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课程设计心得

2024-10-05

工程经济课程设计心得(通用11篇)

工程经济课程设计心得 篇1

《水利工程经济》课程学习心得

131804137 张鑫鑫

学完水利工程经济这门课,我学到了不少水利工程建设经济评价方面的知识。对固定资产的投资、造价,年费用,年运行费,工程效益等经济指标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利用资金流程图计算的时候,基本计算公式有一次收付现值,一次收付终值、分期等付期值、基金存储、分期等付现值、本利摊还公式等。对效益费用比,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净年值等经济评价标指标解清楚。在对工程进行经济分析时,有效益费用比法,内部收益率法,净现值法,净年值法等经济分析计算方法。

水利建设项目的经济的评价包括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经济评价两部分。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国民经济评价从全社会国民经济的发展出发,采用影子价格计算建设项目的净效益,据以评价建设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财务评价是从项目财务核算单位出发,在现行财税制度和现行价格的条件下,计算项目的财务收入与支出,来分析建设项目的财务可行性。经济分析,在进行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其他内容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分析,投资费用分摊,灌溉工程、防洪工程的经济分析等。总之,水利工程经济这门课的意义是研究如何以最小的费用支出获得最大的效益。

工程经济课程设计心得 篇2

该课程设计在我院各个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尤其是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工科专业。然而在工程经济学的课程设计的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严重影响了课程设计质量并影响了工程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一、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课程设计环节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几十年的传统教育已经使学生们养成了重理论轻实践、重分数轻能力的思维习惯, 而且上大学之前的考试绝大多数都是答试卷, 进入大学校门后非答卷的考试屈指可数;根据卷面成绩决定是否及格的考试会让学生认真对待, 因为差0.5分不够60就是不及格。而课程设计这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不及格, 除了完全没做或抄袭, 否则很难有充分理由不及格, 也就是说只要学生稍微做做就能拿到成绩。以上原因导致了学生对该课程设计环节不够重视。

2.课程设计的教学工作和教学安排不够合理

对于我们这种以工科为主的二本院校, 虽然经过国家教育部的本科教学评估, 但高校扩招等的影响仍然存在, 师资不足与师资偏年轻化直接影响着课程设计的质量。

比如水工专业的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 六个班同时进行时, 很难找到六个精通该课程设计的老师同时指导, 只能是一个老师指导多个班的学生, 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需要人手一本《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 但现有条件很难满足, 这也会影响到设计质量。

目前我校的课程设计全部安排在学期末, 也就是说第八周结课的工程经济学要等两个月之后才做课程设计, 使课程设计缺乏与原课程的衔接性, 那时学生需要重新捡起这些知识, 这也影响到了该课程设计的质量。

按照目前我校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办法, 每指导一个班课程设计的工作量只有8个, 若一个教师同时指导两个班, 第二个班的工作量减半, 只有4个, 这必然会导致指导教师很难投入学生所需的时间进行指导, 不仅导致无法保证设计质量, 更可能引发抄袭现象。

3.管理部门对课程设计的监管力度不够

目前我院教学管理部门对本科生的课堂教学工作非常重视, 有院、系两级督导和学生信息员等制度, 但对于课程设计这一实践环节的质量监控近乎空白。

4.考核方法不够重视过程管理

目前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的考核主要是根据学生提交的课程设计报告给出成绩, 虽然也参考了学生出勤及完成进度等因素, 但这种考核方式更多地注重最后成果, 缺乏对课程设计中间过程的监管, 会引发抄袭现象或缺乏主动性等问题。

二、 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 本人通过大量调研并在多年指导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经验的基础上, 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得到解决。

1.将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分散到平时教学中

在工程经济学的课堂教学进行到第二章时, 我就把课程设计的要求告诉学生, 学生带着课程设计的问题学习, 目的性强, 兴趣高, 这就将过去的模仿式设计变成了现在的思考式设计。另外应在课程结束时立即进行课程设计或把课程设计安排成与该门课程平行进行, 这样有助于课程的衔接, 有助于学生融会贯通地学习知识, 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恰当选题, 激发学生兴趣

课程设计的选题应该将以往的由教师指定的传统选题, 而改变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指导教师给出思路学生自主选题, 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对课程设计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样学生们就能积极主动地完成课程设计, 从而既保证了教学质量,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3.将Excel软件的相关知识提前介绍给学生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Excel软件, 但目前的情况是学生把课程设计的许多时间用在了熟悉Excel软件上, 所以在平时的工程经济学的课堂授课时, 可以把课程设计需要的Excel软件的知识结合课程内容介绍给学生, 以便学生把时间真正用于设计, 从而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

4.课程设计考核应引进答辩环节和学生互评

目前我们对课程设计的考核不够合理, 未重视过程管理。答辩是从另外角度考查学生对课程设计的完成情况, 通过答辩可以把课程设计报告水平相近的学生, 按答辩情况真正区别开来, 使学生不仅重视提交最终成果, 更要重视真正掌握课程设计过程。另外引进学生互评也有助于提高课程设计质量, 学生互评能够弥补教师对学生了解不够的不足, 也会使学生注重设计过程。

5.全体教师应加强对课程设计的重视与监管

从学校领导到普通教师都应该提高对课程设计的认识, 能够认识到课程设计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完成好课程设计有助于学生将来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 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所以各级部门都应该加强对课程设计的监管。

三、 结论

本文通过对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如学生对课程设计环节重视程度不够;课程设计的教学工作和教学安排不够合理;管理部门对课程设计的监管力度不够;考核方法不够重视过程管理等的分析, 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将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分散到平时教学中;恰当选题, 激发学生兴趣;将Excel软件的知识提前介绍给学生;课程设计考核应引进答辩环节和学生互评;全体教师应加强对课程设计的重视与监管等, 对以后工科专业课程设计的指导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许爱瑾, 陈富强, 涂德浴.提高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的措施[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5) :130—131.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教学思考 篇3

工程经济学是工程与经济的交叉学科,是研究工程技术实践活动经济效果的学科,即以工程项目为主体,以技术———经济系统为核心,研究如何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的科学。工程经济学是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密切交融的综合科学,是一门与生产建设、经济发展有着直接联系的应用性学科[1]。因此要将工程经济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必须经过一定的实践环节。

在高校中,工程经济学是工程管理专业的承前启后的课程,作为其实践环节的课程设计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最后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课程设计中,学生通过分析、计算项目的基础数据,编制相关财务报表,计算财务评价指标,进而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外汇平衡状况,最后以财务评价的角度来分析、判断项目的可行性。课程设计有利于学生掌握财务评价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加深学生对工程经济学基础知识、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实际工程项目财务评价的能力。但是就目前而言,我们的课程设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不尽人意之处,有许多需要改善、可以提高的空间。下面笔者对在课程设计指导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影响设计质量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课程设计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的传统应试教育过分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造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机械地复述前人的知识,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和验证能力,从而泯灭了学生们的求知热情,使学生们丧失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养成了被动的学习习惯和重理论轻实践的思维习惯。同时,学生们在大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能够通过考试,他们会认真对待需要进行卷面考试的课程,而轻视课程设计这种实践性教学环节。因为在课程设计中,学生只要稍微做做,最后能提交设计成果就能拿到成绩。上述原因导致了学生不重视实践性的课程设计环节[2]。

2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抄袭现象

我校的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安排在学期末,缺乏与原课程的衔接性,而且此时各个科目的考试接踵而至,学生在复习课程设计所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备考。有些学生没有耐心、浮躁,觉得设计任务重,在没有进行充分的理论复习及资料查阅的情况下盲目下手,造成计算结果错误、设计停滞不前,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信心,认为自己不能独立完成设计任务[3]。加之目前课程设计管理组织工作混乱,管理工作较为松懈,指导教师注重最后成果,缺乏对设计过程的监督和考核,只根据学生最后提交的设计成果进行成绩评定,导致学生在失去信心的情况下出现抄袭现象,这显然不利于设计质量的提高。

3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计算错误

由于基本建设项目财务评价所涉及的年限长、数据多,若采用常规手段非常容易出错[4]。特别是财务评价中的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经济决策中常用的一种不确定性分析方法,是在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及预测影响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主要不确定因素(如销售量、价格、成本、投资、折现率、建设工期等)发生变化时,项目经济效益指标(如利润、投资效益率、投资回收期等)的变化趋势和临界值,从中找出项目的敏感因素,并分析该因素达到临界值时的项目承受能力,确定其敏感程度。

通过敏感性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全面了解建设项目投资方案可能出现的经济效益变动情况,明确敏感的关键问题,识别投资应特别注意的地方,防止决策失误,并增强在项目关键环节或关键问题上的执行力。在复杂的投资环境中,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技术项目方案,对其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是相互交叉综合发生的,当一个因素发生变化时,进行敏感性分析所需的财务报表、评价指标等都要重新编制、计算,工作量大而繁琐,依靠手工完成,常常使人望而却步。而Excel具有强大的数据计算能力、表格编制功能和丰富的财务函数,借助Excel可以实现自动化分析,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率,极大提高项目投资敏感性分析的效率。但是大多数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不能熟练运用Excel软件,仅靠计算器计算,计算结果很容易出错。

二改善课程设计的措施

1精心选择课程设计的题目

课程设计选题是课程设计的关键步骤,以往的课程设计题目是由教师指定,而且题目较少,整个班共用一个题目,很容易造成相互之间的模仿现象,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影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课程设计的质量,所以说,精心选题是保证课程设计质量的基础。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人们总是希望通过一定的努力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个人主观认为达到目标的概率很高,就会有信心,并激发出很强的工作力量;反之,如果他认为目标太高,通过努力也不会有很好的绩效时,就失去了内在的动力,导致工作消极[5]。因此,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进行课程设计选题时,应选择难易适中、学生感兴趣的题目作为设计任务,激励学生树立信心,保质保量的完成设计任务。

指导教师可在不规定设计题目的情况下提前两周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分组,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资料、实际调查等途径提出各组的题目,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课程基本理论确定适合各组学生进行课程设计的题目。利用这样的办法可以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而且选择的题目既结合了社会实际、符合学生兴趣,又考虑了难易程度,学生不会因为题目枯燥而轻视,也不会因为题目太难而畏惧。

2合理安排课程设计

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时间为1周,在指导教师提前两周下达任务书的情况下,设计易在理论课结束后马上进行,这样二者衔接得比较好,学生不用将过多的时间用于复习课程设计所需的基本知识,而能够马上进入设计状态。

由于上述课程设计的题目是分组确定的,所以课程设计时也应该分组进行。首先,分组进行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并分享自己的观点,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丰富小组成员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进而学生可以协同计算,提高计算结果的精度,节约时间。其次,分组进行课程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有效减少抄袭现象,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提高设计成果的质量。endprint

3加强课程设计的过程管理

由于课程设计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指导教师应该在课程设计初始阶段指出容易出错的地方,并在每天的固定时间指导学生的设计,就指导时发现的共性问题及时进行统一讲解,仅是抽空到设计教室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不够的。

指导教师应该加强设计过程管理,合理划分和安排时间进度,严格把握学生的出勤和完成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设计表现给予平时成绩,而不是只对最后的设计成果进行考核,从而提高学生对课程设计过程的重视程度,杜绝抄袭现象,保证课程设计的顺利完成[6]。

4应用Excel软件的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引导学生对一个包含具体问题的教学情境进行讨论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是它的一大特征。工程经济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具备案例教学的基础,通过案例教学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工程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思路,更重要的是能大幅度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在进行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时就不会产生畏难情绪,兴趣更高。

Excel软件是一个功能非常强大的工具,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简明的表格编制功能和丰富的财务函数,积极探索并引入Excel软件在工程经济学案例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加快案例分析结果的产生,而且有助于学生对工程经济学理论、方法的掌握[7]。同时,在工程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应用Excel软件,可以让学生清楚认识到Excel软件的快速便捷功能,亲自体会到数据计算速度和准确性的显著提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该软件的主动性,这样学生在进行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时可熟练使用Excel软件,摆脱手工计算,加快设计速度,提高设计质量。

5注重课程设计成果的讲评

以往学生提交完课程设计成果后,工程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活动就算彻底结束了。教师在批阅课程设计时发现的问题无法反馈给学生,学生只能得到一个考核成绩,不知道自己的设计是否需要改进或不完善的地方应怎样改进。鉴于此,应增加教师对课程设计的讲评工作。首先,教师对学生设计成果的评阅和讲评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所以学校应适当增加课程设计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其次,指导教师应认真、及时的做好设计成果的总结,在课程设计最后的讲评中使学生明白自己设计中的问题,看到自己的不足,从其他同学的课程设计中获益,提高自己的财务评价水平,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指导教师通过对课程设计成果存在问题的总结和讲评,可以了解学生实践过程中的不足和设计过程中的难点,对下一年级的课程设计进行更好的指导,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之,工程经济学是工程管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作为其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设计,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掌握财务评价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实践性和应用性要求较强的工程管理专业而言,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尤为重要。但就目前而言,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环节存在一些影响设计质量的问题,笔者结合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希望对今后的课程设计指导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武献华,石振武.工程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2010.

[2]张淙皎,李道西,郝秀萍.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教学探讨[J].教师,2011,17:103-104.

[3]王振华,何新林.《工程水文及水利计算》课程设计教学体会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 2:90-91.

[4]钱静,刘凯.Excel财务函数在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1,16:128-129.

[5]孟戈.基于激励理论的《工程经济学》课程设计案例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2009,27:247-248.

安装工程造价课程设计心得 篇4

(这是适合所有课程设计心得的万金油心得,只要改

几个字就行了)

安装工程造价和建筑工程造价是建筑项目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工程施工的重要成本依据,而这次安装工程造价的课程设计让我们对工程造价这门建筑学的必修课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它让我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是我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坡道。减少自己将来踏入社会的一些盲目性,让自己在今后的工作道路中能够走的更平稳。

在完成这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在之前的专业知识学习中还有很多没有理解透彻的,依旧有很多知识需要巩固和加强。每当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遇到瓶颈时,会用更多的时间来翻阅专业书,会不自觉的开始把每一节专业课程的知识一个个联系起来。刚开始的时候,我的进度很慢,但是随着对专业知识越来越熟悉,我的速度渐渐的加快了很多。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首先让我对计算规范、定额做了再次温故,详细的了解每一个规范的适应范围。为了能更明白的了解设计者的设计原理,我对图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争取把每处不明白的地方都弄明白。看不懂图就不能做出合理的造价,所以看图确非常重要。在做课程设计期间,我学会了独立看图、识图。

同样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如:在计算工程量时,遇到一些细小的地方,为图省事就直接忽略了,结果和同学一比较才发现了错误,就因为为了省事,导致我大量的计算结果出现了错误,要全部重新计算,而浪费了很多时间。在课程设计中我也得到了一些教训:在计算中要想做万无一失那是不可能的。只有在计算中认真仔细,反复核对,这样才能在计算中尽量避免出现错误。

俗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在书本上学过的理论知识,似乎通俗易懂,但当自己亲自计算工程量、计算造价时,才会体会到难度有多大;也许亲临其境或亲自上阵才能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验证和巩固充实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了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接触课堂以外的实践知识,加深了解了对本专业的需要。培养了独立进行资料收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进行造价员的不易,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实践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参加工作做准备。

工程经济课程设计心得 篇5

正如课程设计教学目的所言“从产品装配测绘、计算机绘图、三维CAD建模、参数化设计等方面进一步加深和拓宽学生在工程制图、机械CAD技术等课程中所学基本知识,结合实际机械产品(模型)设计的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和相关实践环节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深深的体会到自己在理论知识和工程应用上的不足,比如测绘环节,试验台上的一些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用途并不是十分清晰,测绘的侧重点也不是十分清楚等等。

通过测绘,我了解了柱塞泵的工作原理、装配结构和运动路线等情况。熟悉了常用的测绘工具、量具以及测量零件尺寸的方法,为之后的AutoCAD二维建模和ug三维建模打下了基础。这一阶段了解了游标卡尺、卡钳在测量长度、壁厚等方面的应用,以及铅丝法、拓印法和坐标法在测绘曲线轮廓和曲面轮廓的应用,总之,测绘的过程虽然有些乏味,但其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却非常的丰富,需要我下来好好消化。在AutoCAD二维建模过程中,经过分工合作,小组成员都较好的完成了各自的工作任务,当然在此过程中也经常遇到困难,于是在图书馆借阅的几本书成了我们的良师益友,虽然之前接触过AutoCAD软件,但并不系统,目的性不强,不像这次课程设计有明确的分工和任务,我也借此机会比较详细地补充了软件应用方面的缺点,比如图层的设置,块的创建和插入等知识。在ug三维建模过程中,诚如老师所说创建一个实体时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衬套的创建可采用两个圆柱体布尔求差,也可采用在大圆柱体打孔,也可采用在创建草图后拉伸得到。这些不仅使我熟悉了软件本身的操作也拓宽了思维,受益匪浅。

工程经济学学习心得 篇6

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需要一定成本的支持,加强工程经济分析在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能够高效实现工程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加强工程建设施工中施工成本的控制能够促进工程效益的最大化,为施工单位获取更多的利益。工程经济分析的应用,对于促进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2工程的经济分析以及项目的成本管理

2.1加强工程经济分析

在对工程进行经济分析的过程中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工程项目,本质就是技术以及经济知识在工程项目的实际应用中,是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经济分析始终贯穿于项目工程的所有工序,一方面可以给投资者进行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另一方面,可以帮助项目施工单位选择合适的投标项目,并明确出相关的投标方案,此外,还可以有效的帮助工程工作人员选择合适的设计、施工以及资金的配置方案。

2.2加强项目成本的管理工作

所谓项目成本的管理主要是指在工程施工中,项目的实施者要及时的对工程项目生产过程中花费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及所有的收支费用进行限制和监督,及时的解决即将要发生或者已经出现的费用偏差,尽可能的将项目生产的各项开销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最大限度的降低项目的生产成本的投入,保证工程项目能够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

2.3工程经济分析以及项目的成本管理之间的关系

项目的成本管理主要是为了确保成本预算能够在规定范围内,用工程经济以及定量分析的方式来了解怎样缩小工程项目的投资,获取最大的经济收益。在对工程经济项目成本管理环节中的有效应用,可以帮助项目实施者作出施工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项目的投资作用能够得到极大的发挥,另外,在保证资金得以有效使用的基础上,也能确保较多的经济收益,缩减工程项目中成本的投入。

3经济分析在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实现

通常情况下,工程项目包含了多个步骤,具体有项目的投标、施工方案的选择、项目施工、项目竣工、项目交付以及后期维护。也正如上面所说的,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以及各个工作阶段中都包含了工程经济分析,在项目的管理以及成本的管理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工程的投标环节,工程的经济分析是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开展的,要综合整合招标文件以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工程项目进行整体预测并完善书面的报告,这样给投资者的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项目施工方案的选择环节,需要结合图纸以及资料,进行可选的编制,和经济、技术方面做好比较,选择比较合适的施工方案。而在工程施工中,要确定施工图的预算、施工预算等作为开支标准,在此基础之上,要和实际的费用作出对比,并进行有效的控制,在工程完工交付并且维护阶段,对工程的经济分析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工程项目是需要经过投资才能实现的,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工程的经济分析可以帮助项目的投资者选择最佳的工程项目,在减少资金投入的前提下获得较大的经济收益,也就是说项目的投资者为了能够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借助工程经济分析的媒介选择最为合适的施工方案,这个时候就需要工程项目的投资方将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列举出来作为备选,通过合理科学的比较之后,对备选方案作出相应的评价,综合数据分析以及其他方面因素,在所有的方案中选择最为合适的方案,尽可能的减少项目的投资,获得最佳的经济收益,能够实现当初预定的目标。通过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施工部门的工作效率,也能够让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4分析加强工程经济分析效果的相关措施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了工程经济分析在工程建设施工的成本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工程经济分析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加强工程经济分析效果的提升,使得工程经济分析具有更好的实际应用效果。首先,需要加强工程建设施工效益目标的建立,在这个效益目标的基础上,才能够从每个施工环节中展开工程成本的管理,从而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益。在工程成本管理环节中,加强效益的提升,需要加强工程经济分析的作用,这样才能够有一定的依据,进行成本的科学化管理。其次,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加强资金具有的时间价值因素考虑到其中。同时,还需要建立工程施工的备份施工方案,在特殊情况出现时,就可以利用备份方案进行施工建设。备份方案的建立,需要建立在一定事实的基础上,这样才能保证备份方案切实可行。对于备份方案的成本计算,也需要依靠一定科学化的手段进行,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执行。最后,企业需要在工程经济分析上做好不确定内容的分析,这样才能够实现工程决策切实可行。总的来说,工程经济分析在工程管理中的主要作用是为工程施工决策提供依据的。作为工程的决策者,需要按照一定科学化的顺序实现决策的完成。首先需要加强相关问题了解清楚,可能造成的厉害关系都需要有明确的认识。然后明确企业施工目标,在这个目标的基础上,实现相关证据的分析,然后做出相关的决策。决策出台之后,内部人员需要根据决策的内容制定施工的方案,再对施工方案进行检查,确保施工方案的确实可行。然后通过小范围的模拟,判断施工方案的实施效果,最后,再运用到工程施工建设中。这才是完整的决策判断过程,能够很好地发现问题,同时避免工程施工出现失误,减少失误的出现将能够高效实现工程成本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实现该工程经济分析的高效运用,为施工单位争取工程利益的最大化。

5结语

工程经济课程设计心得 篇7

然而, 在建筑业工作实际中, 需要工程技术人员具有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 要求工程技术人员既掌握技术, 又要懂经济, 还要会管理。这一现实要求也体现在建筑业执业资格考试的命题中。在建筑业工程技术人员可以参加的建造师、造价师、监理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考试中, 工程经济学知识占有一定的比重, 并且考核题目灵活, 难度较高, 考核侧重于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与执业资格考试相比, 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对这门课程考核无论是试题题型, 还是考核的侧重方向都存在偏差。由此也反映出, 该课程的高校教学环节与社会的需求存在差距。考试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有效手段, 同时又是教师总结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 进行考试改革是现实的要求。

笔者于2006年开始尝试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工程经济学课程的考试环节进行改革, 具体做法如下。

1 考核方式由闭卷笔试改为开卷笔试

与传统的闭卷笔试考试方式相比, 开卷考试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分析能力。根据开卷考试命题的有关规定, 试题的答案不能在教材或笔记中直接找到。因此, 学生要答对这样的试题, 就必须现行理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在此的基础上开动脑筋、认真分析和思考来作答;若像应对传统闭卷考试那样, 通过机械地记忆教材或笔记中的答案来答题是行不通的。开卷考核方式还有利于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来解决实际问题,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积极性。开卷考试试题往往比较灵活, 作答这类试题时, 需要学生将教材、笔记上的知识经过自己的思考、整合, 再答到试卷上, 这样可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在这种考核方式下, 需要学生学习时要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 仅凭考前突击复习、考试现场翻看资料是没有用的。

三是有利于改善考试秩序, 减少考试作弊。开卷考试试题答案一般在教材和笔记上找不到, 学生又不必担心记不住相关公式、参数, 也就没有必要夹带小条作弊;同时, 开卷考试的题量较大、时间紧, 学生只顾忙着答试题、找资料, 因此铤而走险考试作弊的价值不大。

四是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采取开卷笔试的方式, 允许学生在考试时查阅参考资料, 这样可以减少学生背记原理、概念的时间, 使其有更多的精力把复习的侧重点转移到原理、方法的具体应用上, 以此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 教师也可在教学课时较少的条件下, 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 考试题型向执业资格考试题型靠拢

传统考试的题型通常有名称解释、填空、简答、论述等。这些题型具有考核知识点明确、出题比较简单的特点, 但是也存在着试题不灵活、知识点少、不利于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不足。

建筑业执业资格考试多采用选择题 (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题) 和案例题。选择题的特点是单题分值低, 题量大, 考核点多, 知识覆盖面广, 可以考核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作答时要读懂题干、动脑思考, 才能从备选项中找出正确答案, 而非依靠知识机械记忆。案例题的特点是可以对学生的相关理论掌握、系统分析、观点组织与文字表达等综合能力进行考核。解答这类问题, 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比较广的知识面和扎实的理论基础, 还要具有能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出上述类型试题的工作量大、难度高, 除了需要教师依据教材的知识点设计试题外, 还要进行试题创新, 要根据与工程经济学有关的时事新闻和学生身边的经济问题设计试题。例如, 可以根据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教育基金理财品种等实例编制资金等值计算的案例题。

3 注重平时测试, 不搞“一考定乾坤”

在高校, 对学生所学课程的考核多采取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加平时成绩来给定总成绩的方式, 平时成绩占的权重小, 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所占权重大;因此有人戏称这种考核方式是“一考定乾坤”。其弊端在于, 学生平时不用心学习, 期末考试前突击复习, 期末考试能拿到60分就万事大吉;而考试之后, 临时记忆的知识会迅速遗忘。这样四年大学生活结束后, 很多学生感觉没有学到什么知识。

为了改变这种不正常现象, 笔者尝试提高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例, 由20%提高至30~40%, 规定平时成绩由出勤、作业、小测验三部分构成, 其中作业的比重较大。因为, 只有学生平时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 才有可能形成日常的知识积累, 夯实基础。同时, 还有防止学生做作业时相互抄袭应付了事, 推出了“自我约束, 独立完成”的约束措施, 即要求每一位独立完成作业的同学在作业的空白处做出标注, 表明作业是自己独立完成;而抄袭或借鉴他人者无需标注。从执行的效果来看超出预期, 经查实每一位标注独立完成作业标记的同学确实没有抄袭他人, 学习态度非常端正, 有的同学对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心怀内心充满“成就感”, 特别注明“绝对原创”字样。即使个别同学由于种种原因抄袭了作业, 也会坦诚地注明。

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第一, 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了, 是抄还是独立完成, 均坦诚相告;第二, 作业的完成效果提高, 独立完成率由过去的50~60%, 提升至80~90%;第三, 解题方法丰富, 做作业时学生开动脑筋, 想出很多解题方法, 有的问题解题方法由以前的3~4种, 增加到7~8种, 甚至更多。

4 鼓励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自学、进行自我测试,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大多数大学生具有学习主动性, 只要他们知道哪些知识有实用价值, 通常会有较高的学习热情, 积极主动地投入时间努力学习。所以, 任课教师应该在课堂讲授概念、原理、方法的同时, 提示这些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应用、怎样考核, 特别是在建筑业执业资格考试中如何进行考核。笔者将监理工程师、造价师、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中涉及工程经济学知识的真题按教材知识结构分章节整理, 上传至学校网络的公共学习平台, 供学生下载, 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我测试, 来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是否已经达到建筑业对从业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为鼓励学生自学, 利用课余时间下载执业资格考试真题并作答的同学, 可获得平时成绩加分的奖励。笔者在所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2008级和2009级两届两个专业方向学生中进行了对比试验, 所得数据见表1。

2008级房屋建筑专业方向的学生作为对照组没有实行自测鼓励计划,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该专业方向学生的平均成绩低于当年实行自测鼓励计划的2008级给排水专业方向的学生。实行自测鼓励计划后, 2009级房屋建筑专业方向学生的平均成绩明显提高, 且两个专业方向学生的平均成绩趋于一致。另外, 在两届参加自测鼓励计划的学生中, 均没有出现抄袭自测的情况。

5 帮助学生做好期末复习

尽管大学生多具备一定学习能力, 但是, 若让他们准确把握一门学科的知识点与考点还是有难度的;此外, 对基本原理理解深度也显不足。由于笔者考试题的难度接近执业资格考试, 如果不经过充分训练, 学生难以适应, 更谈不上取得理想的成绩。所以, 协助学生抓好期末复习, 使他们在考试中发挥出真正水平, 也是任课教师要考虑的问题。笔者的具体做法是:第一, 公布公布工程经济学课程各章节的知识点、难点、重点, 以便学生抓住学习的关键;第二, 公布模拟试题及答案, 其试题的题型、题量、难易程度与期末考试相似, 以供学生检验复习的效果;第三, 考试后, 及时公布试题的标准答案, 学生可以总结考试经验, 分析得失, 使学习过程得以延伸到教学学时以外, 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2006年, 笔者开始尝试工程经济学考试改革, 先是让试题类型、试题难度向建筑业执业资格考试靠拢。但是学生不适应, 当年学生的平均成绩仅为67分, 成绩最高的只有81分。经过多年实践和上述具体做法的实施, 现在学生不仅适应了考试方式、考试难度, 平均成绩提高到80分左右, 而且一部分学生知识掌握扎实, 他们在做执业资格考试真题测试时, 绝大多数试题不用翻看资料, 可以闭卷作答。由此可见, 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一部分学生不仅掌握了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 而且已经初步具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坚, 李文萍, 商广义.高校理科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开卷考核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27) .

[2]高亮.课程考试改革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009, (1) .

工程经济课程设计心得 篇8

【摘 要】应用型本科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本文从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当下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探讨如何结合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岗位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和改革。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 汽車服务工程专业 课程建设

一、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应符合区域经济发展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较高层次的技术教育,是高职教育的较深层次。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中共中央教育部发出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和模式的改革必须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的直接体现形式,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需要靠课程体系有质量的实施得以实现,因而依托区域行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体系进行构建和优化尤为重要。

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各地区的地域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也不一样。有些院校即使专业设置相同,而市场需求岗位不同,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也不尽相同,从而导致课程体系设置不同。如西华大学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因为地处成都,成都经开区汽车产业基地的汽车生产厂家众多,且经调研,当地汽车保险业务急需人才,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比较扎实,所占比重较大,拓展课程主要偏向汽车保险;深圳大学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因深圳电子产业和金融贸易发达,偏向培养汽车电气控制系统研发、汽车贸易等汽车服务业领域的高级复合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课程设置中除汽车专业基础课外,拓展课程中还开设了《汽车金融》《汽车物流管理》《旧机动车鉴定与评估》等适用本地经济发展的特色课程;武汉理工大学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众所周知,有着渊源深厚的汽车历史发展背景,又与国外多所院校开展了国际教育,其培养目标是能胜任工程领域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卓越工程师”,课程设置中核心单元有《汽车诊断实验》《计算机在汽车服务工程学科中的应用》《汽车流体力学》和《热工分析》等学术性较强厚基础的课程。

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汽车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有调查显示,汽车行业所带动的制造业、服务业的产值占我国GDP的41.25%,我国国民经济近四成涉及汽车行业。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需要大量的汽车制造、汽车销售和服务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和汽车技术的快速更新对从业人员的素质相应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要求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对汽车人才的发展需求相适应。

汽车行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一般都需浸染并成长于一定的行业文化中,像德国的双元教育,紧跟行业需要。本科院校在专业建设中从对市场调研、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知识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到教学过程的实施需要一个较长周期,落后于当初的市场需求;而且市场人才需求在不断变化,导致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偏差,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许多院校教师从院校直接毕业,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对企业工作流程和岗位实际工作过程不够深入,也会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脱节。因此,毕业时学生职业能力达不到社会要求,无法立即融入岗位,需经过长时间的企业培训才能适应岗位需要。

三、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建设需采取的措施

通过对多家应用型本科设置有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院校进行走访和交流,并对国内多家汽车企业进行调研,现对汽车服务工程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和优化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开展本区域汽车服务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优化课程建设

保持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更新的可持续性,教学才能有持久的生机与活力。必须有时间计划地定期走访院校本地区域内的汽车企业,对管理和一线工作人员进行调研与交流,形成长期合作关系,签订长期协议,每个学期至少反馈一次最新的人才需求缺口和具体的知识能力要求,从市场岗位需求出发,改进方案。同时也向兄弟院校取经学习,完善课程教学体系,使课程体系中的各门理论课程、实践环节课程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体现课程体系的科学性、特色性、系统性及可操作性,提高培养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性。

(二)结合市场和课程体系的需求重新统筹规划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应用型环节要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就需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锻炼,把实践教学放到至关重要的位置。应用型本科教育应该是“厚基础、宽口径”,既具备本科底蕴,又具有专科的应用特色。专科的实验教学强调的是对已知结论的验证,重视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多学科的实践技能;而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实验教学目标,应该是对学生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共同培养,因此需要从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实践教学设备、师资和管理制度等方面重新规划实训基地的建设,配合课程体系的改革,满足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

(三)开展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是指教学过程中,师生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不管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准确,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合理,课程体系如何完善,如果没有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单纯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生只能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结果,缺乏获得知识的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立性、创造性和应用性,无法适应社会工作岗位的需求,失去了应用型本科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意义。因此,完善而又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保证。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是课程体系中最基础的任务,作为培养具备“懂技术、擅经营、会服务”综合素质技术的应用型人才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要求我们必须改革旧的教学方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现应用型本科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特色。

比如,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中自动变速器的知识是汽车构造中最复杂的一个系统,很多院校都是采取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本人从事此门课程教学多年,学生的普遍反应是,教师通过PPT图片或视频讲解不如在实物拆装的时候理解得透彻,但是拆装的时候又忘了其理论,如工作原理、工作过程等。因为实践课时和实验条件的限制,老师无法将理论知识再详细板书解说,对于某些课程中晦涩难懂的知识,学生到实验室亲自动手拆装实验会更容易理解。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中如能使汽车构造、汽车电器等专业核心课程突破本科教学惯有思维的限制,实现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放下手机,在动手过程中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的思维,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适应社会需求。

四、小结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是教学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实施来实现的,因而课程建设将直接关系到学科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只有依托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与行业企业互动,不断更新优化完善,满足行业和产业的要求,满足企业和企业岗位的具体需求,从而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受到社会的欢迎,才真正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力,赵修文,蒋珍菊.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探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特色[J].中国高等教育, 2011(24).

环境工程导论课程心得体会 篇9

为期四周的课程学习,除了了解了一些具体的知识点,印象最深的还是老师上课提到的几个问题。我想就下面三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1.环境工程控制需要控制人的欲望吗?

以前我听说过一种说法,政府无法让十三亿中国人都过上美国人那样的生活。其背后含义我认为是,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消耗了太多资源,如果再加上十三亿中国人,那么世界上的资源是不够的。(除非发生世界大战改变整个世界的利益分配格局?)如果再引伸一下,这意味着中国人是需要控制自己的欲望的,这些欲望包括使用高马力、高排量的汽车,消费资源型工业产品等等。

这样的说法具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从横向角度来看,一段时间内,地球上确实有一批人生活条件(这里仅用物质消费水平来作为参考量)优越于其他人,造成这样的原因有经济、科技、军事等因素。如果突然间让地球上所有人都过上最高水准的生活,立马会产生几个重要的问题。第一,由于生产力不够,无法生产这么多商品去维持这样的生活水平。第二,由于科技水平局限性,也无法处理由于生产、消费这么多商品导致的资源问题和环保问题。

然而,人的欲望确实是个无底洞。每个国家的每个人都想过上所谓的“好日子”。而环境的供给量和容纳量又是有限的。这看起来是个永恒的矛盾,那么从环境工程的角度来说需要控制人的欲望吗?老师上课的时候给出的答案是不需要。我的理解是,如果从国家政策层面去控制公民的消费欲望,其具体操作方式可能是规定每家每户每天的碳消费量之类的,这可能确实给环保方面减轻了许多压力,毕竟资源的采掘和废物的产出都少了很多,但这种行为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首先是人权的问题,从社会学角度来说,这种限制人生存发展的动机就不能接受。其次,通过强制限制人们的消费来减轻环保压力,会导致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动力不够,进而影响科技的发展,使得环保技术发展停滞(也许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会停滞)。

那该如何去看待人的欲望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呢?我认为这个矛盾也许会永远存在,但也正因为这个矛盾,导致人类社会会一直发展进步。从纵向的角度来看,如今一个普通老百姓过上的生活水准,也比数百年前的王公贵族要舒适。这就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对于该矛盾的调节作用。也许没有欲望就没有发展。

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科技发展的速度可能会赶不上人们欲望膨胀的速度。必要的限制也是应该的,但限制的方式不应该是强制性和一刀切的。国家出台的一些政策和规定,实际上就已经是在限制某些对环境不友好的行为,比如加收燃油税,限塑令等等。此外,环保教育也是极其重要的,它将会成为国民素质的一部分。

2.消费更少商品?还是消费更多环境友好型商品?

这个问题来自课堂上的一幅漫画。两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自己的环保观念。

第一种认为,通过消费更少的商品就可以消耗更少的资源,产生更少的废物。这种观念的逻辑其实和第一个问题里所讨论的限制欲望来保护环境很相似。我们固然不能铺张浪费,但过度压抑消费也将使得整个社会失去活力。

第二种观念认为通过消费更多的环境友好型商品,可以提高这类产品的竞争力,使得市面上环境友好型商品占据主要地位,有利于保护环境。这种观念没有去刻意压制人们的消费欲望,而是进行了消费方向疏导。理论上来说,一旦人们都热衷于消费环境友好型的商品,会形成一个正向反馈,鼓励厂家注重生产环境友好型产品,从而整个社会也将变成环境友好型社会。但是有一个潜在的问题在于,一般来说环境友好型商品往往都有相对较高的价格。这部分高出的价格可能来自于商家采用新的工艺、技术、原料等因素所增加的成本。消费者是否乐意为保护环境去承担更多的花销呢?这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政策规定、文化教育、经济收入水平以及为了环保所增加的成本比例等因素。我认为,一段时间内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变化是不大的,要想使公众消费更多的环境友好型商品,首先要降低它的价格。这包括科技的创新带来成本的降低,也依赖政府对这些环境友好型企业提供一定的补贴。否则单靠公众的自觉,可能仅仅只有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群体愿意去买单。

3.什么样的体制更适合环境保护?

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提到过中英两国由于体制上的不同所带来的环保结果不同。我认为世界上没有一种包治百病的全能型体制,但是在环境保护这一方向上,也许一个“大政府”会更为有效。

在政治体制上,素来有“大政府”和“小政府”之争。其核心区别在于政府对于市场、公共服务等方面介入的程度高低。在环保问题上,如果按照“小政府”所奉行的自由主义,我认为注重环保的企业可能很难生存下去,整个社会的环保进程也会发展缓慢。而“大政府”能够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不光使得环境友好型企业能够发展壮大起来,而且对于中国政府来说,能够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去完成一些重要的环境工程项目。这类项目往往耗资巨大、周期漫长,而且回报低,无法由社会或民间力量完成。这时候政府必须发挥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责,在履行这一使命的时候,一个“大政府”显然是更有效的。

毛奕陶

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

工程经济课程设计心得 篇10

这篇论文是由天津大学和天津理工大学的老师发表的,主要讲解了生态工业工程和工业工程的定义、内涵、区别,还有生态工业工程的研究内容、方法、评价方法、设计原则等。提出了生态工业工程是现代工业工程的重要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这一观点的提出对于我们工业工程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指向,对我们将来在工作中所要发现的问题,分析的方向,解决的方法都有重要意义。

工业工程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在中国发展时间非常短,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曾邀请外国专家在国内许多企业进行运用工业工程来改进工作目标的试点工作,并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果。在之后的十多年中,我多相关研究人士也多次提出对于工业工程的研究报告,然而,我们所看到的现在的工矿企业,能够真正实行工业工程研究的成功案例并不多,我们许多企业依然实行着粗放式的经营方式。

如今看来,我国高速发展的工业生产总是以无节制的消耗有限的资源、能源为代价,同时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危害我们的生活健康。这就需要我们时刻注意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问题。而生态工业工程的主要任务正是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把生态化的思想融入到各种工业系统的设计之中,重视社会和经济因素,并将研究范围从企业内部扩大到面向企业内、外部资源及环境,注重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生态平衡有机的统一,以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之前所学过的工业工程倡导的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符合人性化设计。工业工程主要强调的是“经济效益”,而生态工业工程强调的是“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双重指标的协调,用这两个指标去审视与评价生产过程与工艺流程。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在实行工业工程的研究的同时,也要注重与生态问题相结合。

国外专业人士曾提出“工业可以运用新的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将大为减少。”这一观点推出了生态工业这一概念。生态工业和传统工业的区别主要在于立秋把工业生产过程纳入生态化的轨道中来,把生态环境的优化作为衡量工业发展的质量的标志,综合的考虑产品的生产、作废到再生的全过程。其特点归纳起来就是将工业生产与生态相统一,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就是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按照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重新构建经济系统、产业系统,寻求环境、经济与社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现在对于生态工业方面的研究集中在几个方面:研究可减轻工业对环境的具体技术措施;研究对整个工业生态过程进行分析、监测和评价的方法;研究可促进生态工业实现的制度。

工程经济课程设计心得 篇11

【关键词】船舶工程;课程体系;改革

0.引言

当前世界造船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发展格局,山东作为造船强国韩国和日本的近邻,船舶工业的发展亦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为山东省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山东在发展造船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山东是工业大省,机械工业比较发达;山东劳动力成本较广东、江浙一带要低;山东处于北纬36°制造船舶的黄金地带,每年有300—330天的室外作业时间,比国内其他造船省份多出一个月的时间;且沿海多是花岗岩结构,是建造大型船厂的有利条件,这都是山东发展造船业的优势所在。为适应山东造船市场的需求,必须培养高质量的造船专业人才,所以加强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迫在眉睫。

我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开设于2005年,是船舶工程系的核心专业,也是威海职业学院重点建设专业之一,2010年列入学院 “质量重点工程”项目重点建设专业。2011年被列入教育部、财政部 “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国家重点专业,在国家重点专业、学院示范院校建设的带动下,软硬件建设初具规模。

船舶类职业教育需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上规模、强内涵。而课程体系建设直接影响学生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技能的培养,是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工程。

1.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因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主要包含专业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优质课程群的开发等研究内容。目前国内还没有学校进行这方面的深入研究,许多船舶类学校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还按照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进行教学,部分教学内容与现代造船理念要求有一定差距;教学形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目前大多数学校处在将理论与实践脱节,而没有形成深度的融合。

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威海职业学院是全国首批28所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单位,现在已经过验收,重点建设的八个专业通过三年的建设都已具有鲜明的特色,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实现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但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由于起步晚、实训条件不够完善,课程体系还需进一步建设。其他示范性院校建设单位如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等也都进行船舶类课程体系研究;课程体系构建研究及实践在各职业学院都很重视,也都有一定的基础,有待于深化完善。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提高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其他船舶类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2.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主要依据职业岗位分析进行课程体系重构,并且制定课程标准,确定核心课程进行建设,以带动其他专业课程质量的整体提升。该课程体系研究首先对现代修造船企业的典型工作岗位进行分析得出典型工作任务,然后按照完成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专业能力及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并将理论知识学习、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把“以能力为主线”的要求贯穿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以能力为主线”是课题研究的依据。

2.1课程体系优化

根据船舶产业发展需求,将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对接,引入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确定专业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2.2专业优质课程群开发

根据课程在新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开发课程内容,采用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组织教学。选用Flash、3DS MAX、SolidWorks等多种技术,建设课程素材资源并集成整合发布,建成《船舶建造与修理》、《船体结构与制图》、《造船生产设计》、《造船工程管理与检验》等4门优质精品课程,突出课程的开放性和职业定向性。完成《船舶建造与修理》、《船体结构与制图》、《造船生产设计》、《造船工程管理与检验》立体化教材建设,完成《船舶舾装工程》、《船舶材料与焊接工艺》多媒体课件建设。

2.3建设虚拟仿真资源和共享平台,创建教育实践新模式

虚拟仿真技术是使用仪器设备、模型、计算机虚拟技术,以及利用场地、环境的布置,模仿出真实工作程序、工作环境、技术指标、动作要求,进行科学研究、工业设计、模拟生产、教学训练和考核鉴定等的一项综合技术,具有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多感知性等特点,可以解决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实操环节受时间、空间、成本等限制的问题,拟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室4个。

2.4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建设

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要为专业人才培养与培训及自主成长提供整体完善的解决方案,满足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企业员工技术培训、社会人员继续教育的共性与个性的需求,其建设工作必须围绕行业发展需要,获得行业的支持,吸引专业相关企业、兄弟院校共同参与,整合多方优势资源,依据资源开发的规范与标准,采用“系统设计、先进技术支撑、开放式管理、网络运行”的方式组织建设。

上一篇:在办公室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下一篇:取缔无证无照歌舞娱乐场所行动执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