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理论

2024-09-18

国际经济学理论(共12篇)

国际经济学理论 篇1

跨国公司成为了当今世界上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施配置资源的主要力量来源, 根据发展趋势, 今后还会成为国际经济学中微观理论探究进程中的核心。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国际经济学的研究, 归纳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优势, 这种竞争优势与一般企业的竞争优势也有着不谋而合的共同点, 因为都具有国际性质, 所以也会有一些特殊的优势, 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多元化优势以及国际经济活动中的优势。

一、国际贸易理论优势思想的变化

简单的说, 国际贸易理论就是以限制要素流动为前提, 探究企业贸易活动与国家规定的贸易制度, 其优势在表面上看就是每个国家的生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展示的竞争力的大小, 这样就反映出了国际分工的不同和各个国家大小企业产品生产的变化, 实际上每个国家企业生产的不同产品的竞争优势, 也可以说成排除各个企业之间具有的差别后各个国家企业的平均竞争优势。

曾经的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主要讨论了国际贸易中各个国家产品的优势成因。绝对优势是指国家企业在生产商品时消耗的劳动生产率的不同, 就产生了企业竞争优势, 这就是劳动成本上的优势。而比较优势就是指每个国家在生产加工不同产品时, 由于劳动力具有一定差距, 就产生了企业相对竞争的优势, 就是相对比较下的劳动成本上的优势。企业的经营没有资源限制, 只有相对优势的企业则不能获利, 可以在市场中站住脚跟的企业大多都是有着绝对优势的企业。

经济学家根据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到新的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改变进程, 对优势的起因也有了新的了解, 那就是劳动成产率, 而新的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优势具有多种因素在内。根据米德、哈伯勒等经济学家研究提出的均衡分析新古典模型, 可以探讨比较优势起因的组合, 再通过把国际贸易的动机归纳进影响商品需求与供给等因素的整体分析比较, 就可以当做国家企业经营竞争优势的分析方法。在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中, 商品的流动推动了要素国际流动, 让各国之间的同质要素的价格变的相同化, 而资源于世界范围中也呈现了最佳配置趋势, 各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优势随着发展趋势慢慢消失, 各个国家企业也慢慢趋同。

于市场条件下, 企业被看成是处在被动状态的接收者, 只投入产出, 企业的经营者们也只是按照供给需求函数进行生产, 每个企业之间没有什么差别, 生产技术上也具有相同性, 所以就没有企业内在优势。处在现实经济内的市场具有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不完全性, 将这个事实做理论前提来看, 规模经济就成为了贸易利益与国际贸易来源的主要因素, 这也是企业之间的优势起因之一。

虽然外部规模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构没有关系, 但是新古典贸易理论可以与外部规模经济体制中的新贸易理论相互结合。新兴的古典贸易理论主要根据专业性分工突出规模报酬的变化, 那么市场结构和分工就不会产生直接的关系。如果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相结合, 就可以让市场和交易费用相互联系, 所以交易费用和专业性经济间就有着可以互相制约的冲突。

二、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角度分析企业竞争优势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在国际资本与国际商品都流动的环境中, 对跨国企业主要的竞争优势展开分析研究, 大部分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分析了跨国企业所有的竞争优势, 也探究了产生国际直接投资的原因。

直接投资理论与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有所不同, 前者来源于企业中自身优势的探讨, 根据国际贸易理论来看, 国际市场具有完全性, 只根据国际贸易就可以成为资源上的全球最优秀配置, 就能达到各个国家要素价格上的均等。所以, 直接投资无需存在,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分工产生的国际格局就可以替代资本跨国流动。前提是只要企业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国际直接投资就可以完成建设, 跨国企业就不会在国外不良的市场条件下成功赢得本土企业, 获得高于本土企业投资的收益, 因为企业自身具有的优势条件, 国际直接投资与一般国际资本流动才可以明确的区分开来。

多种国际理论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分析国际直接投资被影响的成因, 这些成因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 可以从企业内部资源分析, 也可以根据企业外部环境研究, 可以从硬性技术生产以及软性制度上分析, 以及看不见的因素和看得见的因素。这些因素可以低级, 也可以高级, 还可以从自然和社会上区分。可以重点根据一个因素要点分析, 也可以综合起来分析。

国家企业利用企业内外发展的优势成就了竞争优势培育, 企业竞争优势起源于将各种比较优势利用起来, 性质来源于企业各种具有创新性质的交易生产活动, 成为了具有优势的组合。于国际直接投资活动环境下, 比较优势可以根据利用所有竞争手段实现。

结语:

国际经济学的重点内容就是整体探讨各个国家商品、企业、要素优势,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实际上就是优势的分析和决定性的理论。虽然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了国家商品于国际市场上占据的优势, 但是商品的竞争优势主要是国家企业运用不同生产条件产生的竞争优势。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们不难发现, 经济全球化时代下的比较优势的作用在逐渐降低, 绝对优势占据主要地位。假设企业经营不具有资源制约, 拥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企业则不会获利, 能够在市场内继续生存的企业也都是具有绝对优势的企业。因为区域经济还存在很多的壁垒, 比较优势还可以在国际经济发展中发挥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义.从国际经济学理论视角看企业竞争优势—兼议国际经济学优势思想的演讲[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6 (9)

[2]夏炜, 蔡建峰.企业竞争优势的演变—基于惯例的视角[J].科学与科学技术的管理, 2008 (5)

[3]陈琦.竞争优势下国际产业转移动因分析[J].商业时代.2010 (16)

[4]陈伟利.企业竞争力的国际贸易理论解释及其启示[J].国际商务研究.2006 (03)

国际经济学理论 篇2

基于此,诺思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中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在对新古典主义的批判和对马克思主义修正的基础上,以人类社会的不断演进作为实证依据,建构了一个新的解释经济史的宏观理论框架。

全书的核心在于制度理论的研究,探讨制度上的历史演进及其推动力量。

关键词:国际政治经济学;制度理论;结构与变迁

一、核心框架

本书的内容围绕着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展开,“‘结构’涉及制度框架,‘变迁’涉及在一段时间里制度的设立、更改或破坏。”诺思认为,为了弥补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不足,需要人口变迁理论、知识存量增长理论以及制度理论,其中制度变迁理论是本书的研究重点。

该理论包含三大理论基石:国家理论、产权理论、意识形态理论。

作者将国家定义为“在行使暴力上有比较利益的组织”,因而处于界定和行使产权的地位。

国家规定着产权结构,对产权结构的效率负责,而产权结构的效率决定了经济的增长、停滞或衰退。

诺思认为契约论、掠夺论都是不全面的,他用暴力解释国家:国家可以以其暴力上的比较优势规定产权组织形式,潜在地利用暴力来实现对资源的控制。

根据有关经济组织的分析,作者认为,经济的实绩取决于其组织结构;经济的组织结构影响交易费用。

这里所谓的经济组织安排,就是通常所说的产权形式。

不同的产权形式对经济实绩有着深刻的影响。

现代经济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市场与企业、产权制度与市场、交易成本、组织密不可分。

市场交换需要产权制度,否则交换不能进行;市场交换存在交易成本,市场交易必须有使交易成为可能的基础,那就是一套复杂的法律结构及其实施,即需要一套产权制度。

产权理论与国家理论关系紧密,产权的创建和实施又与国家相关。

诺思指出,国家有着不完全一致的双重目标:由于稀缺性和竞争的存在,更有效率的组织形式将替代无效率的组织形式,但如果有效率的组织形式损害了统治者的利益,那么相对无效率的组织形式将存在下来。

借助国家理论,诺思解释了无效率的组织形式、不好的产权制度得以存在的原因。

在诺思看来,国家在制定和变革制度方面是受到两方面制约的:一是政治市场的竞争;二是交易费用。

但是交易费用与收益的计算并不能解释一切制度的稳定与变迁,“历史上的变革和稳定性,需要有一种关于意识形态的理论来解释同新古典理论关于个人主义合理算计相背离的那些情况”。国家作为产权的界定、保护和变革者,所提供的产权制度需要人们相应的意识形态才能得以维护,“成功的意识形态必须是灵活的,以便能赢得新团体的忠诚,或随着外部条件变化也得到老团体的忠诚。”国家可以通过对意识形态的投资,使人们理解、支持制度变革,使制度变迁顺利,降低变迁成本,抑制“搭便车”行为,使制度变迁的成本内存化,从而节约变迁成本。

上述背景条件构成了作者的理论基础,经济环境的变化(如资源条件的变化、 相对价格的变化等)构成了推动产权变动的力量,产权变动向着减少制度费用的方向发展,政府依靠其暴力上的比较优势在其自身动机的约束下确认并执行有效产权,意识形态上的变革有助于降低经济组织成本,上述过程有效的解释了制度变迁的机制。

本文将着重探讨在1990年以后的全球化时期,本书所提出的制度理论对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解释力。

二、全球化时期国际政治经济学发展的主要问题

全球化时期,国际政治经济学有一个不变的“核心议题”,即国际政治经济学最终是要研究经济的全球化与仍然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国际政治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冲突,以及研究如何管理和解决这些结构性矛盾和冲突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苏联解体,全球化掀起又一浪潮,国际经济和国内政治之间的联系明显增强,这一时期的全球化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首先,在经济方面,以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为代表的全球多边经济组织努力推动全球贸易自由化,各种区域经济组织不断产生,一体化程度不断深化。

第二,各民族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不仅在贸易方面有所拓展,在环境、疾病和公共健康(最典型的案例包括SARS和AIDS),毒品和洗钱等方面的国际问题也凸显出来,这些政府无法控制的问题是需要通过国际机制和全球治理来解决的。

第三,全球化产生了国际关系领域的开放经济政治问题,国际体系经济权力的分布也发生很大改变,除了发达国家通过国际机制进一步确保统一的开放市场之外,游离在全球经济体系之外的.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也纷纷提出了加入这一体系的要求。

同时,参与全球化体系的主体从民族国家拓展到跨国公司和利益集团。

针对这样的趋势,国际政治经济学发展的主要问题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国际政治经济学90年代后最大的成果是借用经济学理论研究不同行为主体的经济利益如何影响其政策选择。

很多学者已逐步走出国家与市场两分法、国内层次与国际层次相互割裂的狭隘研究视角,在国家、市场维度之外纳入“社会维度”,同时打通国际与国内层次。

国际政治经济学发展的主要问题由“国家——市场”转变为:“国家——市场——社会”。

在新添加的社会层次上,最重要的是要研究社会集团,特别是私人利益集团与公共利益集团的作用。

下图能够较为全面地概括1990年以后的全球化时期国际政治经济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国际政治经济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包括国家、市场、社会三个层面,在国内层次中分别以国家、企业、国内利益集团为主体,在国际层次中分别以民族国家、跨国公司、国际组织(包括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为主体,同时,国内层次与国际层次相互交织,界线越来越模糊。

三、结论

根据以上的综合分析,笔者认为诺思的制度理论对于解释全球化时期(1990年至今)国际政治经济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具有可借鉴之处,具备一定解释力。

第一,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目前的主要流派来看,国际政治经济学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讨论民族国家与世界市场的互动关系,并将国际关系的发展动力归结为二者的相互作用。

自由主义流派强调世界市场更多地塑造了民族国家的行为;现实主义流派认为民族国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贡献更大;激进主义流派则从公平、公正的角度,否定现有的民族国家与世界市场体系,试图推进不满足于现状的力量,完成意识形态上的进步。

诺思所强调的推动经济史中结构变迁的因素——经济组织的形式、国家对新兴产权形式的界定、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构成了国际政治经济学三个流派关注的对象。

第二,从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必须了解国内集团如何界定各自物质偏好,这些偏好又是如何被政治机制所加强的。

这一问题涉及到两个研究方向:首先是国际层面与国内层面的互动;其次是制度与利益的互动。

在国家层面,从国家对产权结构界定的角度,诺思认为,国家既有动机建立适宜自己的产权结构以使得统治者获得的租金最大化,也有降低经济组织中的交易费用以使得社会产出最大的动机。

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学最终要研究的是经济全球化与仍然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国际政治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冲突,以及研究如何管理和解决这些结构性矛盾和冲突的问题,国家和政府需要以暴力规定产权组织形式,潜在地利用暴力来实现对资源的控制。

在市场层面,现代经济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市场与企业。

民族国家在推动世界市场形成中起到了主要作用,而在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市场对民族国家的行为有越来越大的塑造作用。

跨国公司等企业成为世界市场上日益活跃的角色,它们以世界市场为舞台,又影响着世界市场的运行发展,对国家间关系也施加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甚至在国际意识形态和国际体制的变化与调整中也常常能看到跨国公司等企业的影子。

从意识形态角度来看,全球化时期,社会集团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对全球化发展的认同程度,影响到国家、市场或公司的作用。

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观念的分裂,基于利益与认同的利益集团的分化组合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全球化发展的一种反应。

如何塑造社会的普遍认同,平衡不同利益集团,维护对外开放政策,成为对国家能力的重要挑战。

诺斯的意识形态理论也解释了这些现象,并给出了解决方案:职业专门化引起意识形态差异,使得一直因种族(地理)差异而存在的意识形态差异变得更严重了,国家利用暴力规定了某种意识形态的主流地位并加以大力宣扬,限制其他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生成和扩展,进而影响制度的选择、安排和变迁。

第三,“全球化在将来是会持续下去还是会重蹈历史的覆辙”是目前全球化面临的主要疑问之一,也是许多国际政治经济学者正在研究的课题。

伊肯伯里和格里科两位学者指出,全球化是可以逆转的,全球化若使世界各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弱国穷国很可能封闭自己,为了保证国际体系的开放和稳定,需要国际经济制度和全球治理等多种方式作用。

米尔纳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各国政府能否处理好推进全球化与保护民众免受全球化冲击之间的关系。

全球化时期,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些现象:关贸总协定的签订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降低了由关税和种种非关税壁垒所引起的交易成本;货币互换安排降低了各国央行持有外国货币的成本;以欧盟为代表的地区性一体化组织降低了交易成本形成了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的种种新现象。

上述过程中,既有市场主体的推动作用,又涉及国家在新产权形式认定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与国家租在这一过程中的提高。

诺思的制度理论主要是针对国内层面和历史层面来谈的,面对全球化,国际政治经济学完全可以将这一思想延伸到国际制度层面,也就是说制度费用在世界范围内的减少,可以成为推进国际政治经济体制演变、全球产权结构转变的因素。

这同样验证了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逻辑:“理性一无政府状态一合作一共同利益一制度协调”。

参考文献:

[1] 【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厉以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 【英】约瑟夫·格里科,【美】约翰·伊肯伯里.国家权力与世界市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 海伦·米尔纳(Helen.Milner).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趋势[J].国际政治研究,(2).

[4] 王长生,宋玉祥.诺思的产权理论及启示[J].生产力研究,2008(5).

国际经济学理论 篇3

[关键词]国际经济新秩序结构主义功能主义新功能主义

中图分类号:D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369(2009)1-0106-05

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发展中国家长期追求的主要战略目标,也是中国对外经济战略的一项基本政策。随着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蔓延,改革现行国际经济制度规则、寻求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再度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议题。在此背景下,梳理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新功能主义围绕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争论,无疑将为深入思考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有效途径提供有益的理论启示。

结构主义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

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结构主义理论“集中体现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诉求中”,是发展中国家倡导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理论基础和理论结晶,其主要倡导者是以劳尔·普雷维什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学者。概括地讲,结构主义的理论观点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关于国际经济旧秩序的结构失衡。结构主义认为,现行国际经济秩序的基本特征就是结构性不平等,这种结构性不平等主要体现在:不平等的国际分工和国际生产体系。结构主义指出,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使发展中国家沦为发达国家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供应地以及工业品销售市场,而发达国家则完全控制了工业产品以及高科技产品的生产,单一的产业结构和经济模式成为羁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②不平等的国际贸易体系。结构主义认为,发达国家主导控制的国际贸易秩序及其规则体系具有明显的亲西方属性,致使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完全被冷漠甚至边缘化”;而且,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关系中所奉行的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限制和歧视亦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贸易发展。不平等的国际金融体系。结构主义强调,战后国际金融体系的两大基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完全为发达国家所控制,而发展中国家则难以参与国际金融规则的制定以及国际金融事务的决策。不仅如此,发达国家主导控制的国际金融机构在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时还常常附加苛刻的条件,因此,不平等的国际金融体系同样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国际经济旧秩序的结构性不平等,结构主义坚信对现行国际经济制度必须予以改革和调整以平等地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换言之,对国际经济关系不平等性的思考“构成为发展中国家倡导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2)关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原则目标。1974年,联合国先后通过了由普雷维什担任秘书长的联合国贸发会议主持起草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和《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行动纲领》以及《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等三份“体现结构主义理论精髓”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纲领性文件。从总体上讲,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要内容是: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原则宗旨是主权平等、相互依赖、合作互利和共同发展。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以实现公正合理的国际分工,鼓励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通过削减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以改善发展中国家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机会,确立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以普遍性、非互惠和非歧视原则为基础的普遍优惠制度(普惠制),多边贸易谈判应遵循对发展中国家的非互惠的优惠原则。改革国际货币金融制度以使发展中国家充分参与国际金融决策,增加发展中国家的特别提款权分配及发展贷款,减轻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制订跨国公司国际行为守则以规范跨国公司的投资活动,促进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投资。制订国际技术转让行为守则,促进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技术转让。根据上述原则,结构主义强调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关键意义就在于:首先,“国际经济新秩序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促进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并“推动发展中国家更好地融入世界市场”。其次,国际经济新秩序将依托于一个“相互依赖的世界”,因此,寻求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方案应综合评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利益平衡”,进而促进所有国家的共同利益和共同发展。总之,国际经济新秩序旨在“克服现行国际经济关系体系中的主要缺陷”,从根本上讲是“要求在现行制度框架内对有关的程序和安排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由此可见,结构主义的理论解读阐明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实质,即国际经济新秩序并非是对现行国际经济规则的全盘否定,而是要求进行制度改革以便发展中国家能够平等地参与国际经济活动,进而推动世界经济的均衡发展。

毫无疑问,结构主义有关结构性不平等的论述深刻地揭示了不平等的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规则体系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由此为国际经济新秩序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与此同时,结构主义理论一再强调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原则宗旨是平等互利和共同发展,实现途径则是寻求对现行国际经济制度规则进行必要的改革以平等地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这就意味着国际经济新秩序应兼顾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利益平衡,促进世界经济的均衡发展。由此可见,结构主义理论对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阐释无疑准确把握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真实内涵,并为发展中国家寻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理论指导。

功能主义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

对于发展中国家提出的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张,发达国家作出了不同的反应,发达国家学术界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形成了拒绝主义、功能主义和新功能主义等不同观点。尽管拒绝主义的观点影响甚微,但在评论功能主义和新功能主义之前仍然有必要对其加以简要分析。

拒绝主义(Rejeetionism)明确表示拒绝国际经济新秩序的主张。经济增长五阶段论的倡导者沃尔特·罗斯托甚至声称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基于错误的知识观念、错误的议事日程、错误的谈判论坛和错误的谈判角色”。拒绝主义的依据主要是:1、现行国际经济秩序在规范和效率方面均是无可挑剔的,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或贫困是由发展中国家自己造成的,因此没有权利提出任何要求。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结构和利益需要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只是暂时现象。基于此,拒绝主义认为发达国家应明确反对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所有要求。

毫无疑问,拒绝主义的观点和理论依据均不符合客观实际且明显失之偏颇,因此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是应和者寡,对有关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理论争鸣并未产生意义重大的影响。

在围绕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辩论中,代表西方发达国家立场的典型观点就是功能主义。从总体上讲,功能主义理论对国际经济新秩序持否定态度,认为国际经济新秩序“即使不是完全不切实际

的,至少也是毫无效率的”。相互依赖理论的奠基者理查德·库珀更是坚信“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有关方案包含着难解的悖论”,在关注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同时却忽视了发达国家的利益,结果只能是导致矛盾和冲突。具体地讲,功能主义的理论观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功能主义声称世界经济秩序“并没有导致结构性不平等”,发展中国家已经从世界市场和国际投资中获得了利益,因此,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想缺乏起码的道义依据。与此同时,功能主义强调发展中国家自身应当为经济发展作出积极努力,而发展中国家国内发展政策的选择将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国际规则调整充其量不过是辅助性的措施”,因此,借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实现经济发展的设想实际上回避了发展中国家理应承担的主要责任。

其次,功能主义坚信现行国际经济秩序基本上是平等公正和富有效率的。功能主义认为现行国际经济秩序“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具有积极价值”,如果按照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原则重塑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均将得不偿失”。功能主义承认现行国际经济秩序并非尽善尽美,需要作出特定的渐进式改革,而改革的最佳方法就是尽量将发展中国家纳入现行国际经济体系以“确保该体系的持续运转及其价值观念和制度规范的完整性”。“嵌入式自由主义”理论的首倡者约翰·鲁杰认为,“自60年代初期以来,现行国际货币和贸易机制已经作出了一系列特别针对发展中国家的调整”,目的就在于体现发展中国家的要求,这就意味着现行国际经济秩序所包含的制度规则可以在渐进式改革的基础解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关切。

第三,在承认现行国际经济规则需要作出渐进式改革的同时,功能主义强调南北谈判应以功能性标准作为指导原则,将关注的重点聚焦于需要通过国际合作才能解决的全球性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全球议程”问题,诸如粮食问题、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等。功能主义指出,现行国际经济秩序面临着全球议程的新挑战,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构成现行国际经济秩序基础的专门性多边制度在应对全球性问题上亦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功能主义认为迎接全球议程挑战的关键并不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是加强现行国际经济秩序及其规则体系、尤其是功能性的多边制度如关贸总协定制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

功能主义完全站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立场上,对现行国际经济秩序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要求作出了有失公允的评判。首先,功能主义竭力否认国际经济旧秩序的不平等性,这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其次,功能主义夸大了现行国际经济制度规则的作用。第三,功能主义注意到全球性问题的挑战,因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功能主义却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全球性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与国际经济旧秩序的不平等是密切相关的,治理全球性问题的根本途径仍然是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便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均能平等参与全球议程的谈判,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第四,尽管功能主义有关渐进式改革的主张旨在维护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完整性,而非从根本上解决世界经济的均衡发展问题。但渐进式改革的思路却在一定程度上为发展中国家寻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应当承认,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渐进式改革就成为发展中国家现实的政策策略选择之一,这就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谈判与制定,以国际经济新规则的阶段性成果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新功能主义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

新功能主义对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均提出了质疑,认为结构主义有关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计划是“不切实际的”,理由是:结构主义没有考虑到南北方之间广泛而紧密的联系,连接南北关系的纽带是相互依赖而非依附,南方和北方共享的利益与义务必须成为全球改革的基础;结构主义的观点是肤浅的,它忽视了远比经济发展更为重要的价值观念如全球环境保护和世界和平等。与此同时,新功能主义亦批评功能主义是“基于狭隘的相互依赖理念”,主要表现在:功能主义以国家利益代替了全球利益和人类利益,且零碎的渐进式改革将难以赢得南方的合作;功能主义所主张的基于北方主导的专门性多边制度的改革方案不足以应对全球挑战,因而不值得信赖。在批评结构主义和功能主义的基础上,新功能主义就全球改革提出了进一步的观点:

首先,新功能主义从南北之间相互依赖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南北关系。国际发展问题独立委员会(勃兰特委员会)报告明确指出,当今世界面临诸多全球性问题,国际体系的相互依赖亦明显增强。就南北关系而言,“离开了北方,南方就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同样,北方的繁荣也有赖于南方取得更大的发展”,因此,“发展意味着相互依赖,这两者都是人类生存的先决条件”,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全球责任”。

其次,新功能主义明确提出了全球改革的主张。新功能主义着重指出,现行国际经济秩序及其规则体系是不公平的,发展中国家实际上没有平等获益的机会,因此,必须通过全球改革以增进全球范围的公平程度。简言之,全球改革“必须遵循权利与机会平等的原则,进而达成公平的妥协以消除严重的不公正并促进世界各国的相互利益”。勃兰特委员会报告同时强调,解决全球公平问题、实现全球改革的途径应是南北对话与合作,而不是南北对抗。

第三,新功能主义坚信全球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在关注全球公平问题的同时,新功能主义强调国际经济体系的改革应超越纯粹的经济增长并致力于寻求生活必需品的公平分配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因为“人的基本需要”体现了南北双方的共同利益。新功能主义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包括三个核心内容:食物营养、医疗卫生和基础教育;只有将全球改革与“人的基本需要”结合起来,南北谈判才能取得富有成效的进展;而作为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环节之一,发展中国家亦应承诺进行相应的国内改革。不仅如此,新功能主义还强调了全球改革对于南北双方的政治和战略意义,认为全球公平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确保世界和平与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新功能主义从全球公平、尤其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视角提出了全球改革的主张,因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新功能主义对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质疑仍有待商榷。首先,新功能主义认为现行国际经济秩序对发展中国家是不公平的,这一观点与结构主义对国际经济旧秩序的认识基本相同,但新功能主义有关国际经济新秩序没有考虑到南北之间相互依赖关系的论述却是缺乏说服力的。实际上,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原则宗旨就是相互依赖、平等互利和共同发展,发展中国家亦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以寻求同发达国家展开全球谈判,只是由于发达国家的阻挠,围绕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全球谈判才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其次,新功能主义明确提出了全球改革的主张,但其目标并不是支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是致力于全球公平、尤其是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从长远来看,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显然是符合南北双方的共同利益的,就这个意义而言,新功能主义的全球改革目标无疑具有合理的内涵。同时应当看到,“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除了发展中国家必须奉行积极有效的国内政策外,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发展中国家获得平等发展以及国际经济的平等获益的机会,关键环节就是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换言之,国际经济新秩序是全球公平和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制度基础和前提条件。由此可见,新功能主义着眼于全球公平和“人的基本需要”无疑是值得借鉴的,但离开了世界经济、包括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共同发展,“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即使从全球公平和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角度看,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仍然是一个必要步骤。

综上所述,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新功能主义的不同观点表明:国际经济新秩序不仅体现为南北之间的谈判过程,而且还“彰明较著地展示了有关世界经济关系的现实与预期的基本结构的理论争鸣”。结构主义揭示了国际经济旧秩序的结构性不平等,阐明了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真实内涵,从而为发展中国家倡导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但结构主义对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政策策略却未能作出充分完整的论述,发展中国家因此必须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不断探索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有效途径。功能主义以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考虑为出发点,竭力维护国际经济旧秩序及其规则体系,并由此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反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理论依托;尽管如此,功能主义有关渐进式改革的观点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为发展中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策略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启示。新功能主义剖析了现行国际经济秩序的不公平性质,同时又对国际经济新秩序提出了质疑,并从全球公平和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角度阐述了全球改革的主张;尽管新功能主义未能就全球改革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但全球改革的倡议仍然为发展中国家从更深远的层面思考国际经济新秩序提供了新的视角。

国际经济学理论 篇4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总的特征是运用均衡分析方法, 通过建立各种经济模型, 考察在长期的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中, 假如要实现稳定状态的均衡增长所需具备的均衡条件。

经济增长最常见的有两种相互联系的定义。一种认为,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的持续增长, 也即是实际总产出的持续增长。另一种则认为, 经济增长是指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实际产出, 即人均实际产出的持续增加。

二、几个西方经济增长理论模型

1. 哈—多模型。

哈—多模型 (哈罗德—多马模型) 是在承袭凯恩斯有效需求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假定生产技术固定不变, 即资本—劳动比率和资本—产量比率 (V) 是固定不变的, 如果用G代表增长率, S代表储蓄率, 由此可以得出哈—多均衡增长模型:G=S·V或G·V=S。在S和V为既定的情况下,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要实现每一年的总供给与总需求总是相互平衡的均衡增长, 要求有足够的有效需求, 以便由需求所带动的国民收入 (产量) 的增长率 (G) 所引致的投资 (G·V) 恰好能够完全吸纳既定的储蓄。因此, 我们看到哈罗德和多马强调投资作为需求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该理论还认为, 在保证S/V=Sw/Vw=Sn/Vn的前提下, 经济将达到一个稳定的增长状态。在这种状态下, 宏观经济将以人口的自然增长速率n增长。但是在这种情况下, 人口平均的产出将趋于稳定。

2.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索洛认为, 哈—多模型假定生产技术固定不变是不符合经济现实的。因为即使假定技术保持不变, 但随着资本积累日益深化 (即每个工人人均资本量随时间增长日益增多) , 资本与劳动的比率要发生变化, 资本—产出率也要发生变化。所以, 索洛在模型中首先假定资本和劳动可以相互替代, 并假定资本边际收益递减、完全竞争 (隐含规模报酬递减) , 在此基础上, 索洛建立起他的典型的经济增长模型 (索洛—斯旺模型) :Y=A+αGk+βGl。其中Y、A、Gk、Gl分别为总产出、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 、资本增长率和劳动增长率。α、β分别为资本、劳动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

在索洛—斯旺模型里, 经济增长过程中最终的收入分配是有利于劳动力而不是资本所有者的。

3. 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创立了新经济增长理论。它与新古典理论相比在以下几方面更趋合理, 更接进现实。一是在新古典生产函数中增加了知识这一要素, 从而说明了长期的资本收益增长, 并解释了不同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增长率的差异;二是产品的产出作为知识及其他投入的函数, 具有递增的规模收益, 内生化了知识;三是罗默理论强调投资促进知识积累, 而知识积累又促进投资, 从而得出对知识投资的持续增长可以长久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卢卡斯将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引入经济增长领域, 视人力资本为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并使之内生化。现在, 在卢卡斯等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增长理论认为, 知识积累、技术创新及专业化人力资本不仅能使自身的收益递增, 而且还可以使其他投入函数递增, 从而使经济增长动态化。这明确说明了经济长期增长的原动力。

4. 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式。

新剑桥模式人为新古典模式中的技术是独立因素不现实, 因为没有投资就没有技术进步。他们提出在资本产出比一定的情况下要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只有调节储蓄率s。而储蓄率是由资本家收入储蓄率Sp和工人收入储蓄率Sw决定的。因此, 社会储蓄率为:s= (P/Y) ·Sp+ (W/Y) ·Sw。该模型的含义是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 经济增长率决定于利润率的高低以及资本家和工人两个阶级的储蓄倾向。

5. 钱纳里的经济增长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对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批评, 认为这种竞争均衡的分析方法可能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因素和约束条件。特别是当把这种方法用于发展中国家时, 缺乏有效性。钱纳里认为, 在发展中国家, 要素市场的非均衡现象表现得非常突出, 诸如要素市场分割和调整滞后等。要素市场的非均衡意味着要素在不同部门中边际生产率可能存在差异。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通过减少瓶颈和再分配资源于高生产率的部门可以加速经济的增长。一句话, 钱纳里强调了经济结构转变对于经济增长的潜力和意义。

三、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启示和意义

1. 经济增长在中国的涵义。

经济增长的两种定义对于不同的问题具备各自的优越性。如果研究一国经济实力的变化, 那么实际总产出的增长就具有重要性, 如果要研究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那么人均实际产出的增长就具有决定意义。

就中国目前所处的具体情况来看, 经济增长问题在中国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长, 人均增长也是同等重要的概念。就此我们可以明白在对西方的经济发展理论上的态度来说, 最好是找到既解决总量增长, 又解决均量增长的理论。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 哈—多模型和索洛—斯旺模型都没有解决个量增长, 而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可以解决总量和个量的共同增长问题。所以,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在运用西方的经济增长理论时,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可能更适合中国国情一些。

2. 资本积累问题。

从哈—多模型我们知道要经济稳定增长, 积累是关键。保持较高的资本积累率, 优化资本配置结构, 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基本保证。但是哈—多模型经济均衡增长的基本条件是“储蓄等于投资”, 而中国的现实情况是积累率大于投资很多, 因此就中国的特殊情况来看, 关键还在于刺激投资, 以满足其稳定增长的条件。近来,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巨大影响的时候, 4万亿投资计划以及家电下乡、汽车减免购置税等促进消费的措施也都成了十分现实和必要的选择。

3. 技术进步问题。

哈—多模型可以解决总量增长, 但是对均量的稳定增长无能为力。虽然索洛—斯旺模型已经引入技术是解决增长的最重要影响因素这样的概念, 但它也同样无法解决均量的稳定增长。只有到了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那里均量增长才真正得以解释。而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将技术等因素引入到经济增长的模型里面, 作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变量。

中国目前需要解决的是总的增长速度增长的前提下个人收入的增长如何也同样保持一种稳定、高速的发展。从西方经济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来看, 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解决途径只能来自于将内生发展的因素加以重点对待, 也就是说在能够解释总量和均量共同发展的理论与哈—多模型等的差异中寻求解决办法。现在看来, 这就是一个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发展问题。在现实中就是要抓好教育并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这里涉及到国家增大在研究开发和教育发展上的投入问题, 国家在这两方面投资, 无论是从经济的长足发展还是从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角度来讲都是非常值得的, 这也被国外不少国家的发展证明。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 建议中央政府将4万亿投资计划中的相当部分或重新追加部分投资用于上述领域, 各地政府也应该抓住机遇加大投资, 以技术进步去弥补金融危机带来的损失。

4. 收入结构问题。

就经济增长的结构问题来看, 新剑桥学派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在收入的最终实现时的结论是恰恰相反的。从中国的现实来看, 资本报酬率降低的现象并不是很明显, 而相反, 倒是新剑桥学派关于社会储蓄率是由工人和资本家的不同储蓄率共同的更符合实际。目前, 中国应特别注意收入分配和收入的均等化问题。使储蓄率最终达到适合经济发展满意的水平, 经济实现稳定增长。建议政府进一步提高个税的起征点并同时适当提高相关税率, 在尽可能保持总税收不大幅下降的同时来减少贫富差距。

5. 产业结构调整问题。

从钱纳里对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批评我们可以发现就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来看, 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确是一个现存的、严重的问题。因此, 产业结构问题也就具有现实的意义了。

中国现阶段对产业结构调整做法也正是对钱纳里看法的最佳例证。中国是一个产业水平较低的国家, 产业结构落后、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产业的技术装备程度低、新产业所占的比重低、产业之间关联度低、地区产业结构同构化、农业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工业超前发展形成基础产业瓶颈、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等等。这些状况的存在已成为制约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因素。当前, 中央政府4万亿投资计划正好提供了产业升级换代、优化产业结构的重大机遇, 必须有效把握, 从而使中国的产业结构在相互协调的过程中, 朝着现代化、高级化的方向发展, 给长期的经济增长打下一个良好的产业基础。

四、结束语

现代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及其模型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增进经济增长起了重大作用。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 在保持中国经济健康运行的过程中,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可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 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可以给中国经济建设提供一些有用的借鉴思路和方法, 对我们大有裨益。

摘要: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 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对西方经济增长理论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探讨了在中国经济止滑提速的新时期,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发展经济的一些启示, 并给出一些合理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理论,金融危机,中国经济

参考文献

[1]Paul A.Sa.muelsen, William D.Nordhaus, Ecomomics.17th edition[M].The McGraw-Hill Compainies.Inc, 2001.

[2]吴易风, 等.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3]李泳明, 潘朝辉.新经济增长理论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启示[J].特区经济, 2006, (1) .

国际经济学理论 篇5

一、判断题

1.对 2.错 3.对 4.对 5.错

6.错 7.对 8.错9.错 10.对

二、选择题

1.A2.A3.C4.A5.D

6.A7.A8.B9.D10.C

11.D 12.B 13.B14.B 15.B

16.B17.A18.D 19.C 20.D

三、多项选择题

1.BD2.BCE3.ABCD4.BE

四、简答题:

1.试论述21 世纪以来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答:进入 21 世纪后,国际贸易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1)国际贸易结构走向高级化,具体趋势体现在:传统初级产品的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的比重持续上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高速增长,其中,办公和通讯设备成为出口增长最快的部门;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业贸易的比重不断增加。

(2)国际直接投资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推动力:与国际直接投资超过贸易的增长相对应,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实行大规模的行业内平行分工和内部贸易,大大扩大了国际贸易。

(3)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成为贸易方式的主流:电子商务是指通过电子信息,包括电话、传真机、电视、自动提款机、互联网等方式进行的商业贸易。电子商务和网络经济大大简化了贸易的中间环节,降低了贸易成本,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而推动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4)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抬头,贸易保护手段不断翻新。在全球贸易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下各国逐步取消或减少关税壁垒,配额、许可证等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也大为减少,自愿出口限制等“灰色措施”的实施也受到限制。但是新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如发达国家依然通过高关税和配额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农产品、服装等的出口;发达国家运用高技术标准的“绿色壁垒”大行其道;某些发达国家加大了对外国商品反倾销的力度,以限制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进入。

2.什么是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产业内贸易指的是一国同时进口和出口同一产品分类目录中的商品。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包括: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相互倾销、规模经济导致的双向贸易;要素禀赋决定了垂直差别产品的双向贸易;需求差异也会导致行业内贸易。同质产品之间发生行业内贸易是由于运输成本和地理位置、间歇性贸易、转口贸易或复出口贸易、自由贸易区的影响等造成的。

3.为什么俄林认为要素价格均等化只是一种趋势?

答:(1)影响市场价格的因素复杂多变,不同地区的市场又存在差别,价格水平难以一致。

(2)生产要素在国际间难以充分流动,即使是在国内,生产要素在部门间的移动也不是完全充分的。

(3)某一产业对几个要素的需求往往是“联合需求”,而且这种结合具有整体性和固定性,从而影响了要素价格的均等。

(4)集中的大规模生产必然使一些地区要素价格相对较高,而另一些地区要素价格相对较低。

4.简述非关税壁垒的特点及关税与非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答:非关税的特点:(1)灵活性和针对性;(2)更能有效限制进口;(3)隐蔽性与针对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1)对世界贸易发展的影响(发展的速度和影响国际贸易额)。(2)对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的影响。

5.什么是技术性贸易壁垒?它包括哪些内容?

答:技术贸易壁垒是指一国以维护国家安全或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或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采取一些强制性或非强制性的技术性措施,对其他国家商品自由进入该国设置障碍。技术性贸易壁垒包括技术标准与法规、合格的评定程序、包装和标签要求、产品的检疫检验制度以及绿色技术壁垒等方面的内容。

五、应用题:

1.假定一国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为D=40-2P,供给曲线为S=10+3P,自由贸易时的世界市场价格为2,试问自由贸易下该国的进口量是多少?当该国对该种商品征收50%的从价关税时,试问该国的进口量是多少?(P为国内市场价格)

答:自由贸易时:S=10+3P=10+3×2=16

D=40-2P=20-2×2=36

进口量=D-S=36-16=20

征收关税后:P=2×(1+50%)=3

S=10+3P=10+3×3=19

D=40-2P=40-2×3=34

进口量=D-S=34-19=15

2.以下是假设的各国粮食生产的投入产出情况(假设劳动是唯一的投入):

国家投入产出

美国

中国

日本

泰国 大米劳动投入 10 40 10 10 总产量 120 200 50 100 小麦 劳动投入 10 100 10 5 总产量 500 400 20 10

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最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如果日本和美国进行粮食贸易,美国应该出口什么?进口什么?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日本的劳动力增长了50%,对美日两国的粮食贸易模式会产生什么影响?两国的大米、小麦价格会产生什么变化?

答:a.由于投入每单位劳动能生产大米的数量,美国为12单位,中国为5单位,日本为5单位,泰国为10单位,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最高,因而美国在大米的生产方面拥有绝对优势;从生产1单位小麦的机会成本看,美国为0.24单位大米,中国为1.25单位大米,日本为2.5单位大米,泰国为5单位大米。泰国小麦的机会成本最高,反过来,泰国大米的机会成本最低,因而,泰国在大米生产方面拥有比较优势。

b.如果美国和日本进行粮食贸易,因美国1单位小麦的机会成本仅为0.24单位大米,而日本为

2.5单位大米,所以,美国应该出口小麦,进口大米(图略)。

c.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日本的劳动力增长了50%,在劳动是唯一要素的假设下,意味着日本的大米和小麦需求规模增大了50%,因而美国出口小麦,日本出口大米的贸易模式不会发生变化,但由于日本在大米生产方面有比较优势,所以,国际大米价格将下降,而小麦价格会上升。

六、论述题:

1、试述倾销的认定与反倾销的实施条件

金融业国际化理论综述 篇6

一、金融业国际化的概念和特征

国内学者对金融国际化的定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把金融国际化看作是金融发展的一个过程,另一种是把金融国际化看作是金融业经营的一个状态,即指金融业经营要素的国际流动和国际组合。比较有影响的是学者王自力的观点,认为“金融国际化”是指“金融活动跨出国界,日益与国际间各国金融融合在一起,它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资产和收益的国际化及金融立法和交易习惯与国际惯例趋于一致的过程和状态”。据此,我们认为对金融国际化必须把握三点:一是金融国际化本身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要对全盘进行把握,实施战略选择;二是具体来讲金融国际化包括对内和对外两部分,对内是指逐步对外开放市场,放松国内金融管制和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引入国外金融业先进的制度和技术;对外是指要求其他国家开放其国内金融市场,实施国民待遇原则的要求,实现金融业的跨国经营;三是如何根据自身金融业的发展特点,更好地实施金融国际化战略,在国际金融市场中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金融国际化理论综述

关于金融业国际化的有关理论有很多,主要有国际资本流动、国际经济传递机制理论、金融创新理论、产业组织理论。

1、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类:长期以来,关于国际资本流动的宏观分析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把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联系在一起。休谟(David Hume)、俄林(B.G.Ohlin)、金德尔伯格和马柯洛普(FritzMachlup)的理论都是如此。二是把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间利息率差联系在一起,这种观点以著名经济学家纳克斯(Ragnar Nurkse)为代表。纳克斯认为,资本的国际流动主要是由国家之间利息率差别引起的。而资本利息率的差别又是由各国资本的不同供求关系所决定的。资本总是从利息率低的国家流向利息率高的国家,并最终达到资本在国际间的动态平衡(平衡的含义指一致的利息率)。纳克斯的理论经由麦克道格尔和肯普用“剩余”的概念阐述其福利效果后,就成为古典经济学中经典的关于国际资本流动的理论。

国际资本流动微观分析的代表性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托宾(J.Tobin)和马柯维茨(H.Markowitz)针对国际间资本流动在本世纪50年代提出的资产选择理论。托宾和马柯维茨认为,资产持有者的效用取决于预期收益和风险的组合,即所谓的平均偏差模型。针对任何既定的预期收益率,财富的持有者总是偏好风险较少的资产组合。资产组合理论说明,只要在某资产组合中不同资产的收益率变动不是完全正相关的,资产多样化就可以降低同样收益率情况下的风险。收益的运动越是独立,多样化的利益越大。

2、国际经济传递机制理论。国际经济传递机制表现为各国经济在波动和发展上的相互传递的无形形态。国际经济的传递渠道包括国际贸易传递渠道、货币与资本的传递渠道、劳动力国际流动的传递渠道,其中与金融国际化紧密联系的是货币与资本的传递渠道。

货币与资本的传递渠道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是信贷关系的传递渠道;其次是利息率的传递渠道;第三是各国货币政策的传递渠道,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通货膨胀率时,国内货币供应过多,资本流向国外,从而使本国的通货膨胀传递到国外。相反,当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通货膨胀高于国内时,通过同样的机制,世界通货膨胀也会传递到国内;第四是汇率传递渠道。如果一国进行货币贬值以刺激本国出口,抑制进口,实际上是把经济衰退传递到其他国家。反之,其他国家也可以通过汇率贬值将经济衰退传递到本国来。

国际经济传递机制理论对于说明金融规则和金融政策协调的国际化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在一个日益趋向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中。单个国家的金融政策往往由于国际经济传递机制的干扰而失效,只有一致的金融政策才能达到政策的效果。因此,金融规则和金融政策协调的国际化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

3、金融创新理论。运用金融创新理论来解释金融国际化现象,部分原因应归于美国金融机构在60年代针对国内金融管制而向外扩张以及欧洲货币市场的产生;另一部分原因应归于金融创新涉及到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制度等各个方面,这些都是金融国际化的载体,特别是当代国际金融市场中,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和交易的国际化更是金融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厂商利润最大化的微观经济理论被西方学者西尔伯(W,L,SibeI)用来分析金融企业的金融新工具或新过程的出现。他提出当金融企业试图摆脱束缚其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约束时,便产生创新行为。他建立了线形模型并进行了大量实证分析,成功地解释了美国1952年至1970年间的新银行产品和1970年至1982年间约60%的创新形式,从而从微观角度确立了约束引导说这一创新成因的一般性理论。

“规避管制创新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凯恩(E,J,Kane)则认为创新源于金融企业对管制的逃避,它意味着当外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与机构内在要求想结合以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规章制度时,就产生了金融创新行为,他通过建立模型考察了金融领域的“范围经济”和“规避成本”以及技术进步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并指出当局对交易的控制和因此产生的规避行为是以辨证形式出现的,管制与规避引起的创新总是不断地交替,最典型的要数欧洲货币市场和互换的出现(Kane,1984)。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希克斯(J,R,Hicks)和尼汉斯(J,Niehans)提出,交易成本创新理论,认为“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希克斯强调交易成本下降是创新的主要动机;尼汉斯则强调技术因素,认为创新是主要由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成本下降潜力的必然反映。后者的观点与技术促进说无本质区别,技术促进强调现代技术发展及其在金融业的运用对促进创新的巨大作用,认为技术的进步极大地减少了各种交易成本,“使原来不可能的事情成为可能”。此外,罗斯(SA,Ross)提出了代理商理论,从金融机构作为中介人手,分析证券,创新的产生;格林(B Green)和海伍德(J,Hayhood)则认为财富的增长是决定对金融资产和金融创新需求的主要因素;格利(J,Gurley)和肖(E,shaw)则强调满足实际部门的需要才是金融创新的成因,创新是盈余和赤字企业的需求与金融部门提供的服务相匹配的结果。

金融创新理论对于金融国际化中的金融机构国际化和金融工具交易国际化的解释是金融机构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和降低交易成本的动机。当这两种动机受到国内金融管制而无法实现时。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就不可避免。

4、产业组织理论。在解释企业实现跨国投资经营动因方面,尼克博克(Frederick T·Knicker--bocker)从产业组织理论出发,所提出的“寡占反应论”认为:在寡占市场结构中,投资国的寡头市场结构促使厂商到海外投资以寻找垄断利润和通过出口无法获得的市场份额,这即是“进攻型”的直接投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竞争的一方到海外投资,其余的竞争对手为了维持各自在市场中的竞争势力,就会相继模仿、跟进,追随领头者到海外去投资。一方面以防止竞争对手用海外投资所得利润扩充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以保持其在新的市场上的竞争地位,这一类型的战略投资被称为“防御性投资”。此外,以金德尔伯格(Charless P·Kindleberger)为代表,认为企业要实现跨国经营,必须在产品市场、技术或规模经济等方面具有垄断优势,其理论含义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的“垄断优势论”的观点基本一致。只是角度不同,能较为全面地解释跨国金融在发展中国家扩张的动因。另外,从一般企业的角度,作为其国际化经营的结果,企业的开户银行为了防止客户的流失而纷纷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导致了银行经营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金融发展与金融自由化,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8

国际经济学理论 篇7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融合发展,交叉分歧

一、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早期分歧

相对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而言,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与其在本质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传统国际贸易主要建立在理想的分析框架背景中,使得市场成为了全部的竞争场所,这就导致很多重要的变量和客观的变量不被重视。也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了国际直接投资受到忽视。就传统的国际贸易来讲,人们普遍认为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是不同阶段的两种表现形式,而随着全球化、自由化的世界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却逐渐明显,这其中包括两者的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以及共同发展。

事实上,早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并不是直接由国际贸易中产生,这就需要寻找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解释。就如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创始人海默所说,对于某个企业来讲,要想获得生产要素平等权,就应该与市场中的其他企业一样,生产同类的产品以获得生产要素平等权利,而就单个企业来讲,引起不具备一定的市场影响力,所以对于对外投资仍旧有很大的困难。但就这种说法来讲,企业对外投资不仅不能为企业提供一定的优势,更会因垄断优势而被广泛接受。而正是因这种垄断,使得企业可以实现跨国界,增加额外成本并提高竞争力的优势,这也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出发点。

二、国际贸易理论与直接投资理论在发展中产生的交叉

由上述可知,国际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的产生是不同的,因而其实质上也有明显的差别,但其所处的经济环境都是在不断改变和发展的,经历了替代关系,互补关系等阶段,也在其理论发展中有一定的交叉。这种交叉包括替代关系阶段、互补关系阶段以及相互融合阶段,在替代关系阶段,因早期还未流行经济全球化的政策时,各国间的经济往来还是主要通过两国之间的货币交换来进行的,而这种交流的投资行为主要还是以市场导向型企业,在国际贸易行为之后产生的。因此,人们普遍上就认为国际直接贸易可以作为国际贸易的替代。而针对这其中的主体,导向型企业来说,为扩大市场的需求,往往略去从国内生产到国外出口,并逐渐过渡到对外直接贸易的战略上去。

而在互补关系阶段,处于贸易自由化经济环境中的国家,不再是以简单的资本流动性是进行国际直接投资行为了,他们逐渐转变成以包含资本、技术以及经营管理在内的综合性的形式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此时,假设投资国和东道国拥有相同水平的经济实力,那么技术就越容易被东道国吸收、普及,这样一来,投资国就能通过国际直接投资行为来挖掘东道国的产业优势,并以此来扩大自己的市场,获得更多的优势。

此外,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相互融合阶段,具体来说就是世界经济自由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加强,随之而来的便是商品、服务以及生产要素的明显减少,使得企业的这些方面逐渐变得简单,对于推动一体化经济管理有着帮助作用。

三、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发展趋势

由上述可知,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两者在早期的产生上有着分歧,并在之后的发展中也存在交叉,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是人类自觉行动的条件下,国际贸易了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具有融合和发展的可能性和趋势。比如:伴随着一体化生产的逐步推进,一些跨国公司逐渐意识到贸易与直接贸易之间存在着很多实际关系,两者都是企业国际化经营方式的选择方式之一。因而我们可以通过某种原则或者理论,将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联系起来,协调两者的关系和解释,为促进企业扩大市场打下基础。

日本教授小岛清认为,将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建立在国际贸易理论上,在国际分工原则与成本比较原则上两者具有一致性,而此时的国际分工既包含了对外国际贸易,又与国际直接投资行为有关,所以如果将两者的综合理论建立起来,势必对企业更有优势。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很多国家对于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就有了一定的研究,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其得到一定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纵向、横向一体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框架分析,为促进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提供了依据,虽然至今都没有产生重大影响或是受到理论界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体化的认可和接受,但其发展过程是肯定的,也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的。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之间的不仅仅只存在交叉分歧,两者的关系也逐渐变得密切,再加上一些跨国公司在对于这两者的战略选择上考虑的因素也大致相同,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会呈现相互融合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杨建荣.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研究路径及其拓展[J].商业研究,2005,15:22-25.

[2]汤金斯.蒙古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联效应的实证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

[3]朱廷珺.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轨迹[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3,02:5-9.

[4]高薇.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演变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11.

国际经济学理论 篇8

新自由主义是在20世纪80年代产生并逐渐发展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主流的一种学派。在此之前, 占据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主导地位的是新现实主义学派。随着新现实主义学派弊端的逐渐暴露, 对其批判的声音也越来越多。1988年, 约瑟夫·奈在《世界政治》杂志发布了一篇书评, 将批判新现实主义的一方称为“新自由主义”, 并在文章中阐述了新自由主义与新现实主义在理论观点和方法论上的差异。约瑟夫·奈提出, 在国际关系的角色问题方面, 新现实主义强调以国家为中心, 认为国家是最重要的国际关系主体;而新自由主义不仅承认国家角色的重要地位, 更强调其他角色如跨国公司、国际组织等实体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军事方面, 新现实主义认为军事实力对于国际关系至关重要, 国家的安全和权力不可侵犯;新自由主义则并非十分看重军事实力的作用, 他们认为, 和缓的国际关系、密切的国际合作是未来的主要趋势, 军事威胁可能降至次要地位。经济方面, 两个学派都强调经济因素的重要性, 但新现实主义认为经济从属于国家实力, 提升本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才是重点, 为此可以付出较高经济代价;新自由主义者则认为经济利益的重要性并不次于国家安全, 不可顾此失彼。此后, 罗伯特·基欧汉等学者也对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

概括而言, 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强, 国际社会活跃着众多主体, 国家不再是占据着国际舞台传统中心地位的角色, 全球相互依存是主要特点。第二, 国际系统应主要包括结构和过程两部分, 强调研究体系角色相互作用的权力模式。第三, 国家行为的目标不止是获得权力, 对外交往的也不仅仅依靠军事力量, 在全球相互依存的背景下, 经济技术开发合作在国际关系中受关注的程度大大提高, 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经济利益同国家安全一样意义重大, 和平以经济为前提, 不能随意放弃或牺牲经济利益。第四, 国家进行国际合作的目的是获取“绝对收益”, 因此在国际交往的过程中各国只需关注自身是否获益, 不需考虑与别国相较本国的获益是多是少。第五, 为加强国家间合作, 解决国际无政府状态, 国家要运用其理性建立国际机制、规则和制度。

二、新自由主义理论对国际法的影响

(一) 新自由主义理论影响国际法主体范围

国际法主体 (也被称为法律上的“人”, 具有“人格”者) 是指有能力享有国际法上的权利和承担国际法上的义务, 有能力进行国际关系活动的实体。国际法主体拥有国际法上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可以从事包括缔结条约、建立外交或领事关系、提出国际求偿要求、参加政府间国际组织和会议在内的许多国际活动, 其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主体就是国家。

传统国际法认为, 只有国家才是国际法主体, 这种观念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后初期。而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强调不仅国家在国际关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国际社会上许多其他主体也十分活跃, 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 随着各国交往的增加, 国际关系日益密切, 相互依赖程度加深, 国家界限对交流合作的阻碍作用的逐渐恶化, 便利的交通、飞速发展的网络通讯技术和传播快而广的大众媒体的推动, 许多非国家行为体在某些领域获得了与国家相同的地位。在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推动下, 现代国际法确立了除国家以外的许多其他实体的主体地位, 如国际组织、正在争取解放的民族或民族解放运动组织。

(二) 新自由主义理论影响新国际法的产生和发展

新自由主义理论重视国际机制, 强调国际机制、规则和制度的建立是推进国际合作、解决国际无政府状态、维护本国利益的最有效手段, 同时强调经济因素的地位和获得经济利益的重要性, 从而推动了国际经济法领域的繁荣、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以及其他世界性区域性经济合作协定的达成和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

国际法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国际社会对于符合当前时代和全球背景的国际法律秩序的需要和维护。此外, 观念、利益等国际因素也会推动国际法向前发展。新自由主义理论认为, 观念因素可以影响外交政策的制定和选择, 可以帮助治理世界, 原则化观念可以指导并促进国际法某一具体领域的制度构建, 由此, 观念对国际法的发展起到了理念性的推动作用, 国际法就是观念的上升。任何一项国际制度在产生前都是一种观念, 只有在这个观念被国际社会普遍接受并上升为一种制度后, 它才拥有法律约束力。

(三) 新自由主义理论影响国际法的存在

国际法存在的原因就在于国际社会对良好的国际秩序和有效的国际制度的需要。国际法并不是一个自给自足可以独立存在的个体, 国际社会的需求引导和制约着国际法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而新自由主义理论中强调的全球相互依存原则正是国际社会需求不断变化发展的原因。任何法律制度的存在都依存于当前的社会建构, 制度的存废更易受社会需求的制约。近年来国际经济法领域在立法方面呈现出的蓬勃态势就是各国为满足顺应经济全球化浪潮、加强经济技术协作的需要而推动产生的。由于各国间相互依存, 国际社会的需求会随着时间的发展和国际关系的演进而产生不同。当前, 国际法内容覆盖了经济增长、生态保护、人口控制及太空海洋的开发利用等多方面问题, 范围不断扩大, 议题呈现多元化趋势, 这正是由国际社会的需要所决定的。新自由主义理论为我们揭示了国际法存在的社会基础。

新自由主义理论强调国家利益的重要地位, 国家利益是国家进行对外交往和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国家利益正是国际法存在的根源。对于国际法来说, 国家利益是国际立法达成一致的动力, 国际法的产生源于各国寻求以国际制度为手段获得利益。当然, 国际法的作用不只在这一方面, 它还肩负着维护世界秩序保障国际稳定的作用, 但后者是建立在国家利益平衡的基础上的, 没有国家利益的需求, 国际法就没有存在的基础和必要, 其作用也无法发挥。

(四) 新自由主义理论影响国际法的地位和效力

正如上文提到的, 新自由主义理论强调世界是相互依存的, 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受其影响, 在私法和商法领域确立超国家的法律这一观念开始形成。全球化契约法和商法与国际公法的区别在于, 前者调整经济领域活动, 没有效力凌驾于各国之上的法院或超主权的机构强制法律的实行以解决当事方之间的纠纷, 后者强调政治方面超国家力量与世界政府的威力, 但两者的实质都是超国家存在的法律, “都属于独立于国家之外的立法过程”, 且体现了对国家主权的淡化。

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国家在进行对外交往的活动中要以理性的态度探寻如何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 因此, 如果国际法的客观存在为国际社会各主体获取利益提供了便利, 那么不论出于主动还是被动, 都要去遵守或运用国际法, 国际法就取得了超国家的法律约束力和重要地位。

三、结语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国家间的交流愈加频繁、合作领域愈加广泛, 国际关系也日益密切, 人们开始重视包括国际法在内的国际制度的作用。作为国际关系理论主流学派之一, 新自由主义理论对国际法的主体、内容、产生、存在、发展、定位等多个方面都产生了实质性的重大影响, 在其推动下, 国际法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了较大提升。

新自由主义理论对国际法产生的影响不仅具有丰富的实质意义, 还有深厚的学理价值。它是诠释国际法内涵的新路径, 通过对影响国际法产生发展的非自身因素进行分析、考察并得出结论, 再用这些结论重新阐述国际法, 开阔了研究者视野, 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它为国际法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条件, 也为人们提供了从某一侧面了解国际法的方法和机会, 为更全面的认识国际法提供了帮助。

参考文献

[1]郑雪飞.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评析[J].中州学刊, 2007, 06:9-11.

[2]倪世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学派、论战、理[J].复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9, 01:18-23.

国际经济学理论 篇9

目前, 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 也不是简单的互补关系, 而是两者有机的融合和时空组合。本文将对这种正在演变的融合趋势及其背后的理论支撑给予经济学分析。

1 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趋势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 国际商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方面限制商品、服务、生产要素国际流动的政策壁垒大幅消除, 另一方面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迅猛发展, 这使得一国某经济主体在全球范围内远距离完成其一体化经营管理成为可能。许多企业重组后已快速发展成为跨国公司, 并按其全球化战略在世界各地创建大量子公司。

巨变的国际商务环境使国际贸易与投资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变化, 进而给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形式与目的, 以及跨国公司的行为策略带来了影响。贸易与投资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特征日益明显, 两者的相互融合趋势日趋形成, 具体表现如下:

(1) 跨国公司不同国际化途径组合能力增强, 国际化先后次序重要性降低, 可更自由地为海外市场服务。一方面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 包括兼并和收购, 加快其国际化进程, 提高其服务效率, 并降低风险。另一方面, 不同阶段商品、服务的生产和出口可在母国和东道国市场上选择完成。公司各项活动 (研究、开发、营销) 可以在跨国公司总部完成, 也可由母公司授权东道国子公司承担。活动的先后顺序已经不重要了。

(2) 国际直接投资影响国际贸易的模式。国际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模式的影响是其打破了以传统生产要素禀赋为基础的产业间的贸易模式, 而且转变为以竞争优势为基础的产业内贸易和企业内贸易模式。跨国公司大规模向世界各地渗透, 进行跨国生产、经营和销售, 不仅增加了东道国的对外贸易, 而且跨国公司开创的以公司内部分工为特征的国际生产一体化体系, 使跨国公司各分支机构之间的内部贸易量也急剧增加, 成为当今国际贸易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是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相互融合的一个突出表现。这种格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只会进一步扩大。当然, 在不远的将来, 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可能会发生重大变革, 会变得更小而更有力, 成为一系列小企业的集团或联合体, 以提高对国际市场和社会变革的反应灵敏度。

(3)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规则、政策的相互协调。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的制定已越来越多地把贸易、投资行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建立世界贸易组织总协定》的相关规则涵盖了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问题, 旨在进一步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 以扩展国际贸易和跨国直接投资。其中《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首次将国际贸易规则、政策适用于国际投资政策领域, 并禁止使用某些限制投资壁垒措施, 尤其是那些违背非歧视待遇原则的本地措施和平衡贸易要求的措施。《服务贸易总协定》将投资和贸易问题结合起来, 统一于一个单一的协定, 将外国公司子公司通过当地“商业存在”供应市场当作服务贸易的一种形式。

总之, 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将与贸易有关的国际直接投资问题和国际贸易同时纳入其枢架之内来签订协议和制订规则的做法, 反映了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这一发展趋向。

2 对两者融合的理论解释

20世纪60年代开始, 随着国际直接投资和要素跨国界流动的发展, 国际贸易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国际经济学家开始重视贸易和投资之间的相互融合的探讨。他们研究认为, 各国的国际贸易活动是在世界市场限制生产要素流动状态下实现世界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非最佳途径;取而代之的是, 在要素实现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时, 贸易与投资两种方式的有效时空结合。早年分析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关系的是Veron (弗龙) 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以产品生命周期内不同时期产品要素密集性特征为主要分析对象, 从而寻找出有关产品出口或产业转移的内在依据。这样使得将贸易理论和投资理论纳入一个分析框架成为可能。

Buckley提出的内部化理论从交易费用的角度对国际化途径的选择进行了研究。该理论认为, 在不完全市场条件下, 企业若将所拥有中间产品 (科技和营销知识等) 在外部市场上实现交易, 就难以保证厂商的最大利益;若企业建立各海外子公司, 形成内部市场, 则可利用企业管理手段协调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 避免市场不完全对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质是基于所有权之上的企业管理与控制权的扩张, 而不在于资本的转移。其结果是如果交易费用小于管理费用则选择国际贸易, 反之则选择对外直接投资。

Dunning (邓宁) 则综合了以往各个学派的成就, 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该理论对跨国公司开展国际直接投资、商品出口和契约式技术转让活动进行综合的分析。其分析范式核心内容由三项优势构成, 一是“所有权优势”;二是“内部化优势”;三是“区位优势”。理论强调, 当跨国公司只具有所有权优势, 既没有能力使之内部化, 也没有能力利用国外的区位优势时, 其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最好方式是许可证贸易;当又有内部化优势时, 最好选择则出口贸易;当三个优势都具有时, 可采用对外直接投资方式。

在理论发展过程中, 是日本的小岛清首先尝试把投资理论建立在国际分工的基石之上, 把国际贸易理论纳入国际直接投资分析。他认为国际分工原则与比较成本原则是一致的。一国国际直接投资往往从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依次展开, 进而在他国形成新比较优势。因此, 其最终实现量则在于比较优势成本基础上的统一。

进入20世纪90年代, 出现将纵向一体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横向一体化国际投资理论纳入国际贸易理论分析框架的趋势。贸易、投资理论融合趋势进一步加速。不管是纵向一体化还是横向一体化, 两者思想的渊源均来自于内部化理论。

前者强调行业、产品存在差异、规模收益递增、原材料、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 在此基础上, 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关系表现为跨国公司各子公司间中间产品的进出口。要素禀赋差异越大, 进出口规模就越大。这样, 就通过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实现了交易费用的节约。

后者强调跨国公司知识产品的内部化利用, 以增强竞争能力。国家间相似性越高, 其市场规模、要素禀赋和技术效率的优势就越大, 从而越能吸引跨国公司的国际直接投资。

最后, 综合分析两者理论融合发展的过程, 到目前为止, 虽然两者融合程度已很高, 但仍不存在将两者一体化的理论。

参考文献

[1]张二震, 方勇.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相互关系的理论研究述评[J].南京大学学报, 2004, (5) .

[2]小岛清.对外贸易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7.

[3]刘益云.跨国公司经营优势变迁[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1.

企业国际化理论辨析 篇10

一、渐进式企业国际化理论

企业国际化是怎样的过程、国际化决定因素或者推动因素是什么以及国际化的发展阶段角度所得的研究成果, 实际上都把企业国际化当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因此, 把这些理论称之为“渐进式”企业国际化理论。企业渐进式国际化过程是一种“线形”的连续的发展过程, 企业经过每一阶段, 国际化程度逐渐增强, 并且每一阶段都是下一阶段的铺垫, 步步相连、循序渐进。

(一) 渐进式企业国际化理论发展过程

20世纪70年代中期, 瑞典经济学家约翰森 (Johansson) 和瓦尔尼 (Vale) 提出了企业国际化四阶段论。此后, 美国学者罗宾逊提出企业国际化六个阶段论, 日本学者小林规威则提出跨国公司的发展的五个阶段论。芬兰学者劳伦斯威尔士 (Lawrence Swatch) 和瑞吉罗斯坦瑞尼 (Rebio K.luostatinen) 在1993年提出企业国际化内外向联系理论。以国际化阶段论为基础, 瑞典经济学家约翰森 (Johansson) 和麦特森 (L.G.Mattsson) 于1988年从企业在产业系统中的网络关系角度提出了企业国际化网络理论。丹麦学者拖宾佩得森 (Turban Pederson) 和本特皮特森 (Bent Petersen) 于1998年提出了企业国际化四要素理论。此外, 还有出口导向论和出口行为论, 从企业国际贸易发展角度分析了企业渐进的国际化过程。

(二) 对渐进式国际化理论的思辨

比较以上企业国际化理论, 可以发现, 这些理论都暗含着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所以综合起来称之为“渐进式”国际化理论。不能不说后来的理论都参考了翰森和瓦尔尼的国际化阶段论, 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而得到新的成果。后来的理论发展完善了阶段论或者填补了其不足之处。

一些学者在研究过程中对国际化阶段论提出了异议。弗莱切 (Fletcher) 指出, 有关企业国际化的研究应该主要集中在“企业国际化是怎样的发展过程?哪些因素影响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及其结果?”瑞典学者福斯格瑞 (Forger) 也以现代企业国际直接投资行为与阶段论冲突而对国际化阶段论进行挑战。对于弗莱切所指出的问题四要素理论作出了一定的解释, 即企业内部资源和企业外部环境因素共同决定了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和结果。尽管四要素理论本身存在着一些缺陷, 但是, 该理论从企业本身和市场环境两个方面考察了企业国际化的决定因素。比之企业国际化带动论单纯从外部因素考虑以解释企业国际化现象前进了一大步。带动理论认为,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由国外订单、客户和竞争以及关键企业的推动因素作用下开始从事国际化经营, 它把企业国际化经营都看作是对外在刺激的一种反应, 而忽略了企业国际化的内在决定因素和动力。国际化网络理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弗莱切的问题作出了解释。该理论指出, 企业的国际化是企业在国际市场网络中建立、发展网络关系的过程。一个高度国际化的生产网络中, 意味着在国际分工下众多企业间联系紧密。因此, 企业随着产业国际化而开始国际化经营。可以说, 网络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企业国际化的发展过程, 但是, 企业国际化是建立在产业国际化基础上的, 这对发展中国家没有完整产业网络的企业国际化又无法解释。

二、“跳跃式”国际化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使得企业国际化可以不必按照“线形”的渐进模式进行, 在国外建立新的生产企业或者通过并购企业可以直接从国内生产跨越到国际经营的国际化高级阶段, 因此, 可以把国际直接投资及相关理论视为“跳跃式”理论。企业跳跃式国际化过程, 是一种“梯形”的不连续发展过程, 企业可能跳过某一阶段或某几个国际化阶段, 直接国际化从低级阶段进入高级阶段。

(一) 跳跃式企业国际化理论的发展过程

随着企业国际化的不断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已经不能解释现实中很多跨国公司在国外直接投资建立生产体系和销售渠道的现象。各种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开始出现, 并不断发展。

1. 发达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来,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迅速发展, 从微观、中观、宏观、不完全竞争市场和综合角度这五个方面, 解释了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其中, 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有:60年代初海默 (S.H.Hymer) 提出的垄断优势理论、1966年弗农 (Raymond Vernon) 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976年巴克利 (Peter J.Buckley) 和卡森 (Mark C.Casson) 提出的内部化理论、1978年小岛清 (K.Kojima) 提出的比较优势投资理论、1981年邓宁提出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2. 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 经济学家加强了对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现象的研究, 创立了许多国际投资新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威尔斯 (Louis.T.Wells) 在1983年提出小规模技术理论。同年, 英国经济学家拉奥 (San-jaya Lall) 从技术变动的角度对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行为进行了解释, 提出了技术地方化理论。英国里丁大学教授坎特威尔 (John Cantwell) 及其学生托蓝提诺 (P.E.Tolentino) 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提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20世纪80年代初, 邓宁提出了投资周期理论。

(二) 对跳跃式国际化理论的思辨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是基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的, 符合现实国际市场情况的。邓宁在其研究过程中, 有机地结合了所有权、内部化、区位这三组变量, 并利用它们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投资活动进行了解释。邓宁的理论并不只限于解释发达国家大型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一些较大企业国际化经营也具有指导意义, 例如, 在区位选择问题上。对外直接投资是现代企业走向国际的最快最直接的方式, 中小企业也采取这种方式, 这时其投资对向及区位选择就相当重要, 因为区位的文化因素可能就决定了投资的成败。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比较全面地解释了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现象, 但在投资区位选择上与折中理论联系密切。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技术地方化理论是基于完全竞争市场假设的。这两种理论都是认为, 各国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是不存在垄断的, 资本国际流动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各国资本丰裕程度不同而产生的利率不同进而引起资本的国际流动, 实质上核心思想是由于资源禀赋不同而导致的比较优势理论。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的对象仍然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 拥有技术垄断优势和强研发能力的跨国公司国际经营活动在转移出成熟技术后必然有新的创新, 而这种创新实力是一般发展中国家所不具有的。技术地方化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如何获得特有的技术优势作出了贡献。但是, 现实中无论哪个国家的商品和要素市场都不可能是完全竞争, 对于出口产品市场近乎完全竞争的情况也不多见。尽管如此, 在多国世界市场和要素供给充足的情况下创新和地方化带来的技术优势不会受到多少影响, 也就是说, 即使存在竞争上, 述理论仍然能解释和指导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些企业的国际直接投资。

三、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理论发展和实践的借鉴

企业国际化方式的多样化、国际化经营方法的多样化及企业类型的多样化注定了没有一种国际化理论能解释所有的企业国际化现象。各种企业国际化理论都存在其片面性和局限性。我国学者在未来的研究中, 应关注以下研究领域:

第一, 特殊的文化背景导致的特殊的企业文化, 如何决定了企业国际化的具体战略决策;

第二, 中小企业的地位和独特性与其在研究中被忽视的情况是不相符的, 研究中小企业可同时关注网络视角这一理论框架;

第三, 研究时应专注于某一行业, 除工业制造业外, 服务业、金融业和IT产业的国际化趋势也应引起相关学者的重视。

在企业国际化实践方面, 我国企业还处于国际化初级阶段, 企业的技术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不强, 对于多数企业来说, 循序渐进的国际化道路是其最佳选择。我国企业在国际化实践过程中应注意:首先, 我国企业要积极参与国际贸易, 融入世界经济。通过内外向联系, 为国际化经营做好准备。我国的国际贸易发展迅速, 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也逐年增加, 虽然引进了技术, 但是, 企业对技术的消化吸收和改进能力比较差, 再者重复引进技术现象很多, 这是急待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把企业做好使之合理化。其次, 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仍处于初级阶段, 综合实力普遍不强, 因此, 多采取渐进的国际化模式。特别是对于多数中小企业而言, 循序渐进的国际化道路是最佳选择。最后, 对于大型企业或大型跨国公司来说, 除了拥有较高的技术优势和低成本优势外, 还有足够的资本和较高的国际融资能力, 因此, 可以通过在外国投资建厂和并购等直接投资形式进行跨国经营。

参考文献

[1]郭焱, 周雷, 郭彬.跨国公司管理理论与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

[2]成思危.中国企业如何国际化[J].中外管理, 2001, (12) .

[3]钱海燕, 杨忠.中国企业国际化理论研究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1978—2006[J].国际贸易问题, 2008, (9) .

李斯特的国际贸易理论述评 篇11

【关键词】李斯特;贸易保护;后进国家

1.简述国际贸易理论的演进和发展

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源于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的研究》。二百多年来,主流国际贸易理论大致经历了两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奠基阶段,包括斯密提出的“绝对利益论”、李嘉图提出的“比较利益论”和赫克歇尔一俄林提出的“要素禀赋论”,前后经历约二百年时间;第二阶段是二战后国际贸易新理论的发展阶段,二战后,着力于从某个侧面对国际贸易新现象进行解释的贸易理论纷纷问世,如产业内贸易论、人力资本论等,其中以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的以兰开西特、克鲁格曼和赫尔普曼的“新贸易理论”研究为具代表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于制度因素与空间因素研究的贸易理论相继涌现,国际贸易理论有了新的趋势。

2.李斯特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是德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历史学派的主要先驱者,保护贸易的倡导人,其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出自他于184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

2.1李斯特贸易保护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19世纪中叶的德国是一个政治上分裂、经济上落后的农业国。当时,德国出口的主要是原料和食品,进口的则是半制成品和制成品,德国内部对实行什么样的国际贸易政策意见,分歧很大。一方面。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学说盛行整个欧洲,所有人都受到了世界主义学派的熏陶;另一方面,以1819年成立的德国工商业协会为核心,主张实行保护关税制度。在此时代背景下,作为德国工商业协会顾问和保护贸易学派旗手的李斯特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建立起以保护关税制度为核心,为经济较落后国家服务的国际贸易学说体系。

2.2李斯特的贸易保护理论的观点

李斯特认为自由贸易分为国内自由贸易和国际自由贸易,国内自由贸易是有益的,应在国内进行自由主义改革,建立国内统一市场,这与国民个人自由不相抵触。而国际自由贸易是有条件的,保护政策与个人自由能最大限度的并行不悖。李斯特反对斯密等古典学派的“世界主义经济学”,认为人类整体利益并非个人利益的简单总和。

李斯特认为:“国家同个人一样,各有他自己的切身利益挂在心头”。

①只有基于民族国家立场,根据本国的国情及它所处的国际形势,通过适当的保护制度使其成長为一个工业强国。才能为世界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创造条件,即国家利益基础上的“国家主义经济学”。

②一国开展对外贸易要着眼于提高国家生产力,而不仅仅是国家财富单纯量的增加。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一国应实行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

③从经济方面,国家都必须经过以下发展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在一个国家的经济由未开化转入畜牧、农业、农工业时期的初期,同先进国家自由贸易大有好处;在一个国家进入农工商业时期,实行自由贸易也是可取的;只有在农工业时期才需要保护。

④在生产力理论和经济发展阶段论的基础上,李斯特提出了保护幼稚工业论,主张经济相对落后国家通过国家干预实行保护贸易政策,但并非保护一切产品,粮食和原料等贸易勿需保护,只有与国家工业发展有关的、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工业才需保护。等到这些工业经过一段时间保护成熟后应取消保护。

可见,李斯特关于贸易保护的主张实际上是为了积极主动的对外贸易,一国最终是要实现自由贸易。一国选择哪一种对外贸易政策,取决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其在国际经济中所处的地位。

3.关于李斯特国际贸易理论的评述

3.1理论、方法以及观念和视角上的创新

李斯特的理论使得自由贸易论者接受了临时保护幼稚工业的观念,承认贸易保护对于新兴国家的重要意义。

①李斯特的方法,具有开拓性的,他首先系统地运用历史对比方法作为政治经济学论证的一种手段。这种方法非常重视对历史事实的分析,据此来考察和检验经济学的前提,并且十分注意理论与历史经验、演绎与归纳、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学说史的结合。这与“李嘉图恶习”直接相对,并成为德国历史学派的理论先驱。

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上,李斯特强调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而不是对立,并且在经济学说史上,他也是最先把国家制度和伦理道德等精神文化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来看待,强调在其他各方面都相同的情况下,一个政治修明、道德品质良好的国家和一个缺少开明政治、道德精神的国家,其生产力水平有截然不同的区别。这无疑为制度学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②正是李斯特阐述了一些新的真理,使他的著作具有一种永久的理论价值,并且确立了它在经济学说中的重要地位,事实上,他提出了对当时的理论来说完全是新颖的两个观念,即与世界主义相对的国家主义观念,以及与交换价值相对的生产力观念。

李斯特为了德国新兴产业资本的利益而批判斯密,而斯密的经济学也正是为了维护英国产业资本的利益,两人的出发点是一样的。因此,日本著名经济学家大河内一男说:“李斯特是德国的亚当·斯密” 。经济学家的任务是“经世济民”,找出一种适合本国乃至全世界的经济发展道路和方法是每一个经济学家的使命。斯密和李斯特无疑是做到了这一点(而不仅仅是创立或完善了一种理论),这也是他们的理论成为经典的一个重要原因。李斯特的国际贸易理论显然是可以给包括我国在内的多数后进国家以理论指导。

国家主义观对我们今天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受基督教普世主义价值观影响,当时的英国的自由贸易论者声称,他们的论证具有完全的普遍意义对他们来说,那是适用于一切时代和一切地域的绝对的和永恒的智慧;拒绝接受它的人就是一个傻瓜或是一个坏蛋,或者两者都是。这种把特定国家的经济理论看成是普适人类一切的观念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根深蒂固。

德国是一个善于思辨的民族,易患抽象理论病。很多理论家无视现实,躲在抽象的理论中满足于思辨的兴趣。李斯特能跳出这种抽象的普世主义文化藩篱,用国家主义观来看问题,就把人们沉溺于抽象的、远离现实的彼岸般目光,转向具体的、现实的此岸中来,从而诞生了一种看事物的新方式和新角度。

李斯特立足于本国国情,坚决反对脱离具体现实抽象地和教条地坚持某种理论,这种国家主义所包含的务实精神无论对当时的经济理论还是对我国当前的理论语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贸易保护主义的终极目的是自由贸易

李斯特所拒绝的是那些不顾当下现实语境,直接平移和套用国外流行理论的教条主义做法,并不是反对经济规律本身正如他用促进的秩序批判自然秩序神话并不是反对自然秩序本身,而是更好地利用和驾驭自然秩序一样,他用国家保护主义批评自由贸易论,并不否认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的力量,但他认为它可用于未来他的保护主义只是当前落后的德国实现工业化的权宜之计,其目的是为了能最终丢开这根拐杖,实现世界自由贸易。同样,他的国家干预并不是反市场经济的,更与极权主义的国家干预没有任何联系。他是一个自由主义的捍卫者,坚信“只有在宗教自由、政治自由的土壤上,进取精神,工业和商业才能生根,才能繁荣滋长”。

3.3对后进国家的实践意义

工业化是后进国家富强的唯一途径。工业化仍然是当今各国锲而不舍的目标。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水平与率先工业化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不仅总体上未能缩小,而且呈现贫富差距拉大、贫困化增长的趋势,工业是国家生产力之本,是一国生产力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的根本保障,李斯特这一发展民族经济的思想在当今世界仍具有深远意义,英国的自由贸易论者声称,他们的论证具有完全的普遍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李斯特.政治经济学的自然体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2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4]余章宝.李斯特的经济理论及其贡献[J].厦门: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5]高沛.李斯特国际贸易理论的评论与借鉴[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8.

国际经济学理论 篇12

埃克森公司《2008世界能源展望报告》对世界范围2007-2030年能源需求增加估计为每年增长1.2%。从2007到2030年, 全球大约需要16万亿美元能源投资, 其中石油天然气投资占38%[1]。因此, 进行世界油气钻井市场分析, 进一步促进我国钻井行业国际化经营, 具有极大现实意义。

1 钻井行业国际化经营的理论基础

1977年, 邓宁教授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O.I.L) , 该理论的核心是有三项优势构成的, 即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特定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所有权特定优势包括两方面, 一是由于独占无形资产所产生的优势, 二是企业规模经济所产生的优势。内部化特定优势, 是指跨国公司运用所有权特定优势, 以节约或消除交易成本的能力。内部化的根源在于外部市场失效。区位特定优势是东道国拥有的优势, 企业只能适应和利用这项优势。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东道国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所产生的优势, 如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位置方便等;二是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制度, 政策法规灵活等形成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的基础设施等 (Dunning, J.H., 1973) [2]。

2 世界油气钻井市场分析

目前, 在国际钻井承包商协会 (IADC) 注册的钻井承包商已达250家, 世界上绝大部分的陆地钻机和海上钻机掌握在这些钻井承包商手中, 其中绝大部分兼做修井作业。在这些注册承包商中, 专门从事陆上钻井工程承包作业的有195家, 专门从事海上钻井工程承包作业的有30家, 另外有25家承包商兼做海上和陆上钻井承包作业。从这些钻井承包商的地区分布来看, 美国拥有138家, 占总数一半以上, 另外欧洲有38家, 其他地区有74家[3]。近两年活动在世界钻井市场的钻机如下表。

透过世界钻井市场钻机数, 分析世界钻井市场, 可知世界钻井市场, 不仅有新加入者的影响, 而且已进入者也不轻言放弃, 从而世界钻井市场必是变化动荡的市场, 这对于我国参与钻井国际化经营的企业来说, 既是一种契机, 也是一种威胁。

3 我国钻井行业国际化经营的O.I.L分析

为进一步做好我国钻井行业的国际化经营, 实施O.I.L分析, 总能使国内钻井行业知己知彼。

3.1我国钻井行业国际化经营的所有权优势分析

石油天然气工业从其诞生, 即表现为国际化的产业, 而最能体现石油天然气工业技术、管理水平, 最富挑战性的莫过于石油天然气工业中的钻井行业。从工艺工序来说, 钻井过程集中了钻井、测井、录井、射孔、测试、数据采集、资料处理和解释及修井等, 如再结合钻井过程中的材料、工具、仪器、设备的供应与制造而构成的体统, 运行于复杂的地上地下地质条件、苛刻的地下清洁钻井技术及H.S.E.要求, 为了达到系统的目标, 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流动和控制机构等进行分析与设计的技术, 更是日新月异, 不断发展完善与创新。同时, 我国钻井系统完备, 不但有着几十年的石油钻井经验, 而且在长期的国内生产实践中协同作战, 拥有系统优势。

3.2我国钻井行业国际化经营的内部化优势分析

首先, 从我国钻井行业市场和石油需求角度来看, 需大量进口石油, 同时面临着国际油价较大幅度的波动, 钻井行业需要不断拓展国际市场。我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 每年几乎以近千万吨的速度增长, 进一步促使我国钻井行业需不断发展以满足国内是有消费需求。其次, 从技术实力方面来看, 我国钻井行业已在超深井、高难度定向井、水平井、径向井、分枝井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与之相配套的各种工艺技术, 如化学处理剂应用开发、冶金铸造技术、工具设计制造、精密仪器的研制加工等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再次, 从钻井成本方面分析, 我国钻井公司具有人工成本低、设备制造成本低的优势。实行内部化策略, 具有很大优势:一则可降低交易成本, 二则能促使我国钻井行业公司国际化成长, 应对国际竞争。

3.3我国钻井行业国际化经营的区位优势分析

我国钻井行业在具备了较强的企业优势和较大的内部化优势后, 区位优势显得十分关键。石油富集度方面, 中东最好;中亚和俄罗斯被誉为“第二个波斯湾”, 前景十分看好。东道国政策方面, 80年代以来, 海湾产油国纷纷门户开放, 制定了吸引国际石油资本的优惠政策。在投资竞争程度上, 由于中东局势的发展, 伊朗、伊拉克的国际资本虚空, 只是政治条件不利;中亚和俄罗斯等前苏联地区尚未被西方垄断资本完全占领, 且距离我国较近, 从石油安全和石油来源多头化考虑, 对我国钻井行业发展十分重要。在区位势选择上, 我国钻井行业在“十五”计划中已将中亚与俄罗斯、中东北非和南美作为了海外石油勘探开发的三大战略区。因此, 实施国际化经营, 我国钻井行业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

4 扩大我国钻井行业国际化经营的对策

4.1 积极开展与主权国之间的合作

目前世界上许多石油钻井公司都采取这种方式从事跨国经营。我国钻井行业企业拥有较好的信誉和比较成熟的技术, 这些技术不但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而且对一些发达国家开发中后期的油田也是适用的, 这样有可能直接介入东道国的钻井行业, 取得东道国的支持, 以技术、设备入股, 以此为突破口开展合作。

4.2运用独立或联合出资以控股形式购买股份进行经营

随着前苏联解体, 中亚和俄罗斯地区的钻井公司纷纷进行了私有化运作, 政府允许外国钻井企业购买其股份。以中亚和俄罗斯地区的前苏联石油公司为目标公司, 中国石油和石化集团下的公司, 可以通过购买其石油公司的股权取得油田的开采和经营权。

4.3兼并或收购一些发达国家的小型钻井公司

一些发达国家的小型钻井技术服务公司虽然其经营管理水平较高, 但其人工成本也相对较高, 还缺乏技术和服务队伍的支持, 如果有选择地兼并或收购一些发达国家的小型钻井技术服务公司, 正好可以发挥我国钻井行业的整体优势。钻井行业领域收购活动一直是以降低成本、增加储量资源以及进入新市场作为目标, 兼并收购活动主要通过储量交易的方式进行。

4.4组建一些跨国集团在资源国勘探开发油田

我国钻井企业可以通过采用组建一些跨国集团在资源国勘探开发油田的方式, 可以从资料包购买、评价、投标、谈判签约到勘探、开发作业全由我国钻井企业决策、实施。其优点是可主动地从全球范围内来筛选有远景的区块, 成功后的利润最大。

5 结束语

我国钻井行业面对时代赋予的机遇和挑战, 应从行业自身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出发, 同时兼顾外部市场, 不断增强和提高自身的技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采取积极有效的国际化经营策略, 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大展身手, 为我国石油工业分享世界油气资源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石油竞争愈演愈烈。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分析, 我国钻井行业进行国际化经营已具备了相当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我国钻井行业进行国际化经营处于起步阶段, 但只要正确选择目标市场, 正确选择投资途径, 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 就完全可以走出国门, 迎接挑战, 参与世界钻井行业竞争。

关键词:钻井,国际化经营,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策

参考文献

[1]The Outlook for Energy:A View to2030[J], 1~52, http://www.exxonmobil.com, December2008.

[2]John H.Dunning, The Eclect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A Restatement and Some Possible

[3]曾义金, 林永学.钻井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J].石油钻探技术.2008.9 (1) :10-13.

上一篇:高强度厚钢板下一篇:国有企业分类改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