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精选14篇)
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篇1
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三墩镇中心小学
吴菊芬
只要读过《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的老师,都会忍不住夸赞雷夫.艾斯奎斯老师是一位伟大的老师,都会好奇他到底有什么魔力,创造了其他人没做到的奇迹。翻到第三章,我们就会发现,原来在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雷夫老师一直在默默地坚持着自己的教学信念和风格,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是他的学生能创造奇迹的法宝之一。要让孩子在长大后成为与众不同的成人——能考虑他人观点、心胸开阔、拥有和他人讨论伟大想法的能力——热爱阅读是一个必要的基础。
尽管中美两国的国情、体制、学生是不同的,但人类的精神追求应该有相通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很强,语文素养的提升有赖于大量的阅读积累。课程标准不仅对阅读教学包括课外阅读很重视,提出了很多指导性意见,还提出了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的量的要求。从课程理念到阶段教学目标,凡是论及阅读教学,几乎都包括了课外阅读,我们不难看出,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效进行课外阅读,这是每一个一线语文老师要研究和实施的问题,创造“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雷夫老师以大人的指导、善用图书馆、挑选文学作品、欣赏文学作品拍成的影视作品,指导学生排练课本剧等方法让学生爱上了阅读,并在阅读中受益,这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阅读、再阅读。”由此可见,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做好课外阅读,做好有效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回顾自己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面也积累的一些好的方法。
一、把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唤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披文而入情,读书重在激情。我们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如我们学习了“田园风光”一单元时,让学生搜集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如《可爱的草塘》、《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等文章。这样有目的加强课内外沟通,拓宽阅读渠道,既能增强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又能提高他们课外阅读的质量。
每月的班级读书交流会也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重要形式,主要做法是:我们可先引导学生用一段课外时间读一本教师或同学推荐的书,然后利用一节语文课一同交流讨论读书的感受,让阅读成为游戏一样的童年生活,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自发性、有渴求欲的自我行为。
二、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提供学生健康阅读的渠道。
小学生在阅读中,面对身边各种各样的书,常常不知如何取舍。他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同时,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有限。
首先,我们根据各个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精心挑选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儿童读物,如《神奇的花园》、《小王子》、《幸福的鸭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以及《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这些经典儿童文学书籍既是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又能促进他们完美地发展,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敞亮孩子的心扉,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其次,可以适当推荐给小学生的一些畅销的名著。比如《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课外读物也是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宝贵契机和资源。对这种课外阅读,教师要引导小学生了解故事中主人翁的性格特点,使其能真正产生发自内心的激动和兴趣。
三、指导正确的阅读方法,保障学生阅读的有效进行。
现在是网络时代,学生大量接触网络,虽然这也是一种阅读,但容易浮光掠影,思维碎片化、浅华,所以在提倡学生多读书的同时,还要提倡学书读整本的书。
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略读。课外阅读学生常用的是略读。培养学生阅读方法,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文章大意;然后精读、品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方法;最后摘抄好词好句、谈感想或体会。
我习惯让学生与同学经常交换读物,还在班级里建立了图书角,让每个同学在学期初都把家里一两本好书带回来,把它放到图书角里,让全班同学可以借阅。这样,不但做到了阅读资源共享,而且学生还可以用心读到更多的书,视野会更开阔。
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树立终身阅读的信念。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小学生乐意阅读、有效阅读、享受阅读。在指导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
1、我国古代有“好古敏求”“读书十行俱下”之说,可见早就提倡速读能力。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2、训练定时阅读和限时阅读的习惯。定时阅读指每天某一时间内阅读,限时阅读指每天限定一定的读书时间。为了保证阅读时间,我们可结合阅读课,让全班同学在一起进行阅读,阅读时老师及时的点拨、引导,提高阅读的效率。
3、训练“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指导阅读上要求学生圈、点、画、找、记。圈出不懂的地方,点出关键词句,画出好词佳句,找出优美的片段进行熟读、背诵,养成“摘记”的习惯。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情节,丰富自己的词汇,培养良好的语感能力,提高阅读的综合效益。
课外阅读是小学生丰富生活经验,提高自身素养的过程,我们要放弃急功近利的思想,端正对课外阅读的认识,正确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卷有益,只要学生愿意读,就一定会有收获,只要我们坚持不放弃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就一定能培养出一批终身阅读的孩子。
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篇2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这样表述:“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但是目前,小学语文的教学实施过程中,个性化阅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具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无阅读自由。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都采取的是大一统的教学理念,老师以统一的教案教参,以一讲到底的教学方式,填鸭式的对学生进行灌输。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完全没有阅读自由,不仅没有选择阅读书籍的自由,更别提自由地发表读书心得体会,学生的阅读自由和乐趣被扼杀殆尽。因此导致,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低、效果差,学生和老师都没有阅读积极性。
(二)无阅读时间。众所周知,中国的小学教育课业负担很重。孩子们每天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完成大量的作业,根本就无暇阅读。 在小学语文学科中,虽然有安排阅读,但是这种阅读也是一种生硬的、任务式的阅读,如好词好句摘抄、经典段落背诵、经典句型仿写等,这些耗费了孩子们大量的时间,导致孩子根本没时间来对阅读内容本身的理解和掌握,生硬的死记硬背让孩子对阅读产生抵触情绪,自然而然也就越来越不愿意开展阅读。
(三)无阅读互动。阅读本身是一种对话与沟通。然而现在以应试教育为目的小学语文教学完全阻止了孩子们与内容的亲密对话。老师通常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来代替孩子对内容的理解和体验,从而导致一种死板的、机械式的填充,而不是一种互动的、个性化的、快乐的对话。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被慢慢抹杀。
二、加强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对策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平台。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个性化阅读教学是每个有责任感的老师必须重视的。因此教师要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倡并引导孩子们自由表达阅读体会。
(一)保证充足的阅读时间
作为教师,要改变喋喋不休的讲解与灌输的教学方式, 要尽一切可能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能真正地读课文,在深入阅读时,要确保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真正深入文章本身,去把握、 分析和赏析课文,读出自己的感觉,读出自己的理解,在阅读中积极思考并获得知识。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良好的阅读氛围包括有适合孩子们读的书,并有能让孩子们充分体验阅读乐趣的引导。教师应该在教同一篇课文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进行朗读和分享。这样,学生可以充分的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阅读兴趣来选择阅读材料,在阅读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个性阅读起引领作用,为学生搭建一个适度的教学平台,让学生在阅读中体悟文本的精妙。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思考,充分彰显自己的个性和智慧。这种良好氛围的形成,不仅能提升学生对学习和对阅读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将 “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从而形成自我的阅读个性,不断提高阅读水平。能动地谋求自身发展。
(三)重视阅读感悟的分享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然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体验,他们希望和别人交流,和别人分享自己的见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通过组织各种类型的交流活动,或是读书会、或是撰写读书心得等,鼓励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交流,使学生的感受和想法能得到很好地表述和交流。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开展交流,学生可以主动选择和老师交流,也可以跟好伙伴交流,也可以回家和家长交流等等,学生在体验与交流中、观点的相互碰撞中,把握自己的理解程度,判断与目标的差距,反思自己并采取各种帮助自己思考和增进理解的策略,最终实现对课文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真心喜欢阅读,热爱阅读,从阅读中获得乐趣。
(四)加强阅读范围的延伸
个性化阅读是建立在大量阅读基础之上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阅读时,要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鼓励学生读有益的书籍和各种报刊杂志,鼓励学生在线阅读, 将学生引向一个更广阔的空间,而不仅仅局限于对课本上文章的精讲精读,学生从课外书籍中获取丰富的精神养料,受到情感的熏陶,补充全面知识,获取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提高语文的素养。
让阅读成为一种能力,让阅读成为生命的必需,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更让孩子今后的生命因找到阅读这一支点而更加精彩!
摘要:当今时代,是要求人们必须终身学习的时代,而阅读又是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可以为孩子的终身学习奠基。因此,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实现个性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问题出发,提出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孩子阅读认知和体验的方法对策。
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篇3
研究周边地区的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不难发现大多数的课堂教学都是从某一角度、对某一技能或某个阅读策略进行的,而缺乏对阅读教学目标的终极性思考。
具体表现在:首先,教学目标指向不明也不准更不全。相当普遍地存在着有意或无意地以中考试卷为目标的教学现象,把阅读教学的课堂窄化为单纯的试题训练,而不是明确地为努力构建人的基本素质,构建人的知识、能力和精神世界为核心而设计教学。
其次,语文味的缺失,语文所特有的思想与文化内涵的缺失。不少的课堂教学缺乏广度,缺乏才情,更缺乏语文味,让人感觉到是走进了生物系、地理系或是旅游系的课堂;缺乏深度,不能引导学生对语言作深层的品味,与作者作心智的对接,仅限于读读文章、背背词句;缺乏效度,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零碎杂乱,而且针对性不强,集中度不够,支离而散漫。
第三,教学方法的单一。以讲和做为主,单一粗糙,不重视阅读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培养。
当然,目前国内阅读教学的研究可谓精彩纷呈。其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有:培养语感,培养阅读能力、习惯、方法,提高阅读速度以及课内教学与课外延伸拓展相结合等等。其形成的教学模式有:“读读、议议、练练、讲讲”四步程序教学模式;“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步教学法;自主——互助式教学模式;提问——讨论教学模式;引导——探究教学模式;质疑——发现教学模式;问题驱动的阅读策略;比较联读——把语文教科书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以及阅读教学思维层次性的训练等等。都从不同层面对阅读教学的目标、过程、方法、手段等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和成果。
特别是建构主义、接受美学、联想驱动、多元智力理论以及当代西方解释学理论等的引入,不仅丰富而且深化了阅读教学的研究。
虽然说是硕果累累,但我总觉得目前在阅读教学方面的研究基本限于阅读技法与与阅读能力的层面,对阅读在学生一生的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对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尤其是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以及学校阅读教学对学生将来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影响等等认识不足,研究不够。同时也觉得阅读教学的目标体系和达成的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阅读教学的目标:培养终身的自主阅读者
据有关专家对我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显示:近五年来,我国国民的阅读率持续走低,目前国民的总体阅读率为51%,其中城镇居民为69.6%,农村居民为45.3%,都比1990年末有所下降。
早在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了“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并宣布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我想这提醒着我们阅读不仅能够促进个人的成长,而且可以提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活力。
终身教育的理论家和实践家法国人郎格让在《终身教育导论》中充分阐述了终身教育的重要性。“人凭借某种固定的知识和技能度过一生,这种观念正在迅速消失”,教育正处在向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转变之中,这种教育的“目标不是获取知识的宝库,而是为了个人的发展”;“达到日益充分的自我实现”。因为如此,教育的现实责任在于:第一,确定能够帮助一个人一生中不断学习的结构和方法;第二,向每个人提供在最高、最真实程度上完成自我发展的目标和工具。
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到底要教给学生些什么?要教会学生什么呢?才能做到“为了个人的发展”?
郎格让同时指出“人的一生中也许有几个比其他阶段更适合于学习的阶段,但没有简单的或现成的答案,实际上人生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学习”。
因此,我认为,我们应把阅读教学放在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的视野中来考查其应有的作用,我们应该通过我们的阅读教学实践,来培养每一个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有纯正的阅读趣味,有良好的阅读方法和策略,有敏锐的语言感悟能力等。
一句话概括:阅读教学的终级目标就是“培养终身的自主阅读者”。阅读,应成为一个人生活的常态;阅读,应成为一个人的生活习惯。一个人不阅读,就会从众,被动地接受信息,思维就会僵化停滞,人生就因没有深度而失去色彩;一个民族不阅读,这个民族的文化就会失去创造性和批判性,萎缩民族自主创新的活力。
我想犹太民族的聪明智慧与恒久的创造力,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整个民族热爱阅读。阅读,已成为这个民族的鲜明特征。
三、“培养终身的自主阅读者”的含义
阅读是一种从书面符号中获取意义的复杂心理过程,即从别人的外部语言向自己的内部语言过渡的过程,它是以感知为基础的完整的思维活动,包括思考、评析、判断、想像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环节。这个心理过程包含了把握语言意义、储蓄语言材料、吸收语言营养、掌握语言规律,并以语言文字为中介而获得人类社会的历史经验和认识成果,逐步发展为个性的心理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的主体是阅读者本身,阅读的过程应当是阅读者主动地从一种文字符号中抽取意义的心理过程。
阅读教学不仅要训练与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语感,还要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自主性、创造性,将技能培养与人格构建结合起来。
所谓“培养”,是“手段”,即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是“教”与“学”的双向作用。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在阅读教学中起着指导、引导与顾问的作用;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阅读,逐渐成为自主的阅读者。
所谓“终身的自主阅读者”,是说阅读对于学生来说不是异已之物,而是一种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内在的自发需要,阅读教学目标主要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而是要让它成为学生的一种一生的习惯——将阅读成为学生生命的组成部分,成为学生的一种生存方式和生活习惯,成为贯穿一生的重要的生命活动形式。
“自主”含有习惯、能力、兴趣、趣味、方法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即有终身阅读的生活与生存习惯,有纯正的阅读趣味(在阅读中寻求故事后的葛藤花卉,寻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观照以及表达这种观照的艺术技巧),有良好的切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技巧和阅读策略,有敏锐的语感,有主动体验作品所表达的美好情思和价值观念并吸纳内化入自己的精神世界的习惯等等。
培养终身的自主阅读者所体现的教学观,我想有以下一些:
(一)阅读,是阅读者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是阅读主体主动地认识世界的实践活动,是阅读者通过文本这个中间介质认识彼时彼地的生活与社会风貌,认识作者的情思与追求等等。同时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阅读者要有自己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独立见解与看法。
(二)阅读,是阅读者不断丰富自己的过程。在阅读活动中阅读者不断构建知识,培养阅读能力,寻求阅读策略,养成阅读习惯,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和精神世界。
(三)阅读,更是阅读者不断提升人格品位的过程。阅读者在和与文本与作者的心智对话中,提高阅读趣味,健全人格,构建自己的价值系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正所谓“腹有读书气自华”,读书是养“气”并不断提高“气”的过程。
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篇4
现在,学校放暑假的时间比较长,一般都有两个月左右。家长应该怎样让孩子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呢?有的家长因为工作忙,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陪孩子,孩子就天天呆在电视机前,或者泡在网吧里打游戏,实际上这对孩子的身心成长都是不好的。有的家长不管孩子同意不同意,给孩子报了大量的辅导班、培训班,让孩子像没有放假时一样天天去“上课”,结果也往往是事倍功半„„我们认为,家长可以利用首先首先首先首先,要想让孩子有兴趣来读书要想让孩子有兴趣来读书要想让孩子有兴趣来读书要想让孩子有兴趣来读书,就要让孩子有求知的欲望就要让孩子有求知的欲望就要让孩子有求知的欲望就要让孩子有求知的欲望。
这就要求家长引导孩子多观察自然、观察社会,从而发现问题,产生疑惑,萌发求知欲望。家长要适当满足孩子对读物的兴趣取向,不要随便否定孩子的愿望。孩子走出校门以后,就不再想看校内学习用的课本或与教材密切相关的辅导书,很想读些“让人轻松”、“有欣赏价值”、“能扩展视野”的书,或者在孩子们中间流行的读物。家长就不应该强迫孩子在课外也要多读“对课内学习有帮助的”诸如《××科习题精选》之类的书。因此,家长为孩子订购图书、报刊时,要尽量采取指导、建议与商量结合的态度。孩子们大都喜欢故事、幽默、笑话、寓言之类的书,家长可订购《故事大王》、《幽默大师》、《少年寓言金库》等。当孩子有了自己感兴趣的读物时,促使孩子养成天天自动读书的习惯才有了基本条件。家长还可以利用周末带孩子去新华书店或附近的书城,让他们自己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现在一般大的书店里都开放空调,外面天气炎热,里面既可以挑书读书、增长知识,又可以“避暑”,去书店也就成了一件一举两得的事。经常带孩子去社区或单位的阅览室、图书室,这对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大有裨益的。
其次,家长要注意提高和保持孩子读书的热情家长要注意提高和保持孩子读书的热情家长要注意提高和保持孩子读书的热情家长要注意提高和保持孩子读书的热情。
据心理学分析,只有不断地利用外界刺激加以强化,兴趣才能保持持久和稳定。当孩子对某种读物产生兴趣时,家长最好采取主动参与的态度,对孩子的读书活动给予关注。如随时找机会让孩子讲讲书中精彩的内容,或讲讲他们的感想,也可以让孩子把他喜欢的读物或读物中的精彩片段推荐给家长读。有时,家长还可以参与孩子讨论读后感。也可以结合孩子在语文课学过的有关内容“借题发挥”。这样做既强化了孩子的读书兴趣,使之坚持读书热情,又有利于家长了解孩子读书的质量。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篇5
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阅读是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人一辈子的财富。最近温家宝总理指出,我们再忙一天总也可以抽出半个小时读三四页书,这样一个月就可以读上百页,一年就可以读几部书。可见,大多数人不缺时间读书,而是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呢?我的体会主要有三点。
首先,要让孩子把阅读当成一件快乐的事。要做到这点,一是要让孩子自己挑选喜爱的书。作为家长,我们不能越俎代庖,帮孩子选书,因为成年人无法真正体会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因此,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对挑选的读物进行把关。只要不是有害的不健康的,都要给予鼓励;二是要记得给予及时表扬。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优点,让孩子一开始就有成功的体验。这样既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又使他体验了学习的快乐。尤其,当孩子给家长讲他阅读到得知识时,一定要及时给予高度表扬。我们常说:“哇,这你都知道,太棒了,我可是从来都没听过哦!”
其次,要和孩子一起阅读,做孩子的读友。一本好书,如果光自己一个人看,没有人一起欣赏,一起交流心得,书再好,也显得无趣。尤其,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孩子最缺的就是一起看书的人。如果做父母的不看书,无法和孩子一起学习,久而久之,孩子阅读兴趣肯定
会下降。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常常和孩子一起阅读,彼此推荐好文章、好故事,交流读后感,在家庭中营造爱阅读的好氛围。比如,四年级以来,孩子订阅的《探索历史》、《东方少年》、《故事作文》等杂志,我们父母都是和孩子一起看的。
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篇6
第二、有响应,你看书可以不跟人说啥,你的娃就不能这样,家庭小型讨论会必不可少;
第三、有资源,你的娃一定要十分清楚图使馆、阅览室、家庭书架、新华书店有多少是我最爱的书!
第四、有节制,你的娃读书时间过长和过多就会“静气”过剩,暮气沉沉,读书不是真正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学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文化,且能驾驭文化,这就少不得实践和体验,否则,永远只是知识的堆砌,而不可能转化和掌握文化。
现代社会越来越容不得对知识消化不良的人了!务请千万注意,书本和课堂知识不是通向文化的唯一通道,没有“知识”的人,可不一定没文化啊!例如:陈寿亭(陈六子)、赵丽蓉。
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探究 篇7
一、晨间来园活动中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
每天清晨, 孩子都面带微笑来到幼儿园。因孩子来园的时间不同, 在这段时间内, 幼儿园可以开展晨间的区域活动。在晨间活动中, 可以请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活动, 在这个区域中就涉及阅读区。在阅读区, 放着不同种类的书刊, 有孩子在教学活动中学习过的故事书, 有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阅读的其他书刊, 还有孩子从家中带来与大家一起分享的书刊。这些书刊通常都是以图为主, 通过图片向孩子讲述故事, 孩子的兴趣也都集中在这些色彩鲜艳、生动有趣的图书上面。所以, 阅读区图书的正确投放, 对激发孩子阅读兴趣有着重要作用。 (1) 图书要色彩鲜明、形象可爱、内容短小有趣。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来说, 对阅读是没有什么概念的, 他们的认知能力也没有大班孩子那么强。在这个时候, 教师应该在阅读区放置一些画面色彩比较鲜艳的图书, 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让他们产生对书的兴趣, 让他们愿意去翻书, 去看看书上那些美丽、有趣的图画, 培养他们初步阅读的兴趣。 (2) 选择贴近生活的故事内容, 最好有重复的情节。在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之后, 他们对阅读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个时候, 教师可以适当放置一些孩子已经学过的故事书。例如“好饿的毛毛虫”, 这个故事情节重复, 同时孩子已经学习过, 因此孩子会很仔细地观察画面内容, 不会像那些没有学过的内容一翻而过。这样, 可以培养孩子观察图片的能力, 对阅读兴趣的培养也会形成一个很好的基础。 (3) 选择具有个性特点, 符合兴趣的图书。要根据孩子个性特点, 选择符合孩子兴趣的图书, 这样孩子才会有兴趣阅读。如果有的孩子不善于观察, 就可以选择那些有“找错”内容的书刊。选择图书时, 教师、父母应该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如果孩子喜欢动物或喜欢兵器, 要尽量满足孩子。感兴趣的书, 孩子才会主动去看、去学。
二、教学活动中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
在教学活动中, 涉及阅读的活动很多。比如, 语言类活动有故事会、儿歌演唱、绕口令比赛、看图讲故事。这些活动, 都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例如, 学习故事“下雨的时候”, 首先展示书本中的图片, 让孩子仔细观察图片, 说说图片中都有什么, 发生了什么事情。帮助孩子熟悉故事内容之后, 利用录音来引起孩子的兴趣, 继续巩固故事内容。最后, 可以让孩子尝试表演, 学习故事中小动物的话。将原先不会动的图片, 变为会动又有趣的情境, 可大大提高孩子的参与兴趣, 同时也会间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除了在语言活动中帮助孩子提高阅读兴趣, 其他领域的教学活动中, 也可以帮助孩子提高阅读兴趣。例如在社会活动中, 孩子可通过看图进行观察、讲述, 提高孩子的认知能力。同时, 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图片也会吸引孩子对书籍产生兴趣。又如, 在数学活动中孩子需要完成一些练习, 这就需要孩子自己去观察、去阅读, 理解其主要内容, 从而顺利完成练习。在这个过程中, 锻炼了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阅读能力。
三、自主性游戏中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
自主性游戏是孩子一日生活中最喜欢的活动, 孩子以一个角色的身份投入到游戏中, 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 自由选择, 自主展开, 自发交流。 (1) 在小舞台游戏中, 激发孩子阅读兴趣。小舞台是孩子很喜欢的一个区角游戏, 孩子在那里唱歌、跳舞, 不断地释放着自己的天性, 为台下的小客人尽情表演着。教师可以利用这一资源, 将孩子学过的故事带到小舞台上面进行表演。教师可以为孩子准备多种不同的头饰、道具, 帮助孩子投入到角色中, 激发孩子的表演兴趣。为了更好地进行表演, 孩子将会积极地投入到阅读中。 (2) 自主性游戏中的语言交流。阅读不单单是书面的, 所有有助于孩子的活动行为, 都可以称之为阅读。当然, 阅读也可以通过语言交流来完成。例如, 在孩子进行自主性游戏的时候, 需要很多的语言交流, 里面也包含了一些礼貌用语, 从而在游戏的过程中发展孩子的语言, 让孩子学会交流。这样, 孩子在之后的故事讲述中, 表达能力和阅读水平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结束语
在幼儿园教学中, 阅读兴趣的培养方法还有很多。比如, 在孩子起身后可以让他们欣赏故事、倾听故事, 在其他的区域活动中也可以融入关于阅读的成分, 如美工区可以让孩子自己发挥想象, 制作故事书。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能够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地方, 让孩子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喜欢上阅读, 这对孩子今后的健康发展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摘要:从晨间来园活动中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教学活动中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自主性游戏中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三个方面, 探讨怎样在孩子的一日生活中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幼儿,阅读,兴趣,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刘彦华, 刘晓丹, 张磊.幼儿早期阅读兴趣的结构与发展特点[J].幼儿教育, 2010 (08) .
[2]康蕃.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现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3.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篇8
关键词:读书;习惯;阅读兴趣
读书,是一种爱好,也是一种习惯,只要从小培养,书就会成为孩子最知心的朋友,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与成长。
那么应当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呢?
一、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
要想孩子爱读书,读书成为乐趣,最根本的方法是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习惯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一个人如果从小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就会受益终身。在孩子学习阅读的初期,可以从给孩子讲故事入手,孩子都是爱听故事的,每个孩子都会乐意听父母讲故事。等到了能独立阅读的年纪,家长可以找借口只读一半,剩下的让孩子自己读。孩子出于好奇就会自己读下去。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读书的习惯。父母一定要对提供给孩子的书进行精心挑选,尽量给孩子提供一些印刷美观漂亮、内容丰富有趣、情节发展符合儿童想象和思维特点的图画书,如动物画册、彩图科幻故事等等。当然做父母的,不能只给孩子买书,还要善于指导孩子读书,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父母要给孩子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在家里,父母要尽可能多地陪着孩子一起读书,不要妄想家长在看电视或者看电脑,孩子会乖乖地自己在看书,所以父母应该做孩子阅读的榜样。苏联的教育家马霍娃说:做父母的无论怎样忙,他必须找时间教养孩子,即使影响了自己的休息或者家务操作。由此可见父母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
二、给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想要让孩子在书本中找到乐趣其实很容易,就看家长如何去培养了。首先是营造读书的氛围,如果你家里连一本书都没有,孩子怎么可能对看书有兴趣呢?多给孩子买书,买适合孩子看的书籍,同时以身作则,让孩子去效仿。即使自己不愿意看书,在孩子面前也要装作很喜欢看书的样子。要想将阅读变成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就要将阅读融入生活的任何时间和任何地方。孩子的书桌上、睡前床上的“枕边书”、沙发边等等,让书无处不在,让孩子顺手就能拿来欣赏,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种习惯。
三、不让阅读成为负担
尊重孩子的心理特点,好奇、好动、缺乏耐心和持久力是孩子普遍的特征。他们喜欢的阅读方式是一会儿翻翻这本,一会儿翻翻那本。对此,家长不必过多地去管他。孩子在阅读的时候不要过多地灌输读书的种种好处,让孩子感觉其有功利性就会感觉到压力,就会减少读书的兴趣。孩子在选择图书时家长不必限制太严,有益的书孩子只要喜欢就可以拿来读,不必非得按照大人的意愿读书。不是只有名著、经典、作文才是对孩子有帮助的书。所谓开卷有益,只要孩子能静下心来读书就是一种进步。罗森韦格有一句名言:“如果您想要孩子完全按照你的计划阅读,那注定不会长久。”所以家长应该把阅读选择的权利交给孩子,尽可能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只有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才能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
四、减少看电视、看电脑的时间
在没电视、没电脑的时代,大多数孩子对读书感兴趣。但是现在家家有电视,又有电脑,为了避免孩子过多地沉湎于电视、网络中,家长可以想些办法。适当控制一些时间,当然不能一味地控制,要想一些办法进行疏导,比如说看多少时间的电脑,读多少时间的书,也可以跟孩子说明道理电脑不能只是用来玩游戏,如果孩子比较听话,每天规定看电视、上网的时间、内容,那就不会影响到孩子读书。如果孩子不够听话可以请孩子的老师协助,共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孩子一般比较听老师的话,家长可以找老师协商,规定孩子每天在家里看多长时间的书,也可以让老师开一个书单给孩子。家长在家督促,及时向老师反馈孩子在家的阅读情况,老师可以在班上进行表扬,这样就会极大地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这需要家长做耐心细致的工作,甚至要做出一些牺牲。只要我们顺应儿童的心理特点,做足自己的功课,孩子一定会爱上读书。
培养孩子好阅读习惯的方法 篇9
在孩子早期的阅读活动中,注意增加阅读的游戏性和趣味性。父母要积极参与,并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孩子能独立阅读以后,父母也不能完全不管,要注意去引导孩子扩大兴趣范围和阅读范围。
先让孩子阅读喜欢的小说等故事性较强的材料,慢慢去阅读名著、历史、科普等书籍,并尝试阅读各种教材,用快速阅读进行预习、自学等活动。孩子的阅读兴趣比阅读能力更重要。
最好父母自己也爱好阅读,生活中经常阅读,给孩子树立榜样,让孩子在一个温馨的阅读环境中成长。当父母期望孩子读某类书籍时,不要强迫,可适当地引导或引诱。例如:父母自己每天阅读科学家的故事,不时将其中有趣情节讲给孩子听,引诱孩子自己去翻开书来看。
培养孩子热爱阅读的七妙招 篇10
不少父母反映自己的孩子宁愿花大量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也不愿意花时间去阅读,而父母又往往把孩子的这种现象归结于缺乏上进心,不听话。其实孩子是否有一个好的阅读习惯与家长是否掌握恰当的方法培养有很大的关系,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呢?
一、经常带孩子去书店或图书馆,让孩子自已挑选喜欢的书,并帮助他建立个人图书馆。
孩子的阅读习惯应该从小培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到他们逛逛图书馆,对激发幼儿的兴趣很有益处,不妨在您有空的时候,一齐去图书馆,精心为孩子借阅两本好书。
二、在固定的时间送书给孩子
孩子的生日礼物、新年礼物、有所进步的时候,不要送一些玩具礼物之类的物品,一本好书既可以让孩子学到知识,又可以培养阅读习惯值得朋友们借鉴一下。
三、将阅读化为戏剧表演
这点比较适合于幼儿园的教学当中,一些童话和故事可通过故事表演游戏的形式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可以分为整体表演型,即完整连贯的表演,角色可以一对一,教师帮助幼儿分析形象再表演;还可以是分段表演型即群体角色,教师先讲故事,幼儿一起讨论角色,全体一起表演,道具应该
准备的简单一些。
最后一种是角色活动型,这时故事中的人物、动作可以让幼儿自由发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这三种方法在戏剧表演时可以自由结合也可以分别使用,无论怎样运用,相信幼儿的阅读兴趣一定会大大提高。
四、把喜欢的材料编成一本书
如果您的孩子喜欢童话或诗歌,那么你在阅读报纸或杂志的时候应该留心一下,遇到精彩的材料可以将它剪切下来,粘贴在笔记本上,每天傍晚,将笔记本打开,品尝里面的丰富果实,孩子最喜欢自己动手获得的知识。
五、扩大阅读内容
孩子如果在有了一定阅读的基础上,应当扩大他的阅读内容和阅读范围,可以看一些报纸和名著,让孩子了解国家大事,丰富课余知识,提前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
教师可以在班级中成立一个读书会,让阅读能力比较强的幼儿提任会长,定期到会长组织一些读书活动,既可以增强幼儿的能力也可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六、特殊节日多读相关的书籍
儿童节、教师节、国庆节……这些节日来临的时候,细心的爸妈该为孩子准备好书了,这些节日的来历、名称、时间、意义都是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借此机会,让他们多读读、多想想,一定可以增加知识。
七、与书生活
可以这样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篇11
父母做好表率
许多父母都羡慕别人家有爱看书的孩子,都在埋怨自己的孩子怎么就不喜欢看书呢?其实,兴趣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你今天给他买了一堆书放那儿孩子就能喜欢上看书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要做好表率,不管你是否喜欢阅读,为了孩子,都要养成看书读报的习惯。家庭氛围很关键,如果孩子在房间写作业,试想你们在客厅看着电视哈哈大笑,孩子的心理能平衡吗?换位思考,我们要做到以身作则,在孩子看书的时候,我们最好也拿本书看。
不要遏制孩子的兴趣
如果孩子对一本游戏书很感兴趣,有些家长会说,那有什么用啊,还不如看本xx书呢!其实,家长,您错了,孩子的视野应该是宽广的,不应只锁定在课本知识的范围。不要随意地给书本下定义,没有什么好与不好,都是相对的,孩子感兴趣就应该是好事。前几日,我家孩子在楼下跟大孩子玩,学会了一种叫“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牌,回家让家人带着买了一大盒子游戏牌,每天下楼玩得不亦乐乎。几天后,他又要“三国杀”的游戏牌,因为这事,我跟他发了脾气,不是心疼钱,是感觉刚买了一套,玩了没几天,再说都是差不多的东西,只不过改改名字而已。孩子很不服气地对待我的指责,他说他喜欢。故事按说到这里就该告一段落,但是后来的事情让我的观点有了改变。“三国杀”里面的游戏牌都是三国里面的人物,因此,孩子开始看《三国演义》《三十六计》,研究里面的人物特征和关系,我想如果不是玩这个游戏,也许孩子这段时间不会想起去重温三国,研究历史。我也适时地抓住这个机遇,自己也恶补历史,以便和孩子更好地交流。所以,什么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好坏。只要孩子喜欢读的书,尽量满足。当然,家长还是要适当地把关,把握好度。
广泛阅读是关键
听到有的家长说,她的孩子只要带字的东西都看。这虽然是让人感觉很好笑的话,但是说明这个孩子阅读的广泛性,也说明这位家长是位成功的家长,让孩子爱上了阅读。孩子现在还小,不是专门研究学术的时候,阅读的目的是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没必要每天都让孩子去背唐诗,看名著,大搞题海战术。不要限制孩子的阅读,在完成作业的情况下,给孩子比较宽松的环境,让孩子看他喜欢看的书。以前我不建议孩子看《冒险小虎队》,感觉单从名字看就是一套打斗类的书籍,不喜欢让男孩子接触暴力的书籍。后来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其实这是一套探险类的小说集,不是漫画类的书,而且作者从小就喜欢探险,所以那么年轻就写出了《冒险小虎队》套系的书。我家孩子到现在为止都看了这套书三个不同版本的四十本书,他特别喜欢。所以,我觉得孩子看书的权利不应当受到限制,放开我们的双手,让孩子在兴趣的引导下,尽量多的去接触各类图书。
读书要循序渐进
从孩子呀呀学语到上幼儿园、小学、中学,我坚持给孩子定书、买书,《幼儿画报》、《儿童文学》、《小学生月报》、《小学生作文》、《中学生》等等,并随着他视野的开阔,阅读的广泛,《中国通史》、《纯真年华》、《中国国家地理》也走进了我们的家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选对了感兴趣的图书,孩子就把读书当成了乐趣、享受,伴随着他成长的每一天。
孩子现在已经是初中的学生了,我就慢慢先引导他读一些简单的儿童书籍,再去读一些陶冶情操的书,以及能给人动力、让人积极向上的书,比如《泰戈尔散文诗选》、《名人传》等,我希望孩子通过读书,以后能在困境中学会励志与自强,失意时看到未来和希望,平淡中体会宁静和幸福,成功后懂得感恩与珍藏!
与子女共读效果好
在孩子读书的过程中,我不仅仅只给他买书,还陪他一起读书,和他一起讨论和交流。
《十万个为什么》里的秘密:为什么冬天晚上看到的星星比夏天少、北半球有哪些看不到的属相星座、力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乘坐飞机时为什么大家一般不说“祝你顺风”……还有《地心游记》里阿克赛尔和李登布洛克教授的神奇旅行,《海底两万里》的诺第留斯号潜艇和尼摩船长,《安徒生童话》里历经千辛万苦、重重磨难但心中有着梦想的丑小鸭,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都是我和孩子探讨的话题。有时候,连《淘气包马小跳》里那个走路背挺得笔直的夏林果也是谈论的对象。
我发现,通过亲子阅读,不仅拉近了家长和孩子的距离,使我们在一起谈心时无话不说;也让孩子在平时的讲话和理解能力上,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孩子更懂事了,知道尊敬长辈、谦让弟弟妹妹等等。
读书要学以致用
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了许多道理,懂得了世间的真、善、美。读书丰富了孩子的心灵。
读书不仅能丰富孩子的知识,还能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提高各种能力。我们家长重点为孩子创造适合阅读的良好环境,使孩子能安心投入学习,养成认真摘抄好词好句的习惯,时间一长就能感受文学作品的真谛。学习所得的词句能充实孩子看图说话的文章,使文章优美,自然就激发了孩子好学的兴趣。
当孩子读了书中部分内容后,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出故事中的人物将可能会如何发展。这是一种想象阅读法,它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孩子天生就充满着各式的幻想,书本就是满足这些欲望最好的媒介。这样的阅读不仅能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而且还能培养孩子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其阅读能力。
我们不仅感受到孩子成长的快乐,更感受到读书给孩子带来的丰厚知识财富。孩子在一天天的长大,知识在一天天的积累,这正是每个做父母的所期待的。书中自有花香,在每一本书当中,都一定会有什么东西悄然飘进孩子的内心,能够在孩子善感的心灵中激起波澜,使其有所思,有所悟。
“读书之味,愈久愈深”,在书香陪伴孩子和我们走过的十三个春秋中,我们一起共同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一起海阔天空地探索世界、探讨未来。读书,已经在孩子的心中悄悄开花,引领孩子和我们共同健康成长。
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 篇12
一、快乐为先, 引导诵读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有关阅读的“目标与内容”中指出 :“喜欢阅读, 感受阅读的乐趣。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 展开想象, 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感受语言的优美。”针对低年级学生特有的年龄特征、个性和有限的知识水平, 主要以快乐诵读为主。
我们可以每天精心为孩子准备带有拼音的贴近孩子语言的小短文、小故事、儿歌、儿童诗等, 利用晨读或上课前的五分钟, 用幻灯把准备好的材料呈现。老师先根据情境可以用较为夸张的语调带读, 让孩子大声地模仿诵读, 一定别忘了多多表扬那些很积极认真在读的孩子。别小瞧这些孩子, 虽然没要求孩子背, 但孩子记忆力惊人, 几乎百分之五十的孩子马上会背。这些小小的短文、故事、儿歌, 孩子会很喜欢, 有时下课或放学都能听到孩子边玩边在念, 有时还配上了动作, 有时能听到他们在模仿短文故事中的话语, 很天真、可爱。其实孩子在不知不觉中, 已经把一个个冰冷陌生的文字内化成了自己能感知的情感了。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 识字量快速地增加, 词汇也在增加, 情感和想象能力都丰富了, 语感增强, 口头的表述也很完整和流畅。
二、喜欢就好, 收集好句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有关阅读的“目标与内容”中指出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慢慢引导孩子积累好的句子。从收集最简单的比喻句开始, 到孩子自己觉得有意思喜欢的句子。坚持每天的五分钟的交流, 让学生念一念自己收集到的好句子。大约可以有五六个孩子交流。老师一定要对这些句子进行简单点评或是赞美。如孩子念了:小兔抬头看看天, 天蓝得可爱;看看地, 地绿得可爱;看看花儿, 花儿红得可爱。我会及时地接话:“是啊! 天空蓝盈盈的, 草绿油油的, 花儿红艳艳的, 真是美得可爱。”孩子听了美滋滋的。这小小的感言是为以后孩子写自己感悟的一种引领。以收集好句为任务, 孩子很好地完成了对句子结构的感知和记忆, 让孩子自己去阅读——无痕地被阅读。
进一步要求在收集到的好句下, 写下自己的感言, 有话则多写, 少则一句也行。然后每星期孩子交换收集本, 分享劳动的成果, 还进行推荐收集得好的同学在全班传阅, 从中挑选好句和真实的感言念给大家听, 再送送小礼物, 孩子的热情很高, 都很受鼓舞。
三、亲子阅读, 陪伴成长
吉姆·崔利斯《朗读手册》上有这样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 一箱箱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 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亲子阅读”是以阅读为纽带, 通过父母讲故事吸引孩子, 到与孩子一起认读简单读物, 到与孩子共同读一本书……的过程引领。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 一同成长, 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互动的机会, 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 为孩子的心带去更多的关爱和慰藉: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言教不如身教, 要让孩子有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父母必须做出榜样, 让自己爱上阅读, 且尽可能做到多和孩子一起看同一本书, 在读中与孩子交流, 拥有共同的话题, 让孩子说说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然后与孩子分析、讨论。经常这样做, 孩子的阅读兴趣就变得更加浓郁, 同时阅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孩子在陪伴下坚持, 既丰富阅读的积累, 也培养的阅读习惯。这样营造和谐的亲子关系, 又让孩子享受到读书的乐趣。
四、选择好书, 享受乐趣
好书陪伴孩子健康成长。朱永新说:“经过大浪淘沙留下的经典图书, 都是最好的书。但是, 最好的书不一定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每一本好书都有它相对特定的、最适合的阅读对象。所以, 对于不同年龄、不同喜好的儿童, 选择阅读时机和阅读文本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参考朱永新为小学生推荐的100本书和自己的亲自阅读实践, 找出一些适合低年级孩子阅读的书目。
如, 一年级选择《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一粒种子的旅行》《逃家小兔》等带拼音的读物。故事情节简单, 且都有精美的大幅绘图, 即使有些字不懂, 美丽的绘图给孩子更大的想象空间, 很吸引孩子。可以引导孩子反复的去翻读, 并把其中喜欢的地方讲给家人听, 每讲一遍就是一次感情内化和口头表述的提升。
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做这些不难, 难的是那份坚持。我觉得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让孩子的阅读成为一种渴望, 成为生活化, 是一件漫长而快乐的事情。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收集信息, 认识世界, 发展思维, 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让阅读成为一种渴望, 应该从低年级抓起。教学中要遵循孩子的心智特点, 贴近孩子的生活, 快乐阅读。
关键词:低年级,阅读,快乐,诵读,亲子阅读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新教育对话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02) .
如何培养孩子阅读的心得体会 篇13
周洁老师以“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为力点,讲述了孩子阅读习惯养成对于孩子成长的必要性。孩子通过亲子阅读,在增强亲子间的关系是同时,能够拓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增强记忆力。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需要家长的坚持不懈,选择适合孩子年龄段,而且感兴趣的书籍,在家中营造一个读书环境,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孩子阅读习惯养成可以孩子在7个月的时候,当孩子能坐起来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进行。让孩子通过书籍,了解丰富多彩世界。也为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
好多阅读习惯需要父母的陪伴。习惯的养成是通过不间断的重复一个动作来形成的。孩子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就需要通过的加持不懈的.引导。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共同阅读。通过阅读,可以加强亲子关系,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思维能力,同时会提高孩子的记忆能力。对孩子今后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有积极作用。
时代在进步,科技也在进步。越来越多的“低头族”忘记的传统书籍的重要性,放弃了孩子阅读的天性,使更多的孩子不爱阅读,不想阅读,甚至说不能阅读。想改变孩子的阅读习惯,就要正确的认识阅读,选择孩子喜欢的书籍,提高孩子的乐趣。在选择书籍时,要结合孩子的年龄、兴趣,选择孩子喜欢的,愿意读的书籍,例如“大奖书”、“大师书”,朗朗上口,富有韵律的书籍。同时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正确的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培养孩子好的阅读习惯的方法 篇14
先看看下面几个情况你都中招了吗?
每天在家大多时候手里拿着手机刷朋友圈、看电视,玩游戏。
陪孩子出去玩,在车上或走路的时候也会时不时拿着手机点来点去。
经常在工作、家务或很累的时候,把手机或平板给孩子当玩具玩。
孩子是你的一面镜子,他一直在经过模仿、复刻你的行为和习惯,你怎样去做事,他就会怎样。
所以,如果孩子不爱看书,家长首先要检讨自己。自己从来不读书,孩子怎么可能会喜欢呢?试想,家长每天晚上吃完饭看着电视,玩着手机,从来不看书,却要求孩子看书,这可能吗?
建议爸妈们除了别总在孩子面前使用电子产品之外,还应该拿起书本去阅读、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榜样。另外,这样的亲子时光是不是更加温馨,会成为孩子一生的美好回忆。
二、带孩子进书店
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那么“常在书店逛,哪有不沾书香”。带孩子进书店,让孩子徜佯在书的海洋中,通过书店的环境感受读书 的气氛。在书店里看书的孩子也很多,或坐或趴,都在翻看着自己喜爱的书籍。书店就像一个“气场”,孩子去的次数多了,也就产生了“效应”。
书店里各种各样的图书齐全,有许多书一定是孩子们喜欢读的。在这里,不用教他们,他们自己就会翻开来读,这对吸引孩子对书产生兴趣非常有帮助。 孩子在书店也许能发现自己喜欢的书,这些书可能不在父母的选择之列。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购买喜欢的书,体验到购书带给他们的乐趣,从而对书产生兴趣。
最初去书店,可跟着孩子,观察孩子在看哪些书,必要的时候给予一些引导。以后,家长和孩子—进书店就“分道扬镳”各看各的书去了。
对于孩子选择的书籍,给他充分的自由度。在孩子还没真正喜欢上阅读的时候,首要的任务应是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保护他们刚刚萌发的阅读兴趣,而不是用应该读什么、不应该读什么、什么书读了要没收,这样的“禁令”来扼杀他们的阅读兴趣。
凡是书店里的书,只要孩子乐意看,就让他尽情地看,基本上不干涉。至于买书,则可给孩子立一条规矩:漫画书可以在书店看,但不买。理由是漫画书字少,一本书有时不到半小时就看完了,买了划不来。其余的书,只要孩子喜欢就买。
三、坚持每天给孩子读书讲故事
阅读的种子是在家庭里播下的。《朗读手册》引用了一首诗:“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与一柜柜的黄金。但是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读书给我听的妈妈。”
阅读是让孩子有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从家庭开始的。
童年的秘密我们远远没有发现,童书的价值我们远远没有认识。童书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都悄悄地藏在一个个人物、动物的命运里,借此构建起孩子的价值观。最初的阅读是亲子共读,是父母读给孩子听,因为孩子不认字,阅读更多的是从图画入手。
儿童最初是通过图画认识这个世界的。童书不仅有价值熏陶的作用,还有治愈的作用,孩子要解决什么问题,都有相应的图书,看了之后比说一万句教训的话都有用。
最重要的是,儿童时期一旦养成了阅读的习惯,今后会主动找书读书。
阅读是有胃口的,一开始让孩子吃肯德基、麦当劳,慢慢的,其他东西就不爱吃了,他只对肯德基、麦当劳感兴趣,他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其他好东西。读书也是这样,读了一些糟糕的书,对其他的好书就没有鉴赏力了。
四、和孩子聊书
在与孩子一起读完书后,许多大人喜欢向孩子提问,或要求孩子复述故事。这样做主要是想考查孩子是否理解、记住了故事。这的确是一种方法,但未必是最好的方法。不少孩子对这样的考查感到不耐烦,而他们的反应又令大人不满意。有的孩子甚至因此渐渐对共读活动感到厌烦。
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人们共同经历过一件事情后,这件事情就有许多可以交流的话题,也更加容易在交流中相互认同。亲子共读中大人与孩子的关 系就类似这种关系。我们的真正目的是帮助孩子理解,并从中获得决乐。所以重要的不是让孩子“答对”,而是通过交流使双方获得认同,大人对虚构故事与现实生 活的理解也由此自然而然地传导给孩子。“聊书”主要还是帮助孩子去发现可能被忽略的东西,好玩的东西。大人如果通过要求孩子“再读”的方式,可能起不到好的效果,但大人通过自己读, 与孩子开心地聊一聊,孩子可能就会去重读。在与孩子聊书的过程中,大人与孩子的关系是平等的。大人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阅读经验,自然在理解的深度上是孩子 所不能及的。但是孩子天真率直,没有那么多思维定式,而且特别善于发现细节。在对故事的理解上,大人并不总比孩子高明。因此在聊书时,大人需要蹲下来,不 要高高在上。让书中的营养滋润着孩子幼小的心灵,伴随着孩子成长。
五、阅读不能急功近利,要静等花开
阅读是一辈子的修行,可能在短期内看不到明显或直接的效果,很多时候它都是一项隐性技能。所以,家长千万要抛弃通过短时间阅读迅速达到某种效果的想法,千万不要觉得孩子近期多读几本书就能马上写好作文了。
事实上,孩子大量阅读的效果可能会在初、高中才能明显体现出来。日积月累的阅读培养了孩子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这项基本能力的提高将大大促进孩子的学习和写作 。
孩子读书越多,知识和知识之间能够产生的连接就越多,也许某一天能出现爆炸式的绽放。
所以,让孩子坚持阅读,总有一天会开出最美的那朵花。
六、为孩子做读书记录
不少家长喜欢为孩子做成长记录,这是非常好的习惯,孩子的成长大事,日常活动,童言稚语,都可以记录下来。大人时常翻看和回味,感到乐趣无穷。如果我们也能将孩子的读书成长经历记录下来,不但会非常有趣,而且会对引导孩子阅读很有帮助。
最简单的记录是记下每个阶段孩子读过的书。仅仅列出时间段和书名,就已经很有价值了。不过,一起参与,而且以有趣直观的形式来记录。
更为细致的记录还可以包含阅读的方法和孩子的阅读反应,如对某些书的好恶,读某些书时提到的有趣问题,对某些书的评语,读完后的感想等等。大人 可以时常翻出这些记录,来分析孩子的阅读发展情况,孩子也可以用来重温当时阅读的快乐情景,从而进一步重复阅读或进行延伸阅读。
【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推荐阅读: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09-04
培养良好习惯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07-20
高中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10-02
培养孩子阅读的乐趣08-19
谈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11-04
《终身成长》读后感:究竟该不该表扬孩子05-16
用战略的眼光培养孩子阅读作文06-20
终身体育的意义06-15
终身的人文教育11-19
终身学习的名言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