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概述(共7篇)
国际经济学概述 篇1
国际经济学最新理论概述
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快和各国经济参与世界大市场的进一步深入,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贸易政策理论提出了新的课题,以下是这一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
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1 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以斯蒂德曼为代表的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坚持并继承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贸易的真正来源在于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并非资源禀赋的差距。新李嘉图主义以一种比较动态的、长期均衡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把收入分配置于突出位置,并贯穿分析的始终。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与李嘉图理论不同主要在于:李嘉图是从各国生产的角度即从各国的生产特点不同和劳动效率的高低不同上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差异;新李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强调要从各国分配领域,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比较优势的不同。
2 克鲁格曼的贸易理论
保罗・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他在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关基本假设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国际贸易的关系,成功的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克鲁格曼认为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式下的市场体系中,产业部门的扩张是通过更大的规模经济而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每个国家都以其产品供应世界需求,因而得到了双向的产业内贸易,若各国拥有相同的要素禀赋,就不存在产业间贸易,而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克鲁格曼又考察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与贸易型式的关系。其“产业内专业化分工与得自贸易的利益”理论模型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这两个基本假定,使新贸易理论向规范化方向迈进了重要一步。
新贸易政策理论的发展
贸易政策理论是较早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之一。早在20世纪代末,作为“新重商主义”代表的凯恩斯在国际贸易方面主张政府干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利用贸易顺差保持国内充分就业。20世纪70年代之后,以弗雷德曼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占据了经济理论的中心位置,主张政府应该对国际贸易进行适度的干预。
1 贸易保护理论的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在贸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纷纷出现。目前较为代表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
(1)以英国学者蒂姆.朗和科林.海兹为代表的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认为:自由贸易无法解决贸易与发展、贸易与环境等问题,因此必须用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取代它。新贸易保护主义主张首先要加强地区间合作,实行地区性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还主张一国根据预期的出口量控制进口量并且要使两者严格平衡,并制定高标准的进出口限制规则。
(2)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的基本观点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如果西方国家不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限制,将会造成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向低收入国家的工资水平看齐,从而导致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发达国家应该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性产品实行贸易限制。
(3)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论主要表现在借保护世界环境之名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衰退的劣势产业,其主要论点是:由于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在国际贸易中应该优先考虑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为了保护环境任何国家都可以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控制污染产品进出口,同时任何产品都应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入成本,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
2 国际贸易的内生性增长的新理论
以哈伯勒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是新观念、新技术、新管理和其他技能的传播媒介,国际贸易可以充分利用没有开发的国内资源,刺激国内生产者提高效率,同时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贸易使劳动具有了经济规模性,因此国际贸易可以称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为了从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角度进一步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正面作用,经济学家罗莫和卢卡斯提出了内生性增长理论,他们认为一国减少贸易壁垒并促进国际贸易后,将长期取得加快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效应,这主要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该国加快技术引进、吸收、开发以及创新过程,扩大生产经济规模,减少价格扭曲提高资源利用率等。
3 不完全市场竞争下的新贸易政策理论
不完全竞争的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市场结构的类型决定了行业的竞争程度和贸易形式,因此依据国内外市场结构的状况来选择指定贸易政策可以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利益。80年代初以来,以布兰德、斯本色、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以“战略性贸易”为核心的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认为,在规模收益可变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政府干预的贸易政策只要使用得当能够使一国从相对自由贸易中获益。新贸易理论对市场运行的优化、干预政策的制定等均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国际金融理论和政策
发生在东亚地区并波及到整个世界的金融危机,推动国际经济学界对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国家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制度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国际金融和政策理论有国际金融安全、克鲁格曼的货币汇率理论、国际货币一体化等。
国际金融一体化
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趋势已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世界金融一体化则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世界金融一体化是指各国或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互相依赖、影响而产生的逐步联合成为一个整体的趋势。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表现是:各国金融政策倾向一体化;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资本流动自由化、国际化,这是世界金融一体化最突出的表现,它包括货币兑换自由、资本在行业间转移自由和资金进出自由。
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对国际经济体系也构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首先,世界金融一体化使得主权国家金融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削弱。在特定的时期和特定的场合下,资本力量已经超越了国家力量。包括最发达的国家,无论从实力、理论、法律还是从技术上都难以控制国际游资的冲击。世界金融一体化提升了国际金融组织在全球政治经济中的权力地位,在特定的时期对于民族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主权提出了挑战。
二战结束以来,金融霸权已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这一概念是以格拉斯为首的美国左派经济学家首先提出的,所谓金融霸权是指以大银行家和大机构投资者为核心的金融寡头及其政治代表,通过控制经济活动施以重大影响并以此牟取暴利或实现其他政治、经济目的的一种社会关系。由金融霸权所主导的国际金融秩序呈现两种趋势: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内部对金融权力的争夺日趋激烈,另一方面,西方金融霸权又联合起来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控制。金融霸权对国际关系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控制国际资本流动,二是进行国际金融投资,三是操纵各种国际经济组织。从对国内经济
结构影响来看,金融霸权通过控制资本流动,不仅可以改变左右一国的产业结构对各个部门的经济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还会促成泡沫经济的形成,降低政策的效力并影响政府的行为。从对国际经济影响看,金融霸权控制国际资本流动的直接后果是加剧了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金融霸权会通过各种形式从发展中国家抽走极为稀缺的资金,同时又会扭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其经济与社会失衡加剧。
克鲁格曼的“萧条经济学回归”
保罗・克鲁格曼提出了一个国家经济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的所谓“三难选择”,即克鲁格曼早些时候所说的“永恒的三角形”。它指的是下述三个目标中,只能达到两个,不能三个目标同时实现:①各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②汇率的稳定性;③资本的完全流动性。“永恒的三角形”的妙处,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一目了然地划分国际经济体系各形态的方法。克鲁格曼认为欧洲货币联盟和历史上的金本位制,均选择“汇率稳定”和“资本自由流动”,牺牲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中国则是选择“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放弃“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即只开放“经常帐户”,不开放“资本帐户”。克鲁格曼认为,“三中择二”是国际经济体系内在的“三难选择”的体现。他高度赞赏中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于防止世界重演1930年代的大萧条意义重大。
货币一体化理论
货币一体化就是各成员国联合起来,结成固定的汇率,执行共同的货币政策。货币一体化理论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越不能靠经常的汇率变动来改变相互之间的贸易条件和本国的国际收支地位,这两国或多国走向货币一体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货币一体化的主要收益来自于汇率稳定。汇率的经常性变动会影响正常贸易和投资的开展,使用单一货币能减少外汇风险,而外汇风险会像交易成本一样减少一国的进出口。当前货币一体化理论的最新进展就是运用理性预期的形成、时间不一致性、信誉问题,以及汇率决定等宏观经济学的新概念、新理论及分析方法,对货币一体化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
国际汇率问题
所谓汇率即外汇买卖的价格,它等于一国货币与另一国货币交换的比率,国际汇率问题在国际经济学理论中一直处于较为重要的位置。从历史上看,关于汇率的理论有汇率决定的贸易论或弹性论,汇率决定的购买力平价论、汇率决定的货币主义理论、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平衡理论等。最近十几年来,对汇率的模型与动态分析、汇率与购买力平价关系、资本帐户研究分析等较为吸引经济学界的关注。
1 汇率的模型分析
汇率决定理论是西方外汇汇率理论的核心,70年代以来,由于浮动汇率制取代了固定汇率制,汇率的变动幅度以及影响汇率变动的各种因素方面,出现了固定汇率制下从未出现的异常现象,为了从理论上解决这一问题,西方学者构建了许多模型,主要包括:(1)浮动价格的货币模型――弗兰克尔模型;(2)粘性价格的货币模型――多恩布什模型;(3)罗伯特・卢卡斯以及斯托克曼的一般均衡的汇率决定模型;(4)布兰森的资产组合模型
2 保罗・克鲁格曼的汇率动态研究
保罗・克鲁格曼认为贸易流量对汇率变化反应迟缓,为进入一国市场,进口商和出口商必须承担一定的沉没成本,他们的未来收益采取一种货币形式,而成本则采取另一种货币形式,当汇率的未来变化不确定时,未来赢利也不确定。在短期内汇率对贸易流量没有什么影响,因为不确定性诱使贸易商继续等待,但此后为回应基本冲击,汇率必须发生大幅变动才能使市场出清,这样,最初的波动就会对汇率变动产生放大的影响。
3 南方国家的汇率风险
目前发展中国家汇率所面临的风险极为巨大,这是因为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对于发达国家的利率变化极为敏感,而后者完全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控制之外。研究揭示,从1975年到1992年,100个发展中国家的银行危及的触发,与发达工业化国家的利率(简称“北方利率”)变化密切相关。“北方利率”每增长1%,“南方”银行危机的可能性就增长3%。这是因为国际资本(尤其是证券资本)流入主要是在“北方利率”降落之时,一旦“北方利率”上升,国际资本就有可能掉头回转。“北方利率”的上升,不仅提高资本回转的可能,而且增加了对“南方”银行的“逆选择”:高利率只吸引过度乐观的“南方”借款者,从而加剧金融危机的爆发。
4 购买力平价对国际汇率的影响
目前对一个经济发展衡量指标有计算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传统计算方法以及购买力平价(PPP)方法,传统计算方法是根据本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把按本国货币统计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折算成美元来计算国民经济的规模,其缺点是在计算一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时,把国民生产总值以美元汇率计算,而没有把该国货币和购买力因素计算在内。购买力平价方法与传统的汇率计算方法完全不同,购买力平价的方法,利用购买力平价作为转换因素,将本国货币在国内市场上的购买力按国际市场价格折算成美元,来估算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
国际经济学概述 篇2
关键词:国际学术交流英语,交流情境,习得方法
一、国际学术交流英语的产生背景与定义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能表达人类思想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符号,它必然会对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等产生影响。学术交流,是指针对规定的课题,由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参加的,为了交流知识、经验和成果、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进行的探讨、论证和研究活动。学术交流即信息交流,其最终目的是使科学信息、思想和观点等得到沟通和交流。随着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各国的学术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不同国家的研究者进行的学术交流活动被称为国际学术交流。为了便于交流,这些研究者通常选择同一种语言。当今世界, 使用得最广泛的语言是英语,因此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往往使用英语。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的英语被称为国际学术交流英语(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Academic Exchange)。
二、需使用国际学术交流英语的情境
不同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形成了使用国际学术交流英语的不同情境。最常见的是国际会议。按照流程,组织国际会议首先要发出会议通知,并附上会议日程。对于特邀嘉宾, 一般还应发出邀请函。接到通知或邀请函的人士应给予回复。在会议正式开始以后,往往有致欢迎辞、介绍参会人和发言人、会议提问与作答、会议发言、致闭幕词等环节。
国际学术交流英语还常用语征集和撰写国际性活动的征文。作为征集者,应向征集对象详细清楚地说明论文的撰写和提交要求。作为征文的撰写者,应按照要求撰写。在收到征文后,征集者还应回复撰写者,说明文章是否可用及其他相关事宜。在各国研究者共同完成某个研究项目时,需要用英语撰写项目建议书、实验报告、项目报告和结题报告等。
此外,到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求职和求学,也需要提供英文版个人简历、个人陈述,并参加面试。在申请贷款、参加招标等工作中,国际学术交流英语也是必要的语言工具。
可见,国际学术交流英语在国际交流活动中使用得非常广泛,它既在口语中使用,也在书面语中使用。
三、国际学术交流英语的习得方法
多年来,学者们对英语习得方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而研究国际学术交流英语的习得方法,就是研究如何培养在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正确使用英语的能力。这要求教师和学生:1.以任务为基础,学会完成国际学术交流任务;2.以模拟活动为主线,学会套用交流中的常用表达方式;3.以表达技能为主导,即语言训练围绕表达技能展开;4.以互联网为支撑,拓展训练范围。
参照21世纪美国国家外语学习标准(“5C”外语学习标准),即交流(Communication)、文化(Cultures)、关联(Connections)、比较(Comparisons)和社团(Communities),不难看出,国际学术交流英语更注重交流和社团。即要求学习者在国际学术交流中,达到参与对话、提供和获得信息、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水平。能读懂、听懂和翻译一定学术领域的书面语和口语。能与听众和读者用英语展开学术交流。
四、结语
对于国际学术交流英语,除了研究其使用情境和习得方法以外,还可研究在不同国际学术交流情境中,如何规范有效地使用英语。
参考文献
[1]语言.http://baike.baidu.com/linkurl=i H5CV89c VP_ZCt Pzn6e Sn HT07F1VPBtg LF2D3an FVh5NIm Wo8k OTFdic OMYRUo Fv N1n Rew_SMGDE8m JU-Ve Gs_g Wyxl Kqlj DE45CZe Ug NYG.
[2]学士交流.http://baike.baidu.com/linkurl=a L4r VM3Jt O1Mi L60u1_cp W3XDSIIx9KLRq TTUWl6Ep5Y5x FGOf C4O_dvr XFujlk Pb LV3X8-nj8DGk_BLBd ZZTa.
[3]王慧莉.贾卫国.国际学术交流英语[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4]21世纪美国国家外语学习标准.
国际经济学概述 篇3
【关键词】国际经济 文化产业 发展
一、文化产业相关理论
文化产业即工业、精神文明和现代科学技术共同发展的产物,诞生于法兰克福学派对于“文化工业”进行的批判。“文化产业”的概念具有综合性特征,属于一个舶来品,学术界对其始终是众说纷纭。
(一)西方文化产业研究发展历程
“文化产业”这个词语起初被翻译成“文化工业”,诞生于法兰克福学派,该学派对于“文化工业”坚持一种批判性观点,在西方社会文化被分割为相互对立的两个部分,即真正的文化和上文所说的“文化产业”。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共同写了一本名为《启蒙辩证法》的著作,该书中提到:“文化工业:蒙骗大众的一种启蒙思想”,首次全面地解释了“文化工业”的概念,他们觉得,“文化工业”能够代表新出现的文化现象。由此得知,他们把法兰克福学派所坚持的批判性理论挪用到了新发展起来的文化工业上。他们一直坚持的观点是资本进一步拓展到文化领域,而市场与利润才是最后发挥决定性作用的东西。
上个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英国伯明翰学派开始对文化工业的消费群体与接受群体进行研究,进一步开拓了其研究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伯明翰学派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观点相悖,德国法兰克福学派赞成文化精英主义,而英国伯明翰学派却反对文化精英主义。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在文化产业理论方面的争论慢慢减少,其文化产业理论分为基础与应用理论两部分,伯明翰学派主要研究基础理论,而应用理论也就是操作性理论,是依靠实践经验发展起来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英国著名的媒体理论家尼古拉斯·迦纳姆对西方文化产业的应用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觉得,文化产业通过特定的组织方式来进行符号生产与传播,生产与传播的这些符号就是文化商品与服务。英国著名学者贾斯延·康奥纳博士也说过:“文化产业即以生产交换符号性商品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活动”。由此可知,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西方文化产业就比较重视其经济功能了。
(二)中国文化产业研究发展历程
1992年的时候,在中国国务院综合司编写的《重大战略决策-加速发展第三产业》这部著作当中,正式提到了“文化产业”的相关概念,从这之后文化产业的这一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有观点认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社会大众提供精神产品。我国于2004年3月29日正式将文化产业命名为“文化及相关产业”,这样一来文化产业就具有更大的包容性。这样进行命名不但是第一次对文化产业做了更加权威、科学以及规范的界定,而且也有利于系统、完善的文化产业统计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进一步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文化产业的分类
因为文化产业属于新发展起来的产业,对于其分类始终是仁者见仁。祁述裕在其所写的《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这篇文章中提到:电影、音像、图书出版以及娱乐行业、广告行业等都属于文化产业,此外其内容还有发行、金融、文化经济人以及教育培训等很多配套行业。总之,文化产业包括主体产业、相关配套产业,具有复杂性和开放性。而王琳觉得,文化产业不但包括原本就有的跟文化事业相关的行业,还包括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行业;其囊括了生产、销售以及消费的所有环节,并将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当中的部分行业也纳入文化产业的系统当中;其体制也多种多样,有国有、个体、外商投资、集体以及私营等。
欧阳有权所著的《文化产业通论》这本书不仅考虑了产业及其相关分类,而且还采用了现阶段文化产业实践和研究中相对来说较为通行的一种行业划分方式,归纳出目前适合在中国发展的文化产业内容:纸质与网络传媒产业、广播影视业、广告业,休闲文化产业以及艺术、体育和其他产业。
在对文化产业进行分类时没有统一的标准,专家们也众说纷纭,然而必须得达成一致。2004年的时候我国统计局编著的《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分类》为这种一致性提供了非常好的范本,这是目前为止我国非常权威的分类体系。
三、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現状
通过对文献进行整理我们发现,已经发表的所有论文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的,对于现象的描述也非常具体、全面。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这两点入手,归纳了对于研究现状的一些观点。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
祁述裕强调,中国发展文化产业有非常多的有利条件。深厚的文化底蕴、卷帙浩繁的文化典籍、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丰富的人力资源以及非常广阔的文化市场,上述这些全部都是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利条件。胡惠林说,中国文化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是文化产业政策与其管理体制之间缺乏创新联动,文化产业政策方面的创新速度跟不上体制改革创新的速度,这是限制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二是文化经济关系缺乏平衡性,管理体制方面过于集中,导致文化市场形成行政垄断,这样一来市场准入矛盾也随之扩大,也会影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步。三是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以先进性为前提,但是我国在文化产业方面的人力资源储备不够充足,这样就形成了比较严重的政策性与战略性矛盾。
祁述裕等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十五个国家的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指数进行了排名比较,对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竞争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一是生产要素方面。优势是人口基数大,文化底蕴深厚,对外资的吸引力很大,外国资本容易引进等。劣势是基础设施不健全,人力资源储备不足,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率相对较低等。二是需求状况方面。优势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均GDP也得到了迅速提高,为文化需求打下了雄厚的基础。竞争劣势是我国人均经济总量相对来说比较小,经济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偏低,社会大众的消费观有待进一步提高,文化消费者不太成熟。三是相关产业集群方面。竞争优势是我国旅游产业比较发达,而与文化产业密切相关的信息业、教育行业等跟发达国家相比均处于劣势。四是企业战略方面。在这一点上我国没有竞争优势可言。竞争劣势是我国的文化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不是特别受欢迎,出口货物在GDP中所占比重也很低。而营运基础与企业运作也毫无竞争力。五是政府行为方面,在这一点上我国依旧没有竞争优势可言。竞争劣势是我国文化产业在政策上不够公开透明、相关法律也不健全,政府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够、国民创新能力较弱,这些对增强竞争优势明显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条件
花建说,中国加入WTO之后,文化市场的开放程度也日益加大,西方发达国家具有发展优势的文化产业在全球贸易中通过较为开放的市场长驱直入,这样会严重冲击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入世,在宏观上来看政府对之前产业采取的保护措施会慢慢消失,文化产业也会在优胜劣汰的国际竞争中继续发展。这对于我国的文化产业而言将会是巨大的挑战。就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呈现出的是以弱对强的竞争态势。
郑百灵等人(2002)觉得,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从国际机遇方面来说,首先是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经济和文化逐渐向一体化发展的强劲趋势,形成了文化经济这种新兴经济形态。其次是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让文化产业的竞争在国与国之间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再次是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也深深地影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而就国内机遇来说,首先是国家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就国际挑战来说,首先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特别强大,相比之下我国的文化产业就显得非常弱小,这种以弱对强的竞争态势不利于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其次是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文化产业上存在的明显差距,不但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利益,甚至还会关系到我国的文化安全,也就是说我国有可能会遭受“文化渗透”、“信息殖民主义”以及“数码鸿沟”等一系列威胁。
张晓明说,进入WYO之后中国在文化产业面临的竞争在某些方面来说是一种“不对称竞争”,其包括下述几种表现:一是全球性产业发展格局具有不对称性—用夕阳产业面对我国的朝阳产业;二是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不对称性,利用产业实力赢得我国的资源与市场;三是已经作出承诺进行开放性竞争的领域具有不对称性—用较为高端的位置对我国的较为低端的位置;四是规则具有不对称性—用新机制对我国的传统机制。
放眼整个世界,文化产业已变成本世纪的一个朝阳产业,在很多国家都是支柱性产业。比如美国的影视业与传媒产业、英国音乐产业以及日本动漫等都是世界文化产业的重要品牌。
国际经济学概述 篇4
第一章
国际贸易实务概述
一、选择题
1、在国际贸易中占据最大比重的是()。
A、货物贸易
B、技术贸易 C、服务贸易
D、易货贸易 2、《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确定货物交易“国际性”的标准是()。
A、买卖双方当事人营业地处于不同国家 B、买卖双方当事人具有不同国籍 C、订立合同行为完成于不同的国家 D、货物必须由一国运往另一国
3、在进出口贸易实际中,对当事人行为无强制性约束的规范是()。
A、国内法
B、国际法 C、国际贸易惯例
D、国际条约 4、我国法律认可的进出口贸易合同形式是()。
A、口头形式合同
B、书面形式合同
C、行为形式合同
D、其他形式合同
5、与我国进行进出口贸易关系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国际条约是()。
A、《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B、《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C、《跟单信用证统一通则》
D、《托收统一规则》
第一章
国际贸易实务概述 答案
一、选择题
1、A
2、A
3、C
4、B
网络经济学发展概述 篇5
随着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对网络经济学的研究也日益成为一个热门的领域。但是,直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研究体系,多种相关的研究内容和相似的学科名称并存,容易造成混淆和误解。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外有关领域研究现状的概述和分析,向读者提供一个较为清晰的研究脉络,为进一步的“网络经济学”探讨奠定基础。
以Internet为基础结构的网络经济的发展,引出了许多技术上和经济学上的问题。直到目前为止,许多关于互联网发展和网络经济的研究工作都是围绕技术进步展开的,其焦点集中在网络工具和机制的设计上。但随着网络经济的深入发展,无论是互联网本身的进一步成长,还是网上经济活动的开展,都需要经济学原理的解释和指导。今天,与网络经济相关的经济学正在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尽管如此,至今网络经济学尚未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在国外,经济学家们对涉及互联网和网络经济发展的不同领域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名称常常重复,而实际的研究范围则有所交叉,但又各有侧重。由于网络经济本身仍然处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至今没有人对这些术语作权威的规范。这样,在使用中,人们常常不加区别地使用这些术语,这无疑给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都造成很大的困难。因此,在进行网络经济学的基本分析之前,我们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澄清不同内容的“网络”经济学之间的关系,并对它们加以界定。
一、早期的网络经济学(TheEconomicsofNetworks)
早在今天的网络经济(或者说是数字经济)出版之前,在经济学中就已经出现了“网络经济学”这一学科,有时也被人称作“网络产业经济学”(TheEconomicsofNetworkIndustries),它实际上一直被划归在通信经济学(TheTelecommunicationEconomics)的范畴中,其中包括对电信、电力、交通(公路、铁路和航空)等基础设施行业的经济学研究。之所以被称为“网络经济学”,是因为这些行业共同具有“网络”式而非“垂直”(Vertical,亦称纵向相关)的经济结构特征。这类的网络经济学主要研究与有限资源的最优配置相关的经济学问题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对接入政策的讨论。
接入,又被称为互联(Interconnection),是网络问题中的一个经典概念:当某一家公司在网络中掌握着“瓶颈环节”(BottleneckLink),通常也可以叫做“基础设施”(EssentialFacility)的时候,别的公司要向消费者提供服务必须要通过这个瓶颈环节,连接到这个基础设施上的时候,就出现了互联。在不同的网络行业中,由于接入问题的技术特征是不同的,具体的术语也有所不同,比如在电信业中被称为接入(单向)或者互联互通(双向),而在电力工业中则称为传输问题,但问题的实质都是相同的。在接入问题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接入定价,即如何对某种“瓶颈”资产的使用确定成本的分配和费用的计算,以期在建立一个有效的定价机制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摩擦成本,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除了接入定价以外,在这类“网络(产业)经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规制与竞争的激烈讨论。由于网络行业固有的技术经济特征和网络外部性的存在,长期以来人们认为网络行业存在规模经济和自然垄断的倾向,因此经济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制定各种规制制度和反垄断制度并对这些法规的效力进行分析,例如美国AT&T公司的分拆一直是“网络(产业)经济学”分析中的经典案例。近年来,由于经济现实和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网络(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开始将其讨论的焦点从制定各种经济法规转移到引入激励规制和市场竞争,以建立一个存在多种互相竞争的市场结构的主题上来。
从上述“网络(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出发,西方经济学界对与之相关但又侧重不同的一些经济学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样也称为TheEconomicofNetworks。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创始人之一的NicholasEconomids教授于10月在《InternationalJournalofIndustralOrganization》上发表了一篇《TheEconomicsofNetworks》,对网络产业中广泛存在的网络外部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Economids教授从对不同类型的网络所具有的共同的基本特征――由联结不同节点的链路组成,在其结构中具有一个固有的特征,即网络的各个组成成分之间是互补的,换句话说,一个网络所提供的`服务是由许多互补的成分组成的――开始,将讨论的焦点集中在由互补性引发的网络外部性问题上,分析了网络外部性的来源、网络外部性对网络服务定价和市场结构的影响,并将其他经济学家对网络外部性的研究进行分类,分为从宏观视角进行的和从微观视角进行的分析。之后Economids教授从对网络外部性的研究扩展到对兼容、技术标准合作、互联和互操作性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探讨了它们对定价、网络服务质量以及在不同的所有权结构下的网络链接价值的影响。同时Econnmids教授还指出,由于这些问题都是互补性作用的结果,因此实际上对于那些呈现出很强的互补关系的“垂直”产业,这些经济规律同样也是适用的。
与前一种“网络(产业)经济学”相比,尽管Economids教授所研究内容是这类“网络(产业)经济学”的基础(网络产业的许多分析都是从网络外部性的基本特征衍生而来)。但他的研究显然超越了网络产业本身的运作,从网络产业的具体分析中抽象出来,而将研究重点集中在“网络”本身,仅从网络所具有的物理性质出发,讨论具有网络形态和特征(这种网络可以是真实的物理网络,也可以是虚拟的网络)的一切经济系统的经济学问题。从具体内容上看,这部分名为“网络经济学”的讨论在很大程度上又属于产业组织理论的讨论范畴,也就是说,其讨论的主要目的是分析网络产业中的厂商结构和行为(经营策略和内部组织)、市场结构和运作而非整个具有网络特征的基础设施行业的资源配置、政府规制和行业竞争,这正是我们前述的那类“网络(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可以说,这两者应当同时属于“网络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国外也将这两类同时统称为“网络经济学”。但是这两者之间显然是存在区别的。
二、Internet经济学(Interneteconomics)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计算机网络(后来演化成为Internet)的发展使得有关计算机网络的经济学问题成为“网络(产业)经济学”的一部分,最初是关于电子计算机的局域网、广域网的成本核算、收费标准的一些经济学讨论,后来逐渐增加到对Internet服务价格、税收和服务提供者竞争等的分析。这些在决定互联网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互联网网络投
资的获利能力、制定适当的政府政策方面的研究主题都被经济学家纳入了“网络经济学”(更具体地说,这是“网络产业经济学”)的讨论范畴。3月在荷兰鹿特丹大学召开的“网络经济学”国际研讨会上,列入的议题就包括“网络理论”、“电讯”、“因特网”(Internet)与“航空运输线”。
在Internet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拓展到世界的各个角落的同时,经济学家们逐渐认为继续将关于Internet的讨论放在“网络经济学”的总学科中进行,继续将互联网及其相关产业与电力、航空、电讯技术、广播电视、铁路等稍显传统的生产部门放在一起研究已经不合时宜了,为了适应Internet和网络经济的前进脚步,一门新的“Internet经济学”发展起来。
1995年3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的支持下,举办了Internet经济学研讨会(aWorkshoponInternetEconomics)。会后,由美国学者Lee.W.McKnight和Joseph.P.Baley将会上的发言稿编纂而成《InternetEconomics》一书。在书中,首次比较明确地阐述了Internet经济学的定义:Internet经济学是一门研究Internet服务市场的经济学,其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对Internet中“云”的部分的经济解释,弄明白在网络之“云”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它会存在,以及它的关键经济特征是什么。
经济学界认为,Internet经济学实际上是“网络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甚至更有人把它作为通信经济学的分支加以考虑。从Internet经济学的主要研究范围来看,确实如此。但是由于Internet既和其他的通信网络具有共同之处,也存在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它在某些方面的研究超出了原来的通信经济学的范畴,从而使得“网络经济学”向前发展了一大步。
由于Internet本身的存在和发展只是近几年的事,关于它的经济学研究也就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其研究主题主要包括对拥塞定价的讨论、ISP如何就互联问题和多址传输分配成本等。同时,在《InternetEconomics》一书中,将电子商务的经济学讨论也涵盖在Internet经济学之中,但所涉不广,总的来说,Internet经济学仍然主要是从Internet服务价格和服务提供者的竞争方面出发,研究与有限资源的配置、Internet投资获利和适当的政府政策有关的问题。
三、信息基础结构经济学(TheEconomicsofInformationInfrastructure)
也许网络时代的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一个不同之处就在于它必须随时跟上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变化。网络经济时代,技术和经济本身就处在不断的变迁之中,作为其经济解释的经济学必然也如是。当技术界中Internet通信的真正本质在发生着变化的时候,经济学家们开始认为即使是Internet经济学也无法完全反映网络时代的经济现实,目前在经济学中出现了用“信息基础结构经济学”取代Internet经济学的新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当然在于技术的迅速发展。从技术上看,下一代的网络通信将可能会绕过传统的电话网络或有线网络,而通过卫星直接将数据传送到个人计算机中。这样的无线通信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许多商业部门中,比如寻呼服务、移动电话服务以及卫星电视之中。通过低空地球卫星和计算机中的红外线传感器,未来的网络结构可能并不需要以有线网络为基础。尽管目前Internet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信息基础结构的同义词,但是当所有这些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都转变为数字网络并且成为可互相操作的网络系统之后,今天的有线连接的Internet将仅仅是信息网络结构的一小部分了。以此为基础,以“信息基础结构经济学”来取代“Internet经济学”似乎是很自然的事。
当信息基础结构从有线通信网络发展为各种不同结构的包括卫星电视和无线通信网络在内的综合形式时,信息基础结构经济学就不仅仅包括有关定价、资源配置和政府规制等问题了。与早期的“网络(产业)经济学”的发展相似,经济学家预测其分析重点将有可能集中在如何建立一个包含不同类型网络相互竞争的基础结构市场上。总的来说,尽管着眼点和侧重点尚有待于将来进一步的研究,但信息基础结构经济学将比Internet经济学更加超越通信经济学简单扩展的外延,这一点却是毋庸质疑的。
四、电子商务经济学(TheEconomicsofElectronicCommerce)
伴随着对Internt作为信息基础结构地位的质疑,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象《InternetEconomics》中那样,把电子商务经济学内容置于Internet经济学之内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相应地出现了“电子商务经济学”。其代表作品是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的经济学家Soon―YongChoi、DaleO.Stahl和AndrewB.Whinston所著的《TheEconomicsofElectronicCommerce》。关于电子商务经济学的概念,Internet经济学和电子商务经济学是不能混淆的两个定义。电子商务的根本在于它通过通信网络和传输系统使得交易更为便捷,在于它组织市场和开展交易的方式,即通过可视化的市场代理商、数字产品和电子过程进行交易。这样一种经济过程和承载它运作的技术平台没有必然和永远的联系。尽管由于Internet的开放性和用途广泛使得它目前成为电子商务所选择的使用媒介,这使得人们常常将通过Internet进行的商务活动等同于电子商务。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任何一种数字通信媒体都将有可能支持电子化市场的运作,Internet从本质上说仅仅是一种电子商务最初运作时暂时依赖的基础结构,电子商务这样一个具有革新意义的市场形式不论是建立在何种基础结构上都能够存在并且起作用。基于这一观点,电子商务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市场上,市场过程和产品发生了怎样的基本变化,市场参与者在生产、营销、消费过程中应当就产品选择、市场战略、价格制定等考虑哪些新的影响因素。这显然和Internet经济学甚至是信息基础结构经济学所研究的网络产业的资源配置、市场竞争等大不相同,是不能相互混淆的。
从电子商务经济学的基本内容来看,它讨论了在网络经济时代数字产品和实物产品的经济学含义;它应用了基础微观经济学理论,论述电子交易市场上的质量不确定性、市场信息、市场中介和新的市场效率问题;分析了在网络时代十分敏感的版权问题。同时,电子商务经济学还系统地进行了网上营销、网络广告、信息查询、产品差别定价、金融电子商务的经济学分析。总的来
说,电子商务经济学是对一个买卖双方、产品和交易过程都发生了本质性改变的市场进行的微观经济分析,目的是为一个全新商业模式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学基础,并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前景作出了预测。
从我们对相关的“网络经济学”的简介和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关于我们正在经历的网络经济,尚未形成一个系统而完整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人们只是针对网络经济中出现的一些经济现象和问题进行了分散的、不完整的研究。这主要是因为网络经济本身尚处在发展的初期,有许多经济规律尚未被人们发掘出来,随着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的发展,新的事物将不断出现,网络经济学本身还处在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
但是,不论怎样,当技术和经济本身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迫切需要相应的经济学理论来指引和带动技术和经济的下一步增长和扩张。当网络带来的最初狂热过去以后,当人们又开始怀疑那些曾经让人们激动万分的“网络利益新规律”的时候,清晰而严谨地分析网络经济中的经济学问题,向人们提供一个尽量完整的解释框架,就成了当务之急。许多经济学家正在为这一目标而努力。
国际经济学概述 篇6
一、我国国际理解教育实践发展概况
近年来, 国际理解教育实践在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地的一些中小学校中开展得蓬蓬勃勃, 有声有色,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成就。根据各种途径获得的信息, 我国目前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实践的学校主要分布在以下省市:
从上表可以看出, 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学校目前集中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国际交往频繁、文化活动丰富、思想理念活跃、教育基础好的东部和沿海大中城市。
二、国际理解教育实践的区域特点
(一) 北京
北京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实践的开展目前走在全国的前列。北京教育学院早在1999年开始的国际理解教育课题, 为北京市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发展规划的建议。之后, 以芳草地小学为代表的北京市朝阳区各小学也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行动研究课题。其中2006年8月开始的研究课题《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实践的研究》被评为北京市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该校还通过召开“国际理解教育经验交流会”向其它学校介绍和推广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成功经验。
目前, 北京市除了要求全市在现有的品德与社会、历史、地理、语文、英语、美术、音乐等学科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思想以外, 已组织编写《国际理解》作为北京市的地方教材, 在各个区县的几十所实验学校, 开展了教材的实验工作。[2]与此同时, 北京市教育部门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国际理解教育教师培训班和专题培训项目, 如:2008年10月, 北京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人文学院举办了首届北京市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教师培训班, 北京教育学院于2009年8月首次将国际理解教育培训纳入“春风化雨”培训项目, 集中4天对中小学教师进行100学时的国际理解教育培训;此外, 各学校还根据学校教师的需要自行组织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 如2009年3月17日, 北京市花家地实验小学为更好地开展“一班一国”特色教育, 邀请北京教育学院专家为全体老师进行国际理解教育专题培训。[3]
总之, 国际理解教育在北京市中小学中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陌生的概念, 而是已经成为很多学校日常教学和学校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成为一些学校的发展特色之一。
(二) 上海
上海市福山外国语小学是上海市最早把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办学思路的学校。早在2002年12月24日, 该校就进行了“国际理解教育”主题活动———“吃在全球”, 各班通过举行“美食大荟萃”活动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饮食文化和传统。之后, 学校推出了“国际理解教育”研究方案, 逐步地把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确立为学校特色, [4]并多次举行国际理解教育的教研活动, 为教师之间交流经验提供平台。学校的课题研究成果《小学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在2006年获得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该成果于2007.9~2008.9期间在浦东新区高行小学推广, 已取得显著成效。[5]福山外国语小学于2002年在全市首创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 并在之后的几年内建设了以国际理解教育为核心的校本课程体系, 2006年8月正式出版了校本教材———《国际理解教育小学生读本》 (一至五册) 。
上海甘泉外国语中学外国学生部于2006年进行了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研究》, 并在课题研究期间召开了区研讨会, 交流研究成果和经验;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2007年开始中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和课题研究, 课题“通过绿色教育促进国际理解的实践和研究”, 探索了绿色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的有效结合, 形成一种相互渗透的系统活动方式, 促进了环保教育和国际理解教育互动发展;长宁区耀中、耀华等国际学校也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之一;还有一些中小学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国际理解教育这样的词语, 但也都通过多种形式利用已有的各种资源如学校中的国际部和国际学生等在学校的教学和活动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
在世博会即将召开的前夕, 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与上海教育出版社策划出版促进国际理解教育的适合初中、高中和普通市民的三种版本的国际理解教育普通读物, 供广大市民和不同学生选择使用。其中《国际理解教育市民读本》已于2009年10月出版, 初中和高中的读本也将在近期出版。
(三) 其它省市
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自1999年成立起就以“发挥英语优势, 推行双语教学, 激发学生潜能, 实施国际理解教育”为办学理念, 率先实施“国际理解教育”, 该校把国际理解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各个方面的试验已经取得良好效果。深圳市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第三小学2003年提出“我要走向世界”的行动研究课题, 2004年12月至2007年5月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行动研究”课题, 该课题于2005年5月被深圳市正式批准为“十五”期间教育规划重点研究课题。2009年该校在全校各年级各学科中开展的“小学进行国际理解的行动研究”中, 提出了近六十个研究子课题。
浙江省的国际理解教育开展也比较早。浙江省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从2000年8月起在学生中开展国际理解教育, 该校的研究课题《民办寄宿学校国际理解教育研究》成为温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02年度研究课题, 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浙江省其它地区中小学校也相继开展国际理解教育, 比如, 舟山市普陀区就较早在中小学中开展了国际理解教育, 并多次举行了国际理解教育的系列研讨会。
东北师大附属小学近年来在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方面成绩卓著。不但有相关的课题, 而且开设了丰富的国际理解教育活动和校本课程。2009年9月东北师范大学附小还举办了“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学术研讨会, 该校关于国际理解教育校本教育课程的经验也相继在《中国教育学刊》、《教育研究》等期刊上刊登, 为其他学校开设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资料。辽宁省也在中小学中推行国际理解教育, 2008年辽宁省中小学教学用书编审委员会审查通过了根据新课标编写的四、五、六年级《国际理解教育》教材。
在西南地区, 国际理解教育也已进入中小学课堂。据报道, 成都青羊区的一学校从2006年就开始试点将“国际理解”课程纳入学生课表, 并借鉴国际教材自编课程。江苏作为东部经济发达省也已充分认识到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对于提高公民素养和人力资源素质的重要意义, 在《苏州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与纲要》中提出在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 并在未来十年全力推进“国际理解教育”。
三、我国国际理解教育实践发展的特点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当前我国国际理解教育实践发展有如下特点:
在地域分布上, 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学校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温州等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
在动因上, 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学校都是立足于学生全面综合发展的需要,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国际理解素养和技能而开展, 具有自觉自发性。
开展的途径和方式上, 已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学校, 多是在研究课题的引领下, 通过基于教学实践的行动研究, 结合本校的发展规划和资源优势, 以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国际理解教育, 如:专题活动、国际交流、各种学科渗透等等, 而不仅仅是增添一门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总体上看, 我国国际理解教育实践的发展尚处于初始的探索、尝试和试验研究的阶段。
参考文献
[1]李晶.对北京市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建议[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01, (4) :35~36.
[2]吴颍惠.“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北京实践[EB/OL]http://edu.qq.com/a/20090630/000284.htm2009/9/29.
[3]花家地试验小学.花家地试验小学邀为全体教师进行国际理解教育专题培训.[EB/OL]http://www.bjchyedu.cn/NewsInfo.aspx?id=7356.2009/9/29.
[4]上海福山外国语小学.我们从这里走向世界—上海福山外国语小学简介.[EB/OL]http://www.psfshl.pudong-edu.sh.cn/xxjs/xxgk.asp.2009/9/29.
国际经济学概述 篇7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业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低碳经济也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
二、低碳经济概念的发展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同时,气候变化已经迫在眉睫。
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做出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
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泰国巴厘岛举行,15日正式通过一项决议,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制订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为2009年前应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关键议题确立了明确议程,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
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还应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
三、低碳经济世界中的中国
2006年底,国家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6部委联合发布了中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2007年6月,中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2007年7月,温家宝总理在两天时间里先后主持召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和国务院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组织落实节能减排工作。
2007年1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提以煤炭为主。
2008年1月,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正式成立低碳经济研究院,重点围绕低碳经济政策及战略开展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中国及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2007年9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本着对人类、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事关中国人民、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郑重提出了4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令世人瞩目。他在这次重要讲话中,一共说了4回“碳”:“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他还提出:“开展全民气候变化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让每个公民自觉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做出努力。”这也是对全国人民发出了号召,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胡锦涛主席并建议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共同促进亚太地区森林恢复和增长,减缓气候变化。
同月,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在2007中国科协年会上呼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2008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吴晓青明确将“低碳经济”提到议题上来。他认为,中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中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他建议应尽快发展低碳经济,并着手开展技术攻关和试点研究。
2008年6月2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以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我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进行不懈努力。
四、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对低碳经济的观点
张坤民:采用低碳经济的战略应对气候变化,如果能在我国付诸实施,许多环境与发展问题都可能迎刃而解。
牛文元:建设低碳城市,需要加快以集群经济为核心,推进产业结构创新;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推进节能减排创新;以知识经济为核心,推进内涵发展创新。
李旸:作为一个高能耗国家,我们需要从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找到我国巨大社会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本源。必须摒弃只关注诸如建筑节能、煤的高效利用等“用”的层面的具体技术问题,而忽视“体”的层面存在的痼疾,比如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理论的负面影响,城乡空间布局、国民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浪费等。因此,创新思维,改变观念,坚持体用结合,从全局观、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才能正确认识并加快低碳经济发展。
叶文虎:中国文化中,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由来已久,即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企业经营,应当遵循“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肩负起社会责任。
陈佳贵:保护气候已经刻不容缓。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不在于是否应当,而在于如何采取行动。实现低碳经济要求人类行为方式上的转变,以避免奢侈和浪费的碳排放。
何建坤: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不可逆转,低碳经济将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它将与全球化、信息技术一样,成为重塑世界经济版图的强大力量。
夏堃堡:低碳经济主要是两种:一种是低碳生产,一种是低碳消费,低碳生产是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
潘家华: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关键时期,不可能在减排方面“唱高调”,应强调节能优先,从节能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致性上,强调低排放发展。
胡鞍钢:中国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最大的环保节能市场,最大的低碳商品生产基地和最大的低碳制品出口国。
张世秋: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它意味着能源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技术的革新,是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途径。
庄贵阳:低碳经济区将成为中国下一次工业革命的示范区、未来中国大规模经济转型的实验地。低碳经济区的建立与否及如何建立,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政治远见和政策水平。
张世钢:转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各利益悠关方应当建立创新型伙伴关系,并发挥积极的作用。
林辉: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要求,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仁信礼德”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