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课程群(精选8篇)
经济学课程群 篇1
课程群建设是推进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关于课程群建设的文献也不断增多。然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建设的具体文献,据笔者所查阅(可能存在疏漏),还没有出现。出于多年来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习、偏爱、信念和教学实践,在此谈谈本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建设的想法。
1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之内涵与外延
课程群是指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属于同一学科、在教学中具有内在逻辑联系、课程内容紧密相关,可构成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的一系列课程构成的有机集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同样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是由众多课程组成的有机整体,在教学中存在互相关联、不可或缺这样关系的课程组合。这种组合不仅是静态角度上集合,也是动态角度上的归结,是不断发展完善的统一体。
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的外延来说,是比较广泛的。包括以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科学成果(张宇、孟捷、卢荻,2006)。而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个开放体系,包括了在“主义”旗帜下伴随着新的社会实践而不断发展和成熟的一系列以社会主义为实践基础,以创新理论体系为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学说,也应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有科学价值的经济学说和思想(卫兴华、张建君,2009)。这样看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主要应该包括以下课程:《政治经济学》(上、资本主义部分)、《政治经济学》(下、社会主义部分)、《<资本论>选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马克思的国际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史》等。
其中政治经济学又是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课程,可细化为不同的课程组成部分,譬如:政治经济学(上、资本主义部分)又包括两部分内容:自由资本主义部分,主要介绍《资本论》的基本理论;垄断资本主义部分,主要介绍《帝国主义论》的基本理论。政治经济学(下,社会主义部分)主要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论述,诸如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基本理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邓小平经济理论等,这些理论都是回答实践提出的新问题而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发展的,都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组成部分,后来也加进了一些我国学者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理论。
2 构建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之意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建设是经济学课程体系建设在高校培养目标层面的具体化,是体现人才培养特色,尤其是体现人才培养方向(或培养什么样人才)的基础,也是提供优秀课程资源的重要环节。大学教育仍然要注重学生理想观念的教育,是初高中理想教育的继续和深化。在对经济学管理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掌握一般性应用知识是以深刻掌握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深层次上探究社会经济运行、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对未来经济发展的走向进行客观性推理预测,是在遵循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规律基础上的经济学理论,学生系统全面的掌握这一课程群的理论知识,无疑对于培养学生的理想、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掌握具体应用知识具有重大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占据重要的地位还可上升到从马克思主义角度来谈,马克思主义并不仅仅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更是关于人类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理论(邱海平,2009),资本主义的发展也证实了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和主要结论是正确的(邱海平,2009)。现代西方经济学者也认为马克思经济学在经济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给予马克思及其经济学高度评价。2007年始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也佐证了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才是真正体现为全人类福利、获取人类彻底解放,并实现了科学性与阶级性有机统一的理论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的构建和完善也有利于学生整体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提高教学效果。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的各门课程可以通过各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逐步递进、纵横交错等系统效应,构建起一个人才培养计划体系的理论框架,占据基础地位,从而有利于克服课程建设中由于过于强调某一门课程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克服因忽视与课程群内其他课程的的横纵向关系而造成的课程间内容重复、课程内容陈旧及课程教学与实践脱节等弊端。突出课程群内各门课程间的整体协调性,从整体上对学生要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知识进行整合,在既定课程群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既拓展了学科领域、丰富了内容,又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学生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知识结构体系更加合理,内容结合更加紧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完整全面客观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经济学基础理论水平,提高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从另一角度看,我国高校目前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建设还显不足,课程群建设力度不大,课程群构建体系、课程教学进度安排欠妥,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合理化培养不利。而加强这一课程群的建设,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从而有效应用于经济实践中。
同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建设对师资培养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课程群建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加强教学团队及相关教学条件的投入,当然处理不好也会负面影响教师的积极性,如果没有对应的扩大投入,教学条件也难以对应改善。
3 目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构建中的问题胪析
(1)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建设力度不大
这点可主要归结为:90年代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出现边缘化倾向。在高等院校,随着规定学时的大幅度减少,原来讲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师纷纷退出,尤其是坚持马克思经济学传统的老一代教授相继退休后,在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学人员就很少了。相应的课程开设出现缩减现象,甚至政治经济学课程也被放弃。为此,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内不同课程之间进行课程群建设的步伐不理想,甚至没有这种提法,有个别学校进行建设,也是流于形式,没有实质进展。关键在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进行建设的意义没有把握,对这一课程群建设的目的不明确,从而也没有明确的改革方案,也没有充足的资源运用该课程群的建设。
值得称道的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宣部和教育部始终坚持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始终坚持高等院校必须对广大学生进行马克思基本理论与方法的教育,而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列入“两课”给以特别关照,如果不是这样其处境会更加艰难。但是,在一些学校,尤其是部分财经类院校,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从“两课”中分离出来,加大教学力度,始终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学进行重点建设,是让人欣慰的。
(2)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教师和学生的压力,影响课程群构建的积极性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构建和完善对任课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任课教师的课前准备任务增加了,教师除了对所讲课程的知识内容和逻辑体系进行认真的准备,还要与本课程群内其他课程授课老师进行密切沟通、避免内容重合,增加整个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性,甚至应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加强协调,在教师教学任务本身较重的情况下,加之没有其他激励措施,则难以保障任课教师从事这一课程群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进行课程群教学模式改革,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任务,课程群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知识进行综合学习和运用,要求运用所学各种方法、思想去解决问题,学生对各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的知识都要达到一定的水平,达到融会贯通,自成一体,学生学习的工作量明显加大,处理不好则会使学生对课程群建设以及对应教学改革的兴趣减弱,甚至反感。这样,如果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建设,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赞同和支持,但在具体执行中,会面临以上的困难,需要克服。从另一角度看,这也阻碍了该课程群的构建和完善。
(3)课程群教学进度以及课时安排有待完善
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从知识的角度出发,应该有一门主导课程,其他课程作为从属课程学习。在课时安排上要有侧重,重要的课程会安排更多的课时给学生学习,课时多的课程与课时少的课程教学进度会出现不一致,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知识的融合时,一门课程用到的相关知识可能另一门课程还没有来得及讲授,影响了课程群建设效果。我国高校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中,课程设置不统一,不十分规范,甚至相距甚远。有的经济学专业将政治经济学作为主导课程进行教学,有的则没有主导课程之说,甚至政治经济学课程也被抛弃了,也谈不上课程群内部课程间的进度以及课时安排问题了。进行潜在建设的,则各门课程之间内容重复较多,讲授先后不协调,有的甚至先行讲解《资本论》原著,使得学生更感觉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晦涩难懂,不易掌握。
(4)马克思主义课程群外延相对僵化,阻碍了课程群建设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而不是封闭的和孤立的;是一个动态体系,而不是僵化的教条。从《资本论》这一典型著作来看,它从商品出发,循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不断由包含着最丰富规定性的简单范畴,上升到规定性不断丰富的范畴,从而将整个经济关系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开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接纳新的范畴和规定性的过程。所以,必须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开放性的特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使其得到发展,这就要求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加以发展和深化。1886年恩格斯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的重要思想,需要随着实践、具体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当然也就应该不断修改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内的课程以及课程内容。同时社会发展要求经济学教学中及时补充新的授课内容和思想,要求使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教材。然而,一些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学中,忽视了对教材的选取,多注重倾向性忽视同步性,同时存在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不断发展的教材相对不足、落后的问题,也有在一些重要的课程上安排学生使用的教材比较前沿,版本比较新,而一些相对不重要的课程使用的教材显得略微陈旧,教材中包涵的知识及分析方法也已经过时,致使课程群建设和教学中知识衔接时出现不紧凑、不统一的等现象。
4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建设的若干构想
(1)要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重要地位的认识。其重要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但是目前受到冷落,甚至出现边缘化倾向。为了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的建设,首先就要从思想上客观公正地看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其目的是为了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优化制度结构,实现人类自身的全面、自由地发展,其突出特点是实现了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代表着人类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2)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的建设,则需要对目前各课程分散教学的模式进行改革完善、不断创新。要培养课程群建设的学术带头人,还要发挥带头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作用,适时地进行教师组集体备课和授课制度。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可以根据实际学要将专题研究、社会实践和案例教学等方式引用到实际教学中,积极根据课程内容讲授的需要而开展实地调研活动,使学生从被动学习书本知识转变为主动提高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
(3)要推进考试制度革新。如何使传统的考试手段在课程群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督促和检验作用,是课程群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能把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知识转变为一种工具去分析具体的经济活动,还能从现实的经济活动中总结出其中蕴含的经济概念与原理,从而锻炼理性思维能力,培养经济意识,领会经济思想。作为考试,则应侧重这些能力的检测。所以在考试的内容上要做相应的调整。增多实际问题的分析运用,减少纯粹概念的死记硬背;多对常见的、熟悉的、现实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和应用,少一些相对于学生而言比较陌生的,而又远离其实际生活的那些经济活动在理论上生搬硬套地阐述。考试形式可以根据考试的内容具体设定。例如改笔试为口试、口笔结合、论文结合口试等。同时,规定学生的总成绩包括哪些部分、比例如何等,学习的总成绩应该是学习过程检查和考试结果的加权平均数。通常意义上的考试只是一个简单的一次性的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往往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作为评价学生学习状况的考核手段应该尽量减少偶然性给学生学习带来的消极影响和不良作用。
(4)要正确处理课时安排和进度问题。总体上应该增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的课时数量,而不是减少。举例来看,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高校理论经济学专业开设的《资本论》课程,讲授《资本论》的全部内容,课时安排约为240小时(复旦大学经济学系),而现多数改为《〈资本论〉选读》,课时仅安排为50~80课时,有的院校甚至更少。更有甚者,作为公共选修课的《〈资本论〉选读》课,课时仅有36小时。在这样少的时间内很难认真、系统地讲授《资本论》的基本理论,学生也难以完整准确地掌握《资本论》的基本理论内容(曹子勤,2008),这就要求总体上增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时量,同时课时安排上也要有侧重点,内容多、重要程度高的课时应当多一些。教学进度方面更要以服从教学目的为基本原则,应当将重心放在课程之间内容的整合上,打破按学科组织课程的方式,由追求单门课程内容的严密、完整,而转为追求课程群体系的完善,使群内课程由原来的互相隔离转变为互相贯通,由互相重叠变为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在不同学期开设课程群内的不同课程,并分清楚主次,整个课程群要相当于一门课,把不同的课程看作是不同的章节,在整体的教学进度上才能整体把握,相关知识点的衔接才会紧凑。
(5)要适时增加反映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课程,出版和选用高质新教材。如上文所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开放的发展的经济学,应该在经济实践不断陈新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理论体系,不断拓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包含的课程。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在经济发展中已经出现并将继续出现一些原有经济理论所不能解释和预言的问题,而且中国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也为经济学者研究提供了大量素材,中国经济学家对这些本土化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就有可能从中抽象出新的理论、新的方向、新的细化课程,而充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群。于此对应,反映经济实践发展的新教材也应不断出版,更新教学内容,选用教材时还要注意各门课程的内容要具有同步性,只有如此课程之间才可以相互借鉴,相互支撑,成为一体。在主导思想上,不同课程教材选取时最好能够做到统一,在统一的经济思想下,学生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会更深一步了解这一思想流派的经济学思想,教学效果也会显著,学生道德思想、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宇,孟捷,卢荻.高级政治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卫兴华,张建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几个概念辨析[N].光明日报,2009-05-28(5).
[3]邱海平.再论正确认识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及其重大意义[J].当代经济研究,2009(4):28-32.
[4]曹子勤.“宽口径、厚基础”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实践——《〈资本论〉选读》课教学体会[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1):16-19.
经济学课程群 篇2
工业设计是一门涉及技术、艺术、人文与社会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相应地,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也应由社会构成、艺术构成和技术构成3方面组成,其中社会构成是基础,艺术构成是特色,技术构成是核心。按照太原科技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基于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界定,遵循课程群建设的相关性、独立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原则,并兼顾课程建设、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3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群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将核心课程群划分为产品造型设计课程群、产品人因设计课程群、产品结构设计课程群和产品设计与开发课程群等4组。产品造型设计课程群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产品成型条件和规律,运用设计思维和创意方法进行产品造型的能力。从对人造物造型美的认识到产品造型的自由塑造,学生的学习过程需经过认识到模仿到创新的多个阶段。“形态设计基础”、“产品形态设计基础”和“产品造型设计”等3门课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形态塑造与创新的基本能力。产品人因设计课程群是工业设计核心课程群中的核心,主要培养学生生活方式的创造能力。具体的设计过程是以设计心理学为体验设计的依据,通过对人的身、心、精神以及生活形态的调查、分析或测量,以产品为载体来推动生活方式的改变。产品结构设计课程群重点培养学生的材料使用和制造技术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工程设计与产品设计环节之间的衔接过程,通过将不同的制造技术与材料特性整合进产品设计中,设计才能成为真正的创新,否则只能算是构想。产品结构设计课程群内容涉及到材料、机械、电气以及制造等知识。产品设计与开发课程群是以上3个课程群知识的综合运用环节,其中“产品设计Ⅰ”也就是“产品造型设计”,“产品设计Ⅱ”是“产品人因设计”。该课程群以具体类别的产品设计为对象,“产品设计Ⅰ”和“产品设计Ⅱ”均以学生能经常接触到的生活类产品为设计对象,便于设计调查和用户研究的深入开展。“产品设计与开发Ⅰ”和“产品设计与开发Ⅱ”以太原科技大学侧重的专业特色产品为对象,包括文化产品和重型机械产品,注重创意或创新思维的提升,同时注重产品功能和结构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优化
课程群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建设策略应以群内某门中心课程为基础,以课程间内容整合为重点,理清课程间逻辑关系,划清课程的知识界限,删除课程间重复内容,构建起课程间的系统性。依此原则,针对核心课程群的教学内容优化提出以下几点教改思路:
1.提升“设计思维”课程的重要性,更新其知识体系,并将其贯穿于所有设计基础和综合设计类课程
设计思维过程是工业设计实践中最有价值的环节,工业设计问题解决过程实际就是设计思维过程,因此设计思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继工业时代后信息时代的社会变化,工业设计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其中设计思维作为工业设计知识的核心表现得更为明显,而且其蕴含着大量的隐性知识,很难显性表达。因此,“设计思维”课程的内容更新非常值得重视。为了提高学生设计能力,设计思维课程必须贯穿到所有设计基础和综合设计类课程,使得学生基本的专业素质得以提升。
2.深化“形态设计基础”的内容提炼
在基础形态设计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工业产品形态设计基础的课时量和教学深度,将工业产品形态设计基础内容作为产品造型设计课程群的中心课程。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相比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的艺术造型基础比较薄弱,要想短时间内提升到自由造型能力不太现实,再者工业设计造型有其自身规律,即形体具有工业加工特点。可以说,工业设计造型可以相对脱离纯视觉艺术造型母体,具有其自身的成型条件和造型规律,因此从形体成型的理性层面进行“形态设计基础”课程的内容提炼很有必要。
3.加强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与能力以及用户参与式设计思想与能力
IDEO(美国著名工业设计公司)为优秀的设计重新作了定义———优秀的设计创造的是美妙的体验,而不仅仅是产品。IDEO通过大量设计实践所探索出的设计思想和实践形式正改变着企业创新的方法,高校应紧跟国际设计前沿,传授前沿知识。重点对产品人因设计课程群引入行业内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先进的简单有趣的设计方法、轻松自然的用户研究实践形式等等。
4.加强手动建模思考能力,推进设计思维的设计实践方式
设计过程中通过手来思考是设计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草模来推动想法是其重要一环。笔者主张课程体系中的所有设计实践环节都应该加强草模制作过程,以此来反复推敲设计想法,真正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手动建模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平面形式的剪贴、拼接等,还包括三维形式的快速原型,将其运用到以上4类核心课程群每门课程中,能起到充分刺激创意创新思维的作用。在课程群知识的归属方面,可以将其列为课内实践环节,而且是辅助性质的作业手段,将不会影响到知识界限的划分问题。
三、结语
经济学课程群 篇3
经济全球化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趋多样化、多层次化, 特别是对各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一方面是众多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一方面是用人单位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单位岗位需求的人才。基于这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现状, 中北大学经济学专业投资方向现行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即为:要求学生具备系统、扎实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和金融理论, 全面掌握证券投资和期货投资的理论和技巧, 熟悉现代银行的运作机制, 熟练驾驭外语和计算机工具, 成为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等机构及其它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了使学生成为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 专业的课程群的建设就尤为关键和重要。接下来笔者将以中北大学经济学专业为例来分析经济学专业的专业课程群建设的问题[1]。
1 经济学专业专业课程实施现状
经济学这一大学科门类分设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 理论经济学下设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等六个二级学科, 应用经济学下设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十个二级学科。从经济学的学科分类可以看出, 经济学专业是典型的厚基础、宽口径专业, 厚基础是指要求本专业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 宽口径则是指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 可以向许多相关方向发展[2]。
我院经济学专业自设立以来, 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变换, 方向也经历了多次变更, 目前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中基础课程有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 专业教育课程有投资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金融 (双语) 、证券投资学、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期货与期权、保险原理与实务及国际投资等。实验类课程有计量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模型及应用的上机实验课, 也有证券投资学和期货交易课程设计, 还有商业银行业务模拟综合实验。除了基础课和任选课外, 专业课程总共有二十多门[3]。
2 经济学专业专业课程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专业课程的门数不少, 专业课程群的建设水平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经济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仍存在“广而不精”的问题, 近几年来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率一直位于后列。许多用人单位认为经济学专业学生更侧重于理论学习, 专业针对性不强。在专业课程的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比如:专业核心课理论课程中教学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 学生的主要精力还是学课本、背概念和应付考试,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应该加强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即“不要只学别人教给你的”;在实践教学环节, 目前的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近四分之一, 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在实践环节很大程度上没有和相应的理论结合起来, 比如商业银行模拟实验, 这个实验课程和任何理论课程没有直接关系;即使有的和课程结合比较紧密, 比如课程设计, 许多同学也是流于形式而不是实验内容本身。实习方面, 目前主要有专业认知实习和毕业实习。专业认知实习是学生刚升入三年级时为了方便了解该专业未来能做什么, 由老师带领学生到合作单位参观访问, 或者聘请企业家到学校举行讲座, 由于时间较短, 总体效果不是太好;毕业实习环节, 尽管学校安排有八周近两个月的毕业实习, 但是还有不少同学根本没有去参加真正的实习, 交实验报告的时候, 只是盖了实习单位的印章, 这样就使得这一环节和显示的数字有了很大的脱节。
3 经济学专业专业课程群建设的实施途径
3.1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促使学生“被动”变“主动”
把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结合起来, 加强学生“学”的环节, 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本专业的专业课程群都属于社会科学, 比如针对某一章节知识点的学习, 在老师讲课的基础上要求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这一知识点能有进一步更深入的理解。如果是单班上课, 人数较少, 可以留出一定的时间采取课堂讨论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环节的主体。
针对适合的课程或者某课程的某章节, 引入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 针对某一论题或者知识点, 突出学生角色的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利用丰富的信息化资源, 让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角。这样一种学习模式可以先在某些课程中试验, 如果效果较好, 可以大规模推广,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4]。
3.2 改革实践教学模式
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份量, 使得实践教学真正成为加强学生对知识应用理解的平台, 成为增强学生就业优势的渠道。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实验课程、实习、以及参加各项实践项目[5]。
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契合度, 使得两者相辅相成, 避免“两张皮”现象出现。建议实验指导教师及专业负责人首先需要积极进取, 多去了解别的院校开设的本专业实验课程, 了解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实践能力, 及时调整实验课程, 当然这也需要学校的财政支持。
在实习方面, 认知实习环节中应该由学校组织多到一些相应证券、银行等企业进行了解, 真正了解各个业务运作的流程, 多聘请一些企业家走进校门, 让学生将大学和社会的衔接有个客观的认知。在毕业实习方面, 为了避免有不少学生只“盖章”没有真正去实习的现状, 学校及学院应该多去联系外面的公司企业, 统一给学生安排实习, 这个在现实的操作中, 可能国有大中型企业不愿意或者提供的实习岗位很少, 但是我们可以开拓民营和私营企业这样的实习市场, 大部分学生的状况是“好的单位去不了, 不好的单位不想去”, 结果导致学生最后什么也不想做, 久而久之, 增长其惰性。所以应该在思想上给学生做好工作, 避免学生眼高手低, 培养其立足现实, 扎实做事做人的态度。
3.3 引导并鼓励学生参加专业相关的各项证书的考取
多给学生提供各种证件考取的信息, 比如和经济学相关的资格证有:证券从业资格证、期货从业资格证及会计从业资格证等, 在考取了这些基础从业资格证基础上, 可以考取再高级的证件, 如: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CIIA、注册金融分析师CFA、注册会计师等, 以此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3.4 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赛事, 培养其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机构组织的模拟炒股大赛, 或者学校自己举办这样的比赛。积极参加“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以及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各项赛事, 以此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 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以市场经济所需求的人才来进行培养。不同院校要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 革新培养方式, 改革教学模式, 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激发学生的个人潜力, 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
摘要: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高校各专业的当务之急, 对于经济学专业来讲尤其如此。文章以中北大学经济学专业为例, 在分析当前专业课程实施现状的基础上, 找出其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进而提出了经济学专业专业课程群建设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专业课程,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晶.经济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教育管理, 2009 (5) :195-196.
[2]张洪田, 孟上九.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 2008 (2) :86-88.
[3]陶金国.财经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10 (4) :20-22.
[4]罗双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 2009 (6) :45-47.
经济学课程群 篇4
1.电子仿真技术
目前,应用于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方面的仿真软件比较多,如Pspice、Multisim(EWB)、EDA、MATLAB等。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来搭建虚拟的操作平台,可以达到非常真实的效果,因此,其在现代信息化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是Technologies(IIT)公司在20世纪末推出的一种电路仿真软件,其软件界面形象直观,操作方便,易学易用,学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方法。
Multisim广泛应用于电子类相关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中,其最早的版本为EWB5.12,该版本对一般的电工学实验可以通过仿真来实现;其最新版本为Multisim 12,目前普遍使用的是Multisim V8,它的功能更加强大,不仅能够在最基础的课程如电工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等这些职业基础课程中进行仿真分析,而且也能在很多其他职业能力课程如电子设计自动化、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毕业设计等多门课程中进行仿真分析,为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带来非常直观的视觉效果。
另外,相对于其他EDA软件,Multisim V8更加形象和直观,而且,它能进行模数混合电路的仿真,几乎能够百分之百地仿真出真实电路的效果,给广大电子电路学习者提供了方便。
2.应用电子技术课程群
根据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面向电子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能胜任电子及信息工程领域的安装、调试、维修、管理、营销及一般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等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我们将专业基础课中的电工应用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和专业能力课中的电子设计自动化、单片机原理与设计、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电气设备原理与检修、毕业设计这九门课程归纳为一个应用电子技术课程群。在建设应用电子技术课程群的过程中,将现代化的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引入到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再辅以教学方法模式的革新,提高学生的电子技术综合设计与实践工程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引入Multisim等仿真软件,使学生在学习硬件的同时,学会用仿真软件验证相关原理及电路,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更新课程的教学思路,提高课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将学生置身于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践验证”的情境之中,使教学方式由“知识传授”向“发现知识和知识创造型”转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二、电子仿真技术在专业基础课数字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在数字电子技术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数字电路最常用的三种表达方式分别是真值表、逻辑电路图、逻辑函数表达式,这三种表达方式也是这门课程中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对初学者来说,这也是一个难点。如果将Multisim仿真软件应用其中,可以起到很好的学习效果。
首先,Multisim仿真软件的仪表栏中就提供了一种虚拟的仪器仪表——逻辑转换器,它能够实现一个数字电路的逻辑电路图、对应的真值表、逻辑函数表达式三者的相互转换,这给初学者提供了一个非常直观、形象的演示效果。如下图1所示,用逻辑转换器分析电路的真值表、逻辑表达式(最小项表达式及最简表达式)。
双击逻辑转换器并选择好,输入变量A,B,C,再按下第一个转换按钮,就可以得到如图2所示的对应电路的真值表;再按下第二个转换按钮,就可以得到如下图3(a)所示的最小项表达式;再按下第三个转换按钮,就可以得到如下图3(b)所示的最简表达式,表达式都位于最底下的一行。
在数字电子技术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Multisim等仿真软件,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某种仿真软件,丰富了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化了学习任务的难度,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而且,也可以帮助学生检验课后的练习和作业题是否正确,大大提高了课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三、电子仿真技术在专业能力课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中的应用
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学生以前所学知识有更高的要求。但是,这门课程对于学生进行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以及将来出去工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这门课程采取虚拟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非常实用。
在小型电子产品设计的初期,先用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分析和设计,设计好合适的思路,选取好合适的元件和参数,并且在仿真软件上调试出较好的实验现象以后再进行实物制作,这样不仅大大节约了实训耗材,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大胆地尝试电路设计,不用担心安全事故的发生,学生进行设计和探索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例如,如果设计一个如图4所示的流水灯电路,学生在设计电路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有的学生设计的电路发光二极管不亮,有的学生设计的发光二极管间隔等待的时间过长,等等。学生碰到这些问题时,肯定就会着力想找出自己电路的故障原因。通过仿真软件来查找原因会比较安全,而且也比较方便,不需要拆掉实物,这对电路学习者来说,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例如,如果将图4中的RP1调为90%,流水灯很快就亮了。当看到这些不同现象的时候,学生自然就会思考原因了,这种变被动为主动的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通过这种学生自主尝试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非常安全、快捷地进行电路的分析和设计,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果,也避免了大量的实训耗材的浪费。
四、结语
从应用电子技术课程群中选取其中几门课程的应用实例可以看出,将电子仿真技术应用于课程群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电子仪器仪表进行虚拟实验是非常方便、直观和形象的,对课程群各门课程的教学很有用。同时,老师们也可以应用如电子仿真技术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科学研究,这对提高老师们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总之,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应用于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能够达到教学相长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石松泉,沈红卫,梁伟,等.虚实结合的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体系的设计[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8):184-186.
[2]朱运利.EDA技术应用(第2版)(新编21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规划教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刘颖,侯建军,黄亮.“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精品课程建设与改革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2):3-4.
[4]张志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9):184.
[5]叶群,邓优林.EDA仿真技术在高职安全类电工学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1):72-75.
[6]郝骞,李晓明,杨风,等.EDA技术融入电工学课程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S2).
[7]陈虹.EDA在电工学教学中的应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S2).
[8]雷跃,谭永红.用Multisim提升电子技术实验教学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4):24-27.
经济学课程群 篇5
一、高职课程设置的现状及其弊端
每个专业课程设置, 均由专业委员会成员进行市场调研, 召开专业委员会, 制订教学计划, 然后分学期安排课程, 进行授课。但这种市场调研通常流于形式, 教学计划大都相互参考再进行些许调整得来。开设的课程门类基本上都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老三段”或变相的“老三段”。看似循序渐进, 实则相互割裂。学习基础课时, 学生不清楚现在所学用于何处;学习专业基础课时, 学生不能直接将知识进行运用, 学习存在盲目性;学习专业课时, 前边的基础知识已基本忘光。许多课程之间本来有着天然的联系, 而在进行授课时却被无意地割裂。比如, 《机械制图》、《机械基础》、《AutoCAD》等二维绘图课程、Pro/E等三维绘图课程、机械设计等。当学习《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时, 学生们学到了一些机械方面基础的绘图、识图以及一些常识, 由于是专业基础课, 不能进行较为直接的运用, 从而被迅速忘记;当学习二、三维绘图课程时, 又以学习绘图命令为目标, 不能与《机械制图》、《机械基础》中的相关知识相联系, 也不能为“设计”服务, 单纯地学习绘图工具, 不能体现出CAD的辅助作用;当学习《机械设计》时, 学生们才开始接触到一点工程实例, 这时需要用到前面所学基础, 才发现基础薄弱。
二、开发课程群
1. 开发课程群的设想
如前所述, 本来联系紧密的课程各自为政, 相互割裂的弊端明显。即使在单门课程上进行许多课改, 形成了诸多项目化课程, 但由于这些项目大都离工程实际比较远, 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也不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因此, 为了教学效果最大化, 可以把一些联系紧密的课程进行联合, 形成课程群, 把所有课程开发成二、三个课程群。以工程实际项目为纽带;以实践课、专业课为龙头;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为支撑, 把课程群打造成一个项目, 师生共同完成。各教师共同备课, 各司其职, 所授知识均以同一个特定项目为依托, 由项目需要引出每门课程知识点, 再进行课程内知识点的拓展。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白自己所学是为完成何等任务, 明白哪几门课程是为这个任务服务的。
课程设置方面, 放弃“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老三段”, 把同一个课程群的内容放在同一个学期, 一个学期不能完成一个项目的, 下个学期继续, 一个项目不能满足一个学期需要的, 另一个项目接替。同一个学期内, 不同课程群有冲突时, 可按照以星期为单位进行依次排列。在同一个课程群内的课程的授课安排, 依照项目需要进行, 教学计划中也不再刚性规定每门课程的学时, 只规定哪几门课程合为一个课程群, 再对课程群加以总体要求即可。群内教师要做的是改单兵作战为集体作战, 把本课程知识点与项目需要进行对照, 为项目讲知识, 以完成项目为目标。群内的课程安排上, 应当把实践课放在最先, 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 同时接受项目任务, 按“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基础课”, 各门课程参差进行, 前面课程提出任务, 给出问题, 后面课程进行解释和支撑, 授课时间不再是死板的两个课时一次课, 群内课程溶为一体, 为项目服务。
当完成项目目标时, 学生对于整个课程群就会有系统的认识和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 就不会再有“学的东西有什么用”的困惑和看不到希望后的自暴自弃, 进入工作岗位也可以轻车熟路。
2. 开发课程群的项目选择
课程群以工程实际项目为纽带, 课程实施围绕项目进行, 项目的选择成为开发课程群的关键问题。首先, 项目应当是工程实际项目, 也可以是工程实际项目的一部分, 可以是企业正在进行的也可以是已经完成的, 但不可以是教师自选项目, 工程实际项目激发出的积极性不是教师自选项目可以比拟的。其次, 项目应当具有专业典型性, 做项目是为了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第三, 项目规模应由小及大, 循序渐进, 在多个项目的教学过程中, 思路可以反复强化, 知识可以反复讲解, 学生专业水平可以不断提高。
3. 开发课程群的保障
课程群教学, 学生必然受益良多, 但课程群教学与单门课程教学差异很大, 要实现从形式到内容的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 开发课程群需要多方面因素的保障。
(1) 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人的因素总是一切改革的根本因素, 进行改革的第一步是进行观念的改变和认识的提高。单门课程教学, 领导制订管理制度、教学计划、实施方案及激励机制等有案可循, 可搬可套, 任课教师的工作任务相对轻松, 不用持续备课, 只需要增补删改。课程群教学的探索会对从上到下的工作方式造成巨大冲击。惰性会使人本能地排斥翻天覆地的改革。但是, 只有上下一心, 认识到改革的巨大益处及改革的内在必然性, 并能不断思考、研究、探索、努力, 才会不断完善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教育才会有所发展进而长盛不衰。课程群教学, 作为教育领域的“潜力股”, 值得人们认识和探索。
(2) 加强企业合作
职业教育, 以培养现代职业人为目标, 离不开与企业的合作。课程群教学的课程实施围绕工程实际项目进行, 使得职业学院必须持续加强企业合作, 利用各种渠道取得项目。可以通过与企业领导的个人关系、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可以面向企业输出加工, 也可以与企业合作办学。所取得的项目可以是正在进行的, 也可以是已经完成的。在利用项目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也能够进行项目挖掘, 提出新思路、新想法、新做法, 再反馈企业, 从而互惠互利。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群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大为提高, 传统的各行其是、抱残守缺的教学模式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集体合作, 为项目教学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师不仅要把自己的课程吃透, 还要明白自己在项目中的位置, 能够把自己的课程与项目全面联系。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必须是教学能手, 还必须是工程实际中某方面的专家, 成为真正的“双师”。因此, 为适应课程群教学的需要,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成为必须。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培训, 促进高职教师尽快转型, 也可以从企业中引进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并进行教学能力培训。
(4) 强化配套政策
职业院校是实行课改的策划者, 应当出台系列相关政策, 根据现有条件与实际情况, 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及各种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转变教学模式, 进行课程改革十分复杂, 改革涉及到方方面面, 如课程体系的重新设置、课程标准的重新制订、教材的重新编写、能力训练项目任务的选择等, 期间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劳动, 津贴方案应向课改人员给予必要的倾斜。
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为单门课程教学, 忽视了课程之间的联系, 不能给学生系统的培养, 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把相互联系的数门课程以工程实际项目为纽带进行统一规划, 统一安排的课程群教学, 能够增强授课的实效性,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值得高职院校研究和探索。
摘要:高职院校的课程安排以课程为单位, 忽视了课程之间的联系。文章提出开发课程群的设想, 以工程实际项目为纽带, 统一规划安排, 给予学生系统的培养,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课程群,课程改革,工程实际项目
参考文献
[1]陈长平.对高职课程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7, (4) .
食品安全课程群建设思考 篇6
一、食品安全课程群的建设思路
食品安全课程群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将其相关的课程整合起来, 在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上注重其内在的衔接性及逻辑性, 将其统一为一个大的课程即课程群进行改革及建设[5,6,7]。
1. 课程体系改革。
根据食品安全课程群内各课程之间的内在衔接性及逻辑性, 对各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优化及整合, 使食品安全课程群内的课程在教学体系方面能够达到前后相互统一, 相互对应, 从而使课程群内的教学内容从整体上能够达到一个循序渐进、层次分明及前后照应的体系。
2.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
在课堂教学中以课程组多年实践的“项目式”教学、“主题性教学”及“对话式”等为主要的教学策略,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达到在知识传授的同时, 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
3. 注重网络课程体系平台的建设。
在网络发达的时代, 充分利用网络上的精品课程资源, 建设自己的课程群体系平台。利用发达的网络技术, 如QQ群、留言板、微信群及微博, 打破传统的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模式, 以实现随时随地的在线交流, 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 在网络课程体系平台中, 根据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人才培养的要求, 多设置一些有利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项目, 如创新性试验、食品安全问题调查、主题讨论内容等, 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提高学生主观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食品安全课程群的结构体系
根据课程组多年来在课程体系建设及改革中所取得的经验, 把食品安全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和食品标准与法规五门课程进行了整体优化, 构建了食品安全课程群, 建立了以三大基础知识为模块的现代食品安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1. 食品安全专业基础知识。
食品安全专业基础知识指食品安全人才必备的知识, 是构建整个食品安全知识体系的基础。一般包括:食品安全的基本概念、发展趋势;化学性、生物性及物理性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新型技术 (如转基因) 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等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构建能让学生从微观层面掌握食品安全领域的科学内涵与本质, 认识食品安全领域最基本的知识单元。此部分由课程群中的食品安全学承担。
2. 食品安全检测专业知识。
食品安全检测专业知识指的是在专业基本知识上, 对照食品标准与法规, 针对不同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进行专业的检测, 一般包括:检测基础知识;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食品添加剂、毒素、重金属、食品加工过程中生成的有害物质、转基因食品、掺假和有害微生物检测等技术。食品安全检测专业知识的构建主要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为学生从事食品品质控制和食品安全监督等提供必备的专业知识。此部分由课程群中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食品标准与法规和食品工艺学承担。
3. 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专业知识。
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专业知识是指在前面两个的基础之上, 进一步学习相关食品安全质量控制 (食品安全问题的应对和控制策略、食品原料的质量控制、食品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食品生产、经营场地的安全控制和食品安全的管理认证) 方面的知识后, 以“质量控制”为题, 让学生掌握“从农田到餐桌”的全流程食品安全控制知识。此部分由课程群中的食品质量管理与控制承担。
三、食品安全课程群建设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把CDIO的人才教育模式和机制引入到食品安全课程群的建设中来, 把学生培养成能够应对经济全球化形式下的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食品安全人才。此种教育模式不仅注重学生系统能力的培养, 而且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针, 同时对实施的过程和结果的检验提出了具体的标准, 可操作性很强, 实践证明通过实施CDIO培养模式, 使学生大大增强了自学、研发、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和人际沟通的能力[8,9]。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 注重知识和能力之间的联系。
结合课程群的知识体系从实践中找项目, 让学生结合具体的项目学习和实践, 使学生得到通用能力, 进而解决一般食品安全问题。真正做到做中学、做中教。此种学习过程, 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有利于学生自我培养专业素养和领导力, 培养出的毕业生具有政府和企业需要的素质和能力。
2. 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对课程群内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修订。
在修订课程群内各门课程教学大纲时, 要注重与社会对学生素质及能力要求的对接。因此, 课程组要求每位教师必须深入到社会进行细致的调研, 以确保合理性地修订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
3. 分析课程间的相互关系, 建立课程群中课程的关联性。
找准课程间的相互关系, 并建立关联, 使社会对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各课程间得到体现。按照CDIO模式中的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要求来组织教、学、做, 使学生掌握各门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 并用于解决综合问题。建设中突出课程之间的关联性, 打破教师单打独斗的传统教学方法, 紧紧以CDIO工程项目的标准来实施教学工作。
4. 重视设计-实践教学。
在课程群中设置“设计-实践”项目, 包括一些简单层次和复杂层次的项目。使学生能够初步从构思、设计、实施和形成产品整个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 从分析引起食品安全的影响因素入手, 进而达到能够为企业或政府建立最低限度降低食品安全问题的系统能力。此类项目必须是来自于社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企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政府监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消费者购买产品时遇到的问题等等, 由于这些项目实践性强, 包含的知识多、杂, 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践性问题, 以达到实践能力的培养。
5. 科学、合理地建立集成化的教学过程。
要想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就要求在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中进行有效的改革, 必须注重实践项目与专业知识的有机统一, 实现从基础到高级的前后关联性, 进而达到同时获得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集成化的教学过程, 课程组要求每位教师都要通过实践锻炼以提高其自身传授专业知识及个人的经验的能力。通过集成化的教学过程, 课程组教师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运用食品安全专业知识解决实践问题, 使学生能够在个人素质及团队合作能力方面得到提高, 从而尽快适应社会中食品安全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6. 培养教师的CDIO能力。
采用CDIO的教育模式, 教师就必须加强自身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工科师资的最大不足是很多教师虽然专业知识扎实, 但实际经验却少得可怜。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提高教师的CDIO能力: (1) 利用课余时间到社会进行实践; (2) 要注重与社会各界进行产学研合作, 尤其是政府和企业; (3) 将实践经验作为考查教师的必要条件; (4) 聘请企业或者政府有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到学校做报告。
7. 建立科学的学生能力评价体系。
打破传统的由考试结果来考评学生的局面, 采用CDIO侧重能力的评价方法, 将以注重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整个课程群建设过程中。采用此种评价体系, 必须注意评价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例如, 专业知识能力的评价可以通过笔试和口试同时进行;实践能力的评价则可以采用过程考察的方式进行。
参考文献
[1]肖仔君, 朱定和, 钟瑞敏.提升食品微生物检验技能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J].广州化工, 2014, (17) :221-223.
[2]李云捷, 郭壮, 吴进菊.食品安全与卫生课程群建设思考[J].学园, 2014, (32) :70-71.
[3]杨萍, 李秀娟, 钟敏.强化工程素质培养之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群的建设和实践[J].农产品加工, 2015, (1) :84-85.
[4]姚芳, 刘靖, 张璟晶, 唐劲松.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食品专业课程群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 (2) :56-58.
[5]张丽萍, 刘东升, 林民.“课程群”教学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13, (3) :61-64.
[6]龙春阳.课程群建设: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选择[J].高教研究, 2010, (2) :139-141.
[7]谢幼如, 尹睿, 谢虎.精品课程群支持的专业综合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 2013, (8) :1-7.
[8]胡文龙.基于CDIO的工科探究式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 (1) :163-168.
高校课程群建设研究文献综述 篇7
关键词:课程群,课程群建设,文献综述
引言
课程群建设是近年来课程建设改革的发展趋势,随着国家“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的施行,以及各高校纷纷对其开展的研究和实践,足以彰显其重要性。 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以“课程群”为检索词,以“篇名”为检索项,以“精确”为匹配类型,时间跨度从1998年至2013年5月1日,总共搜索到的文献共计623篇,剔除2篇题目不同,内容相同和5篇内容和结构都非常相似的文献,最后剩下617篇。本文将从研究的数据分析和研究内容对搜索到的文献进行分析,试图总结出课程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预测未来研究的趋势,以期为进一步的高校课程群的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参考。
1、课程群的涵义
1990年,北京理工大学王嘉才等发表了“课群及其质量检查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一文,在论述“课程建设中应当以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为目标”时,提出要注重“课群”(课程群的最早称谓)的研究与建设,开起了课程群建设的先河。 之后,一些高校陆续开展了名称大致相同但内容截然不同的课程群建设与实践,至今已有20余年的历程。
比较有影响力的涵义主要有以下六种:第一种也就是最早提出的,课群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对教学计划中具有相互影响、互动、有序、相互间可构成独立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的相关课程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构建的整合性课程的有机集成[1]。第二,课程群是以一门以上的单门课程为基础,由三门以上的性质相关或相近的单门课程组成的一个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课程间相互连接、相互配合、相互照应的连环式的课程群体[2]。第三,课程群是指若干门彼此独立而又相互密切联系的课程[3]。其四,课程群应是在内容上具有密切相关、相承、渗透、互补性的几门系列课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并配备相应的教学素质,按大课程框架进行课程建设,进而获得整体优势,打造学科优势[4]。第五, 课程群是指从属于某个学科、相互之间有着合理分工、能满足不同专业教学要求的系统化的课程群体[5]。 第六,课程群是为完善同一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而将本专业或跨专业培养方案中若干门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而成的课程体系[6]。
综上所述,课程群建设应该具备几个特点。其一,相关性。课程群所含的各门(一般三门以上)课程,内容方面, 相互之间纵向有传承关系,横向有内在的联系,但又自成体系。其二,融合性。课程群建设是各门课程知识体系的重组, 是对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再设计,要对课程间重复的内容进行删减和整合。其三,创新性。课程群建设不是几门课程内容的简单叠加,而要打破课程、实验、师资等方面的壁垒, 使之实现课程结构、课程体系和功能的优化。
2、课程群构建文献数据分析
2.1文献的发表年份分布分析
通过对文献的发表年度统计分析(见图1),大概可以看出对课程群建设的趋势,从1999年开始,课程群的建设逐步被高校所关注,近六年是课程群建设研究的高峰期,论文发表数量为508篇,约占总数的82.33%,特别是2013年达到最高峰,发表论文146篇,约占总数的23.66%。一方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课程群的建设作为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重要途径之一, 从而成为了高校教学改革的热点。另一方面,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以删重就简、融合课程内容的课程群,自然也成为高校重视的对象。
2.2文献的地区分布分析
据统计(见图2),在发表的617篇关于课程群的文章中, 发表论文较多的地区江苏、浙江和山东。其中江苏地区的高校发表文章总计110篇,约占总数的17.83% ,浙江地区的高校,发表论文数量68篇,约占总数的11.02%,山东地区的高校,共发表论文50篇,约占总数的8.1%。而山西(4篇)、 海南(4篇)、新疆(1篇)和贵州(1篇)地区发表论文数量较少,宁夏、青海和西藏的高校则没有关于课程群方面的论文发表。
从统计的数据分析,中部和东部的高校对课程群的建设比较关注,而西部和西北部极少关注甚至不关注。可见,西部的高校在课程群建设方面,须有待加强。
2.3文献的期刊分布分析
经统计,共有165种期刊刊登了以“课程群”为篇名的文章,其中核心期刊117篇,约占总数的18.96%,分布在67种期刊上;发表在普通期刊上的论文数量为500篇,占总数的81.04%,分布在98种期刊上(见表1)。
在核心期刊中,刊登关于课程群论文最多的是职业技术教育,共9篇;其次是现代教育科学和职教论坛,各刊登6篇, 再次是江苏高教,共4篇。其他的核心期刊绝大多数都只刊登了1篇文章。
从期刊的分布分析来看,关于课程群的文章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成功率不高,主要原因是此类文章很难在创新上有所突破。但其数量之多,足以说明各高校对课程群建设的关注和重视。
3、课程群建设的内容分析
3.1主题分布分析
搜索到的文章共涉及70个科目的主题,为了分析方面, 将这些科目按照教育部学科目录进行分类,如图3所示。
图中所示,工学所占比例占绝对优势,文章数量为339篇,占总数的54.94% ;其次是宏观、理论方面文章共58篇,占总数的9.4% ;另外就是理学课程群方面的研究文章55篇,占总数的8.9%。在工学类目中,计算机和通信信息信号课程群构建的研究文章都是39篇,各占工学类目总数的11.5% ; 程序设计课程群的建设类文章34篇,占工学类目总数的10%。其他类目的研究情况,文学类目中英语课程群建设的文章较多,共27篇;理学类目中生物医药等课程群的研究共24篇,占理学类目的43.6%。
从统计的结果看,由于工学本身所包含的学科广泛,而各个学科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比较强,所以其文章发表量与学科本身性质和特点有必然的联系。而法律、政治、军事和管理等几个类目中的学科,课程与课程之间没有太多的衔接关系,建设课程群相对较困难,这应该是今后研究中重点关注的领域。
3.2内容分析
3.2.1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资源是课程群建设的基本保证,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师资队伍建设应以课程群为中心,培养骨干教师,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上趋于平衡,形成一支团结、互助、富有激情的教师团队。 在本领域开展研究的文献主要有《.Net网站开发课程群师资队伍研究》、《基于课程群的学科教学团队建设》和《基于选修课程群的大学英语教学团队建设》。
3.2.2教材建设
课程群建设对多门有内在联系的课程进行整合,删除了过时的和重复的内容,这些思想应该也要体现在教材健身上,教材的建设包括对优秀教材的选用和自编教材。高水平的课程群建设应该有一系列高质量的教材相互配合。《实验课程群的立体化教材建设》、《基于课程群的教材建设思考》、 《“森林昆虫学”课程群教材的建设与创新》和《MATLAB仿真与电类专业主干课程群、系列教材建设》。
3.2.3课程内容的整合
课程之间内容的整合是课程群建设中最多的表现形式, 发表论文数量占整个文献的60% 左右。课程群建设不同于课程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7],课程群建设属于中、微观层面的课程建设,是针对某一受教育对象,将相关的课程组合在一起进行整合,删除重复过时内容,产生新的课程群;课程建设是从微观层面上对单门课程为对象,为提高教学效果而进行的课程实施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进,比如精品课程的建设等; 课程体系建设则是从宏观层面上以整个课程体系为对象,其主要任务是调整课程模块比例。
3.2.4实验教学的建设和改革
实验教学的建设和改革是课程群建设一个重要环节,课程群建设的目标就是要突出培养具有扎实的分析能力、较强的应用技能和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人才。课程群建设过程中对几门课程的整合,势必减少一些理论课时,这些课时可以用于填补实验课时的缺失。因此,建立开放的实验室,大力整合实验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造性实验应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蒋持平等从基础实验、综合研究型实验与学生自主创新实验三个层次,构建了基础力学实验课程群[8]; 孙燕等分析了“网络主导、课程协同、情景教学、综合应用” 的网络课程群模式,规划了网络课程群的实验体系、实验组织、实验设备和环境的建设方案[9];余建国等通过对工业工程专业ERP人才培养定位、ERP实验教学方法及其趋势的分析,开展了《ERP原理与应用》实验课程群研究[10]。
3.2.5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
陈得宝、杨一军等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计算机控制课程群的特点和专业要求,提出了“比喻教学法”、“对比类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和“分组预习法”的教学方法。黄录良,黄晓洲通过影视制作课程群的特殊性,抓住“作品”这一核心要素,在案例教学中通过对作品制作全过程的解析让学生了解作品制作的全貌,进而“逼”学生自己动手,学生才敢于动手、善于实践,真正熟悉、掌握教学所要求的东西的教学思想。屈文涛,宋红等结合西安石油大学的实际情况和就业环境要求,基于校企结合理念构建了产品开发设计课程群, 开展了“开放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案例教学” 和“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尝试;吴兆荣结合数学专业函数类课程群的建设,结合学生学习的规律性,提出了“阶段教学法”的思想。
4、结束语
关于信息安全课程群建设的探讨 篇8
信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重要战略资源。特别是随着计算机在军事、政治、金融、商业等各个部门的广泛应用, 社会对计算机的依赖越来越大。为了国家安全、经济发展, 必须确保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专业适应时代的发展, 而这方面的人才不多, 无法满足很多企业和机构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因此, 发展信息安全的关键就是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做为培养人才的基地, 就要重视信息安全的专业建设、课程群建设等相关方面。
我国对信息安全专业的人才培训刚刚起步。2001年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开设了信息安全专业, 并招收了该专业的第一届本科生。随后全国各地多所高等院校先后开设了信息安全专业, 其中有中国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其课程群建设也引起了众多学者、教师的重视, 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信息安全的课程群建设要体现现代教育思想, 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 并能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方法, 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现联系信息安全专业的前景, 就该专业的课程群建设方面进行几点探讨。
1、课程体系的确定
信息安全是一门交叉学科, 不仅涉及到数学、密码学、人工智能、网络与通信等学科, 还涉及管理、法律等诸多领域。这使得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多门课程。该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需联系当前信息安全发展的前沿, 学习已开设该专业高校的办学经验, 例如武汉大学, 可参考其已经实践过的教学计划和课程群。
信息安全课程群建设, 可以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上进行外延和拓展。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等。
公共基础课程:数学、政治、英语、物理、电子电路技术等;
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
专业必修课程:网络安全、密码学、计算机病毒分析与对抗、安全协议等;
专业选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法教程等;
这样培养的学生毕业后既可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工作, 也可从事信息安全方面的工作, 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课程体系中各门课程、各种技能之间的要做到关联贯通, 使各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恰当的融合。然而该课程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特别是由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软硬件的技术发展中产生的缺陷是不可避免的, 电脑黑客和各类攻击者则利用这些漏洞给计算机系统造成严重破坏。高校必须密切关注信息安全产业的最新动态, 紧紧跟随数字信息发展的脚步, 保持信息安全课程群建设的知识体系和内容不断更新。
2、教材和参考资料的选取
信息安全方面教材内容要具有合理性和新颖性, 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质量。需要精选经典教材。教材的内容要表现当前学科发展的特征、多学科的知识交叉与渗透, 并由教师补充最新的参考资料。
目前信息安全本科专业教材的建设正处于发展阶段, 现已存在一些高水平的外版教材, 例如电子工业出版社引进翻译出版的"国外计算机科学教材系列"中的《密码学原理与实践》教材等。另外国内部分院校也相继出版了一系列高水平教材, 例如武汉大学组织编写出版了全国第一套信息安全本科专业教材, 已出版了《密码学引论》、《网络多媒体信息安全保密技术》、《信息隐藏技术与应用》、《信息安全法教程》、《计算机病毒分析与对抗》、《网络安全》等6本教材;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和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组织全国二十余所重点院校, 编写了"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系列教材", 这是我国第一套体系完整、专门针对信息安全专业的教材, 目前已经出版了包括:《现代密码学》、《PKI原理与技术》、《网络安全》、《入侵检测技术》、《计算机安全:艺术与科学》、《安全扫描技术》在内的11本教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编写的《通信网安全与保密》、《现代密码学》等。
由于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的很快, 信息安全方面又处于该专业的前沿, 因此只依赖教材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在当前先进技术的知识点上作补充, 以便让学生有最新的认知。并结合当前的网络优势, 通过因特网将学生引入到新技术的变化中来。这样就不会让高校培养的学生与社会脱节、不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知识。
3、师资队伍的建设
专业的师资队伍是培养高质量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关键, 也是信息安全课程群建设党的重要内容, 又是提高专业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
高等院校一方面可以引入该专业的知名学者、高级人才以及公司企业的高级工程师, 他们拥有最新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 在课程群建设方面能发挥很大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鼓励本校具有相关知识的教师转入信息安全领域, 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活动如参加学术交流会、研讨会以及培训班等, 也可以让教师带薪到企业中去锻炼;另外, 需设立专门的经费, 聘请知名专家学者做为顾问, 为教师的发展以及创新做出切实的指导等。建立教师队伍是当前信息安全课程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 具有不同年龄的教学人员。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需要具备很高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手段和授课模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 理论上引导学生, 实践上指导学生。同时要求教师思想活跃, 积极参与科学研究, 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并能保证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教师之间要经常集体备课、讨论交流或进行授课竞赛, 借以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和学生形成互动, 保证师资队伍的活力。
4、实验实教学的建设
信息安全专业的教学和实验课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必须具备最起码的实验条件。从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很多从事网络管理员、应急响应等技术性工作, 实践性很强, 必须为学生提高实践的机会, 培养其动手操作的能力。
信息安全实验室可进行包括网络攻击与防护、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范、防火墙技术、数据与图像传输、用户鉴别、无线网络与移动网络通信、入侵检测、数据库系统安全等实验。根据这些实验的要求, 学校需提供相应的软硬件资源。
在硬件方面, 除了计算机实验室的一般设备, 例如服务器、学生实验主机、交换机、配线柜、路由器等基本的资源。另外需要无线网卡、无线路由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卡等。
在软件方面, 需要不同的的操作系统环境 (Dos、Windows、Unix等) 、各类程序设计语言以及网管软件等, 还需要配备信息安全方面的软件, 例如DES、RSA、PGP、MD5等与密码技术相关实验软件, 学生可进行密码的加密解密的研究;嗅探器、TCP/IP通信程序、防火墙程序、入侵检测程序等相关软件, 学生可进行网络攻防、入侵检测等实验。
在实践教学上就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因为信息安全是一个斗争剧烈的专业, 如果使用陈旧的设备对学生进行训练, 那么, 学生将在社会无所适从。然而, 先进的设备并不代表买一堆昂贵的设备就可以了, 也要明确实验室的建设目标、运行管理。
5、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
由于网络教学互动性较强, 可使学生进行自主性、研究性学习, 学校可建设信息安全课程群的网络资源。指定专门教师负责网站的管理和维护, 全体教师共同提供素材。不断改进课程网站, 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课程资源的不断丰富, 将为提高教学质量, 高水平教学效果的延续等起到重要作用。将各种课程资源上网, 实现共享。同时要重视课程资源的积累完善以及充分利用。
具体建设内容包括:
(1) 开辟"网上教学课件"栏目, 学生可在课下认真学习, 将课堂上的知识慢慢消化;
(2) 提供"网上讨论"功能, 学生之间通过网络在线讨论课程的有关问题, 老师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在线答疑;
(3) 设置"网络模拟实训"模块, 学生可熟悉实验的整个过程并进行模拟实训, 可进一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4) 设计"网上自测考试"模块, 建立信息安全课程群的试题库。在学习的各阶段结束后, 提供模拟考试题, 学生可通过网络考试的方式测试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也需不断补充新的试题;
(5) 设计"留言板"模块, 学生、同行及院校领导在网上对本课程各位老师的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收集反馈意见, 以便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6、小结
信息安全作为一个新兴专业, 在课程群建设等方面存在着较多问题, 如何建立有特色的课程群是我国很多高校面临的问题。各大高校可相互交流办学思路和教学计划, 使该专业在各个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本文阐述了课程群建设的相关观点, 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加深研究。相信不久的将来, 信息安全课程群建设会得到完善, 并促进该专业的发展, 我国也会出现大批信息安全方面的优秀人才。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信息安全专业的现状和其发展前景, 阐述了信息安全课程群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即对课程体系的设置、教材的选取、教学团队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信息安全,课程群建设,实验室建设
参考文献
[1].李锋, 郭大昌, 刘海林等.信息安全课程群建设的探索[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04.12:P14-17.
[2].陈伟, 张伟.高等院校信息安全专业的特殊建设探索[J],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8 (14) :P79-81.
[3].冯登国.关于发展我国信息安全的几点建议[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2 (4) :P289-291.
[4].张焕国, 黄传河, 刘玉珍等.信息安全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J], 高等理科教育, 2004 (2) :P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