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合作课程(共12篇)
国际经济合作课程 篇1
国际经济合作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本科生的重要专业课程, 它联系着经济贸易领域的许多学科, 如:管理学、国际贸易、国际市场营销等。国际经济合作的内容覆盖面广、跨度大、发展快, 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广泛, 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主线不清晰、体系不严密、层次不分明、内容多而杂、学生理不清记不牢等问题。
针对国际经济合作课程的特点和自身研究的经验积累, 笔者一直尝试将研究型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教学中, 也试图从沟通的角度来理解研究型教学的含义。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 但教学也不是一般意义下的沟通。教学是集约化、高密度的多元结构的沟通活动, 需要高度的有效性。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沟通, 就是可靠性和准确性高的信息或思想的传递或交换的过程。它反映了课堂这个组织对内外噪声的抵抗能力, 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型教学要通过有效的沟通来实现,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是研究型教学的精髓。
1 基于沟通视角理解研究型教学模式
笔者对于研究型教学的理解, 就是在课堂这个特定的沟通环境下,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顺畅, 研究型教学的本质就是一系列的沟通。要使教师的教学工作具有创新性和启发性,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 应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 研究型教学也强调合作学习, 教师应该重视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 尊重、培养学生的个性, 让学生既可以独立思考, 又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 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从沟通的角度来看, 研究型教学是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为基础, 没有沟通, 就不能体现课堂中的多主体性。沟通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形式, 因此, 教学中的沟通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性现象。关于教育的本质, 叶澜教授认为:“如果从形态的角度看, 我们认为教育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教学———这是交往的特殊变体”。由此可见沟通在研究型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1.1 研究型教学中特定的沟通模型
沟通是指沟通者为了获取沟通对象的反应和反馈而向对方传递信息的全部过程。研究型教学特定的沟通模型如图1所示。
在课堂这个特定的沟通模型中, 教师作为信息的发送者, 学生作为信息的接收者。教师将信息, 即教学内容经过编码, 用某种沟通渠道发送出去;学生在接收到信息后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进行解码或译码。应该注意的是, 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是有许多干扰因素的, 包括文化背景的不同、语言的障碍、座位的影响等。为了确保信息的沟通顺畅, 就需要发送者和接收者要有反馈, 在课堂上我们称之为互动。当学生作为接收者反馈其想法、意见时, 他又转变为信息的发送者, 最初起点上的发送者教师就成为了信息的接收者。课堂中的沟通就是这样一个循环反复的过程。
研究型教学的目的就是要由过去传统单一的“讲授式”变成为“讲授—案例或问题讨论”的多元结构模式, 教师由主体地位变成主导地位, 而学生不是被动接受信息, 也主动参与信息的发送, 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精神。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采用, 还需要教师就本学科前沿性的有研究价值的题目进行引导, 指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探讨。
1.2 从沟通视角看研究型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分工
研究型教学就是要实现在课堂这个特定的沟通环境下教师和学生之间和谐顺畅的沟通,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改变, 而且有角色的转换———从传授者、管理者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同时教师还应该是合作者、具有反思能力的实践者和终身学习者。这就需要教师要有个性的自我完善———需要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宽容的态度、真挚的爱心和接纳学生的情怀。
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内涵是指导、促进、帮助学生学习。教师不能代替或强制学生学习;同样, 学生不能把学习的主动权、选择权让位于教师。教师必须在使学生理解这一道理的前提下, 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使他们担负起学习的责任。
作为课堂的主导者, 也是研究型教学的“导演”, 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知识水平, 因为其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沟通的成败。教师应该是一个激情飞扬的演讲者, 倾注全部的热情来讲课, 这种热情将会感染每一个学生;同时, 教师更应该具有控制课堂的能力, 在教学时间内要完成教学任务, 还要尽可能多地与学生互动和交流, 让同学们发言和讨论, 使课堂热烈而不混乱。
所以, 在课堂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主角, 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 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对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尊重, 教师应以参与者、促进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而要实现这一切, 是离不开课堂中的全方位沟通的。
2 国际经济合作课程研究型教学的主要做法
笔者基于沟通的角度, 根据课程的特点, 在国际经济合作课程中笔者主要进行了如下研究型教学的尝试。
2.1 教学内容的刷新
作为沟通的主体, 在教学中要使学生能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合作的教学内容, 在头脑中建立起一个牢固扎实的“知识网络”,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考虑讲授的内容和质量。同时,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反馈, 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 不断调整教学内容, 也可以让课堂充满吸引力、实现有效沟通。
笔者经常关注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的最新动态, 并及时把这些动态的背景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在教学内容中反映出来, 从而激发学生去探索发现新知识的热情和动力, 从而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不断增强学生的自觉性和创造性。
研究型教学还要求教师要将最新的科研成果纳入教学内容中。在教学中, 把学科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教师自身科研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教材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让学生学会收集资料、查阅文献、参加学术讨论、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也引导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参加科研活动, 在参与科研项目的过程中拓展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2.2 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优化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学生往往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而研究型教学的精髓是希望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需要调整课堂的组织形式和方法。笔者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采取讲授、提问、讨论、布置思考题、查找资料相结合的方式,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 精心进行研究型教学。如在部分内容的课堂教学中, 先用2/3时间讲授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然后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最后推荐一名代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再做一个小结。
(2) 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针对国际经济合作的研究热点, 给学生提供一些信息, 指导他们走进图书馆与上网, 选择与课程内容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 在此过程中学会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相互讨论、查找资料等方式获得对相关知识的进一步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亲身体验, 并将其研究结果或成果写成研究论文。这种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变知识教育为能力培养的学习模式, 能培养学生研究型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 增强学生参与知识建构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3)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个课题的研究。针对国际性大企业的发展和遇到的问题, 选择相关的企业进行挖掘和分析, 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 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学会沟通、合作与分享, 培养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培养与他人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学会利用网络收集资料、筛选分析、归纳信息资料, 培养获取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激活各种学习中的知识储备, 共同完成一个案例的分析, 并精诚合作在课堂上汇报其研究的成果。事实证明, 学生们都很欢迎这种教学模式, 对这样的教学活动表示认可, 认为可以自由发挥和拓展能力, 能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会如何查找资料和整理文献, 在提高能力的同时也增强学习课程的兴趣。
在整个教学改革中, 最受学生欢迎和最有效果的部分是小组汇报。学生们非常踊跃, 搜集肯德基、宝洁等大公司的资料, 包括到企业去调查得来的第一手材料, 然后在课堂上每个小组进行汇报发言, 教师在小组汇报后进行点评和总结。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被学生们认可, 认为可以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 还可以结合其他课程的内容进行分析, 可以自由发挥和拓展能力, 能激发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并能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90%以上的学生认为这种方式很好, 收获很大, 自己在小组活动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达到了教学目的。
2.3 全面建立课程成绩综合考核体系
国外对于研究型教学的尝试最早见于哈佛大学商学院采取的“案例式”教学。哈佛不但重视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主动性, 为了能够考试及格并顺利毕业, 要求学生必须在学习中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案例教学中50%的成绩来自课堂表现, 在课堂上乖乖听讲、没有见地的学生无法获得好成绩。而那些充满自信、提出独到见解甚至对教师意见持反对态度并加以反驳的学生能够获得好的成绩。这种方式能够强烈地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的动力, 实现了有效的沟通, 这才是研究型教学的最终目的。
借鉴这种良好的经验, 结合我国教学的国情和课程的特点, 笔者采用了综合成绩考核体系。
第一, 改革考试命题方法。试题的内容既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概念, 又涉及主观发挥题和部分经济热点开放式答案的试题。试题结构合理, 知识覆盖面大, 理论联系实际, 对于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和减少考试作弊起到重要作用。
第二, 改革考核形式。课程考核贯穿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既包括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 也包括学生回答问题和课堂讨论部分。具体来说, 课程最终成绩包括考试成绩 (60%) 、小组汇报成绩 (20%) 、平时成绩 (20%) 。平时成绩包括上课考勤、预习、提问、作业、课程论文等情况。
3 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几点启示和建议
开展研究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学会思考和学习, 学会概括、总结, 能把书本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 也就是能把知识学活。实践证明, 笔者在国际经济合作课程教学的最初阶段不断向学生解释教学互动的好处, 课堂提问让学生慢慢体会到可以对概念和问题有更深的理解和交流,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 通过几年的探索, 笔者有以下几点启示和建议:
(1) 首先, 教师要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知识水平, 只有教师的水平提高了, 深刻地理解了所授内容及其相关知识, 才能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看待问题, 才能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其次, 教师要认真准备, 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才能抓住重点、难点, 才能把握所授知识的精髓。
(2) 课堂教学中应该贯穿一种研究型思维模式, 注重引导、启发学生去思考, 鼓励学生提问, 在向学生介绍前人在研究相关问题时的思想和方法的同时, 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建立一个互动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主、自立精神, 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3) 沟通不是单向的过程, 而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在研究型教学这个沟通过程中要注意:发出一条信息未必会被他人收到;收到一条信息未必会充分理解它;一条被理解的信息未必按照你希望的方式被理解;一条被正确理解的信息未必会被遵守。
良好的沟通不仅传达了你如何理解一个主题 (信息) , 而且还表达出你对它的感觉 (情绪和态度) 。因此, 能够与学生亦师亦友, 创造和谐轻松的沟通环境, 是实现研究型教学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菊, 邱冬阳.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国际金融》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 2011 (33) :212-214.
[2]喻国华.研究式教学模式探究[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6 (2) :74-75.
[3]马京林.关于研究型教学模式几个问题的探讨[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1) :33-35.
[4]白福臣, 尹萌.研究型教学模式及其推广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09 (6) :66-68.
[5]徐国盛.构建研究型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创新能力[J].潍坊学院学报, 2010, 10 (4) :154-155.
[6]叶国荣, 陈达强, 吴碧艳.高校本科生教育中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3) :90-91.
[7]朱淑华.研究型教学模式与教师的角色定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2) :117-119.
[8]樊东光.“沟通”是教学的灵魂——兼谈教学中的方法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4 (3) :141-142.
国际经济合作课程 篇2
课程编号:
课程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Economics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3
总学时:54
理论学时:54 实验学时:0 开课对象:国际经济与贸易本专科 开课分院、系:外语外贸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国际经济学是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国际经济现象,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国际经济问题的能力。通过开设国际经济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国际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般规律,进一步理解国际经济现象,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先修课程及预备知识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不同高等院校、不同学者对《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内容体系的理解存在较大的差异,可以说,有多少种公开出版的《国际经济学》教材,就有多少种观点。目前,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国际经济学》教材有100多种,仅在我国境内以中文发行的就有40多种。我们的安排是,除绪论外,国际经济学内容分五篇,20章。前三篇为国际贸易部分,后两篇为国际金融部分。第一篇:国际贸易基础。第二篇: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第三篇:要素国际流动。第四篇:国际收支与汇率决定。第五篇: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政策。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达到以下目的和要求:
1.要求学生不仅能了解战后科学技术所促进的生产力大发展及其带来的经济全球化以及在这种背景下学习国际经济学的必要性,而且更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正确辨别国际经济学中的基本理论,去粗取精,为我所用。学生对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整个体系有明确的把握,并做到理论与实践想结合。
2.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发生的基本原因即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当代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交换的必然性以及国际交换活动的一般规律,以及根据这些贸易理论而应该采取的贸易政策。
3.要求学生认识到以跨国公司为主要载体的生产要素国际流动对国际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巨大影响以及对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4.要求学生认识到货币的本质尤其是货币在各国之间流动主要反映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在国际上流动这样的本质,了解这种流动对一国国际收支平衡产生的影响进而对该国经济均衡发展的影响。
5.要求学生认识和了解自资本原始积累以来以国际经济活动为基础的国际经济关系即国际生产关系发生发展的历史及其未来,把握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及其前景。
6.要求学生掌握并能运用国际经济定性分析特别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工具,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一些方法论上的准备。特别是对哪些从事对外经济活动的学生,本课程的学习能不同程度的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我国对外的进一步发展服务。
7.要求学生掌握学习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国际经济学的保证。国际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分支科学,其理论基础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要很好地理解国际经济学,必须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对于那些学过西方经济学,又把它还给老师的学生,国际经济学的学习可能是你重新翻开经济学教科书的最好理由。要正确理解各种原理和原理的说明方法,以及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学习方法。
四、教学内容、课时及其分配 1.绪论(2学时)[1] 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 国际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3] 国际经济学的特征 [4]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 [5] 国际金融理论的发展 [6] 国际经济学的学习方法
1了解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国际经济学与一般经济学的主要差别及其自身的特殊性,国际经济学的两大研究领域。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金融理论的历史发展。○2.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4学时)[1] 生产可能性曲线 [2] 社会无差异曲线
[3] 基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分析 [4] 基于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的分析 [5] 贸易条件、消费利益与生产利益 [6] 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7] 国际贸易的起因 [8] 相互需求方程式
[9] 提供曲线由贸易三角形推导提供曲线 [10] 由贸易无差异曲线推导提供曲线 [11] 贸易均衡的相对商品价格 [12] 米德的一般均衡贸易模型
1了解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些预备知识,基本要求:○掌握有关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研究范围和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特点,以及国际贸易理论部分所采用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模型,为以后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2重点掌握生产可能性曲线,社会无差异曲线,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相互 ○需求方程式,提供曲线,贸易均衡价格。封闭条件下的一般均衡模型,开放条件下的一般均衡模型,贸易利益及其分解,米德一般均衡贸易模型。3.古典贸易理论(2学时)[1] 古典贸易理论的含义 [2] 李嘉图模型基本结构 [3]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4] 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图示 [5] 古典贸易理论的验证与评价
1了解古典贸易理论的研究角度、内容和发展,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基本要求:○2重点掌握李嘉图模型中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开放条件下的生产与消费均衡的决定,国际均衡价格的决定,国际分工格局与贸易形态,贸易利益的说明。4.要素禀赋、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4学时)[1]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 [2] H-O理论
[3]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 [4] H-O定理的验证与补充 [5] 罗伯津斯基定理 [6] 要素积累与贸易条件
[7] 经济增长的福利效果与悲惨增长 [8] 要素积累与比较优势
1了解要素禀赋理论的研究角度、基本要求:○要素丰富和要素密集度的基本概念,要素积累与国际贸易,要素禀赋理论的验证与补充。
2重点理解要素禀赋H—O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要素密度与比较优势和○贸易形态之间的关系,理解国际贸易中商品相对价格变化对要素实际收入的影响过程,斯托珀—萨谬尔森定理及推论、罗伯津斯基定理,及其证明。5.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2学时)
[1] 长、短期下关于生产要素流动性的假设,特定要素的含义。[2] 特定要素模型。
[3] 商品价格变化对可自由流动要素与特定要素实际收入的影响。[4] 短期内国际贸易对贸易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5] 特定要素模型与要素禀赋模型的区别。
[6] 存在特定要素情况下的要素最佳配置、要素价格决定。
1了解特定要素的含义,特定要素模型的基本结构和内容,长、短期下关于生产基本要求:○要素流动性的假设,特定要素模型与要素禀赋模型的区别,存在特定要素情况下的要素最佳配置、要素价格决定。
2重点掌握特定要素模型,○商品价格变化对可自由流动要素与特定要素实际收入的影响,短期内国际贸易对贸易国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6.重叠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4学时)[1] 收入水平与需求结构。
[2] 国家间收入水平关系与国家间的贸易密切程度关系。[3] 技术差异与技术变化对国际贸易的不同作用。[4] 按技术变化的特征划分产品周期的阶段。
[5] 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决定比较优势的主要因素与比较优势的转移。[6] 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基础、比较优势的转移课堂小结
1了解需求因素、技术进步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了解代表性需求、重叠需基本要求:○求和产品周期的概念。
2需重点掌握收入水平与需求结构之间的关系、○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的关系,以及在产品周期过程中生产技术的演变、各种投入在生产、销售过程中的重要性和不同阶段比较优势、贸易方向的决定。
7.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4学时)[1] 内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规模经济 [2] 静态规模经济与动态规模经济 [3] 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4] 动态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5] 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6] 产业内贸易理论
1了解规模经济的含义及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基本要求:○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发生:开放下的一般均衡、贸易利益。垄断竞争模型的短期、长期均衡条件。
2重点掌握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规模经济的区分。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的发生:开放下的一般均衡、贸易利益。垄断竞争市场、差异产品。垄断竞争模型的短期、长期均衡条件。市场规模与差异产品的数目、产量之间的关系。开放下国际分工格局。产业内贸易。
8.贸易壁垒与出口促进(2学时)[1] 关税效应的局部均衡分析。[2] 关税效应的一般均衡分析。
[3] 国内生产附加值与有效保护率,关税结构对有效保护率的影响。[4] 配额的经济效应。
[5] 出口补贴的作用、出口补贴的福利效应。[6] 倾销与反倾销。
1了解配额的经济效应,基本要求:○出口补贴的作用,出口补贴的福利效应,倾销与反倾销。2重点掌握关税效应的局部均衡分析,○关税效应的一般均衡分析,国内生产附加值与有效保护率,关税结构对有效保护率的影响。9.贸易保护的依据(2学时)[1] 最佳关税论。[2] 幼稚产业论。
[3] 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观点,[4] 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
[5] 出口供给弹性、进口需求弹性与关税的分担。[6] 确定最佳关税的条件。[7] 征收关税与抽取垄断租金。
1了解最佳关税论,幼稚产业论,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观点,贸易政策的政治基本要求:○经济学,充分认识利益集团、院外活动对贸易政策指定的影响。
2掌握最佳关税论的适用条件、最佳关税的来源;出口供给弹性,进口需求弹性 ○与关税的分担,确定最佳关税的条件,征收关税与抽取垄断租金。重点掌握判定幼稚产业的三种标准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
10.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国际卡特尔(2学时)[1] 经济一体化的形式。[2] 关税同盟理论。[3] 国际卡特尔。[4] 贸易创造。[5] 贸易转移。
[6] 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7] 关税同盟的动态利益。
1了解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与特征,以及贸易创造、基本要求:○贸易转移的概念,了解国际卡特尔及其定价机制。2重点掌握关税同盟理论,○并能运用这一理论对现实中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际效果加以分析,重点掌握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关税同盟的动态利益。11.要素国际流动(4学时)[1] 间接投资与直接投资的区别。[2] 资本报酬差异与国际资本流动。[3] 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分析。[4] 资产组合与国际资本的双向流动。[5] 劳动力流动的福利效应。[6] 国际劳动力流动的主要特点。[7] 技术国际转移。
1了解国际资本流动或国际投资的概念与类型,基本要求:○以及国际资本流动和劳动力流动的动因、影响。
2重点掌握资本报酬差异和资产组合与资本流向的关系、○资本和劳动流动效应的分析方法,国际资本流动利益分析,资产组合与国际资本双向流动,劳动力流动的福利效应。12.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2学时)[1] 企业特定优势的来源 [2] 交易成本与交易内部化 [3] 区位因素与国际直接投资 [4] 企业国际化方式的类型 [5] 企业国际化方式选择的数量分析 [6] 跨国公司的经济效应
1了解国际生产的三种方式及企业选择各种方式的条件;基本要求:○了解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含义及邓宁的折衷理论的特点。重点掌握企业特定优势的来源,交易成本与交易内部化,区位因素与国际直接投资,企业国际化方式的选择,跨国公司的经济效应,企业国际化方式选择的数量分析。
2要求学生能够从企业专属资产与不完全竞争的角度完整地表述跨国公司所有 ○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来源,区分决定东道国区位优势的各种因素,正确理解决定国际生产方式的各项条件。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直接投资理论来解释不同类型的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及对东道国的影响。13.国际收支(2学时)[1] 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特点 [2] 经常项目的主要内容 [3] 资本和金融项目的主要内容 [4] 储备资产的概念与内容 [5] 错误和遗漏净额的含义 [6] 国际收支平衡的含义 [7] 国际收支差额的分类
[8]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与类型 [9]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经济影响
1了解国际收支的基本概念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具体内容,基本要求:○国际收支差额的分类,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与类型,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经济影响。
2重点掌握以下几个基本概念: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资本 ○金融项目、储备资产、商品贸易差额、经常项目差额、基本收支差额、官方结算差额。正确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和结构,掌握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影响。要求学生能应用有关原理和方法,借助一国或地区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具体分析其国际收支的总体状况和结构性问题,并提出改善其国际收支的相应建议和政策。14.外汇市场(2学时)[1] 外汇与汇率 [2] 汇率 [3] 外汇市场 [4] 汇率制度 [5] 外汇管制
1了解外汇和汇率的基本概念、外汇市场的相关内容、世界主要的外汇市场,以基本要求:○及外汇官职的背景、原因及成本和收益等知识。了解以下概念:外汇的概念、汇率的概念,汇率的标价方式: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外汇市场。汇率制度:固定汇率、浮动汇率、钉住汇率。外汇管制的含义。外汇管制的成因。外汇管制的成本。外汇管制的措施。
2重点掌握外汇、汇率、外汇管制的基本概念,掌握外汇管制的成本和收益分 ○析方法及其实施的相关措施。要求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外汇市场的运行,分析各国和地区实施外汇管制的具体原因,并做相应的经济分析。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对中国外汇管制的措施做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提出设和政策建议。15.汇率决定理论(2学时)[1] 铸币平价理论 [2] 购买力平价理论 [3] 利率平价论 [4] 货币模型 [5] 资产组合平衡模型
1了解汇率理论的特点、基本要求:○内容及其适用范围。要求学生能利用上述汇率决定理论就历史上的和当前世界主要货币的汇率走势进行分析和预测。2重点掌握货币平价理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理论、○汇率决定的货币模型与资产组合平衡模型的基本内容和表述方式。
3掌握以下概念:铸币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绝对购买力平价、相对购买 ○力平价。利率平价理论:无抛补利率平价、抛补利率平价。货币模型: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粘性价格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16.国际收支调整(2学时)[1] 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 [2] 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 [3] 国际收支调整的乘数分析论 [4] 国际收支调整的货币分析法
1了解国际收支的价格调节机制、收入调节机制调整的基本特点及其主要方法。基本要求:○要求学生能运用国际收支理论分析价格调节机制与收入调节机制在不同经济环境中的适用性并能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2重点掌握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吸收分析法和货币分析法的基本内容,把 ○握三种分析法的区别;熟悉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推导,正确表述货币编制的“J曲线”效应。
3掌握以下概念:马歇尔—勒纳条件。J曲线的含义。凯恩斯主义的乘数原理、○贸易乘数。吸收分析法的基本含义。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17.固定汇率下的宏观经济政策(4学时)[1] IS—LM—BP模型。[2] 内外平衡。
[3] 资本完全流动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蒙代尔—弗莱明模型。[4] 固定汇率与货币主义方法。
[5] BP曲线的推导及形状,决定BP曲线移动的外生因素。[6] 丁伯根法则。[7]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1了解内外平衡的基本概念,基本要求:○了解固定汇率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原理。要求学生要求学生能够针对现实中的不同情况,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并能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
2熟练掌握IS—LM—BP模型分析方法及蒙代尔—弗莱明模型;重点掌握固定汇 ○率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搭配原则,以及资本流动性对宏观经济政策作用效果的影响。
3重点掌握I ○S—LM—BP模型。内外平衡。资本完全流动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固定汇率与货币主义方法。BP曲线的推导,决定BP曲线移动的外生因素。丁伯根法则。蒙代尔—弗莱明模型。18.浮动汇率下的宏观经济政策(4学时)[1] 浮动汇率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2] 浮动汇率下的政策目标。[3] 汇率变动对国内均衡的影响。
[4] 资本完全流动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果。[5]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之争。
1了解浮动汇率制下外部平衡的自动调节机制,基本要求:○以及浮动汇率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和政策作用效果。要求学生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对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做出自己的评价。
2重点掌握浮动汇率制下资本流动性对宏观经济政策作用效果的影响,把握固 ○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之间的优劣比较。
3重点掌握浮动汇率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浮动汇率下的政策目标,汇 ○率变动对国内均衡的影响,资本完全流动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果,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之争,浮动汇率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19.国际货币体系(2学时)[1] 国际货币体系的内涵与类型 [2] 二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与演变 [3] 布雷顿森林体系 [4] 牙买加体系 [5] 欧洲货币体系 [6]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
1了解国际货币体系的内涵、基本要求:○类型、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内容、作用、缺陷及崩溃过程。要求学生掌握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牙买加体系、欧洲货币体系。掌握发展中国家金融体制的特征、债务危机与金融危机。
2重点掌握国际货币体系的含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欧洲货 ○币体系,欧洲货币联盟与欧元。第19章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2学时)[1] 进行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主要理由。[2] 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主要方面。[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协调作用。
[4] 发达国家之间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做法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1了解开放经济条件下各国和地区进行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必要性和主要方式。基本要求:○要求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释当前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动机、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发展趋势。
2重点掌握国际金融领域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有关内容和基本原理,包括货币 ○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等三方面的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问题,发达国家之间联合干预外汇市场的做法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四、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国际经济学》,薛敬孝 佟家栋 李坤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版。主要参考书目:
1.Dominick Salvatore.International Economics 国际经济学(第五版)(朱宝宪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Paul R.Krugman & Maurice Obstfeld.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国际经济学(第四版)(海闻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Dennis R.Appleyard & Alfred J.Field Jr.International Economics 国际经济学(第三版)(龚敏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4.Gilancarlo Gandolfo.International Economics 国际经济学(第二版)(王小明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5.佟家栋,高乐咏:国际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6.朱钟棣:国际经济学(MBA教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7.华民:国际经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蒋振中:国际经济学原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经济学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指南(国际经济学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下称《考试用书》。
五、课外学习、作业习题等要求
课外主要把课本课后练习题完成,每个单元章节完成会安排一些章节的练习题目通过在线传递给学生进行练习巩固。
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考核比例: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
考核要求: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表现、提问、讨论、展示);另一部分是作业和章节小测试和练习等。
七、其他说明
在教学实践中,要求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借助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执笔:张士军
国际经济合作课程 篇3
关键词: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体系;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F0-4
在“十三五”规划即将开始的今天,经济全球化、创新创业大众化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等标签越来越深的印刻在大学生的教育层面。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国际化当成机遇和挑战。所有人都希望完成从“国内高等学府”到“世界一流大学”的转变。
一、高校国际化战略
1、高等教育国际化
高等教育国际化涉及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各国教育工作者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包含至少三个方面,即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和学术交流。教育理念国际化即指高校工作人员要有开放的视野,立足全球化格局,长远发展,与国外的教育互通有无。
2、高校课程体系国际化
课程国际化是我国高校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尤其在进入世贸组织以后,高校教育国际化成为了重要课程。把国际的、跨文化的知识和观念纳入到我们的课程中来,有利于完成知识和观念的有效融合。更有利于培养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国际化人才。课程的国际化能够给没有办法出国的学生提供国际化教育的机会,也可以吸引国外的留学生选择到中国留学。目前,美国高等教育课程的国际化已非常普遍,呈多种形式,如在普通教育的核心课程中增加关于世界文明、世界史和外国语的要求,增设和加强地区研究和国际研究方面的主修、辅修和专攻计划,开展跨学科和跨专业的外语教学;在工程、工商管理、教育等专门领域的教学中,增加国际内容,把到国外修学旅行与课程教学联系起来等等。[1]加拿大高校近年来在课程国际化方面进展明显,据加拿大大学联合会(AUCC: The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of Canada)2006年组织的一次调查表明:加拿大61所高校的356个专业中均开设了国际课程,并将课程国际化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2]
二、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国际化的重要性
1、课程国际化是高校国际化的重要载体
弗朗西斯(A. Francis)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容是课程的国际化,教师的国际化,国际学生项目,到国外学习/工作及交换项目,国际合作计划,与国外同行院校的密切联系,与各区域的联系。[3]
2、课程国际化是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国际化的重要支撑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资源配置等方面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高校经济管理类学院也迎来了严峻的挑战。国际经济形势跌宕起伏,多数学生都想将自身所学拿出去到世界的舞台上练练兵,保研、考研和出国留学已经成为经济管理类学生毕业时的模式化选择。
目前,国外知名大学的商学院都在积极推进课程的国际化进程,值得借鉴。其课程国际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目标的国际化。从全球化视角来考虑高等财经教育的发展,提出要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等财经类人才。(2)教育内容的国际化。通过增设有关国际化方向的专业或在原有课程中增加国际化内容,以实现国际化的培养目标。(3)教育合作的国际化。通过发展留学生教育、师生互换、合作办学、合作研究、国际会议等多种形式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三、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国际化的途径
1、战略规划
“985工程”,也称“世界一流大学”工程。旨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目前我国985高校共有39所,所有大学都有经济管理类学院及专业。这些学院都将国际化办学作为自己的战略目标,课程体系的国际化可以成为重要抓手。若想将国际化课程体系落到实处,应该至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突破:(1)从重视到共识。学校领导要重视学校国际化发展道路,学院层面要积极配合学校完成国际化进程的部署,各方面达成共识。(2)营造国际化氛围。学校要建立健全运行机制,包括学术带头人、留学归国人员、外国留学生、青年教师代表等,要定期召开研讨会,制定国际化课程实施细则,不断营造课程体系国际化的良好氛围。(3)资金扶持。要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国际化课程体系的推进,学校应设立课程国际化的专项资金,从制度上与经费上保证课程国际化工作的顺利开展。经济管理类高校如果希望将自己打造成国际化商学院,还应该通过国际商学院联合会(AACSB:The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 of Business)论证,该论证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学院开设的国际化课程的多少。
2、师资队伍的配置
目前,很多高校经济管理类学院都加入了课程国际化进程。进程的顺利,教师是关键因素,教师的充分参与对实现课程国际化进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实,若想逐步建设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师资队伍,主要是做好“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工作。
3、合理的课程体系
首先,根据高校经济管理类学院及专业的特点,针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设置跨人文与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综合性通识教育类课程。例如增设历史分析和社会分析、文学艺术、外国文化、道德伦理、自然科学等方面的课程。其次,强化公共英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建议在保证大学英语总学时不变的前提下,增加英语强化训练课程。同时开设跨文化交流与比较的课程,例如《东西方文化比较》、《外国历史》、《西方思想史》、《西方经济史》等,为双语教学与国际化意识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在专业课中增加双语教学的比重,适应国内、国外、国际三种环境变换的全球视野,提高对外交流的能力。加强双语教学,推动教材和教辅的国际化双语教学和全英文教学是培养国际化财务管理人才的重要方式。建议在高校经济管理类学院对国际化程度高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如金融学、管理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市场、公司理财等课程。对专业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选修课程则可以选用翻译的国外教材或国内优秀教材,中文授课。在双语教学层次上,建议先从低层次的双语教学模式开始,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和专业知识的积累,逐步过渡到较高层次的双语教学模式。
[1]邱伟芳,财经类高校课程国际化策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3):92-95.
[2]加拿大大学联合会文献[DB/OL].[2008-08-06].http://www.aucc.ca.
国际经济合作课程 篇4
虽然, “双语教学”在我国各高校目前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但是, “双语教学”的科学含义是什么?包括法学教育界在内的学界对此却一直存在不同观点。例如, 有学者认为“双语教学”可以成为提供我国新时代外语教学质量的重要策略, 其本身也不是单纯的教学方法问题。[1]有学者将“双语教学”定义为:它是在学校包括课堂教学在内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以及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不只使用母语, 同时广泛使用外语的一种教学活动。还有学者根据外国字典中的定义将双语教学理解为:“双语教学提出的最初目的主要是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实现多元文化的共存。”[2]客观地讲, 这些观点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都忽视了“双语教学”一词在我国的演进历史和法理基础, 因而缺乏建立一个准确解释“双语教学”含义的根基。
国家教育部[2001]4号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第8项题目为“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教学”, 该项全文如下“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 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 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 更要先行一步, 力争三年内, 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暂不具备直接用英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 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 分步到位”。这是我国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法理基础, 脱离此基础分析我国“双语教学”的含义是错误的。按照以上规定, 目前在我国高校进行的“双语教学”, 是指除外语课程外, 采用外文教材, 并用外语授课的课时占该课程课时的50%以上 (含50%) 的课程。由于英语是我国所有普通高校本科生的必修外语, 所以, 教育部所称的“双语教学”实际就是使用英语进行专业课程教学。而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就是指在高校国际经济法学专业课程的本科教学中使用英语授课的课时占该课程总课时的50%以上 (含50%) 。
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之必要性
第一, 我国对外经贸活动中急需大量既熟悉国际经贸法律和国际惯例、又能熟练运用外语的涉外法律人才, 这是实行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现实基础和根本出发点。外语 (主要是英语) 作为工具, 在经济全球化和法律全球化时代愈加重要, 法律职业者要熟练地运用外语处理法律文书、用外语直接交流, 而不能再借助于翻译。这样, 法律实务要求法学教育必须与之相适应, 其双语教学势在必行。[3]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我国的对外经贸活动日益频繁, 特别是在2001年12月正式加入WTO后, 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 现在每年的进出口贸易额一直在2万亿美元以上。与此同时, 我国和其他国家间的贸易摩擦和争端也急剧上升。国际经济法学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必须开设的核心课程之一, 其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货物买卖、国际投资、国际金融、WTO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等方面的国际法律制度, 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密切联系的学科。
第二, 国际经济法的法律渊源包括许多国际经济条约和国际商事惯例, 它们几乎贯穿了国际经济法的始终, 除此以外, 各国的涉外立法也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渊源。这些法律的原始文本通常都采用国际通用语言————英语, 然而, 由于语言本身所具有的符号性、民族性和文化性等特征, 使我们在将这些法律文本翻译成中文时, 译文总是难以完全表达原意, 甚至难以理解或曲解原文的含义。最直接的办法是使用英文原版法律规定, 按照英文原版词义和语境去理解。用英文传授该部分知识比中文教授更为准确。
第三, 实践中的国际经贸纠纷往往发生在英语环境中, 案情异常复杂。国际经济法学实施双语教学能使学生在双语环境的培养和熏陶下, 了解到原汁原味的外国法律以及国际条约、国际惯例, 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运用相关法律解决国际经贸纠纷的能力, 为将来从事涉外法律实务工作打好基础。
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实施之困
目前, 我国开设法学本科专业的400多所大学大多开设了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但从各高校国际经济法双语教学的具体实施情况来看, 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困难:
第一, 选择何种双语教学模式之困。实践中, 各高校采取的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模式大致有三种:1.全外型模式, 亦称浸润型模式, 即所开设课程采用英语原版教材,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课程考核等环节完全用英语进行;2.混合型模式, 采用英语原版教材, 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等环节用英语与中文相结合进行;3.半外型模式, 即采用英语教材, 中文讲授的方法。后两种模式统称为过渡型模式。目前, 多数学校采用过渡型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模式, 用英语学习专业名词和进行简单解释和表达, 重点的描述和解释用中文, 导致了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效果反而不如中文教学的尴尬局面。[4]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学生们的英语水平整体教差, 学生英语水平差是制约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开展和发展的瓶颈之一;二是各高校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师资力量普遍较薄弱。目前各高校承担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任务的教师主要是本国教师, 其中许多教师原本是外语专业人才, 他们仍然照搬外语教学方法用于国际经济法学教学中, [5]使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成了外语翻译课。
第二, 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材选用之困。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具的高质量教材直接关系到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的质量。目前国内出版的能全面涵盖国际经济法领域基本知识的双语教材较少, 其中出现的语法错误和中式英语表述过多, 法律描述的内容和角度也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6]而且, 这些教材存在着涵盖内容出入较大、重理论轻实务、一般性介绍内容多而具体法律规则少等问题。
第三, 实践教学环节和考核的方式之困。我国各高校的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仍以传授系统的和科学的法律知识为主, 注重理论教学。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一般每周仅有2-4节, 这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和学生深入地用外文讨论或沟通, 大大影响了双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之外, 实践环节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际涉外法律纠纷的能力。实践中, 不少法学院校也开展了包括模拟法庭、专题辩论、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然而这些实践教学的内容多关注国内民商法、经济法以及刑法领域, 鲜有涉及国际经济法领域, 即使涉及到国际经贸案件, 也多是采用中式法律思维模式分析、讨论案件, 学生难以全面、正确地理解主要源于英美法系的、已判例法为主的国际经贸法律规则。
完善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1.我国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应采取全外型教学模式
笔者认为, 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的开设应宁缺毋滥, 不要使其成为应付检查和评估的摆设。如果要开设, 必须采取前述的全外型教学模式。当然, 考虑到学生的英语能力问题, 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应安排在高年级的大学生中讲授。将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作为选修课, 仅让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或其他具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学生选修。毕竟国际经济法培养的是专门人才, 而非是通才教育。在全外型教学模式下, 教师用英语讲授、提问, 学生也完全使用英语回答和讨论, 使学生沉浸在国际经济法律的英语语言环境中。涉及少数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 课后教师可以用中文作为辅助语言进行个别解释。
2.加大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师资力量的培养
由通晓外国法律的外籍教师实施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是最理想的, 但由于外籍教师数量有限, 费用昂贵, 所以, 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任务主要还是由一些专业扎实、精通英语的本国教师来承担。因此, 各高校要加大对国际经济法双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是将英语水平强、国际经济法学基础扎实的专业教师培养成双语教师。具体可以采取为这类教师提供出国深造机会或与国内知名外国语大学联合培养等方式。二是在外语类高校、高等师范院校中开设以培养双语教学师资为目标的专业, 将专业外语及有关双语教材纳入必修课程。三是引进双语教师。引进对象应为法律专业的归国留学人员, 他们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又有较高的英语水平。
3.重视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教材建设
原则上, 国际经济法学的双语教学应使用原版英文教材, 但原版英文教材存在着购买费用过高、教材内容不能完全适应中国国情以及较少涉及中国有关涉外经济立法等问题。所以, 引进原版英文教材只能是权宜之计, 最终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仍应选择我们的自编教材。可以考虑由教育部统一组织编写既能满足我国对外经贸活动需要又适合我国学生学习的高质量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材。
4.强化国际经济法双语课程的实践环节训练, 积极探索有效的双语教学考核模式
在国际经济法学的双语教学中应加大实践环节的比重, 创造多种形式的实践环节使学生尽可能地适应国际经贸法律实务环境。例如, 在校内可以开展有关国际经贸案件的模拟法庭、模拟仲裁、国际经济法专题辩论和疑案辨析等活动;在校外, 学校可以与外资或涉外律师事务所、外资企业、政府外经贸部门等合作建立教学实践基地, 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的考核应在坚持结构化考核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细化平时成绩, 主要以学生在课上参与双语教学互动的表现、课下完成双语教学平时作业的质量来衡量, 考核点包括英语表达能力、英语听力、英语阅读能力、法律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法律思维、实践能力等。期末考试试题均采用英语表述, 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考试时间确定用中文、中英文结合或者全英文答题。对于完全用英文准确答题的, 可以给予一定的加分。
摘要: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是指在高校国际经济法学专业课程的本科教学中使用英语授课的课时占总课时的50%以上 (含50%) 。应通过采取全外型教学模式、加大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师资力量的培养、重视国际经济法学双语课程教材建设和强化国际经济法双语课程的实践环节训练等措施来提高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国际经济法学,双语教学,探析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双语教学不是单纯教学方法问题, http://www.xzschool.
[2]查晓雯.立足实际开展国际贸易法双语教学[J].南方论坛, 2006 (2) :57-59.
[3]张文显.入世与法学教育改革, http://www.edu.cn/20011221/3014828_1.html.
[4]任英欣.双语教学在国际经济法教学中的运用[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3) :114.
[5]王刚, 李岩.关于国际法学科开设英汉双语教学的思考[J].安康师专学报, 2006 (3) :111.
国际经济合作课程 篇5
【摘要】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逐渐成为我国扩大高等教育办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拟从社会需求导向的视角,对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问题进行理论探讨。
【关键词】社会需求 课程设置 课证融通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在我国经济建设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类型的本科教育。研究型高校主要培养理论型人才,高职类院校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独立学院应该培养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应用型人才。相对于其他行业,对于外贸企业来说,能够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专业人才才是它们所需要的。某些拥有大专学历的人在外贸行业也做得很好,这就说明了外贸行业在一定程度上需要的不是高学历人才。因此独立学院应该从自身的生源状况出发,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实际需求的应用型外贸人才。
一 社会需求导向下的独立学院国际贸易课程设置的原则
1.坚持强化理论教学与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专业理论水平与业务技能高、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实验室和基地建设为依托,努力推进教学改革,全面加强专业建设。坚持强化理论教学与加强动手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原则,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建设道路。尽快提高学科的整体水平,形成结构合理、优势和特色明显的学科体系。
2.专业方向要适应社会的需求
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应是独立学院的办学方向,所以独立学院在政府和本院招生就业办信息的基础上,要加大对社会市场的调研和预测工作,提高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可以聘请以专家为核心的专业指导组,进行评估调查,以保证专业设置适应社会的需要。
3.加强学生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独立学院的专业定位不应该是研究型、专业型的,而应是应用型的。我们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首先是注重综合业务能力的培养,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才能拓宽就业面,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对学生管理能力、心理承压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组织策划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二 社会需求导向下的独立学院职业课程设置
社会需求导向下的独立学院课程设置强调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是学生适应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独立学院的职业课程设置又要与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体现不同。
1.突出外语与外贸并行的特色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对外语水平要求很高,客观上要求在专业课教学时应采用双语教学,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在课程设置上,一方面,要重视外语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要设计相关课程而且加大基本技能训练,如,设置商务英语阅读、报刊选读等;另一方面,要在相关课程上采取双语教学,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等课程。
2.按职业能力要求设置课程
外贸知识反映在专业课的安排与设计上,根据社会需求,可以推进“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课程化”,形成“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考虑将报关员、单证员资格证书嵌入人才培养方案,并使课程教学大纲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相衔接,使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与职业考证的内容、要求和时间相一致。使学生毕业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考取用人单位认可程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应的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另外,还有其他可获取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相关课程科目: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资格证书,同样可以开设相关课程体系。
以上课程设置可以专业任选课的课程形式体现,只要求修够规定的学分即可。
另外,在专业核心课及专业必选课中的某些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报检实务》、《货运代理实务》等课程中交叉重复部分需要整合。
参考文献
[1]李瑢.素质教育视角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10)
[2]刘杨.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整合的必要性[J].黑龙江对外贸易,2009(9)
国际经济合作课程 篇6
关键词:《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课程建设;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11—0285—02
《當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是师范类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结合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此课程的建设水平。
一、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与功能
明确课程的性质与功能是课程建设的前提。从课程性质上看,《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具有科学性和政治性的双重属性。一方面,《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是一门科学。从学科的构成条件看,它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即国际社会中各行为主体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它的研究方法日臻完善,传统的历史分析法、哲学分析法、法律与伦理分析法,现代的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博弈论等被普遍采用;它的逻辑体系缜密完整,也有自己的理论渊源,哲学、政治学、历史学、国际法学、政治经济学以及马列主义的相关基本理论等都是它形成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该课程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反映着不同国家、不同阶级的意志和利益诉求。科学性与政治性紧密相联,辩证统一,缺一不可。如果没有科学性,不能正确揭示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的基本规律,就丧失了生命力;如果没有鲜明的政治立场,它也将失去前进的动力。
从课程功能上看,《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政治理论教育、知识教育以及价值观教育的任务。在政治理论教育方面,它侧重于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基本观点、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及中国外交政策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来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的总体形势、发展规律及未来趋势。在知识教育方面,它向学生介绍关于当代世界经济、世界政治的基本状况和国际关系的基本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认识和分析国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在价值观教育方面,它通过揭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一切进步力量为追求和平、正义所做出的巨大努力,激励学生树立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与进步而奋斗的信念。
需要注意的是,这门课程的授课对象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这一专业的学生受过专门的培训,思想政治素质较高;课程开设时间为第三学年第二学期,此时学生已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学、世界通史、政治学、政治经济学等专业必修课程,已为该课程的学习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当然,由于他们所学的不是国际政治或世界经济专业,因此开设这一课程不宜太过专业化,而是着重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其运用所掌握的政治理论认识国际社会的综合能力为目的。
二、建构合理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内容丰富,理论性、思想性和动态性较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解放思想,努力实现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转换,精心而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为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提供可靠保障。
1.实现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任何授课教师都面临着将教材体系转换为教学体系的问题,《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的教师更需如此。单从课程名称来看,“当代”所指的时间不断向前推移,课程内容也应不断更新。然而,教材从编写到出版印刷到投入使用往往有几年的周期,即使教师采用最新版本的教材,还是会有很多新内容未能在教材中体现出来。而这些新内容不仅是学生感兴趣和关心的,也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正确看待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趋势。同时,教材中的部分内容与学生在中学阶段所学的历史、政治等课程有重复现象。加之当今社会信息来源渠道多元化,海量信息纷繁复杂,如果教师依然死扣教材,照本宣科,对国际社会最新的发展变化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上课时闭口不谈,就会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降低教师的个人威信,从而制约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授课教师必须妥善处理“不变”与“变”的关系,既不拘泥于教材也不完全脱离教材,而是在坚持教材的总体思路、基本理论和主要内容不变的情况下,补充更新教材编写出版后国际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并根据具体情况和教学时数调整、归并章节和教学内容,从而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
2.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主要遵循三个原则:(1)实事求是。本课程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政治格局多极化为主线,涉及两种社会制度、多种类型国家。教师应本着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来安排教学内容,而不以社会制度的异同和意识形态的远近刻意回避或以偏概全。(2)与时俱进。国际社会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不仅需要重新认识已有的经济政治问题,而且新的经济政治问题不断产生,教师应与时俱进,及时把这些发展变化在教学中体现出来。同时,教师要密切关注本学科前沿理论动态,向学生介绍比较新的理论观点,帮助他们提高理论水平。(3)学以致用。教师选择教学内容时应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实际和国内外社会实际,帮助大学生增进对世情、国情的了解,培养其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提高其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采用多元化的课程教学方法
教学本身是一门艺术。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仅要有好的教学内容,还要有适宜的教学方法。结合这门课程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教师可综合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法。这门课理论性较强,从教材结构和各章节的内容来看,它不仅是对世界经济与政治状况的宏观把握,还包括当代世界经济、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认识世界的总体观点。为了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这些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总体观点,教师还是要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
2.专题讲座法。鉴于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剖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课程内容庞杂,因此在以二战后世界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变化为主线进行一般讲授的同时,可以将一些热点、重点、难点问题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系统深入的讲解。在进行专题讲座时,教师应紧扣教学主题,以最新理论和重大时事为结合点,与时俱进,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求学生课外自学教材,教师则在专题讲授中随时联系教材相关内容。这样既能避免课堂教学与教材内容的重复,又能使专题讲座与教材以不同形式为学生所掌握。
3.互动式教学法。本课程理应是一门生动活泼的课程,因此教师授课应避免“满堂灌”,而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课堂提问、问题讨论、辩论、主题演讲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化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并提高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这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信任与协作关系。
4.多媒体教学法。本课程的特点要求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当今国际社会的发展动态。多媒体教学具有生动直观、信息量大、效率高的优点,能较好地满足这一教学要求。教师要经常收集与课程有关的信息资料,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综合运用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手段来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提高教学的说服力,使其更好地了解过去、认识现在、把握未来,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学生自主探究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探索科学而灵活的成绩考核体系
考核是评估和改进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科学的考核体系不仅有利于客观、公正、准确和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反之,不仅不能实现考核的预期目的,还可能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此门课程的考核方式可以采取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课程总评成绩的考核形式。其中,平时成绩权重不宜过低,应占到30%~40%的比例,主要由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和几次作业组成。如果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太低,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不重视平时学习,课堂参与积极性不高、作业完成情况马虎。考察学生出勤情况的目的,是为了把学生“吸引”抑或说“约束”在课堂上,因为人在教室是开展课堂教学的前提;课堂表现主要是考察学生课堂学习态度、参与度等,旨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活动,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布置作业主要是激励学生加强课后自主学习意识,巩固所学知识,而且作业的布置形式要多样化,除了课后习题外,还可以要求学生至少阅读一本与本课程相关的著作并撰写读书笔记,以及课程结束时撰写学习体会等。期末考试权重为60%~70%,考试形式最好是开卷,题型主要以辨析题、材料分析题和小论文等灵活度高、时代感强的题目为主,重在考察学生运用学过的相关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之,要想切实提高《当代世界经济政治与国际关系》课程的建设水平,需要任课教师在明确课程性质和功能的基础上不断地更新完善教学内容、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课程建设定能见到实效。
参考文献:
[1]易刚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性质与教学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上).
[2]唐连凤,高杰.提高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教学实效的途径与方法[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9).
国际经济合作课程 篇7
一、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本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其它高等学校经济学类院系的长期调查研究, 发现在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微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原理、财政学、货币银行学是国际经济学的先导课程, 除此之外, 学生如果能够在学完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后再接触国际经济学效果会更好。虽然上述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可能都有所体现, 但由于师资条件、课时安排、教材选择、学生学习热情等诸多原因, 实际执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致使学生的专业基础不能达到学习国际经济学的要求。这一问题广泛存在于大多数国内高校经济学类院系的教学实践中。
2.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对于所有经济学类专业, 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三门数学课程是必修课程。即使对于大多数已经开设上述课程的经济学类院系, 由于课时安排、教材选择、学生学习热情等诸多原因, 实际执行效果也大打折扣。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微积分课程选用的教材, 大多数名为《经济数学》的教材实则是不懂经济学的人撰写的教材, 不少例子完全不符合经济学的基本逻辑和思维习惯, 致使学生很难将数学知识和经济学理论有机结合, 完全不能理解数学作为经济学基础的重要意义。
3.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较为呆板。目前, 大多数国内高校经济学类院系在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仍然普遍采用较为呆板的课堂教学方式, 这种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将传输理论知识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 忽略了学习方法的引导, 更忽略了教和学的互动, 致使大多数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二、改进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建议
大力加强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师资力量建设无疑是提高其课程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应该鼓励任课教师积极吸收国际经济学的最新理论成果, 以提高其自身的理论素养, 应该鼓励任课教师前往其它高等学校进修深造或增加校内定期观摩交流, 以提高其自身的教学水平, 应该鼓励任课教师努力掌握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 以提高其自身的教学能力。除此之外,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针对改进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的问题提出建议。
(一) 课程特点的把握
1.国际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 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范围的应用与延伸。在体系、内容上, 国际经济学分为微观部分 (国际贸易理论) 和宏观部分 (国际金融理论) , 前者主要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 侧重于实物方面的研究, 后者主要以宏观经济分析为基本工具, 侧重于货币方面的研究。因此, 在进入国际经济学的学习时, 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基础。
2.国际经济学的内容涉及繁多的数量关系, 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基本特点, 即概念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密性。一般来说, 学习经济学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背景, 而学习大量采用数学模型作为研究工具的国际经济学 (例如, 要素比例模型、贸易下的世界经济模型、垄断竞争模型、风险规避和国际资产组合多样化模型等) , 无疑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
3.国际经济学具有庞大且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研究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政策等问题的微观部分, 主要涉及绝对优势、比较优势、要素禀赋、重叠需求、产品生命周期、规模经济等理论。研究汇率与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等问题的宏观部分, 主要涉及货币模型、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等理论。对于教学双方而言, 是否清楚认识和牢固把握上述课程特点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 课程内容的确定
国际经济学的授课对象是已经完成微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原理、财政学、货币银行学四门课程学习的经济学类本科学生, 因此, 一门完整的国际经济学课程应该涵盖以下内容:世界贸易概览, 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 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 标准贸易模型,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 国际要素流动, 贸易的政策工具, 贸易政策中的政治经济学, 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 贸易政策中的争议, 国民收入核算与国际收支平衡, 汇率和外汇市场, 货币、利率与汇率, 长期价格水平和汇率, 产出与短期汇率, 固定汇率和外汇干预, 国际货币体系, 宏观经济政策和浮动汇率制下的国际协调, 最优货币区和欧洲的经验, 全球资本市场:运行和政策问题, 发展中国家:增长、危机和改革。
上述内容中, 劳动生产率和比较优势:李嘉图模型, 资源、比较优势与收入分配, 标准贸易模型, 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和国际贸易, 国际要素流动, 贸易的政策工具, 贸易政策中的争议, 国民收入核算与国际收支平衡, 汇率和外汇市场, 货币、利率与汇率, 长期价格水平和汇率, 产出与短期汇率, 固定汇率和外汇干预, 国际货币体系, 宏观经济政策和浮动汇率制下的国际协调是国际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和核心内容, 无论多少学时的课程都应该包括, 而其余的内容可以根据教学进程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取舍。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因此建议学时数量充裕的课程将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政策, 发展中国家:增长、危机和改革作为选讲内容。
(三) 学时的安排
在师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将国际经济学课程分为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两门课程, 尤其是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时的安排以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分别64个理论学时加上16个实践学时为宜, 理论学时用于讲授理论知识, 实践学时用于学生练习和教师讲评课堂作业。考虑到已有一些高等院校大幅减少专业课总学时的现实, 一门课64个理论学时的安排可能存在不得不减少其它同样重要的核心理论课程的学时的矛盾, 但无论如何, 应该保证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两门课程分别不少于56个理论学时。
(四) 教材的选择
保证课程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无疑是选择一本具有科学性、权威性, 既适合教师教学、又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目前可供选择的国际经济学教材可谓汗牛充栋, 相对影响较大的有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的《国际经济学》, 萨尔瓦多的《国际经济学》, 海闻、林德特、王新奎的《国际贸易》, 易纲、张磊的《国际金融》。
国际经济合作课程 篇8
一、双语教学的模式
双语就是将母语以外的另外一种语言直接应用于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中, 使第2语言的学习与各学科知识的获取同步。双语教学的模式很多, 主要包括以下3种。
1. 浸入型双语教学。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母语的语言进行教学, 强调完全用非母语的第2语言进行教学。
2. 保持型双语教学。
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母语, 然后逐渐地使用第2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 其他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
3. 过渡型双语教学。学生进入学校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 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2语言进行教学。
二、国际经济学课程实施双语教学要具备的条件
1学生方面。学生是双语教学的主体, 教学内容的设置都是围绕着学生这一主体而组织安排的, 教学质量与效果是否达到教学目的也是从学生身上体现出来的。国际经济学双语教学是国际经济学专业知识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的有机融合, 它关注的不仅是学生对国际经济学专业知识的掌握, 而且还有学生对国际经济学专业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要很好地接受双语教学, 学生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1) 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和丰富的专业词汇。阅读是培养英语应用能力的基础, 丰富的专业词汇是学生从日常英语学习过渡到以英语为工具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桥梁。 (2) 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教学活动中, 教师和学生的英语交流要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贯穿始终。学生沟通能力强, 则教学效果好;沟通能力弱, 则教学效果差。 (3) 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广阔的文化视野。在接受双语教学前, 学生要最大程度地了解专业知识的中文概念、术语和相关的基本知识, 特别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 为日后的双语教学做一个很好的铺垫。
2. 教师方面。
双语教学对师资要求较高。双语教师除了必须具备一般教师应该具备的精深的专业素质、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知识外, 还必须具备如下素质: (1) 较强的外语能力。教师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和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 能用英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 流畅地使用英语组织学科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 开阔的视野和全球意识。全球意识已成为影响各国文化创新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双语教师应该比一般教师站得更高, 拥有全球意识, 能直接获取国际上最新的知识和观点, 在教学思路和方法上更开放、更灵活、更趋多样化。
3. 教材方面。
有计划地引进和试用优秀的外语原版教材, 是了解学科最新成果和进展的捷径。原版教材不仅涵盖了科学的理性思维, 同时也包含了西方的人文情怀, 这样更能激发学生思维。在授课过程中, 如果能把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同西方的人文情怀和思维方式结合起来, 将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提升国际经济学课程双语教学效果的建议
1. 完善双语教学制度。
为支持双语教学的发展, 笔者所在学校出台了《关于双语教学课程建设的若干意见》, 笔者所在学院领导对此高度重视, 成立了院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领导小组, 组织实施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工程, 明确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亲自抓, 并抽调专人负责管理网络课程平台并保障不间断运行和负责双语课程建设中的技术工作, 为笔者所在学院双语课程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和人员保障, 保证了双语课程建设的正常进行。
2.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双语教学的任务量较大, 在备课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多。因此, 对教师工作量和课酬的计算应该做一些奖励和补偿, 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例如, 笔者所在学校制定特殊政策, 对评为校级以上的双语示范课程, 除给予精神鼓励和一定的物质奖励外, 每门课程每年资助1万元, 连续3年共3万元用于双语课程建设。另外, 各学院还对双语示范课程进行1∶1的资金支持。
3. 注重双语教学师资力量的培养。
由于种种原因, 目前, 很多高校的双语教师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双语培训。针对这种状况, 可以为实行双语教学的教师提供更多的出国培训和在职培训的机会, 以提高他们的双语教学水平。
国际经济合作课程 篇9
安徽外国语职业学院以“职业技能”为培养核心的高职院校要提升自己的办学层次———升本, 面临着方向性的选择———学科型?应用型?通过集体探讨和专家研究, 学院做出了方向性选择———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应用型教育, 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并存, 逐步发展本科教育的道路。
其一, 响应社会的需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靠中专、职高、技校等中等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来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主要靠重点高校来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主要靠普通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来培养。
其二, 应用型符合我院的实际和特色。盲目追求研究型或学科型, 实属“大跃进”。“面向应用”是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与研究型本科课程体系的根本区别。课程体系是否科学, 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问题, 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人才质量。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是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此模式培养的学生, 实践能力低, 难以适应国际经济贸易岗位的实际需要。应用型的课程体系以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为依托中心, 以专门技能所需的实用知识为基础, 强调实践操作能力, 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无论是“学科中心型”还是“岗位应用型”的课程体系, 都存在局限, 我们应进一步优化现行的课程体系。从实际出发, 后者对于新建本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更加适用。
二、课程体系的依据
专业定位势必影响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 因此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应突出“应用”, 以学科知识为基础, 以工作要求为目标,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以基本素质为取向。应用型教育的专业设置主要是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以专业和行业为导向的教育类型。这就决定了课程体系目标既要考虑到教育的基础性和阶段性, 又要充分考虑应用型人才的工作要求。
教学目标设定决定课程选择, 即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来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贸易的基本理论, 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了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 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 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 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 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根据培养目标, 设计出切实可行的专业课程体系, 必须找出培养目标的决定因素, 这一因素会以传递的方式影响专业课程结构设置。社会需求决定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学校要主动根据社会需求设置课程。比如德国和新加坡的一些学院通过课程改革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以公司为中心的课程结构, 又如安徽科技学院开办的“隆平班”和“德力”班, 确保教学内容始终反映企业的实际需要。课程内容要注重反映岗位群的能力需要, 关注整个行业岗位群或职业群所需的各个方面知识技能。本专业直接对接的是外贸行业 (外贸业务、跟单、报关等行业群) 。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构想
结合我院及本专业的实际, 针对本专业, 我们应该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外语为特色的模块化、多证书的课程体系;设置通识课程平台、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平台, 以及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模块。
(一) 突出应用特点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模块化教学是一种打破常规的完整课程体系, 突出实操教学的教学方式, 接近CBE (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 能力本为教育) 模式, 以岗位群所需能力为主线, 确立“能力模块”。本专业适合“厚基础、活模块”的教育模式, 我们构建了“一个核心”、“五大模块”相支撑的优化体系结构。所谓“一个核心”就是以国际经贸的应用知识技能课程为主体, “五大模块”突出综合岗位群能力。
1. 通识模块
这一模块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修》、《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就业指导》等课程。针对目前公共基础课面临尴尬的局面:学生的基础太差, 学习没有积极性, 出勤率低。在新建本科院校要不要开设公共基础呢?答案是肯定的, 无论是哪一层次的高校都应该开设通识课程, 如思修课程为必修课, 一切教育德育为先。今天的教育是素质教育, 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乃是体育课的使命, 每一门课程都有自身的价值。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课堂的吸引力。除此之外, 我们还应加强与专业课之间的衔接, 根据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 有针对性地取舍选修课程。
2. 外语能力模块
外语能力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商务交流能力, 以此为出发点本专业开设《综合英语》、《英汉口译》、《国际商务英语》等英语课程。
3. 专业模块
该模块又细分为专业基础和专业提升模块。 (1) 专业基础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 为今后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该模块包括:《高等数学》、《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经济法》等课程。 (2) 专业提升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 满足岗位群直接所需能力。包括《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国际市场营销》、《外贸函电》、《国际商务谈判》等课程。
4. 个性化发展模块
该模块包括《报关实务》、《单证实务》、《国际货运代理》等课程。该模块采用以各个方向为目标,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及志向选择, 根据学生选定的方向, 在老师的适当指导下, 学生自主地设计职业生涯方向, 学习主要在大三和大四完成。
5. 实训模块
本专业开展阶段实训和项目型的综合实训, 以提高学生的动口、动手能力, 让学生熟悉业务操作, 提高就业适应能力。
模块教学体系优点可见, 但是也有不足之处。学生理论学习和能力培养不够系统全面, 缺乏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逻辑性、系统性和连贯性。所以模块设置应注意关联性。每个模块都不是孤立的, 模块与模块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互动发展的。
(二) 外语特色的开放型课程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渐加快, 本专业的课程建设要国际化。课程教学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还反映在学校的语言教学上, 外语是我院的特色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色, 在实际的教学中外语得到高度重视。本专业开设全英教学的英语基础课, 基本采用“2+2+2+2”模式:英语课程课时与中文课程课时比例为4∶6, 在两者之间我们又开设了交叉性双语课程如《外贸函电》、《商务谈判》、《国贸实务》等。与此同时, 本专业开设也要开设大量具有国际文化背景的相关课程, 如《商务礼仪》、《英美文化概况》, 以满足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对于应用性人才的知识与文化要求。
同时, 本专业还应进一步加大与外界交流与合作的力度, 强调开放办学, 利用国际资源开放办学, 目前, 本专业已经和澳大利亚证书认证机构合作“国际商务专业学位证书”项目, 采用“2+1”模式。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国际化的力度, 力图通过“国际化”引进国外课程、培养双语教师, 从整体上带动和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与水平。
(三) 多证书的课程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下现代用人制度的逐步完善, 职业资格证书成为高校毕业生寻找工作的重要通行证。新建本科应用院校应切实关注大学生就业这一“民生工程”, 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应用型高校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结合起来, 为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课程设置与考级考证结合起来, 实施一书多证教育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 强化能力培训, 经考试合格后, 颁发国家认可的技能证书。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实战经验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以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顺利就业与参与社会竞争。本专业的学生除了拿到毕业证和CET-6证外, 还可获得外销员证书、单证员、报关员、会计从业证书等。
四、结语
本研究根据学院和本专业的定位及其培养目标, 同时结合国内外同专业课程设置的经验比较和借鉴, 从课程体系结构改革的指导思想出发, 勾画出了一张凸显“外语特色”, “依托学科”, “面向应用”的“模块化”、“一书多证”的开放型的课程体系结构蓝图。当然, 这种课程体系结构也有不完善之处, 针对新建本科专业, 需要在运行中不断摸索和创新, 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特色道路。以“需要”为出发点, 适时开设学生“想要的”、“忘不掉的”、“用得到的”课程, 以及时掌握岗位群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努力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 完成教学的使命。
摘要:专业培养目标决定专业课程的选择和结构, 课程体系结构直接映射培养目标, 不同层次的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同, 新建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依托学科、面向应用。新建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课程设置时应根据自身定位和培养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 体现外语特色”, 模块化、多证书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新建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依据,构想
参考文献
[1]钟岩.加强高校课程体系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EB/OL].http://www.qikan.com.cn/Article/xdjg/xdjg200301/xdjg20030129.html, 2010-07-05.
[2]肖丹丹.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EB/OL].http://www.sdupsl.edu.cn/news/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00, 2010-07-06.
国际经济合作课程 篇10
国际合作教育项目在我国很多院校自建立以来已经发展很多年了。进入到这个项目中的中国学生甚至无需走出国门就可以接触到大量先进的、成熟的国外教育理念和知识及技能培养,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所接触的基本全是外语的教材和教育资源,在他们毕业时,往往也有可能具备较强的外语语言技能,这也是国际合作教育项目建立的初衷所决定的。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发现项目各教育环节的运作和实施并非如愿,某些环节由于特定的原因而导致的迟滞甚至影响到教学进程的顺利进行和最终理想的教学效果的实现。长期以来,国际合作教育项目的教学无论在外语教学还是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都受到关注和重视,可是在实践中,始终存在手段性的失误和两者结合型的偏差。本文基于笔者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管理实践,本着实现项目教学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和专业技能“双赢”的目的,系统的提出并论述了国际合作教育项目中课程“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具体环节的实施,并分析了在实践中实施的效果及意义。
1 国际合作教育项目现有教学模式的特征和问题
外方课程教学材料多为英语编写,根据调查,进入国际项目的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甚至最基本的词汇都不具备,语法概念也相对混乱。此外,认知语言学认为(Skehan,1998),语言习得始于词汇学习,而后通过基于联想基础的经验逐渐过渡到语法化阶段,继而发展到词汇化阶段,即语言习得需经词汇化--句法化--再词汇化。在这些基本理论和实际的前提下,现有国际项目的教学往往是本着先提高学生英语词汇能力进而上升到语言能力再逐步开展外方专业课程教学的原则和步骤来进行的。本着这一原则,现有国际项目的教学模式往往是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为学生安排设置大量的英语语言课程,旨在强化学生的英语词汇和语法概念并提高英语语言技能,此后,引导学生以培养起来的英语语言能力去应对之后的外方专业课程。这种模式的初衷是比较合乎逻辑的,但是实际运作过程中,有如下问题:
1.1 英语语言基础不过硬。
从现有模式的描述上可以发现,学生外方专业课程学习的好坏完全取决于第一年的英语语言能力是否得到很好的培养。而有数据表明,尽管有很多学时的课程教学,在一年之中,英语学习者在非英语生活环境中所获得的英语能力仍只能处于初级阶段,仅词汇一项就极为薄弱。笔者曾连续3年对三个国际合作项目班级中的学生进行调查,在第一年的学习后,所基本掌握的词汇量仅3000有余,而较为熟练掌握的词汇仅2000左右。这种英语能力对于接受后来的外方专业课程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1.2 英语能力与外方专业课程学习相结合的能力弱。
过硬的英语能力对于学好外方的专业课程是很有益处的,至少在某些内容的理解上不会过于困难,但英语能力强对学好专业课程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外方专业课程通常涉及经典的以及极为精深的专业知识体系,从专业课程自身的层面看,其本身就要求学生进行知识的理解,完成“解码”过程和消化吸收过程,这就具有一定难度;而从专业课程语言理解的层面看,专业课程的知识内容所用之英语表达结构与模式以及词汇所包含之含义与在第一年教学中所涉及的普通英语有相当的距离。此外,“课堂教学环境下外语词汇知识习得和发展的潜在走势为:接受性词汇知识的优先习得→接受性词汇知识词汇持续发展与铲除性词汇知识的少量习得、缓慢发展及词汇各类知识的不平衡发展”(刘绍龙,2001)。通过专门的英语语言课的教学,学习者的语言能力看似有所提高,实际上对即将学习的专业课程知识的语义理解仍然处于较低的层次。因此,将英语能力培养与外方专业课程学习割裂开进行教学,显然不能促成二者的有效结合以及两种能力的最终共同获取。
2“融合”式课程教学模式的建立
2.1 以逐步融合(语言知识技能与专业知识技能)为原则,建立循序渐进为特点的教学模式。
Gardner(1985)认为,比起只把学语言当作达到某种目的手段的学生,希望认同并融入目的语文化的学生(即有融合性动机的学生)学习动机更强烈。Ellis(1994)认为,母语作为一种已经获得的极为稳定的知识和习惯,当它和目的语类似的时候,母语可加快目的语的学习过程,即正迁移,反之会出现负迁移。Selinker(1972)认为,不应该把母语对二语习得产生的影响看作是干扰,而应是一种认知过程。在此理论前提下,本研究认为,在学习英语和利用英语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不应回避母语,回避的应是母语的负迁移,应尽量将母语的正迁移发挥到极致。因此,在设计国际合作教育项目课程教学模式时,不应将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学习与专业课程的学习截然割裂为两个阶段,而应以“融合”为原则进行设计。首先应直接以外方专业课程为蓝本,在第一年就直接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教学过程的初始阶段,教师应大量的使用母语作为教学语言向学生阐述和讲授专业课程的内容,以学生专业课程的知识掌握为目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培养在初始阶段甚至可以不做要求。教授的过程中,教师应对课程中所涉及的某些重点内容及词句向学生讲明英语含义并辅以中英对照供学生参考,使专业课程教学能顺利,这样学生在利用母语了解了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也能潜移默化的对相应的英语内容产生一定感性认识。随着教学过程的不断深入,在学生熟悉了这种教学方式后,教师应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增加英语内容的讲解,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英语的语言感悟。在初始阶段,为了使学生较好的理解专业课程内容,可在专业课程教学以外,开设与专业课程有关的词汇课(课时量不宜多,以每学期40学时为上限作为参考)。词汇课的目的首先是作为专业课的辅助,然后才应是服务于语言能力的提升。在这种模式下,教学的进程就是以获得专业课程教学成功为目的,逐步减少中文讲解并逐步增加英语解释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2.2 知识传授以“整体化块理解”逐步过渡到“细节化点理解”。
语篇具有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和关联性及相对的完整性。认知语言学(Ellis,1994;Skelan,1999)指出,阅读材料作为课题影响读者这一主题,而主题又在利用自己不断积累的经验去顺应同化或反斥课题所负载的信息。教师在进行英语的专业课程教学时,尤其是在初期阶段,要注意对细节的内容,细节词汇和句段的回避,而需要将内容的重点放在专业知识的整体性理解上,即“整体化块理解”。学生通过对知识内容的整体模块理解,掌握了专业知识,同时也会对构成知识模块的英语词汇和句子有一定的认识。以下是相关的一段专业知识内容:
New-Product Strategy
Effective product innovation is guided by a well-defined new-product strategy.The new-product strategy achieves four main goals:first,it gives direction to the new-product team,second,it helps to integrate functional or departmental efforts;third,where understood by the new-product team,it allows tasks to be delegated to team members,who can be left to operate independently;and fourth,the very act of producing and getting managers to agree on a strategy requires proactive,not reactive,management,which increases thelikelihood of a more thorough search for innovation opportunities.
这段文字的专业特色较为浓重,词汇也有一定的深度和专业性。它陈述了新产品战略的四个目标。引用“整体化块理解”的知识传授方式,教师只需向学生用汉语解释清楚这四个目标即可。然后,在学生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强调每个目标的阐述中所对应的有关关键词与专业知识的关系。如:第一个目标是使新产品团队明确新的工作方向。对于这个部分的关键词强调只需涉及一个词“direction”。随着教学不断深入和学生对专业知识模块学习数量的增多以及对语言内容的感性认知的成熟,“整体化块理解”应向“细节化点理解”过渡。即通过已理解的专业知识内容逐步深入理解构成模块的词汇含义。正如形式聚焦教学所提倡的“把词汇视为学习目标,既关注词汇的形式,也关注词汇所体现的含义”(Ellis,2001)
2.3 整合原有的教学内容,创建具有符合实际特色的教学内容体系。
由于“融合性”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最终具备语言能力和专
t(38)=2.4286 t=2.7812>t(38)
t(38)=2.4286 t=2.7406>t(38)
业技能的模式,而两种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地位是随着教学的深入而进行有机调整的。原汁原味的外方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是不具备这一特点的。这就需要整合原有的教学内容,使学习者在短的时间段内反复接触学过的类似内容,这样既可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又可深化延展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感性认识,逐渐向理性认识过渡。
2.4 创建网络为辅助的学习认知环境。
首先,应利用现代网络的丰富的相关教学资源和多媒体技术为学习者营造丰富、仿真的课程理论知识学习环境和实际训练环境。同时注重双语教学材料和环境的匹配和一致,增加学习者接触专业知识和对应的英文专业知识的机会。其次,营造的网络学习环境和多媒体教学应“遵循空间相邻和时间相邻两个原则”(戴炜栋任庆梅,2004),这种循环反复的递进模式是遵循“融合式”教学模式原则的,对学习效果的改善是有极大积极意义的。
3“融合”式课程教学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效果比较
笔者对两届国际合作项目班级曾尝试过两种不同教学模式的教学。一为传统模式,即:一年的英语技能培养+二年的外方专业课程学习,一为“融合”模式。现对两种模式进行效果的比较。比较对象为选取的两班各20名学生,经测试,他们入学的英文水平和专业知识无明显差异,毕业考试完全采用相同的外方专业试题和考试方法,考试结果比较如下: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考试结果有显著差异,使用融合式教学模式的班级无论在英语还是专业课程方面,教学效果均明显优于使用传统模式的班级。
4 结语
本研究结果显示,“融合”式教学模式有利于改善国际合作项目班级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有利于促进专业知识和英语语言知识的共同吸收。从这个角度上看,“融合”式教学模式是教学规律的一次探索,和对教学改革的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实际上,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都非尽善尽美。“融合”式教学模式也存在其自身一系列的需要考虑的问题。如,对授课者的教学能力要求较高,实际操作时受制于客观条件的程度极大,师生双方都要对此模式有较强的思想认同等。此外,本研究只是对此模式架构的整体框架和某些层面进行了阐释,而对于此模式下的众多环节,如:如何缩短专业教学和语言教学的融合的时间;如何提高听说能力等等,还需要从实践中不断获取经验,不断总结,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此模式。
摘要:本文基于教学和管理实践以及对相关理论的研究,本着在国际合作教育项目中同时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和专业技能的目的,分析了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中存在的问题,系统的提出并论述了国际合作教育项目中所谓“融合”式课程教学模式的含义与具体环节的实施,并分析了在实践中实施的效果及意义。
关键词:“融合”,教学模式,专业课程
参考文献
[1]Skehan,P.A.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J].Oxford,1998.
[2]刘绍忠.论二语分值词汇的发展特征[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
[3]Gardner,R.C.Social Psychology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Edward Arnold Ltd.,1985.
[4]Ellis,R.Form-focused Instruc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Language Learning,2001.
[5]戴炜栋,任庆梅.基于网络技术的词汇习得认知心理环境设计[J].外语电化教学,2004.
[6]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国际经济合作课程 篇11
关键词物流管理;国际贸易与经济;课程;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21-0223-01
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国际贸易与经济》课程的设置,对培养学生以后从事对外物流管理、各种电子商务活动及涉外营销等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理论功能,也培养了其基本的技能。但就当前的教学情况来讲,国际贸易的教学与社会现实严重相脱节,所教学的理论远远滞后于实际需求。因此,应当强化《国际贸易与经济》课程的实践性教学,使学生熟悉国际贸易的开展,掌握国际物流业的良好运作,更好地培养适应国际物流业发展的合格人才。
1理论教学方法的实践化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相关概念的理论教学这个基础性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实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完善理论教学的方法,例如通过“案例分析法”,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从而使学生掌握与实践相关的概念性理论。
传统教学模式中,《国际贸易与经济》的教学都是老师单一讲,学生被动听,教学方式单调,只注重强调知识点,单一的理论教学,也容易使学生降低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而通过案例分析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以模拟的形式参与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的情境来,使他们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知识、原理、规则等,从而提高学生国际贸易的实际运作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生动典型的教学案例,将现实的对外贸易现象引入课堂中,使抽象的理论内容转化为具体的生活案例,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实际中,从而让他们对理论知识有了深入的理解,并提高其实际应用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模拟体系、或利用多媒体手段等形式进行情境模拟的案例呈现,将某些外贸的实际业务操作摆在课堂上,模拟外贸公司的运作,让学生熟悉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的各个环节的实际操作过程,亲自体验“单证员”、“报关员”、“电子商务师”。让学生在交流中探索,直观中感受,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性与主动性,锻炼了其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2课程实践教学的多样化
一般外贸公司在招聘人员时往往强调需要有基本操作经验,而传统模式的《国际贸易与经济》教学培养出的学生因缺乏专业技能和应用经验,从而影响了他们在外贸行业的就业。而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联系外贸公司实际业务,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职业环境中的动手机会,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理论,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业务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体验进出口业务等操作过程,从而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国际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因此,可以通过系统实践法和综合实践法来帮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
1)系统实践法。为培养学生对外贸业务的系统认识,教师有必要在学生开始学习专业课之前,进行一次系统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通过听取有相关外贸实践经验的业界人士所作的报告,了解外贸企业的发展历程,以及外贸企业中优秀员工的成长过程等,了解社会竞争,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到外贸型的公司或生产企业进行观摩见习,通过与外贸从业人员的近距离接触交流,了解外贸形势,以及该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从而熟悉外贸的整个运作流程,使学生对外贸行业能有系统的认识。
2)综合实践法。《国际贸易与经济》对实践要求非常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尽量多提供综合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动手的基础上对理论能有具体的认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学生实践训练可以通过两个方式进行。一是让学生通过实训软件进行网上实践。让学生在校园网内上网操作实训软件,在模拟的现代外贸业务网上进行实际的国际贸易业务操作,让学生理解课堂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经验和能力。二是让学生通过实地操作进行实际训练。例如,在讲到海洋运输时,可以让学生亲自参观本地的港口,让学生看到真正的班轮、集装箱、堆场、海关监管地等实物、实地;在讲有关报关和检疫的问题时,则可以鼓励学生直接咨询海关和检验检疫局;在假期间,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到开展国际贸易、国际物流活动的企业里进行短期的实习。经过这样的实践训练,可以使单一的理论完全转化为生动的实践教学,不仅使学生受到很大启发,对将从事的工作有比较深刻的认识,还能培养学生在未来实际工作中的动手能力和良好的素质。
3课程成绩评定的综合化
课程成绩应当全面反映学生综合的掌握程度。在课程成绩评定时,应加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突出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考核、重视创新能力的考核。根据本课程提高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目标,应适当减少对固定知识点的考核比重,而增加灵活性的过程考核。例如,可以根据电子模拟、现场模拟等模拟操作,辅助性的市场调研、企业见习情况等进行考评。根据考核的形式,还可以让企业、家长、专家等多方面参与评分。例如企业考评时,可以由企业人员根据企业的岗位工作考核标准组织对学生进行以实际操作为主的考核,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适应企业要求。
总之,《国际贸易与经济》课程的教学应当根据物流管理专业设置要求和社会实际需要进行改革,必须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国际贸易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课程知识体系的创新,实现课程教学、课程实践有机结合,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能力强、素质高的物流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史静寰.加强实践教育: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2005,2.
[2]王战军.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与发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
国际经济合作课程 篇12
经济法是法学体系中一个新兴的独立学科, 内容广泛且丰富。本文研究的经济法课程是指经教育部研定, 针对经济管理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 经管专业学生在学习经济法前先修课程为法律基础, 后续课程为农业政策与法规、国际商法等。经济法课程内容包括经济法概论、企业法、合同法和市场管理法等几部分, 以学生知法、懂法、掌法和用法为教学目的, 结合多种教学方法, 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在学生掌握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掌握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学生毕业后的从业方向除了国际贸易以外, 还可以从事金融、市场、营销、投资、公关等方面的工作。
国际贸易专业的经济法教学, 既存在经济管理专业经济法教学的共性, 也存在着针对国际贸易专业本身的特殊性, 如何使这门课程的教学与学生的就业方向相一致, 与学生的专业课程体系相协调等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二、当前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模式现状
(一) 广泛运用多媒体手段, 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经济法课程的特点是信息量大、案例多。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增加信息量。传统的教学采用板书加上讲解的方式, 而写板书需要一定的时间, 也有局限性, 无法完全传递大图表、长案例的信息, 且耗时多, 如果只凭口头讲解案例, 又无法令学生充分理解相关知识点。目前,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经济法课程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 已解决了以上问题, 通过幻灯片可以传递更多的信息, 教学信息量比原来至少增加40%, 效率显著提高, 教学效果也更好。同时, 将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公开, 也使学生学习更加方便。多媒体教学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通过结合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 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下更加直观、形象地掌握知识。
(二) 采取互动式教学方法, 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学, 单方面向学生陈述法律条文往往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尤其不适合以介绍法律条文为主的经济法课程。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教学理念, 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在课堂上进行双向互动,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在讲企业法部分之前, 先组织20分钟左右的课堂讨论, 要求学生回答:“如果让你投资开办一家企业, 你将选择什么样的企业, 如何组织运营?”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就会自然地将自己的想法和学习到的相关法律内容相结合, 掌握知识要点。在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前, 组织学生总结身边发生的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例, 对于解决的方式加以讨论。在学习企业法的最后一部分外商投资企业法时, 可以安排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讲解。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 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教学的内容, 还使学生掌握了法律学科的学习方法。
(三) 建立了较系统的考核制度
经济法课程的成绩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平时成绩, 占总成绩的20%, 包括课堂讨论表现、提问表现和作业。作业以解决案例为主, 还有针对实事问题撰写的小论文, 如在新的《破产法》出台以后, 布置学生对新旧破产法进行比较;在讲到反不正当竞争法部分时布置学生讨论《反垄断法》的立法必要性等。另外一部分是期末考试成绩, 占总成绩的80%。在课程结束以后安排考试, 考试内容也以案例为主, 以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 学校已建立了较完善的案例库和习题库, 为学生在课下练习提供充备的资料, 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当前国际贸易专业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大班授课课堂控制力不足
和一般的专业基础课一样, 经济法教学通常采用大班授课模式。大班授课学生人数较多, 一般同时听课的有120~150人, 授课过程中采用的一些互动式教学手段只有少部分同学参与。由于时间有限, 发言的人数每个班不过几个人, 很难考察到学生整体的学习状况, 准备充分的学生不一定能得到发言的机会, 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有些本来积极性不高的学生不参与讨论也不发言, 甚至没有主动思考, 对此又很难及时发现并进行调整。因此, 对于只能针对少数学生的互动式教学方式来说, 很难将课堂控制力延伸至整个课堂。
(二) 学生需求多样性与统一的课堂教学之间存在矛盾
学生水平与层次往往参差不齐, 一方面体现在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上, 一方面体现在对课程的兴趣上, 而这往往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如果教学方法运用不当, 将引导变成了强迫, 将兴趣变成了任务, 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 由于欠缺相关的知识,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往往会比较吃力。此外, 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存在着多样性的特点, 而在一门课的教学中将学生以后将会面临的所有问题都讲到也是不现实的。
(三) 学习任务划分不够详细, 成绩考查机制不科学
传统的作业和考试方法不能很好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而灵活性更强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则对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互动式教学模式中, 通常以分组的形式布置任务, 学习任务只具体到每个组, 至于每组内部成员之间的任务如何划分则没有细化的要求。这样可能会出现任务不均的情况, 有的组员完成的工作量大, 有的组员则坐享其成, 以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对成绩优劣做出评判势必出现“搭便车”的情况, 既不公平也不能使每个成员都得到应有的锻炼。
四、国际贸易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方法设计思路
(一) 将学生按不同学习基础和风格进行分类, 灵活采用教学手段
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有所不同。一种教学方式对于部分学生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能主动参与, 同时也可能会受到冷遇, 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这样会浪费时间, 学不到真正的知识。
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并不现实, 因此, 针对不同层次和风格的学生, 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对于思想活跃的学生只要教学方式丰富多彩, 基本就会调动其学习主动性, 使教学变得较简单。对于相对不太活跃的学生, 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增加对知识的总结环节, 使其逐渐认识到自己在知识水平上的提高, 在成就感中逐渐体会学以致用的道理。
(二) 细分小组学习任务并对完成情况进行考查
在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的学习任务中, 将教学任务进行细分, 保证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有工作任务。在布置任务之前, 教师应该对班级的学生人数、每组学生人数、每个学生应该完成的任务进行系统设计。在任务布置的过程中, 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特长, 也要考虑每一个任务环节都要对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对每组完成任务的优劣情况, 需要设计相应的考查机制, 将考查环节延伸到课堂之外。如要求学生将调查结果总结为调查报告的形式, 将任务完成情况写成工作总结形式, 都是比较有效的手段。
(三) 采取灵活的成绩考察方式, 注重平时成绩
首先, 期末考试采用灵活题型, 以考察和分析案例为主。案例选用要注重更加贴近实际和实用性较强的题材, 并采用开卷考试的形式, 重点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 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 注重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考察, 授课过程的任务完成情况也要计入成绩之中。如何提高大班授课中的课堂控制力始终是影响课堂质量的首要问题, 如果将学生的平时表现计入成绩之中, 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有利于增强对学生评价的客观性。
(四) 加强课外交流,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 要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教学必然要延伸到课堂之外。而当今的信息化水平、教学环境已经具备了这一条件, 如电子邮箱、博客、短信等都可以作为展开课外指导的有效工具。应充分利用学生常用的交流手段, 鼓励学生对热点问题进行积极讨论, 加强师生课外交流。
经济法课程课堂学习较少涉及到较深层次的理论, 对于对理论学习有更高要求的学生可以在课外的学习小组中进行深入的理论指导。对有兴趣扩展知识面、提高动手能力的学生可以组织课外活动, 使学生能够在学以致用的成就感中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参考文献
[1]王朋利, 邓远富.解决大班授课难点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 2010 (8) :42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