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工程经济

2024-07-26

经济管理工程经济(精选12篇)

经济管理工程经济 篇1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 我国公路交通业也得到快速发展, 公路交通设施大量兴建。公路项目施工中受各种因素影响, 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缺陷和漏洞不断显现, 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克服和优化。本文将简单分析这些问题, 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希望能为有关人士提供一点帮助。

关键词: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对策

1 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现状

(一) 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不强

公路工程管理人员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非技术管理人员, 此类管理人员文化程度不高, 虽然工作认真, 恪尽职守, 但受传统经济影响, 接受新思想慢, 依旧采用传统管理模式, 对工程管理多凭以往经验, 缺乏创新意识, 不能运用现代工程管理技术和手段。 另一类是科班身的学生, 他们专业知识丰富, 对建筑工程现代管理技术认知深刻, 工作能力强, 精力饱满, 热情高涨, 但缺乏工作经验。

(二) 工程施工材料影响经济管理效果

工程材料质量和单价影响工程成本, 比如石灰中钙、镁含量不足或含石量过高会增加石灰用量, 加大施工成本, 又如材料级配不好会加大矿粉量和油石比, 工程成本也会增多, 影响经济效益;其次原材料没经招投标或招投标效果不佳, 仅仅流于形式, 结果出现“人情料”, 单价过高, 也容易滋长腐败;最后资金如果不到位, 中间商购进材料过分提高材料单价也会加大项目投资, 影响施工单位经济效益。

(三) 工程机械及其他设备管理不善

机械配备不合理和机械性能差, 机械设备使用不当, 机械作业人员操作不规范等都影响机械作业质量和施工工艺, 而且极大影响工程建设成本, 同时也留下不少施工安全隐患。 公路工程建设因设备老化影响工期, 工程进度掌握不好导致设备闲置都会影响工程项目整体经济效益。

(四) 工程施工时间过长会加在工程成本

公路工程线路较长, 而且穿越地形复杂, 经由地面情况千变万化, 占用建筑物、青苗和林木等, 如果业主没有提前全面处理好占地补偿, 极易发生施工阻工, 百姓干扰施工严重, 造成工期拖延继而投入加大。 再则公路施工受气侯、地质和水文等诸多因素制约, 施工变数难以预料, 施工人力、机械、设备等重复投入等都会加大工程成本。

(五) 工程设计不当和施工工艺把控不好

公路设计受诸多因素影响, 初期设计和建造期间施工环境和施工条件常常有不少出入, 需要在建造工程中对初期设计予以调整和更改。 一时设计方案大幅度变化, 将造成大量人员和机械设备进场无法正常施工, 或半开半停, 致使人员、机械费用加大。 另外如果一味沿袭传统施工方法, 缺乏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 一些科研项目不能充分应用于施工实践也会增大施工难度, 施工工艺也得不到有效保障。

(六) 公路工程经济管理重视不够

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以及成本核算意识不强, 错误认为公路施工只要不出质量问题, 能够按时完成任务便万事大吉, 至于工程施工资金没有大碍, 施工经费超支及节约和个人利益无关, 主观上产生重质量、重进度、轻管理观念, 造成一些人认为公路工程经济管理工作可松可紧、可粗可细错误认识。

(七) 公路工程施工造价管理问题突出

(1) 公路工程预算和计划投资脱节

对于目前市场经济条件来说, 筹集工程施工资金渠道多, 造成增补工程项目计划已下达, 预算已经批复, 但资金安排跟不上, 造成工期拖延以及费用增加。 有的工程为抢时间先行施工, 形成边施工边设计边编制预算“三边”工程, 从工程开工前到开工后施工单位对工程造价心中无数, 最后只能以竣工决算代替工程预算, 经费使用不清, 不利于公路工程经济管理, 不能法进行工程费用财务监督和控制。

(2) 公路工程成本核算不全面

根据工程预算相关要求, 对每项独立工程预算需要按照工程成本预算项目逐一核算各项工程实际成本。 但有些施工单位没有根据预算和管理要求进行成本核算, 工程实际成本核算和工程预算成本口径不一致, 造成核算资料不能反映工程预算和工程进度实际情况, 导致费用分摊不合理。还有的工程成本中乱列乱挤成本现象多, 造成扩大开支范围, 提高开支标准, 违反财经纪律。

2 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策略

(一) 做好施工设备的管理和使用

(1) 加强设备管理, 有效实行施工机械租赁制和单机成本核算以节能降耗, 建立设备使用保养制度, 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确保施工质量和工艺。

(2) 优化机械设备的使用, 采用加速折旧办法来保证机械设备及时更新, 减小维修费用, 提高设备利用率。

(3) 对施工设备评价分析, 对新购设备进行合理科学论证, 提高设备利用率, 避免设备闲置或设备性能不强而造成的成本增加。

(4) 现场采取工序试验段方法, 每道工序大面积施工前进行试验段施工, 以确定合理机械组合, 避免不必要的机械浪费。

(二) 做好管理人员施工技术和管理能力的提升

(1) 转变思想, 更新观念, 把工程管理从粗放型向节约型转变, 人计划型向经营效益型转变, 人传统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转变。

(2) 开展各类业务学习和技术培训, 增强管理人员思想素质和管理水平, 促进管理人员着力掌握现代管理方法, 改变过去凭经验管理的弊端。

(3) 大力吸收和培养管理人才, 把科班出身的院校毕业学生根据不同专业安排到对应的管理岗位, 给他们平台和锻炼机会, 让他们经受实践考验, 提高现场管理能力。

(4) 定期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 准确掌握现场工、料、机等直接消耗, 对每道工序计划成本和现场发生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分析, 深入发现问题并及时作出合理调整。

(三) 加强施工材料采购、使用和管理

(1) 加强材料市场调查, 组建专门的材料采购部, 落实材料评议标准和方法, 深入材料市场调查, 在保证质量前提下货三家, 对材料质量、价格和厂家资质、信誉度等做全面了解, 确定招投标厂家, 为材料招投标做好准备。

(2) 做好材料招投标工作, 严格招投标程序, 把质量好、价位合理和供货商家信誉度高作为中标基本原则, 进行公开公正招投标。

(3) 做好材料进场质量监测, 严格材料进场批次验收, 对重要材料要加大检验频率。 材料现场使用要由专人管理, 并切实落实材料出入库管理制度。

(4) 有效协商货款结算支付办法, 切实避免因长期拖欠货款造成材料单价过高, 影响工程项目经济效益。

(四) 把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1) 密切和业主及工程所在地地方政府关系, 争取赢得当地政府支持, 大力协调和拟建公路沿线村镇居民。 做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把协调工作做好, 对可能出现的事件提前解决好, 最大限度减少地方干扰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2) 做好特殊季节施工技术和特殊工艺的把控, 合理选好开工时间, 制定完善的施工计划, 做好雨季和特殊气侯条件施工技术把控和施工现场管理。

(3) 做好施工进度掌握和节点把握, 提前做好材料采购计划, 避免旺季施工抢、进材料, 防止料次价高出现。

(五) 做好新技术和现代施工管理办法的合理运用。

(1) 施工前要认真审核图纸, 组织专家对施工技术进行科学论证, 发现和实际不符的问题及时调整纠偏。

(2) 增强开拓创新意识, 根据施工现场因地制宜使用合理施工工艺, 降低工程成本, 确保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3) 积极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艺, 对已经过科学鉴定的研究成果大胆应用于生产实践, 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法, 降低工程成本。

3 结语

在建筑业竞争异常激烈的现实社会, 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是施工单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方法, 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需要施工单位转变经营理念, 搭建完善的管理机制, 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 有效落实各类技术措施, 加强现场施工管理, 充分调动参建人员工作积极性, 切实做到人尽其才, 物尽其用, 挖掘内部潜力, 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大力提高经济效益。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公路工程经济管理的科学性、实效性和有效性, 促进公路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彭春莉.浅谈我国高速公路经济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24) .

[2]熊昌华.城市公路建设管理模式探讨[J].城市建设, 2010 (5) .

经济管理工程经济 篇2

一、如何组建高效、合理的项目管理模式

根据公司的统一安排项目部需要结合实际的工程特点和合同要求.组建管理型项目经理部进行项目管理。管理型项目管理模式的根本在于:以成本管理为中心.以合同管理为纽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按施工项目的内在规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对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导、控制,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为了看到项目管理工作的作用发挥到实际工程中,也就是说能够提高项目整体管理效率,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的目标。项目部可以根据项目工程特点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实行一体一级。组织机构设置为“三部一室”:工程技术部、合同部、安质部、办公室。应尽力避免一体多级管理模式。某工程项目部前期设置局指挥部、公司指挥部、工区(南岸一工区、北岸二工区),项目部职工200多人,每一级都有完整的“三部一室”。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但效果并不理想,工作多有互相推诿。经公司整合管理机构后,实行一体一级.人员减少近三分之二,经保守测算,组织机构整合后该项目职工工资节约近千万元.不仅工资成本大幅度降低,工作效率、人均劳动生产率达到以前的2倍以上。现场施工主要采用劳务分包方式,由各协力队伍组建施工作业队。项目部主要起管理、监督、协调和服务作用。

二、实施制度化,完善管理化以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工程经济管理必须以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为保证。任何一项制度都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公司制订了《项目管理目标考核办法》、《变更索赔管理办法》、《项目管理考评办法》等办法,现已发布实施。办法涉及现场管理、物资管理、机械管理、周转材料管理、劳务分包管理、财务管理、非生产性同定资产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调概变更索赔管理、党群工作管理等共十三项内容。这些办法的出台,理顺了公司与项目部的关系,明确了各自的责任、权力、义务,规范了项目管理.能起到有效促进项目生产经营的作用。

三、成本核算、控制、分析、考核工作精细化

1、工程项目责任成本测算

为进一步加强在建工程项日的管理,完善企业内部承包机制,有效控制成本费用,提高项目的综合效益,公司应统一承接项目的责任成本编制方法及计费标准。依据国家有关工程造价的法律、法规,施工设计图,项目招投标文件及相应的技术规范、设计文件、施工合同等资料进行测算,编制过程中务求做到科学合理,相对先进可操作性强。

2、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分析

编制成本控制计划后,为了确保成本发生在可控状态下,取得施工成本管理的理想成果。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实施管理,通常可以将这些措施归纳为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等四个方面。

(1)组织措施

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方面采取的措施属于组织措施的范围,如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落实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明确各级施工成本管理人员的任务和职能分工、权利和责任,要各级项目管理人员都负有成本控制责任。组织措施是其他各类措施的前提和保障。而且一般不需要增加什么费用,运用得当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2)技术措施

从投标时技术方案的设计、项目开工前施组设计到项目施工过程中不同方案的比较等.技术措施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技术方案,这样就要求不同职能部门发挥各自所长.对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避免仅从技术角度选定方案而忽视对其经济效果的`分析认证。例如,桥梁上部结构连续梁常用施工方案主要有挂篮悬浇施工法、支架现浇法等。如果仅从技术方面考虑。两种方案均能满足要求。但从施工期、成本等角度考虑。以上两种方法未必是最佳方案。如将现浇连续梁方案变更为小箱粱预制、架设方案,因预制时间不占用关键线路时间.工期可以大大缩短。项目固定支出可以大幅度降低,因此,这就需要我们重视施工方案经济比选,选择相对最佳方案,做到既满足功能需求,又能节约工程成本。

(3)经济措施

在众多的措施中最易被人接受和采取的措施是经济措施。管理人员应对施工成本管理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防范性对策。①经济杠杆措施。在项目实施阶段,安全、质量、工期对项目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一项工程只有在安全、质量、工期都保证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那么如何运用经济措施来确保安全、质量、工期呢?这就需要项目部建立严格、系统的奖惩制度,严格兑现,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让全体职工都负有一定的责任,相应地让职工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例如在钻孔桩施工过程中。可以专门对成桩质量没立一套奖惩措施,被评定为I类桩的奖多少,被评定为Ⅱ类桩的可以不奖不罚,杜绝出现Ⅲ、Ⅳ类桩,如果出现,也一样要严格兑现罚款。这样质量事故风险与具体施工管理人员有了直接的利益关系.施工:管理人员就对各自责任有了正确的认识,职工主动性自然会得到充分调动,给项目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②另一层面的经济措施是指管理人员应通过计划统计手段对经营成果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对成本偏差原因分析和未完工程施工成本测算,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可能引起未完工程施工成本的增加,对这些问题应以主动控制为出发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4)合同措施

以合同为根本的依据进行工程成本管理工作,合同措施是由为重要的。合同措施不仅是指参加合同谈判、修订合同条款。合同措施的运用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加以考虑:①对内劳务分包合同,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明确甲乙双方的责权利.项目部应尽可能合理地将工程风险转嫁给乙方,约束乙方使之在合同执行中尽心尽力,减少不必要的损失;②对与业主的合同,在合同执行过程中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合同条款,包括投标文件、招标文件、招标补遗书等,认真划分承包商与业主的责权利关系,寻找变更索赔点。加大变更索赔力度,以此来增加收入,为项目创造更多效益。

3、工程项目考核

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目前公司制定的《项目管理目标考核办法》、《变更索赔管理办法》、《项目管理考评办法》等考核办法正发挥其重要作用,建议加大执行力度,个人认为应该加强过程考核工作,避免事后算账,避免算后无人承担或无力承担的现象发生。

四、正确理解成本与安全、质量、进度的关系

个人认为,项目施工成本与安全、质量、进度的关系是不对立,但统一的关系。搞好安全、质量本身就是一种成本投产出的过程,投入的是比例很少的措施费,但产出的足较大的社会效益,安全质量管理也是成本控制的一种行为。或者说是一个方面,安全、质量出了问题,就要付出高额的成本代价。甚或是产生较坏的社会影响。在当前的桥梁施工外部环境下,进度往往提到政治高度来看待,对业主来说,进度上去了,可以加速资金的周转、减少了资金的占用时间。对承包商来说,进度快。大多数情况下,成本可以大幅度减少。但是一畏的赶进度,也可能导致过高的成本,比如支架、模板、赶工奖励等投入,是否根据工程特点,进行了最合理的优化配置。赶进度增加的如模板、支架等投入很有可能超出节约的间接费成本,这样就得不偿失,因此,要经过经济方案分析比选。当能有时是为了社会效益而进行赶工,就另当别论。

五、合理调配、利用各类生产要素

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施工项目控制目标实现的保证,必须运用科学方法进行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材料、设备、资金与技术。经过对控制指标及生产要素的过程控制与动态管理,促进了责任成本管理相关制度的贯彻与落实。不断充实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之更加切合实际、更具操作性。同时,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长足提高。造就和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项目经理和一只能干会算的经营性职工队伍。为企业经营和发展增添了后劲。

六、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业务素质

工程经济管理工作是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对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工程经济人员既要懂技术、会管理,还要厂解法律、涉猎财务等方面的知识。应此,公司应建谚定期培训制度,加强业务培训,既要多组织公司内部培训,也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更高层次的学习。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试想.如果职员业务素质或责任心达不到要求,那么。公司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管理办法都是一纸空文,执行起来必然失败。

经济管理工程经济 篇3

【关键词】低碳经济;工程经济风险; 防范管理

【中图分类号】 D912.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301-02

低碳经济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出现的,在面对着经济发展中的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的时候,低碳经济应运而生。由于处在经济转型期,低碳经济模式下工程经济面临的风险也将增加。本文在分析了低碳经济下工程经济风险的情况下,提出了相应的防范管理建议。

一. 低碳经济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低碳经济是指以资源的低消耗和污染物的低排放为目标,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运用技术创新、开发新能源等方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发展的一种模式。

我国人口众多,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部分资源短缺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的程度越来越深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改革开放初期确实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如今这种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开始倡导以节能环保为主题的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和新能源投入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现如今,低碳经济已经进入到工程、建筑、制造、新能源等各个行业,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景象。

二.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

1. 积极促进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

节能减排就是指减少能源消耗量的情况下仍然获得与原来相同的甚至更多的产出,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也就是利用先进技术有效的利用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而采取先进技术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它与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发展低碳经济。

2. 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新兴低碳产业

合理分配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新兴低碳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等。这些产业的主要特点是知识密集型、资源消耗少、综合效益高。国家应该给予新兴低碳产业以优惠,在政策和财政上给予支持,以促进低碳产业的发展。

3. 努力进行低碳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

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途径,低碳技术主要包括节能减排技术,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和碳中和技术等。在工业生产中,能源的消耗量大,特别是电力生产,热能供应,钢材加工制造,化肥生产等行业。为了降低这些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可以研发推广高效能的工业锅炉、节能型供热或制冷设备、节能电机和变频器、余热发电、空调节能、建筑材料节能等技术。

三. 低碳经济下的工程经济风险

1. 工程施工方案存在的风险

由于以往单纯的经济利益导向,工程施工方案考虑的主要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往往忽视对工程项目环境的保护、工程材料的选择和污染物的排放等。在低碳经济模式下,工程施工方案就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把环境纳入到工程施工方案的考虑要素当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由于处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期,工程施工方案在低碳经济下还要进行不断地摸索。

2. 工程投标与报价的风险

由于在工程建设市场中存在着“买方市场”,建设参与单位多而工程买方少,因此各家工程单位面临着严峻的投标竞争压力。为了赢得竞标,各工程建设单位就采取压低价格的方式,大打价格战。但是价格过低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工程质量的降低,人员积极性不高,工程后期服务难以满足等。在工程建设中加入环境因素就加大了工程建设单位的支出成本,这样会加剧竞标单位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发生,从而增加工程投标与报价的风险。

3. 环境保护制度的新风险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对工程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后果的措施,然后实施跟踪监测的制度。低碳经济模式下,工程建设单位要把环境因素的成本考虑进去,在压价行为普遍的情况下,这更加减少了企业的经济收益,对工程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便。这种低碳经济下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不完善的法律法规与工程单位的环保成本之间,这就是环保制度的新风险。

4. 工程承包合同的风险

工程承包合同中都包含建设材料的使用标准,在低碳经济下,需要修改工程承包合同中关于建设材料的规定。而在此基础上,环保材料的价格势必上扬,而由此增加的开支由施工单位负责,这无疑又增加了建设单位的负担,降低了企业经济效益。或者工程建设单位虽然在建设全过程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理念,严格按照投标单位的要求进行了工程施工,但是由于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也是由建设施工单位承担责任。所有这些风险都在工程承包合同中转嫁到了工程建设单位,这就是低碳经济下工程承包合同的风险。

四. 低碳经济下的工程经济风险的防范措施

1. 工程施工方案的风险对策

一是工程建设单位可以在竞标时就强调工程施工方案中节能环保的重要性,在施工方案中强调工程环保选址,选购环保材料,使用减排放的排污设施等,以此来获得投标单位的认可。同时让低碳经济理念成为投标者关注的因素,这样就可以防止价格战的发生,增加了工程报价,也提高了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二是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对工程经济预测的准确性,减少不确定性风险造成的损失。

2. 工程投标与报价风险对策

工程投标与报价的风险主要是由于竞标企业压低价格恶性竞争的结果。工程企业要想在低碳经济模式下赢得竞争力,需要转变企业发展理念,以低碳经济发展的思想指导企业发展,进行工程环保选址、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引用先进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整合企业优势资源,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便在竞标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3. 环境保护制度新风险对策

环保制度的新风险主要是由于新增的环保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旧有的环保制度又不能解决企业面临的矛盾。针对这个问题可以有两个解决办法:一是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在要求企业重视环保的同时给与企业以适当补贴,降低企业面临的经济风险;二是工程建设单位要把低碳环保思想融入到企业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员工低碳环保意识的培训,使节能环保意识成为企业的发展理念。

4.工程承包合同风险对策

工程承包合同风险是由于在“买方市场”环境下,工程建设单位处于劣势地位造成的工程经济风险。为了防止此类问题的出现,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工程建设单位要积极与投标单位进行沟通和谈判,争取更加公平的环境,签订更为平等的工程承包合同,比如把由于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由投标单位负责,降低工程建设单位的风险;二是加强对合同管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通过法律手段维护企业

的合法权益。

结束语

低碳经济模式是工程建设领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在经济发展的重大转型期,实施低碳经济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工程经济风险。如何把经济风险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是每个工程施工单位所必须思考的。

参考文献

[1] 李志宏.低碳经济下的工程经济风险与防范管理[J].生产力研究, 2012(6)

[2] 江晨辉,张霜.低碳经济目标下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绩效评价[J].商业会计,2013(2)

[3] 张婧.低碳经济时代能源行业发展及创新思考[J].商业时代,2013(3)

[4] 高喜超,范莉莉.企业低碳竞争力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3(2)

工程经济风险管理浅析 篇4

一、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分类

1) 招投标过程中产生的报价风险。这里面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工程量清单的项目与计量规则存在差异。自工程量清单计价体制实施以来, 经历了03清单与现行08清单的变革, 清单的内容和项目与计量规则不一致造成工程招标报价时产生一定的误差, 另一方面是指业主在招标文件中未提供或未说明相应的计量方法、规则、技术规范等, 实际工程量的计算由项目投标方根据招标图来计算, 而项目投标方所采用的标准、参考的规则与招标方的预期存在利益矛盾, 容易造成工程报价出现大的偏差和失误。2) 设计原因导致的潜在风险。在当前我国建筑市场发展迅猛的特殊时期, 由于种种原因, 很多建设单位往往在工程的初设阶段就提前进行招标, 由于初设深度的不够, 覆盖面不全等原因, 所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容易漏项, 由此所确定的“综合单价”不可能完全涵盖施工图的内容, 容易导致投标报价偏低, 无形之中造成工程的潜亏。3) 恶性竞争的风险。由于建筑市场的不规范, 不合理的恶性竞争、低价中标现象普遍存在, 一些施工企业为了拿到工程, 不惜成本, 不按市场规律办事, 超低报价, 甚至亏本报价, 这主要表现在:a.业主对工程招投标制度认识不到位, 错误地认为工程招投标的主要目的是压低价格, 为了节约资金, 只要能够少花钱, 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忽视了工程的环保、安全质量以及过程的控制;b.建筑市场竞争规则不尽完善, 施工企业普遍处于建筑市场价值链的最底层, 业主经常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制定霸王条款, 不合理的压低价格, 把不平等的工程款项结算方式强加给建筑施工企业;c.我国建筑市场处于僧多粥少的买方市场, 施工企业为了最大限度地缓解设备闲置及养活队伍, 保持工程施工的延续性, 不得不把低价中标作为企业存活下去的策略。4) 合同风险。许多建筑工程业主认为自己出资, 什么都是自己说了算, 缺乏正确的合同观念, 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 通过各种不合理的霸王条款将工程风险与责任转嫁给施工企业。如将2%~2.5%的工程总承包风险费视作转嫁所有风险的跳板, 取消所有的二三类设计变更, 收取不合理的高额的履约保证金, 取消工程备料款, 加大工程质量保证金的收取额度, 私自延长工程质量保修期限等。5) 劳务分包的风险。建筑工程的实施需要使用一定数量的农民工, 工程开工前以及过程中, 施工企业会对他们进行大量的培训, 但是由于知识水平受限, 认知程度不一等原因, 仍然存在安全质量事故和工伤隐患的风险。如果选择劳务队伍不严谨, 劳务费的结算会受到绑架, 陷入劳务纠纷的泥潭, 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6) 施工技术管理的风险。a.施工方案、工艺、方法的风险。由于工程施工的不确定性, 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于想不到的状况, 比如会受到地质、气候、水文、设备、资金、工期、技术标准等因素的影响。工程施工方案技术含量越高, 施工越复杂, 其所面临的风险也越大。b.工程安全与质量风险。工程施工中, 由于施工人员未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规范、安全操作条例而导致工程安全质量事故的事例经常发生;业主临时提出加快工程进度, 却不给予施工企业补偿, 这些都会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损失。

二、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防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必须提高对工程经济管理的认识。要通过学习教育培训等手段, 提高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经济管理意识。工程经济管理工作是一个涉及全体项目工作人员、涉及施工全过程的系统性工作, 无论是工程项目的管理层还是基层的作业层, 都应该有成本控制意识, 只有把成本、安全、进度、质量等科学合理的协调, 才能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不断优化, 实现成本最优,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2) 必须提升工程项目经济风险的分析能力。施工企业在参与项目实施的过程中, 必须关注风险发生的预兆以及其发展变化, 以采取必需的应对措施, 提出合理的经济赔偿的方式。譬如因设计变化、标书所规定的施工方式不合理、添加另外的施工项目、现场施工条件的变更、工程量的增加、人力不能抵抗的自然条件导致进度延误、业主对施工顺序提出更改以及提出超过合约范畴而导致的施工费用增加等。3) 必须正确处理工期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工程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正确处理工期与成本的关系, 使工期成本的总和达到最低值。工期成本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项目经理部为了保证工期而采取的措施费用;一方面是因为工期拖延而导致的业主索赔成本。一般来说, 工期越短, 工期措施成本越小;但当工期短至一定限度时, 工期措施成本则会急剧上升。由于内外部环境条件及合同条件的制约, 保证合同工期和降低工程成本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 因此, 必须正确处理工期成本的两个方面的相互关系。在确保工期达到合同条件的前提下, 尽可能降低工期成本, 切不可为了提高企业信誉和市场竞争力, 盲目抢工期赶进度, 造成增大项目成本, 导致项目亏损。4) 必须重视对工程项目质量与成本的关系协调控制。对施工企业而言, 产品质量并非越高越好, 超过合理水平时, 属于质量过剩。无论是质量不足或过剩, 都会造成质量成本的增加, 都要通过质量成本管理加以调整。工程质量成本管理的目标是使质量成本的综合达到最低值。一般来说, 质量预防费用起初较低, 随着质量要求的提高逐渐会增加, 当质量达到一定水平再要求提高时, 该项费用就会急剧上升。质量检验费用较为稳定, 不过随着质量的提高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增长。而质量损失 (内外部故障损失) 则不然, 开始时因质量较差, 损失很大, 随着产品质量不断改进, 该项损失逐步减少。三者交叉的作用, 必须能找到一个质量成本最低的理想点。5) 必须强调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的有机结合。在我国目前建筑市场上, 工程造价人员专业相对单一, 大多不参与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 对现场施工中出现的索赔问题了解不深, 造成懂经济的不懂技术, 懂技术的不懂经济的尴尬局面。因此, 应该充分强调技术工程师与造价工程师的相互学习与合作, 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确保工程项目施工既科学又经济。6) 必须完善工程经济管理体系及制度建设。a.要完善组织体系。施工企业应该健全工程经济管理机构, 设立专门的工程经济管理部门, 负责检测、监控预算成本、索赔管理和企业定额测定等工作;b.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施工企业的管理层, 应当制定和完善本内部的成本责任制和监督考核机制。在下达承包任务时, 不仅将质量、工期、安全等控制指标写入任务书中, 而且将成本控制指标也写入其中。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三、结论

工程项目经济管理论文 篇5

1.1设备经济管理的主要内容

卫星地球站播出系统工程项目离不开播出设备,播出设备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与投资。作为播出设备管理中的设备经济管理应从设备设计、制造、采购、维修及更新、报废等全过程每个环节的费用进行管理、控制、预测。设备经济管理的任务就是要用科学的方法,对设备一生各个环节的费用进行定量分析,主要是对设备投资方案进行经济分析,确定投资的最佳方案;对设备的折旧,按照各类设备的经济寿命提出合理的折旧年限;对设备的维修费用进行统计、分析,掌握设备价值运动规律;根据设备价值运动规律,按照经济原则,确定各类设备的最佳更新周期和大修费用的界限;做好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相结合等各项工作。

1.2设备经济管理的目的

设备经济管理是设备有关各项费用的管理,在卫星地球站播出系统工程项目设备管理中,设备经济管理与技术管理都是同等重要的。技术管理,是为了掌握设备的物质运动规律,其成果是设备完好率,保证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下运行。设备经济管理,是为了掌握设备的价值运动规律,使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低,获得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加强卫星地球站播出系统

工程项目设备经济管理的途径播出设备的科学管理和有效的供应是确保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优质零秒的保障,也是充分发挥技术经济效率、保证播出正常进行所不可缺少的物资条件。为此,卫星地球站要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管理决策水平,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设备投资管理,为确保安全播出提供优质服务。

2.1做好设备投资方案决策

设备是播出单位把某种资金固态化(购置各类节目传输设备),以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资金时间价值角度来看,设备的投资选择和评价应利用盈利额、盈利率、终值、互斥方案等进行衡量。大体上设备投资方案有单一方案即独立投资方案,多方案包括互斥型投资方案、混合型投资方案等,卫星地球站播出系统工程项目的设备投资一般为长期投资,评价设备投资方案的优劣虽有各种各样的标准,但经济性的分析应该作为主要的评价标准,把各方案所发生的费用和收益组成资金流量表,或从净流量开始分析,因为投资的经济性分析是用货币价值这个共同的尺度来测定投资效果及整个时期资本的增量为主要内容的,为此,做好设备投资方案决策很重要。

2.2播出设备的选型、配套要合理

随着播出单位扩容系统的兼容水平日益提高,各种播出设备层出不穷,由于播出设备生产厂家的不同,设备的型号、规格、性能、价格亦不尽相同。因此,每个工程项目施工前,都要对其所要使用的播出设备进行最合理的配置,即优化配置。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1)经济性原则

配置播出设备时,必须遵循经济性原则,即要确定需要哪些播出设备,每种播出设备需要的数量、送货时间,同时还要考虑本单位现有播出设备的技术状况,维修费用的高低,技术人员的维修水平、新购设备的价格等,通过比较选择最经济的设备配置,既能满足工程项目的需要,同时产生的维护成本又低。

(2)实际操作可行、合理性原则

选择播出设备,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场地的情况,选择利于在现有施工场地安放的设备类型。例如高功放这类设备可分为固态高功放、行波管高功放、速调管高功放等,但每类高功放设备占用的空间却大相径庭,配置播出设备的数量时,要根据扩容工程的需要来安排,既不能因配置过多造成成本上的浪费,也不能因配置过少而致使停播事故发生。

(3)播出设备技术状况的确认、维护

播出设备的技术状况对卫星地球站安全播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使用一台故障较多的设备,不仅会影响播出效果,还会增加播出设备的成本费用。卫星地球站播出系统工程项目完工后,要对播出运行设备进行技术状况确认,并进行一次全方位的维护与调试,以保证播出设备正常使用。

2.3抓好设备更新决策时机设备更新决策是广播电视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客观需要,从模拟到数字、从标清到高清,对广电行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过早或过晚更新,都会造成播出成本的迅速上升,失去竞争的优势,因此,设备是否更新,何时更新,选用何种设备更新,既要考虑技术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经济方面的效益。这就要不失时机地做好设备更新决策工作。播出设备投资费用占播出系统工程项目费用比重大,工程建设投资能否做到“一本万利”、能否节约工程资金,在一定程度上要取决于设备经济管理的水平。

3、设备经济管理对提高工程

项目经济效益的现实意义从经济效益上看,工程项目投资的设备保证了播出系统正常运行并发挥着经济效益,创造了经济价值,但是购置设备及其备件要占用卫星地球站大量的运维资金,如果工程设备的备件只备不用,一直处于闲置状态,则是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工程设备管理的经济意义是在保证安全播出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设备投资费,提高播出系统的经济效益。

3.1提高固定资金的利用效率设备的经济管理可以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可以解决设备投资的决策问题,即用同样的投资额,通过多方案的经济分析,选用经济性好的最佳方案使设备投资后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二是对现有的播出设备如何经济合理的使用,提供各种决策方案。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就能有效地提高固定资金利用效率,使播出单位在不增加固定资金的条件下做好安全播出并提高经济效益。

3.2提高维修费用效率

设备维修必须要讲修理的经济性,若维修费用无限制,且实报实销,会造成很多设备过剩修理,维修费用不断增加,维护成本过高。设备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提高设备维修费用效率。按照经济原则,决定设备的维修决策,使现有设备修得其所,改得合理,使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佳化。

3.3按照经济寿命决定设备使用年限

设备使用年限大多取决于设备的物质寿命,即用到不能用,或修到不能修为止。这个办法貌似节约,实则浪费。机器设备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人,它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役龄越长,维修费用越大。人有“黄金时代”,机器设备有经济寿命。机器设备“年轻化”能提高经济效益,设备的经济管理可以为确定设备的经济寿命提供科学方法和依据。总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设备的一次性投资费用,主要是指设备的原始购置费和大修理费;二是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维修费用,我们称之为维护费用。设备使用年限越长,其一次性投资费用摊销到每一年的费用就越低,但是,设备的维护费用是逐年增加的,如果设备的使用年限过长,其维护费用将会很高,与其继续维护使用,还不如购置新的设备,也就是设备存在一个合理的使用年限,这就产生了经济寿命的概念。设备的经济寿命计算通常包括静态(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动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两种方法,通过研究设备周期费用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成本分析,降低维修费用,制定设备管理与维修额标准,加强全面经济核算,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

4、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讨论分析,我们对设备经济管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真正的设备经济管理是还需要不同岗位及管理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系统工程,涉及设备技术管理、工程现场管理、采购管理、计划管理、仓储管理、成本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笔者认为长期以来只重视设备技术管理,而忽视了设备的经济管理,根本的原因在于看不到设备管理方面的经济潜力,缺乏先进的经营观念和竞争意识,设备经济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课题,播出单位就要有新思路和新方法,要向管理要效益,只有做到领导重视,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相关配合人员之间责任明确,真正做到播出设备运行的良性循环,才能使设备资产保值和增值,发挥最大的设备经济效益,为确保安全播出提供优质服务。

经济管理工程经济 篇6

关键词:输水配套工程 宏观经济 区域经济 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3(c)-0100-01

1 前言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南方水资源丰富,北方水资源贫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

某输水配套工程正是为解决辽宁省某市缺水问题而兴建的。一期工程原水输水管道136km,净水输水管道40km,3个净水厂规模总计19万吨/日,工程静态总投资预计超过16亿元。该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成后,对该地区将产生较大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管理体制等多方面的影响。

2 项目背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辽宁省某市石油化学工业多,是全省用水量较大的地区,城市供水问题长期制约着该市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该市地下水水源超采严重,采补失调,造成地下水位逐年下降。由于近20年来的大量开采,地下水位呈区域性持续下降,每年下降1~5.5m,已形成多个地下水开采漏斗,对城市设施安全构成了威胁。本输水配套工程建成后,城市供水水源提供的原水量平均每天增加56万m3/d,可以满足该市近、远期规划年乃至更长时间的需水量要求,能够在想当长一段时间内摆脱缺水问题给城市建设和发展带来的困扰,从而为该市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宏观经济影响

3.1 工程建设期的宏观经济影响

固定资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既对生产形成需求,又能增加生产能力。固定资产投资通过运用货币资金购买各种设备、原材料、燃料、动力和支付劳动者报酬,引起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增量需求,进而引起国民经济中需求总量的增加,即当期的投资表现为从需求的角度拉动经济增长,在现实经济中表现为以多数别的波动传递方式推动经济增长。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GDP的关系。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GDP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和发展周期,当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长率上升时,GDP的增长率一般也呈上升趋势,当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增长率下降时,GDP的增长率一般也呈下降趋势。

对相关地区、相关产业发展的影响。某输水配套工程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在工程建设中,也间接地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改善工程建设地区的经济条件、增加发展机会和就业机会、增加国民收入,从另一个侧面间接促进经济增长。

3.2 工程建成后的宏观经济影响

水资源不同于一般的生产投入要素,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刚性约束。某输水配套工程建成后,将缓解该地区经济增长的水资源制约,有利于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从而有利于辽宁省的经济增长。

受水地区水资源增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某输水配套工程建成后,对振兴当地经济、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地区间争水的矛盾、改善饮用水水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将产生重大影响。项目建成后,工业用水增加,工业生产可以在资源更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有利于工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工业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

项目建成后,有利于该地区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合理配置资源,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生产效率,改善该地区的投资环境。

4 区域经济影响

生产用水与国民经济各部门行业用水效率、产业结构变化密切相关。在现有的水资源状况下,维持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目标与保护地区生态环境的目标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要维持高增长,必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使生态环境不在恶化,则无法保持高增长。经济发展是税收增长的前提条件。工程建成后对该地区财政收入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促进地区生产,扩大地区税基,从而增加地方税收和财政收入。

该市是我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能源基地,在中国能源战略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未来石油资源的开采将进一步强化对辽宁省石化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目前,该市的石化工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成为主导产业。主要石化产品产量在全国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市场份额。未来通过加快整合稠油资源,延长石化产业链条,培育龙头企业,将成为我国重要的沥青、乙烯系列产品和化肥等的综合性石化工业基地。石油装备机械制造业、船舶制造业是该市的新兴产业,现已具备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和市场竞争力,近年产业增长十分迅速,并且从国内外的市场需求来看,该类企业极具发展潜力。

该市是我国首批命名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之一,依托丰富的特色农产品优势资源以及良好的绿色食品加工基础,具备发展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业基地的潜力,来随着食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有条件发展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和交易基地。

该市地处辽宁省西南部,随着产业结构的提升,区域服务职能将不断增强。充分利用良好的区位条件,构筑以区域物流为基础,以配送物流为支撑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强化城市商贸功能,形成辐射辽宁西南乃至全省的商贸网络;加快整合石油文化、辽河文化、湿地文化等资源,提高区域整体文化层次;加强城市湿地旅游的整体策划,将旅游业作为盘锦重点产业进行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成为商贸兴旺、物流发达、生态旅游快速发展的区域性服务中心。充分利用该地区河、海共生,湿地资源广布的自然生态本底,建立具有我国北方水乡特色的生态宜居型城市,增强城市自然环境的优美度、人工环境的舒适度,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建立生态优良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快捷高效的交通系统与基础设施服务系统,使该地区成为生态环境宜人、社会人文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

5 工程可能的负面影响

路桥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防范 篇7

当前,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不断的改革创新和建筑业的发展壮大, 参与路桥工程项目的施工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 数量越来越多, 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盲目的竞争使施工企业面临种种风险, 并且这些风险贯穿了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所以能科学地预测风险, 加强对这些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将项目的成本控制到最低, 则是施工企业所追求的目标。

二、路桥工程经济管理中的风险问题

(一) 投标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国家颁布相关文件和标准, 有效的推动并且规范了我国路桥建设市场的发展。然而, 在实践过程当中也发现了许多的不足, 这给施工企业带来了很多隐患。

1、施工图和初设工程量有差异。

在当前市场上, 许多业主通常在工程的设计环节就开始进行招标工作, 由于自身缺乏认识的深度, 施工企业制定的工程量清单并不能完全涵盖工程施工图的所有内容。在工程开工之后, 施工图逐渐成形, 才发现实际的施工图和初设的施工图在各个方面都有着非常大的差别, 差异之处虽然并不是同一类型的变更, 但是在施工过程中费用会有所增加, 施工方将承担这部分费用。尽管施工前签订合同中还有风险费用百分比的规定 (一般为总承包费用的2%) , 但由于实际施工项目通常因为招标中的问题, 增加的费用往往大于合同规定的2%, 这样超出的费用就由施工企业自行解决。

2、低价竞标风险。

当前是买方市场, 表现为“狼多肉少”的局面, 在一项工程的招投标中, 企业间为了提高竞争力, 盲目压低投标价格, 这样使企业存在于风险之中。其原因可能有: (1) 由于建筑市场存在项目少, 具有施工资质的施工企业多, 施工企业为使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得到充分利用, 去除闲置所浪费的费用, 而压低竞标价格; (2) 政府管理不当, 对于招投标管理缺乏必要的约束力, 使业主理解错误, 认为业主就是上帝, 肆意压低价格, 并自行修改结算工程款方式, 致使中标企业资金周转不开; (3) 相关指标、规范不能与时俱进, 概算结果低于实际, 使施工企业自行承担费用较大, 严重的会使工程无法进行下去。

3、工程量清单的项目与计量规则不配套。

一是“工程量清单”的项目及内容, 与“计量规则”不吻合, 投标报价时容易产生理解偏差;二是业主在招标文件中不提供计量规则和技术规范, 其“清单”的工程量由投标方自己根据招标图计算。这两种不配套的情况, 极易造成报价失误。若因报价低而中标, 会在施工中承担较大部分后增费用。

(二) 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1、施工方案选择的风险。

路桥施工常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 如工期、资金、设备、地质、水文、气候、技术标准等的变化, 桥梁的水中施工还要受洪水、海事、航道、河道、堤防、渔政等的制约, 采用新型技术的施工方案, 因技术含量高和施工复杂性, 风险更大。

2、安全质量工期风险。

施工中, 如果施工人员没有严格遵守技术规范、施工规程、安全操作细则, 这些过失行为可能导致安全质量事故;业主要求工期紧, 增大了投入, 却得不到补偿;都会给施工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3、劳务分包中的风险。

工程项目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 虽然施工企业已经对这些施工人员进行了必要的考核、取证以及培训, 但是由于施工人员缺乏操作经验, 对路桥工程的施工环境较为陌生, 使得项目施工中存在许多的质量事故风险和工伤隐患。如果选择劳务队伍时出现失误, 还将会造成一系列的合同纠纷, 甚至导致法律风险的产生。

4、物资采购价格上涨风险。

所有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都会使用大量的材料, 如水泥、钢材、砂石等, 由于施工进度的要求, 这些材料并不是一次性采购完成, 而是伴随施工进度逐渐采购补充。在施工期间会出现材料价格上涨的可能, 致使施工工程部分材料的价格高于投标报价时所报材料价格, 增加的费用由施工方自行解决。大型的机械设备 (如吊车、挖掘机等) 采用租赁方式, 按小时或天数计价, 但由于施工工程由于停水、停电或雨雪、暴风天气等因素停工, 致使租赁时间增长, 租金增加, 这笔费用由施工方自行承担。

三、路桥工程经济风险防范对策

(一) 强化对工程经济管理的认识

1、正确处理工期与效益的关系。

长期以来, 受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 重进度、轻效益, 为提前工期而不惜血本加大投入的事例举不胜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效益更为重要, 施工企业没有了效益, 就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只有正确处理好工期和效益的关系, 企业才能得到有利的发展。

2、加强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的结合。

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施工方案缺少经济比较;二是造价师大多不参加施工方案研究, 无从进行经济分析;三是施工中发现设计与实际不符时, 不能较快做出反应。因此, 今后应加强工程与经济工作者的合作, 从组织机构上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形成综合功能的团队。

3、树立全员经济意识。

工程经济管理是一个全员、系统的工作, 从管理层到基层, 都应树立成本控制意识, 将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管理进行最佳组合, 才能实现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统一, 才能达到新、快、好、省的目的。

(二) 完善工程经济管理体制。

要想提高企业利润, 减低风险, 企业就应完善工程经济管理体制, 增设专项部门, 负责合同管理、工程预算、工程检测、合同索赔等。一个企业要有良好的发展, 就得必备各方面的人才, 比如在管理层中配备商务管理人员, 这样在企业进行工程建设时, 就能做好成本的控制, 大大减轻企业将要面临的风险。

(三) 提高投标水平。

首先需要对工程的技术方案进行合理的、科学的选择, 要按照合同的要求、工程本身的特点、相应的质量标准进行符合实际的施工方案设计;然后结合自身的管理水平对工程的成本进行测算;最后, 做出合理报价。这个报价既要体现出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 也要考虑到项目风险。在工程项目实施招标时, 必须要有懂技术、有实际现场经验的专业人员对施工技术方案等进行严格审查, 加大技术管理和质量监督力度, 发现问题及时有效地进行解决, 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四) 提高劳务队伍素质。

一个企业的发展靠的是企业的人才, 要想使建设工程顺利完成, 就得需要一个好的管理队伍和一个高素质的劳务队伍。若企业自招劳务人员, 组建劳务队伍, 应在招聘时就提高要求, 提高招聘门槛, 直接招收有工作经验或资质高的人员, 并对所招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强调安全进出现场都要佩戴安全帽、安全带及防滑鞋。施工过程中按照操作顺序和操作规范进行施工, 以免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若企业把工程分部分项外包给有相关资质和技术成熟的专业队伍, 应对该队伍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核和签订合法的劳务合同。

(五) 材料设备控制方面。

所有的施工企业都要根据自身的特点, 采购相应的材料, 结合材料的送货地、运输方式、相应的市场信息、做到三家比货, 物美价廉。同时, 根据时间价值, 计划好材料的用量, 降低资金占有率, 减少库存和无形资产流失。收发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减少材料流通途径, 争取从发货地直接发到施工场地。投标中的机器设备同施工现场的机器设备不同, 施工企业要根据现场施工机器设备算出实际投入机器设备数量, 合理分配机械, 提高机器设备的使用效率。

总之, 经济和工程二者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因此, 企业只有在大量的工程实践过程当中, 最大限度地减轻、转移和规避风险, 不断地增强风险管理, 充分地提高企业集约化管理水平, 才可以切实地确保企业的良性发展, 并且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尉向荣.工程经济管理的风险及对策探析[J].建筑设计管理, 2012.8.

市政工程经济管理要点探析 篇8

一、市政工程概述

市政工程作为与市政设施有关的建设项目,是专门为城市公共设施配套而建设的基础项目。当前,对市政工程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市政工程的主要内容为: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环境综合卫生工程、排水及污水处理的河湖水系工程等;市政工程具备的特点主要有:复杂多变性、投资规模大型化、施工周期短期性、影响因素多样性等。

二、市政工程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质量缺乏保障

当前的市政工程施工中长期存在质量不过关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为了节约时间与精力,市政工程项目部往往通过缴纳一定数额的管理费用将工程项目进行转包挂靠。这样造成的后果为:第一,在施工过程中忽略了工程质量的管理与控制;第二,一味地节省开支,或者在必要环节大肆浪费,进而导致市政工程的经济管理上存在疏漏。在实际工程建设中还存在为了谋求暴利而对市政工程质量监控不严、不到位的问题,这些都使得工程质量大幅降低,为完成工程而盲目赶进度、片面追求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材料采购环节缺乏周全考虑与严格管控,都导致施工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二)市场管理上存在疏漏

大多数市政工程属于大型建筑实施工程,与城市形象联系紧密。然而,大多数市政工程建设单位又是行政主管授权的单位,其管理体制不严、材料浪费严重,使得市政工程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没有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严格执行,没有遵循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同时,工程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没有实行工程法人制、项目招标投标制、合同管控制等必要制度。另一方面,工程施工前没有进行全面的勘察与勘测,进而造成材料的浪费、工程进度的耽误,从整体上阻碍了市政工程经济管理的全面、稳定发展。

(三)施工成本缺乏控制与必要管理

在市政工程的经济管理中没有形成一套合理的成本管理控制制度,未实现材料计价方式、承包方施工价格、市政工程合同方式、市政工程结算方式的统一,对施工工程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没有形成科学定位。计价依据的不同会对图纸的精确度产生影响,进而对施工的最终效果产生影响;一部分承包商一味争取最大利益,降低价格,在竞标时采取策略性报价方式,报价偏低,在实际施工中却肆意改变合同内容,加大了市政工程建设的风险,也使得施工过程中成本缺乏管控。成本缺乏管控体现在:第一,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核算环节过于简单,难以进行成本分析;第二,成本管理没有落实,成本管理浮于表面、制度不完善且约束力不足、执行力不够,成本管理流于形式;第三,缺乏考核机制,忽视了市政工程经济管理中的费用管控,没有及时考核和奖惩,使得市政工程资金超支、使用混乱现象严重。

三、市政工程经济管理应把握的要点探究

(一)强化市政工程经济管理的诚信建设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及需遵循的重要原则。市政工程经济管理中要严格执行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不良记录管理办法(试行)》),在经济管理中层层把关,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并制定专人负责制以确保市政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建立目标成本管理制度

在市政工程经济管理过程中要切实实现目标成本核算的正确性,就要做到:第一,施工前,对成本进行正确预算,并做好控制;第二,施工后对成本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并积极做到开源节流,将合理节约成本的理念贯穿市政工程施工进程的始终,杜绝一切不必要的铺张浪费,在有效降低损失的基础上保证工程建设进度的顺利实施;第三,在成本管理中,将各项核算任务分配至各个部门,设立部门负责制,建立成本核算考核机制并加强对各部门成本核算的考核力度;第四,利用各部门提供的有效信息对资金情况(超支及缩减情况等)进行及时反馈与分析。通过管控,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缩短工期,节约材料、人力、物力,有效避免造价过高、施工难度过大难以实施等问题。

(三)加强管理监督

市政工程由于工程量大,因此,在经济管理中存在一定风险。监管部门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加强对资金使用、流动等的监测与管理,建立一支专业性强、素质高、品德优良的经济管理监管队伍,严格执法,保证资金运用的高效性、资金流动方向的明确性及合理性,进而保障工程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意义重大且深远。

四、结束语

市政工程作为关系百姓生活与社会发展的基础建设工程,是保障城市建设高质、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分析市政工程经济管理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把握市政工程经济管理要点,建立市政工程风险预防机制,严格对成本进行管控,是推动市政工程经济管理平稳、健康发展的关键点。

参考文献

[1]谷广利.对市政工程经济管理进行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

[2]袁力力.对市政工程管理要点分析[J].江西建材,2014

工程项目经济合同管理刍议 篇9

一、经济合同的含义和种类

(一) 经济合同的含义

所谓经济合同, 简单来说, 就是在正常生产运营中, 企业为了明确利益双方的责权关系, 而进行签订的协议。其中包含企业内部责任合同, 企业与外部单位签订的合同关系。合同的双方都应严格按照合同中所定的数量、价格、地点、时间、运输、包装、质量和结算等所有的条款进行全面准确地执行。

(二) 经济合同的种类

按照合同的内容来进行分类有工程承包合同、购销合同、供用电合同、货物保管合同、加工承揽合同、仓储保管合同、财产保险合同、借款合同以及财产租赁等其他经济合同。

二、工程项目的经济合同管理原则

(一) 经济合同的各项原则

1. 授权制度

现场工程项目代理企业与外部单位签订经济合同, 在企业负责人的授权范围内, 不能越过权限签订合同。超越权限、未经授权或者在代理截止后, 未经追认所签订的合同, 企业不给予承认, 现场负责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2. 合同审慎原则

企业现场与外部单位进行合同签订时, 应对合同所包含的所有项目、合同起效的要求以及相关负责人的信誉、资历等安排系统性的调查, 通过走司法路线, 针对合同内容的合法性、可行性、严密性以及经济效益性, 进行一系列审议及核实。

3. 统一管理总则

企业建立各种相关的规章制度, 将企业现场和外部单位所签订的合同作出统一管理, 现场应严格根据企业所定下的管理规定来执行。

(二) 合同的签订与履行制度

1. 合同档案的制度

现场与外部单位签订的合同, 应在建立起有关档案后, 将其交到现场经营部门进行统一化管理, 现场在相关负责人的授权范围下所签订的合同都应在企业经营部门备案。

2. 责任的追究制度

现场项目的代理企业和外部签订的合同都必须遵循国家的相关法律。若违反法律、法则与企业制定的合同管理制度, 应对其进行经济、行政、法律责任的追究;若严重到触碰刑法, 必须交由司法机关来处理。

(三) 合同管理的监督

在施工现场, 项目负责人在企业领导者的授权范围内, 负责对内部与对外部的合同签订、管理与履行的相关工作。企业经济合同的管理部门是企业经营部, 其职责主要是指导、检查以及监督各个部门、各个现场经济合同的签订和管理问题。

三、工程项目合同的签订工作

在履行企业的合同管理规则的基础上, 现场项目工程要结合现场情况, 制定并执行更加规范化的合同谈判、竞价、会签和签订程序, 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 通过竞价选择中标单位

1. 标书的制作

标书的内容包含工程图纸、评标准则和合同条款, 合同规定双方责任、工期、质量要求、违约责任以及合同的中断和终止条件等。

2. 邀标书的发送

一般情况下, 邀标的单位数量不应少于三家, 并且所邀标的单位都必须是企业筛选得出的合格供应方。

3. 发出招标文件

向那些达到要求和对标书有良好反应的专业队发出招标文件。

4. 标书的收集

按照规则, 应该将标书密封, 即采用邮递递交或者专人递交, 对资金较少的项目, 可以采用传真进行明传, 而对一些过期的改标书, 应作废标处理。

5. 评标

由现场经营部门、主办部门、竞价小组组长与财务管理等相关评标人员组成评标小组, 并且严格根据制度来进行评标工作。

6. 中标通知书

通告合适的中标单位, 对其发出中标通知书。

7. 合同的签订

合同双方根据招标文件来签订合同。通过公开竞标而中标的单位, 即项目部门所选中的施工专业队, 必须承担标书中所规定的施工任务。

(二) 竞标结果的审核

在完成竞标选择工作后, 交于企业竞价小组进行审核, 并且要详细描述竞价的过程, 表明选中单位的理由。

(三) 合同的洽谈

在企业执行部门的统领下, 现场与其他相关部门相互合作, 与中标单位开展合同的洽谈。在谈判时, 对谈判的内容进行详细记录, 应包含:会谈时间、地点、参与人员、谈判事项、谈判结果、记录人员和记录时间等。

(四) 起草合同

签订的经济合同应包含:标的、价格、数量、质量、工期、方式与地点、违约责任等, 且应明确以下三点:第一, 对受托方的授权范围;第二, 委托方的介入深度与决策权力;第三, 说明变更设计与工程签订管理应遵循的依据与原则。除此以外, 既要防止委托方的介入过甚和不合理放权, 又要防止受托方的管理失职和越权行为。

(五) 合同的审批

把合同交到企业经营部审批, 相关资料必须附上。在企业会签审核后, 即可完成合同的签订。最后, 经营部门还要在现场把合同的相关资料进行复印, 分发至有关部门。

(六) 保修及其他约定

主办方应与业主事先声明:其一, 必须严格执行我国规定的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时长, 但是在经过双方协商之后可适当延长局部或全部保修期;其二, 协助业主确定好保修期和最终工程尾款约定。

四、工程项目经济合同的结算

项目部执行企业定下的合同结算程序, 有关合同结算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收集整理

经营部和有关部门需认真收集与整理有关的合同结算资料, 主要包括:合同文件、电文消息和来往信件, 确保进行合同执行时有关凭证、单据的完整性。

(二) 相关凭证的处理

为加强经营部的熟知合同的履行状况与进行合同管理的工作, 在合同支付初期, 执行单位需持相关凭证或者发票到经营部门, 经过经营部门审核之后制定支付通知文件, 再由项目负责人审核;执行部门要将已付账的其他凭证或发票进行备份, 并把复印件交于经营部门作存档用。

(三) 验收结算

在合同双方完成任务后, 执行单位需及时带领经营部与其他相关部门对所完成的项目进行验收结算工作, 在没有差错的状况下, 双方进行签认、盖章, 进而宣布合同的终止。

五、经济合同的纠纷处理

(一) 合同履行以及纠纷处理

在签订好经济合同后, 需全面履行, 若无法完成合同中的要求, 应及时进行补救, 降低损失。由现场经营部对合同的履行状况进行监督, 定期将合同的实际履行情况汇报给企业经营部门, 尽早反映合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对于那些履行终止的合同, 应该予以归档, 然后同样要向企业经营部门进行上报。每当现场项目终止时, 合同管理者应将所有合同进行整理, 详细报告合同的实际履行结果, 且将整理妥善的档案上交企业经营部门。一旦发生合同的纠纷事件, 现场人员应尽快通知企业经营部门, 积极参与事件处理, 找到相关负责人, 配合负责人的工作。

(二) XA项目中两个合同的纠纷处理

1. 造桥机的施工合同

因为在该项目中, 造桥机被频繁使用, 而造桥机在当期还属于新型工艺, 在施工的初期阶段, 工程进行得并不顺利, 造成施工进度较慢。再者, 承担单位在与项目部洽谈合同时, 对施工的难度、工期没有做到合理预估, 造成团队已完成的工作量度无法完全支付工人工资, 进而无法对合同进行履行。为了解决该纠纷, 造桥机单位提出解除合同的办法。在经过项目部门的测算分析后, 造桥机团队确实因为自身原因与整体施工进度无法正常履行合同, 在报请企业同意后, 没收造桥机团队的履约保证资金, 并将项目由原先的合同单价结算向工班计时结算转变。

2. 锚具的供应合同

该合同中的供应方是由业主通过招标而选中的, 在箱梁预应力的施工过程中, 却意外地出现了安全事故。经鉴定得出, 除了施工原因之外, 造成事故发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锚具的质量问题, 经几方协商之后, 锚具供应商同意赔偿15万元, 最终供应合同被解除。

六、结语

经济合同管理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项目, 要求合同管理者有很强的责任心, 对业务有一定的熟悉程度, 并且掌握经营管理以及经济合同法的专业知识。要全面做好合同的管理工作, 对于合同方来说, 选择最合理的合同方, 相对而言, 对于未来的合同履行成本和监控控制是有帮助的;在合同条约方面, 合理完善的合同条款利于避免很多风险;在合同的履行监控方面, 做好监控工作可以帮助合同条约的准确执行;在合同终止方面, 为了规避一些未知的风险, 可以采取终止合同的措施。总而言之, 加强合同的管理工作能够对企业的经营水平与目标成本管理的提高起到一定的帮助。

摘要:合同管理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现如今已发展成为与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和进度管理同各级别的一项管理职能, 工程项目整个过程中的合同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关键所在, 规范、科学的合同管理是工程质量、进度、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的保障, 所以, 采用科学化和规范化的合同管理可以实现对工程项目有效的全过程管理。文章以某企业XA项目的合同管理为例子, 阐述工程项目经济合同管理的规则、合同的签订事项、合同的结算工作与合同的履行纠纷处理等。

关键词:经济合同,合同管理,合同签订,合同结算

参考文献

[1]韩立萍.关于合同管理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探讨[J].山西建筑, 2012 (29) .

[2]谢凯中.由工程合同纠纷谈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的管理[J].建筑界, 2012 (09) .

经济管理工程经济 篇10

一、基于区间的海洋交通工程经济评估分析方法的提出

以未来现金流折现为基础的传统经济评估方法有净现值法、投资回收期法及内含报酬率法。传统评估方法的操作性强,关键参数也较易确定,但基于区间的经济评估分析方法能消除和处理项目评估中不确定信息更简单易行。近年来关于项目的区间经济分析研究已有一定进展,肖峻(2008)等研究者提出区间成本的涵义来优化决策项目经济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延伸了确定区间情况下区间现金流和区间利率的概念,提出以区间净现值为基础的经济评估新方法;上述文献均将区间概念运用于电力工程的经济评估。根据项目区间经济评估方法的实用性和通用性,借鉴肖峻等人的区间经济评估指标概念,笔者认为区间净现值法、区间投资回收期法及区间内含报酬率法同样适用于海洋交通工程项目的经济评估。

结合海洋交通工程投资特点,投资内容独特(每个项目都至少涉及到一项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数额多;影响时间长(至少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发生频率低和变现能力差导致工程项目投资风险大。那么,基于区间的经济评估指标方法更利于减少海洋交通工程项目信息处理的不确定性。本文拟在区间经济评估指标概念的基础上,提出系统的海洋交通工程经济评估体系:区间净现值法、区间投资回收期法和区间内含报酬率法。

二、基于区间的海洋交通工程经济评估方法的介绍

根据估计投资项目各年净现金流量的原则,以及区间概念是建立在项目计算期的基础上的,可以确定海洋交通工程的计算周期。假设投资计算期为n,那么各期的现金流为NCF0,NCF1,NCF2…NCFn。NCFn=(CI-CO)n,表示第n期现金流入量CI扣除现金流出量CO的差额,(CI-CO)n即是区间数。

(一)区间净现值法

以净现值来体现项目计算期即整个区间数值的方法,以既定折现率折算至项目期初的现值之和。区间净现值(Interval NPV),简称INPV。计算方法如下:

区间净现值法运用如下:

若INPV>0,则意味着不仅能保证项目获得预定收益外,还可得到更高收益,在经济上项目可行;

若INPV<0,则说明不能达到预定收益水平,在经济上项目不可行;

若INPV的区间最小值(NPV-)小于零,INPV的区间最大值(NPV+)大于零,即NPV-<0<NPV+,表明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具有不确定性,执行该项目会存在一定风险。

(二)区间投资回收期法

就是结合动态的区间变化,主要采用以货币时间价值为基础的投资时间回收期来确定项目可行性的方法。区间投资回收期(Interval PT,简称IPT),在项目现金流出量的基础上,计算项目未来现金流入量的现值可以回收的期限。计算方法如下:

区间动态投资回收期是个区间化概念,有区间最小值(PT-)和区间最大值(PT+),在利用此方法进行判断项目可行性时,需要以区间动态投资回收期和基准投资回收期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此来得出最优方案。区间投资回收期法运用如下:

若IPT区间最小值(PT-)和IPT区间最大值(PT+)都大于基准投资回收期,则表明项目投资回收期过长,投资风险过大,无法在确定周期内收回投资成本,表示项目在经济上不可行;

若IPT区间最小值(PT-)和IPT区间最大值(PT+)都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则说明项目投资回收期短,极易收回投资成本,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可控风险,表示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若IPT的区间最小值(PT-)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IPT的区间最大值(PT+)大于基准投资回收期,即PT-<基准投资回收期<PT+,表明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具有不确定性,执行该项目会存在一定风险。

(三)区间内含报酬率法

就是在动态区间范畴下,根据项目本身内含报酬率来评价方案优劣的一种方法。区间内含报酬率(IIRR),是项目计算期区间内未来现金流入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现值的贴现率,或者说是使项目整个计算期内投资项目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计算方法如下:

也可表示为:

区间内含报酬率是一个区间化的概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区间内含报酬率大于基准资金成本率(基准收益率)则项目可行,且在合理范围内,区间内含报酬率越高方案越优。区间内含报酬率法运用如下:

若IIRR的区间最小值(I-RR)和IIRR的区间最大区(I+RR)都大于基准投资收益率,则表明项目投资能获得预期收益,表示项目在经济上可行;

若IIRR的区间最小值(I-RR)和IIRR的区间最大区(I+RR)都小于基准投资收益率,则表示项目投资根本无法获得预期收益,该项目在经济上不可行;

若IIRR的区间最小值(I-RR)小于基准投资收益率,I-IRR的区间最大区(I+RR)大于基准投资收益率,则表示项目投资获得预期收益具有不确定性,该项目实施在经济上有风险。

三、基于区间的海洋交通工程经济评估方法的运用

(一)某海洋交通工程简介

该海洋交通工程位于东南沿海,交通工程建设规模为3万吨级外海散杂泊位1个。项目计算期32年,其中项目建设期2年,使用期30年。项目设计年吞吐量80万吨,本项目竣工投产后,第一年完成设计吞吐量的60%(计48万吨);第二年完成80%(计64万吨),第三年达到设计吞吐量80万吨。

本项目总投资估算19 806.9万元(含建设期贷款利息412.9万元)。资金来源和筹措是自有资金6 932.4万元(不计息),占总投资的35%;其余65%(计12 874.5万元)由项目业主向商业银行贷款解决。根据资金来源和筹措的比例,按目前银行5年以上贷款利率计,再考虑潜在的通货膨胀和风险系数。因此,本项目的财务基准收益率确定为8%。根据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要求,目前对于海洋交通港口基础设施项目社会折现率采用8%。

以该海洋交通工程为例,计算期内的区间现金流量如表1所示。海洋交通行业区间财务基准利率为[8%,11%],基准投资回收期为12年,研究该项目在经济上的可行性。

(二)基于区间的海洋交通工程经济评估方法的计算和运用

结合各年的效益、费用量情况,在确定的海洋交通工程计算期32年内,利用选取给定的海洋交通港口基础设施项目的社会折现率8%作为区间折现率,分别用INPV法、IPT法和IIRR法三种方法对该项目进行经济评估,计算结果见表2所示。

通过表2的计算结果,从INPV指标分析来看,区间净现值的区间中位数2 605.52万元大于零,表明不仅能保证项目得到预定收益,还可获得更高收益;从IPT指标分析来看,区间投资回收期的区间中位数9.1年小于基准投资回收期10年,能够收回初始投资;从IIRR指标分析来看,区间内含报酬率的区间中位数9.225%大于基准收益率8%,表明该项目预期收益明显。可见,本项目经济评估方法下各项指标均较好,符合经济评价要求,经分析本项目经济上可行。项目有较强的抗风险性,项目生命力较强。从经济与社会影响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对腹地内的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较大的作用。

本文采用动态区间分析方法,建立了一套基于区间现金流和项目区间计算期的海洋工程经济评估方法体系,分别用区间净现值(INPV)法、区间动态投资回收期(IPT)法和区间内部收益率(IIRR)法进行评估确定计算期内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这个评估方法体系有助于海洋工程经济评估实施者作出更科学的判断。

参考文献

[1].肖峻等.基于区间分析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估方法比较[J].天津大学学报,2008,41(4).

[2] .罗凤章等.计及电价波动的电网建设项目经济评估区间法[J].电网技术,2005,29(8).

经济管理工程经济 篇11

关键词:工程经济 管理风险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c)-0-01

工程学与经济学相结合形成的工程经济学运用市场基本原理分析工程项目,帮助企业实现较高施工水平的同时提供最大化利润。目前,工程经济学中存在许多风险,如果防范风险成为重中之重。因为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加强对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防范,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1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类型

1.1 投标报价风险

第一,低價竞标的风险。在市场经济中大量存在不正当竞争,这是因为:(1)我国建筑市场总是处于僧多粥少局面,施工单位面临设备闲置和人员窝工尴尬境地,为了创造利润,不得不压价中标。(2)市场规则不完善,施工单位往往是弱势群体,业主常常将不合理的工程款项结算方式强加给施工单位,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给施工单位制造压力。(3)双方对中标制度认识不够,都认为压价是中标的基本规律。

第二,施工图与工程招标的清单量不一致。业主一般情况下在工程设计阶段就进行招标,由于最初设计和最总施工量存在差异,这种差异造成工程综合投标单位上浮10%以上。

第三,工程量清单的项目与计量规则存在差异。一方面是指业主在招标文件中并未提供相应的计量规则和技术规范,另一方面清单的内容和项目与计量规则不相吻合造成工程招标报价时理解上的误差,而实际工程量的计算由承包方自行根据招标图来计算,两者标准认定上的差异很容易造成工程报价失误。

1.2 施工管理风险

第一,合同风险。业主和施工单位都存在正确的合同观念,尤其是业主们通过自己的强势地位将各种不合理条款转嫁给施工企业。

第二,选择施工方案的风险。技术标准、工期、资金、设备、地质、水文、气候都会影响工程施工。

第三,工程安全与质量风险。业主催促工期却不给施工单位补偿,施工人员不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施工等都会影响工程的质量。

第四,劳务分包风险。由于施工需要大量农民工,虽然对他们进行了专业培训,但是对施工环境不熟悉和缺乏操作经验都会存在工伤隐患和质量事故。

2 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防范对策

2.1 增强对工程经济管理的科学认识

首先,要树立工程经济管理意识,工程经济管理不仅仅涉及工程本身,而且涉及全体工作人员,无论是高层的管理人员,还是低层的技术人员,都应该有成本控制意识。

其次,正确处理工期和效率的矛盾,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有很大区别的,市场经济既要保证工程质量又要保证企业效率,而计划经济却不惜任何代价保证工程质量,所以市场经济下施工企业根本没有生存空间。

最后,要将经济管理和工程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技术人员不仅仅精通技术也熟悉经济,工程师和造价工程师密切配合,这样就能确保工程项目的实施即经济又科学。

2.2 完善工程经济管理体系

第一,施工企业要完善组织体系。完善企业的各个组织机构,例如专门的市场营销部门和专门的设计部门应对招标制度的发展,专门的工程经济管理部门应对企业管理索赔,负责监控预算成本,企业定额测定等工作,施工企业总公司和分公司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健全经济管理机构。

第二,实行管理层与作业层相分离。集团的项目部门和施工企业项目部门为主体管理层,主要负责企业的资金安排、施工方案敲定、设备与原材料采购。

第三,完善施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的内部监督减少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和漏洞的发生,开展内部竞标等方式在招投标过程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适当吸引外部单位参与投标,提高招投标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

最后,加强内部物机市场建设,发挥采购的规模优势。扩大企业物流配送的范围,增加资金投入,争取规模采购以便降低成本。条件好的施工企业可建立企业内部的原材料调配周转市场,完善企业内部机械设备租赁市场以减少企业对外部市场的依赖,节省交易成本。

3 经济管理的方法要科学化

科学化的管理方法能实现目标的统一,它吸收和运用最先进的学术成果,用最经济、最简单、最实用、最科学的办法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准确性、及时性。它能将管理的各项工作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科学、有序的进行。但是,不同的管理行为必须依靠不同的管理方法来实现,同一管理目标的实现可以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不同的管理方法却会产生不同的功效。在组织国民经济运行的角度上讲,经济管理方法的科学化就是把经济管理的行政方法、法律方法、教学方法、思想教育方法、综合起来加以运用,最终形成一个以法律方法和经济方法为主的体系,这个体系以其他组织现代化方法为辅的一张网络。但是,站在组织微观经济活动的角度上讲,目前仍然需要解决宏观经济管理组织现代化存在的问题:

(1)作为宏观调控的中心,国家需要建立信息系统网络,通过监督、调控、预测等手段,保证国家间接宏观调控的决策、实施、预测、监督、考核、奖励等等各项工作都按规定的标准和步骤进行。同时选择合适的行动途径和行动方法也很重要,他是能否比较经济达到预定目标的前提,成功的管理需要做对的事情且将事情做好,好的管理不仅如此,还需要做好事、做对事。

(2)如何通过改革逐步确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经济管理体制,解决企业、地方、国家之间的责权利关系问题。

4 结语

工程经济管理需要认真分析经济管理风险的来源,明确防范风险的措施,这样才能有利于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它对于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玉美.工程项目经济风险管理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0(11).

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与审计控制 篇12

关于工程材料的内控管理与审计监督

公路建设是资金密集型行业, 在工程施工中, 直接材料费占项目总成本的百分之七十左右, 因此, 对材料管理和监督是提高工程综合管理水平, 实现经济效益目标的根本保证。

1. 材料采购计划

材料需用量计划一般是由工程项目的技术人员进行编制, 编制好的材料用量计划是物资部门确定经济采购量和编制材料采购计划的主要依据, 物资部门应严格按照采购计划进行招投标, 确定购货点, 继而签订材料采购合同。项目管理人员应审查采购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 有无盲目采购、重复采购的行为, 还要按照单位预算、施工图纸、实际需要及市场供求等情况, 严格审查材料采购计划, 审计内容主要是对采购数量与价格的审核, 挤掉其中的“水分”, 避免不合理的采购行为造成材料积压和资金浪费。

2. 材料合同管理

工程材料采购必须签订正式的合同, 以合同的形式来约束和规范采购行为, 以防范采购风险, 避免经济纠纷。一方面, 要注重对合同本身的审查, 即查看合同的条款是否合法、完备、有效。合同中应明确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单价、金额等有关事项;若不能确定施工期间具体的用料数量, 应明确材料单价, 并在合同中有所注明。合同的内容是否达到双方均衡受益, 有无损害需求方利益的条款。如果存在这些现象, 就应考虑进行延伸审计, 查明原因, 看是否有人情交易、权钱交易等其他的情况存在。

另一方面, 要注重对合同执行情况的审计监督, 有无擅自变更或者终止合同的情况, 若双方同意更改合同, 必须具有更改协议或补充合同。违约并延误工程施工时, 应查明违约原因, 并追究过失部门及人员的责任。

3. 价格与质量

这是工程材料采购管理监督中的核心工作。在价格方面, 管理人员应通过电脑查询、市场调研、成本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审查申报价与市场公允价是否一致, 有无高估虚报的问题;同时, 要对与工程材料采购相关的诸多因素包括质量保证、采购费用、运送费用及库存费用等一并进行审查, 综合考虑采购价格的合理性。另外, 由于工程材料属于大宗采购, 还应注重审查价格是否实现了节约的原则, 体现出集团大宗购买的优势。

在质量方面, 应通过资料核查、市场调查等手段对供应商本身的资质资格、生产能力、信用能力以及合法性等情况进行确认, 重点检查其产品质量检验鉴定报告, 并依据检验报告结果, 通过聘请材料管理的专业人员, 对采购物资的质量进行审核, 防止供货商“以次充好”, 赚取不法利益。

4. 材料票据管理

管理人员应对购货发票、运费单据、入库单等结算票据进行审核监督, 审查票据是否合规合法, 有无为逃避税收, 以材料收据作为正式发票直接入账的现象发生;材料合同单位和财务回票单位是否相符;入库单所记录的采购物资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单价、金额等事项是否填具齐全、数字准确, 同时入库单必须具有主管领导、采购员、库管等人员的签字印章。另外, 管理人员应根据采购计划, 严格审核价格是否超过计划价格, 是否是招投标所确定的供应商。

5. 内控制度建设

采购活动具有直面各种风险, 对工程成本影响敏感而且影响金额较大的特殊性。施工企业应在采购环节建立相关管理制度, 包括: (1) 内部牵制制度。对采购活动不相容职务要实行相互分离, 包括授权批准采购申请、采购计划编制、入库验收、入库记录、材料库管等。为不同职务设置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如, 有权批准采购的人员不能直接从事采购业务;从事采购业务的人员不得从事入库验收或记账业务;材料采购员不得从事材料计划员业务等。 (2) 采购审批权限制度。采购主管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 采购人员必须在授权批准范围内办理采购业务;对采购报价、合同签订、采购执行等关键的采购活动必须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超出采购权限范围的业务必须得到主管以上管理人员的审批, 严禁未经有效批准的采购业务发生。 (3) 采购人员工作制度。为规范采购人员在工作中的行为, 维护企业的合法利益, 企业必须制定采购员守则, 规定在采购活动中遵守职业道德、诚信敬业, 以减少人为欺诈的可能性。除实行操守制度约束外, 企业经营者还应与采购人员签订《廉洁承诺书》, 以约束采购人员向供应商收受和索取任何不正当利益, 同时也禁止供应商采取不正当行为, 向采购人员行贿送礼。 (4) 采购档案管理制度。分门别类建立供货商资料档案, 全面掌握供货商情况, 以便对供货商进行相关资质考评;建立工程材料市场价格资料档案, 组织价格评价体系;建立采购合同档案资料, 加强采购合同日常管理, 为企业执行合同, 严格履约提供保障。

6. 建立项目内部审计系统

内部审计作为工程项目内部一个独立的监管体系, 以客观、公正的方法评价项目采购、施工、经营、财务等各个方面的经济活动, 同时促使单位建立完善的采购活动的内部控制制度, 对于防止、及时发现和纠正采购过程中的各种错弊现象及不法行为起到极其重要的范防作用。因此, 应注重单位的内部审计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是否具有专兼职内审人员;要求内审制度的贯彻实施, 有助于企业依法依章管理采购活动, 满足监管要求, 控制风险, 提高管理水平;能够促进各项采购成本, 使企业采购活动进一步按规范化、有序化运行, 保证采购目标的实现,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于工程内部管理与成本控制

1.内部定额、预算分解及成本计划

企业自身应建立内部价格体系和内部劳动定额。内部价格体系是对工程成本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在市场价格的基础上加以修订, 作为内部指导价格标准;内部劳动定额是依据各项工程特点、分工艺按规范要求, 合理计算摊销人、材、机消耗水平, 制定内部管理定额。

为了工程能够顺利中标, 多数单位采用低价中标的方式, 这就要求不能完全照抄照搬预算定额内容, 因为定额中预算人、材、机资源同实际人、材、机资源不同, 而且预算工程量的计算规则同实际材料需用量的计算规则不同, 这就形成了投标预算。工程中标后, 应再按照合同价格进行预算分解, 在此基础上按内部价格体系及劳动定额、市场价格、自身实际情况对分步、分项工程的人、机、材等进行内部预算分解, 并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人工、材料、机械的成本计划, 下放到劳资、物资、机械部门和施工单位, 作为成本控制的依据。

管理人员应重点审查工程预算分解与成本计划的可操作性, 是否与实际成本发生、施工进度、会计核算有效地衔接, 使其充分发挥在施工中指导、控制和监督的作用。这样如出现成本超支, 可以通过预算分解和成本计划及时查明原因, 堵塞管理漏洞, 提高工程效益。

2.财务成本核算

强化成本结算滞后及成本互相调剂等问题的监督检查。审计人员应审查是否遵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进行成本费用核算, 并要求被审单位从完善内控制度入手, 明确各部门责任, 强调统计员、材料员、机管员紧密配合财务管理工作, 加强信息资料传递的及时性, 形成链式管理, 使各项成本费用能够有效地归集, 保证施工进度与财务核算同步进行, 致使会计账簿能够完整、及时、准确地反映工程的经济状况。财务部门也应切实掌握工程预算分解和计划成本, 并会同工程部门以此为依据对成本实施控制。此外, 各项成本应归口到自身的工程之中, 做到各工程分别核算和结转, 避免工程之间相互调剂成本, 并按规定比例分摊施工管理费。

3.往来账款管理

在工程项目成本审计中, 经常遇到应收或应付账款不实的问题, 由此影响单位资产状况不实和对经济效益评价的正确性, 这些问题通过审计必须予以纠正, 以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 提高经济效益审计的可信性。

往来账款不实的问题产生原因主要存在于以下方面: (1) 由于记账依据不充分, 在与对方单位核对存在差异; (2) 信息资料传递不及时, 应付款项不完整, 与实际情况不符; (3) 对方单位故意压价拒付, 本方又不便于使用法律程序解决, 如兄弟单位, 造成应收款项不落实; (4) 历史原因造成, 对方单位已不存在, 无从查找债务人或由于其他内部管理问题造成呆账、死账; (5) 工程超支 (亏损) 无法下账, 形成长期的“应收工程款”科目, 实际无法收回; (6) 工程有盈余或因经济指标已完成, 抱着“以丰补歉”的思想, 不多报利润, 留作备用, 形成长期的“应付工程款”科目, 实际不需支付。

综上, 审查往来账款时应注重问题产生的原因, 究其根源, 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 例如, 应收款必须要具有对方单位的认证资料及还款计划;由于信息传递不及时, 或在账外形成的应付款应全部纳入账务管理;呆账、死账应及时清理等;最后在往来账款中确认没有资金来源的所谓“应收”款项与不需付出的所谓“应付”款项互相冲抵, 冲抵后是贷方余额的为净盈余;冲抵后是借方余额的为净亏损。

4.项目经理部的资产管理

上一篇:蚕桑产业化经营发展下一篇:小学班级管理之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