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特点原则

2024-10-13

参与式教学特点原则(通用8篇)

参与式教学特点原则 篇1

参与式教学特点原则(摘录)

参与式教学上个世纪50年代起源于英国,最初并不是一种教学法,而是社会学专家在国外进行国际援助性研究的时候,总结出来的社会学理论。目的是让当地的人们最大限度的参与到国际援助项目中来,才能取得援助项目的成功。后来引进到教育教学领域里来。我国课改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参与是教学法的影响。参与式教学的内涵:

1、从观念层次出发,参与式教学首先是一种教育教学思想,是一种以学生参与活动促进教学的新型教学观。它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2、从方法论来讲,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教学形式,它只是众多形式中的一种,必须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使用。

3、从活动形式来讲,参与式教学是一个过程,它不仅是让学生学得知识,更要通过学得的过程来学会这种活动方式,衡量的唯一标准是学生是否有积极思维的参与。

参与式教学的定义: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运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参与式教学的出发点:是让所有的参与者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因此,参与式教学力求通过多种途径、手段和方法调动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平等的、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在参与中学习和构建新的知识、形成能力,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体验各种丰富的情感,形成新的价值观。

参与式教学的特点:

(1)主体参与性。

参与式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活动,让学生积极参加到教学中。

(2)互动性。

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得到多方面的满足,教师的创造才能和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参与式教学强调学生对活动的亲自性、卷入性,它是展示人、发挥人的重要途径。

(3)民主性。

民主最直接的体现是在课堂实施中,学生能够平等的参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平等的,教师尊重学生地认识和感受。在交往活动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男生和女生之间、学优生和学困生之间。是平等的,只有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学生才会感到安全,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4)合作性。

参与式教学提倡分组活动的形式,这种形式为师生、生生、组际之间的合作提供了机会。智慧经验在合作中得到分享,学习在合作中获得成功。

(5)开放性。

教师里,从课桌的摆放、墙壁的布置、教师的行为举止到活动的内容和方式都是开放的。开放的课堂,形式是活泼的,气氛是活跃的,对学习内容的评价也是多元的。参与式教学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发现与创造的机会。

(6)激励性。

参与式学习评价注重发挥激励功能。这里没有失败,只有不断的探究。每个学生在大家的热情期待中体验了学习的全过程。

(7)发展性。

参与式学习过程期待每一个学生发展,只要学生努力探究了、在他人的帮助下进步了、在学习中获得了自信地体验,他就获得了发展。发展有快慢之分,却没有高低之分。

(8)反思性。

参与式学习的最高境界在于反思,在于顿悟,在于通过群体交流不断发现自身之外的知识世界来构建新的经验体系。

参与式教学的“四性”原则:

(1)“多样性”原则

凡是能够最大限度地使参与者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当中来,任何有效方法均可视为参与式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具有方法、手段的多样性原则。参与式教学方法是让所有学习者都能积极充分地参与并注意开发所有参与者潜质的教学方法。(2)“主动性”原则

要充分调动所有参与者学习的积极性,使所有的参与者在积极的学习动机驱使下,从他们的内在需要出发,明确学习目标,具有浓厚兴趣地、主动地参与整个学习活动的始终。(3)“公平性”原则

每个参与者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共同享有教育资源,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即使是参与式教学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他们的地位也应该是平等的。(4)“有效性”原则。参与式教学目标的达成应该是有效的,不应拘于表面形式。此原则不仅表现在学习的最终目标的达成,更重要的是应该体现在教学过程和方法上。参与式教学课堂观察表 教师检查了教学所需的用具和设备情况,并有替代措施和用具检查,可以应对教学中临时出现的变化。

2学生的座位安排适合教学需要,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和教学设备。教师设计的活动吸引所有的学生,而且与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

4教师了解并向学生说明了教学目标和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且对学生是否了解进行了检查。

5教师认真准备了教具,并在课上既有计划,又有吸引力的使用了教具。

6教师熟悉教材,并能根据需要,合理的创造性使用教材,进行教学设计。

7教师说明每位学生都需要平等参与,揭示了小组的角色分工和保证平等参与的要求,并采取措施,保证每位学生充分参与

8教师能够有技巧的,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

9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鼓励每一位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培养批判反思能力。

10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学习,非常投入,兴趣盎然。

11教师在课始和课终时都突出说明了本课学习要点。面对学生的错误答案,教师通过提问和举例等有效引导形式,引导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答案。教师有效地运用练习、活动等方式,将现学的知识和以前的学习联系起来。教师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然后再让同学们共同来想办法。

16教师讲课的声音清晰洪亮,语音、语调、语速变化得当,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能根据教学的需要,不时变换自己的位置、姿势、身份。教师在课堂上能与所有学生进行眼神交流,对眼中出现困惑的学生及时给予有效的回应。教师在教学中能创造性地使用学生作业的展示。教师能灵活掌握时间,很好利用临时出现的教育机会。教师能够信心十足的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并能随时根据学生需要的变化调整教学方法。教师能够不断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评估,并不断激励其提高水平。23 教师善于反思,找出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做出具体的改进方案或计划。

参与式教学特点原则 篇2

一、 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

1.诱导性原则。《礼记·学记》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 要激励学生而不要压抑学生, 要指点学习门径而不要代替学生给出结论。只有学习兴趣得到诱发, 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充分激发, 学生才能够主动自觉地学习, 才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主体性原则。新课程的学习观认为, 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 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进行教学的出发点、依托点和归宿。教师要充分尊重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运用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3.参与性原则。任何个体思维的发展和知识能力的获取, 都不可能由他人替代。因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由学生本身来完成。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参与学习目标的认定, 也要参与课堂情境的设置; 不仅要参与话题讨论或问题探究的各环节, 也要参与课堂教学方式的选择; 不仅要参与知识、能力、思维的生成过程,也要参与教学评价和反馈。

4. 全面性原则。一是全员参与。要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二是全身心参与。不仅智力因素参与, 非智力因素也要参与;不仅思维参与,其他感官也要参与;使学生身与心、知与情都参与学习实践活动。三是全程参与。要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给学生阅读、思考、交流、活动的时间和机会, 而不是某个环节让学生主体参与, 其他环节依然是教师主宰。

5.民主性原则。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着力创设一个师生双向互动, 并在心理自由与心理安全的状态下发展思维能力的教与学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忘记了自己是教师, 而把学生视为自己的朋友。而这样的教学环境,必然有助于学生探索精神与质疑能力的培养, 有助于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的形成。

二、 主体参与型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1.自主预备 ,初步探究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由于学生的认识程度各不相同, 所以课前教师应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预习, 然后指导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上网查询资料,翻阅相关书籍, 让学生自行掌握一些基本内容, 解决最基本、最简单的问题。这是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体现学生主动学习、主体参与的前提环节。

2.创设情境 ,设置问题 ,为学生主体参与提供原动力。

(1)创设情境,引导参与。创设与当前学习内容相关的情境,通过把教学内容问题化, 以“问题”的驱动作为课堂教学实施的必要条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这对于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展示成果,合作探究。先让学生分享课前自主预备阶段各自掌握的内容, 展示发现和所探究的问题及思维成果, 然后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师生一同对问题进行筛选, 确定出最有价值和最具普遍性的问题, 提交各组进行深层次讨论。这是主体参与的实质性阶段。

3.导拨互动 ,师生评价 ,巩固拓展。由于学生知识背景和认知水平上的局限, 合作探究阶段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往往难以到位,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导拨, 予以梳理、拓展、激活、提炼和匡正。这是主体参与的提升阶段。一是教师要依据三维目标, 引导学生主动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 进行理性梳理, 总结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所用的学法。二是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难点从思路和方法的高度进行提炼和升华, 达到举一反三、顺向迁移的目的。三是对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表现作相应的评价。

参与式儿童文学教学的原则和策略 篇3

关键词:儿童文学 教学 参与

“参与”(participation)这一概念可以从很多角度进行定义和分析。从理念的角度,参与强调的是所有有关人员对相关事情的介入。从过程的角度,参与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所有有关人员的自尊、自信和自主性都应该得到提高。参与又表现为对特定方法和工具的使用。从个体投入状态的角度,指的是个体在活动中认知和情感方面的卷入,个体与其他个体之间的互动。从群体投入状态的角度,参与指的是所有参与者的总体投入状况,包括他们所形成的小组类型、小组内不同角色的分工、小组的动力机制和合作竞争策略、小组的发展阶段和特点等。

而具体到教学中,“参与”具有如下的含义:参与是建立在平等和认同的基础上,教学主体主动介入教学过程,积极分析思考,尽力创造发展的意识和行为。它不只是行动上的呼应,还包括思维的交汇和情感的共鸣。

“参与式教学”是指在民主、平等的教学前提下,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介入到教学的各环节中,通过形式多样的合作交流与互动活动,提高学生的认知与技能水平的教学形态。

师范院校的儿童文学教学,其基本知识是全面、完整、系统的,而不是零散、残缺、互不关联的。这就意味着教学要使学生建立起完整、均衡的知识结构,为能力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如幼儿师范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未来的幼儿园教师,儿童文学学科的基础性所指向的是专业理论、专业技术和专业范围等方面的知识属性。其实用操作性与理论性自觉合一应作为知识专业化的基本要求,从而使学生建立起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结构。而参与式教学所强调的乐动性、创造性、反思性,能够培养学生形成多维度的思维能力和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促使他们的知识、技能与智力相互转化,最终凝聚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反映儿童文学学科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目标指向,因而具有了适用性。

一、参与式儿童文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参与的主体性原则

在参与式教学中,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但是,长期以来,现实的儿童文学教学价值取向是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传授,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的绝对统治地位,学生仅仅被视为被动承受教学影响的简单客体,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性历来受到严重忽视。

参与式儿童文学教学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性活动体系。“主体性”是学生作为人的本质特性。“参与的主体性原则”其内涵是,教师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教学活动,以实现学生自身的发展。这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建构学生主体地位的首要原则。在这样的原则之下,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应得到充分的尊重。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手段、教学评价等多种要素都以学生的思想、心理、认知水平、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可以这样来说,教学中的主体参与原则是教学取得良好效果、效率的重要前提,也是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与社会性的体现。

但是,也不能把学生的主体性理解为自发的随意的学习而忽视了教师的作用,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儿童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导者和促进者,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教师要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但又不能放任自流,在学习过程中失去应有的规范。因此,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是在合目的、合规律的前提下的参与。参与式儿童文学教学应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使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得到体现,使教育真正走向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二)参与的全面性原则

参与式儿童文学教学的主体参与是全体学生的参与。教师应在教学中关照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游离于教学之外,要尽可能地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辐射面。参与的辐射面越大,参与的有效性就越强,影响力就越大。这是由参与式教学实现全体学生发展的目的所决定的。因为,任何一个学生,无论他的个性、认知水平如何,都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主体,都是教学要关注的对象。千万不能以为少数学生参与不参与教学活动无关紧要。参与式儿童文学教学所提倡的是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部分学生的发展。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学生是千差万别的,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应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促进每个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参与的全面性原则还包括主体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对参与式儿童文学教学而言,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学生主体参与的过程。既然主体参与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学生就对教学内容具有了选择权,对教学进度具有一定的左右权,对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设计权,对教学过程具有适当的控制权,对教学结果具有评价权。也就是说,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儿童文学的课堂教学活动,还可以参与到备课中来,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来。如果学生缺乏对教学各环节的全程参与,也就缺乏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认识,从而失去自身在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当整个教学的全过程成为学生的参与过程时,教学才能与学生的主体参与共时交融,才会产生最优的教学效果。

二、参与式儿童文学教学的策略

(一)关注学生的需要

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严肃而教条,基本上不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而是出于教师的意志选择和预设的主张,是一种占有式的教育。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其学习行为的产生大多迫于压力和无奈。而无视学生当下的需要,就等于无视学生自己的价值选择,是“目中无人”的教学。参与式教学既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而主体参与的动机,起源于学生在教学中的需要。因此,在教师制定儿童文学的教学目标,确立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度,设计教学方法,实施教学过程,进行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就应该始终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这样的理念体现了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同时也为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条件。

(二)营造参与的氛围

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发展自己、表现自己的欲望的能动的主体,他们渴求教学民主。这就要求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位置,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促进者,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参与氛围,从而使参与成为一种习惯,使参与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参与式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努力,共同受益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双方是平等的。教师如果总是把自己与学生对立起来,总是认为自己是教学的中心,是权威,学生就会将自己的参与认为是对教师负责,是做给教师看的,那么,他们的人格特征是依附性的,其参与教学的动机将会大大降低。也就是说,教师若总是企图达到对学生的绝对控制,而学生则有可能对教师的控制进行反抗。这种对抗在程度上有轻重之分。有时表现为态度消极,不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不回答提问,不讨论,不做作业,甚至是公开扰乱课堂秩序。

为了在儿童文学教学中避免对抗性的关系,建立感情融洽、相互理解的相倚性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就要摆脱“我是权威“的角色定位,充分相信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表现出谦虚、尊重、耐心,对学生所说的和所展示的要表现出兴趣,将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在一切教学行为中。教师应努力去除外显的威严,注重塑造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师德为核心的内在的具有亲和力的人格形象。教师组织教学时,不是自上而下的“给予”,而是与学生一同去探索,共同分享双方的经验和知识,才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2.营造开放自主的教学空间

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教师应把学习的自由权交给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自主的学习空间。学生在教学中要主体参与就必须有一定的自主权。但自由不等于自流,不是没有任务,也不是没有方向不需要教师的组织与引导。学生的自主是相对的。它表现为给学生提供机会,使他们具有尝试与了解的冲动、倾向,从中发现知识的规律性所在,并进而发展那些对自身和别人有益的方面。在此过程中,教师的工作不是管制、命令、灌输,而是了解、帮助和引导。参与式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各种选择的机会,学生在教学中参与什么、怎么参与,这是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选择的结果。

教学中主体参与的方式和内容都应当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在教学沟通中师生可以商量和设计,教师应更多地接受来自学生的建议。主体参与式教学,可以允许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实际要求教师调整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内容难,可以采用小步子缓慢向前;内容易,则可以采用大步子快速推进。弹性化的教学内容能够使不同发展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与教师一道设计教法,甚至于自我反省学习的效果和评价教师的教学。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避免过度讲授,应留给学生一定量的自由支配的时间。

3.以信任与赏识鼓励学生参与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总是对学生缺乏正确的估计,认为他们是孩子,需要教师扶着走,牵着走。这种不信任的态度无形中就成为了师生关系的隔膜,会影响到主体参与的氛围。实践证明,要建立一个合作协调的、充满活力的氛围,教师就应该以倾听、理解、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始终都能够保持参与教学的信心和勇气,并保有愉悦放松的心情。教师既要以和蔼、亲切的语言消除学生害怕失败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一定程度的“大胆妄为”,又要使得他们的不同见解得以交锋,为学生学会尊重知识、尊重同伴见解,检讨自身得失,培养协作精神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开展活动教学

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提高学生素养和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学形式。活动是认识的源泉,是创新思维发展的基础。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最大的缺陷就在于对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的漠视,往往将学生禁锢于一种被动的静态之中。显然,要使学生个体得到发展,就要打破这种刻板单一的教学形式,建构起一种以实践活动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范式。即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在活动中体验,在尝试中感悟。在教学中,主体参与与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离开了活动就谈不上主体参与。主体参与强调学生对活动的亲自性、卷入性,在“做”中学,参与式教学所提倡的就是主体参与基础上的活动,活动基础上的发展,以活动为基础构筑一个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

1.重视教学活动的设计

首先,教学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将鲜活的内容和丰富的形式有机结合。活动有法,又无定法。可以从新颖的角度设计,从符合学生能力水平的角度设计,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的角度设计。在儿童文学教学中,既可以设计体验型的活动,也可以设计交往型活动、操作型活动、探究型活动、创造型活动。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没有明显的界限,应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兴趣灵活选择,综合运用。总之,活动的吸引力越大,学生的参与性就越强。

其次,儿童文学教学应该根据幼师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每个阶段目标的学习都具有不同层次的活动要求。此外,教学过程中,由于活动双方都是具有能动性的人,同时影响教育活动的还有诸多内外因素,因此,活动过程的发展就潜藏着多种可能性。新的状态不断生成,极富动态性,出现多样的具体情况和经历不同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根据活动的变化发展使教学目标弹性化。教师的智慧和艺术,就体现在对活动的设计和创造性的开展上,体现在使每个学生积极投入,使活动充满生命力并促进学生的发展上。

2.注重外部活动的内在价值

在活动教学中,除了要精心设计主体活动的形式以外,还必须追求教学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内在价值。因为活动教学中的活动应该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促进意义。要克服形式主义和急功近利的倾向,只是表面繁荣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活动教学。提高教学活动的内在价值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要注意将活动的水平定位在学生正在形成、刚刚成熟、正在发展的区域内,才具有教育的价值。

其二,要向学生不断提出具有挑战性、激励性的问题。学生发展的动力是内在的矛盾冲突。因此,教师需要花大力气研究如何提出问题和提出怎样的问题,维持学习活动的适当难度,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动脑思考,亲身体验和探索,感受智慧的力量,体验成长的快乐,领略创造的幸福。

(四)促进知识的内化

知识内化就是把教材中的外部知识经过学生的认知活动重新组合转变成其内部的知识,也就是使教材新知识与学生主体认知结构中原有知识建立内在联系,形成其新的认知结构。同时,这种内化的知识应便于提取和应用,具有较高的可利用性和迁移性,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各方面素质的发展。参与式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不断聚和新知识、新能力,并转化成他们的认知结构的一部分进而使自身得到发展的过程。

在参与式教学中,要达到促进知识内化的目的,教师首先必须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教材内容加以整合改造。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既是新知识内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依托,也是教师设计最佳知识结构序列的依据。因此,教师在向学生呈现某种知识结构之前,应该先要了解学生已经了解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可能的困难,可能的错误等。教师应大胆突破原有的教学框架,因材施教。以三年制的幼儿教师职业教育为例,儿童文学教材的体系是很完整的,涵盖了阅读和写作等各环节的知识及能力训练。但从学生的实际与幼师教育的目标来看,其教材以及教学内容显得不尽适宜。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现有知识和技能水平偏低的特点,大胆地跳出传统的教学框架,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及现有认知水平出发,对教材内容加以灵活处理,注重将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文技能。根据教学目标,有序化、整合化教材的知识结构,使之适应学生实际的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水平,使学生顺利实现内化。

其次,要找到儿童文学的学科知识与幼儿园、小学教学工作的联结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志趣和追求的意向是促进学生认知结构发展的支柱和动力。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关键是要使学生自己觉得有需要。一是应用上的需要,即学而有用;另一是精神上的需要,即学而有趣。师范院校的学生没有初高中学生的升学压力,这就为学校及教师灵活处理课程、教材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教师可以通过就业压力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低起点的学生付出更多耐心,多在实践中了解专业需要,完善儿童文学教学各环节的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并围绕各种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幼儿园语言领域教学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组织与开展、各类儿童文学的创编,开展不拘一格的、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学以致用,学生就会自然地去学去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加速知识的内化,促进能力的迁移。

再次,训练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在参与式儿童文学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参与行为应当具有超越性,即不断超越自己、超越别人,不断使自己感到一种突破性的发展。我们知道,因为语文的人文特点,语文本身具有无限丰富的含义,而且其含义并非固定,个体对语文内容的理解和诠释不会完全一样。所以,在儿童文学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地探讨和评价所获得的信息,引导求异,比较贯通,训练识别评判与内省的能力,提出问题,并努力寻求问题解决的合理性,有意识地培养其存疑和反思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参与式教学中我们不应将批判性思维仅仅作为一种思辨技能,而是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将技能内化为独立、开放、自信、明智、宽容的创新型人格特征和品格。因此,教师在参与式的儿童文学教学实践中,不仅将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技巧来教,还应当作一种理想的人格来影响学生,以期促进自我发展和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参与式方法培训指南(上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尚虹.职业院校值得推行的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法[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2).

[3]王升.主体参与型教学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齐健,李秀伟,王钢城著.活动建构——创新教育的教学革新[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5]黄根东,李臣之,吴江,王春平.活动与发展[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

[6]周天梅.论知识内化教学[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8).

人大代表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原则 篇4

1、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县委关于脱贫攻坚的部署,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优势和作用,深入联系村民小组、贫困户走访调查,找准致贫原因和解决办法,以各种行之有效的真帮真扶行动服务脱贫攻坚大局。

2、就近联系,量力帮扶。人大代表可在联系的村民小组开展“一对一”帮扶贫困户活动,乡镇人大主席团按就近原则组织开展联系帮扶活动,帮扶活动不要求面面俱到,代表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结合自身方式开展帮扶。

3、发挥优势,分类指导。充分利用代表所处层次、所在行业的不同特点开展帮扶活动,机关代表在政策指导、产业规划、项目资金等方面最大限度的提供帮助;事业单位代表在就医、上学、技能培训、技术指导等方面积极提供帮助;企业代表在消化农村劳动力、销售农产品、解决帮扶资金缺口等方面提供帮助;农村代表在带头致富的前提下,尽力帮助身边贫困群众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共同致富。

中医饮食养生原则及学术特点论文 篇5

1整体观念为重

整体就是统一性、完整性与联系性。饮食养生非常重视人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及其与自然界的联系性及相应的协调性。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机体的各个组织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也认识到人与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

饮食活动既可以影响整个机体的生理病理,又可以协调机体与自然界的关系。整体观念是古代哲学思想在中医饮食养生中的具体体现,它贯穿于人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等各个方面。

1.1人是有机的整体人是由若干脏器和组织、器官所组成的。各个脏器组织或器官,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这些不同的功能又是整体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以维持生理活动的协调平衡。这也决定着机体的整体统一性。

机体整体统一性的形成,是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脏俯,外络于肢节”的作用而实现的。五脏是代表着整个机体的五个功能系统,机体所有器官都可以包括在这五个系统之中。人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体的有机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这种五脏一体观有其深刻的哲学根基和坚实的科学依据。

在生理上,脏腑和皮肉脉筋骨等形体组织以及口鼻舌眼、前后阴等五官九窍之间就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它们共同完成着机体统一的机能活动。在发生病变时,脏腑功能失常,可以通过经络反应于体表、组织或器官;体表、组织器官有变化,也通过经络,干扰所属的脏腑;脏与脏、脏与腑之间也通过经络的联系而相互影响。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常用养肝清肝的食物明目养睛,用清心泻小肠火的食物保健口舌,以宣肺的食物保护皮肤鼻腔,以补肾的方法养益头发和耳窍等,就是因为通过长期的外在观察,使中医学总结出了诸如“肝经上行连目系,肝开窍于目”“心和小肠相络属,心开窍于舌”“肺合皮毛,开窍于鼻”“肾主藏精,其华在发,开窍于耳”等的相关理论,并有诸食养食疗之实践。

1.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机体,使机体相应地产生反应。这类反应属于生理范围内的,即是生理的适应性;超越了这个范围,即是病理性反应。

自然界的季节气候的变化,昼夜晨昏的运转,地方区域的不同,都对人的机体产生不同影响。如自然界一年中有春温、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等的季节气候^生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就会有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等顺应性的变化,机体受这些影响,也随之以不同的生理功能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不仅关系着疾病的发生,而且也影响着病变过程。某些慢性病,如痹证、哮喘等,往往在气候剧变或季节更替之时引起发作或病情加重。昼夜的变化,对疾病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是白天病情较轻,夜晚较重,所谓旦慧、日安、夕加、夜甚。

地区气候的差异,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也影响着人的各项生理活动。各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气候特点,所以每个季节有不同的多发病、流行病,如春季多温病,夏秋季多痢疾、腹泻、疟疾,冬季多伤寒等。地理环境不同,对疾病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某些地方性疾病,更是和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

有鉴于此,饮食养生强调:要根据季节气候、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因时因地调整饮食。

1.3饮食是协调整体的重要因素饮食是协调机体自身整体性及其与自然界统一性的重要因素。饮食对人的作用是整体综合的作用,饮食养生十分注重饮食对人的整体作用,这是饮食养生的重要特点。合理的饮食也是协调人与自然界相统一的重要因素。《素问。六节藏象论》兑: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人之所生,莫不以饮食,饮食是人与自然接触最为密切的因素。自从有了人类以来,就在不断寻求能适合身心健康的饮食内容和方式。对于自然界中有些不能改变或不易改变的因素,人们尽量从饮食中去寻求有利因素以弥补其不足。季节气候的变化,地区方域的差异,是不能改变的,尽管有些可以避之有时,但最终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饮食养生则提出了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饮食观点,用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如《素问·六元纪大论》艮据四时气候变化提出“用热远热”“用温远温”“用凉远凉”“用寒远寒”的进食原则,即当季节寒凉的时候则避免食用过寒的食物,当气候温热的时候则避免食用辛热之饮食。

另外,人们发现某些地域的多发病与这些地区的特殊饮食有关,如《素问。异法方宜论》对东南中西北五方之人因饮食之殊而产生各种特殊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作了较详细的阐述:“东方之域……鱼池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美其食。鱼者使人中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这从病理上反证了饮食可协调机体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故合理地进行饮食营养,常可有效地促使机体与自然保持和谐,并避免一些病理性偏颇的发生与发展。

2饮食调养为本

摄取营养,获得物质能量,从而补偿消耗,维持生命。故《灵枢。五味》曰: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111可见,中医学非常强调欲保持康寿,应以重视饮食调养为本。

2.1养生当谨和五味,食饮有节饮食有五味之别,欲借饮食调养身体促进康寿,首先应注重五味调养。根据五味的不同特点及五味对身心功能的不同效应,合理调配,讲究饮食五味的多样化,食谱的广杂且合理,营养的丰富和全面。《素问。生气通天论》即强调:“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如能谨和五味,合理饮食营养,遵循自然规律,便可“长有天命”,尽享天年。

食饮有节也是饮食调养的重要原则之一。这涉及摄食行为的诸多方面,包括饮食有常,摄食有规律,不偏嗜某物某味,注重摄食行为卫生、合理等。众所周知,儒家文化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的显学。儒家之核心,便是强调中和、中庸、中节,这不仅渗透进了人的行为举止、处事待人,同时也顽强地体现在日常的饮食与摄食行为等。食饮有节,就是这一方面的典型体现。谨和五味,饮食有节,可以说是饮食养生诸多原则中最精炼的概括。

2.2口腹之欲,漀饪之邪,皆为内伤病因饮食具有两重性,谨和五味,饮食有节,可以促进健康,増进营养;若失其偏颇,失其节制,或饮食不洁,又可以致病,即使某些富有营养的食物,食之不当,亦可反为其害。《内经》即有“膏粱厚味,足生大疔”之说。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就称:“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121并把这种饮食之害称作为“繫妊之邪”,亦即属于可以致病的邪气之一。

从《内经》时期起,医家一贯强调饮食因素是重要的内伤病因,几乎所有的急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特别是在慢性内伤性疾病的发生过程及病理性体质的演变过程中,饮食失常这类内伤病因,都可以起着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时至今日,这一情况不仅未能得以明显改善,而且还有加剧之势。因此,饮食营养因素必须引起人们充分的关注和重视。

3辨体辨证施食

辨体、辨证施食是饮食养生针对不同个体的生理、病理特点,有效进行食养与食疗的基本原则,也是饮食养生对人群中普遍存在的复杂的生理、病理现象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它是饮食养生的重要特点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生理特性概括。人群中的个体,在其生长壮老己过程中,由于受天时地理人事等自然因素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以及个体自身的遗传和年龄性别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个体在机体结构、机能和代谢等各方面的特殊性。所以,不同的人体质类型可能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可以表现为不同的体质特点。这种特殊性包含了机体的正气之盛衰,脏腑功能之偏颇,身心机能是否协调稳定等,从而体现出个体抗邪能力之强弱,并决定个体对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或处于某种亚健康状态。

所谓辨体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人的一般身体信息数据,借助中医理论进行分析,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体质类型。施食,则是根据辨“体”的结果,确定相应的食养方法。辨体是决定具体食养方案的前提和依据,施食则是实施该饮食养生方案的`具体手段和方法。辨体施食是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饮食养生施予膳食的保健效果直接取决于辨体的正确与否。辨体首先着眼于体(体质类型)的分析,然后才能正确地施食。例如高年肾虚,可见腰酸膝软、听力减退、阳事减弱等现象,此为老年之人肾中精气逐渐减退的正常生理表现。但是由于个体内在因素的差异和所处环境或条件的不同,又常表现为阴虚体质和阳虚体质两种迥异的体质类型。只有把高年肾虚所表现的“体”是属于阴虚还是属于阳虚辨别清楚,才能确定当滋补肾阴还是温补肾阳,从而给予正确的饮食调养之法。而这方面的饮食调养,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3.2辨证施食“证”,亦即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特性概括。由于它包括了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等,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它比单一的症状能更全面、深刻、正确地揭示疾病的本质。

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施食,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食疗方案。同样,辨证是决定食疗方案的前提和依据施食则是实施该食疗方案以治疗疾病的手段方法之一。辨证施食是饮食治疗的基本原则。

饮食治疗疾病,是既需辨病,又需辨证的。辨证首先要注重证的分辨,然后才能正确地施食。例如感冒,见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等症状,病属在表,但由于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性不同,又常表现为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等不同的证型。只有把感冒所表现的“证”是属于风寒还是属于风热等辨别清楚,才能确定该用辛温解表

作为指导饮食治疗的基本法则,由于它能辩证地看待病和“证”的关系,既看到一种病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证”,又看到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因此在实际应用时,还可以在辨证施食的原则指导下,采取“同病异膳”或“异病同膳”的方法来处理。所谓同病异膳,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就不同,因而食疗方法也不一样。还是以感冒为例,由于发生的季节不同,食治方法也不一样。暑季感冒,由于感受暑湿邪气,故在食疗时必须用一些芳香化湿类的食物,以祛暑湿。这与其他季节感冒的食疗方法就明显不同。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病机,因而也可采用同一方法进行食疗,这就是“异病同膳”。如久痢脱肛、子宫下垂是不同的病,但如果均表现为中气下陷证就都可以用升提中气的食疗方法。由此可见,饮食治疗主要的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的区别。相同的病机,可用基本相同的食疗方法;不同的病机,就必须用不同的食疗方法。所谓“证同膳亦同,证异膳亦异”,实质上是由于“证”的概念中包涵着病机在内的缘故。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选用不同的食疗方法去解决的法则,就是辨证施食的实质。

中医学强调,饮食保健首先须注重脾胃功能的调理保护。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饮食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表现之一,是健康长寿的保证。中医学认为,所有的饮食营养,均有赖于脾胃功能的消化、吸收与转化。这又称作“脾胃运化”。只有脾胃运化健旺,才能接受饮食物并将其转化为精微,输送到周身百骸而营养五脏六腑,从而发挥对机体的营养与保健作用。如果饮食不当,首先伤害的是脾胃,脾胃既伤,再讲究饮食营养亦无益。故有“脾胃一伤,百病由生”之经典名言。养生当以脾胃为先。

参与式教学特点原则 篇6

充分发挥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作用,是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的必然要求。研究明确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特点和原则,是充分发挥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作用的重要条件。

一、近年来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取得新成绩

去年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文件,是指导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文件强调指出:“发挥无党派人士作用是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必然要求。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鼓励和支持无党派人士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中发挥积极作用。”这些都为做好无党派人士工作明确了政策,指明了方向。去年“两会”期间,贾庆林同志在无党派人士界小组讨论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就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文件和胡锦涛同志指示精神,做好无党派人士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对广大无党派人士是巨大的鼓舞和鞭策。近年来,特别是在去年中央关于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文件推动下,无党派人士在参政议政、发挥作用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果。

1.无党派人士在参政议政实践中发挥了群体作用。无党派人士由于没有组织,长期以来多以个体方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自称是“参政议政个体户”。实践证明,这不利于中央关于无党派人士方针政策的落实,不利于无党派人士作用的发挥,不利于无党派代表人士的培养。近年来,我们注意发挥无党派人士的群体作用。如在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之前,先由部分无党派人士集体研究讨论,然后选派代表在会上发言,向中央提出意见建议,取得了较好效果。去年,共组织无党派人士参加党中央、国务院以及中央统战部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通报会21场,共有10位无党派人士分别在会上发言,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

2.无党派人士考察调研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近年来,围绕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已成为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2001年无党派人士单独组团,在程思远先生带领下赴宁夏考察农业生态环境问题;2003年赴江苏省考察农村社会保障问题;2004年赴浙江省考察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发展问题;2005年赴山东省考察农业产业化问题。考察调研报告均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并做出了重要批示,不少建议被采纳,成为中央决策的重要依据。通过单独组团考察,逐渐探索形成了一套包括题目确认、成员构成、学习动员、协调配合、分工负责、成果转化、工作总结和表扬感谢制度在内的无党派人士考察工作制度。可以说,无党派人士考察调研活动正在迈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3.无党派人士反映社情民意和建言献策的渠道更加规范畅通。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信息反映机制,更好地发挥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作用,经有关单位推荐,中央统战部初步建立起一支由80名无党派人士组成的信息联络员队伍,并通过他们了解更多党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信息反映直通车的建立,进一步畅通了无党派人士反映社情民意和建言献策的渠道。去年,共收到无党派人士信息反映200余件,其中不少建议通过内部刊物向有关领导和部门反映,有些还直接向中央有关领导同志报送。

4.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领域不断拓展。近年来,我们加大了无党派人士培训工作力度,积极组织无党派人士开展国情考察和调研等活动,并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无党派人士的政治安排、实职安排和社会安排,为无党派人士发挥作用积极创造条件。先后推荐多名无党派人士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中央文史馆馆员、国务院参事、全国青联委员、全国妇联委员、最高人民检察院特约监察员、国家国土资源监察专员、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等职务,为无党派人士发挥参政议政作用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特点

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肩负重要的历史责任,而参政议政是无党派人士的主要职能之一。无党派人士参政的主要内容是“一个参加、三个参与”,即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议政则主要体现为政治协商。概括起来,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框架内的政治参与活动。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仅包括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合作,也包括中国共产党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参政议政是无党派人士重要的政治参与活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无党派人士充分履行参政议政职能提供了根本保证。

2.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独特优势和作用。无党派人士在形式上没有结成党派,这是无党派人士与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主要区别和显著特征。正因如此,无党派人士在参政议政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发挥位置超脱的优势,发表不便以政党名义发表的言论,参与不便由政党出面的活动,从而起到有时政党所起不到的作用。

3.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领域十分广泛。无党派人士人数众多,联系面广,广泛分布在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医药卫生、企业事业、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以及社会中介机构等多个领域,多个专业。因此,虽然无党派人士作为个体是分散的,但就无党派人士群体来说,拥有各领域、各专业人才,能够集中反映所联系群众的意见建议,参政议政的领域较为宽阔。

4.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背景。无党派人士的主体是知识分子,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生力量。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也往往具有专业知识支撑,能够深入分析和掌握本领域、本专业有关情况,并对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提出真知灼见。

三、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需要把握的原则

根据中央关于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建设的文件要求,总结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经验,无党派人士履行好参政议政职责需要把握以下原则。

1.坚持政治准则,把握好参政议政的正确方向。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是重要的政治参与活动。这决定了无党派人士在参政议政过程中,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一样,必须遵循中央文件中明确的若干政治准则,其中最主要的是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坚持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2.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建设是中心,改革发展稳定是大局,发展是第一要务。这个第一要务,既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改革开放以来,无党派人士紧紧围绕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提出了大量意见建议,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世纪新阶段,广大无党派人士要自觉把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自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3.坚持开展调查研究,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调查研究是参政之基、议政之础。为履行好参政议政职能,无党派人士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群众关心的问题,积极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考察调研活动,并利用各种机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努力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搞准,把建议提实,促进党和国家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4.坚持反映社情民意,做党和政府联系各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反映社情民意是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的重要内容和发挥作用的重要渠道。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社会结构的变化,形成了不同利益群体。无党派人士广泛分布在多种社会群体当中,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也占有相当比重。要发挥好位置超脱、联系面广、影响力大的优势,协助党和政府团结好所联系的各方面人士,引导他们以合法、合理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同时积极反映社情民意,为党和政府准确了解把握群众心态、社会动态,及时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贡献。

参与式教学特点原则 篇7

关键词:技校学生,金属材料教学,教学原则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是机加工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是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能让学生掌握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逐步掌握机械设计时的合理选用材料, 正确运用热处理知识合理安排热处理工艺。这门课内容复杂, 概念很多, 而且很抽象, 学生很容易觉得枯燥乏味听不懂、学不会。特别是对于技校学生, 这是一个不同于其它层次学校的学生群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技校学生的特点, 科学地运用教学原则, 勤于思考、勇于实践, 力求在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丰富阅历, 其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 实现掌握知识、自我完善与和谐发展。

一、技校学生的特点

技校学生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 这个层次的学生与其它学校的学生相比, 除了具有同年龄段的学生都存在的如青春期的心理困扰、学习上的重重困难、对新环境的不太适应等等特点以外, 还有着自己的特别之处, 其表现在以下几点:

1.技校学生普遍给自己比较低的期许, 缺乏自信

很多的技校学生, 都程度不同地有这样的想法: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 什么都不如别人, 将来什么也都干不成。技校学生的这种对自己的低期许, 他们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

2.懒散、颓丧, 不思进取

占相当比例的技校学生, 认为升学无望, 前途渺茫, 看不清自己前面的路是什么, 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前进方向。“我就是不行, 我要好, 谁还上这来呀”成了他们的口头禅, 整天或无精打采、懒散颓丧;或玩世不恭消磨时光。根本不去想什么勇于拚搏、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3.厌学严重, 对学习没有兴趣

由于技校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属于“问题学生”。以前的学习经历, 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反感、厌倦甚至畏惧, 有“学习困难”的情况, 他们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

二、教学原则的运用

第一, 教学原则的含义。

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它是受教育目标制约并为教育目标服务的, 是在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出现, 同时也是对教学规律的反映。教学原则对各学科的教学活动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教学原则既是指导教师的教, 也指导学生的学, 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第二, 教学原则的运用。

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 是指教师运用各种手段, 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所学对象, 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 为正确理解教材, 掌握科学概念打好基础。

直观性原则, 是根据学生认识客观世界和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提出来的, 它是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 即概念与事物及其形象之间矛盾关系的体现。直观性原则要求, 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对事物的观察, 或教师用语言的形象描述, 力求使学生能够形成对事物及过程的清晰表象, 从而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 促进他们能够快速准确地理解所学知识并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

技校学生都是从中学入学的, 在他们所接受的九年义务教育中, 能够接触到的机械设备太少了, 即使是对于高中毕业的高级工班的学生来说, 他们所能了解的机械方面的知识也相当有限。《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这门课, 是在技校新生入校的第一个学期开始开设的, 学生们没有一点感性知识。对此我在组织《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的教学时, 特别注重直观性教学原则的运用,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 运用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 组织学生有目的地观看课件及其它相关的教学影像资料。在这种方式的教学中, 要精心设计整个教学过程, 不能让学生只看了个热闹。

在组织学生观看《钢的淬火》课件时, 首先, 让学生把教材上的相关知识预习一遍, 做到能对这部分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 布置了这样的几个题目:a.什么是钢的淬火?为什么要进行淬火?b.对于45和T12钢, 在淬火时, 应该如何选择加热温度?这两种钢在淬火后, 分别能得到什么组织?c.钢在淬火以后, 还需要进行其它的热处理吗?为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看。

这几个问题, 有的可以在书或片子中直接找到答案;有的必须在仔细观看的同时, 认真思考才能得出答案;有的即使仔细观看、认真思考也找不到答案, 因为是需要老师点拨下才能得到答案;还有的要在下次课上才能找到答案的。在看完以后, 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最后, 老师来做总结。课后让学生完成书面作业。这样做是“一举三得”:一是能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二是为下一次课设置一个悬念, 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了期盼;三是为下一次课的讲解, 做了知识铺垫, 使新旧知识的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2) 挂图教具的使用

使用挂图和教具进行教学是很好地体现直观性教学原则的方法, 但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恰当适时, 什么时候展示给学生, 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环节而定。挂图不能挂得太早, 教具也不能先让学生看到, 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达不到预期效果。这一点我在讲晶体结构时, 有很深的体会。

由于晶体结构是说明晶体内部原子排列规律的, 而原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所以很难理解它的空间排列情况。我在讲解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和密排六方晶格的原子排列规律时是这样安排的:首先, 我用语言加以细致地描述, 这时的学生难免是云遮雾罩、不知所云;然后, 挂好挂图对照讲解, 这时的学生可能是扑朔迷离、似懂非懂;最后, “变”出模型再次讲解, 这时的学生立刻是毛塞顿开、恍然大悟了, 这样使用挂图模型,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 重视在语言上的直观

教师要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述给学生以感性知识, 使学生形成生动的表象或产生丰富的想像。在讲金属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时, 可以用语言描述擀饺子皮的过程来加以说明。其实, 在面团变成饺子皮的过程中就包括了两变形, 而且是学生们看到过、能想得出的, 这就让学生对金属的弹性变形的塑性变形有了很好的理解, 而且会记忆深刻、绝不会发生混淆。

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 教师要清楚地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承受者, 要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引导他们独立思考, 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运用启发性的教育原则, 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 使学生能够认真参与积极思考。实践证明, 启发性的教学模式,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的途径, 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力手段。学生只有对教师的教学内容感兴趣了, 才能自觉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

钢在加热时组织转变这一课的最后, 有一个“标准晶粒号”的概念, 是来说明奥氏体晶粒大小的。我先问:“晶粒的大小, 对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有什么影响”?因为这是上学期学习过的内容, 学生会回答说:“晶粒越细, 力学性能就越好”。然后, 我又问“我们都知道奥氏体是一个高温组织, 那么它的晶粒大小情况怎么样呢”?这个问题是学生在这个时候不能回答得出来的, 这是我将要讲的内容。这时学生就会饶有兴趣地认真听老师的分析, 接着, 我又问:“那我们对钢进行加热、保温以后, 所得到的奥氏体晶粒到底是大还是小怎么来判断呢”?这样便顺利地引出了标准晶粒号的概念。这样层层深入的启发, 使课堂气氛活跃, 学生听得很认真。

(2) 在注意启发的同时, 不能忽视“提出疑问”

在运用启发性原则的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常有这样的问题存在:“启而无发”, 就是不管教师怎么启发, 学生就是听不明白;还有“即刻而发”, 就是当时那一时刻好像明白了, 可合上书本又不会了。对此, 我曾一度非常困惑。经过一番观察、分析和思考, 我认为, 其原因是学生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 这与其自身的智力发育、知识储备和思维方式是密切相关的。教师的启发式教学, 对于学生来说, 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 其实是降低了学生思考的难度, 使学生更容易地接受新的知识, 同时也必然地限定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当启发式的教学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的时候, 就应该换一种思路——“提出疑问”。

提出疑问, 就是在兼顾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前提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实际上是把抽象思维转化为文字形式, 再向形象思维进行过渡。而且在提出疑问、解答疑问的过程中, 更能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感到了约束和压力, 不能不专心听, 不能不认真想, 可以说这种情况实际上对于学生是一种学习上的强化。“启发教学”是说“为什么要这样”;而“提出疑问”是说“不这样会怎样”。

参与式教学特点原则 篇8

关键词: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205-01

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比较,初中物理新课标继承了近年来物理教育改革的成果,借鉴了不同发展程度,不同文化背景的许多国家科学课程改革的经验,是我国中学物理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总的看来,初中物理新课标具有如下一些显著特点:一、打破学科本位思想,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二、视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三、强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四、改进评价体系,变过去对知识的一维评价为对知识和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的评价。而初中物理新教材在编写上与新课标一脉相承,它倡导探究式学习,强调科学与实际、科学与社会的联系。

初中物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改变过去教学中对知识传承过分偏重的倾向,明确将物理学习的方法及过程和物理知识本身提到相同的层面和高度,课程改革中明确强调探究式学习,并将其视为课改的灵魂,试图确立探究式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有的地位。旨在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学生不仅应学习物理知识和技能,还应经历一些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了解科学、技术、社会,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科学探究应渗透在教材和教学过程的各个部分。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能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学习拟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能利用不同渠道收集信息。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初步认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方法,有对信息的有效性做出判断的意识,有初步的信息处理能力。

基于课程改革的目标,新的探究式教学设计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统整性:在探究教学设计中,必须从整体出发,对探究教学的目标、内容、环境、过程、评价等进行周密的安排,各个要素要紧紧地围绕探究目标,为实现特定的探究目标服务。

2、操作性:在探究设计中,首先要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探究目标,其次,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采用一定的变式,控制一定的变量,使之成为具体的可操作程序,以便学生能够把探究活动顺利进行下去。

3、突显性:有目的、有重点地突出某一种或某几种教学要素,以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在探究教学设计中,对于探究内容、探究媒介的设计一定要突出。

4、易控性:教师要有充足时间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周密计划、反复检查。要对探究教学所涉及的各个因素进行反复预演,达到能够比较精确地控制这些因素,特别是对整个探究过程的把握。

5、创造性:由于探究教学的特殊性,教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再设计,设计后的教学内容更适于用探究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设计者要充分地估计学生学习现状、教学内容的难度,同时更恰当地进行环境设计、媒介设计等。对探究媒介的分析选择和改造。大多数探究需要借助一定的书面材料、实验材料和仪器等来进行,有些媒介还需要教师进行改造,以适应特殊的探究目的。

6、开放性:教师不能设计过多的教学事件来干预学生探究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的过程也即学生发现的过程。要给学生以自由创造的空间,让学生自主安排活动方式、活动内容。

新的探究式教学设计应该具有以下原则:

1、系统性原则。教学探究活动要涉及教师、学生以学习的材料、媒介等诸多因素,对于这些因素必须进行统筹安排,以便它们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因此在探究教学设计中,必须从整体教学系统着眼,注重每个因素在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改造,以适应系统发展的需要。

2、主体性原则。探究教学的理论依据之一就是它能够发展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创新的能力,因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既是探究教学的主要特色,也是探究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发挥学生主体性原则要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对问题情境或探究内容的兴趣和探究动机,要保证整个探究过程对学生的开放性,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自主创造的机会。在评价标准的设计上,要考虑到如何设计一些标准对学生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进行评估。

3、问题性原则。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关键是“问题情境”的设计。问题情境设计不仅包括问题本身的设计,还包括问题的引入方式、利用方式、预计解决方式、连锁引发新问题的方式等。结合日常教学,引导启发学生相互解疑。创设“微科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更多地体验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以问题为载体和核心,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拓展而展开,要求老师创设有利于学生产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情境。

4、过程性原则。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信息的获取与事例,它强调“做中学”、“学中做”,力图通过“做”的主动探究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学会学习。因此,探究式教学设计要注重过程性原则。从问题的引出、提出假设、收集证据、分析与处理信息、评价与交流全过程引导学生参与,锻炼学习的推理、思维、实验能力。探究式教学设计安排应有一定梯度,具体活动过程应由易到难,逐步加大探究力度,探究活动数量考虑由少到多,使教师和学生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5、民主性原则。营造一个有利于探究式教学的环境,形成和谐、宽松、民主的氛围,会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探究式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学生有错误,使学生敢问、敢疑、敢探究,形成以民主、平等、开放、完善为特征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冲破常规思维、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既能拓展思路又能进行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上一篇:巴南区红旗小学2014主持词下一篇:孤独的小兔 大班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