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自主自强的孩子

2024-08-22

怎样培养自主自强的孩子(共15篇)

怎样培养自主自强的孩子 篇1

怎样培养自主自强的孩子

怎样培养自主自强的孩子

我是高中教师,在长期工作中经常发现有些高中生依赖性很强,自主性很差。比如高一新生开学后第一次回家,有些孩子不知道怎么回,也不知道如何求助,家长要么自己来接,要么打电话让老师送到车站。有些孩子不会洗衣服,周末带着一大包衣服回家让家长洗。当值日生打扫课室或校园公区时,明显看到有些孩子没干过家务的,不会扫地。而学习上,更是有相当多的孩子不知道如何科学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也不知道如何预习、上课和复习。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难题,也不会积极主动想办法去解决。如此种种,都暴露出我们许多的孩子并没有受到正确的教育。

分析原因,一方面首先是家长过度保护。客观来说,现在的独生子女政策,以及相当多孩子是由祖父母照顾长大的,使得很多现在的孩子得到了历史上空前多的宠爱或溺爱。而有很多家长也不懂得教育孩子,事事包办,使得孩子缺少必要的生活能力的锻炼。另外一方面,学校的应试教育也有责任。现在的中小学校,大都是以应试为中心,忽视了孩子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甚至由于怕出事,限制孩子的行动自由,孩子在学校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在这种双重压制下,孩子的自主自强意识必然很难得到激发和培养。

所以在自己的孩子教育上,我很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我老家在安徽,孩子出生刚满4个月我就去西安读研究生了,她妈妈也和我一起去读书,所以孩子一直由她的外祖父母带。我研究生毕业就到广东佛山工作,所以直到3岁她才回到我们身边。孩子天生胆小,为了训练她的胆量,我想了很多办法,比如我让她晚上去倒垃圾。我们住在学校,垃圾场地离家大概有100米,路灯也不多,路上半明半暗。我第一次全程陪她倒垃圾,第二次送她到半路,然后看她走完剩下的一半路,第三次送她到楼下,第四次她就完全独自倒垃圾了。所以她不到四岁就能够晚上一个人出门走这么远的路倒垃圾,她自己也受到了极大地鼓舞。为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刚好在她4岁时有一段时间我一个人带她,而我做班主任工作也是非常繁忙,所以早上从起床到穿衣、刷牙、洗脸、梳头、扎辫子、吃早餐、到校门口坐校车上幼儿园,下午放学后从幼儿园坐校车到学校再走回家,全部自己搞定。那时晚上我经常开会或去教室辅导晚自修或上竞赛班的课,就留她一个在家自己安排,洗澡、睡觉也都是她一个搞定。

上小学后,我更是灌输她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的理念,并且要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学会煎鸡蛋、蛋炒饭、煮饭、下面条、包饺子、洗衣服、洗鞋子等等。身为数学老师,我基本没有辅导过她的数学,除非她自己有问题来找我,学习上我只是告诉她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并没有操过什么心。但我会带她去书店,引导她阅读有益的课外读物,每年为她购的课外读物有几十本之多。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着作,我会鼓励她多读,或者背诵或者写缩写和读后感,提高欣赏水平和写作能力,如《三字经》、《论语》、《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等。

其实生活中有太多的机会锻炼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和意识,无论是平时的语言交流,在家的亲子活动,出门的`旅行或办事。(WWW.FWSIR.COM)这就要求家长做个有心人,善于观察,发现孩子的不足,抓住机会锻炼培养她,不要事事包办。比如经常让孩子发表对事物的看法和见解,对她的观点可以持保留态度,但不会否定她。孩子作业中有不懂的字词和问题,我总是鼓励她自己查字典或上网查询,很少直接回答。她自己的衣服鞋子都是自己选购,现在也是自己网购。上街购物或取钱,我都会让孩子全程参与。走在路上,都要求她自己注意观察,记住路况和标志性建筑。暑假我生病住院,她妈妈和我都在广州,她自告奋勇不需要陪同,一个人从安徽宣城坐火车到广州,而且一路上非常轻松,和周围乘客应答自如。

至于自强方面,我很早就发现我的孩子天性好强,有种不服输的精神,所以只需要正确的引导就可以了,不需要再刻意培养。比如发现她对电脑键盘生疏,我就告诉她可以玩键盘游戏训练对键盘的熟悉和打字速度。发现她考虑问题有时不够迅速,就让她玩电脑里自带的扫雷游戏,训练敏捷的思维。发现她有段时间反应比较迟钝,后来得知她那段时间看课外书过多,课间也不休息,果断要求她停止课间看课外书,多休息多和同学玩耍,并教她一些武术基本功,训练反应速度。发现她理想不高远,胸怀不宽广,我就带她去拜访武林高手,接受武术文化的熏陶,培养英雄侠气。所以现在的她既有女儿之柔美,又具男儿之豪情,我颇为宽慰。

在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自强方面,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不是专家,只是个人一点心得吧。不过我觉得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家长要多给孩子机会,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多锻炼,不怕犯错误,多鼓励。二是如果在学习和生活中犯了原则性的错误,不能姑息迁就,该打就打,改骂就骂。三是家长应该多注意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不足和问题,然后引导他改进。四是多和孩子相处,让孩子把自己当朋友,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五是家长要多学习,特别是做人、修身方面,言教不如身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怎样培养自主自强的孩子 篇2

什么是自信?自信, 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 自信心就是确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 并坚信自己有力量与能力去实现所追求的目标。一个人的自信心与他的成功概率成正比。你可以不漂亮, 可以不英俊, 但你一定要非常自信!自信的人最有魅力。而自信的人常常可以事半功倍, 以最高的效率做出最完美的事。萧伯纳有句名言:“有自信心的人, 可以化渺小为伟大, 化平庸为神奇。”自信心越强, 越不畏惧失败, 不怕挫折, 不懈进取。自信心越大, 越能够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进取激情, 排除一切障碍去达到自己的目的。事实上学生的自主自强就是建立在有足够自信心的基础之上。我们会明白:鸟儿要翱翔蓝天, 必须有俯瞰天下的信念, 有练就坚硬翅膀的雄心。要想自己的学生成才, 老师不能不培养学生的心志, 因为自信的人能更快地发展自己的兴趣和才华, 敢于尝试新的领域, 更容易获得成功。自信的人也更快乐, 因为他不会时刻担心和提防失败。但是我们要告诉学生:自信的关键在于自己。如果你自己总认为自己不行, 你是无法得到自信的。例如, 步入歧途的马加爵曾认为:“我觉得我太失败了, 同学都看不起我……很多人比我老练, 让我很自卑。”他虽然很聪明, 但他从没有真正自信过。自信的秘密是相信自己有能力。革命领袖毛主席还以“自信人生二百年, 会当水击三千里”自励。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培养学生的这种情感。要告诉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性和长处, 都值得看重和发挥。

人才的价值在于充分发挥个人最大的优点。少数最快乐、最成功的人的秘诀是“加强自己的优点, 并管理自己的缺点”。“管理自己的缺点”就是在不足的地方做得足够好, “加强自己的优点”就是把大部分精力花在自己有兴趣的事情上, 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这种教育方式不但帮助学生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凌志军的《成长》一书里还有很多关于自信的例子:微软亚洲工程院院长张宏江认为他从小就“相信自己是最聪明的, 即使在后来的处境里常常不如别人, 但还是对自己说:“我能比别人做得好。”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主任研究员周明小时候在“学生劳动”中刷了108个瓶子, 打破了纪录, 从而获得自信。他说:“我原来一直是没有自信心的, 但是这件事给了我自信, 这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经验, 散发着一种迷人的力量, 一直持续到今天, 我发现了天才的全部秘密, 其实只有6个字:不要小看自己。自信是一种感觉, 学生没有办法用背书的方法“学习”自信, 而唯一靠“学习”提升自信的方法是以实例“训练”他们的大脑。要得到自信, 自己必须成为自己最好的拉拉队, 每晚入睡前不妨想想, 今天发生了什么值得你自豪的事情?你得到了好的成绩吗?你帮助了别人吗?有什么超出了你的期望吗?有谁夸奖了你吗?我相信每个人每天都可以找到一件成功的事情。你会慢慢发现, 这些“小成功”可能会越来越有意义。有个著名教练在每次球赛前, 总会要求队员回忆自己最得意的一次比赛, 他甚至让队员把最得意的比赛和一个动作 (如紧握拳头) 联系起来, 以便使自己每次做这个动作时, 就会下意识地想到得意的事, 然后在每次比赛前反复做这个动作以“训练”大脑, 提升自信。在演讲会上我也有过失败的经历。本来准备得很充分的, 可是因为场面太大, 自己的怯场心态越演越烈, 看着演讲稿也会念错, 这样的失败是很惨痛的。下来以后经过认真反省, 我发现自己筹备把握的时候忽略了要充满演讲成功的信心这个关键。第二次机会来时, 一上台我就紧握小拳头, 严肃地对自己说:“我能行, 我能成功!”没想到这小小的暗示竟让我克服了困扰我多年的怯场毛病。这次演讲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这正说明自信心的具备是十分重要的。我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学生, 让我感受最明显的是学生学习大胆了, 在课堂上研讨问题也相当活跃。

自主自强能力的培养也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题。怎样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不妨大胆放手让他们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作为老师你就在旁边鼓励他们把事情做好。可是, 我们往往还不习惯这样去做, 相当部分的教师还对学生不放心。在课堂上担心他们不理解而滔滔不绝地讲解、分析、概括, 课外活动我们怕他们出差错而紧紧地跟在背后指手画脚, 甚至外出买东西也怕他丢失而派两个同学跟着。这样学生自己就会意识到背后总有人支配着, 操纵着, 自主权被剥夺了。我记得一个在美国工作的友人和我谈过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胆识的问题。他说美国的老师很注重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 有的教师故意将学生带到离住地很远的闹市兜几圈后再把他甩掉, 然后看他们能不能找回住地。我认为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具备自主谋生存的能力。学校也应该重视这方面的培养。教学课堂上, 一些教师不能适应新潮的教学手段, 也不相信学生能把问题都弄清楚, 总是越俎代庖。久而久之, 学生没有了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有自主能力, 老师确实要在正确估计学生能力的同时明确自己的地位和作用。为师为范, 教书育人, 地位和作用好像十分明确, 其实不然。打比方说你一天教十个生字, 十天才是一百个字, 你不如用一天时间去教他学会查字典, 让他有自由学习的本领。为了能提高阅读能力, 永远一篇一篇地给学生讲解课文, 倒不如教他们理解辨析词、句, 掌握综合、概括内容的方法, 那样再也不会出现老师教过就懂, 没教过就无法独立阅读的现象。我们应牢记叶老先生说过的话, 老师教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不教。教学生方式和方法, 让他们懂得用这些方式方法解决新的问题, 这就是自主能力了。

有了自信意识和自主能力才会有自强的资本。我们要时常告诫学生:爱国不能只停在口头。国力衰弱就源于科学技术的落后, 一代少年就是一个梯队, 现在我们的父辈以艰苦卓绝赢得了赶超世界科学技术先进水平的荣耀。到我们这一代还能这样吗?接力棒就要握在你们的手中了, 你们不能不把自强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去认识。每一个公民都有自强意识才可以让国家繁荣富强。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也有这么一段话:“今日之责任, 不在他人, 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作为教育工作者, 承担着这一代人的教育责任。我们除了像上面所提到的那样去引导学生之外, 已别无选择。要从个人成功的角度来说, 人不可能时时刻刻都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 严寒酷暑在所难免。有的学生遇上十分不幸的家庭困境, 失去了父爱母爱和经济支持, 有的疾病缠身, 除了肩负着学习重任之外还要与病魔抗争……这更需要自强了, 否则就是停止一切追求, 任由命运摆布。在现实中家境好还是占大多数的, 但在这些学生当中也有让人不乐观的一面。他们有不少人还没认识到自己将要肩负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 也没有明确人生目标, 往往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 看成是为父母承担的一种义务。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彩, 消磨时间, 作业被动应付, 要求低标准, 工作怕苦怕累, 不求上进;有的生活上依赖父母 (父母送衣送食, 极个别还把一个礼拜堆积的脏衣服带回家去让母亲洗) , 挑肥拣瘦, 老是说学校伙食差, 住的条件不好, 要求到校外去寄宿、吃饭, 任性娇纵, 玩物丧志, 学习时间听mp3、发手机短信、上网玩游戏;有的行为懒散, 缺乏认真态度, 做事总要打折扣。从这些表现中很容易看出问题:他们仍然停留在父母怀里, 精神上没有断奶, 还没有具备独立人格和树立人生理想, 缺乏自主自强的能力。如此这般, 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应及时地纠正他们的心态与行为。一定要他们先在生活和学习中习惯自立自强, 国家的明天才有希望, 民族才有希望。

由此可见, 确实要把培养当代青少年自信、自主、自强的意识当作思想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 只有这样才能托起明天的太阳。

参考文献

[1]李开复.给学生的第三封信.

[2]朱永新.引领心灵.

怎样培养孩子的耐心 篇3

家长要做出榜样。许多孩子没有耐心,是因为家长对孩子做事的要求往往也是虎头蛇尾。所以,首先要求家长要注意不养成孩子半途而废的行为习惯。在开始一种新的活动之前,必须让孩子把正在进行的活动有个了结。如让孩子去洗澡,应在开始烧水时就告诉孩子画好这张画后,就去洗澡。然后在孩子洗澡之前别忘了认真检查画到底画完了没有,这些活动本身就是在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

给孩子设置点障碍。家长应该有意识地给孩子设置点障碍,为孩子提供一些克服困难的机会。因为耐心是坚强意志磨炼出来的,越是在困难的环境中,越能锻炼孩子的耐心。要鼓励孩子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做好一件事要经过努力,并要争取完成好。当孩子经过努力完成一件事时,家长应当及时给予表扬,强化其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

要让孩子知道,生活中许多事是需要耐心和等待的。有时孩子饿了马上给吃,渴了马上给喝,想要什么玩具当时就给买,都是不可取的。家长可有意延缓一段时间,不要立刻满足孩子的要求,以培养孩子的耐心。

此外,要集中孩子的精力,使他们持久地沉浸在—种活动中。

合理应对孩子无耐心的坏脾气。有些孩子外表很可爱,但脾气却非常大,毫无耐心,如果有什么事情不顺他的心,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他者阿以闹个天翻地覆,让父母无所适从。造成孩子脾气暴躁、毫无耐心的原因很多,根据不同的情况,父母可以别对待。

孩子从小身体不好,经常生病,得到家人各方面的百般照顾,使他养成了别人就应该依从我的心理。一旦不依从,他从心理上便无法自控。

父母平时不在孩子身边,短暂的相聚恨不得给孩子所有的补偿,即使孩子的一些过分要求也盲目地满足。因此,当孩子的欲望没能满足时,他常常没耐心地大发脾气。

孩子平时受到过分的宠爱,很少受挫折,心理承受力差。当他遇到批评或相反的意见,便无法忍受。

有些孩子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他大发脾气,大哭大闹后家长就屈服了,从此,他就发现发脾气的妙用,把发脾气作为要胁父母的手段。

由于父母情绪不好或脾气暴躁,经常使孩子莫名其妙地受责骂,或父母许诺了的事情又言而无信,孩子无法理解,导致心情压抑或不满并会用发脾气来发泄。

孩子发脾气时家长可以先冷处理,把他暂时搁置一边,因为这时的孩子是什么也听不进去的。等他略微平静下来,你可以搂他在怀里,慢慢地问他:刚才为什么发这么大的脾气?发脾气能解决什么问题吗?能和妈妈说说你的道理吗?一定要听听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发脾气的原因,帮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要想改变孩子的坏脾气,家长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要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对正当的需求应尽量满足,不能满足时应耐心解释,帮助孩子提高自控能力。

父母及家人对待孩子的态度要统一,当孩子没有道理地发脾气时,不能因孩子的哭闹而妥协。

父母应注意和孩子的情感交流,不能因大人的情绪变化,时而严厉,时而娇惯,使孩子因无所适从而爱发脾气。

怎样培养孩子的爱心? 篇4

“孩子太任性、太自私,一点都不体谅我们大人,有时气得你掉眼泪他也无动于衷”。

大凡对他人缺乏理解、关心和体谅的孩子都表现为任性和自私,其实这也就是他对别人缺乏爱心的具体表现。

那么,如何培养这些孩子的爱心呢?

●多与孩子进行闲谈式的情感交流。任性自私的习惯一旦养成,“我”字当头,自我情感体验(高兴、不高兴)意识特别强,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情绪化的说理教育也令他反感,产生心理抵触情绪,因此强调闲谈式,即家长尽可能创造或利用与孩子相处的机会(吃饭、旅行、逛街等等),不失时机地与孩子进行闲谈,将实质上的有意识淡化在形式上的自然随意上。可以谈些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缩小彼此的距离,并适时地抓住孩子谈话中某些可以“抒发情感”的内容,真诚地道出自己的心理感受,显得自然得体,给孩子创造了一个了解情感世界的机会,为此而产生出对父母的亲近感和朋友式的信任感,而建立在这种关系下的说服教育也易于被孩子接受,作为回报,他也会在日常活动中表现出理解、合作的精神。

●当好孩子的榜样。家长对他人的爱心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如果家长既能用有声的爱心语言(如“老人家,我来帮帮你吧!”)去强化孩子的爱的意识,又能以充满爱心的表率行为导之以行,就能使孩子产生一种积极的仿效心理。

●给孩子创造实施爱心行动的机会。如引导孩子主动帮助左邻右舍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或在家长生日时,暗示孩子来表达对父母的爱(比如说“后天是妈妈的.生日了,我怎样才能感受到你也是非常爱妈妈的呢?”)而当孩子付出行动后,以微笑的表情、赞扬的语气及时地给予表扬,能激起孩子产生一种关爱他人后的愉快的心理体验,并会产生不断进取的强烈愿望,以致逐步形成把关爱他人当作乐趣的相对稳定的健康心理。

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篇5

一.习惯是什么

习惯——在一定情景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是后天获得的趋 于稳定的动力定型。

习惯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一定的刺激情景与个体的某些动作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条件反射链索系统。

习惯的意义:

小学低年级做根本的任务:习惯和兴趣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

习惯是在一二年级形成的,以后如不给于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难有多大 改进。

不良的学习习惯发现越早,也越容易纠正。

犯了改,改了犯,需长期意志锻炼,有时很痛苦——对于孩子容易产生自我怀疑 到自我否定。

所以,那种认为小学低年级要让孩子放纵些,到了高年级再来培养的做法是 不正确的„

一年级的适应程度,三年级习惯的养成程度,六年级冲刺是小学阶段孩子拉 差距的时候。

二、小学生学习习惯是怎样形成的。

标准:

1、动作的速度,经反复的练习,动作敏捷性日益提高

2、动作的质量。精确性协调性

3、学习者体力消耗和脑力消耗是不段维持相对平衡

习惯养成的心理发展规律:

外部支配到内部调控的过程

小学低年级学习习惯是教师和家长的要求下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低年级上课注意听,积极思考问题及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主要靠外力,很少 有内自觉

到了高年级和中学,学生随着学习认识的提高,把教师和家长的要求转化为 自己的内部动力,趋于自觉性。

有简单习惯到复杂习惯的过程:

低年级:简单的,具体的,易行的高中段:抽象的复杂难做的,应用系统学习方法的习惯等良好在学习活动中日益 得到巩固

由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

十次有九次做的好,一次不好,不是批评而是提醒小声说话比大声吼叫 的效果更好

好习惯和坏习惯不断斗争的过程

克服坏习惯:

1,知道他的坏习惯是什么,会带来什么危害,树立克服坏习惯的信心和决心。发 脾气定钉子,拔钉子。钉眼的伤害是消除不了的的故事。

2.锻炼孩子与坏习惯斗争的意志

3.习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三、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哪些生活习惯做基础:

规律生活很重要

遵守常规要知道

积极参与热情高

独立完成少烦恼

文明礼貌重在教

清洁卫生自己搞

与人合作信誉好

收拾整齐能做到

幼儿园为小学奠定的良好的生活习惯

每一个习惯都会向学习迁移

家庭中的积极参与。课堂上的积极参与。举手多次没叫到,就不举手,而是 应该有一种积极参与的态度。

写完作业检查。因为有依赖性,告诉他那是他自己的事情。

一年级作业有错误,家长不能告诉,让他自己找。

二年级当孩子的错误被老师批评,孩子埋怨妈妈没给他检查好时,告诉孩子 X在你本上,妈妈不承担责任。

策略:每天错误积累起来,一周一次秋后算账。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挫折教育

家庭责任感。饭后分工。妈妈洗碗,爸爸收拾碗筷,孩子擦桌子,做点家务 就给钱,很糟糕。

再穷不穷孩子,再富不富孩子。

孩子小学入学后,家长与有何不同:早起做早饭,一下班回家陪孩子读书勤劳的孩子,家庭教育懂事的孩子不得不让老师心生怜爱。

25个好习惯之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

关心时事:每天读报看新闻

爱护文物:旅游观光不留名

遵纪守法:走路靠右。自觉排队

依法行事:用法律保护自己

举例:

一问孩子时事,什么都不知道,悲哀!!

慢步轻声,上下楼梯靠右二、三年级:人生的第二反抗期,挑战权威。

撒谎、拿别人东西、捣乱、翻白眼。孩子用家长压老师,回家用 老师压家长。该出手时家长一定要出手

25个好习惯之二:明理诚信

礼貌待人:与人见面微笑,问声好

文明赛场:加油鼓励不骂人

实事求是:不“添油加醋“

珍爱生命:关心他人,保护动植物

遵守规则:不玩“赖皮”

25个好习惯之三:团结友善

善于合作:在互惠中求双赢

学会商量:有话好好说

尊重别人:耐心听人说完话,不动别人东西

文明礼貌:微笑待人,公共场合低声

利己利人:

25个好习惯之四:勤俭自强

合理消费:每一分前不乱花破财免灾的观念

惜时如金:每天时间有安排

注重健康:天天锻炼身体,不吃零食

乐观豁达:遇到事情积极选择

讲究清洁:干干净净每一天

25个好习惯之五:敬业奉献

责任为重敢于负责敢承担

毅力顽强

热心公益

追求效益

终身学习

四、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哪些:

可以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减少差错,赢就赢在学习习惯好

1.勤于思考,敢于攻关的习惯

不要给于答案,而是给于方法

2、在规定时间里学习的习惯

孩子回家八部曲:

放好书包换鞋衣

讲究卫生把手洗

一定喝水吃东西

赶紧坐定先复习

再做作业心有底

检查对错需仔细

每天学啥先预习

收拾准备好欢喜

3、戒拖延和磨蹭

表现:规定时间不专注

学习的时候摸摸这

迟迟不到学习状态

学习时有许多毫无意义的停顿

貌似学习,不在学习

名磨——名留——名补——名250

家长检讨:

A自家遗传“慢性子”

B提前入学能力不足或发育迟缓(学习能力不成熟)

C小学一年级时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D孩子睡眠不够(大脑兴奋程度不够)

E家庭环境过于复杂(干扰因素太多)

F总不断的催促和提醒(不如规定时间)家庭分数管理制度

G过细过问与监测(破坏情绪,形成依赖)

*接无关话头(分心)

*随问随答(依赖、磨蹭)

*添加额外(消极怠工)

4、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不能埋怨,斥责

*鼓励提出不懂及原因,启发帮助,切忌急躁。有问题不过夜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5、复习和预习的习惯

预习——听讲——复习——作业——总结系统的学习方法

6、做完作业细心检查的习惯

7、良好的休息习惯

学生的上学学习比大人的工作还累

小学生睡眠不少于10小时

五、怎样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开宗明义

让孩子明白这些习惯对他意味着什么,对他的生活、未来能带来什么,坏的习惯 会带给他什么坏处。

价值引导:

好的行为习惯要给于奖励

不良的行为习惯要矫正和约束

错误的行为习惯要给于惩罚

身边的现象需要您给他评判——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循序渐进

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要分主次难易有计划有步 骤扩展

3.具体指导

读书七步:看、查、划、读、摘、想、记

孩子在家读书,家长不能让孩子盲目的读书,要给于指导。

看:看第几期,看目录,喜欢的可以先读

查:具体到一篇文章,要查字典、词典弄明白意思

划|:对写的好的进行勾画

读:放开声音来读,通过语言的表达感悟文章

摘:准备摘抄本或周记本,读书需要积累

记:背诵记忆积累

*具体的指导方法:

看待问题,对事不对人

孩子的优点缺点都要看到

尽力避免说“总是”和“从不”

喋喋不休指责孩子缺点。超过三次就是折磨

4、反复实践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过程,允许孩子犯错误。

5.通过惩戒:

皱眉谴责、撇嘴谴责、瞪眼谴责、言辞谴责(风和日丽循循善诱法和劈头盖脸暴 风骤雨法)

剥夺心爱:剥夺他的喜欢的玩具、食品、活动。

忽视:置之不理(因为对父母的依恋性,孩子就会感到自己错了)

隔离:墙角隔离、椅子隔离、禁闭隔离(因为孩子需要群聚性,所以更容易意识 到)

取消特权

体罚:责打(打前打后做工作)

家庭教育传承:八荣

热爱祖国:从爱爸妈开始

服务人民:从自理和做家务开始

崇尚科学:从小马过河开始

辛勤劳动:从认真作业开始

团结互助:从关心同伴开始

诚实守信:从说话算话开始

遵纪守法:从走路靠右走开始

怎样培养孩子的餐桌礼仪 篇6

1

和家人一起吃饭时,饭前尽自己所能帮爸爸妈妈做点事,例如摆放碗筷,端菜端饭等。

2

小朋友们,吃饭前一定要记得洗手哟。

3

一切都帮忙准备好了以后,要向其他长辈或是客人说一声:“开饭啦!”

4

入座时,应让长辈或者客人先入席,待其入座以后,自己再坐。尽量不要让椅子或者凳子发出与地面摩擦的声音。

5

餐巾主要是为了防止吃东西时不小心弄脏了衣服,同时也可以用来擦嘴和擦手,要记住餐巾是不能当作毛巾来擦脸或擦鼻涕的哟。

6

吃饭时,如果觉得要打喷嚏了,头应该转向后方,用餐巾捂着。

7

在餐桌上,挖鼻孔啊、挠痒啊、用手抠牙缝啊,这些举动都会影响其他一起用餐的长辈们的食欲,非常不礼貌。

8

不要在餐桌上不加控制地打饱嗝,那样是非常不尊重别人的。

9

在夹菜的时候,小朋友要注意别碰到邻座。

10

如果和家人一起去餐厅,应等菜肴转到自己的面前才动筷。

11

夹菜的时候一次不宜夹得太多,把自己碗、碟里的吃完,再去取菜。

12

怎样培养孩子看图写话的能力 篇7

一、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看图写话, 顾名思义就是要用眼睛看, 看是基础。但是低年级的孩子, 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 还缺乏观察能力, 他们看到一幅图往往无目的、无顺序, 所以教师要教会孩子怎样看图。

1. 看图要有顺序。

孩子看图, 不能只看自己爱看的部分, 遗漏关键。引导孩子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 从上到下, 从下到上;从左到右, 从右到左;由近及远, 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 由局部到整体。让孩子初步感知图画的主要内容。

2. 注重平时观察。

著名文学家鲁迅曾经说过:“如果要创作, 第一步是观察。”我们周围的环境, 无疑也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低年级的孩子好奇、天真、求知欲强, 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孩子多多观察大自然。在学完关于春天的课文之后, 我给孩子布置了一项实践性的作业:在家长的陪同下寻找春天, 并写一篇日记。同时通过校讯通给家长群发了短信:“现在是春暖花开的日子, 希望家长带孩子去户外学会细心观察周围的变化, 看看春天与刚刚过去的冬天有什么不一样, 并写下来。”下面是我班孩子L写的文章:“春天来了!你瞧, 春风轻轻地吹拂着大地, 小草从地里钻出来了, 它们全身嫩绿嫩绿, 远看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春风一吹, 它们就左右摇摆, 好像在给春风点头呢, 有趣极了。”这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 写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

二、注重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这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如果孩子只是就物写物, 就事论事, 那么写出来的写话也是平淡无奇的。所以培养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孩子就显得更重要了。在小学语文课本中, 有许多课文都是回味无穷的, 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例如, 课文《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一文中, 售货员阿姨的女儿决定把自己心爱的小汽车送给小兵, 售货员阿姨天天盼着能再见到小兵, 把小汽车送给他。课文到此戛然而止, 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如果售货员阿姨再见到小兵, 会是怎样的场景呢?我给孩子留了续写的作业。结果续写很成功。下面是我班孩子Z写的文章:“一天过去了, 两天过去了, 一个星期过去了, 售货员阿姨终于看到了小男孩的妈妈带小男孩来买药了。买完药, 售货员阿姨连忙对小男孩说:‘今天我们这里搞活动, 如果消费满了150元就可以赠送一个小汽车了。今天, 你妈妈花了200多元钱呢, 所以, 赠你一辆小汽车。’小男孩双手接过小汽车, 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 这时, 男孩的妈妈来了, 她懂了售货员阿姨的意思, 连忙说:‘谢谢您!谢谢您!’阿姨亲切地说:‘好孩子就是有好回报的!’小男孩拉着妈妈的手兴高采烈地走出了商场的大门。售货员阿姨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 满意地笑了。”习作为故事续个结尾, 既深化了对原文的理解, 又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三、注重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低年级的孩子的表达往往缺乏条理, 说话有时前言不搭后语, 有时重复啰嗦。这就需要老师耐心地引导。在口语交际课上, 我经常会对孩子们说:“谁能和同学说说不一样的想法?”“谁能比刚才那个同学说的更具体些?”以此来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孩子一旦有了说话的兴趣, 就会乐于表达, 久而不厌。可以先让表达能力强的孩子说, 然后大面积的展开, 最后让同桌互相说, 促使每个孩子都能说出流利的语句, 表达图意。

实践证明, 看图写话训练是小学低年级进行作文基础训练必不可少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想象能力,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怎样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篇8

关键词:创新能力;个性;探究欲

创新能力是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也是社会持续向前发展的保障。新的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精神一再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说明了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国家或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最终将会落入被动挨打。孩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孩子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国家和民族就有了希望,自然国家的创新能力也就上去了,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就会增强!那怎样从小系统地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呢?下面是笔者的几点浅见。

一、通过创设有趣情境,激发孩子的探究欲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的孩子年龄小,经验缺乏,学习中以无意注意为主。只有那些有趣的教学内容才能轻易地抓住他们的眼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一个个能激发孩子好奇心和兴趣的有趣情境,引发其探索的兴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通过实际问题来启发孩子探究的兴趣。如,预测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天浪费多少水的情境。具体步骤是这样的:先往一个纸杯里注入20克水。用细铁丝在杯底部扎一个小孔。接着,让水漏进盒内,并开始计时。先用电子秤称出一个纸杯的重量约为2克,再向杯子里加水,直到电子秤上显示出22克时,说明杯子里有20克水。这时,我安排一个学生打开秒表,大声喊:“准备,开始!”一声令下,我按下秒表,一名学生抽掉细铁丝。杯子里的水“嗒嗒嗒”地往下滴,秒表上的数字飞快地变化着。水滴得越来越慢,这时,我告诉学生这是因为水越来越少压力越来越小的缘故。我挤了挤杯子,让水保持同样的压力。水漏完了,我按下了秒表,一看2分钟!漏完20克水竟然只需要2分钟!如果水龙头和纸杯漏水的速度相同,那么1小时就会漏掉600克,8小时就会漏掉4800克,一天就是14400克!这时,我告诉学生:“我们平时喝的矿泉水,每瓶大约是500克,你算算如果这样的话,一天要浪费多少瓶水?”用14400除以500,真是不算不知道,26瓶还要多400克呢!学生都说:“我们一定要节约每一滴水!”

二、尊重孩子的个性,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习惯于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说教,不让他们越雷池一步。长期下来,严重地束缚了孩子的思维,挫伤了孩子的创造性。使不同的孩子趋于一致,没有个性差异,特点消失,棱角磨平,变成了只会言听计从的小绵羊。事实上,素质教育的精神要求我们要为具有不同天赋和不同潜能的孩子创造不同的发展空间,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都能得到激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不同的孩子在智力、性格、兴趣、特长上是有所差别的。我们要针对他们的个性采用不同的策略,为每一个孩子量身打造适合其发展的学习方法,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珍惜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创造热情

好奇心是人们对不了解的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新奇感和兴奋感。好奇心往往表现为对新奇事物的一种注意力,为弄清它们的原因,而提出“为什么”。好奇心愈强,渴求获得知识的心情就愈迫切,同时总是想要用尽一切办法寻求答案。亚里士多德说过:“求知是人的本性。”好奇、好问更是孩子的天性,是他们萌发创新能力的起点。只有对事物好奇,才会去思考和探索,逐步发展为创新或创造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我没有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所以,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启发孩子的好奇心,引起他们对授课内容的兴趣。他们的好奇心被激发了,就会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去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在这一过程当中,他们的创新能力就会被极大地激发出来,迸溅出智慧的火花,奇思妙想会层出不穷,创造出许多让教师都惊叹的创新思维。

四、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怎样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俗话说:“心灵则手巧。”小学生的语言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要多让他们动手。我们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能怕麻烦,必须要引导孩子在实践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逐步提高动手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当前,教育内容不断更新,原有的一些教学器具渐渐变得无法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为了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并获取更直观、更准确的数学信息,教师必须学会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结合教材引领学生自制教具, 例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这部分知识时,遇到这样一道应用题:钢铁厂有一根底面半径是4分米,高6分米的圆柱形钢坯,现在要把它熔铸成一个底面直径为1.2米的圆锥形,这个圆锥的高是多少分米。为了更直观、更深刻地感受到“钢铁在熔铸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变化,体积并没有变化”的原理,我教学生自制简单有效的教具,取出准备好的橡皮泥,捏出一个圆柱体,把它想象成需要熔铸的钢坯。然后再把它捏成一个熔铸后的圆锥钢块。同时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很容易得到这样的结论:橡皮泥由圆柱体变成了圆锥体,而整个过程中并没有去掉它的任何材料。因此,钢铁在熔铸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变化,体积并没有变化。紧接着,我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橡皮泥,再捏一捏,看看圆柱体钢坯还能捏成什么形状,在变化形状的过程中,它的体积是否发生变化。最终,学生自己总结出一个定论:钢铁熔铸过程中,无论形状怎样发生变化,体积都不改变。

五、鼓励孩子标新立异,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独立思考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满足已有的成果,敢于别出心裁,甚至可以异想天开,从反方向去思考遇到的问题。不要被教材和教师的思想所束缚,要敢于质疑,敢于多问为什么。苏联科学家巴甫洛夫曾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 发现问题远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只有能够提出问题,才能够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珍视孩子们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他们的一些想法虽然看起来有些不切实际,但这些新奇独特的想法其实正是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对此,我们不但不能阻止,反而要给予鼓励,多给他们尝试的机会,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就会不断被激发出来,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总之,孩子的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它需要老师长期的培养。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通过创设有趣情境,激发孩子的探究欲;尊重孩子的个性,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珍惜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创造热情;引导孩子动手操作,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鼓励孩子标新立异,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并不断开发新的渠道和方法,坚持不懈,逐步激发孩子的创新思维,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拥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作者简介:赵淑兰,女,出生于1967年,毕业于宁夏大学政治系,现任职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第二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

怎样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篇9

怎样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赵淑兰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第二小学)

摘 要: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通过创设有趣情境,激发孩子的探究欲;尊重孩子的个性,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珍惜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创造热情;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鼓励孩子标新立异,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关键词:创新能力;个性;探究欲

创新能力是社会向前发展的需要,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标志,也是社会持续向前发展的保障。新的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精神一再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说明了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国家或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最终将会落入被动挨打。孩子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从小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孩子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国家和民族就有了希望,自然国家的创新能力也就上去了,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就会增强!那怎样从小系统地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呢?下面是笔者的几点浅见。

一、通过创设有趣情境,激发孩子的探究欲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的孩子年龄小,经验缺乏,学习中以无意注意为主。只有那些有趣的教学内容才能轻易地抓住他们的眼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一个个能激发孩子好奇心和兴趣的有趣情境,引发其探索的兴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通过实际问题来启发孩子探究的兴趣。如,预测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天浪费多少水的情境。具体步骤是这样的:先往一个纸杯里注入20克水。用细铁丝在杯底部扎一个小孔。接着,让水漏进盒内,并开始计时。先用电子秤称出一个纸杯的重量约为2克,再向杯子里加水,直到电子秤上显示出22克时,说明杯子里有20克水。这时,我安排一个学生打开秒表,大声喊:“准备,开始!”一声令下,我按下秒表,一名学生抽掉细铁丝。杯子里的水“嗒嗒嗒”地往下滴,秒表上的数字飞快地变化着。水滴得越来越慢,这时,我告诉学生这是因为水越来越少压力越来越小的缘故。我挤了挤杯子,让水保持同样的压力。水漏完了,我按下了秒表,一看2分钟!漏完20克水竟然只需要2分钟!如果水龙头和纸杯漏水的速度相同,那么1小时就会漏掉600克,8小时就会漏掉4800克,一天就是14400克!这时,我告诉学生:“我们平时喝的矿泉水,每瓶大约是500克,你算算如果这样的话,一天要浪费多少瓶水?”用14400除以500,真是不算不知道,26瓶还要多400克呢!学生都说:“我们一定要节约每一滴水!”

二、尊重孩子的个性,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习惯于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说教,不让他们越雷池一步。长期下来,严重地束缚了孩子的思维,挫伤了孩子的创造性。使不同的孩子趋于一致,没有个性差异,特点消失,棱角磨平,变成了只会言听计从的小绵羊。事实上,素质教育的精神要求我们要为具有不同天赋和不同潜能的孩子创造不同的发展空间,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都能得到激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不同的孩子在智力、性格、兴趣、特长上是有所差别的。我们要针对他们的个性采用不同的策略,为每一个孩子量身打造适合其发展的学习方法,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珍惜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创造热情

好奇心是人们对不了解的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新奇感和兴奋感。好奇心往往表现为对新奇事物的一种注意力,为弄清它们的原因,而提出“为什么”.好奇心愈强,渴求获得知识的心情就愈迫切,同时总是想要用尽一切办法寻求答案。亚里士多德说过:“求知是人的本性。”好奇、好问更是孩子的天性,是他们萌发创新能力的起点。只有对事物好奇,才会去思考和探索,逐步发展为创新或创造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我没有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所以,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特别注意启发孩子的好奇心,引起他们对授课内容的兴趣。他们的好奇心被激发了,就会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去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在这一过程当中,他们的创新能力就会被极大地激发出来,迸溅出智慧的火花,奇思妙想会层出不穷,创造出许多让教师都惊叹的创新思维。

四、通过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怎样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俗话说:“心灵则手巧。”小学生的`语言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要多让他们动手。我们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能怕麻烦,必须要引导孩子在实践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逐步提高动手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当前,教育内容不断更新,原有的一些教学器具渐渐变得无法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为了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并获取更直观、更准确的数学信息,教师必须学会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结合教材引领学生自制教具, 例如,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这部分知识时,遇到这样一道应用题:钢铁厂有一根底面半径是4分米,高6分米的圆柱形钢坯,现在要把它熔铸成一个底面直径为1.2米的圆锥形,这个圆锥的高是多少分米。为了更直观、更深刻地感受到“钢铁在熔铸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变化,体积并没有变化”的原理,我教学生自制简单有效的教具,取出准备好的橡皮泥,捏出一个圆柱体,把它想象成需要熔铸的钢坯。然后再把它捏成一个熔铸后的圆锥钢块。同时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很容易得到这样的结论:橡皮泥由圆柱体变成了圆锥体,而整个过程中并没有去掉它的任何材料。因此,钢铁在熔铸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变化,体积并没有变化。紧接着,我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橡皮泥,再捏一捏,看看圆柱体钢坯还能捏成什么形状,在变化形状的过程中,它的体积是否发生变化。最终,学生自己总结出一个定论:钢铁熔铸过程中,无论形状怎样发生变化,体积都不改变。

五、鼓励孩子标新立异,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独立思考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满足已有的成果,敢于别出心裁,甚至可以异想天开,从反方向去思考遇到的问题。不要被教材和教师的思想所束缚,要敢于质疑,敢于多问为什么。苏联科学家巴甫洛夫曾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 发现问题远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只有能够提出问题,才能够解决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珍视孩子们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他们的一些想法虽然看起来有些不切实际,但这些新奇独特的想法其实正是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萌芽。对此,我们不但不能阻止,反而要给予鼓励,多给他们尝试的机会,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就会不断被激发出来,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总之,孩子的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它需要老师长期的培养。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通过创设有趣情境,激发孩子的探究欲;尊重孩子的个性,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珍惜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创造热情;引导孩子动手操作,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鼓励孩子标新立异,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并不断开发新的渠道和方法,坚持不懈,逐步激发孩子的创新思维,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拥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篇10

责任心,是一个人日后能够立足于社会、获得事业成功与家庭幸福至关重要的人格品质.那么,作为爸爸妈妈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呢?

1、有意识地交给孩子一些任务,锻炼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爸爸妈妈要逐步教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之前提出要求,鼓励孩子认真完成。如果孩子遇到困难,家长可在语言上给予指导,但是一定不要包办代替,让孩子有机会把事情独立做完。

2、鼓励孩子做事情要有始有终。孩子好奇心强,什么都想去摸摸、去试试,但是随意性很强,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或有头无尾。所以交给孩子做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事情,爸爸妈妈也要有检查、督促以及对结果的评价,以便培养孩子持之以恒,认真负责的好习惯。

3、可适当地让孩子了解一些父母的忧虑和难处.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和选择,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孩子感到家庭的美满幸福,要靠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共同参与,进而增强孩子对家庭责任心。

4、鼓励孩子勇敢地承担责任。例如,孩子跟着爸爸妈妈有朋友家做客,不小心损坏了物品。这时应该让孩子知道,是由于自己的过错,才造成了这种后果,应当给予赔偿。之后一定要带孩子一起买东西去朋友家道歉。

一、父母的教养态度和行为对孩子责任心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对孩子采取民主的态度,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允许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有利于孩子形成责任心。

娇惯、过度保护孩子,让孩子从小养尊处优、自私自利、为所欲为,孩子成年后就会缺乏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心。

二、孩子心中有爱,关心他人,善待他人,这是培养孩子对社会的责任心的基础要求孩子主动关心老人、病人和比自己小的孩子。

父母生病的时候,让孩子学会照顾父母。

让孩子知道父母的生日,鼓励孩子给父母送上一份生日礼物。

三、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心。和孩子进行协商,对孩子解释他们应该做某事的理由。

把每件要求孩子做的事情,对孩子交代清楚,保证孩子能完全理解。

耐心指导孩子做家务,以鼓励、表扬、奖励等方式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反馈。

四、让孩子信守诺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父母为孩子做出遵守诺言的榜样。无论作出什么许诺,都要尽可能地实现,如果不能实现的话,一定要向孩子说明。告诫孩子不要轻许诺言,一旦许诺,就必须遵守。积极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公益劳动和集体活动,培养孩子对集体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责任心是孩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责任心培养应遵循这样一个规律:从自己到他人,从家庭到学校,从小事到大事,从具体到抽象。

作为家庭中的一名成员,孩子既应该享受权利,也应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包括建立家庭中的岗位,承担一定数量的家务劳动。父母可通过鼓励、期望、奖惩等方式,督促孩子履行职责,培养责任心。如果一个孩子在家庭层次的责任心难以确立,将来走上社会也难以向社会层次的责任必过渡。

对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应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让孩子在家庭岗位上感受责任的分量,倒一次垃圾、洗一块手帕都应给予表扬鼓励,失责时应给予批评和惩罚。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走出自我中心,强化对他人和周围环境的责任心。

责任心的培养要通过孩子自身的实践体验,家长越俎代疱是无济于事的。有的家长代孩子整理书包,帮助孩子检查作业,这是责任心的“错位”和“越位”。让孩子自己承担失责的后果,孩子才能懂得上学读书不是个人的私事,而是对家庭和社会的一种责任。

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坚毅品格 篇11

住掉眼泪。怎样才能让孩子变得坚强起来呢?

答:儿童坚毅的性格品质不足与多种影响因素有关,其中父母的教养态度对其影响最大。有研究表明,孩子意志坚强与家长的信任相关系数最高,而家长的照管过甚、支配、溺爱则容易使孩子形成无主动性、消极、依赖、胆怯、神经质等性格特征。因此,要培养孩子坚毅的性格品质,首先,家长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真正信任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去完成自己的事,防止包办;其次,要鼓励孩子大胆做事,失败了要分析原因,不要责备,然后帮助孩子调整行动方案,直到成功;再次,要加强延迟满足训练,孩子有什么要求,不要立刻满足,可以适当延迟孩子的某些需要,以提高其内控力和坚韧力;最后,不要使用“冷暴力”,包括“语言、情绪、情感的软暴力”。对于孩子应该做的事,家长要严格督促,不要发现结果不好,就予以过多的责备、数落,对孩子施加过多负面情感的压力。

六年级的孩子在“受委屈、学习压力大、作业遇到难题时,会忍不住掉眼泪”,这是一种“担心家长不满意而内心担忧和恐惧”的外部表现。孩子“掉眼泪”,其实也是孩子面对困难时“想退缩”或“寻求帮助”的信号,因此,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切忌责备、冷落、挖苦,要充分给予孩子信任感、鼓励和支持,让孩子逐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做决策的能力,进而帮助孩子逐渐坚强起来。

责任编辑/苗 培

家长怎样培养孩子与人合作 篇12

我们都知道一根筷子容易折, 而一把筷子折不断;为什么“三个和尚没水吃”而“三个臭皮匠却能赛过诸葛亮”, 这些都离不开群体的作用, 可见, 团结就是力量, 合作能够增强人们的勇气, 可以取长补短, 可以实现个人无法完成的梦想。诺贝尔奖史上有很多人都是合作得奖的, 李政道和杨振宁合作, 获得诺贝尔物理奖。毛泽东和周恩来合作, 有了新中国。东吴和西蜀合作, 火烧连环船。

曾听人说过:假如你有一个苹果, 我也有一个苹果, 而我们相互交换这些苹果, 那么, 你和我仍各只有一个苹果。但是, 假如你有一种思想, 而我也有一种思想, 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 那么, 人均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下面就把怎样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想法介绍给各位家长:

一、给孩子灌输不要自私的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教育孩子心中看到别人。一个孩子如果过于自私, 就等于在自己与社会之间划上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即使他才华再怎么出众, 也很难受到别人的赞赏。没有人会愿意和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来往。俗话说:人之初, 性本善。自私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 它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慢慢形成的。在日常生活中, 父母要把不自私这种思想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子女。让孩子把好吃的东西分给家人, 把喜爱的玩具借给小朋友,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 父母还可以教导子女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捐款活动, 帮助那些生活困难的人, 等等。久而久之, 就会培养出一个慷慨大方受人喜爱和尊重的人。

二、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里, 没有哥哥姐姐陪他们玩, 也没有弟弟妹妹要他们照顾, 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归他们一个人所有。这种环境下很容易滋长他们的独占意识, 不会与人分享。所以要多鼓励他们去参加集体活动, 让他们融入到集体生活当中, 加强与同学或伙伴的交往, 以增加别人对他的信任和好感, 鼓励孩子多参加体育运动。诸如集体拔河比赛、合唱比赛等, 让他们在与人团结合作中分享成功的喜悦。

三、敞开家门, 欢迎小朋友

独生子女在家里没有伙伴, 合作的机会很少。而合作是在与人互动的基础上产生的, 因此家长应加强他们合作的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多给孩子创造时间和空间进行沟通和娱乐。如果把孩子一切行动都限定在自己的目光之内, 家长不愿意结交朋友, 那么孩子就更没有机会与同龄的小朋友玩耍的时间了, 久之孩子会性格孤僻, 难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更谈不上什么合作了。因此给孩子们一个自由的空间, 准许他们把喜爱的朋友带到家中让他们玩的开心。让孩子在游戏中加深友谊, 培养与人交往能力。

四、教会孩子换位思考, 学会理解别人

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曾说:“如果成功有任何秘诀的话, 就是了解对方的观点, 并从他的角度和你的角度来看事。”家长要引导孩子站在对方的立场上, 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 生活就会少一些挑剔和不快, 与人交往时就会多一分和谐。小孩子在学校中难免会出现与人发生摩擦与误会, 这时候家长就要教育孩子不要轻易动怒, 而应该换位思考, 多给对方一些理解。学会理解他人, 可以赢得好人缘, 赢得好心情, 有谁不愿意和善解人意的人合作呢?

五、帮助孩子发现别人的闪光点

罗曼罗兰曾说过:“在我们的身边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每一个人身上都会有这样和那样的缺点, 当然也同样有着这样和那样的优点, 只要我们耐心寻找都会从不同的人身上发现闪光之处。如果家长有意识地问孩子班级中哪些同学学习好, 纪律好, 卫生好, 劳动好, 体育好等等, 孩子就会不由自主的朝这些同学看齐, 顺便再问孩子他们怎么做的, 进一步强化了孩子向好的学生学习之处, 并激励他们交往的信心。

六、与家人一起做事情

众多心理学家早就得出一个这样的理论:当一些人全部致力于一个目标的达成时, 合作关系便会变得更加明显和富有成效。现在有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做家务, 更不愿让孩子去帮助别人做事, 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这样做导致的结果是孩子动手能力低下, 思维得不到开发, 封闭了孩子通往快乐之门。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来, 像购物、丢垃圾袋或者一同做饭, 等等, 让他感到自己是家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某些事情非他不可, 这样既增强他主人翁的意识, 又对自己做事充满信心。并在与家人共事中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合作。

七、父母双方全力合作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习惯 篇13

品德教育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靠家长的自身影响。不妨先说个例子。有一个初中生偷偷地学抽烟,他的父亲当然大发其火。但当他指着孩子批评的时候,他儿子却指着他正叼在手里的香烟说:“你为什么还抽呢?妈妈不是一直不让你抽吗?”这位父亲欲言又止,他冷静地思考起来。后来有一天,他把儿子叫到身边,告诉儿子说:爸爸抽了十多年的烟,现在一时戒不了,但我决心戒,从今天起,我每天比过去少抽一半,一个月后,我不在抽烟了。一个月后,他果然把烟戒掉了。他的儿子很感动,他从父亲的身上感受到一种力量棗一种克服自我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变成了他指导生活学习的一个准则。从这个小故事里,我们不是可以受到启发吗?孩子最善于模仿,初中生尤其喜欢学大人样。父母满口污言秽语,孩子就会跟着学;父母用棍棒迫使孩子就范,孩子也就会用打骂回敬弟妹或同学,硬把他的意见强加于人。因此,父母要孩子做到的,自己应该首先做到。试想一个做父亲的自己成天嗜酒如命,吸烟成癖,却对孩子说:“你年纪还小,不要学爸爸的样,等你长大了,自己挣钱了,那时尽管去喝酒吸烟好了,爸爸绝对不管。”这样去教育孩子,非但无效,反而会适得其反,助长孩子去偷父亲的酒喝,偷父亲的烟抽。

品德教育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都是从“一”开始的。如果孩子的第一次错误行为得到默许,甚至受到赞助,那么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这种不良的行为重复多次,就会形成恶习。在“一”字关前,做父母的不能心软、姑息迁就,要坚持原则。要不怕繁琐,持之以恒,严格要求,克服惰性。在孩子的生活中,一般多是一些细微琐事,但却小中寓大,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因此,不能怕麻烦,不耐心,或者强调工作忙而不予理睬,或今天管明天不管,一曝十寒,给孩子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那就要形成许多坏习惯。而坏习惯一经形成,想要克服掉,则要花出几倍乃至几十倍的力气。现在多操心,将来却可省心,这里的辩证法,是不难理解的。

在家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篇14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让孩子喜欢并爱上读书的唯一办法(有且只有一种)就是兴趣!培养读书的兴趣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家长要以身作则

家长常看书报,为孩子营造一个浓郁的书香环境,以此渲染孩子,让孩子耳濡目染,读书给自己带来的乐趣,要有温馨的亲子阅读时间。先给她读一些有意思(特别是她喜欢听的、电视里看的故事)的书籍,慢慢让她和你一起读,然后再让她自己独立的阅读。

如果家长不喜欢读书,引导孩子爱上读书从何谈起?那结果只能是引导孩子走向误区,不少家长总是无奈的问起:“我的孩子怎么变得这样不好,原来根本不是这样!”家长爱好读书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家长必须遵守!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

家长要注意适时鼓励、表扬和引导,让孩子们感到兴奋和自豪,由此产生阅读更多书的愿望。让她有兴趣往那方面行动,让她不厌恶学习是比较好的。要带她多去书店,感受那里的环境,小孩子很容易受周边影响的,看到书店里小朋友看书的多的话,也会愿意加入。要把书放在孩子触手能及或经常玩耍的书桌上以便于翻阅。千万不要强迫孩子读书,那会适得其反也许孩子对读书越来越有抵触性。

三、贵在持之以恒

好的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养成是天长日久、不断重复的结果。每天坚持半小时的亲子阅读,不仅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孩子在父母的怀抱里很有安全感,这对孩子的性格、心理成长都很有利,让孩子在快乐中获得心智全面发展。

怎样培养自主自强的孩子 篇15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呢?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预习是学生首次独立地接触新课文, 在预习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要经过自己阅读, 可提供如下教会学生预习的做法。

(一) 阅读课题, 揣摩课文内容

每学一篇新课文之前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题, 把自己通过第一次读课题提出的质疑记下来, 再根据所提出的问题, 揣摩课文内容。然后再读课文, 看自己的判断和课文内容是否一致。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这一课时, 让学生根据阅读课题, 提出质疑, 爬山虎是老虎吗?爬山虎有怎样的特异功能能在墙上爬呢?它的脚像什么?这些问题, 引起了学生急于探究文本内容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 查阅资料, 了解时代背景

有些课文所描述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很远, 学生对于文本内容很难引起共鸣。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 了解时代背景及作者, 这对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可以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 初读课文, 掌握生字、新词

学生在前两步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 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及多音字, 然后读准字音, 认清字形, 再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弄懂词义。以便第二天到课堂与同学讨论,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 也有利于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 更便利学生顺利地读懂课文。

(四)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在前面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再读课文, 在预习后能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从而掌握文章的精妙之处。例如:学生在预习《太阳》一课后, 在课堂上检查这预习情况, 发现学生能否理出作者行文的思路:太阳的特点, 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方法是学习的“钥匙”, 运用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 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阅读课文中, 注意交给学生自主学习方法, 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 学会积累, 运用语言

首先要学会理解鉴赏语言, 主要对美句, 好段理解和赏析。其次学会摘录、积累词句。学生预习时, 明确要求学生每篇文章摘抄美句不少于三句;摘抄下来后, 指导学生通过读、背等方式积累。最后运用语言, 提升表达能力。运用语言是语言学习的最高层次。“学为所用”仿写练习就是非常简单, 有效的方法, 这在大多数课文预习中都可尝试进行, 例如在学习叶圣陶的《荷花》一文, 针对作者对荷花的描写, 以及作者的想象, 让学生回去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 写成片段作文。

(二) 学会质疑阅读

小学生经过几年的启蒙教育, 已经走出了思维的沙漠和智慧的荒原。他们不仅仅有了完全属于自己思维的绿洲, 智能的园圃, 而且有一定的质疑问难基本素质和判断是非的能力, 因此, 每一位教师都应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质疑阅读的目的在于通过阅读,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弄清字、词的确切意思, 大致篇章的结构, 人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由教师选择归纳成若干问题, 师生共同解决。

三、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

养成复习的习惯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必不可少的部分, 培养学生及时复习的习惯, 首先要指导他们根据遗忘的规律及时复习, 多次复习,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 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 因此, 及时复习能够阻止在识记后立即就会发生的急速遗忘, 而多次的复习, 才能达到巩固知识保持记忆的目的。如生字的识字, 在每一课学完后及时巩固, 一个单元学完后再复习, 期中期末测试时再进行集中复习, 这样一般能达到很好的识记效果。

上一篇:家庭理财论文下一篇:苏教版语文第十二册课文内容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