳岗位模块和会计岗位模块, 第四学期开设会计岗位综合实训模块, 第五学期上岗前进行全真模拟。每一岗位模块的教学分为“课堂教学”和“校内实训”两部分, 理论与实训课的比例基本上都在1:1。实验室分别配有基础会计实训平台、出纳实训平台、会计岗位实训平台、电子报税实训平台等实训模拟软件, 实训课紧跟理论, 使得各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训有机衔接、紧密结合, 使会计理论知识由抽象难懂变为生动具体。

我校把技能比赛作为促进学校专业技能课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提出了“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的办学思路。分别开展了点钞、小键盘、单据书写、手工操作、会计电算化操作、沙盘对抗等各项技能比赛。通过多年的实际操作,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市、省大赛中也取得可喜的成果。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大大增强了对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力度, 夯实了学生的基本实践能力。

当然, 我们在进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也遇到好多的阻力和障碍, 比如校企合作时企业不愿意接纳学生实习实训、企业人员参与学校教学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还期盼国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和帮助。

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是一项任重道远的系统工程, 我们工作在一线的教师还应不断探索、研究, 通过多种途径, 使得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焕发新时代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蒋丽.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之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 2008 (5)

经济数学教学之改革 篇5

之十一

来源:国家统计局发布时间:2018-09-10 16:21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城镇化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城市人口快速增多,城市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城市发展质量明显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城镇化的新篇章,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1978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仅有1.7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为17.92%。到2017年末,城镇常住人口已经达到8.1亿人,比1978年末增加6.4亿人,年均增加164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52%,比1978年末提高40.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04个百分点。

恢复发展阶段(1978—1983年)。改革开放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基本停滞。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产生;城乡农贸市场重新恢复和开放,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大批农民转移到市场或工厂;下乡知青与下放干部陆续返城;对外开放梯度战略的实施与经济特区城市的逐渐崛起等,促进了城镇经济的活跃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1983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21.62%,比1978年末提高3.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74个百分点。

稳步发展阶段(1984—1995年)。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改革重点转向城市。沿海开放城市设立,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开始松动,建市建镇标准适时调整,拓宽了农村人口流向城镇的通道,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推动我国改革进入新阶段,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促进了非农产业的发展。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作为非农产业活动的中心,集聚作用进一步凸显。1995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29.04%,比1983年末提高7.4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62个百分点。

快速发展阶段(1996—2011年)。1996年起,我国城镇化进程开始加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从珠三角、长三角开始,以产业升级为基础,市场经济活力持续增强,城市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社会发展水平迅速提高,集聚作用更加突出,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推动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快速提升,城镇化率也随之大幅度提高。2011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27%,比1995年末提高22.23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39个百分点。

新型城镇化阶段(2012年至今)。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城镇化进程进入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质量提升的新阶段。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现“三个一亿人”的目标。近年来,为积极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户籍、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配套改革不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速度加快。从2011年末至2017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了7.25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1个百分点。2017年末,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2.35%。

二、城市发展呈现新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数量显著增加。1978年末,全国城市共有193个。其中,地级以上城市101个,县级市92个。2017年末,全国城市达661个,比1978年末增加468个,增长2.4倍。其中,地级以上城市298个,增加197个,增长2.0倍;县级市363个,增加271个,增长3.0倍。建制镇21116个,比1978年末增加18940个,增长8.7倍。

城市规模显著扩大。城市人口快速增多,人口集聚效应更加明显。按户籍人口[1]规模划分,2017年末,5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达到16个,而1978年末只有上海市一个;300-500万人口的城市达到25个,而1978年末只有3个;50-300万人口的城市达到271个,1978年末有60个;5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达到349个,1978年末有129个。开发区、工业园、新城和新区等不断设立,城市建设快速突破老城区的界限,建成区面积显著扩张。2016年末,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5.4万平方公里,比1981年末增加4.7万平方公里,增长6.7倍。

区域分布更加均衡。2017年末,我国东部地区城市有212个,比1978年末增加160个,增长3.1倍;中部地区城市有170个,增加114个,增长2.0倍;西部地区城市有190个,增加135个,增长2.5倍;东北地区城市有89个,增加59个,增长2.0倍。2000年以来,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的实施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发布,提高了我国城市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城市的空间布局不断优化。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2011年以来增加的11个地级市中,有9个位于西部地区。

城市群不断发展壮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发展的行政壁垒逐渐被打破,传统的行政区经济逐步向城市群经济过渡。二十世纪80年代,区域中心城市的作用开始突破所在省、市的行政界限,初步形成横向经济协作群。90年代,城镇化进程加速,以市场为纽带,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部一些省区的发达区域,一批城市群初步形成。进入新世纪,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城市群作为区域经济增长极,发展速度快,引领作用强,集聚效应明显,逐渐发展为世界级的城市群。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城市群建设工作,城市群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都明确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结合“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建设19个城市群的目标。目前,国家已批复长江中游、哈长和成渝等9个城市群的发展规划,“抱团”发展成为我国城市发展新潮流,城市群正在重构中国经济“新版图”。

三、城市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城市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城市经济总量大幅度增加,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1988年,全国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只有7025亿元,占全国的一半左右。到2016年,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超过80%。其中,仅地级以上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就达466682亿元,占全国的62.7%。城市工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效益全面提高。1978年末,城市各类工业企业只有83250个,全年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利润477亿元。到2016年末,地级以上城市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有174718个,全年利润总额达34400亿元。各类所有制企业蓬勃发展,私营企业表现最为突出。2016年末,地级以上城市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有86554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9.5%。城市财政实力明显增强。1978年,全部城市公共财政收入只有584亿元。到2016年,地级以上城市公共财政收入达53364亿元。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服务业发展迅速,成为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力军。1990年,地级以上城市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6.6%、60.4%和33.0%。到2016年,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1%、41.9%和55.0%。从2011年开始,地级以上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快速提高,2013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超过50%,占到了城市经济的半壁江山。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城市市场呈现一派繁荣兴旺景象。1978年,全部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只有449亿元。到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就达212164亿元,地级以上城市年末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达到12万个。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自主创新成果层出不穷,成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2016年,地级以上城市专利申请受理量212万项,比2012年增加26万项,增长14.0%;发明专利授权量22.6万项,增加8.7万项,增长62.6%;科学技术支出2686亿元,增加1268亿元,增长89.4%。

四、城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投入持续增加,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更加便利。

公共服务能力快速提升。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加,各阶段教育事业稳步发展。2016年,地级以上城市教育支出11044亿元,而1978年,全部城市的财政支出只有127亿元。2016年末,地级以上城市普通高等学校(全市)2533所,比1978年末增加2012所,在校学生(全市)2785万人,增加271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4800所,增加2028所,在校学生768万人,增加700万人;普通中学22025所,增加8347所;普通小学45022所,增加6697所;各级各类学校教师567万人,增加372万人。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正式确立九年义务教育制,从法律上促进和保障了基础教育的普及和全民素质的提高。2006年,将不收杂费纳入义务教育法,真正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目前,多个地区正在推行15年免费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也逐渐免费,教育事业的公益性大大提高。文化事业投入不断增加,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2016年,地级以上城市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345亿元,比2012年增加459亿元,增长51.8%。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能力大幅度提高。2016年末,地级以上城市医院、卫生院达到24675个,医生172万人,床位数354万张,而1978年末全部城市只有33万名医生和23万张床位。2016年,地级以上城市医疗卫生支出5202亿元,比2012年增加2571亿元,增长97.7%。

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2016年,我国城市维护建设资金支出13833亿元,而1978年仅有17亿元;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17460亿元,而1978年仅有12亿元;地级以上城市交通运输支出达3672亿元,比2012年增加1423亿元,增长38.8%。公共交通建设成就卓著。2016年末,我国城市道路长度38.2万公里,而1978年末只有2.7万公里;城市道路面积75.4亿平方米,而1978年末仅有2.3亿平方米。轨道交通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78年末,我国仅北京有轨道交通,线路总长度23.6公里。到2017年末,有32个城市开通了轨道交通,车站3040个,运营线路达149条,运营线路总长度达4484公里。传统公共交通和智能交通融合发展。2016年末,地级以上城市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47.7万辆,出租车95.4万辆,而1978年末全部城市公共汽(电)车拥有量只有1.7万辆。2016年,地级以上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总量627亿人次,而1978年全部城市客运人数只有132亿人次。

信息网络迅猛发展。随着网络强国战略的实施,网络覆盖率迅速提升,提速降费改革持续推进,“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2016年,地级以上城市电信业务收入(全市)13511亿元,比2012年增加2578亿元,增长23.6%。2016年末,地级以上城市3G以上移动电话用户数(全市)6.7亿户,比2012年末增加4.3亿户,增长1.8倍;互联网用户数(全市)达25510万户,增加5725万户,增长28.9%。“十三五”规划纲要把智慧城市建设纳入国家规划,大部分地级以上城市都制定了有关方案,智慧城市建设步入快车道。

水、电、气等生活资料供应充足。2016年末,我国城市用水普及率98.4%,比1978年末提高16.8个百分点;燃气普及率95.8%,提高81.4个百分点。全年城市供水总量581亿吨,比1978年增加502亿吨,增长6.4倍;供气总量(人工煤气和天然气)1216亿立方米,而1978年仅有24亿立方米。2016年,地级以上城市全社会用电量29146亿千瓦时。其中,居民生活用电4129亿千瓦时。而1978年,全部城市用电量只有1851亿千瓦时。其中,市政生活用电量也只有172亿千瓦时。

五、城市美丽宜居建设开创新局面

近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深入人心,城市的宜居性和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不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快速提高,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生态建设持续加强。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和《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相继出台,从制度上保障了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序规范推进。环境保护投入不断增加。2016年,地级以上城市节能环保支出达到2192亿元,比2012年增加983亿元,增长81.3%。城市园林绿化和市容环境卫生固定资产投资从无到有,2016年分别达到1670亿元和445亿元。环境治理力度持续加大。2016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3.4%,比2012年提高6.1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6.6%,提高11.8个百分点。地级以上城市工业废水排放量(全市)191亿吨,比2012年下降32.0%;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全市)710万吨,下降58.6%,下降趋势十分明显。2016年末,城市排水管道长度57.7万公里,而1978年末仅有2.0万公里。

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城市环境不断改善。2016年末,我国城市公园绿地面积65.4万公顷,而1981年末只有2.2万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7平方米,而1981年末只有1.5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0.3%,比1986年末提高23.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8个百分点;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6.4%,比1996年末提高17.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0.9个百分点。“海绵城市”建设持续推进。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海绵城市”的建设目标,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越来越多城市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改造和治理境内水系和路网交通,就地消纳和利用降雨,提高了城市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精神文明蔚然成风。城市的市容市貌更加干净、整洁和有序。许多城市规定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全面禁烟,工商、税务和110等窗口服务行业的服务更加文明规范,投诉机制更加便捷有效。市民素质显著提高,在公共场所的行为更加文明,自觉排队、让座等行为越来越普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彰显,一大批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文明城市涌现出来。截至2017年末,我国已评选表彰了五届共176个全国文明城市。其中,省会城市23个,地级市80个,直辖市城区17个,县级市56个。

六、城市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城镇就业持续增长,居民收入和支出明显增加,社会保障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

就业收入大幅度增加。城市就业从“统包统配”走向市场调节,就业人员高速增长,就业结构持续优化。2017年末,全国城镇就业人员42462万人,比1978年末增加32948万人,增长3.5倍。1978年,非公经济只有个体工商户一种形式,仅占城镇就业人员的0.2%。到2017年末,国有和集体单位之外的非公经济就业人员所占比重达84.8%,成为城镇就业的主渠道。城乡就业格局发生了历史性转变。1978年末,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为23.7%,2014年首次超过乡村,2017年末达到54.7%。就业扩大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带动城镇居民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收入来源更趋多元化。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14.4倍。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来源单一,主要是工资收入和少量的利息收入。到2017年,非工资性收入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明显扩大,达39.0%。其中,经营净收入所占比重为11.2%,财产净收入为9.9%,转移净收入为17.9%。

消费支出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城镇居民生活从基本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再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连续跨越。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445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10.4倍。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28.6%,比1978年的57.5%下降28.9个百分点。生活水平由生存型转向发展型,质量不断提高,消费方式更加多样化。在餐饮方面,食品从短缺到富足,人们更加注重营养均衡,粗细搭配,风味口感和绿色卫生等。在衣着方面,从穿暖向穿美转变,从“一衣多季”向“一季多衣”转变,质量明显提高,成为个人审美的体现和自我形象的展示。在住房方面,人均居住面积大幅度增加,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住房质量不断提高。在出行方面,交通工具更加丰富、多样、方便,新型节能交通工具日渐兴起。在生活用品方面,智能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等耐用消费品全面普及,汽车等大件耐用消费品进入千家万户。2016年末,地级以上城市私人汽车拥有量(全市)15968万辆,比2008年末的4193万辆,增长2.8倍。互联网的普及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共享单车、网上订餐、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等新型消费方式不断涌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从无到有,日益完善,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城市不断加大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力度,建成了一整套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2016年,地级以上城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144亿元,住房保障支出3193亿元,比2012年分别增长73.6%和103.8%。2016年末,地级以上城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9875万人、18788万人和12392万人,比2012年末分别增加3635万人、2548万人和2498万人;社区服务设施24.6万个,增加11.1万个;社会福利院床位168万张,增加46万张。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进入新时代,城市发展前景更加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城市发展新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之浅见 篇6

经过一天的参观学习,大家一致认为不虚此行。第一,杜郎口中学的文化氛围浓、育人环境佳。走到校门口,看到办公楼上“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八个大字,体现该校办学理念;走进教学楼,看到楼梯上、梁上、走廊墙上、教室墙上、到处都是激励性语言,老师和学生的经典语句、名牌大学简介;学生作品展示、成果博览;第二,学校管理精细、到位。做到一周一总结公布、学校对年级打分,教师对上周工作总结,教学反思、本周计划,教师公开课随时反馈,滚动公示;考勤情况一周一公布、与经济挂钩;教师的成果、学生的优秀作品,都给予稿酬;师生的卫生、纪律等较差的个别现象都及时公布;教室内分工具体,各负其责;第三,课堂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刚进课堂,感觉很乱,仔细观察,实则有序。“三三六”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参观结束后,进行了学习交流。大家表示要学以致用,汲取精华,不邯郸学步,要结合实际具体分析,人人写出学习心得,人人参与课堂改革,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我的理解是:首先强调师生角色换位。传统的观念是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被动学习;现在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其次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要组织学生营造和保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教师要引导学生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核心进行探索;合作者是指建立平等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建议。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改革创新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教师不能满足于课本知识的传授,要不拘泥于课本,融入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不仅要会教书,而且要会设计和开展课程,懂得如何教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处于动态的人,因而也就不可能找到一套标准的既定模式,教学工作必然是永远充满着未知因素,永远需要研究的态度。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只有获得比学生更丰富详尽的信息和资料,才能吸引学生多样的兴趣,应对新课程的教学。比如当前蓬勃兴起的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学生充分发挥认知主体作用、学会学习、使知识和技能内化为素质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广大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其直观形象、丰富多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将教学引向深入。

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创新氛围。课堂气氛决定、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宽松而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现代心理学认为:儿童在无拘无束的时候,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记忆增强;反之,消极、低落的情绪体验,则思路阻塞,操作迟缓,心灵封闭,无创造性可言。可见,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民主、宽松、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和环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发扬教学民主,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畏惧感和紧张感,以亲切的面孔、鼓励的话语使学生觉得可亲可信,让学生在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提倡“七允许”,即:想说允许自由说,说错了允许重说,说不完整允许补充,说完了允许自由坐下,不同意见允许争辩,不清楚的问题允许提问,老师错了允许批评。有一道题:下列哪些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再写出来?其中有一式是8+8+8+8+8+6,练习时,有几位同学改写成8×5+6、8×6-2、9×5+1,这几种解答出乎我的意料,我马上表扬了这几位敢于大胆创新的同学。不料有一位女生站起来理直气壮地说;“老师不应该表扬他们,因为他们没有按题目要求改写成乘法算式,而是写成了乘法和加法、减法的混合算式”。受表扬的同学马上承认他们考虑得不周到,确实解答错了。另一个男生说:“如果把题目要求换成,改写成简单算式就好了”。这一矛盾冲突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争辩过程中,师生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没有权威,没有定论,学生们自己发现问题、自行探索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畅所欲言,在民主的氛围中,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一点在山东茌平杜郎口中学表现得很好。

目前常用的一种教法尝试教学法,基本思路就是:教学过程中,不是先由教师讲,而是让学生在上知识的基础上先来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尝试教学法的基本程序分为五个步骤: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尝试教学法与普通的教学方法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改变教学过程中“先讲后练”的方式,以“先练后讲”的方式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

经济数学教学之改革 篇7

1提升就业率,增加招生指数

早在2002年,计算机专业曾经是一个毫无争议的好专业。各大企业机关,都争相引进计算机人才,开拓“信息化办公”时代;同时,计算机的销售市场也全面开花,无数毕业生在这里轻松得到“人生第一桶金”。然而,水涨船高,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作用,供不应求变成了供过于求。因此,2004以来,各大高校计算机专业招生人数开始直线下降,更有很多专业有时招生人数根本达不到基本班级配置。从最近来几年来的形势发展来看,计算机专业招生形势虽然严峻,但其总体需求量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软件方面,缺口很大,薪金亦不菲,所以开设新的专业也是各高校提高招生人数的一项重要措施。那么, 开设什么样的新专业才能更好就业呢?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计算机技能大赛就为计算机专业的开设提供了很好的导向。以2012年大赛为例,第七届考试科目涉及Java程序设计、Flash动画设计、平面设计、 三维动画设计、二维CAD机械设计、二维CAD建筑设计等,这些科目都是新兴的,再如移动互联网站设计(HTML)、电子商务运营、PCB设计这些科目,能够熟练操作这些技术目的学生都是现在企业急需使用的高薪人才。鉴于此,我院计算机专业依据计算机大赛对其中的一些比赛项目进行配置整合,重新面向市场需求调整了新的专业,如动漫设计、JAVA等专业,有力扭转了我院近年来计算机专业招生低迷的情况。不仅如此,计算机技能大赛的奖项含金量高,社会认可度较好,很多学院获奖的同学直接就被用人企业高薪聘用,因而近年来我院计算机专业在招生时将此列入宣传简章之中,成为扩大招生的一张有力的王牌,也解决了部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之忧。

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如今我们正处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培养出有益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

大赛增加了团体赛的分量,这就不仅要求一个团队学生有丰富的计算机相关知识和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更需要通过彼此的团结协作。如计算机大赛中的团体项目“中兴通讯杯”智能终端创意大赛、“联想·乐商店杯” Android应用开发大赛、“亚控杯”组态软件应用设计大赛、“和利时杯”电气控制应用设计大赛、电子系统设计大赛、高端装备制造综合技能大赛( CAD+ CAE+CAM ),不仅仅要求选手有掌握高新技术的能力,更要求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这就对以后就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是因为计算机技能大赛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全面的要求,因而奖项的获得者往往格外受到用人单位的关注和欢迎。

3推动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深入

为了确保在大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老师深入研究历年大赛试题,并进行同步拓展和延伸,以便于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辅导。很多老师通过研究发现,大赛的重难点正是高职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实训中掌握的重要内容,因而,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将大赛的赛点渗入备课内容中,引入相关的理论知识要点,突出重点、透析难点,继而针对问题进行剖析, 对问题进行细化和深化,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指引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在结合大赛的基础上,我采取了“做、学、赛、教”的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将大赛的试题分解成若干个小的模块,每一个模块形成一个任务,让学生先自主解决这些任务,在解决过程中进行学习,在学习中进行竞赛,竞赛完成后,教师进行点评, 强调,总结。在计算机网络教学,综合布线教学设计中,先将2014年全国大赛的试题分成3个模块,每一个模块设置相应的任务:线管布线、线槽布线、综合布线;然后让学生分组,结合线管实物和工具图纸,自己动手进行线管的安装,在安装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完成若干次相似任务后,进行分组PK ,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一种线管的安装,要求美观、精确,在竞赛中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及工作精准度;最后阶段,教师再将学生完成任务和竞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加以总结强调,做到了“做、学、赛、教”的有机整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与此同时,有一些大赛的比赛项目范围广,难度大,不仅需要专业全面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就要求老师都要通过多种形式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因而,让老师能有针对性地到企业参加短期培训,学院也多次聘请行业专家到院辅导,有力地促进了全方面发展。

总之,计算机大赛在提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整个学院的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提高了高职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摘要:从计算机大赛举办以来,带动了全国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招生的好转,大多数院校实施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比赛为契机对教学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全方位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就业率。

关键词:计算机大赛,招生就业,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向丽.以职业教育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探析[J].职教论坛,2007(12).

[3]姜大源.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J].中国职业教育,2005(8).

[4]姜大源.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初探[J].教育研究,2004(5).

经济数学教学之改革 篇8

实施新型工业化首先要明确总体指导思想。第一, 新型工业化必须建立在先进科学技术基础上, 要把发展信息技术及其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增量带动存量调整, 将高技术与产业融合并渗透到各产业中, 这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基本路径和重要标志。第二, 新型工业化要以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本出发点, 应用高技术加速改造传统产业, 不断提高资源和能源使用效率, 全力实施节能减排, 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环境和宜居环境。第三, 实施新型工业化必须从国情出发,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要科学处理好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关系, 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关系,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第四, 实施新型工业化必须消除体制障碍, 实施综合配套改革。改革重点是:行政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的财税体制、科技体制、金融体制、环境保护体制、公共服务体制等。第五, 实施新型工业化和区域一体化必须把改善民生作为着力点和归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让改革与发展成果惠及百姓。沈阳经济区实施新型工业化, 要本着改革与发展同步的原则, 从五个方面强力推进。

一、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是实施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以中心城市沈阳为核心, 以高技术为支撑, 调整和优化结构, 促进三次产业发展协调, 相互促进, 互为支撑, 构成和谐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推进信息技术与三次产业融合, 加强高技术对产业的渗透, 做优做特现代农业产业, 做大做强现代工业产业, 做新做大现代服务业。发挥各市县域产业和资源比较优势, 突出地域特色, 优化空间布局, 实施产业差别化发展, 全力构建“‘一核’‘五带’”产业发展格局, 创建结构科学、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

1. 以高技术为支撑, 加快改造传统优势产业。

要以企业为主体, 增加技术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由目前占产品销售收入1%左右提高到占2.5%-3%) , 全力实施产学研结合, 推进信息化与产业化融合, 高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 加强传统优势产业—装备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技术改造,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一是以提高装备工业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建设世界级装备工业基地为重点, 加速信息技术与装备工业融合, 全面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以研发集成销售为核心, 实施主辅分离, 消除“大而全和小而全”结构, 提升专业化水平, 并以大型骨干企业为依托发展不同类型产业集群。二是以提高原材料工业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为重点, 加快实施高技术对钢铁和石化工业及建材产业的渗透, 提高原材料工业加工深度, 拉长产业链条。三是通过综合配套改革, 消除体制障碍, 积极推进跨市域企业整合, 大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增强企业竞争力。

2. 优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紧紧把握后金融危机时期发达国家和地区结构调整的历史机遇, 加快引进人才和新技术, 放开放活放宽新兴产业市场准入门槛, 建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 积极鼓励和政策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新兴产业, 以沈阳为重点, 各市域开发区为支撑, 加快发展各具特色的新兴产业。大力培育并且做大做强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药、民用航空、节能环保、生物育种和新能源运输设备等新兴产业。使新型产业产值比重由目前15%左右, 到“十二五”末提升到25-30%.

3. 重点加快发展优质高效现代农业。

进一步加大支持农业现代化力度, 以提高农民收入和满足城乡市场需求为基本取向, 以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为重点,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都市观光农业和体验农业。应用新技术积极推进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无公害化、产业化、服务社会化等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力引进和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发展农林牧果水产品深加工, 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4.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大重点任务。近期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是优先发展金融、物流、信息、旅游、会展和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 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支撑经济发展能力。加速建设沈阳区域金融中心;积极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物流产业集群,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物流体系。以沈阳为中心, 大力构筑工业物流、商贸物流、涉农物流等大型专业物流体系和高效、快捷、经济合理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大力发展旅游业, 充分发挥区域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优势, 科学开发旅游产品, 实施精品战略。加快传统服务业改造升级, 进一步加强从业人员技术培训, 提高服务技能素质, 重点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家政服务、社区服务、环保服务、家庭医疗及老人陪侍服务等。

5. 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坚持差别化发展。

突出地域产业特色, 充分利用和发挥各市域的区位、资源和产业基础的比较优势,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空间产业布局, 全力推进“一核” (沈阳) “五带” (五个城际连接带———沈抚、沈铁、沈本、沈辽鞍营和沈阜等连接带) 产业空间布局, 实施产业错位差别化发展, 增强地区间产业互补, 避免结构趋同和同质化, 从空间上构建沈阳经济区产业和谐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中心城市沈阳产业发展要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 以及加快建设东北区域性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科教文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为重点, 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对辽宁和沈阳经济区改革与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

以五个城际连接带节点开发产业园区为重要载体, 重点建设各具产业特色的十大类型产业集群———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航空装备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钢铁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新材料及矿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生物制药产业集群、石化大乙烯及深加工产业集群、芳烃及化纤原料深加工产业集群、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和林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二、以沈阳为中心, 建设现代城市体系

建设现代城市体系是实施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内容。推进沈阳经济区城市化, 建设新城和新市镇要正确处理五大关系和实施科学的发展定位及路径选择。

1. 正确处理五大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新城建设与母城调整改造升级关系。新城建设要紧紧依托母城技术、人才支持、城区结构调整、产业及人口流动转移。既要大力推进新城建设, 也要重视老城调整改造升级。二是正确处理新城功能定位与地域优势条件关系。新城建设与城市功能定位要依托地域优势条件, 突出特色和个性, 不能脱离原来的优势基础条件建设新城。三是正确处理新市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关系。新城新市镇建设一般以县乡产业园区为载体推进城镇化, 要实施以城带乡, 以工补农,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促进新农村建设。四是正确处理新城建设与地域生态保护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新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环节, 始终要坚持把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和建设宜居环境放在突出地位。五是正确处理新城建设与相邻市域新城建设协调关系。新城新市镇建设大多布局在五条城际连接带相邻城市的节点上, 要实施相邻城市联动, 政策协调统一, 产业相互渗透和融合。

2. 科学定位与路径选择。

一是规划先行, 法制化推进。新城新市镇建设首先要科学编制城市发展规划, 包括城市发展定位、功能分区、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设施空间配置、生态建设与保护、近期和中远期城市发展规模等。而规划要法制管理, 不得随意更改。二是建设特色和个性化新城。要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发展条件 (区位、自然生态、资源、产业及历史人文等特点) , 突出地域特色, 建设特色化和个性化新城新市镇。三是建设生态宜居新城。始终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作为新城建设和发展的生命线, 重点抓好生态廊道、绿地建设与保护、环保设施建设、限制高耗高污染企业市场准入等。四是建设人文新城。人文新城是提升新城凝聚力、向心力、发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建设新城和新市镇要从建设文明、诚信、公平正义等做起, 筑起文明诚信的社会氛围。五是建设和谐新城。坚持以人为本, 要做到公用设施均等、充分就业、住有所居、社会保障医保基本全覆盖。转变为市民身份的农民, 生活不仅有保障而且要有一定改善和提高。

三、发挥沈阳核心作用, 建设和完善市场体系

沈阳经济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主要包括, 以中心城市沈阳为核心, 建设和完善区域一体化商品市场、要素市场和服务市场体系。

1. 实施商品市场整合, 建设区域共同市场。

以沈阳为核心, 以区域七市为支撑, 县 (市) 乡 (镇) 为基础, 消除区域行政壁垒, 推进商品市场整合, 建设现代化中心商品大市场、各市次中心市场, 县 (市) 及乡 (镇) 商品市场、行政村商品市场网点。建立多层次、开放性、网络化、布局科学合理的商品市场空间网络体系和商品物流体系;并在中心城市沈阳建立区域性商品交易中心和集散枢纽。整合区域流通资源, 提升商品流通领域组织化规模化程度, 建立网络化流通体系, 促进区域经济融合互通, 推进商品一体化进程。

2. 实施要素市场整合, 提高要素配置效益。

以沈阳为核心, 实施要素市场整合, 健全和完善要素市场体系, 推进人力资源、资本、技术、信息资源等生产要素在区域市场间自由有序流动,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提高资源配置效益。加速辽宁和东北金融中心建设;以沈阳为核心, 加快技术市场整合, 建立市域间联动的技术市场;消除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分割局面, 推进人才和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 培育和规范人才和劳动力市场;在沈阳建立统一的区域产权市场。

3. 加快推进服务市场整合, 建立一体化网络化中介服务组织。

服务市场是建设完善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条件之一。建设和完善服务市场一是实施服务市场整合, 建立和完善中介服务机构;二是着力构建以法律、咨询、会计、审计等为重点服务市场体系;三是加强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服务, 如咨询服务、培训服务、技术服务、保护知识产权服务及法律服务等。

四、建设生态文明体系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节约资源、控制污染、提升环境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为战略取向推进新型工业化,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沈阳经济区。

生态治理与保护的总体构想。着力构建沈阳经济区“规划同体、生态同建、污染同治、执法统一”的生态治理与保护的体制机制架构。强化“两化融合”, 实施新型工业化与环境治理保护一体化推进融合, 同步实施。实施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改善三大目标同步协调。“体制保障”, 创新节能减排与环境和治理保护体制机制, 区域一体化推进体制机制, 财政投入体制机制, 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体制等支撑, 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战略实现。

1. 创建生态化的产业体系。

工业重点构建生态工业体系, 发展循环经济, 推行清洁生产, 培育生态型企业, 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农业重点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建立和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强化绿色食品和农产品监管认证。服务业重点发展生态旅游, 注重生态景区的保护, 促进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

2. 创建一体化生态文明体系。

实施生态环境建设、保护、治理一体化推进, 即“同建”、“同保”、“同治”。加强水环境治理与保护;重点治理大气污染源, 治理和淘汰重污染工业企业;治理土地污染, 控制固体废弃物污染;严格管理和控制核辐射。

3. 创建生态安全体系。

建设和健全生态监管机制, 监管权责定位;健全和完善数字化生态检测网络;健全生态安全预警机制, 对可能突发生态安全事件要做好人员、技术和设备、医疗救助等准备;完善市场准入机制, 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市场准入。

4. 创建节约型资源开发利用体系。

创建节约资源、保护资源新机制。形成全社会珍惜资源、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社会氛围;运用价格机制, 提高资源利用和使用资源的成本, 节约资源, 减少资源浪费;以减量、再利用理念, 发展循环经济,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减少废弃物排放。

5. 创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撑体系。

研发节能、节水、无污染的产品生产制造新技术、新工艺;改造传统工业;以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为重点, 建立生态工业园。

五、实施综合配套改革, 创建新体制和新机制

1. 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新机制。

创建区域一体化、同城化的新机制;区域合作共商协作新机制;区域公共服务共享新机制;区域环境治理与保护“同治”、“共建”新机制;区域党政干部到异地任职新机制;统筹区域一体化领导新机制。

2. 创新财政体制和区域财政运行新机制。

设立区域合作财政基金;用于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均等化区域资源补偿;区域财政转移支付等。

3. 创新社保和医保管理体制和区域社会保障新机制。

创建区域社保和医保统筹机制;实行社保和医保“一卡通”、“一证通”;人力资源流动的社保互认。社保基本覆盖城乡;扩大农业和自然灾害保险覆盖面。

4. 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和区域科技合作新机制。

创建促进区域人才流动, 人才培养与使用, 区域科技成果共享, 知识产权保护, 科技合作, 产学研结合, 增加科技投入, 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等。

5. 创新环境治理与保护体制和区域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新机制。

创建市场准入环境约束, 生态补偿, 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清洁生产, 环境治理与保护的规划一体, 治理同步, 资源和环境的严重问题“一票否决制”和问责制, 排污权有偿取得等新机制。

6. 改革和创新市场体制和运行新机制。

创建区域市场整合一体化发展新机制, 如:区域市场准入和监管互认、区域资源和要素自由流动、区域市场行政执法统一、支持和鼓励跨市域产业重组、市场信息共享、创建区域民企参与国企改革重组等新机制。

7. 创新民生改善和提升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新机制。

创建区域城乡公共服务 (医疗、教育、文化等) 均等化运行、城乡居民就业保障和控制失业发展的低收入群体和生活困难家庭扶持、发展慈善事业协调机制。

8. 创新对外开放体制和提高对外开放程度新机制。

创建引进国外高端人才、引进发达国家技术、资金、扩大商品出口贸易、服务贸易、走出去认购或与外企合作、对外开放, 人才队伍培养使用等新机制。

9. 创新教育体制和教育科学发展新机制。

创建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与共享、高校新技术研发与企业创新结合、区域优质学校共享、学校专业人才培养培训与企业定向发展、区域优秀教师有序流动等新机制。

1 0. 创新医疗体制。

创建优质医疗资源共享、高端医疗人才合理流动县 (市) 、乡 (镇) 、村医护人员定向培训培养优质医疗机构定向帮扶市、县 (市) 、乡 (镇) 医院等新机制。

摘要:沈阳经济区将在建设新辽宁的伟大远征中起到挑起大梁的作用, 其最重要的作用是发挥现行先试和机制体制创新优势, 加快推进辽宁产业结构调整, 推进辽宁新型工业化进程, 要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现代城市体系, 现代市场体系, 生态文明体系和综合配套改革等五个方面加快推进。

经济数学教学之改革 篇9

自1979年以来, 改革开放促使湖北走上了持续发展的轨道, 其释放出的巨大能量, 不断将湖北的财政、金融和经济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具体如下图所示:

1.财政实力日益增强, 财政支出不断增加。1978年湖北省财政收入31.37亿元, 1993年增加到115.07亿元, 增长约3.7倍。1994年实施分税制, 全省财政收入快速增长, 从1994年到2007年, 全省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6.9%。而地方财政支出日益增大, 从1978年的29.98亿元增加到2007年1 274.27亿元, 人均财政支出由65.53元增加到2 099.29元, 增长32倍多。

2.金融规模日益扩大, 贷款投放力度不断加大。改革开放30年来, 湖北省基本确立了现代银行体系, 在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的基础上, 先后成立了13家股份制商业银行。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 银行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金融服务功能得到全面提升。1978年的贷款余额为96.78亿元, 而2007年达到了7 496.46亿元, 人均贷款余额由211.55元增加到12 350.02元, 增长58倍多。

3.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势头良好。1978年全省生产总值仅为151亿元, 1992年全省GDP首次突破1 000亿元, 1995年、1998年、2002年、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分别突破2 000亿元、3 000亿元、4 000亿元、5 000亿元、6 000亿元和7 000亿元, 而2007年则达到了9 230.68亿元, 在全国位列第12位。人均GDP从1978年的330.06元增加到2007年的15 207.05元, 增长46倍多。

二、实证研究

(一) 基本假设和实证研究方法

关于财政、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国内外理论界一直存在着争论, 在财政与经济、金融与经济的互动关系上, 以及财政、金融两大因素中哪种因素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性更强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的观点, 尤其是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由于地区差异及方法差异, 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本文假设, 在湖北地区仍然存在财政、金融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 并依据计量分析来判断财政、金融与经济增长互动性的相对强弱。

在实证研究方法上, 首先对财政投入、金融支持和经济增长三类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 采用的方法是通行的ADF检验方法。其次对财政投入与经济增长、金融支持与经济增长等变量进行协整检验, 采用EG两步法。最后分别检查财政投入与经济增长以及金融支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 采用Granger Causality Test方法。以上方法均在Eviews5.0软件上运用, 其中最优滞后期由软件自行选择。

(二) 变量选择与样本

本文在研究中选取以下指标: (1) 财政投入变量。一般用地方财政支出或人均地方财政支出来衡量地方财政投入的状况, 本文以人均财政支出为变量, 并在数据处理上对其取自然对数, 以维持原有的协整关系并消除异方差, 用LPCZ表示。 (2) 金融支持变量。一般用银行信贷、股市融资来衡量其对经济的支持力度, 考虑湖北上市公司融资相比银行信贷可以忽略 (2006年末全省上市公司融资2.02亿元, 仅占当年贷款余额7581.32亿元的0.03%。资料来源:WIND资讯库) , 本文用人均贷款余额为变量, 取对数后以LPFI表示。 (3) 经济增长变量。以湖北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GDP) 为计量标准, 取对数后用LPGDP表示。

考虑到湖北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本文研究中涉及财政、金融和经济数据的可获得性, 笔者选取的1978~2007年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各年份的《湖北统计年鉴》、《湖北金融年鉴》和2008年出版的《强省之路:湖北改革开放30年》一书。

(三) 实证分析

1.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分析。

进行单位根检验后, 可以发现LPCZ、LPFI、LPGDP经过二阶差分平稳, 是二阶单整序列, 具体如表1所示:

注: (1) 检验类型中c和t分别代表常数项和时间趋势项, k代表滞后阶数; (2) DLPCZ、DLPFI、DLPGDP分别表示LPCZ、LPFI、LPGDP经过一阶差分后的数值; (3) D2LPCZ、D2LPFI、D2LPGDP分别表示LPCZ、LPFI、LPGDP经过二阶差分后的数值; (4) **表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平稳, *表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平稳。

2. 协整分析。

以上单位根检验表明, 湖北省财政投入、金融支持和经济增长的对数序列是二阶单整的, 即LPCZ与LPGDP以及LPFI与LPGDP都是I (2) 序列, 符合时间序列协整的前提条件, 接着采用EG两步法进行协整分析。

(1) 财政投入与经济增长协整检验。建立回归方程如下:

对 (1) 式的残差做单位根检验, 结果如表1所示, 残差Et1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没有单位根, 是平稳序列, LPCZ与LP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2) 金融支持与经济增长协整检验。建立回归方程如下:LPGDP=0.939 949 210 4+0.898 658 403 7×LPFI (2) 对 (2) 式的残差做单位根检验, 结果如表1所示, 残差Et2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没有单位根, 是平稳序列, LPFI与LP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对 (2) 式的残差做单位根检验, 结果如表1所示, 残差Et2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没有单位根, 是平稳序列, LPFI与LPGDP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因此, 财政投入与经济增长以及金融支持与经济增长之间均是 (2, 2) 阶协整关系, 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

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注:Probability表示拒绝零假设而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 其值越小, 拒绝零假设的概率越大。

检验结果表明, 1978~2007年湖北省经济增长 (LPGDP) 是财政投入 (LPCZ) 的Granger原因, 而财政投入并不构成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 经济增长与财政投入之间存在显著的单方向因果关系。而经济增长 (LPGDP) 与金融支持 (LPFI) 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但互相推动效应不明显, 存在金融抑制现象。同时 (2) 式表明, 相对于财政投入, 金融支持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要显著得多, 人均贷款余额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会促进湖北经济增长0.9个百分点。

三、结论与建议

1978~2007年30年间的财政、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实证研究表明: (1) 经济增长对财政的推动效应十分显著, 但财政投入对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 财政投入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亟待加强。 (2) 金融与经济关系的二阶滞后检验结果显示其概率相比一阶滞后检验结果趋于缩小, 因此金融支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互动性存在不断加强的发展趋势, 但现阶段, 经济增长与金融支持的双向互动性并不突出。 (3) 从发展阶段看, 1998年之前, 金融与经济是良性互动的, 金融支持1%的增量可以促进湖北经济实现0.9%的增长。但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及随后5年里, 贷款额度增长的速度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 说明金融支持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十分明显。 (4) 金融发展相对快于财政的发展, 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相对也显著一些,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 区域金融逐渐成为地方经济核心的趋势更加明显, 金融的发展与金融资源的配置将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所在。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对于湖北这样的中部欠发达地区, 改革开放30年来财政、金融与经济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互动关系, 基本符合本文的假设情况。

但在取得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的同时, 要真正做到财政、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其基础还是显得相对薄弱。为此, 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 要加强财政、金融与经济互动发展的研究, 尤其是对湖北这样的中部欠发达省份, 如何运用好财政投入与财政政策、金融支持与货币政策来推动经济发展, 是当前乃至今后长期需要关注的重大课题, 要积极谋求财政、金融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契合点和它们之间的长期的、有效的良性互动机制。

第二, 要充分发挥政府利用财政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职能作用, 就要进一步增加各项财政收入, 合理安排支出, 灵活运用税收手段、转移支付和基础建设投入来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使地方财政更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第三, 要加强对金融发展的引导和金融政策的运用, 着力解决金融发展中的某些制约性问题, 消除金融抑制现象, 要科学地制定金融对地方经济的支持目标, 积极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和信用环境, 在优化地方产业结构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基础上, 提高地方各经济主体对信贷资金的吸纳能力。

第四, 要利用武汉城市圈先改先试的优势, 积极推进财政、金融两大领域的创新实践,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走循环经济发展的道路, 充分借鉴沿海以及此前各经济特区和改革实验区的经验做法, 结合湖北实际, 快速发展武汉城市圈金融业, 尽快实现圈内城市经济与金融、财政的一体化, 不断提升地区金融实力, 将武汉建设成为与中部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区域金融中心, 以辐射整个湖北经济, 实现将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支点的战略目标。

摘要:财政与金融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本文对湖北省19782007年30年间的财政、金融数据进行统计与协整分析, 发现经济增长对财政实力的影响十分明显, 但财政投入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还亟待加强, 而金融支持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互动的影响趋势, 不过出现了金融抑制现象, 因此, 如何实现财政、金融与经济长期有效的互动发展显得日益重要。

关键词:财政投入,金融支持,互动关系,协整分析

参考文献

[1].宋承先.西方经济学名著提要.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8

[2].刘小怡, 夏丹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7

[3].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4].刘斌.货币政策冲击的识别及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金融研究, 2001;7

[5].李义超, 周英章.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用比较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2;3

[6].郭庆旺, 贾俊雪.积极财政政策对区域经济增长与差异的影响.中国软科学, 2005;7

[7].毛定祥.我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性分析.中国软科学, 2006;6

[8].马秀娟.乌海市经济增长、财政收入与金融发展互动性分析.华北金融, 2006;2

经济数学教学之改革 篇10

关键词:社会正义,市场经济改革

当前,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过程中, 全面深化改革和打破既有利益格局是当前的重要改革目标, 社会正义问题能否有效地推进和贯彻将深切地影响未来改革目标的实现。社会正义问题是理论界的一个核心议题, 更是现实中全面建成我国小康社会中必须严肃面对不得回避的重大问题。通过研究和实施社会正义, 可以有效消除思想领域中平均主义的错误认识, 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利保障, 关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 意义重大。

1 我国社会正义现状探析

几千年社会发展史中, 正义问题一直是崇高目标, 一般讲, 一切社会制度都需要正义准则。如果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角, 要对正义准则进行特定的和历史的分析。只有在社会正义牢固确立的基础上, 才能科学合理地建构社会秩序的内在模式规范, 也才能够制定好评价道德的标准, 社会正义的探索和实践要立足特定和具体的社会关系状况以及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不同时期人们的正义观其内涵和特征都是有时代差异的。

2 我国社会正义的发展历程

从建国以来直到改革开放的新阶段, 我国的社会正义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复杂的发展过程, 先后经历了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正义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正义观的复杂进程。

2.1 计划经济背景下的社会正义观

新中国建立后直至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 我国基本沿用的是前苏联式的纯计划经济模式。计划经济时代的正义观, “不患贫而患不均”的传统思想仍然很突出, 不管是民众还是学术思想界均存在把正义理解为平均主义的误解。从根本上说, 平均主义是贡献和能力较差的一方对于贡献和能力较大的一方的剥夺。[1]所以, 社会进步过程中, 客观上不公正的平均主义必然会抑制社会和人民的创新, 国家和社会必然会呈现出活力匮乏的死水一潭状态。

2.2 基于改革背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视角下的社会正义

在“文革”结束后, 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节节推进的改革战略, 开启了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的新篇章。改革开放进程中, 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 我国制定了鼓励一部分人和部分地区优先致富, 先富引领后富,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改革目标。以上改革路径和目标体现了改革开放后新的社会正义观。改革中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这一正义观的体现。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必然产物。“效率”的内涵主旨主要是经济效益, “效率优先”的思想是强调在社会公正与经济效益两者的比较中, 经济效益应处于首要的位置;“兼顾公平”意指公平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和次要的, 而是要将公平放置于必须同时“兼顾”的高度。具体地说, “兼顾公平”分两层涵义, 其一, 在追求经济效益时, 公平绝不能忽视;其二, 当出现经济效益与社会公平产生抵触时, 一定要首先关注前者。[2]所以,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改革年代,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积极推动了社会发展, 同时也推动了社会正义观内涵的探索和校正。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2020年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但同时也提出了当前改革进程中一系列复杂尖锐的矛盾与问题, 贫富两极分化是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 因此, 政府要通过加强宏观调控改变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 确保公众公平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这是社会正义的充分体现。“全面小康”既是当前改革和奋斗的现实目标, 也是引领全局和归制社会基本规范的正义理念。

3 当前社会正义存在的问题

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也难以避免的遇到一些问题与不足, 譬如:贫富两极分化、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甚至显著差距、道德滑坡、部分领导干部的贪腐、自然环境的破坏等等, 以上形形色色的问题最后会导致我国社会正义面临困境和挑战, 当前我国社会不公正集中体现在以下的三个领域:

3.1 经济领域中的不公正

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体系和制度仍旧不合理和不完善, 特殊行业中资源与利益的垄断和享受的不正当政策倾斜仍然没有解决, 所以导致了收入不平衡甚至贫富悬殊, 导致了经济生活中的不正义, 这种局面如果不解决势必会阻碍经济正义的切实实现。

3.2 政治领域存在权力不公正

由于政府权力对社会各层面的巨大影响, 当前政府权力仍是国家进行社会控制的根本力量。改革进程中权力腐败必然影响到政治生活中的社会正义, 权力腐败也是各国的普遍性难题。我国改革进程中由腐败导致的不正义已经形成了必须严肃面对的挑战, 它已经关乎到党的执政基础和政权的稳定乃至民心向背。

3.3 社会生活领域的机会不公正

我国长期以来存在城乡对立, 城乡间在就业、教育和生活服务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如果这样的不正义现象任由存在和发展, 最终必影响共同富裕总体改革目标的实现。只有切实解决城乡之间的公平和正义, 整体的社会正义才能够稳步的推进和最终实现。

4 我国社会正义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探因

当前我国社会正义的建构与发展面临的困境, 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

4.1 正义因素匮乏之传统文化的历史惯性仍存在

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依靠封建的伦理道德和宗法制度来维护社会的基本秩序, 欠缺社会正义的内容和系统的研究。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义”本质不是“正义”, 而是专指封建社会中的等级和人伦规制。“所谓义者, 为人臣忠, 为人子孝, 少长有礼, 男女有别”。“义者, 君臣上下之事, 父子贵贱之差也, 知交朋友之接也, 亲疏内外之分也”。[3]由于我国长达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长期影响, 旧“义”思想在当下仍客观存在。例如, 某些理论界人士仍不接受道德权利, 不承认社会正义的重要性, 导致现实中我国社会正义的研究明显的滞后, 并最终影响到我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 也对当前社会倡导的道德实践产生不利影响, 克服传统思想的惯性仍是构建社会正义进程中的繁重任务。

4.2 新旧体制转型过程中的政策空场

改革进程中的社会不正义相当一部分来自体制不完善。在从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中, 形成了一些政策空场, 导致了社会非正义的空间。由于改革当中经济和政治的运行机制仍不够明晰, 国家与市场经济主体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仍不明确, 从而导致经济失律和钱权交易等非正义现象的发生。

4.3 制度安排上的缺陷

新旧体制交替和转型期, 在制度安排上均有出现空场或冲突的极大可能性, 这里的空场和冲突为滋生社会的不正义打开了制度缺口, 当然这某种意义上也是改革中的代价问题。

4.4 人的因素的影响

改革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非正义现象固然有制度上的因素, 但也有相当程度上的人的因素。现实中不少的不正义现象有一些并不主要是源于制度空场或者制度冲突, 而属于明知故犯, 譬如相当数量的官员贪腐、权钱交易、执法犯法等不正义现象, 都是制度明令禁止却故意违犯的。人的因素固然需要强化制度监督, 但也需要党内和全社会的思想文化教育的积极塑造与引导。

4.5 社会的惩恶扬善机制仍不足

社会不正义现象的存在甚至某种“失控”, 必然会使群众利益招致损害, 同时也会对受害者和旁观者内心的遵守正义的心理动机和精神动力带来负面破坏, 从而导致对社会大多数成员的严重的消极效应, 甚至导致社会正义的信仰危机, 进而会动摇和威胁到整个社会的正义秩序。目前还缺少到非正义现象进行有力批判的良好社会舆论环境, 对不义之人和现象仍然过于宽容, 从而产生了某种道德滑坡等当前社会正义出现的危机。

5 改革进程中构建社会正义的主导方向

社会正义不能简单化为经济目标或者政治议题, 而必须放置于人与自然和社会的整体协调的宏观视域下去探究。实现社会正义的目标, 亟须打破传统定势的障碍, 从以下两个层面努力推进:

第一, 务必树立人与自然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主导思想。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最终还是依赖于人的努力, 现实中的每个人受一定的价值观的引导, 人与社会、自然的全面协调最终要依靠大多数公众的观念进步, 而这方面有赖于国家的大力提倡与引导。

第二, 要创建科学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过去的GDP至上思想将发展简单归结为经济增长, 在对领导干部考核政绩时过于强调GDP增长和招商引资等经济指标, 缺乏对生态资源状况和社会生活水准的综合考量。今后的领导考核一定要注重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活指数的评价。

今后的改革设计中, 必然明确的建立和健全符合社会正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切实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 要致力于尽快全面达成“制度公正”、“机会平等”等社会正义的基本要求。我们也要通过正确和积极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倡导推动社会正义的进步, 如:公民正义感和社会公德意识的引导, 正确的权利意识和权益观的确立, 政策的正义价值的体现等等。

正义的落脚点和最终目标是人, 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社会正义所致力于的永恒主题, 在对正义的追求中一定要努力打破狭隘的现实主义思维和对个别事物的局限性认知。可以确信, 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全面小康的改革目标一定会为我国社会正义的现实推进提供可靠保障。经过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制度、机制的持续完善, 我们国家一定会赢得生产力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方面全面需求的满足, 我们会越来越接近于社会的全面公平和正义, 每个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会越来越得到保障和推进。

参考文献

[1]沈成宇.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N].2009.

[2]吴忠民.社会公正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5:75.

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篇11

[关键词] 经济数学 教学改革 实践 教学方法

研究如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较高数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经济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笔者在近几年的经济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了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一、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路

1.充分认识教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高职高专经管类经济数学课程是高等专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中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为了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启动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根据计划中总的要求以及经济数学课程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中的核心课程地位,对现有经济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已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要求。

2.经济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数学意识淡薄。对数学在经济专业中的重要作用缺乏应有的认识,无论是教的人还是学的人都仅仅将数学看作教学计划中的一部分,数学教学在经济专业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2)数学教学内容与经济专业课程脱节。许多对经济研究有用的数学方法,没有在数学教学中反映出来。(3)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在经济数学教学中有效利用电化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还很少。

3.明确高职高专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理念。确定了以培养“吸收、转化、求解、创新”四方面能力为主线的高职高专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理念:(1)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概念、方法消化吸收经济概念和经济原理的能力;(2)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3)培养学生求解数学模型的能力;(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4.注重实际应用。(1)在经济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明确学习各部分内容的目的以及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接受经济数学知识时才不会感到被动和茫然。(2)有意识的增加一些应用内容,比如利用常微分方程知识解决复利函数及贴现流量分析问题等。

二、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内容与实践

1.明确经济数学改革目标。在广泛调查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根据经济数学教学特点和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全面规划,明确了以培养“吸收、转化、求解、创新”四方面能力为主线的高职高专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目标。(1)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概念、方法消化吸收经济概念和经济原理的能力;(2)重视数学建模训练以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3)结合数学软件包进行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求解数学模型的能力;(4)通过具体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去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类比思维、发散思维及联想思维等各种思维能力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2.编写符合高职高专教学特点的教学大纲。在本课程的教学中,要从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正确处理好“以应用为目的”和“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关系,全面实现经济数学课程作为重要基础课的教学基本要求。教学要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教学重点。

3.编写高质量的教材以及教辅材料。2004年6月,侯风波教授主编、本人参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济数学基础》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年8月,侯风波教授主编、本人参编的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基础课规划教材《经济数学基础》及其配套电子教案(本人任副主编)由科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7月,侯风波教授和我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济数学学习指导》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三本教材和均已在全国发行使用,从使用近几年的使用情况来看,得到了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

4.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为不断提高经济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通过单元教材分析等活动,认真研究每个单元教学内容应该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教案设计、课件制作、教材及教辅材料的编写以及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1)教学方法的改革。①用“案例驱动教学法”引入数学概念和方法。②用“问题驱动法”展开教学内容。③用“讨论法”展开习题课的教学。

表 实际应用案例表

(2)教學手段的改革。①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②采用当面辅导与网上答疑等方式进行课下教学。③采用数学竞赛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经济数学教学改革的效果

1.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我们就近几年来的教学情况对经管类学生进行了题为“对经济数学教学的看法和要求”的问卷调查,我们看到了学生参与数学教学的积极性和对数学教学改革的认可。

2.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效果明显。在尝试了近几年的经济数学教学改革后,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平均成绩提高到了75分左右,不及格率明显下降。

四、总结

在经济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中,我们始终贯彻以培养“吸收,转化,求解,创新”四方面能力为主线的高职高专经济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目标,在转变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推进教学改革,在教学改革中不断转变教学思想,经过我校教研室教师辛勤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参考文献:

[1]侯风波:经济数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6

[2]张岩:经济数学教学改革初探[J].成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2):6

数学之于经济 篇12

其实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经济学和数学是有着密切关系的两个学科。经济学中的很多经济现象经济理论都可以通过数学知识去解释。本文主要浅析数学中的导数、微积分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

数学在经济预测管理与决策优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预测作为经济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行为其在管理资金投放、商品产销、人员组织等方面是重要的决策依据。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种资源的优化组合,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需要在多种策略中择其一。而将这类问题投射到数学学科上既是需要使代表获利的目标函数达到极大值,代表损失的目标函数达到极小值问题。即经济学上的利益问题转为数学方面的目标函数求极值问题。而在决策问题上即为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优选问题等。

一、数学模型之于经济活动

在经济建设中,经常碰到大宗物资调用问题,例如煤、钢材、树木等等,在全国有若干生产基地,根据已有的交通网,应如何制定调运方案,将这些物资运到各消费地点,而总费用要最小。而将这一问题用数学语言描述既是已知有m个生产地Ai,i=1,2,…,m。可供应某种物质,其供应量分别为ai,i=1,2…,m。有n个销地Bj,j=1,2,…,n,其需要量分别为bj,j=1,2,…,n,从Ai到Bj运输单位物资的运价(单价)为cij,这些数据可汇总于产销平衡表和单位运价表中如图1和2。

若用xij表示从Ai到Bj的运量,那么在产销平衡的条件下,要求得总运费最小的调运方案,可求解以下数学模型:

这就是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它包含m×n个变量,(m+n)约束方程。然后再经过单纯形法等求解这一问题。

上述过程就是典型的利用数学知识对经济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进而得到最优解决方案的例子。

通过以上我们也可以发现,在经济活动中应用数学的过程其实是将所研究经济问题变得简单、清晰更具科学性和说服性的过程。而在此过程数学就是我们研究经济问题的工具。

二、导数之于经济活动

导数反映函数的自变量在改变时,相应的因变量变化的快慢程度,即变化率。而将导数引进经济研究之后,通常被应用于边际和弹性。在经济学中,边际经济变量都是用增加某一个经济变量一单位从而对另一个经济变量带来的影响是多少,例如边际效用、边际收益、边际成本、边际利润等等。而经济学中的这些边际概念几乎都是用导数来表示的。例如边际成本的计算公式MC(Q)=△TC(Q)/△Q,其中△TC(Q)表示总成本的变化量△Q表示对应产量上的变化量。而边际成本用以判断增减产量在经济上是否合算。正如前边所说,经济研究非常注重预测,而导数的应用使得我们可以更直观地估算出在动态过程中经济活动的亏盈情况。

三、微积分之于经济活动

微积分作为数学的主要部分同样也被广泛地应用于经济管理活动中的最优化问题中。在经济分析中我们会见到很多的函数,很多时候当知道了边际函数而需求得总函数(即原函数)时就需要用积分来解决。例如知道了生产某产品a个的边际成本函数,固定成本,并且知道了产品售价,在假设所生产的产品售罄的情况下,求生产量为多少时利润会达到最大?在这个问题中我们首先就由边际成本积分再加上固定成本求得生产该产品的总成本,继而由利润=销售额-成本得到利润和产量a之间的函数,分析该函数利用导数求得利润最大时的产量。从而问题得到解决。

在人类学科史上积分是用来解决人们在生产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复杂和动态过程的量化累计。所以在经济活动中,除了求总值还被应用到其它变量时间累积的总量等。所以即使经济活动的复杂性,涉及的领域多,且函数表达方式都会有所不同,但究其根本的原理是一样的。所以通过积分和微分的广泛应用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微积分在经济学上的应用可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使得经济学的研究由原来的政治经济学转变为更纯粹的研究如何利益最大化,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上。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学的研究也更加定量化、精密化和准确化。

数学作为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数学同样在经济研究中必不可或缺。在经济活动中对经济环节进行定量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数学作为一个有力的定量分析工具可以更好地促使这些环节的进行。数学是工具同样也是经济学研究的翅膀。

参考文献

[1]张丽玲.微积分在经济学中的运用[J].白色学院学报,2007

[2]钱颂迪等编著.运筹学(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杭世杰,洪洲.运用货运直达理论确定商品砼最优供应方案.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8)

上一篇:理性与感性下一篇:安全防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