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区划分析报告

2024-07-31

城市区划分析报告(通用8篇)

城市区划分析报告 篇1

城市经济区划研究与探讨

摘要:城市经济区划研究是用以城市为核心的一体化视角探讨经济区域划分的问题。目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特征和趋势日趋鲜明。在这些趋势背后必然蕴含着一定的规律趋势着区域城市空间一体化的发展。总结和发现这些规律,用来指导城市经济区划的原则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在经济区划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城镇体系中具有巨大吸引力。探索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是目前中国城镇化前进和城镇体系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在回顾我国经济区划历史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城市经济区划在我国经济区划体系中存在和迫切需要改变的问题,并参考国外城市经济区划的经验,探索我国城市经济区划与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的原则和方法。关键词:经济区划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

一、中国经济区划的历史沿革

我国早在“三五”和“四五”计划时就提出了当时所谓的“大三线”建设,并将中西部作为重点发展地区,形成经济地带,但城市的中心地位却仍然受到抑制,缺乏独立的经济自主权不能超越行政所赋予的权限直接同其他城市和地区发生直接经济联系,这种情况知道改革开发之后才逐渐得到缓解。这一阶段我国基本不具备实施城市经济区划的空间基础和条件。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和国务院调整了经济区划政策的目标和方法。开始重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而1987年的“七五”计划中提出的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方法对我国城市经济区域划分影响最大。“七五”计划提出要在以往经济协作的网络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伤害经济区,东北经济区、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京津唐地区,西南四省区和全国一级经济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以省会城市和一批口岸与交通要道城市为中心的二级经济区网络,发展以省直辖市为中心的三级经济区网络。随着我国城市及周边区域发展地位越来越突出,“九五”计划中明确提出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以及地理自然条件,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在已有的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逐步形成7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十一五”计划中又提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市化,将7大城市群列入了国家“十一五”规划大纲中。

二、中国城市经济区划存在的问题

经济区划分是协调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中国经济界的高度重视,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经济区划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愈加凸显。由于城市是区域经济的节点,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主要发生在城市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地区。城市发展不再是过去单一孤立的发展阶段。若干大城市地区互相重叠,渗透,融合,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大都市区。城市与城市周边区域组成一个以城市为核心的复杂系统。城市群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全国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主体。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向外围地区拓展,城市与城市外围融合发展成为了一种自然发展的趋势。中国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若干全国性,区域性和地区性的都市区,城市经济区和城市经济密集区的一体化发展已经出现。然而我国城市经济区划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1)我国城市经济区域一体化没有得到完全释放,城市经济区划方案或多或少

存在着被行政行政区划束缚的问题。各地方政府追逐各自地方利益,忽视

区域经济合作的共赢效果,不顾经济区的整体利益。现有的区域合作模式,比如论坛,联系会议都没有得到制度保障,使区域合作容易流于形式,仅表现为地方政府之间的对话,而缺少实质性的内容。同时合作的地方政府之间大都是平级关系,彼此独立的行政决策使区域内部信息的交流共享难以完全实现。因此没有刚性的约束制度,经济区域合作自然流于形式,没有得到切实的体现。

(2)基础层次的城市经济区划缺乏深入研究,全国性的区划方案大都是以分析

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为主,小城市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考虑,所以在以中小城市发展为主的中西部地区城市经济区划没有得到足够的空间发展。缺乏中小城市研究,使得我国城市经济区划难以得到有效实施,成为城市经济区域发展的重要障碍。

(3)我国城市经济区划或多或少存在着计划经济下的经济协作特点,对市场经

济要求体现不够,国家从宏观层面上进行调控,指导,城市经济区被动朝向指定方向发展,导致经济区的地域性和经济协作特点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4)我国我国城市经济区划制度上存在的问题,也给区划研究和区划方案的提

出带来了许多问题。虽然我国城市经济区划方案很多,但理论之间缺乏共同对话与交流的平台,方案之间彼此无法互相说服。

三、国外城市经济区划的经验

城市经济区划在国外实践中产生了大量值得借鉴的方法与经验,并在很多国家成为区域统计的标准体系。国外城市经济区划方法一般分为以都市区划分和以都市区为核心的更大范围的城市经济区划分两类。而城市中心的划分又分为三类,一类是加拿大,美国,德国为代表的以都市区为中心。二是以法国为代表的城市化地区为中心。三是以葡萄牙为代表的以就业区为中心。

城市经济区划方法一般都是首先通过人口规模、就业水平和交通状况来确定城市核心,然后通过经济联系寻找与中心密切联系的外围区域。由于发达国家已经进入了通勤时代,通勤指标易于获得,同时它又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指标,因此目前国外对于经济联系的衡量所采用的指标多为通勤指标。也有很多过久认为商品流可以用来衡量经济联系,但是由于统计数据难以获得,因此不是作为研究经济联系指标的首选。城市经济区划中设计通勤区,就业区的划分一般由劳动部门和统计部门来进行,综合性的规划区和都市区的划分由规划部门,产业部门参与进行,同时大学学者和专家也参加到经济区划分工作中。区划主要要于社会经济分析和劳动力市场分析。

四、城市经济区系统的框架

城市经济区划的作用对象是城市经济区系统,研究城市经济区的概念,特征是合理进行城市经济区划组织的基础。其实城市经济区是功能区的一种,是各组成部分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功能关系并由此产生了一种共同的区域利益从而形成了一定区域内的经济协作关系。功能区内地区间相互关系往往都有一个城市在主导。经济区域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系统占统治地位,此时贸易流动不发达,在广泛的范围内分布着一些小城镇,影响范围小,城镇与城镇之间的关系很弱,大量自给自足的地方经济孤立存在,彼此之间无法联系。此时各个城镇各自从事自己的经济活动,并无真正意义的区域经济存在。第二阶段是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社会化大生产和地域分工。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逐渐冲破了自然经济的束缚,生产资料与生产力开始在利

益的驱使下在一定区域内进行流动,地区之间开始出现劳动分工,谋求利益最大化,此时经济区域开始形成。地域较好,有足够优势的城镇开始发挥其集聚经济的效益,中心城市开始出现。中心城市依靠周围中小城镇吸取劳动力以及生产原料,今儿扩大发展。此时经济区处于中心集聚阶段。第三阶段随着地区之间相互作用的日益加强,外围地区逐渐得到开发。外围地区不仅以它的资源支持原本形成的中心城市的发展,而且开始分担中心城市溢出的功能,进而促进外围地区的新发展。第四阶段,外围区域逐渐发展并扩大,形成一个又一个的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城市,城市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经济区,单一中心城市逐渐转变为不同层次的多中心城市,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分担,城市之间有明确分工,谋求最大利益的城市经济区。因此每个城市经济区都是由中心城市及围绕其运作的相对稳定的外围地区组成的,每一个中心城市都有与之等级层次相对应的吸引和辐射区域,形成从上到下的具有完整结构的城市群。越是大城市,其影响范围就越大,其所在城市经济区的范围可以与其他城市经济区产生交集。区域的中心城市对比其层次低的城市具有吸引作用,低等级服务业以及分配到的资源也比高等级城市分配到的资源低。从而形成具有一定等级从属关系的城市经济区等级系统,低一级的城市经济区总是从属于与高等级城市的吸引范围中,城市经济区系统也因此形成一种纵向联系,明确分工协作的城市网络结构。在我国,目前形成了以三大都市圈为核心,大中城市为节点的第一层次城市经济区,以各省会为核心,在其吸引范围内集聚的若干中小城市群形成的第二层次经济区。城市经济区内个组成部分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更新,此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影响力不断从中心城市向外扩散,外围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和生产力得到不断提高。这样,原有的小城市成为中等城市,中等城市成为大城市,带动整个城市经济区由单中心向双中心,再到多种的转变。经济区内的城市得到不断发展,各自的职能也得到不断提升,从而使经济区内的联系更加紧密,城市经济区进一步发展。这是城市经济区由小到大,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五、城市经济区划的原则

城市经济区划的原则建立在对城市经济区特征和发展趋势的深入研究下。因此城市经济区的城市核心和功能一体化决定了城市经济区功能一体化原则和中心性原则。由于中国城市经济区划方案缺乏对话平台,彼此之间无法说服。缺乏基础性研究是我国城市经济区划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需要自下而上的研究城市经济区划。因此城市经济区划原则为:功能一体化原则、中心性原则、边界原则、自下而上的原则。

(1)功能一体化原则

城市经济区的功能一体化主要表现在经济上的联系,而经济联系又带动空间上的联系。功能一体化原则具体表现为经济中心与吸引范围相结合的原则,区域分工与协作原则。经济中心与吸引范围相结合的原则来自与对城市中心性的认识。中心城市利用其集聚效应对其外围地区形成强烈的影响,并吸收利用外围地区所能提供的劳动力,资本。而外围地区通过接受中心城市溢出的产业,发展自身,从而形成中心城市与外围中小城市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城市结构。区域分工与写作原则是在于强调地区之间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通过利用每个地区自身的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发挥自身的长处,城市之间相互协作,促成利益最大化。对我国城市经济功能一体化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区发展阶段不同。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的都市群已经成型,在我国经济活动中起到枢纽性的关键作用。我国的城市经济区研究大都集中在这三大都市群。而其他

地区的经济区发展阶段不尽相同。东部大多数省区的大中城市比较发达,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城镇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东部城市群功能一体化已经进入一个较高阶段。而中部地区基本正在进入城市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阶段,在空间上正在出现城乡相互交错,界限模糊的形态。并向着中心城市为核心的方向发展。但中部城市群存在部分省会城市首位度偏高,其他城市地位不够突出的现象。西部城市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以小城市为主,主要是地级市城市呈孤岛式发展,城镇之间联系较小,辐射能力弱,核心城市偏少。

(2)中心性原则

我国的城市经济区划的中心根据各地区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两种选择:一是以都市区为中心,二是以城市建成区为中心。在功能一体化的条件下,中国的城市经济区划处于支配地位的中心应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经济联系的枢纽。枢纽地位使得中心城市成为区域经济活动的主要核心和重要驱动力。各种生产资料,劳动力,资源汇集于此,成为城市区域经济的重要节点,这是城市经济区划中心城市的最重要功能。二是中心城市要具备一定的发展规模。随着我国城市经济区的发展,城市经济区的中心必然要经历从城市到城市群的转变。

(3)边界原则。城市经济区的界线与行政界线不同。有学者认为城市经济区的界线并不是客观存在的,由于存在过度地带,处于边界的地区具有多重归属,所以不可能也不必要严格的画出具体界线。我国目前关于城市经济区的方案都没有给经济区划分明确的界线,都是以长江沿江地区,环渤海地区命名。而另有学者认为经济区应该划分界线,并且与行政界线保持想通,并可以根据经济联系的现状对行政区界线进行调整。从理论上来说城市经济区的边界不是一条明确的线,而是一条过渡带。过渡带的大小受中心城市影响力的约束。现实当中一个地区受中心城市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城市的干扰。中国的经济区划受行政区划的约束和影响非常大。在我国目前的行政区经济下,经济中心和经济中心,和行政中心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经济职能从行政区分离也需要一个过程。所以目前我们应该在保持城市行政经济一定完整性的前提下,使某些区域适当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做一些可操作的尝试。

(4)自上而下原则

我国的经济区划由于资料的限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基础城市经济区划,缺乏基础城市经济区划的共识,使得我国过去自上而下进行的城市经济区划缺乏对话的平台,彼此之间无法说服对方。从国际经验看,一般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进行城市经济区划的问题分析。发达国家的城市经济区划一般都是以行政基本但与自下而上地来进行城市经济区划。城市经济区划分的过程一般都是根据城镇化人口规模标准选择中心城市,并确定中心城市外围形成的单中心城市经济区。然后根据单中心城市区的不断反战和相互作用,形成多中心城市经济区,最终形成全国性的城市经济区划。

参考文献:

[1]刘本盛著 2009中国经济区划问题研究2009 中国软科学

[2]沈雪潋著 2012中国经济区划改革与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2012西南财经大学

[3]王婷婷 著 2007基于非覆盖理论的综合经济区划研究2007西南交通大学

[4]周一星 张莉 著 2003 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 2003地理学报

[5]魏崇辉著 2006 行政区划窠臼内的中国经济区划2006特区经济

城市区划分析报告 篇2

自林奇(Lynch,K)发表《都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以来,城市意象研究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当前城市意象已经是感应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的研究前沿。林奇将城市意象归结为道路、节点、区域、边界和区域五大组成要素,其中区域既是组成城市意象的元素,也是划分城市物理空间的基本单元。

对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而言,一级政府已经难以管理规模如此巨大的城市机体,因此会在市政府的下面设立管辖范围更加狭小的政府机构如区政府、街道办事处等。为了协调城市各区域的发展,促进增长的整体性和均衡性,市政府又会设立各种以统筹经济社会资源为目的的开发区管委会。城市政府下设的上述两种管辖范围没有像整个城市的行政机构将城市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因此城市特别是大都市的治理结构会影响到居民的城市区域意象。

目前徐放、许学强、顾朝林、冯健等对广州、北京等地的城市意象做了实证研究,仇保兴、崔功豪、顾朝林、罗震东等对国内外大都市区的空间管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是学界对城市意象和大都市治理结构的研究是相互孤立的,因此笔者结合两个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一方面探究大都市行政区划对居民城市区域意象的影响,实现城市意象研究和城市治理研究的有机融合,拓展研究的外延,丰富研究的内涵;另一方面通过基础理论研究为城市行政区划的调整提供一些建议,以增加居民对城市区域的认知度和归属感。

1西安大都市行政区划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根据《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西安是国务院确立的第三个我国全力建设的国际化大都市。无论是人口规模方面还是用地规模方面,西安建成区都是一个巨型城市化区域,显然市政府本身难以直接为居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产品,因此其下辖的各种区域管制机构是极其庞大和复杂的。目前西安大都市主要有两套区域管制系统,一套为一般社会管理系统,一套为经济开发管理系统。

一般社会管理系统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熟知的市—区—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系统,可以概括为“两级政府、三级机构、四级网络”或“两实三虚”。市政府处于权力金字塔的顶层,直接控制城市的公安、规划、建设、工商管理等核心环节和关键领域。由于我国实行“市管县”的行政体制,西安市政府管辖范围超过西安城市范围,覆盖到其周围的乡村地区。由于陕西省实行“省管县”的财政体制,县在很多方面具有与地级市同等的权力,因此与“市—县”关系相比,“市—区”关系更加紧密,市政府对区政府的控制力比对县政府的控制力更强。和县相比,区所能提供的公共服务是相当有限的,因此其在居民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是比较次要的。严格地讲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不能算作一级政府,其中街办是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居委会是群众自治性组织,但是由于他们都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并且其管辖地界没有重合,因此应当纳入研究范围。

经济开发管理系统一般表现为各种开发区、新区、园区等,如高新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浐灞新区、国际商务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经济开发管理系统职能比较狭窄,没有教育、卫生、民政、文化等一般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权限,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城市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其所管理的城市土地开发、财政预算、投资商贸、产业政策等事务对所在城市能否成功争夺世界城市等级体系的制高点具有重大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人必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在商品服务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与其他市场主体进行价值交换才能获得生活必需品,因此经济开发管理系统通过产业市场准入、人力资源市场开发、劳资关系调控、产业政策调整间接而又广泛的介入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2居民对西安大都市区的区域感知

2.1 数据设置

大都市行政区划对居民城市区域意象的影响是一个比较抽象的问题,无法进行比较客观详尽的实证研究,因此通过社会调查的方法获取一些基础数据。我们设置的具体问题为“居民脑海中划分城市空间的标准是什么”。

城市可以按照多重标准被划分为若干个内部相对均质化而又与外部相对异质化的次一级区域空间。划分城市内部空间的主要标准除了上述的一般行政区划经济行政区划外,还有社会阶层、历史文化等因素。因此备选答案设置为四项,分别是一般行政、经济行政、社会阶层、历史文化。

2.2 数据获取

此次研究所需数据于2010年8月通过对西安市城区居民调查问卷获取,主要在公园、广场等便于发放问卷的休闲场所随机抽取受访者,调查群体尽量兼顾各职业群体、社会阶层和年龄段。

首先依据环城路、二环路、绕城高速构成的圈层结构、未央路—北大街—钟楼—南大街—长安路构成的南北轴线以及西大街—钟楼—东大街构成的东西轴线将西安城市建成区分为12个人口和面积相对均衡的区域,然后在每个区域选择一个辐射半径覆盖所代表地块的休闲场所作为调查问卷发放点,具体包括钟鼓楼广场、革命公园、兴庆公园、丰庆公园、长乐公园、城市运动公园、大雁塔北广场、新世纪公园等。

2.3 数据描述

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1 200份,回收问卷1 146份,其中有效1 083份。受访群体男性532人,女性541人,比例基本一致。首先按照性别标准将样本划分为两组,然后分别对其进行量化统计,最后将数据统计结果以两性城市意象划分区域标准比较柱状图的形式描述(见图1)。

2.4 数据分析

通过综合考察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行政区划对居民城市区域意象具有显著影响并且对两性的影响是不同的。

1)行政区划是居民城市意象中划分区域的主要标准。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一般行政标准和经济行政标准的比例都高于社会阶层和历史文化的比例。

2)一般行政区划对男性的影响大于女性,经济行政区划对女性的影响大于男性。调查发现男性城市意象中的区域划分标准依次是经济、行政、社会、文化;女性城市意象中的区域划分标准依次为行政、文化、经济、社会。一般行政标准是两性都比较关注的分区标准,经济行政标准是男性最关注的分区标准,但女性较少给予关注。

3行政区划影响城市区域意象的机理

分析行政区划影响城市区域意象的机理可以借助认知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模型。认知主体、认知客体、认知媒介是影响认知过程的三个主要因素,由于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行政区划影响城市区域意象的机理,因此认知客体——城市区域是讨论的重点。下面从不同行政区域的场所意义和外部特征两个维度研究行政区划影响城市区域意象的机理。

3.1 场所意义维度

认知客体对于认知主体的功用价值是其吸引认知主体注意力,从周围环境其他事物中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城市区域吸引居民注意力的核心价值是其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我国政府在社会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广泛介入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所以行政区划对居民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影响,是居民关注的焦点和凝聚力所在。

与国外区仅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不同,在我国城市政权架构中,区作为一级实体政府,享有法定职责,财政相对独立,全面负责本区域内的公共事务。因为财政收入及官员执政理念的不同,各区政府为城市居民提供的公共产品存在显著差异。因此一般行政标准是居民认识城市、解读城市的重要依据。区政府一般处理婚姻登记、社会抚恤、义务教育等比较琐碎的行政事务,而这些恰恰是女性比较关注的,因此女性比男性更加认可一般行政标准。

与县相比,市辖区虽和县处于同一行政级别,但仅承担一般社会管理事务。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宏观背景下,作为区域核心的城市,其产业政策的落实主要由直属于城市政府的各种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因此经济标准实质是行政标准的延伸与变异,且更加深刻地决定经济的发展,继而影响就业、教育、住房等社会重大问题。男性是一般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承担家庭长远、重大事务的决策责任,因此对经济标准高度关注。

3.2 外部特征维度

行政区划不仅通过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而间接催生居民的城市区域意象,同时不同行政区域的独特的建筑风貌和环境设计从外观上将城市划分为不同区域进而影响居民的城市区域意象。例如高新区的现代化建筑、曲江新区的仿唐建筑使得其和西安城市其他区域明显区别开来。外部特征维度的影响主要在于经济行政区划,因为经济行政区划对城市开发建设的影响更大而非一般行政区划。

4对城市管理的建议

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发现行政区划对城市区域意象具有重要影响,并且一般行政区划和经济行政区划对城市区域意象的影响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城市政府有必要通过调整行政区划,改善都市治理结构来增强居民对城市区域的认知度和归属感。

1)发挥城市政府在居民生活中的核心影响力。

通过城市政府提供重要的公共服务来增加居民对整个城市的认同感,防止城市社会空间极化的过度发展,避免城市心理空间的断裂。

2)增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的高效化。

区、街办、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应当利用自身接近人民群众的优势努力提供便捷的政府服务,方便女性、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

摘要:为了探究大都市行政区划对居民城市区域意象的影响,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得出行政区划对城市区域意象具有重要影响,一般行政区划和经济行政区划对城市区域意象的影响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关键词:大都市,行政区划,城市区域意象

参考文献

[1]徐放.居民感应地理研究的一个实例——对赣州市的调查分析[J].地理科学,1983(2):90-92.

[2]李郇,许学强.广州市城市意象空间分析[J].人文地理,1993(15):72-75.

[3]顾朝林,宋国臣.北京城市意象空间及构成要素研究[J].地理学报,2001(23):32-35.

[4]冯健.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间感知与意象空间结构[J].地理科学,2005(9):11-13.

[5]仇保兴.中国城镇化——机遇与挑战[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崔功豪.都市区规划——地域空间规划的新趋势[J].国外城市规划,2001(5):1.

[7]顾朝林.论城市管制研究[J].城市规划,2000(9):7-10.

海城市城区环境噪声区划综合报告 篇3

【关键词】城区;噪声区划;报告

1.城区概况

海城市是鞍山市辖管的一个县级市,位于辽宁省南部辽东半岛北端。南邻营口市,北与鞍山市、辽陽市接壤,东界岫岩县、西与大洼、台安县隔水相依。地理座标为东经122°18′—123°08′,北纬40°29′—41°11′。全境总面积约2750平方公里,市区面积约58平方公里,总人口110万。1985年海城撤县建市,现全市有27个镇,4个管理区、1个经济开发区。海城地貌特征系东南高,西北低,东部为长白山脉支脉千山山脉的延伸部分,海拔多在100米左右。海城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为9.3℃,年均降水量约780mm,全年无霜期约180天,平均日照时数2980小时。海城市交通发达,长大铁路与沈大高速公路和黑大公路纵贯南北,海沟铁路、海岫地方铁路横跨东西,省、市、县、镇四级公路网密布全境。

2.噪声区划综述

2.1噪声区划的意义

噪声作为一种环境污染,已为成海城“四害”之一,也是公众最敏感、最关心的焦点问题,为了防治噪声污染,使人们有一个良好、安静的工作学习环境,有效地控制噪声污染提高声环境质量,并为城市环境噪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特编写此报告。

2.2噪声区划的原则

2.2.1要以城市规划为指导和用地主导功能确定。

2.2.2要便于城市环境噪声管理和促进噪声治理。

2.2.3要有利于城市规划实施和城市改造。

2.3噪声区划的依据

2.3.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各类标准适用区域。

2.3.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技术规范》(GB/T15190--94)。

2.3.3《海城市城市总体规划》。

2.3.4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特点和城市环境噪声管理的要求。

2.3.5城市的行政区划及城市自然地貌。

2.3.6噪声区划的范围为《城市总体规范汇编》中划定的29.91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其中主要以17.31平方公里的城市建成区为主要划围。

3.噪声区域类别划分

海城市地区环境噪声标准昼、夜时间的划定:根据海城地理位置及人们生活习惯,将环境噪声标准昼间的时间划定为06:00—22:00。夜间的时间划定为22:00—06:00。

区划采用定量确定和超前划分的方法进行。所谓定量确定是指按划定区域主导功能的三项城市用地做为主要指标。超前划定是指对城市的拟建区,依据城市的总体规划进行提前划分。此次划分范围是海洲、兴海两管理辖区,铁西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响堂管理区所辖的大集小区。城区划分范围是东起验军、响堂界,向南至海城河堤,海岫公路,西至沈大高速公路,北至西钱家,往东经热电厂北界至三里桥。根据海城市区特点,不划“O”类标准适用区。共划分“1—3”类标准适用区19片,其中一类标准适用区10片,2类标准适用区6片,3类标准适用区3片,4类区为城市内19条主要交通干道两侧第一排楼房内区域。

各类标准区占地情况表

3.1海州管理区

该区位于海城市区中部,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海城市直机关、工商企业、学校、医院等单位大多座落于此。按其所辖居委会小区划分为北关居委会小区、合力新东双栗居委会小区、东关居委会小区、红光居委会小区、艺新居委会小区。

3.2兴海管理区

该区位于海城西部,区划分为站前居委会小区、铁西区居委会小区。

3.3响堂管理区

该区位于海城东南部,主要以河南大集居委会小区为主,东起海州界,南至海岫公路,向西至哈大路公路,往北至滨河路。

3.4铁西经济技术开发区

该区东起安村东,南至海城河堤,向西至沈大高速公路,北至西钱家村。按城市规划,该区划为两部分,兴海路以南片为生活区,兴海路以北为工业区。根据“区划”规范,兴海路南区划为1类标准适用区,兴海路北区划为3类标准适用区。

4.城区环境噪声现状及区划结果分析

为了掌握各类区域噪声污染状况,海城市环境监测站于2010年上半年在规划区内进行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普查监测,以300×300m2单位将建成区划分为多个等大的正方格,网格完全覆盖海城城区,有效网格共159个。对每个有效网格进行昼、夜两次监测的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全市噪声现状及平均等效昼间为57.8dB(A),夜间50.5 dB(A),各区域噪声现状及达标情况详见《各类区域噪声现状及达标情况表》

各类区域噪声现状及达标情况表

噪声区划数据结果表明城区交通噪声污染最为严重,同时也影响了相邻区域噪声环境质量。19条主要干线有9条超标,一类区、二类区、三类区网格达标率均在70%以上。工业噪声由于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整治措施,表现良好,但生活噪声还没有及时开展,导致个别污点源超标。随着环境噪声达标区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管理工作不断强化和完善,将使城区声环境质量明显提高,从海城市发展建设速度预测,目前的噪声区划结果可保持5年不变。

5.噪声区划结论

济阳城区地震小区划报告评审意见 篇4

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组成评审专家组,于2015年1月26日召开评审会,对山东省地震工程研究院承担完成的《济阳县城区地震小区划报告》进行了评审。专家组在审阅报告的基础上,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经质询与讨论,并通过复审过程,形成评审意见如下:

一、系统收集了区域范围内的地震地质、地震活动性、地球物理等资料,评价了区域地震构造环境和地震活动性。

二、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完成了地震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勘探等工作,对近场区广饶-齐河断裂等主要断裂的活动性进行了鉴定,评价了近场区地震构造和地震活动性。

三、通过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了区划场地各控制点50年超越概率63%、10%、2%的基岩水平向峰值加速度及反应谱。

四、完成了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察等工作,确定了各控制点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和参数,通过场地地震反应计算,编制了工程场地50年超越概率63%、10%、2%的地震动参数小区划图及使用说明(详见附件)。

五、依据地震工程地质条件勘察结果,进行了工程场地地震地质灾害评价,编制了地震地质灾害小区划图及使用说明。

报告基础资料扎实,工作方法和技术思路正确,符合国家标准GB17741-2005《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要求,结论可信。专家组同意该报告通过评审。

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

城市区划分析报告 篇5

李秀丽

米冬云

闫晓娟

闫丽红

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

河北围场

068466 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最北部,地貌含高原和山地,海拔1500-1940m,俗称坝上。几代塞罕坝人在极端困难的立地条件下,牢记宗旨,履行使命,植树造林,经过近50年的艰苦奋斗,使塞罕坝总经营面积达到139.8万亩,有林地面积112万亩,森林覆盖率80%,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生态体系建设成绩斐然,为京津地区构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塞罕坝到如今已全面实现了建场时的四项历史使命,即“建成大片用材林基地,生产中、小径用材;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区风沙危害创造条件;研究积累高寒地区造林和育苗经验;研究积累大型国营机械化林场经营管理经验”。在造林阶段奠定了林场的资源基础,进入营林为主阶段后林场通过集约经营保持了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当前依旧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趋势。

1森林功能区划

森林资源是林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林业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森林的可持续科学经营,是增加森林资源数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的主要措施,是协调林业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发挥,推进林业生态、产业“两大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作为全国开展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的单位之一,始终围绕森林面积、蓄积“双增长”既定目标,在实施中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不断提升林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水平。

按照《全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分区施策导则》的要求,塞罕坝机械林场以区域为单元进行森林功能区划,根据功能区划要求和林场肩负的生态、经济、社会责任等实际情况,划分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景观林区、坝上防风固沙林区、沿坝水源涵养林区和商品用材林区等五类功能区域。功能区是按照森林主导功能进行划分,除自然保护区外,其它四个功能区内同时有商品用材林分布,因此商品用材林区面积不等同于林场商品用材林面积,且森林公园景观林区同自然保护区的试验区面积重合3465.3公顷。划分时,具有下列一种或多种属性的高保护价值区域应优先区划出来:

(1)在全球或国家水平上,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生物多样性(如地方特有种、濒危种、残遗种)显著富集的区域。

(2)在全球或国家水平上,具有重要保护意义的主要物种仍基本保持自然分布格局的大片森林景观区域。

(3)珍稀、受威胁或濒危生态系统区域。

(4)提供生态服务功能(如集水区保护、土壤侵蚀控制)的区域。

(5)满足当地社区生存、健康等基本需求的区域。

(6)对当地社区的传统文化特性具有重要意义的区域。

1.1自然保护区

塞罕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涉及到三道河口、北曼甸、阴河和千层板等四个林场。按照国家自然保护区区划原则和有关标准,在实地踏查、广泛调研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保护对象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周围生产生活需要等情况,以天然性、典型性、稀有性突出的植被群落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为重点。

1.2森林公园景观林区

河北塞罕坝木兰围场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9040.0公顷,涉及到千层板林场、大唤起林场、三道河口林场、三乡林场、阴河林场,规划为木兰景区、梨树沟景区、龙泉景区、塞罕塔景区、亮兵台景区五个景区,到2015年重点开发景点达到44个。以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五个景区为核心,以林区公路为纽带,将景区范围内和公路沿线地区划定为景观林区。

1.3坝上防风固沙林区

主要分布在千层板林场和北曼甸林场的四道沟作业区一带。西部与自然保护区相接,中间包含森林公园的木兰景区。土壤沙化较为严重,以人工落叶松和樟子松林为主要植被。东部接近坝头部分有天然柞、桦林分布。从地势上来看,整个林场坝头地区海拔最高,这一地区正是阻挡西北风携带沙尘向东南扩展的重要屏障。

1.4沿坝水源涵养林区

主要分布在大唤起林场、三乡林场、阴河林场和北曼甸林场的接坝山地部分。该区域是阴河、伊逊河的发源地,因此主要功能为水源涵养。植被以天然次生林为主,伴有人工落叶松林块状分布。海拔高、坡度大、土壤薄。生态如遭破坏很难恢复。

1.4商品用材林区 分布在大唤起林场、三乡林场、阴河林场、北曼甸林场、千层板林场的五个曼甸上。地势平坦、土壤相对肥沃,是塞罕坝林场的商品用材林基地。面积14944.7公顷,以人工落叶松林为主。

2森林分类

实行森林分类经营是科学经营森林的重要措施。按照经营方式的不同,把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

2.1公益林

公益林的功能是以发挥森林生态效益为主要目的,维护和保持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丰富自然景观,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主要任务的森林类型。按照事权划分,国家重点公益林由中央财政每年进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其它公益林由地方政府进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经过科学经营,追求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2.2商品林

商品林的功能是以经济效益为目的,主要为国家及当地提供木材和林副产品,努力提高林地生产力,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

3经营类型组织划分

3.1森林经营类型组织原则

⑴分类经营、科学管理的原则;

⑵适地适树、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的原则;

⑶生态和经济兼顾、最佳效益的原则;

⑷优化结构、规模经营的原则。

3.2森林经营类型组织依据 ⑴经营目的(林种)不同;

⑵培育目标或用途不同;

⑶树种不同;

⑷起源不同;

⑸立地质量等级不同;

⑹森林经营管理水平(或经营集约程度)不同。

3.3森林经营类型组织划分

在划分公益林和商品林以后,根据经营方向和经营措施的不同,把全场林分和未成林造林地细分为13个经营类型。其中,商品林9个,公益林4个。

商品林经营类型划分为大径材、中小径材和绿化苗木。公益林划分为保护经营型、封禁型、封育型和景观型,其中:防风固沙林和水源涵养林的经营类型为保护经营型,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的经营类型为封禁型,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为封育型,森林公园的经营类型为景观型。

4.森林可持续经营对策

根据林场以上外界环境对可持续经营影响因素、内在影响因素和国家、附近区域及当地对森林综合效益的需求以及可持续经营目标定位,确定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对策如下:

(1)确定林场发展战略。林场继续坚持生态效益为主的发展战略,确保森林资源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等多种效益的充分发挥,增强森林生产力和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

(2)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技兴场。强化育苗、造林、营林等应用技术研究,重点围绕可持续经营技术,积极探索科学营林的新方法、新措施,努力增加营林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建设森林资源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3)调整森林资源结构。通过采伐人工落叶松纯林,在今后一个或两个经理期内,逐步改善纯林比例过高、林龄过于集中、材种单一的状况。启动人工林近自然化经营工程,通过营造针阔混交林,利用引阔入针、引针入阔等诱导模式,逐步改善树种单

一、稳定性差、抗逆性弱、景观品位低等生态功能低的局面。通过引栽兴安落叶松和冷杉等良种,结合黄柳、柠条、沙棘等灌木造林,逐步调整资源的树种、林种和林龄结构。

(4)创新造林模式,提高造林质量。充分利用林场丰富的草炭土、松针土、腐殖土、厮肥资源和成功技术,科学配置营养基质和灌装培养容器苗。在工程、迹地更新等各项造林中全力推行容器苗造林,确保造林成活率,加速后备资源生长,提高林分质量,充分发挥容器苗的优势,真正达到“活、快、好、高”。研究确定不同树种、不同立地条件下合理的造林初植密度和不同林分合理的保留密度,减少抚育次数,降低抚育成本。

(5)加强对公益林的经营管理,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遵从近自然经营理论和林业分工论的核心思想,科学经营公益林。对公益林郁闭度大于0.8(包括0.8)的林分,在不破坏其生态功能的前提下适度采取干预措施,提高林分质量,促进林木生长,充分发挥森林的多功能。(6)加强对商品林中、幼林的集约经营。因为林场的中龄林以上龄组林分比重严重偏高,而幼龄林面积比重偏低,且分布相对零散,立地条件差,在本经理期加强对中、幼林的集约管理,缩短培育周期。

(7)大力发展旅游等二、三产业。根据市场需求、以森林市场成熟理论为指导、追求森林效益最大化,大力发展森林旅游、林下产业和绿化大苗等产业,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实力,逐步减少对木材生产的依赖,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8)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大力开展国际国内技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吸收国内外可持续经营的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大力提高林场三大体系建设的管理水平和建设质量。

参考资料:

城市区划分析报告 篇6

一、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发展概况

长株潭区域是湖南省内以长沙为核心的涵盖株洲与湘潭的一个典型城市群, 在行政区划上呈现一个空间结构紧密、布局层次分明、大中小城镇相结合的城市区域。三市地域邻近, 共同组成一个“品”字形城市群, 历来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金三角”。

自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实施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战略后, 长株潭经济城市群的一体化推进取得了一定进展。区域内经济合作观念得到强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规划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基础设施网络建设逐步推进, 重大项目运作取得进展。但总体来看, 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实质性进展仍然较慢。

二、基于行政区划视角的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问题

“行政区经济”是由我国著名学者刘君德教授提出的。所谓“行政区经济”, 是指由于行政区划对区域经济的刚性约束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区域经济现象。中国现行的行政区划是在计划经济年代逐步建立起来的, 政府管理层次多, 隶属关系复杂, 管理半径过长, 行政分割严重, 行政成本庞大。长株潭城市群的行政区划和经济区划存在相互矛盾的问题。

(一) 政府对当地市场经济的过度保护

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 位于中部的湖南省的市场经济发展不是很充分, 政府对当地市场的过度保护使区域内贸易壁垒重重、市场分割严重。由于受行政区划的影响, 长株潭三市之间在市场、资源、金融、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及其它商品的流动受阻, 但三市的联合发展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以啤酒市场为例, 目前三市各自仍然以消费本地产的品牌为主, 长沙的白沙系列、株洲的金狮系列和湘潭的湖南燕京 (骄杨) 系列的割据现象依然严重, 市场上的行政壁垒仍然无形而又起着强大的作用。

(二) 行政区间的激烈竞争

1. 招商引资的恶性竞争

长沙、株沙、湘潭三市都成立了招商引资局, 在招商引资的指导思想上, 均把优惠政策作为吸引项目的主要手段甚至是惟一手段, 从而形成了恶性竞争。事实上, 靠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有很大的局限性:政策过于优惠严重削弱了政府财力;政策优惠是无止境的, 地方政府很难保持政策优惠的顺差;政策优惠也失效的时候, 地方政府开始争夺税源。

2. 产业结构的趋同

长株潭三市虽然相距很近, 但由于行政区域的独立性和排它性, 在发展上基本是各自为政, 工业生产门类齐全自成体系, 三产的产业结构同化现象显著。以服务业为例, 餐饮、娱乐、休闲三大主体同构, 服务项目相互模仿, 相似系数明显接近。长株潭三市之间的产业相互关联度不高, 缺乏品牌效应, 产业同质化问题突出而引起恶性竞争, 难以形成有机结合的产业体系, 从而影响到三市整体功能的发挥。

3. 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

现在长株潭地区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的现象比比皆是:一是到处建港口。长沙在“大力打造新港水运枢纽”, 湘潭则不断扩建“十四总码头”, 株洲则是重点建设“株洲航电枢纽”。二是到处建开发区。2009年长株潭地区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8个, 其中国家级开发区5个, 省级开发区13个, 全省拥有国家级开发区6家, 省级开发区71家, 长株潭地区开发区各项主要指标占全省开发区的比重均在3成以上。然而, 由于缺乏规划协调, 重复建设, 各地盲目竞争, 浪费资源现象严重。

4. 跨区项目的难以实施

区划分割的强烈干扰, 区域整体开发和发展的规划难以实施。打破行政区界、以都市为中心的都市区 (圈) 规划对于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整合区内资源、减少重复建设、推进城市和区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长株潭都市区规划由于受行政区划的分割, 各自为政的现象依然普遍, 利益冲突严重, 规划工作难以开展, 更难以贯彻实施。如1994年完成的长株潭区域国土开发整治规划以及一系列相关文本, 真正一到具体实施阶段, 因为决策主体、利益主体和规划主体的不同, 矛盾而无法解决。

(三) 行政区交界地带的落后发展

在我国, 行政区交界的边缘地区往往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位于三市的结合部位的长沙暮云与跳马、株洲的白马垄、湘潭的昭山与易家湾等乡镇, 从优越的经济地理区位来看应该是一体化的直接和首先的受益地区, 容易吸引外地资本流入而快速发展起来, 可事实并非如此。一是缺少规划, 即使有规划, 落实难度也很大。二是过渡性特征使得行政管理比较混乱, 行政管理效率低。三是违法建设严重。四是环境污染严重。五是社会治安混乱。

(四) 城市群的经济负外部性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 外部性问题表现为各地政府部门之间的对立, 这种对立显然不同于一般外部性问题, 是非常复杂和难以解决的。长株潭地区地表水污染比较严重, 流经城镇及工业区河段的水质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岸边污染带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以湘江的污染尤为严重。各市在环境保护上的政策和措施各有一套, 其整治力度也各不相同, 难以解决湘江污染问题。从交通基础设施来看, 三市目前主要依托长潭高速公路及107国道, 交通日显拥挤, 汽车劳动效率你, 因此三市市际交通网络并不发达并对其建设没有紧迫感。从能源基础设施来看, 长株潭地区能源较贫乏, 而该区是湖南工业最集中的地区, 能耗居该省前几位的企业均在此区, 因此能源缺口大, 尤其是电力不足。

三、促进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发展的相应建议

(一) 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市场的主体企业则在利润最大化的引导下, 根据市场的变化组织生产、销售。

1. 转变政府职能, 减少经济干预

地方政府应对政府职能进行合理定位, 使政府真正从管理走向服务, 从全能政府走向有限政府。长株潭市场机制不够完善, 需要政府之间的协调来促进和引导统一市场的形成。干预经济职能的弱化, 政府也随之失去了设置壁垒、分割市场的权利。但这里的缩小权利并不等于放任不管, 在这个问题上政府应把握好度, 对于宏观经济的调节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还应合理规划产业结构, 防止产业趋同现发生。

2. 创造制度环境, 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当政府把经济活动的主导权交给企业, 企业自然会超越地方边界, 更自由地寻找最为必需、最为合适的资源。政府的作用应是跨区域创造统一的制度环境, 减少企业跨市区从事经济活动的障碍, 降低企业跨市区运营的成本, 以实现市区际的区域合作中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目标。

(二) 促进长株潭城市群政府协调合作

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区划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二者的边界冲突上, 有形的行政区边界势必约束无形的经济区的发展。长株潭地区由3个行政区组成, 每个行政区为各自所管辖地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因此, 长株潭城市群政府协调模式的构建, 应坚持互动合作的原则。互动合作原则要求地方政府通过合作、协调机制的作用, 同时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并吸纳第三部门参与协调工作, 通过省级部门组建协调委员会对整体进行宏观调控, 使区域合作协调具有现实意义。

(三) 局部调整长株潭三市的行政区划

百年映像:北京区划变迁 篇7

历史上,北京的区划调整错综复杂,诸如名称更改、郡县置废、级别升降、治所迁移、隶属变化、边界调整等等,每个朝代都有发生。

到了近代,尤其是民国时期,区划也进行了多次调整。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北京仍为京师,辖20县,其中大兴、宛平、良乡、房山、通县、顺义、平谷、密云、怀柔、昌平等10县及三河县北部均在北京市境。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改北京为北平,设北平特别市,直属国民政府行政院。1930年,北平特别市降为北平市,改属河北省。在解放战争时期,北平地区出现了国民党政府统属的省、市、县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些人民民主政权并存的局面。

新中国成立前后,为了适应新生政权建设的需要,北京的行政区划多次调整。

1949年6月,经华北人民政府批准,调整为28个区,按序号分称第一区至第二十八区。7月,又进一步调整合并,东郊原十四区并入十三区,南郊原十五区和二十三区合并为十四区,西南郊原十六区南部和二十五区合并为十五区,西郊原十七区、十八区及十六区北部合并为十六区,北郊原十九区和二十区合并为十七区,南郊原二十四区划归大兴县,从而形成北平市领20个区的建制。

1950年4月,北京市辖区由20个区调整合并为16个区。1952年成为区划调整的一个标志,区名进行了更改,同时郊区的管辖范围开始扩大。如第一区更名东单区,第七区更名崇文区;同年7月,将河北宛平县及房山、良乡二县的部分行政区域划归北京市。

1956年3月9日,将河北省昌平县(高丽营除外)划归北京市,改设昌平区,又将河北省通县所属金盏、孙河、上新堡、崔各庄、长店、前苇沟、北皋7个乡划归北京市东郊区。

1957年9月30日和12月4日,将河北省大兴县的新建乡和河北省顺义县内中央机场区和进场公路,先后划归北京市。

1958年成为北京市区划调整的关键一年,基本上奠定了今北京市的行政区域范围和轮廓界线。

在郊区,1958年3月,将河北省通县、顺义、大兴、良乡、房山5县及通州市划归北京市。10月20日,将河北省平谷、密云、怀柔、延庆4县划归北京市。

在城区,撤销前门区,其行政区域分别并入崇文、宣武二区。撤销石景山区,其行政区域并入丰台区;撤销东单区、东四区,合并设立东城区;撤销西单区、西四区,合并设立西城区。

至此,北京市辖有东城、西城、崇文、宣武、朝阳、丰台、海淀、门头沟、通州、大兴、周口店、昌平、顺义等13个区和平谷、密云、怀柔、延庆四县。

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新的形势需要,1980年 10月,设立燕山区,同时撤销石油化工区办事处,北京市又增加一个区,共辖10区9县。

1986年11月11日国务院批准,同时撤销房山县和燕山区,合并设立房山区,北京市辖9区8县。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通州、顺义、平谷等县先后升为区。

到2002年,北京市辖东城、西城、崇文、宣武、朝阳、丰台、海淀、石景山、门头沟、房山、通州、顺义、昌平、大兴、怀柔、平谷共16个区,另有密云、延庆两县。

随着首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行行政区划对首都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上海、天津、重庆等许多地方都开展了行政区划调整。

省域主体功能区划方法初探 篇8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 现有开发密度 资源环境承载力 发展潜力

一、引言

未来20年,是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由于区域之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差异较大,客观上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更有针对性、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政策和绩效评价体系。所谓主体功能区界定为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状况,确定的具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類型的空间单元。省域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空间单元和行政组织单元,探讨其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方法,对于区域发展和空间规划都有重大的意义。

二、省域主体功能区划的指导原则

推进形成省域主体功能区,不仅要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丰富发展内涵,坚持集约利用资源、统筹区域发展,局部服从全局,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等基本原则,还需要从基本省情出发,确定合适的区划单元,适度突破行政区限制。

(一) 以县级单位为省域主体功能区划的基本单元

对于一个省份来讲,以市为基本单元进行划分,空间过大,无法体现划分主体功能区的基本目的。如果以乡镇为基本单元进行划分,由于乡镇政府拥有的权限、职能、手段相对较少,特别是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非常有限,制定主体功能区划及分类政策的实施难以保障。因此,从主体功能区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方面看,省域主体功能区划应选择以县级单位为基本单元,对于自然条件差异较大的地区,则可以以乡镇作为基本划分单元。

市区由于其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较大,资源环境承压系数较高,不再按照区边界进行划分,可归类为优化开发地区。原则上基本农田、矿产资源丰富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地区确定为限制开发地区,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确定为禁止开发地区。

(二)适度突破行政区

我国地区经济是一个以行政区为主导的经济体系,长期以来形成的行政分割在短时期内很难消除。在实际操作中,跨行政区划分主体功能区存在如何实施和依靠谁来实施配套政策的问题。因此,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要依托现有的行政区划,照顾到现有的行政区边界。在一些局部区域,特别是重要交通线、联系紧密产业区域、大江大河流域等地区,可以适度打破行政区界限,构建跨行政区的主体功能区,从总体上保障主体功能区的顺利实施。

三、主体功能区划的指标体系设计

(一) 指标体系

确立主体功能区划的标准需要构建一套简明实用的指标体系作为支撑。指标的选择除遵循共同原则(如科学性、可操作性、层次性、完备性和动态性原则)外,还要充分考虑区域与受载体之间的互动反馈方式等因素。可以选择能够表示现有开发密度和强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潜力等方面的代表性指标,设计三类指标体系:1.现有开发密度指标。包括单位面积人口密度、单位国土面积生产总值、建设用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等。其值越高,表明该区域开发密度越大。2.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反映资源环境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程度,包括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大气环境的净化能力、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森林覆盖率、生态环境敏感性、生物多样性指数等。3.发展潜力指标。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状况、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开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等。

(二)指标权重的处理方法

指标权重设定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综合评价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的评价属于多属性综合评价,各指标的权重应反映其在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指标权重的确定通常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头脑风暴法。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也可以利用SPSS软件的主成分分析功能获得显著的部分因子。采用头脑风暴法由政府、高校等各方面的专家赋值后进行相关处理得到各指标的权重。两种方法相互参照,所得的结果会更准确。

(三)理想值和参照值的处理方法

在计算方法上,资源环境承载状况同理想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偏差值作为定量描述区域承载状况的基础,相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评价模型也需要借助实际值和理想值(或者参照值)的比值来描述区域相对承载状况和发展潜力的大小。因此,确定不同时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的理想状态值显得十分重要。通常采用问卷调查法征集有关专家、学者和政府决策者的意见,并转化为相关的定量化数据;或者利用现有的一些国际或国内标准来确定不同时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的理想状态,也可利用区域条件相近,但更接近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区域作为参考标准。同时省域主体功能区划各项理想值的确定,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参照国家确定的标准,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适度调整。

四、省域主体功能区划的评价方法

(一)现有开发密度评价

指标数量过多,层次过繁,必然会带来相互间交叉和准确性下降,所以仅选择最能反映现有开发密度的代表性指标,如人口、国土面积、生产总值等指标,计算单位国土生产总值和单位国土人口数量等指标,确定各空间单元现有的开发状况,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技术反映在空间上。如现有开发密度用单位国土人口数量来反映,依据数值分布特点确定一个临界值,将其划分为开发密度较高和不高两类地区,采用ArcGis软件的地图可视化功能,透视出单位国土人口数量在各空间单元的分布,以反映各空间单元现有开发程度。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自然生态环境不受危害并维系良好生态系统前提下,特定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所能承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它反映了资源环境同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相互匹配与适应的关系。资源环境承载力除受区域资源环境本身状况制约外,还受区域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点、科技水平、人口数量与素质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在某一阶段又具有相对稳定性,可作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并可定量地揭示区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尝试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但这些研究的成果大多侧重于对某些单种重要资源的承载力研究。而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的研究成果仍然比较少。主体功能区划是一项相对具体的工作,定量描述方法必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借鉴毛汉英等提出的“状态空间法”和张正栋提出的“相对承载力” 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主体功能区划的特点,提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方法。

1.状态空间评价法

省域主体功能区划利用状态空间法来有效地对基本单元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即利用状态空间中的原点同系统状态点所构成的矢量模数表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 并由此得出其数学达式为:

式中RCC为资源环境承载力值,|M|为代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有向矢量的模数,Xir为区域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处于理想状态时在状态空间中的坐标值(i=1,2,3)。如考虑到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各要素对资源环境承载力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状态轴的权重也不一样,当考虑到状态轴的权时,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wi为各主成分因子对方差的解释率。

由于现实的区域承载状况同状态空间中理想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并不完全吻合,其偏差值可作为定量描述区域承载状况的依据。区域承载状况的计算公式为:

RCS=RCCⅹCOSθ

式中,RCS为现实区域承载状况,RCC为资源环境承载力,θ为现实区域承载状况矢量与该资源环境承载体组合状态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矢量之间的夹角。根据矢量夹角公式可得:

Xia和Xib分別代表顶点在状态空间中的坐标值,3为维数。

比较|RCS|与|RCC|的值,确定区域承载能力:如果|RCS|>|RCC|×150%,则承载能力很弱;如|RCS|>|RCC|,则承载能力较弱;如|RCS= RCC|,则承载能力减弱;如|RCS|<|RCC|,则承载能力较强。

2.相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法

空间状态法虽然能够对主体功能区划基本单元的承载力进行定量描述,但是无法揭示该区域与其他区域相比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所以引进相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根据全国的标准,选择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区域或者认为资源环境承载量相对合理的省区作为参照区,根据参照区各种资源的人均拥有量或消费量、研究区域的资源存量,计算出研究区域的各类相对资源承载力,赋予权重后,得出空间单元的相对资源环境承载量。这种方法也可以直接选取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划的标准作为参照值,划分依据和全国标准保持一致,更加有利于贯彻落实各项配套政策。如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Ic=Qp /Q1

Cy=Ic×Qy

其中: Cy 表示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Ic表示土地资源承载指数,Qy表示研究区耕地面积,Qp表示参照区人口数量,Q1 表示参照区耕地面积。

以此计算水资源、矿产资源、环境容量、资源消耗量等各项承载力指标,按照指标赋值的方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在得出综合资源承载力的基础上,通过与实际资源承载人口的比较,获取该地区相对于参照区域的承载状态,包括四种类型:①承载能力很弱:实际资源承载人口( P ) 大于综合资源承载力(Cs)×150%,亦即:P-Cs×150%>0;②承载能力较弱:实际资源承载人口(P) 大于综合资源承载力(Cs) ,亦即:P-Cs>0;③承载能力减弱:实际资源承载人口(P) 等于综合资源承载力(Cs),亦即:P-Cs=0;④承载能力较强状态:实际资源承载人口(P) 小于综合资源承载力(Cs),亦即P-Cs<0。

(三) 发展潜力评价

区域发展潜力是指区域复合系统在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其支撑体系所具有的潜在能力。它的大小既受资源条件、区位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文环境的影响,也与国家政策取向、战略选择密切相关。

发展潜力的评价需要考虑时间的因素,不同地区不同时点的发展状况可能差异很大,同一地区不同时点的发展

状况也存在差异。对某一空间单元进行发展潜力评价和估算,建立发展潜力评价模型如下:

其中,ri表示单项指标的实际值,Ri表示单项指标的标准值,Pi表示单项指标的权重系数;Z表示区域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值,n为选定的单项指标总数。

如果Z>2,则发展潜力较大;Z>1,发展潜力很大;0.5

(四) 综合分析评价

在明确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对各基本单元的现有开发密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进行分析评价,然后再综合三个维度的状况,对拟划分地区进行功能定位(下表)。

五、结语

推进形成和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划,可以优化区域空间结构,规范开发秩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划分主体功能区,不仅需要考虑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地质地貌、生态敏感、环境、历史文化遗迹等本地实际,充分考虑城镇、交通、经济、收入、公共设施等发展因素,而且还要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计量模型等技术方法和手段,才可能形成一套规范科学的划分主体功能区的方法和技术规范。

[参考文献]

[1]毛汉英,余丹林. 资源环境承载力定量研究方法探讨[J]. 地球科学进展, 2001,(4).

[2]张正栋. 珠江流域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经济地理, 2004,(6).

上一篇:工商行政管理法律知识问答 第六部分 直销监督管理《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直销员业务培训管理办法下一篇:英语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