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与农村经济(精选12篇)
水利工程与农村经济 篇1
干旱缺水是当今世界最突出的矛盾之一。中国人均淡水资源严重短缺, 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 中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高速发展阶段, 要实现农产品多样化、农村工业化、产业化、商品化转变, 需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抓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主要是综合运用水量平衡原理、模糊综合评判优选法、系统工程原理、降水就地叠加富集理论等, 基于当地节水经验、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方法, 考虑农业生产方式、经济条件、农业现代化进程和不同水源状况等, 从水资源合理开发入手, 优化组合旱地农业、节水灌溉、水土保持等技术, 利用土壤和天然降雨调蓄能力, 实现田间水分的无效消耗, 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现从以下途径展开讨论, 以推动我国节水农业与农村水利工程的和谐发展。
1 强化农村水利工程的硬件设施
当前, 农村居民生活和生产用水污染严重, 农村水利工程防洪除涝能力欠佳, 亟需大批的农村水利工程对水质进行保障。鉴于不少城镇的农村水利工程排涝动力的配备依然还是参照农业排涝标准设计、建设, 无法实现良性运行的状况, 节水科技企业, 作为一种新兴和活跃的生产力要素, 可将先进节水技术集成和成果转化传播。现阶段, 节水用化学———生物制剂企业、低压管道输水企业、喷滴微灌企业、节水机械工程企业、旱区设施工程企业、节水用覆盖材料企业、节水型种子企业、节水型种子企业等应进一步得到大力发展[1,2,3]。
2 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的利用系数, 调动农民节水积极性, 明确政府管理和投入机制
我国水资源由于缺乏统一管理而浪费严重, 因此应积极推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建设工作。农业节水是国家的战略目标。实施农业节水, 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而农业节水需要大批农村水利工程的应用。建立以农民为节水主体的政府投入机制和政策, 明确节水主体[4,5,6,7]。既做到传统上的喷灌、滴灌、防渗平地、覆盖保墒、耐旱品种等, 又要做到这些技术的集成配套、物化产品质量、产品价格及售前售后服务等。调动农民的节水积极性, 使农民成为事实上的节水主体, 融节水与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为一体, 使农民尝到节水农业的发展甜头, 进而鼓励农民扩大再生产和增加节水投入[8,9,10,11,12,13]。积极推广节水设施与节水技术, 完善防渗渠系配套, 扶持节水灌溉典型, 重点发展浅湿灌溉技术, 对主干渠道逐步实现衬砌化, 合理发展喷滴灌工程。
3 科学开展农村水利工作
农村水利工作要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 利用水资源和水务一体化优势[14], 力求安全、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不断完善防洪保安、水环境保护、水资源配置和农业灌溉安全体系, 达到提高产业层次、提高安全可靠性、提高景观水平、提高水资源科学利用程度、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目的[15,16,17]。农村水利建设应注意河道清淤、节水灌溉、圩区治理、防洪除涝以及水资源保护、农村水污染防治等[14]。
4 坚持水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 积极推广“三灌”技术
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必须重视资源的保护和节约使用, 要依法保护水资源, 以解决我国水资源危机, 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服务。针对我国高效节水农业的地区灌区小而散、水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果园节水等特点, 应积极推广“三灌”技术[16,17]。所谓“三灌”, 就是滴灌、微灌和喷灌, 其中喷灌技术是较好的选择。
水利工程与农村经济 篇2
(1999年4月20日 国家计委)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以下简称农网改造)工程建设投资的管理,充分发挥农网改造资金的作用,进一步做好农网改造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农网改造资金必须专户存储,专款专用,所有投资必须全部用于农网建设与改造工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或挤占。
第三条 各省(区、市)计委(计经委)、国家电力公司要严格执行国家计委下达的农网改造资金计划,积极协调财政专项资金和农行贷款的及时到位,监督和检查资金的使用。
第四条 农网改造工程项目法人必须加强对农网改造投资的管理,严格控制工程造价。
第二章 投资管理
第五条 各省(区、市)农网改造工程投资规模必须控制在国家计委已经批复的总投资规模之内,投资规模的变化必须由项目法人提出,经各省计委(计经委)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后报国家计委批准。
第六条 农网改造工程投资的20%由财政债券安排解决,作为农网改造工程的资本金,其余80%投资由农网改造工程项目法人向银行申请贷款解决。
第七条 各省(区、市)必须合理安排农网改造内容,重点放在中低压农网改造上,各地改造投资的60%以上要用于10千伏及以下中低压电网。
第八条 国家计委根据农网工程进展情况下达各省(区、市)投资计划,各省(区、市)计委要据此及时分解下达各县(市、区)及单项工程投资计划。
农网改造工程项目法人要根据国家下达的投资计划向财政和银行办理借贷款手续,签订借贷合同;根据各省(区、市)计委(计经委)分解下达的投资计划,编制资金配置计划,并根据工程进度适时拨付资金,严禁截留和滞留金。
第九条 农网改造资金不得与生产、经营等其它资金混存混用,各项目法人要严格按照财务准则的要求对农网项目设置统一的会计科目进行核算。
第十条 低压电网和供电台区的改造要建立专门的台账,对工程建设内容、资金来源及数额等要有明细账。
第十一条 农网改造项目法人必须建立农网改造财务分析制度,按季编制农网资金拨付和支付情况表。35千伏及以上工程要按项目概算进行分析;10千伏及以下工程以县为单位进行分析。
第三章 概算管理
第十二条 农网改造工程投资概算由农网改造工程项目法人负责组织编制,由省计委会同有关部门和项目法人共同审定。
第十三条 农网改造工程的工程管理费等行政性费用应由项目法人自行承担,不得计入农网改造工程投资概算。
第十四条 农网改造工程投资概算编制中的各项取费标准都要在现有取费标准的基础上适当降低,具体降低比例由省计委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其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五条 凡1998年6月底之前竣工的农网工程项目,不论其资金来源如何,均不得列入农网改造工程总投资规模,不得用农网改造资金冲抵1998年6月前农网工程的投资和债务,挤占农网改造资金规模。
第四章 收费管理
第十六条 农网改造工程的投资,除电表以下农户进户线和部分改造投资不足地区电表费用可由农户承担外,任何单位和任何人不得再向农民收取农网改造工程供电贴费(增容费)、材料费、施工费等其它费用。
第十七条 农户进户线和电表等各种农户用电设施所收费用仅限于购置设备和材料费本身,不得收取管理费、施工费等其它任何费用。具体收费标准由省级物价管理部门制定。
第十八条 农网改造工程的设备和材料的招标采购是设备和材料的最终购买价格,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加价收费。
第十九条 10千伏及以下工程原则上不支付土地占用费和青苗补偿费等有关补偿费用。35千伏及以上工程占地和青苗补偿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条 项目法人委托有关中介机构(如财务公司、招标公司等)进行应由项目法人承担的工作的费用由项目法人的自有资金支付,不得计入农网改造工程投资。
第二十一条 任何参与农网改造工作的政府管理部门,均不得以任何借口从农网改造投资中提取管理费、办公费等费用。
第五章 监督与检查
第二十二条 各省(区、市)计委要加强对农网改造资金的监督,要会同物价、财政、银行等部门进行统一检查,及时纠正和处理违规行为。
第二十三条 各项目法人要按照上述要求加强对农网改造资金的管理,严禁挤占、挪用农网改造资金,严禁以农网改造名义乱收费和乱摊派。对违反上述规定的单位和个人的责任人,各省(区、市)计委(计经委)要严肃处理;对造成重大损失的要追究当事人责任,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农网改造投资必须用于国家计划批准的工程内容,不得超越范围、超过标准使用。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第二十六条 各省(区、市)计委(计经委)要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本办法由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负责解释,并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水利工程与农村经济 篇3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改进
一、现阶段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质量的安全监督工作不到位。现阶段,有很多地方还没有形成规范的水利工程建设市场,这就给很多不是相关专业的从业人员带来了可乘之机,他们既没有专业的施工设备,也没有专业水利施工的资质,这就使得这些从业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失误,埋下安全的隐患。而一些水利行政管理部门,由于没有独立的质量监督机构,更没有专业质量监督的队伍,这就使得很多农村的水利工程重量的安全监督工作无法落实到位。
(二)在工程招投标管理工作方面还不够规范。首先,农村没有专门的关于水利工程招投标管理的机构,缺乏专业的招投标技术人员。其次,不合理的标段划分,致使工程遭到肢解或者逃避招标现象地出现。再次,招标信息不予公开,对招标办法以及相关的中标文件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核。最后,就是在招标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合法的现象,扰乱了招标的秩序。
(三)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案不周全。目前,还有很多农村水利工程还存在边设计边施工的现象。在对水利工程的方案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对于上级部门有着明确要求的工程会邀请相应资质的勘测单位来进行方案的设计,对于一般的工程都是由乡镇水利站技术人员来设计的,由于这些设计人员对水利工程设计的规程了解不多,而又缺乏必要的水文地址资料,因此,这些设计人员只能通过想象来进行方案的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方案,不仅不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还容易导致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缺乏有效地科学指导。可以说,规划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龙头。虽然,近些年来,很多地方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都制定了一些相关的政策,这些规划也都有着一定的科学性和前瞻性,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很多具体的工作没有落实到位,这主要是由于各级政府对水利规划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资金投入方面,也无法满足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
二、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有效路径
(一)完善工作机制。领导干部要对农村水利工程给予足够的重视,严格按照相关程序来建立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流程。其工作流程为:各级政府提出有关工程项目的建议,由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查,由建设单位设计方案,水利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方案的审查,再由水利工程的建设单位办理报建的手续,同时,组织招投标工作。在水利工程的施工阶段,由质量监督单位,监理单位对水利工程的质量、资金、安全、进度等方面进行控制。在工程收尾阶段,进行工程竣工的初步验收工作和试运行,对编制工程竣工的资料进行查漏补缺的工作,并进行审核,最后就是工程竣工后的验收交付以及项目后的评价。
(二)强化对水利工程单位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第一,对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进行认真的学习,以促进领导和从业人员的政策水平和法律意识的提高。第二,强化从业人员的实践和学习,练好基础功底。第三,对水利工程单位的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加以强化,集中开展行业的规程、标准的深层次学习,鼓励他们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从而造就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
(三)将审查监督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首先,成立专门的水利规划和设计审查、质量监督、工程招投标等相关机构,只有这样才能将工作落实专业人员管理,使行政干预得到减少。其次,强化行政权力节点监控,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事件要通过集体的方式商量解决,对于那些十分重要的工程规划方案以及资金的给付也公开透明。再次,施行水利工程第三方监测政策,对于检测结果要给予及时全面的公开,对于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工程坚决给予曝光。最后,构建全方位的诚信网络,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四)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市场加以规范。若想要对水利工程的施工以及建设管理两个市场加以有效规范,首先,要把设计、规划、工程监理、招标代理、施工、采购等环节都要通过招标的方式来选择资质较高的单位来承担,其次,加速推进发展内外两个市场的发展进程,也就是,既要对有实力和经验丰富的但单位加以引进,强化考勤检查,做到持证上靠,又要对当地的从业人员进行学习教育,促进他们自身能力的提高,从而到达促进工程顺利进行的目的。
结束语:总而言之,建设好农村的水利工程在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现阶段在其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只要规范水利工程的建设市场,完善工作机制,将审查监督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加大水利工程单位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就能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的质量,为促进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 姚丰.农村水利工程管理需重视几个问题的分析探讨[J].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1, (04).
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篇4
我国小型农村水利工程, 定义为灌溉面积667 hrn2, 除涝面积2000埘, 渠道流量1 m3/s以下的水利工程, 在农村比较常见的有小型水库、引水闸、渠道、闸门、渡槽、桥、涵、抽水站、排涝站、排水闸、排水沟等。其组建则一部分是由乡村集体投资投劳建, 另一部分采用贷款、国家债务资费或其他农业扶贫机构的开发项目经费组建而成的。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的中国,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则成为农村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粮食生产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 我国大部分农村特别是西部, 降雨量少, 水资源匮乏, 人口的增多与资源的紧缺成为了环境的重荷, 加上一些自然灾害的侵扰, 无时不在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再从另一方面来看, 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也存在着许多重要的问题。比如权责问题、投入问题和管理问题, 造成了众多大型企业发展滞后、经济效益衰减等问多种问题。如今已成为农业综合实践生产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严重危及农民的生活生产及国家粮食安全的保障。因此, 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保证其能高效发展的任务已迫在眉睫。
我国小型农村水利工程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需要我们认真的对待, 只有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完善的管理体制, 才能加强排灌措施, 促进其快速发展。但是, 农村水利工程的一些基础设施, 投资额多, 效果缓慢。加上普遍存在的一些管理问题, 只是经济效益不明显。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对小型农村水利工程改革的意识, 不断加强对其的重视。
我国小型农村水利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 是一项需要农民群众积极配合的事业。需要对已建成的工程进行淤泥清理, 定期维修。群众的相互合在水利工程的兴建和维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 农村水利工程也需要政府的协作与扶持, 提前预防旱涝洪水灾害, 治理盐碱地, 改善大田农作物排灌, 防虫防害。提高粮食产量, 保证高质量稻米的育种与培养。也可以建设些花卉果蔬, 牲畜圈养, 水产养殖等附加高额产业。
但是最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税费机制的改革, 农户个体及多户共同兴办的小型水利工程的数目也日益增长。但是却受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现状让人堪忧。
2 我国农村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开始执行生产责任制后, 企业内部的工程管理开始滞后。农民纷纷推崇个体经营, 造成群体组织观念冷淡。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造成管理松懈、工程滞后、胡乱开垦扩荒、在河道乱设鱼网鱼簖等现象, 许多农民在堤坝沿线私自建设鱼塘, 致使沿线出现特殊地段, 水利管理松懈, 造成支渠用水混乱, 渗漏现象严重, 管道老化失修, 造成众多严重损失。此外, 各区进度不统一, 用户为了生产私截取河流, 添堵沟坝, 很多用户家庭出现跑水, 冒水和漏水的现象, 致使很多明渠和暗渠无法区分, 逐渐无法供水, 农民只好打通水井来种稻。浪费了大量水资源, 影响城市供水。地下水的开采, 是对水资源的极度浪费, 致使生产滞后, 环境破坏, 影响水体植物的生长, 水土流失, 水底淤泥积攒, 承包者又无清淤能力, 有发生洪灾的隐患。
其次, 地方财政吃紧, 致使水利工程资金紧缺, 缺少可用资金, 就无法引进现经的设备配给, 就会制约水利工程的发展与建设。在建设新农村的道路上, 虽然国家在农村水利方面大力扶持和规划, 加强项目建设与管理, 在规划和布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我国一些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 缺少大量资金来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配套管理和设备引进, 导致许多重点项目滞留, 不能如期启动。项目建设施工后, 无法按原计划竣工验收, 财政支出资金与建设资金差额较大, 需要群众自行补给, 加重了农民生活的负担。
另外, 农村部分部门的一些基层管理及技术人员综合素质难以评估, 随着众多水利项目的提出与规划, 规模大幅度扩增。但是众多管理机构内部专设存在众多问题, 工程管理岗位日益减少, 非工程管理岗位却逐渐增多。致使人力资源难以调配, 工作效率降低, 做事浮躁不认真, 在工程上出现大量漏洞与疏忽。如果不重视这些小的漏洞, 将会对很多工程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调查显示某水管单位离退休职职工竟占在职工的1/2, 超编现象十分严重。在单位急需技术人员进行设备检修实践等操作时, 才发现人员极度短缺, 无法按时进行检修, 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十分不利于公司的持久发展和效益的提高。
3 针对农村水利问题提出的措施:
首先是要让农户提高群体意识, 改善体制中存在的一些漏洞和不顺畅的问题。加强对市场机制的了解, 灵活运用, 加强企业管理, 改善运行过程中的一些僵硬化过程。还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引导, 监督严格, 令行禁止, 提供产业所需的一些优质化服务和良好的设备。仔细规划统筹, 工作认真严格, 努力配合各项工作, 各个部门相互合作与支持, 做好招聘活动, 聘用高技术, 高水品, 高素质人员, 加强员工档案管理, 合理调配。
其次是要加强企业员工的思想工作和员工的思想健康引导, 使组织内部团结可靠, 积极努力, 认真学习, 则管理也会更加轻松, 使管理效率整体提升。也要重视后勤的配给工作, 保证教学生活的合理配给, 为员工的生活提供保障。敢于创新, 若提出创新合理的方案可给予奖励, 鼓励员工开拓思路, 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加强农户养殖场的卫生安全与防疫, 定期对稻田进行检测, 对水电的支出和录入进行目标化管理, 不断完善后勤管理机制。
然后要加强农用器械的定期维修, 为农民正常生产和收割提供保障, 策划大型器械和小型器械的分检项目。对采购保管和配给使用进行严格的测试, 办公用品统一进行采购和发放, 严格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也要增强员工的做事主动性, 加强实践操作。在重视员工人身安全保障, 公用财产登记入册, 统一管理, 加强水路线路维修, 避免线路老化, 定期检查水质, 避免水质污染。
最后, 要加强绿化, 提升农田水利的质量, 保持水土, 保持地下水资源, 加强财务管理, 各个部门合力分配, 加强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使项目规划设计, 监理管理规范化, 高质量化, 引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科学发展。
4 结语
水利是农业的支柱, 只有注重加强企业的开发和人员的管理, 合理预算审核, 积极进取, 加强政府的引导支持工作, 也能使经济快速强有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学勇.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对策和建议[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 2005, 4:25.
建筑工程与经济管理 篇5
现代建筑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
招投标的概念:招投标是一种商业交易行为,包括招标,投标两个方面
【工程合同的概念:企业法人之间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或完成某项工程建设任务,通过订工程合同的形式,明确相互权利与义务的一种契约。【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组织的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方法是以质量为中心,以全民参加为基础,以顾客满意、组织成员和社会均能受益为长期成功的目标 【建筑企业经营管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的预测、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教育、激励等工作的总称。
【工程合同按承包方式分类:工程总承包合同、工程分包合同/【造价形式分1固定总价2计量定价3总造价加酬金合同
【建筑业包括勘察设计业、建筑安装业、建筑工程管理监督以及咨询业
【建筑产品的特点:在空间上的固定性、多样性、体积庞大
【建筑产品生产技术经济特点:1单件性、2流动性、3生产过程的综合性、4受气候影响大5不可间断性6施工周期长
【建筑产品成本的构成:两类: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八个项目: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用、现场经费以及企业管理费、财务费、其他费用
【建筑成本的分类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 【降低成本途径1改变施工组织设计2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原则下,因地制宜的选择新材料和代用品3提高机械利用率4提高劳动生产率5减少非生产性开支6减少运输费用7贯彻经济核算和节约制度
【产品利润构成:工程结算利润=计划利润+工程成本降低额
【增加利润的途径1降低工程成本,(根本途径)2增加
工程数量,提高工程质量3提高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利用效果4降低附属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5节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支出,减少营业外支出
【建筑企业的特征:必须是经济组织、必须是盈利性组织、企业必须是经济法人
【建筑企业的素质:内在因素(人员素质,技术素质,管理素质),外在表现(竞争能力,应变能力,盈利能力,技术开发能力,扩大再生产能力)【企业管理包括:对企业内部生产活动的管理称之为生产管理、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称为经营管理 【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包括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管理、现代理论管理三个阶段
【工程招标文件及主要内容1招标书(包括工程综合说
明,工程范围,工程承包方式和材料供应方式等)2工程设计资料(主要指工程项目设计图纸、资料、说明书、工程量清单)3投标须知(业主对投标人在编制标函的过程中,给业务上、手续上和信誉上所作的规定,以及主要评标、定标等方法的细则所作的说明)4标底(标底是评标定标的依据)【工程合同的的签订A建立合同管理机构配备专职人员B做好谈判前的准备工作C善于在谈判中争取对自己有利的条款 【合同管理:1合同文件的熟悉与交流2合同执行中的管理A有专人研究表述和图纸有无漏洞B核对原标书、图纸与施工实际是否相符C设计变更需按程序进行并做好记录D做好各种记录,包括材料设备进场的记录、天气记录、停水停电记录施工活动记录出工记录等
【工程索赔是在合同框架下自认为权力遭到损害的一方向另一方提出的承担损害责任的要求。特征:A不主张不赔偿B事后提出C依法解决的过程
【质量的概念含义产品质量-工序质量-工作质量 【质量管理三阶段:A质量检验B统计质量管理C全面质量管理
质量检查内容A施工准备B施工过程C竣工验收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坚持)1三全观点a全过程的质量管理b全员参加的c全企业的2为用户服务的观点3预防为主的观点4用数据说话的观点5讲求经济效益的观点 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质量管理相比较其特点1把过去以事后检验和把关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即从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2从过去的就事论事分散管理转变为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进行全面的综合管理3突出以质量为中心,围绕质量来开展企业工作4由单纯符合标准转变为满足用户需求5强调不断改进过程质量,蓉儿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
净现值法:18购得,净残值3,年净收益3,15%基准收益率,使用10年,是否购买。NPV=-18+3(P/A,15%,10)+3(P/F,15%,10)=-18+3x5.019+3x0.2472=<0不买
水利工程与农村经济 篇6
关键词:水利工程;经济利益;社会效益
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科技的日益进步与发展,水利行业在其中得到显著的发展。近年来,水利行业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具有较高的地位。水利工程在水利行业中占据核心地位,是水利主动脉。随着水利行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发展,水利工程为社会经济创建了一定的基础,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全面实现水利工程的优质服务,为人们提供的便捷、舒畅、安全的服务是其最终目标,在战略性目标实现过程中需要对水利工程自身的潜能进行不断地挖掘,有效地提升水利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高效性,最终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
―、提高我国水利工程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分析
1、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经济利益的重要意义分析
提高我国水利工程在社会发展中的经济利益,在某些程度上能够有效缓解水利中的紧张局势,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率。提高水利工程经济利益对于水利行业原材料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进而推进建筑业与机械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创新与进步。除此之外,水利工程的经济利益得到一定的提高,会不断地促进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中一些基础行业对于社会经济的制约性,进一步促进市场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2、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社会效益的重要意义
全面提高水利工程的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效益具有有—定的促进作用,其主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效地推动水利工程产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全面优化和在服务领域的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的全面提升进而促进了水利行业在经济社会中的持续发展。
有效地推动社会区域经济的进步,使得水利条件得到优质化的完善,在水利行业中逐步形成了以资金、劳动力生产要素为核心的主动力来提高在社会发展中的稳定性。
二、促进水利工程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的主要策略分析
1、创建科学有效地管理制度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前,创建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在水利工程管理中是一沖有效的管理手段。有句老话曾说过,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项工作都需要柜关的管理策略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严格的规范与约束,有效地确保任务能够顺利的进行。因此,进行水利工程具体的运营过程中,需要建设全面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条文规定,规章制度的创建要与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相吻合,有效地确保水利工程最终目标的实现,全面提升水利工程在社会发展中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水利工程的经济利益得到一定的提高,会不断地促进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中一些基础行业对于社会经济的制约性,进一步促进市场经济持鵷定的发展。
除此之外,规章制度的创建,能够有效地促进水利工程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便捷性、流畅性,积极调动专业领域中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水利工程的在社会发展中的收益。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一步促进水利工程工作队伍的建设
水利工程在具体的运营与管理过程中,需要全面树立优质化的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激励员工在专业颔域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以人为本原则在水利工程队伍建设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以人为本能够有效地推动社会区域经济的进步,使得水利条件得到优质化的完善,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对于促进人们生活质量和提高我国现代化水利行业在社会发展中的效率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根据上述分析,依据当前水利工程运营管理中的相关特性,需要创建以人为本的竞争机制,创建科学合理可行的人才选用机制与综合水平考核机制,为每一个员工提供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发挥每一个工作人员的最大潜能,进一步促进水利工程在管理过程中的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
3、在水利工程通行效率中不断地进行节支
近年来,水利工程在社会经济中得到了显著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引进,不断地将互联网技术引入到水利工程的运营管理中,提高水利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稳定性。
4、基于水利工程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分析研究
水利工程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无疑一项造福人民的工程建设。考虑到水利工程项目对国民经济良性发展的巨大贡献,其大型的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显然占据重要的地位。而当前一些水利建设管理中还存在一定的矛盾和问题,极大影响了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水利工程经济效益评价,是对水利建设项目的兴建和方案选定,进行决策判断,以提高水利建设的经济效益和决策的科学性。
当前,水利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已经逐渐地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发展稳定性的主要指标。全面实现水利工程的优质服务,为人们提供便捷、舒畅、安全的服务是其最终的目标。在战略性目标实现过程中需要对水利工程自身的潜能进行不断地挖掘,有效地提升水利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高效性,最終全面提升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济与社会科技的日益进步与发展,水利行业在其中得到显著的发展。水利工程的发展在社会经济中的稳定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是水利大国,水利建设任重道远,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近年来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中呈现的一些问题,使得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受到干扰,导致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威胁广大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非常重要和紧迫。水利工程管理有了顺畅的体制才能保证水利工程设施功能的充分发挥,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尚银,王继才主编.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王火利,章润娣主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管理[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3]《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课题组编著.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4
水利工程质量经济性分析与评价 篇7
一、水利工程建筑成本的概念
所谓建筑成本是指为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费用及没有获得满意的质量而导致的有形和无形的损失。其可分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
㈠预防成本指为预防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事故的发生, 争取达到优良工程而进行的质量管理和技术培训所消耗的费用。包括质量规划费用、过程控制费用、顾客调查费用、质量培训以及其他提高工作能力的费用、质量体系的研究和管理费用、供应商评价费用及其他预防费用。
㈡鉴定成本指建筑产品的计划、施工、验收、交付使用过程中为确保质量标准而进行鉴定所需的费用, 包括外购材的试验和检验费、计量服务费、核对工作费、试验和检验装置的调试费、质量审核费、外部担保费、业主满意调查费及其他调查费用。
㈢内部故障成本指建筑企业为完成生产经营活动发生在企业内部所必需的成本以及由于企业内部责任造成的质量事故所带来的损失之和, 包括废品损失、返修或返工损失、材料采购方面的损失、内审或外审等纠正措施费及其他内部故障损失费用。
㈣外部故障成本指由于外部责任或建筑企业内部责任而发生于企业外部所造成的损失, 包括保单范围内外的投诉费、完工维修费、保修期保修费及其他外部故障费用。
二、建筑企业质量成本模型
质量成本和质量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这就是质量成本特性曲线基本模型。建立和运用成本特性模型可以分析、控制和减少质量损失的费用, 能在提高质量、增加效益、增强竞争能力等方面得到有利的补偿, 所以有效的质量管理能够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做出贡献。
三、水利建筑企业质量经济性评价模式
㈠总质量成本的计算与分析总质量成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 即A总=A预+A鉴+A内+A外。
㈡质量成本构成因素分析预防质量成本占总质量成本的比重:a=A预/A总×100%;鉴定质量成本占总质量成本的比重:b=A鉴/A总×100%;内部故障成本占总质量成本的比重:c=A内/A总×100%;外部故障成本占总质量成本的比重:d=A外/A总×100%。
由此分析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质量成本项目的构成情况, 找出控制和降低质量成本的有效途径, 对提高水利工程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将起到积极作用。
㈢质量成本与固定基数的比较模式及结论分析
1.万元产值质量成本含量:e=A总/W×100% (W为产值总和) 。此式所得结果反映了每万元工程产值所需质量成本的同时, 也反映了建筑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为同行业的不同建筑企业提供了经济效益比较模式。此模式可以分解为: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每万元产值质量成本含量:e预=A预/W×100%;e鉴=A鉴/W×100%;e内=A内/W×100%;e外=A外/W×100%。
2.万元质量成本利润率:f=M/A总×100% (M为利润总和) 。此模式反映了万元质量成本所创造的利润水平, 这是评价建筑企业质量经济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如果将上式倒过来:f'=1/f=A总/M×100%, 就可以表明每万元利润所需多大的质量成本代价, 这为比较多个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可行的依据。同上, 我们可以求出每万元利润预防质量成本、鉴定质量成本、内部质量成本、外部质量成本的成本含量:f预=A预/M×100%;f鉴=A鉴/M×100%;f内=A内/M×100%;f外=A外/M×100%。
3.单位质量成本含量:g=A总/S (S为建筑面积或长度) 。
4.质量成本有效率指标:h= (实际产值-计划产值) /质量成本总和×100%= (W'-W) /A总×100%。这一指标直接反映每万元质量成本所带来的质量收入, 是考察建筑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效果的重要指标。
㈣工程质量经济性分析应用实例靖会灌区总干二泵站改建工程质量经济性分析如表1所示。
四、建筑企业质量经济性管理
以业主为中心是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识别并满足业主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以获得竞争优势, 并以有效和高效的方式去实现, 是企业质量管理和经营的核心。通过加强管理, 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增加收入、利润和市场份额, 即通过诸如加强领导、提高效率、改进人员工作方式、提高业主满意度来实现;另一方面降低经营所需的成本、减少资源投资、减少返工和返修、提高企业信誉、减少人力和财力资源浪费可以降低经营所需资源成本。
质量经济性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从企业方面考虑, 主要是降低经营资源成本、实施质量成本管理;从业主方面考虑, 主要是提高业主满意度、实施质量经济性管理。
摘要:通过对质量成本的概念、内涵和构成的论述, 从工程质量经济性的角度, 提出了几种质量成本经济性的评价模式以及运用评价模式进行质量经济管理的实施模型, 并通过应用实例对工程质量经济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水利工程与农村经济 篇8
1.1 农村小型水利存在多、广、长、散等特点
农村小型水利存在项目多、面广、线长、施工地点分散的特点, 而且农村水利建设人才参差不齐, 专业人才欠缺, 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型水利的建设和管理。以习酒镇为例, 全镇总面积80.8平方公里, 辖1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 总户数8870户, 总人口34524人, 是习水县四大农村乡镇之一。目前只有4名水利工作人员, 且只有我一人是水利专业, 其余的多数人员为其它专业毕业或当兵退伍安置人员。技术力量严重不足。习酒镇内小型水利工程有20万m3的小二型水库两座, 小山塘29座, 300亩以人引水工程32公里, 300亩以上引水工程720公里, 饮水工程12处, 只能解决2.5万人左右的安全饮用水问题。而且由于习酒镇地势呈立体分布, 北高南低, 高差1000m以上。给水利建设和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1.2 灌溉工程老化, 水库病险隐患大
习酒镇农田水利工程大多兴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少数工程为边勘测, 边设计, 边施工的“三边”工程, 由于受当时资金、建材和技术条件的限制, 工程建设标准低, 质量差, 经过数十年的运行, 不少水利工程费用不落实, 管理不善, 老化失修, 工程不可避免地出现老化和损坏, 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或隐患。目前习酒镇仅有的两个小 (2) 型水库都是病险库, 只能通过限制蓄水确保汛期安全;297座小山塘50%左右目前已不能蓄水, 在汛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此外, 由于渠道坍塌, 附属建筑物老化, 损坏、淤积、渗漏等原因, 全镇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3, 且灌溉保证率持续下降。
1.3 农村水利工程投入不足
虽然近几年来, 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加大了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 但投入力度与现代农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 存在很大差距, 例如:习酒镇近十年来投入水利建设的资金总计300万元左右, 年均只有30万元左右。无法满足习酒镇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维修和人畜饮水安全的解决。加之村内事务实行“一事一议”后, 农村基层政府组织农民兴修水利的能力削弱。
1.4 管理体制不够, 管理责任落实难
农村实行家庭联系承包责任制后,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逐渐退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地位, 农田水利工程的归属不明确, 管理责任不落实, 农民的分散经营和农田水利设施集全受益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一方面, 农民受计划经济的影响, 缺乏水是商品的意识, 习惯用“大锅水”只用不管。另一方面, 水管单位只负责计渠口以上的管理, 计渠以下的农田水利工程长期无人管理和维护, 渠道老化, 淤积, 损坏严重, 有的甚至已丧失灌溉功能。
2、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2.1 农田灌排标准应适应农业结构调整
由于目前广泛的农业结构调整, 使得大部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灌溉技术不能与农业结构调整相适应, 所以不适应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应该加强对灌、排、降技术的深入研究, 以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农田排涝能力, 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2.2 加大资金投入
一是继续加大向上争取力度, 争取上级更高的项目和资金投入。二是要积极向社会争取捐赠与招商合作。三是采取迫卖、租赁小型水利设施等措施措集资金。四是组织群众开展一事一议, 投工投劳出项。同时抓好水利改革与创新工作, 大胆地探索建立起使水利工程的建、管、用, 能保证质量, 能应分发挥效益的新机制, 确保水利工程建得好, 管得好, 用得好。
2.3 科学制定规划, 保障农村水利建设
健康有序发展
多年的治水实战证明:科学制定规划, 以规划指导计划, 以计划指导实施, 是保障农村水利健康有序发展的首要条件, 各地要因地制宜, 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 围绕不同地区, 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 优化布局, 科学进行规划。要按级负责, 广泛征求基层干部群众意见, 加以修改和完善;规划一经确定, 不能因领导的更迭而改变。使规划具有科学性和严肃性。
2.4 强化政府行为, 不断加大农村水利建设的政府引导力度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 群众性和政策性都比较强的工程。在农村取消“两工”以后, 实行一事一议制度, 更应强化政府行为, 加大引导力度, 正确处理抓农村水利建设与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抓农村水利建设与其它公益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关系, 正确处理好抓农村水利建设与抓农村其它各项工作的关系, 通过各级政府和水利、财政、计划等有关部门的统筹协调, 综合调度和科学安排, 将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 办不好的事想周到, 使他们的愿望变为现实, 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扎实有效地开展农村水利建设。
结束语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对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 协调发展, 构建农村和谐,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好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参谋, 加大宣传力度, 发动群众, 把继续搞好农村小型水利工作当作执政的第一务, 抓紧抓好, 抓出成效, 为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浪潮服好务。
作者简介
刘学文, 男, 1 9 7 6年7月1 3日生, 籍贯贵州习水, 助理工程师, 毕业于贵州省水利水电力学校,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 主要从事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及管理工作。
摘要:农村小型水利直接关系到农村生产生活水平, 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 本文主要以习酒镇为例, 根据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特点, 提出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水利工程与农村经济 篇9
1 水利建设以及农村发展之间的联系
从水利建设目的来看, 主要目的是促进农村发展, 以起到农业增产的效果。通过完善水利设施, 可优化农村的水利条件, 增强农田对各种灾害抵抗力, 包括水土流失等, 以此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1]。由此可见, 水利设施越完善, 农业产量也高。因此, 推动水利建设是提升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
2 水利建设现状
从目前水利发展现状来看, 国内水利建设较为缓慢, 一些生产力较低的山区都没有基本的水利设施。由于缺乏充足的水利设施, 这些偏远山区的生产力难以提升, 导致农业产量达不到预计标准。如此一来, 这些山区的经济建设也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在经济得不到发展的情况下, 更无法完善这些山区的水利设施。同时, 一些偏远地区仍沿用落后的经济模式进行发展, 许多农户对水利设施不够重视, 在农业生产中依旧采取人工作业的形式进行工作, 影响农业产量。此外, 一些山区对水利设施的操作及特点缺乏了解, 且在没有对修建现场进行专业考察的基础上进行建设, 导致在修建一些水利设施中出现问题, 包括水利设施的修建位置、水利设施的选择类型及水利设施的使用规律等, 造成这些水利设施没有起到促进生产的效果[2]。由此可见, 国内水利设施以及管理模式均较为滞后。对此, 需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 满足农村建设的内在需求。
3 应对策略
3.1 出台水利建设的相关政策
从目前来看, 国内关于水利建设的保护政策相对较少, 这也是水利建设较为缓慢的根本原因。一些山区的水利建设项目是依靠农户筹集的资金得以开展, 这也给农户增加负担。不仅如此, 由于缺乏专业的水利修建技术, 导致水利设施难以达到运作高效及质量可靠的运行要求。要想全面改善农村现有的发展现状, 首要条件就是政策扶持。对此, 政府可结合农村经济特点及发展模式, 并参照相关水利建设条例, 出台一些与水利建设相关的政策, 加快水利建设的进度。同时, 政府可为水利建设项目提供支持, 包括经费支持及技术支持, 使水利建设项目可尽早开展, 并确保水利设施的质量及运行效率可达到农业作业标准。此外, 为了规范农户对水利设施的使用, 可针对水利设施的使用性质以及使用功能制定一些保护条例, 督促农户规范使用水利设施, 增加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
3.2 引导员工对水利设施进行科学管理
通常来讲, 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不仅在于水利设施是否充足, 还在于员工是否能够对水利设施进行科学管理。从以往水利设施的管理情况来看, 许多员工仍出现管理不到位的情况, 不能及时对水利设施进行管理, 导致大量水利设施出现损坏, 给农业生产造成影响。对此, 应督促员工应时刻掌握水利设施的运行状况, 一旦发现水利设施存在问题, 就应及时修理这些设施, 以便保证水利设施的顺利运行。同时, 明确水利工作者的管理职责, 并向员工合理分配水利设施的管理任务, 增强水利管理的效率。此外, 水利工作者可相互进行督促, 确保各级员工可本着负责的态度对水利设施进行监管。
3.3 增强农户的生态保护意识, 防止水利设施受到灾害的破坏
通常来讲, 生态环境与水利设施有着密切关联。如果生态环境较差, 包括水土流失以及泥石流等灾害频繁发生, 会导致水利设施无法稳定运行, 影响农业生产。对此, 应加强对农村环境的保护, 引导农户合理利用农村资源, 保证农村生态结构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同时, 禁止将化工、重工业以及林业等企业修建在农田附近, 以此避免大量废气、木屑及废水排入至农田附近的水域内。总之, 将生态保护及设施保护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 在保证生态环境以及水利设施稳定的前提下开展农业活动, 增加农业产出量, 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4 结语
本文对水利建设提出一些看法, 旨在促进农村水利建设的作业水平。政府应依照农村经济特点以及发展模式, 制定水利建设的优惠政策;引导员工对水利设施进行科学管理, 并明确水利工作者的管理职责;引导农户合理利用农村资源, 在保证生态环境以及水利设施稳定的前提下开展农业活动。总之, 国内农村现有的水利设施相对较少, 应加大水利建设的投入力度, 使水利设施可应用到农业生产活动中, 增加农业的生产量, 以加快农村的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张金丽, 林海, 刘芹.农业灌溉管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制与推广[A]//中国水利学会2003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
水利工程与农村经济 篇10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受到了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 使得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所以还需要通过切实可行的手段和方式, 对其中的各项因素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 重点的影响对其中的相关管理手段和政策措施体系等进行健全, 更好的实现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全面改革。
1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特征及现状分析
农民一般都没有接受过很多的教育, 所以知识水平较为低下, 综合素质也不够高, 所以缺乏较强的集体意识, 总是喜欢盲目单干, 严重违背了生产责任制的要求, 很多人只为谋求个人私利, 置集体利益于彻底的不顾, 这集中体现在“只用水, 不管水”上, 造成极大地水资源浪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粗放, 有的灌区支渠以下用水混乱, “跑、冒、渗、漏”较为严重, 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 毁损严重。
另外, 由于近年来的过度垦荒, 水体植被越来越少, 水土流失严重, 水库库底淤积层越来越厚, 而承包者既没有清淤的意愿也没有清淤的能力, 这样下去就不单是一个蓄水问题, 还潜在着洪灾的危险。
2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优化措施分析
根据上文针对当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特征等进行分析, 可以明确工作今后的发展原则。
下文将针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优化措施和优化方案等进行研究, 旨在更好的实现对工作的改进。
2.1 保证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审计的科学性
在实践之中需要保证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明确其中的基本步骤, 并且切实的提升管理和审计的质量, 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完善性, 进而切实的实现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整体水准的增强。
在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之中需要保证独立性的审计, 避免工作当中出现部分单位的影响和对控制审核结果的客观影响。在最近的几年当中我国相关农业经济实现了持续和迅速的发展, 相对应的,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逐步成为了当前相关领域之内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所以还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研究。
结合制定的相关原则, 全面的促进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和运营管理的改善, 进而最终达到科学化组织和管理的目标, 使得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建设和发展均同步的迈向现代化的层次之中, 此外在实践的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之中还需要更好的增强审计人员自身的素质和水准, 提升人员的道德水准, 培养其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念, 进而认真的对待工作, 以长远的发展目光, 实现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前瞻性的改进, 及时的更新工作内容, 促进工作的发展。
在今后随着我国相关技术手段和综合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还需要加强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全面分析, 快速的解决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技术处理之中存在的难点和相关问题, 逐步的实现对其中不恰当方面内容的调整, 进而深层次之上保证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稳步开展。真正意义上使得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建设和思想的发展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
2.2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模式的改进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农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也使得相关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建设和产业化的结构呈现出了崭新的面貌, 所以在当前现代化的工作趋势之下还需要明确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使得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建设更加符合现代化的科学标准, 并且及时的发展出新型的技术实现对相关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要求的改进, 真正意义上促进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迈向一个崭新的发展建设阶段当中。
还需要注意的是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使用还可以使得内部的各项管理, 包含有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管理等, 均同步的实现现代化的标准, 使得内部各项工作的开展均全面的围绕着企业的核心建设原则紧密的运行, 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 全面的实现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建设目标。
国家要针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难处提出更加明显的发展政策, 加大资金上的扶持力度, 贷款机构可以适当地放款对农村水利建设的贷款限制, 为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而努力奋斗。为其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来源。
在今后要想全面的促进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可持续性的发展, 还需要加强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视程度, 全面的促进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控制标准的完善。
另外一个方面, 全面的实现和完善健全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标准化体系制度是现代化控制的核心环节, 是工作开展的本质性原则, 在实践当中需要全面的分析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标准化意义和价值, 并且更好的实现对相关体系的建设, 贯彻和落实工作的标准, 促进监督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迈向新的层次。
3 结束语
总的来讲加强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优化意义重大, 正如上文所分析到的, 在当前农业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过程当中,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是其中一个相当关键的因素, 其在很大程度之上对整个社会的稳定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综上所述, 根据对当前现代化的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基本现状和实践当中需要进行不断改革的相关层面内容等进行深入的分析, 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实现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基本现状的改进, 实现对工作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杨钧, 岳丽春.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现状及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基本现状需要进行改革的相关层面内容发展对策[J].民营科技, 2009.
浅论低碳经济与水利发展 篇11
摘要:发展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对水利来说也是一个新鲜话题。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在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水利不能缺位。
关键词:水利建设 发展 低碳
人类社会的演替和发展以及相应的水文化都离不开自然生态水环境所提供的客观基础,水孕育了人类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世界经济发达地区都在水源富足的大河流域,如欧洲是莱茵河、多瑙河、非洲的尼罗河,北美洲的密西西北河和南美的亚马逊河都是城市的密布,工厂林立,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外国如此,中国也是如此,祖国众多的城市无不坐落在江河湖海之滨,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济宁市地处黄淮海平原与鲁中南山地交接地带,山丘、平原、洼地、湖泊分别占总面积的19.5%、49.1%、16.7%和14.7%。济宁市跨黄河、淮河两大水系,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从北部梁山县穿境而过。流域面积3.17万平方公里的南四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最大的调蓄水库,总库容47亿方。境内水库,河流众多,已建成大中型水库5座,小型水库247座,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骨干河道93条,繁忙的黄金水道京杭运河纵贯南北,号称“江北小苏州”,多年平均降水量700毫米,水资源总量平水年为48.98亿方,其中地表水33.71亿方,地下水天然补给量16.26亿方,可利用水资源30.37亿方,其中地表水17.44亿,地下水12.93亿方。天然水资源与可利用水资源的单位面积拥有量、人均占有量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丰富的水资源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伴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全球发展绿色经济应对金融危机已成为当前的趋势,水利低碳经济将成为撬动经济复苏的重要杠杆,将发挥经济和环境保护相统一,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内涵。
低碳经济还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要求尽可能少的使用矿物能源和通过新技术来有效使用再生能源以减少二氧化碳等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排放,以保护水环境不受污染,保证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必须要高度关注的课题。
发展低碳成为经济新增长点,清水工程、小水电建设的开发利用都是為低碳经济兴水的一个新课题,在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时候,区域性、工程型和水质型水资源供需矛盾非常突出,越来越多的政治家、科学家、经济学家认识到,低碳经济是解决气候变化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最终方案。一方面,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另一方面,通过对新技术的投入和发展绿色经济,可以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说,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增长从根本上与碳排放量增长脱钩的重要途径。气候变化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碳交易、低碳产品和低碳服务的市场都非常有开拓前景。低碳产业是当前和今后永久性的发展主题,各行各业围绕低碳经济谋求发展,各行各业也正在加大投资力度,济宁水利资源丰富,发展乡村旅游,大力推广低碳水上旅游,是助农增收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将会有“一箭双雕”的效果,既可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又可促进水上旅游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
发展低碳经济,政府应给予政策支持,不要把节能减排投资看作是外生的追加投入,而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源性、增长性和战略性投入。这些政策支持中,金融政策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战略性思维,综合考虑,立体推进。使经济朝着有复原能力的、可持续的、绿色复苏的目标迈进。面对水资源的污染,我们将推动向清洁、创新、资源有效和低碳技术与基础设施的方向转型。
低碳经济的提出既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但又超出了气候变化本身。低碳经济以能源的变革为核心,但涉及到人类居住行各个方面、各行各业,主要又与能源、工业、建筑、交通部门有关。低碳经济就是要对这些部门进行“减碳”的改造和转型,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前提来谋求最大产出,是通过人类的经济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而增强人类活动可持续性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的实质是开拓而不耗竭,适应而不保守,循环而不回归,是一种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的科学发展模式。它不但能够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可以促进经济与人文、物质与精神、发展与幸福的和谐,已成为人们新的目标追求。
不管怎样,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市长远发展来说,具有深远的影响,在我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问题中,将会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发展低碳经济,将会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为最终实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水利方面应做好以下两点工作:
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水土流失导致河流湖泊萎缩、加剧面源污染和土地退化、加重旱涝等自然灾害,进而引致野生动物栖息地消失、生物多样性降低,对生态安全和饮水安全等构成严重威胁。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加之矿产资源的生产发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付出了过高的生态环境代价。研究表明,森林植被具有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双重功能。从减缓的方面说,增加森林植被就能增加碳吸收,可以有效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反过来,破坏和减少森林植被就会增加碳排放。从适应的方面说,通过森林植被的恢复,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建设防护林体系,减少森林火灾和病虫灾害,加快优良林木选种选育等,能够增强森林自身和人类社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因此,建议今后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积极整合资源、资金,整体推进山、水、田、林、路、村的综合整治工作,突出恢复森林植被,做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为低碳水利发展做出贡献。
加强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气候变化加剧了水资源危机,水资源危机又会产生温室气体的排放。例如,当发生大面积的严重干旱时,会导致农作物及花草树木的干枯、死亡,这些植被一旦不能正常生长,必然会严重影响植被的固碳作用;同时,干旱缺水还导致水电站发电减少,进而加大燃煤发电的比重,加强温室气体的排放。由此可见,碳排放与水资源危机之间具有相互影响、循环加重的关系。加强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是发展低碳水利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这方面,今后的努力方向是大力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因为抓住了这个主题,就抓住了“牛鼻子”。具体操作上,要继续贯彻落实《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一五”规划》所强调的几个方面工作并争取新突破:在任务上,要建立健全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严格取、用、排水的全过程管理,强化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全面推进计划用水,加强用水计量与监督管理;建立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控制用水总量,转变用水方式,提高用水效率,减少废污水排放;完善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工程技术体系。加大对现有水资源利用设施的配套与节水改造,推广使用高效用水设施和技术;建立自觉节水的社会行为规范体系。加强宣传教育,使每一个公民逐步形成节约用水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建设与节水型社会相符合的节水文化,倡导文明的生产和消费方式,逐步形成“浪费水可耻、节约水光荣”的社会风尚。在重点上,农业节水以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为核心,结合新农村建设,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化配置水资源,加快建设高效输配水工程等农业节水基础设施,对现有大中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推广和普及节水技术;工业节水重点抓好火力发电、石油石化、钢铁、纺织、造纸、化工、食品等高用水行业的节水工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严格市场准入及限制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产能过剩行业盲目发展,通过用水计划管理,加强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系统节水改造及非常规水源利用等措施,降低工业企业单位产品取水量;城市节水继续开展“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加快改造城市供水管网,强化城镇生活用水管理,合理利用多种水源,强制使用节水及计量设备和器具。非常规水源利用,在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地下水的同时,开发利用再生水、矿井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增加可供水量,缓解水资源瓶颈制约。在内容上,要完善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完善取水许可和水资源有偿使用配套制度,建立健全节水减排机制,完善水价形成机制。
农村水利融资与收益研究 篇12
1 上海农田水利融资存在的问题
1.1 政府对农田水利的投资还不够稳定,民间资本少
自建国到2001年,上海市历年水利投资150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0亿元,市级财政投入71亿元,区县乡财政投入34亿元,农民自筹和投劳35亿元。150亿元投资中,用于防洪45亿元,河道整治20亿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河道疏浚65亿元,滩涂围垦10亿元[6]。近几年上海市水利投资增长较快,1998~2001年投资近18亿元,年均投资是1998年以前的2倍以上。但是由图1可见,各级政府对上海水利的投资还不够稳定,农田水利工程有集约化规模化的趋势,对于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
从表1可以看出,各级政府每年对于农村水利工程的投资明显高于民间资本的投入,如2001年国家投资是民间投资的近8倍,2010年前者是后者的9倍多,有扩大的趋势。如今民间资本正是最雄厚的时期,由于房市、楼市形势低迷,从房市、楼市逃出的资金越来越多,如果能抓住机会,就能吸引部分的民间资本进入。从国外的经验看,利用好民间资本将会大大缓解各级政府的财政压力,降低政府投入的风险,同时产生良好的外部性受益。
对于农村水利工程的投资,一般看来是一项长远而浩大的工程,短时间内很难看到丰厚的收益回报。
注:数据来源于上海市统计局网站[7]。
Note:Date sources from the website of statistics of Shanghai[7].
1.2 正规金融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
上海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加之抵押品缺失和信贷利率管制,正规金融缺乏涉足农村信贷市场的动力,广大农户和农村地区中小企业面临融资约束。新一轮增量改革基本思路在于,在正规金融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进行制度性金融创新,着力改变民间金融长期游离于体制之外的现象;以现有商业银行为主导,采取外生金融与内生金融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丰富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以体制外增量改革倒逼体制内存量改革,打破农村信用社垄断造成的低效率。为此,在全国范围大规模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四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构建多层次、梯度化的金融组织体系以满足农村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并逐步改善农村经济发展长期依赖财政补贴支持的状况,培育农村市场机制。但是由于商业银行多数以逐利为驱动力,而农村水利项目的开发与投入的回报周期过长,导致很多政策无法落实到位。
2 农村金融对农村水利的影响
2.1 农村金融机构较少对农村水利发展不利
虽然国家近几年意识到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从政策层面给予农村金融扶持,如积极推动金融机构服务于农业项目特别是农田水利等项目的建设,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如短期收益不理想和政府干预度过高等,导致涉农金融机构数量在不断减少。
从表2可以看出,上海的金融机构众多,但是农村金融机构却少得可怜,据统计银监会在2008年拟批准13家金融机构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试点,计划在2009年到2011年发展12家试点金融机构,实际上2009年只有3家金融机构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计划,2010年只有4家,到了2011年增加为5家,参与农业金融发展的金融机构少之又少,增长速度极为缓慢。结合对上海崇明县、嘉定区等地的调研来看,随着农村水利设施的现代化、集中化,小型的水利设施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由当地政府统一管理的中大型水利设施,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由于短期内收益不明显,而产值又与政绩挂钩,所以很多当地政府采取重工轻农的态度,导致水利设备有荒废和过早老化的现象。
2.2 金融机构投资和农业总产值的比较关系
投资与产出通常呈正相关的关系,投资于农田水利收益的直接表现就是近几年的农业GDP,通过对投资与产出的分析,可从侧面了解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由图2可知国家投资与农业GDP基本呈正相关的关系。从1995年到2004年,国家对于农业投资持续上升,农村国民生产总值也呈现持续上升,而到了2005、2006年,国家各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环比减少,农村国民生产总值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可见,国家各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对农村国民生产总值有积极的影响,且影响重大[7]。
通过对上海农田水利投资和农业GDP的比较,发现投资与产出基本呈正相关的关系,即投资越多收益越多,投资越少收益也越少。但是从2007年开始,农村国民生产总值与对农田水利投资的数额呈现负相关关系,即对农田水利投资越少农村收益越多,投资越多农村的收益却越少。经过研究后发现,从1949年到2001年,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河道疏浚的经费投入超过65亿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所以虽然从2003年起,对农田水利的投资逐渐减少,而农村国民生产总值不降反升[7]。
农村总产值的提高离不开水利工程的建设,但是国家对农田水利的投资有减少的趋势,相对国家对农村投资的整体规模而言,对农田水利的投资还处于弱势。
3 对上海农村水利金融发展的建议
3.1 积极发展上海地方性小型金融机构
上海的金融机构众多却鲜有服务农业的金融机构,大力发展上海本地的金融机构,因地制宜,更易了解当地农村水利的需求。地方小型金融机构的产生有4种途径:(1)允许民营资本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兴建;因而应放宽对内资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限制,建立一批与传统体制脱离关系的、以民营企业为主要股东的银行,专门为高新技术产业、民营成长型企业服务。对内开放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对内封闭条件下的对外开放会导致市场的廉价出让。(2)在整合现有县域金融机构的基础上产生。可以将国有金融机构的县域分支机构与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机构整合,组建地方性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3)对现行农村信用社进行制度创新,创新模式可以多样化。一是在工业相对发达的地区,直接改制为地方股份制商业银行或合作银行,增强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二是与现有的商业银行合并;三是与政策性银行合并;四是继续保持目前的信用社合作性质,但必须进一步明确产权,规范化地按照国际通行的合作金融运作机制运作。(4)发育新型合作金融组织。
3.2 立法保证资金投入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往往一项好的政策出台却得不到良好的执行,如果能对此立法将有利于农村水利工程融资的落实。以立法的形式规定财政对农田水利的投资,确保了资金投入的相对稳定。以国外的优秀经验来看,美国2001年到2011年财政补贴农业额为1 900亿美元,中东缺水国以色列从1992年到2001年农村建设投资约650亿美元,我国的邻国日本虽然农业并不发达但是十分重视水利工程。
3.3 建立良好的融资政策
为了解决筹资人的后顾之忧,上海市各级政府应该积极建立良好的融资政策,帮助筹资人建立多种融资渠道。在正规金融供给不足、农村资金需求较大的情况下,中国民间金融比较活跃。对于不少地区的农户和中小型企业而言,非正规金融市场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正规金融市场。有研究表明,浙江温州现有的16.7万家企业中,60%依靠民间借贷筹集资金,其借贷利率甚至达到每月1%~3%。浙江和上海同为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有借鉴意义。由于民间金融缺乏正式的法律规范,缺乏管理和引导,因而难以真正在信贷市场上正常发挥作用。为此,需要合理、明确界定民间金融与高利贷、民间金融与非法金融之间的界限,并对一些具有创新性质的非正规金融市场活动(比如温州的票据交易市场、已经关闭的淄博股权交易市场、私募基金、民间的各种信用担保活动等)给予引导。
在上述讨论分析的基础上,建议在机制上加大创新力度,同时在资金上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除了加大对农村水利的公共投资外,还应采取更加多样化的融资方式。上海是我国的金融中心,农村水利融资应该有更加便利的条件,来更好地改革农村金融体制以适应现代农业水利的发展,同时给经济发达地区农业融资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刘晓涛.城市河流治理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J].1999(11):13-15.
[2]桑保良.上海农村水利发展的对策建议[J].中国水利,2008(19):43-44.
[3]温铁军.农户信用与民间借贷研究:农户信用与民间借贷课题主报告[EB/OL].中国金融论坛,2001-08-04.http://www.china-review.com/sao.asp?id=5276.
[4]温涛.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J].经济研究,2005(4):17-19.
[5]鲁靖.中国农村金融行为与金融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2005(13):23-24.
[6]汪松年.浅析上海水资源状况[J].上海水务,2001(2):1-7.
【水利工程与农村经济】推荐阅读:
水利工程经济09-21
水利工程与水利施工论文11-16
经济发展水利工程管理11-10
工程质量与水利施工08-16
水利工程维护与管理08-16
水利与经济协同发展08-21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09-29
农村抗洪情况与水利设施建设09-24
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