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感性快乐的孩子

2024-09-19

培养感性快乐的孩子(精选9篇)

培养感性快乐的孩子 篇1

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是我们的明天和未来, 孩子的快乐和幸福是每位父母的追求, 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对孩子寄予了很大的期望。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知识教育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却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的, 认为小孩是不会有什么“想法”, 更不会有什么“心事”, 这样的认识使得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 这些困扰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开导, 将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成长, 导致孩子心智发育不健全, 亲子关系紧张, 在孩子成年后又给他们的社交和工作带来更多的障碍。在现实生活中, 往往表现为每当孩子需要父母帮助时, 父母常常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或者对孩子的困惑一筹莫展;有时候又根本不在意、不理会他们, 更不懂他们幼小的心里在想什么, 很多时候只能在物质给上予满足, 以物质的需求来弥补精神上的一切, 其实, 我们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心灵上最好的关注, 使他们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有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地发挥和施展出来。那么,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呢?

一、创造和谐愉快的环境, 使孩子生活在快乐中

社会生活环境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孩子的病态心理和不良行为许多都是因为生活环境不良所致, 例如父母关系不和、家庭气氛紧张、亲人之间感情冷淡等都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 精神不振, 而且感情冷淡, 对同龄孩子容易产生攻击行为等, 因此, 家庭环境的和谐, 夫妻关系亲密对孩子是很重要的。

1.家长应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有些家长因工作不顺或者其他原因而表现出来的悲观失望、怨天尤人, 这些情绪都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阴影, 所以家长要避免这类情况发生, 时时处处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去感染孩子。

2.建立和谐默契的夫妻关系, 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环境

父母都是孩子至亲至爱的人, 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占据着平等重要的位置, 因此, 夫妻关系质量直接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 如对待同学、对待老师对待长辈的态度等。父母之间互相关心体贴, 互相谅解, 孩子也能以宽容的心胸对待同学, 理解老师。相反, 如果父母之间随时都互相指责抱怨, 会让孩子烦躁不安, 产生莫名的恐惧, 不相信别人, 在学校里人际关系紧张, 甚至于对生活失去信心。

3.正确看待孩子的错误, 对孩子宽严并济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缺点错误严重情绪化, 要么不加理睬, 让孩子一错再错, 要么不合理的要求也给予满足, 导致孩子一个愿望达不到就嚎啕大哭、在地上打滚, 大点的孩子甚至于离家出走;相反, 有的家长过于苛求, 总拿自己的孩子去与别家的相比, 容不得孩子犯错, 总觉其不如人。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 我们对待孩子要严中显爱, 爱中有严, 要严之有理, 爱之有度。

4.进行情感交流, 用心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

很多父母感觉与孩子找不到共同的话题, 很少与孩子进行交流谈心, 特别是一些中学生的父母, 与孩子的交流多数时间是指责抱怨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好, 与孩子的交流变成吵架拌嘴。其实, 我们父母应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养成倾听的习惯, 听孩子讲学校的事, 讲同学, 讲老师, 从倾听中了解孩子的思想, 同孩子一起成长。另外, 如我们可以把孩子的照片按日期、内容进行排列, 装订成册, 建立成长档案, 使孩子能经常翻阅, 从中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关注对自己的爱。

二、做民主型家长, 让孩子感到父母可亲可敬

1.尊重孩子

孩子再小也是一个独立的人, 有自己认识事物的方式方法, 有自己的情感需要, 做家长的不妨放下架子, 蹲下身子与孩子交流, 使孩子觉得自己和父母是平等的, 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2.礼待孩子

在孩子犯错之后, 不要只是指责甚至是打骂孩子, 应及时给其讲明道理, 在自己讲错话, 做错事之后, 也要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 这不但不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反而会使孩子感到父母可亲可敬。

3.赞赏孩子

当孩子取得成绩或者有点滴进步时, 父母要表示祝贺或给予表扬鼓励。

三、做心理专家型家长, 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孩子的成长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而孩子个性心理品质的优劣, 将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因此, 我们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

1.培养独立性

在日常生活中, 尽可能地让孩子自己动手, 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万不得已时, 家长也只是协助, 千万不要包办代替。

2.磨练顽强意志

家长可利用各种各样挫折情境来磨练孩子的意志, 培养孩子战胜失败的技能, 同时也教给他们一些积极的对待失败挫折的策略, 如继续努力、适时调整等。

3.培养合作意识

通过生活中的小事, 使他们学会交流与合作, 懂得尊重、理解和宽容别人。

4.体验成功

最初的成功对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有着及大的影响, 所以家长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体验成功, 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心理学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是, 一个人的人格基础是在6岁前形成, 所以, 但是良好的人格基础不是靠棍棒教训出来的, 也不是通过讲大道理教导出来的, 而是通过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父母的人格薰陶培育形成的, 孩子健康的心理是良好人格形成基础,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才是真正关心孩子, 爱护孩子。

培养感性快乐的孩子 篇2

2014-05-13万利达教育电子

我们都知道,家庭是一个孩子的快乐之源,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中学习最有效。那么,你知道如何才能使家庭为孩子增添快乐的力量吗?如何才能成为更快乐的父母呢?也许,以下的文字会给你一些灵感和启发。

1、带上“赞美眼镜”,心存感激

两性关系方面的专家研究发现,长久的婚姻的一项基本特征是夫妻双方都愿意公开地赞美对方。婚姻不只是一纸证书或戒指,而是时时刻刻都要面对选择,去表达、去分享、去展现。如果你能对自己所得到的一切心存感激,那么,你离幸福就很近了。

如果你能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并赞美他,比如当他画了一幅不错的画时,你能及时表扬他,而且表现得很具体:“你画的恐龙尾巴真的很生动。”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很棒的礼物,他的脸上一定会绽放动人的光彩,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能使他以乐观的态度来面对未来新的挑战。

2、爱的大餐VS小点心

一个生活在充满浓浓爱意的家庭中的孩子是最快乐的。美国知名人际关系专家指出:爱的大餐是指每天三回,每次至少三分钟主动地表达对伴侣、对孩子的爱。

爱的小点心有很多种:可以是额头上的轻吻、一句衷心的赞美、一张传达爱意的小字条、一声谢谢,费时不多,但功效神奇。不论是大餐还是小点心,你都必须全神贯注、浓情蜜意、赞赏与感谢,使对方的心得到充足的“营养”。

3、从小开始的幽默训练

你知道吗?在儿童教育专家的倡导下,美国许多家长甚至早在婴儿出世才6周时便开始了他们独特的“早期幽默感训练”。幽默的力量是无穷的,1岁左右的宝宝已对他人的脸部表情十分敏感。在他学步摔倒时,不妨冲他做个鬼脸以表示安抚,此时他会被你扮的鬼脸引得破涕为笑。

根据美国专家的一项专题研究,幽默感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开朗活泼,因而往往更讨老师的喜欢,人际关系也要比一般的孩子好得多。幽默还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和痛苦,他们往往过得比较快乐,也能比较轻松地完成学业。要知道人的幽默感大约有3成是天生的,其余的7成则须靠后天培养。

4、智慧就是力量

养育孩子不但需要知识,更需要智慧。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如同树上的叶子。如何使你的孩子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智慧比知识更有力量。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妈妈在厨房洗东西,听到她的儿子在院子里跳个不停,妈妈好奇地问:“你在玩什么呀?”孩子回答:“我跳到月球上去了!”当时这位妈妈愣了一下,但她很有智慧,随后她很温和地说:“喔,千万不要忘了回来呀!”许多年后,这个孩子长大了,他成了我们地球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他的名字叫阿姆斯特朗。

与伴侣相处也是如此,与智慧同行,不好的情绪也会随之而转化。美国前总统里根在任初期,有一次被枪击重伤,子弹穿入胸部,情况危急。在生命交关的当头,里根面对赶来探视的太太的第一句话竟是:「亲爱的,我忘记躲开了。」美国民众在得知总统在身受重伤时,仍如此富有幽默感,坚信他康复应指日可待,因此也稳定了可能因总统受伤而动荡的政局。

5、学习沟通技巧,学会了解对方

有不少夫妻“爱在心里口难开”,夫妻间或亲子间的沟通不良,是绝大多数的家庭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何沟通更有效?笔者认为,沟通就是进入对方的频道,让了解发生。但沟通前,先要了解自己再了解对方,因为每一种情绪的背后都有某种动机,而一个孩子的情绪背后往往有着正面的动机。

在沟通的过程中,语言只占了7%的功效,我们要更多地借助于表情及肢体语言,对婴幼儿而言尤为重要。夫妻如果经常吵架,容易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而良好的沟通能力不但有助于家庭幸福,对个人的事业发展、人脉的建立都大有益处。

6、家人共聚的时间是神圣的许多人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最美好的时间往往是家人团聚的时间。比如用餐的时间,节假日的活动等,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孩子一生中最珍贵的回忆。你在用餐时是如何与爱人、孩子相处的?有一句古老的格言也许至今仍意义深远:“一家人吃饭时是争论还是谈话,是称赞还是训斥,是一个很好的测量计,它可以看出这个家庭是在疏远分离,还是越来越亲近。”

如果你要创建一个彼此没有距离的快乐家庭,那就从餐桌上开始吧!

7、欢乐的节庆是家庭的“装饰品”

培养感性快乐的孩子 篇3

7年前,我有了女儿小茵。我当然希望她智商超群、才能出众。可是我知道,还有比这更重要的,那就是她的快乐情商。

情商,一个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又称情绪智力,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而快乐、乐观的性格又是情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育女儿小茵的过程中,我强调快乐情商的重要性,挑出快乐情商来说,是因为我觉得一个人一生中能拥有乐观、快乐的情商那是相当的重要!快乐情商水平高的人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于同情心,无论是独处还是与许多人在一起时都能怡然自得。乐观是人永远携带的加油站,影响人的一生。

所以,从小茵1岁的时候,我就开始培养她的快乐情商。今年,小茵进入小学的时候,我把乐观、自信的她交给了老师。此后对她的教育,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老师的责任了。可是在她上小学之前,我培养她快乐情商的方法,还是值得与大家分享。

孩子四个月大的时候

小茵开始学抓东西了,我在她面前摆了两个玩具问她:“你喜欢哪个,红色还是黄色?”

当然,几个月大的婴儿根本听不懂大人的话,也不会做出反应,但是显然我是征求过她的意见了。我就是要让她从小知道,她对自己的事情是有决定权的。

小茵一岁半会表现出自己的喜好时,从穿衣到饮食我也是这样做。“今天穿哪件衣服呀?”她也许会该穿夏天的衣服却拿着一件冬天的衣服要穿;“今天吃番茄鸡蛋面好吗?”她也许不依……这个时候我会耐心地跟她讲道理,引导她作决定,但最后的决定权还是要落到她的手上。

也许她最终的决定是蛮不讲理的,我就会让她知道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夏天穿冬天的衣服很热吧”,“不吃番茄鸡蛋面肚子很饿吧”……经过多次之后,她也就学会作出正确的决定了。这样随着孩子的长大,她就会自己决定更重要的事,也就更开心。

从小就给孩子一定的决策权,让他学着决定自己的事情而且是作出正确的决定,这是我培养女儿快乐情商的第一招。有些家长的做法是一切由家长说了算,结果孩子表面上是服从了,可心里并不乐意接受家长强加给他们的一切,长期如此,孩子就容易形成叛逆的心理。我们作为父母要设法给孩子提供机会,使其从小就知道怎样使用自己的决策权,这对孩子快乐性格的养成十分重要。

孩子开始学走路的时候

女儿在学走路的时候,摔了不少的跟头。她摔倒哭着望着我求救的样子固然让我怜爱,可我会狠下心不过去扶她,而是对她说:“小茵是最棒的,你看,小茵多勇敢,摔倒了自己就能站起来。”头一两次,她总是不肯起来,这个时候我就对她说:“哦,小茵要妈妈帮一下是吧?”然后我把一只手伸过去让她扶着站起来,这时我还不忘表扬她一句:“小茵真勇敢,回家告诉爸爸让他也表扬小茵吧!”下次她再摔倒时看着我,还没等我开口她就自己站起来了。

一个人总是在挫折中学会成熟,孩子更是在挫折中成长。培养小茵不屈不挠的精神,是我让她具备快乐情商的第二招。为了这一点,那些表扬的话我会毫不吝惜地用了再用。相反,决不能挖苦讽刺、批评责怪孩子,如果经常说“你真笨”、“你什么也干不好”之类的话,会使孩子精神沮丧,甚至可能让他一生都处于消沉的挫折感中。

孩子两三岁的时候

每天不管多忙,我都会抽出至少一个小时陪小茵尽情地玩。和她一起堆积木时,我就做她的“助手”;躲在窗帘里和她捉迷藏时,每一次她从窗帘后面捉到我,她就咯咯笑得不知多开心;如果是户外活动,她特别喜欢玩沙子,我就会顺手拿过一根树枝在沙子上跟她画画,小鸟呀,小鱼呀,花朵树叶呀……我发现,只要你是真正地陪着她,她都会非常开心,而且乐此不疲。这样,我们在游戏中增进了感情,让她感受到了我的爱。

在游戏的时候,我也不忘引导小茵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例如我们在玩沙子的时候,我会跟她说:“你把一个铲子给小朋友吧,让小朋友帮忙一起铲满桶里的沙子好吗?”这个时候她总会很乐意地对小朋友说:“我们一起铲沙子吧!”这样每次在户外玩,小茵总能认识很多小朋友,玩得可高兴了。

感情和友谊对快乐性格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让孩子感受到感情和友谊,是让孩子学会进行愉快融洽的人际交往的基础。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又是事业成功和快乐人生的基础。这是我的第三招。这时家长们切忌表面上是陪着孩子玩,心里却想着自己的事还没完成,对孩子敷衍了事。别以为两三岁的孩子不懂事,他们的敏锐往往出乎你

的意料。

孩子四五岁的时候

一次下班回家,女儿小茵走过来跟我说:“妈妈,小西有个洋娃娃,我也要一个。”

几乎每个家长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这很正常,四五岁的小孩最喜欢模仿,而且有了一定的攀比心理,看见别的小朋友有的东西他自然也想要,关键要看做父母的怎样来教他。

于是,我对女儿说:“好吧,不过你要先回答妈妈一个问题:为什么爸爸要戴眼镜呀?”

“因为爸爸近视眼。”

“那小茵要不要戴眼镜呀?”

“不要,小茵没有近视眼。”女儿很快就回答了我的问题。

我继续说:“对呀,小茵回答得真好,不是别人有的东西你就一定要有的,是吗?”

女儿眨眨眼睛看着我,似乎明白了些什么。我马上又说:“小西有洋娃娃很高兴,妈妈跟小茵玩游戏高不高兴呀?”

“高兴,开心!”女儿立即跑去拿她的画画工具要我教她画树木了……

适当限制孩子的物质占有欲,有助于孩子快乐情商的形成。这是我的第四招。想要而得不到,往往是人生悲苦的根源。而“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正常的人生中,往往是失去的多,得到的少。一些父母为了哄住孩子,总是以各种物质为诱惑,孩子哭了,“妈妈给你拿好吃的”,孩子闹腾了,“爸爸给你买玩具”……殊不知,这样会使孩子觉得只有得到才是幸福的,这将非常不利于孩子以后的人生。

孩子六七岁的时候

让女儿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这是我培养孩子快乐情商的第五招。

当幸福只建立在一样东西上时,它就缺乏稳定的基础,快乐情商高的人总是能从很多方面得到快乐。

某个孩子可能因为错过了他喜欢看的电视节目而整晚都不开心;但另一个兴趣广泛的孩子,他就会迅速转为从别的事物上寻找快乐,并同样自得其乐。

有的家长过分注重孩子的智商和学习成绩,把孩子的兴趣爱好放在一边,使孩子失去游戏玩耍的时间,这样极易造成孩子的疲惫和厌倦,情绪自然低落。在以后的人生中,他也往往会做事无精打采,无法快乐起来。

孩子成长的任何时候

我是一个乐观向上的妈妈,我的丈夫是一个乐观向上的爸爸,我们对女儿起到了很重要的示范作用。这可以作为我的第六招吧。

如果下雨了,不要对孩子说“该死的天,又下雨了”。我是这样对女儿说的:“瞧,太好了,又下雨了!小草在长大,它得到了雨水的滋润。” 这样就会把快乐传递给孩子,让她无论面对何种环境,都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

我和丈夫,甚至是小茵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努力为小茵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这使得小茵从小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长辈,懂得分享:厨房里她会抢着帮你择菜、洗菜,倒垃圾时她会忙着帮你放好塑料袋,收衣服时她是你的好帮手……孩子在很小的年纪就能享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培养感性快乐的孩子 篇4

一、创造和谐愉快的环境,使孩子生活在快乐中

社会生活环境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条件,孩子的病态心理和不良行为许多都是因为生活环境不良所致,例如,父母关系不和、家庭气氛紧张、亲人之间感情冷淡等都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精神不振,而且感情冷淡,对同龄孩子容易产生攻击行为等,因此,家庭环境的和谐,夫妻关系亲密对孩子是很重要的。

1. 家长应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有些家长因工作不顺或者其他原因而表现出来的悲观失望、怨天尤人,这些情绪都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蒙上阴影,所以家长要避免这类情况发生,时时处处以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去感染孩子。

2. 建立和谐默契的夫妻关系,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环境

父母都是孩子至亲至爱的人,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占据着平等重要的位置,因此,夫妻关系质量直接影响孩子的人际关系,如对待同学、对待老师对待长辈的态度等。父母之间互相关心体贴,互相谅解,孩子也能以宽容的心胸对待同学,理解老师。相反,如果父母之间随时都互相指责抱怨,会让孩子烦躁不安,产生莫名的恐惧,不相信别人,在学校里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于对生活失去信心。

3. 正确看待孩子的错误,对孩子宽严并济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缺点错误严重情绪化,要么不加理睬,让孩子一错再错,要么不合理的要求也给予满足,导致孩子一个愿望达不到就嚎啕大哭、躺在地上打滚,大点的孩子甚至离家出走; 相反,有的家长过于苛求,总拿自己的孩子去与别家的相比,容不得孩子犯错,总觉其不如人。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我们对待孩子要严中显爱,爱中有严,要严之有理,爱之有度。

4. 进行情感交流,用心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

很多父母感觉与孩子找不到共同的话题,很少与孩子进行交流谈心,特别是一些中学生的父母,与孩子的交流多数时间是指责抱怨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好,与孩子的交流变成吵架拌嘴。其实,我们父母应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养成倾听的习惯,听孩子讲学校的事,讲同学,讲老师,从倾听中了解孩子的思想,同孩子一起成长。另外,如我们可以把孩子的照片按日期、内容进行排列,装订成册,建立成长档案,使孩子能经常翻阅,从中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关注对自己的爱。

二、做民主型家长,让孩子感到父母可亲可敬

1. 尊重孩子

孩子再小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认识事物的方式方法,有自己的情感需要,做家长的不妨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孩子交流,使孩子觉得自己和父母是平等的,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2. 礼待孩子

在孩子犯错之后,不要只是指责甚至是打骂孩子,应及时给其讲明道理,在自己讲错话,做错事之后,也要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这不但不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反而会使孩子感到父母可亲可敬。

3. 赞赏孩子

当孩子取得成绩或者有点滴进步时,父母要表示祝贺或给予表扬鼓励。

三、做心理专家型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孩子的成长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而孩子个性心理品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因此,我们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

1. 培养独立性

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地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万不得已时,家长也只是协助,千万不要包办代替。

2. 磨练顽强意志

家长可利用各种各样挫折情境来磨练孩子的意志,培养孩子战胜失败的能力,同时也教给他们一些积极的对待失败挫折的策略,如继续努力、适时调整等。

3. 培养合作意识

通过生活中的小事,使他们学会交流与合作,懂得尊重、理解和宽容别人。

4. 体验成功

最初的成功对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家长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体验成功,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心理学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是,一个人的人格基础是在6岁前形成,但是良好的人格基础不是靠棍棒教训出来的,也不是通过讲大道理教导出来的,而是通过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父母的人格熏陶培育形成的,孩子健康的心理是良好人格形成基础,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才是真正关心孩子,爱护孩子。

摘要:健康的心理是孩子良好人格形成的基础,和谐的家庭环境和亲密的夫妻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核心。就如何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从创造和谐愉快环境、做民主型家长、做心理专家型家长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亲子教育-培养快乐孩子 篇5

有些研究发现,快乐的孩子拥有一些共同的特质,包括:较有自信、乐观、有自制力。在整合专家意见后,提供12个诀窍,让你养育出一个快乐的孩子。

1.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不要把生活安排得太有规则: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

父母要避免将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活动、课程。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

唯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的想像力无拘无束的发挥,让他们可以悠闲的看蜘蛛织网、研究萤火虫如何发光„„,以他们自然的速度去探索他们所好奇的世界。也许,有时你也该放慢你的脚步,抛开你的行程表,跟着孩子的节奏享受生活。

2.教导他关怀别人:

快乐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与别人有某些有意义的连结,了解到他对别人的意义。要发展这种感觉,可以帮助孩子多与他人接触。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旧玩具,和他一起捐给慈善团体,帮助无家可归的孩子。也可以鼓励孩子在学校参与一些义工活动。专家指出,即使在很小的年龄,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并养成喜欢助人的习惯。

3.鼓励他多运动:

陪你的孩子玩球、骑脚踏车、游泳„„,多运动不但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能,也会让? L变得更开朗。保持动态生活可以适度纾解孩子的压力与情绪,并且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4.笑口常开:

常和孩子说说笑话、一起编些好笑的歌,和你的孩子一起开怀大笑,对你和孩子都有益处。光是大笑,就是很好的运动。

5.有创意和赞美:

当孩子表现很好时,不要只是说:“很好。”赞美要具体一些,说出细节,指出有哪些地方让人印象深刻,或是比上次表现更好,例如,“你今天有主动跟警卫伯伯说早安,真的很有礼貌。”

不过,赞美时也要注意,不要养成孩子错误的期待。有些父母会用礼物或金钱奖赏孩子,让孩子把重点都放在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不是良好的行为上。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发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6.确保孩子吃得健康:

健康的饮食,不仅让孩子身体健康,也能让孩子的情绪较稳定。不论是正餐或点心,尽量遵循健康原则,例如:低脂、低糖、新鲜、均衡的饮食。

7.激发他内在的艺术天份:

虽然科学家已证实没有所谓的“莫札特效应”,但是多让孩子接触音乐、美术、舞蹈等活动,依然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专家发现,当孩子随音乐舞动、或是拿着画笔涂鸦,其实都是孩子在抒发他内在世界、表达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欢画画、跳舞或弹奏音乐,也会对自己感到比较满意。

8.常常拥抱:

轻轻一个拥抱,传达的是无限的关怀,是无声的“我爱你”。研究发现温柔的抚触拥抱,可以让早产儿变得较健康、较活泼,情绪也较稳定。对于大人而言,拥抱也能让人减轻压力,抚平不安的情绪。

9.用心聆听:

没有什么比用心聆听更能让孩子感受到被关心。想要当个更好的倾听者吗?不要只用一只耳朵听,当孩子对你说话时,尽量停下你手边正在做的事情,专心听他讲话。要耐心听孩子说完话,不要中途打断、急着帮他表达或是要他快快把话说完,即使他所说的内容你已经听过许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学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觉时,是最佳的倾听时刻。

10.放弃完美主义:

我们都期望孩子展现出他最好的一面?可是有时候太过急切纠正或改善他们的表现,例如,嫌弃他们没把桌子擦干净,干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纠正他们一定要把东西摆到一定位置。事事要求完美,会减弱孩子的自信心与不怕犯错的勇气。下次当你忍不住想要参一脚,急着帮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时,不妨先想想看:“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关吗?”

“想像10年之后,这件事还有这么严重吗?”如果答案是No,那么就放手让孩子去做吧。

11.教导他解决问题:

从学会系鞋带到自己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更独立的里程碑。当孩子发现他有能力解决面对的问题,就能带给他们快乐与成就感。当他遇到阻碍时,例如:被玩伴嘲笑或是无法拼好一块拼图时,你可有几个步骤来帮助他:

1.确认他的问题。

2.让他描述他想到的解决方式。

3.找出解决问题的步骤。

4.决定让他自己解决这个问题或提供一些帮助。5.确定他能获得需要的协助。

12.给他表演的舞台:

6件小事培养出孩子的大快乐 篇6

凡事看开,学会自嘲,养成爱说趣事的习惯;经常讲笑话,经常大声笑,让家庭充满欢声笑语。看到爸爸的啤酒肚,妈妈要开心地对孩子说,瞧。爸爸的肚子像袋鼠!

给孩子一定的决定权

经常温和地对孩子说:你自己来决定吧!我们去菜场买菜烧饭,还是去外婆家吃饭呢?孩子有获得小主人身份的满足感,会特别快乐,并从小就知道如何使用自己的决策权。

带孩子去户外玩

把周末变成家庭聚会日,安排全家一起参加体育运动和户外活动。这不但能增进孩子的健康,更能培养亲子感情,让孩子时刻处在温暖亲情中,笑口常开。

认识新朋友

友情让人快乐。经常对孩子说,今天我们邀请朵朵来我们家玩吧!孩子会特别开心。带他去认识其他的小朋友,让他们一起玩,一起聊天,一起涂鸦,让孩子从小感受美好的友情。

帮助身边的人

从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力所能及地帮助周围的人。和孩子一起整理那些他已经不再需要的玩具,捐给福利院,或者给其他有需要的孩子。让孩子知道哪怕自己很小也有绵薄的力量可以帮助别人,这能给孩子一种源自内心的快乐。

给孩子发光的机会

培养感性快乐的孩子 篇7

一、以生活题材入手, 激发儿童的绘画兴趣

儿童时期的学习是生活化的学习。儿童在生活中, 通过观察、记忆、认识、感知产生的各种情感体验, 用图画进行表现, 从而使情感得以宣泄, 兴趣得到满足。因此儿童的绘画活动不能脱离他们的生活。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引导性的教育:

1. 观察生活

学会观察是绘画训练的基本前提, 观察的方法有很多, 只要老师引导得当, 使孩子养成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会使孩子画画时有取之不尽的好素材。

我在教画某个题材之前, 会预先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去观察与该题材有关的事物。如在上《蔬菜乐园》一课前, 会要求孩子和家长到菜市场去观察各种蔬菜的形象和色彩, 并要求在家长的指导下用图画的形式记录2—3种自己最喜爱的蔬菜。上课时, 孩子们将自己画的蔬菜贴在黑板上展示, 并争先恐后的辨认各种蔬菜, 了解各种蔬菜的形象及色彩特点。

2. 记忆生活

记忆画是儿童画的一种训练方式, 通过回忆来锻炼孩子的概括形象的能力。

我引导孩子们回忆自己所观察的蔬果形状, 颜色等特点并用笔画出来。同时在自己的画上添加更多不同种类的蔬菜和背景以及细节特征, 使画面显得更加丰富、饱满。

3. 认识与感知生活

认识与感知是艺术教育的重点所在, 儿童在认识与感知方面具备了无与伦比的天赋, 他 (她) 们敢想, 敢做, 敢表现, 只需老师略加引导便能画出生动美丽的作品。以《蔬菜乐园》为例, 有的孩子将蔬菜画在几个大篮子里, 篮子的周围画些小人, 说这是在买菜;还有的孩子将在家主厨的奶奶画在画中, 说这是奶奶准备洗菜。虽然孩子笔下的人物形象简单、变形, 但也不失童趣。

二、从童谣故事入手, 激发儿童的绘画兴趣

童谣故事是每个儿童成长时期都喜欢的精神伙伴。它能激发起孩子的童真、童趣和想象力, 点燃孩子智慧的火花。

1.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 表演故事

《龟兔赛跑》是很多孩子非常熟悉的故事。在教画《龟兔赛跑》的这堂课中, 我让孩子来讲述这个故事, 并表演故事中乌龟和兔子的神态和动态特点。如比赛前兔子傲慢的神态和乌龟镇定的神情;比赛中兔子睡觉的傲慢姿态和乌龟努力跑步的神态;比赛结束后乌龟胜利的神态和兔子懊恼、羞愧的神情, 孩子都模仿的惟妙惟肖, 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绘画兴趣一下就点燃了。

2. 帮助学生理解形和动态

我展示出兔子和乌龟在故事中的各种不同动态的示范画, 同时可以让孩子表演兔子和乌龟的形态, 加深孩子对形态特征的印象, 指导孩子进行创作。

3. 帮助学生理解构图方法

构图在绘画当中十分重要, 但孩子往往缺乏构图的概念, 他们更多的是依靠本能进行绘画, 因此老师有必要帮助孩子了解构图的作用和方法。

在教学当中, 老师可以通过故事中的某个情节进行特别的讲解。请孩子自己找出情节中出现的主角与配角、环境、事物的细节特征。老师通过拼图或孩子表演组合的方法使孩子理解绘画时构图的主次, 疏密等关系。

4. 鼓励儿童的创作思维, 激发想象力

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 老师只需扮演引导的角色, 运用得当的方法与语言就能使孩子的想象力达到令人惊讶的程度。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 把龟兔赛跑的场所表现的各不一样。有的是在长满仙人掌的沙漠里;有的是在漂亮的森林里;有的则是把比赛的场地安排在公园里等。对于故事情节的选择, 孩子们表现的也不相同, 有的画龟兔比赛前的片段;有的画龟兔即将到达终点的片段;有的甚至将传统的故事结果进行改编, 反其意而画, 画成兔子跑赢了的片段。他认为兔子腿长, 就应该跑第一。

三、培养开拓性思维, 引领儿童的绘画兴趣

鼓励儿童奇思妙想, 努力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就能在学习绘画中兴趣盎然。

1. 培养鼓励学生的自由思维

老师不轻易否定孩子的个人想法, 鼓励孩子的独立思想。

2. 鼓励和肯定儿童自创的绘画方式

绘画方式是多变无标准的, 要鼓励孩子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不同的表现方法以及手工制作等方式来表现绘画作品, 使孩子懂得绘画无标准的道理, 孩子才会有更充分的自由画出不一样的作品。如线条是绘画最基本的表现方式之一。孩子随心所欲画出来的线条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形式美。然而, 孩子们不喜欢单调地练习画线条, 喜欢在画线条的过程中去发现新的事物。老师在辅导时应不断进行提示, 引导孩子进行线条的联想。在《来找鱼》的教学中, 我让孩子们在画纸上先随意用线条将画面进行分割, 然后让他们发挥想象, 觉得能在自己的画中能找到多少鱼, 并为找到的鱼画上美丽的花纹, 涂上漂亮的色彩。在整个创作中孩子们不象以往那样各画各的, 而是相互间象做游戏一样来帮忙找鱼, 使得画画的过程显得轻松愉悦。

3. 鼓励儿童大胆表现, 及时给与肯定

对于很多事物, 儿童并非不能理解想象, 我们应该鼓励他们要大胆落笔, 凭自己的感觉去自由随意的画出各种形状。对他们画出来的形状老师应给予更多的肯定、鼓励和指导, 不要过多的干涉, 以免影响孩子的绘画兴趣。如在《形状的添加与想象》教学中, 我先让孩子们在纸上随意的画出一些圆形、方形等基本形, 然后根据他们的想象, 在自己画的基本形上用添加的方法使它们变成更形象更具体的物象, 再加上一些背景衬托, 涂上漂亮的色彩, 这样就形成了一幅幅富有创意的作品。

四、恰当的评价方式, 能提高儿童的绘画兴趣

恰当的评价能提高儿童的绘画兴趣。老师采取个别和集中相结合的多样性评价方式可以提高儿童的自信心, 可以激发儿童的绘画潜能。

1. 鼓励评价

儿童绘画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 不受写实框架限制, 对于儿童那种不合比例、没有透视、不合常理的绘画表现, 大人不能盲目的认为画的不好而加以指责。由于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差, 会很在乎旁人对自己的评价, 因此旁人的指责会给发展中的儿童带来很大的压力, 久而久之会对绘画失去信心和兴趣。我们应对孩子的绘画给予理解、鼓励和引导, 以使孩子的绘画能力得到正常发展。如在《美丽的花园》一课中, 我指导孩子们在自己的画纸上画上漂亮的花朵来装点花园。有个小女孩画的花朵有些奇特, 以至受到周围几个孩子的讥笑, 小女孩的绘画情绪受到影响, 不敢再往下画了, 我见状便将小女孩的画与那几位小朋友的画放在一起对他们说:“你们的花朵画得都很漂亮!但我觉得她的画更有新意、更独特!她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周围的小朋友听后都投出了赞许的目光, 小女孩的绘画兴趣又勃然而发。

2. 及时评价

由于儿童的认知能力比较稚嫩, 儿童的绘画不能等到“木已成舟”再来进行总结性的点评, 一定要在其绘画过程中多巡视并及时给予指导和点评。《可爱的小丑》教学中, 有个小孩画的小丑形象很好的表现出了小丑那种幽默、滑稽的神态, 并且他画的形象也非常棒, 但其比例在画面中显得有些小气, 我便对他说:“你画的小丑形象、神态都表现的很棒!如果你在小丑身边画些个头比他大的人物或动物, 再配上漂亮的背景, 相信画面效果会更棒!”

3. 自我评价

在老师的多种形式的指导点评后, 儿童也能逐步学会一些审美方法, 增长一些自我评价的能力。当完成一幅作品时, 孩子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 并谈谈其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并着手修改作品。在《老虎来了》一画中, 老师在进行作品展示后, 有个小男孩对自己的画进行了自我评价:“我觉得自己画的老虎很神气, 还不够威武。如果我在它周围画上几只被吓得发抖的小动物, 相信会显得这只老虎更加威武、可怕了!”对于孩子的这种认识我给予了肯定和表扬, 并鼓励其将自己的作品再加以充实。

4. 展示评价

一个班有几十个孩子, 要都针对性的进行个别指导点评, 在时间上是不够的, 必须安排集中性的点评小结。每当孩子们完成一幅作品后, 老师会选择几幅画在全班进行集中点评。老师将这些优秀的有特点有进步的作品进行展示点评, 并将作品张贴在教室内的专设展示墙上, 再让孩子们观摩。让孩子们在观摩中相互学习, 寻找乐趣, 然后老师给予多种形式的物质和精神褒奖。

兴趣可以开发智力, 兴趣是创新的先导。在学习上培养孩子的兴趣, 才能使孩子轻松、愉快的获取知识。

参考文献

①陈桂生:《教育原理》之第一章教育主体与客体,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②钟启泉 (总编) :《美术教育展望》之第十章新世纪中国美术教育的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如何培养基层新闻的敏感性 篇8

新闻敏感, 就是对新闻的感知能力, 对记者来说, 有了新闻敏感, 就能从纷繁复杂的社会事件中“嗅”出有新闻价值的事实, 记者是否具有新闻敏感直接关系着所写稿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提高了, 才能相应增强发现新闻、选择采访切入点、运用独特视角观察分析事态发展的能力。这样, 写出的新闻稿件就会具有看点,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强调新闻的敏感性, 是由新闻的特性决定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并且能够在媒体上发表的, 对事件客观真实的报道, 它具有真实性和新鲜性。真实性强调新闻报道内容必须是客观发生的事实, 而不能是编辑记者虚构的、杜撰的, 这是新闻的根本。新鲜性则强调新闻报道要具有吸引力, 能够吸引受众的眼球, 这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新闻的新鲜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首先是客观事实本身具有新鲜性,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硬新闻”如奥运会的举办等, 这在新闻的点击率是非常高的;其次是客观事实的一部分具有新鲜性, 这需要记者靠自己对新闻的把握程度, 来挖掘客观事实中的新鲜性, 增强报道的力度。“硬新闻”只是占新闻报道的一小部分, 大量的新闻反应的只是普通的客观事实, 这就需要记者发现、挖掘出客观事实中最新鲜的部分或是最有价值的部分, 而能挖出新闻来, 关键是记者是否具有新闻敏感性。

那么, 作为一名记者到底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呢?

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敏感是关键

非智力因素对于新闻敏感作用重大。其中, 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敏感更为突出, 政治敏感是新闻敏感的核心。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工作者, 在平时多关心国内外的重大新闻事件, 逐步培养自己的政治敏感性和新闻敏感性。做学习型的记者, 优秀的记者应该在学习中不断进步, 在进步中不断学习。要注重个人政治素质的提高, 注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培养、锻造, 使新闻宣传和新闻实践符合党的要求。我们还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 了解国情、省情和社情, 学习新闻业务知识和负责战线的专业知识, 既做一位“杂家”, 又做一位“专家”。

记者的政治敏感源于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时局政策的准确把握。社会责任感是记者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一种特有责任, 虽然其本身并不能直接捕捉新闻, 但是对记者捕捉新闻起着关键的作用。例如神舟五号成功发射, 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各大媒体在对这一新闻事件的报道中, 各有千秋, 为神舟五号报道热潮推波助澜, 较好体现了记者的政治素养。

二、敏锐的观察力

敏锐的观察力不取决于记者的眼睛, 而是取决于记者的大脑, 取决于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我们随时激活思考的细胞、绷紧那根弦, 遇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多联系几个侧面思考。采访快。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到开展新闻采访这中间的准备时间越短, 越能实现新闻的价值, 也越能够体现一个记者的素养。迅速投入采访, 要求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大量占有材料、搜集可能有用的信息并分类存档, 这样才能需之即来、来即能战。成稿快。行百里者半九十, 有些时候我们能够迅速找出新闻点也能很快投入到新闻的采访和资料搜集当中, 但当这些工作都做得差不多时, 人也有了一定的疲劳, 面对采访来的大量资料往往理不出头绪而心生烦乱, 给自己开脱休息, 固然一定时间的休整和思考是必要的, 但没有把握好时间的度, 容易将灵感“休”了、将写作激情“息”了。

我在基层的企业电视台从事多年的新闻宣传工作, 深刻感受到一个记者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对他的稿件的新鲜度有很大的帮助。记得曾派两名记者去参加生产会的报道, 其中一名记者就是按照会议的程序将会议的内容报道出来, 而另一名记者却敏锐地嗅出生产会议中不一样的亮点, 在生产会议上, 表彰了一批在生产领域里的技术能手即首席技工, 他从首席技工获奖人员中入手, 了解获奖人员背后的故事, 把他们的事迹生动地报道出来, 反响非常好。一个会议两个不同的报道结果, 体现的是记者的观察力, 有了敏锐的观察力, 就有好的新闻展现出来。

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必不可少

新闻敏感包涵着新闻工作者对生活的探索、发现的精神和能力, 它与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是相辅相成的。要增强这种敏感性, 就要到生活中去, 到生产一线去, 那里不仅是记者报道的主要对象, 也是培育我们新闻敏感的土壤。记者如果离开这个土壤, 也只能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我们的记者在一次采访邻居节的活动中, 开始并没有把这条新闻当回事, 当他们与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居民接触后, 感到邻居节活动并不是表面展现出的一些事, 而是社区工作人员为居民办事实、办好事, 为居民们化解矛盾, 解决纠纷给邻里之间带来的新变化和新气象, 通过邻居节活动, 记者敏感扑捉到社区为邻里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大量工作, 随后记者采写出《社区是咱娘家人》这条消息, 在大兴安岭电视新闻评奖中获得一等奖。正是由于抓不到“大鱼”誓不罢休的探索精神和深入基层体验生活的经历, 加上记者的新闻敏感, 才能发现这个新闻。如果记者在采访中, 只满足于采访对象介绍的材料, 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功夫, 这条“大鱼”可能就溜走了。

新闻敏感作为一种感知能力, 是记者经过长期的思维锻炼慢慢培养起来的。这就是说, 新闻敏感的产生关键要在采编过程中不断地思考, 思考出灵感、实践长才干, 当记者就要勤于思考, 并注意积累和实践。如果记者头脑中的积累贫乏, 那么, 思维空间就必然狭小, 就不容易产生联想, 更难以产生创造性思维。没有足够的知识经验积累, 就算再有力度的新闻出现在身边, 记者也只能视而不见, 充耳不闻。只有广泛地参与社会实践, 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才能在关键时刻产生新闻敏感。■

试论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培养 篇9

1. 快速掌握新闻报道的技巧

1.1 能敏锐洞察突发事件并快速做出反应

突发事件是指不可抗力的因素所导致的影响较大的社会事件, 在突发事件上具有敏感性是新闻记者时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突发事件的发生会给社会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更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影响, 人民群众和政府都会时刻关注突发事件的发展。政府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会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人民群众则通过新闻传媒来了解突发事件的进展, 从而决定自身的态度和行动, 新闻记者如何搞好突发事件的报道, 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宣传任务也是具有严峻挑战性的政治任务。在我国, 一些能够反映民意的要求往往是通过一些突发事件反映出来的, 它要求新闻记者对于突发事件能够精准地进行判断, 从一些事件中看到人民群众的意愿, 使真实的报道从正常的新闻渠道反映出来, 因此新闻记者面对突发事件时, 必须做到信息收集准确, 并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有较强的政治嗅觉, 通过及时的判断来报道出具有分量且有价值的新闻报道。

1.2 能迅速判断出事件是否具有社会影响力

对于事件的发生和发展都会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条件, 每件事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无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都会产生矛盾, 甚至会影响到全社会, 新闻记者培养自身敏感性就要从新鲜事物和问题中总结规律, 从平常事物中发现普遍性的问题, 从而提炼出新闻记者对全局和全社会的了解。因此, 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要不断提高观察能力, 注重平时对自身观察能力的培养, 善于从小事中发现大问题。

2. 勤于思考, 努力做好新闻报道工作

2.1 在采访中学会积累和思考

新闻工作者尽快提高新闻敏感性的有效途径, 无非是勤于思考和善于总结。思考要注重知识积累, 如果一名记者的知识匮乏, 那么必然会阻碍其思维空间, 不会产生多种想象, 更不会产生抽象思维, 就更不用说创造性思维了, 这就把新闻敏感带向了一个死胡同。记者经验积累的程度不同, 外界信息在头脑中引起的反响就不一样, 只有头脑中知识和信息积累得丰富, 新闻敏感性才会增强, 因此, 新闻记者在日常工作中要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习惯, 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新闻、文化、社会科学等多领域的知识, 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使大脑时刻保持一种敏锐的思维状态, 做到将所有的信息通过视觉、听觉等条件反射到自己的脑中, 从而做出强烈的敏感性反应, 达到这种反应就做到了新闻记者所具备的新闻敏感。

2.2 加强政治敏感性

首先,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 政策素质不但来自于记者的工作经验, 更来自于记者的思想, 这一切都为我们当今新闻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增强新闻敏感性, 集中地表现在自身政治素养的提高上, 就是要对当前党的方针政策了然于胸, 善于分析政治、经济和社会形势, 了解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 为了做到这些, 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哲学、毛泽东思想, 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理念, 要有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的火热情怀, 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作风, 了解国情和社情, 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性。

其次, 加强政治敏感性, 要求记者不仅对自己的民族历史和文化有着深切的了解, 还应对自己所处的时代有明察秋毫的眼力, 对时代的脉搏有深刻的把握能力, 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有理性的判断能力,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 就要设定自身的成长目标, 做学习型记者、知识型记者和专家型记者。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新闻敏感性是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和不断的经验总结培养出来的, 只要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合乎党和人民的意愿, 提高对新闻事件发掘的敏感性, 提高对于新闻价值的判断力, 不断接触实际, 勤于思考和积累, 广泛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 新闻敏感就会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得到提高。■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新闻传媒的快速发展, 新闻敏感性早已成为一名优秀记者必备的个人素质之一, 因为良好的新闻敏感不仅决定了新闻价值, 更是一名新闻记者综合判断能力、敏捷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笔者结合个人工作经验, 从几个角度入手, 对如何培养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新闻敏感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养老保险相关下一篇:分级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