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2024-07-03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共12篇)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篇1

学前美术教育是培养孩子审美创造力的一种活动。孩子的绘画过程是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大胆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从诱发兴趣、启发思维、激发创意入手,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发挥最大的潜能,使他们通过绘画来展现生活中的美和内心世界的美。

传统的幼儿绘画是以训练技能为主的范画教学,这种教学不要求幼儿开动脑筋,只要求他们按照教师的画法和步骤临摹,而“课标”提出“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应支持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因此我认为,美术教学应激发幼儿主动学习,让幼儿用色彩和线条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一、激发孩子的审美情感

美术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体现出来的美比生活中的自然美更集中、更强烈。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让孩子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这是激发他们审美情感的前提。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带着孩子们走进大自然,让他们观察各种物体的形状、色彩,如蓝天白云、桃红柳绿、青山绿水、亭台楼阁、飞禽走兽……都会给幼儿带来心灵和视角上的愉悦感。我还会让孩子们说说,这些自然画面为什么会这样美?在讨论的过程中,孩子们知道娇艳的玫瑰和暗绿的叶子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人以鲜明的感觉,这是色彩美;形态各异的花卉树木排列在一起,错落有致,这是形态美;古色古香的凉亭在绿树红花的掩映下,给人以秀丽的感觉,这是艺术美。渐渐地,他们学会了发现周围事物中蕴涵的自然美,丰富了自己头脑中的“内在图式”,积累了创作的素材。

二、创设游戏化的绘画情景

如何使孩子在美术活动中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并真正体验到快乐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创设游戏化的绘画情景。因为游戏是一种能够使孩子将内在精神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外部表现的活动,游戏是孩子美术创造活动的重要形式。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地利用游戏,为孩子绘画创造条件,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三、进行恰到好处的指导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审美情趣、想象能力、绘画技能、创新水平等等也都是不同的。应该根据他们的个体差异,因势利导。如有的孩子想象丰富,作画大胆,构思新颖,但有急于求成的小缺点,其作品初看比较零乱,色彩单调,细品方知其中的新奇之处。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一方面肯定他的独创性,另一方面则用商讨的口吻,鼓励他认真选色、涂色,丰富画面的色彩。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对一些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我则不断鼓励、赞赏,使他们充满信心,大胆绘画。

四、走进孩子的绘画世界

孩子眼中的“真实”世界与成人的“现实”是不同的,让他们像成人那样临摹、写生,是有悖于“童心”的做法。他们的画往往造型夸张,构图出格,想象奇特。鱼可以游到天上,太阳、飞鸟、白云被画在地上。对于这样天马行空的幻想,教师千万不要作贬低性的批评,并且要表示赞赏。应鼓励孩子毫无拘束地表现自己的想象,重视每个孩子的个性表现与艺术创作,珍视童心,让孩子无拘无束地泼墨挥毫,尽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五、正面评价孩子的作品

古尔维奇说:“幼儿的评价、见解往往是很原始的……但无论如何,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轻视这个美学见解的幼芽。”为了呵护这棵幼芽,我让孩子们主动参与评价同伴的作品,允许先画好的孩子自由参观别组同伴的作品,看看谁的画最美,谁的画最有趣,谁的画最有创意。然后尽可能多地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既乐于欣赏技能强、创意新的作品,又能在那些不起眼的作品中发现优点,给予每个幼儿被承认的快乐,使幼儿在获得经验的同时,逐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由此更加喜欢美术活动,更富有创造的勇气和热情。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篇2

一、多方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的间接反映。孩子的思维,一般随着动作的发展和语言的产生逐渐地萌生、发展,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

妈妈要善于让孩子充分运用自己的感官,看看、听听、摸摸、闻闻,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社会中去观察。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很重要,妈妈应该从何入手呢?

妈妈要通过观察测试,弄清孩子在思维发展方面的现状,辨别哪些是要鼓励他们继续发展的优势,哪些是要帮助他们尽早克服的缺点。

妈妈要学会对孩子提出合适的问题,启发和引导孩子运用思维。科学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从提问开始的,没有问题,思维就不能起步。

妈妈要耐心面对孩子的提问,孩子的好奇是求知的表现,不要因为孩子问过多的“为什么”而觉得不耐烦,也不要一听到孩子的提问就马上给出正确答案,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和寻找出正确答案。

妈妈要对孩子的思维能力坚持训练。思维其实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家长对孩子进行耐心的、强有力的训练。特别是在起始阶段,要进行反反复复不间断的强化训练。因为大脑细胞只有在不断的反复刺激下,才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形成一定的信息通道和网络。一旦形成了这样的网络,家长即使不再强制,孩子也会轻松地进入思考的状态中去。

培养孩子思维的灵活性和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能力,还需要妈妈鼓励孩子多动脑筋、想问题,例如,妈妈在讲完故事后,可先问问孩子:“你有什么地方不懂?”“有什么想问一问?”然后,围绕孩子提出的问题,引导孩子回忆故事内容,进行讨论,发现答案。

二、呵护孩子珍贵的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非常珍贵,它是孩子探求知识的动力所在。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好奇行为是小孩子得到知识的一个最紧要的门径。”

通常来说,好奇心强的孩子一般创造性也比较强。历史上大凡有成就的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在孩提时代都有极强的好奇心。只有对事物好奇才可能去积极地想象,才可能去进一步探究,才能出现新的发明和创造。

有些妈妈总说自己家孩子特别调皮,是个破坏大王,让人生气又头疼,其实这样的妈妈完全没必要生气,反而应该高兴才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碰到这样一件事:一位母亲对他抱怨说,她的儿子非常淘气,把一块贵重的金表给拆坏了,她把孩子打了一顿,陶行知先生当即说:“可惜了,中国的爱迪生让你给枪毙了。”

好奇心强的孩子往往会表现为:问题比较多,总是寻根问底;喜欢拆东西,总想找到内部的秘密。家里若有一个如此有探索精神的孩子,当妈妈的真应该万分高兴才是。

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就等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因此,妈妈应该这样做:

妈妈不要用批评、不耐烦的态度对待孩子的提问,应用简单、浅显、适于孩子接受的语言给孩子讲解基本的道理。

妈妈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应尽量当场解答,最好运用比喻和拟人化的方法讲解,也可以通过故事的形式来回答。

如果孩子的问题妈妈自己也不懂,应坦白地告诉孩子,并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这会让孩子认为自己的问题很有价值,以后会更乐于思考和提问。不要轻视或嘲笑孩子提出的问题,应尊重并鼓励孩子多提问题。

鼓励孩子细心观察生活,引导孩子从小事、细节中受到启发,进而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

让孩子自己探索问题。不要直接给孩子答案,应该鼓励孩子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

妈妈千万不要说出“以后再说”、“别没完没了地问,玩去吧”、“笨蛋,自己想去”等不适宜的话。

经常与孩子一起参加户外活动。可以和孩子多逛逛游乐园、动物园等,户外活动更容易引发孩子的好奇心,是培养孩子创造精神的好环境。

针对他好奇的事物,去图书馆借几本相关的书或作为礼物送给他几本书。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好奇心会逐渐减退。妈妈应尽可能地带孩子去参观、游览,让他们接触新环境、新事物、新朋友,使孩子的好奇心保持不灭。

三、开发孩子的右脑功能

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又称为“思维脑”、“学术脑”,引导着语言、逻辑、数学、顺序、符号、分析等的运用,善于把复杂的事情条理化;右脑又称为“艺术脑”、“创造脑”,它引导着韵律、节奏、图画、想象、情感、创造等因素,它是想象力、创造力的原动力。

就目前的状况来说,孩子的左脑通常比右脑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开发,而智力的最佳发展状态应该是左右脑共同开发。就创造性而言,右脑的开发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因此,妈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训练和开发孩子的右脑:

刺激指尖法。开发右脑,国外学者主张从儿童做起,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他将双手比喻为大脑的“老师”。人体的每一块肌肉在大脑层中都有着相应的“代表区” 神经中枢,其中手指运动中枢在大脑皮层中所占的区域最广泛。现在许多父母让孩子练习弹琴,实际上就是很好的指尖运动。随着双手的准确运动就会把大脑皮层中相应的活力激发出来,尤其是左右手并弹的钢琴、电子琴。

益智玩具是开发右脑的最佳工具。益智玩具主要以拼插、组装、游戏等活动形式为主,通过儿童自己识图,按照图示来组装,这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同时也是启发孩子进行右脑思维的一种形式。

借助外语开发右脑。美国神经外科近年发现:儿童学会两三种语言跟学会一种语言一样容易,因为当孩子只学会一种语言时,仅需大脑左半球,如果培养同时学习几种语言,就会启用大脑右半球。

童话故事是右脑形象思维能力开发的最佳方法。童话富于幻想,可以启发孩子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联想一个个活生生的场面,这就需要形象思维能力。

体育活动法。如每天跳上半小时的健身操、打乒乓球、羽毛球等;在打拳或做操时有意识地让左手、右手多重复几个动作,以刺激右脑。右脑在运动中随之而来的鲜明形象和细胞激发比静止时来得快。由于右脑的活动,左半球的活动受到某种抑制,人的思想会或多或少地摆脱固有的逻辑思维方法,灵感经常会脱颖而出。

观看体育比赛,也能够锻炼孩子右脑,提高形象思维能力。每一次惊险的镜头,都会给孩子的右脑带来一连串的富于魅力的想象,这就是观看体育比赛对右脑产生的良性刺激的结果。

借助音乐的力量。心理学家发现:音乐可以开发右脑。所以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习音乐。此时,还可以在孩子从事其他活动时,创造一个音乐背景。音乐由右脑感知,左脑并不因此受到影响,仍可独立工作,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右脑的锻炼。

电脑游戏机也是锻炼孩子右脑的好工具。家长可为孩子选择一个以图形为主的游戏。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玩电子游戏会使右脑在愉悦的气氛中得到锻炼。

下棋是锻炼右脑类型识别能力的好办法。孩子在下围棋或象棋时,其侧重点不是思谋招数,而是要记住棋盘上那星罗棋布、犬牙交错的“形状”、“态势”。锻炼孩子努力记住棋盘上厮杀的局面,这对于孩子的右脑将产生很好的刺激。

可以让孩子眺望天空,观看天空中的云朵。渐渐地,孩子就会感觉到云朵的立体形象和立体层次。

带孩子参观花展、盆景展、绘画作品等展览,观赏自然风景,让孩子直观、整体地欣赏作品或风景,尽情地陶醉其中,也有利于活化右脑。

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童年时代的达尔文极为普通。学生时代,达尔文依然不引人注意他在学校里没有获过奖,在体育上也从不出色。对于任何相信人的智力固定不变的人,又有谁会想到,极其普通的学生查尔斯·达尔文会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查尔斯·达尔文呢?尽管如此,成年后他最终还是展现了杰出的创造性。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达尔文出生在一个富裕并且开明的中产阶级家庭,接受了很好的早期教育。家庭成员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平等关系,否则父母、子女任何一方的特殊感或优越感都会对其家庭成员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产生心理上的隔膜或“代沟”。在这种压抑的环境中,孩子的思维与想象会处于被禁锢的状态,以致缺乏创造的动机。

父母情绪多变、喜怒无常,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稳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窒息孩子创造智慧的火花。

妈妈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解放孩子的嘴,使其能谈自己喜欢的话题;哪怕是错误的、幼稚的甚至略带破坏性的也不必有所顾忌。

要解放孩子大脑,使其自由想象,不要因为和所谓的“正确答案”有出入,就轻易否定孩子的创造和思考。某一年级小学生在选词填空的题目中写“小鸟在草地上欢快地歌唱”,老师给判为错,因为正确答案是“愉快”。而妈妈则告诉孩子,他没有错,“欢快”选择得更为恰当。孩子因此很受鼓舞。

妈妈对孩子“有所创造的期望”会使孩子逐渐体会到创造气氛的激励,产生创造的愿望和创造的动力。

妈妈应为孩子提供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即拥有丰富的刺激,允许自由游戏的环境。不要因为怕孩子把房间弄脏、弄乱,怕孩子打破东西,而什么都不让孩子做,要让孩子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让孩子的双手得到释放。不要强迫孩子看他不感兴趣的东西,使其有机会看自己想看的事物。

拓宽孩子的生活和经验范围。

把孩子的时间还给孩子,使其自由支配,享受快乐时光。

四、注重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也是创造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首要因素。”

要使孩子的创造力得到完善的、良好的发展,想象力的培养与锻炼是非常重要的,在家庭教育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绘画最易诱发孩子的想象力,也是最为孩子所喜欢的一种形象表现形式,续编故事结尾与仿编创造诗歌,是创造力的高标准体现。德国诗人歌德的母亲,自歌德2岁起就对其有意识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这对歌德以后成为一个有名的诗人、剧作家起到重要作用。

游戏是发展孩子想象力最好的活动之一。妈妈应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游戏材料,如小纸片、种子、泥土、小剪刀、积木、水、沙、颜料、空纸盒等,让他们开动脑筋动手去做,千万不要害怕孩子弄脏衣服而约束他们。

跟随成人劳动或模仿成人的多种活动。想象不是无源之水,必须要有一定的对社会和外界的认识和感受,孩子才能展开丰富的想象,而跟随成人活动会让孩子获得很多经历。

丰富感性认识。要在社会实践中开阔视野,尽量扩大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形象的储备。社会调查、参观、游览、欣赏影视歌舞、读书,都可以扩大形象储备。

练习比喻、类比和联想。比喻、类比是想象力的火花。经常打比方,可使孩子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似和微妙之处,使孩子思维活跃,想象力就会由此点燃。

六、教孩子学会独自思考

在一所国际学校里,老师给各国的学生出了一道题:“有谁思考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粮食紧缺的问题?”学生都说“不知道”。非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粮食”,欧洲学生不知道什么叫“紧缺”,美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其他国家”,中国学生不知道什么叫“思考”。

这是一个沉重的笑话,但并非对中国学生的毫无根据的讽刺和挖苦。30年前来中国访问的美国女子乒乓球队队员朱迪和她的中国朋友聊天时曾谈起:她的孩子14岁那年,学校要求孩子采访自己的家庭成员,写一篇关于家庭历史的论文。在朱迪的指导下,孩子查阅了大量资料,最后根据妈妈的经历写成了一篇“乒乓外交”的论文。

在美国一所大学教数学的迈克教授也曾表示,他带的中国学生都非常勤奋,专业课的学习普遍要比美国学生优秀。但是,在写论文的时候,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就显示出了不同的能力。给中国学生出一个题,他可以做得非常好,但你要让他自己设想一个题目,却非常困难,而美国学生则恰恰相反。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他还说:“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乐趣。”中国的孩子太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了,更缺少独立思考带来的乐趣。有的父母把孩子的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帖周到,从来就没有什么事需要孩子自己去考虑、去想办法、去解决、去处理,长此以往,孩子的思考能力被扼杀,就更谈不上解决问题的能力了。

妈妈在期望孩子创造之前,必须通过一些方法把孩子的思考能力还给他们:

培养孩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鼓励孩子凡事常问个“为什么”。父母要不厌其烦地给予讲解。

对孩子的提问努力表现出兴趣,与孩子一起去思考,去寻求未知的答案,孩子提出问题的欲望就会不断增强。

不阻止孩子探索性的行为活动。如孩子为了看个究竟,拆卸了玩具或物品,大人不要生气、谴责。

倾听孩子有意义的“瞎说”,允许孩子有“稀奇古怪”的想法。如遇到交通堵塞的时候,孩子向你描述他要造一种带翅膀的汽车,如何在天上飞过去时,父母也可在旁边添油加醋。

欣赏孩子的自由绘画,多给孩子一些启发式指导。如孩子画汽车,可以问他,汽车是开在田野里还是大城市里?车上有几个人?司机是男的还是女的?

要让孩子有单独玩耍的时间和空间。孩子在自己房间专心、入迷地玩时,不要随意打断。

七、勤做“灵感脑体操”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记忆门诊与老化中心主任斯默尔在其所著的《让大脑变年轻》一书中说:预防大脑加速老化,总比想办法修补受损脑细胞容易,对抗大脑老化永远不嫌迟也不会太早。

激发思维灵感,保持头脑的灵活,最重要的是做好“脑体操”。与其迷信神奇的聪明药或花大把银子去上大脑补习班,不如带领你的孩子尝试一下下面几种在生活中可以简单实践的“大脑体操”,在家庭中,学习之余,可多让孩子进行下列活动,让孩子的大脑更灵光!

打字练习

我们知道,十个手指由大脑的不同脑区所控制。对一般人来说,小手指、无名指、中指在平时的使用率较低,左手的手指用得更少,因此,相应的大脑皮层缺乏锻炼的机会。而打字的时候左右手的十个手指都要紧张而协调地击键。这些平时较少使用的手指都获得了活动的机会,弥补了以往手指灵活性、协调性的不足,也使十个手指的相应脑区建立了联系,得到了协调。

由于手指动作的协调是由大脑左右半球协同工作的结果,所以手指配合练习的同时,大脑左右半球也得到了协调。此外,打字的时候要求眼到、心到、手到,这有利于注意力的提高;同时,手眼并用,有利于记忆力的发展。

经过练习能够进行熟练、迅速、准确的英文打字,表明思维敏捷性和准确性已经大有提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左右手会变得非常协调,大脑的思维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乐器练习

无论是弹奏乐器、吹奏乐器还是打击乐器的演奏,都需要左右手的高度协调。比如弹钢琴,左右手要很协调地弹奏,才能弹得出好听的旋律;吹笛子,左右手要协调才能发出不同的音符;拉小提琴的时候,右手紧张地拉着琴弦,控制着乐曲的快慢和节奏,左手要灵巧地控制不同的音符和音的高低。弹奏乐器的过程,既能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和相互间的配合,也是协调大脑左右半球合作的一种有效训练方法。

学习一门或几门外语

在科学家看来,钻研外语如同做大脑体操,道理跟健身相同。健身房里,人们挥汗如雨,是为将脂肪变为结实的肌肉、令腹部线条更为优美。通过外语学习,脑灰质越积越多,大脑将一直保持年轻状态。

双手写字或作画

左右手各拿一支笔,同时画垂直的和水平的线条;

用左右手同时画出一个三角形,可以按统一方向画,也可以按对称的方向画;

以同步的或对称的方法用双手同时画出圆形、椭圆形。

如果以上内容已经画得比较熟练了,可以用双手同时分别画一幅图中的不同图案。例如,在一幅画里,用左手画房子,右手画河里的小船等。#本文内容来自好家长网

练习双手写字时,可以左手写词组的第一个字,右手写第二个字。例如,左手写“成”字,右手同时写“功”字,构成“成功”二字。

八、训练孩子的观察力

观察,对孩子认识事物、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有着深远的意义。教育孩子懂得怎样将感知与思维相结合,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孩子只有拥有了仔细观察现象的习惯,并能通过现象抓住本质,才算真正学会了学习。

训练孩子的观察力,要使孩子学会和做到以下几点:

观察自然环境,包括城市农村、山川河流、天空云朵、动物植物等一切自然存在。

观察人的外貌、形态和行为,由表及里,深入到洞察人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点。

引导孩子认识周围事物,留心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从普通中看到不普通。

观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要观察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互相关心的关系。

明确观察对象。善于从复杂的背景中将观察对象突显出来,即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有针对性地观察主要的东西。

注意细节,加强差异辨析训练。某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用手指蘸一点儿尿液,并用舌头去品尝,然后叫学生们照做。学生都皱着眉头照做了。但老师却说:“你们都没有照我的动作做。如果你们观察仔细的话,应该发现,我伸入尿液中的手指是食指,而用舌头去舔的却是中指。”

排除错觉干扰。心理学家认为,错觉是人类天生的弱点之一。观察时需要思考,不要看见什么就是什么。比如,不平整的镜子里反射出的影像和事物本身形态并不一样。#本文

指导孩子以运动变化的观点,多方位、多角度地观察事物。老舍在《多练基本功》一文中,曾以观察灯光为例,对这一问题说得非常清楚。他说:“灯光是什么样子,近处如何,远处如何,雨中如何,雪后如何,都仔细观察观察。”

指导孩子观察一定要全面,切忌以偏概全。善于分析综合,加强局部与整体的观察训练。让孩子了解局部与整体之间矛盾而统一的关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篇3

“妈妈,我的肚子好难受,里面好像有很多小鱼,它们还在吐泡泡呢。”“哎哟,有一条鱼吐了一个好大的泡泡!”

邻居家的一个小女孩,5岁多时因为肠胃感冒,上吐下泻,肠腔内的水分过多,外加肠蠕动也增加,肚子里一直有“哗啦啦”的声音,孩子用非常形象的语言向妈妈描述她的不适症状。当她妈妈跟我讲起时,令我捧腹大笑,也暗自感叹孩子的想象力竟然如此丰富。

幼儿阶段的孩子,虽然尚未掌握丰富的词汇,也没有积累大量的知识,但他们的语言却是很真实、很自然,甚至是很准确的。这跟孩子天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密不可分。他们往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所思所想基本上都是原生态的,脱口而出的童言稚语,常常令华而不实的成人语言相形见绌。

其实,只要我们经常用心记录孩子说过的妙言趣语,就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语言表达的高手。他们会用富有创造力的语言恰当地描绘每一件事情,常常让大人望尘莫及,甚至甘拜下风。

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作为爸爸,如果我们能够在观念和做法上有些改变,就有可能让我们的孩子多一份创造力。

多从孩子的视角看待孩子

很多家长总是习惯从成人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行为。凡是符合自己想法的,孩子的行为就是好的;凡是与自己想法相悖的,孩子的行为就是有问题的。但孩子的创造力是不可想象的,孩子的世界也是纯真的。

正是因为我们忽视了每个孩子的特性和差异,最终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家长首先要有创新意识,要有独立思考能力,要敢于创新。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更多地从孩子的视角看待孩子,或者说让我们自己再重新做一回孩子。

鼓励孩子的胡思乱想

如今的教育往往喜欢采用一个标准衡量孩子,崇尚整齐划一的标准答案,希望孩子对某个问题的思考都从一个固有模式出发,并且最终还得回归到同一个终点。这种过分追求标准答案的教育方式,使得孩子的思维只能按照大人的要求来进行。

越是低龄段的孩子,奇思妙想、胡思乱想就越多。家长秉持鼓励还是否定的态度,就显得至关重要。如果孩子们的想法经常得到大人的鼓励和肯定,他们的思想火花就会越燃越旺;反之,孩子们的思维就会逐渐被禁锢和僵化。一旦孩子们失去了想象的翅膀,也就不会有创造力的源泉。

鼓励孩子发问和质疑

知识不是智慧,但智慧却可以运用知识。而发问和质疑则是开启智慧的大门。能够提出问题和能够解决问题应该是同等重要的事情。诺贝尔奖获得者赫伯特·布郎,是一个美籍犹太人,他曾说:“我的祖父经常会问我,为什么今天与其他日子不同呢?他也总让我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找出理由,然后让我自己知道为什么。我的整个童年时代,父母都鼓励我提出疑问,从不教育我依靠信仰去接受一件事物,而是一切都求之于理。可能这一点就是犹太人的教育比其他人略胜一筹的地方吧。”

孩子自发产生的质疑,很容易引发其独立解决问题的意愿和能力。当孩子稍微大一点,父母就要允许孩子质疑别人,鼓励孩子多问为什么,即使在成人看来很无厘头的想法和问题,我们也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如果孩子对父母的看法和做法产生质疑,我们更需要呵护孩子的质疑精神,而不是滥用自己的权威去压制孩子的想法。

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创造力既是一种创新思维,也是一种把思维变成既定事实的行为。有创造力的人不仅有这样的想法,而且还会把这种想法付诸实现。《乔布斯传》里面提到,乔布斯一直是动手能力非常强的孩子,所以他能够把他所想的很完整地做出来,表现出来。反观我们现在的孩子,从小时候做手工开始,很多都是由父母代劳。家长更愿意孩子把时间花在学习上而不是创作上。不要说制作什么手工作品了,就连很基本的生活起居,父母都恨不得帮孩子全部包办。

家长需要鼓励孩子多动手,多实践,多尝试,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很多想法和思考经常会自动引发。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儿童本性中潜藏着强烈的创造欲望,只要我们在教育中注意诱导,并放手让儿童实践探索,就会培养出创造能力,使儿童最终成为出类拔萃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鼓励孩子了解和探索世界,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将源源不断。我们可以从鼓励孩子仔细观察蚂蚁或蚯蚓的爬行、聆听夏日的蝉鸣等日常生活做起。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正是这种自由玩耍和探索,可以让他们了解世界,并激发他们创造力的火苗。

我的女儿伊伊常常会画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说是她自己创作的故事书,然后让我们听她津津有味地讲故事。虽然这些画面并不算美,故事也没有逻辑性,但我们每次总是兴致盎然地听着。其实就是想传递给她一个信息:只要是她自己创作的东西,不管讲得如何、画得如何,我们都会支持她、鼓励她。

我们希望她能在一个比较开放和自由的空间里,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能够自己动手创作。幼儿园也经常鼓励孩子把罐子、盒子、箱子等废旧物品带到学校,让孩子们进行创意手工,可谓一举两得:一是变废为宝;二是培养创造力。真正的艺术其实就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激荡,而不是依葫芦画瓢!

付小平

复旦大学博士,知名亲子教育专家,多家报刊专栏作家,“男孩部落”微信公众平台创始人,著有《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把孩子温柔地推开》《陪孩子一起幼小衔接》《培养儿童自控力》等家教畅销书。

在语言活动中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 篇4

1 营造宽松、和谐的语言活动环境

在语言活动中,给幼儿创设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孩子处在这个环境中没有压力,不怕说错。教师在语言活动实施中应注重为幼儿创设“蹲下来说话,抱起来交流,牵着手教育”的平等、宽松的交流氛围,使幼儿敢想、敢说、敢问。力争做到不轻易打断、否定幼儿的提问或谈话,尽可能让每个幼儿都有表达的机会。使幼儿说话没有负担,让其“敢说”“乐想”。

2 发展幼儿思维的新颖性、独特性

在语言活动中,我遵循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思维训练规律,采用“听中带思,阅前必思,说前得思”的语言活动训练策略,让幼儿逐步学会分析、判断、推理、综合和求独、求新、求异能力。

1)引导幼儿在观察中积极思考。观察是智慧的窗口,是创造的基础,幼儿受到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不能一看到画面就准确自如地用言语来表达。因此在语言活动中,让幼儿把感知、观察与思维活动有机统一起来,在感知、观察中积极思维,在积极思维中充分感知。如“顾头不顾尾的狐狸”活动中,我首先出示的是狐狸被卡在树洞里的图片,让幼儿带着“狐狸为什么会卡在树洞里”的问题去参与活动,为了解答这个问题,孩子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测、想象并积极、主动地去观察画面内容,判断画面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的思维活动,幼儿终于找到了答案,然后让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在讲述和倾听中再次呈现画面前后的内容,从而使语言活动的重点、难点得到了突破。

2)在问题中学会思考。由于幼儿受认知、思维水平的限制对画面不甚明了或曲解意图。他们似乎看到什么说什么,或者能说出直接相关的经验,缺少发散性思维。为此我采取启发式提问,让幼儿根据问题找到相应的画面,引导幼儿带着问题看、想、说。

语言活动“家”,我采用“感知-探索”的教学结构,让幼儿由故事名称引起推理。带着“哪里会是谁的家”的疑问去观察、查询,当幼儿初步看懂画面时,又通过问题“还有什么样的家呢?又会是谁的家?”使幼儿从具体形象思维上升到抽象逻辑思维。当幼儿掌握诗歌内容时及时引导幼儿进行想象迁移,与幼儿一起玩“找家”游戏。让幼儿思维的独特性,新颖性和求异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思维由发散到集中,又由集中到发散,创造性思维得到有效发展。

3)在提问中乐于思考。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幼儿在语言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有效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潜能。让幼儿质疑是一种有效手段。鼓励幼儿对语言活动材料多想、多思、多质疑,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例如在“飞飞找朋友”中,孩子们就提出了:“小象不喂食,金鱼会饿死吗?”“凳子倒了,谁会踢到上面呢?”等源于故事又超出故事的内容。可见在语言活动中孩子能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 调动多种感官发展幼儿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

1)利用生活环境为教学媒介。利用生活环境,春夏秋冬等带季节和家乡符号特色的教学内容,让孩子走进环境中,看看、摸摸、闻闻、尝尝。说出其中的感受、想法,给予孩子思考和交谈的时间,在与小伙伴的交流中最大能量的获取别人的经验、语言信息,去发现、去探究、去创造和相互作用。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把静态的画面变为动态的画面,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其调动视觉、听觉感官充分把握语言活动内容。多媒体提供的放大、缩小、定格,多画面、回放等功能,更有利于孩子们重点观察、分析、思考。

3)表演、迁移作品内容。幼儿在理解语言活动情节的基础上,教师可提供一些孩子表演的角色指偶、头饰、服装等,让幼儿选择喜欢的角色表演,引导幼儿有表情的学说角色对话,鼓励幼儿进行创编性活动,可让孩子创造性地运用语言,使幼儿的想象力得到提高,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流畅性。

另外让孩子在原故事的基础上进行绘本训练,把自己想到的和作品不同的想法,办法、方法绘画出来,从而在“活”而“变”的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感官,使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流畅性得到最佳发展。

总之,语言活动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教师在与幼儿的语言交往中能及时反馈信息,调整活动的内容和方法,才能启迪幼儿的创造性。实践证明:在语言活动中,只要教师坚持不懈,为幼儿创造各种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就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摘要:本文提出语言活动是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了发展幼儿思维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语言活动,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篇5

在一项“创造力发展调查”中,结果在近5000份问卷中,约有三成的人认为自己“没有创造力”或“很没有创造力”。尤其是女性,认为自己没有创造力的比例高于男性甚多。年龄超过60岁的受访者,认为自己“非常没有创造力”的比例更高得惊人。同时,也有三成的人,认为自己的爸爸没有创造力,有三成五的人,认为自己的妈妈没有创造力。

1994年,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中国、香港等九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未来家庭娱乐产品概念设计大赛”,中国共有20所学校1300多名选手参赛、真可谓阵容强大,气势磅礴。然而,比赛结果却令人寒心,两个组的冠军、亚军、季军中国孩子连边也没沾上,最后只获得一个带有鼓励性质的纪念奖。在人家闪耀着想象大胆、构思独特的作品面前,中国孩子的作品显得那样苍白,缺乏独创性,这怎能不令中国的家长们感到震惊!

世人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民族,中国孩子智商高,在各类知识性考试中往往是出类拔萃的,但中国孩子的思考力和创造力为什么不如人家呢?

“教育就是叫人去思维”

教育教人以知识,是因为再没有别的东西可教。但知识并不能代替思维,如同思维不能代替知识一样。在大多数实际生活中,知识从来就是不完全的(因为我们处理的事情往往涉及到将来),所以我们需要思维。

创造力也是一种思维能力,它并不是漫无边际、天马行空式的创意,而是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新事物、帮助人适应环境的能力。但相

对来说,并不是比较聪明的人,就一定有较高的创造力。事实上,历史上有很多有成就的人,本身智商不一定很高,书也不一定读得呱呱叫,但因为他们点子多。心思巧,遇到问题决不放弃,所以成就反而比一般人高出许多。

知识与思维有密切的联系,但决不是同一个东西。有些孩子非常善于思考,很有创造力,但在校的考试成绩可能很一般;有些孩子的考试成绩非常好,但不善于独立思考,没有创造力,所谓“高分低能”就是指这类学生。因此,孩子读书。学习,有着双重的目的:一是掌握知识,一是发展思维技能。大多数父母和教师往往注意前者而忽略后者。但教授一门知识课的更为重要的意义恰恰是为了使孩子的思维技能得到发展。“教育就是叫人去思维”,这句话很有道理。所以,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思维力方面应注意一些方法:

一、要善于对孩子发问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发问对于培养孩子是很重要的。要想激发孩子的潜能及创造力,父母必须掌握向孩子发问的形式和技巧。要善用发问的技巧,也学会听孩子发问。因为这既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更可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同时可培养其表达能力。

发问时,不要只问对或错的封闭式问题,最好依据孩子的能力,问一些没有惟一答案的开放性问题,如:茶杯有些什么用途?多少加多少等于10?等等。

台湾学者陈龙安总结出发问技巧的“十字诀”。这“十字诀”是:假、例、比、替、除、可、想、组、六、类。“假”:就是以“假如……”的方式和

孩子玩问答游戏;“例”:即是多举例;“比”:比较东西和东西间的异同;“替”:让孩子多想些有什么是可以替代的;“除”:用这样的公式启发,除了……还有什么;“可”:可能会怎么样。“想”:让孩子想象各种情况;“组”:把不同的东西组合在一起会如何。“六”:就是“六何”检讨策略,即为何、何人、何时、何事、何处、如何。举例来说,孩子要去郊游,就可和孩子讨论请谁一起去?何时去?为何要去?到哪里去?带什么去?问题愈多元化,孩子所受到的思考刺激愈多;“类”:是多和孩子类推各种可能。

二、为孩子创造“想问”的情境

孩子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这对孩子思维的发展极其重要。或许有些父母会问,如何才能让孩子想问。会问?要让孩子想问题并提出问题,一个重要的做法、是安排一个情境,以激发孩子想问的兴趣。所谓安排“情境”,有某些技巧可依循。首先,让孩子感到好奇。如故事说一半、让孩子好奇地想问结果;玩猜谜游戏,给一些暗示,等等。;然后引导孩子如何问得清楚,而且能有礼貌地问。其次,鼓励孩子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在孩子的天性中,有一种求知的欲望、他们心中原本有着无数个“为什么”,想了解这个奇妙世界的本来面目。是成人习以为常的姿态和不以为然的态度,逐渐扼杀了孩子的这种求知冲动。因此,父母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积极思考,对孩子的提问努力表现出自己的兴趣,与孩子一起去思考,去寻求未知的答案,孩子提出问题的欲望就会不断增强。

三、训练孩子的发散思维

我们经常碰到以下两类问题:一类问题,就像课本上的习题——提出的问题很明确,要求我们运用已经学过的某些知识,针对问题“聚会思维”;而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往往是惟一的,这就像我们回答“1十1”只能等于2,等于别的就意味着错误。另一类问题,就是可能有多种答案的问题——有时问题在开始时并不十分明确。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大量问题都是属于这种类型。解决这类问题,除了要努力明确问题外,还要打破平时习惯想法的束缚,将自己的思想从不同途径、不同角度扩散开去考虑问题,这叫、“发散思维”;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往往是很多个创造性的设想,并且不能绝对他说哪个设想最好,只能根据实际的情况,评定某个设想更为合适。

比如“回形针有什么用?”这样一个问题,有兴趣的话,您可以先考考自己的小孩。发散性思维要求一题多解,供参考的答案有:回形针除了可以用来“别住纸张”外,还可以有以下的用途:可以让回形针利用衬衣口袋,别住“服务员”或“小队长”等标志;可以用它代替发夹,夹住散乱的头发;也可代替领带夹子;假如有很多回形针的话,可以把它们联结起来,成为链条;可以把回形针的一头拉开,代替牙签,剔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当然最好不要这么做);同样可用它剔除地板、桌子缓和指甲缝的脏东西等等;必要时,可以把整个回形拉直,当作鞋带使用——把它穿过鞋带孔扭结起来;把回形针缝在窗帘布上端,代替窗帘圈;可将它别在纸模型飞机的头部,做重锤用;将许多回形针串联起来,还能做项链,等等。

下面是一则成功的家教案例:

鼓励孩子“异想天开”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数学老师让人捎口信要我们去,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件事:数学教学正进入直式运算阶段,学生们都能按照老师的要求,从低位向高位顺序运算,惟独儿子别出心裁地从高位到低位进行逆向运算,经老师指出后,他竟顽固地一意孤行。

我们回家盘问时,儿子振振有词:“左边算到右边是我想出来的窍门。对听这么一说,我们意识到,儿子虽然违背规律进行运算,却透露出一种萌芽状态的独创精神。于是我们在对他的“找窍门”给予充分肯定之后,循循善诱地告诉他,对自己周围的事物要多方位地观察,对思维结果还需验证,验证的标准就是看它的实际效果。然后,我们与他一起分析逆向运算的弊端。最后,他口服心服地毅然忍痛割“爱”了。

美国人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妙招 篇6

NO.2鼓励孩子做小实验、搞小制作等。许多孩子都有“家庭工具箱”和“实验角”。“小科学迷们”做实验、搞制作、种花、植树、饲养小动物等,许多孩子每年都有新创造发明比赛。

NO.3鼓励孩子自制不花钱的礼物。在孩子需要送别人礼物时,家长鼓励孩子自己制作礼物,而不是花钱买,如新年贺卡、生日贺卡及各种小工艺品等,这些小礼物新颖、独特,饱含着浓浓的情谊和美好的祝福。

NO.4放手让孩子自办家庭小宴会。家长允许孩子邀请邻居家的小伙伴和同学来家里办家庭宴会,房间的布置、装饰都由孩子自己设计,招待饭菜、食品也是孩子自己去超市选购的,孩子还跟妈妈一起下厨,并给自己做的菜肴起艺术名称。通过这些小宴会,孩子学会了交际礼仪和生活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NO.5支持孩子在家里办画廊。孩子在家里大多有自己的“作品角”,他们在墙上开辟自己的园地;有的布置一些照片以及一些汽车、飞机、星球或宠物的图片,有的用艺术字写名人名言、座右铭或理想等。家长鼓励孩子画想象画、科幻画,越是异想天开越好。

NO.6利用周围的环境诱发儿童的好奇心。例如:有时可以让儿童看一看,是否电视机出了故障?插头是否插好?看看家里人穿的衣服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做的?

NO.7向儿童提出“假如发生紧急情况怎么办?”等问题。例如“猫掉在井里怎么办?”等等,别忘了,对孩子的回答要给予鼓励。

NO.8让儿童集中精力做事情。精力越集中,创造力就越强。不妨让儿童多做些手工,例如削木头、针线活儿、纺织活儿等。

NO.9采用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讲授科学知识,不妨一起商量在失重的房间里绘画的方法。在儿童睡前活动时间里,不妨让儿童猜猜,17 世纪的儿童是怎样生活的?

NO.10 为儿童的想象力加油鼓掌。培养他们用独特的方法观察问题的能力。如在家里捏粘土团或者面团给儿童看,让儿童照此做各种形状,然后晾干,涂上颜色,交谈时给儿童看他们从未见过的东西,告诉其出处或者作用及方法。

我们的教育正在伤害孩子的创造力 篇7

从他们中小学的做法中, 可以折射出我们国内现在教育的问题——我们都在按照成人社会的既定模式“塑造”孩子或者学生, 结果是, 我们的所作所为伤害了他们的创造力, 侵占了他们的选择空间。也许不仅仅是家长, 我们整个社会都要有等待孩子成长的耐心, 都能关注每个孩子超越自我而不是超过他人的发展。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 那我们教育的心态或许就平和、成熟了。

学校和家庭必须持有同样的教育理念

在芬兰, 鲁道夫·斯坦纳学校是比较知名的学校。

鲁道夫·斯坦纳是奥地利社会哲学家, 当地有25所以他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思想的学校, 均以此命名。他的教育思想基于对“人”的感知途径的新认识, 主张学习的过程除了使用大脑思考外, 还一定要调动手、脚等身体的各个部位参与, 即我们常说

鲁道夫·斯坦纳的教学法至今都影响着许多的学校和教育者。我们参观了位于赫尔辛基市的鲁道夫·斯坦纳学校 (Helsinki Rudolf Steiner School) 。这是一所1到12年级的学校。

在这所学校, 校长说, 他们为了创造这样的学校教育环境, 一直以三个条件为标准:

首先是家庭和学校对于学生有共同的培养理念。

鲁道夫·斯坦纳学校的孩子们来自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 父母和其他看护人都认同学校这种理念。因此这所学校的许多孩子, 在他们出生时, 父母就会打电话到学校为7年后能就读该校预约报名。

其次, 学校的师资。学校在初中之前都会给学生配备一名相对固定的老师, 充分了解孩子的个性和需求, 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学组织方式。

第三是学校的评估方法。校长反对多余的测试。主张教师给孩子充分的想象空间, 让他们发展个性。事实上, 在芬兰国内除了学校组织的考试, 几乎没有区域统一测试。

赫尔辛基大学对这所学校毕业生的评价是——该校毕业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有灵感和创意, 喜欢提问题, 有探索精神, 各方面都表现了更强的能力。校长认为这是他们的成功之处, 即鲁道夫·斯坦纳教学法指导下的教育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乐趣“enjoylearning”。

“板凳教学法”让一年级学生没有一刻静止

一年级的课堂中没有课桌, 也没有课本, 只有两人一张的长凳, 所以其教学形式被称为“板凳教学法”。

在老师的教导下, 19个一年级的孩子已经掌握了许多种教室中板凳的排列组合形式, 随时根据教师提示摆出需要的造型, 然后做游戏。教学过程中, 学生根据老师的儿歌拍手跺脚区分数字, 摆pose (造型) 训练耐心和协调, 来回搬长凳, 锻炼了四肢。整个过程很少有超过两分钟以上的静止行为, 老师和校长都强调这是在调动身体参与学习过程。

四年级的音乐课同样如此。孩子们不是坐着唱歌, 而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和着钢琴的节奏舞动身体。教师通过自己的肢体表现芬兰语的字母, 让学生猜谜, 告诉孩子一种新的表达形式, 这也是该校音乐教育的一个目标, 让学校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都学会了如何用自己的肢体表达自己的姓名。

艺术课是学校重要的课程, 因为他们认为除了语言和行为, 艺术是表达自我, 理解他人, 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两位学生会代表和三位学生向导的全程参与, 即传递了校方教育理念又展示了学生培养途径和成果。

尤其让人感觉有趣的是, 这类学校的老师大多通过鲁道夫·斯坦纳师范学校自己培养的, 不招收普遍性的师范学院毕业生。因此, 这类学校的教育机制很稳定, 而教师的教学法和课堂组织形式都是有“教育技术”支持的行为, 因为他们在鲁道夫·斯坦纳师范学校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技能。

教育效果的追求要体现在整个教育过程, 教育的出发点应该是保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像鲁道夫·斯坦纳学校, 强调“做中学”, 让学生能从学习实践中获取乐趣, 充满热情。

因为有小学生游戏般的课堂, 学生才会觉得上学是很开心的事情;因为学校和教师都有耐心等孩子自己发现知识规律和结论的那一刻, 学生才会有不停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

因为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都不主张竞争型考试, 才有家长、教师、学生面对不同学习困难的平和心态, 让学生享受更广阔的教育空间;因为关注每个学生, 量身定制的教育方式, 让家长和学校都特别注意保护孩子的个性。

综合学习更要有具备多种学科知识的师资

一个人只有具备广博的基础知识平台, 才能承载未来专业发展的高度。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比较完整的基础知识体系?芬兰教育给了我们另一种途径, 就是全科教师 (classteacher) 。

在芬兰的小学阶段除了音乐、体育等个别更强调个人专业技能的课程外, 都是由全科教师负责自己班级所有课程, 这些老师都必须是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 而初中之后, 才开始设置学科教师 (subject teacher) , 由他们分别教授不同的科目。

反观我们的课程设置, 从小学就开始有了强烈的“语文、数学、外语”学科意识, 其实是对知识的残忍割裂, 它带给学生的恐怕是一种狭隘的学科意识, 而不是完整的的学科科学认知。

芬兰的教师准入门槛很高, 小学教师都必须是硕士以上学历, 并且能够教授全科课程。而在国内, 我们越是低学段师资, 受教育水平也越低, 结果是我们的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 可我们的师资却输了。

开放的教育系统才能培养大量合格的劳动者

芬兰的高中教育有两种类型: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 无论是学校的数量还是就读的学生, 基本上都是对半分。

两类学校毕业的高中生在选择大学时会有所不同, 通常普通高中的毕业生更多进入综合大学, 职业高中的学生进入应用技术型大学, 目前初中生选择职业高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直观上, 我们会感觉这种体制很早便给学生规定了道路, 但实际执行中, 这却是一个很开放的系统。

在芬兰, 20岁开始读大学的人很普遍, 因为他们7岁上小学一年级, 12年基础教育完成是19岁, 但有不少人会选择四年高中学习, 原因在于芬兰的高中有多种文凭并存。

根据高中类别, 学习两到三年可以获得普通高中文凭或者职业高中文凭, 学习时限以个人所修学分是否满足文凭要求为准。毕业后学生可以进入综合大学或者应用技术型大学。

但是芬兰还有一个荣誉性的高中学历证明, 取得这个文凭的学生需要参加全国性的高中四门课程会考, 合格者会得到一顶白帽子, 证明其高中阶段的优秀学习能力。

优秀的芬兰高中生为了得到更多的文凭, 会用四年或者五年的时间去学习。例如, 一名普通高中学生可能两年半完成学业, 达到毕业要求, 但是他会再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去学习一门专业技术, 比如商务管理、酒店服务、烹饪、理发等, 然后参加半年的实习, 取得一个职业高中学生的职业技术能力证书, 这样当他进入大学之后就可以合法参加社会工作, 为自己挣些零用钱。

而一个三年完成职业高中学习的孩子, 他也可以补足普通高中的课程, 然后申请综合大学就读。两类高中毕业的学生最后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补充高中课程申请真正喜欢的大学。当然,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学习能力很强, 还可以报名参加全国的统一会考, 为自己争取一顶象征荣誉的“白帽子”。这也让我们看到, 在任何一个国家, 想要取得全面优异的成绩, 学生个体都是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的。

把选择的权力交给学生自己

芬兰的基础教育从高中开始有分流, 一部分是重视学科教学的普通高中, 一部分是重视专业技术能力的职业高中。而“选择”的权力一直在学生手中。

但是, 职业教育始终贯穿基础教育, 职业规划意识从小学课程设置就开始介入, 小学里都有类似我们上海初高中的劳动技术课程和工坊。

中学8、9年级, 学校就要求学生参加社会实习, 了解不同的社会职业, 为将来选择高中类型做铺垫。

从小的课程设置为他们打下了对职业的正确观念。全科教师的授课方式为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素养提供积极影响, 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提倡知识体验, 让学生发现了自我的需求, 学生不是被家长和学校按照成人的价值观念塑造。这样当他们面临选择的时候, 就会有自己的清晰方向。

相信学校的教育, 给学生自我选择的机会和权力, 为芬兰社会培养大量合格的劳动者奠定了基础, 是其教育兴国的有效途径。反观国内, 许多高中生到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一片茫然随处可见, 结果我们不断出现所谓热门专业, 经济快速发展就经济类专业热, 甚至延伸出许多名不符实的专业, 就业困难就师范专业热一阵, 为了出国就选大学基础学科专业, 这都是我们基础教育中给选择认识和选择的机会太少。

信任和平等文化造就了芬兰教育

“在芬兰如何选择一所好学校?”

“不用选择, 所有的学校都很好。而且你没有办法选择, 除了地域。因为你找不到任何比较不同学校的数据。”

芬兰学校的课程有三类来源:国家课程、自治市课程、学校课程。如何落实教育目标, 选择什么样的授课方式和教材完全由学校和教师决定。教育行政部门从来不督导学校, 也不组织大规模的统一测试, 更不会在学校之间排名。

学校也只是向老师反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育要求, 从不考核评价教师。当一名教师或者校长出现工作困难的时候, 会有一个群体和他们一起想办法。这种“信任文化”给了每个人不断上升的支持和动力。

在芬兰, 没有重点学校的概念, 学校大到一千多人, 小到十几人, 都是一样的校园功能布局。没有公共交通的偏远地区, 政府会出资租车送学生上学。

芬兰的高中课程同一个学科, 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升学要求不同, 划分为基础课程和高级课程, 考核方式也不同。

而在中国, 我们的课程结构太单一, 特别是同一学科是没有级差的, 要求每个在读学生都达到统一的一个合格标准, 难免产生学习能力不同而达不到学习要求的“困难生”。

其实我们国内的教学早已有了分层教育的观念和方法, 但是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学习计划”与芬兰差距较大, 我们多是采用面对大众的方式和一部分困难生再重复教育, 而未能采用真正对他们个人有益有发展的教育计划, 包括未来升学的指导计划。这个也是目前国内教育“焦虑症”的一个病因。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篇8

一、拥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的氛围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前提条件

我国的家庭环境,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孩子往往是要听话才是好孩子, 在家庭中受父母的安排和支配, 缺乏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而西方社会的家庭教育环境就显的比较宽松、自由, 民主氛围浓厚, 孩子们的创造力就比较强。所以, 民主、宽松的学校及家庭教育, 能够为孩子创造力的发挥提供良好的环境。如果我们要培养敢于创新、富于创造力的下一代, 那么,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必须充分给予孩子发展的自由, 尊重孩子, 鼓励孩子不迷信“权威”, 帮助孩子大胆想象, 树立创造的欲望、勇气和信心, 使其从小就能通过创造而享受探索事物的奥秘和兴趣。

二、在家庭中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家长要积极地引导孩子去思考、想象、创新和创造

创新创造能力的发展不是孤立的, 它与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双亲的教育特点有密切的关系。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 家长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孩子, 尊重、信任孩子, 并尽量做孩子的“大朋友和知心朋友”, 能以商量的口吻和讨论方式来指导或参与孩子的各种活动。在这些能增进亲子感情、缩小心理差距的平等活动中, 孩子的思维才会处于轻松活泼的状态, 才会展开丰富的想象, 才能提高孩子探索创新的可能性。相反, 如果让孩子置身于一个权威型的家庭中, 孩子一举一动时刻要遵照家长要求进行, 凡事要听家长的指挥, 那么发展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所需的孩子主动权、独立性、自主权等等就全抹杀掉了, 这也就更谈不上怎样培养、发展孩子的创造力了。因此, 良好的亲子关系, 是非常有利于对孩子进行创造力兴趣的培养的。

三、在家庭中多与孩子开展一些适合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家庭活动

孩子思维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 而活动和游戏恰恰是一种直观的动作思维, 它适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如果能在家庭教育中有效地提供一些游戏材料、设置相应的游戏环境、能鼓励孩子大胆设想各种游戏内容等开展各种活动, 那就会为孩子的创造性、自主性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如:家长可在自家阳台墙壁上挂上块白板做创作园地, 然后提供各种绘画材料, 白板笔、水粉颜料、水彩笔、剪刀、蜡光纸等等, 鼓励孩子根据听过的故事或歌曲, 或看过的事物进行意愿画、想象画来自由涂鸦等, 不必在意实际的效果如何, 这些画面往往在我们成人眼中感觉有点乱七八糟, 不美观, 有缺陷的, 但只要孩子能开心地去活动, 就是好的;或者让孩子把自己的涂鸦作品给父母进行简单的讲解, 展现孩子的丰富的想象力来;也可以根据提供的各种废旧材料制作手工活动。还有, 孩子在某些游戏活动中会把家中的厨具、餐具之类拿来当作游戏道具等, 出现种种现象, 我们要进行合适的引导来让他们发出创新的光芒。家长对孩子的“五花八门”“稀奇古怪”的想象, 应敏感地捕捉他们创造性思维的“闪光点”加以科学引导, 让他们的“闪光点”能逐渐地变成富有科学创意的创造能力。对于富有探索精神的孩子, 要及时加以肯定, 使其刚萌发的创新意念得以延续和发展。因此只有经常让孩子体验创造的乐趣, 享受成功的喜悦, 孩子才会有激情去发展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四、我们还应该为孩子的发展提供合适的活动空间和时间

爱玩、爱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游戏的娱乐性和趣味性, 能使孩子情绪愉快, 兴高采烈。而这种作用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 是大有好处的, 而且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最好方式。聪明的父母应当努力把与孩子的交流变成游戏, 一切语言刺激最好都带有孩子喜欢的趣味性, 平时我们要多对孩子说“当然可以”“相信你能行”“让我们来试一试”一类的话, 多鼓励、多支持、多表扬、多接纳、多容忍、多欣赏, 坚持正面教育, 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进取心。孩子们有这样的心理素质为基础, 才能产生创新意识, 创新行为。

在现实中, 不少父母让孩子进行各种各样的知识技能训练如识字、练钢琴、练书画等, 限制了孩子的游戏活动时间。但却没意识到过度的学习, 挤占孩子游戏时间会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伤害, 会使孩子失去求知欲和丧失主动探索及创造的兴趣。因为对孩子来说, 游戏并不仅仅是好玩, 它是孩子理解世界、适应环境的重要方式。为孩子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 既能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参与成人生活、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心理需要, 又有益于孩子活泼开朗性格与自信心养成, 更是有助于儿童探索与创造精神的培养。为此, 如果我们要发展孩子的创造力, 当务之急就是还孩子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 让孩子尽情地玩起来。同时, 还要尽量为孩子提供足够的活动材料, 要让孩子觉得有东西玩、愿意玩。每天为孩子创造一个小时左右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一个孩子自己游戏的空间。如果有两个以上的孩子一起进行游戏活动, 不同的思维就会在合适的条件下碰撞出创新的火花来。另一方面, 因为孩子年龄小, 他们会更愿意用材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所以, 如能提供丰富的材料给孩子, 那就意味着给孩子创设了更多的创造表现机会, 也就更能使孩子的创造力得到发展。如果有机会, 可以带孩子去科技馆、少年宫等富有科技创造思想的场馆去参观, 甚至去参加相关的项目, 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 独一无二的, 每一个家庭也是不同的, 但是, 在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方面我们应该努力用富有创新精神的家庭环境去引导孩子的创造力, 让他们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的未来。

摘要:在家庭中, 对孩子的教育永远是父母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父母为孩子的成长、学习、教育, 呕心沥血, 费尽心思, 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但是, 随着社会进步, 各种压力也随之而来, 好孩子不仅是学习好, 还要有创造力等素质要求。如何教育让自己的孩子具备创造的能力, 这就要我们从家庭、学校、社会以及国家各个层面的努力来实现。

为“活的孩子”创造“精神世界” 篇9

帕夫雷什中学每月要开两次科学——校务会议或心理学讲习会, 校本教研是其中的第二部分内容。

校本教研活动中, 首先进行的是由校长、教导主任或最有经验的教师准备的“理论报告”。报告后, 通常都要展开热烈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 老师们对重大的教育问题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理论报告以及后续讨论的中心一般是有关教育与个性全面发展方面的某一问题。

自1960年至1966年的七年间, 帕夫雷什中学教师团队共讨论过95个具体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方方面面, 形成了一个个问题系列, 有道德与情感领域的, 智力发展领域的, 行为习惯领域的, 生理健康领域的, 等等。内容十分宽泛, 但又十分具体、深入, 更为重要的是, 这些问题都紧扣学生教育问题, 指向于“活的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非常明显的一点。

重在剖析生动事实而非空谈

帕夫雷什中学的校本教研大都建立在这个团队集体教育工作的生动事实的基础上, 团队绝不会就事论事, 而是通过对诸多生动事实的剖析来开展教研活动。我们曾经围绕一个叫“别佳”的学生经历展开持续研讨。经过五年观察, 我发现这个孩子不但没有数学才能, 就是连初步的算术知识学起来也很困难。在一、二年级时, 他连最容易的习题都不会做。依老师看, 这个孩子连乘法表也掌握不了。

然而, 当他迷上了少年数学家小组的数学匣的制作活动时, 他的兴趣被激发了。那是一种运算教具, 可以用它以直观的形式概括许多数量关系, 别佳对此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愿望, 焕发出好钻研、好学习的精神。过去被他视为沉重负担的脑力劳动, 变成了他的需求。以后别佳成了班上优秀的“数学家”。

由别佳的教育事实, 我们更加坚定了这样一个教育信念:如果一个人有了思考的需求, 如果他在脑力劳动中看到了想要达到的目标, 那么情性和他思想上的束缚就必然会消失。

建构理论不是教研的完结

自制乐器课,点燃孩子的创造激情 篇10

新课程在鼓励音乐创造这一基本理念的描述中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王安国、吴斌,2002)。创造意识是各种创造的基础,它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萌生创造以前不曾有的事物或思想的动机,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内在动机和出发点,是创造思维和创造力产生的前提。创造意识包括创造动机、创造兴趣、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郑莉,2004)音乐课堂上增强学生创造意识的关键是教师对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的选择,这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网络搜索,看到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站长赵洪啸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做的横笛、排箫像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笔者决定根据赵老师提供的自制乐器的素材做音乐创造性学习课程的尝试。经过一年的实践,笔者深刻地体会到让音乐课堂充满活力的自制乐器的魅力。

课例《自制古筝》:步骤(见图1-6):用一个盒子,在两旁打数个小洞,把钓鱼线的一端缚在棒子上,然后把钓鱼线从盒子其中一边内侧穿出,再绕过盒子的底部,从另一边的小孔穿入盒内,把钓鱼线的末端缚在另一根棒子上,把盒子反过来,底部和琴弦朝上,把小木块放在琴弦的不同位置下,耐心地弹拨和聆听,调校小木块的位置,直至你找到适当的音高,这样,一架自制的筝便完成了。

二、自制乐器激发学生创造动机和兴趣

激发创造的动力需要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只有在强烈的创造兴趣引导下,才可能产生明确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

新课程中增加了创造的教学内容。归纳一下,主要是创作歌词、动作和创编旋律三种。教师往往是在教完一首歌或欣赏完一个乐曲后,留几分钟让学生创作,创作的结果自然是差强人意。很多老师也因此放弃了这块创造内容的教学。和相对刻板的传统教材相比,乐器如何被制作、如何发生、音高从何而来,对学生更有吸引力。

片断1:笔者布置任务时,给学生看了自制筝的flash演示教程,并提出制作乐器的材料可根据flash提示的内容,也可以自己选择合适的材料。八(3)班的王杰同学在上课的时候带了木盒子来,他说他考虑到木制材料比较牢固,而且音色有可能比鞋盒更好。实践证明,这位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木盒子的效果远比鞋盒好。

片断2:第三节课,大家的作品已基本完成。教室里的古筝各式各样,有用鞋盒的、有用木盒的、还有用泡沫盒的。琴弦音色各不相同,从最初的橡皮筋几乎都改成了钓鱼线。选用的钓鱼线最粗的是钓鲨鱼的线,最细的用5号线。古筝的式样多样。最简单的式样就是如flash演示的长方形,但也有弯月形、更有学生做成了无琴码的古琴式样。大部分同学都花心思好好地装饰了一下,涂上颜色、雕上花纹、画上图案,想让自己的筝成为最棒的(见图7~8)。

片断3:自制古筝课结束两个星期后,八(11)班的李远山同学到办公室找我,他说他在爸爸的帮助下做出了一把古琴。外形和音色都比较接近真的古琴,钓鱼线直接用螺丝钉钉在盒面上,并在盒子下加了一块木板。既美观又形成了独特的音色。

自制乐器的过程是学生充满好奇和疑问的过程。自制乐器课中学生在制作乐器前,先对乐器的构造、原理进行了解,对于决定乐器音色和音响效果的材料进行选择,对准备的材料如何做成一个精美的乐器认真思考。自制乐器课给学生提供的是更开放的学习空间,学生在这样的活动内容中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他们的作品都闪烁着创造的智慧。

三、自制乐器培养学生创造情感和意志

创造情感是心理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整个创造过程和意志过程都有重要影响。正面的创造情感能提高效率、激发创造的灵感。如果在创造过程中遭遇困难,产生负面的创造情感,则会阻碍创造的进行。此时,创造意志成为关键。它能有效地提高兴奋强度,可以有效地发现并调整意志目标,从而使活动完成。因此,培养学生创造情感和创造意志是创造意识的基础。

片断1:布置任务时,有些学生马上显得很兴奋,甚至已经开始和周边同学商量怎么准备制作乐器的材料,“盒子要多大,要用橡皮筋还是钓鱼线,线要买多长,还要带什么工具…”但也有一些同学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老师,怎么做啊”那个调皮的张耀辉同学干脆就说“我家没盒子”…面对学生不同的反应,我隐隐地有点担忧。

片断2:第一节课时发现只有一半的同学带齐了材料,还有一部分材料不齐,张耀辉同学真的是空手而来。在我指导带齐材料的学生开始制作乐器时,那些材料不全的学生自发地组合在一起开始分工合作。张耀辉同学开始着急了,自己跑到同学边上去帮忙制作。大家都根据课件演示的制作步骤开始忙活。出乎意料,第二节课所有人都带材料来了。大家面前放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木盒子。张耀辉竟然也做了一个古筝在向同学炫耀了。

片断3:经过两节课的努力,作品终于完成。可(下转第206页)爱的男生装模做地在自己的筝上弹奏。于是我便让学生把筝调成五声音阶,并给了学生《茉莉花》的前四个乐句的乐谱,要求弹奏。

经过一节课的练习,2/3的学生都能完整、准确地演奏这首小曲子。下课后,学生兴奋地问我“什么时候再做个其他的乐器?”“用这样的材料还能做别的乐器吗?”“我的笔套能吹出声音,算乐器吗?”“我们能做钢琴吗?”

张耀辉同学从抵触到主动参与,是创造情感变化的历程;从怕麻烦寻找材料带材料、怕失败到提前完成作品,正是创造意志变化的体现。学生们热切地期待能够再做乐器的愿望,开始思考能吹响的笔套是不是乐器,能否用相同的材料做不同的乐器,如此一来,他们会去探索、寻找或制作更多类似的乐器。这正是因为自制乐器唤起了他们强烈的创造意识,这是课堂上其他教学内容和形式无法替代的。

四、自制乐器课的反思

自制乐器课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索热情,通过引导以及提供多种条件,使学生思维处于多向、发散的开放状态,帮助他们去发现、思考,达到创造性学习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自制乐器课对老师的课堂组织和引导能力要求较高,否则容易造成自由、随意与松散的后果。学生在刚接触自制乐器课时,他们最初的表现是不知所措。有的同学不愿意带材料,有的遇到困难就想放弃,有的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地做小动作。如果没有得到教师耐心、及时地引导,课堂教学就会失控。课堂秩序的混乱会使学生无法集中思想思考、讨论。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自制乐器课的课堂组织与调控。另外,自制乐器内容的选择还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例如,自制打击乐器类可参考奥尔夫教学法,自制“横笛”、“洞箫”、“排箫”、“竹筒埙”、“拉笛”等吹管类乐器可参考洪啸音乐教育工作站的乐器进课堂版块,民间还有诸如“柳笛”“叶哨”“吐良”“口笛”“吸管哨”等多种简易乐器制作也可以引入课堂。总之,教师需不断地钻研,开发出适合学生制作的乐器。

“教育的目的是造就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的人,这种人能有所创造发明和发现(皮亚杰)”。换言之,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制乐器则从主要从实践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制作乐器的过程中,动手、演奏、发明新材质的乐器或自制新乐器,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综上所述,自制乐器进入课堂的意义在于:利用自制乐器的特点和优势,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创造激情,唤醒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全身心地热爱音乐。

摘要:创造意识是各种创造的基础, 它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 萌生创造以前不曾有的事物或思想的动机, 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内在动机和出发点, 是创造思维和创造力产生的前提。

关键词:自制乐器,乐器设计,创造,创造激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5) .

[2]朱则平, 廖应文.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2.

[3]高荻·保治.音乐学科教学发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6.

[4]郑莉.现代音乐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5][美]米哈伊、奇凯芩米哈伊著.创造性[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

[6]网站:香港教育城[W].艺术教育栏目.

幼儿教育中孩子创造力的培养 篇11

关键词:创造力;幼儿;问题

幼儿园的孩子们像白纸一样纯洁,往往老师和家长的教育方式相结合来教导学生会有很好的效果。孩子们的成长很重要,他们是祖国的未来之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教育也随之改革完善,幼儿的教育也受到各个层面的关注。为了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学校也是从多方面进行分析探究,教师应该用什么样的一种教育方式,才可以让幼儿达到高效的创造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力。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切皆有可能,只要有创造的能力就能达到一切想要的结果。让儿童挖掘出自己的潜力,从而更好地效劳祖国。

一、不要牵引孩子,让孩子们能够自主

由于现在孩子们都比较少,家长们过分地溺爱孩子,一切事情自己代劳,不愿让孩子们动手,促使孩子们胆小怯事,造成依赖的心理,甚至连自理的能力都没有。这一现象就应引起家长们的重视。家长应该从小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先从小的事情做起,比如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自己洗脸等,让孩子们能够独立完成。过分溺爱,不让孩子们动手,抓到手里怕丢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情况,极大地阻碍了孩子们的创造力。著名的学者曾说过,培养孩子们的创造能力一定要学会做到“六解放”,首先就要学会解放孩子们的双手,老师在课堂中尽可能地进行一些动手的活动,比如手工课、劳动课等充分解放学生的天性,让孩子们通过动手体验其中的奥妙,在玩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其中的原理和操作技巧,更好地去培养创造的能力,让孩子们通过动手来解放天性。

二、给孩子们提供愉快的学习环境

家长和教师往往认为幼儿还小,他们没有很好的思考能力,往往把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强加给孩子们,让孩子处于被动的状态,一切听从教师和家长的指挥,不能自主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在被迫的情况下去学习,使孩子们提不起兴趣。家长和教师给孩子们一种威严感,不能使孩子们天性解放,更加拘束,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不要给孩子增加迫使感,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去自主地去学习;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和孩子们进行沟通,征求他们的意见,不能强行他们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给孩子们更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能够在这种氛围中主动地去学习,开发自己的大脑,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让他们能够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一切以孩子们为主,把孩子们放到主体的位置上,给他们增加信心,让他们能够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教师和家长不能因为孩子还小,就一切自作主张,遇到事一定要和孩子们沟通交流,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想法,遇到分歧时,也不能强行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孩子们,而是要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让孩子们能够理解,从而更好地开发自己的创造能力。

三、让学生能够分类归总从而开发创造能力

要让幼儿从小就培养归结总类的意识,这不仅可以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且还可以让幼儿培养敏捷的思维能力。这也是培养孩子们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比如,让孩子们对两种事物进行比对,让孩子们看一下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让孩子们能够开发智力由某类事物可以联想到另一类事物。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给培养孩子们的创造能力更有效地提供便利。在学校中教师可以让孩子们通过动手做一些手工,画画,也可以组织孩子们做游戏,让孩子们能够在玩乐的过程中去学习知识,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应用能力。比如,可以让孩子们画出生活中所见的所有的正方形,让孩子们可以相互对比一下,看一下两个人画的有什么一样的,有什么不一样的。让孩子们锻炼自己的归属能力和类比能力。

四、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让孩子们充分发挥想象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着重培养孩子的重组能力,让孩子能够将玩的一些东西复原或通过自己的想象力组合成另一种状况,比如,在课堂中老师可以进行手工、画画、积木等课堂,让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在玩积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老师特定的一个形状进行搭建,也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凭想象去搭建,这样不仅开发了孩子们的智力,而且也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比如,在手工课上,也可以让学生把不同的剪纸形状拼接成另一种形状。让孩子们组建自己满意的作品,从而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能力。

总之,幼儿教育的开发孩子们的思维及创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只要保持一颗爱的胸怀,就可以使孩子像花朵一样绽放。

参考文献:

[1]周红梅.幼儿教育中幼儿创造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2(9).

[2]吴秀娟.浅谈农村幼儿创造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5).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篇12

果然, 这的确是一本能够点燃激情的书。品读里面的每一篇文章, 都有不一样的感悟……罗恩老师那一次次新奇大胆的尝试, 那一句句引人深思的话语, 读起来犹如在影剧院观看一部纪实大片, 精彩连连, 令人热血沸腾;又像是和罗恩老师面对面坐在一起聊天, 听他如数家珍, 娓娓道来。

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

罗恩老师告诉每一位教师:“我们要看到孩子们身上蕴藏的潜力。一旦我们发现他们身上的潜力, 他们也就会开始发现自己的潜力。”对这番话, 我深有感触。

记得有一次我参加赛课活动, 课前和学生私下交流。我走到孩子们中间微笑着说:“同学们, 一会儿我要和大家共同上一节识字课。现在开始预习。我要选拔几个优秀的小组长, 觉得自己可以胜任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们面面相觑, 有几个学生的手一伸一缩, 犹豫不决。我鼓励说“:相信自己!觉得自己行, 老师才会觉得你行。”话音刚落, 就发现教室的角落有一个男孩高高地举起了手。我快步走到他面前竖起了大拇指“:你真勇敢!这组的组长就是你了!”我顺势圈了他周围的几个学生为一组。这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有的哈哈大笑, 有的窃窃私语“:他也能当组长?”这时, 他也低下了头。看着眼前的一切, 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我马上拍拍手示意学生们坐好, 故作夸张地说:“同学们, 今天是我从教以来最兴奋的一天, 因为我发现了一个特别优秀的学生, 尽管他不一定是我们班学习最好的, 但他对自己很有信心, 所以他一定是最棒的!有人说‘没有人事先了解自己到底有多大的力量, 直到他试过以后才知道’。我们给他一个机会好不好?”教室里没有一点儿声音, 而那位举手的同学, 小脸因激动而通红……

轮到我登场了, 那位小男孩特意跑到我面前, 悄悄地问:“老师, 课堂上能怎么想就怎么说吗?”“当然能了。”我又微笑着鼓励他说:“老师希望听到你与众不同的精彩见解。”他禁不住叫了一声, 喜形于色。

课堂上, 他那自信的小手举了一次又一次, 每次发言都是源自内心的真实感受, 整堂课他都陶醉在喜悦、欢乐中。

下课后, 我送孩子们回班, 等我走到那个男孩跟前时, 他抬头望着我说:“杨老师, 您以后还来给我们上课吗?”我望着他的眼睛说:“你这么优秀, 以后不论谁上课, 你都能像今天这样做最好的自己。”他郑重地点了点头。分别时, 我清楚地看到, 他明亮的眸子里闪烁着激动的泪光。

——我想, 我可能送了他一轮明月。

通过这件事, 学会在举手投足之间撒下一颗信任的种子, 也许有一天它会成长为参天大树, 并为你带来丰硕的果实。而你的付出并不需要很多, 有时只是一句话那样简单。

教育就是等待花开

1968年,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 来到一所小学, 煞有介事地对学生作发展预测。然后以赞赏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告诉老师, 并嘱咐不能把名单外传。8个月后, 他俩又来到学校进行复测, 结果发现名单里的学生, 不但成绩增长比其他同学快, 而且求知欲强, 在性格上也更活泼开朗。其实他们所提供的名单完全是随机的, 他俩通过“权威的谎言”暗示教师, 激起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虽然教师把这些名单藏在心里, 但平日却掩饰不住对这些孩子喜爱、信任、期盼的神情。这种神情使这些孩子们更加自信、自强, 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奋发向上的激情。

这个实验证明:期待是一种“正能量”, 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热爱和对其更高的期待, 会使学生朝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转变。

“当你走进教室, 如果你‘看到’的是一班违反纪律和有学习障碍的孩子, 那你肯定会变得手忙脚乱。而如果你‘看到’的是一班律师、商界精英、艺术家和总统, 那你就会自如地以你的方式塑造一班高度自信、并对成功有着自我期待的学生。”罗恩老师如是说。

全国著名班主任任小艾老师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形容教育:“如果说婚姻是两个人一起慢慢地浪费时间, 那么教育就是静静地等待花开的日子。”

如我在上文中提到的那个找回自信的小男孩一样, 每个学生在老师殷切的期待下, 都会健康成长起来。对于那些性格爱好千差万别、学习程度良莠不齐的学生, 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蕴藏的潜能, 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来浇灌, 润物细无声地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信任, 感受到那份热忱和真诚的“期待”。之后, 我们便可“静静地等待花开的日子”。

让微笑照亮课堂

在这本书第三部分, 罗恩老师写下了这样几段话:“一个最简单也最有效的管理学生的方法就是微笑——向他们展示我很幸福、满足、愉快, 不管这些十多岁的孩子们正在努力给这个世界制造多少麻烦。我一直保持着积极和幸福的状态, 我还注意到,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孩子们能够汲取我所表现出来的正面活力, 他们也变得更加快乐。”“对于六年级和更小的学生来说, 老师在教室里的一个微笑能够照亮整个课堂。等学生们长大以后, 这种方法可能就会像用一根羽毛来砍倒橡树一样无用, 但是总体来说, 它是有所帮助的, 有时甚至能产生令人惊喜的效果。”

“老师在教室里的一个微笑能够照亮整个课堂。”细心的观察使罗恩老师深切地感受到了微笑的魅力。

罗恩老师还记录了自己的见闻和感想:“一次, 我们在参观当地一家博物馆的时候, 八年级的学生被分成两组, 每组都有一个解说员。我所在的那组的解说员不停地笑、同我们逗乐, 她使每件东西都充满了乐趣, 鲜活了起来。我记得另外一组的解说员很沉闷, 死气沉沉的, 那一组的学生羡慕地望着我们组。我知道他们很难受, 而且我很怀疑那天他们有没有集中注意力、有没有学到东西。”

没有人会否认微笑的力量。普吉岛是泰国著名的旅游景点, 在新开发后很短时间内游客数量就上升到与其他名胜景点持平的水平, 不仅是因为它美丽独特的风光, 还有一个制胜的法宝——微笑。在普吉岛的每一天里, 游客都能深刻感受到普吉人的热情和友好, 因为微笑是最美丽的语言。泰国旅游局官员这样强调微笑的力量:“你对一个游客微笑了, 就是对普吉的贡献, 对泰国的贡献。”

为师者更要对学生面带微笑, 很多名师都具备这项“素质”。在我印象中, 于永正老师是最爱微笑的名师。每逢学生答题卡壳, 于老师的微笑就是鼓励;每逢学生学得投入, 于老师的微笑就是赞许;每逢学生上课跑神, 于老师的微笑就是提醒……罗恩老师认为“微笑有时甚至能产生令人惊喜的效果”, 它所带来的道德震撼有时比惩罚还要强烈。看来, 于老师深得其中“三味”。

我想,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 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 童真童趣常常令人笑意顿生, 忍俊不禁亦屡见不鲜, 微笑又何难之有呢?所以, 我们应该时刻对孩子给予微笑, 当学生看到老师真诚微笑时, 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安全感、信赖感, 这种感觉会使孩子爱上你这个老师, 爱上你这个老师教的课程, 爱上这充满阳光的课堂。

上一篇:网络广告的发展趋势下一篇:结构与特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