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语文课的感性之美

2024-05-29

追求语文课的感性之美(通用3篇)

追求语文课的感性之美 篇1

一、言意背离:语文丑陋之中的 人生丑陋

在学校“同课异构”活动中, 两位教师同时执教《九色鹿》一课, 但教学内容、结构和方法迥异, 令听课者莫衷一是。下面是两位教师大致的教学思路。

教师甲:

1.《九色鹿》一文中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你觉得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请在文中找一找, 画一画。

2.交流一下, 你最喜欢的是谁? 最憎恶的人又是谁?为什么?

3.如果有机会, 你会选择哪一个人物?告诉他自己的心里话, 可以动笔写下来。

教师乙:

1.本文是一个童话故事, 有动人的情节。请读一读课文, 了解故事的内容。

2.你觉得在讲故事的时候, 要注意些什么?哪些地方不能够忽略? 为什么?

3.学生讲故事, 引导学生进行评价。要求学生课外把故事讲给其他人听一听。

从上述两个案例看出, 教师甲的教学以“认识人物”为主, 而教师乙则是以“讲述故事”为主。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是立足于“意”, 一个是着眼于“言”。这两种教学设计, 或者说由此所体现出来两种教学理念, 到底哪一个更接近最真实的语文教学?参加讨论的老师们基本上分为了两大阵营:一派坚持语文教学必须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主, 叙事性的文章就应该教成“教师乙”的模样;另一派则强调语文教学要有文化内涵, 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和精神的引领, 所以“教师甲”的教学更为可取。

不难看出, 言意的孤立和分离并不是偶然的现象, 在实际教学中, 很多教师都是普遍地偏执一方, 而丢掉了另一方, 这是语文教学的悲哀。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说:“语言是一种关系。”言和意的关系构成了语文教学最核心的特征。朱学坤老师说, 言意关系所形成的整体“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内容不在单独的“言”上, 也不在单独的“意”上, 而在言和意的关系上——探究言和意的内在关系以及生成的过程和规律, 以使学生学会表达这种关系, 进而达到“文质半取, 即内容和形式并美”的境界。此案例“言意背离”现象反映出了目前语文教学中的偏颇, 其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影响是孤立的、片面的、错位的。

二、言意和美:语文至境寻绎

言意和美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中国古代文论充满了辩证色彩, “言和意”与“情和景”“文和质”“象和神”“韵和气”等一起构成了文论基本的话语范畴。其中“言和意”是最为核心的一组关系, 这种关系最为理想的一种状态就是“和美”。“和美”的最高境界统一于“道”, 即不可名、不可言的“道 ”, 不可为、又 无不为的 “道”。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但是“道”的不可言说, 也直接导致了“言意和美”的不可言说, 要试图对此进行一定的阐释, 是一言难尽的, 也是千差万别的。也恰恰是这种不可言说性构成了语文教学的“玄之又玄, 众妙之门” (《老子》) , 成为了“无为无不为”的语文教学的终极追求。

其实, 历代先贤学者一直没有间断对“言意和美”的探索。《礼记·表记》中说:“情欲信, 辞欲巧。”这里面的“情”则是指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所要表达的“意”, “辞”则是言语和形式。“信”和“巧”是对“言”和“意”的要求, 即“情”必须要“信”, 是真实的, 是发自内心的, 不能虚假, 不能杜撰, 这样才能打动人;而“言”必须要“巧”, 即是要适当、精巧、巧妙。这是最早对“言意关系”进行的论述。

清代的李渔在《窥词管见》中的话, 则反映出“言意和美”的相对完整的定义:“意新、语新而又字句皆新, 是谓诸美皆备”, 第一次从“言意关系”的角度对“美”进行了阐释, 也表达了“言意和美”的根本特质。

武汉大学刘金波博士在《中国古代文论范畴发生史》之中, 有一段精彩的描述:“中国古代文论之‘和’是由言、意、神、韵、气、文、体、法、趣、味、兴等范畴组成的一个文体和妙、言意和美、气韵和谐、美善和合的天 人合一、动静谐和的完整的审美结构。”这里所提到的“言意和美”虽是一个文论范畴, 但同样适用于语文教学。“和美”, 首先要“和谐”, “和谐就是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理性和感性、自由和必然、实践活动的目的性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统一。”也就 是说, 言意只有在和谐论的烛照下, 探索彼此的相反相成、独立共融的辩证关系, 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和美, 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原点价值。这里面的言意和美, 笔者觉得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核, 一是基于言意的语文课堂所呈现出来的整体的和谐、圆润、融通之美;二是言和意在课堂上展开的顺序和侧重符合语言、文化和学生认知的基本规律。

三、言意和美:基于实践的探索

马克思说:“无论思想或语言都不能独立组成特殊的王国。”在语文教学实践之中, “言意和美”最基本的实践就是要抓住“言意关系”, 以“言意关系”作为教学内容的核心。下面仍以《九色鹿》一课的教学为例, 来谈谈做法。

(一) 由言导意, 洞晓文之本意

“古人作文一篇, 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 即任教立言之本意也。”生活中, 我们说出任何言语, 都是为了表“意”;对于接受者来说, 获得“意”也是先在的期待。只有扣住了真实的“意”, 才能有行动。读一篇文学作品 (包括课文) , 获得“意”应该是最基本的要求, 语文教学应该抓住“意”这一逻辑起点。《九色鹿》的“意”是什么, 又在何处呢?

1.自读课文, 理出一事。

本文是篇叙事性文本, 其“意”一定与故事情节的发展密切相关。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对文本的故事进行概括性总结。

师:这个故事中, 有两个重要的人物 (板书:九色鹿调达) ,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请结合课文的内容谈一谈。

生1:九色鹿救了落水的调达。

师:这是事情的起因。正因为如此, 调达才“千恩万谢”, 并且发誓永不暴露九色鹿的住地。

生2:调达经受不住利益的诱惑, 向国王告密, 说出了九色鹿的住地。

师:事情发生了转折, 调达忘记了当初的诺言。

生3:九色鹿痛斥调达的行为, 调达受到了惩罚。

师:这是故事的结尾, 每个人物的行为都导致了一个结果。连起来就构成了这样一个故事。

本文按照顺序的叙事结构, 自然晓畅地诉说了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 直接感受到了文本的叙事用意, 即通过调达背信弃义的故事, 呼唤社会生活需要诚信。

2.研读课文, 勾出几人。

在这篇课文之中, 作者塑造了很多的人物形象, 有九色鹿、调达、国王、乌鸦和王妃等。但是这几个又不是单纯的人物形象, 其背后还隐藏着典型性。他们在对待不同事物的时候, 都作出了自己的选择;而这种选择的差异性, 正揭示了人性的阳光和阴暗。而这, 才是“言不尽意”之时, “意象”所具有的独特意蕴。

我们就可以据此“选择”来展开教学活动。

师: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利益、机遇的选择, 九色鹿、调达和国王也不例外。他们在面对利诱的时候, 分别作出了什么样的选择呢?

生1:调达看到了皇榜以后, 觉得“发财的机会来了”, 心里想的只是钱, 只是好日子, 他选择了告密, 想得到奖赏。

师:这就是“见利忘义” (板书) 。

生2:我特别欣赏九色鹿, 它冒着生命危险救了调达, 但是不求回报, 甚至连感谢的话都不听, 这个我就做不到, 每次听到别人的夸奖, 我巴不得让他一直说下去。 (生笑)

师:做了好事被人感谢本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九色鹿却选择了拒绝, 这就是九色鹿非比他人之处——淡泊名利 (板书) 。

生3:国王是个没有主见的人, 王妃只那么一缠一吓, 他就同意了她的无理要求, 这就叫“面糊耳朵”。 (生大笑)

师:是的, 国王完全被王妃所左右, 哪还有一点自己的想法?真的是“没有主见” (板书) 。

以这三个不同的选择作为突破口披文以入情, 就会发现三个选择的典型意义。在九色鹿的眼里, “诚”即“真”;在调达的眼里, “诚”即“利”;在国王的眼里, “诚”即“色”。这样的价值判断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也向他们展现了一个个极具生活气息的场景, 文章诚信之“意”就会通过“象”而立, 从而获得了丰富的“意”。

(二) 据意品言, 悟解言意和美之 道

“意”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和结构 (即言) 表达出来的。“夫象物必在于形似, 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 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这篇文章有什么特殊的语言现象和表达特点呢?

1.饱满的人物形象——真实。

“子曰:书不尽言, 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这篇文章是小学语文课本中少有的把人物写得如此饱满、丰富的几篇文章之一。人物形象是 非常真实的, 都具有相对完整的两面性, 直面人性的善恶。所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 就要充分关注到这一特点, 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理解人物。

师:通过阅读, 我们已经简单地认识了故事中的人物, 但是人都具有两面性, 也只有抓住“两面性”才能更好地认识一个真实的人, 请大家再谈谈你心中的某个人物。

生1:我觉得九色鹿既善良又敢于斗争, 救了调达, 不求感谢, 但它在面对调达背信弃义的时候, 又勇敢地揭穿他的嘴脸。

师:没错, 在九色鹿身上, 真、善、美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生2:我觉得调达身上也有好的一面。比如在被九色鹿救了以后, 并没有立刻逃走, 而是向九色鹿表示感谢。这比我们有些同学强多了, 得到了别人的帮助, 连声谢谢都没有。 (生笑) 再说他告密, 也可能是因为家境贫寒实在生活不下去了吧。 (生惊讶)

师:这正是人性的弱点, 当利益和追求冲突的时候, 才能见到一个真正的人;而调达就在这一刻败下阵来。

生3:我觉得国王这个角色也是很有意思的, 开始他经不住王妃死缠, 做了傻事;但是在关键的时刻, 他还是辨明了是非, 改正了错误, 给了九色鹿公道。

师:所以做错了事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不改正错误。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 包括一个人, 也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 这是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教学就要力图还原这种真实, 让学生把思想放到矛盾的现实之中去揉洗, 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言意和美”, 因为精神和物质始终是统一于世界的。

2.多情的人物语言——巧妙。

本文人物的语言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的, 在表情达意方面可谓“有情有意”。例如一言难尽的“……”。

“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意永远做你 的奴仆 , 终身受你 的驱使……” (调达被救后的话)

师:同学们, 你在读调达被救后的这段话时, 会强调哪些词语呢?为什么?

生1:我会强调“永远”和“终身”, 这两个词语都说明时间长, 表现了调达愿意用一辈子来报答九色鹿的救命之恩。

生2:我觉得“驱使”这个词也很重要, 这里面有当牛作马也心甘情愿的意思。

师:注意到那个省略号了吗?

生3:表明调达想表达的报答之情还有很多。

师:那为什么九色鹿不让他说完呢?

生4:九色鹿压根儿没有想要调达的报答。

师:看来省略号背后也有很多意思啊!

再如意味深长的“斥责”。

九色鹿斥责调达的那一段话, 很多教师都觉得很重要, 课堂上一定得引导学生透彻理解, 认真体会。通常的做法是抓住“气愤”, 把语气、语调、语速调整到气愤的程度, 然后还可能让学生带着相应的动作来表演读。然而, 学生拿腔拿调的朗读、夸张滑稽的动作最多只能带来廉价的笑声, 九色鹿的怒不可遏、义正辞严被庸俗化、扭曲化。问题的根本就是出在对文本思想内容的过度倚重上, 而“言”的元素没有被充分地开掘。

如果我们深入研读文本, 就会发现这段文字有着鲜明的节奏感:

九色鹿非常气愤, 指着调达说: “陛下, 您知道吗?正是这个人, 在快要淹死时, 我救了他。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 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 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 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读这一段话, 我们的语调就会自然而然地高了起来, 语速也会自然而然地快了起来, 原因何在?就在于这段话几乎都是短句子。短句子有两种表达效果, 一是表现出轻快、活泼、童趣、跳跃的情感, 二是表现出矛盾、激怒、悲愤、激动的心情。很显然, 这段话属于后者。如果我们让对话文本从与文本思想内容的纠结之中跳出来, 回到语言的本身, 就会发现别样的天地, 学生也会对这种语言形式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出示两个句子:

①正是这个人, 在快要淹死时, 我救了他。

②我曾经救过当时快要淹死的这个人。

读一读, 说一说这两个句子有什么特点呢?

生1:这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差不多, 只是第一个句子用了逗号, 第二个句子没有。

生2:第一个句子能够读出些愤怒。

生3:第二个句子就好像在讲述一件事, 没有什么感情色彩。

师:第一句就选自九色鹿斥责调达的那段话。这段话大量地运用了逗号, 隔出了许多的短句子, 再读一读, 这样的形式都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这样一来, 言和意就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 “意”需借助“言”来表达, “言”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表意功能。学生在反复的朗读比较之中, 很容易就能够把握这种语言独特的表达张力, 感受到深刻的“味外之旨”“韵外之致”, 达到了“故其妙处透彻玲珑, 不可凑泊, 如空中之音, 相中之色, 水中之月, 镜中之象, 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效, 于是也便实现了言意和美。

特殊的语言现象、构段方式和语言节奏构成了“言”这个美妙的世界, 传递出无尽的“韵味”, 带来别样的审美享受。“不曰形曰貌而曰神者, 以天下之人形同者有之, 至于神者有不能相同者矣。”由“言”到“意”是关注语言、关注语文的重要举措。正所谓“语文教学要从‘内容分析’的泥沼中 走出来, 转向语言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正道。落脚点在哪儿呢?落脚点在关注语言形式这个‘秘密’。”

(三) 适时摹写, 将“言意和美”牢 记于心

“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 只有通过实践方式, 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 才是可能的”。作者通过“选择”这一生活和文学话题揭示了“诚信”所带来的对人生和人性的思考, 这也正是其独到的运笔之法。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 思考一下自己遇到过什么问题, 又作了何种艰难的选择, 是出于什么样的价值判断而实现的选择, 然后动笔写下来。

附学生一习作片段:

《九色鹿》的故事, 让我想起了上周日发生的事。早在周五, 我就和同桌刘威约好, 周日下午两点到新华书店读杨红缨的《塔顶上的猫》。可是临出发的时候, 突然下起了大雨。我以为刘威肯定不会去了, 于是我也没有去。第二天上学的时候, 我发现刘威直流鼻涕, 原来他准时去了。虽然他披了雨衣, 但还是感冒了。他没有埋怨我, 但是我心里很不安。面对同样的问题, 我们作出了不同的选择。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 也更敬重刘威了。希望刘威能给我一次弥补的机会。

这样一来, 价值之“意”, 选择之“言”就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并且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紧密勾连, 实现了“言意”和“生命”的共同成长, 当然也就是所谓的“言意和美”。

四、言意和美:人生至境的必然 追求

“器大者声必闳, 志高者意必远。”黑格尔说:“一个有文化的民族, 如果没有形而上的哲学, 就像一座庙, 其他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 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作为一名教师, “言意和美”也不仅仅作为一种教学的根柢, 而是应该上升到人生的高度。

(一) “言意和美”遵循“顺其自 然”

万事万物均是自然之产物, 都有着适合自己的存在方式。教学, 一定要顺应学生之天性, 不拔高, 不焦躁, 尊重生命的本真, 让其来得更恬淡一些、更自由一些;生活, 不要勉为其难, 要找准适合自己的路径, 了解自我, 思考自我, 完善自我。生活其实就是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 要善待别人, 也要善待自我, 学会用平和的心态去生活、工作和成长, 最终抵达自我的“和美”。

(二) “言意和美”强调“关系性” 思维

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在人际上, 教师与学生不仅要通过文本、课堂, 形成师生关系、教学关系, 而且还要和领导、同事形成工作关系, 同时还要和家人、朋友, 甚至是陌生人建立起一定的伦理关系。所以, 我们都是世界这硕大的网上的一个节点, 必须正确认识到这一客观现实:既要仰望星空, 也要脚踩大地, 正所谓“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同时需要有开放的视界, 打通观念的壁垒, 将思维向各个领域伸展, 建立自己理想的城堡。

(三) “言意和美”最终直奔“道” 的方向

“道”是世界本来的状态, “道可道, 非常道;名可名, 非常名”。作为教师, 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道”的方向, 即是有追求、有梦想, 有心灵的伊甸园, “有精神的秘密花园”, 有自己诗意的人生状态, 有对课堂生命化的理解和建构。惟有如此, 才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师者。

“言意和美”是文论范畴, 是教学范畴, 也是人生范畴, 只有站在文化和哲学的高度, 才可以建立与世界真正的融合。同时, 教学不仅与文学相关, 也与人生同源。“‘言意互转’是语文课的本性”, 用“言意”的“和美”能开启语文教学的春天, 也能开启人生的春天。

摘要:“言意和美”是语文课终极的价值追求, 既要由言导意, 洞晓文之本意, 又要据意品言, 悟解言意和美之道, 同时还要适时摹写, 将言意和美牢记于心, 这样方能回归真正的语文教学。“言意和美”是文论范畴, 是教学范畴, 也是人生范畴, 只有站在文化和哲学的高度, 才可以建立与世界真正的融合, 才能用“言意”的“和美”来开启教学的春天、人生的春天。

关键词:言意,和美,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刘金波.中国古代文论范畴发生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2]刘勰.文心雕龙[M].中华书局, 1986.

[3]周来祥.论美是和谐[M].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7.

[4]李渔.闲情偶寄[M].中华书局, 2007.

[5]易传·系辞上[M].齐鲁书社, 1979.

[6]严羽.沧浪诗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7]钱正权.“形式”这个秘密[J].语文教学通讯, 2011 (10C) .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三卷) [M].人民出版社, 2002.

[9]李维鼎.语文言意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追求语文课的感性之美 篇2

一、语文表达教学的现状反思

1.说写分离, 重写轻说

语言和文字是两条腿走路的, 吕叔湘说过:“语文教学应该是语言与文字并举的, 也就是说, 文字的教学应该从语言出发, 又反过来影响语言, 提高语言。”可是, 在我们的教学中, 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是两个分立的内容。

在长期的教学中,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家长都更多地关注了习作训练, 而忽视了口语交际的教学。阅读与习作也一直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 而面对教材中的口语交际, 很多老师缩短了口语交际教学的时间, 甚至忽略口语交际的教学, 更谈不上理解编者意图, 精心预设教学, 注重生活运用等要求了。

就是在习作教学中, 不少老师也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写作前的指导, 给予学生说的时间不够充分, 不够到位。因为不说或少说, 会造成学生言语实践和写话训练的脱节。

其实口语交际就是“听”“说”能力的培养, “听”“说”又是“写”的预热, 是“写”的基础。叶圣陶说:“话怎么说, 文章就怎么写。”先说后写是习作的方法, 同时怎么说就怎么写也是一种基本方法。

2.脱离生活, 机械训练

在教学实践中, 很多老师还容易被考试牵着鼻子走。试卷上的写作占有大的比分, 因此, 老师们为了应试而进行大量的写作训练, 甚至是一种机械的、模式化的训练。所以, 尽管我们如此重视写作, 但还是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啊, 又要写作文了! ”“老师, 要写多少字呀? ”每次习作时, 这样阵阵的叹息总让人觉得作文是件无比痛苦的事情。而对于口语交际, 只要能把试卷上的问题用几句话写出来就可以了, 因此, 忽略口语交际的其他功能, 轻视了口语交际的训练, 缺失了有效的口语交际教学, 也就更谈不上与习作教学的相辅相成了。

其实, 这种无意义的机械训练完全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在生活的口语交际过程中, 每一个言说者, 面对面的言说对象, 有明确的言说主题, 有强烈的言说目标, 有敏感的现场关注意识, 充分利用语气、神态、体态语向别人传达一种自己内心的情感。在生活的作文中, 每一个作文者其实就是一个有意义的言说者, 只不过要把语气、神态、体态等现场对话情态因素融入文字之中, 使人感受到强烈的现场感。

基于以上原因, 我在所教的四年级中, 尝试开发了语文表达综合课程, 说写联动, 打通教学与生活,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语文表达课程的开发

1.立 足 教 材 , 寻找说 写 综 合的结 合点

教材是教学立足点。我们不难发现, 教材中口语交际的内容和习作内容是有相似性的, 比如:四年级下册教材《练习1》中“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推荐或自我推荐, 而《习作2》的内容正巧就是要学生写一篇推荐文章:推荐班级里在阅读、表演、保健、礼仪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

由此可见:在学生已经进行过的口语交际的练习中, 有许多与习作具有内在联系的, 口语交际中的许多经验是可以迁移到习作中来的, 我们完全可以寻找它们之间的结合点, 说写联动, 促进从口语交际向习作的正向迁移。这样就形成了一种系列式的训练, 凸显“表达课”的真正价值。

2.立 足 生 活 , 进行 表 达 课程 的 综 合建构

生活是表达的源泉, 离开生活的表达是毫无意义的无病呻吟与矫揉造作。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表达教学, 就应该植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 激活学生真切的表达需求, 通过真正的实践活动, 引发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

所以, 我在打通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的基础上, 努力在生活中寻找与之融通的生发点, 将原有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 建构表达课程的教学主题。例如苏教版语文教材口语交际“推荐或自我推荐” (四下练习一) 、“介绍我的朋友” (四上练习二) 与习作教材“我真棒” (四上习作二) ”“推荐他人” (四下习作二) 都是“通过说写的方式介绍自己或他人”, 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每学期都要进行班级服务岗位的推荐与竞选, 每个月都要进行班级之星的评选, 推荐与评选的过程, 就是说话与习作的内容, 所以我把这些内容加以整合形成“人物风采”的表达课程主题。

三、语文表达课程的实施

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我们的教学就是要立足于儿童本位, 立足于儿童生活。那么表达课程的实施也同样要体现儿童文化与生态。在学生的生活当中会不断出现他们感兴趣的、 触动他们心弦的、符合他们心理特征的话题, 以此开展说写联动, 就能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

实践案例一:热点话题

我以小组为单位, 从学生感兴趣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开始调查, 整理出学生关心的“网络的利与弊”“垃圾食品想说放弃不容易”“小学生该不该有零花钱” 等十多个话题, 然后开始分组调查、采访、讨论等一系列活动, 接着老师也作为一个参与者加入到学生合作小组中, 一方面有利于营造一种平等、民主交流的氛围, 另一方面, 能及时而全面发现学生说写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弊病, 并立即进行提醒、点拨和纠正, 最后再写出体验作文。这样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就能提高“表达”能力。

比如, 针对学生最关心的上网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

(1) 开展调查活动 , 了解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利与弊, 收集准确的资料, 并且对此进行整理统计, 做好调查笔记。 (调查的方式包括观察、访谈、问卷、读资料、实际使用等)

(2) 谈谈自己的上网体会 , 说说自己上网的故事。

(3) 举行小型辩论会 :小学生上网的利与弊。

(4) 学生撰写此次活动的感受, 谈谈自己在活动后对网络的新的认识。

“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 在儿童的心理世界, 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苏霍姆林斯基语) 给了孩子感受生活的机会, 让“表达”有了生活的味道, 他们就不再畏惧“表达”, 而是乐于“表达”。

生活在这里成了源泉, 成了动力, 成了内容, 成了过程, 学生便在这种语文生活中发展表达能力, 发展精神人格, 实现双语的锻炼。他们用机敏的眼睛, 发现生活中值得关注的事;学会倾听他人的话语, 学会到生活中寻找写作材料; 用睿智的大脑, 思考值得我们关注的事;用一颗灵动的心表达自己真实的心声。他们“心里有什么, 笔下写什么, 此时此地只有我……只能听凭此时此地的思潮, 自由奔放, 从头脑中流到指上, 从指上落到笔尖, 微笑也好, 深愁也好, 洒洒落落, 自自然然地画在纸上。” (冰心语) 言语作为心声, 从心启程, 以言传递他人, 实现“心灵的历程”。表达, 不再是一种机械的训练。

实践案例二:人物风采

我是以班级服务岗位选举活动展开, 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训练的。

新学期开始了, 我们班要选出新一届的班级服务团队, 这一次选举我们历时一个月, 在这一个月中, 我把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训练贯穿其中。

(1) 自我推荐。这次说的要求为: ①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和爱好作一个自我介绍, 让别人更深刻地了解你, 认识你。②表述要富有个性, 充分展现自我风采, 并说清自己准备怎么做。可选用图片、照片、影像资料、个人作品展示等多种形式。③限时三分 钟, 上台的同学要注意说话的礼仪, 介绍时要声音响亮、内容清楚、表情自然。

这样, 在独白式的过程中发挥人与人的交互和思维对话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倾听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 、表达 (说清楚推荐的理由) 和应对 (现场发表的适应) 能力。

(2) 推荐同学。说起我身边的同学, 他们身上有各种闪光点, 你们愿意向大家推荐一下吗? 要求:①只要这个同学在一个方面突出, 你都可推荐。②在说推荐理由时, 实事求是, 选取具体的事例, 如果事例太多, 要做到有详有略。③如果觉得说的事例不够典型, 不够具体, 还可以通过采访他人或被推荐的同学的方式来获取最详细的资料。④要有礼貌, 学会倾听。心态要积极平和, 能为别人喝彩。

这样, 在前面口语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在通过独白式和对白式的两种形式中进行说的训练和体验, 尤其通过采访这样对白式的形式对学生的倾听与表达能力培养得到提升, 也是一种交际素养的培养, 同时在交流中丰富学生的书面表达内容。

(3) 书面推荐。前面的口头推荐活动中, 我们了解更多同学的另一面, 大家都非常出色! 到底哪些同学是你们心目中的优秀服务人员呢, 我们要进行一下民意测评。我们要把这些同学的优秀一面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 放在我们的班级博客中由大家投票选举。

在前面的语境之下, 在活动“交流”与“评析”中, 那么“这就是我”“一个特别的我”“推荐一个人”“××之位非他莫属”等为题的书面推荐就有了铺垫, 同时写也成了一个对说的内容的提炼, 从而水到渠成。

寻到源头, 方有清冽甘甜的水。这些教学内容是学生实实在在的生活事件, 同时也是生活需要, 它们是语文活动的语境, 也是儿童表达活动的话题。

当然, 一般生活中的表达大多是随机、即兴的, 与课堂表达训练有一定区别。像安慰、鼓励等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际教学, 如果简单地搬移日常生活, 容易导致学生将课堂里所表演的口语交际与自己真实生活中的口语交际割裂开来, 缺乏生活的真实性。为了让学生丰富生命体验, 有机会进行多层次的交流表达, 我们开展了多元实践活动, 强化表达过程, 如晨会中的故事讲述, 并以小老师身份引导学生讨论, 写心得。同时我们努力搭建实践平台, 体验角色, 如主持一次班会、向客人介绍我的学校、当一次家乡小导游、 表演一次课本剧等。从生活中撷取精彩内容, 学生乐于表达, 善于表达。

追求数学课堂的有效之美 篇3

一、课堂教学语言要科学严密, 形象简洁

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语言是上好数学课的基本保证, 老师只有通过教学语言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 才能使学生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形象生动而富有情感的语言, 能将“死”知识变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活”知识;能使教材化难为易, 使学生得到解决美的享受;能感染学生, 陶冶学生的情操,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语言应该尽量做到清晰, 大小适度、具有亲和力, 切忌重复、罗嗦、带口头禅。教师提问不要过大, 而且笼统。否则, 学生对于这样的问题要么无法找准切入点。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 有教师问学生:“长方体有几条棱长?”这个问题把学生弄的糊里糊涂的, 不知道怎样答。这个问题应改为“长方体有几条棱?”, 或“每条棱分别长多少?”所以课堂教学语言的必须是科学与严密的, 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二、课堂教学组织要有序有趣, 民主高效

有效的课堂组织教学, 是建立良好教学秩序, 构建有效的学习环境,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1. 导入要新颖有趣, 为学习新知作准备。

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 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能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和矛盾来激发好奇心, 为学习新知提供“心理需要”的准备,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 课堂组织要民主和谐, 让学生自主探究。

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允许学生尝试;出差错, 然后自行解决错误。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 要放手让学生展开讨论、尝试, 最后学生自己发现规律, 如果教师加以因势利导, 则必然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 要随时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 引导学生集中到学习中来。例如:可以提醒学生学会倾听他人回答问题, 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等。学生分小组讨论前, 教师应引导每组定好组长及中心发言人, 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在学生讨论时, 教师一定要走下讲台, 倾听学生的发言, 了解学生的讨论状态。

三、学生思维动机要灵活激发, 调动到位

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 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因此, 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 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 更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有力保障。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根据学生心理特点, 教师能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 从学生自身生活需要出发, 使其明确知识的价值, 从而产生思维的动机。数学教师应使自己成为:

1. 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积极参与引导、鼓励和监控学生的讨论和练习过程。

2. 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通过示范 (边讲边说以及演示) 、中介 (帮助学生把新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 和指导 (给学生提供线索和反馈) , 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3. 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教师要把自己当做学习者, 与学生一道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教学“众数”时, 可以把老师的年龄和5位学生的年龄放在一起, 38, 15, 15, 15, 15, 15, 让学生算出平均数, 引导学生发现平均数不能反映这组数据的集中水平, 从而引发出学生探求众数的思维动机。这样设计教学既渗透了“知识来源于生活”的数学理念, 又使学生意识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了, 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后面的教学活动之中。

四、多媒体课件和板书设计要事半功倍

多媒体课件由于其直观性、能动性、交互性等在教学中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了学生认知主体的发挥, 在教学环境的创设, 教学过程的辅助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好的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能够为数学教学锦上添花, 数学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对于学生学习数学起到画龙点睛之举, 实现了学生对数学知识从感性理解到理性理解的质的飞跃。当前, 由于多媒体的广泛运用, 越来越多的教师忽略了板书书写。实际上, 板书是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好的数学板书是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浓缩, 板书的内容往往提纲挈领, 言简意赅, 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内容, 也便于学生掌握方法和课后复习。因此, 适时的多媒体课件运用和适当的板书书写也是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的必要途径之一。

上一篇: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研究下一篇:英语听力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