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之路

2024-06-06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之路(通用8篇)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之路 篇1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之路

摘要: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准绳。但因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现有高校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脱节等诸多问题。高校经济学本科专业应当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体目标,坚持“理论精深,训练有素,操作专熟,应用突出”的原则,合理设计课程模块和课程结构;按照“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实践教育”三个阶段与“先理论、后实验,再实践,进而拓展与提升”的顺序,分阶段、模块化地安排人才培养进程,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6003605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的选择。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又决定着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的安排。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准绳,为学生构建起相应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奠定基础。

一、应用型人才及其素质、能力与知识结构

1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应用型人才是与学术型人才相对应的人才类型,学术型人才主要是指从事基础性理论研究,进行知识创新、科学发明与发现,以及进行客观规律探索的科学研究人员,而应用型人才则是指一切从事非学术性研究性工作的理论应用者和实际操作者,其主要任务是把科学知识与原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把已有的科技发明与发现转化为生产力,以创造直接的经济利益和社会财富[1―3]。

就经济学专业而言,经济人才同样也可大致分为理论型经济人才和应用型经济人才。理论型经济人才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经济理论研究,创新经济知识体系与研究方法,目的是揭示和发现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应用型经济人才的主要任务则主要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利用经济分析的基本工具、方法与技能,从事实践性经济工作,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应当指出的是,以上对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的区分,并没有超出“理论与应用”的二分法。事实上,任何“应用性”实践工作都离不开一定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而任何“学术性”研究工作也不可能完全摆脱理论与技术的应用和实践检验。在实际的工作中,应用型人才并非不做任何研究性工作,理论与技术的实际应用并非完全不带有学术性;而学术型人才也并非不做任何应用性工作,学术研究并非不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理论和应用”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界限本不该泾渭分明、彼此有别的,只是在“学术性”与“应用性”上各有侧重而已。

从有用性角度来讲,一切满足社会需要,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都是应用型人才,包括学术型人才。人们之所以更加强调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非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其主要原因在于很多高校没有适应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相脱节”“专业特色不明显”等问题[4]。培养了很多缺乏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会说不会做,甚至既不会说也不会做的所谓“人才”。其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也即“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脱节”,或者说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相脱节”,是所有问题的核心。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就难以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由“高大空”型目标向“接地气”型目标的转变,也就是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进而就培养不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更谈不上突出专业特色了。

2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能力与知识结构

人才的素质结构与能力结构必须与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相匹配。在不同行业从事不同工作的人才,需要具备不同的素质与能力。而人才的素质与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在一定的课程安排下,经过学习和培养而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之后才逐步形成的。知识结构是形成能力结构与素质结构的前提和支撑。所以,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安排,在人才素质结构与能力结构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研究型人才侧重于理论和基础研究有所不同,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理论应用、技术开发和业务操作等工作,是把科学知识和技术原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其工作过程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因此,应用型人才除了具备必要的通用素质和通用能力之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见下表)。如果说学术型人才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理论功底、研究方法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话,那么应用型人才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则主要体现在对专业基本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全面把握和具体运用上。应用型人才不仅要系统而全面地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要具备相关专业或交叉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具有专业思维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技能的施展能力。应该说,除了不偏重于纵深理论研究,不侧重于技术与知识的开发和创新之外,应用型人才相比于研究型人才而言,其素质与能力理应更具有综合性或复合性。应用型人才相对于科学知识,更注重技术知识;相对于理论研究,更注重技术应用;相对于某学科知识纵向精深,更注重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相对于实践验证理论,更注重理论指导实践;相对于升学深造,更注重职业需求,其培养特征是学术性与职业型的有机统一。

就经济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而言,其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经济学思维能力,能够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二是了解本专业发展动态、熟悉相近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三是熟练掌握经济学基本实务操作技能;四是胜任金融保险、投资理财、财政税收、财务管理、审计统计、国际贸易、营销策划和电子商务等领域具体工作的能力。

应用型人才的素质结构与能力结构为高校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提供了依据。通用素质和通用能力的形成要以通识知识为支撑,通过设置通识课程来培养,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则以专业知识为支撑,通过设置专业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课程来培养。

二、普通高校经济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普通高校的经济类本科专业与综合性重点大学的经济类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当有很大的差别: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应用型、技能型经济人才,而重点综合性或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则应是高端理论型、研究型经济人才。本文并不完全认同这种观点。原因在于:首先,人才培养目标并非取决于高校所处的层次及其人为分类,而是决定于社会需求和人才成长规律。尽管高校所处的层次在我国意味着其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的差异。但是,这种人为的差异是可以消除的,也是不应存在的。这种人为的差异也并非是高层次重点高校只培养学术型人才,而一般性普通院校只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充分理由。①其次,学生的发展目标也并非取决于高校的层次,而是取决于学生的理想与志趣。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无论其所在高校的层次是高还是低,是重点高校还是非重点高校,但其兴趣特点和成长目标却是多元化的。我们不能主观断定进入高层次重点高校的学生一定就能培养成理论型人才,而进入一般性地方高校的学生则一定就能培养成为技能型应用人才。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普通高校经济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与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发展志趣相结合,并根据自身现有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以及在校学生特点,来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鉴于我国普通高校在师资力量和办学条件等方面目前仍然落后于重点高校,所以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学术型人才。具体而言,经济学本科专业主要培养三类人才:一是面向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扎实经济学专业知识,能够运用现代经济技术手段从事金融保险、投资理财、财政税收、会计审计、财务管理、营销策划和电子商务等业务操作工作的高素质应用人才,这是专业的主体目标;二是面向更高层次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培养和输送具备较为深厚的经济理论功底,基本掌握现代经济分析工具与方法,有志于经济研究,能够从事经济分析与预测,参与经济管理与决策的高端应用型人才;三是适应“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需要,积极培养勇于创新,敢于创业的创业型人才。

三、现有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目前,普通高校经济学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课程体系设置的功能和定位不准确。一是原有课程体系只注重经济理论人才的培养,目标单一,难以适应学生对多元化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需要,也难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二是原有课程的设置并没有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作为首要任务,实验训练和实践操作课程欠缺。三是课程设置难以体现专业特色,特色课程也无特色。四是课程设置板块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不能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对于不同发展志趣和发展目标的学生,缺乏针对性课程设计和课程板块设置。

第二,通识课程设置存在“结构失衡”与“事倍功半”的问题。一是通识课程的学时和学分分配比例过多,占总学时学分的比重高达1/4。挤占了专业课程的开设,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很多人认为,通识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课程以外的其他社会知识,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通用能力,但实际上,通识课程的开设出现了两种极端现象:一是一些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因缺乏开设通识课程的师资力量,从而使得通识课程成为了政治课和英语课,二是有的学校开设的通识课程门类繁多,内容繁杂,不能体现“少而精”的原则,既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又做了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第三,专业课程内容安排“重理论、轻应用”且交叉重复现象严重。一是理论课程设置过多。除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各种带“学”的基础课程之外,如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实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课程全部开设,而体现学生经济技能的一些技术性课程,如会计报表、财务管理、证券投资、财税筹划、外贸实务、营销策划和电子商务等课程,却因它们属于管理学课程或因缺乏师资力量而不能开设,或开设的学时不足。二是专业实践课程简化为毕业论文设计与实习,难以真正提升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作技能。这样的课程设置只能培养“会说,不会做”的学生,甚至“既不会说,也不会做”的学生。三是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各门课程自成体系,忽视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衔接,造成课程分割和内容重复并存的现象。

本文认为,造成以上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对经济学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不够,目标定位不准。长期以来,按学生人头划拨经费的高校经费分配体制,造成全国地方高校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呈现出盲目扩招现象。很多高校为了获取更多的经费,只是为了招生而招生,忽视了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质量,导致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缺失,造成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甚至偏离社会需求的不良局面。

二是对经济学专业的学科性质和人才培养目标存有认识上的偏颇。长期以来,很多人认为经济学本科专业属于理论经济学学科,其人才培养的目标被界定为培养理论研究或教学人才,甚至不论哪个层次都被定位为培养经济类高级专门人才。在此思想认识的指导下,经济学专业自然强调专业教育的理论高度和深度,却忽略了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的培养。这种认识上的偏颇和目标定位上的虚高,显然会使得课程体系设置虚高而不接地气,使得教学内容单一而抽象空洞化。难以适应社会对经济类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和多层次需求,不符合人才成长规律,也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志趣要求。

三是普通院校在专业设置乃至课程安排上尚无充分的自主权,也缺乏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与专业布局由教育主管部门说了算,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由学校说了算。学院和专业教师在课程开发和专业设置上并无真正的自主权。学院或专业教师不能根据社会需要或地方经济发展特点选择专业布局,开发特色课程,造成各院校经济类专业设置雷同化和教学内容趋同化,既脱离学校办学实际和办学能力,也与社会实践和社会需求相脱节。难以体现出地方高校经济类专业的自身特色,致使教师在课程开发、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的探索上丧失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经济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根据人才目标定位和应用型经济人才的素质结构与能力结构要求,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和内容优化的总体思路是:

首先,按照“少而精”“学以致用”的原则,对通识课程进行筛选。应用型人才不是通才,更不是万能人才,不可能让他们学习和掌握所有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所以,要有针对性地精选通识课程,能把那些真正有利于培养学生通用素质和通用能力的课程,安排在通识课程体系架构之中。同时,要尽量压缩通识课程的学时学分,使学生在短时间内高效地养成通用素质和通用能力,使通识课程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按照“理论精深、训练有素、操作专熟、应用突出”原则设计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除了通识课程之外,我们认为,经济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应由四个模块组成:一是“基本理论与方法”模块,集中体现“理论精深”的原则,侧重于学生基本理论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二是“实验与技能训练”模块,集中体现“训练有素”原则,侧重于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学习与锻炼,不过,由于这一模块仍停留在知识把握与技能模拟阶段。因此,本课程体系还设有第三个模块,即“实习实训”模块,集中体现“操作专熟原则”,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四模块是“拓展与提升模块”,集中体现“应用突出”原则,侧重于学生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的拓展与提升(见图1)。需要指出的是,前三个模块为专业必修课程,后一个模块可作为选修课程。

这一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注重学生基本理论素养的培育,体现了“理论精深”的原则。我们知道,以往的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但是,目前有些高校却走向另一个极端,出现了“轻理论、重实践”的毛病,而应用型经济人才也必须具备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否则应用型人才难以称之为应用人才,而只能是技能型人才。为此,学院本着“理论要精,要管用”的原则,在第一模块只设置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和当代西方经济流派等经济学基本理论课程,以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经济文献学等基本方法课程。这样既能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理论需求,也可为具有学术型倾向的学生考研升学奠定基础。二是增添了一些经济技能型课程,加大了实验课程和实习实训课程的比重,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从第二和第三模块可以看出,其中不仅设置了经济学专业通常所设置的会计学、金融学、国际贸易理论等课程,还增设了证券投资、会计报表、税收筹划,财务管理和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以及与金融保险、投资理财、市场营销及国际贸易有关的实习实训课程。这些课程突出体现了学以致用、学而能用的基本要求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三是整合优化了教学内容。以往经济学课程的很多教学内容是重复的,如金融学与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等课程之间,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等课程之间,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经济学之间,都存在交叉重叠问题。为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本课程体系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把一些相关性较强的课程进行了整合或合并。再次,按照“少而精,深浅适度,与时俱进”的原则,整合同类课程和相近课程的课程内容,探索开发特色课程,避免单一课程内容自成体系和课程内容重叠的现象。

最后,按照“先通识课程,后专业课程,再实践课程”的顺序,分阶段安排整个人才培养过程,按照“先理论,后实验,再实践,继而提升”的顺序,以模块化课程为单位,安排专业课程进度(见图2)。就是说,要首先使学生形成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素养和知识基础,然后通过实验和模拟训练锻炼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之后再通过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生对于实验和实践过程有了深刻体会与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学术报告、专题讲座、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等形式,进一步提升与拓展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注释:

①事实上,国内外很多所谓研究型重点高校的培养目标也不仅仅是研究型或学术型人才。研究型或学术型人才只是其中的很少一部分。这些高校的大多数研究生和博士生毕业后所要从事的工作不是基础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而是应用性工作。我们把这部分高学历人才称之为“高端应用型人才”。可见,研究型高校的人才目标既包括学术型人才,也包括应用型人才,并且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其主体目标。

参考文献:

[1]郑晓梅.应用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之辨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1):10―12.[2]胡黄卿,陈菲莉.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硅谷,2008,(11):136―137.[3]唐未兵,等.地方商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3.[4]赵德武.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年高等财经教育研究论文集)[C].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350.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major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teaching content must be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 of the society and the target of talent cultivation.However,because of the inaccurate orient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many universities,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curriculum system and the teaching content,such as the divorce from theory and practice,and inability to meet the target of talent cultivation.Undergraduate economics major in universities should take the applied talent training as the main goal,design the structure and module of the major cours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being profound in theory,welltrained,proficient in operation,and applicationorientated”,and arrange the process of talent training according to the three stages of “generaleducation,majoreducation and practiceeducation” and the order of “theorycourses,experimentcourses,practice course and then expansion and upgrade courses”.Key words:applied talents; economics major; curriculum system

(责任编辑:侯秀梅)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之路 篇2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应用型,课程体系改革

以地方特色食品为代表的食品工业, 已成为支撑贵州省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目前贵州省食品工业总产值接近全省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国发2号文指出“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 积极发展特色轻工业, 做强做优特色食品工业”, 按照《贵州省工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和“贵州省特色食品产业振兴计划”的要求, 提出“立足我省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 结合特色农产品基地和旅游基地建设, 大力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食品和旅游商品”。作为一所市属地方高校, “突出实用, 服务本地”是贵阳学院的办学定位。

2014年教育部高校转型改革方向已明确, 全国将有600多所普通高等院校转为应用型本科教育, 而此次高校改革调整的重点是1999年扩招后“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贵阳学院正是一所面临改革调整的地方性高校, 在此转型背景下, 我们如何准确定位, 形成自己的特色, 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尽快适应转型要求,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当前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按照贵州省规划和发展的要求, 只有进一步加强课程体系的改革, 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 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才能适应行业发展需要。

在此背景下, 我们结合地方食品行业、企业的特点和对食品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 进行了广泛调研。根据我校的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 对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建设和改革。

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现状

贵阳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始于1984年原贵阳市金筑大学食品分析与检验和食品工程专业专科教育, 2008年获批“生物工程” (设食品工程、制药工程两个方向) 本科专业, 并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开始了本科教育;2012年12月, “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获批贵州省“重点支持学科”建设, 2014年升级为贵州省“重点学科”建设。目前, 学院已建立了良好的教学、科研体系, 保障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由于受师资及基础条件限制, 我校原有教学体系比较传统, 课程体系设置大多借鉴兄弟院校, 教学内容设置特色不足, 工科课程设置较弱。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原有的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远远脱离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及综合素质的培养。

现有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是围绕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设置的特色不凸显, 没有体现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与优势;

二是有些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内容存在交叉, 传统课程结构变化不大, 体现社会需求的课程设置不够;

三是实践课程属传统知识型, 教学内容与科研、工程、社会应用实践之间缺乏良性互动, 因此, 学生解决综合、复杂的实际问题能力较低;

四是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未能有效地顾及师生间交流, 使得师生交流多限于课堂, 缺乏必要的沟通和指导。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课程改革遵循我院“强化基础、注重应用、塑照个性、求实创新”的人才培养目标, 立足于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并进的教学理念, 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优化教学内容出发, 以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和应用型能力为目标, 以创新教育和个性化教育为特色, 满足我省对食品专业人才的需求。通过这次课程体系调整, 力争使学生的理论能力、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都能得到明显的提高。

1.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是依据我校“突出实用, 服务本地”的办学定位, 结合贵州特色资源和行业发展方向而调整制定, 培养具有工学学士学位的应用型食品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在人才培养构建上强调突出我校的学科特色, 改变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没有明确的方向, 在专业上也没有明显的特色与优势。这几年我院在果品加工与贮藏方面显示出一定成绩, 先后以我院为依托获批了“贵州省果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省果品加工贮藏与安全控制协同创新中心”、“贵州省果品加工与贮藏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等科研平台, 聚集了科研队伍, 提升了教师科研教学能力, 建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与实践条件。如何把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 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以科研促进平台建设、以平台建设促进学科发展、以学科发展促进专业建设、实现办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 我们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以此为基础, 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形成了系统的方向培养和拓宽口径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即以食品加工与贮藏为培养方向, 同时兼顾粮油、乳制品、畜禽、调味品、烘焙等方向的培养, 以适应社会需求。

2.课程设置调整。原有教学计划中学分分布不均匀, 课程设置较多, 没有体现专业的核心内容, 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与调研, 这次教改明确了本专业的主干课程。确定了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分析、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厂设计、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艺学为主干课。在主干课的授课内容上, 以食品加工与贮藏培养方向为主线, 调整了食品工艺及食品贮藏保鲜课程教学内容, 加强了软饮料工艺学、发酵工艺学、农产品贮运学等课程的内容, 同时, 调整了调味品工艺学、粮油加工工艺学课程学分, 通过食品工艺学的教学内容调整拓宽专业知识面。这样既彰显了我院的学科特色, 又拓宽了学生的专业口径, 为其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3.突出工程教育特点。原有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虽是工学学科, 但课程内容总体偏理, 工程性不强, 新的课程设置上系统地增加了工程类课程, 并按专业方向增加或删除了相关课程, 实践课中还在第四学期增加了金工实习。经过这两年的调整, 工程类课程明确了以机械制图、机械原理与设计、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厂设计六门课程为核心, 突出工程教育的特点, 使学生建立工程化概念, 适应食品行业的需求。

近年来, 我院在食品工程领域发展迅速, 先后建立了金工实习车间, 与企业联合投资合作建设了省内一流的食品工程教学中试基地, 包括:年产3000吨饮料中试生产线、500公斤天然产物提取中试线、200升发酵中试线、超临界CO2萃取等, 使得我院学生实习实训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为学科的教学、科研、实习、实训等提供了保障, 学生可以此作为实践基地, 了解、熟悉、强化了工程化概念。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属应用型学科, 实践是培养学生工作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1]。

在实践教学的设置方面遵循以下原则:培养学生建立专业的意识, 通过日常训练提升专业兴趣, 最终达到掌握专业技能的目的。依据这样的原则我们设计了三个梯度层次:一年级为认知性实践, 主要通过参观实验室、生产车间及讲座来建立对专业的认识, 并学习基础实验知识;二、三年级通过专业课程实验来训练动手动脑能力, 通过参观、了解企业和社会实践培养学生专业兴趣;四年级综合实验及参与老师的科研工作以及毕业实习提升专业的技能。

在实践教学设置上, 调整了部分课程的实验课学时数, 并把原来的课含实验课程全部调整为单独的实验课和理论课, 并单独考核, 这样在期末计算综合成绩及评定学生实验能力时更科学合理。在实践教学安排上, 一年级实践环节以化学基础实验训练为主, 二、三年级增加金工实习、课程实习和课程设计, 四年级除毕业环节的实践外, 还增加了大综合实验, 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时的28.5%。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与探索

1.课堂教学改革。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工科应用型专业, 一些工艺课程及工程类课程光靠教师课堂讲授是很难理解和掌握的, 在此次教改中, 以食品工厂设计、食品机械设备和软饮料工艺学等课程作为试点, 进行教学方式上的探索, 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是学院发展的思路。以我院两个中试基地为依托, 在教学中, 适时把学生带到中试基地中进行实地教学, 将教学中涉及的设备、设施以及工艺流程实际展现在学生面前, 把理论教学和实体、现场教学相结合, 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知,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枯燥难懂的概念转化为实景。同时强化了学生专业的系统性, 把三门课程有机地联系起来, 深受学生的欢迎。

目前我院除拥有两个中试基地外, 还建有一个冷库两个保鲜库等冷链设施, 还拥有一批具备工业生产能力的中试生产设备, 学生在相关课程中涉及的设备设施大部分能看到实物, 如均质机、超高温瞬时灭菌设备、超临界CO2萃取设备、发酵罐、超高压灭菌机、真空冷冻干燥机等, 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更直观和有效。在分析检测方面, 我院还与贵州省理化测试院共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贵阳学院-贵州省分析测试研究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双方共建的“贵州省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检验中心南明区分中心”, 也将为提高学生的分析测试能力提供学习的平台。

除实地教学外, 还推广以精品课带动相关课程的活动。我院的食品微生物已被评为校级精品课及双语建设课程, 以精品课双语课的建设推动其他课程教学。食品教研室还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利用说课、评课、“老带新”方式带动大家, 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全面提升我院的教学水平。

2.实验教学改革。近几年来, 学校和财政资金大量投入及获得的科研项目资助, 我院现建有8个专业实验室, 即食品分析实验室、食品化学实验室、食品工艺实验室、果蔬贮藏与保鲜实验室、果蔬加工实验室、食品微生物实验室、微生物理化测试室和精密仪器室等。实验室面积1000M2, 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近1000万元, 使我院的实验条件得到了大大的改善, 为我们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了条件。

实验教学的改革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 减少验证性实验, 增加设计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的开展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改变实验教学中学生被动、应付实验的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学科发展和课程教学工作需要, 并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科研工作。如可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学生实验, 让学生了解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 并亲自去操作, 去体会, 不但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 通过教研室课前的说课活动及教学大纲的修订制订, 使各科课程的实验项目减少重复性, 增加后继课程的衔接性, 并在实验项目安排上有意识地向培养方向靠拢。

(3) 开放实验室。开放实验室主要以果蔬加工实验室、果蔬贮藏与保鲜实验室和微生物理化测试室为主。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可以到开放实验室做实验, 现在的开放实验室不仅有我院的同学还接纳我校其他学院的同学, 实验室每学期接纳学生达到300人次, 同学也在实验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激发了兴趣。

(4) 每学年举办一次实验挑战赛, 通过各小组的实验挑战,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实习模式改革。教学实习包括课程实习、生产实践、毕业实习, 我院的教学实习改革主要是利用中试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院现有省级食品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个, 省级果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个, 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一个, 饮料加工中试线和天然产物提取中试线各一条, 冷库一个, 保鲜库两个, 还具有高新设备单元教学车间、锅炉房、纯水制备间、原料和成品仓库等。其中中试车间除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外, 还承担与之相关的科研项目的研制、开发和中试生产, 使之成为兼具教学、科研和生产三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新型校内实习基地, 较好地满足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更重要的是, 中试车间可接纳学生长期的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 有效缓解校外实习难的问题, 为食品科学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工程实践环境, 把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2]。除利用自有中试基地强化实习外, 我院还与省内多家知名食品企业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 通过参观认识这些优秀食品企业, 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四、结论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集生物、化学、物理、机电、化工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综合性学科, 学科领域涉及面广, 而贵阳学院又是一所地方性高校, 从资历从实力无法与省属高校相比, 在学术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型的时期, 我院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就必须紧紧围绕“夯实基础、扩宽口径、注重应用、提高能力”的方针, 结合我省食品行业需求及我院实际情况, 突出自身特色方向、带动相关领域、打造特色专业。通过对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 提出的改革办法得到学院的重视, 并在教学中得到实施, 受到师生的欢迎, 收到良好的效果。今后, 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对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工程、食品工艺等骨干课程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 优化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更新, 密切注意学科发展的大趋势和最新动态, 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 具有良好的实践能力, 能够适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蔡华珍, 汤志, 郭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5, 19 (2) :64-66.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之路 篇3

[关键词]应用型;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平台建设

2010年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重心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的转移,分类指导、特色发展成为高等学校管理的基本思想。为此,2012年后,国家明确提出地方本科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高校要转型发展,要求通过转型发展,实现人才培养的“四个真正转变”,即“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业界满意的应用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

新建本科高校要实现转型发展,必须经过六大环节:转变思想观念——制定培养标准——重组课程体系——搭建育人平台——实施课程改革——完善质量评价。其中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体现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决定着“如何培养这样的人”。对于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体系不重组,方法内容不改革,转型就难以落实,目标就无法实现。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审思

(一)存在的问题

尽管“推进转型发展已经成为或正在成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共识与自觉行动”1,但是在继续推进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1、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规格标准不明确

人才培养规格是学校培养目标的细化,是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设计的依据,是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更加注重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知识、能力、素质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维度。但诸如应用型本科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目标是什么?具体的培养规格是什么?以什么方式培养?对于这些问题,新建本科院校并未一一给出明确的回答。在大部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培养目标多定位为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某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高级/专门人才,目标简单,结构体系不健全;“培养规格”等同于“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规格标准描述笼统,缺乏条理性,知识、能力、素质维度混乱,比例失调。培养目标不明,培养规格不详,就难以有效的指导学校的转型发展。

2、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方法较传统

学术型和应用型是两种不同的办学类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都有较大差别,作为人才培养的载体,课程体系的设计和构建也应遵循不同的路径,使用不同的方法。新建本科院校虽然在思想观念上作出改变,向应用型转变,但是在具体的转型过程中,并未找到合适的路径与方法。在专业设置上向学术型高校学习,以传统学科体系的范畴为主,“部分高校专业设置缺乏充分的条件和科学论证”2现象仍然存在,高校间专业设置趋同,专业布局与地方经济发展脱节;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以理论教学内容为主,实践教学力度不足,不能支持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于强调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忽视素质培养;教学内容滞后,没有反映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掌握行业发展的未来方向;教学过程单向进行,与生产过程无法接洽。总体看来,新建本科院校要实现转型发展,引领社会进步,走传统的学术型路子是行不通的,而是要瞄准地方经济发展趋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所需能力为立足点,采用倒推法一体化设计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以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3、新型课程平台的建设途径与模式太单一

应用型课程体系的重构,对与之配套的教学设施、课程平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多媒体教学不仅仅是将黑板上的内容搬到投影仪上,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仅仅是在实验室里多做几个实验;而实验课程更不必处处依附于理论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狭窄的实验、实训、实习平台,都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产生了不适应性。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快速、准确的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实际,学校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加强实践平台的建设,打破教室与实验室、学校与企业、专业与行业之间的壁垒,是使学生实现学习与工作无缝切换。进行“课堂的革命”,利用教育信息化技术,提升教学质量,丰富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通过内外整合,实现多元互动,搭建应用型本科人才所要求的课程载体。

(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

面对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经过走访相关企业行业,调研同类高校的改革经验,总结出以下观点:

1、在培养规格上。人才规格标准是人才培养的必要导向和度量依据。要重组课程体系,首先要明确人才的规格标准,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关键问题,否则,教学建设就缺乏依据,教学改革就是无的之矢。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及要求,研究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规格标准与质量标准,是为课程体系重组提供依据。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应定位在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而应用型本科不是传统本科的较低层次,也不是高职高专的加强版,而是与传统本科属于同一层次的两个类型,与高职高专属于同一类型的两个层次。

2、在目标导向上。新建本科院校应坚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以技术为导向,强调知识的综合应用和职业素养,是以就业为主,面向职场的专业教育。

3、在评价标准上。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质量评价采用专业标准,需要行业参与制定,具有多元性特征,除了考察专业应用能力,还要考察职业素养,尤其注重其成果产生经济效益,受外部利益影响较大。

nlc202309012020

据此,新建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为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规格标准应该是:必要的本科底蕴+较强的实践能力+突出的技术特长+较高的职业素养。必要的本科底蕴是:要做到既“好用”,又“耐用”,必须具有必要的专业理论基础,才能适应技术的快速变化。较强的实践能力是:不仅能够应用,还要能够创新。突出的技术特长是:属于通才基础上的专才,靠专业特长提升就业竞争力。较高的职业素养是指:社会责任感、终生学习能力、岗位应变能力等。

二、以业界需求为依据,重构“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一)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方法

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需同行业企业联合,校企双方协同构建。分析毕业生岗位分布及能力要求,制定专业培养标准,遵循“倒推法”路径,构建特征突出的课程体系,实现“理论、技能、素养”的同步提升。具体而言,组织相关专业认真分析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和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其需求,校企双方协同制定更好地对接职位要求和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调研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和岗位,分析企业流程中的岗位职责和典型工作任务与课程教学内容的对应关系。调查与分析专业相关岗位群,确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将专业能力中的基本性知识和技能确定为核心技能,并据此设计体现专业特征的核心课程(必修课);将该职业范围内适用于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确定为选择性专业技能,设置为体现岗位方向特征的就业方向性课程(选修课),努力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二)“三位一体”课程体系

我校——三江学院以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为抓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一是“应用为要”的理论教学体系。首先,打破了传统本科学科导向的束缚,按照专业技术的逻辑关系,围绕核心课程,优化整合基础,构建课程模块,形成了能力主线的课程体系。改变了课程建设模式,逐层确定目标(专业培养目标、模块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统筹课程建设管理(专业负责人、模块负责人、课程主讲人),消除交叉重复,减少课程学时,提升课程品质。

二是“能力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改变了传统实践教学依附于课程的状况,强调实践教学的真实性、综合性和有效性,如:依据主干课程、课程模块和毕业设计的教学目标,设置了不同层次(课程项目、模块项目、毕业项目)、多种类型(必做项目、自选项目、产品项目)的教学项目,搭建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不同实践平台;改变传统本科教育的毕业论文环节,采用市场调研、工艺分析、技术应用等更为有效的形式,与专业领域的真实项目相结合,使学生在校期间受到从业能力的系统训练。

三是“全程渗透”的素质培养体系。综合素质是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贯穿在大学的整个过程,渗透在培养的所有环节。将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发挥“三个作用”(德育教育、专业教育、管理服务教育),开拓“四个途径”(自我教育、家庭教育、职业素质、校园文化),形成“全程化”的素质培养体系,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三、保障措施:平台+师资

深化校企合作,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要以互利共赢为原则,采用“筑巢引凤”、“资源共享”、“双重主体”等多种模式,与国内外著名企业合作,共建实验中心、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搭建集基础实践、项目实训、技术开发多重功能于一体的优质平台。

课程体系改革,离不开团队建设,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更需要一支工程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来实现。为此,学校要通过校企合作、短期聘用、分段授课等方法,构建自有教师、业界专家组成的教学团队,实现师资从“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的转型;在逐步“改良”师资队伍的同时,建立现有教师的“定期充电”制度,形成教师行业挂职的常态机制,促进教师从“只会讲”向“也会做”转型。

综合而言,学校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趋势,调研行业企业需求,解析职业标准,科学谋划学科专业布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提高课程体系与产业、职业契合度,加强合作教学,丰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渠道,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水平,以培养出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顾永安.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若干问题探析[J].现代教育管理, 2010, (11):30.

[2]朱立峰.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4):89.

作者简介

俞华(1979-),女,三江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管理.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之路 篇4

张燕,董昕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四川 成都,6100

31摘要:本文分析了通信工程本科专业的人才需求现状,结合实际情况,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及素质拓展等多方面,对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培养体系的改革和创新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通信专业、应用型本科、改革和创新

独立学院是采用新模式新机制办学的本科院校,区别于传统公办高校,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体现。在就业市场激烈竞争的背景下,如何构建区别于学术型本科院校及技能型高职高专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合格人才,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摆在独立院校面前的重大课题。作为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我院通信专业自开办以来,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通信工程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体系,并在实际培养过程中不断优化,取得了明显成绩。

1.人才培养定位

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可大致分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类,应用型又可以细分为工程应用型、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应用型。研究型人才,要求富有创新能力和研究兴趣,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主要承担发现规律、创新知识的重任;应用型人才,要求把发现、发明、创造变成可以实践或接近实践,主要承担转化应用、实际生产的任务。诸如电子科技大学等重点本科院校,其人才培养定位多偏于研究型人才。

成都学院创办之初,通信专业作为其母体高校电子科技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其教学规划、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均依附母体高校,培养体系基本沿袭电子科技大学。随着学院的不断发展,我们也在不断分析自身特点,有效针对实际情况调整定位,突出自己的特色。首先,从生源来看,独立院校招收的三本学生,不可否认与母体院校生源有相当差距,在知识结构、综合素质、认知深度、学习主动性方面存在较大不足。其次,从行业需求来看,通信是一门和工程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更多地需要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进入公司主要承担着通信产品和通信网络的开发设计和工程应用的任务。经过分析实践,基本确定了应用型本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以此为基础,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通信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体系。

作为本科层次应用型通信人才,其专业核心能力应包括以下几点。

(1)掌握通信领域的核心技能和主流知识。核心技能包括软硬件技术的应用,主流知识包括通信原理、信息处理、编码理论、通信电路、通信网络和通信系统等。

(2)良好的外语沟通能力。通信行业标准的制定、产业资源、网络链接、业务服务均在逐步整合,其国际化趋势明显,这就要求通信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外语基础。

(3)较强的新知识学习能力。通信技术日新月异,从业人员需要接触许多未曾学习过的新知识。

(4)卓越的工程应用能力。即具有算法思维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工程素质。

2.人才培养思路

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坚持 “以学生为本,以学院发展为重”的办学宗旨,坚持在办学过程中实施“面向行业,面向就业,面向市场”,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和管理创新,实施培养目标多元化,培养模式多样化,全力培养有系统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科技人才和技术领军型应用人才。要把通信课程教学和项目制、课程设计、企业实习、毕业设计、学生社团培养、竞赛活动、大学生创新设计、认证教学、职业培训等新型教学实践和工程能力结合起来,建立多渠道培养模式。学生通过多途径的学习,可反复锻炼知识运用能力,增强教学效果。为确保这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需要采取以下保障措施。

(1)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要想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教师自己首先要成为应用型人才。“双师型”教师可以由两条途径获得:1)吸收企业部分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成为高校教师;2)高校教师参加企业举办的高级培训班,或者直接参与企业的开发、研究和生产任务,并完成相关调研工作。

(2)推进教材改革与建设。编选教材时尤其要注意:1)增强其应用性、适用性,比如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与优化内容在一般的规划教材中很少涉及,但这部分知识是本科层次应用型通信人才在实际工作中用得较多的知识;2)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保持其先进性。例如在本的培养方案修订中,就增加或增强了通信组网技术、3G通信网络、电信业务开发等目前主流通信业务的相关课程内容。

(3)改革教学方法。可以引入利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理实一体教学法、兴趣牵引法、职业模拟实训法等适合本科层次应用型通信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

(4)搞好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开展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一方面积极寻求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内校外实习基地。目前己经建立了多层次的实习基地,实习内容涵盖电子产品的焊接、加工,通信产品的生产、调试以及通信工程类设备的运营、维护等。另一方面通过建立校企联合实训中心开展与企业的紧密合作, 实现优势资源共享, 构建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为一体的人才培养平台,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 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工程应用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实现毕业生“就业有优势、深造有基础、发展有空间”。

3.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创新

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通信专业领域应用能力为主线,根据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构建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处理好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 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力求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应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3.1 理论课程设置

理论教学体系以本专业人才的理论知识要求为主线,由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所构成,主要包含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

公共基础课既要突出理工特色,又要立足于本校学生特点。在 “必需、够用、管用”的原则下,适当调整部分课程门数和学时数。一方面,对与专业体系无关的内容适当删减,减轻学生负担;另一方面又要适当加强专业相关内容,比如通过专业英语课程加强学生通信

方向英文文献的阅读能力,这一点在实际工作中非常重要。

专业必修课程执行精品教学的理念,按照专业内核, 精炼教学内容。对《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数字电路》等通信专业基础课,审视教学内容,注意知识内容的基础性与系统性,加大课程整合力度,搭建课程平台,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专业选修课则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灵活设置。专业选修课是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确定未来就业方向的重要过程。长期以来,很多学校和老师都忽略了对学生兴趣的引导,实践证明,兴趣是成功的开始,当学生对某个具体的方向感兴趣并深入下去后,往往能获得极高的回报。因此,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采用由浅入深,逐步深入的培养体系。首先通过一些基础的、简单的、综合性的课程引导对某个专业方向进行初步了解,这个过程中特别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引导,然后在此方向设置后续的专业课程。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在少数比较有兴趣的方向进行深入,避免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过多的方向上,最终归于平庸,缺乏特色。在这个过程中,实践证明,绝大部分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兴趣远大于纯粹的理论学习,所以大幅加强实践环节就成为必由之路。

总的说来,在理论课程设置上,围绕专业核心能力,加强理论课程内容的整合和更新,明确基础与专业知识的内涵,努力构建适应时代要求的理论课程体系。以基础性与应用性为出发点,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同时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软硬件设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实践实训环节设置

通信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须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践环节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验证到设计,由单一的实验内容到综合实验的基本思想,实践内容尽量贴近实际工作需要,加强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除毕业设计外,相应的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主要可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专项综合实践、课外学生创新等几个部分。

对《数字电路》、《通信原理》、《单片机原理》等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性实验,主要利用实验箱开展。基础性实验相对较容易,可以增强学生信心,加强对理论学习的巩固和理解,同时使学生熟悉、掌握各种仪器仪表的使用,如示波器、信号源、频谱分析仪、误码仪的原理及使用。

综合性实验项目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各种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一种方式是系统仿真,通过MATLAB、Systemview等常用仿真软件,构造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例如2.4G无线收发器、WCDMA扩频通信系统等。这种实验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通信系统的整体性概念,对不同学科的知识点融合效果非常明显。另一种方式是分析模仿型实验。针对通信系统中的某个功能模块进行,主要培养学生分析单元电路、模仿设计功能模块的能力。该实验系统多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这样将EDA技术和通信原理相结合,锻炼学生综合设计、开发能力,分析掌握实验用通信集成电路的使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项综合实践是实践环节中最重要,也最贴近实际工程的环节。此环节的具体实现方式有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在院内通过专周实训的方式完成一个小的通信产品设计及制作,比如收音机、红外线收发器等第。这个实训一般在一些必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完成之后开设,让学生通过对所学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完成一个小的成品设计。实践表明,这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知识融会贯通大有益处。第二种,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交换机、光传输设备、3G基站等真实设备,模拟真实的网络运营过程,积累工程实践能力。为此,学院投资建设了具有全国一流不平的现代通信实训中心,配置了华为最新的实际商用通信设备,模仿真实的通信运营商网络环境。实践证明,这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效果非常明显,在实际工作中能很快上手,适应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第三种,通过在企业实习的方式,让学生能接触真实的通信企业工作环境,提高职业素养。一方面,学校联合一些通信企业,形成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安排学生到这些单位参观和顶岗实习,给学生提供机会进行职业素质的训练,增强工程应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也鼓励学生在假期自己寻找一些实习机会,累积实际的工作经验。这种实习的方式,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效果非常明显。总的说来,专项综合实践就是贴近企业的真实工作方式,尽量让学生多累积实际的工程经验,提高职业素养。

除了以上三种实践环节为每位同学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外,我系还成立了实验中心,全天开放,学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到相应的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通过经费支持、联系老师定期举行讲座等方式,支持科技创新协会等学生社团组织,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鼓励、支持学生参加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等学生科技活动竞赛,这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途经;通过项目制或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等方式,由老师指定或学生自主指定课题,学生合作共同完成,其中课题的设计性灵活度很大,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给优秀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的环境,展现新思维、新设计的舞台,提高学生主动思维、实际动手能力。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现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的具体框架。总的说来,通信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思路主要是:教学计划增加“柔性”, 减少“刚性”,减少理论性必修课的比例,适当减少总学分和课内总学时,大力加强实践、实训环节的比例。在新修订的通信专业培养方案中,实验实训部分的学时占到总学时的1/3以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效果是非常明显。

4.总结

虽然通信行业发展的如火如荼, 但目前对于独立学院而言,对通信专业培养模式的研究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怎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的培养模式,培养出符合信息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提高我院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乃当务之急。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及素质拓展等多方面对学生的培养体系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具有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希望此文能够对独立学院的通信工程专业的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参考文献

[1]许学梅等,《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北京联合大学信息学院,2004.10:32-37

[2]王志明,《通信工程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报告》, 南京工程学院,2004.10:6~14

[3]朱高峰,《面向21世纪的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学位与教育研究,2002.4:1-4

[4]程建芳,《借鉴国外经验强化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中国高教研究, 2007.8:54-55

[5]周宇,王国红,徐铁峰,《地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国高教研究,2009.1:92~93

[6]王文鼐等,《独立学院通信类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研究》,成功(教育),2010.12:217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之路 篇5

由于化学工程与工艺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各大高校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应当进行相应的调整,适当增加一些专业性知识的教育,以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原则。例如,在保证基础知识够用的前提下,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等基础课程的课时进行适当的压缩,增加一些类似于化工原理、化工催化等这些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表1为某高校化学工程与工艺对课时进行调整后发生的一些变化[2]。由该表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专业课程以及时间环节所占的比重明显增加。这样就能够有效满足该课程所需的教学深度,该方案下培养出的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会更加深入,从而有利于其毕业后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到实践应用中,进而可以快速地适应其所在岗位,为所处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3.2 对知识点进行模块化教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会涉及到有机化学、無机化学等各个领域,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广泛,并且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点以及原理也非常烦琐。但是,只要认真归纳总结,这些知识点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性与共通性的。因此,在当前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当中,我们有必要对这些琐碎的知识点进行一定的梳理,并将其归纳为几个模块,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比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我们可以将其包含的所有课程划分为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拓展模块等几个模块,如表2所示,同时详细地制定各模块的能力要求与培养目标[3]。然后,我们就可以充分按照这些模块设计,对原有的课程进行调整与优化,按照各部分内容的关联性进行课程内容的重组,从而构建起系统化、模块化的课程教学体系。这样就可以使得化学工程与工艺的教学能够层层推进、逐步加深,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化地掌握所有知识点,避免了知识点的遗漏。只有知识掌握得更为全面,才能够深入挖掘其内在的东西,最终将其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

3.3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

学校应当参照人才培养方案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中涉及到的所有实验进行统一、合理的规划与安排,需要注意的.是,对实验课程的安排应当遵循“保证基础、强调综合”的原则,即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基础实验的操作以及基础设备的使用,同时,还要能够自主完成甚至是设计各种综合性较强的实验[4]。为此,学校可以将实验分为基础训练、专业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以及开放性设计实验等多种类型,并按照各类型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實验教学,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3.4 增加学生实践、实习的机会

学校需要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学习,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内容,可以请企业内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来学校进行现场讲授与指导,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或者干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或实习,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另外,学校应加大对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与人力投入,建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验室以及实习基地,并请专业人事前来指导,从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此外,学校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需要借助企业以及社会的力量,多方共同合作,构建起更为专业、大型的实习基地,例如,大型的石油基地、精细化工公司等,让学生在各种类型的公司进行实习,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真正的技术。

4 结语

综上所述,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程。当前的教学模式在某些方面并不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原则,因此,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与改革是极为关键的。教学方案的改革,应当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同时也需要学校、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源源不断地为现代化工的发展提供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续京,杨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广州化工,,43(04):193-195.

【2】卫静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5,32(01):30-32+57.

【3】胡晓熙,王芸,石海信.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初探[J].高教论坛,(11):42-45.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之路 篇6

摘要: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的教学质量决定了空乘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的高低。然而空乘专业的教学应结合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势在必行,根据西航职院空乘专业教学团队多年来的教学经验,现对空中乘务专业的教学体会进行了汇总,希望对今后的高职空乘教学工作提供借鉴之处。

关键词:空中乘务;模块教学;教学改革

根据西航职院空乘专业教学团队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以及对多家航空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进行调研的感受,对空乘专业教学改革有若干想法,现汇总如下:

一、航空公司空乘人员素质需求

通过对多家航空公司的调研,得知招聘空乘人员需要的素质和条件包括:即使在紧张的情况下也能具备高水准的服务方向和责任感;很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能力;友好的风度和整洁的外观;外语能力及跨文化的服务能力;独立、积极、主动的性格;踏实稳重,愿意长期服务于同一航空公司的员工。

得知这样的招聘条件后,作为学校对空乘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就应该与招聘条件相吻合,也就是将学校对学生培养目标与企业对员工的需求相结合。

二、目前空乘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教学模式传统的问题。现代教学方法多样。传统教学模式应该有所转变,模块式辅导教学模式中突出为学习者设计学习方法,强调师生交互,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索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一旦被激发,学习热情和参与热情就会空前高涨,从而使他们在学与练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教学计划完成于“寓教于乐”之中呢?方法之一就是采用“模块式教学”。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面授讨论、模拟实践;教师运用启发引导、引导分析、创设情境、数据分析、作业测试、讨论结果检测、达成共识、分析评论、职业指导等方法。经过以上过程的教学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航空公司招聘时间不统一。国内各航空公司的招聘多集中于春秋两季,也就是学生在学校的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就会有航空公司陆续开始招聘新乘务员,随着航空公司流动更新率的增加,航空公司人才需求逐渐扩大,空乘专业学生面试的时间提前到第三学期。这对学生的影响就是第三学期有航空公司开始招聘,上课人数就不能保证,另外学生一旦通过了航空公司的面试,航空公司就要求通过面试的学生尽快参加内部培训,然后进入实习阶段,学生也希望尽快工作,但又不愿意放弃即将要获得的学历,这就严重影响了学院的教学秩序。

第三,教学场地改革。在高职教育紧密人市场需求结合的要求下,空中乘务专业课程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比较到位。校内实训基地包括模拟客舱实验室,在该实训室学生可以进行客舱服务流程训练和应急处置训练。实训条件较好的学校,还配有有形体训练室,该实训室可以进行安全演示和服务规范动作等内容的练习。以及形象设计室,此实验室主要服务形象设计课程,另外还有语言训练是主要应用于专业英语与普通话训练课程。校内的实训基地的规模在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但是校外实训基地主要包括五星级酒店及高端的服务行业,而最适合本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的航空公司作为实训基地还比较困难,需要进一步与航空公司培训基地的相关负责人协调沟通找出适合的实习方式。

第四,缺少以赛促学平台。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赛项中没有空中乘务专业学生适合参加的项目。然而,空乘专业学生多为艺考生,特点为性格活泼、多才多艺。部分空乘专业的学生参加学校大学生艺术团,拥有多次登台表演的经历。另有部分空乘专业的学生参加学院礼仪队,代表学校参加校外各大庆典、开幕式等礼仪活动。同时还有一部分空乘专业学生参加学院体操队,在大学生体操比赛中屡次获奖。然而如此优秀的学生,没有展示专业技能比赛的平台。

三、合格空乘人员的培养策略

1.根据航空公司人才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加大服务礼仪、服务沟通技巧、服务心理学、形体训练、面试技巧、形象设计及服务意识养成等素质培训课程的教学的力度,及时对人才培养方案做出调整。

2.证考融通。增加专业技能证书建立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能满足培养目标中对能力培养标准的要求,核心专业技能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全面接轨。使学生能够在激烈的面试竞争中,提升整体竞争力。可考取的证书如: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大学生英语能力等级证书、急救员证书、计算机能力等级证书等。

3.制定规范的顶岗实习制度。整合学院拥有的校外顶岗实训基地资源,学生管理部门和教学管理部门共同商议,制定可行的、完整的空乘专业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即避免学生较早离校,影响整体教学秩序。同时,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擅自离岗,影响学院在合作企业中的可信度。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之路 篇7

关键词:工作过程,课程,知识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包括教学观念、教学原则、教学内容组合、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过程控制、学习考核方式、课程教学评价标准、教材开发在内的课程教学样式。其对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制约或促进作用。

一、当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

进入新世纪,许多高校专业特别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定位越来越明确。“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是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的需要。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学科型教学思想的影响,时至今日,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中,还有相当部分教师仍然忽视高等教育的特征,仍在沿袭学科型教学模式,专业课程教学仍是普通教育的简单复制。其主要表现是:

1.以学科知识系统和逻辑为导向,忽视职业岗位能力需求;

2.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忽视职业能力训练;

3.以教科书为平台,忽视职业活动实际状况;

4.以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5.以终结性评价(期末卷面考试)为主要手段,忽视职业能力的日常养成。

其主要弊端:一是课程教学与职业实际相脱节;二是重知识轻能力,重讲授轻实践,知识传授与职业能力训练相分离;三是学生职业能力和教师教学能力无法客观验证。(因为学科型教学体系对学生成绩的考核是“纸上谈兵”,对教师教学能力及水平的考核,其核心指向是看“老师讲不讲得好”)。四是教材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导向。

这种状况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这是当前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发展中一个亟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迫切性

随着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实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愈加严峻,所以正确认识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从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看,高等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就业率,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所以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必须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因此,课程的设置必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反映社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反映当今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反映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需要,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

1.以工作过程确立课程教学体系。即课程教学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接职业岗位工作环节、环境和典型工作任务或活动。具体来说,课程目标特别是职业能力目标要以完成职业任务、胜任岗位资格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为导向来设定;教学内容要以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内容为根据来构建;教学组织与实施要以职业岗位工作环节和实际情境为逻辑来安排;课程考核要以职业岗位工作规程、作业标准等为规范来进行。

2.以能力培养确定教学目标。即课程教学组织必须重点突出的六个核心要素:职业能力需求分析、职业能力目标(包括职业技能和相关素质目标)、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职业活动素材、“教学做”结合、形成性考核。

3.做到能力培养与岗位需求对接。即“课程对接岗位”为内核,将上述六个核心要素有机整合,融为一体而形成的高职课程教学基本原则及程式。具体包括以下七个方面:以职业岗位活动调研为前提进行职业能力需求分析;以职业能力需求分析为导向确定明确、具体、可检验的课程职业能力目标;以职业能力目标的需求为依据,按“必需、够用”原则确定明确、具体的知识目标;以课程目标、岗位工作过程和认知规律为依据,组合教学模块,设定教学内容;以能力训练项目作为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载体;以真实的职业活动实例作训练素材,实现项目教学的职业仿真性;以项目教学为平台,真正实现“教学做”三者的融合;以学习过程中训练项目完成情况及主观性表现考核为课程考核的主要方式,见图1。

参考文献

[1]罗桂兰.基于工作过程的《出纳业务核算》课程教学[J].现代营销,2012,(10):46-47.

[2]潘钦锋.应用型院校建筑结构类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2,(35):143-144.

[3]陈春林,朱张青.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工程学科教育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现代化,2010,(1):43-44.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之路 篇8

关键词:调研报告中职教育人才培养课程改革

中国分类号:H319.1

一、我国电气行业发展趋势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则进一步勾勒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完整路径。其中,改造提升制造业,培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将成为“十二五”期间我国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十二五”期间电气行业仍将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将在以下重点产品领域有新的发空间。

1.清洁高效发电设备

2.新能源发电设备

3.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

4.智能电网设备

5.农网改造设备

6.高效节能环保产品

7.电工基础材料

二、我国对电气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预测

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预测2015年、2020年各等级技能劳动者需求增长见表1、表2所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到2015年和2020年我国电气行业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和行业需求量将有很大差距。

三、攀枝花市电气自动化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电气自动化是一门跨多学科的技术,在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国防等众多领域均广泛应用。攀枝花市地理位置优越,是四川省乃至全国的的重要能源基地,水力、煤炭、太阳能和风能资源都非常丰富,至2010年,攀枝花变电总容量达到438.55万KVA(其中:500KV变电站1座,输电线路5条、长208km,变电容量2×75万KVA;220KV变电站6座,线路11条、长190km,变电容量174万KVA;110KV变电站14座,线路46条、长667km,变电容量114.55万KVA),“十二五”期间将建设攀枝花Ⅱ、米易5OOkV变电站,枣子坪、安宁22OkV变电站及一批11OkV变电站项目。2013年4月,攀枝花被国家能源局纳入全国首批81个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城市名单,意味着攀枝花的新能源开发利用将迎来更大的机遇。到2015年,电力装机容量达到600万千瓦。

2010年,攀枝花市将原有的钢铁、钒钛、能源、化工四大支柱产业调整为“6+2”产业,即:“6+2”产业,包括矿业、钢铁、钒钛、能源、化工、机械制造6大传统产业和太阳能、生物工程两大新兴产业。并将“6+2”产业确立为“十二五”期间攀枝花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以期达到产业优化、比较优势突出、发展速度倍增的发展目标。2013年2月7日,国家发改委审议并正式批准设立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这是目前全国批准设立的唯一一个资源开发综合利用试验区。为攀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攀枝花市“十二五”期间确立了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和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建成钢铁(钒钛)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企业数量和规模的扩大,需要电气自动化行业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因此攀枝花电气自动化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四、攀枝花市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在校生情况调研

攀枝花目前有中高职院校9所,1所高职院校,8所中职学校。其中开设有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学校有4所,专业名称和在校学生见表3。

五、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及能力分析

通过对各企事业单位调研资料的汇总,用人单位对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毕业生所需要具备的岗位资格及能力要求,见表4。

调查中还发现:大中小型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不尽相同。大中型企业实力雄厚,技术人才比较充裕,对技术岗位的划分较细,对人才的业务要求较专一;而小型企业由于人才数量不足,对招聘人才的业务要求较高,希望招聘到知识面宽、操作技能强、适应职业变迁和产品开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六、本专业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及主要课程

七、攀枝花市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技能人才需求分析

2012年曾有专家预言“未来五年,攀枝花钒钛产业及周边产业急需约10万高技能人才。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量也将大最增加。就业范围涉及到机械加工制造、农业、能源、化工、交通、钢铁、医院等各企事业单位。本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目前主要通过攀西人才市场招聘和企业到学校直接招聘等形式。我们对攀枝花市少数企业进行了调研,并在攀西人才网和攀枝花英才网搜索了2014年8月份的部分招聘信息,见表8。

从上述调研数据中,我们发现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从事人员渗透到社会的各企事业单位,有些从事生产线的电气维护、有些从事供配电线路的维护,有些从事电气设备的生产销售工作,而从业人员数量有限,社会需求长期处于紧缺状态。,而且对于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技能人才特别受欢迎。

(四)電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素质能力分析

不同性质的企业近年来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基本肯定。

五、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学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对学生创新的引导力度不强

中职学生普遍学习能力差,学习兴趣低,创新意识淡薄,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学校一般重视技术水平的提高,忽视创新能力和钻研精神的培养,导致中职毕业生不能适应企业发展,职业生涯后劲不足。我们应该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在校期间通过系统的开展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提升钻研水平。

(二)教学方式方法陈旧

攀枝花市中职学校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存在规模小,师资薄弱,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专业建设特色不鲜明,教师理论教学有余而实践经验不足,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灌输式,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等弊端。

六.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改革规划

通过市场调研我们了解到,行业企业需要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实知识、高超的技能水平、丰富的创新意识,独立的创新能力,具有能吃苦耐劳,刻苦勤奋、团结合作的品质,融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技术革新能力与一身。希望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与企业的生产紧密结合,希望学校结合企业生产案例加大学生技术革新能力的培养力度。而我校隶属于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强企业,长期与紧密合作,具备产业行业优势。结合我校特点,对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改革建议如下:

(一)将生产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编入教学计划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安排参加生产实践,使之获得实践能力,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利用项目、案例、任务等具体生产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对现有不适应生产的工艺、工法进行创新和改造,逐步养成创新理念。

(二)人才培养目标调整

上一篇:暑期读书活动方案下一篇:用什么软件可以录制游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