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感性

2024-07-03

理性与感性(精选12篇)

理性与感性 篇1

教师认真备课、精美的板书素来会打动听众, 但也会产生一些问题:老师大多会要求学生进行段落划分并提炼文章梗概, 课堂的问题设计多来自课标要求, 老师会对自认为的难点进行剖析解释, 热衷于总结文章主旨。通过以上问题, 我们很容易看出, 老师把有血有肉的文章剥离到只剩下骨架, 但这种文章结构是多处适用的千篇一律, 以致一堂课到结束, 学生仍没有深入品味文章的精髓, 这样的课堂设计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教师应该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让学生独立思考与感悟。一位老师教学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把近半节课的时间都安排给了学生阅读, 独立的朗读、全班的朗诵、一人朗诵、全班默读, 这样, 在学生诵读了文章数遍之后, 老师请学生就一段、一部分或整篇谈谈自己的感受, 或者带领全班进行品读, 可从字词欣赏、感情表达或诗意写作等不同角度谈谈自己欣赏所选片段的原因。全班学生在这种没有约束的语言环境中全都参与到了课堂中, 他们对同一段内容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阐述方式进行了颇为丰富的赏析, 学生讲出了太多我们没有顾及的层面。这样的参与度和对课本的多维度分析让在座的听课教师惊讶动容。我们意识到, 老师对学生的表述并不作对错的评价或者进行修改或扩充, 学生表述得更自由大胆, 也激起了其他学生补充的热情。一堂课就在热烈的氛围中到了尾声, 学生似乎把这篇文章研究透彻了, 挖掘的深度超出了老师的预期、收到了意料之外的效果。

学生阅读是自己的事情, 老师不可替代这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以自己思想解码文字和作者思想, 他们会得出属于他们这一年龄段的对文章的理解, 从而将其中的感悟保存在他们的潜意识中, 这样的学习过程是老师孜孜研究教材和辅导书后强力灌输给学生相关概念所无法企及的。

老师在引导学生剖析文章时, 会挑出老师认为的或教材要求的重点甚至由课本引申出的考试要点进行详细讲解, 但这往往忽略了学习语文的最初目的:品析美文、触及灵魂。

在课堂伊始, 教师喜欢分析文章结构以此指导写作, 然后围绕文本中心要求学生挑出段落佐证作者思想, 最后由学生总结文章中心, 一堂课就这么以死板的节奏结束了, 但往往忽略了文章有血有肉的最精华所在。至此, 论文的写作似乎陷入了死循环———在逻辑上又会引出学生自主阅读的重要性。这里我想说的不仅是学生阅读, 还有老师教学过于注重骨架的弊病。

语文和数学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 就在于数学的知识点是相当明确的, 数学学习的过程也就是知识点的掌握、各项技能的形成过程, 而语文学科的学习并非是为了掌握每篇课文的知识点, 课文仅仅是案例而已, 语文学习是阅读、感悟、欣赏的过程。传统的阅读教学习惯或将课文中蕴含的知识点从文本中剥离出来, 进行各个击破式的繁琐分析, 或者将知识物化为试卷, 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 完全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把语文课上得等同于理性居主导地位的数学课。

我并不是反对语文课堂的理性, 在为了高考备战的时候, 整堂课都在讲授和练习答题技巧。但是语文卷子不是有了技巧就能答好的, 很多的阅读和赏析考查的是学生的语文素养, 而修养的养成在于平时, 这是大家都认可的。我呼吁回归人文性课堂、回归辩证性阅读与思考。

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 老师要教会学生带着猜测、期待的心理和批判的精神去阅读、评价作品。遇到疑难时, 要善于提出假设;产生分歧时, 要敢于进行再创作;发现空白时, 要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审视、填补。将语言文字训练与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有机结合。

我们呼唤语文课堂中理性上的感性。学生处于可塑性最强的年纪, 语文也应该是一个欣赏美、感悟世界的渠道。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文学气质, 让学生在以后的道路上走远时会有独到的眼光和宽阔的胸怀, 以温情回眸历史, 感悟现在。我们希望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 可以自由地阅读、发问, 走进作者, 走进文章, 品味一种超现实的精神。这便是我们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并投诸教学的极大成功。将课堂还给学生不难, 但在这种新形态的教学中做好引导却不容易, 这对老师是一个挑战, 所以希望老师充实自己, 先把自己打造成有人文性感悟、有诗人气质的文学欣赏者。高层次的领悟需要先放下身段阅读品味, 我们号召广大教师在教授给学生知识的同时, 广纳前辈思想精髓, 积极阅读学习, 那么我们所期望的人文语文课堂指日可待。

摘要:在各类辅导书都在尽心竭力总结学习方法的大环境下, 教师理性地剖析了语文的阅读写作方法, 甚至用高考的名义框住了学生的答题方法。这无可厚非, 但在语文课堂上仍充斥枯燥的条理分析和技巧训练, 语文的人文性得不到体现。本文在批判这一现状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感性地阅读, 理性地思考。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感性,理性,人文性

理性与感性 篇2

感性的女人和理性的女人,男人一般更看好前者,尤其希望有一个感性的情人或红颜知己。但身为女人,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如何取舍、如何把握,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你一生的幸福。

女人首先应该是感性的,女人缺少感性寡淡无味。女人之所以吸引人,也就在于女人的柔与弱,妩与媚。因为感性,女人更娇媚,更可爱。

男人如山,女人似水。山总是避不开水的缠绵,挡不住思念的萦绕;水总是离不开山的守护,按捺不住向往的热情。没有山,水便失去了灵性;没有水,山便失去其精魂。恬静的水因为山的呵护方显妩媚;巍峨的山因为水的缠绕更富柔情。男人常常是理性的,这才引起女人苦苦思索,吸引女人对男人的景仰;而女人常常是感性的,这才使得男人琢磨不透,引起男人对女人的追求。感性的女人容易把男人作为终生依靠,失去爱情便失去一切。柔弱无助,用温柔和眼泪赢得怜爱,通过征服男人而征服世界;理性的女人知道世界上最靠得住的是自己,失去爱情时会难过,但却明白悲伤无法挽留失去的爱,该离开的始终会离开。既不去征服男人也不去征服世界,只是坚强的生活,继续走自己的路。

感性的女人注重仪容,刻意打扮,粉面红唇,万种风情,总有一种朦胧的美吸引男人想去探其究竟;理性的女人素面朝天,注重内涵,鲜有妩媚,总透出一种精明强干让男人敬而远之;感性的女人有爱就是天堂,她的小鸟依人让男人充满自信和激情。感性的女人懂得不必处处表现坚强,会用柔弱给感性一点空间,营造一个水做的女人,适时巧妙的用眼泪赚足男人的怜惜!她可以让男人充分表现自己,让男人更像男人;理性的女人在爱的天堂里还会寻觅,她的精明清醒让男人不再强大,不再自信。面对一个充满理性和自信的女人,男人往往很迷茫,不敢去怜惜,也不知应怎样去怜爱。

感性的女人为情感而痴迷,有雨就浪漫、有阳光就灿烂。为一份小礼物而雀跃,为甜言蜜语而陶醉,你对她的一点点好,她都会感动。给她一点感动,她就是最温顺的小女人;理性的女人会思辨感情的真假,会为一份小礼物开心,也为甜言蜜语快乐,但更会提醒自己别太天真。

感性的女人遇到挫折怨天尤人,埋怨命运不公,把脱离苦海,远离不幸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理性的女人会在哭过后深思,懂得生活不相信眼泪,在挫折中坚强成熟起来,依靠自己走出困境。

感性的女人是敏感的精灵,因为她在用心感受这个世界;通过你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就能洞察你的心意。加 之,她的真诚,纯朴,柔情,她就是善解人意的尤物,有几个男人不为她神魂颠倒?

感性的女人是有情调的,她可以把连绵细雨读成诗,可以把漫天风雪描成画;她会为花开而欣喜,为花谢而落泪;为月圆而陶醉,为月缺而伤感。因此,她总有点淡淡的忧郁。正是这点忧郁赋予了她特殊的迷人韵味。

感性的女人是透明的,纯净的,她们会在高兴时开心的笑,悲伤时痛快的哭,她们的爱恨悲喜等常常会写在脸上,而不是深埋于心底,所以她们不会真正意义上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世上如果没有了感性的女人,一定会比没有了理性的男人更糟。天空将不再下雨,窗外将不再有雨打芭蕉的美妙,生活将不再多姿多彩,世界只有精明算计。但是,一个只有感性的女人虽然可爱,但算不上好女人。因为生活是现实的,是需要理性的。只有感性的女人,往往容易流于平庸,容易成为悲剧性人物。真正的好女人应该感性、理性兼具,感性中不乏理性。

一个真正能够理性的女人,首先是知识的女性。知识越多,越容易最大程度上学会理性的生存。但是,一个只有理性或者说过于理性的女人反而容易走向一种极端,少了女性 应有的某些特质,一个总是习惯于理性思维的女人,更容易患得患失,处心积虑。所以,这样的女人,可能是女强人,但却不知不觉少了些女人味;还可能成为某种不可理喻的女人,比如乖张,尖刻,过分的自私,成了俗不可耐的人。因此,理性也需要适度把握,不要走入极端。

理性的做人做事,本该是一种素养。但是,作为女人,只会理性的生存生活,也未尝不是一种悲哀。女人,首先应该是个纯粹的女人,具备阴、柔的特质。女人是和风、是细雨、是温火。所以一个真正的女人,应该是感性理性并存、且感性多于理性的。感性可以使女人的种种特质彰显,使女人有十足的女人味。感性的女人可以想哭便哭想闹便闹想撒娇便撒娇,可以哭得梨花带雨让人心生怜爱,可以闹得鸡飞狗跳让人无可奈何,可以想撒娇便撒娇给你来个胡搅蛮缠让你哭笑不得。但这一切都要把握好“度”,像糖甜而不腻、如盐味而不咸,聪颖灵动善解人意,让爱你的人正好可以宠你疼你迁就你容忍你而不烦你躲你。而理性则可以让女人更加聪明智慧,给十足的女人味锦上添花。理性的女人应该能够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的判断,果断的决择。在必要的时候宽容,适度坚持或者舍弃一些东西。

在感性与理性之间 篇3

关键词:西方法律思想史;法律思想;法哲学;法理学

如果将苏格拉底作为梳理西方法律思想史的起点,那么西方法律思想的发展已然经历了2500多年。在这段漫长的历史长河间,涌现出了一大批的法学学派。在这些纷繁复杂的学派及学说之间是否有着贯穿始终的指导思想,亦或有着某些基本的理论基础呢?本文试图拭去覆盖在西方法律思想那神秘的面纱,为读者揭示西方法律思想中最直白却又最恒久深刻的东西。

一、两难的抉择——感性或是理性

法律是理性的还是感性的?当面对这样一个二选一的问题时,或许大部分人的回答是理性。法律固然是理性的,但同时法律也是感性的,在理性与感性之间的来回切换,或许才是法律的本来面目。

法律思想的形成总是基于一定有逻辑、有推理的论证体系,但这并不等于有推理、有逻辑的法律思想没有感性的成分。法律思想中的理性思想、感性思想之间最重要的区别点并不在此,而在于他们对法律进行评述时有无将“人”这样的因素置入。感性的法律思想在对法律进行考量时则将人的因素放入,他们认为法律与人类社会不可分离,法律与人有着内在的价值联结。而理性的法律思想在对法律进行考量时不将与人相关的因素置入,他们认为法律与人类社会是有着区分的。由此,西方法律思想形成了两大区域——感性与理性。

二、感性法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古希腊古罗马法律思想的奠基

古希腊是西方文化的发祥地,在这里诞生了以朴素自然法观念为主的多元法律思想,虽然这种自然法观念尚处于朴素的和不系统的状态,古罗马是继希腊文明后又一个影响着西方乃至世界的文明。虽然古罗马在思想理论没有很大的突破,但是其创造了第一个最为系统的法律体系,可以说古罗马的法律是古希腊自然法观念的实际运用。

古希腊古罗马法律思想中的自然法观念是感性法律思想的起源,其为之后产生的自然法学提供了理论基础。正如前文所述,任何一种法律思想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及推演过程,不能把这些作为感性或理性的判断标准,否则会陷入所有法律思想都是理性的误区。

(二)古典自然法学的发展

古典自然法学是在批判中世纪神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总特点是以人文主义或人道主义为基础,开始用“人的眼光”来观察法律问题。这种人道主义是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主张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享有不可剥夺的自然权利,认为国家和法律是通过社会契约产生的。

古典自然法学是对古希腊古罗马法律思想的发展,也是对感性法律思想再延伸。在古典自然法学这里,人的因素得到了大大加强,甚至产生了人本主义的思想。古典自然法学也使得早期碎片化的自然法思想在这一阶段得到了系统的梳理与构建,为自然法思想的盛行打下了理论基础。

(三)现代自然法学的重塑

古典自然法在19世纪初逐渐遭到质疑并步入低谷。但是在19世纪初,对自然法学的研究又重新兴起,现代法学学者纷纷对自然法的观念或自然法学关注的某些问题作了新的探索。

现代自然法学在吸收借鉴现代法学理论的基础上对古典自然法学进行了重塑,但其感性法律思想的精神内核并没有改变,也正是因为如此,现代自然法学对古典自然法学一经改造便能又风靡一时。基于人类及人类社会本身的法律思想贴近人们,易于理解,能使人产生共鸣,这也正是感性法律思想的魅力所在。

三、理性法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注释法学的奠基

十一世纪之后,随着欧洲封建制度的逐渐确立,原有的以调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特点的日耳曼习惯法已经不足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能够适应商品经济的罗马法便顺其自然地进入了统治者的视野。因为当时对法律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搜集整理和诠释罗马法条文,故被称为注释法学。注释法学的诞生使得对《国法大全》的研究成为一门科学,帮助人们了解和熟悉罗马法,为罗马法的复兴和运用奠定了基础。注释法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梳理、注解罗马法,并没有涉及到对罗马法的价值评价甚至是在此基础上重构一套法律体系,因此,注释法学可以说是理性法律思想的滥觞。

(二)早期分析法学的发展

早期分析法学指的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下半叶左右诞生的实证主义法学思想。早期分析法学只研究国家制定法的形式,不研究法律的内容或价值,其研究的方法主要是实证方法,即其认为的语义分析和逻辑分析的方法。

在注释法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早期分析法学进一步增加了法律思想中理性的“基因成分”。如果说注释法学因时代背景或者研究力量的局限只能对罗马法进行注释,那么到了早期分析法学这一阶段,则是研究者主动地将人的因素排除出法律研究对象。早期分析法学认为在研究法律的时候“法律应该是什么”与“法律是什么”必须严格区分,而分析法学的任务就是研究“法律是什么”。因此,关于人的价值因素以及社会因素都被分析法学排除在外,也正如此,理性法律思想在这里得到了增强。

(三)现代分析法学的创新

现代分析法学是指20世纪为回应其他学派的批判,在吸收西方的哲学新思潮的基础上新产生的各种分析实证主义法学思潮。现代分析法学一方面继承和坚持了奥斯丁以来的分析法学的基本传统;另一方面,在对法律的本质、结构等具体论述上又修改了早期分析法学的许多观点,使法律成为一个动态和复杂体系。

现代分析法学在对早期分析法学进行创新之后,并没有跳脱出早期分析法学的范畴,同样延续之前的精神将社会、价值等有关于“人”的因素排除在外。通过学者們与时俱进地创新,理性的法律精神在这一阶段得以保存下来,并继续影响之后的法律思想的发展。

浅析钢琴即兴伴奏的理性与感性 篇4

钢琴即兴伴奏是指在只有旋律而没有伴奏的前提下, 为歌曲进行伴奏的情况。即兴伴奏在音乐教学活动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是一项应用广泛、必须掌握的技能。

对于钢琴弹奏者来说, 即兴伴奏的要求相对较高, 需要演奏者对音乐的感知度很强, 对于正在播放的旋律要在较短时间内做出准确的辨别, 并能快速地弹奏出正确的伴奏旋律, 从而使得乐曲更加完整、立体、艺术化、完美化。 但想达到这种即兴伴奏的高标准, 对于演奏者的艺术培养有着极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演奏者除了掌握熟练的钢琴弹奏技巧外, 还要对艺术、音乐等有较深的认知, 并有浓厚的兴趣和参与度。钢琴演奏者需要具备多项艺术素养:钢琴弹奏基本技巧、声乐、乐理基本知识, 声学、配乐、配器等知识。 显而易见的是, 这些知识学习的程度、好坏对于即兴伴奏的影响是很大的, 直接影响的是即兴伴奏的效果和创造力。其中作曲技巧相关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 因为即兴伴奏本身就是一项运用作曲技巧进行创作的学科。钢琴即兴伴奏要将旋律和伴奏有机地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完美地呈现演奏的全过程。

二、对钢琴即兴伴奏中的理性认知

钢琴伴奏艺术是众多艺术家在不断的摸索中通过长时间的实践产生的。从中世纪的数字低音到十八世纪莫扎特的歌剧, 甚至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歌曲, 钢琴旋律和伴奏密不可分, 是不可单独存在的。

很多人对于钢琴伴奏有认知上的误区, 认为钢琴即兴伴奏只是人们用于娱乐的产物, 是钢琴旋律的附属品, 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在整个乐曲中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这种误解会对演奏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钢琴即兴伴奏作为一门综合类学科, 对于伴奏者的艺术要求有着很严格的标准, 需要演奏者有极高的音乐素养, 可以短时间内对旋律进行辨别和认知, 融合自身的学识和理解进行再创作的全过程, 这一技能的掌握需要很长时间的培养。不难看出, 钢琴即兴伴奏并不是随性表演, 对演奏者的钢琴技巧和对声乐效果的理解要了然于胸, 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旋律进行深度理解和组合, 通过钢琴键表达出来, 但是这只是对钢琴伴奏者最基本的要求, 想要达到较高的层次,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学习, 而在此基础上需要伴奏者遵循一个重要原则——“理”。

“理”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在学习过程中, 要有相应的理论指导, 不能一开始就盲目地实践, 要学会去欣赏音乐、分析音乐结构。在演奏过程中去感知曲作者的创作氛围和表达的情绪, 接下来需要运用作曲的理论知识对乐曲进行结构、 伴奏及和声等的解析, 这两项基础技能的掌握对于即兴伴奏中技能的提升、乐曲演奏的和谐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如果在学习过程中不注重理性的指导和理论知识的掌握, 就会出现伴奏处理粗糙、曲调不和谐等情况。

此外, 钢琴演奏曲的研究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有重要意义。例如对一些钢琴初学者, 就要为他们选取一些难度较低、容易理解的乐曲, 这样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弹奏经验, 锻炼他们的伴奏手法和技巧。同时还要进行长时间的练习和积累, 学以致用, 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融会贯通。

三、钢琴即兴伴奏中的感性感情

每一位曲作者在创作时都赋予了音乐作品丰富的情感和充沛的情绪, 这种情绪或是表达曲作者自身的情感, 或是为了调动听众的情绪, 所要表达的情感不尽相同, 形式也千变万化, 但是对于演奏者来说, 当他们的技巧达到一定程度后, 对情感的把握和表达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了演奏者的音乐欣赏力, 如果没有情感地去完成即兴伴奏, 忽略其音乐想要表达的内涵, 那么呈现的伴奏曲会显得生硬, 缺乏情感的交流和互动, 没有灵性和活力, 这样的作品无法为人们带来很好的感官享受。

在笔者看来, 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必须将理性化的学习指导和投入感情的伴奏有机结合, 二者密不可分, 这既是人们逻辑规划下开展的活动, 也是完美表达和抒发艺术情感的方式。想要提高钢琴即兴伴奏的艺术水平, 达到完美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就要充分地理解钢琴即兴伴奏的内涵, 了解其真谛, 用理性、分析的思维和感性、情感的投入去指导即兴伴奏的完成, 同时也要提高教授者和学习者的能力, 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即兴伴奏的水平和艺术修养。

四、结语

即兴伴奏是一种演奏的技巧, 想要提高能力就需要长期的培养和积累。理论知识与技巧的培养可以大大提高即兴伴奏中对作品形象和情绪的表达, 而在弹奏过程中对情感的投入和表达又能促进创作的激情和创新, 激发自我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王在畅.谈投入状态对感悟钢琴即兴伴奏的内在潜能作用[J].电影文学, 2007 (10) .

[2]余小信.钢琴即兴伴奏教学法实验报告[J].中国音乐, 2009 (2) .

感性与理性的杂文随笔 篇5

红尘的文字不多,但是强烈触动了我的内心,当我读到这些文字,真的非常感动,因为好像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人对我说过这样的话,没有人考虑过我的真正喜好,因为我总是太多的考虑别人,把自己放在最后,自己都常常感觉到内心受了委屈和正在忍让,而这诸多的忍让,似乎并没有换来对等的、甚至是丝毫的他人为我的一点点考虑和赞美,也许是身边的人不善于表达,或者是因为我太容易忘却。当红尘给我选定从陈圆圆莲花寺购得的星月菩提,我因此而完成习作《陈圆圆的优雅》,赞颂英雄美女的完美爱情,是圆圆的转身和隐退,成全了她一生最美好的情感和优雅的一生。红尘给予评价:分析理性,行文优雅从容。是的,我的确开始了理性的思考,尽管我很想感性的生活。红尘最擅长的是给母亲剪脚趾甲和掏耳朵,他说: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男人,有责任和担当,他有好的厨艺,他有艺术品位,他常常与大自然的对话……都颇打动人心,但必须理性面对,就像陈圆圆的优雅转身。有这样一个不曾见面、不为聊天,经历和见识都很丰富的老师、朋友,应该也是很惬意的事情,人生不必完全感性,理性更显从容优雅,“灵性修养”方能超越身心的障碍,我想他是懂的。

沙洲

物价上涨之感性与理性 篇6

有人无动于衷,有人惴惴不安,因为不同阶层的人对粮油价格上涨的感知度是不一样的。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粮油价格上涨往往有复杂的市场因素,无论它是不是“恢复性上涨”。若是真正的“恢复性上涨”,那么在这个“利弊循环”中,农民就会从粮价上涨中得到实惠,不再是“谷贱伤农”之类。而相比于粮油的“显性涨价”,其实更厉害的是上学、治病、购房等方面的“隐性涨价”。有学者从积极的层面估计:“无论从政策上还是市场作用的自然周期性来看,物价都还要上涨。这种上涨是经济开始走向复苏、走向新一轮繁荣的一个重要象征,所以并不是一个可怕的事情。”或许,由是观之,我国进入“高成本时代”不是不可能。但学者的理性与百姓的感性往往不一定“同步”。早在去年年初,中国政府网一项调查就表明,本年度百姓最关心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中,“物价水平”就进入了前10位,可见普通百姓是希望物价波动不要太大的。

在经济层面,我们要预防“物价上涨的多米诺效应”诱发通货膨胀;在社会层面,我们要努力减少城市穷困阶层的“出血”,这就需要政府及时出手,用看得见的手予以调节。

好在政府的行动还是比较迅速的。比如,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就紧急发文,发挥临时存储粮对市场的调节作用,以临时存储粮的销售来稳定粮价、干预上涨。上海也决定增购4万吨食用油,以平抑食用油价格。还有地方政府早在若干年前就建立了“弥补机制”:当粮油涨价对困难群体有明显影响的时候,直接发出补贴。

刍议声乐学习中的感性与理性思维 篇7

一、丰富情感, 提高各种情绪的记忆

人们常说, “艺术来源于生活”, 丰富的情感来源于丰富的生活体验。“声情并茂”的演唱是声乐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词作家及作曲家创作一首声乐作品都有自己表达某种情绪、情感内容的企图。好的歌唱者应该根据歌曲内容恰如其分地表达其“喜、怒、哀、乐、悲、恐、惊”等复杂的情感。这些丰富的情感是我们表达声乐艺术作品的情感基础。这就要求学习者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并积累起丰富情感体验, 形成对这些情感的情绪记忆。只有积累起丰富的情绪记忆, 歌唱的表现才会动人, 才会让自己感动的同时感动听众, 形成情感上的互动和共鸣。

二、培养对声音状态敏锐的听觉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一副能区分声音好坏的灵敏耳朵是能不能学好声乐的关键。在声乐演唱中, 各种唱法的特点一定要在大脑里有明确的声音概念。如果是美声唱法, 就必须建立起其声音概念是圆润的, 明亮的、结实的、柔和的、纯净的。这些声音形象的认识, 可以通过听中外歌唱家的音像资料或音乐会而获得。没有好的听觉能力是不可能对声音及嗓音问题有正确的判断, 也不可能对声乐中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调整。经过训练出来的耳朵能够对人声各种细微的变化表现得异常敏感, 对歌唱发出声音的明亮与暗淡、紧张与松弛、连贯与稳定、结实与松散、僵硬与流动等细腻的变化尤其具备明察秋毫的分辨能力。没有这种能力, 学习声乐就不会得到较大的提高, 学习声乐的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

三、培养对各种风格流派声乐作品敏锐的听觉习惯

要想演唱好一首声乐作品, 必须对作品的韵味有较为准确的把握。一名优秀的声乐学习者, 应该具有驾驭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流派声乐作品的能力。我们很难想象一名从没有听过中国京剧的“老外”能把京剧唱得有板有眼、惟妙惟肖, 我们也很难想象一名从没有听过意大利歌剧咏叹调的人能把歌剧的韵味表达得淋漓尽致、准确到位。因此对各种风格流派的作品必须大量地听, 在大脑中形成风格作品的文化、审美、语言、味道的感觉认识, 对不同唱法之间的异同就能够有形象鲜明的声音概念。只有让学习者不断地接受这种“熏陶”, 才会在耳朵里留下起丰富的听觉积累, 才会真正提高学习者感受音乐作品感情的能力, 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理性思维主要指的是人的理性认识能力, 包括认知、记忆、判断、推理等内容和要素。在声乐演唱中, 音乐的记忆能力、音乐结构的分析能力以及声乐相关理论的学习能力等都是理性认识能力的体现。在歌唱中, 仅有感情和激情是远远不够的, 它还需要理智的心理。

1、歌唱状态的理性

有歌唱家谈到此问题时甚至提出:“头脑像冰, 胸中有火”, 而“胸中有火”即指的是要有激情, 而“头脑像冰”指的就是要有理性的思维, 这也就是要求歌唱时, 既要有感性思维也要有理性思维。只有理性的思考, 准确诠释歌曲的情感, 声乐演唱的效果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人们常常见到很多人在演唱时为了一味追求声音效果而过分地激动, 其结果会导致气息僵硬、声音毛糙、喉咙紧捏等毛病, 有的甚至还造成咆哮等声乐毛病。这样演唱声乐作品, 哪里还有声乐作品的艺术美可言呢?只有理性而又合乎逻辑的情感情绪的演绎、加上正确处理好歌曲的节奏、层次、高潮等细节, 才能让一个声乐作品得到完美的展现。

2、声乐理论学习需要理性

在声乐学习中出现的各种现象都会涉及到声乐理论的一些基础常识, 它包括声乐学基础、声乐语言学、声乐艺术心理学、声乐表演学、声乐教育学、声乐艺术美学、中国声乐艺术史、外国声乐艺术史等。声乐的学习必须要求学习者在一定音乐理论知识与修养的基础上, 运用适合自身条件的科学方法进行歌唱技能的训练, 使其歌唱的声音符合一定的艺术审美标准, 并通过良好的歌唱技巧和声乐艺术审美, 能较好地表达声乐作品的思想与情感内涵。最后使声乐的技术性、艺术性与创造性达到较为完美的结合。这些知识除了提高声乐学习者的艺术修养之外, 还对学习者运用理性的思维来感受声乐的其它相关问题尤其有帮助。

3、运用辩证思维等理性思维来学习声乐

在声乐学习的初级阶段, 绝大多数学习者不清楚歌唱器官的结构、发声原理以及发声的规律。学习的主要手段主要依靠模仿教师的示范及录音资料来进行。客观地讲, 这种模仿对初学声乐者是必要的, 也是必须的。声乐学习的过程其实是在自然状态的基础上, 经过不断地调整和训练, 使学习者进入到训练后的不自然阶段, 最后又逐步过渡到自然的歌唱阶段。由于声乐的演唱在很多时候是表面现象, 有时它和演唱者的实际状况是恰恰相反的, 如美声唱法公认:声音应该开放出去并向远方传去, 演唱者只有运用犹如“拉弓射箭”的原理, 欲让箭头射得远, 就要越学会往后用力往回唱, 这是一对相对抗的反向力。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 类似的矛盾现象十分常见。因此, 单靠模仿是很容易让学习者产生诸多不良发声习惯的。现在很多学习者都普遍存在只发现歌唱表象问题, 而不探其本质。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不具备辩证思维是很难掌握声乐演唱的真谛的。在现实中, 由于学习者和不少教师大多停留在经验的表象上, 对声乐中的一些观点和现象一知半解, 极易犯经验主义错误。

学习者在学习声乐时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问题, 因此必须让学习者明白问题产生的原因, 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因此理性思维在学习声乐过程中, 是要善于用头脑来思考在声乐学习中遇见的各种问题, 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 学会运用辨证的思维来解决声乐学习中的出现各种问题。这对歌唱技术能力及艺术修养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综上所述, 声乐演唱必须要有丰富的实践来指导。就声乐学习而言,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危险的。学习者在发声练习及训练上只有用理性的理论来指导才能获得发声状态的准确性、稳定性和相对的科学性。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声乐学习只有充分调动感性与理性思维的优势和长处, 使二者有机地融入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 才能很好地促进自己的学习,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大量实践证明, 这是学好声乐的必要手段和方法。

摘要:声乐演唱作为一种技能、艺术实践必须要有丰富的实践来指导。就声乐学习而言,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危险的。我们在发声练习及训练上只有用理性的理论来指导才能获得发声状态的准确性、稳定性和相对的科学性。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关键词:声乐,思维,理性,感性

参考文献

[1]邹本初著.歌唱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1, 11.

[2]俞子正, 田晓宝, 张晓钟.声乐教学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6.

理性与感性 篇8

笔者认真分析新课程,在感性结合理性的理念指导下,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上课的质量做了实验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验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美术上册(岭南版)

一、三种不同的教学顺序与内容安排

初二(7)、(8)、(9)班不做任何教学内容上的改动,完全依照教科书课程安排的教学顺序。其教学顺序为:美术馆与美术市场→奇妙的水墨世界(中国画)→有性格的形象(1.独具魅力的面具;2.名画中的肖像)→绿色的梦(设计)→我们的T型舞台→让生活插上翅膀(设计应用)。

初二(4)、(5)、(6)班在教学顺序上做了部分改动,顺序如下:有性格的形象→美术馆与美术市场→奇妙的水墨世界→让生活插上翅膀→绿色的梦→我们的T型舞台。我以做面具的手工课为开端,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手工作品的效果展现让学生自我挖掘优点并加以修改。接着引入名画中的肖像,学习色彩及造型的表现力,加强他们的造型能力;课前先不画在纸上,而是利用以前教师塑造的泥塑人物,让学生上台给立体的人物塑像着色,用新奇的方式和强烈的色彩来加深学生的色彩感觉。之后从名画导入到对美术馆与美术市场的了解。在中国画部分稍作改动,用多媒体形式介绍宣纸的制造过程以及颜料提炼步骤,并让学生水墨书写。然后才加入用笔、用墨的技法教学。最后是设计课,先让学生多接触各种商业广告、设计,开阔眼界。再在班内以社会上新产品发布会方式让学生自行发表见解,用言语表达。师生热烈讨论交流后,给予学生充分时间制作,并加以指导,最终完成作业。

初二(1)、(2)、(3)班的实验则大胆尝试,课程教学顺序及教学内容都有调整,甚至还会根据学生的状态灵活调整学习内容。例如,遇到节日就鼓励学生互送礼品,再引入手工与制作的教学。而在色彩教学前,我插入简短的素描及色彩教程,从游戏方式入手。首先,课上直接摆放实物,允许学生用任何方法,比赛谁先在纸上画出它的真实大小,并规定画完后还要着色。用这种方法来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接下来的色彩人物教学,让学生自己调配二十种以上的不同颜色,并做成色表备用。色表完成后,再要求他们用这些色块来表现人物形象。学生根据自己需求,主动探索表现方法,自行用笔和颜色去摹仿和创作。总之,我要看到他们能开心地完成作品,并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从实验教学比较三种不同教学效果

从实验的结果来看,以初二(1)、(2)、(3)班的效果最为理想。这并不是说初二(1)、(2)、(3)班的成绩最优秀,而是他们对美术学习的热情高涨,通过一系列的美术课活动,他们快乐地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并且还相应地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表现能力。而且,初二(1)、(2)、(3)班坚持从绘画根本着手,也确实提高了不少学生的表现能力。他们在学习中大大拓宽了人文知识面,有了更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进入了最佳状态,学生之间仍存在着较大差距,仍有部分同学过于关注自己是否画得像,对独立创作缺乏信心,还没有彻底放开手脚去绘画和表现,基本功还有待继续提高,这样才能跟上创作热情的脚步。

三、结论

初二(1)、(2)、(3)班的实验应该是最成功的,教学中“感性”与“理性”的度把握得最好。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增强了教学的凝聚力和趣味性,融入了老师的感性与理性并重创意性思维。教学手法的多样性,令大多数学生都能充满热情去学习,而理性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又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二(4)、(5)、(6)班的整个教学过程是非常愉快的。一些学生的作品非常有创意,在色彩运用上大胆且极具感染力。但大多学生仍表现为造型能力的不足和构图的混乱。这说明纯感性的教学方式也不适合现在的学生。因为他们本身已习惯于侧重理性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想要收到更好的效果,不仅要在教学方式上多加推敲和尝试,还需学生的学习方式、思考方式有所改变。

初二(7)、(8)、(9)班虽然用的也是新课程,但是过于简单地对新课程进行理性操作,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所以并没有更好地发挥新课程的作用。

总的来说,以上的实验还很明显说明一个问题:即使是新课程,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开创性仍然是教学前行的最重要因素。躺在别人的成果上,不进则退。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一味地机械教学,是无法进一步提高整体水平的。

理性与感性 篇9

一、西方美学思想的产生

古希腊不仅仅是西方美学的起源, 更是西方历史的开端。古希腊位于地中海的东部, 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爱奥尼亚群岛和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地带。

海上经济的发展以及殖民地的扩张为城邦带来了大量的金钱和人口, 使得阶级分化越趋明显, 因此古希腊城邦实行奴隶制这一政治制度。所以, 流传下来的古希腊文化主要是奴隶主的文化。

由于奴隶主的生产主要由奴隶完成, 因此他们具有了从事文化活动的时间和“自由”。与此同时, 人类产生了对美的思考, 使美与其他事物分别开来, 成为一个思考和审断的独立的对象, 即美学的产生。

二、美学的感性认知与理性诠释

古希腊无论是民主、经济还是文学发展在伯利克里统治期间达到了一个鼎盛的时期, 希腊文化由以希腊神话为主要影响下的传统文化转变到了哲学时代, 产生了一批如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等的著名哲学家。人们开始用哲学的观点把美学从利用价值中提取出来, 并展开探索统领美学的规律和原则的尝试。

早期的古希腊对于美学的思考极具客观唯心主义的色彩。古希腊著名美学家之一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说, 受到美感教育的人“第一步应从只爱某一个美形体开始……在许多个别美形体中见出形体美的形式”。从这个观点看来, 人们认识美是从感性认知客观世界中具有美形体的事物开始, 然后归结出美的共同特征, 最后上升到美的总概念。盛行于公元前六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这种“形体美”指示为数理上的和谐。“人有内在的和谐, 碰到外在的和谐, ‘同声相应’, 所以欣然契合”, 人对于美的感知立足于数学的规律与和谐的原则, 由其统领、受其影响。

不过无论是柏拉图的“美形体”还是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和谐”, 他们对于美的认知都只停留在感性层面上, 忽略了美学的本质, 否定了理性在美学中的本质性作用。

14世纪中世纪晚期的文艺复兴运动可以说是西方从中世纪转到近代的转折点。资产阶级日益强壮、地位得到提升, 资产阶级开始感到人的尊严和权利的需要。因此, 资本家们开始了与封建神学对精神束缚间的斗争。

文艺复兴 (意大利语:Rinascimento) 在西方的解释是“古典学术的再生”。文艺复兴最初的表现并非在艺术上而是在自然科学上。伽利略发现了落体、抛物体和振摆三大定律;近代生理学的鼻祖威廉·哈维发表《心血运动论》系统阐释血液运动规律和心脏工作原理等。

理性主义思想开始占据势力, 唯物主义思潮日益壮大, 人们开始认识到自己作为人的欲望、情感、社会价值以及个性自由的重要性。文艺复兴初期, 人文主义者通常披着宗教的外衣, 在理性指导下对基督教的文化以及宗教体系进行了重新的把握和解说以宣扬理性思想。

但随着工商业日益发展, 人文主义学者逐渐从神学的枷锁中挣脱出来, 对于哲学的研究和作品的阐释开始独立出来, 对事物的表达与研究直接建立在客观现实和理性分析之上。莎士比亚在其著名悲剧《哈姆莱特》里劝演员要“拿一面镜子去照自然”。文学有如镜子, 可以映射出外部自然。

“镜子说”后来泛化为所有艺术理论 (包括文论) 的基本原理, 即“再现论”。其实质是“真理符合论”, 虽然这种观点过于片面且混淆了文艺创作实践的客观原因, 但它明确地挣脱了神学的束缚, 肯定了文艺的理性和真实性, 总的来说, 文艺复兴运动到了后期与现实联系更为密切, 更趋向于现实主义。

三、感性和理性的碰撞

到了十七世纪, 法国的法兰西学院, 精选全国文艺、学术以及政治军事等各方面最杰出的四十名代表, 组成团体对一般文化特别是文艺进行讨论和表决。由他们所生成的决议是具有法律权威的。由于当时的阶级力量以教会和世袭贵族占优势, 因此中世纪的法国倾向于顺从教会的信仰,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理性和物质在文艺和学术上的作用。而笛卡尔的《论方法》打破了这一迷思。笛卡尔看到了理性在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建立了理性主义的基本原则。然而由于过于着重理性, 他把理性与感性完全割裂开来, 认为文艺完全是理智的产物。即便如此, 理性主义的观点, 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中世纪文艺和学术对教会权威的信仰, 深深影响着那个时期文艺的发展。

作为德国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古典哲学创始人、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的康德, 把人的心理功能分为知, 情, 意三个方面。他主张美的定义是通过逻辑审判来完成的, 而且这种审美判断不涉及利害关系只涉及欲念的满足。这样, 就通过理性把美和一般的快感以及功利的活动区别开来。

与笛卡尔把感性和理性完全分割开来不同, 康德的“美的分析”把审美过程中许多矛盾都揭露了出来, 如“美感不全等同于快感”“美感也不全等同于理性经验”。康德力求使理性和感性达到统一, 即美感的形成既要感性的基础也要理性的基础。但因为没有认识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因此康德使自己的理论造成“二元论”。

四、感性和理性的统一

相较于康德, 处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黑格尔更注重于现实问题。他把美定义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这不仅肯定了理性因素和感性因素在艺术中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强调了二者的统一。

但是, 黑格尔眼中的美学是“艺术哲学”, 把人作为艺术的唯一对象, 而轻视了自然美。黑格尔在《美学》中写道“自然美只是属于心灵的那种美的反映, 他所反映的是一种不完全、不完善的形态。”艺术在表现自然的美时不是因为自然本身的美, 而是因为自然表现了人的活动和性格所以产生美。

五、结语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纵观西方美学的发展, 亦符合这一规律。从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 到现代欧美, 从古典主义的只重视形式, 到德国古典美学的美作为理性内容的感性体现, 到马克思主意美学中理性和感性的统一, 美学在西方的发展一直围绕感性与理性之间的矛盾展开。通过对出现矛盾的解析, 然后提出新的矛盾, 然后再解析, 再提出, 如此往复

审美意识的时代流变

——以建国至今的服饰变化为例

杨菊芳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要:审美意识是指心灵在审美活动中所所表现出来的自觉状态.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服饰变化的分析, 说明审美意识作为人类的精神财富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不但有其传承的一面, 同时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发展和丰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社会心理.社会价值观.经济科技的发展, 时尚传媒的引导等多方面分析了审美意识随时代变化的原因.最后对当代审美活动中体现出的审美意识及其走向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审美意识;服饰;时代流变

审美意识是一种感性的意识形态, 是被意识并被系统化的审美经验, 审美意识投射在我们日常生活追求的很多方面, 这里, 我们选择当代生活中与人们关系最密切的服饰作为我们的一个透视点。

一、服饰变化的表现和特征

从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 追求美作为人的天性延续至今。在服饰的起源说中, 有一派认为服饰起源于“装饰”, 即人类美化自身的本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不同的社会群体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不同的喜爱偏好, 通常会形成不同的服饰风格, 从而引起服饰的不断变化。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部服饰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审美文化的发展史, 没有那一样事物象服饰那样如此贴近人类的生活。从远古的兽皮到当今宇航员的太空服, 服饰见证着人类历史的发展。

二、贯穿于服饰变化中的审美意识的变化

首先, 建国初期的五六十年代是一个新旧观念交替, 人们设计出的服装新颖大方, 省工省料, 便于劳动者工作生活的服装, 于是服饰的实用性得到了重视, 人们的审美也倾向于追求实用, 结实, 朴素的美。

六十年代后期, 即文革时的服装, 由于政治因素的强行介入, 把人们统一在同一衣着模式之中, 无色彩, 无个性, 无性别, 扭曲了人们的审美心理, 使人们被迫统一。

八十年代, 由于思想的解放, 文化的繁荣, 眼界的开阔, 经济的高速发展为审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人们在审美中开始更为关注自我存在的价值, 张扬自我的个性, 以蹬踩裤为例, 人们的审美追求已经进入了张扬个性, 尊重自我的年代, 那种千人一面的现象已经一去不返了。

九十年代,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思想的进一步解放, 人们的审美追求不再仅仅上个性, 而且还要求品位。人们不惜花巨资买衣服, 为的是与众不同, 标新立异, 穿出属于自己的档次和品位。

二十世纪以来, 服饰审美的多元化以及在着装观念上的“场合性”——人们根据场合来穿着打扮, 精心选择与各种社交场合相适应的服饰, 使个人的审美倾向, 兴趣喜好以及环境需要凝成一体。

三、审美意识随时代变化的原因

(一) 社会心理变化对审美意识变化的影响

人们都尽力想向有利于自身的群体靠拢模仿这个群体内成员的外观举止, 生活方式, 每个人都不自觉地保持与大多数人的一致性以保全自身。体现在审美中即要求“祖国山河一片红”式的下去, 最终找到了美学的本质。

朱光潜先生在《西方美学史》中写到“人们的认识毕竟以客观现实世界中个别感性事物为基础, 从许多个别感性事物中找出共同的概念, 从局部事物的概念上升到全体事物的总的概念。”学习西方美学史, 不仅仅是学习美学在西方的发展历程, 更是希望通过学习, 从而看到那些隐藏在历史变迁背后的人类探索美的统一, 规矩之美, 认为统一的, 革命的进步的就是美的。另一方面作为人类另一本能机制的“求异”心理也从未退出与“求同”心理的角逐。当八十年代后, 社会政治环境日益趋于宽松自由, 文化也越来越开放时, 大众的“求异”心理便显现出来, 表现在审美中即追求个性化和凸显自我存在价值。

(二) 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对审美意识变化的影响

当一个社会还没有让人们能摆脱肉身温饱的需求时, 个体往往为了生存的需要去追求物质性的东西, 对精神性的审美关注相对较弱, 即使带有审美的意识也往往倾向于审美中的实用性, 如我国八十年代之前的服饰风格。反之, 当社会的发展使得人们摆脱物质层面的束缚时人们便开始转向对于精神方面的追求 (如崇尚个性自由, 突显自我价值, 追求生存状态的自我回归等) 时, 他们的审美眼光也倾向于欣赏事物的个性化, 独特化, 符号化及其象征意义中体现出的美感, 例如九十年代以来的服饰风格。

(三)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倾向

审美从产生之时就与功利.实用紧密结合在一起, 随着社会的发展审美活动才逐渐与社会实用物质活动有了界限,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 科技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工具理性精神日益显露出对文化的强烈冲击, 尤其是文化传播的划时代变化, 彻底改变了传统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方式, 使文化由精英走向大众从而也使得审美由少数人的专利变为大众的生活形式, 即表现为“审美逐渐生活化和生活逐渐审美化”。

(四) 时尚传媒等因素对大众审美意识的有意引导

这些称之为“时尚”的理念似乎总在引导着我们的审美投向, 试图告诉我们, 什么是美的。事实上以上所引的时尚, 仅是一种流行的时髦的衣着方式, 属于狭义的时尚范畴。由于时尚本身感性炫耀的特征, 使得它在本质上包含一种审美因素。所以, 当大众的注意从一种时尚转向另一种时尚时, 他们的审美意识也会相应地发生转变。

四、对当代审美意识的思考

当代审美意识既有对传统的传承, 也受到时代精神, 外来文化的影响, 是多种力量凝合的结晶, 总体上体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其中的两个问题进行思考:

多元化与民族性——综观当今的审美, 我们似乎总是在“欧化”的前提下体现多元化, 我们密切地关注西方的审美标准和趋向, 然后奋力追赶, 服饰上向巴黎时装展看齐, 艺术上也是以西方的艺术潮流为先锋, 而我们这个源源流长的几千年的文化所造就的审美观却在现代化的潮流中被我们放弃, 象是丢弃一件老旧的衣衫。实际上这是一个危险的尝试, 我们放弃了本民族中具有生命活力的审美意识意味着我们审美的根断了。当我们的审美传承性中断时, 审美中的民族性也失去了生命力, 这种文化和审美意识对于外来文化的冲击是不堪一击的。因此我们审美意识中的民族性不可丢。因此我们的审美意识形态在保留民族性的同时可以是丰富而自由的, 不局限于一种。可以根据自己既有的审美意识及审美能力, 对外来文化中的审美意识进行吸收和同化;对大致相近的审美意识, 可以吸收两种审美意识中可以认同的差异, 使本民族的审美意识不断获得生机和活力。

脚步, 思考人于美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尚德.希臘文明[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61-62.·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30.

理性与感性 篇10

理性思维是学习和练习的良好开端

从学生刚刚拿到一首新作品开始, 就要郑重明确, 一切并不能盲目的开始。我们首先必须要理性地、头脑清晰地打好这个乐曲的整体框架。第一, 引导学生要先从作品的时代背景入手。一部作品所处的时代是艺术发展的什么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 除了音乐以外, 其他艺术门类的风格发展又是如何的, 这些都是我们诠释作品最重要的思想内涵。第二, 对于作曲家本身的理性研究也非常重要。作曲家身处的历史环境、生活背景, 以及一生的生活和情感经历, 尤其是影响其风格的重大事件, 都会影响着他的作品思想和表现手段, 作品中必然带着深深的、抹不去的独特个人色彩的烙印。因此理性的案头工作是开始一首新作品前必不可少的。

理性思维发挥的重要环节———读谱和练琴

第一, 读谱。读谱是广义的读谱, 是指这首作品谱面上作曲家所写的一切内容, 不仅包括音符、时值、节奏、指法, 还包括音乐表情术语、表情记号等。这是尊重作曲家、尊重原曲必须要做到的。

第二, 练琴。在读谱完成之后的练习过程, 要以更加理性的态度面对。从最基本的音准、节奏、指法, 到技术、速度、清晰度的准确体现, 再到声音的层次、力度、音色的细微表现等, 一切都要以作曲家所告诉你的东西为准。

这一阶段又是一个更容易让我们的学生不理性的阶段, 随着对乐曲熟练程度的不断提高, 随性所欲的潜意识又开始萌动, 练琴的过程往往成为改编的过程。教师此时就是在不断重复着把学生拉回到原来的轨道上的工作。所以, 理性在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 练琴必须是一个高度理性的状态。

给稳固的理性思维插上感性的翅膀

随着我们理性地把乐曲中作曲家告诉你的一切表象的东西, 认真细致地熟练完成, 接下来就是我们感性思维任意驰骋的时刻了。我们要把一切稳固的理性思维插上感性的翅膀, 让感情注入到这一个个乐音之中。

第一, 音色的把握, 需是理性和感性的紧密结合。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会面临一个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问题——音色。对于学生们来讲, 音色好像一直是一个抽象的问题, 其实不然, 音色的控制是一个演奏者对手指弹奏琴键过程中感性和理性完美结合的过程。

首先, 我们要对自己的手指有极高的控制能力, 这个能力是我们对能产生不同声音的触键方法客观、理性的分析和实践总结出的。然后, 逐一对其能够产生的不同声音的触键方法进行理性归类。紧接着, 通过我们细腻感性的音乐感受, 对丰富的声音变化不断追求———把我们刚刚通过理性分析掌握的不同触感, 与我们头脑中的对声音的意象结合起来。

第二, 不断持续练琴的过程就是理性和感性不断转化和交融的过程。必须要把握住理性的根本, 就是在认真、客观地体现原曲的基础上, 不断地把我们的思想和感受, 以及我们一开始提到的对整个乐曲产生的时代大背景的感受, 用我们的手指表达出来, 这样演奏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

对于这一点确实也是我们教学中的难点, 也是学生练琴时最纠结的过程。且不说天分极好的极少数学生, 他们也要花些功夫才能做到。绝大部分在艺术道路上攀登的学生, 他们所需要付出的努力和心血可想而知。因此, 教师在此时的艰难过程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 对乐曲整体的严谨理性状态把关, 另一方面, 要不断启发学生的音乐联想力和感受力, 把自己独特的感性思维注入到严谨的作品中。让学生明白这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自我完善的艰难过程, 抱着永无止境的艺术理想和追求, 把自己的演奏在不断的磨炼中绽放出来。

感性的翅膀也需要理性的制约

当我们把作品精雕细琢后, 就到了正式演奏的状态了。很多学生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平时练习得很好的作品, 在正式演奏、考试、音乐会之中, 就会大打折扣, 甚至完全变了样。这里面有很多因素, 比如心理因素、没有舞台经验或者天生胆怯, 再比如乐谱记忆的还是不牢靠, 对平时练习时的东西还是没有完全的把握等等。

我认为, 后两者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如果后两者解决了, 自然就会有舞台自信, 不紧张、不害怕, 所以演奏一定要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那这个自信究竟要怎样才能在心里树立呢?演奏自信心理的建立, 也是理性和感性的不断完善过程。

首先是背谱, 我所说的背谱一定是非常理性的、依靠音乐记忆准确无误地刻在大脑上, 而不是大部分学生简单的凭感性的手指运动记忆。必须要做到倒背如流, 头脑清晰, 做到每一段、每一行、每一小节都能独立记忆、随时抽取。这样, 只有乐谱能够准确无误地在心中, 舞台上才不会怯场。因此, 理性记忆是首当其冲的。第二点, 也是很重要的, 就是把我们在练琴时的以理性为基础的感性飞跃的状态, 再一次理性化。也就是说将已经做到的音乐的感知力、表达力、音色等等感性因素, 用我们的大脑理性地固定下来, 形成一个完整的音乐表演体系。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舞台上有可以把握的标准, 不至于盲目和抽象。

因此, 在上舞台之前, 对作品的把握又要进入一个非常理性严谨的状态, 以保证用清晰的头脑和理智的控制力完成舞台的演出, 建立演奏者的自信心。

感性的光辉是舞台演奏的灵魂

当我们真正踏上舞台, 开始演奏通过一系列艰苦的历程磨炼出来的作品时, 当理性的光辉让我们自信地演奏时———这个时刻, 我们将最后一次、也是最大程度地释放自己的对音乐、对作品深情的感受。尤其是在那样一个属于你一个人的舞台上, 听众的情思随你而动、全场的氛围也因你而不同;在这样一个任由你主宰的音乐天堂里, 你的灵感会随时迸发, 在我们已经刻骨铭心的理性严谨的音乐理念上, 给它注入新的也是唯一的超乎想象的音乐情思, 那是它最终的永不泯灭的生命力。让你的乐思驰骋、乐音流淌, 一切都是那么游刃有余, 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把我们自己的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完美地交融在一起, 呈现出那难忘的一曲。

小结

由此看出, 在钢琴演奏和教学中, 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准确运用和融合, 是一个重要和复杂的过程, 也是能够完美展现钢琴艺术魅力的重要手段。因此, 在钢琴教学, 教师对学生在整体思维上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

综上所述, 一个作品从一开始的接触到能完美的演奏, 需要理性——感性———理性——感性的循环往复, 而且, 在有些环节中, 不单单是一种思维方式独立存在, 经常是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相互交融的综合状态。

辨析理性和感性 礼赞科学与人文 篇11

2016年3月15日,韩国围棋选手李世石九段与谷歌围棋,A-r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AlphaGo)的“人机大战”落幕,代表人类出战的李世石1:4落败。这一结果迅速引发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和人类大脑谁更厉害”的讨论。

甲:围棋被誉为人类的“智慧堡垒”,可这次人类顶尖棋手却输给了电脑,看来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是迟早的事。

乙:人工智能代表的不是机器,而是集体的智慧,甚至集中了全人类的智慧,用这样的智慧去对付少数人,自然有优势。

丙:人工智能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人类服务,如果它取代了人类本身,它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丁: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发展,它都不可能拥有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情感,以及直觉。这些特性使得人工智能在本质上是无法超越人类的。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作文材料是由“人机大战”的结果所引发的一场关于“人工智能和人类大脑谁更厉害”的讨论。材料之所以会列出甲、乙、丙、丁四人对“人工智能与人类大脑谁更厉害”的不同认识,其目的是引导考生对比进行思考,而不是将写作思维局限在此次“人机大战”的结果上。另外。考生还要注意材料中的省略号。省略号包含的内容是无限的,这也暗示考生,对“人工智能与人类大脑谁更厉害”的思考,不要局限于这几种观点。

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写什么内容,都不能脱离对人工智能与人类大脑二者的比较,且这样的比较不能局限于表象,而应该深入本质,去思考科学与人文的关系。AlphaGo的胜利,代表着人工智能的前景广阔,但同时也显示出人工智能对于人类具有一定的威胁,对人类的科学研究具有警示的作用。考生可以就人工智能在科学上的价值、意义等方面展开论述,强调科学的巨大影响力。而考生同时也应看到,AlphaGo的背后有一个由几十位顶尖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和上千块CPU,而李世石却是孤身一人与其对抗。所以说,人工智能的背后其实还是人类的智慧。它的胜利其实还是对人类智慧的肯定。不能简单地以为人工智能真的能够战胜人类。

此外。AlphaGo的胜利固然不可小觑,但这仅仅是在围棋这个项目上。如果非得要将人工智能与人类大脑进行比较的话,是不是人工智能在所有的领域都能完胜人类?这还是一个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所以,考生也可以强调人类大脑的无限可能性、人类美好品格的巨大力量等。因此,在写作这道作文题时,考生既要紧紧扣住“人机大战”展开,同时又要跳出来,站在科学与人文、智能与智慧的角度阐述。

高分

创造无限可能

文/赵清暂

未来风云变幻,人类被拥有神一般力量的机器人战胜,这是科幻电影中常有的桥段。而现实中的一场“人机大战”仿佛将想象化为现实,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恐慌……

今天,人们对人工智能的畏嗅,其实就在于人们对未知的恐慌和无法预测的不可控力。现如今,人工智能已不再是单一的开始和停止,而是由分析“进化”到了创造。无需情感,没有犹豫,只需要精准命中,它以一种人类不可控制的速度运行着,让人产生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它正在最大限度地挑战着人类的底线,就像黑洞,深不可测。

人是有情感的,因此也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加上人的畏惧、退缩和欲望,这些极容易造成情感的不稳定,会影响人的判断甚至使人发挥失常;而人工智能却能始终沿着既定的程序精准地、毫无干扰地、快速地找到最佳方案。人工智能始终保持着一种稳定的平衡,不高不低。不偏不倚。

或许就结果而言,人工智能的稳定性和绝对的理性能让它所向披靡,取得胜利,但也正因如此,它不能感受到人类的情感。它无法感知紧张、喜悦,也无法获得尊重、友谊。

人类究竟愿意拥有什么?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理性有序,还是以人类大脑为代表的感性与创造?

因为感性,人才有前进的方向。因为向往天空的美好,飞机才划过天际;因为渴望跨越崇山峻岭,隧道才穿山而过。人类不断扩大的感性需求是科学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倘若失去感性,这个世界便会停滞不前,呆板而没有活力。

人对世界最本初的认识,源于人的内心冲动和渴望,进而产生行动。人类永不停息的奋斗探索精神,一代一代传承,并发扬光大。这就是一股源泉,向前不断奔涌,可以幻化成千般形态,可以滴水穿石,可以汇聚成海,可以细密,可以粗犷。而人工智能始终只能在特定的轨道上理性地判断,它永远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也许它在某个方面可以超越人类,但那也是在合理范围内的超越,是人类能力的放大,而不是无中生有的超能力。它不懂得奋斗的意义,不懂得获得成功后的欣喜,它转着圈,不断升级,却也只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纵然前方困难重重,人类也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从诞生之初,人类就一直坚守着一个信仰生命不止,奋斗不息。人类要用深沉的爱去改变这个世界。人的创造由点滴汇聚成海,拥有着无穷的力量。人类对人工智能的畏惧,正是人类对未来美好的想象;“人机大战”中人类的这场失败,也绝不会是奋斗的终点。未来,人类会创造出无限的可能,这正是人类的力量!

低分

福音?丧钟?

文/冯佳杰

电影《终结者》讲述了机器人在有了意识后,企图将人类赶尽杀绝的故事。当人们惊叹于编剧瑰丽想象的同时。是否想过这一天真的会来临?

“科学技术推动人类进步。”不错,这是教科书上不争的事实,而当今人工智能作为科学技术的排头兵,更是以几何增长的速率改变着人类世界。它让复杂变得简单,让不可能成为现实。汽车防抱死系统、油路管理系统,可实时语音翻译不同语言的Google翻译软件,垃圾邮件过滤系统,电商网站根据用户喜好和浏览记录推荐商品的引擎,医院里协助医生诊断的医疗系统……它们的一次次改造升级或更新换代让世界惊叹,让人类欣喜。它是人类创造的工具,把人类当作效忠一生的主人,让现代人享受着古代皇帝也难享受的东西。

人工智能让每个人成为“科技达人”,但走上人工智能的路,人类终究是更文明了,还是更野蛮了?它究竟是福音还是丧钟?

全球挑战基金委员会将人工智能与气候变化、核战争、生态负担列为人类文明的风险因素。霍金甚至宣称:“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意味着人类的终结。”

人不是机器,是有情感的生物。而人工智能却能始终沿着既定的程序精准地前进,始终保持着一种稳定的平衡,却不知随机应变。人有其独特之处,如果人们都把自己的事务交给人工智能处理,那将是极其糟糕的。我们在生活中使用社交软件时,如果被某人从朋友圈拉黑,心里多少会感到不痛快。但对我们来说,就算和某人一时不和,想要拉黑对方,也会三思而后行,“多个朋友好过多个敌人”是人类社交准则。人是群届动物,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更加细致。若人工智能取代了一切,那么人类情感会被量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因为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而变得愈来愈冷漠。试想,每个人在见面时,手里拿着人工智能设备,先对对方做出一系列数据检测,完全凭一台机器来决定要不要与对方交往,而忽略一切感性因素,生活还有什么乐趣?生活将变得缺乏情感,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冷漠,人会在其中迷失自我。

文明是人类不同于动物所拥有的宝贵财富。但没人愿意让人类文明成为一堆机器或一串程序。人终究是人,我们有智慧创造人工智能,也将有理智使用好它们。

病文

福音?丧钟?

文/冯佳杰

相信看过电影《终结者》的人都会因施瓦辛格一身黑衣、一杆长枪、一副墨镜驰骋于街头巷尾的机器人形象而热血沸腾。该片讲述了机器人在有了意识后,企图将人类赶尽杀绝的故事。当人们惊叹于编剧瑰丽想象的同时,是否想过这一天真的会来临?

当今,作为科学技术的排头兵,人工智能更是以几何增长的速率日新月异地改变着世界,并渗入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一段段高深的程序,一堆堆纷繁复杂的代码,按既定的目标不知疲倦地运算、输出,让盲人可看,聋人可听,轮椅可受思维控制,让复杂变得简单,让不可能成为现实。她像极了一位时装模特,不停地换装亮相,一次比一次惊艳,一次比一次夺人眼球,让人惊讶得目瞪口杲,兴奋得血脉贲张。它是人类创造的工具,是智慧的结晶,把人类当作效忠一生的“主人”。就是古代皇帝也难享其福。

人工智能让每个人成为“科技达人”,引领着人们飞速穿越时代,创造文明。但人类终究是更文明了,还是更野蛮了?它究竟是福音还是丧钟?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霍金大胆地宣称:“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意味着人类的终结。”他以前就曾试图提醒人们注意一点——人工智能的魅力会蒙蔽我们的双眼。它会掩盖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最终的结果有可能引发一场浩劫。因为人类有一种自恋的倾向,盲目相信自己很聪明,而从不考虑事情有时可能会出错,人们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如何使它更完美上,却没有好好学会完美地使用它。

人和人工智能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是有灵性的动物,有美妙的思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亦是如此,丰富多彩的人性,构筑了纷繁复杂的世界……

在人工智能的眼里,只有人为设定的目标,除此以外,别无他物。若人工智能取代了一切,那么人类情感也会被数字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因为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而变得更加冷漠。人怎么能急功近利。视线中仅有人工智能的优越性而过分依赖甚至滥用它呢?

理性与感性 篇12

关键词:理性色彩,感性色彩,染织设计,统一

色彩在艺术设计中发挥显著的作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设计作品的艺术效果。而色彩不仅有颜色方面的变化,同时也有情感方面、思想方面的表达。从某种程度上讲,色彩可以分为理性色彩以及感性色彩[1]。色彩的不同,对于艺术设计产生的影响也不同,在染织设计同样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对此我们必须对染织设计过程中理性和感性色彩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进而进行更加合理的使用,提升染织设计的视觉美感。

一、概述理性色彩

理性色彩的合理应用同感知大自然色彩息息相关。从理论角度分析,色彩的根源是光,没有光也就不存在色彩;从客观角度的观察,色彩的根源是自然,由于光的作用,从而自然万物客观的有了相应的色彩[2]。历代画家都非常重视写生,他们纷纷走进自然,到自然中感知自然和色彩,尤其现代画家重要的创造手段便是走进自然进行写生。印象主义色彩主要是由客观色彩提炼而得出的,同时在其中增加了主观理想化的色彩。艺术家在进行设计创作的第一阶段,走进自然寻找灵感源,设计人与某一个物体或者某一种色彩产生共鸣,也就出现了创作源泉,从而也就产生了创作灵感,进而结合市场需求以及织物本身特点进行色彩与形体的设计,可以同消费者之间产生共鸣,并且喜欢相应的色彩设计常常都是满足色彩规律以及情感特点的。由此,单纯根据色彩规律进行的色彩设计更多情况下缺乏一种艺术生命力,使得作品过于沉闷。从自然中获得的色彩则具有更强的感染力,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容易为消费者所喜欢。

二、概述感性色彩

色彩最开始起源于人类最原始的本质性。关于在原始时期,人类怎样发现颜色使用颜色,至今依然众说纷纭,理论家并没有给出一个定论,但是最根本的是对色彩的本能需求。在大自然中,日出日落而形成的能量差别对人类长期的影响,使人类产生了明暗的差异感。伴随单色的发现和崇拜,人类在对色彩社会化应用的过程中,逐步通过变化的感色机能提升了光色的辨识度。一切基于自发本能色彩而产生新的个性色彩发现逐步发展成为社会色彩,则这一色彩也就成为人类共有色彩进而继续发展下去。感性色彩主要指的是人类色彩视觉长期受到自然光的影响进而所形成的和发达的感官有机体的自动协调【3】。色彩是在人类认知过程中不断发展和丰富起来的。

三、理性色彩与感性色彩在染织设计中的统一

色彩本身具有非常强的视觉冲击力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依然成为染织艺术中不可或缺的语言表达形式。色彩不但具备很强的物理属性,同时也蕴含非常深刻的精神内涵,色彩本身具有很强的力量,虽然这些理想难以为更多的人所感知,但是其精神力量则是真实、显著的存在的。

“自然色彩”并非染织艺术表现的最终目的,只是认识色彩基本规律的一种手段,所以不可过于呆板的根据绘画色彩规则及其方式进行设计,固执的坚持光源色、固有色以及环境色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变化规律,进行染织艺术的设计,首先设计师需要走进大自然去体验色彩,追求色彩的真实,进而掌握色彩的形态结构、文化内涵以及各种场合下的视觉感受以及心理反应,强调色彩的研究色、形式美和色各个元素之间的联系。其次,重视了解和体验个性化色彩,强调色彩设计思想。设计色彩融合了感性和理性色彩,是在对色彩属性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加入了设计者情感的色彩。设计色彩需要弱化自然中的客观色彩同时也源自自然色彩,需要加强色彩的实用性以及装饰性,与此同时也同色彩的情感属性息息相关。要想从自然色彩中获得主观性的体验和情感,必须以设计为出发点找到最为理想的色彩组合,通过理想化的方式自由的使用色彩。

在染织美术设计过程中,运用色彩一方面必须遵守构图、色块组织等艺术规章,另一方面也需要对面料材质以及人文环境等多项因素进行充分的考量;必须结合相关的专业规律,以设计色彩为出发点,充分显示专业的特色,不可固执的根据绘画艺术规律设计色彩。染织色彩的设计不仅需要根据美学原理等,而且还需要对结合实际设计内容站在人文、心理、视觉等多较多准确的定位色彩,同时根据市场规律调查色彩、处理色彩信息,制定色彩计划,根据市场导向进行色彩设计,但这并非是主观的产物。

四、结束语

综上,结合各种染织艺术品机理以及面料质地能够得出:纹理更为粗犷时比较适合使用青灰色、褐色等颜色;细腻的纹理更加适合使用柔和的颜色;圆滑的纹理更加适合使用民族色或者民间色等;棱角清晰的纹理最好采用抽象图案的色彩。恰当的色彩搭配可以大大提升产品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1]徐颖.理性色彩与感性色彩在染织设计中的统一[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04:131.

[2]孙惠.色彩设计中理性和感性两种思维的作用和培养探析[J].大舞台,2012,10:157-158.

上一篇:工程训练中心下一篇:经济数学教学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