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和理性的区别

2025-01-22

感性和理性的区别(精选9篇)

感性和理性的区别 篇1

感性思维指片面、表浅地去了解、感知事物,理性思维则深入地去了解事物的本质

比如看见一片叶子是绿色的就是感性认识,而知道是因为叶绿素不吸收绿光而使叶子呈现绿色就是理性认识.

理性思维是一种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对事物或问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的一种思维。说得简单些理性思维就是一种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

感性思维,知识体系中的感性思维建立无非是从混沌感性到清晰感性的整理过程. 所谓混沌感性是指认识建立在感觉基础上,以意识片段为形式的世界描述,此时的认识描述只是断裂受限的有限认知,并且是多意识的分离结论.对世界的认识处在无法定义和理解的认识搜集阶段.理性适合学理,感性适合学文

感性和理性的区别 篇2

改革开放30多年了, 我们学了不少, 也做了不少, 可跟人家先行一步的经济发达的国家相比有多有少:模仿多、原创少;打工的多、创业的少;贴牌多、品牌少;跟风多、领头少;“高分”的多、有想法的少;数量多、特色少;……。

什么原因呢?这得从唐僧和悟空相辅相成的能力说起:唐僧志存高远, 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悟空身怀绝技, 但生性好玩、胸无大志。

如果唐僧只身前往, 无论去多少个都会被妖怪吃了;如果只让悟空去, 派多少个都会开小差回了花果山。这就是说两者“单练”都不成, 只有唐僧和悟空都参加的“取经小组”方能完成取经大业。

当我们把西天取经看成是寻求真理的过程, 那么唐僧和悟空就是我们人类两种不同能力的形象代表。

唐僧:性格沉稳、冷静, 遇事先看后走, 是理性的;办事有条有理、有章有法, 是分析的;做事“一步一个脚印”、前因后果、清楚明了, 是清晰的;习惯循规蹈矩、循序渐进, 擅长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是可操作的。

悟空:性情活泼好动、不拘一格、遇事边走边看, 是感性的;办事瞻前顾后、左顾右盼、高瞻远瞩, 是综合的;做事无拘无束、机智灵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是丰富的;惯常率性而起、常为情之所动、性之所至, 是随性情的;一一对比起来是一对对相辅相成的能力。

唐僧:理性的、分析的、清晰的、可操作的。悟空:感性的、综合的、丰富的、随性情的。

在我们现行的教学中:“理性的”线条多, “感性的”色彩少;“分析的”方法多, “综合的”办法少;“清晰的”知识多, “丰富的”感悟少;“操作性”强调多, “随性情”机会少。

具体的表现有:

外语:语法结构分析得头头是道, 语言感觉却差强人意。

语文:相关的知识掌握得不少, 文化的精髓意会得不多。

数理化:卷面内的“规定动作”驾轻就熟——高分, 卷面外的“自选动作”势单力薄——低能。

音体美:强调容易操作的准确性、竞技性、可操作性, 缺少随性情的那些丰富性、独立性、随机性。结果是普遍缺乏音乐欣赏的雅趣, 普遍缺乏体育锻炼的习惯, 普遍缺乏美术作品的感悟。

分析、知识、规定动作、准确性、竞技性、操作性, 均属“唐僧”的能力。

感觉、意会、自选动作、丰富性、独立性、随性情, 均属“悟空”的能力。

显然, 在我们现行的教学中“唐僧”锻炼的时间多, “悟空”成长的机会少, 导致我们的学生综合能力是:一流的“唐僧”+末流的“悟空”=末流的“取经小组”。

感性的农民和理性的小资 篇3

海派文化的一大特征就是“杂”。大上海从建立伊始,就与国际接轨,以一种全盘开放照单全收的气势,把精华和垃圾通通吸纳。有小瘪三也有资本家,有社会精英也有拆白党,三教九流各色人等,不同的生存哲学,不同的人生况味,始终在物欲中交织沉浮,各行其是。

这一点完全不同于北京。北京是一座显粗糙的城市,有些乡村气——大概因为这是一座曾经屡屡被农民冲击的城市。近的如义和团,不远不近的如陕西娃子李自成一呼百应杀进北京城,皇家风范加乡土气息是北京的特色。在北京作家的笔下很难嗅到灯红酒绿,而是一种古色古香和淳朴。

文学理论家钱理群曾经做过如下分析:第一,北京有作为中国文化起源之一的山顶洞人文化,明清以来它作为皇城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中心,在近代它艰难而慢慢地经历向现代城市的过渡过程。传统的本质文化在衰落的同时又顽强地存在着,因此使得变化中的北京保留了某种乡土性。但它有某种皇城的乡土性。而上海却是一个按照西方模式建立起来的现代都市,它几乎是十分自然、毫不困难地就和国际接轨,成为“东方巴黎”,一个现代国际大都会,几乎成为现代中国的一个象征。

从地理位置上看,风花雪月也只能是江南的专利,北京基本无优势可言。

北京地处北纬,夏天奇热冬天死冷,在这样反差分明的天气里,没有人会有心情在拥堵的三环路上耗数小时去赴一个约会。所以,北京人约会总是要提前一个星期预约,提前数个小时出门,活动开始之时也是情绪基本遭到破坏的时候,缺乏小资的土壤。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的中心位置,气候温暖潮湿,就像上海人绵软的个性。它是中国最大的金融中心。上海人在基本物质生活得到保证的前提下,特别注意把骨子里的小资情调挖掘出来,特别追求生活质量,想方设法活得精细一些。以酒吧为例,上海的新天地就比北京三里屯的酒吧时髦洋气,比香港的兰桂坊也不差。

北京人也追求生活喜欢享受,但是基本上是合乎大众趣味的。看看老舍笔下的北京,北京人追求的情调总体是旧式男人的:提笼驾鸟,遛弯下棋,古玩京戏。老北京好玩是为了“养眼”,追求一种呼朋唤友的乐趣,是一种世俗的精神快感,透着八旗子弟的遗风。

王安忆说过:“上海和北京的区别首先在于小和大。北京的马路、楼房、天空和风沙,体积都是上海的数倍。它培养着人们的崇拜与敬仰的感情,也培养人们的自谦自卑。”上海则是螺丝壳里做道场,“虽然小,但是时时炫耀着机巧和聪敏。”

北京的饮食。卤煮火烧,酱肘子夹烧饼无外乎是猪大肠和烧饼,炸灌肠,也不是真的肠,是肉制品的替代物。但是这些吃食的一大好处就是实惠,一则扛饿,二则满足了人们对肉食的口舌欲。基本属于重体力劳动人民的典型食谱。

上海菜则不同。小绍兴白斩鸡、乔家栅点心、凤尾烧麦、排骨年糕、生煎馒头等等,花样繁多。上海的老师傅专门给食客剔蟹壳,剔完把壳还能原原本本拼在一起。

说到底,风花雪月其实是经济的附属物,和精神无关。在这方面,北京和上海的商业观同样区别很大。北京当然有商业,那些旧时代的老字号就是一例。老舍名剧《茶馆》里的老板王利发,八面玲珑,大约这就代表了普通北京人心目中的买卖人的形象,他更像是邻居家的大爷一样亲切。所以这就产生了有意味的一景:商业活动当然应该追求利益最大化,但是“仁义厚道”这种胡同里的道德评价尺度,却成为约定俗成的追求目标。

与此相对照,上海作家的笔下,资本家毛孔里滴着血,穷苦工人脸上流着泪,阔小姐脸上溢着笑。

上海人追求的是“坏”的合理性,北京人则是理性地拒绝“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篇4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的认识阶段,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从内容上看,感性认识的对象是事物的现象,理想认识的对象是事物的本质。从形式上看,感性认识是人脑凭借感觉器官以感觉,知觉和表象等具体形象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理性认识则是人脑在感性材料基础上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抽象思维的形式反映事物。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不只有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一面,而且还相互依赖,相互转化和相互趁透,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辨证统一关系。1.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从认识的来源看,一切真知都是从社会实践中的来的,而感性认识直接来源与实践,在社会时间中,人们首先获得的是感性认识的直接经验,只有积累了十分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然后才能进行科学的抽象,达到理性认识。因此,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了,承认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就在认识论中坚持了唯物论。

英国科学家牛顿受苹果落地的启示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商品价格---价值规律

2.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

这是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任务、目的决定的。

感性认识虽然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点,但它属于认识过程的初级阶段,它只能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真正任务,不是认识事物的表面,外部特征,而是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而只有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达到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坚持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在认识论中坚持了辩证法。有一则故事叫做“辩日远近”,讲孔子去东方讲学,遇到路旁两个小孩在激烈争论什么,便走上前去看过究竟。其中一个小孩说:“太阳早晨的时候离人近,中午的时候离人远。”另一个小孩接着说:“不对!应该是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前一个小孩反问道:“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足有伞那么大,到了中午,却变成茶盘那样小,这不是近大远小的缘故吗?”另一个小孩理直气壮地答道:“早上的时候,天气凉飕飕的,中午却热得像在汤锅里,这不正合乎近热远凉的道理吗?”对于两个小孩究竟谁是谁非,孔子也难于决断。于是,两个小孩嘲笑孔子说:“谁说你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圣人呢?”在这则故事中,小儿辩日、孔子难断的原因,说明了要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不能单凭直观的感性认识,应该重视理性认识,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统一,不仅表现在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上,而且还变相在他们的相互渗透上。这就是说,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没有纯粹的感性认识,也没有纯粹的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总是交织在一起的。感性认识渗透着理性认识,主要表现在:

(1)人的感觉是理解了的感觉。人的感性认识与动物的被动感知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的感性总是渗透着理性的感生,是在理性指导下的感觉。人在感知某一具体事物时,大脑并非一张白纸,总是有以往的理性认识掺杂在其中,理性认识加强了感觉的明确清晰的程度,并且由于理解而使感觉更敏锐,更深刻。

(2)人的感觉必须通过概念,理论等理性认识的形式来表达,纯粹的心理体验是不能作为认识传达给别人的。

(3)感性认识在理性认识的参与下进行,人总是用自己已有的逻辑只是去感知外部对象的。如看到玫瑰花是红的,黑白是黑的,实际上,人们头脑中早已有了红的,黑的等理性认识了。

理性认识中有渗透着感性认识因素,主要表现在:

(1)理性认识不仅易感性材料为基础,而且要以语言、文字、图像及通信手段等感性形式来传递和表达。越是抽象的理论,越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传递和表达。

(2)对理性思维的深刻理解,往往要借助于丰富的感性经验才能获得。正因为如此,对同一理论的理解,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往往比青年人理解得更深刻。4 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这一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第一,必须占有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这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因为想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本只存在于各种现象之中,只有积累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从而为人脑提供材料,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占有丰富的切合实际的感性材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前提条件。

“扣盘扪烛” 说从前,有个生来就双目失明的人,从来没有看见过太阳。他很想知道太阳是什么样子,便去向明眼人打听。别人拿来一只铜盘,告诉他:“太阳的样子就像这个铜盘,是圆圆的”。瞎子接过铜盘敲了敲,听到发出响亮的声音,便满意地走了。过了几天,瞎子听到当当的钟声,以为这就是太阳了。旁人对他说:“不对,太阳是会发出亮光的,就像点燃的蜡烛一样。”于是瞎子又找到一根蜡烛摸了摸,记住了它的形状。有一天,他偶然碰到一根竹萧,不禁高兴地叫到:“啊哟!我摸到了太阳。”这则故事中,瞎子想从感性认识开始认识事物,这在方向上是对的。但他不了解感性认识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一味依赖于自己的感觉,而忽视大脑这个思维器官的作用,对听来的、摸到的片面感性材料一概不作分析,结果闹出把钟声、竹萧当作太阳的笑话。

第二,应用科学的抽象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正确的逻辑加工,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可靠途径。掌握了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并不等于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想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还要进行自觉能动的选择。毛泽东指出:“要完全地反映真个事物,反映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经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功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否则,即使拥有丰富的感性材料,也未必能上升飞跃到理性认识阶段。

伯乐、九方皋相马的哲学启示

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门客编写的《淮南子•道应训 》中有这样的记述 : 秦穆公对伯乐说 :“ 年纪很大了 ,你同族的子弟中有可以派他们去相马的人吗 ?” 伯乐回答说 :“ 一般的好马 , 可以凭外貌骨架来识别他。若是识别天下难得的千里马 , 就得注意他身上若隐若现的神韵 , 甚至抛开他的形体不顾。像这种马 ,超凡绝世 , 奔驰如飞 ,不留足迹。我的孩子们 ,都是下等材料 ,可以告诉他们哪种外形的是一般的好马 ,但不能传授他们相千里马的本领。我有一位一起打过柴的朋友九方皋 , 这个人在相马本领方面 ,不在我之下。让我引见给君王吧。”穆公接见了九方皋 ,派他出外寻求千里马 ,三个月以后九方皋回来禀报说 :“ 我已经相中了一匹千里马 , 在沙丘。” 穆公问 :“ 是怎样的马呢 ?” 九方皋说 :“ 雄的 , 黄色。” 穆公派人前往沙丘提取 , 却是匹纯黑的雌马。穆公很不高兴 , 叫来伯乐责备说 :“ 败兴的很 ,你引见的那个求马人!连毛色、雌雄都分不清楚 , 又能识别什么千里马!” 伯乐听了深深叹了一口气 , 说 :“ 竟然到了这样神秘的地步 ? 这正说明他为什么本领高出我千万倍 , 神妙的无法估量啊。像九方皋观察到的 ,是马的天赋灵性。他正是看到了马的精华所在而忘掉了粗糟的东西 ,考察到马的内在素质而忘掉了马的外形特征 , 他看的是应该看的 , 而不去管不必看的。像他这种相马的经验 ,比千里马还贵重呢。” 马赶回以后果然是匹千里马。所以《老子》 说 :“ 最直的好像是弯的 , 最灵巧的好像是笨拙的。” 这段记述中 , 九方皋相千里马的高明之处是 : 看到马的精华所在而忘掉了粗糟的东西 ,考察到马的 内在素质而忘掉了马的外形特征 ,看的是应该看的 ,而不去管不必看的。

这告诉我们这样的哲学道理 : 认识事物要区分粗精、真伪、表里、内外 ,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 ,抓住事物的本质 , 要区分事物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 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相千里马 : 毛色、雌雄等外形特征是 “ 粗 ”“伪” “表”, 是现象 ,是事物的次要方面;马的天赋灵性神韵是 “ 精 ”“ 真 ”“ 里 ”, 是本质 , 是事物的主要方面;看到了马的精华所在而忘掉了粗糟的东西 , 考察到马的内在素质而忘掉了马的外形特征。这正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 ,抓住了事物的本质 , 抓住了事物的主要方面。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 不可分割的整个思维过程 , 这是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的过程 ,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 , 我们既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的深入分析 , 又要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很多 , 贯穿于其中的核心是矛盾分析的方法。它要求 : 对矛盾各方面及其关系既分析又综合 , 坚持一分为二;对事物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既分析又综合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其他各种矛盾关系既分析又综合 , 坚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在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感性和理性的区别 篇5

一、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在设计色彩中的作用

1. 理性思维在设计色彩中的作用

理性思维也成为逻辑思维, 是根据思考者以往的知识积累和经验, 根据一定的事实、规律, 所作出的判断。具体到设计色彩中来说, 就是根据以往的设计经验和色彩规律, 选择出相对应的色彩。理性思维在设计色彩中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知道, 艺术设计不同于单纯的绘画, 而是具有强烈的功利性和目的性, 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中的某种需要, 或者说, 我们之所以进行艺术设计, 本身就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和目的, 因此我们必须要对相关的因素进行合理的分析、整合和判断, 不然就完不成需要, 也达不到目的, 这个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就是理性思维的过程。以一个帽子的设计为例, 首次接触到这个题目, 我们会形成很多种分析, 这个帽子要具有装饰性效果, 要具有保暖的功能, 还要体现出一定的时尚元素, 在色彩的选用上, 是不能选择绿色的, 因为绿色的帽子在中国有着特别的含义, 如果没有认真细致的理性思维, 忽视了色彩对于设计的重要性, 那么将会闹出很大的效果。这种分析的形式可能是多样化的, 也可能是跳跃性的, 但是不管如何, 只有在充分的理性思维下, 设计者才能较为清晰和明确设计的目的, 并且形成初步的设计构思。

2. 感性思维在设计色彩中的作用

感性思维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 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具体特性和外部联系, 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的特点, 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从哲学角度上看, 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是一个先后的过程, 感性思维也最终要朝着理想思维发展。但是从艺术的角度看, 感性思维有着自己完全独立的思维特征和艺术功用。

首先, 感知是设计色彩传达的重要方式。人类对于事物的感知, 是通过感觉器官进行的, 事物的各种信息汇集成了事物的形象, 然后通过感觉器官传递给人的大脑, 形成了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形象。色彩作为客观事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人的感觉最敏感、最直接, 也最有感染力,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 色彩是无可替代的, 也是最有感染力的设计要素之一, 能够直接唤起设计者的感性思维。

其次, 感性思维直接导致了艺术想象的产生。想象是艺术设计中常见的, 也是不可或缺的思考方式, 设计者通过各类感觉器官获取大量具体详实的形象资料, 这就为进入下个阶段做了一个现实预备, 从而使形象思维的运转拥有了切实的原材料。如果在在想象的基础上将各类因素进行有机结合, 就又形成了联想, 艺术设计的创造性便可以得到发挥。

二、设计色彩中理性思维和感性思维的培养

1. 理性思维的培养

首先是要树立正确的色彩知识, 并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和深化。前文中提到, 艺术设计是一种有目的性和功利性的艺术创作, 我们的色彩要满足这种目的性和功用性。所以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色彩理论知识, 运用理想思维方式进行思考, 比如我们要设计一个儿童阅览室, 就要从实际出发, 考虑到这个设计对象的主要特点, 要做到安静、温馨和素雅, 所以一些太强烈和太刺激的色彩, 就不适合运用到本设计中, 可以选择一些粉红、淡黄、浅绿等安静清新的颜色。这种对于色彩的鉴别, 是基础中的基础, 举这个例子, 意在表明, 我们有了对于色彩的正确认识, 依靠这种认识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结果, 实际是理性思维在起作用。如果没有相关的理论基础, 也就是对于色彩的正确认识, 理性思维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所以说, 正确的色彩理论知识, 是理性思维的前提条件。

其次, 要将理性思维的培养, 渗透到具体的实践行动之中。单纯的讲述一些理论知识, 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性思维, 是收效甚微的。很多对于色彩的认识、分析和选择, 都是在一次次的实践中通过自主的发现而形成的。那色立体的讲授来说, 如果教师只是对照着图片, 照本宣科般的给学生讲述相关的原理, 学生们肯定会觉得枯燥和乏味, 思维形成的过程也会变得漫长。如果让同学们亲自动手实践, 让他们根据所学到的是指, 制作一个个性的色立体, 不但能够在实践中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认识,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和协作等全方位能力。

最后, 要避免走进色彩认识的误区。当前各种色彩理论层出不穷, 所以要避免学生产生认识偏差, 导致理性思维的错误发生, 具体说来, 常见的认识偏差主要包含:脱离特定的应用背景和条件, 单纯的谈论色彩的属性关系;对一些设计色彩方案进行照搬, 不估计他们原有的色彩关系, 硬加到新的设计对象中等。这些对于设计色彩认识上的偏差, 是需要教师重点注意的。

2. 感性思维的培养

首先, 要重视学生个性色彩观的培养。在色彩教学中, 如果仅仅是讲解共同的色彩规律, 按照某种固定的色彩模式训练学生, 忽略个性的培养, 就会在传授共性知识的同时, 窒息个性表现的活力。从整体社会文化的角度来看, 缺少个性特色是可悲的, 只有当每一滴水都能折射出不同的色彩时, 才能有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生活与社会。

其次, 是要培养学生的色彩归纳能力。色彩归纳是通过写生的方式, 在写实色彩的基础上, 面对同一组物象, 以归纳为表现手段, 进行概括、提炼的实践过程。通过对形与色的提炼、概括, 充分发挥作者的个性。在直接归纳色彩的基础上, 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概括、提炼、想象、夸张形成的色彩, 作为创造力的培养。它不以模仿、再现真实事物为满足, 它不依附于规律, 而是对自然界色彩的一种整理、归纳和概括。按照美的法则和主题需要, 对色彩进行变色、变调的加工, 强化主观感受, 力求创造出某种特定的艺术氛围和效果, 使色彩成为反映设计者审美观点和设计意图的强有力手段。

综上所述, 作为艺术创作中最主要的两种思维方式, 究竟哪一个起的作用更大一些, 至今也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两者都具有各自的作用和意义, 作为教师来讲, 要充分认识到两者思维形式的特点和作用, 在学习初期, 一些基本的色彩理论知识, 需要学生们用理性的思路来认知和记忆, 随着学习的深入, 则可以有目的有步骤的激发学生的感性思维, 以此来培养他设计的创造性和个性。真正的设计大师就是打破了两者之间的界限, 能够在两种思维形式之间游刃有余, 如果教师能够培养好学生的这两种思维方式, 学生一生的创作都会因此而收益。

参考文献

[1]王令中.视觉艺术心理[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7.

[2]陆琦.从色彩走向设计[M]。浙江: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5.

辨析理性和感性 礼赞科学与人文 篇6

2016年3月15日,韩国围棋选手李世石九段与谷歌围棋,A-r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AlphaGo)的“人机大战”落幕,代表人类出战的李世石1:4落败。这一结果迅速引发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和人类大脑谁更厉害”的讨论。

甲:围棋被誉为人类的“智慧堡垒”,可这次人类顶尖棋手却输给了电脑,看来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是迟早的事。

乙:人工智能代表的不是机器,而是集体的智慧,甚至集中了全人类的智慧,用这样的智慧去对付少数人,自然有优势。

丙:人工智能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人类服务,如果它取代了人类本身,它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丁: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发展,它都不可能拥有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情感,以及直觉。这些特性使得人工智能在本质上是无法超越人类的。

请根据上述材料,联系现实生活,结合自己的思考,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作文材料是由“人机大战”的结果所引发的一场关于“人工智能和人类大脑谁更厉害”的讨论。材料之所以会列出甲、乙、丙、丁四人对“人工智能与人类大脑谁更厉害”的不同认识,其目的是引导考生对比进行思考,而不是将写作思维局限在此次“人机大战”的结果上。另外。考生还要注意材料中的省略号。省略号包含的内容是无限的,这也暗示考生,对“人工智能与人类大脑谁更厉害”的思考,不要局限于这几种观点。

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写什么内容,都不能脱离对人工智能与人类大脑二者的比较,且这样的比较不能局限于表象,而应该深入本质,去思考科学与人文的关系。AlphaGo的胜利,代表着人工智能的前景广阔,但同时也显示出人工智能对于人类具有一定的威胁,对人类的科学研究具有警示的作用。考生可以就人工智能在科学上的价值、意义等方面展开论述,强调科学的巨大影响力。而考生同时也应看到,AlphaGo的背后有一个由几十位顶尖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和上千块CPU,而李世石却是孤身一人与其对抗。所以说,人工智能的背后其实还是人类的智慧。它的胜利其实还是对人类智慧的肯定。不能简单地以为人工智能真的能够战胜人类。

此外。AlphaGo的胜利固然不可小觑,但这仅仅是在围棋这个项目上。如果非得要将人工智能与人类大脑进行比较的话,是不是人工智能在所有的领域都能完胜人类?这还是一个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所以,考生也可以强调人类大脑的无限可能性、人类美好品格的巨大力量等。因此,在写作这道作文题时,考生既要紧紧扣住“人机大战”展开,同时又要跳出来,站在科学与人文、智能与智慧的角度阐述。

高分

创造无限可能

文/赵清暂

未来风云变幻,人类被拥有神一般力量的机器人战胜,这是科幻电影中常有的桥段。而现实中的一场“人机大战”仿佛将想象化为现实,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恐慌……

今天,人们对人工智能的畏嗅,其实就在于人们对未知的恐慌和无法预测的不可控力。现如今,人工智能已不再是单一的开始和停止,而是由分析“进化”到了创造。无需情感,没有犹豫,只需要精准命中,它以一种人类不可控制的速度运行着,让人产生了“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它正在最大限度地挑战着人类的底线,就像黑洞,深不可测。

人是有情感的,因此也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加上人的畏惧、退缩和欲望,这些极容易造成情感的不稳定,会影响人的判断甚至使人发挥失常;而人工智能却能始终沿着既定的程序精准地、毫无干扰地、快速地找到最佳方案。人工智能始终保持着一种稳定的平衡,不高不低。不偏不倚。

或许就结果而言,人工智能的稳定性和绝对的理性能让它所向披靡,取得胜利,但也正因如此,它不能感受到人类的情感。它无法感知紧张、喜悦,也无法获得尊重、友谊。

人类究竟愿意拥有什么?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理性有序,还是以人类大脑为代表的感性与创造?

因为感性,人才有前进的方向。因为向往天空的美好,飞机才划过天际;因为渴望跨越崇山峻岭,隧道才穿山而过。人类不断扩大的感性需求是科学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倘若失去感性,这个世界便会停滞不前,呆板而没有活力。

人对世界最本初的认识,源于人的内心冲动和渴望,进而产生行动。人类永不停息的奋斗探索精神,一代一代传承,并发扬光大。这就是一股源泉,向前不断奔涌,可以幻化成千般形态,可以滴水穿石,可以汇聚成海,可以细密,可以粗犷。而人工智能始终只能在特定的轨道上理性地判断,它永远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也许它在某个方面可以超越人类,但那也是在合理范围内的超越,是人类能力的放大,而不是无中生有的超能力。它不懂得奋斗的意义,不懂得获得成功后的欣喜,它转着圈,不断升级,却也只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纵然前方困难重重,人类也不会停止前进的脚步。从诞生之初,人类就一直坚守着一个信仰生命不止,奋斗不息。人类要用深沉的爱去改变这个世界。人的创造由点滴汇聚成海,拥有着无穷的力量。人类对人工智能的畏惧,正是人类对未来美好的想象;“人机大战”中人类的这场失败,也绝不会是奋斗的终点。未来,人类会创造出无限的可能,这正是人类的力量!

低分

福音?丧钟?

文/冯佳杰

电影《终结者》讲述了机器人在有了意识后,企图将人类赶尽杀绝的故事。当人们惊叹于编剧瑰丽想象的同时。是否想过这一天真的会来临?

“科学技术推动人类进步。”不错,这是教科书上不争的事实,而当今人工智能作为科学技术的排头兵,更是以几何增长的速率改变着人类世界。它让复杂变得简单,让不可能成为现实。汽车防抱死系统、油路管理系统,可实时语音翻译不同语言的Google翻译软件,垃圾邮件过滤系统,电商网站根据用户喜好和浏览记录推荐商品的引擎,医院里协助医生诊断的医疗系统……它们的一次次改造升级或更新换代让世界惊叹,让人类欣喜。它是人类创造的工具,把人类当作效忠一生的主人,让现代人享受着古代皇帝也难享受的东西。

人工智能让每个人成为“科技达人”,但走上人工智能的路,人类终究是更文明了,还是更野蛮了?它究竟是福音还是丧钟?

全球挑战基金委员会将人工智能与气候变化、核战争、生态负担列为人类文明的风险因素。霍金甚至宣称:“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意味着人类的终结。”

人不是机器,是有情感的生物。而人工智能却能始终沿着既定的程序精准地前进,始终保持着一种稳定的平衡,却不知随机应变。人有其独特之处,如果人们都把自己的事务交给人工智能处理,那将是极其糟糕的。我们在生活中使用社交软件时,如果被某人从朋友圈拉黑,心里多少会感到不痛快。但对我们来说,就算和某人一时不和,想要拉黑对方,也会三思而后行,“多个朋友好过多个敌人”是人类社交准则。人是群届动物,人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更加细致。若人工智能取代了一切,那么人类情感会被量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因为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而变得愈来愈冷漠。试想,每个人在见面时,手里拿着人工智能设备,先对对方做出一系列数据检测,完全凭一台机器来决定要不要与对方交往,而忽略一切感性因素,生活还有什么乐趣?生活将变得缺乏情感,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冷漠,人会在其中迷失自我。

文明是人类不同于动物所拥有的宝贵财富。但没人愿意让人类文明成为一堆机器或一串程序。人终究是人,我们有智慧创造人工智能,也将有理智使用好它们。

病文

福音?丧钟?

文/冯佳杰

相信看过电影《终结者》的人都会因施瓦辛格一身黑衣、一杆长枪、一副墨镜驰骋于街头巷尾的机器人形象而热血沸腾。该片讲述了机器人在有了意识后,企图将人类赶尽杀绝的故事。当人们惊叹于编剧瑰丽想象的同时,是否想过这一天真的会来临?

当今,作为科学技术的排头兵,人工智能更是以几何增长的速率日新月异地改变着世界,并渗入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一段段高深的程序,一堆堆纷繁复杂的代码,按既定的目标不知疲倦地运算、输出,让盲人可看,聋人可听,轮椅可受思维控制,让复杂变得简单,让不可能成为现实。她像极了一位时装模特,不停地换装亮相,一次比一次惊艳,一次比一次夺人眼球,让人惊讶得目瞪口杲,兴奋得血脉贲张。它是人类创造的工具,是智慧的结晶,把人类当作效忠一生的“主人”。就是古代皇帝也难享其福。

人工智能让每个人成为“科技达人”,引领着人们飞速穿越时代,创造文明。但人类终究是更文明了,还是更野蛮了?它究竟是福音还是丧钟?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霍金大胆地宣称:“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意味着人类的终结。”他以前就曾试图提醒人们注意一点——人工智能的魅力会蒙蔽我们的双眼。它会掩盖一个重要的问题,即最终的结果有可能引发一场浩劫。因为人类有一种自恋的倾向,盲目相信自己很聪明,而从不考虑事情有时可能会出错,人们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如何使它更完美上,却没有好好学会完美地使用它。

人和人工智能最大的区别在于人是有灵性的动物,有美妙的思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亦是如此,丰富多彩的人性,构筑了纷繁复杂的世界……

在人工智能的眼里,只有人为设定的目标,除此以外,别无他物。若人工智能取代了一切,那么人类情感也会被数字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因为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而变得更加冷漠。人怎么能急功近利。视线中仅有人工智能的优越性而过分依赖甚至滥用它呢?

理性与感性的整合 篇7

关键词:德育;理性德育;感性德育;整合

中图分类号:6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5—0038--02

德育就是根据被教育者的需要和特点进行操作演示以熏陶涵养被教育者,被教育者通过模仿仿效教育者和练习模仿仿效的内容而对自然与社会的客观原则(即道)有所理解和遵循(即自化)的活动。德育是主体性和主体间性、个体性和社会性、规范性和自由性、理性和感性、多元和一元的关系的统一,这种统一性决定了德育必然是认知导向和情感教育的统一。在德育过程中,必须坚持理性和感性之间的交融和整合,构建合理而有效的理性和感性之间的张力结构,对提高德育实效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理性德育:用真理的力量说服人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指人类历史是一个不断理性化、不断“去魅”的过程,现代化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理性化。理性作为现代性的主流意识形态,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建章规制形成了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作为社会活动组成部分的德育,其现代化过程无疑蕴涵着理性化的色彩。社会的理性化发展趋势无疑使作为社会活动组成部分的德育也随之理性化。德育中的理性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德育中政策原则、道理、理论如政治信仰、理想信念、價值取向、诚信意识、社会责任、团结协作观念等内容的理性化特征,二是德育的手段与方式的理性化,这是由人的认知层面的多种因素,如知识、认知和认知逻辑等。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理性的道德教育是完全可能的”。“当道德开始成为理性化的道德时,并未失去其基本要素;通过世俗化这一事实,道德反而会变得更丰富,获得新的要素”。『lI现代社会不论其结构层面抑或其精神层面具有的不断理性化特征,决定了德育的方法首先是理性化的。认知在道德品质的生成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决定了德育的理性化方法。在道德品质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中,知、情、信、意、行五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其中,知是情、信、意的基础,并对行起到范导和规约的作用。理性是认知的核心要素。无论情感抑或行为,离却了理性和人的思维,便失去了维持和发展的根基。德育之所以必要和可能,也正是因为受教育者具备了这种潜质及其发掘、发展的可能性,否则德育要么就成为单纯的“灌输式”的,要么就变得几无可能。德育必须把培养受教育者的理性思维能力、道德判断能力等作为重要的目标。当前,德育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实效性差,原因固然有许多,但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对理性化教育的认识和研究与其担当的重任还不相称,导致德育实践陷入误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理性的力量就是真理对人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能够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因为,其一,最根本的在于真理的科学性;其二,真理具有内蕴深沉的价值取向;其三,真理具有坚实深厚的实践基础;其四,真理具有博大深邃的智慧文化。坚持以理服人,就必须坚持摒弃枯燥、抽象的说教,德育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有两个层面,一是联系学生,现实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二是联系现实的生活实际,切实回答、分析、解决现实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特别是要运用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去教育学生。

理性化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原则和方式。毋庸赘言,社会主义性质的德育价值规定与精神,是受教育者无法自发产生的,它必然需要理性知识的灌输和理性信仰的导引。然而,“道德之所以有劝导和示范作用,正是因为它在陈述事实时表达了一种情感和愿望,表达了判断者的态度和信念,否则,它就是一个冷冰冰的、无法激起他人情感的语句。”受教育者思想道德品质内化和外化过程是受教育者价值自我建构过程,这些都决定了理性化施教方法又是相对的、灵活的,决不是把思想德育政治教育的内容向受教育者刚性化、简单化的灌输。因此,理性化的德育在内容和方法上必然有它的局限。在市场化、全球化和网络化推动的社会现代化不断深化,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德育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的主体性要求思想政治德育教育成为契合个体心性价值世界的德育“感性教育”。

二、感性德育:以真挚的情感打动人

感性德育符合人的主体性特点和德育活动过程的特性和规律。人的主体性存在本质决定了德育在具体方法上必然是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关心人,切入个体内心世界的、能激发个体心灵共鸣的教育方法。德育实现的意义在于主体和客体的价值互通与心灵契合过程,因此,倚重理性化教育方式的涂尔干也充分肯定了教育的情感化方法诉求,他说:“若要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提供必要的驱动力,我们就必须应该努力遴选出作为我们道德性情之基础的基本情感。”理性化的认知导向要转化为个体内在的价值信仰,除了要求德育内容要体现社会理性外,还取决于教育的具体方式能否激起受教育者的心灵共鸣。感性教育方法之所以对德育的成效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源于情感是个体价值世界构建的基础,是个体确立理想信仰的前提,是个体精神价值追求的内在驱动力。“渴望看到这种先定的和谐,是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他们每天的努力并非来自深思熟虑的意向或计划,而是来自激情。”情感和愿望是人类一切努力和创造背后的动力。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朱小蔓教授说:“人的情感素质及其发展往往在更深层次上表征着人的道德面貌。由于道德在本质上是人对自身的精神需求不断提升的结果,它主要用情感满足与否以及用什么方式满足和表达来表征自身的精神需求。”“我们的美德袋式的教育之所以受到批判,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把学生的头脑作为一个容器来灌输。”

在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中,道德情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情感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情感一经产生,便能有选择地促进并巩固同这种情感有联系的认知,同样,相应的情感障碍也妨碍相应的认知。“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动之以情,方能晓之以理”,“情到理方至,情阻则理难通”。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道德情感推动或制约着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信念和行为。在一定意义上说,只有充满道德情感的行为实践,才能使行为实践本身充满德育的意义和价值。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交互作用是以信念为中介实现的。信念是价值观的集中表现,它一方面取决于人的情感体验,一方面是人的实践阅历反复认知的凝结。信念一旦形成,既有助于道德情感的深化,又会

促进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从而推动人的道德素质不断向实践转化。因此,德育必须注重情感激发、情绪感染。

三、理性与感性的整合

德育的合理张力在于不断总结、借鉴和整合理性德育和感性德育的理论基础和优势,把道德灌输和发展主体性结合起来。德育心理学表明,个体道德的发展需要有一套提供给他们的规则和价值,因而赞成理性德育中道德教育的主张,但同时也反对强制灌输的方法;个体在接受一系列道德原则和道德理论外,还要求发展个体的个性自由,鼓励他们在情感的支撑下做出自己的、符合社會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弗兰克纳指出:“我们的结论是,最好的道德教育形式将包括某些相对具体的规划或美德的正面教学……并由此而更加强调道德反省和自由。”

论音乐欣赏的感性方式与理性目标 篇8

人类认识活动中, 依靠各种感觉器官与周围世界发生着感性的、自然而直接的联系。在长期的社会环境中经过生存劳动和各种社会实践, 发展起那些能够确证自己是属于人的美的感受, 其中包括对于自然音响和对于作为艺术的音乐音响的美的听觉感受。感性认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段, 它是认识活动的必经之路, 那么音乐欣赏也不例外, 它也必须经历感性认识阶段。音乐欣赏的感性认识方式具体有哪几种?下面将根据听众的差异、音乐作品的差异和欣赏目的的不同将其概括为三种感性方式。

1. 感知

音乐欣赏的第一种感性方式就是感知。人们在听到某些自然音响和音乐音响时, 会不假思索地从中得到一种愉悦。“当倾听某种歌声时, 我们还没有听清其歌词与旋律, 就已经深深的感动了。有的音色会使人立即兴奋或松弛, 有时会使人狂怒, 有时会像微风一样轻抚我们, 它会作为通向生动性情的美感的技法, 只在几秒钟对我们起作用”。因此, 音乐欣赏者通过感知音响和音乐表象的东西来进行欣赏, 这种欣赏所处的心理状态往往是一种感受层次。音乐感知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音乐欣赏者仅仅将注意力集中于音响效果及其音乐的感性外表上, 其主要是为了满足他们耳朵的感性体验, 而对音乐音响之外的事物或者更深层次的音乐内涵却置之不理。这是一种近乎生理的审美反射, 是来自于这些音乐本身的愉悦感觉, 正是这种感觉, 构成了音乐欣赏的出发点。音乐欣赏者在这种感性欣赏方式中, 被音乐的最基本的要素所吸引, 不由自主地被音流牵引而且在其中得到他们所想要的愉悦。处于这种感知状态的音乐欣赏者, 大多直接进行乐曲的体验, 品味乐曲中的微妙情绪, 但他们并不刻意去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意义, 也不关注音乐的内容。感知的欣赏方式作为人们最普遍最直接的欣赏途径, 一般适合一些情绪比较鲜明的、结构比较简单的音乐, 比如背景音乐、音乐小品、轻音乐等等。而不适合那些精神内涵比较丰富、思想比较深刻的作品。当我们听一首音乐作品时, 无论是声乐作品:像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夜莺》, 还是一首无伴奏合唱:如拉索的《回声》, 人们首先感知的是作品所带给他们的音响, 吸引其听觉和注意力的音乐才会使他们产生深刻的印象。

2. 理解和情感体验

音乐欣赏的第二个感性方式就是理解。它侧重于对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内涵进行体验和理解。由于音乐欣赏的目标不单纯是感官的快感和情感的愉悦, 而必须实现精神的升华和理性的领悟, 因此就需要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辅以逻辑思维, 使感官———感情欣赏能上升到理性欣赏层次, 使生动形象的感性体验与准确深刻的理性认识完美地结合, 以实现审美心理活动的完善和飞跃。而当音乐欣赏的感性经验累积到一定程度, 就会向理解和情感方面跃进。这种音乐欣赏方式主要在于欣赏者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于音响的旋律之中, 同时还对这些音响的形态和运动规律进行简单的思维分析, 沿着音乐的运动旋律, 欣赏者不断的进行想象和联想, 并且根据他们所经历着事情, 如生活经历或者音乐经验, 从而对音乐的作曲人或者作词人所处的境界或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理解和体验。对于音乐欣赏审美活动, 情感体验是其最为直接最为普遍的感性活动。可是, “还有很多欣赏者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并不满足于停留在直观感受上, 他们还期望在直接感受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音乐作品进行观念上的把握, 也就是通过概念和逻辑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和理解音乐”。依照这种主动的积极的音乐欣赏方式, 欣赏者将会对自己的音乐感受范围予以拓展, 同时也将自己理解程度进行加深, 从而实现自己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如欣赏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悲怆”》时, 随着乐曲旋律听众会悲哀难过, 这是建筑在知觉的基础之上的, 如果在知觉阶段已感受到音响不好听、不悦耳, 相信情感欣赏这一阶层是永远限制着我们。情感体验的发挥对于这一欣赏方式, 往往跟那些思想内涵丰富、结构较为复杂以及哲理性比较强的音乐作品比较适合, 比如贝多芬的交响乐和奏鸣曲, 对于这种感性认识方式, 欣赏者往往是凭借其所具有的经验或者知识, 对音乐所表现的内涵进行解读。因此人们在欣赏时, 不仅仅局限在对于音乐额度感情体验上, 而要充分运用理性, 进行深深的思考。如舒曼的《梦幻曲》, 其曲调的优美、婉转能给人带来情感上、精神上的满足, 所以不论是何种文化层次的人都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那么欣赏者应该对音乐作品的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而且对作曲人的性格、经历、身世以及他所处的社会背景也要有一定的认识, 只有这样, 音乐欣赏者才能将其了解、体会到的音乐精神内涵与自己的个人生活经历联系起来融会到音乐欣赏的情感体验中, 最终才能较完整地体验到音乐之美。

3. 综合体验

音乐欣赏的第三种方式就是对前两种欣赏方式进行结合, 即综合体验式音乐欣赏方式。综合体验式音乐欣赏方式主要是欣赏者对音乐相关的各要素及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而又全面的体验。这种综合体验其实就是人们感性认识晋升为理性认识的阶段。欣赏者在对音乐进行感性的感知、体验、理解之后, 将会进一步地对音乐所蕴含的内涵和更深层次的东西进行探索和体验。这种欣赏方式往往跟音乐的艺术背景、人类情感等内在的东西联系在一起, 只有欣赏者对音乐所表达出的人类情感和艺术情操进行充分的联想和理解, 他才能获得完满的理性的音乐体验, 即达到理性目的。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 通过对其的了解, 可以发现有这样一句“通过斗争达到胜利, 从而获得自由”的内容, 它给听众一定的限定, 使听众进行丰富而又宽阔的联想和想象, 使其得到综合的情感体验。对于这种音乐审美方式, 它涉及到了其它文化艺术跟音乐艺术的互译互阐, 也融合了人类认识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审美过程, 这种欣赏方式能帮助欣赏者对各种音乐作品的真正理解, 实现其圆满的审美情操, 它适用于各种层次的欣赏者, 也适用于各种类别的音乐作品。

二.音乐欣赏的理性目的

前面已经提到, 音乐欣赏其实是一种审美的心理过程, 也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 感性认识有着感知、理解、体验、综合体验等感性方式, 它们最终的目的是实现理性的目的。其实在音乐欣赏的感性方式中, 也掺杂着理性的因素, 比如对音乐的理解, 对音乐内涵的分析和思考等等, 这些都是理性的因素。音乐欣赏中所发生的这些理解、体验等, 都是运用一些理性思维对音乐进行评价和审美的。当音乐欣赏的感性经验发展到一定的程序, 它将会晋升为理性目的, 即人们思维活动的更多参与。音乐欣赏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对音乐的理性认识, 即通过音乐的欣赏, 了解作曲人的生活背景、创作意图、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以及音乐所反映出的艺术情操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欣赏者通过理性思维进行理解和获知的。欣赏者除了直觉的收听音乐之外, 还必须对音乐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作曲人所具有的创作思想和音乐中所应用到的方法、手段进行分析和了解。比如《江河水》这样一首民族器曲, 只有在听众进行理性的认识之后, 他们会感到悲哀, 而联想起乐曲中所反映的旧社会我国劳动妇女的悲惨处境。再如肖邦的这样一首曲子———《b小调“革命”练习曲》, 对于它, 听众不但会产生出激动情绪, 同时也会对肖邦乐曲中所蕴含的爱国热情进行理性品会。因此, 欣赏声乐作品就常常从词与曲结合所创造的音乐形象的整体出发来进行分析和理解;欣赏器乐作品既要求欣赏者通过反复的欣赏加深对乐曲的音响感知和感情体验, 同时还要求欣赏者多学习和借鉴一些有关资料, 深入了解乐曲产生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生活、思想、创作意图。

综上所述, 作为一种审美活动, 音乐欣赏是一项多层面的心理活动, 音乐欣赏不但有着一定的阶段性, 还有一定的连续性。对于不一样的欣赏者, 不一样的音乐作品以及不一样的欣赏方式, 其反映出的认识境界或者意境也各不相同。

参考文献

[1]师玉丽.试论感性在音乐欣赏心理过程中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 2009, (6) .

感性和理性的区别 篇9

首先, 要把握好物理模型的教学

物理建模是通过一定的抽象思维, 抓住其主要特征, 舍去那些次要因素, 适当地对物理研究对象进行理想化设想形成物理模型, 进而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考虑到高中物理内容抽象、逻辑性强, 如果单纯的进行知识灌输, 学生很难理解, 而物理模型的建立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途径。“理想化模型”是一个解题的“榜样”, 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它为学生解题时的思考方向打开了一盏灯, 指引学生化繁为简, 降低了物理解题的难易程度, 最终通向成功的彼岸。模型占有重要的地位, 物理教师应引导学生步入模型思维的大门, 适应并掌握这种思维形式, 提高学生对物理模型的思维能力。

其次, 应重视实例和图象在教学中的作用

把抽象问题现实化, 尽量用学生可以直观观察和想象的事例和图标来说明问题, 重视实例和图象, 教会学生简化问题和画图。有时一张草图就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有柳暗花明的感觉。例如在运动学问题中, 有时候画个过程草图有时候画个运动图像就可以让问题迎刃而解。再如在气体的问题中, 气体的状态变成什么样, 画一画, 很多物理量就可以看出来了。当然这一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多用, 经常性的引领示范, 让学生感觉到它的好处, 主动地去用, 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去训练自己的这种能力。

再者, 将物理学史引入到教学中来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很好途径

有一些物理学史本身就是很好的教育素材, 它把一个定理或定律的发现过程呈现给学生, 学生了解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例如“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以及他的科学研究方法”、“笔尖下发现的行星”、“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等, 将这部分物理学史的内容引入到课堂中来, 让学生在了解物理学史的同时, 体会到物理学研究“思考”的力量, 让其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物理原理都是通过实验得来的, 这就使得他们更加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 对其自身能力的提高必然起到带动作用。

最后, 注意在教学中不完全依赖于教材

我们可以打破常规, 将教材中的内容适当的调整,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明创造的精神, 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方法。例如在“变压器”的教学中, 学生和我一起推导电压与匝数的比例关系, 做一个理论准备。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发明一个变压器, 让他们在发明的过程中体会铁芯的作用, 闭合的铁芯好于不闭合的, 线圈的作用等, 每次猜想都可以用实验来证明。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 又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态度。

教材中“科学漫步”和“科学足迹”等STS教育栏目或是涉及最为前沿的科学, 或是涉及某一个物理概念获得的艰辛过程等, 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最佳素材。我们应充分地挖掘教材内容与STS教育的结合点, 合理地渗透, 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总之, 抽象思维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 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也是教学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侯慧明.物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考试周刊, 2012年21期.

[2]周乾坤.高中物理建模教学的思考.中学生数理化 (教与学) , 2012年10期.

上一篇:第2个路政宣传月活动工作总结下一篇:我家的宝宝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