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区划改革

2024-06-19

经济区划改革(共8篇)

经济区划改革 篇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区域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加快经济区划改革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工作之一。现阶段, 我国的经济区域常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地区。其中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 速度快, 其他地区的经济水平相对较低, 经济发展模式落后。加快经济区划改革,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创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对于我国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经济区划改革,经济发展模式,有机结合,经济发展

一、中国经济区划改革

自建国以来, 我国的经济区划改革实现了历史性的演变, 但是在经济区划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 经济区划的历史演变

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期, 在国家战略层面上, 为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经济区划经历了多个划分阶段。“四级”经济区划分法、“五级”经济区划分法、内地与沿海经济区划分法、三线经济区划分法、十大经济区划分法等都是我国经济区划的方法。

改革开放后, 经济区划逐渐摆脱计划经济的桎梏, 围绕经济区划改革进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八大综合经济区划分法、六大经济区划分法、“三大经济地带”和“三级经济区网络”划分法、“都市圈区域”划分法等都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政策对地区经济进行划分的方法。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区划主要依据着1999年的“四大块”和“三大块”经济区域划分法, 当时国家出台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将我国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2005年又构建了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大环渤海“三大块”新经济区域。

(二) 经济区划改革问题

在经济区划改革中也出现许多的问题, 包括表现为经济区划和行政区划相混淆、省-市-县-乡的条块分割, 责任权利不清、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经济区划根据的是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规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特征上的相似程度以及地区间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 或者是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任务分工, 对国土进行的战略性区划。[1]现阶段的经济区划改革要统筹考虑, 在分析地区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之上, 实现集中优势地区合力带动劣势地区发展, 在立足全局的基础上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缩小地区贫富差距, 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使得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也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型。

经济发展模式有着众多的分类:从政府管理和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来说, 可以分为计划经济、政府主导市场经济和自由市场经济;从资本的所有权来看, 经济发展模式又可分为公有资本推动模式、民营资本推动模式和外来资本推动模式;区域经济组织模式、区域经济产业模式和区域空间开发模式也都是经济发展模式。我国较为成功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有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2]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对于地区经济区划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经济发展中, 要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促进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 实现区域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

三、经济区划改革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相结合

经济区划改革与经济发展模式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两者之间的联合能够实现地区间经济的高效协调和稳定发展。选择适当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实现经济区域间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的经济区划能够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调节地区经济发展结构, 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 发挥经济区划对经济发展模式的推动作用

合理的经济区划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经济区划改革要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资源水平, 集中优势经济地区合理带动劣势地区集中发展。

经济区划要坚持经济增长和社会协调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 地区经济发展又十分不平衡, “老、少、边、穷”地区在经济发展、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水平上还比较落后, 在经济区划中要把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结合起来, 注意增强不发达地区的资源开发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二) 发挥经济模式转变对经济区划的作用

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要坚持生态原则和社会原则, 实现国家经济的统一性与地区经济的特殊性有机结合, 发展地区经济专业化, 扩大地区经济的综合发展能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充分各地区环境容量和资源结构特点, 建立健全与当地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的产业结构, 实现地区产业结构和地方优势资源配置相结合, 确保地区资源的合理有效开发与利用。

此外, 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要注重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加强自主创新,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 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促使地区经济和生态环境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三) 统筹全局, 减小社会经济差距, 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实现共同富裕

经济区划改革和经济发展模式都要统筹全局, 立足整体。经济区划改革要充分认识到各地区经济之间的密切联系, 加强地区间的经济合作, 营造整体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各地区互相弥补经济发展劣势, 实现整体经济的共同提升;[3]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要着眼于减小社会经济差距, 富裕地区要带动贫困地区, 调动各经济地区的积极性, 致力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不断地增加地区经济财富, 完善地区规划, 早日实现地区间共同富裕的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经济区划改革和经济发展模式的理念逐渐走向完善。经济区划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之间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 经济区划改革要与经济发展模式相互协调, 不断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 在发展过程中要立足全局, 致力于缩小地区经济差距, 缩小社会贫富差距, 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朱峻宏.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J].中国国情国力, 2012 (9) :36-37.

[2]郭熙保.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及其转变[J].当代财经, 2012 (3) :27-28.

[3]张子珍.中国经济区域划分演变及评价[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高等教育版) , 2013 (2) :44-45.

假日经济区划分时制探讨 篇2

[关键词] 假日经济区划分时制

假日经济区划分时制就是以当地行政区域的气候为依据,根据最佳气候选择黄金周时期,避免全国在统一时间、统一放假带来的旅游、消费的供需矛盾,从而达到对假日经济分时、分流的目的,促进假日经济可持续发展。假日经济的主体和关键是“五一”、“十一”、“春节”3 个黄金周。2006年“十一”黄金周是第18个旅游黄金周,我国实施的18个黄金周共取得旅游收入6267亿元人民币,出游近14亿人次。实践证明,黄金周假日制度在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同时,黄金周结构性供需矛盾引起了的交通、旅游生态、安全管理等诸多外部性问题。假日经济区划分时制兼顾了黄金周长假的特性,不但可以有效地对黄金周旅游客流量进行分流,而且从气候上、人文环境上更适合居民旅游与消费,更有利于调动消费者的假日经济消费欲望。对假日经济实行区划分时制是解决当前假日经济矛盾,实现假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解决途径。

一、建立假日经济区划分时制的必要性

假日经济区划分时制可有效缓解黄金周交通压力,降低安全隐患。全国统一的假日经济黄金周制度致使全国上亿人的人口大流动,带来了严重的交通拥挤问题,如高速公路堵车,机场、车站人满为患,而且还增加了许多不安全的因素。据广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统计,2006年仅10月1日至10月6日这六天里,广东全省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14宗,死亡132人,受伤901人。而这一数字已经是比去年同期大大地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而这一下降幅度的出现,得益于广东全省节日期间出动6万人次警力查处交通违法行为这一行动。假日经济区划分时制可以使大量旅客分时,分流,缓解目前的黄金周制度的交通、安全压力。

现今的假日经济模式导致旅游接待困难,基础设施跟不上,不利于旅游资源的合理配置。黄金周膨胀式的客流量使各旅游景点接待产生了较大的困难,使旅游服务质量全面下降。即使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蜂拥而来的庞大出游人群使旅游相关产业各方面普遍感到措手不及,一些原本就很薄弱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更加不堪重负。面对春节、“五一”、国庆等长假期间几千万人次的旅客量,各地旅行社出现了客满为患的局面。一些旅游行社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不顾自己的接待能力,来者不拒,强行组团,其结果是导致服务质量急剧下降。这种情况下,必须加大对其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才能吸引住消费者。但是节假日之后的旅游市场突然间一片萧条,加大服务设施建设又将面临消费淡季闲置带来的损失,“旺季太旺、淡季太淡”的旅游模式,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过多的旅游客流使生态环境压力增大,不利于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假日旅游井喷式的消费使许多著名的景区严重超载,对旅游生态破坏严重。特别越是世界遗产、国宝级景点超载越严重,这必然加速资源的损耗、设施和环境的破坏,损害了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另外,过度拥挤的人群、环境的污染、疾病的流行和基础设施供给的短时间集中性的冲击给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降低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对当地生态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导致经济发展短期急剧膨胀,需求大于供给,出现假日经济规模负效应。“假日经济等于涨价经济”,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国庆期间国内旅游热线价格普遍上涨三成,一些地方涨幅更高,个别城市还有价格成倍增长的现象。一些商家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片面追求眼前利益,经营出现短期行为,成为制约假日经济整体繁荣的瓶颈。有的商家趁机抬高价格、以次充优,还有不少行业服务质量下降,更有一些旅游线路“高价格、差服务”,使得原来准备出游的人望而却步,严重的挫伤了消费者消费的积极性,不利于假日经济的发展。

由于黄金周客流量过于集中,消费者不能得到效用最大化,致使部分消费者放弃消费。因为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超过一定限度而增加的游客会降低每一个游客的旅游享受,处处人满为患使游客不能达到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目的,致使部分消费者放弃消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某网站合作实施的调查(3021人參与)结果显示,一提到黄金周,73.6%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旅游景点人满为患”,50.6%的人会马上想到“火车票、飞机票成了抢手货”,49.4%的人对黄金周的印象是“可算是能放个长假了”。调查发现,56.7%的人“哪儿都没去,在家歇着”,只有10.4%的人选择了“去外地旅游度假”。同时有61.2%的人认为“黄金周早该改革了”。

可见,黄金周制度曾是提升我国旅游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产生的效果也非常明显,但是,从旅游消费与欲望来看,其假日经济还有很大潜力可挖,但现在的假日经济黄金周制度在某种程度上说制约了旅游潜力的进一步发掘。

二、假日经济区划分时制的建立

假日经济区划分时制建立的关键就是利用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差异大的特点,根据各行政区域最佳气候选择黄金周。当然,这还要考虑到当地人文、风俗等多种社会、经济条件,要从全国范围内分时间段、分层次地将黄金周时间错开,从而达到对黄金周区划分时的目的。下表是对2006年度我国29个城市,“十一”黄金周期间平均温度的统计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全国“十一”黄金周期间,平均温度可分三个区间,其中,25℃左右为一个区间、15℃左右为一个区间、10℃左右为一个区间。很显然,15℃-20℃这个温度占了大多数,说明“十一”黄金周对全国多数区域是适用的;25℃这个区间可适当将时间推后或不变;但是平均温度10℃这个区间,大约有9个地区是不适合出游的,而且这些地区如太原、乌鲁木齐、西宁等城市最低温度都已达到-4℃左右,已属于初冬季节,不适合出游。这些区域的黄金周要将时间提前到九月才更适合出游,如还须考虑国庆节,可以将其提前到九月底至十月初,这样既实现了区划分时制,又兼顾了国庆节。

表 2006年“十一”国庆黄金周国内城市气候平均温度

资料来源: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

同样,黄金周的“五一”长假,对海南来说已经很热了,但对新疆来说,还不是适合出游的季节,这里多数的旅游景点积雪还没有完全融化,青草也只是刚刚长出新芽,这个季节对新疆的旅游业发展促进并不大。建立区划分时制后,新疆的“五一”黄金周可延长至“六一”,这时正是新疆春暖花开的季节,特别是和“六一”儿童节相结合起来,更多的家庭会带着孩子一起出游,无形中又创造了更多的旅游机会,这将对新疆的旅游业产生更大的影响。

在做好假日经济黄金周分流的基础上,我们还需从启动传统节日,弘扬传统文化等方面入手,对我国的清明、端午、中秋、元宵和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放假,进一步扩大假日经济市场。我们可以采取将传统节日的周末调减一天到传统节日的方式,使全体国民能真正过上自己民族的节日。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春节假期制度还不尽合理,每年的春节假期都是以农历正月初一为正式放假。可能考虑到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认为春节假期主要是过年、拜年,而将这一时间的消费习性所忽略。其实,春节是我国最大的一次全民集体消费节日。春节前的消费是主要消费时间,但是这段时间反而是我们的黄金周还没有启动,大家消费只好集中在过年前的几天里,导致我们的商场等消费场所爆满。如果我们能将春节黄金周延长至春节前几天,我想我国的消费将进一步上一个台阶,这对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松涛:61%受调查者认为黄金周早该改革[EB/OL].http://news.sohu.com/20061016/n245807070.shtml

[2]金果林:反思十·一旅游黄金周安全事故:喜忧何时不相伴 [EB/OL].http://www.51mgt.com/news/2/10/n/2006-10-09/9312.html

[3]王凤科:假日经济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旅游经济.2006,15(3)

[4]冯琼兰:假日旅游的外部不经济及其对策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 3(2)

经济区划改革 篇3

2007年10月15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本次大会明确提出, 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并且形成了《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草案) 》。《方案》针对当前存在的突出矛盾, 提出了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具体意见, 从此大部制跃然纸上成为人们视线上的焦点。2008年3月11日党的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正式拉开“大部制”改革的序幕。

何谓“大部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给出了一个定义:就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 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雷同的事项, 集中到一个部门进行管理。指的是为推进政府事务综合管理与协调, 按政府综合管理职能合并政府部门, 组成超级大部的政府组织体制。特点是扩大一个部所管理的业务范围, 把多种内容有联系的事务交由一个部管辖, 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 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降低行政成本。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令世人为之瞩目。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形势国情下, 中国繁琐的部门机制和体制渐渐阻碍了中国的发展速度。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一个简单, 高效, 责任明确的政府成为社会的强力需求。为了响应这一现实需求,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推出“大部制”来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如此巨大的改革动作不难看出我国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主要目的是, 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部门职责关系, 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合理配置宏观调控部门职能, 加强能源环境管理机构, 整合完善工业和信息化、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体制,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与整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可以想象我们国家已经在行政体制上面找到自己的不足, 力求在行政管理层级和强化、明确部门职能上面找到突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 我国现有的行政区划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尤其是对我国的一些地区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作用。为此, 我们必须积极创造条件, 适度、合理地调整行政区划, 改革和完善政区体制。

二、行政区划改革的意义

行政区划就是国家对于行政区域的分划, 即在既定的政治目的与行政管理的需要的指导下, 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 建立在一定的自然与人文地理基础之上, 并充分考虑历史渊源、人口密度、经济条件、民族分布、文化背景等各种因素, 在国土上建立起一个由若干层级、不等幅员的行政区域所组成的体系。任何国家为了行政管理的方便, 必须将其国土划分为有层级的区域, 即行政区域.我国因行政管理的需要, 也将国土划分为若干层级。

因此, 地方行政层级设置是现代国家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区划是事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行政区划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国家和地方行政管理的效能, 关系到资源科学配置和生产力合理布局, 关系到社会的健康发展。当今世界, 大多数国家都设立有若干个地方行政层级, 以保证国家行政管理的稳定性、有序性和效能性。世界各国的行政层级设置, 受制于各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国土面积大小、交通通讯状况数量和人口密度, 以及国家结构形式、经济社会体制等因素。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 政府职能的转变,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以及城市化的发展的新环境下, 对行政区划设置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也为我们对当前我国行政区划改革的思考创造了条件。“要简化政府组织间层次结构, 地方要合理的进行分权。”的呼声在学术界越来越引起重视。在江苏省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里“强县扩权”被列入《体制改革》中并将之列为重点改革任务, 其目标就是取消地极市, 以及相应的行政区划改革。在颜廷锐等编著的《中国行政体制改革问题报告》一书中提出, “从我国地方行政制度发展的方向和世-界各国行政制度发展趋势来看, 减少地方行政区划层次是我国地方行政区划体制的根本方向。”

三、我国行政区划体制面临的问题

目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现代交通通讯设施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推进, 现行行政区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因素日益明显, 其主要问题概括起来表现在行政区划层级过多, 现有省级行政区划设置的个体间差异较大和城市辐射功能弱化是目前行政区划体制面临的主要问题。

1、行政区划层级过多, 导致财政支出过大, 政令受阻, 效率低下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是影响行政区划组织结构的两个决定因素。从世界各国区划设置看, 目前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实行的行政区划层次都是二级制和三级制, 这种“扁平型结构”可使管理人员有更大的管理职责, 并减少对上级的依赖性。而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实行地方政府四级制的国家, 由于层层对上负责和对口设置机构, 因而这种高而尖的“金字塔”型行政区划不仅造成官僚机构重叠臃肿, 人员众多, 人浮于事, 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盛行, 大大提升我国的财政消耗, 使得我国的财政供养系数过大, 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各级政府之间的信息传输和反馈的环节, 存在着上行下不达, 难以对上级命令做出快速有效的执行和对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作出及时回应, 从而降低行政管理成效, 造成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低效率供给, 严重阻滞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现有省级行政区划设置的个体间差异较大

目前我国各级行政区划, 特别是省级行政区划单位, 在省区面积大小、所辖人口, 经济条件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 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省区面积小, 人口密度大, 经济实力强;而西北省区面积大, 人口密度低, 经济实力比较弱, 同时我国平均每省面积多达30万平方公里, 所辖人口更是高达4190万人, 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规模。这样的行政区既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集中领导, 也不利于合理确定管理幅度和管理层级, 并且会影政府的管理和规化。

3、城市辐射功能弱化, 地区发展不平衡

实行市管县体制的初衷是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 带动周围农村乡、镇经济的发展, 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但是一些经济实力较弱的地级市实行市管县, 存在着“小马拉大车”的现象。这些地级市不仅不能起到辐射和带动的作用, 还与所属经济实力较强的县之间在经济发展和体制创新等方面存在许多矛盾, 束缚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市管县体制下, 县成了地级市的附属行政单位, 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级市为了加快城市化发展, 往往依靠行政权力, 将财权上移, 事权下移。如将税源丰沛的骨干企业的税收直接划为市级收入、低价征收所属县的土地用于拍卖和项目开发等行为, 造成县乡财政困难、也是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

四、我国行政区划改革措施

1、减少行政区划的层级, 实行省直管县体制

我国目前的行政区划分为四个层级, 要想把这种高耸的“金字塔”式的行政模式改变西方流行扁平式行政模式最好的办法就是撤除目前的市管县体制, 实现市县分治, 实行省直管县体制。这种改革能从行政管理体制上进一步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为三农问题的解决和新农村建设创造更为有利的体制条件, 而且可以通过经济, 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加快县级城市的发展, 挖掘经济发展的潜力, 加快我国的城市化建设, 更重要的是大大提升了政府信息传递速度和效率, 并行之有效的降低行政成本。

2、缩小一级行政区之间的规模差异

层级是与管理的有效幅度紧密相关的, 任何行政单位对其下属的行政单位的管辖, 必然会存在一个限度, 超出这个限度就必然增加层级。截止2 0 0 5年底, 全国共有34个省级单位, 333个地级单位, 2862个县级单位, 41636个乡级单位。而与中国面积相仿的美国只有有51个一级地方行政建制 (50个州和1个特区) 。中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 面积第三的大国, 一级行政区的数量与其它国家相比明显偏少, 而一级行政区的规模则相对较大, 这对我国的行政管理效率和长治久安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 基于我国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来考虑, 当前许多学者在借鉴国外行政区划设置模式基础上提出了把全国一级行政区划增设到50个左右的设想是化小省区, 减少行政层级的最佳模式。

3、打破行政壁垒, 加强行政经济区域改革

这些年一些地区为求自身的发展, 往往设置行政壁垒、实行行业垄断、实施地区封锁。其结果是重复建设严重、资源浪费巨大、假冒伪劣盛行、市场分割加剧。随着全球化和区域化一体化的推进, 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得趋势已经初现端倪。因此, 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必须要打破现有的行政壁垒, 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和状况进行合理的区分和调整, 建立区域行政关系, 完善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强化政府对政区经济发展所起的聚集和扩散作用。

五、总结与建议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 我国将实行“小政府、大社会”的机制, 政府工作量将大为减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管理手段将日益现代化, 管理能力会大大增强。这些都为我国行政区划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行政区划改革已势在必行。但像中国这样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多民族国家, 其行政区划改革必然牵扯到多方面的因素, 同时也存在很大的阻力和风险, 行政区划改革必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

因此, 我国行政区划改革并不能一蹴而就, 急于求成, 应该首先明确行政区划改革的目的, 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统筹兼顾、整体规划;其次应对《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等现行关于行政区划所作的带有过渡性和变通性的法律、法规, 应根据现实情况及时修订, 以达到改革有凭有据的目的;再次, 要注意保护的区域文化,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 循序渐进的进行改革;最后应把政府管理职能转变和行政区划改革结合起来同步进行, 该管的一定要管好, 服务好, 不该管的要交给社会去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达到“小政府、大社会”的目的, 使行政区划改革能切实的开展下去。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部制”的开展的了解和分析, 并从我国行政区划存在的现状及其弊端入手, 提出了减少行政区划的层次, 缩小同级行政区之间的规模差异和加快城市化进程, 建立分布均衡的中心城市的改革措施, 最后对改革的途径和方法做出了建议。

关键词:大部制,行政区划,改革

参考文献

[1]、汪玉凯.以“大部制”为重点的政府改革.今日中国论坛.2008

[2]、于鸣超.现代国家制度下的中国县制改革 (J) .战略与管理, 2002,

[3]、戴均良, 中国乡镇政权建设概论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4]、刘君德.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5]、浦善新等, 中国行政区划概论北京:知识出版社, 1995。

[6]、戴均良, “行政区划应实行省县二级制”, 《中国改革》, 2001第9期

[7]、颜廷锐等,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问题报告.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8]、王浦劬等, 政治学基础 (第2版)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经济区划改革 篇4

一、土地要素与区划的关系

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 城市土地是一切社会经济活动赖以生存的载体, 具备足够的土地资源, 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区划的变动, 最直观上体现在对土地控制范围的变动。城市的土地有“寸土寸金”的说法, 当城市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时, 或者说城市管理者希望扩大城市空间, 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时, 他们便会通过市区区划的调整 (主要是扩展) 来获得足够的土地。土地在这一过程中, 其供给和需求既遵循着经济规律, 又受到来自区划的强烈外因作用。“对真实世界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各种规律给出一个精确的经济学解释, 这是城市经济学家面临的一个挑战。这些规律中最明显的一个就是城市土地利用密度在空间上的戏剧性差异”, 由此可见, 土地的利用在城市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城市区划调整后的一个直观结果便是为城市的发展获得了必需的土地或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但它却不可避免地侵蚀城市周边的农业用地, 缩小农业用地的面积。由于土地是绝对数量有限的自然资源, 各种用途的土地数量存在着此消彼长的态势。城市工商业及住宅、公共建设用地的增加, 必然造成其他用途土地的减少。区划调整后造成的结果之一即往往缩小周边农业用地的面积, 当然, 这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必然趋势和结果。区划调整或者说扩张只是执行了这种行为或者顺应了这种趋势。区划从城市外部获得了土地, 显然要在城市内部改变土地的供求结构。城市内部土地供给的绝对数量大大增加, 可能相对缓解城市土地的紧张状况。另外, 区划调整后, 可能大大提高某一种或某几种用途的土地供给数量;如住宅、行政用地, 这在区划调整规划进行之时可能已以某种形式确定下来。

城市周边地区的土地数量和质量影响着城市市区区划的调整。首先, 从数量上说, 城市周边地区的土地数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市区区划调整的幅度和可能性。如市区周边有广阔的土地资源, 并且在该市一级政府的管辖范围之内, 当市区空间发展受到某种限制时, 行政力量就会以充分的理由考虑到扩展城市空间。土地数量越多, 则行政力量行使行政力的灵活性越大, 其发挥作用的空间也就越大;若市区周边土地资源较少, 比如该市所辖县 (市) 面积较小, 则市区区划调整尤其是扩大的可能空间显然较小。不过, 土地的数量多少不能完全决定是否能够进行市区区划变动, 区划变动的形式除扩大以外, 在原有的范围内进行各类资源的空间重新组合, 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也是区划进行的动因或目的之一。市区周边的土地质量也是影响市区区划变动可能性的因素之一。若市区周边多为平整、地质状况好的土地, 适宜进行各类建筑设施建设和道路建设, 那么市区区划的扩大将具备较大的可行性, 反之, 若市区周边多山地或水面、滩涂, 那么市区区划的变动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劳动力要素与区划的关系

“随着城市有影响的领域不断延伸和扩展, 反过来又助长了城市区域的人口增长”。市区区划的变动对劳动力的影响除上述使新纳入市区范围的原农村劳动者转化为城市劳动者外, 对市区的劳动供给和需求都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劳动力供给数量的增加, 无疑将占用一定的原城市市区范围内的就业机会, 如果新的城市建设本身或者城市经济发展的程度不足以容纳所增加的劳动力, 无论对原有市区居民还是对行政管理者都将产生较大冲击。市区居民的就业压力将增大, 而行政管理者面临较大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甚至影响当地经济的健康运行, 造成与区划变动目的相左的结果。当然, 城市市区区划的变动 (扩大) 将改善原农村地区的各种条件, 对于提高原属于这部分区域的劳动者素质有正面的作用。如, 教育水平有因高素质的教师的到来而有获得了较大提高, 能够享受原城市市区居民所享受的各种培训机会和优惠政策。原在城市市区工作的农村劳动者因为身份的变化可能享受到政府在就业条件及劳动环境方面给予的良好待遇。显然, 市区区划的变动对劳动力的影响是较大的, 其意义广泛而深远。

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区范围内一个次级区域的经济发展有着影响。由于体制上的原因, 人才的流动仍处于不完全自由状态, 城市市区区划的变动如若不涉及扩大的问题, 仅是原有范围内的调整和优化。则造成一定素质的劳动力在数量上出现了分布格局的变化, 劳动力数量增加的地区, 可能难以承受突如其来的福利压力, 也可能因为某种紧缺劳动力的补足而获益, 当然也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况。若市区区划变动以扩大的形式为主, 那么劳动者的数量将视扩大程度而有相应的增加, 而新的市区范围内的劳动者平均素质往往有所下降, 这种劳动者数量和素质变化更应引起城市管理者的关注, 应充分考虑市区范围扩大后城市的容纳能力, 并以此作为依据之一来考察区划的方案的可行程度。

三、资本要素与区划的关系

区划并不直接引发资本的流动, 但区划强烈的政策指向性成为引发资本流动的重要原因。城市市区往往是资本的聚集地, 市区区划的变动较其他行政区域区划变动更能引发资本的大量流动。一个城市资本存量的大小, 投资积极性的高低, 以及其吸引外来投资的能力大小和资本容纳力强弱, 都对当地区划工作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市区区划的变化, 若不能引发新的资本投入, 而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动, 那么无疑将难以起到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市区区划变动尤其是扩大对本地资本能够起到强烈的刺激作用;一方面, 市区区划的变动后, 政府往往会向重点建设的区域投入一定的资金, 以实现其预期的发展目标。政府所投入的资金对民间资金来说是一种示范力量。伴随着政府资金的投入, 民间资金将发现有利可图的时机, 沿着政府资金的流向, 民间资金成为一种客观的配套的资金对重点建设区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 市区区划的变动, 必将努力使原来并不引人注目的地区成为投资的热土, 并且提供和扩大了资本投入的空间, 从而使对重点区域的投资收益率大于正常的投资收益率, 资本的经济属性决定了其流动的方向, 新的资本流将主动流向区划变动后的重点建设区域。

与对本地资本刺激的原理相同, 市区区划变动往往对外来资本起到一定吸引作用。但具体的作用程度与一个城市的外向程度有较大关系。外向性越强, 这种吸引作用可能越明显, 外向性越弱, 则越不明显。另一方面, 外来资本对区划也有促进作用, 例如, 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商投资引导城市规划建设, 促进区划不断调整”。

四、技术与信息要素与区划的关系

技术在城市区域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区域技术条件直接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市区这一重要的经济区域范围内, 技术对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 对区域经济布局的态势, 对区域经济的效益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技术创新活动是政府运用行政、经济等手段, 对技术创新从城市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出发, 积极调节系统内的创新资源, 保证创新和各个构成要素相互协调、合理配置, 从而提高创新水平。”政府可以通过区划的积极变化, 同样会对科学技术起到吸引和集聚作用。不过, 虽然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它在随着区划的变化而作用于一个地区时, 往往处于一个相对“从属”的地位, 因为它常依附于并随着资本和人才的流动方向而流动, 而不是独立地发挥作用。即便如此, 分析一下市区区划与技术的关系仍然有助于全面地看待市区区划的深入影响。

“城市发展的趋势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 集聚力与扩散力并存。”市区区划会对经济信息及其运行过程进行调整与优化。首先, 市区区划变动本身是重要的经济信息源, 向外散发出大量的、多种多样的经济信息, 各类经济主体会被它所吸引, 按照各自的需求和自身的特点从中发现众多有价值的经济信息。它将在城市发展的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发挥持续不断的作用。第二, 市区区划的变动尤其是扩大增加了市区能够发出经济信息的经济主体的数量, 改变了部分经济主体在信息运行机制的地位。原本处在市区经济圈层以外的经济主体参加到市区信息发布和利用者的群体中, 一部分经济主体因为在新的规划中经济地位的变化也直接导致了其信息运行机制中的地位变化。例如, 原处在市区范围外的一个经营不善而闲置的工厂, 由于其所处区域被划入市区, 并且一条重要公路将从它旁边修过, 那么它很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源吸引多家投资者的注意, 而拥有其产权的经济主体在经济信息运行过程中的地位也将发生改变。第三, 市区区划的变动将可能提高信息传送的效率。它会随着交通及通讯条件的改善, 将市区范围内较远区域的信息更为快捷和便利地传送到中心区及各经济主体手中, 同时也会以相反的方向使信息向原来难以较快达到的较远区域传送。并且, 原为农村的区域在归并入市区后, 信息传输的成本一般会有所降低。区划的调整, 市区范围的不断扩大, 信息传送反而因为距离变大而加快了速度, 这是由于人们选择了更能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的通讯方式。反之, 信息技术的进步也为区划变动提供了可能条件。

参考文献

[1]朱舜:行政区域经济结构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第22页

[2] (美) 埃德温·S·米尔斯主编.郝寿义等译.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城市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第94页

[3]孙常敏:上海人口集聚与空间结构重构[J].社会科学, 1999

[4]魏立华阎小培:快速城市化中城市规划和区划的关系研究[J].城市规划.2004年第2期

[5]朱传耿沈山:区域经济理论分析[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997

[6]张德平:建立城市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1年第5期

经济区划改革 篇5

1 矿产资源安全

从21世纪开始技术、市场和全球化成为了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三大主要力量。这些力量既促进了全球的经济发展又有效的解决了资源问题。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使资源的高效合理利用成为可能, 并且利用率逐渐提高;市场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价格的维护, 在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价格扭曲被矫正, 控制了矿产资源的浪费, 使资源枯竭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控制, 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全球化使技术和市场的影响得到加强, 它使一个国家在一个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实现技术、资源的有效利用。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 我国应该努力构建保障体系, 使资源开放利用更加合理化、高效化。所以对于矿产资源应该树立安全观, 它包括以下几点:

(1) 开放的安全观。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成为主要趋势, 国际市场与每个国家都有联系, 针对国际形势考虑安全问题必须要放眼未来, 要在世界范围内充分考虑资源重组问题, 力争在国际上占有部分资源, 致力于战略资源的开发;建立国外生产基地;利用国外丰富的资源推动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储备国内短缺资源等。对于矿产资源的安全问题中国应该转变战略, 不应在遵循以往的自给自足, 而是应该向国际化经营方向发展, 挣脱原有矿产资源对发展中国经济的阻碍, 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提供支持。

(2) 动态的安全观。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息息相关, 而在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也要通过先进的技术得以解决。由此可见, 先进的技术能够解决矿产资源的安全问题。实际上, 资源的全球化具有双面性, 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全球化但是也会造成资源的快速消耗, 而资源短缺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它又可能制约下个世纪的经济发展。因此, 极有可能会发生各种资源的争夺问题。我国矿产资源和能源短缺, 随着人们需求量的增加, 供需矛盾逐渐显现出来。

(3) 发展的安全观。我国的关于矿产安全战略的制定一定要以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前提。目前我国经济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 我们必须把握好这一难得机遇, 改变过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节约型的经济体系, 保障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进而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2 区划的特点

(1) 市场经济规律的有效运用

矿产资源得到开发后衍生为一种商品, 流通于市场中, 所以, 对其实行规划要依据市场规律。市场经济实现自身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价值、供求和竞争三种机制的相互作用, 但其自身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比如, 市场调节的滞后性特点, 它的产生是因为供求和价格决定了资源配置情况, 所以一定时期内会造成资源的盲目流动, 尤其在市场经济体系存在缺陷的状况下, 生产过剩问题和通货膨胀更是常见问题。因此, 通过认识市场经济存在的问题, 对矿产资源的区划更应该依照市场经济规律并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国家干预。

(2) 区划主要依据人本思想

矿产资源具有隐蔽的特性, 而这一特性决定了对其开发会对地区周围环境带来一些影响。无论进行何种开采, 都会对矿区生态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在对矿产资源进行规划时, 要同时将矿区的环境恢复规划进去。

(3) 战略性与科学性

按照战略性要求解决关键问题和长远问题很重要, 依据战略性要求, 规划时间不能着眼于当前, 要有长远的发展眼光,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制定方针, 提出合理化建议措施, 协调好当前和长远的利用关系。同时以国内资源位着眼点, 综合国内外市场和资源现状, 处理好各部分利益关系。

对矿产资源的科学区划体现在它的合理性。根据科学性要求, 在制定规划前要对信息进行全面、系统的收集, 收集后对信息进行分析研究, 总结其内在的关联性。这些工作是对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的基础, 通过分析做出预测。在充分考虑经济和社会资源等各方面影响因素之后选择实现的措施。

3 规划区的划分

划分规划区从根本上来说是生产力的分布问题。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各地区的地质条件、工作进度等, 还包括矿产资源的供求、开发、分布情况以及国家对矿产资源实行的政策等。依据各自的原则将区域划分并确定其工作重点, 合理分配生产要素, 实现区域的合理布局。在划分区域时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主要原则有以下几个:

(1) 确保资源客观性。在进行矿产资源经济区划时, 要充分考虑成矿条件的以及矿种组合的各种特性, 是否一致和配套等以及地域分布是否集中等。

(2) 根据布局定向。工业布局指向性是指各种自然社会因素对于工业发展和企业选址的指导作用。在对资源开发的不同阶段, 各种因素起作用也有差异。通常在矿业生产时, 资源指向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矿产分布的地点决定了企业的选址。但到原材料工业以及加工制造业时, 运输和市场通常起到决定性作用。

(3) 发挥优势。每个区域应该充分了解本区域内矿产资源的利用状况, 以此形成专业化部门, 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本地经济。

(4) 专业发展。矿产资源经济区划主要是为了矿产资源和其他资源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 实现各部门、各行业间的彼此联系, 进而实现地区专业化和可持续发展。地区专业化不是地单一、片面化发展。只有具备产业和产品优势的生产部门, 同时又有一系列关联部门, 才能形成具有地区特色、高效率发展的地区联合体, 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5) 遵循国家政策。运用科技的力量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的最佳结合, 实现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矿产资源经济区划作为一种类型区划不同于综合经济区划, 所以应该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进行规划。

4 资源与市场

关于矿产资源规划的另一主要问题则是资源的可替换性。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成本和发展的角度对待资源和市场问题, 因此解决以下几个问题是关键所在。

(一) 调整进出口结构

当前我国矿产品的贸易结构存在很多问题。国内短缺的石油资源出口量扔居高不下, 煤炭资源丰富却出口受到种种阻碍, 出口水平低下;具有优势的出口产品仍以初级产品为主, 附加值极低;出口产品不能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实行, 多数产品价格较低。进口产品多为加工产品, 主要是冶炼品或是成品材, 成本花费很高, 并且对于国内产业发展形成阻碍。在此状况下, 应该在给予国内资源保护的前提下, 保证国民经济有效需求的要求下, 促进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 改善贸易状况。

(1) 加强国内资源丰富且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的调控, 保证国家利益。大力发展高端产品出口, 同时对原矿的出口加以限制。

(2) 对于国内稀缺的资源要实现多途径供给, 形成长期、稳定的供应体系。对原矿和初级矿产品的进口给予鼓励, 同时支持国内企业进行产品深加工。

(3) 依据国内外形势进行结构性短缺矿产的贸易, 利用市场资源发展业务。

(二) 利用国外资源实现经济发展

对于国外资源的运用通常有三种途径:进口贸易、产权买断、国外勘探和自主开发。可以看出长时间的进口不是好的选择。这种方式首先会受人控制, 其次容易导致国际市场上相关产品的价格波动, 对我国的外汇平衡也有一定影响。稳定我国矿产资源供应的稳妥办法是在国外勘测后建立自己的企业, 但是这种途径周期较长, 所以在建立基地之前, 发展稳定的进口渠道很重要, 买断产权也是一个很好的决定。

矿产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存在很大不同, 同时不同地区的资源又存在着自身的特性, 因此对其规划也不能采用一致的方式。应该充分分析各自区域矿产资源的特性和优势后再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更为稳妥。

摘要:矿产资源区划主要是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从资源安全, 区划特点, 以及区域的划分和两种资源、市场等方面阐述了矿产资源经济区划应该注意的基本问题。

关键词:矿产资源,区划,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规划司等编.《矿产资源规划手册》[M].地质出版社.

经济区划改革 篇6

一、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现阶段,在我国特有的政治体制下区域经济发展主要是以行政区为界而展开的。行政区划的设置和变更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在特定的行政区域内进行的,必然受到行政区内行政机关的各种行政权力、发展战略和政策等影响。行政区划作为国家划分和配置地方各级政府职能的基础,从政治体制和行政管理方面影响和制约着经济体制和经济活动,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影响着资源开发、工业布局、城市发展等方面的战略选择和规划制定,成为促进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趋势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当行政区划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时,就会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否则,就会产生所谓的“行政区经济”现象,即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区域经济现象。“行政区经济”现象将导致行政分割的矛盾很大,进而导致区域经济无法实现一盘棋式的共同发展。

行政区划是国家政权建设的前提和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行政建制的撤设、行政区的规模等级、行政区范围的合理性及行政中心的设置等影响着区域自然资源的开发、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与配置、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从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纵向权力结构确定的中央与地方关系、集权或分权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决策与调控能力,影响着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二是政府产业、财税、金融、投融资等政策,反映政府在一定时期的经济意图,体现政府基本政策倾向,直接介入经济活动并对经济运行进行有效干预,对国家宏观经济运行和区域经济发展,都将产生很强的导向乃至直接的决定性作用。三是地方政府为履行政府职能,在贯彻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计划、组织、管理、调控区域经济的具体政府行为,都直接或间接地介入区域经济活动,作用于区域资源配置,对区域优势发挥和区域经济发展产生更为直接、突出、独特而深刻的影响。同时,在中央与地方分权体制下,受制于施政范围限制和经济利益驱动的地方政府,在对涉及到跨行政区,涉及区际利益关系的一些矛盾与问题处理上,能否着眼于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采取相互合作、因势利导的理性行为方式,将会对跨行政区的区域经济成长、发育、发展产生十分深刻的影响。此外,行政区划等级不同,地方政府在行政体制中地位不同,不同层次的地方政府的职能大小,对区域经济发挥的影响程度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二、长株潭地区现行行政区划不适应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市,面积2.8万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1 300万,经济总量2 818亿元,分别占湖南全省的13.3%、19.2%、37.6%,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长沙、株洲、湘潭三市沿湘江呈品字形分布,两两相距不足40公里,结构紧凑。

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区发展目标被定为形成长株潭三市空间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基础设施完备和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存共生、要素市场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的高效率、高品质的多中心型城市群地区。目前,长株潭城市群整体经济虽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态势,但大量事实表明,长株潭区域经济仍然在按行政区经济规律运行。行政区经济界限如同一堵看不见的墙对长株潭区域经济的横向联系产生着刚性制约。随着长株潭一体化的步伐越来越快,跨区域的需求就越来越多,而长株潭地区的行政区划却越来越无法满足其需求。

1. 现有的市管县体制与生产力布局的变化及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不相适应,妨碍了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首先要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而现行市管县体制却越来越成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障碍。市管县体制是在我国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产生的,对于密切城乡关系,加强城乡合作,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等诸多方面都有过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区域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尤其是市与县经济差距的缩小,该体制下的市县矛盾、区县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市视县为附属行政单位,要求县的经济发展从属于市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导致了这两个利益主体的经济发展冲突,使市管县演变成为市压县或市刮县。在市管县体制背景下,市的发展偏向于中心城市而轻视所管辖的县(市),不仅没有带动县(市)经济发展,反而使其发展受到压抑。例如,株洲市所辖南部的茶陵县、炎陵县距离株洲市实在太远,不仅没有带动其发展,推动城乡耦合,反而要为其中心城市株洲发展提供资源,限制了自身发展。

2. 城镇型政区数量小,规模不大,集聚辐射功能较弱,影响区域经济的资源整合

城镇型政区是一个区域经济、政治、社会、教育、科技及文化活动的最基本单元。伴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型行政区划建制在整个行政区划体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城镇型行政区划空间的不足正严重制约着城镇化的进程,这就迫切要求在城镇化进程中对政区设置做出适当的调整。城镇作为经济的中心,集聚了比较高的能量,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向四周放射其能量,这也是由城镇经济活动的本质决定的:城镇发展必须以周边外围地区为腹地,为其提供必要的生产要素和商品市场;周边外围地区需要借助城镇核心区的经济辐射,带动和影响当地产业的发展,实现与城镇对接,从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步伐。长株潭城镇体系受自然、历史、政治、经济、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自身的特点,但在职能结构、规模结构、空间布局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1)城镇型政区数量偏小,规模不大。长株潭地区现有大城市仅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三个,且三市市区人口、面积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状况对区域城镇的影响是以“极化效应”为主,辐射和带动力不强。长株潭地区现设乡镇数量为293个,远低于国内发达地区水平。(2)市辖区结构不甚合理,特别是新区(郊区)和县城偏小。市中心区人口和经济活动高度密集,造成诸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城市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等一系列问题;而新区(郊区)和县城发展缓慢,规模偏小,功能单一,没有形成明显的集聚规模,尤其缺少中等城镇这一重要环节作为地域辐射中心,城镇体系尚待完善。(3)各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较弱,各城镇职能结构趋同,城镇之间的联系松散,缺乏合理的分工和协作。由于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市中心区的服务功能较差,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力较弱,市域内各城镇职能雷同,外向型经济不发达,缺少互补性。(4)城镇化水平低,地域差异较大。株洲所辖四县一市中除株洲县城镇化水平较高外,炎陵、茶陵、醴陵和攸县的城镇化水平都很低。全市城镇密度和城镇化水平在地域分布上也存在着明显差异,靠近市中心区的城镇发展水平明显高于边缘地带。(5)有些市辖区范围狭小,管理幅度较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和产业的快速集聚,中心城市城区的发展空间基本饱和,人口过密的状况逐渐严重,经济建设项目和社会发展项目缺乏布局空间,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导致长株潭地区行政分割现象比较突出,生产要素很难在区内自由流动、配置和整合,严重影响了区域经济发展。

3. 乡镇行政区划不合理,行政管理成本大,制约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长株潭地区部分地方乡、镇政府规模虽小,可公务员动辄上百人,可谓“生之者寡,食之者众”,成为行政重负。这样的状况不便于管理,而且机构繁多,严重影响了办事的效率,对经济发展也很不利。乡镇政府职能过宽、机构臃肿、支出膨胀,是造成农民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据统计,目前长株潭地区共有乡镇数量293个,乡镇平均人口数量约为16 587人。一方面,这样的基层行政建制规模在现今“行政区经济”作用下,受到了行政区划体制的限制,农村生产要素难以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有效配置,土地、水等自然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利用。在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建设时,往往各搞一套,无法统筹规划、集中建设,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不利于农村城镇化的推进,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乡镇的班子委员会一个也不能少,导致官民比例偏高,造成基层行政管理机构的管理能力和有限资源的巨大浪费,加大了行政管理成本。

三、长株潭行政区划调整的政策建议

为了适应长株潭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内在需要,我们必须在遵循行政区划体制改革一般规律与原则的前提下,结合长株潭地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长株潭地区行政区划调整的重要措施。

1. 逐步取消市管县体制,实施省直辖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行政区划体制改革必须考虑到我国的区域特点和区划结构,对我国行政区划层次与管理幅度有科学的认识,应该以逐步取消市管县体制作为突破口,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出于实际考虑,长株潭城市群实施省直辖县的具体步骤为:首先,认真总结并推广浙江和湖北等地“扩权强县”、“留利农村”的经验,结合行政审批制度、从扩大县财权、事权、人事权入手,逐步弱化地级市干预县级政府公共事务的行政能力。其次,认真总结海南省“小政府,大社会”以及省直辖县市和设置重庆直辖市的经验,并根据自然地形与周围省级政区调整,逐步形成省———县———乡三级制。最后,根据宪法规定,长株潭地区的12个县(市)除长沙县、望城县、株洲县、醴陵市、湘潭县、湘乡市外的6个县(市)归湖南省管,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不辖县(市)。

2. 调整不合理的城镇型政区设置及其布局,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长株潭地区的城镇型政区设置及其布局,应当逐步形成以长沙、株洲、湘潭为核心和中心结点的放射性城镇布局,以三纵两横(即一主两次两辅)的“冉”字型结构支撑起整个区域的城镇发展空间。长株潭地区城镇将形成省域中心城市组群———区域中心城市组群———重点镇———一般建制镇四级结构。根据这个设想,特提出以下具体建议:(1)根据自身特点,以区域资源开发最优化为前提,依据地域分工原则,积极扶持主城区(含新区、镇)的发展,培育小城镇,建立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逐步由“点”开发向“轴”开发过渡,最终向网络化推进,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最终达到区域均衡发展,形成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株潭优势产业群和城市群,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支撑点和依托地。(2)以市域主城区(含新区)为核心,以县城(含县级市)为次级中心,以市域城镇为片区乡镇地区中心,形成主城区(含新区)———县城(含县级市———建制镇三级结构,带动广大乡镇,加速城乡一体化,提高城市化水平。

在实行省直辖县、县脱离地级市管辖之后,必须预留中心城市发展空间,适当扩大市辖区范围,调整原有市辖区格局,使其能够满足城市内部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人居环境建设等对空间的需求,吸纳更多的外部要素,增强城市发展的能量;同时可以有效地整合资源,形成合理的内部分工,优化内部功能分区、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进而促进中心城市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3. 合理扩大乡镇规模,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乡镇撤并,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促进乡镇经济发展。由于科技的进步、交通通讯的发达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行政区域的管辖幅度可以增大一些,管辖下一级行政区的数量可以增加一些,管理机构则可以精简一些。“撤并乡镇”有利于精简机构,减少乡镇行政人员和财政开支,降低管理成本,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乡镇的经济发展;有利于优化小城镇体系,促进小城镇建设,从而推进中国城镇化进程;可以尽可能地减轻国家负担并让农民富裕起来。设立乡镇的标准应较1984年民政部的设镇标准有所改变,具体来说合并后的乡镇总人口应在5—8万为宜,面积应在100平方公里以上。长株潭地区乡镇调整完全能够达到该标准或者适当超过该标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充分尊重乡镇的历史沿革和当地居民多年形成的生产、生活习惯,不能搞一刀切。乡镇撤并以后,要严肃编制管理,按一类乡镇39名、二类乡镇37名、三类乡镇32名定编,实行“一人一编一卡”,同时为了增强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中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减少社会动荡,应采取相关措施,多渠道分流富余人员。

摘要: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内在的联系,行政区划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分析长株潭地区现行行政区划体制与区域经济发展不适应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行政区划调整的建议,使行政区划更好地适应长株潭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长株潭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行政区划调整

参考文献

[1]常黎.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发展——河南省案例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陈秀山,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侯景新,肖金成.行政区划与区域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李金龙,张素敏.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划[J].桂海论丛.2007,(11).

经济区划改革 篇7

关键词:林业循环经济发展,黑龙江省,区划,模式

1 林业循环经济发展在黑龙江省的区划

通过对黑龙江省各个地区林业产业、森林资源、减量化投入以及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依据这些地区的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作出了如下三个区域的划分:

1.1区域一:大兴安岭、牡丹江、伊春、黑河。该区域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 约占该省森林总面积的62%左右, 该地区支柱产业就是林业产业, 大约有77%左右的天然林资源, 所以也被国家定为天然林重点保护区域。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也处于首位, 因为拥有较高的林业总产值, 占GDP的比重甚至高达11%左右, 所以有着较高的社会经济指标。但是除了大兴安岭之外的区域中其他林区, 林业改为人员普遍没有较高的收入, GDP总体水平也不够高, 尤其是伊春地区, 其生产结构相对单一。为了使天然林得到保护, 黑龙江生对森林采伐提出了限制要求, 但是伊春地区由于以第一产业为主, 因此主要产生就是木材的采用, 不能将产业链延伸, 在其生产方面也不够标准化, 在进口木材市场的不断呢挤压下, 林业产业得不到高效益。该区域利用指标相比与其它方面的指标来说并不高。主要从事林业培育以及木材的采运与加工, 因此不会有高能耗, 具有高分值的减量化投入, 然而由于该地区没有较长的产业链条, 无法对废气资源进行回收再利用, 没有较高的森林资源利用率。

1.2区域二:哈尔滨、佳木斯、七台河、鸡西、鹤岗、绥化。该地区在没有较高的森林覆盖率与蓄积量, 生态指标分值也不高, 由于重工业在区域比较发达, 所以有很大的三废排放量, 应当主张森林保护与植树造林, 将森林覆盖率指数与环境质量提升。工业产值在该区域较高, 重工业所占比重高达51%以上, GDP中林业产值所占比重较小。林产品加工制造在林产业体系中所占的比较重较大, 主要将木材用于建材、家具等木产品制造。在森林加工业方面可以大力发展, 将森林产业链延伸。另外在其GDP中农业所占的比重相对较高, 可以考虑农业与符合林业相结合的形式发展。资源利用率不够高, 该区域有着较大的木材与能源耗用量, 没有较高的森林资源回收利用率, 然而该区域中林产业值木材有着较大的耗用量, 并且森林系统也有着较高的能耗, 在其资源利用率上就显得较低, 因而说明了该区域“两高一低”这种生产模式并没有在根本上得到转变。

1.3区域三:齐齐哈尔、双鸭山、大庆。该地区在森林覆盖率与蓄积量上呈现出较低水平, 森林资源比较匮乏。在林业系统中社会经济排名处于最后。重工业是该地区的主导产业, 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通常超过42%, 而林业产值所占比重最小, 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来说, 林业产值没有较大的贡献。该区域中森林的主要作用是生态防护, 比如涵养水源、爆出水土以及保护畜牧等。相比于区域二, 有着行对较高的资源减量化投入以及较高的资源利用程度, 但与区域一相比, 仍然较为落后。

2 各区域林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构建策略

2.1区域一构建模式策略。 (1) 将林业产业链延伸。林业系统中包括了一、二、三产业, 所以应以生产化的需求为依据, 在先进技术的支撑下, 将产业链进行横向的延伸, 进而将林产业中的生产种类拓宽, 在产业链的纵向延伸下, 实现产、供、销的一体化, 进而使产业链的稳定性增加, 促进产生产产业集群, 最终可以形成一个核心为林业产业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2) 将林业与服务业相结合。可以将二者结合, 发展生态旅游以及林业服务业, 进而使林区的经济增长得到带动。由于该区域中很多天然林都未经开发, 同时还拥有种类繁多的稀有动物与植物, 在旅游业的发展上可谓是拥有了十分适宜的自然条件。 (3) 将林业与农牧业相结合。可以使林区发展立体种养的模式, 使林农产品的效益增加;对于林蛙养殖、食用菌栽培、林下药材等一些林下经济加以积极的发展, 将资源利用率提高, 最终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的生产。可以建立起多种生态循环模式, 在林业、农业、畜牧业之间对资源与废弃物实现循环利用。

2.2区域二构建模式策略。 (1) 构建林业经济循环模式。应当将核心放在林业产品加工上, 以不同区域在产业上的竞争优势为依据, 形成核心的林业产品, 以该核心产品为围绕点, 可以是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在技术与资金都较为雄厚的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加以构建, 对林业产业进一步的深加工, 进而打造出更加优质的林产品品牌, 将林产品具有的价值提升。 (2) 构建废弃物回收模式。如图1所示, 构建出废气去回收再利用的系统, 在回收、分类以及对林产品的再加工上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 将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节约。

2.3区域三构建模式策略。构建以林业为辅助的主产业发展模式。以林业为辅助产业促进该区域支柱产业的发展, 形成适合当地的林业循环产业链。可以参考图2所示的发展模式, 促进农牧业的发展。在此环节的作用下, 将林业产业链延伸, 将清洁能源提供给支柱产业, 便于该区域能耗的降低, 进而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 环境的污染与资源的紧缺, 森林环境经常遭受到来自外界的污染与破坏, 森林生态系统因过度采伐而严重失调, 导致森林环境急剧恶化。而发展循环经济可是用最低的成本来实现经济的不断增长, 最终实现经济、环境与资源的协调发展。因此应当对黑龙江地区进行合理的区域规划并建设出合理的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使该省的经济得到整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凤鸣.实施循环经济战略是解决我国木材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J].中国人造板, 2012 (2) :1-3.

[2]谢煜, 张智光.试论林业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层次[J].林业经济问题, 2013 (2) :11-14.

[3]蒋敏元, 李继军, 李龙成.森林资源经济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2013 (5) .

经济区划改革 篇8

一、推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达地区涌现了一批人口和用地规模、经济实力都超过设市标准的特大镇,他们具有如下的共同特征:

1. 人口聚集能力强

广东中山市小榄镇,面积才75.4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40万人,2013 年登记的外来流动人口达15 万,与本镇户籍人口16.7 万已不相上下。广东东莞市虎门镇,面积179 平方公里,人口已超60 万。

2. 经济实力雄厚

中山市小榄镇工商注册登记户33317 户,2013 年固定资产投资53.57 亿元,完成地方生产总值250.73 亿元,税收总额45.82 亿元,社区集体经济收入11.7 亿元。东莞市虎门镇企业和个体工商户50410 户,2013 年地方生产总值达382 亿元,进出口总额49.3 亿元,当年商贸流动总额超过700 亿元,各项税收总额58 亿元,年底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627 亿元,地方财政预算收入7.98 亿元。

快速崛起的特大镇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上社会上非常有影响力。如广州市花都区的狮岭镇,是国内最大的皮具生产和流通基地,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0% 以上,箱包类产品占欧洲中低档皮具箱包市场的70%。又如中山市的古镇镇,是国内最大的灯饰专业生产基地和批发市场,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 以上,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再如东莞市大朗镇的毛织,长安镇的五金、电子,虎门镇的服装,厚街镇的家具,佛山市顺德区北窖镇的家电,乐从镇的家具,陈村镇的花卉,在国内外都非常有影响力。

3. 城市基本框架和功能已经具备

珠江三角洲的特大镇,建成区面积大,城区人口密度高,城市基本功能都较完备。自来水供给率达100%,能够做到污水集中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特大镇公交线路多,社会事业发达,学校、医院、文化和体育设施都能满足要求,园林绿化、市容市貌都比较好。如广州市南沙区的大岗镇,有镇级公园11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30 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9.5%,达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建设标准。

总体上看,特大镇已有了城市规模、城市形象、城市功能和很强的经济实力,已经是实际上的城市,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吸纳农村人口向城市转化的重要载体。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30 年我国还要有超过3 亿的农村人口落户到城市、城镇化率要从现在的53.7% 提高到65%左右,[1]仅靠现有的658 个城市是难以容纳的,必须把一大批特大镇改革为市,使其成为农业转移人口的蓄水池,[2]成为村民市民化的重要载体。

二、“镇级”行政体制束缚着特大镇的发展

尽管特大镇在形态上和实力上与城市已经接近或者说没有明显差别,但在行政管理体制中,特大镇处于行政等级的最低层,责任大,权力小,责权不对等,不能够得到与其经济和人口规模相对应的资源配置地位,发展受到多方面的制约。“人大衣小”、“小马拉大车”、“脚大鞋小”[3]等都是极为形象的比喻。

行政区划对特大镇的发展束缚,主要表现在:

1. 特大镇的职能不明确

镇本来是城市型政区,是与乡村型政区建制的区别。“城镇化”的概念,是个很好的说明。但实际上,改革开放后的镇,几乎都是从公民公社转变而来,与乡并列,且在政府工作权限、对象、任务、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等方面都与乡没有本质的差别。客观上造成镇还是被当作乡村一样看待,现行的镇的行政体制对农村城市化进程不敏感,适应慢,镇民基本上与农村没什么差别。特大镇政府与一般镇政府一样,被当成乡村型政府,自然便难以满足其实行真正的城市型政府管理的需要。

2. 政府责权不对等

一方面,镇级行政建制与城镇人口规模、经济实力不相适应,不利于城镇功能的发挥。许多特大镇人口已达到十来万,甚至几十万,国内生产总值数十亿元甚至超百亿元,财政收入超亿元,达到了小城市甚至中等城市的规模,但由于还是镇的建制,造成镇的规划和建设、环境保护、经济管理、社会服务、法制建设等各个方面带来许多困难和不便。另一方面,特大镇责任重,权力小,许多镇里发生的事,政府有责任却无权管。如环境保护、安全监督,镇长都是第一责任人,但镇政府却无权处理,正所谓“看得见的,管不了”,“有责任的,没法管”。据了解,特大镇承担的各类责任达30 多项,但镇级政府没有相应的执法权和审批权,管理难度大。权责不对等,严重限制了公共服务能力,不适应城镇化发展的需要。

3. 机构设置、编制和人员配备不适应社会管理的需求

地方政府体制内机构设置,一般按户籍人口数量进行设置。广东省特大镇的行政编制规定为85~150 人,最多不能超过150人。但特大镇外来务工人员多,流动人口数量大,经济总量膨胀,工作量大增,体制内的机构设置和编制内的政府公务员已经很难满足对外来人口管理以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不得已设置许多临时性的内设机构,大量聘用政府雇员,设立各类协管队伍,通过体制外的方式来缓解各种矛盾。珠江三角洲许多特大镇设有招商中心、安全生产管理所、统计站、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综合管理服务中心、劳动管理所、环卫队等临时机构。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事业单位编制只有三百多人,但实有工作人员六百多名,有近三百人为镇聘的编外人员。该镇有治安协管、交通协管、劳动协管、出租屋管理员等协管队伍约四千人。他们的素质、职业的不稳定性,与公务员同工不同酬等原因,在管理和使用上、执法水平与效能上都带来许多新的问题。

4. 事权与财权不对称

现有财政收入,均有国家和省、市、县统收,然后采取转移支付的方式返还给镇。相关企业管理费、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均由县市直属事业单位统一收取,并上缴县、市财政,镇级财政几乎得不到返还。镇级财政分成少,严重影响了公共资源的配置和水平提高。

实践表明,传统的乡镇政区体制已经严重不适应城镇规模发展的需要,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4]在广东,尤其是珠三角洲,几十万人口、几百亿经济规模的特大镇不在少数,“人大衣小”的矛盾十分突出,基层行政资源严重不足,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受到很大束缚。在行政等级严密的传统集权制国家,一个基层乡镇政府要管好一个数十万人口的“城市”,其难度可想而知。

结论

“人大衣小”的问题已存在多年,是需要解决的时候了。解决“人大衣小”矛盾的根本办法是进行行政区划体制改革,使特大镇由“乡”变成“城市”,适时将特大镇升格为市。特大镇改为建制市后,可以按照城市的职能和要求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提供城市公共设施和服务,能更好的适应经济快速发展、非农业人口高度集聚、城市空间规模迅速扩张的需求,也能比较有效的解决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将可以迎刃而解。

摘要:在经济发达地区的特大镇,人口集聚能力强,经济实力雄厚,已经具备城市的基本框架和功能,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是吸纳农村转移人口的重要蓄水池,但在行政区划体制上,他们仍是乡村型政区,责任大,权力小,责权不对等,政府机构设置、编制都不适应社会管理的需要。特大镇的发展受到行政区划体制的严重束缚,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关键词:特大镇,行政区划,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柯敏.“撤镇设市”考验新型城镇化破局之道——聚焦地方政府设市冲动[J].中华建设,2013年3期.

[2]魏劭琨,范毅.城镇化进程中的小城镇发展——以特大镇为例[J].中国经贸导刊,2014年1期.

[3]顾朝林,浦善新.论县下设市及其模式[J].城市规划学刊,2008年1期.

上一篇:全葡萄膜炎论文下一篇:自动测定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