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投标成本的预测

2024-08-23

工程投标成本的预测(精选10篇)

工程投标成本的预测 篇1

一、前言

2008年发生的次贷危机迅速发展成了全球金融危机,我国政府为了及时、有效地抵制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采取了灵活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与此同时还实施了十多项扩大我国国内内需的政策措施。这不仅促进了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同时对我国的农村公路建设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将从资金、成本、效益三个方面,对我国道路交通运输行业的投标工作中应注意的资金成本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我的研究分析工作,可以为我国道路交通运输行业的投标资金成本的降低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掌握项目出资人的具体情况,确保项目资金来源稳定

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投融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财政投入,以及一些民间投资。但是无论以何种方式投融资,都大量使用了BOT特许权的融资模式,这种模式往往会受到经营者和投融资来源的双重影响,也就导致了其标价相对较低,但是也会带来较大的资金风险。因此,作为施工企业在选择相应的投标项目时,首先必须要对项目投资人的资金来源情况,以及自己的构成情况有所了解和掌握。一般来说,由省级财政作为项目的担保,或者是由省级的道路交通部门组建的道路交通投资公司,其项目资金的来源都会比较稳定。而纯粹的BOT项目,其合同执行就会相对严格,尤其是资金支付能力能难把握,变更以及索赔手续更是繁琐。因此,为了避免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资金不足的风险,我认为:首先,在工程项目中如遇中介人收取高额费用的项目,绝对不能够对其进行投资;其次,需要企业进行大额垫资,并与预期会亏损的投资项目绝对不能够对其进行投资;第三,非国有企业的BOT项目、各类小项目,以及投资来源不明确、结构不合理、到位率差的项目,企业一定要谨慎对其投资,防止因此而产生的风险。

三、掌握各种保证金的缴纳方式,降低保障金使用成本

如今,影响我国施工企业发展,主要有两大问题:一,资金;二,项目。可以说,造成我国施工企业资金持续紧张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历史积累的,既有计量滞后、低价中标等自身原因,也有施工保证金不能及时退还等外部原因。但是解决了资金的问题,有的时候还找不到适合的项目。我认为要想解决这类问题:首先,对于交纳履约保证金的项目,特别是金额比例较大的项目,一定要慎重投标;其次,应当及时回收的资金,特别是甲方拖欠的工程款,必须要通过各种方式,及时收回,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第三,对于企业已经按时缴纳了施工保证金的项目,但是由于甲方等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企业无法及时、正常开工的,一定要收集好相关的索赔资料,提前做好所有的索赔准备。

四、做好标前预测分析,确保项目盈利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同时施工材料和人工费用近几年来涨幅较大,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我国施工企业经营风险的不断增加,各个项目的盈利空间也被逐渐压缩。因此,施工企业在投标的过程中,资金成本的预测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

(一)建立报价模式,提高预测水平

企业在投标过程中,确定企业最终报价之前必须要对项目进行详尽的成本分析,从而确定企业的最终报价。投标报价的过程中企业必须考虑到以下三个方面的成本影响:首先,企业的不可竞争类成本绝对不能进行压减;其次,有限竞争类成本的压减必须掌握到位;第三,完全竞争类成本应当控制到位;从而帮助企业降低项目报价,提升企业的报价竞争力。

(二)做好投标报价的基础工作

施工企业在选择投标项目的过程中,首先要确定“瞄赢弃亏、抓大放小”的基本原则。对于那些价格低、标的小、预测亏损的项目,企业必须要果断的放弃。其次,企业一定避免出现低于成本价投标情况的发生。因此,企业在投标之前,就必须要做好每一个拟投项目的综合预测分析,通过综合预测分析结果,确定企业的盈利空间,保证项目利润率。为此,施工企业应该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首先,必须要对项目进行现场考察,了解投标项目所在地的材料价格、人工单价、机械价格等重要因素,以及项目所在的交通、水电、地貌、气象、水文、社会民情等可能直接,或者间接影响施工的各类因素;其次,还要组织项目的相关人员开好标前会议,并针对相关的调查结果,对招标文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沟通解决;第三,进一步询价,这需要企业在现场考察的基础上,对各类市场、厂家或者其他在建工程项目进行实地了解,最终明确实际将会投入的工、料、机成本单价。

五、把握好投标费用,降低投标成本

最近几年来,由于投标形式的不断转变,投标费用也出现了增加的趋势,投标费用已经成为了施工企业的一种负担,增加了企业的投标成本,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因此,企业在做好各种投标报价前期工作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投标费用的管理和控制,加强对企业投标费用使用的监管力度,以求全面减低企业在投标工作中的资金成本。

摘要:文章将结合中国当前公路建设中投标现状, 从资金、成本、盈利三个方面, 综合分析中国在投标工作中应注意的资金成本问题。

关键词:资金,成本,盈利

参考文献

[1]李晶龙.垄断行业:招投标呼唤打破坚冰[J].中国招标, 2008 (04) .

[2]王爱香.试论招投标活动政府监管的改革与创新[J].水利发展研究, 2010 (11) .

[3]冯宝娟.浅谈招投标法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34) .

[4]刘永祥.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 2004.

[5]刘万琳.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投标报价决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11.

工程投标成本的预测 篇2

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是建设单位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手段,各单位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充分利用招投标这一有效竞争手段进行工程造价控制。也就要求招标文件编制的规范和严谨,并进行严格审核。

3.2 招标文件要明确评标原则

招投标文件根据建筑市场行情,合理地确定控制价,既不能过分追求成本控制,而不考虑合理成本范围,同时也谨防投标单位以“低价中标,高价索赔”的方式来获得项目施工的资格,要真正体现合情合理原则。而且还要明确工程地址、现场条件、状况、工程概要、工程招标范围、工程承包方式、计价依据、工程预付款、进度款支付及结算方式、工期、质量要求、技术要求、评标细则、截标时间、评标时间、投标报价要求、合同价的确定方式、投标书的符合性要求、主要合同条款、施工图纸及图纸会审答疑内容、工程量清单等实质性的内容,这些条款的责任、约定必须清晰、准确、有制约性,且可操作性强。

此外,还有一点很重要,必须另外明确投标人统一计价口径、统一计量依据,以标价合理等综合条件选择合适的施工单位,从而提高招标工作质量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独立、接受行政监督”六大基本原则下,选择一个既能降低工程造价成本,又能保证工程按质按时完成的中标单位。充分熟悉并理解整个招标文件的内容,防止今后工程实施中施工单位提出索赔。

3.3 招投标实际操作过程的成本控制

在招投标阶段成本控制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计算工程量清单、编制招标控制价,为最终确定投标价格提供依据。施工单位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技术部门提出施工技术措施;生产部门提出施工组织方案和设备配备规模;劳资部门提出工种结构和人员规模;结合招标文件规定的材料供应方式确定出施工中各种消耗材料价格;根据工程所在地与现驻地距离及需要调遣的人员和设备数量计算出动员和遣散费用;财务部门根据项目经理部管理人员数量、交通工具及检验工具等配备情况计算出现场管理费用;最后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工期要求,按上述各方案计算出工程的总体施工费用预算,即完成工程图纸规定的内容的直接花费,称之为施工预算。然后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营业税金计取比例和方式确定工程应交税金,再加上招投标费用(购标书、差旅费、公关费用等),预计发生的交工后保修服务费(保修期内发生的维修费和保修斯满后的预留保修费清算、银行撤销户、服务人员的差旅费)等费用构成了企业承揽该项工程的全部直接支出,称之为工程预算成本,并依此可作为招投标的最低报价。

4 结论

要在合同中约定验收标准,以避免延误工期,以次充好,或增加后期使用维护成本。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招标成本控制经验交流会,推广行之有效的招标成本控制方法,使得招标工程成本控制既低并且合理。

总之,在招标过程中,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积累经验,增强成本意识,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招标策划方案,为公司成本控制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伟: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讨论[j].中州建设,.(8) : 50

[2]张志宏: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j].山西交通利一技,2005.(3):88-89

[3]约勇: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5 ( 2 ):81-82

[4]万天,佐熊峰:如何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j].江西煤炭科技,,(3): 73-74

[5]王昔: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反思[j].施工企业管理,2005.(5):44-45

[6]玛玉宝:浅谈现期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j].吉林水利,. (8) :40-41

[7]成虎:工程项日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工程投标成本的预测 篇3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成本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政府资本投资及社会资本投资日益增多,建设工程数量持续增加。为了实现投资与收益的平衡,提升经济效益,必须加大建设工程项目前期的成本控制力度。基于建设工程项目前期的主要任务为项目设计与项目招投标,因此,落实项目设计与项目招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对于实现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项目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举措

在项目设计阶段,为了实现建设项目合理投资及成本的有效控制,应采取以下举措:

(1)综合比较设计方案,合理选择设计单位

在选择设计单位时,不能仅仅考虑设计费招标报价,还应综合考虑设计方案、技术能力、信誉、资历等因素,尤其是设计方案,从而选择出最经济、最适宜的设计单位。而在整个设计招标阶段,基于设计方案直接影响项目后期的成本控制过程,尤其是大规模的建设工程,往往需要设计人员在项目后期长期驻守于一线施工现场,便于准确进行技术变更、及时予以绘图解决,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施招标工作。

(2)積极推行责任额度设计

所谓责任额度设计,主要是指设计单位在设计成功中标之后,依据所接建设工程的实际情况来科学制定单位限额的设计责任制。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责任限额设计已经成为当前建设工程设计的主流趋势。通过积极推行责任额度设计,不仅能让建设工程的设计与概算成为一体,还能实现对设计变更的有效控制,确保实际投入不突破投资限额,进而实现成本的有效控制。

(3)坚持强化图纸会审工作

作为建设施工的主要参考依据,设计图纸对于整个工程建设中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基于此,设计单位必须坚持强化图纸会审工作,强力保障设计图纸的质量与深度。一方面,应注重设计图纸审核制度的不断完善,在项目前期及时修正设计图纸,从而最大限度减少施工中的设计变更,大大降低投资损失。与此同时,在进行图纸会审的过程中,对工程量的计价方法予以高度重视,从而为工程造价的总体控制铺垫良好基础。

(4)充分发挥造价师的作用

在整个工程造价中,造价师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须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在设计初始阶段,应全面借入造价师,促使设计人员将关注重心首先放置于技术层面,其次为经济效益。此外,为了实现技术与经济的有机结合,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应加强同造价人员的交流沟通,尤其是涉及新技术的应用,相关工作人员在认真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确保新技术的应用不会提高建设成本的前提下,顺利落实新技术的应用。

二、项目招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举措

一般而言,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的任务主要分为以下两类:①材料、设备的采购招投标工作;②施工招投标工作。基于项目招投标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以及项目投资,必须认真做好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

(1)认真遵守招标原则

当前,在我国建设工程项目招标过程中,存在着“二级企业进场、围标;一级企业转包;特技企业投标”的不良运作模式,大大增大项目成本的控制难度。为此,应认真谨遵“公平、公正、公开、诚信”的招标原则,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并前期组织相关人员积极进入一线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

(2)科学编制招标文件

为了编制出科学、合理、实用的招标文件,避免出现“纸上谈兵”的不良现象,造价管理人员应深入一线施工现场,认真进行实地勘察。此外,在日常工作中应注重资料与数据的收集、整理、筛选、分析以及总结等工作,在仔细鉴别、准确预测、认真分析和合理评价工程造价影响因素的基础之上,科学编制招标文件。

(3)综合选择投标方

目前,我国建设项目普遍推行合理低价、工程量清单综合报价的投标方式、结算时按投标固定单价结算。然而,在实际投标与结算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某些施工企业在项目投标过程中低价中标,但在结算过程中却因建设单位签证管理不善而出现结算反超预算”的不正常现象,增大投资成本。还有一些投标单位为了顺利中标,以低于施工成本价的报价进行投标,往往容易造成投标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投标单位若得不到其它一些额外工程及签证补偿,施工单位往往会偷工减料后者降低标准,导致施工质量与施工周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因此,应结合建筑市场合理的投标价格、投标单位的资质、信誉、履约能力等因素进行全面考虑,从而综合考虑选择投标方。

(4)认真签订合同

基于合同的签订是对合作双方责任与权利的法律保障,为了避免经济纠纷的产生,应认真做好合同的签订工作。在合同签订之前,首先应明确各项协议条款,对于合同中所涉及的费用条款进行明确约定,如价款的结算方式、违约争议处理、工期等等。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合同内容存在不明确、不具体的地方,可借助双方谈判来积极争取合理低价。此外,为了有效减低工程风险损失,显著减少赔偿纠纷的发生概率,应积极采取工程担保、工程保险等措施来有效转移、分散及躲避风险,从而实现成本控制。

三、结语

总之,在建设工程项目前期,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应综合比较设计方案、合理选择设计单位、积极推行责任额度设计、坚持强化图纸会审工作并充分发挥造价师的作用,同时认真遵守招标原则、科学编制招标文件、综合选择投标方并认真签订合同,认真做好设计与招投标阶段的成本控制,从而为整个项目成本控制奠定良好基础,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汪辉瑛.关于建设工程前期的成本控制研究[J],价值工程,2011,30(32).

[2]代海龙.浅谈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J],大陆桥视野,2014(12).

成本预测在投标报价中的作用解析 篇4

关键词:成本预测,投标报价,作用

招投标阶段是项目初期的重要阶段,是影响项目顺利展开的关键部分,为此需要科学的展开招投标阶段的投标报价工作,为此,需要科学的展开成本预测,结合项目的基本情况,对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等内容进行计算,结合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明确的项目的成本构成,从而获得较为合理的成本情况,为成本预测提供基本参考,使得承揽企业可以获得适宜的投标价格,并使得业主可以满意,最终得到双反满意的最佳报价,促使项目可以顺利完成。此外,良好的成本预测,可以为项目提供参考,促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推动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成本预测的相关概述

1. 涵义

本文以工程建设项目为例,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投标报价展开分析,促使投标报价的效率和质量可以得到控制,进而推动工程项目的投标报价更加合理,推动工程项目的质量可以得到提升。而成本预测是推动投标报价合理性的基本情况,是影响的投标报价质量的关键部分,为此,在项目承揽过程中,需要科学的展开成本预测的。

2. 成本预测的重要性

在实际的工程投标阶段,需要科学的展开的工程的成本预测。工程的成本预测,是根据工程的基本计划情况,针对各类工艺的基本情况,现在适宜的成本策略,使得承揽部分,可以心中有数,从而使得投标价格合理,在保障工程各项施工技术和施工工序顺利实施的前提下,推动工程的质量提升。而且,合理的成本预测可以合理的协调业主和承揽方之间的关系。在实际的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企业可以根据成本预测的基本情况,制定适宜的施工组织管理,科学的展开资源的配置,保障施工质量,减少安全隐患。还能根据成本预测的基本情况,科学的展开成本定额,促使工程基本情况可以得到保障,促使工程的成本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确保承揽企业的经济效益,保障业主的权益,推动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二、成本预测的原则与作用

成本预测是推动投标报价合理的关键部分,在实际的投标报价阶段,需要科学的展开成本预测,并遵循相关原则,明确成本预测的作用。

1. 成本预测的原则

(1)价服从量原则,在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工程量是成本预测的关键部分,尤其价的情况,如果价不能服从量,就可能会导致价格不够合理的情况,严重影响的投标报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此,在实际的成本预测中,需要严格的遵循量定价的原则,保障成本预测的准确性,避免成本预测偏差过大的情况发生。

(2)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原则,在实际的成本预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的对成本预测的方法和策略,促使成本预测与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相符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原则,需要结合项目的行业、地域情况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并分析资源市场的基本状况,明确不同情况对成本的影响,从而使得成本预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推动成本预测可以与实际相结合,推动投标报价的科学性。

(3)成本预测需要遵循招标文件的相关需求,在实际的成本预测中,需要结合招标文件的相关要求,对招标文件的中的内容进行控制,进而使得的投标报价可以与招标文件相适应,为此,成本预测需要将招标文件作为预测的基础,合理的对招标文件的技术标准、合同条款等内容进行分析与考虑,进而保障投标报价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而使得的业主和承揽方能够达成一致,推动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完成。

(4)成本预测需要结合严密的施工组织设计,针对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促使各项施工组织管理能够顺利展开,通过细化的费用、工期、管理等部分,科学的展开成本预测,促使成本预测的效用得到发挥,规避投标风险。

2. 成本预测在投标阶段的作用分析

结合成本预测的基本原则,科学的对投标阶段的成本预测进行应用,促使成本预测的有效性和功能性,保障的投标报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降低风险。成本预测主要具有两个大方面作用,主要是为投标报价提供基础数据参数和对工程项目的具体开发提供指导。

(1)报价的基础数据,在实际的投标报价时,承揽方想要中标,需要得到业主的肯定,而且行业间的竞争是切实存在的,为此,在实际的投标阶段,成本预测的功能性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成本预测,准确的对工程涉及的基本内容和施工过程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使得承揽方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出现的肆意压低价格的不良竞争情况,在确保自身效益的基础上,可以根据的成本预测,适当对投标价格进行调整,进而中标的目的。

(2)成本预测为后续施工提供指导,投标报价中的成本预测,对后续的施工同样具有直接的营销,结合的相关资料,结合的成本预测的基本情况,得到准确的成本预测结果,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基础指导,进而推动的成本预测的有效性,进而使得施工组织管理可以得到控制,保障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可以得到提升,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成本预测是投标报价的重要内容,对整个项目的开发和后续的施工具有直接的影响,针对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明确成本的构成和成本的状况,进而使得的成本预测的质量可以得到控制,促使投标报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得到控制,推动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

三、成本预测在投标报价的方法和实施

针对投标报价阶段的成本情况,需要科学的对成本预测的方法进行应用进而提高的成本预测的有效性,进而使得投标报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推动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实现业主和承揽方的经济效益。

1. 成本预测的方法

(1)直接成本法,主要是对人工成本、材料和各类机械设备,进而推动成本质量的有效的提升,进而推动成本预测的有效性。

人工成本的预测,需要根据的企业的相关定额情况,借鉴国家的相关资料的数据,采取适宜的控制测量,进而保障测量的质量,并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展开定额调整,推动成本预测的有效性。①企业定额法,企业定额具有简单的基本情况,针对工程的基本情况,根据决策的基本情况,科学的展开定额调整,推动成本预测有效性。②历史资料借鉴法,需要结合以往工程的基本资料,对所要承揽的项目的成本进行预测,并采取因地制宜的预测理念,重视结构差异,促使工程项目投标报价更加有效,推动工程质量的提升。③行政区域定额调整,根据国家和区域的实际情况,并以相关定额为基础,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对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等进行调整,进而使得的得到投标报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实现项目的顺利完成。④专业队伍的配合测算法,针对直接成本的基本情况,可以使得专业的队伍配合企业的基本情况,从而使得的投资成本可以得到有效的测算,提高投标测算的有效性。

材料成本的预测,材料是工的关键部分,也是造成成本的主要因素,针对工程的基本特点,可以将工程的材料分为的辅助材料、零散材料、主要材料等内容,并对材料的相关费用进行分析和解读。为此,需要结合投标的基本情况,制定适宜的材料限额,达到成本控制的效果。

机械设备的使用成本预测,机械设备同样是影响工程成本和质量的关键,如果设备不能处于稳定的运行状态,可能会导致工程的成本增加,而且设备的原料应用,同样是影响成本的关键,为此,成本预测过程中,需要制定适宜的限额,对设备的燃料等进行规划,并科学的对可变成本进行预测,将可变成本和不变成本进行整合,提高机械设备成本预测的有效性。

其他直接费用的预测,在实际的成本预测中,其他直接费用也是切实存在的,为此,需要结合其他成本的基本情况,科学的展开其他成本的解析和厕所,并将其纳入到的成本预测中,确保成本预测的有效性,减少不合理的情况。

(2)间接成本预测,间接成本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主要是相关管理和办公费用,以及现场的经费等等,但同样占据着的工程项目成本的重要内容,为此,在实际的成本预测中,需要科学的展开间接成本预测。

①驻地建设和临时设施费用的预测,驻地建设和临时设施是工程项目的关键部分,为此,需要科学的展开这部分的预测工作,并清晰具体的临时设施和驻地建设的成本构成,进而提高成本预测的有效性。

②现场经费的预测,现场经费同样是项目的成本构成,为此,结合以往的数据资料和承建企业的基本情况,科学的进行现场经费的定额,避免违规现象的发生,促使成本得到抑制。

③管理费用的预测,管理费用同样是工程的成本的关键,针对管理费用,需要针对管理项目等内容,科学的分析管理费用,进而使得投标报价中,可以将工程的各项施工组织管理成本纳入到成本预测体系中,提高投标报价的可靠性。

2. 成本预测的应用

(1)定额限制与新项目定额补充,在实际的投标报价阶段,成本预测的具体应用,需要科学的展开定额水平的考核工作,保障企业的可以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定,达到一定的消耗指标,进而提高施工的有效性。新项目主要是新材料和新工艺等进行应用的项目,针对新项目的基本情况,成本预算应用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减少新功新项目的影响,确保投标报价的准确性。

(2)施工组织管理,由于成本预测对施工具有直接的指导性和引导性,为此,在实际的成本预测应用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成本预测的有效性,针对施工的网络图等,结合工程的基本设计方案,进而保障成本预测可以与工程相适应,实现工程的持续稳定完成。

(3)定价目标分析,在实际的投标报价过程中,需要科学的展开投标报价的定价目标分析工作,结合需求倾向和竞争对手的基本情况,并确定投标竞争市场的基本情况,分析投标的基本情况,减少风险的发生,进而得到合理的成本预测,保障业主和承建企业的基本效率。

(4)成本预测和投标报价编制的结合,在实际的成本预测过程中,需要科学的与成本报价编制相结,通过成本预测的指导性,促使投标报价的有效性得到提升,二者的结合,可以进一步的对工程项目的总造价进行控制,还可以推动企业的管理水平,进而推动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并妥善处理业主也承建企业之间的关系,促使双方的利益可以得到保障。

四、结束语

成本预测是根据工程的相关文件图纸,结合市场情况和行业的基本内容,针对标底的实际情况和相关要求,科学的对项目的成本进行预测,并保障成本可以控制在被批准的投资范围内容,并为项目的后续进行指导,进而推动项目效益的实现。成本预测对投标报价的作用十分明显,在为投标报价提供指导的基础上,还可以为投标报价提供相关数据参数,进而得到最佳的报价,保障业主和承揽方的效益,进而推动项目的顺利完成,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黄威.项目成本预测方法与投标报价的合理性分析[J].科技风,2012,08:245+258.

[2]杨金涛.工程投标报价中的成本分析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06:121-123.

[3]赵茂利,陶学明.2013版《计价规范》下施工企业投标报价中工程成本预测分析[J].招标与投标,2014,01:34-36.

[4]李燕.成本预测在公路工程投标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6,05:105-106.

[5]刘丽菲.工程项目投标阶段报价与成本控制研究[J].山西建筑,2015,06:220-221.

[6]李玉华.园林绿化工程投标报价中的成本控制[J].工程经济,2015,05:82-86.

[7]王彬.建筑工程投标报价与项目成本造价控制探讨[J].山西建筑,2010,04:261-262.

工程投标成本的预测 篇5

陈 莳

(广州隧开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370)

[摘要] 编制防水工程投标报价应以市场价值为导向,结合具体工程的要求与特点和企业的具体

实际,进行工程成本预算,制定成本计划,在成本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本文分析了影响投标报价的主要因素,论述了施工成本控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 防水工程;投标报价;成本控制

防水工程是附属于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独立分项工程,需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以及防水层耐用年限的要求,分为不同等级,并按不同等级进行设防。防水等级不同,对防水材料的性能要求不同,而防水材料日新月异、千差万别,防水材料不同,施工工艺也随之变换,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心理修养、工作责任心的要求也不同,因此,如果仍采用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颁布的通用的工程概预算编制办法及相关定额进行防水工程的投标报价编制,对于反映特定的工程特点及施工组织方案设计,评价工程项目实施的得失,控制工程造价等方面均缺乏科学性和指导性,编制防水工程投标报价应以市场价值为导向。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防水工程招标竞争如火如荼,优胜劣汰,相互竞争的局面愈演愈烈。例如黄埔大道隧道外防水工程,材料生产厂家直接参加投标,生产厂家在销售材料时,已获得利润,即使施工费用保本,也是有利可投的,而我们作为施工企业,要向材料供应商购买材料才能施工,且在防水工程中,材料费用通常占工程造价的60%以上,如果我们的施工费用与材料生产厂家一致,就可能亏损。面对如此具大的市场压力,为了能够多承担到工程任务,编制防水工程投标报价时,一定要结合具体工程的要求与特点和企业的具体实际,进行工程成本预测,制定成本计划,在成本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编制。一 影响投标报价的主要因素

目前,防水工程的施工以手工操作为主,主要成本是人工费、材料费和综合管理费。因此,影响投标报价的主要因素是人工费、材料费和间接费的高低以及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

在计算人工费和材料费时,实行“量价分离”的原则,人工和材料的消耗量根据工程造价管理部门颁布的类似工程项目的人工和材料的消耗量,并结合企业经营部门在长期工作中,累积的类似或相同工程的人工和材料的消耗量确定。对于新型的防水材料,人工和材料的消耗量根据材料生产厂家提供的理论资料和本企业的试验数据确定。人工的单价按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定期颁布的信息,并结合本企业各项开支标准计算出来。材料的单价是结合材料市场的调查考虑了运输等因素,特别是市场风险因素计算出来的运抵现场的材料价格。间接费的比例适当,正常情况下,正规企业对人工费和材料费的报价差别不大,取费的费率的浮动就成为报价的关键。在企业任务不饱满及竞争对手较多时,采用的费率相对低一些,才能保证报价的竞争力。如果考虑到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如生产任务严重不足,企业内部的闲置人员较多时,为了提高中标率,可以采用更低的费率。更低的费率意味着会出现工程项目管理亏损,但相对企业因生产任务严重短缺出现的潜在亏损来讲,还是较好的。

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合理性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较大,直接关系到投标报价的水平。因此,必须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选择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即技术先进、可行、安全可靠,确保工期、节约费用并兼顾企业现有的资源能力的方案。施工方案必须在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以优化的施工方案作为投标报价的参考依据。

二 施工成本控制

经过激烈竞争,工程项目中标后,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最终的盈亏。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地控制项目成本,防水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工费的控制

人工费的控制按照“量价分离”的原则,一是人工用工数的控制;二是人工单价的控制。人工用工数通过项目经理与项目工长的承包合同,按照内部预算计算出定额人工工日,并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零星用工按定额工日的一定比例(一般为10%)一起包给项目工长。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企业计划经营部门还应采取以下办法加以控制:

1.项目预算员根据班组承包范围,根据总用工数及各工程用工数预算出承包费用总金额,以便结算时进行对比。

2.月初,项目预算员应根据当月项目计划完成工作量,进行用工分析,计算当月总用工数及各工序用工数,并下发至项目各工长,以此作为控制开工的依据。

3.月末,项目预算员在审核工长开出的任务单时,须将工长所开用工按总用工数和各工序用工数逐月予以累计,以计算截止本月工长所开用工与计划用工及工程形象进度之差异,并将结算总金额与预算承包总金额相比,从而达到控制乱开工、多开工之目的。

4.根据项目承包基数中的非生产用工指标,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项目预算员、企业计划经营部门在审核工长任务单时,严格按非生产用工指标审核,对超出计划的非生产用工必须查明原因。对工长随意超出计时工开工权限(定额用工的10%)的,要予以追究责任。

人工单价的控制主要是通过项目经理与施工班组的人工费承包合同来确定。项目与作业队伍之间,根据企业内部计划价格,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双方协商,以此作为作业队伍人工费结算依据。

人工费的控制除了采取以上办法外,还必须从项目人员的动态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控制工程含量等几个方面加以控制。

尽管项目有一定的人事管理权,但为了协助项目做好人工费支出控制,降低人工费成本,企业对项目的人员使用仍要行使“监督、指导、协调、服务”的职能,要求项目尽量精简二、三线人员及富余人员,以减少项目不必要的人工费支出。在项目承包合同中,有一项重要的指标即工资含量指标。控制工资含量指标可以促进项目做好定编定员,节约用工,从而控制人工费开支。

(二)材料费的控制

材料费的控制采取与人工费控制相同的原则,实行“量价分离”。

材料消耗量主要是由项目经理部在施工过程中通过“限额领料单”去落实,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定额控制。对于有消耗定额的材料,项目以消耗定额为依据,实行限额发料制度。项目各工长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需要超过限额领用的材料,必须先查明原因,经过一定审批手续方可领料。

2.指标控制。对于没有消耗定额的材料,则实行计划管理和按指标控制的办法。根据上期实际耗用,结合当月具体情况和节约要求,制定领用材料指标,据以控制发料。超过指标的材料,必须经过一定的审批手续方可领用。

3.计量控制。为准确核算项目实际材料成本,保证材料消耗准确,在各种材料进场时,项目材料员必须准确计量,查明是否发生损耗或短缺,如有发生,要查明原因,明确责任。在发料的过程中,要严格计量,防止多发或少发。

4.以钱代物,包干控制。在材料使用过程中,项目对部分小型及零星材料(如铁丝、棉纱等)采用以钱代物、包干控制的办法。其具体做法是:项目根据工程量计算出所需材料,然后将这些材料折算成现金(如100米裂缝,铁丝用量折算20元,棉纱用量折算成10元),每月结算时发给承包班组,一次包死,班组需要用料时,再从项目材料员处购买,超支部分由班组自负,节约部分归班组所得。

(三)材料价格的控制

材料价格主要由材料采购部门在采购中加以控制。由于材料价格是由买价、运杂费、运输中的合理损失等所组成,因此控制材料价格时,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买价控制。买价的变动主要是由市场因素引起的,但在内部控制方面,应事先对供应商进行考察,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册。采购材料时,必须在合格供应商名册中选定供应商,实行货比三家,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争取最低买价。同时实行项目监督,项目对材料部门采购的物资有权过问与询价,对买价过高的物资,可以根据双方签订的横向合同处理。此外,材料部门对各个项目所需的物资可以分类批量采购,以降低买价。

2.运费控制。合理组织材料运输,就近购买材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借以降低成本。为此,材料采购部门要求供应商按规定的包装条件和指定的地点交货,供应单位如降低包装质量,则按质论价付款;因变更指定交货地点所增加的费用由供应商自付。

3.损耗控制。要求项目现场材料验收人员及时严格办理验收手续,准确计量,以防止将损耗或短缺计入材料成本。

三 综合管理费的控制

综合管理费在项目成本中占有一定比例,由于没有定额,所以在控制与核算上都较难把握,项目在使用和开支时弹性较大。一般根据各工程项目投标报价的情况对综合管理费进行分解,企业层和项目部按比例分配,正常情况下,企业占大部分,项目占小部分。工程造价高时,项目部综合管理费的比例相对较小;工程造价低时,项目部综合管理费的比例相对较大。如工程较小,企业也可给项目部一笔固定的综合管理费资金。项目经理在企业赋予的综合管理费权限内开支。企业委托计划经营部门对制定的项目管理费开支标准执行情况逐月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映,找出原因,制定纠正措施。

工程项目竣工后,进行工程项目成本的核算分析,一是预算收入的核算,二是项目实际成本核算,以此为基础进行项目成本分析。分析项目成本的形成过程和影响成本升降的因素,以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另一方面,通过成本分析,可从帐薄、报表反映的成本现象看清成本的实质,从而增强项目成本的透明度和可控性,为加强成本控制,实现项目成本目标创造条件。

防水工程投标报价时的成本预测,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与调节,工程竣工后的成本核算分析,形成了一套良性循环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办法,对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发挥各生产要素的作用,挖掘企业潜力,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深远意义,对今后类似工程的投标报价的决策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全国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工程投标报价与成本价问题的思考 篇6

关键词:建设工程,投标报价,成本价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实施, 造价管理工作中遇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该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中标人的投标价应当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综合评价标准, 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 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那么, 如何判断投标人的报价是否低于成本价?低于成本价投标的原因是什么?下面, 将对投标报价和成本价问题进行研究。

一、工程成本

1. 社会平均建造成本

在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中, 建设工程的社会平均建造成本是指依据工程施工图纸、工程量清单, 按照工程预算定额、工程造价信息, 按定额规定的取费标准计算出来的工程总造价, 扣除利润后的费用总额。

2. 企业个别建造成本

企业个别建造成本是施工企业以其最优的施工水平、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 来建造一个建设工程所要需最低费用总和。

企业个别建造成本价是投标人真正的成本价, 如果管理水平高, 技术力量强, 其个体成本就会低于社会平均成本。

二、低于成本价投标的认定

每个企业的个别建造成本都是不一样的, 具有不确定性, 原因在于每个施工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技术能力、资金实力、项目管理班子的素质、机械设备资源、材料供应商资源、自有劳务工人或劳务配属队伍等各不相同。越是技术先进、管理成熟、有完善的材料采购渠道的企业, 成本越低。一般来说, 投标报价应低于招标控制价, 高于成本价, 在这个区间合理低价中标。

如何判断低于成本价, 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

(1) 当投标人的报价大幅度低于社会平均成本价或其他投标人的报价时, 投标人对此无法提供相关说明和证明材料, 无法支持该价格的成立, 可考虑低于成本价。

(2)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规费、利润中的施工装备费、税金等不可竞争费用为零甚至负报价的, 可考虑低于成本价。

(3) 根据《建设工程最低成本价评审规定 (试行) 》 (建筑[2006]1 053号) 文件评审最低成本价。

评审最低价可以用市建交委认证的询标分析程序, 计算出来作为该工程成本价下限。建设工程投标报价低于该工程成本价下限的, 投标人须接受专家评委的质询, 并提供可靠计算依据及说明。否则视为低于成本报价, 并按废标处理。

三、低于成本价投标的原因分析

1. 投标人原因

(1) 原因一:低价中标, 高价结算

当今建筑市场竞争激烈, 投标人的唯一目标是拿到工程。投标报价高了, 虽然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 但中标机会减少;低了, 利润空间受到了压缩, 但中标机会增加。所以, 低价竞标, 应在工程中标后再想办法追加款项。

(2) 原因二:投标人投标报价失误, 或者对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因素估计不足以及未知因素的出现, 造成投标的报价过低

企业在投标报价时, 由于时间紧、工作量大, 可能会出现算量算价不准确的现象, 造成低于成本价投标的失误。或者对应该计算在投标报价之内的估计可能会发生的费用考虑不足, 对工程风险因素估计不足, 出现未知状况, 造成工程成本的增加超出原来的投标报价。

(3) 原因三:低价投标是企业的经营战略

从企业的战略经营角度, 低价投标是为了迅速打入市场, 为了长远利益, 暂时少盈利不盈利甚至亏损, 以期与招标人建立合作关系, 低价甚至低于成本价中标但不降低工程质量。这样可以为自己赢得信誉和投资人的好感, 进而开拓市场。

(4) 原因四:相对于竞争对手有更畅通的材料采购渠道、周转材料的使用及人工、机械的成本节约

虽然对于清单招投标工程的材料用量相对固定, 但其价格上下波动还是有的。每个工程所使用的材料种类繁多, 少则几十种, 多则上百种。同种材料的购买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品牌不同, 价格也就不同。拥有长期合作的供货方, 能购买到质优价廉的材料, 并且在施工的最佳时段供给施工现场。否则过早进场会形成资金积压, 占用施工场地且增加保管费用、过迟进场会形成工程停窝工, 两者均会导致成本上升。

另外, 企业自身拥有的建筑工人的工作效率和水平都是有差异的。使用技术熟练的技术工人还是价格低廉的外来务工人员、企业自有机械还是租赁机械, 这些在成本上都会有较大的差异。

(5) 原因五:企业的经济实力和资金周转能力较强

有时工程在建设中可能会出现进度款一时不到位的现象, 或需垫资施工, 或由于市场因素材料供应出现困难, 如果没经济实力或资金周转能力, 势必造成停工待料、延误工期、成本加大。一个企业有坚强的经济实力作后盾, 能够及时地进行资金周转、材料供应, 不至于加大成本。

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有良好的期货存储能力, 建筑材料如钢筋等。有些企业的购置加仓管费用远低于投标时间的造价信息价, 能够降低施工成本。

2. 招标人原因

有些招标人由于片面追求个人利益, 未能进行严格的资格预审。使得有些不具备承担重大或特殊工程的施工企业, 因为人员少或技术简单, 仅由于其成本低而中标。

四、不合理低于成本价中标的后果

综上所述, 投标人低于成本价投标的原因比较复杂, 有些恶意低价中标是属于不合理低价中标, 可能会造成以下后果。

(1) 中标价太低, 投标人施工资金不足导致放弃中标或中途停建半途而废, 造成烂尾工程, 加大了工程管理难度。

(2) 企业不得不大幅度减少技术设备投资, 压缩管理费用, 雇佣技术较差的低廉工人, 影响了施工队伍的素质, 导致企业综合竞争力下降。

(3) 竞争公平性被破坏, 导致建筑市场恶性循环。一些施工企业由于在实力上不如优质企业, 更加促使其以低报价作为中标的唯一筹码。导致一些想参与公平竞争、投报合理低价的优质企业, 则可能被挤掉, 无缘中标。

(4) 低价中标的直接后果是施工企业利润降低, 甚至为负值面临亏损。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不得不使用劣质材料以及偷工减料来降低支出。这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 为工程安全埋下了隐患。

(5) 在劳动力的使用上, 为节约成本会大量雇佣低廉的农民工。由于这些人员的流动性较大, 使得建筑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得不到提高。加上一些无良承包商采取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 不购买或少购买社会保险等不正当手段降低施工成本, 降低了安全技术措施, 削减了安全设施, 危及了工程和建筑工人的安全。从而加大了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并为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

针对农民工问题,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比较重视。近期出台的文件《市建交委员关于进一步加大建筑业农民工投诉案件调解解决力度的通知》 (津建筑[2013]590号) 旨在规范建筑市场, 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相信对施工企业以克扣、拖欠农民工工资作为降低工程成本的不合理手段有所遏制。

(6) 投标人低价中标后, 采用了大量变更索赔、增加现场签证的办法来补偿由于投标价过低的亏空、低价中标高价结算增加的投资方的工程款。如果能够得到投资方的同意, 事情便可得以解决;若投资方不认可, 又会引发工程合同纠纷和经济纠纷。

五、防止恶意低于成本价投标的措施

1. 工程造价信息发布应更加贴近市场

作为建筑市场的各方, 材料与设备价格是一个非常有用的信息资源。近年来, 建筑市场新材料层出不穷, 花样繁多, 传统的造价信息发布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工程市场的需要。同一材料因为品牌、档次的不同, 价格差别非常大。如果不是有丰富的材料价格资源, 很多材料、设备价格询价很困难, 价格定位准确性差, 导致工程造价的差异大。至于人工工种价格和机械租赁费用, 市场差异也很大, 这样对建设工程成本的计算和把握造成一定难度。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发展下, 信息的获取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纸质材料上了。因此及时采集和更新发布贴近市场的造价信息, 更加及时有效的发布方式, 对编制造价文件的各方判断投标报价是否低于成本价或者计算利润空间都尤为重要。

2. 加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 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 完善招投标制度, 发挥监督作用

管理部门通过开展培训、信息发布会等学习交流机会, 纠正某些从业人员低价就容易获得中标机会的片面错误概念, 引导建筑行业各方都要遵守基本的职业道德, 以过硬的专业技术在市场中竞争。这样市场才能健康有序的持续发展, 各方才能共赢。

同时继续完善招投标制度,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 加强监督, 尽量将行业不合理的行为提早发现及时治理。

3. 发挥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和招标代理机构的作用

工程造价咨询和招标代理机构拥有很多专业水平较高、经验较丰富、知识面较广的专业人才, 他们专门从事造价咨询或招投标代理工作, 掌握市场信息量多, 信息更新快。如果可以发挥他们的作用, 定期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市场平均价格、最低价格等有效信息, 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把握材料价格、掌握工程成本及招投标制度的完善作为参考, 相信可以达到目的。

4. 建立典型工程数据库

对于已完成的造价成果文件, 最好能建立典型工程数据库。咨询企业可以建立自己企业的数据库,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建立行业数据库。有了这些丰富的资料, 一是可以从中查询掌握不同时期的大量人工、材料、设备、机械价格;二是可以将类似工程进行归纳, 测算造价与工程成本, 以便掌握利润空间。

六、结语

在当今招投标制度、建设工程计价办法和各项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的情况下, 建筑市场低于成本价投标中标的情况虽属特例, 但反映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 首先要更新观念, 纠正错误认识, 提倡共赢的观念。其次, 是通过切实执行工程量清单计价, 完善招投标制度, 发挥造价咨询机构的作用等, 为实行合理低价中标创造条件, 从而便于建筑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艳香.基于建筑工程招投标中不合理中标价成因分析与解决措施探讨[J].四川建材, 2009.

[2]徐兴漳.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中采用经评审最低价中标法的成本价认定问题的探讨[J].建筑经济与管理, 2012.

工程投标成本的预测 篇7

1 施工企业的投标报价

1.1 报价前期必做的工作

1.1.1 自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实施以来, 使

我国招投标制度步入了国际市场轨道。全国统一了建筑市场, 规范了计价行为, 更新了观念, 适应了市场需要, 为了在投标报价中获胜, 企业在平时就应该设置经营投标班子, 掌握市场动态, 积累有关信息资料等。

1.1.2 认真阅读研究分析招标文件, 详细了

解各单位工程的结构形式, 层数高低, 工期及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的情况, 以便拟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

1.1.3 详细调查和了解工程所在地的风土

人情, 调查当地主要材料货源价格、人工单价及机械设备钢架管的租赁市场及价格信息, 为组价做好准备。

1.1.4 必须重视并认真踏勘工程现场, 详细

了解现场地面及周围的情况, 了解现场可利用的临时建筑及水电设施, 社会治安等情况, 以便于预测有关费用的支出。

1.1.5 对工程地质情况要做详细了解, 查阅

甲方提供的地质勘查报告, 为土石方报价提供依据, 避免土石方报价的风险。

1.1.6 详细了解发包方资金情况, 图纸设计单位及图纸到位情况。

1.2 以企业自身实力为基础结合市场环境报价

对投标企业来说, 必须对投标工程的成本、利润统筹考虑, 优化设计施工方案, 合理控制现场费用及施工技术措施费用确定投标报价。确定合理报价占权重最大的就是项目施工成本, 成本测算标准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是否中标和中标后企业的经济效益。

1.3 技术措施费报价

工程报价中技术措施费至关重要, 考虑不周全会给项目实施带来很大风险,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结合自身情况还要考虑市场环境影响进行针对性策略报价。

1.4 报价策略与技巧

1.4.1 不平衡报价法:在投标报价时可以把

清单中先完成的工作内容单价适当提高, 后完成的工作内容单价适当调低, 由于工程款项的结算都依据工程施工进度确定。这样在履行合同的前期早收回成本减少内部管理的资金占用, 有利于施工流动资金的周转, 减轻资金压力, 保证项目整体顺利进展, 最终实现项目管理目标。

1.4.2 策略报价:如果承包人在报价过程中

判断并按施工图纸计算出标书清单工程量明显有误就可以把清单中工程量比实际工程量要多的项目单价报低一些, 这样结算时就减的造价相应少一些。相反也可以把清单中工程量比实际工程量要少的项目单价报高一些, 这样结算时就可以增加相应造价。同样通过对施工图纸的审核如发现工程设计有不合理的地方, 确信通过后期的运作可以进行变更, 那么就把这些的工程量或措施项目报价高一些, 可以取得更多的收益。

2 施工阶段“成本管理”

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是建筑物实体形成阶段, 是人力、物力、财力消耗的主要阶段。工程量大、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施工周期、政策性变化、材料设备价格、市场供求波动大等等。要提高质量、控制成本、发挥投资效益就要加强对工程项目建设的全方位, 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其中控制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等成本支出至关重要。

2.1 人工费管理

人工费支出占建筑产品成本20%左右且随市场价格波动而不断变化。控制人工费用支出前提条件是对人工单价在整个施工期间做出切合实际预测。主要从量上加以控制, 劳务分包、专业分包坚持公开招标, 统一评审。施工企业应在月初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合理用工数量, 结合市场人工单价计算出本月的控制指标。施工过程中, 对每天用工数量连续记录, 完成一个分项后同清单报价中用工数量对比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加以控制修正考核控制指标完成情况, 节约用工数量降低人工费支出, 增加效益。

2.2 材料费管理

材料费用开支约占建筑产品成本60%左右, 是成本控制重点。材料一般主要有发包人提供和承包人自采两种。发包人提供材料价格已经确定, 确保足金足两严把验收入库的环节。承包人自采材料在保证材料质量前提下应货比三家, 以清单报价材料作为控制指标。材料堆放布局要合理减少二次搬运费用发生。材料费管理重点是在整个施工期间随时掌握市场价格变化, 及时储备物美价廉材料, 建立自己的材料供应基地, 应最大限度减少运输和施工损耗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加大周转材料的周转率, 对租赁周转材料、工具等要充分利用, 及时退还, 减少占用天数。

2.3 机械费管理

机械费用开支约占建筑产品成本10%左右, 控制指标是依据清单使用机械台班数, 机械分承包人自有和外租, 其价格要低于清单报价。租赁设备要充分利用, 每天做详细台班记录, 对于不能正常使用或发包方原因或停电等因素应及时办好签证手续。对自有机械设备注意保养维修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利用率。

2.4 其它费用管理

管理费、临时设施费、规费、税金等管理

2.4.1 节约管理费用是重点。

2.4.2 临时设施费要依据工期及现场合理

布局, 工程接近竣工应及时减少临时设施材料等的占用, 对能重复利用的临时设施材料要延长使用次数, 注意日常保养维护。

3 对设计变更和工程签证的管理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经常深入施工现场, 对照图纸查看施工情况, 与监理及施工人员座谈、了解、收集工程有关资料, 及时掌握现场施工动态, 协助业主及时审核因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发生费用, 相应调整控制目标并为最终的工程结算提供依据和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4 结算时施工索赔

合同执行中常见索赔内容:a.投标后文件修改;b.制约工程进度因素;c.工程执行中质量标准等变化;d.承包方各专业之间接口问题;e.发包方工作指令;f.规避风险措施等方面。承包人必须保管好施工索赔原始依据, 依据充分、实事求是、计算准确、合情合理, 索赔是工程中经常发生的, 过去有一种现象“低价中标, 高价索赔”随着建筑市场竞争日渐激烈, 这种做法如果处理不好会严重损害承包人利益和形象。因此应提倡合理索赔。

总之, 投标企业应合理投标报价积累总结数据建立健全企业自己数据资料, 适应当前市场经济。更好的控制施工成本, 组织利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 对人、材、机严格管理, 控制好施工各个环节, 确保利益目标实现。

摘要:结合实际, 谈谈建设项目的工程投标报价与成本管理。

工程招投标成本质量改进研究 篇8

质量成本的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初, 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姆最早提出, 首次把企业中的质量预防和鉴定活动成本与产品质量不合要求所引起的损失放在一起进行考虑, 并形成质量成本报告, 从而将质量成本同企业经济效益联系起来, 成为企业高层管理者了解质量问题对企业经济效益影响以及进行质量决策的重要依据。

质量成本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成本, 即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 一般将这部分质量成本看作是投入;另一部分是由于没有达到质量要求所造成的损失, 即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 统称为质量损失成本。

从质量成本的组成可以看出, 质量成本的含义与交易成本所包含的内容有很大的关联性:交易过程产生的交易成本当中既有预防与鉴定成本, 又有质量损失成本, 而维护交易过程所需要的制度成本则是典型的预防成本。如果把制度的立法过程也作为产品的生产过程来看, 工程招投标各项制度产生的本身也是包含了质量成本的所有内涵。

2招投标过程的质量成本管理思路

质量成本管理方法强调通过预防成本、鉴定成本的支出来预防和缩减生产过程中所有成本的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成本 (不良质量成本) , 这种工作的出发点主要是针对如何降低过程中的不良成本损失。目前, 在质量成本理论发展过程中, 随着6Sigma、平衡计分卡、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等方法的产生, 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方法体系。此外, 可以用于质量成本管理的分析工具也有很多, 例如:对比分析、相关分析、平衡分析、显著性分析、回归分析、关键因素分析、控制图等等。尽管由于数据收集难度和工作强度大, 质量成本管理在隐含质量成本方面还存在一定空白。但质量成本管理方法体系与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体系相比较而言, 明显具有体系的完整性与方法的实用性上的优势, 可以弥补交易成本体系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由此, 如果将质量成本分析方法应用于招投标交易成本研究, 而且将隐含质量成本纳入制度经济学理论角度进行思考, 可以有效发挥两者的优势, 对招投标交易成本进行更为深入的理解与分析。

3招投标交易成本的质量改进方案

3.1注重立法, 实行法制化管理

西方国家和世界国际组织的招标立法, 尽管体系不同, 某些具体内容也有差异, 但从总体上看, 都力求完整。在强化制度成本经济效能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贯穿竞争、平等、公开、开放的宗旨。在价格、质量、及时提供产品或服务等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人的要求, 坚持报价最低或条件最优惠的投标人中标原则;促进和鼓励国内所有的招标人和投标方参与投标, 并在一定限制内鼓励国外的招标人和投标方参与投标, 以体现充分竞争;坚持给予所有参加投标的招标人和投标方公平和平等待遇的原则:保证招标过程的所有参与人在其权利受到侵犯时能及时获得有效的制度救济手段。

(2) 可以自由选择招标方式, 但对谈判招标方式 (议标) 进行严格限制。如《联合国采购示范法》规定只有在6种情况下, 才能采用谈判招标。美国、奥地利、比利时等国的制度规定:一般情况下采用谈判招标也必须引入竞争机制, 至少要有3家以上招标人或投标方参加投标谈判, 且必须事先公布招标通告和按规定公布中标结果。

(3) 对本国产品和企业进行保护。美国《购买美国产品法》规定:10万元以上的招标, 必须购买相当比例的美国产品;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必须根据制度规定说明给予国内企业的优惠幅度。在统一对外上, 欧盟也采取保护政策, 制度规定对欧盟成员国的投标人给予一定的优惠, 也就是说, 对非欧盟成员国的投标人是有限制的。

(4) 逐步寻求国际或区域范围内招标制度规范的统一化。欧盟的存在不但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一体化, 成员国的招标制度也基本上是欧盟规则的具体实施, 在大的原则规定方面已经没有差别。美国和欧盟一起参加世贸组织《招标协议》后, 根据《协议》的规定对自己已有的招标制度、规则进行修订, 因而有的“差距”已越来越小, 这大大促进了美国和欧盟间招标制度的统一。

(5) 世界范围内招标立法及其实践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一是对制度规定进行修改, 着眼点是使招标当事人的利益在世界自由贸易中得到保障, 但程序规定一般不做大的改动:二是突出强调公共采购要更多地选择商业市场上已有的商品;三是注重通过电子网络系统进行招标, 进一步提高招标效率;四是开始改变单纯从过去的老客户中选定投标人的做法, 注重从更多的客户中选定投标人, 重新拟定“合格招标人和投标方永久名单”;五是在制度程序上更加重视协商、仲裁和调解手段在解决纠纷中的重要作用, 切实减轻对簿公堂造成的诉累。

3.2资权明确, 避免制度冲突

招标投标部际协调机制的主要职责范围包括:

(1) 分析全国招标投标市场发展形势和招标投标制度、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执行情况, 商讨规范涉及多个部门招标投标活动的工作计划和对策建议;

(2) 协调各有关部门和地力政府实施招标投标行政监督过程中发生的矛盾和分歧;

(3) 通报招标投标工作信息, 交流有关材料、文件;

(4) 加强部门之间在制词招标投标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范本文件时的协调和衔接:

(5) 加强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和地方政府之间在招标投标投诉处理、执法活动方面的沟通;

(6) 组织开展招标投标工作联合检查和调研;

(7) 研究涉及全国招标投标工作的其他重要事项;

(8) 研究需呈报国务院的涉及多个部门招标投标活动的重大事项。从部际协调机制的主要职责可以看出, 其最大目的就是加强各有关部门沟通联系, 依法共同做好招标投标行政监督工作。

从该机制设计上看, 变行政多头监管为协调共管, 无疑简化了监督程序, 有利于控制并降低招投标监督成本。但仅仅建立国家级的部际协调机制, 各省市没有相应的配套办法, 在对具体工程招投标行为进行监管时其执行力度和即时有效程度会打折扣。作为刚刚开始实施的新机制, 其执行效果如何, 是否能起到简化程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作用, 还需要时间和实际案例来检验。

3.3资格审查

任何潜在的投标人, 只要其准备参与政府采购活动, 首先就必须要具备一系列的法定资格条件, 而这些资格条件, 对招标人来说都是一视同仁的, 没有任何差别。可在实际工作中, 却有不少地方又把招标人应当具备的资格条件进行人为地量化, 并将其作为评标因素。滋生出了不少矛盾问题。

招标人应具备的资格条件基本上都是定性“指标”, 难以“量化”, 一旦将其作为评标因素, 就很容易丧失公平合理性。从《招标投标法》规定的招标人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可以看出, 这些资格条件都是“定性”指标, 只需使用“是否具备”、“是否健全”、“是否存在”等等非此即彼的方式来判断和评价即可, 而无需按不同的“程度”标准来审查。事实上, 对这些“定性”指标也无法按其程度大小来“量化”成评分标准。如, 对招标人参与政府采购活动应具备的“良好的商业信誉”资格条件来说, 当招标人已具备了“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条件时, 在具体的评标过程中, 又如何对该资格条件进行量化和分等级打分呢?即使有人勉强人为地将其划分成一系列的等级, 也缺乏客观依据, 主观臆断性较强, 更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 这样, 以此作为评价标书的打分因素就很容易使评审工作丧失公平合理性。

另外, 在资格审查过程中的形式主义, 也是这一环节的成本居高不下而没有实际价值。据报道, 宁波市港航服务中心工程开标的前一天, 一家投标人为竞标该工程而制作的投标书, 竟盖了14000多个章。因为该项目资格审查要求投标人在《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每一页都盖上公章, 再让法人签字。就算这样做在法律意义上更为严谨, 但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在招标公告中对于资质等级的门槛要求不要太高。但是合格资格的标准必须明确。资格标准是指投标人做过没有招标项目的相类似项目。一般要求是达到招标项目规格的60%以上, 即为合格。如建设100层商务楼, 资格标准可定在完成过60层以上商务楼为合格.本文认为资格条件比资质条件重要的多。除非是一些难度较大、施工技术要求较高的项目需要严格的资格审查外, 建议取消针对单一项目的资格审查, 但凡具有一定级别资质的施工单位, 都是有一定的施工能力的。要求各施工单位的资质和业绩公布在相关网站上, 这样他们的业绩就很难造假。否则在施工单位编制的资格预审申请资料中的各种资料的真实度是很低的, 施工单位都会千方百计去满足资审中的强制性要求, 以达到相应的评分标准, 甚至达到了教条的程度。因此, 投标人报送的审查资料不真实一定程度上也是不合理的资格审查程序造成的。

3.4加强监督管理

西方国家和国际组织非常重视招标监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美国于1990年成立了联邦采购规则委员会, 负责监管联邦招投标制度的实施。这个委员会的主要成员由采购任务较多的重要部门负责人如联邦采购政策办公室主任、国防部长、宇航局局长及总服务局局长等组成。联邦政府各部门还设有由一名监察长领导的独立的监察办公室, 负责审定是否需要对本部门公共采购采取纠正措施。同时, 制度规定, 如果招标过程中招标人违反了有关规定, 投标人可以要求招标人改正或对其行为做出解释, 或请求仲裁和向法院起诉, 或要求审计总署 (国会的一个机构) 对有关事实作独立审计。通过这些行政的、司法的和仲裁的措施, 有效地监督了招标法规的执行。瑞士的联邦政府委员会和英国的合同评审委员会, 属于政府专门处理和仲裁招标投标纠纷的部门。奥地利、比利时采购制度和欧盟采购指令对公共采购的监管作了严格规定。总的原则是, 对于招标过程中招标人的违法行为, 投标人可以向成员国或欧盟委员会提出控告。

参考文献

[1]袁炳玉, 朱建元.中外招投标经典案例与评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4.

[2]林善谋.招标投标法适用与案例评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3]申月红.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制度效率[J].建筑经济, 2006.

[4]曹玉斌.揭秘不规范工程招投标[J].施工企业管速, 2005.

[5]邓惠琴.建筑工程招投标制度的弊端分析[J].山西建筑, 2004.

工程投标成本的预测 篇9

1.1 成本管理意识薄弱

园林绿化企业各部门工作脱节现象十分严重, 难以进行有效配合, 无法有效兑现园林绿化工程投标中的成本控制。一般来说, 施工单位工程部门都不参与报价阶段, 由于造价人员施工经验少, 导致在制定报价时不够精细, 很难真正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以及施工经验进行报价, 而工程部门有着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 因此, 有必要参与到这个阶段的报价中, 为造价人员提供参考意见。甚至在园林绿化工程投标中的成本核算过程中, 公司审核制度并不完善, 导致很难对报价进行全面审核, 使最终计算的成本存在一定偏差, 这样既增加了园林企业的亏损, 也提高了落标风险。

1.2 时间紧、工程量大

虽然一般投标文件对投标给予了一定时间, 我国《招标投标法》第24条也从法律上作出明确规定, 即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 最少不得少于24日。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建设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整个建设项目从投入到产出都在压缩成本, 导致大部分投标报价都存在着时间紧、工作量大的特点。在这样的环境中, 造价人员根本没时间细致地收集各项资料并加以分析, 比如材料价格、施工现场情况、人工费用、施工图纸设计等, 因此, 最终制定的报价也不够精细, 且难以取得较好的成本控制效果。

1.3 施工材料报价偏离市场价格

在园林绿化工程投标报价的成本控制中, 由于相关部门发布的施工材料信息价格不准确, 或者是材料信息价格变化较快, 施工企业未能及时掌握材料价格变化情况, 导致成本核算流于形式, 并且降低了园林绿化企业在绿化工程投标中成本控制的可信度。如果施工材料报价偏离了市场价格, 很容易导致报价过高, 从而增加整个工程的成本预算, 带来更多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另外, 由于少部分造价编制人员专业技能不高, 导致其在进行市场调研工作时, 不能及时收集到最新施工材料价格, 也不能对市场材料价格变化作出判断, 导致施工材料报价偏离市场价格, 这无疑影响了最终制定的工程报价, 成本控制效果不理想。

2 加强园林绿化工程投标报价中成本控制的策略

2.1 完善成本核算管理体制

园林绿化企业在进行投标时, 提高对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 对成本核算管理体制加以完善, 从而更好地发挥出成本核算管理体制的作用。对于施工单位来说, 通常很难在短时间内准确完成项目投标报价工作, 而将成本核算准确则更加困难。目前, 很多工程预算人员十分熟悉定额, 也能够熟练将其运用到投标报价之中, 但是这些预算人员却很难算出工程的实际成本。面对着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 风险与忧患并存, 园林绿化企业只有较为准确地算出实际工程成本, 才能提高招投标竞争力, 并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因此, 园林绿化企业有必要对项目成本核算管理体制加以完善。

2.2 建立快速报价资料库

针对现阶段投标报价时间紧、工作量大的特点, 有必要尽快建立快速报价系统。这不仅需要高素质造价人员和用作信息处理与计算的计算机, 还要建立快速报价资料库, 这是实现快速报价的基础, 需要长期进行收集、积累和整理, 不断对优化系统。快速报价资料库由下面几部分构成。第一, 建立单位、单项工程基准价格库, 主要用于施工图设计好的施工招标, 有利于快速报价。比如, 在报价过程中, 从系统中找到相同或相近的施工图预算, 用实际工程量、技术参数等对其作出适当修改, 从而得出需投标工程的预算价。第二, 建立已完工计算资料库, 根据已经建成项目的结算资料, 适当调整实物量及其价格后, 快速作出报价。第三, 建立动态材料价格库。施工单位必须建立有效的动态材料价格库, 安排专人负责更新、补充动态材料价格库。

2.3 编制好控制价

2.3.1 园林绿化工程量清单项。

工程量清单是计价的基础, 是招标人和投标人公平的竞争平台。贯穿于工程项目的整个实施阶段, 是绿化工程造价机构编制招标控制价的基础, 也是投标单位投标报价、工程计量、支付进度款、索赔、竣工结算的依据。由此可见, 工程量清单的合理准确将直接影响招标控制价的准确与否。虽然园林绿化工程量清单项不是特别复杂, 但需结合实际施工规范及常规做法。例如, 树坑大小应大于土坨直径10cm, 深度应大于土坨厚度的2/3且考虑底肥厚度;养护项的工程量应结合实际的养护期;因大面积栽植, 运输机械无法使用, 应考虑人工运输种植土;地被均应考虑整理绿化用地;微地形不同于普通土方回填;乔木栽植土坨直径应为胸径的8~10倍;如果施工现场无水源应考虑运水。以上内容均会对绿化工程造价有较大的影响。

2.3.2 绿化苗木价格特点的影响。

(1) 常规建材不论是网刊信息价, 还是市场询价都较容易掌握。苗木价格网刊信息价只有常规规格的价格。 (2) 同样规格因为产地不同价格相差较大。 (3) 采购地域限制。因为苗木习性南苗北移成活率较低, 所以, 耐寒性差的苗木采购范围小。 (4) 同样规格的苗木由于苗木等级不同, 价格亦会出入很大。 (5) 苗木材料价格应考虑运费、卸车费用、价格风险、成活率、合理利润等内容。

2.3.3 园林绿化强调景观效果对材料价格的影响。

异型、特选、孤植等特殊的景观要求, 对材料费均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例如:普通景石价格按吨计价, 但形状玲珑剔透、造型古怪奇特、尺寸特殊的特选景石材料价往往呈几何倍数增加。异型石材、弧形石材因为成材率较低、损耗成本的增加, 价格也会成倍增长。模铸小品等如果造型特殊, 受开模费的影响价格亦会成倍增长。同样满足设计规格要求的苗木, 可能由于孤植选择造型奇特的特选树, 价格也会成倍增长。以上均是由于园林绿化强调景观效果的特点, 决定了材料价格会增加, 从而对控制价有很大影响。

2.4 建立财务控制与市场调查体系

目前, 很多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体系并不完善, 为妥善解决这个问题, 满足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园林绿化施工单位的要求, 施工企业要建立健全完善、系统的财务控制组织以及信息调查组织。财务控制组织能够对施工单位资金流动动态进行合理控制, 并通过信息调查组织获取企业外部情况, 比如苗木、机械、人工、材料等价格以及招标方运行实力和支付能力等信息, 这有利于施工单位作出施工资金的前瞻性预测, 只有这样施工单位才能制定出最佳的投标报价策略。

另外, 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 苗木、设备等材料是其主要采购物品, 因此, 施工单位还要建立起与现代市场体制相符的物资采购制度, 为采购物品的安全提供保障, 这有利于施工单位获取高性价比的、完整的物资储备。

3 结语

综上, 园林绿化工程投标的核心就是投标报价, 因此要合理运用报价策略, 这样能有效提高施工单位中标率, 确保施工单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施工成本是投标报价的主要依据, 施工单位只有有效控制成本, 才能提高中标率。所以园林施工企业必须做好成本控制, 才能增强自身竞争力, 并获得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建峰.园林绿化工程成本控制[J].中外企业家, 2014 (26)

招标方式与工程招投标成本研究 篇10

工程招投标是通过市场竞争与交易,形成工程合同的过程。由于招标方式与工程招投标行为过程及工程合同的形成与执行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选择不同的招标方式必然会对工程招投标的操作流程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工程招投标成本。

2. 工程招投标成本的定义与构成

工程招投标成本是指为使建设工程交易活动能顺利实施,工程招投标双方,以及包括政府相关管理机构在内的参与工程招投标的社会有关各方所付出的财力、精力、人力、资源、时间等一切有形和无形成本的总和。它具体包括:招标人和投标人双方为完成工程交易行为所支付的交易成本;除招标人和投标人外,包括其他参与招投标社会各方在内,为使招投标各环节健康规范运行所支付的制度成本。

工程招投标的交易成本是工程招投标双方为达成交易目的,从招标、发标、投标、评标、确定中标人直至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整个流程中所需直接支付的费用。主要包括招投标信息成本、招投标文件编制成本、招投标交易综合服务费、招标人的招标组织费用、投标人的投标过程费用以及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的机会成本和利息损失等组成内容。

工程招投标制度成本是招投标行为主体双方以及其他相关参与方由于共同遵守相应的制度和规则,为此所必须付出的制度运行成本。主要包括法律成本、监督成本、寻租成本、信用成本和时间成本等组成内容。

3. 公开招标与邀请招标各自的优缺点分析

3.1 公开招标的优缺点

3.1.1 公开招标的优点

3.1.1. 1 在公开招标方式下,投标人竞争激烈,一般以对招标人较有利的价格确定中标价,这样有利于降低和控制工程造价。

3.1.1. 2 可以保证所有合格的投标人都有参加工程投标的机会,扩大招标人的选择范围。

3.1.1. 3 保证招标工作根据预先指定的程序和标准公开客观地进行,从而降低了在工程招标中作弊腐败的可能性。

3.1.1. 4 可以引进较为先进的设备、技术和工程管理经验,特别对于国际工程尤其如此。

3.1.2 公开招标的缺点

3.1.2. 1 公开招标历时较长,必须经过一整套周密且比较复杂的程序,从招标公告发布、资格预审、评标定标、授予中标直到签署合同,时间少则两三个月,长则半年甚至更长。

3.1.2. 2 不设置资格预审程序而直接发布招标公告的公开招标,招标人事先很难掌握有效的潜在投标人数量。若投标人过少,竞争不够充分,可能致使招标人无法选择到满意的承包商,更坏的情形是,投标响应人数不足以满足法律要求而造成工程流标,不得不重头再次履行招标程序,将直接影响工程计划进度;若投标人过多,势必会加大整个工程的投标成本以及招标人为组织招标所投入的人力、财力、精力,造成不经济。

3.2 邀请招标的优缺点

3.2.1 邀请招标的优点

3.2.1. 1 邀请招标时间相对较短,操作相对简便。

3.2.1. 2 正常情况下,招标人邀请的都是对其技术、实力、信誉等比较了解和认可的企业,且投标人对工程的针对性强,无论今后哪家中标,都能较好地履行合同并保证工程质量。

3.2.1. 3 投标人的实力基本处于同一竞争水平线上,且投标人数量相对较少,中标率提升,所有投标人的投标总费用以及招标人的招标费用都能得到较好控制,不至于造成过度浪费。

3.2.2 邀请招标的缺点

3.2.2. 1 一些招标人会以邀请招标为借口来规避公开招标,甚至围标、串标、先定后招、排斥潜在投标人等违法违规现象,为寻租行为的产生创造了更好条件。

3.2.2. 2 不利于营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和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对多数投标人而言不公平。

4. 不同招标方式下工程招投标成本比较

4.1 交易成本的比较

公开招标的投标人数相对邀请招标较多,那么招标人用于组织招标(如资格预审,评标)的费用会大大提高。

公开招标极有可能会出现招标人对投标人或潜在投标人并不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的情形,但为了对最终的工程负责,招标人往往会对投标人基本情况、履约能力、技术水平、诚信度进行调查了解,必要时还会对特定投标人进行考察,这都是招标人付出的信息成本;公开招标的竞争相对激烈,投标人若想在第一时间掌握有效工程招标信息,就不得不订购纸质媒体或注册成为网站会员并按期缴纳会费,这是投标人的信息成本。

公开招标时竞争激烈,投标文件编制的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投标人能否从投标竞争中胜出,正因为如此,相当数量的投标人为了赢得业主和评委良好的第一印象,还在一些与投标内容无实质性关系之处做文章,如对投标文件打印装帧越发精美豪华,彩色激光打印、高品质打印纸、绸缎锦盒包装等,有些投标文件甚至可以称为艺术品,这些无疑增加了投标文件的编制成本。

七部委30号令第六十二条规定:“招标文件要求中标人提交履约保证金或者其他形式履约担保的,中标人应当提交;拒绝提交的,视为放弃中标项目。”在投标保证金及履约保证金生效期间,即使不考虑这笔资金的机会成本,也意味着投标人和中标人要放弃这段时间这笔保证金的资金时间价值,若投标人同时参加多个工程的投标或同时执行多个工程合同,放在保证金上的资金会对投标人的现金周转造成不小的压力。当投标保证金和履约保证金失效后,招标人会退还保证金,但通常情况下,招标人并不会退还因占用保证金而产生的利息。公开招标中标率显然比邀请招标低,所以履约保证金的机会成本和利息损失机率还是较大的,这些放弃掉的机会成本和利息损失,可以被视为投标人付出的一部分交易成本。

综上所述,公开招标显然要比邀请招标多花费的交易成本多。

4.2 制度成本的比较

既然是邀请招标,招标人与投标人或者曾经有过较良好的既往合作经历,或者彼此之间比较信任。无论投标人参与投标直至日后履行合同的诚意和能力,还是招标人实施招标直至日后承诺兑现的诚意,对方都比较有把握,故信用成本要低于公开招标。在时间成本上,通过上面不同招标方式优缺点分析,很明显,邀请招标也要低于公开招标。无论是《招标投标法》还是7部委30号令,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对建设工程采用邀请招标方式的条件及审批都作出了比较严格的规定和限制。同时,对邀请招标投入的行政监管力度也更大,因此,相比公开招标,邀请招标付出的法律成本和监督成本更高。由于公开招标的公开性、公平性、竞争性较邀请招标都更高,相对而言,寻租的机会要比邀请招标少,相应可能发生的寻租成本会远远低于邀请招标,而预防寻租和腐败,也正是限制邀请招标的根本原因。总体而言,邀请招标支付的制度成本要高于公开招标。

5. 结语

通过图1可以看出,从邀请招标到公开招标,工程招投标的制度成本随着这一进程逐渐变小,而交易成本则随之逐渐增大。所以,今后努力的方向就是寻求最低的工程招投标总成本。

参考文献

[1]徐东明, 史轶珺.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的交易成本分析[J].建筑经济, 2005, (05) :18-20.

[2]孙国峰.交易成本与制度成本的关系分析分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4, (02) :68-72.

[3]申月红.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制度效率[J].建筑经济, 2005, 271, (05) :1.

上一篇:高血压合并左心衰竭下一篇:保险会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