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自尊(精选12篇)
培养孩子的自尊 篇1
健康向上的自尊心理是孩子们以后面对生活挑战的重要法宝,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孩子更容易处理生活中出现的矛盾,也更有能力抵抗消极的压力。相比之下,那些自尊心弱的孩子面对挑战就会变得焦虑不安、垂头丧气。如果他们再产生“我没有那么好”或是“我做什么都做不对”的想法,那么他们更容易变得消极、沮丧、孤僻。父母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自尊呢?下面的几点建议也许会很有用:
注意自己的言词。孩子们对于父母说的话很敏感,不要只为了孩子的成功而表扬他。比如说,你的孩子没有被选入足球队,这时候你可以说:“好吧,你虽然没有加入球队,但是我为你而感到骄傲,因为你已经努力了。”而不是“这次你没有加入足球队,我相信你下次努力一定会成功的。”要把努力程度看得比结果更重要。
树立积极的榜样。如果你自己就是那种对人要求苛刻、处事消极、对自己的能力有着不切实际想法的人,那么你的孩子就很可能是你的复制品。因此父母首先应当培养自己的自尊,这样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
帮助孩子正确评价自己。不正确的自我认识在孩子们的心里扎根之后有可能真的变成事实。比如说,一个其他方面很好的孩子在数学方面有点儿差劲,他会觉得:“我不会数学,因此我很笨。”这样的总结不仅是错误的,它还有可能变成一种错误的信念。应当鼓励孩子正确地看待事物,让他认识到:“你是一个聪明的学生,数学不好只是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一起努力克服它。”
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如果孩子在家中没有安全感,甚至经常挨打的话,那么他就会感到自尊受辱的痛苦,并很有可能变得沮丧孤僻。如果孩子经常目睹暴力场面,在学校中也经常遇到受欺负的问题或者其它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孩子的自尊。
鼓励孩子们团结。那些鼓励孩子们团结的活动要比单纯强调竞争的活动对孩子们建立自尊有更好的效果。比如说,让年龄大一点的孩子教年龄小一点儿的孩子读书,这样的辅导模式会让两个孩子都受益。
培养孩子的自尊 篇2
培养孩子的自尊心是一项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也是中学心理必须具备的培养方式,当孩子开始独自尝试新的事物的时候,自尊心将是他走向成功的基石。下列10条策略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爱孩子。家长要发自内心的爱自己的孩子,这样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更有尊严,更自重。在日常生活中多抱抱他、吻他、拍拍他的肩膀,一定要告诉他,你有多爱他。
别敷衍孩子。如果他想跟你说话,你一定不要心不在焉的敷衍他,不管自己有多忙,也要认真的回答他的问题,眼对眼地看着他,以此来表明你是真的在听他说话。这对培养孩子的自尊心有奇效,因为它传递了一个信息,孩子会觉得他在你的心目中是重要的、有价值的。
合理家规。给你的孩子定几条合理的规则,一些硬性的家庭规定会让他更有安全感。你可能要一遍又一遍地重申,但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如你所愿地遵守这些规定。
冒健康风险。鼓励你的孩子大胆的去冒险,去做一些新的探索,比如品尝一种不同的食物、交朋友、学骑自行车。尽管他很可能失败,但是不冒险怎会成功呢。所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独自去试验,克制着别介入。
允许犯错。孩子是不可能不犯错的,从错误中汲取教训才是我们想要的,这有助于孩子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当你的孩子把盘子打烂了,不要批评他,要耐心的鼓励他,想想下次怎样才不会打烂。这样,他的自尊心就不会受到伤害,他会明白,偶尔犯错是允许的。
及时祝贺和赞赏。每一天你都要努力对他好的表现、好的做法表示感谢和认同。享受着妈妈真诚的表扬和爸爸鼓舞人心的回应,孩子会觉得温暖、舒适,心里更受用。
倾听。如果孩子想说话,你就放下手里的活,认真听他说什么。孩子有了情绪,不论是快乐还是悲伤,你要做的就是认可他的感受,并向他表明你重视他所说的话。如果你跟他分享你的感受,他将更有信心向你表露他的所思所感。
轻轻触摸孩子的自尊 篇3
今年我跟班教初二。记得初一时,孩子们是带着新鲜,怀着好奇迈进了中学的大门。尤其是刚开始,尚未摸透老师脾性的时候,他们表现得中规中矩。无论从纪律,还是从学习方面,他们都做得很好。而到了下学期,班级开始趋于混乱了。进入初二,学生整体状态与初一时相比真是大相径庭。特别是在无教师值守的早读前的空当时间与自习课,几个顽皮的学生趁机捣乱,导致班风学风走下坡路。对此我明察暗访,抓源头,抓中上等生,想凭借这些向上的力量来扭转班风。
【事发过程】
一天清晨,我早早来到学校。刚进校门就听到我班从二楼传来的阵阵起哄声,心急中架好车子就直奔教室,想看个究竟,抓一些“典型”。我轻轻地走过楼梯,悄悄地驻足教室门口。同学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聚在一起,有说有笑,还夹杂着些争执。我站在门口约有两三分钟,连咳嗽都未敢大声(这两天有点感冒),只想定睛看个究竟,查找喧闹的源头。终于,一学生走进教室时,发现了我,于是佯咳了两声,部分同学立即警觉起来,一抬头看到我凝重的眼神,一脸惊讶。另一部分眉飞色舞、夸夸其谈的同学听不到喝彩声,顿觉诧异。抬头搜寻,班主任的面庞映入眼帘,人群顿时散开。剩下的学生仓皇收起象棋、扑克牌,棋子乱滚,牌儿飞舞。这时我才明白他们一早到校的目的就是下棋、玩牌,难怪教室闹哄哄的。当时的我,气愤是肯定的,但却强忍怒火,在教室里缓缓转了一圈,给大家一个情绪缓冲的时间。擒贼先擒王,我默默走到学习委员身旁,严肃地训了他两句:“你看看兄弟班级的同学在干什么?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大好光景你们却在忙着玩闹。张扬呀,你就是这样要求自己的?”说罢,我哀叹了一声走了。只听到,后面传来重重的掼书声,“凭什么只训我一人?”第二天,我任教的思品科目作业他未写,第三天的测试试卷未交。看此情景,我沉默了几天,静观他的变化。渐渐地,他上课状态也不对了,原先踊跃举起的手,这些日子像灌了铅一样,再也提不起来了。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是维护做老师的“面子”,还是找他来深谈一次呢?
每当想到张扬近来的变化,心里就莫名地难过。作为班主任,打心底不愿看到自己的学生一天天沉沦下去,但又感到棘手。蓦然间,郭老师所说的“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内疚”浮上心头,促使我开始静心思考,对张扬,也对自己做一次剖析。
【案例分析】
就张扬而言,他正值青春年少,血气方刚,自我独立意识开始增强,却又不乏混沌状态。对周围和社会的一些现象,缺乏明确的判断力。而且他们这些孩子对自我尊严的捍卫看得很重,对伤自尊的事不能接受。
就我而言,育人是我的天职。宽容学生也是宽容自己。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该挫伤他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
【处理过程】
首先,我抄写了《策马加鞭》的典故:墨子对弟子非常严格,尤其是对耕柱子最严厉。有一次耕柱子很委屈地说:“论才智和学习精神,哪一个比我强?为什么老师对我这么严厉呢?”墨子拍拍他的肩膀说:“假如我要去太行山,坐在一辆有黄牛和快马拉的车,我是鞭策黄牛还是快马呢?”耕柱子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要鞭策快马啊。”“为什么?”“因为快马经得起鞭策啊!”墨子哈哈大笑:“你明白这个道理了,以后当我责备你的时候,就不会委屈了。”将它悄悄地夹在他的作业本中,并附言:看完以后,尽快到我这儿交流一下。
第二天,他羞愧地走进了我的办公室,无用多言,那表情已经告诉我,他已认识到了是是非非。我尚未开口,他已递了足足200字的感想便笺,还要求我先不看,等他走后再看。我笑着折好了便笺,故意避开问题。我简略地谈了他最近学习中呈现的问题,以及表现出来的思想状态,他听了以后,感喟老师读他之透。接着,我谈到了自己在批评他时前前后后的想法,以及思考过程,最终回到做出这一行为的始发点:青春难再,机会珍贵,我可以委屈自己,因为我不想看到他意气用事而失去自己的优势,葬送自己的美好前程……听着,他低下了头,流下了眼泪。
经过这样的一番教育,每次走进教室,尤其是上我课时,张扬的眼里总向我射出两道温暖的光线,他积极参与课堂学习,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
【启示】
1.善于维护并激发学生的自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尊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尊,但学生对什么是真正的自尊认识不足,要面子是好事,但学生必须明确什么样的面子值得要。作为班主任,要抓住契机,结合个案树立学生的自尊意识。常常我们误以为有些学生没有自尊心,是因为我们缺乏对自尊的激发与维护,没有让他们认识到自尊的独立性与重要性。
2.激发与维护学生的自尊,需要突出“爱”,强调“化”,把握“时机”
(1)省身爱生,细心呵护,突出“爱”
青春期的孩子,情感比较脆弱,许多时候,作为老师的我们是善意出发,无奈收场。所以我们要经常反省自我言行,尽量地从保护孩子的自尊,从抚育他们的健康出发,给予无声的大爱,帮助他们安然度过青春期。
(2)育时无声胜有声,春风化雨润心田,突出“化”
我用一个历史典故,让张扬自己去感悟。从形式上看,避开了师生谈话时可能出现的碰撞、沉默等尴尬局面。而且以这种有针对性的故事入手,能够有效地鞭策张扬,利于他领悟老师的良苦用心。文字的力量既似投枪,直击他的误区,又似春风化雨细浸心田,使其思想在是非善恶间斗争,伤了的自尊也在期间因为文字的感染自动修复。真正实现文入心田,滋润无声,收到不教而引的效果。
(3)温情软化,快马加鞭,把握“时机”
在潜移默化收到效果时,作为班主任不能就此罢休,应该趁热打铁,在平和的心态里,师生再一次进行沟通,更能加速师生的共融默契程度。这时候,亲切地对学生提出一些希望目标,学生比较容易接受,使其心存敬畏,行有节度,做有动力,收效也明显。
教育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博爱,更是一块要求教师更新理念,与时俱进的阵地。用爱去轻轻地触摸学生的尊严,精心地维护他们的尊严是不变的教育旋律!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乌石中学)
轻轻触摸孩子的自尊 篇4
今年我跟班教初二。记得初一时, 孩子们是带着新鲜, 怀着好奇迈进了中学的大门。尤其是刚开始, 尚未摸透老师脾性的时候, 他们表现得中规中矩。无论从纪律, 还是从学习方面, 他们都做得很好。而到了下学期, 班级开始趋于混乱了。进入初二, 学生整体状态与初一时相比真是大相径庭。特别是在无教师值守的早读前的空当时间与自习课, 几个顽皮的学生趁机捣乱, 导致班风学风走下坡路。对此我明察暗访, 抓源头, 抓中上等生, 想凭借这些向上的力量来扭转班风。
【事发过程】
一天清晨, 我早早来到学校。刚进校门就听到我班从二楼传来的阵阵起哄声, 心急中架好车子就直奔教室, 想看个究竟, 抓一些“典型”。我轻轻地走过楼梯, 悄悄地驻足教室门口。同学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聚在一起, 有说有笑, 还夹杂着些争执。我站在门口约有两三分钟, 连咳嗽都未敢大声 (这两天有点感冒) , 只想定睛看个究竟, 查找喧闹的源头。终于, 一学生走进教室时, 发现了我, 于是佯咳了两声, 部分同学立即警觉起来, 一抬头看到我凝重的眼神, 一脸惊讶。另一部分眉飞色舞、夸夸其谈的同学听不到喝彩声, 顿觉诧异。抬头搜寻, 班主任的面庞映入眼帘, 人群顿时散开。剩下的学生仓皇收起象棋、扑克牌, 棋子乱滚, 牌儿飞舞。这时我才明白他们一早到校的目的就是下棋、玩牌, 难怪教室闹哄哄的。当时的我, 气愤是肯定的, 但却强忍怒火, 在教室里缓缓转了一圈, 给大家一个情绪缓冲的时间。擒贼先擒王, 我默默走到学习委员身旁, 严肃地训了他两句:“你看看兄弟班级的同学在干什么?一日之计在于晨, 这大好光景你们却在忙着玩闹。张扬呀, 你就是这样要求自己的?”说罢, 我哀叹了一声走了。只听到, 后面传来重重的掼书声, “凭什么只训我一人?”第二天, 我任教的思品科目作业他未写, 第三天的测试试卷未交。看此情景, 我沉默了几天, 静观他的变化。渐渐地, 他上课状态也不对了, 原先踊跃举起的手, 这些日子像灌了铅一样, 再也提不起来了。我看在眼里, 急在心里, 是维护做老师的“面子”, 还是找他来深谈一次呢?
每当想到张扬近来的变化, 心里就莫名地难过。作为班主任, 打心底不愿看到自己的学生一天天沉沦下去, 但又感到棘手。蓦然间, 郭老师所说的“但愿每次回忆, 对生活都不感到内疚”浮上心头, 促使我开始静心思考, 对张扬, 也对自己做一次剖析。
【案例分析】
就张扬而言, 他正值青春年少, 血气方刚, 自我独立意识开始增强, 却又不乏混沌状态。对周围和社会的一些现象, 缺乏明确的判断力。而且他们这些孩子对自我尊严的捍卫看得很重, 对伤自尊的事不能接受。
就我而言, 育人是我的天职。宽容学生也是宽容自己。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 不应该挫伤他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
【处理过程】
首先, 我抄写了《策马加鞭》的典故:墨子对弟子非常严格, 尤其是对耕柱子最严厉。有一次耕柱子很委屈地说:“论才智和学习精神, 哪一个比我强?为什么老师对我这么严厉呢?”墨子拍拍他的肩膀说:“假如我要去太行山, 坐在一辆有黄牛和快马拉的车, 我是鞭策黄牛还是快马呢?”耕柱子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要鞭策快马啊。”“为什么?”“因为快马经得起鞭策啊!”墨子哈哈大笑:“你明白这个道理了, 以后当我责备你的时候, 就不会委屈了。”将它悄悄地夹在他的作业本中, 并附言:看完以后, 尽快到我这儿交流一下。
第二天, 他羞愧地走进了我的办公室, 无用多言, 那表情已经告诉我, 他已认识到了是是非非。我尚未开口, 他已递了足足200字的感想便笺, 还要求我先不看, 等他走后再看。我笑着折好了便笺, 故意避开问题。我简略地谈了他最近学习中呈现的问题, 以及表现出来的思想状态, 他听了以后, 感喟老师读他之透。接着, 我谈到了自己在批评他时前前后后的想法, 以及思考过程, 最终回到做出这一行为的始发点:青春难再, 机会珍贵, 我可以委屈自己, 因为我不想看到他意气用事而失去自己的优势, 葬送自己的美好前程……听着, 他低下了头, 流下了眼泪。
经过这样的一番教育, 每次走进教室, 尤其是上我课时, 张扬的眼里总向我射出两道温暖的光线, 他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主动与其他同学交流……
【启示】
1.善于维护并激发学生的自尊,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尊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自尊, 但学生对什么是真正的自尊认识不足, 要面子是好事, 但学生必须明确什么样的面子值得要。作为班主任, 要抓住契机, 结合个案树立学生的自尊意识。常常我们误以为有些学生没有自尊心, 是因为我们缺乏对自尊的激发与维护, 没有让他们认识到自尊的独立性与重要性。
2.激发与维护学生的自尊, 需要突出“爱”, 强调“化”, 把握时机”
(1) 省身爱生, 细心呵护, 突出“爱”
青春期的孩子, 情感比较脆弱, 许多时候, 作为老师的我们是善意出发, 无奈收场。所以我们要经常反省自我言行, 尽量地从保护孩子的自尊, 从抚育他们的健康出发, 给予无声的大爱, 帮助他们安然度过青春期。
(2) 育时无声胜有声, 春风化雨润心田, 突出“化”
我用一个历史典故, 让张扬自己去感悟。从形式上看, 避开了师生谈话时可能出现的碰撞、沉默等尴尬局面。而且以这种有针对性的故事入手, 能够有效地鞭策张扬, 利于他领悟老师的良苦用心。文字的力量既似投枪, 直击他的误区, 又似春风化雨细浸心田, 使其思想在是非善恶间斗争, 伤了的自尊也在期间因为文字的感染自动修复。真正实现文入心田, 滋润无声, 收到不教而引的效果。
(3) 温情软化, 快马加鞭, 把握“时机”
在潜移默化收到效果时, 作为班主任不能就此罢休, 应该趁热打铁, 在平和的心态里, 师生再一次进行沟通, 更能加速师生的共融默契程度。这时候, 亲切地对学生提出一些希望目标, 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使其心存敬畏, 行有节度, 做有动力, 收效也明显。
唤醒孩子沉睡的自尊 篇5
当我陪着笑脸,从校长室领出阿坤时,他一声不吭地低着头,慢吞吞地跟在后面。
我知道,阿坤心里一定翻滚着滔天巨浪――自习课到操场打篮球,被校长逮个正着……而我,此刻的心情也不平静,我有些愤怒:在所有的学生中,我倾注心血最多的就是他呀!
来到我的办公室,许久,我们都沉默着,谁也没有话。
阿坤的.大名,早在初二时就已“如雷贯耳”:逃课、不写作业、逃避劳动、打同学、顶撞老师……升入初三后,我成了他的班主任。
既已接下了这个班,我就得把这个阿坤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拿到桌面上。多少个月朗风清的夜晚,伴着寝室前菜园子里的蛙鸣,我托腮凝思,想办法,列计划;多少个炽热难耐的中午,我让自己沉下心来,潜心阅读《班主任之友》、《走近魏书生》、《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书籍,查资料,做笔记,寻找着一条适合阿坤的最佳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途径。我期待着阿坤也能如大多数学生一样,健康快乐地生活……
装着对他的过去一无所知,我始终以欣赏的眼光去看他,跟他谈话时,总伴着温暖的微笑;委任他为劳动委员,告诉他,身为班委处处都要以身作则;隔三岔五地叫他来办公室谈心,向他征求处理班级事务的意见;在班里,只要有恰当的时机就表扬他,逐渐树立起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两个多月过去了,阿坤没有一点违纪现象,除了学习还有些吃力之外,干什么都很有热情,也很出色。每次劳动,阿坤都是最能干的一个,不怕脏累。有时汗水都浸透了他的小褂,我心疼地让他歇歇,他也只是“嘿嘿”地笑笑……
阿坤的变化让老师同学们惊叹不已。
想到这里,我的心头掠过了一丝凉爽的清风,慢慢吹走了我的火气。
我瞟了他一眼,他的头垂得更低了,几乎看不见他的脸,双手在不停地揉搓着衣角。
“阿坤,能告诉老师,你有哪些优点吗?”
他抬起头看了看我,有些惶惑,旋即又低下了头,嗫嚅着说:“我,我……没有优点。”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你好好想想。”
沉默。
“有没有?”
“没有。”
“阿坤,抬起头来,男子汉大丈夫,不要低着头做人!”
他的头略微抬高了一点。
&nbs
怎样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篇6
关键词:自尊心;沟通;批评
受到尊重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幼儿和成人一样是独立的个体,也有享受自尊的权利,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一问题往往被成人所淡化,他们总是用成人固化的思维去束缚幼儿的思想。其实孩子是有自己的思维方式的,作为家长应该蹲下来,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走进孩子的心里,真正激活那属于自己的童心,从而使得幼儿在受尊重下全面发展。
一、家长应蹲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
1.在孩子的眼里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从他们的角度看世界也是立体的
我们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应蹲下身子,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看问题,根据孩子的各种感觉功能的发展和对问题的理解去指导孩子做事。在现实生活中,多数父母在与孩子交流中总是以命令的口吻去要求孩子,甚至孩子在玩的时候都要受到束缚。比如,家长总是告诉孩子哪些玩具能玩,应该怎么玩,从始至终都是从自己的高度去衡量孩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孩子的身心发展。作为家长,应该反思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蹲下来,我们只有蹲下来,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发展的高度,看到孩子眼里的世界,才能与孩子真心交流,与孩子成为朋友。
2.家长做到换位思考,真正了解孩子的需求
幼儿是有自己的思想的,我们不应该用对与不对来评价孩子,而要放下自己的姿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看看孩子需要什么;我们也只有蹲下身子,放下高高在上的态度,才能让孩子有自主的权利,才会发现怎样更适合孩子的发展。
3.从孩子的喜好出发,不强加给孩子自身的想法
成人有固定的思维模式,认为自己对一件事情或一个人有怎样的看法,孩子也一定会有同样的想法,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也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孩子对某一事物会有自己的看法。如在热播剧《虎妈猫爸》中,狼爸就是把自己对生活、对学习的看法强加给儿子,儿子认为自己写的日记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同时更是对爸爸的一种爱,而狼爸看后生气并撕掉的行为会给孩子留下深深的心理阴影。其实,我们应该从孩子的喜好出发,试着接受孩子的想法,使他们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4.学会与孩子沟通,促进孩子的主动发展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应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蹲下来与孩子面对面地交流,从而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而只有我们蹲下来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针对某一问题给孩子正确的指导与建议,才能让孩子得以自然发展;反之,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二、认真对待孩子的玩耍
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幼儿阶段学习与玩是相统一的。目前许多家长都很现实地约束、管制孩子,为了使孩子能够进入重点小学,都把压力放在孩子身上,使得幼小的孩子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其实,家长的这种做法是徒劳的。当然,孩子的学习要从小抓起,但要讲究方法策略,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尊重他们爱玩的天性,通过玩使他们探索世界的奥秘,并自主地进行学习。家长可引领、指导孩子们进行游戏,和孩子一起玩耍,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将身姿摆正,与孩子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关系,以孩子为游戏的主角,自己为配角来与孩子共同完成游戏中的每一个挑战。研究证实,孩子的潜能能够在游戏中得以充分挖掘。
三、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注意批评方式
多数家长总是忽视自己孩子的优点,或是拿孩子的缺点与其他孩子的优点相比较,从而伤害幼儿的自尊心。其实,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均有点滴进步,从孩子开始学说第一句话,或是迈第一步时,他们都是在学习中通过克服困难而学会的。当孩子取得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家长都应及时给予鼓励,善于发掘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优点与长处,并及时表扬,肯定孩子的能力,不断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小孩子难免犯错误,作为家长,不应该居高临下地批评孩子,而是要耐心地告诉孩子错在哪里,给孩子改正的机会并指导其改正的方法;对孩子有要求时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用孩子的思维进行考虑,并告诉他想让他怎么去做。家长应抛弃以往命令的语气,放下自己的权威,把孩子置于同自己一样的高度,给予指导和帮助。
总之,孩子应该有个快乐的童年,应该受到尊重,家长应俯下身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感受;与孩子建立起平等的朋友关系,站在孩子的角度观察世界,从而促进幼儿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菲.克服自卑让自信心扎根学生的心灵[J].西江教育论丛,2001(03).
[2]龙晓东.高度的自尊心是走向成功的关键[J].教育探索,2003(10).
帮孩子找回自尊 篇7
逢年过节尤其是每年的教师节前后, 总会收到不少洋溢着问候和祝福的来信。这大都是正在读高中或已上大学的学生写来的。眼下, 我的办公桌前又摆放着一封信, 寄信人地址写着“广东佛山××有限公司”的字样。我有些纳闷:没有什么亲戚在那儿做事呀!撕开封口, 展平信纸, 几行字跃入眼帘:
“尊敬的徐老师:可能您已经忘记我了, 但我记得您。您就是那个重新给了我自尊的人。是您的行为和言语让我走到了今天……”
接下来的叙述把我带回了五年前的一段故事:2006年秋季开学, 我担任了初三 (2) 的语文教学任务。班上有位男孩从跨入初中门槛后就十分贪玩, 成绩自然“惨不忍睹”。老师开始还对他心怀希望, 后来便死了心。但为了照顾他的自尊心, 以免一二十分的成绩让他面子扫地, 于是判他的试卷时便尽量放松尺度, 有时甚至根本不看, 匆匆批上个60分就完了。这位学生也知道是这么回事, 每次发了试卷也只是匆匆一瞥, 就随手扔到别处。就这样持续到初二结束。初三分班时, 他的成绩是全班倒数第一。开学时班主任就找这位男孩谈话, 希望他不要“破罐子破摔”, 要重新振作, 争取进步。但收效甚微, 稍稍认真了几天又依然故我。开学后初三第一次语文测验, 在判这位学生的试卷时, 有人告诉我以前老师的做法, 我只好效仿地给他打了60分。发试卷时, 我注意到这位男孩随手把试卷扔进抽屉。我心里猛地一沉, 连忙走过来, 要回试卷, 取出红笔重新为他批阅。结果这位学生只得了二十几分。最后我说:“你是学生我是老师, 批改你的试卷是我的职责。你答对几道题我就只能给你相应的分数, 只有这个分数才真正属于你自己。”
这以后, 我一直这样判他的试卷。现在想起来, 这位男孩尽管之后学习努力多了, 但分数最高时也只有五十多分。一晃已经过去了五年, 我几乎淡忘了这位男孩, 更想不到他至今还记着我。他在信中还说:他自初中毕业后到一所职校读了两年, 然后到广东佛山打工。现在公司里是个中层管理者, 收入还不错。结尾又是一大堆感激的话语。
请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 篇8
心理学告诉我们, 自尊心是指人对自己个性品质概括而肯定的评价, 表现为充分地肯定自己的长处和成就, 要求别人充分地尊重自己。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个性品质有肯定的评价时, 他的自信心和进取心才有基础。自尊心是前进的动力, 是力量的源泉。
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有些教师有时却忽略了这一点。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威信, 往往强迫命令学生服从自己, 尤其是学生一有错就不加分析, 不看场合, 不分青红皂白地训人、骂人, 因而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使之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给学生学习功课、积极进取带来了严重的危害。记得有一次考试, 我监考五年级的语文, 发现一个学生竟然一个字也没写。于是, 我就去提醒他, 而他却笑而不写, 旁边的同学插话:“老师说他是个笨蛋, 只能考0分。”因而在教育学生时, 我们不能意气用事, 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他们, 那样做, 不但收不到教育的效果, 反而会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我们应该正面引导, 耐心启发, 让学生从心理上产生克服错误的内部动力, 这样才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在正面教育方面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 他的《三颗糖》的故事广为流传。陶行知先生在担任一所学校的校长时, 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陶行知先生看到了, 当即制止, 并要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可是一心等着挨批的王友却得到三颗糖的奖励:按时到来, 诚实守信, 奖一颗糖;终止不当行为, 尊重校长, 奖一颗糖;正直善良, 敢于跟坏人作斗争, 奖一颗糖。但是, 这三颗糖却让王友哭了:“校长, 同学不是坏人, 我不该打同学。”为此, 学生心悦诚服, 从内心去认识错误, 改正错误。
对此, 我也深有同感。在六年级, 我班有一男生, 是个人见人怕的“小霸王”, 因为如果谁撞了他, 无论是故意还是无意, 他都要揍你一顿。为此, 当他打了同学, 我就狠狠地批评他。可是他却屡教不改, 而且有点破罐子破摔。有一次, 他又打同学了, 当我把他带到办公室, 他仍然是一副不在乎的老样子。这次我没有直接批评他, 而是心平气和地对他说:“我知道你很懂礼貌, 篮球打得很好, 学习也还不错……”他低着头, 静静地听。“从这三方面可以看出你是个有出息的孩子。”我趁热打铁, “不过, 你太冲动, 好打架……”他小声地申辩说:“每次都是他们惹我, 我才打的。”我严肃地批评他, 指出他的错误, 并要求他背《小学生守则》, 使他认识到打架是不对的。最后, 我循循善诱加以启迪:“一个人要宽宏大量, 要学会尊重和谦让, 才能很好地成才, 才能很好地在社会立足。”打那以后, 他打架的现象少了, 并逐渐步入正轨。同样是批评, 结果却截然不同。可见, 你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方法得当, 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 对于是非不分, 偶犯错误的学生, 是不是给他当头棒喝呢?如此一来, 学生有可能为了维护自尊心而“顽抗到底”, 最后“蒙混过关”, 导致以后心存侥幸, 养成了坏习惯。在三年级有这样一个学生, 他思想品质不错, 就是懒学习。有一次值日时, 他竟然偷了同学的一本《字·词·句·篇》。当时, 我并没有让他当场拿出来, 只是说:“我们班的同学可爱学习啦, 以前个别不喜欢学习的同学, 如今也变得爱学习了。我很喜欢他这种知错能改的好品质, 不过, 你借了同学的《字·词·句·篇》要记得及时还给同学。”课后, 他主动把书还给同学, 并诚心地道歉, 而且他还在我的办公桌上放了一张纸条, 上面写着:“老师, 谢谢您!我一定改掉缺点, 我一定努力学习!”维护学生的自尊心, 正面的教育, 强过暴风骤雨的批评, 学生也能体会老师的良苦用心, 也会“敬你一丈”。
注重学生自尊心的培养 篇9
美国心理学家巴巴拉.伯杰博士说:“良好的自尊心将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现在和将来生活的各个方面, 也是决定一个学生的创造能力, 进取心和与他人关系的重要因素。”可见自尊心的培养不单是学生健康度过学生时代的需要, 也是以后走向健康发展道路的需要。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呢?
1. 热爱你的学生
教师以爱学生为天职。无论你的学生多么差劲, 都要力争使他明白。我在集体中是有价值的, 我是可以被同学, 特别是老师所接受的, 教师应成为学生热爱, 信赖的大朋友和保护神, 要使学生感受到, 即使我成绩不好, 没完成作业, 今天又迟到了, 玩闹时打破了玻璃窗, 等诸如此类的错误和不足老师仍旧是爱我的, 有位心里学家谈到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时说, 要善于发现学生做的好的地方, 善于启发学生应该做的好的地方, 这会有助于培养他的自尊心。所以, 教师应该对学生说, 今天的家庭作业你一定能认真完成的, 而不是留下来完成作业在回家, 免得你又玩不成。
2. 爱护学生的物品
不要愤怒的把X划得又长又大, 不要让学生诚惶诚恐地爬在2地上捡起扔过来的作业, 不要把你认为已经不适合学生的书和玩具扔到窗外去, 哪怕是颗玻璃球, 处置学生的物品时, 一定要先问问他本人, 你看这次作业是就这样算了, 还是再重新做一遍?我曾见到过一个学生, 因自己精心制作的小轮船模型被愤怒的老师摔坏而歇斯底里地和老师又哭又吵。教师对待学生物品的态度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还谈什么好的教育效果呢?
3. 注意运用非语言的表达方式
美国女心理学家萨特认为, 人往往对非语言的感情表达更敏感。教师要善于适时, 适度地运用非语言的表达方式{包括眼神, 表情, 动作等}表达你对学生的爱, 握住学生的手进行批评教育, 下意识地帮学生整整衣领, 轻拍他的肩膀, 微笑着注视学生进行鼓励, 这些行动会增强学生的自尊心, 增强教育的效果。不要用鄙夷厌烦的目光和表情对待学生, 更不能在愤怒时动手体罚学生, 这将极度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4. 大家需要我
教师要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感到我存在的价值, 想办法强化每一位学生在集体生活中的地位, 使他愉快地感受到, 大家需要我, 老师需要我, 要力争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为集体独立进行服务的义务和机会, 不要让班干部和小组长给承包了。绝不应说差生是集体和老师的包袱。相反应强调老师和大家需要他, 并及时恰当地为他安排一些自我表现, 证明其有我存在价值的机会和任务, 以助他消除那些有碍自尊心发展的消极心理情绪, 树立自尊心。
5. 给学生以选择行为的启示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 往往会忽略这一点, 在指出他的不足和错误后, 明确地告诉他什么是正确行为。例如, 你们两个人怎么动手打架呢?我说过是野蛮的行为。教师还应该告诉他们, 你们可以到我这儿来论一下是非, , 这不就避免了野蛮行为吗, 不要让学生知道错了或有不足而不知道究竟该怎样做才算正确, 逐渐产生了自卑心理, 影响自尊心的发展, 给学生一个选择行为的启示和机会, 能慢慢培养学生的自立精神和自尊心。
6. 言行一致, 要求要统一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 言行不一致, 或前后有别, 有时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例如, 口里说老师喜欢每一个学生, 可看上去又很严厉, 不耐烦, 或是告诉学生要多向老师请教, 可当学生这样做时却批评他上课不专心听, 我了解到这样一件事, 有位女生向老师请教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时, 被老师批评为明知故问。这位学生, 私下里伤心地对同学发誓说, 再也不向某老师请教了, 避免类似问题要注意, 遵守协定和许诺, 明确提出要求和规定, 语言和非语言的表达要一致,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7. 批评要负责任
教师的批评应是对学生某种特殊行为的反应, 而不应是对学生整体价值的评判, 学生犯了错误, 老师应以关心她的态度, 针对性地进行批评, 你做的某事, 完成任务怎样。不能因学生犯了错误而否定他的整体价值-----就像打字机打错了一个字, 小提琴发出了一个不和谐的音响一样, 并不影响他的整体价值, 教师应把学生的过错看成是“曾经有过的失误”, 而不可能把他看成“就是什么人”, 甚至对他的过去和未来做出悲观的, 不负责任的评判:“你总是”、“你从来”、“你永远”、“你这一辈子”怎样怎样, 这类话语会严重地伤害学生本来就很脆弱的自尊心。
8. 批评要适可而止
对缺乏应有自尊心的“差生”, 教师要善于启发他们的自我羞耻心理, 多从正面引导, 不要简单的下“命令”。对他们缺点进行的批评, 教师要注意把握范围、场合、时间, 注意把握学生的接受及改善能力, 做到“知羞为休, 知耻为止”。太过分了就会损伤学生残存的一点自尊心, 无助于启发他们的羞耻心, 古语说:“求善勿过高, 当思其可行, 责恶勿太苛, 当思其可移。提出批评教育适可而止, 这是有道理的。
9. 放弃特权观念
有不少教师和学生家长一致认为, 老师批评学生古来如此, 是必然的特权, 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批评这种观念是为让学生顺应自己的观点而凭空捏造的人为的权威 (即所谓特权) 。持有特权观念的老师在使用批 (评时, 常常忽视学生对批评的反应, 或者索性禁止学生对批评做出解释与辩驳, 或者在学生谈出意见时显出反感, 不屑理会, 这种权威+强制性的批评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行为, 他通常会引起学生的敌对心理和逃避心理, 扭曲学生的自尊心, 使学生在心中向老师筑起一道畏惧+愤恨+鄙视的高墙。放弃特权观念, 建立平等互爱的师生关系, 不要让旨在教育学生的批评, 纯然化作一场徒劳无益, 弊端重重的精神消耗。
10. 干预贬低行为
学生的贬低行为包括自我的和对他人的两种。贬低行为是在传达一种有失自尊的信息, 对自尊心的培养有着极为密切的作用。教师对贬低行为要表示出实事求是和爱护学生的态度, 特别是那些耳闻目睹的贬低行为, 这么简单你还不会, 你真笨。他不过是在这个问题上需要更多的时间思考罢了。教师不能对贬低行为持蓦然态度。注意干预贬低行为, 会使学生更自尊同时也会尊重别人。
11. 培养集体荣誉感
培养孩子的自尊 篇10
一、自尊和自信
自尊,是一种对自己人格的重视和肯定的情感。自尊激励我们奋发向上,使我们形成健康人格。学生的自尊心需要精心呵护,孩子的心灵之花更需要教师用“爱心和尊重”的雨露来浇灌。
自信,简单地说,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感觉或评估。如果自我感觉是肯定的,这意味着他相信喜欢自己,相信他有力战胜各种挑战。如果自我感觉是否定的,他会认为自己什么事也做不好,会得不到别人的爱,因而胆小怕事,缺乏创造和主动精神。少年期,自信的基石是学业的成功,但这不等于只是获得高学分,还应该学会与同学交往,乐于助人。
徐特立说:“任何人都应该有自尊心、自信心、独立性,不然就是奴才。但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
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内驱力,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它既可以被培养,也可以被压抑。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呢?
二、赏识教育的优势
赏识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符合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仿佛都是为了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的。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变得越来越坏。
赏识教育的优势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小题大做、无限夸张,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而抱怨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做、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孩子”意念中沉沦。
赏识教育的奥秘在于让孩子觉醒,每一个生命觉醒的力量都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
美国电影《师生情》那位优秀的白人教师,在给一位长期受到各族歧视的黑人孩子上课时说:“孩子,老师相信你是天下最好的孩子,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你不要紧张,仔细数数老师这只手,究竟有几个手指?”那孩子缓缓地抬起头,涨红了脸,盯着老师的五个手指数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开口说:“三个。”
“太好了,你简直太了不起了!一共就少数了两个。”
老师的鼓励象久旱的土地遇上甘霖,孩子的眼睛一下子放光了。
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到一所普通的学校调研,一位教师问:“先生,你能不能挑出班上智力超群的学生?”“当然可以。”专家爽快地答应了。然后自信地用手在学生中指点起来:“你,你,你……..”被点到的孩子眼睛一亮,兴奋之情溢于言表,飞奔回家。“爸爸,妈妈,好消息,心理学家说我是神童啊!”母亲听完孩子的话欣喜若狂。怎么看孩子怎么顺眼,仿佛孩子一下子变成了天才。从此,这些孩子格外地受到了同学的羡慕,老师的关怀,家长的夸奖,孩子找到了好孩子的感觉,回到了“行”的世界,一个个飞速地向前发展。一年后,专家再次问该校:“那几个孩子的情况怎么样?”老师回答:“好极了!”接着请教道:“先生,我感到惊讶,你来之前他们都只是普普通通的学生,可经你一指点,一个个都变了。请问您有什么诀窍,能判断如此准确?”专家微笑着说:“没有任何诀窍,随便指指而已。”老师露出一脸惊讶的表情。
信任、期望的力量是巨大的,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中国教育学生是高标准严要求,美国正好与我们相反,是低标准,宽要求。
作家端木的女儿在国内被老师说没有数学脑子,而在美国却被数学老师在推荐信中说:“我以生命担保,这个孩子有数学才能。”同样一个孩子,美国老师看到的是成绩,看到的是进步,看到的是希望,真诚地去赞美、去鼓励、去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而中国的老师看到的是缺点、是失败、是失望,刻薄地挖苦、打击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专家们认为,可以告诉孩子们如何改正错误,决不要当着众人的面批评孩子,这会严重损害儿童或青少年的形象和自尊自信心。任何情况下,都禁止侮辱孩子。
每一个人都是天才,后天的学习,外界的知识,仅仅是对人脑的巨大潜能的唤醒。如果每位老师都能站在这样的境界去面对学生,不断地肯定、鼓励、表扬,让学生沉浸在幸福的感觉里,跟着良好的感觉走,学生的学习就会进入最佳状态。这样的学生对新事物充满浓厚的兴趣,勇于挑战难题。每解开一道难题,都经历了一番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会强化为“我能行”的思维定势。
三、赏识教育是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的原动力
自尊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成才与成功者必备的心理品质。但由于孩子弱小,往往看不到自己的潜能,因而常常表现为缺乏自信。因此,优秀教师的一大特色就是善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卡耐基写的理念是:一个人无论多么强大、多么狂妄,他的内心深处都是脆弱的。每一个人都喜欢别人真诚的微笑,喜欢别人真诚地去发现他的优点并谈论这些优点,这是令人愉快的,为了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老师甚至可以用美丽的谎言无限夸张,让学生找到自信。
自信心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以实力为基础。对于学生来说,主要是发现或培养自己的实力,而对教师来说,则是为学生发现或培养自己的实力创造条件。教育专家韩凤珍说:“所有难教育的孩子,都是失去自尊心的孩子。所有好教育的孩子,都是具有强烈自尊心的孩子。教育者就是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最宝贵的东西———自尊心。”那么,怎么培养孩子们的自尊心呢?我想,一个不可忽视的途径,就是给每个孩子创造表现力的机会,让他们都尝到成功者的喜悦。
恩格斯曾经指出,人只为可能达到的目标而努力。如果目标不可能达到,或者孩子自我认为不可能达到,就会失去自信,从而失去努力的动力。所以赏识孩子不仅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为孩子设置恰当的奋斗目标,而且要将目标分解为阶段性的可实现的目标,以保持孩子的自信力。更要善于发现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加以肯定,加以鼓励,加以强化。孩子自己相信“我能行”,而且成为一种定势,就会成为克服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障碍的强大动力。
不因善小而放任,亦不因善小而不重视,要善于让闪光点发展成为耀眼的星星。也许有一天,这些小星星成为造福人类、灿烂夺目的群星。而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在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中帮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帮助他们鼓起学习的勇气,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激励他们自信、自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坚定信念。
北京市紫荆杯优秀班主任特等奖获得者、北京五中的张毅老师说:“其实,很多孩子的心理被老师所压抑。老师对孩子态度生硬,甚至当众羞辱孩子,对孩子的伤害特别大。”
给学生一缕阳光就会赢得一片灿烂。
从事教学工作中,我与孩子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对教育也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我认为,对学生的尊重是十分重要的,也可以说赏识教育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我在教育教学中发现:孩子不怕训斥,最怕被感动、被瞧得起,所以要无条件地信任、尊重和理解学生,信任他的潜力,尊重他的人格,理解他的个性;要看重优点,不纠缠缺点,用优点激励他不断往前走,形成良性循环;要将所有的孩子都看作是好孩子,让这些好孩子拥有好心情,过上好日子。这就是赏识教育。
赏识引向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帮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让孩子积极向上趋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只要老师和家长能够真正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赏识孩子,?用爱心去呵护一棵幼苗,用宽容除去他们心灵的杂草。这样,教育的百花园中才能万紫千红。
参考文献
[1]王建华:《优化教学情境实现师生互动》[J].成才导报2007年06期
[2]李蕾、胡友静:《论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J].教育探索2005年06期
什么样的称赞能提升孩子自尊 篇11
说“你画得真好”,不如说“你的线条真美”
然而,也不是所有称赞都令人愉快和滋养。空洞、盲目的鼓励式称赞同样让人不舒服,有一次,我在电视台的一档幼儿选秀节目做评委,我看到八九成的妈妈都在孩子上场前对孩子说:宝贝,你是最棒的!五分钟后可能这孩子就被淘汰了,评委的打分、观众的反应,让孩子直接感到自己和某些选手相去甚远,而你告诉他是最棒的,孩子会怎么想?如果是我,我会对孩子说:孩子,没人和你一样,你就去展现你自己,不管怎样,那都是美的!
我觉得,除非真看到孩子的好,否则不要去“鼓励”和“夸奖”孩子,只有真实才具有力量,即便出于善意,虚伪也不令人愉快,因为那个善意不过是我们以为的罢了,常常不是孩子的需要。如果你是出于让孩子更自信或者和你关系更好,而去努力地“赏识”、“鼓励”、“赞美”,孩子会抵触,孩子的眼光是雪亮的,他能很快觉察到你的讨好或催促。
比如,妈妈对孩子说:
孩子你做得真好,我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
孩子,加油!你会更优秀的!
孩子,这次你棒极了,希望你继续保持(或)再接再厉!
这些都不是纯粹的称赞,称赞不过是开篇,重点在期待更好,而相对于那个未来的更好,现在的好并不够给力。孩子很容易担心辜负你的期待,要是下次我原地踏步没有“更好”怎么办?要是我退步了那岂不是更糟?孩子从中得到的是不足够的肯定和隐藏的压力,所以,有的孩子不愿意表现最好的自己,比如他能考进前三名,却只在十名左右晃,因为他害怕进步后父母期望升级,自己达不到又挨说,还不如这样安全。
除此之外,这样的鼓励其实暗含着一种不相信,比如说,孩子,加油!继续努力!你怎么知道孩子有没有油,你怎么知道孩子没有加油。有时候,我的来访者对我说:孟迁,谢谢你,我会努力的!我会说:不用太努力,随便努努力就行了。这样对方往往不仅放松而且更自如有力。
好的称赞除了真实以外,具体和即时也是重要的。比如“孩子,你画得真好”,不如“孩子,你的线条真美”或者“你的构图我好喜欢”“你颜色用得好美”“我非常喜欢你画画时专注的样子”的效果好;及时也很重要,显然“我刚才看到你下楼时开始拎垃圾,很开心”比“前年你那样做我很感动”好,呵呵。
说“你讲得真好”,不如说“我觉得你讲得很好”
除了这几点外,我特别想说的是称赞过程中的角色问题,在日常话语背后的角色,往往体现出孩子是否被重视,若能够被充分的重视,他就可以慢慢建立比较高的自尊。我想说三种情况:
其一,你刚才故事讲得真好VS我觉得你讲得很好(或者我很喜欢听你讲故事/你的故事让我入迷)
这两类中,前者是判定者,好像我们是权威,有一个无形的高低和上下;后者很平等,我表达的是我的理解和感受,当然如果我选的话,我更喜欢表达感受而不是观点。
表面看起来两者差别不大,但是如果你不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权威评定者而是一个平等的反馈者的话,会利于孩子的自我重视,比较容易发展出孩子的独立,他会慢慢知道“那是你的感受、观点,不代表我”,而不是向绝大多数孩子和成人那样,别人不看好或者不喜欢,自己就失落、受挫。
说“你真是我的好孩子”,不如说“我真为你自豪”
其二,你真是我的好孩子VS作为你的爸爸,我好自豪。
当然,前者也是一句很好的话,也有营养,但是后者我更提倡。因为前者主体在我们,好像他的好从属于我们,有种“强将手下无弱兵”的感觉,兵不弱是因为将的强;后者的主体在孩子,我们的自豪、开心是因为他。再者,当我们称赞“你真是我的好孩子”的时候,有一种暗示他要为我们负责,要让我们满意;当我们说“作为你的爸爸”的时候,是以孩子主体,不是要他让我们满意,而是我们因他而满意。我觉得,这才是公正的、平等的称赞。当然这种做法完全可以迁移到其他关系中,比如用“你真是我的好老公”换为“作为你的老婆”,把“你真是我的好老爸”换为“作为你的女儿,我感到幸运。”
要经常问孩子:你觉得呢
其三,妈妈,我好吗VS亲爱的,你觉得呢
朋友告诉我,有一次女儿拿着一张考了75分的英语试卷问她:妈,你觉得我考得怎么样?朋友说:女儿,英语之前一直是你的弱项,这次你进步了很多,我觉得你考得很好。女儿开心地走了。
我对朋友说:这样不如发展孩子的自我评价重要,但也是不错的。朋友有点惊讶,让我说细一点。我说:比如当孩子拿着试卷来问时,我们可以对孩子说:你觉得呢?孩子很有可能说:我不知道,才来问你或者说,我不知道,你告诉我嘛。我们就可以对孩子说:孩子,我觉得谁的态度也不比我们自己怎样看待自己更重要,我告诉你我是怎么判断的,我是看成长而不是结果的,我不会因为你的排名和分数看你,我会从你的学习、努力和进步看你,如果你有学习有努力有进步就很好,暂时没有进步,你能从中学习也很好,所以,从这次英语测验来说,我非常欣赏你前段时间的刻苦,作为你的妈妈,我好开心。当然,这是我的眼光,你也可以不同意我,有自己的眼光。
忘记是谁说的,但我很喜欢这句话:我们在生活中做出的所有判断,没有比对自己做出的判断更重要的了。这判断实际上就是自我价值感,就是自尊。一个人所有自我期许、设计,都是基于自尊的水平开展的,世界足够广阔深邃,一个人的自尊水平决定了他往哪里走、怎样走及坐在世界大餐桌的哪个位置。在我看来,身为父母,没有比教孩子重视自己,发展对自己的珍爱更意义深远的了。
培养孩子的自尊 篇12
一、自尊是孩子快乐成长不可或缺的品质
(一) 对自尊的理解
自尊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自尊是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 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尊是孩子快乐成长不可或缺的精神品质, 也是人人都需要的精神品质。自尊心是一个人的精神脊梁, 是一个人开拓进取的动力。自尊的人懂得自我爱护, 懂得依靠自我努力, 发展提高自己, 能在工作学习中以身作则, 严肃认真地完成自己的本职。一个自我尊重的人才能知荣辱, 懂自爱, 才能尊重别人, 会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他人, 懂得不断提高自己, 来赢得别人的尊重。
1. 自尊有强弱之分。
自尊有强弱之分, 过强则成虚荣心, 过弱则变成自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各种电子电脑用品都进入普通家庭, 好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都是有求必应, 想给孩子最好的东西, 殊不知这样可能会害了孩子。现在IPDA、手机、PSP等在小学生中都不是什么稀奇物了, 有些小学生甚至比大人还懂得操作, 在学校会争先恐后地向同学们炫耀自己的新产品。这样只会造成孩子的攀比心、虚荣心, 一旦家长不满足孩子的要求, 孩子就觉得这是对自己的所谓“自尊心”的伤害。而且这对于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学生的心灵也是一种伤害, 会加重这些孩子的自卑心理。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 都不要给孩子灌输这种盲目攀比、追求虚荣的错误的思想。要告诉孩子什么才是真正的维护自尊心。自尊心要用到学习成绩的提高、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上, 而不是这些外在的不实际的对物质的追求上。人可以享受好的物质条件, 但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争取。良好的自尊心是一个人进步的动力, 我们要正确运用自尊, 维护合理的自尊。
2. 过弱的自尊就是自卑。
有研究认为, 自尊是社会比较的结果。在社会中, 人不是独立的, 都是属于某个团体或群体, 在这样的环境中人都会有一种比较的心理。需要通过和他人的比较, 来更深地了解认识自己。心理素质强的人, 在与某方面比自己强的人进行比较时, 会努力向该对象学习, 以他作为目标, 不停追赶。但是有些心理素质较弱的人, 在看到比自己强的人时, 或产生嫉妒心理, 或产生挫折心理等消极的情绪。后者进一步发展就是自卑心理。有自卑心理的人会看轻自己, 否认自己的价值, 把困难想象得过于严重, 进而自暴自弃, 不思进取, 处于孤僻的状态。自卑心理严重会影响一个人的成长, 是人生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二)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尊
1. 教师要耐心。
作为教师来说, 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在教学过程中要细心耐心, 注意自己的言行, 不要简单粗暴, 对孩子要有耐心。将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给予其充分的尊重, 让孩子在平等中建立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耐心关爱每个学生, 切实保护其自尊心。
2. 教师要多激励学生。
小学生的心理是很敏感的, 我们要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 多鼓励, 少批评。教师的鼓励可以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力量, 让其更有信心。任何时候鼓励都比批评要有效果, 尤其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 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目光对其来说都是莫大的鼓励。要多鼓励表扬孩子, 消除其自卑心理, 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激发其积极性, 在进步中赢得自尊心。
二、自强是一种信念
(一) 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从来不缺乏自强的英雄, 自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强是一种信念, 流淌在我们炎黄子孙的血液里。自强者就要自立更生, 奋发进取, 要有面对困难百折不挠、顽强不屈的精神。所谓自强者昌, 自弃者亡, 只有不断拼搏的人生才是灿烂的人生。从古到今, 纵观中国历史, 从来不缺乏自强不息的英雄, 应该从小就培养青少年的这一品质, 趁着大好年华, 努力学习, 不断进取。许多成功者的经历都在告诉我们, 自强是成功的基石, 对于人生有着重要的意义。还记得清华大学的“英语厨神”张立勇吗?因家境贫寒, 高中辍学的张立勇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 在紧张的厨房工作之余, 一直自学英语, 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 竟然考出了托福630分的高分。这一奇迹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人们这才注意到在清华大学的厨房里还有这样一位隐世高人, 有学生把他比喻成“少林寺的扫地僧”, 身怀绝技, 藏而不漏。其实只有张立勇知道, 自己的成绩是通过如何艰苦的努力才获得的。整个北京城都是他学英语的课本, 超市、公共汽车上的标语, 包装袋上的说明, 他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正是因为有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张立勇完成了自己的梦想, 丰富了自己的知识, 活出了灿烂人生, 也成了我们学习的榜样。
(二)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强品质
1. 挫折教育。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 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自尊自强的品质就要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让学生学会正确面对挫折。挫折和磨难是一个人成长的里程碑, 有人曾经说过:“挫折对于孩子来说未必是件坏事, 关键在于他对待挫折的态度。”当遇到挫折时, 我们要告诉学生不要害怕、退缩, 而是要直面挫折, 正视挫折, 提高其应对挫折的能力。
2. 重视榜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