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预测建筑工程技术(精选11篇)
经济预测建筑工程技术 篇1
摘要:建筑工程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项目, 在研究其工程实施的基础上, 必须进行必要的经济预测并采用相应的决策方法 。经济预测是对建筑工程技术进行推测与评估, 根据实际情况以及以往经验, 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探索未来的发展趋势。决策方法也是同样结合着目前情况与经验, 实现对建筑工程的信息、数据收集的目的, 之后再进行一系列的计算与分析。本文将对建筑工程技术的经济预测与决策方法展开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技术,经济预测,决策方法
1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1.1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的合理性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的合理性要遵守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即:安全、使用、美观以及经济, 根据21世纪人民生活水平标准以及建筑工程应用材料的供应状况, 投入较少的资金, 得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是其发展的首要目标。在建筑工程技术大力发展的同时, 也受到了经济效益的不断影响, 因为无论何种建筑体系, 都需要将物资基础以及人力资源联系在一起, 只有不脱离实际要求, 才能实现最根本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技术经济的合理性需要得到广泛的关注, 这样才能促使建筑工程的经济型与艺术性得到完美的统一。
1.2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的必要性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预测是根据社会、国家长期发展计划并结合自身企业的发展项目, 设定出投入、产出关系以及对经济效益的计算。通过计算获取最有效的经济实施方案, 再对多个方案进行对比, 从而进一步实现建筑工程技术科学、有效的预测与分析。在目前市场的环境下, 建筑工程技术会受到施工周期较长、作用因素较多以及投入资金较少等多方面的影响, 企业要想最大程度的确保建筑施工项目有序开展, 必须进行必要的工程技术经济预测流程, 这样不仅能够第一时间分析出相关项目的经济状况, 还可以最大化减少建筑工程不必要的损失, 降低投资风险。
2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预测的原则
2.1 以全过程经济效益为主, 结合阶段性经济效益预测
建筑工程有效地开展, 需要进行以下几个工作环节, 分别是:对项目目标的确定、技术方案的提出、方案的筛选、工程的实施以及经济效益的分析等等。每一个工作环节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然这些流程中也有所重点, 经济预测要突出全过程的经济效益。然而, 在以前的建筑工程经济预测中, 往往忽视了工程技术的经济效益, 只重视施工阶段, 从而导致主次不分, 很难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技术经济效益。所以,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预测的首要原则就是立足于全过程经济效益的预测。
2.2 最优化预测与满意度预测的结合
在进行建筑工程技术经济预测的过程中, 要遵守原则最优化的处理方案, 这种思想由美国经济学家西蒙所创造, 其中关键词汇为“满意程度”, 因为人们在对建筑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环节时自身处理问题的容量与问题本比较十分渺小, 所以要想在实际生活中做到科学、有效的实施途径十分困难。为此该经济学家提出满意程度一词, 用满足度来替换最优化, 在预测建筑工程技术经济效益期间合理的结合最优化与满意度, 这样便能够降低盲目追求高效率, 却事倍功半发生的几率。
2.3 以主动预测为主, 结合被动分析
建筑工程技术的经济预测就是要将系统处理问题时即将面临的状况进行评估, 从而确保工程实施的高效性。以往的操作方式是将实际值与预期值进行对比, 倘若实际值较预期值相差甚远, 便分析其内部因素, 并采取进一步的改进措施。这种预测方式被称之为被动分析, 只能对已经出现问题的系统评估和改进, 无法达到预测的效果。如今, 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已经将控制理论与体系理论融入到经济预测的内容中, 事前主动的分析施工状况, 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以主动预测为主, 结合被动分析将成为今后实施途中的主要原则之一。
3 建筑工程技术经济预测的方法
3.1 定量预测方法
定量预测方法主要包含以下三种具体方法, 分别是:平均移动法、平均简单法和平均加权移动法。平均移动法对实际发生的数据信息进行求平均值, 一般在时间周期方面要移动一个周期左右, 所得数值即作为下一个周期的经济预测值。平均简单法通过对以往的数据信息分析来预测未来的经济效益值, 这种方法的操作较为简单, 适合处理短期的经济预测情况。第三种平均加权移动法利用加权来反应数据信息之间存在的区别, 该方法的经济预测平均值比较准确。
3.2 定性预期方法
定影预期方法主要由专家分析法与德尔菲法组成。专家分析法的经济预测评估对象为专家所提出的建议, 专家通过自身的丰富经验和所掌握的建筑工程技术知识, 来从以往的项目中寻求规律, 并对未来的发展走向做出判断。判断提出之后, 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整理以及归纳环节。专家分析法还分为个人分析与集体分析, 个人分析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调动专家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集体分析的优势在于专家能够提出大量的数据信息, 所涉及到的影响因素较为全面, 有利于专家之间的沟通交流, 经济预测结果精准程度较高。德尔菲法通过匿名的形式对专家的建议进行分析、整理, 可以算作专家分析法的一种延续。
4 建筑工程技术中的决策方法
4.1 非确定性决策
非确定性决策主要包含以下几种决策方法:第一, 最大最小后悔值法, 首先需要选定一种建筑工程技术的施工方法, 从而其最优化方法便得到确定, 倘若一开始决策方法并不是最优化方案, 实施人员便可能会后悔, 为了避免这中现象的发生, 在作抉择时便应该采用最大最小后悔值法, 后悔数值即为所应用方案的效益值与最大化效益值的差值。第二, 最小最大效益值法, 首先寻找出各个决策方案的最小效益值, 然后在这其中选择出效益值最大的方案, 并将其作为最优化方案, 这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一般不会出现操作失误等问题。第三, 最大最大效益法, 顾名思义, 该方法与最小最大小效益法正好相反, 选取效益值最大的决策方案, 即各个方案中处于自然状况下收益值最大的方案。
4.2 风险性决策
风险性决策也包含两种决策方法, 第一种决策方法为等概率方法, 又称之为合理性标准, 该方法的实施条件一般是在统计数据资料不足或是参考资料缺失的情况, 该方法假设正常状态下的自然概率均相等。第二种决策方法为标准期望值法, 通过对每个方案进行期望值的计算, 选择出损失最小或是效益最大的方案。期望值即某种方案在自然条件下所出现的损失值。由于该数值无法获得准确性的数据, 便将其称之为期望值。
5 结论
在建筑工程技术实施过程中, 要做好经济预测, 并选择好决策方法, 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由此不难发现, 建筑工程技术的经济预测以及决策方法在各项工作环节中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只有有效的控制工程的经济效益, 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成本, 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本篇论文主要从建筑工程技术经济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建筑工程技术经济预测的方法、建筑工程技术中的决策方法等方面展开论述。
参考文献
[1]张先玲.建筑工程技术经济[M].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4.
[2]成启东.建筑经济[M].中国宇航出版社, 2014.
[3]罗晓菊.论发展非国有建筑经济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
经济预测建筑工程技术 篇2
1下列款项中,()发生的时点计入财务现金流量表中对应的年份。
a折旧 b所得税
c应付款 d应收款
2已知某项目年生产成本为1200万元,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合计为生产成本的20%,固定资产折旧费为200万元,摊销费为80万元。则该项目年经营成本为()万元。
a1480 b1240
c1160 d1720
3财务评价是根据(),计算和分析项目的盈利状况。
a预期市场价格 b现行市场价格
c历史市场价格 d影子价格
4按最大还款能力计算项目偿债能力时,可以采用()指标。
a项目经济寿命期 b偿债备付率
c借款偿还期 d利息备付率
5某建设项目的现金流量为常规现金流量,当基准收益率为8%时,净现值为400万元。若基准收益率变为10%,该项目的fnpv()。
a不确定 b等于400万元
c小于400万元 d大于400万元
6导致不确定性的原因很多,但不包括()。
a评价方法的种类 b市场供求结构的变化
c预测假设不准确 d政府政策的变化
7已知单位产品售价为p,年固定成本为cf,单位变动成本为cv,单位产品销售税金为t,则以产销量表示的盈亏平衡点bep(q)=()。
acv/(cf-t)p b(cf+cv-t)/p
ccf/(p-cv-t) dp(cf+cv)/t
8某建设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12万台/年,固定成本为1320万元/年,产品售价为900元/台,变动成本为630元/台,销售税金及附加50元/台。则此项目的盈亏平衡点产量为()台/年。
a14635 b54200
c7 d60000
9投资项目中的敏感性分析,就是在确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分析项目主要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对项目()的影响,从中找出敏感因素,确定()对该敏感因素的敏感程度和项目对其变化的承受能力。
a风险风险 b规模规模
c评价指标评价指标 d建设投资建设投资
10单因素敏感性分析中,设甲、乙、丙、丁四个因素均发生10%的变化,使评价指标相应地分别产生10%、15%、25%、30%的变化,则敏感因素是()。
a丁 b丙
c乙 d甲
11某租赁公司出租设备的年租金2312万元,租期为5年,每年年末支付租金,折现率为10%,附加率为4%,这台设备的价格为()万元。
a74 b71
c68 d65
12以经营租赁方式承租设备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租赁双方承担确定时期的租让与付费义务
b租赁设备不能用于担保
c该租赁方式适合于生产任务波动较大的时期
d该租赁方适合于临时使用的设备
13价值工程中,价值、功能、成本之间的关系式为()。
af=cv bf=vc
cv=cf dv=fc
14价值工程中,abc分析法选择()的产品为价值工程分析的主要对象。
a数量占总数的70%~80%、成本占总成本的10%~20%
b数量占总数的10%~20%、成本占总成本的70%~80%
c数量占总数的70%、成本占总成本的30%
d数量占总数的30%、成本占总成本的70%
15在借贷过程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超过原借贷金额的部分就是()。
a利息 b股息
c利率 d利润
16设备发生有形磨损的后果是()。
a价值不变,使用价值不变 b价值不变,使用价值降低
c价值降低,使用价值降低 d价值降低,使用价值不变
17在新材料应用方案的选择过程中,通常把()作为主要评价原则。
a经济合理 b技术可靠
c技术适用 d技术先进
18下列各项,()不属于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内容。
a财务情况说明书 b会计报表
c会计报表附注 d审计报告
19如果某一分部的对外营业收入总额占企业全部营业收入总额()及以上的,则不需编制分部报表。
a100% b90%
c80% d70%
20企业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应计入当期的()。
a其他业务支出 b营业外支出
预测经济基本面不如预测主流预期 篇3
首先是年初市场普遍预期今年经济向好,CPI回升,债市必无大行情。谁知外汇占款在前几个月陡然走高,外部流动性的注入使市场资金面极其宽松,CPI没有如预期般坚定回升,使债券市场走出一波不小的行情。
从2月下旬开始,市场流动性有所收紧,市场似乎开始转向,收益率普遍小幅回升。就在大家预期经济基本面将主导未来债券市场走势的时候,银监会“8号文”横空出世。其出台的时点和内容出乎许多人的预料。这一政策使市场行情立马转向。大家相信对银行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的限制必然加大银行的债券需求,市场收益率快速下行。
“8号文”的余威还未散去,4月中旬一场源于债券市场之外的核查风暴突然降临。对债券“代持”的核查使得债券市场被动“降杠杆”,恐慌情绪带动收益率迅速上升。这一偶然事件是债券市场参与者很难预期到的。
政策面因素消化到一定程度后,市场似乎又重新回到了对经济基本面的关注。4月下旬汇丰PMI初值公布后,市场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动摇,债券收益率由此又出现一波下行。本来之前“8号文”带来的收益率下行行情结束后,部分机构认为市场收益率底部已经显现,然而近期信用债收率的走势似乎又在挑战这一预期。
可以看到,市场参与者总是试图从经济基本面预判市场。在没有突发事件之时,这种预期能够反映在市场利率走势中,而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原本由基本面预期所控制的市场走势就会被迅速打破,直到突发事件被市场逐步消化。
从市场参与者的角度来讲,政策等突发事件是很难预测到的,因此能做的只是对经济基本面的研判。
然而,分析上半年市场主流预期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到,主流预期并不一定准确。比如年初主流预期是经济向好,CPI回升,使得市场收益率在很长一段时间不断上行。然而后来的实际经济数据表明,至少上半年这一预期是不够准确的,经济并没有如预期般向好。但债券利率走势却往往由主流预期决定了。
这种预期在市场的自我实现,使得市场参与者的水平不一定体现在准确预估经济走势上,而更需体现在是否能预测到其他参与者的主流预期。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么无论主流预期是对还是错,甚至无论真实经济是走强还是走弱,都能获利。这也是凯恩斯的著名的“选美理论”的精髓。
(个人观点不代表机构立场)
经济预测建筑工程技术 篇4
一、建筑工程技术经济预测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建筑工程技术的合理性体现在技术的安全、实用、经济等多个方面,在如今的时代中,建筑工程技术要的主要发展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来实现最大的工程效益,在工程技术的利用中需要考虑建筑水平以及建筑工程的材料供应状况。在建筑工程技术在发展中难免会受到经济效益方面的影响,只有重视工程技术的合理性,才能让建筑工程实现经济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对建筑工程技术实施经济预测是社会发展以及建筑工程行业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结果。建筑工程经济预测就是通过设定投入、产出关系,对经济效益进行计算。最后通过计算结果来选择经济性最高的实施方案。施工周期、资金等因素会制约工程的建设,为了建筑工程能够顺利进行,就需要采取工程技术经济预测的措施,对工程项目的经济状况进行分析,避免建设中出现资源浪费以及资金不足等状况。
二、建筑工程技术经济预测原则
1、以全过程经济效益为主
建筑工程的开展需要先经过目标的确定,然后是提出项目方案,然后是筛选方案,进行工程的实施和经济效益分析等,工程建设中的每个环节都有着独特的作用,建筑工程的经济预测要具有全面性,预测的内容是全部流程和各个环节。如果只注重其中的某一个环节,就难以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技术的经济效益,全过程经济效益预测是必须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2、最优化预测与满意度预测结合
最优化也是在进行建筑工程技术经济预测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最优化原则最早在美国被提出。让人们对建筑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即使有理想的解决方案也很难在实践中得到实施,无法达到最优化。在这种情况下,满意度的概念被提出来,在预测建筑工程技术经济效益期间要合理结合满意度与最优化,可以避免盲目追求高效率。
3、以主动预测为主
建筑工程技术的经济预测是一种评估措施,用来对未知的状况进行评估,以确保工程高效进行。传统的方式是把预期值和实际值进行比较,如果二者差别较大,就是需要对过程进行分析,找出改变结果的因素,然后再根据情况采取措施。这样的方式就叫做被动分析,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只可以对已经出现了问题的系统进行评估和改善。建筑工程技术经济预测包括了控制理论与体系理论,在工程施工之前进行分析,在问题发生之前进行预测,从而避免问题的发生和出现损失。主动预测与被动分析的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将成为以后建筑工程技术经济预测中的重要原则。
三、建筑工程技术经济预测的方法
1、定量预测方法
定量预测方法又分为三种具体的方法:平均加权移动法、平均移动法以及平均简单法。平均移动法中的移动是指周期的移动,对已经得知的实际数据求平均值,如果把要对下一周进行预测,可以把周期移动向后移动一个周,得到的数值就是对下一个周期的经济预测值。而平均简单法是把以往的数据信息作为依据,对其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未来的效益情况进行预测。平均简单法预测方式具有的优势是操作便捷,灵活,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短期的经济预测。平均加权移动法利用加权来反应数据信息之间存在的区别,与其他两种方式相比预测较为准确。
2、定性预期方法
定性预期分析法包括德尔菲法和专家分析法两种。在专家分析法中,专家的建议是主要的参考依据。专家掌握有大量建筑工理论知识,长期从事建筑工作,也拥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专家所提出的建议对预测很有参考价值,通过对历史项目的分析,可以从中发现规律,对本次工程方案的实施效果做出判断,在作出判断和评价之后,还要做进一步的分析。专家分析法又分为集体分析法和个人分析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势。个人分析法的优势在于专家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而集体分析法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大量的数据信息,对各种因素的总结也比较全面,多位专家可以针对问题进行沟通和交流,经济预测结果比较准确。德尔菲法是对专家分析法的补充。
四、建筑工程技术中的决策方法
1、非确定性决策
非确定性决策主要包含三种决策方法:最大最小后悔值法、最小最大效益值法、最大最大效益值法。最大最小后悔值法是指先选中一种施工方法,在最优方法得到确定以后,如果已经选择选择的方法不是最优方法,方案选择人员就会后悔,为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就有刘可以选择最大最小效益值法,后悔数值就是最优方案与所实施方案效益的差值。最小最大效益法是指采用多个最小效益方案,从中选择出效益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最后一种方法设计指采用多种效益最大的方案,从中选择在自然状况下效益相对更大的决策方案。
2、风险性决策
风险性决策方法一般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等概率方法,这种方法的适用于数据不足或者资料缺失的情况。在正常情况下,自然概率是相等的,可以采用假设的方法,假设为正常状况,然后把方案实施后的效益情况作为其参考依据。第二种方法是标准期望值法,具体来说是对每一个方案都进行期望值的计算,然后根据计算结果选出效益最大的方案。
五、结束语
建筑工程中进行经济预测是非常有必要的,建筑工程技术经济预测的原则是以全过程经济效益和主动预测为主,利用最优化预测与满意度预测相结合的方式,预测的方法主要有定量预测法和定性预测方法,所用的决策方法有非确定性决策和风险性决策。总之,只有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工程技术的经济预测,才能控制工程效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清秀.浅析建筑工程技术的经济预测及决策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3).
[2]韩国胜,华长军.浅析建筑工程跟踪的审计方法[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8):00262-00262.
经济预测建筑工程技术 篇5
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在工程建设中,对不同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进行经济分析可采用的静态分析方法有()。
A.增量投资分析法、净年值法、综合总费用法
B.增量投资分析法、年折算费用法、综合总费用法
C.净年值法、净现值法、年折算费用法环球网 校edu24ol.co
D.年折算费用法、综合总费用法、净年值法
2.某企业资产总额年末数为1163150元,流动负债年末数为168150元,长期负债年末数为205000元,则该企业年末的资产负债率为()。
A.14.46% B.17.62%
C.20.60% D.32.08%环球网 校edu24ol.co
3.建筑安装工程直接工程费中的人工费是指用于支付()的各项费用。
A.施工现场除了机械操作人员以外的所有工作人员.B.施工现场的所有工作人员
C.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和管理人员
D.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
4.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是固定资产原值扣减()后的金额。
A.累计折旧和累计减值准备 B.预计净残值和累计减值准备
C.累计折旧 D.预计净残值
5.某污水处理项目所在地政府每年给予该项目一定金额的财政补贴,在项目财务评价中,该项补贴资金应视为项目的()。
A.权益资金 B.一般现金流入环球网 校edu24ol.c
C.债务资金 D.一般现金流出
6.股份有限公司溢价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超过股票面值的溢价收入应()。
A.计入资本公积 B.计入盈余公积
C.增加为注册资本 D.作为利得
7.建设工程人工定额是在()的施工条件下测定和计算的。
A.先进 B.平均先进
C.正常 D.最差
10.按照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企业采用()对所得税进行会计处理。
A.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B.应付税款法
C.递延法 D.利润表债务法环球网 校edu24ol.co
11.某项目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0万台,年固定成本为1500万元,单台产品销譬价格为1200元,单台产品可变成本为650元,单台产品营业税金及附加为150元。则该项目产销量的盈亏平衡点是()台。
A.12500 B.18750
C.27272 D.37500
12.某施工企业在联系业务的过程中发生了10000元的应酬费,即业务招待费,该项费用应当计入()。
A.财务费用 B.营业费用
C.管理费用 D.工程成本环球网 校edu24ol.c 13.根据价值工程的原理,提高产品价值最理想的途径是()。
A.在产品成本不变的条件下,提高产品功能
B.在保持产品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C.在提高产品功能的同时,降低产品成本
D.产品功能有较大幅度提高,产品成本有较少提高
14.某项目建设投资为1000万元,流动资金为200万元,建设当年即投产并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年净收益为340万元。则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年。
A.2.35 B.2.94环球网 校edu24ol.co
C.3.53 D.7.14
15.既是工程拨款或贷款的最高限额,也是控制单位工程预算的主要依据的文件是经过批准的()。
A.项目建议书 B.资金申请报告
C.设计概算文件 D.开工报告
16.某建设项目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为600万元,建筑安装工程费为12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为100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为20万元,基本预备费率为10%,则该项目基本预备费为()万元。
A.120 B.180
C.182 D.190
17.企业销售需要安装的商品时,若安装属于商品销售合同约定的卖方责任,则确认商品销售收入的时间应是()。
A.购货方首次付款时 B.收到最后一笔销售货款时
C.商品运到并开始安装时 D.商品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时
18.资本溢价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的过程中,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金()的数额。
A.高于其评估价值 B.高于其账面价值环球网 校edu24ol.co
C.超出企业其他投资人投入的资金 D.超出其在企业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
19.工程设计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投资限额就是经审查批准的()阶段的投资估算额。
A.项目规划 B.项目建议书
C.详细可行性研究 D.初步可行性研究
20.费用按经济用途可分为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下列费用中,属于生产成本的是()。
A.财务费 B.材料费C.管理费 D.营业费
21.招标方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中,投标人可以根据拟建项目的施工方案进行调整的是()。
A.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 B.规费清单
C.税金清单 D.措施项目清单环球网 校edu24ol.co
22.价值工程分析阶段的工作步骤是()。
A.功能整理一功能定义一功能评价一功能成本分析一确定改进范围
B.功能定义一功能整理一功能成本分析一功能评价一确定改进范围
C.功能定义一功能评价一功能整理一功能成本分析一确定改进范围
D.功能整理一功能定义一功能成本分析一功能评价一确定改进范围 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61.以“产品支付”为基础的项目融资模式的特点有()。
A.债务资金可以用于项目的建设和日常经营
B.它是通过让贷款银行直接拥有项目产品的所有权来融资的 C.融资的信用保证是通过项目抵押的方式实现的 D.贷款偿还期短于项目的经济寿命
E.贷款银行的融资容易被安排成无追索或有限追索的形式
62.在合理劳动组织与合理使用机械的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需的机械工作时间包括()。
A.正常负荷下的工作时间环球网 校edu24ol.co B.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C.施工过程中操作工人违反劳动纪律的停工时间
D.有根据地降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
E.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
63.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包括()。
A.建设管理费 B.直接费
C.间接费 D.利润环球网 校edu24ol.co
E.税金
64.下列关于企业利润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净利润=利润总额一所得税费用
B.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十营业外收入一营业外支出 C.利润总额体现企业的最终经营成果环球网 校edu24ol.c D.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E.营业利润包括企业对外投资收益
65.下列设备安装工程概算计算式中,属于概算指标法的有()。
A.设备安装费=设备安装工程量×预算单价
B.设备安装费=设备原价×设备安装费率
C.设备安装费=设备吨数×每吨设备安装费
D.设备安装费=设备台数×每台设备安装费
E.设备安装费=建筑面积×单位面积安装费
66.在价值工程活动中,计算功能评价值前应完成的工作有()。
A.功能现实成本计算 B.方案创造
C.功能整理 D.功能定义 E.方案评价
67.建设项目财务评价时,可以采用静态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的情形有()。
A.评价精度要求较高 B.项目年收益大致相等
C.项目寿命期较短 D.项目现金流量变动大
E.可以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68.影响资金等值的因素有()。
A.资金的数量 B.资金发生的时间
C.利率(或折现率)的大小 D.现金流量的表达方式
E.资金运动的方向
69.动态会计等式是由()等会计要素构成的。
A.负债 B.收入
C.费用 D.利润
E.资产
70.对设备第二种无形磨损进行补偿的方式有()。
A.日常保养 B.大修理
C.更新 D.经常性修理
E.现代化改装环球网 校edu24ol.c
71.会计分析过程中,对会计报表进行比较的方法有()。
A.水平分析法 B.趋势分析法
C.交叉分析法 D.垂直分析法 E.因素分析法环球网 校edu24ol.c 72.下列关于联合试运转费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A.联合试运转费包括试运转中暴露出来的因施工原因发生的处理费用
B.不发生试运转或试运转收入大于费用支出的工程,不列联合试运转费
C.当联合试运转收入小于试运转支出时,联合试运转费=联合试运转费用支出一联合试运转收入
D.联合试运转支出包括施工单位参加试运转的人员工资以及专家指导费
E.联合试运转费包括由设备安装工程费用开支的调试及试车费用
73.新设法人融资项目的资本金筹措方式有()。.A.股东直接投资 B.发行股票
C.政府投资 D.股东增资扩股 E.发行债券环球网 校edu24ol.c 74.下列企业资产中,属于无形资产的有()。
A.非专利技术 B.低值易耗品
C.出让的土地使用权 D.专利权
E.著作权
75.下列所有者权益中,属于所有者直接投入形成的权益有()。
A.实收资本 B.盈余公积
C.资本公积 D.未分配利润
中国经济预测 篇6
我就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情况发表季度预测,这还是多年来的第一次。很多年以来一直觉得,花费时间对中国经济做预测实际上是浪费时间。那么现在有什么变化吗?
首先,我想要挑战,因为这要比平时难度更大,也更为重要。西方金融机构中从来未曾遇到过这样的崩溃,中国也没有应对这种危机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先例。这也不仅仅是规模问题:西方金融行为很可能就此完全转向1991年以来我们不曾见过的保守层面。中国也一样,由此而引发的信贷放松问题从没有先例。
其次,自己近些年来所做的一些工作,尤其是追踪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让预测不像以前那样不可能。
然而仍有一些切实的困难,其一,2006年普查结果更改后,几年来情况并没有变好。其二,虽然花了很大工夫,还是发现无法将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和按工业所做的实体经济预期相协调起来。这看似和直觉相违背,但考虑到每月公布的数据以及中国每年才公布一次的按支出法计算的GDP最终数据之间的差异,这种情况也是合理的。无法将两者相协调,是指无法找到使每月数据确实有用的方式。
我对于近期的经济预测,可能有些出乎意料:2009年第三季度,即便发达经济体在尽力恢复“常态”,但是中国从发达经济体最终需求上升中受益的可能性仍将降低,而不是增强。我预计2009年第三季度,中国的经济增长,同第二季度我所预测的7.6%相比,将会进一步缩减至7.2%。我认为中国2008年的增长目标,估计应该在7.7%。
我认同第三季度的GDP增长率的回落预期违背普遍预期,并且违背当前中国国内经济所有令人兴奋的迹象,但是,我们无法忽视出口贸易方面的持续下降,以及发达国家的需求持续下降的可能。
所有东北亚地区的出口形势,包括中国在内,在最近6至9个月内都将受到发达国家需求波动的影响,这一影响出自于中国去年年底开始的、独立的库存周期,随后传至东北亚的其他国家。这种形势让今年第二季度东北亚的贸易额,同发达国家的最终需求相比,有了显著回升,也使得这一地区(包括中国)在第三季度更加易于在贸易上产生令人失望的结果。
这样的话,中国第三季度的出口形势转而令人失望,其贸易顺差狂跌至427亿美元,而2008年第三季度的贸易顺差则为833亿美元,而且第三季度总体GDP的增长情况也是一样不容乐观。第三季度的GDP增长率的下滑可是说是个不受欢迎的意外,但我们却应该将其视为中国所预期的增长和世界经济形势之间的一种调和。
尽管说2009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有可能将下滑,但是中国明年的经济形势正朝着适度过热的方向发展,广义CPI在2009年第四季度会呈正值,在2010年会稳步攀升,直到2010年第四季度达到令人担心的8%。
与此同时,GDP很可能无法达到2009年政府预定的8%的增长目标(由于第三季度的表现所致)。虽然贸易收支仍然会保持顺差,但会从2008年的2945亿美元降至2009年的1920亿美元,到2010年则会降至1743亿美元。
所有这些预测都含有一个假设,那就是,中国的货币政策当局对经济过热的反应较为滞后,这是他们以前一直持有的表现。存款利率预计会保持在2.25%不变,除非从2010年第二季度开始显著的通货膨胀压力迫使一系列可能是非常强烈的举措产生。
经济预测建筑工程技术 篇7
一、技术经济预测的目的和作用
技术经济预测具有前瞻性, 其目的是为了研究事物发展的趋势和动态, 分析技术经济发展的前景, 为尽快地、更好地发展市场经济, 满足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1. 技术经济预测是对经济、技术方案做出决策的前提。技术与经济问题纷繁复杂, 倘若事前的调查或预测不周密、不细致, 计算的结果就会有偏差, 方案选择和确定就会失之偏颇, 因而也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2. 技术经济预测是制定规划、决定技术与经济发展速度和方向的重要依据。编制规划时, 对于产品的发展定位、产量的多少、发展速度的快慢, 都要有定性与定量的研究。国家、部门、企业的发展规划必须以技术经济预测为主要依据。
3. 经济预测为计划部门、生产部门改进技术, 提高技术含量, 以及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基础, 同时还可以提升产品的活力, 增强产品竞争力[1]。
二、技术经济预测的步骤
1. 确定预测目的;
2. 搜集历史资料、分析资料的数据属性, 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3. 遴选合理的预测方法, 排除干扰项;
4. 通过数学表达式建立预测模型, 显示实物的发展趋势;
5. 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检验, 对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 必要时要对模型进行修正;
6. 对预测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将分析结果用于预测方案。
三、常用预测方法的选用
( 一) 定性分析预测法
定性预测是凭借主观经验, 通过享有经验丰富和分析能力的内行和专家, 对需要评价的工程、项目、事件等, 做出性质上和程度上的推断和估计, 协调和综合各方面的意见, 以此作为预测事物变化的主要依据。适合于对影响因素多变, 数字描述不确切, 预测对象的数据资料掌握不充分, 或难以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数量分析等情况。定性预测方法主要有: 经验判断法, 包括经验评判法、会议专家法和专家调查法 ( 特尔菲法) ; 主观概率法; 调查访问法等[2]。适用的定性预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见表1。
( 二) 定量分析方法
包括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方法、因果分析预测法、组合预测法。
1. 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方法。
该方法包括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灰色预测法、自回归预测法、神经网络预测法和马尔可夫预测法。
2. 因果分析预测法。
该方法包括弹性系数预测法、回归分析预测法、系统动力学预测法和投入产出预测法。
3. 组合预测法。
该方法包括等权平均法、方差—协方差法。见表2。
四、常用预测方法的综合分析
三种因果分析方法的解读。
1. 回归预测法多软件嵌入。
( 1) 用Excel进行回归预测。基础数据要有6组以上, 通过整理可得出预测数学模型, 但需要检验, 包括R检验、T检验等。
( 2) 应用SPSS软件进行预测。在软件中应用相应的命令, 可得出表达式和检验值。
( 3) 应用Metlat进行插值, 再进行回归预测。
2. 灰色系统理论。
( 1) 利用灰色预测方法。采用累加、累减构造动态模型、数据矩阵和向量, 最后进行残差计算, 得出数学模型。
( 2) 生成数列分析方法。对关联因素进行相关分析, 定量找出主要影响因素, 建立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生成数列。
3. 预测方法的特性分析。
选择合适的预测方法, 对于提高预测精度, 保证预测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影响预测方法的选择因素有很多, 选择时应综合考虑。采用战略性决策的适用于中长期预测方法, 但对其精度要求较低; 采用战术性决策的适用于中短期预测方法, 但对其精度要求较高; 用于业务性决策的适用于近期和短期预测方法, 精度要求最高。
应用于近期与短期的预测方法有: 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季节指数预测法、直观判断法; 适用于一年以上的短期与中期预测方法有: 回归分析法、趋势外推法、经济计量模型预测法; 适用于五年以上的长期预测方法有: 经验判断预测法、趋势分析预测法。
精度要求较高的预测方法有回归分析预测法、灰色预测法、神经网络预测法。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使用的曲线模型有指数曲线 ( 修正指数曲线) 、线性模型、抛物线模型、龚伯兹曲线等。
这类问题要实现假设的合理性, 建模的创造性, 结果的合理性, 表述的清晰程度。结果表示、分析与检验, 误差分析, 模型检验等一应俱全; 对模型的评价、优缺点、改进方法、推广的层级给予详细描述; 计算框图、详细图表要列在其中。
参考文献
[1]隽志才.运输技术经济学[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9.
经济预测建筑工程技术 篇8
自2010年年初以来,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主要企业、主要产品统计数据显示,全年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1.6%,销量同比增长60.7%。
国内市场分析
图1中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汽车起重机、叉车和压路机等6种代表产品销售统计数据显示,各产品销售增幅普遍在2010年4月前后达到高峰,之后逐月回落,但仍处于高位,符合“前高后稳”的态势。
2010年,我国国内实际需求强劲,通过图2、图3以及表2中对产品销量与国内实际需求(总销量-出口量+进口量)同比增长率的对比,6种代表性产品中除压路机主要依靠出口拉动外,其他产品特别是挖掘机、汽车起重机及叉车主要依靠国内市场强劲拉动取得了快速发展。
进出口情况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进出口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贸易总额达187.4亿美元,同比增长45.7%。其中,进口金额84亿美元,同比增长63.2%;出口金额103.4亿美元,同比增长34.2%;贸易顺差19.4亿美元,同比减少6.2亿美元,同比下降24%。
2010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销售额突破4 000亿元,增幅达30%左右。
未来几年国内市场需求情况
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房地产投资与工程机械市场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从表3中2011年这三项指标可看出工程机械行业仍将有所增长。
根据相关数据推算,2011年我国工程机械的市场需求量的增速比2010年减缓,但仍保持两位数的稳定增长态势,增长率约为17%左右。
城镇化率的提高将直接拉动工程机械市场需求
城镇化率的提高对住宅、基础设施建设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6—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的增长速度较为缓慢,2010年城镇化率增速为1%左右,近5年来增速都在0.8%~1.0%徘徊。从表4可看出我国城镇化率的水平离国际标准城镇化率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数据来源:国家信息中心
2007年年底,我国城镇人口5.94亿人,城镇化率为44.9%,2008年年底城镇人口达6.07亿人,城镇化率达45.68%。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我国城镇化率在2010年和2020年要分别达到48%和58%。2010年9月2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从“十二五”开始,20年的时间内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即2011—2030年,每年平均要增加近一个百分点的城镇化率。根据经济学家对世界各国的统计,认为人均GDP在3 000~10 000美元之间时城镇化率增长最快速,2009年我国大陆人均GDP达3 711美元,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所以近几年发展速度要快一些。
预计2010—201 5年我国城市化率分别为47.7%、48.8%、49.9%、51.1%、52.3%和53.5%。根据数量回归方程测算,城市化率的提高,将带动2010—2015年新增投资量分别为6 774.8亿元、9 120亿元、11 542.8亿元、16 022.5亿元、20 544亿元和26 602亿元;2010—2015年累计带动新增投资额达到90 606.1亿元。
上述规划与世界城镇化率相比应属偏保守。2005年,世界城镇化率平均水平已达48%,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德国、英国为88%,美国、加拿大、日本均为79%,城镇化率最高的新加破、香港特别行政区等为100%。也就是说,我国在2010年刚达到世界2005年的平均城镇化率水平。但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房价、地价、能源资源、劳动力成本等不断上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镇化率的快速增长。所以每年平均增加一个百分点比较实际。就这一个百分点,将增加人均GDP4.5%,对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是惊人的。
一些经济学家通过对城镇化率增长的判断,表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期还将持续20年,工程机械行业将直接受益。
基础设施建设对工程机械市场的影响
铁路建设2008年10月,铁道部调整了2004年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按照规划,到2020年我国铁路建设投资总规模将突破5万亿元,铁路运营规模将在现有基础上再增长50%左右。其中2010—2015年,新线投产达到2.6万km,其中客运专线9 200 km。到2015年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km以上,其中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将达到1.3万km,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均达到50%以上,建成新客站800多座。
按国务院批复规划,到2020年我国铁路网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km以上,人均9cm,是目前美国人均铁路90 cm的1/10,差距很大,铁路建设还有很大空间。据了解,2012年的铁路建设投资虽达不到2010年和2011年的水平,但仍有7 000亿元的大规模投入量。
公路建设2006—2009年,我国全社会公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93亿元,年均增长1 6%,超过“九五”和“十五”投资总和。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386万km,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5万km,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36.9万km,路网密度达到每百公里40.22 km。“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提前建成,“西部八条省际通道”基本贯通。截至2010年8月底,全社会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7 489.5万元(其中公路建设6 702万元),同比增长18.2%,其中东、中、西部分别完成2 753.3万元、1 886.2万元和2 85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5.2%、22.3%和30.9%。
2011年,我国公路建设投资大约在1万亿元,主要用于国家高速公路网,农村公路建设以及国省干线公路扩容。
尽管近几年来,新建公路工程如火如荼,但与美国相比仍差距甚远,到2008年末我国百平方公里有公路密度为38.9 km,而美国为67.5 km,几乎相差一倍。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2009年12月30日,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报道,现在我国已经进入城市轨道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目前,在国内40多座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中,已经有30多座城市开展了城市快速轨道的建设或建设前期工作。国务院已批准22座大城市轨道交通网规划方案,至2016年我国将新建轨道交通线路89条,总建设里程为2 500 km,总投资8 820亿元。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市场。
机场建设根据国务院2007年批准的《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到2020年,我国民航运输机场总数将达到244个,新增机场97个,形成北方、华东、中南、西南、西北五大区域机场群。2010—2020年,我国在建和待建的机场共计78个,其中在建机场16个,待建机场62个。初步计算,需要静态投资4 500亿元。
上述机场建成后,到2020年全国80%以上的县级行政单元,能够在地面交通100 km或1.5 h车程内享受到航空服务,所服务区域的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的82%。
水电水利建设在调整电力结构,发展绿色、环保、可再生能源方面,根据规划,到2010年,常规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94亿kW,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6.0%;到2015年常规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71万亿kW,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28.6%;到2020年常规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28亿kW,占电力总装机容量30%以上。
2011年1月29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提出,要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提高水利建设资金在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大幅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进一步完善水利建设基金,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未来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
风电方面,我国从2009年起力争用10年时间在甘肃、内蒙古、河北和江苏建成几个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到2020年风电装机有望达到1亿kW。
资料来源:霍利斯.钱纳里等:《发展的模式:1950-1970》,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2页:中国统计年鉴1978—2009。
国家能源局编制的2011—2020年规划累计直接投资5万亿元,每年平均投资1万亿元。规划期每年增加产值1.5万亿元。
房地产建设房地产开发投资是拉动工程机械不可或缺的力量。从国际经验看,未来5年我国居民的住房消费仍有很大空间,住宅产业仍处于较快发展时期。据世界银行的研究,住宅需求与人均GDP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人均GDP在1 000~4 000美元时,房地产进入高速发展期;人均GDP进入4 000~8 000美元时,房地产进入稳定快速增长期。2009年,我国人均GDP约为3 711美元,正处于高速发展转向稳定快速增长时期。
从国际住宅水平和恩格尔系数的关系看,当恩格尔系数在40%时,其住房消费在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在15%~20%之间。1990—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已经从54.2%下降到36.5%,而住房消费比重刚刚超过1 0%,比国际平均水平低5~1 0个百分点,因此城镇居民用于住房消费的支出有较大增长空间。
从住宅水平和住宅需求的关系看,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在人均住房达到30~35 m2之前,会保持比较旺盛的住房需求,之后需求趋于减慢。近20年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年均增长3.94%,2007年已经达到28 m2,2010年预计已达30 m2左右,预计未来5年内城镇居民人均住宅面积的增长将有所减慢。
2011年,保障性住房、改造各类棚户区住房将达1 000万套,比2010年的580万套增长72.4%,目标投资1.3亿元。根据国家信息中心预测,未来5年,我国人均住房面积每年将递增2%左右,到2015年达到33.7 m2,城镇人口将达到7.14亿人,新增住房总量达10.18亿m2。尽管如此,该增速与近10年房地产投资平均24.9%的增速相比仍相对较低(2010年1—11月同比增速达到36.5%)。
2011年国际市场情况
经济预测建筑工程技术 篇9
技术创新是推动国家、企业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特别是航空、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密集型领域。技术创新需要确定正确的技术创新战略,而制订正确的技术创新战略则首先需要做出正确的技术预测[1]。目前,技术预测更加偏重于德尔菲法等定性的预测,缺乏定量的数据分析[2],技术预测的客观性和有效性不足。也有部分学者基于文献和专利数据进行技术预测,但大多数只是单方面的研究文献或专利,结合两者进行研究的较少。以文献为载体的理论知识会向以专利为载体的技术知识进行流动,对技术预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研究以知识流动为视角,立足于客观的文献和专利数据,并结合聚类分析和主路径分析法,构建了定量的技术预测模型。针对广泛应用于机器人、航空航天、加工中心等领域的谐波减速器进行了技术预测,进而证实了提出的技术预测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 相关理论综述
技术预测是对技术发展进行不间断地检测,初步找出技术或产品的潜在发展领域,并评价其在该领域内的发展潜能[3]。它是对技术变化(特别是发明、创新和采用)的效应、特性、潜在方向和变化速度的系统性、有目的的理解和展望[4],旨在提升技术竞争力。
科技活动包含两部分,一是基础科学研究,二是应用技术开发。基础科学研究一般以理论解释、属性特征等为主要研究成果,其知识的载体以科学论文为主;而应用技术开发主要面向具体的技术过程、工艺方法等,由于技术的价值功能更直接,因此其知识成果主要以专利的形式存在。基础科学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源泉,其知识成果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潜力和未来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准,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前提条件[5]。据统计,当代技术发展的革命性成果中,90%来源于基础科学研究和原发性创新[6],这一过程就是知识流动的体现。Nonaka等[7]认为,只有那些持续创造新知识,将新知识传遍整个组织,并迅速开发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企业才能成功。合理利用知识流动规律对技术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计量分析旨在通过对文献数据进行挖掘、组织和分析,以文献的主题、作者和机构等为研究对象,通过绘制概念地图,采用聚类分析和因素分析,引证和共被引分析等方法,帮助研究人员把握技术发展的“隐藏模式”。专利作为技术信息最有效的载体,囊括了全球90%以上的最新技术信息,相比其他平台所提供的信息早5~6年,而且内容准确详实,因此成为技术预测所依赖的核心指标[8]。专利分析旨在对包括专利权人、专利发明人、专利权项要求、专利摘要、专利法律状态等在内的文本信息进行处理,以探索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预测技术未来发展态势[9]。
一个专业或学科不是科学文本(如科技论文)的简单堆砌,而是一种由该领域活跃的研究人员间相互引用形成的精细结构,是一个分布式的信息网络系统。Hummon等最早提出了引文网络主路径的概念[10],引文网络刻画并展示了该领域的发展历史和演化路径。主路径分析(main path analysis,MPA)方法主要通过识别出引文网络中具有最大连接度的系列文献来概述研究领域的发展态势。
2 技术预测模型设计
技术发展的革命性成果主要来源于基础科学研究和原发性创新。若所研究领域的理论处于生命周期的萌芽期,说明理论还未成型,未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不确定性,这时期的技术创新大多是原发性创新,不是定量预测的最佳时期,因此本研究不包含对这一阶段的技术预测。若所研究领域的理论进入衰退期,预示着该研究领域已经趋于陈旧,技术基本处于稳定状态或可能已经存在可替代的新技术,对其进行技术预测价值不大,也不在本研究的技术预测范围内。若所研究领域的理论整体发展趋势良好且处于成长或成熟阶段,表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国家、企业有必要在这一阶段加大技术创新,增强整体实力,对这一阶段的技术进行预测意义重大,并且现有的理论和技术信息足以支撑大部分技术预测活动的展开。
本研究以知识流动为视角,综合运用多种文献指标、专利指标和辅助技术手段,从理论发展趋势、理论成熟度以及理论演化方向入手,研究技术发展趋势和演化路径,结合专家意见预测技术发展方向,建立技术预测模型如图1所示。
该模型将理论研究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的技术作为技术预测的对象,采用文献计量结合专利分析的方法,首先对文献和专利进行聚类分析,识别现阶段主要研究热点;然后对文献和专利进行主路径分析,即研究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轨迹及演化趋势;借助理论知识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和专家的指导意见对技术发展趋势和布局进行预测,为国家或企业的技术布局提供依据和参考。
3 实证研究———以谐波减速器为例
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的三大关键零部件,其中减速器的技术开发难度最高,减速器成本占机器人总成本的30%左右。应用于机器人领域的减速器主要有两种,一种是RV减速器,另一种是谐波减速器。在关节型机器人中,一般将RV减速器放置在机座、大臂、肩部等位置,而将谐波减速器放置在小臂、腕部或手部。目前全球机器人行业75%的精密减速器被日本的Nabtesco(帝人)和Harmonic Drive两家企业垄断,包括ABB、FANUC、KUKA等国际主流机器人厂商的减速器均由上述两家公司提供。减速器的国产化是工业机器人国产化过程中降低成本的关键,有必要对减速器技术展开研究并提前布局。
为了验证第2章技术预测模型的可行性,选择将其应用到谐波减速器技术的预测中。首先利用1980~2009年的文献数据识别谐波减速器理论的发展趋势与成熟度,结果发现其适于本模型的预测范围。然后,对1980~2009年间的文献和专利数据进行聚类和主路径分析。接着,对2010~2014年间的现有文献和专利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果。最后,对比分析两者结果。
3.1 数据来源
本研究使用的文献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WoS)的SCI-Expended和CPCI-S两个数据库,利用谐波减速器的各种同义名词、关键部件、技术名词与相关名词等制订检索式,如“harmonic wave reducer”、“harmonic retarder”、“harmonic reducer”、“harmonic reducing gear box”、“flexspline”、“circular spline”、“wave generator”、“flexible spline”、“wave gearing”等。为了提高检索结果的准确率,本研究还进行了“去噪”操作,即将不属于谐波减速器的记录删除,如剔除WoS类别里面的生物学、化学、心理学等类别(谐波减速器属工程类)。检索时间段为1980~2009年获得655条文献记录,检索时间段为2010~2014年获得343条文献记录,文献数据下载时间为2015年5月1日。
本研究使用的专利数据来源于DWPI和DP-CI数据库,为有效提高专利数据的查全率与查准率,本文采用了“关键词+德温特分类”的检索策略。其中,专利关键词的确定与文献关键词的确定过程相似。为了尽可能地查全专利,在制订检索式的过程中,选择了德温特分类的大类,而不是德温特分类的小类(德温特手工代码)。本文使用的大类主要有P62(hand tools,cutting)、Q13(transmissions,controls)、Q18(brake-control systems)、Q38(hoisting,lifting,hauling)、Q62(shafts,bearings)、Q63(couplings,clutches,brakes,springs)、Q64(belts,chains,gearing)等。检索时间段为1980~2009年获得799条专利记录,检索时间段为1980~2014年获得1170条专利记录,专利数据下载时间为2015年5月1日。然后根据所需的专利指标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筛选、整理和标准化等处理。
3.2 谐波减速器理论研究分析
3.2.1 谐波减速器理论发展趋势分析
谐波减速器文献的全球发展趋势及在中国、日本、美国、德国4个国家的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由图2知,谐波减速器的文献量不多,这可能与WoS收录的是SCI核心论文有关,但可以看出出版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且各国具体分布情况与总体发展趋势基本一致。1980~1997年处于缓慢增加的状态,1998年呈现出明显的增势,在2008年达到一个峰值,2009年有所降低,但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发展水平,说明理论研究正处于成长趋于成熟的阶段。
3.2.2 谐波减速器理论发展成熟度分析
根据全部文献数量和作者数量,按时间顺序统计绘制谐波减速器理论生命周期图见图3。具体数据见表1。
由图3可以看出,1997年以前,曲线变化非常小,文献数量和作者数量一直在原点附近波动,没有明显变化,这说明核心理论还没有形成,理论研究还处于基础探索阶段,处于萌芽期。1997年以后,文献数量和作者数量都有明显增加,特别是从2003年开始,增长的趋势非常明显,且作者数量的增速高于科学文献数量的增速,这说明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进入谐波减速器领域的理论研究,理论整体上处于快速成长期。因此,谐波减速器技术符合此预测模型的研究范围,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技术分析。
3.2.3 谐波减速器理论研究主题分析
将1980~2009年间的文献数据导入CiteSpace软件[11]中,以5年为时间切片,以关键词作为节点类型绘制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图谱,并在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的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按照TF*IDF算法获取聚类标识词,得到研究热点主题如图4所示,排名前10位的关键词见表2。
图4中聚类大小按聚类序号增大依次递减(聚类0最大),节点代表文献关键词,节点大小反映关键词的频次。结合图4和表2可知:1980~1999年,研究主要集中在啮合原理、齿轮齿形、波形、径向刚度、扭矩传感器、加工制造、减速器腔体等方面;2000~2004年,研究主要集中在齿轮齿形、误差补偿、减速比、扭矩传感器、结构工艺优化、径向刚度、稳定性等方面;2005~2009年,研究主要集中在齿轮齿形、误差补偿、减速比、扭矩传感器、结构工艺优化、波发生器、稳定性、机电集成静电谐波传动等方面。
3.2.4 谐波减速器理论研究演进分析
通过对文献进行聚类分析,能够清晰地发现研究的重点领域,但却不能有效识别这些重点领域的形成与演进过程。引文网络刻画并展示了某领域的发展历史和演化路径,而主路径分析主要是通过识别出引文网络中具有最大连接度的系列文献来概述研究领域的发展态势。采用HistCite和Pajek软件进行了主路径的提取,图5是利用Pajek软件中的SPC算法提取主路径的结果。
图5中的节点代表文献,并以“序号+作者+发表年”的形式命名。主路径共涉及9篇文献,它们构成了整个网络的中枢结构,对谐波减速器核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文献主要发表在机器人、仪器仪表、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制造、振动与控制等相关期刊上,研究内容集中在对力学性能、扭矩传递误差及补偿等扭矩传递精度的提高上,如304号文献研究了谐波传动的自适应控制,指出摩擦和柔轮变形是影响控制系统的主要因素,拟通过自适应摩擦补偿和基于齿轮力学的控制来提高扭矩传递精度。
随着机器人、航空航天、加工中心等设备仪器的质量、性能、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需要高精度的谐波齿轮传动装置来满足实际应用的需求。随着微机电系统、机电集成静电谐波传动系统等的发展(图4圈中主题11),谐波传动装置的小型化也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之一[12]。
3.3 谐波减速器技术分析
3.3.1 谐波减速器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图6显示了1980~2009年间谐波减速器全球专利申请量的趋势及在中国、日本、美国、德国4个国家的分布情况。由图6可知历年专利申请量处于波动状态,2004年后再次出现增长趋势。日本专利量最大,在1997年达到一个高峰。我国专利申请呈现上升趋势,但整体数量相对较少。
3.3.2 谐波减速器技术研究前沿
国际专利分类号(international patent classification,IPC)可用于识别技术研究热点,故整理出被引频次全球排名前10位的专利IPC代码(表3)。笔者发现该领域的专利研究一方面主要是围绕齿轮齿形、波发生器、腔体等零部件优化的研究,另一方面主要是围绕齿轮啮合传动、润滑、驱动等精度改善方面。
3.3.3 谐波减速器技术发展路径分析
为了识别1980~2009年间的技术发展路径,对专利进行了引文网络主路径的提取。首先,通过自编软件获取专利间的引证关系,以矩阵形式呈现。然后,将矩阵导入到Ucinet软件中获取引证网络。最后,利用Pajek软件的SPC算法获得了1980~2009年间专利引证主路径(图7)。
图7中的节点代表专利,并以专利号命名。这9条专利从谐波减速器的基础设计发展演进出齿形、齿廓、齿轮啮合方式、装配方式等更优的装置,旨在提高谐波减速器的扭矩传递精度,如EP309197A2是谐波传动系统公司于1989年公开的一项应变波形齿轮装置的专利,该装置由两个齿数不同的刚轮、一个柔轮和一个波发生器组成,其中两个刚轮同轴并列安装与柔轮啮合,该装置比传统传动装置具有更高的扭矩传递能力。
聚类分析覆盖范围很广,但弱化了研究重点;主路径分析借助高权重引证算法,从一个视角展现了技术研究的核心所在,但相对整体研究而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二者的有效融合利用为研究提供了巨大帮助。结合3.2节和3.3节,即结合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的聚类和演进路径,并借助知识流动规律,笔者预测未来几年内的研究趋势和重点为:在对齿轮、波发生器等零部件研究和对传动装置扭矩传递、负载能力、抗扭刚度、波发生器等影响传动装置精度、可靠性研究的同时,还将对传动装置整体结构优化、小型化进行研究。
3.4 谐波减速器技术预测对比
3.4.1 谐波减速器技术研究前沿
2010~2014年间全球排名前10位的专利IPC代码见表4,传动装置的零部件优化研究、齿轮啮合传动、润滑、驱动等精度改善依然是研究重点。另外,受到微机电系统、机电集成静电谐波传动系统等科学理论的影响(图4圈中主题11),腔体小型化成为一种趋势,短筒柔轮设计成为必然,这也随之带来了制造和安装可行性和可靠性的研究。除了波发生器的专利研究较少外,显然,这一阶段的技术研究主题与笔者预测结果基本一致。
3.4.2 谐波减速器技术发展路径分析
主路径旨在研究发展轨迹,应充分利用轨迹的连续性,若仅提取2010~2014年间的主路径进行研究意义不大,笔者利用3.3.3节中的方法获得了1980~2014年间专利引证主路径(图8)进行分析。发现1980~2014年的主路径在1980~2009年的主路径上进行了延伸(路径1),同时又扩散出两条新的路径(路径2和路径3)。
路径1在DE102007034091A1专利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DE102008053914A1专利采用机电集成的结构使装置更紧凑,DE102010007668A1专利采用了一种质量更轻、成本更低的齿轮。路径2中的研究内容集中在提高负载能力、减小回差、装置结构优化、编码器优化、变位齿轮利用等方面,WO2009157607A1专利是韩国科技研究所于2009年公开的一种采用了变位齿轮的谐波传动装置,可满足减速装置的双波运动,具有传递效率高、传动比范围大、无回差、低成本的优点。路径3中的研究内容集中在对减速器驱动方式的创新、齿轮材料优化等方面,DE202008017572U1专利是谐波传动系统公司于2010年公开的一种行星式波发生器微型谐波齿轮传动装置,采用了行星式波发生器,而不是凸轮式波发生器,且结构更紧凑、传动比更大、传动效率更高。
综上所述,传动装置的负载能力、扭矩传递、抗疲劳强度等与传动精度、传递效率相关的技术,装置的小型化与轻质化技术确实是技术研发核心所在。显然,这一阶段的核心技术研究与笔者预测结果也基本一致,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4 谐波减速器技术预测
本章采用上述预测模型对谐波减速器未来5年的技术进行预测,2010~2014年间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和1980~2014年间引文编年图主路径分别如图9和图10所示,2010~2014年间文献排名前10位的关键词见表5。图10主路径在图5主路径449号文献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和延伸,对扭矩波动、传递、评估和补偿进行了研究,试图提高刚度、精度和稳定性,如928号文献提出了一种集反馈控制和前馈学习控制方法于一体的扭矩波动补偿方法。
结合3.4节和本章数据分析可知,谐波减速器技术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仍然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几年主要会围绕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1对影响传动装置高精度、零回差、高传动效率、高承载能力、高可靠性等性能的技术研究,如扭矩波动补偿的优化研究、驱动与控制方式的优化研究、齿轮啮合方式的优化研究、装置减振降噪的优化研究等;2对传动装置小型化和轻质化的研究,如从杯形标准筒到扁平形短筒腔体的设计、新型金属材料或塑料的应用研究等;3对传动装置组成部件的优化研究,如齿轮新齿形的研究、波发生器波形与波信号传递的研究等。
5 结语
本文以知识流动为视角,利用文献和专利定量数据,基于聚类和主路径方法构建了技术预测模型,并以谐波减速器为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但本文仍然存在以下研究局限:1对知识流动的应用只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而缺乏科学知识向技术知识流动过程的深入探析,在实际中会出现科学研究热点难以在技术实践中得到应用,如科学研究聚类图(图4)中主题8、10、13、14均对波发生器进行了研究,而在专利IPC(表3、表4)和主路径(图7、图8)中则较少出现,未来可以对知识流动过程进行定量研究。科学与技术之间的交互融合使得新技术会促进理论的深入研究,未来还可以探索技术应用对科学知识的影响效果。2主路径分析法是基于专利之间的引用关系网络构建的,它局限于对相似专利技术路径的提取,而缺乏对多层次技术路径重要节点的提取。未来可以对主路径提取过程进行优化,以获得更加全面准确的技术演变路径,如利用分类算法将样本数据划分为不同主题模块,分别提取出主路径,再以时间序列呈现,形成多主题的总体演变路径。3虽然建立了定量技术预测模型,但对预测结果仍依赖于定性研究,未来可建立一定的标准或规范实现对预测结果的定量分析。4对谐波减速器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整体描述,未来可以针对不同类型(如渐开线齿形、双圆弧齿形等)谐波减速器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预测。
参考文献
[1]王知津,周鹏,韩正彪.基于情景分析法的技术预测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3(5):115-122.Wang Zhijin,Zhou Peng,Han Zhengbiao.Technology Forecasting Based on Scenario Analysis[J].Document,Informaiton&Knowledge,2013(5):115-122.
[2]赵莉晓.基于专利分析的RFID技术预测和专利战略研究---从技术生命周期角度[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33(11):24-30.Zhao Xiaoli.Research on Patent Forecasting and Patent Strategy Based on Patent Analysi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echnology Life Cycle[J].Science of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T.,2012,33(11):24-30.
[3]陈劲,王芳瑞.技术创新管理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Firat A K,Woon W L,Madnick S.Technology Forecasting-a Review[C]//Working Paper(CISL).Cambridge,2008:1-19.
[5]庞杰.知识流动理论框架下的科学前沿与技术前沿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
[6]丁厚德.中国科技运行论:科技战略与运行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7]Nonaka I,Takeuchi H.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R].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8]侯剑华,朱晓清.基于专利的技术预测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18):77-82.Hou Jianhua,Zhu Xiaoqing.Patent Based Technology Forecasting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and Its Empirical Study[J].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2014(18):77-82.
[9]黄鲁成,成雨,吴菲菲,等.技术预测与技术预见及其客观分析方法[J].创新与创业管理,2013(9):119-132.Huang Lucheng,Cheng Yu,Wu Feifei,et al.Objective Analysis for Technology Forecasting and Technology Foresight[J].Manage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2013(9):119-132.
[10]Bjrk B C.A Model of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as a Global Distributed Information System[J].Information Research,2006,12(2):17.
[11]Chen Chaomei.The CiteSpace Manual[EB/OL].[2016-01-15].http://cluster.ischool.drexel.edu/~cchen/citespace/CiteSpaceManual.pdf.
经济预测建筑工程技术 篇10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可拓物元模型,风险预测
0 引言
技术创新不仅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源泉, 也是人类社会进步与繁荣的动力。然而, 技术创新是一项风险性很高的经济活动, 尤其是建筑施工企业, 存在着复杂的施工环境和不确定的自然因素影响, 技术创新活动风险性就更大。创新失败不仅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甚至会有生命财产的损失。因此, 对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进行预测进而采取相应措施十分必要。
技术创新的风险主要来源于技术、市场、财务、管理、政策等方面。美国学者艾荣 (Aaron) 认为, 技术创新项目风险的高低取决于该项目的失败率大小, 持这种观点的还有艾伦 (Allen) 、罗斯韦尔 (Rothwell) 等学者;意大利学者奥特威 (Otway) 认为, 技术创新风险就是技术灾难;美国学者阿贝纳西 (Abernathy) 的观点是, 技术创新风险来源于对有关信息掌握不足而造成技术创新活动出现种种的失误[1]。GC.Belev (1989) 认为, 高技术的风险由技术、设计、资本、成本及进度、支撑体系、外部环境等六因素组成, 同时提出了在效用函数基础上的技术创新风险测度方法模型[2];Love Ekenberg, Magnus Boman等 (1997) 研究分析了“效用最大化理论”在技术创新项目高风险测度中的具体应用[3];Dorota Kuchta (2001) 研究分析了“模糊数学理论”在技术创新项目风险评估中的具体应用[4];Akomode (1999) 和Mustafa (1991) 分别从项目选择和评价、新产品开发的角度, 运用AHP法对项目选择和新产品开发风险评估[5,6]。
国内上世纪90年代以后才开始重视对技术创新风险研究, 主要集中在对技术创新风险影响因素的分析、对技术创新风险的定性分析和对技术创新风险的预测与评价方面。傅家骥等 (1982) , 对技术创新项目有关风险决策的效用函数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7];李垣 (1994) 认为, 技术创新活动的基本特征中就有风险性问题, 同时在该活动的利益诱导下引发了技术创新的风险[8];王海山 (1993) 认为, 技术创新的风险因素包括技术、自然、市场和社会因素[9];王宏 (2006) 认为, 可以利用粗糙集的属性重要度方法进行约简, 建立合理完善的指标体系[10]。
对技术创新风险评价的研究, 主要有:宋哲等 (2010) 用“ANP-GRAP”的集成方法[11];李晓峰, 徐玖平 (2006) 用“物元”模型, 把物元模型和可拓学有机结合, 构建了技术创新风险的测度模型[12];汪新凡 (2007) 用“联系数”的方法进行分析[13], 等等。
目前, 对技术创新风险的评价方法较多, 而完整地、系统地阐述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测度的文献不多, 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的预测研究更为罕见。由于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复杂性、一次性及相关生产组织的临时性, 使得建筑产品相对于其他产品的生产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性[14]。
由我国学者蔡文1983年创立的可拓学, 源于不相容问题转化的规律及解决方法, 引入了把质与量有机结合起来的物元概念, 从定性定量2个维度研究多因素影响下的规律性问题, 能有效地克服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较少, 积累的相关资料不多等缺陷。因此, 选择可拓物元模型对风险进行预测研究, 更加实用方便, 具有优越性。
1 技术创新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1.1 物元模型
透过大量矛盾处理的实例可以看出, 需要把事物、该事物的特征和该特征量值一起综合起来分析, 才能构思出解决矛盾的有效方法, 也才能更加恰当如实地描述该事物的整个变化过程, 使矛盾的解决过程更加明晰化。所以, 引入以事物、特征和事物对于该特征的具体量值三个元素, 组成的三元组R= (事物, 特征, 量值) = (N, c, v) 作为描述该事物的基本元素, 简称物元[15]。
对于某一具体事物具备的特征会很多, 如将该事物所具有的全部特征用来描述该事物, 应该说结果是科学准确的。然而, 在具体实际的操作中, 要获得该事物的全部特征量值, 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耗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往往得出结果时, 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 工作变得毫无意义。所以我们必须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关键特征, 来描述、分析该事物[16]。这样能更加高效、科学地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在分析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风险时, 就必须抓住影响其风险的关键因素。利用这些关键风险因素来预测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值, 建立能够描述关键特征的多维物元矩阵。
即应用可拓物元构成的多维物元矩阵的三元组:R= (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值, 影响技术创新风险因素, 对于该企业影响技术创新风险因素的具体量值) 。多维物元矩阵表示如下:
c1, c2, …, cn, 及其相应的量值v1, v2, …, vn, 表示该事物的关键特征及其相应的特征值, 即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关键影响因素及其因素量值。
1.1.1 确定经典域
其中, N0j表示技术创新风险等级中的第j个风险等级, ci (i=1, 2, …, n) 则表示为风险等级N0j的特征, 即影响技术创新风险的关键因素, V0ji分别是ci相对应风险等级j的大小量值范围, 即各风险等级关于对应的关键特征所取的数据范围———经典域。同时V0ji的量值范围为区间a0ji, b0ji。
1.1.2 确定节域
其中, P表示技术创新风险等级的全体, Vpi为P关于ci所取量值的大小范围, 即P的节域。
1.1.3 确定待测物元
对待测风险的技术创新项目P, 把所收集到的数据或分析结果用多维物元
其中, P表示需预测的技术创新项目风险, ci (i=1, 2, …, n) 为影响该项目技术创新风险的关键因素, vi为P关于ci的具体量值, 即对待测技术创新项目风险所收集到的具体数据。
1.2 构建技术创新风险预测模型
首先根据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积累的数据资料, 把要预测的技术创新项目风险分成若干个等级, 通过专家意见或数据库给出各风险等级的数据范围。然后将待测技术创新项目各指标专家预测数据代入各等级矩阵中, 进行多指标的评定。根据其与各风险等级集合的关联度大小进行分析比较, 关联度越大, 则该技术创新项目的风险与该等级集合的符合程度就越好, 反之, 符合程度就越差。关联度在第j级取得最大, 则该技术创新风险为第j级。
具体计算步骤:首先, 利用距的概念来表示点与区间的距离。其次, 利用距建立待测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项目风险的物元矩阵关于经典域、节域的关联函数, 得出关联度。最后, 根据关联度的大小确定该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的大小等级。
1.2.1 距的概念[15]
(1) 设χ为实域 (-∞, +∞) 上的任何一点, X0=a, b为实域上任一区间, 则称
为点χ与区间X0之距。
(2) 则点与经典域之距如下:
其中:ρ (vi, V0ji) 表示点vi到经典域V0ji=a0ji, b0ji之距。V0ji=a0ji, b0ji表示技术创新第i个风险指标因素处于第j级风险等级大小取值范围。点vi表示待测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的第i个风险指标因素的预测值。
(3) 点与节域之距如下:
其中:ρ (vi, Vpi) 表示vi点到节域Vpi=api, bpi之距。Vpi=api, bpi表示技术创新第i个关键风险因素指标所能取值的大小范围。
1.2.2 技术创新风险关联度
其中:Kj (vi) 表示待预测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第i个风险指标因素关于第j级风险等级的关联度。也就是可以用来计算, 待测技术创新项目风险各指标因素关于各预测等级的程度。
1.2.3 技术创新项目风险预测等级
(1) 计算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对于各风险等级的综合关联度, 进而来预测技术创新风险等级。
当Kj (p) >0时, 则表示为待测技术创新项目属于第j等级风险标准的要求, 并且Kj (p) 值越大, 则该项目具有第j级风险的属性越多;Kj (p) <0时, 表示待测技术创新项目不属于第j等级风险标准的要求, 但是具备可以转化为该风险等级的条件, 并且其Kj (p) 值越大, 则越易转化为该风险等级;Kj (p) =0, 表示该技术创新风险处于第j风险等级的临界点上[17]。
(2) 最终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风险等级确定如下:
则该技术创新项目的风险等级为j0。
2 算例分析
选取某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A进行风险预测对象。设该技术创新项目风险预测指标为文献[18]中的四个指标———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管理者风险、市场风险。用c1, c2, c3, c4分别表示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管理者风险、市场风险指标。把要预测的技术创新项目风险分成五个风险等级:低风险、较低风险、一般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 分别N01, N02, N03, N04, N05用来表示。通过专家意见和数据库给出各等级关于各指标因素的数据, 以及待测技术创新项目各风险因素的预测值, 利用公式 (2) 、 (3) 、 (4) 建立经典域、节域、待测物元。
经典域如下:
利用公式 (6) (7) (8) 求出待测技术创新项目各风险指标因素i关于各风险等级j的关联度Kj (vi) , 形成关联度矩阵K=[Kj (vi) 4×5], 计算结果如下:
本文选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相结合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3 结论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 有计划地开发新产品, 开发和储备新技术的活动往往较少, 主要着眼于具体施工项目工艺的改善和具体管理技术的提高等。再者, 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创新常存在于以项目经理为首的临时组织内, 一旦此工程项目完成, 该组织也就解散, 把技术创新活动得出的经验和技术成果再次应用, 有一定的难度。运用可拓方法与物元模型相结合, 形成可拓物元模型, 分析各风险等级的综合关联度, 来预测技术创新风险, 适合于建筑施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少, 有关技术创新风险资料少等特点, 便于在施工现场操作、简单易行。通过一个算例分析, 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可行性和应用价值。
裙子长短预测经济兴衰 篇11
女性裙子的长短如何能够指示经济兴衰呢?这还要从生物学角度来解析一番。我们都知道,在动物界中,当雄性动物见到了能够引起它兴趣的雌性动物,就会展现雄性的风采——或有孔雀开屏,或有雀声入于云霄,这都是雄性动物心动之后为了吸引雌性的表现;到了人类社会,男性主导社会,变成女性需要挖空心思来吸引男性目光了,短裙子就是女性吸引男性屡试不爽的办法之一。
在经济景气的时候,男人普遍心情放松,悠闲自得的时间更多,更容易关注到身边的女性而不是手中的工作。在这个时候,普通女性常常也会找一些办法来吸引男性的目光,比如更短的裙子,来激发男性的兴趣,使其关注到自己而不是别的女性。而在经济走向萧条的时候,不仅男性的工作会吃紧,女性也会受到波及,她们会不得不去从事各种工作,来缓解自身或者家庭紧张的经济状况。这时候,再穿短裙,已经不适合女性的需要,较长的裙子更加有利于工作。因此,当更多的女性以悠闲的心态着短裙的时候,意味着她们的闲暇时间更多,经济状况也相对较好一些;而女性着长裙的时候,则意味着她们不得不去做更多的工作,身边的大多数男性也缺乏时间和女性交往,这就意味着经济状况可能普遍较差了。换句话说,社会上女性多着短裙,表明经济状况好一些;都着长裙,则有可能意味着经济的滑坡。也是古语中所言,一叶知秋,如果大街上都是长长的“落叶”,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萧瑟的秋天到来了?
当然,在一些风俗相对保守或者奇特的国家里,短裙预测法并不是屡次能够说明情况的。比如一些传统保守的阿拉伯国家,妇女们不要说穿短裙了,连平时上街都要头戴面罩,将面庞遮掩起来;苏格兰更是一个男性穿裙的国度,也很难从裙子的长短,看到国家经济的景气状况。
【经济预测建筑工程技术】推荐阅读:
经济演化模型经济预测11-21
经济预测方法08-29
经济增长预测11-09
十大经济预测12-19
经济预测与决策11-21
2011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预测试卷-中大网校10-09
未来两年我国机械工业经济形势预测08-21
安通学校中级会计职称串讲经济法预测试题05-29
利用粉煤灰及其它工业废渣生产混凝土彩瓦经济效益分析及市场预测10-07
技术状态预测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