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国际经济(通用9篇)
参与式教学国际经济 篇1
中国加入WTO十余年来, 货物进出口总额由2001年的42 183.6亿人民币, 增加到2011年的236 402亿人民币, 基本实现了翻两番。 (1) 这意味着, 中国已迅速融入了国际经济环境, 国际经济学课程的开设成为认识国际经济运行准则的一个重要内容。开设于广大经济、管理类专业本科阶段的国际经济学课程, 正是一门致力于介绍国际贸易基本原理、贸易壁垒、国际货币理论以及国际金融的经济学专业课程。然而, 国际经济学课程学习又是建立在宏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 需要学生综合运用经济理论去理解、分析、解释实践中的国际经济问题。它既离不开对现实的深刻观察, 又离不开使学生感到乏味的数理模型推导。因此, 通过促进学生课堂参与, 以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知识理解能力, 有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一、国际经济学教学中的问题
传统国际经济学的教学, 以任课教师的讲授为主。在这种模式下, 教师侧重于主要知识点的讲解, 而忽略了学生的课堂参与, 由此可能导致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 难以启发和引导学生系统和深刻思考现实问题。即使教师自身的知识功底非常深厚, 也很难通过适当的方式将知识或者理念传递给学生, 最终将学习变成不注重思考和死记硬背的过程。其后果必然是学生缺乏较为深入的国际经济问题洞察力, 缺乏运用知识解释现实世界的能力。
事实上, 国际经济学的学习绝非简单地死记硬背, 它强调的是一种思维方式或技巧, 通过这种引导寻找问题的答案。曾有文献对国际经济学的教学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 研究发现,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滞后是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1]。因此, 仅依靠老师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显得不合时宜, 需要根据课程知识特点进行创新。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内涵
参与式教学法, 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 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 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信息反馈, 使学习者能在参与过程中积极地领会和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并学习如何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2]。
参与式教学法的核心思想是“授人与渔”, 其优点在于: (1) 有助于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新精神。学生要想顺利完成课堂论题的陈述和讨论, 就必须在课下进行相应的资料检索和整理, 这实质上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 (2)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传统的学习方式都是以自我为中心, 偏重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参与式教学需要学生形成团队进行学习和探讨, 是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一种培养。 (3) 有助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转化。如果仅仅依靠教师授课,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可能会浮于表面;而参与式教学则通过学生的身体力行来加深理解, 同时也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思考现实中的问题, 提高其实践和转化能力。
三、参与式教学实施建议
参与式教学并非简单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而是要从教学内容、参与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成果等多个维度统筹安排, 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1. 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
国际经济学教材的内容和体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并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对本科生而言, 其知识体系正处于构建阶段, 教学内容设计应致力于帮助学生建立起基础知识架构。因此, 国际经济学教学内容应体现出精细化的特点。笔者在教学中也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考虑到国际经济学中许多概念和图形的理解难度较大, 笔者对部分不常涉及的内容进行适当精简, 使学生不用过多去关注过于复杂的公式推导。而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则更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这主要是通过案例分析来加以实现。通过案例教学, 使学生站在客观的、局外人的角度或当事人的立场, 来讨论国际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分析现实的基础上找出相应的国际经济学的一般原则和原理[3]。
2. 参与方法多样化。
封闭性教学主要体现为国际经济学理论的孤立性和教学内容的封闭性, 教学手段上也不能体现教学中应有的交互性[4]。课堂参与的方式是多样的, 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或陈述均是参与式教学的有效形式,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恰当地运用上述方式。例如,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 学生对比较优势理论的适用性兴趣浓厚, 于是果断减缓新课进度, 以比较优势理论为题, 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在讲授最优税率时, 采用角色扮演方式来模拟最优税率的形成过程。上述实践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与简单讲授相比,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3. 教学手段丰富化。
现代教学中多媒体与网络资源已得到广泛应用, 因此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以及参与式教学的具体设计, 增加教学资源, 如, 视听、CAI课件、网络课程等内容。不仅如此, 还可以积极应用网络教学平台, 实现师生在难点解疑、作业辅导、学术资源共享等方面的互动。这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 还提高了参与式教学的灵活度。
4. 考核方式的改进。
传统以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 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 应在课程考核中提高参与式教学所占比重, 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在这方面, 就需要对学生平时的课堂互动情况做好记录, 并基于真实、合理、公平的原则, 对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或陈述等分解课堂参与情况进行量化考核, 以此作为期末课程评分的重要依据。
摘要:参与式教学是一种“授人与渔”式的教学方式, 它有助于学生掌握经济学思维的技巧, 提升洞察现实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财经类专业本科阶段《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实际, 阐述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并明晰参与式教学的内涵, 以及在此基础上分析促进参与式教学改革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参与式教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崔艳娟, 徐晓飞.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调查研究[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10, (7) :75-76.
[2]刘西健, 孔丽, 李险峰.互动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研究与实践[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1) :64.
[3]黄家骅.案例教学法在国际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问题[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8, (2) :40-43.
[4]罗建兵.国际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45) :58-59.
参与式教学国际经济 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识记世贸组织的作用、原则,以及我国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原因、措施和必须坚持的原则。理解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辨证的、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例,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或探究性学习等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理论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分析我国对外开放的成绩和面临的问题,探究现实社会经济现象,培养学生的分析鉴别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树立对外开放的观念,从而理解和拥护党的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能将自己的成长与民族的振兴、繁荣结合起来,自觉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爱国主义情感。教学重点
1、世贸组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教学难点
1、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辩证关系
2、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辩证关系 课时安排
本框题安排一个课时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调查法 课前准备:
上课前一天,向学生发放学案,学案的主要内容是案例以及围绕案例所设计的问题。要求学生依据学案自主探求答案,体现“学生为主体”和“主题驱动”的新课改理念。
全班依据学案(学案可以参看附件)分为两组,第一组负责“世贸组织知多少”,该组同学合作收集有关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知识。第二组负责“中国汽车,路在何方?”,第二组同学可以依据学案相关问题收集我国汽车工业的历史现状以及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状况。
教学过程
教师通过PPT展示:“2001年11月10日23时38分,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以及邓小平同志的名言等若干画面。
教师:邓小平同志说“中国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贸易争端日趋频繁,在贸易争端的解决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世贸组织的身影。我国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贸组织,从此以后世贸组织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8年发生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事件:
教师通过PPT展示《汽车零部件争端升级 WTO判我违规》相关资料
教师:在这个贸易争端中,世界贸易组织扮演着独特的角色。为什么它能做出这个裁决?中国该如何应对?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不能不去了解一下世贸组织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现在我们请第一组的同学谈谈关于WTO的相关知识。
板书:
一、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
【说明:根据课堂设计需要将课本原目题“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变更为“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
教师用PPT展示学案上的探究活动“世贸组织知多少”部分问题,请第一组同学依据自己收集的知识来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提问:
1、世界贸易组织什么时间成立的?
学生回答:成立于1995年1月1日.前身是关贸总协定。教师提问:
2、世界贸易组织的地位是什么?
学生回答: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它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
老师提问:3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回答:组织谈判,制定规则,解决冲突
教师提问:
4、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有哪些?最重要的是哪个?
学生回答:①非歧视原则
②市场准入原则
③互惠原则
④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 ⑤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 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说明:因为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很抽象,需要老师向学生讲解非歧视原则。非歧视原则是W TO的基石,由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组成。“最惠国待遇”是指在货物贸易的关税、费用等方面,一成员给予其他任一成员的优惠和好处,都须立即无条件地给予所有成员。而“国民待遇”是指在征收国内税费和实施国内法规时,成员对进口产品和本国(或地区)产品要一视同仁,不得歧视。】
老师提问:
5、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它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①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③推动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总之,加入世贸组织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但是也增加了中国面临的经济风险。
教师对本部分知识作简单总结(PPT展示)。
【说明:本部分知识点中,第四个和第五个问题需要教师讲解,否则学生很难理解。但是加入世贸组织的利弊分析不要涉及太多】
过渡: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但是当今世界仍然是少数发达国家主宰着世界,主要的游戏规则是由发达国家制定并更多地体现着发达国家的利益。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依然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但是要想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占据主动最主要的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自身经济的发展,增强自身的实力。
板书:
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对这一点邓小平同志曾有过深刻论述。
教师用PPT展示邓小平同志的话。教师用PPT展示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
目前我国的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促进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我们仍然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开放型经济水平。
1、为什么要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PPT展示)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国需要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2、如何提高?------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PPT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对外开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目前的对外开放仍然是低水平的对外开放。
① 提高“引进来”的水平。
继续扩大利用外资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我们需要继续扩大外资利用规模,提高外资利用水平,以更好地发挥外资的作用。利用外资同时,要结合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更多的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
②积极“走出去”。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含义:“走出去”是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过程与劳务输出等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主要内容: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和合作。
教师用PPT展示江泽民同志的名言。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PPT展示)
教师用PPT展示邓小平同志的名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并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对外开放是增强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本次和欧美等国发生的贸易争端是围绕着汽车产业展开的,汽车产业的发展和面临的困境就是整个中国经济的缩影。
教师用PPT展示探究活动二“中国汽车,路在何方?”请第二组的同学依据课下收集的知识和分析结论回答以下问题。
教师提问:
1、“引进来”给中国的汽车工业带来了什么? 学生依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说明“引进来”引进了国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促进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经济的发展。教师提问:
2、你知道中国汽车企业对外投资的的情况吗? 学生依据自己搜集的资料来回答问题,比如奇瑞公司在海外设厂以及上海汽车在韩国的兼并等。
教师提问:
3、中国汽车工业为什么要“走出去”?
学生回答:为了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为了充分利用世界市场和资源;有利于创立世界品牌等
教师提问:
4、依据你的观察,在公路上国产车和外国车哪个多?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资料,概述我国汽车工业的状况。教师提问:
5、我们如何看待外资车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垄断? 学生讨论发言,经过对学生的引导应该得出以下结论:垄断不利于我国民族产业的发展,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还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教师提问:
6、中国政府为什么要出台这些引起争端的政策? 学生回答:为了促进我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维护经济安全等。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部分进行知识梳理总结: 本课小结
教师借助PPT展示本课知识体系
教师:加入世贸组织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小的困惑。本次世贸组织的裁决虽然没有最终确定,但是毫无疑问中国的汽车工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假如中国败诉了,我们该怎么办?
探究活动三
假如世贸组织判决中国败诉,我们需要遵守判决吗?中国汽车工业的政策该如何应对?(PPT展示)
参与式教学国际经济 篇3
当前的国际经济规则总体上对中国利大于弊,弊大于利还是利弊相当?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国际行为的战略调整。如果总体上利大于弊,中国应致力于进一步融入和适应、进而修补和完善现有国际经济规则体系,防止其出现根本性的变革。如果弊大于利,中国应秉持消极例外主义或孤立主义的立场,置身事外、埋头发展,进而伺机颠覆或变革现有国际经济规则体系。如果利弊相当,中国可以选择有限参与国际规则或机制,一方面学习国际规则的制定方法,倒逼或推动国内改革,另一方面在参与国际规则时增加扩大自身影响力,伺机修正或改革国际规则,将对中国相对不利的非中性制度转变为对中国相对有利的非中性制度。
现有的研究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并不一致。一些研究认为总体上对中国利大于弊,中国是现有规则体系的受益者和适应现有规则的示范者,本身也在鼓励古巴等国家经济自由化、融入国际规范和开展改革。从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双边投资协定的情况来看,中国完全赞同当前保护FDI的国际自由机制,已经成为这一机制下重要的全球成员,认为中国与当前全球FDI治理的主流立场是相容而非相斥的。但另一些研究则认为,中国正在通过政府的政策和行为破坏现有规则,维护中国不断扩张的国家利益并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随着世界领导权的转移,当前全球治理的规则也会因此而重新设计。这意味着中国从根本上是不满于现有规则的,正在通过隐秘或公开的手段,不断冲击现有规则,使其发生变化。
出现相反的看法,是因为上述研究立足于个别政策或规则的精细研究,缺乏对中国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宏观状况和长程经历作全局性和历时性的透视。本研究试图弥补这一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对中国参与经济规则制定所要考虑的原则的建议。
一、中国应注重本国行为与国际规则间的相互影响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主要不确定参数是:当前规则的主要制定者美国衰落了吗?中国会作为未来规则的主要制定者吗?
美国衰落就像世界末日,总有人预测却一再被推迟。1988年时就有学者感叹“现在是1950年代以来,美国衰落论的第五次浪潮的顶点了” (1) 。那个时候,最可能取美国而代之的国家是日本。但是随后,日本失去了十年、二十年并且直到现在仍在失去下去。而美国,依旧屹立不倒,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另一个可能取代美国地位的经济体是欧盟。欧元的出台让欧洲一体化成为区域合作的典范,欧盟也的确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将缺乏财政联合的货币一体化所具有的脆弱性暴露无遗,欧洲经济的恶化正在腐蚀欧元和货币联盟的政治基础,希腊退出欧元区的风险正在上升,欧元区崩溃也由小概率事件变成被严肃分析的对象。有美国学者认为,没有哪个伟大的帝国像今日的欧洲这样迅速而断然地滑向崩溃,这将证明美国自由市场制度的优越性。“欧洲正在崩溃,中国步履蹒跚,印度和巴西正在开全面自由市场改革的倒车,我们成了最后的稳定增长的经济体。新的美国世纪正在到来——欧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最好能为此做好准备” (2) 。
第二个问题取决于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增长可持续性。一些美国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增长将持续下去,未来二十年内中国将恢复近代衰落之前的荣光,GDP占世界GDP四分之一(美国只占12%),到2030年贸易额将是美国的两倍,中国将再次成为世界的领先者和主导者 (3) 。一些投资公司在2003年预计中国GDP将在2041年超过美国,到2008年它把中国超过美国的时间提前到2028年。2009年,《经济学人》信息部预计中国在2021年就可以超过美国。
但上述看法并非没有争议。反对者认为,对中国的增长趋势做线性外推是不合理的。一则中国可能难以保持之前的高速增长,再则当前全球金融及经济危机中的未知因素太多,中国能否完全避免其影响还未可知。无论军事、经济还是软实力资源,中国要赶上美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会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发展放缓的问题。他们认为,中国国内一些人误判了形势,过于乐观,要求放弃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的策略,采取更加强硬的对外政策,这将影响中国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外部世界的关系,使中美两国的合作变得更加困难。这将让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恶化。除此之外,国内政治变动、环境恶化、公共卫生问题等都可能影响中国增长的可持续性,让中国在走向世界第一的过程中折戟沉沙 (4) 。
对此,我们的基本结论是:第一,随着近年来中国的快速崛起,“一超多强”这一后冷战时期的国际实力结构开始趋于弱化。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在未来五年内不会改变,但其优势程度日益弱化,主导和控制世界事务的力度下降;多强分化明显,中国从多强中脱颖而出,延续不断崛起的态势。第二,未来五年,世界主要大国之间的战略关系仍将呈现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局面,但可能出现阵营分界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崛起会迫使其他大国考虑“选边站”的问题。第三,在未来五年,由于“一超多强”格局的弱化,美国主导世界的地位相对下降,但是包括中国在内的现有其他大国既无力弥补美国的领导地位,也建立不起一个集体领导的结构,现有的国际组织无一能为国际社会提供强有力的领导。基于以上判断,未来五年之中,美国通过规则而非强制力施加影响的可能性上升,中国通过规则来参与全球治理的机会也在增加。中国应更加注重本国国际行为与国际规则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与把握。
二、国际规则的分类及中国参与规则的分布情况
(一)公司治理型规则与成员治理型规则
公司治理型规则主要适用于IMF及世行、亚行等组织的运作。其特点是以认缴份额为基础的投票权为基本决策工具,在重大决策上设置85%的绝对多数同意通过机制。成员国主要权利大小依据其所缴份额比例的外汇,份额既反映一国经济实力,也决定该国在国际组织中的权利和义务。与份额挂钩的投票权直接影响到这些组织的决策及特定规则设置,如总裁、行长选择等从治理结构到技术操作层面等诸多事务。IMF在2010年已经提出份额改革计划,但遭遇阻力,至今未有落实,中国仍处于第六位。而世行尽管已经在2010年实现了投票权改革,中国份额上升至第三位,但是美国依然占据16%的投票份额,具有一票否决权。联合国安理会则采取了一种特殊的公司治理型规则,常任理事国拥有一票否决权。
更多国际机构采取了成员治理型规则,即各成员(国)拥有形式上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例如,世界海关组织、国际民航组织、世界旅游组织,等等。国际劳工组织的组织结构较为特殊,虽然是以国家为单位参加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但实行独特的“三方代表”原则,即各成员国代表由政府、雇主组织和工人组织三方代表组成,各方均有平等独立的发言和表决权。尽管成员治理型规则形式上保证了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平等,但由于发达成员在核心技术、经济发展水平、金融体系等方面具有优势,它们往往能够让规则最终更有利于自己。例如,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之中,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就能够让它们主导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推行其技术标准、管理理念和经济规则。
(二)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
正式规则即那些明确定义、明文规定的规则,其特点是公开透明、共同遵守,如IMF和世行的投票权等均属于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则是那些没有明确规定,但实际被认同的行为规则,例如在IMF总裁和世行行长候选人的产生国,以及“企业社会责任”之类的规则等。
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可能出现变化。正式规则的变动来自外部的动议,需经历议事程序加以重新定义。而非正式规则的变化则取决于环境和情况的变化,以其内部的自发性变化动力为主。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也可能相互转换。当非正式规则被认同,其上升成为正式规则的可能性很大。如20世纪末一些西方跨国公司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新概念,最初只有公司自身一些约定俗成的规范。2000年,联合国正式启动“全球契约”计划,号召全球企业遵守在人权、劳工标准、环境及反商业贿赂方面的十项基本原则,这样就把原来的隐性规范正式化了。
从已有经验而言,西方国家更倾向于制定正式规则,而亚洲国家则更容易建立和接受非正式规则。大体而言,正式规则更具有效率,适宜用于大型组织的管理。而非正式规则则更为灵活,更能适应环境变化。
(三)硬规则与软规则
硬规则是指那些具有强制约束力的规则设定,要求尽可能遵守;软规则或软要求往往不做硬性规定,只是给予建设性建议或自愿参与的要求。硬规则往往作用于那些无需考虑差异性的领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特点。软规则往往使用于需要考虑国别差异的领域,个性大于共性。
典型的硬规则如:世行的优惠资金分配政策、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银行监管国际标准、WTO谈判中达成的协议、知识产权组织所管理的国际条约等等。理论上说,违反这些规则,将会遭到惩戒。典型的软规则如:IMF的汇率监督机制、IMF的国别金融部门评估机制、每5年1次的FSAP评估、FSB同行评估及不合作国别评估、IMF的SDDS和GDDS数据建设、国际证监会组织的《证券监管目标和原则》、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提供的全球统一的基本规则框架等。
需要注意的是,发达国家往往通过自身的知识和权力的优势,让一些针对自身的硬规则“软化”。例如,《京都议定书》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对发达国家量化减排和技术转让作出了规定,但发达国家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明显低于承诺水平,在技术转让上以知识产权保护等名义设置重重障碍。对此,发展中国家缺乏强制执行的手段。
(四)普适性规则与条件性规则
所谓普适性规则即该规则对所有成员国均适用,采用统一的标准或分析框架。条件性规则设置则以规则服务或限制的对象为主要考虑,并不具备对一致的一般性约束效果。
总体而言,IMF针对全球金融稳定的规则更倾向于普适性,但具有明显的西方分析逻辑,如强调自由市场、透明公开、减少干预,等等。世行则主要为发展中国家服务,其规则设定也往往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要目标。
普适性规则如:世行的项目安全保障政策、世行的项目管理程序与制度、WTO一般贸易规则、WTO原产地规则、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的制定反洗钱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世界海关组织、国际民航组织、国际海事组织、世界旅游组织等专门功能性组织的相关规则等。条件性规则如:世行的优惠资金分配制度、世行的低收入国家债务可持续性框架、WTO框架下对于反倾销规则中区分是否为“市场经济国家”、WTO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APEC的《茂物宣言》、环境保护领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实际上是强调以能力差异为基础实行有条件的责任分配。对中国这样迅速发展中的大国来说,一方面,立刻遵循普适性规则,可能面临难以承担的成本;另一方面,过于强调条件性规则,又可能在迅速发展过程中越来越被动。因此,既需要明确目前的实际需要,同时也需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规则设定,不能过于拘泥于现阶段的静态需求。例如IDA的发展援助贷款仅适用于人均GDP低于1175美元(2010年标准)的国家,超过该标准以后意味着IDA将不再提供优惠贷款计划;而世行针对中等收入国家的贷款则要求借贷国的人均GDP在1006美元至12275美元之间(2010年标准)。又如,《WTO协定》对于发展中国家条款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动型条款,即成员“自称”为发展中国家,在制定国内经济和贸易政策时自主享有《WTO协定》给予发展中国家的灵活性;另一类则是被动型条款,即一成员认定某些成员为发展中国家,并在其贸易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给予这些成员以更为优惠的差别待遇。
注:非正式中包括非强制的正式规则;普适还是条件看实质而非规定, 例如WTO环境例外条款表面上是普适实际上对发展中国家不利;中国未参加但存在相互影响的国际组织定义为非正式规则;加权是将存在多条规则的机制 (如WTO) 的权重缩小为与只存在单项规则的机制 (如国际海事组织) 的权重一致。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五)中国参与国际规则的分布
按照未加权方法(这种方法将不同国际组织的重要性体现了出来)计算,中国参与国际经济规则显著更侧重于正式规则而不是非正式规则,但在普适性规则还是条件性规则上各占一半。按照加权方法(这种方法假定各种国际组织重要性是一样的)计算,中国参与国际经济规则时也是更侧重于正式规则而不是非正式规则,但在普适性规则与条件性规则上略微更侧重普适性规则一些。
上述分布状况反映了中国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如下特点。第一,中国已经较深程度地融入了现有国际经济规则体系,能够更多地通过正式规则来发生影响。同时,这也意味着中国被国际经济规则体系所约束和规制的可能性较大,在未来新的正式国际经济规则制定时应当秉持更加审慎的态度,作更严格的利弊分析。第二,中国正在逐渐脱离依赖条件性规则实现自我利益保护的发展阶段,这种脱离可能是被迫的,也可能是主动的,无论如何,未来这种脱离的程度可能加大,中国需要为利用普适性规则保护和扩张自身利益做好准备。
三、中国参加国际经济规则的利弊衡量标准
(一)动态性标准
动态性标准要求在衡量中国参与国际经济规则制定利弊时,不仅要着眼于中国以往迄今的发展情况和规则需求,更要合理预判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此为标准来衡量未来跨期的利弊。中国发展速度一日千里,一些规则对今日之中国或许能构成有限的保护,但对来日之中国可能形成无穷的制约。鉴于规则影响的相对稳定性和长期性,必须以动态的标准衡量规则的利弊。
坚持动态性标准,要求我们对未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有合理的预期和准确的把握,尤其是对影响上述格局变化的主体有深入的研究。这些主体主要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目前的发达经济体。要弄清楚它们的发展趋势是向好、维持还是明显衰落。而这需要对它们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加以研究,如经济上的“去杠杆化”问题、政治与社会方面的99%反对1%的“占领华尔街”问题等等。第二类主体是新兴市场。要弄清楚未来哪些新兴市场可能实现赶超、跻身高收入国家之列,哪些会在昙花一现之后陷入停滞甚至倒退。这需要对不同新兴市场的发展或赶超模式的特点和局限进行梳理。第三类主体是主要的及有潜力的国际机制、国际组织。前者如联合国、布雷顿森林机构、世界贸易组织等,后者如二十国集团、金砖机制、上海合作组织等等。
(二)对称性标准
对称性标准要求中国参与国际经济规则制定时注重责任、权利与地位的平衡。那些责任明显重于权利、超出中国实际地位所应承担的规则,是弊大于利的规则。考虑到3~5年之内,中国尚无法成为国际经济规则的主导制定者,因此在现阶段中国应当联合立场相似的广大发展中及新兴经济体,旗帜鲜明地反对责任权利明显不对称的国际经济规则。
根据对称性标准反对权利责任失衡的国际经济规则主要有三种诉求或策略。一是“减负策略”,即相对于过少的权利,要求相应减少、至少不再过度承担有关的责任。二是“扩权策略”,即在已经承担了相对较多的责任的前提下,要求相应扩张我们在国际机制或国际组织中的权力或利益。三是“混合策略”,即在减少责任的同时扩张权利。当前的中国,应当以“扩权策略”为主,即,在认识或预见到未来势必要承担更多责任的前提下,积极主张和谋求本国在某些国际机制和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法运用其他两项策略。对于那些发展前景不佳,可能被逐渐边缘化、替代或淘汰的规则或机制,可以采取“减负策略”。未来,中国逐渐成为全球经济规则的主导者之后,可以综合运用“混合策略”对国际规则进行调整,优化自身之于国际经济规则的权责配置结构。
(三)综合性标准
综合性标准要求中国参与国际经济规则制定时需要综合考虑直接利弊与间接利弊,全局利弊与局部利弊,以及政治、安全利弊与经济利弊。对具体国际经济规则的对策的最初提出者及其最终执行者,主要是不同业务部门的一线人员。微观层面的信息及观感的积累,是宏观决策的基础,但微观资料的收集、整理、递送难以避免地将出现信息损耗等主客观扭曲,造成对有关事项轻重缓急安排上的失衡。这些不同部门、不同渠道向上传递的信息,需要一个综合性、专门性、中立性的工作界面来进行分类、归纳、比较和排序。这样就可以在反映中国整体对外政治经济战略布局的框架之内,对不同部门处理和提供的信息的重要性进行准确的评估和定位。对决策者而言,通过综合性标准审视,可以了解相关事项整体的重要性,而不是在相对狭窄的具体领域中的重要性,这样在考虑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制度建设或全球经济治理时,可以迅速抓住重点、明晰关键,不至于将有限精力配置到缺乏系统重要性的规则决策之上。
综合性标准要求中国国内不同部门和层次的决策者们有必要在一个更高层次平台统筹之下通力合作、共同研判,在指向明确的宏观战略下科学决策。这既需要直接辐射在相关国际经济规则之下的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情况和分析,也需要强化体制内独立第三方对这些情况和分析的梳理和评估职能。
四、对中国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国际经济规则
(一)“竞争中性”规则
这一规则,是当前中国面临的具备系统重要性的国际经济规则。国际竞争中性(Competitive Neutrality)最初主要是从一国内部的视角提出来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市场以外的力量或优势(劣势)扭曲社会资源的分配,使资源被配置到缺乏效率的部门,最终造成社会储蓄的下降。此外,竞争中性原则也是为了避免那些从不公平竞争中获益的部门,损害整个市场的信誉,削弱市场竞争,从而让大量的资源从创造新技术、新服务方面,转移到非生产性的寻租行为上,降低了生产性投资的水平。澳大利亚等国较早地在国内一些经济规制措施中确立了“竞争中性”原则。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以及2010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让以往新兴经济体总是经济危机薄弱环节及策源地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改变,随后的经济衰退或增长乏力让发达市场开始全面反思自身的竞争优势和经济安全及增长机制。“竞争中性”这一国内政策的国际化与多边化,就是发达市场经过政策反思之后,提出来维系其对新兴经济体相对优势的制度安排之一。
2011年11月,OECD发布《竞争中性与国有企业:挑战和政策选择》报告,对国有企业与私有企业相比拥有的竞争优势以及消除这些优势的思路和措施进行了全面研究,提出“竞争中性”政策框架 (5) 。其后,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加紧推动OECD成员国及其他非成员国建立“竞争中性”政策框架,并且在各类双边及多边谈判中宣扬“竞争中性”,力图将这一国内政策,推动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通行准则。
竞争中性,简单地说就是让不同主体在市场竞争中不因为其产权属性(比如公有企业、私有企业或社会公益部门)而获得特别的优势,或遭到不公正的对待。通常,关注的焦点是公有企业因为其国资背景而受到的优待,实际上,竞争中性原则不仅关注公共部门所享有的优势,同时也关注公有制企业因为自身产权属性为其参与市场竞争而带来的劣势。
OECD提出了“竞争中性原则”,以促使OECD成员国对国有企业参与竞争保持中立。美国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中,也明确提出了“以竞争中性政策约束国有企业应当作为该协定的核心内容”。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等国签订的一些FTA中,也附有与“竞争中立”有关的条款。在欧美等经济体大力提倡之下,“竞争中立”规则可能通过联合国贸发会议、WTO谈判、更多的双边或区域投资协定等渠道向世界扩散。
“竞争中立原则”可能成为美欧约束和遏止中国国有企业发展特别是“走出去”的工具。短期中,应当利用各种场合延缓“竞争中立原则”上升为国际通则。同时,加强对该政策本身的理解与阐释,力图使其能够反映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诉求,以体现“有区别但共同”的发展原则。
(二)全球及区域金融监管及金融合作的国际规则
从动态性标准来衡量,国际金融监管是对中国具备系统重要性的典型国际经济规则。当前的国际金融监管规则尽管主要是对欧美金融体系杠杆率过高、业务品种和经营模式过于复杂等问题的修正,对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和日本等多数发达国家的影响较大,而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影响较小。但是金融监管国际规则的制定事关中国长期性、战略性的核心利益,尤其是区域金融监管合作方面,正面临规则制定的窗口期。
从现实压力和约束来看,美国主导的TPP对中国的自贸区规则创建战略构成较为严重的威胁。从被动防御的策略来看,一方面,中国应当从态度上大力支持东亚地区成员之间的FTA谈判,包括10+6、中日韩自贸区等等,但不宜在这一议题上直接与美国对抗。中国甚至可以申请以观察员之类身份参与到TPP谈判之中,掌握情况并影响谈判。另一方面,应当把已有的东盟中国自贸区做好、做实,通过大型企业为载体的贸易投资网络整合全地区的供应链。从主动和积极防御的策略来看,中国在充分发掘现有自贸协定潜力的条件下,不妨跳出通过自贸协定推进东亚合作的窠臼,致力于提供与自贸区协议互补的区域公共产品,借此塑造东亚地区新经济秩序。具体来说,就是以东亚外汇储备库为依托推动建立东亚金融规则。与美国推动TPP的最终目标类似,长远来看,中国也应注重在周边构建中国主导的经济金融关系网 (6) ,同时推动东亚金融规则成为全球金融规则的“样板”。
首先,中国向地区提供了差异化的公共产品,不会与美国着力提供的基于贸易规则的公共产品形成直接竞争,相反,还构成了互补的关系,这样就避免了区域成员面临非此即彼的艰难选择,使它们有可能同时参与到中国主导的区域金融规则制定进程之中。这种互补性让美国在东亚区域金融公共产品提供上与中国正面对抗的可能性大为降低,事实上,美国重要智库兰德公司曾在一份报告中也建议,美国与东亚国家的合作不应让它们感到必须在华盛顿和北京之间做出选择。
其次,国际金融规则正是国际社会稀缺且急需的公共产品,中国首倡这项产品的提供将拥有道义优势。金融危机的反复出现表明当今世界的金融体系基本处于无政府状态,迄今没有一套有效的全球金融公共产品,这样的背景之下,如果中国能在区域金融公共产品提供上有实质性的贡献,势必获得国际社会的赞许与肯同。
最后,与区域金融规则对应的意识形态与亚洲文化相契合,因此中国在本地区倡建这一规则,能够促进区域认同,且可能有本地成员来共同分摊建设成本。国际金融规则的核心在于强化监管,而监管是西方自由市场伦理所排斥但却为亚洲国家认同的观念。新加坡国立大学有学者指出,美联储主席“大概是以下思想观念的最大受害者:市场总是知道得最清楚,因此没有必要对它们严加监管。这种信条在全世界造成了巨大破坏。不过没有一个亚洲社会深受其害。相反,亚洲人认为,缺乏良好的治理,没有一个社会能够繁荣发展。”实际上,认为没有一个亚洲国家深受金融监管缺失之害的论断过于乐观了,亚洲国家曾经甚至一直是缺乏监管的国际金融活动的主要受害者,并且它们国内自身的审慎与监管对此无能为力,一套全球的或者最低限度的区域上的金融领域公共产品,对亚洲国家客观上具备吸引力。
(三)应对气候变化及环境相关的规则
对中国有较大影响的气候及环境相关制度安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国际航空和国际航海排放的规则,碳关税,WTO环境例外条款,以及国际环境协定。
这些规则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明确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规则。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以及《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国际环境协定。但在实际执行上,这些协定很难把“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完全落到实处,发达国家总能找到知识产权保护等借口,在提供援助资金、技术转让等方面削减自身责任。
第二类不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及“协商一致”原则,而是按照“非歧视”、“无差别”以及“简单多数”的议事规则,如国际民航组织及国际海事组织的规则。而根据《京都议定书》的规定,国际航空和航海排放事宜是由前述两个组织负责,由此在规则上存在内在的冲突。
第三类是发达国家凭借技术及资金优势实施的针对“共同但有区别原则”带给自身潜在不利影响的补救性规则,如碳关税有关的制度。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新能源技术落后,降低碳排放成本高,无法达到发达国家制定的碳排放标准,其出口的高能耗产品将普遍成为碳关税的征税对象。
在现阶段来看,与气候变化及环境有关的规则对中国来说主要是约束性的,但鉴于这些规则短期内难以在国际话语中被边缘化,因此不适宜用“减负策略”对待,而是应当积极主张自身在这一进程中的各项权利。第一,把握碳关税、航空排放问题上的节奏,反对发达国家激进的单边行动。第二,强调自身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获取减排有关的清洁能源等技术引进方面的权利,敦促发达国家切实承担有关资金援助及技术转移方面的责任。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善用外部压力“倒逼”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未来的气候谈判中占据更主动的地位夯实经济基础。
五、中国参与国际经济规则制定应遵循的原则
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已成为参与全球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对全球规则的变迁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中国身兼“全球第二经济大国”、“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崛起中的大国”等多重身份,导致在国际规则中难以协调与其他参与国的利益。因而,当前中国参与国际规则,需要倡导既符合中国利益,又能为其他国家所认可和接受的指导原则。对此,我们认为中国参与国际规则,应分别坚持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一)对于现行的国际规则,应坚持“权责相适应”原则
“权责相适应”是一项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在现行的国际政治与经济体系中,各种全球治理规则和机制都是在发达经济体的主导下建立的,以美国为代表的既得利益国家集团是最主要的受益者,而广大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却无法享受公平待遇,难以发挥与自身实力相符的影响力。尽管2010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发言权却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相差甚远。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为例,截至2012年6月,中国在IMF的投票权仅为3.81%,而同期美国的投票权为16.75%,日本为6.23%,德国为5.81%。在此情况下,如果让中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责任简单地对等划一,不仅对于中国来说不公平、不合理,同时也将违背公认的国际法准则,从而成为新的不平等、不稳定的根源。更重要的是,这种不合理的权力分配格局大大限制了中国担负国际责任的能力,即便是中国愿意担负与发达国家相等的责任,在实践上也将变得不可行。
(二)对于改革中的国际规则,应坚持“包容利益”原则
所谓包容利益,是指博弈的参与方共同分享国际规则转型带来的利益增量,而不触及既得利益,并且对自身利益的维护不损害其他各方的利益,甚至有利于其他各方利益的实现,因而与其他各方的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包容利益既是一种非排他性的利益,又是一种共容利益,体现了利益增长的包容性。对于崛起中的新兴国家以及既得利益国家(集团)来说,包容利益扩大了共同利益的内涵。一般认为,新兴国家要求改革现有国际规则,而既得利益国家(集团)则千方百计维护现行规则给其带来的利益,两者似乎有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与矛盾。而事实上,两者并非是一种天然的对立和竞争关系,新兴国家对利益的追求不必以牺牲既得利益国家的利益为代价。两者可以形成双赢关系,共同改革效率低下的国际规则以创造更多的利益,并让更多的成员分享利益增长带来的成果。对于新兴大国而言,更应寻求一种包容利益。历史经验表明,新兴大国在全球治理中谋求领导地位的过程中,与他国分享新增利益,坚持包容理念是获得他国接受、支持和追随的必要前提。因此,新兴大国改革现有国际规则的努力要想获得成功,包容利益既是必然要求,也是一种现实选择。
(三)对于新国际规则的确立,应坚持“有区别的共同责任”原则
“有区别的共同责任”原则是指世界各国在应对全球问题方面的责任有所区别,但负有共同的责任。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不同,“有区别的共同责任”原则强调共同责任,但要兼顾区别责任。这是因为:一方面,每个成员根据自身能力、特点以及通行的国际法原则允许所承担责任的范围、大小、方式和时限等方面存在差异;另一方面,国际社会中的每个成员不论大小、强弱都必须承担为解决全球问题做出力所能及贡献的责任。“有区别的共同责任”原则不仅强调各国对于全球问题均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原则,也是为了各国更加公平、有效率地承担责任和解决问题。这一基本原则体现在环境与气候变化问题上,要求世界各国在同舟共济的基础上,根据消费情况和自身能力承担相应的责任。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实现是建立在长期过度消耗地球资源和严重污染地球环境的基础之上的,今天的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基于此。即便是现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仍然消耗着人类共有资源的较大份额。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09年美国占世界4.5%的人口消耗了世界17.8%的能源,人均能源消费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9倍,而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费量仅为美国的24%。与之相适应,美国应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不是在责任的划分上搞“平均主义”。因此,没有区别责任,片面强调共同责任将有违公平合理;而没有共同责任,区别责任也就失去了根基,成为无本之木。
总之,这些指导原则与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精神一致,是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化,并将成为建设和谐世界的三个支柱。
参考文献
[1]何帆, 徐奇渊, 徐秀军.开发性金融在推动周边金融合作中的战略选择: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双边的视角[J].中国市场, 2011, (16) :4-6.
[2]Huntington, S.P.1988.The US:Decline or Renewal?[J]Foreign Affairs67 (2) :76–96.
[3]Arthur Herman.Why the Death of Europe is America's Opportunity[J].May2012, http://www.aei.org/.
[4]Subramanian A.Greece’s Exit May Become the Euro’s Envy[N].Financial Times.May14, 2012.
[5]Joseph S.Nye.The Decline and Fall of America’s Decline and Fall[EB/OL].Project Syndicate.Oct.6, 2011.
参与式教学国际经济 篇4
世界制造中心--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战略选择
以国际分工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提出:要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并从国际分工中获得较高的比较利益,中国应该承接各国制造业的产业转移,走世界制造中心的道路.
作 者:李慧兰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0000刊 名:经济师英文刊名:CHINA ECONOMIST年,卷(期):“”(12)分类号:F114关键词:世界制造中心 比较优势 制造业 就业
参与式教学国际经济 篇5
一、课程特点
1.课程知识内容广泛丰富。经济法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涵盖的内容包括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涉及民法、商法、行政法等众多法律内容,涉及内容广泛而且复杂,几乎覆盖了所有经济管理工作的全部业务范围,实际上但凡涉及到经济问题的法律都应该纳入经济法的学习内容。另外经济法不仅覆盖整个经济管理的各个方面,而且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对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有一定难度。
2.教学内容实践性强,更新快。经济法正在以比其他学科更快的速度发展、变化、更新着,因而教材的内容也在不断补充和修改。如2013年8月30日,全国人大常务通过的商标法的修订案中,对商标注册审查的时间限制做出了修改,需要老师和学生及时关注最新的内容。
3.经济法的理论抽象性强和实践性。经济法的教学内容从是都相关法律的基本概念开始讲解的,相关的法律概念有许多的专业名词需要理解,经济事实的认定和判断,经济纠纷的解决需要从各个方面疏通并解决,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目前的经济法的教学,以教师、教材、填鸭式的讲解为中心,以法律概念的讲解、法律条文的死记硬背为主要内容,主要就是老师一张嘴讲解的传统教学方式,这样的课堂单调枯燥,“上课学生倒下一大片,下课学生逃课一大串”,在学生本身缺乏社会经验的情况下,更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对经济法的学习缺乏兴趣,更不会发挥主动学习的能力,课堂效果也较差,甚至形成恶性循环,学生和老师都较为苦恼。讲授法虽然是讲课最基本的方法,但是它的不足之处也是非常明显的。一是授课内容往往由教师整个传授给学生,老师满堂灌,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时间思考、消化、吸引,更不可能和实际联系在一起;二是更难吸引学生的兴趣,大学生在讲授法中基本处于被动角色,基本不会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三是新一代的大学生对学习专业基础课缺乏兴趣,教师完全讲授,几乎无法抓住学生的兴趣所在,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以讲授作为经济法课程唯一的教学方法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学生缺乏法律基础,缺乏对基本法律术语的认识和理解。大学生的法学基础知识相当薄弱,据调查,他们唯一的法律知识是在大学学习过的《法律基础》,这为经济法的讲授带来不少难度,但是,对于经济法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如意思表示、权利能力行为能力、法人理论等等多数同学都是模糊不清的,这就需要我们对有限的课时做更充分的利用。
3.当代大学生较有个性,缺乏实践经验,知识面较窄。新一代的大学生,有较强的个性,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观念,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敢爱敢恨,讨厌一成不变,如果教师固守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肯定不会受学生欢迎,灵活多变、机智幽默是对现在大学老师的基本要求。
另外,经济法与社会经济生活有较强的联系,但是刚走入象牙塔的大学生正好缺乏实践经验,知识面较窄,不能满足经济法教学的要求,给经济法课程的讲授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三、教学方法改革探讨———从讲授法教学向参与式教学的转变
根据当前在《经济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以教师为主导到以学生为主导的转变,坚持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高课程的应用价值。我们应该将教学方法从讲授法为主,向参与式教学方法转变。参与式教学是以老师、学生平等、互动的理念为基础,参与式教学的实质和核心是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自操作,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如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法庭参与法等等都属于参与式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主要是围绕教学内容,通过把现实中的实际情景经过典型化和处理,在学习的过程中正好可以将要掌握的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同时又使课堂具备趣味性和易理解性,也更容易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案例教学法,首先要求老师精选案例,通过案例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基本概念等重要的内容以案例引出,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案例教学法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案例的解读、分析、推理、讨论、归纳、总结、最后成文都由学生来完成。
2.事务所式参与法。这种教学方法要求相关的讲课老师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事先需要老师能与律师事务所或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实践关系,确实为学生找到参与经济案件审批和处理的机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带领学生去事务所参观学习,也可以带领学生在法院审判的时候去旁听,让学生亲身去现代企业的法律问题,了解、把握如何去解决这些法律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模拟法庭参与法。学生在事务所参与经济案件的处理后,在法院旁听经济案件的审理后,进一步让学生把所见、所听、所学应用到实际中。主要的方法就是学生分配角色,模拟审判的全过程。经济案件全过程的模拟审判活动的准备、处理、辩论,完全放手由学生自己去做,审理案件所必须的诉讼材料,确定案件诉讼参与人,如审判人员、原告、被告、委托代理人等都由学生自己去决定,老师只给予引导,如引导学生准备起诉书、证据材料、代理词、辩护词等,帮助学生设疑,让学生主动思考在案件的审判过程中还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本案件的处理是否还有别的途径和方法。模拟结束,老师点评模拟审判中的精彩亮点,也得指出在审判中的遗漏和不足,亲身体验法一定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教学方法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是最重要的,经济法知识面的宽阔性、知识的随时更新性和课程的应用性都要求学生去主动学习,作为教师,必须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在学生将来的工作中为学生所用。
摘要:经济法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要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本文结合经济法课程和学生的特点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方法应实现从讲授法到参与式教学的转变,实现课堂以教师为主导到以学生为主导的转变,坚持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高课程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经济法,教学方法改革,参与式教学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5,(12):18-23.
[2]唐智松.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2001,(05):13-16.
[3]胡尚峰,田涛.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探索,2003,(11):49-51.
参与式教学国际经济 篇6
参与式教学方法是国际上普遍得到推崇的一种合作式的教学方法。这种学习方法以教为主导, 以学生为中心, 运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 从而加强了教师与学生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 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并且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完美结合。
参与式教学形式多样, 有分组讨论、头脑风暴、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填表、画图、访谈、观察辩论、排序以及根据学习内容设计的各种游戏、练习活动等。
参与式教学方法具有几个特征:第一, 主体平等参与。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 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教学气氛。教师与学生地位是平等的, 学生积极的参与整个教学, 与教师互动;第二, 重视知识的全面。参与式教学方式将知识与实践技能同步进行, 鼓励学生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增强创新意识, 进而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得以升华;第三, 完全开放。参与式的教学方法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 还是教学形式上都是开放的, 需要教师经常了解学生, 从而根据学生提出的意见与建议, 做出相应的调整。
二、《劳动经济学》课程的特点
《劳动经济学》是经济学学科体系中的一门分支学科。尽管劳动经济学的理论性很强, 但同时它又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我国学科分类通常把它归入应用经济学之列。由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和卫生保健学等学科都涉及劳动问题, 故劳动科学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体系。《劳动经济学》这门课程, 主要研究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与优化配置、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力的流动、劳动力市场歧视、就业与收入分配以及有关的公共政策。其中, 就业问题、工资与收入分配问题等, 一直都是热点问题, 学生也比较关注。如果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 会缺乏课堂气氛, 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那么学习效果将难以保证。所以, 在讲授这门课程的时候,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 需要引入参与式的教学模式, 将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 从而形成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良好关系, 最终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把握能力。
三、参与式教学在《劳动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
(一) 教学目标参与。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与归宿,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是否可以接受在很大程度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态度与效果。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 首先需要学生的兴趣爱好, 然后是将教学目标建立在学生的共同意愿与兴趣爱好之上, 形成大部分学生能够欣然接受的具体目标, 这样学生就会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的学习状态, 主动性与自觉性更强。
(二) 教学内容参与。
关于《劳动经济学》的教材有很多版本, 有些知识内容繁多, 在有限的课时里很难将教材上的所有知识点讲授完。因此, 有必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 侧重于实用性。学生们在上每一门新课, 甚至每一堂新课时, 常常会问到, “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或者这部分内容) , 有什么用?”诸如此类的问题。《劳动经济学》这门课是一门能够学以致用的课程, 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在选择教学内容时, 在新学期第一节课的时候, 先向学生说明这学期要上的课程内容, 然后让学生积极参与, 根据他们的专业特点以及兴趣爱好, 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提出建议。然后教师对学生的建议进行点评, 最后确定教学内容。在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过程中, 一定要以教学大纲为准绳, 各个部分连贯性, 使得参与后的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 否则教学效果就难以保证。
(三) 教学阶段参与。
《劳动经济学》课程在教学阶段的参与式主要是以案例为素材, 在教学中通过建立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结合教学实际情况, 从案例讨论、课堂演讲、实践教学等方面来探讨《劳动经济学》在教学阶段的参与。
1、案例讨论。案例讨论法是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一种具体表现, 在高校教学中应用的非常广泛。通过案例教学, 学生能够生动地、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点。在《劳动经济学》案例分析设计中, 一个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选择案例。在国内众多教材中, 国外的案例很多, 相反国内的案例很少。然而, 与国外劳动力市场相比,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结构、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的现状以及政府体制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选择这些案例来分析讨论, 学生难以产生共鸣, 从而相应的理论知识不能融会贯通, 至于案例教学的效果就更达不到了。因此, 在选择案例时, 应尽量采用国内案例。选择好案例之后, 要对学生进行引导, 不能盲目的讨论, 也不能扩大范围的讨论, 应就讲授的知识点加以讨论。为了达到案例教学的效果, 首先教师应让学生课后充分地准备, 并撰写详细具体的发言资料。当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时, 偏离主题, 教师及时纠正, 不能为了课堂气氛而任意发散主题。由于劳动力市场比较复杂,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案例分析的答案不是唯一的, 但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案例分析中归纳总结与相关原理等规律性的结论,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 将结论给予板书。
2、课堂演讲。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教师可以就劳动经济学领域中的一些热点问题, 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一些题目, 让他们分组完成任务。然后, 各个小组在课后查阅相应资料, 进行分析、讨论与总结, 形成小组共同的看法, 最后从每个小组中选择一名或者两名学生作为代表进行发言。这种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演讲方式, 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比如说, 劳动力流动这个主题, 是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个热点问题, 学生对这个问题又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劳动力的流动原因的讨论, 可以使学生对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化有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习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对此问题进行分析。而对于如何看待劳动力的流动这一问题的讨论, 同学们可以就不同的工种劳动力流动的比率进行思考。为了让学生参与性更强,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主题, 比如就业的问题, 这是大学生密切关注的话题。当然, 教师可以就最近发生的劳动经济领域新闻进行课堂演讲。
小组课堂演讲是一种值得在高校应用的教学方式, 但是要注意一个时间的问题, 课堂小组发言不能太久, 一般以10分钟到15分钟比较合适。并且在演讲过程中, 注意用眼神鼓励学生, 给他们信心继续发言。在学生演讲结束后, 教师需要对各小组的意见进行点评, 点评时, 多用些肯定的、赞扬的话语, 对一些不足的地方用委婉的建议性方式表达, 不能进行直接的批评, 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3、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运用教室外的教学资料开展教学活动, 如实训室、校内第二课堂、实习单位等等, 以加深学生对劳动经济学的理解, 提高学生在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到实习单位进行短时间的参观或者进行简单的实践, 产生较强烈的直观感知, 以实习报告的撰写进一步加深劳动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实践性特点。教师还可以针对某个专题让学生利用周末进行调查, 如南昌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江西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率高的原因、本校人力资源专业学生就业方向与就业率等等, 这些都能够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 教学评价参与。
课后评价是十分有必要的, 它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评价通常包括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两个方面, 其中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以及好的教学效果, 不断地进行评价。学生的课堂讨论发言情况、自由提问和回答的参与情况、课后思考、平时作业等就属于这种评价。这些既作为学生成绩的一部分, 又能够让教师从中发现不同阶段的教学效果, 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根据这些及时调整与改进教学工作。总结性评价又称事后评价, 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 为了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每学期的期末考试、考核就属于这种评价。其目的是检验学生的学业是否最终达到了各科教学目标的要求。然而, 相比较总结性评价来说, 形成性评价更能提高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 参与式教学模式融会了教与学的过程,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创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教学效果得以保证。当然, 参与式教学方法只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也并非尽善尽美, 同样存在各种问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 以便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春瑰.在教学中提高学生能力——《劳动经济学》的教学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7.
[2]罗明忠.参与式教学法在《劳动经济学》课程中的实践[J].肇庆学院学报, 2007.
参与式教学国际经济 篇7
督导作用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的组织、监督、指导行为。 根据目前高职院校教育现状分析,随着扩大招生规模,学生素质日趋下降;在常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传统授课模式难以接受,抵制情绪明显,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上学生的专业意识不强、文化基础差、贪图享乐、懒惰涣散、沉迷网络等多种因素造成课堂教学质量下降。 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实施参与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改革,学校大力提倡参与式教学是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更是针对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传统的、不合理的、落后的教学方式方法的革新,打破传统,任务艰辛。 学校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固然重要,但是课堂教学改革最终还是依靠教师来完成,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参与式教学模式是发挥教师督导作用的关键。
《经济法》课程参与式教学中教师的督导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活动时间,严格限制教师一讲到底的做法, 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的时间分配必须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严格控制,要给予学生主动学习、发挥潜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学生的活动空间, 改变死气沉沉的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教学双边活动,最终使学生愿意学习、愉快学习,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多种目的。 三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设计好学生独立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案,让学生有序的、认真的、高效的自主活动,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二、编写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案是发挥教师督导作用的关键
参与式教学模式不一定适合教材的所有内容,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进行参与式教学, 而且通过教师的有效组织和安排才能完成。 参与式教学过程中,让多数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而不是主宰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督导地位的树立与否关系到参与式教学的成败。 教师要做好参与式教学,发挥其督导作用,关键在于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编写行之有效的、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案。
《经济法 》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基础理论课,虽然不是核心专业课,但是《经济法》课程对一个将要从事会计工作的年轻人来说非常重要,所以《经济法》课程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专业课。 可见,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参与式教学改革的根本任务。 本人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全面细致的推敲,掌握了很多相关知识和技能,制定出了参与式教学在《经济法》课程中的教学方案。 教师在 《经济法 》课程的教学中按这个教学方案讲课,也在以后的推广工作中发挥借鉴和参考作用,因为它体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督导作用,同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创造了时间和空间及环境。
具体实施此教学方案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教师与学生的配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课堂与课外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互补,督导与主动学习的默契。 师生只有遵循上述基本原则,才能取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总结、修改和实施教学方案是发挥教师督导作用的有效途径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进一步深入,教师的课堂角色随之也不断变化, 以往教师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难于适应新的发展。 任何一个研究成果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知道它的正确与否,参与式教学在《经济法》课程中的应用成果也不例外,必须在推广过程中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在《经济法》课程中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更不是一两节公开课和示范课了事, 长期坚持是开展参与式教学活动的最终工作原则。 继续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督导作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设计好每一节课,会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总结十分重要,不进行总结的教师不会有大的进步。 教师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成功与失败的因素,进而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这样才能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经济法 》课程参与式教学中,教学方案的实施是教师要遵循的一般原则。 该教学方案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参与度、达到的目的和任务而设计的初步方案,是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理论性概括,有待于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教师在实施参与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要观察和记录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督导作用的设计是否合理,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学生参与度的设计是否符合实际,存在哪些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教师、教材和学生特点; 教学目标与任务是否完成等众多问题必须在现场进行观察并在第一时间做好记录。 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理念和理论,学习他人的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全面检查、修改、补充教学方案,从而达到符合教材内容、符合学生实际、符合教师讲课特点。 实际上,总结课堂教学工作和修改补充教学方案的过程就是教师继续学习的过程, 也是提高教师督导作用的过程。 大家知道,参与式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学校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但是实施过程中还是依靠广大教师,如果教师的教学水平低、设计方案和督导能力差,就很难达到预期目的。 因此,《经济法》 课程参与式教学中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和修改补充教学方案是优化教师督导作用的最佳途径。
综上所述,在《经济法》课程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模式,主要依靠教师的高度责任意识、扎实的专业知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高超的组织能力和督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霞,谭谦章.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与效果评价[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2]陈健,蒋莉苹.参与式学习的基本原理研究[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11,(2)
参与式教学国际经济 篇8
1.1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课程的特性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是一门由经济学和环境学、资源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有机结合形成的边缘性学科, 它试图从经济学的视角、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来探讨环境和资源问题。因而, 具有鲜明的文理渗透、交叉的性质。
1.2 参与式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第一,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涉及很多抽象的经济学概念和原理, 对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讲, 由于在此之前没有学过任何的经济学相关知识, 因此, 对经济学的有关概念和原理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如边际使用者成本、选择价值、交易成本等概念。《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使学生学会利用经济学工具思考和分析环境污染和资源配置问题, 如果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较为模糊的话, 那么就更谈不上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环境和资源问题了。
第二,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一直沿用教师教授、学生听讲的传统的教学方式, 由于该课程本身理论知识的抽象性和枯燥性, 学生听课的兴趣不大, 甚至可能会导致学生厌学情绪, 从而达不到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需求。
第三, 案例教学成为事例教学, 由于教师和学生长期以来养成的思维定势, 学生通常在围绕寻求事情的最佳答案来进行思考, 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2 参与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2.1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核心, 实现教学过程中的转变, 一是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二是实现“教师教为主”变为“学生学为主”;三是“以教师组织教学为主”变为“学生自我控制为主”;四是“以单向传授为主”变为“双向沟通为主”;五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变为“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
2.2 参与式教学方案的设计
参与式教学主要以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的专题设计为基本素材, 以鼓励参与、培养实践能力为出发点的教学模式, 强调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设计专题
精心设计专题, 即指在环境与资源经济基本原理介绍的基础上, 结合社会实践中的难点、热点问题, 提出既有思考性又有实际意义的专题。教师可以从专题的不同侧面提出分析的角度, 并作简要说明, 然后, 要求学生以不同的组结合分析讨论。设计专题的价值在于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参与兴趣与参与意识。
(2) 创建“学习型团队”
在专题设计的基础上, 学生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一般以4-6人为宜, 形成“学习团队”, 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专题设计项目。“学习团队”的每个人都要共同合作, 密切配合。课堂内外的小组研讨、资料收集筛选、课件制作、口头表述都离不开团队的合作, 最后的成绩来自大家的共同努力。
(3) 营造互动式气氛
参与式教学中尤其注重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如, 互换角色式、师生对话式、专题研讨式、实践体验式参与中, 学生都有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求知积极性。
在参与式课程讲授的过程中, 展开各种生动活泼的“栏目化”课堂。“教学目标”明确的提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相关理论等基本知识;“讲授与训练”阶段教师的理论知识讲授一般占整堂课的三分之二, 而学生的谈论等思维训练要占到三分之一。
(4) 参与式教学的组织与指导
参与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自由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畅所欲言,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而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共振和连锁反应。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课堂组织形式, 包括启发式教学法、事例教学法、案例讨论、辩论等形式, 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思考能力。
参与式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指导作用很重要。教师需要引导分析思路, 给出逻辑框架, 要求学生客观的阐述观点, 做的有理有据。同时对学生的汇报成果给予点评, 评论的内容包括观点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充实、结构是否合理、逻辑是否严密、汇报是否简明扼要以及改进意见等。
2.3 参与式教学的考评
参与式教学的考评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测评和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教师对学生的测评包括基于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学生掌握和理解程度, 和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包括团队合作精神、课下参阅资料情况、课堂听课态度、课堂演讲、平时做作业情况、出勤率等, 以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意愿, 为后继教学提供依据。
3 参与式教学的改进与完善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的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从经济学角度思考和分析环境和资源问题的能力, 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有赖于强有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实践。
3.1 学生考核制度的配套改革
传统的考试制度使得学生认为花在参与式教学的时间不值得, 考试时还是要死记硬背, 否则不能取得好成绩, 因而不愿意参与讨论、不愿意课外查资料。因此, 参与式教学要与学生成绩考核制度的配套改革结合起来, 重点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及思考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核, 适当的采用开卷考试或写课程论文的方式等来确定学生的成绩。
3.2 参与式教学的组织形式调整
相对优良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组织水平是参与式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保障。课程教学小组制度, 是一种较好的参与式教学组织形式。课程教学小组制度还包括首席教师的设定, 一般由该学科的著名教授担任, 负责课程中案例建设和讨论组织工作。这样既保证了教授参与本科教学, 又有益于青年教师培养的有效平台建设。教学课堂讨论的时间不宜集中进行, 可穿插在每次授课后余下的部分时间里。主要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 便于修正。
3.3 参与式教学教师的素质提高
参与式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选择适当的参与载体, 以及设置参与热点等一系列问题都考验着教师, 这就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 要求具有丰富的知识面、快速的反应能力和语言综合表达能力。在参与式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在课前进行认真思考精心筹划;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 在适当时机进行适当的解释和提问, 使台上和台下学生的思维有效融合;同时还要讲究沟通艺术。
3.4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案例库”的建设工作
《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步骤之一是建立案例库。案例教学的重点在于探讨, 可以引发思索, 集思广益, 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目前现有的教学案例教程不规范, 因此, 针对教学所需的案例问题来进行收集, 围绕案例问题产生的背景、原因、经济学含义及可能提供的政策解决方案等进一步整理分析, 使之更贴近课程内容。另外, 案例库的建设也可以采取学生参与式, 由学生进行案例收集和整理。
3.5 参与式教学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先进性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参与式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它不仅可以使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 在有限教学时间里扩大信息量, 同时还可以成为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的平台。如, 通过论坛或E-mail针对某个问题进行交流,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学习目标, 利用网络作为知识构建的工具, 提高自己在网络环境下吸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更新和提高, 与参与式教学息息相关, 这就要求教师在参与式教学中要注重参加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 保持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先进性。
摘要:参与式教学引入到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课程的教学, 在提高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锻炼动手能力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通过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课程的参与式教学实践, 就参与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改革与完善提出相关建议, 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关键词: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参与式教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诸培新, 李, 石小平.《资源经济学》课程参与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学, 2005 (1) :36-38.
[2]单颖.参与式教学方法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皖西学院学报, 2006, 22 (4) :154-156.
[3]李霞, 谭谦章.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与效果评价[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9 (1) :41-42.
参与式教学国际经济 篇9
一、参与型教学的内涵
1.参与型教学的理论依据
(1) 教育学理论
参与型教学的指导思想主要是主体教育思想。从教育的简单要素即组成教育的必要成分来看, 教育可以由教育者、教育对象、作为教育者和教育对象联系中介的教育资料构成。就教育的发生来看, 受教育者是教育得以存在的首要前提, 因此受教育者才是教育真正的主体。传统的教育看不到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地位, 只是把受教育者看成是纯粹的客体来塑造, 受教育者仅仅是教育者发出指令的应答器。教育过程就变成了外在的控制和训练, 课堂教学成了灌输“知识”的主阵地, 考试成了教师唯一的“法宝”。
现代学生观包含四层含义: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2) 学生是一个发展的人;3) 学生是一个独特的、有完整个性和独立人格的人;4)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 其他三个方面能否得到教师的尊重是基础, 否则学生的主体性就成为空谈。
(2)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所有知识都是被建构的, 包括认知结构”, “一个人的数学知识必须基于个人对经验的操作、交流, 通过反省来主动建构……教师的重要任务是按照学生的思维模式, 建立学生的数学意义, 促进他们有意义的发现学习”。建构主义观下的数学教学, 不是学生对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 而是以学生已经具备的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 是在每个学生业已存在的不同数学世界里, 通过自身的内化重组、操作和交流, 主动地进行建构的过程, 其中教师应该是数学建构活动的深谋远虑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和评价者。
(3) 发现学习理论
发现学习的积极倡导者布鲁纳认为, 学习是主体主动地通过认知, 获得客观事物的意义和意象, 从而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教师应当制定和设计各种方法, 创设有利于学生自行发现、探索的学习情境, 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索取”过程。
(4) 数学的自身特点
数学高度抽象的形式化的特点更需要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 更需要学生的主体参与, 用弗赖登塔尔的话来说, 就是“让他们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这是数学教学的第一原则”。“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 要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 自己去“发现”。全方位建构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学习主体地位, 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
2.参与型教学的指导思想
参与型教学是以主体性教育思想为指导, 以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全过程为特点, 以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质量整体提高为目标, 教与学有机结合、同步发展的教学实践活动。
3.参与型教学实施的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在实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教师要创设带有启发性、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大胆猜想, 凝练观点。面向全体, 给各层次的学生都提供表现自我、实现自身价值和获取成功的机会,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真正实现“机会均等”。
(2) 探究性原则
数学既是系统的演绎科学, 又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科学。因此, 探究性既体现在逻辑思维方面, 又体现在数学实验方面。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师就要提供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空间和时间,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综合、归纳、类比、猜想、抽象、概括等探索研究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3) 主动性原则
创设恰当的情境和平等和谐的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主动参与, 拓展学生发展空间, 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
(4) 应用性原则
数学教学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把数学学习与现代的社会生活密切结合起来。
二、在经济数学教学中实施参与型教学,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经济数学课程由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构成, 知识容量大, 课时少, 参与型教学法的实施不但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还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参与型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1) 三维的教学设计观念
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仅要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 还要设计学生如何更好地参与学习活动, 特别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2) 三位一体的教学目的
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明确提出要求, 在确定每一堂课的教学目的时, 不仅要明确讲授的知识点, 还要求明确能力与个性发展训练点和思想教育渗透。
(3) 形成民主开放的课堂规则
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争辩、创新, 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疑问。评价一堂课的好坏, 不再是教师讲得如何精彩、学生如何循规蹈矩, 而是以学生参与的态度、深度与效果来加以评判。
(4) 创设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条件和形式
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有机会自学和参加小组活动。
2.参与型教学实施的内容
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活动是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教与学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二者相伴相随。学生参与教学, 就是要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促进学生的发展。
(1) 让学生参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提出课题后,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这一章节中, “我们应该学会什么?”“我想学会什么?”师生共同制定出学习目标, 这样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使每个学生都朝着自己制定的目标努力,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 让学生参与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引导学生找出教学的重点、难点, 把握教材和教学要求, 培养他们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把握学习的主动权。
(3) 让学生参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针对不同的知识内容, 提倡在充分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探求不同学法,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探求方法。
(4) 让学生参与课后习题设计
当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时, 他们会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不仅在课堂分层练习中依自己获取的知识, 设计出形式多样的练习题, 还能依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设计课后作业题, 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应用。实践证明, 即使是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 也会在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
3.参与型教学法在经济数学课堂中的实施
(1)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人的思维始于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 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就是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关系, 用产生于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启动学生的思维, 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 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 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 为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作好铺垫。由此支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办法解决问题。创设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适应的问题情境, 能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 可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使学生迅速沉浸于自主探究、欲罢不能的境地, 从而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问题情境要放在学生跳起来够得着的“最近发展区”, 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跳起来主动“摘果”。
(2) 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 加强学用结合
数学来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这就要求教师反思数学背景的现实性和“数学化”, 必须以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为问题背景, 让学生从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 归纳出变化规律, 并能用数学符号表示, 最终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包括用数学眼光去观察, 用数学的知识去说明, 用数学的方式去分析, 用数学的思想去处理这四个方面的意识。例如, 在学习完第二个重要极限后, 介绍复利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使学生对这一极限理论有一个感性的体会, 说明极限这一数学知识离实际生活并不遥远, 在工厂的设备折旧及细胞的分裂都和这个复杂的重要极限密切相关。在概率论的教学中, 从实际的生活例子引入, 加强学用结合, 提高学习兴趣,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提升创新能力。所以, 教学中, 要善于将书本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科学地设计探究性问题, 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并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社会, 从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消除文科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无用的观念。
(3) 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
爱因斯坦说:“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是鼓励学生实际行动。”围绕问题情境,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和问题的解决过程, 从而在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智能, 展示全体学生的个性、创造性、能动性, 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我创新的重要环节, 是主体参与教学的基础。在教学中, 要加强学生对开放性问题的训练, 尽可能给学生创设适当的数学情境, 让学生展开研究,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中设计的讨论题, 教师要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 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研究, 这样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中, 既能独立思考, 又相互启发, 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促进思维表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活动质量。
(4)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 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 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 才会乐于学习。首先, 教师要放下架子, 带着微笑与学生多沟通, 跟他们交朋友, 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 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 对数学的爱;其次, 教师对学生要正确地评价与赏识。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争取发言, 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老师肯定后, 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 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反复钻研、探讨, 可见教师正确的评价与赏识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第三, 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以表扬和鼓励为主, 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 不随便说“错”, 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教师还要承认学生数学学习的个体差异, 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每一进步。例如有的学生用课余时间完成了书上带*的习题或思考题, 就及时在课堂上表扬鼓励, 称赞他们爱学习, 能自觉学习。学习较差的学生, 往往对学习没有信心, 没有动力, 教师不要过多地指责他们不努力、不认真学, 对他们既要晓之以理, 更要注意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 予以鼓励, 如告诉他们“你并不笨, 只要你能不断努力, 一定会学得很出色”。
三、参与型教学实施存在的问题
由于金融类院校以文科专业为主, 文科生居多, 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 数学的抽象性和归纳性较强, 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弱;虽然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生在课堂中没有真正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独立性和创造性都没有很好地发挥, 从而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进入大学后, 由于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的延续性, 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不高;对教师要求更高, 一是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既要备教材, 更要备学生, 积极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 二是教师要更全面地考虑到课堂中学生的“思想火花”, 善于应变, 借此开展新的点拨引导。
面对目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环境势在必行, 因此, 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掌握更多的知识, 培养各方面的能力, 在新形势下使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 激发潜能, 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侯学萍.主体性教育观下中学数学教学模式探究[D].硕士论文, 2003.
[2]彭标.创设参与型课堂教学的策略[EB/OL].http:∥hwzx.baoan.net.cn, 2005.
【参与式教学国际经济】推荐阅读:
参与式教学05-30
参与式教学本科教学08-29
参与式小组教学06-16
参与式教学方法06-03
参与式教学法08-09
参与式教学方法10-12
参与式教学特点原则10-13
参与式教学方式的引领07-31
参与式学习的教学引导08-31
企业参与式教育教学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