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出阳光的孩子

2024-06-04

如何培养出阳光的孩子(通用13篇)

如何培养出阳光的孩子 篇1

怎样培养出心理阳光的孩子

第一,训练孩子独处的能力。

心理学家说,安全感不是依赖感,如果一个孩子需要热情而稳定的感情联系,他也需要学会独处,比如让他自己呆在安全的房间里。孩子获得安全感,不一定需要父母时刻在场,即便他看不见您,他心里也会知道您在那里。

专家说,对于孩子的各种需要,大人需要去“回应”,而不要事事“满足”。

第二,满足孩子要有度。

要人为地制定一些界限,不能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能够心情愉悦的另一个前提,是孩子能承受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望。”

儿童精神病科医生托马斯博士告诉我们,“只有当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即能获得某种东西并不取决于他的欲望,而是取决于他的能力,他才能得到内心的充实快乐。”孩子越早明白这个道理,他的痛苦就越少。一定不要总在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愿望。正确的做法是,拖延一些。比如,孩子饿了,可以让他等上几分钟。

不要屈从于孩子的所有要求。拒绝孩子一些要求会更有助于他获得精神的平静。在家庭中接受这种“不如意的现实”的训练,会使孩子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来面对将来生活中的挫折。

第三,孩子发火的时候冷处理。

孩子发火,第一个办法是转移注意力,就想办法让他去自己的房间发火。没有了观众,他自己慢慢地就会安静下来。

适当的惩罚,并贯彻到底。

说“不”的策略:不要干巴巴地说不,要给孩子解释为什么不行。即便孩子听不懂,他也能懂得你对他的耐心和尊重;家长之间要意见一致,不能一个说行,一个说不;禁止一件事情的同时可以给他做另外一件事的自由。

第四,正视他的缺陷

如果孩子和别的孩子不同,比如孩子太胖了,耳朵形状有问题,或者性格与行为很偏激,家长一定不要否认这些事实,而是积极和他讨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者接受现实。在这方面,去找专家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小孩子一般会把专家(比如医生)的话当回事。

第五,批评,对事不对人。

批评孩子要就事论事。比如,孩子弄坏了妈妈的首饰,这样说是对的:“你看,如果你去玩你没权利玩的东西,就会发生这样糟糕事。”这样说是错的:“你太坏了,你怎么能弄坏我的首饰呢?你成心不让妈妈戴了!”

第一句明确告诉了孩子,他的错误在于他“动了不该动的东西”,并没否定孩子的人品。第二句话则为孩子定了性,使他很沮丧,打击了他作好孩子的自信心。

第六,放手让他做。

让孩子早早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将来他会更积极主动地做事。不要过分替孩子做事情,替孩子说话,替孩子做决定,越俎代庖之前,可以想想,这件事,也许孩子可以自己做了。不要说的话:“你不行,这事你做不了!”让孩子“尝新”。有时候大人禁止孩子做一些事情,仅仅因为“他没做过”。如果事情不是危险的,就放手让孩子尝试。

第七,让孩子敞开心扉。

与人沟通是能力,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更是一种能力,14岁的男孩子,需要父亲正确的引导,积极的及时的说出自己心里的话,会避免做出一些阴暗的事情,不及时控制、避免,他会更可怕的延续下去。

快乐是一种能力,让他能看到生活中好的,积极的一面。对不好的东西呢,你也能积极地去面对。多说积极的话:“我们在一起真高兴,不是吗?”

“我们真是太幸运了!”“不要难过,下次我们会做得更好。”

在孩子8岁前,如果没有一个阳光快乐正确的母亲,那么这个孩子会在12岁将她母亲的影子浮现在自己身上。所以,此时,一定不能认为孩子只是孩子,是善变的,更不要认为长大了会好的,其实阴暗已经严重的出现在这个家庭里,如若没有制止与引导,长大只会更加严重与恐怖。

第八,强调所得到的东西,懂得爱。

亲情友情,感官享受,强化这些“获得”,让他在享受的时候知道自己是在享受。强化他的认识:我拥有很多,我现有的东西很珍贵。必须让他知道这些亲人们对他的好,不是应该的,不是必须的,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欠谁的,给他的爱,是大人们的负责任,他必须懂得感恩。他们以后也会是为人父母。这个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他必须明白父母给他的不是必须,不是习惯,是爱。

第九,必须懂得尊重他人。

不管父母是什么身份,不管周围的人是什么身份,必须要孩子懂得尊重他人,没有身份区别。也许是爸爸的朋友,也许是妈妈的同事,也许是爸爸的司机,也许是学校门口的看守员等等,这些和他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对他的给予,他必须心存感激。

寻找,积累,强化那些美好的积极的事物,是给孩子生活的最甜蜜礼物----每天都有收获,有爱,明天会更好,要努力!

如何培养出阳光的孩子 篇2

1 初识杨志宏

新学期的第一天, 我认识了个子比较高、相貌不错杨志宏。在与其父母交谈中得知, 他是转学插班的。临别时, 父母将他叫到教室门外, 只听门外传来父母千叮咛、万叮嘱的声音:“上课不许做小动作!”“上课要听讲!”“老师布置的作业要认真完成!”“不要和同学闹不团结!”……听惯了家长类似的教导, 我也没往心里去。

在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时候, 刚进行了大约十分钟, 我就发现了这样一个学生, 他与其他学生的步调很不一致, 而且十分突出。别的学生坐在座位上很规矩, 而他整个身子都趴在桌子上。于是, 我让他坐好, 可是他却置之不理, 反而下位子给他旁边的同学一巴掌。我把他叫到我身边, 对其进行教育。这才知道, 他可不是一个单纯淘气的学生。只见他站在那里, 一点老实气都没有, 动动这里, 挠挠那里, 还不时的眨眼, 嘴里不停的念叨, 这就是他——杨志宏。

通过家访, 我单独约见了杨志宏的妈妈。我诚恳说:“我也是一位母亲。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相信我, 告诉我实情, 孩子到底是因为什么变成了这样?”家长含泪告诉我:孩子得了病, 是多动症, 如果一开始就清楚的话, 家长给予关爱、疏导, 再辅以药物治疗就好了。可由于开始不了解原因, 只觉得他是过分淘气对其打骂过度而加剧了病情。因担心别人知道孩子的情况而另眼相待, 所以未敢告诉老师。她还告诉我, 现在孩子每天都吃着控制情绪的药物, 吃上以后心情平静许多, 但也木然许多。孩子知道自己有病, 现在更是“仗病耍赖”, 让老师、家长束手无策。听了杨志宏母亲的一席话, 让我陷入沉思:多不幸的孩子呀!虽然自己心里也感觉没底, 但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在杨志宏身上付出更多的爱心与耐心。

2 给予信任

早上, 我一到学校, 提出要看看孩子们的假期作业, 杨志宏马上从书包里拿出一摞作业, 并告诉我, 这是老师布置的, 这是爸爸妈妈布置的家庭作业, 听他流利的介绍, 看他书写工整认真的作业, 心里不觉一喜, 看来这个学生, 自身素质不错。上课时我布置了作业, 要求学生字写端正, 我和学生一起比较、评选, 认为杨志宏的作业是最优秀的。当我把“语文组长”这个任务给他时, 我看到了他眼中的惊喜和从没有过的郑重, 当我手把手教他怎么收本子, 怎么整理本子时, 我发现他原来也能这么专注的当我给他信任的眼光, 让他上台领读生字时, 我发现, 原来他也会读, 可是在上课时, 我发现他总是手脚不停, 心不在焉的啊!

特别的孩子需要特别的爱, 我知道自己不能改变太多, 很多事情也不是我能控制。“语文组长”是我和杨志宏共同编织的梦, 只希望能在孩子艰难的成长过程中驻一抹温情, 添几许暖意。

3 满怀期待

当余老师拉着杨志宏进办公室时, 我正在改作业。余老师满脸通红, 生气地说:“这孩子太自由了, 没有一分钟坐得住, 上课爱插嘴, 颜料也没带, 我批评他, 他还顶嘴。”其实, 我怎么会不清楚呢, 我上语文课, 他也是一样的啊!可是, 每次我的生气和指责, 只换来他的一会儿安静, 过一会儿, 他又我行我素了。“他有病, 自己也控制不住的。”我对余老师解释道。在学校走廊上又碰上陈老师, 她对我说:“张老师, 你怎么能让那个“多动症”的学生来做语文组长啊, 他自己都管不住, 怎么能带头啊!”

杨志宏的习惯确如任课教师所讲——非常不好。坐时腰弯得厉害, 我过去轻轻将其抚直;写字时他若无其事, 我对其耳语:抓紧写, 我马上要听写;听讲时注意力极易分散, 我用眼神对其示意……总之, 我尽量避免跟他发生正面冲突, 又努力让他感受到老师对其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关注和爱护。一次语文课上, 我听写了15个生词, 杨志宏只对了4个, 另外还有两名同学各错了3、4个词语。我对他们一一做了书写指导杨志宏趴在桌上, 听得很认真, 眼睛一直看着我, 露出笑意。

有一天, 我找他谈话, 我问他, 老师想让你坐在最后面, 你愿意吗?为什么啊?他反问我。我想让你看看大家在上课时是怎么做的, 你学习他们, 和大家一样遵守纪律, 你这个“语文组长”才能当下去呀!他看着我, 笑了笑说, 哦, 是这样啊……

4 施与压力

一天中午, 杨志宏对我说, 他不想坐在最后一个了。我问:为什么?“坐在最后一个, 老师的话听不清楚, 黑板上的字很难看到, 妈妈说这样会退步的。”他站起来说。“那好, 你和小丁同桌吧, 你的组长工作也真需要有人帮帮忙呢!”我看着他说。

小丁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 品学兼优。近朱者赤, 希望杨志宏能耳闻目染, 向她学习。

这几天, 杨志宏的作业求快不求好, 马马虎虎完成。收作业时, 他跑来告诉我:“小丁在收作业本了, 到底是谁做组长了啊?”“她在帮你呀, 如果你能专心些, 抓紧时间做, 就用不着她帮忙收了。”杨志宏看看我, 又看看小丁, 马上写字了。

我知道杨志宏很重视自己的“语文组长”之职, 希望它能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明灯, 照出别人的长处, 折射自己的短处, 正视并学着改变自己。

5 记录对比

在课堂上, 我越来越发现他是个聪明的孩子, 反应快, 想象力丰富, 且知识面广。我想, 这可能和他平时的“多动”有关。但是, 就因为“多动”, 他仍常常徘徊于办公室和教室之间, 有时跟他讲道理, 他什么都懂, 答应得也很好, 行动时又忘了。

那天的思品课后, 杨志宏的同桌来告诉我, 杨志宏把他的语文书用胶水粘起来, 分不开了。站在我面前的杨志宏, 两手不停地在胸前绞来绞去, 把头低下来, 一副呆呆的表情。我怒力地克制着自己的情绪。

“来吧, 把事情说清楚, 张老师给你准备了笔记本, 以后啊, 我们把你的表现记录下来。”“你要记录什么, 老师?”他着急地问我。“既要记你的优点, 也要记你的缺点, 优点你自己记, 缺点我来记, 我们每天来看一看, 评一评, 看看你每天能进步多少?”

接下来的日子, 杨志宏开始每天在笔记本上记自己的优点了, 语文课结束时, 他记下:我今天认真读课文了, 没有做小动作;中午, 他记下了:今天, 我帮助同学打扫卫生……我也根据学生的举报和任课老师的意见记录:排队时, 杨志宏老是动别人, 影响大家;上课时, 杨志宏在吃水果冻。

放学后, 我让杨志宏大声地读他的优点, 然后把我的记录本放在他面前。他没有解释, 我也没有教育。我只是让他轻声地读, 读懂了就接下去说以后该怎么做?

怎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成功的孩子 篇3

人品教育,家庭教育的头等大事

现在的社会把成功限定在一个特别狭小的范围之内,对很多家长来说,考高分、成绩好就是唯一标准。在我看来,这是错误的标准。孩子的成长有很多标准,比如说人品是否高洁、个性是否健康是一个标准,做事是否有创造力、有没有吃苦精神也是一个标准。

我自己也陷入到这样的痛苦之中,许多人见到我后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俞老师,你进入中国富豪榜了!”没有人会说:“俞老师,你的人品不错。” 假如说有一天我一分钱都没有了,还有人认为我是一个成功者吗?但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成功者,不是因为我有新东方,而是我有一个做人的基本准则,首先,我是一个善良的人,心中没有邪恶念头。其次,我非常愿意去帮助别人。

我们教孩子教的是人品和道德,是否把孩子的人品和道德教育好,是孩子一辈子成功与否的关键。只要他是被尊重的人物,他这一辈子就会活得特别顺利。好多家长无形中都在教孩子小家子气,教孩子占便宜,教孩子怎样想办法超过别人,把别人踩在脚下。你给孩子什么东西,孩子未来就是什么样的人。

心情教育,培养孩子对生命的爱

我女儿天生就比较内向,儿子就很外向,这些都是天生的不同。除此之外,孩子的智商也不同。在一个班里,有的孩子永远是第一名或者第二名,有的孩子不管怎么努力都在中间,甚至后面。在这样的情况下,家长们应该怎么办?

我们家长必须有一个本领,在任何情况下,既能督促孩子进步,又能保护孩子的自尊不受伤害。无论孩子考第一名还是最后一名,都要让孩子觉得活在世界上很美好。培养孩子对于生命的热爱,是家长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里的男主角是美国最有钱的人士之一,但他曾经也是穷光蛋,没上过大学,靠推销东西为生。这个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在影片的最后,主人公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讲述自己的故事。他启发我们,真正的幸福不是别人送来的,而是自己努力争取来的。

我在给孩子买东西前,会分析他要的东西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就坚决不买,如果合理也不轻而易举给他买,必须让孩子完成一项任务才给他买。这样的教育方式让孩子懂得了付出才能得到的道理。

鼓励教育,给予适当鼓励,激发无限潜力

假如你的孩子是全班最后一名,你会怎么对待你的孩子呢?大部分家长的反应都是打一顿或者骂一顿。孩子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但是没有办法,他就考了0分。你还不断地伤害他,到最后他可能就不学了。

我建议家长朋友们站在长远的角度去想一想,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到底有多少差距。难道没上大学孩子一辈子就没出息了吗?绝对不是。我是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的副会长,协会有1000多个企业家,北大清华毕业的还不到20个,剩下的全是普通高校毕业的,甚至还有的是农民、大专生、中专生等。

在鼓励的同时,父母也要给孩子立规矩。立了规矩以后,父母一定不能随便更改,更改就会出现问题。

最后我要谈家长会犯的另外一种毛病,叫“才能综合征”。父母特别想让孩子变成小天才,其实这是父母的虚荣心在作怪。凡是自己不会的东西想让孩子会,希望孩子在某个领域中获得成就。所以很多家长就强迫孩子从小学这个学那个,没有任何意义。孩子最重要的是让他慢慢地成长。

我女儿很喜欢弹钢琴,从5岁就开始弹,弹着弹着就变味了,一级一级地考上去,每次都坐一个小时不能动,结果把我女儿弹钢琴的兴趣全部扼杀掉了。我和女儿说:“学习钢琴原则上不是为了让你考级,而是为了帮你寻找抒发心情的渠道。未来你一定会进入社交圈,如果你能在朋友唱歌的时候进行钢琴伴奏,这样你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如果你不想学,能不能保持你现在的水平?”我女儿其实是很喜欢钢琴的,学习累了,就弹半小时钢琴。这以后她学习钢琴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

最后我想告诉家长,你把所有的一切,你的生命、财富、地位全部交给孩子,你的孩子不一定会幸福。你只有教会孩子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人,教会孩子追求自己的目标,学会享受达到目标以后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你的孩子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

(冯国伟摘自搜狐网)

如何培养出阳光的孩子 篇4

作家屠格涅夫说: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那么首先要学会吃苦。

能吃苦的人,一切的不幸都可以忍受,天下没有跳不出的困境。

有远见的父母,即使再爱孩子,也舍得他承受这4种苦。

1、独立的苦

还记得去年朋友圈的刷屏故事“番茄炒蛋”吗?

一个初到美国的留学生,想要做番茄炒蛋招待自己的同学。

然而他既不知道怎么打鸡蛋,也不会切番茄,更不知道炒菜是先放鸡蛋还是番茄。

于是他发语音向国内的妈妈求助,妈妈赶忙发了语音指导,但是男生还是不明白。

没有办法,妈妈只好自己亲身示范一次,录成视频发给了儿子。

在母亲详细的指导下,男生终于完成了那道最普通最基本的中国传统美食,并且得到了同学们的称赞。

直到视频最后,男生才意识到妈妈是凌晨4点钟起床给他示范了如何做番茄炒蛋。

很多人被视频感动,称赞道:“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但更多人看到的是男生的不独立,都是可以结婚生子的年龄了,遇到这么点小事,首先想到的竟然“找妈妈”,妥妥的妈宝。

现在上小学的小朋友都知道,有啥不懂可以问百度,在国外可以问google,怎么就非得弄到大半夜让妈妈起床亲自示范了。

有人心疼视频中的妈妈,不可否认她的一片爱子之心,但是也不得不承认造成如今局面的也是他们。

孩子在身边的时候,没有教会孩子独立,等到孩子走远了,就不得不吃“不独立”的苦。

清华大学社科院院长彭凯平说:

真正的教养不是在温室里栽培植物,而是帮孩子建立完整的人格,同时教会他们独自面对世界。

但父母往往爱子心切,常常说:“你只管学习就好了,其他的不用担心。”

于是事事替孩子做,事事替孩子着想,这并不能说错,但父母能养孩子一辈子吗?

如果不能,不如放手,教会孩子独立,让他有能力、有勇气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这样即使有天失去了父母这样强有力的后盾,孩子也可以沿着原本的生活轨道,继续前行。

2、读书的苦

端午回程遇到一个老乡,聊了几句,知道他刚刚结束高考。

问他,感觉考得怎么样?他说,比去年好太多了。

去年也是这个时候,他结束了高考,但分数只够去个职业技术学院,父母说让他去复读,他不肯。

反而跟着一帮同学去打工,本来心里也没多大期望,只想着能在9月份开学前,挣个学费。

但没想到会那么少,他们每天辛苦做工,一个月才能挣1000元,虽然包食宿,但住宿环境很糟糕,总是有一股若有若无的尿味。

没几天,一起来的同学有好几个就灰溜溜地跑回去了,他当时想着争一口气,觉得自己还能坚持。

一个月后,要发工资了,工厂却跟他们说,要压一个月再发,他瞬间崩溃了。

适时父母再次说起让他复读,他就回去了,可复读并不容易,但再苦也没有当时打工苦。

他说:“读书是苦,但是是有尊严的苦,打工的时候,常常觉得我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干活的机器。”

这一年,他每天早5点半就起床,晚上12点半睡,整整坚持了365天,做完的试卷有一米高。

年少轻狂,总觉得读书是这个世界上最苦的事情,慢慢走过那个年龄段才意识到,读书是世上最好走的路。

前几天看北大、清华的招生宣传片,内心触动很深。

如果时光能倒流,我也好想告诉当年那个觉得读书苦的自己:再努力一把,考个更好的学校,这真的不一样。

孩子无知,但父母是过来人。

在孩子想偷懒的时候,逼他一把,在他想放弃的时候,鼓励他一下,总有一天,他会感谢今天为读书吃的苦。

3、成长的苦

综艺节目《锋味》中,周杰伦曾向谢霆锋大吐苦水,小时候妈妈是拿着藤条督促自己练琴的。

起初,周杰伦跟母亲说自己喜欢画画,于是母亲给他报了美术班,但他坚持了一段时间就放弃了。

改学钢琴后,为了让儿子坚持下去,每次练琴时,母亲就拿着藤条站在后面。

要是他弹烦了,或偷偷看窗外玩耍的小伙伴,母亲手里的藤条就会狠狠地打下来。

此外妈妈还给他请了一位非常专业和严厉的钢琴老师,只要弹错,钢琴老师也会拿藤条打他的手。

周杰伦说,当时觉得非常痛苦,甚至想放弃。

现在想来,却是非常感谢妈妈:当初的严厉成就了今天的自己。甚至专门写了一首歌《听妈妈的话》来感谢妈妈。

无独有偶,《向往的生活》里刘宪华也坦言:“非常非常感谢父母。”

小时候被父母逼着学小提琴,他也很抵触,但父母不允许他放弃。

一直到他十一、二岁之前,他一直不喜欢拉小提琴,后来他参加了第一个比赛,从那以后,就开始喜欢了。

本质上,每个人都是相似的,对于困难或者需要吃苦的事情,都会本能的抗拒和逃避,小孩子也不例外。

但当他们走过那段痛苦的时光,收获新的机遇之后,往往会感谢当时那个充满勇气出发的自己和严厉的父母。

《银魂》里说:“在成功的路上,没有任何捷径和技巧,而唯一能够到达终点的秘诀就是——永不放弃,笔直向前!”

为成长吃的苦,终会蜕变成蝶。

4、生活的苦

导演姜文曾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带两个6岁和4岁的儿子,到新疆阿克苏接受军事化的锻炼。

阿克苏地区昼夜温差极大,清早6点半,天气特别冷,姜文就叫孩子们起床,拖他们去跑步,跑不完不准回家。

儿子们不喜欢喝羊奶,他也不惯着他们,除此之外,每天的饮食也按着当地的风俗习惯来。

慢慢的,孩子们从刚开始的不习惯到逐渐适应,姜文说孩子从“豆芽菜”长成“红豆杉”了。

等到妻子周韵前来探望的时候,孩子们不仅皮肤粗糙了,脸上还多了两坨高原红。

但显而易见的是,他们的自理能力提高了,会自己收拾房间,还能帮着打扫卫生。

姜文说,如今的小孩,最缺乏的食物不是营养品,而是苦头。

傅佩荣说,吃苦不是为了胜过别人,而是为了迎向生命的真实面貌,因为在苦难中,生命没有任何遮蔽,可以展示其深度、广度与高度。

吃过苦的孩子,懂得生活的不容易,明白一餐一饭皆来之不易。

他们对于生活的印象,不再局限于课本的“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而是切切实实的基于当下的经历。

吃过苦的孩子,更珍惜当下的生活。

他们懂得感恩,更能体谅父母的不容易,也更加坚韧,遇到困难时,他们也要比同龄人更加坚强。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句话对于孩子同样适用。

教他们生活之苦,带他们体悟生活的酸甜苦辣,这样他们自然明白一切的来之不易。

杨绛先生说:

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

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世上没有白吃的苦,今天吃的苦,都铺成了明天更好走的路。

如何培养出阳光的孩子 篇5

做幼儿情商教育的我一直关注《爸爸去哪儿》节目。在《爸爸去哪儿》中,每一对亲子都有让人欣赏之处。而小公主夏天,更是收获了许多观众的喜欢。而我认为夏天非常幸运,有一对懂得做情商教养的父母。我特别欣赏夏克立和夏天的亲子互动方式,夏爸爸的许多做法,很值得其他父母参考。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乐成功,却不一定知道该做些什么,才能确保孩子未来真的快乐成功。而心理学上研究发现,情商影响孩子的一生。情商高,不但自己容易快乐,对学习、人际关系,以及未来工作成就都有着关键影响力。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最重要的角色是孩子的“情商教练”,帮助孩子培养情商能力,例如自信、同理心、愤怒管理能力、自制力、冲突管理能力等。

第一,善于和孩子沟通

夏克立自己说,他花许多时间陪夏天,和孩子说话。懂得和孩子沟通,是他们亲子关系里面最营养的元素之一。很多父母觉得,陪伴孩子就是要和孩子一起玩玩具,或者一起看电视,没有这些媒介,就失去亲子互动的桥梁而手足无措。夏克立的做法说明了另一种状态:只要我跟孩子在一起就行。我觉得这才是最成功的亲子教育——不需要任何工具,两个人就能愉快相处。这代表这段亲子关系的本质很好。

第二,关注并接纳孩子的情绪。

发现孩子有负面情绪时,很多爸妈常有的做法,就是对孩子大喊:“你有什么好生气的?你有什么好难过的?……你不准哭、不准闹了……再闹我就收拾你……”而夏克立却有截然不同的做法,他很关注孩子的心情,会温柔地对夏天说:“我知道你不开心……”他关注孩子的情绪,并懂得接纳,这么做会让孩子感受到爱,也是情商教育的基础。许多父母都忽略了,其实孩子的情绪是沟通的方式之一,被忽视是最糟的情商教育,孩子以后就不易觉察并在意自己及他人的情绪。

第三,温和而坚定地教孩子规矩。

在有一期节目里面,夏天因为没有说到做到,被老爸处罚了。夏克立温和地说出惩罚原因,然后要夏天接受惩罚到一边站着。要一个人在镜头前当众被处罚,假如平时的情商教养不佳,孩子没有自信,就会很容易因此觉得自己好糟糕,难受哭闹。然而,我们看到夏天小公主不哭不闹,欣然接受。在罚站时,诺一来问原因,夏天很平静地说:“我在罚站呢。”夏天的反应说明了,夏爸爸平时不但爱孩子,也很重视教孩子,有规则有立场,如果孩子没做对,也会给予惩罚(但不打不骂,而是用暂停冷静法,要孩子冷静思考)。

第四,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夏爸爸很重视孩子的同理心教育,节目中有一幕让我印象深刻。按照规则,夏天、轩轩和大俊这三个孩子里面,必须有一个孩子跟他老爸接受惩罚,留在沙滩上住很破的帐篷。最后,轩轩在老爸邹市明的鼓励下,有些委屈地说:“我住吧。”于是夏天拿到了奖励,很开心地跑回来对爸爸大喊:“好棒啊!”此时,夏克立的反应让我觉得特别佩服,他对女儿说:“我们不要太高兴,轩轩没有拿到奖励而正难过呢。”

这个爸爸从小就在教孩子怎么样去关注、留意别人的情绪,培养同理心。孩子在自己高兴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他告诉夏天:轩轩刚刚挺身而出,就等于帮了我们一个大忙,我们因此才能住很棒的房子,吃好吃的东西。

我的观察心得是,现如今有许多父母都忽视了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所以孩子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人不受欢迎,长大后成了心理学家口中的“巨婴”——外表像大人,但内心仍是个婴儿。所以,夏天爸爸在这部分的教育方法,非常值得父母们学习参考。

街机三国如何培养出一代PK高手 篇6

街机三国如何培养出一代PK高手

曾经,许多玩家都致力于在街头霸王里打赢世界各地搏斗高手。现在,以三国故事为背景的热血格斗大片游戏吧街机三国更是挑起了玩家深埋许久的搏斗神经!从过去的游戏手柄到现在的键盘操作,街机三国带领大家领略另一番别样的格斗体验。

要想成为其中的格斗高手,还真的需要好好做功课哦!

首先,4大职业如何选择便是一开始的难题。

龙骑,近战,适合竞技,刷图能力勉勉强强。普通攻击范围远,技能攻击范围一般,刷图比战姬强,跟远程没法比。

军师,远程,适合副本和各种BOSS,滚雪球一招打遍天下,普通攻击范围近,技能攻击范围远,刷图清怪没弓快,但是打BOSS能力无人能比,雪球真的很黄很暴力。

弓将,远程,适合副本,清小怪无人能比,普通攻击范围大,技能攻击范最大,竞技和副本都不错属于能力均衡职业,大招流星箭雨清小怪最过瘾。

战姬,近战,适合竞技,刷图完全打酱油的,普通攻击范围最小,技能攻击范围近,但是有远程技能,手短的职业,但是连招比较方便,刷图实在是让人蛋疼。

建议大家可以选择军师或弓将,龙骑也可以,战姬过副本比较费劲,慎重选择。

游戏中装备品质分为五种,绿色、蓝色、紫色、金色、暗金色。初始赠送一套绿色装备,只需不停的强化啊强化,就会变成暗金色。强化费用后期比较高,建议强化至金色就可以了。战魂费用高,但不得不说,战魂提升的属性非常诱人。游戏初期,强攻(物理攻击)、善谋(技能攻击)、天命(生命)、善守(减少伤害)这4个战魂是你的不二选择,初期不推荐暴击。另外,战魂每提升一级属性翻一倍,基本上同等级的高阶战魂都比低一阶的战魂属性多一倍。符石刻印需要70级或者VIP4开启,唯一来源就是魔王副本通关宝箱。符石刻印需要的是时间,毕竟每天的魔王副本有次数,慢慢来不用急。

当然,想要成为街机三国的格斗高手,武将、军团、珍宝以及金币都是需要想尽办法去提升的。革命尚未成功,大家仍需努力哦!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7

一、以正确的姿势进行书写的习惯

在孩子刚刚学写字时, 家长就要协助老师认真地手把手地教, 并随时提醒他:“握笔的姿势对吗”、“头摆正了吗”、“身体坐直了吗”、“眼和练习本的距离够一尺了吗”。刚开始练习写字时, 不要让孩子每次写很多字, 也不要求快, 应强调正确, 让孩子沉住气, 静下心来写, 宁可写得慢些、少些, 一定要写好。

二、养成定时专心学习的习惯

孩子上学以后, 父母要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 不做令孩子分心的事儿。在做作业的过程中, 让孩子不看电视、不吃东西、不玩耍、不拖拉, 做到字迹工整、卷面干净。在行动上约束他, 规定不完成作业就不能玩。不管孩子提出什么理由, 当天的作业必须当天完成。让孩子把学习当做生活中的必要程序来完成, 每到学习时间, 就会主动坐下来做功课, 很自然地养成定时、专心的好习惯。

三、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并及时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我们要指导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时间。几点起床, 几点做作业, 几点看电视, 几点睡觉, 一定要有规律, 并且一定要安排出孩子预习和复习的时间。每天学习新课前, 先把要学的内容预习一下, 不明白的地方上课要重点听;学了新课后, 也要及时地进行复习, 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巩固, 加深理解。一个单元学完之后, 可以教孩子系统地进行复习, 使知识系统化, 把先后学得的知识连贯起来, 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阅读课外书的习惯

凡是读书多的孩子, 视野必然开阔, 精神必然充实, 志向必然高远, 追求必然执着。读书对于人的成长是最重要的, 家长要经常陪孩子到书店挑选并购买图书;抽时间和孩子同读一本书, 共同交流读书心得, 同作读书笔记;并且督促自己的孩子每天保证一个小时的读书看报时间;自己也要经常性地读书, 作好表率。父母要最大限度地帮助孩子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 这将是孩子一辈子的财富。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最重要的是系统地、不间断地严格要求, 决不允许任何一次例外。见到了孩子不良的学习习惯, 父母决不能等闲视之, 要及时纠正;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良好学习习惯的苗头, 也不能视而不见, 要及时给予表扬, 鼓励孩子坚持下去, 形成良好的习惯。

如何让孩子玩“出竞争力” 篇8

所谓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上的。生活上的学习,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更为重要,可以为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是只有接受,而是要有体会和体验,尤其学龄前的孩子,语言和理解能力都还不够成熟,因此更需要用玩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习,这是最佳,也最有效的方式。

已出版著作有亲子畅销书《旅行,是最好的教养》《旅行,带孩子看不一样的世界》等,在亲子旅行类家教图书中受到海峡两岸及世界各地华人父母们的好评和喜爱。

亲身体验,玩中学习

我记得儿子小K刚到德国的时候,德文不好(确切地说,應该是不会,只会几句简单的而已),因此在进了德国当地幼儿园两个月之后,我觉得应该让孩子加强德文。

我帮小K找了一位德文老师,每周上课两天,每次30分钟。

而我也是因为带小K去上了这个课,才知道德国人对孩子学习的逻辑和要求和我想象的大不相同。小K的德文家教安雅老师,对加强德文(对德国人而言,也适用于学习任何东西)的“必要做法”如下:

第一、每次上课的时间不能太长,大约30分钟,因为时间太长的话孩子吸收不了。

第二、幼儿园下课之后,安雅老师负责“召集”她的邻居和朋友的孩子一起玩,每周一到两次。据安雅说,孩子跟孩子的学习,会比她一直上课有效得多,尤其是学习语言!所以一定要多“制造”一些让孩子一起玩的时间。

第三、一有机会就带去“户外教学”。

有一次,上课前,安雅老师就告诉我,她要带小K到她家附近的小农家去上课,会花多一点的时间,我要晚一点再来接小K(通常上课时,我都不会跟着,因为如果我跟着,小K就会产生依赖心理,学习得也不专心)。安雅老师就带着小K和她的女儿(与小K同龄),一起去农场“上课”了。

“妈妈,我当场看到鸡下蛋耶!”小K回来之后,得意地说,“鸡蛋刚生出来竟然是软软的!”

接着更是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下礼拜安雅太太说要带我们去马场!”

我发现,孩子在这当中不只学到了语言——农场里所见的东西,全部用德文学会了,也吸收了许多知识,亲身体验了看鸡生蛋、采收农作物的经验和乐趣,而且不会忘。更重要的是,他学了这么多东西,还觉得自己是去玩!

此外,安雅教学的“教材”,是和孩子一起动手做、动手画,印象深刻,孩子也觉得开心。而这些记忆和所学到的,随着时间的过去,到了现在小K念中学了,都还印象深刻。偶尔聊天时还会提起。

安雅也认为,孩子先不用急着写字,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就会想学习,而自发性想学习的时候,学习的效果才会更好。小K因为在欧洲长大,学认字,先学的是英文。小K在苏格兰时,第一个学会认的单词是“animal”(动物),因为出现的几率太频繁了,他无意间就将整个词都记下来了,甚至当时他连26个字母都还没认全,分开念也许不见得每个字母都会,但是奇妙地,所有字母合起来,他就知道是这个词。所以在学习德文时,他也是这样自然而然配合着生活环境,一点一滴学习起来的。孩子学中文时也可以如此。

沈老师育儿经

所以说,“动机”和“有趣”是学习最大的推手,刻意地不逼或刻意地逼都不是好事。幼儿园的孩子可以教认字,但是不需要很快逼着他们写字。可以用说文字故事的方式,启发孩子学习的动机。让孩子多元地玩耍,大人在一旁指导,鼓励孩子玩的时候发问,才是培养幼儿学习的好方法。

这些,也许在孩子眼中都是一种“玩乐”,有时候没有刻意规定的作业,孩子学得反而更多。

在电玩游戏中也能学习吗?

此外,现在电子产品发达,很多家长为了方便,喜欢塞个iPad给孩子,这样孩子就可以瞬间安静,走入那个声光所构建出来的世界中。凡事一体皆有两面,其实玩电玩是这个时代的趋势,无可避免,是这个时代孩子们之间的沟通语言之一,也无须全面禁止,而在千百种电玩中,如何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到东西,怎么控制玩的量与时间?

小K在苏格兰幼儿园的时候,他们的教室里有一台旧计算机,在自由时间里,大家可以到计算机上去玩游戏。这是一个“史努比”狗儿的电动学习玩具,从里面去学到英文单词的拼写,每个孩子都趋之若鹜地抢着玩。老师规定每个人只能玩5分钟,大家一起来计时监督。幼儿园的孩子,其实是没有什么时间感的,5分钟究竟多长,他们很难具体地知道,因此老师就教他们看时钟计时,每5分钟换人。学到了秩序感、学到了时间的观念和控制,还从电动玩具中学会了很多单词累积。

所以每天大家都“玩”得很开心。

前几天小K生病,他居然可以看懂药单上英文的一些药名。我很惊讶地问他:“你知道这些药名?”

小K回答:“具体上用量要多少,我不清楚,我又不是医生,但是那些药我知道大概是治疗什么的。”

“你为什么知道?”

“玩僵尸游戏的时候,受伤了得吃药呀(电玩世界里),这些基本的药都会在上面让你选,所以我就知道了呀!你没玩过吗?”

唉呀,妈妈我跟你是不同世代的人,怎么会去玩什么僵尸游戏呀!

这也让我惊讶地发现,原来玩电玩不只可以打打杀杀过关斩将,还可以有这种收获,挺神奇的!

与同龄孩子一起玩耍

另外,和同龄孩子一起玩耍互动与相处,也是学习的好方式。

小K上幼儿园的时候,只要天气许可,我们都会带他到外面的小公园去玩耍。在小公园中,其实就是个社会的小小缩影,我通常在孩子没有危险的情况下,不干涉他与其他孩子的互动,即使是吵架,我都希望他可以尝试自己先去解决问题。在幼儿园中也是。

家长和老师引导孩子去思考对错,从玩当中去吸取经验。在游戏场里和同伴同学的互动中,学到的东西——礼让与共享,学习自己该怎么去解决问题,这是最珍贵的。

在21世纪,沟通是一个重要的能力,将来不管孩子是否书念得好,这种与其他人互动的能力,都是必要也是对孩子有所帮助的。

沈老师育儿经

如何培养孩子的细心 篇9

一、不能只有监督,更需要给孩子提供有效帮助。

当孩子写作业时,我们也在一旁看书写字。提高孩子解题的能力,家长要经常耐心地给孩子讲解习题,启发孩子思考,增强他的信心。加强监督和指导相结合,孩子解题的能力肯定会提高,耐心也一定会加强。

二、尽量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孩子学习时非常容易受干扰,看电视节目或说话时的声音都能干扰了孩子的注意力。为了使孩子能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当孩子学习时,尽量不看电视节目,平时说话也注意不影响孩子学习。为了培养孩子学习的专一精神和耐心,在孩子学习之前,我们事先提醒孩子把他的学习用品都准备好,以免在学校上课或在家里复习时因为找东西而分散注意力。

三、帮助孩子找到其兴趣点,将被动变为主动。

只要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孩子并不是对任何事情都缺乏耐心,你可能会看到他摆弄玩具时,常常是坐在那里半天不挪地方,一点也没有厌烦感。为了帮助孩子对任何事情都能耐心对待,你可以给他讲“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还给他买了一套游戏拼图,希望借此培养孩子的耐心,使他安静地坐下来。色彩斑斓、有故事画面的游戏拼图引起了孩子的兴趣,孩子迫不及待地根据拼图资料提供的故事情节一个个地拼起来。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整套拼图终于被孩子拼完了,孩子从中也体验到了耐心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下次就会为求得这种快乐而让自己坚持下去。

四、严格要求,重在坚持。

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对他约法三章,比如,要认真对待学习,不到30分钟,不许离开书桌,更不许摆弄与学习无关的玩具;写字时如果把字写得歪歪扭扭,就罚写两遍;如果老师或同学反映他上课不认真听讲,回到家,美味的食品奖励取消,他的“购买计划(买玩具、买书等)”也取消。如果他遵守规定,就允许他买一本书,或者给他买一件玩具。

这样的奖罚制度,一定要支持严格执行,时间长了,孩子“有章可循”,家长也不再凭感觉教育孩子了。为了不断提醒孩子记住这些要求,建议把“约法三章”写在纸上,贴在孩子房间的书桌前,并认真督促孩子执行。

五、父母要做耐心典范。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 篇10

雯雯3岁了,漂亮可爱,在父母面前,无拘无束,唱歌跳舞无所不能。但在陌生人面前就表现得很拘谨,不愿意叫人,叫她在众人面前表演时怎么也不肯。她父母来信询问用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女儿大胆展现自我,培养女儿的自信力。的确,自信力是一个人将来立足于社会的一个重要能力。自信力并罪与生俱来,关键在于后天培养,而儿童期是最关键、最重要的时期。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力,我们一起来探讨。

孩子不自信的根源:父母缺乏信任所致

信任,是一个多么令人感动的字眼。可是不少家长总认为孩子年纪小,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相信孩子。当孩子迈出独立生活的步伐,要求自己吃饭时大人往往怕孩子弄脏、浪费而喂他;当孩子满心欢喜地自己穿衣服时,大人却为了赶时间而麻利地给孩子穿上了;当孩子和小伙伴为抢玩具而发生争吵时,大人总会怕自己的孩子吃亏而挺身而出。父母的出发点自然是爱孩子的,但这种不信任的爱却让孩子丧失学会照顾自己,学会与人交往,甚至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机会,并造就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独立人格的不自信孩子。

要相信孩子,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主要是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做好自己可做的事,如3~4岁让孩子逐步学会自己吃饭、穿衣服、鞋袜、入厕、依前便后洗手、收拾玩具等。到5~6岁可以进一步让孩子自己盥洗、洗小件衣物,如袜子等。放手让孩子去做,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多给孩子正面的常识、鼓励

哲人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赞扬、鼓励正是肯定一个人(特别是儿童)的具体表现,是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所必需的。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例如表现对孩子的信心,可对他说:“我相信你做得到的”;当指出孩子的优点时,父母可以说:“我觉得你的数学能力很好”、“你会主动整理自己的房间,是很好的优点”、“你的字写得很工整,看起来很舒服。”

接纳孩子的原貌,不要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二本院校如何培养出一本学生 篇11

摘 要:二本院校是我国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本院校的学生是大学生群体的重要成员。然而,相比重点院校的学生,他们的学业成绩不容乐观,同时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是什么原因造成 “低能”成为二本院校的学生的代名词,如何从教师的角度扭转这种不利局面,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思考的问题。本文从二本院校的教育现状、应对措施两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其教学水平、学生的个人能力及就业竞争力,从而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在多层次水平上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教育现状 发现人才 鼓励后进 师生互动 活学活用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在这种形势下,很多二本院校毕业生因先天不足和/或学艺不精,不能胜任岗位需求,因而不受用人单位欢迎。这更加剧了二本学生的就业压力。如何扭转这种不良局面,是我们高校教师应当探索与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二本院校的教育现状

高校扩招政策的推行在积极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由于生源优势不足,学生的素质良莠不齐而导致的教学效果下降是多数二本院校面临的问题之一。校园里平日学习气氛不浓厚,考前突击,考场上“小抄”满天飞,并伴有读书“无用论”的消极态度。这种情况无疑影响着学校的教育环境,也消磨着多数在入学时充满理想的学子的意志。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是高校扩招后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适应性。在快节奏、高要求、多学科的高校教育机制下,他们由于底子薄,接受能力差,遇到的疑难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滚雪球状的课业重担使他们喘不过气来,直接后果就是出现“多科成绩不合格、补考、重修”周而复始的“厄运”侵袭。这种困境自然消磨着他们的意志,进而消磨着他们的学习热情与进取态度以及对理想的追求,使其产生了对前途的迷茫,从而懈怠学业,进而致使校园学风日下。

原因之二是基础较好的学生在校的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顾及基础较差的学生,因而不得不对教学进度和深度进行调整,这样就无法在有限时间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因而影响到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的正常学习,使之知识和能力得不到充分提高,从而达不到高校教育中的教学、科研、创新、服务社会、推动综合国力进步的这一教学宗旨,从而造成这些学生将来不堪的就业以及“读书无用论”的种种抱怨。

二、应对措施

如何改变二本院校普遍面临的教育困境,改变二本院校培养不出高、精、尖人才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当在教师中提倡“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这虽然是一句老话,但笔者认为其仍是高校培养学生的最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根据不同学生兴趣爱好、认知水平及学习能力,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地指导,因势利导,发挥其长处,弥补其不足,激发其学习兴趣,树立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做到因材施教,笔者认为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1.善于发现人才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曾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可见,教育成功与否,关键要看是否能够发现人才并促其成材。

教师应在照顾到大多数基础一般的同学的前提下,在课堂上和考试中充当“伯乐”,去发现学生中的“千里马”,因势利导,发掘其潜能、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能力。具体讲就是在课堂上多关注这些学生群体,通过多提问、辩论等方式激发其对科学问题的思考,多让他们思考和解决一些与课堂内容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其能力。比如,笔者在参加一次全国教学交流会时遇到一位某省级高校的老师。据她介绍,他们学院的生源一般,学生的基础比较差,学习效果一般,但她却在短短的2年内向几所国内著名院校输送了多名优秀研究生,有许多学生虽然没有进一步深造,却也成为企业的研发骨干。她的经验其实很简单: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能力。据她讲,在一考定终身的高考体制下,其实有许多优秀学生的潜质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他们在与优秀高校擦肩而过后,自信力受挫,很容易在后面的学业中不思进取,甘于平庸。但细心的老师能及时发现这些学生的潜质,在教学中多给这些学生独立思考和展示才华的机会,使他们重拾自信,在后面的学习中成为班里的“领头羊”。而在这些优秀学生的引领下,其他同学的学习热情也会被点燃,从而呈现整体学习成绩的提升。尤其突出的是最后一年的毕业实习和论文撰写,老师会发现许多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被充分发掘出来了,新的实验思路和分析方法体现在他们论文中,体现出他们综合能力的提升。优秀的毕业论文也成为这些优秀学生叩开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敲门砖,而在以后的学习中,自信和创新会伴随他们克服一道道科研难关,成就他们的科研梦想。

2.善于鼓励后进

由于存在个体差异,学生们不可能在同样的教学过程中达到统一的教学效果,学生成绩往往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和发展就需要我们一线教师灵活掌握教学方式,在保证优秀学生潜能充分发挥的前提下,适当照顾差生。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当基础较差的学生发现自己和优秀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时,自信力也随之消失。教师应留意这些细微的变化,及时与他们沟通,针对性地进行知识梳理,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之以法,使他们弥补不足、增强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不断提升学业水平,从而学有所成。笔者曾经遇到过几位所谓的差生,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差,课堂成绩常常排在班里后几位。经笔者了解,他们其实是很喜欢机械专业的,也想在毕业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但是由于教材知识相对理论偏多而实践内容偏少,给他们以枯燥难懂的印象,学习热情也被慢慢磨灭,造成他们的专长没有被充分发挥出来,成为差生。进一步谈话使笔者了解到他们的特长是动手能力,而这种能力恰恰是很多所谓优等生所欠缺但实际工作中又必需的可贵个人素质。于是,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加入了许多实际应用的例子,提前带领感兴趣的同学到实习工厂参观和实习,这种教学方式真正实现了双赢:学生有了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课堂学习有了针对性,学习成绩稳步上升,而实习工厂也从这批学生中发现了他们未来的人才,提前和一些同学签订了工作协议。目前几位学生已经成为该厂的技术骨干,有的学生已经被吸收进入企业管理层。因此,只要教师因势利导,就会促进后进生成材。endprint

3.师生互动

知识的传播需要媒介——师生交流,而互动可谓促进师生间交流的催化剂。首先,教师需及时捕捉学生课堂上的识记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结合大纲要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帮助学生轻松、快速、准确领悟知识内涵。例如,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生活中很少、甚或根本未曾接触过的抽象的文字性描述,对于多数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来说是比较难以接受和理解的。考虑到这点,笔者在给机械专业的学生讲授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工艺这门课中的塑料及其成形工艺这一内容时,为了将教材中抽象的文字描述和静态的工作原理的图片展示转换为具象的操作流程,采用精心搜集、整理典型的工艺制备过程的所有视频资料,组织同学们课下提前收看视频,使其对这一成形工艺方法建立起形象、直观的认知,然后通过课堂教学帮他们整理思路,细致点拨重点、难点、疑问之处,再借助生活中触及的塑料制品的实物造型引导他们设计选用合理的工艺手段来畅想方案,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学生应该在学习过程中积极给老师反馈学习效果,形式上可以不拘泥于课堂回答问题或提交作业等传统的交流方式。许多即时通讯方式都可以派上用场,微博、微信、QQ群、贴吧、E-mail等多种通讯手段都可以作为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例如,笔者曾经指导的一位学生在工厂实习时,遇到一个机械传动故障,而恰巧带他实习的师傅由于经验不足,不能及时解决。该学生灵机一动,用手机拍下了机器异常运转的视频,通过QQ和笔者进行了交流,笔者也在第一时间给予了解答,问题及时解决了,工厂避免了机器停产的损失。该生受到了厂方的表扬。其实该生在校时学习态度并不积极,但通过这次事情,他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激励,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有多项技术创新,成为工厂的技术骨干,并被选派到国外深造。

4.引导学生活学活用

教育目的旨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教师在探讨多种灵活教学方式的同时,应引导学生活学活用,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为社会创造价值。学生的基础因人而异,因而这种引导也应对学生量身定做,当然,其中要付出很多辛苦。笔者在教学中比较注重强调传授学生学习方法,而不仅限于具体的专业知识点。比如,笔者经常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机器的工作原理或是做一些机械设计的小改进,而学生也往往能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去思考或请教老师,动手能力也有长足长进。在笔者的启发下,一部分学生在毕业之前就已经锁定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去年笔者偶然间路过一家汽修厂时遇到了之前带过的一位学生。他向笔者介绍了自己合伙与人经营的汽修门店,对笔者在学校的互动式教育表示了衷心感谢。正是在学校,笔者的引导使他将课本知识逐步变为对汽车机械的浓厚兴趣,进而开始憧憬在汽车领域发展,在不断进取中,把自己的职业梦想一步步变成了现实。

三、总结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改善二本院校的教育环境,改变二本院校培养不出一本人才的现状,增强二本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既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倡导的职业精神,也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当践行的准则。

如何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篇1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和儿童心理特点粗略的谈以下几点:

一、学会认识和掌握逻辑思维的特点

孩子在日常的数学学习活动中, 对数学客观世界认识逻辑思维具有多向性。

1. 顺向性

这种思维是以问题的条件推倒结果之间基础进行的, 解决问题的思路往往只有一种思路。也就是思维时直接利用已有的条件, 通过概括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思维方法。

2. 逆向性

与顺向性思维方法相反, 逆向性思维是从问题出发, 寻求与问题相关联的条件, 将只从一个方面起作用的单向联想, 变为从两个方面起作用的双向联想的思维方法。

3. 横向性

横向思维发展以所给知识和条件出发, 孩子选择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 进而发展、创新出与一般孩子不一样的思维方式, 沟通知识联系, 开阔解决问题的思路。

4. 散向性

散向性思维侧重孩子的创造能力的培养, 是认知客观世界的最高水准, 需要教师注重平时的教学积累和培养、引导。

二、依据思维能力的特点, 全方位多层次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

不仅要使学生认识思维的方向性, 更要指导学生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科学方法。为使学生善于寻求正确的思维方向, 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精心设计教学感性材料

思维的感性材料, 就是指用以实物直观或具体表象进行思维的材料。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既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又要求教师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精心设计和巧妙安排, 从而使学生顺利实现由感知向抽象的转化。

2. 从基础知识中“请”出思维活动

小学数学知识点比较集中, 注重概念、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淡化概念知识, 重点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由来, 即所谓的注重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学生依据上述知识思考问题, 便可以寻求到正确的思维方向。

3. 有意识培养孩子联系旧知, 发挥想象能力

课堂教学中注重孩子已有知识的联系, 唤醒旧知与新知之间的需求联系。由旧知进行联想和类比, 也是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有效途径。联想和类比, 就是把两种相近或相似的知识或问题进行比较, 找到彼此的联系和区别, 进而对所探索的问题找到正确的答案。

4. 重点训练, 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孩子思维能力的养成, 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 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 需要重点训练, 多次实践才能完成。教师有意识的锻炼孩子在学习习惯、和他人合作学习探究等方面进一步培养孩子的数学情怀。由于学生思维方向常是单一的, 存在某种思维定势, 所以不仅需要反复训练, 而且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 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如何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篇13

走好人生路,常怀感恩心。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滴水之恩到涌泉相报,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感恩文化,也深深地滋养着一代代的人。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道德教育中,对感恩教育重视不够,在教育方式上,以往比较多的是事说服、灌输式的道德教育,忽视利用身边最直接的生活现象进行道德。无论在学校的课堂还是在家里,孩子们接受感恩教育最常见的形式就是通过书本,或者由家长讲个感恩的小故事,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孩子只是了解到看待一件事情可以有另一种方法,却没有切身感受到为什么应该感恩,感恩的心情是怎样的,感恩的人心情怎样。

父母在为孩子艰辛操劳、无私奉献的时候,有的孩子坦然接受关爱而不思回报,享用的心安理得;有的孩子能通过自己的劳动,用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忧愁。

所以感恩教育需要父母有意识一时的去教育孩子。如果我们只知道奉献,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劳动与付出呈现给孩子,从而教育孩子,孩子也就无从感受到社会和人们对他的关爱,让孩子学会感恩,就是教他们懂得尊重他们,对他人的帮助实施怀有感激之心,而不是忘恩负义。从而让孩子生活的更富有,更美好。

作为父母我们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感恩品德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让孩子知道人人都是平等的

父母在待人接物方面要做到公平公正,使孩子感受到父母品德的力量,逐渐使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人格,进而道道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祖国。

2、让孩子学会自理

让孩子学会自理能力,杆一些利索能及的活儿,体会到劳动是辛苦的,享受劳动成果是快乐的。

3、让孩子学会理解他人

感恩之心产生于理解,一个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狂妄自大的人事不会有感恩之心的,;一个不能正确理解他人善意的人也是不会有感恩之心的;一个不能够正确理解他人的人也是不会有感恩之心的。

4、不能对孩子百依百顺

一些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特别是在物质上不断满足。结果过分的宠爱,无休止的满足,渐渐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任性乃至放荡不羁的个性。他们自负的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因此,培养孩子感恩的品质,就不能对孩子百依百顺,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现有的一切都是父母劳动得来的。

5、多用“谢谢”这个词

在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应该是“谢谢”,父母应该让孩子感谢身边值得感谢的一切,即使是递纸条这么简单的事情。“谢谢”这个词,每位家长和孩子都应该学着去多说。

6、学会分享给予 我们常说:“施恩于人共分享”“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生在世,要学会分享给予,养成互爱互助行为。给予越多,人生就越丰富;奉献越多,生命才更有意义。

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不仅要求孩子孝顺父母,而且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也应该发自内心的感激,而不是忘恩负义。让孩子知道以友善之心对待任何人,尊重他人的劳动,才更快乐。

感恩是一种交往的哲学。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你感谢生活,生活就赐予你灿烂的阳光;你不感谢,只知一味地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

父母要教育孩子感谢生活,感激自己所得到的一切,并且以平常心看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尤其是在遇到困难、遭到不幸的时候,仍然要感谢生活,做个生活的主人。

上一篇:中美语用策略在跨化交流下的探讨论文下一篇:次韵吴仲庶省中画壁,次韵吴仲庶省中画壁王安石,次韵吴仲庶省中画壁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