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教学管理

2024-05-15

参与教学管理(共12篇)

参与教学管理 篇1

摘要: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与不同学科的结合中存在着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 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与对参与式教学的体会和理解谈谈在教学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如何提高参与式教学的实效性;参与活动的设计应具有启发性;参与活动对学生人格养成的有益性;参与活动的综合性与延展性等。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教学设计,素描,几何形体,透视,明暗

一、什么是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是最近一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是指: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 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 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 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 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将这一理念与课程实践进行有机结合, 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是每个教师应该思考研究的课题。下面就以“高一美术素描几何形体写生”的单元设计为例谈谈对参与式教学设计的理解。

二、课程设计列谈———对参与式教学的设计

1. 基本课程结构。

课程名称:素描几何形体写生

开设学期:第一学期

课时:8课时

使用教材:《天祝一中美术高考指导教材》 (校本教材)

主要教学内容:素描石膏几何形体写生

教学目的:通过石膏几何形体的基础课训练, 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 拓展和延伸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

知识点:透视、明暗调子

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

(1) 专业理论的探讨与生成。

(2) 学生写生实践训练。

(3) 学生互动式作业点评。

重点、难点:重点是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难点是对物体明暗规律的运用。

教学进程:一课时理论讲解, 六课时写生训练, 一课时作业点评。

2. 对参与活动的设计。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共设置了两个环节的游戏和几个启发性问题, 分别让学生体验、感悟几何形体的透视规律和光源与物体间明暗规律。

(1) 拼图游戏:给学生提供有一边相等的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三种几何形。让学生任意选择一到三个几何形组合成不正方体, 并用某种规律将它们进行有序排列, 找出其中的异同;同时思考正六面体最少能看见几个面, 最多能看见几个面?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这种现象?

学生参与活动:学生亲自动手组合各种角度的立方体, 并讨论彼此间的差异。

生成的知识点:正六面体的平行透视最少看见一个面, 最多看见三个面,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观察角度的不同, 而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透视”。透视分为以下几种:在正六面体上下、前后、两侧三个面中, 只要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 同时有一面与地面平行的正六面体透视就叫“平行透视”。当正六面体的一个面与地面平行, 其左右各侧面与画面成角时就叫“成角透视”。正六面体位置高于视平线时就叫“仰视”, 低于视平线时就叫“俯视”。

得到的核心结论:正六面体可见面的多少、大小、形状取决于观察者与正六面体之间的透视角度。因此, 在写生过程中应先分析我们与写生对象属于哪种透视关系, 并按透视规律体现这种关系。

(2) 灯光游戏:让学生用聚光灯从不同的角度照射几何形体, 仔细观察光影明暗的变化, 思考几何形体上的明暗是怎么形成的, 分析三大面五调子的客观规律。

学生参与活动:学生使用不同角度的灯光照射几何体, 仔细观察同一物体在不同光线下的明暗现象;观察不同物体在同一光线下的明暗现象。彼此讨论、分析物体上明暗现象的决定性因素。

得到的结论:几何形体的光影明暗效果是由光源与几何形体之间的角度、几何形体的体面转折的特征共同决定的。因此, 在写生过程中要准确判断光源与物体转折之间的关系。

3. 对写生过程与结果的设计。

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尽量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作业。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问题, 让学生通过观摩其他同学的作业与对照范画的方式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作业后安排一节课的时间, 让学生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作业进行分析点评, 指出作业当中的优点和缺点。同时被点评作业的同学可根据点评同学的意见进行辩论, 陈述自己的观点与认识。

学生参与活动:通过学生实践完成一张四开大小的素描石膏几何形体写生作业, 并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作业进行点评。

三、对参与式教学设计的理解

1. 学生的参与活动应有实效性。

参与式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持续参与。学生只有在完成各个环节的活动, 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沟通才能生成知识体验。因此,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首先确保学生参与的实效性。要提高学生参与的实效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全面了解学生的专业基础, 对学生的准确了解是做好教学设计的基础。如我们美术选修班的学生中有已经学习了两三年的, 有学过一两个月的, 也有完全没有基础的, 在教学设计中就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2) 对教学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性。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学过程解决问题是参与式教学常用的教学手段。根据设置不同层次、不同难易度的问题, 由浅及深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兴趣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落实参与活动的有效性。如在两个游戏中都是从简单的现象入手, 再从现象中总结规律。现象是每个学生都可以直观感受到的, 因此几乎没有基础的门槛, 学生可以全员参与。但要从现象中总结出透视和明暗的规律就不是简单的问题了, 这时候有较好基础的学生就能够发挥作用了, 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讨论后将教学设计中预设的知识点逐一凸显出来, 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完成教学过程。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通过自身努力获取知识的成就感, 激发其持续学习的兴趣。

(3) 教师的引导要适时适度。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习惯了传道、授业的角色, 到参与式这一新的教学体系下往往缺少耐心, 急于想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 忽视了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的探索应用知识的作用, 降低了参与式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体验自主获取知识的快感, 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教师应化身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与组织者, 适时适度的出现, 保障参与式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2. 参与活动应有启发性。

参与式教学是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活动获取信息与知识的,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一定要突出参与活动的启发性。如果学生的参与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 课堂看上去虽然热闹, 但并不能帮助学生归纳信息、总结知识, 就不能称之为是有效的教学。学生的参与活动必须和预设知识点有着内在和必然的联系, 才能启发学生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如在灯光游戏中让学生在同一光源下照射不同的物体与在不同光源下照射同一物体, 就是为了让学生对比两者的差异, 得出同一物体在不同光源下的明暗现象不同, 不同物体在同一光源下的明暗现象也不同, 从而推导出物体的明暗现象是由光源和物体共同决定的这一结论。启发性的设问和实践活动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参与活动对学生人格养成的有益性。

参与式教学中不能将目光仅仅放在学生知识的获得与技能的提高上。教育是对人的教育, 知识与技能只是教育的一个方面。因此,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还应该充分考虑对学生人格与价值观的培养。如在本次教学设计中对学生写生实践过程的设计:让学生自主完成整个作业过程, 遇到困难和问题通过参照其他学生作业与优秀范画的方式解决, 这里包含了三个意图。

(1) 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主能力。一张简单素描作业也需要学生用六课时的时间去完成, 需要他们一笔一笔的铺完所有的明暗。这一过程需要耐心、细心, 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的心态和性格将得到锻造。这是一个他们认识自我的绝佳机会, 通过这种训练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将会有较大的提升。

(2) 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与竞争意识。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所有学生面对的是同一组静物, 而作业的质量与水平的高低就成为其能力与水平的象征。学生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断的分析自己在集体中所处的位置。再加上教师恰当的评价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加强学习的效果。

(3) 培养学生的自谦意识与学习意识。学生在写生过程中会遇到或简或难的很多的问题, 有的问题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解决, 而有些问题他们可能解决不了。在与其他同学的作业和优秀范画进行对比后, 学生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种设计能够克服现代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骄傲自满的情绪, 使学生虚心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和作品学习, 促使其人格健康发展。

4. 参与活动的综合性与延展性。

教学活动只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将参与教学与学生生活进行有机结合, 让生活成为课堂。这就要求在参与式教学的设计中充分重视参与活动的综合性与延展性。让学生用课堂教学中的收获去改变生活, 再用生活中的改变促进学习。如学生由于成长环境与个性差异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性格特征, 有的好动急躁、有的内向腼腆, 而性格与心态上的缺陷又会影响学习的效果。所以, 笔者在作业的点评中让学生进行互评与辩论, 就是想让学生在学习中克服性格缺陷。互评中学生内心对其他同学对其的负面评价有不认同之处, 就会用自己的理由去辩解, 而在辩论过程中认可彼此合理的部分。这种训练能够养成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和分析对待事物的判别能力。同时, 语言表述能力与逻辑思辨能力的提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以更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与学习。

参与式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参与教学, 参与活动是教学的基础, 学生必须有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参与式教学的生命力就是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调动。提倡参与式学习, 其目的就是能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 做好参与式教学设计, 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加强学生的技能, 使他们有机会按自己的能力和进度学习, 自己探究、动脑思考, 理论联系实际, 自己寻找答案。教师也应改变传统观念, 不再一味使用讲授和灌输的方法教学, 而是把自己作为学生的伙伴、朋友, 引导和启发他们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世界、探索未知。

参考文献

[1]谢泽慧.参与式教学 (参训教师用书) [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参与教学管理 篇2

谈学习聊教育 2018-11-21

20:50:21

一、方案总则

(一)成立“学生管理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

(二)“学生管理委员会”围绕学校的常规工作,主持或参与学校内外活动和学校管理,为全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

(三)“学生管理委员会”委员轮流担任校长助理,协助校长管理学权有关事务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组织机构建立

(一)“学生管理委员会”由选举产生。

(二)“学生管理委员会”人数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而定,任期为一年,届满则再次竞选产生。

(三)“学生管理委员会”采用民主集中制。

工作中依照学校规章制度和本方案内容独立自主开展工作。

(四)“学生管理委员会”以周为单位担任校长助理,主持管理委员会日常工作并协助校长管理学校有关事务。

(五)“学生管理委员会”在必要时可以召集学生代表会议,讨论学校的重大问题。

学生代表会议代表的名额和产生办法,由学生管理委员会决定。

(六)“学生管理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设立适当的职能部。

如、会长、宣传部、组织部、学习部、文娱部、体育部、劳动部、纪检部、科技部等,各部长由选举产生。

三、具体实施办法

(一)各部门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会长:

1.统筹安排、合理分工各部门工作。

2.协助团支部书记工作。

宣传部:

1、对外负责宣传学校的教育教学教改成果。

2、及时宣传团队的各项活动。

3、负责学校黑板报、宣传栏、手抄报、校队报、制作宣传。

4、负责黑板报、宣传栏、手抄报评比工作。

5、做好档案整理管理工作

组织部:

1、负责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和相关活动。

2、组织部负责团队组织的各种资料整理归档等。

3、负责各中队(班)每月的团组织生活。

4、组织社会活动。

5、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6、负责对学校团委活动进行监督、评议并提出建议。

学习部:

1、组织学生代表对教师课堂进行评议,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2、负责定期对学生作业的抽查。

3、负责学校的学习纪律常规,如:课堂纪律、自习纪律。管理学校各类学习社团,兴趣小组。

4、组织、发动学校的各项学习竞赛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负责学校教导处工作的评议监督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文娱部:

1、负责开展文学艺术活动部相关活动。

2、在重大节日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如:六一节、五四节等。

3、负责学校组织的文艺比赛的评比。

体育部:

1、负责开展体

育活动和相关活动。

2、负责广播体操、眼保健操的评比工作。

3、负责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比赛的评比。

科技部:

1、参与组织学生社会大课堂活动。

2、负责开展科技活动部相关活动。

3、学校组织的科技比赛活动的评比。

4、负责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比赛。

劳动部:

1、不定时抽查学校各班以及包干区的卫生状况,进行评比并对优秀班级颁发卫生红旗。

2、制定卫生检查条例,进行常规卫生管理。

纪检部:

1、设立红领巾监督岗,负责队员纪律、仪表和言语的检查等

2、对学校少先队、德育处及各部工作进行检查、督导。

3、接受学生对管委会的投诉和调查、处理。

参与教学管理 篇3

1.会思考。

“参与式”教学对参与小组工作的学生要求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只有会思考的学生才能很好的适应“参与式”教学中的小组工作。它要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要有自己的想法、见解,能发现问题,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相信自己,做到不人云亦云。

2.会表达。

仅仅会思考还不够,每个学生必须会表达。只有把自己思考的结果用清楚明白、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发现不同的观点、思路,组内同学才能从中受益,自己才能有所提高,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因此,“参与式”教学要求参与小组工作的每个学生能在组内交流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

3.会倾听。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会倾听的同学,能取长补短,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倾听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自我修正和完善的过程。不会倾听的同学只会让错误越积越多。因此,在“参与式”教学中,要求参与小组工作的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做到与人交谈时,克服浮躁之气和轻漫之举,做到认真而自信的听取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或插话。工作小组成员必须听清老师提出的问题和要求,听懂小组分工的任务,听明白其他同学的发言,同时也要听得了表扬之词,听得进批评之音。做到听边反思,若发现自己的错误或不足时能及时修正。

4.会讨论。

在“参与式”教学中,讨论是小组工作中解决问题的关键,每个成员在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可能有不一致之处,这就需要讨论,攻克难点,形成解决方案。在讨论中,不轻易放弃一个方案或想法,不迷信权威,懂得讨论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小组同学之间要相互协作,共同发展。不让任何一个同学掉队。

5.会分享成果。

小组工作结束后,要把小组工作成果在班上进行分享。通过独立思考、组内交流、深入探讨形成小组成果后,需要把成果分享给其他小组同学,以便组际间相互学习,不断完善。而代表小组分享成果的同学需要有较强的综合和表达能力,要综合小组成员的意见,归纳、完善,再流畅的表达出来。“参与式”教学要求,每个参与小组工作的学生都能代表小组进行成果分享。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培养,使班上的每一个同学有机会分享,有能力分享。

参与教学管理 篇4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参与的兴趣, 而且能使学生全员参与.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 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进行民主教学, 民主教学是发展学生个性的土壤, 教师要接纳学生的独特个性行为, 要满足学生独特的个性行为的需要, 创设良好的环境意识和条件, 让学生自由发现自己并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和幸福, 只有在这样的民主和谐的氛围下, 学生才有参与的兴趣, 也才能全员参与.

目前, 偏远农村中学有留级现象, 甚至有个别学生七年级还没读完, 就辍学了.究其原因, 是他们对学习失去了信心.由于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再加上最近几年农村留守儿童较多等原因, 学生进入初中后, 个别差异越来越大, 有些教师的课堂就成为少数优等生表演的舞台.智力较弱的孩子只是旁观者, 他们在课堂中根本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更谈不上有什么幸福感, 怎么可能有参与的兴趣呢?久而久之, 对学习就丧失了信心, 坚持不到初中毕业就辍学了.可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不仅能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而且能让学生全员参与, 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和保证.

二、创设参与的条件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当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 想方设法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 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 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来参与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注意展示知识的发生过程, 将静态的知识结论变为动态的探索对象, 让学生付出一定的智力代价, 在认知活动中探索未知, 体验情感, 从而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例如, 在教学八年级数学“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时, 可以通过“剪, 转, 拼”得出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具体做法是:

(1) 课前先准备一张三角形硬纸片, 剪刀, 胶水等.

(2) 课堂上老师首先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中位线, 然后学生在课前准备好的三角形纸板上画出三角形的中位线.

(3) 学生按照书上的提示通过“剪, 转, 拼”等一系列的操作, 学生直观形象地得到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听到的记不住, 看到的记不牢, 只有动手做过了, 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这种做中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操作中寻求结果历经知识的形成过程, 不仅训练了动手操作能力, 更主要的是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2. 通过小组讨论来参与

实践证明, 课堂上采取合理的分小组讨论学习,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 并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三、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注意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 单一的教学手段学生很容易出现感官疲劳, 极易分散注意力.这就要求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或手段,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全程参与, 有效参与, 并能提高学生参与的质量.

1. 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方法

实践证明,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据教材内容, 可以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调节课堂气氛,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 在教学“勾股定理, 图形的旋转, 轴对称图形, 平面直角坐标系”等节时, 都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2. 利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学手段

针对学生的思维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 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灵活运用实物和图片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例如, 在教学“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时, 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好几个不同的轴对称图形的实物, 图片等教具, 课堂上让学生观察这些图片, 找出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 这样学生就会踊跃参与, 直观形象而又主动地接受了知识.

四、设计分层巩固练习

目前, 农村中学以中考升学率的高低去衡量办学优劣的观念至今仍未打破, 况且现在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 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要遵守基本要求一致, 鼓励个性发展的原则, 在课堂上设计分层巩固练习, 让学生共享参与成果, 并能激励再次主动参与.

例如, 如图1, 在正方形ABCD中, E是AB上一点, F是AD延长线上一点, 且DF=BE.

(1) 求证:CE=CF;∠BCE=∠DCF.

(2) 在图1中, 若G在AD上, 且∠GCE=45°, 则GE=GF成立吗?为什么?

(3) 运用 (1) (2) 解答中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 完成下题:

如图2, 在梯形ABCG中, AG∥BC (BC>AG) , ∠B=90°, AB=BC=6, E是AB上一点, 且∠GCE=45°, BE=2, 求GE的长.

C层的学生只做第1题, B层的学生只做第2题, A层的学生做第3题.

通过分层练习, 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真正地体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

参与式教学 篇5

高坝小学

赵婵

作为教师应认识到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学生的主动参与需要教师创设相应的条件,因此教师必须精心组织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努力使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对学生具有一种较大的吸引力,从而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过程中,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潜力得到开发,素质得到有效提高。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一)树立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指引学生参与方向

一定的教育行为总是受一定的教育思想影响和支配的。要真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教师就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师生通过教与学的活动所要实现的学生行为的变化,是师生共同活动的指向,它对整个教学过程有导向、激励、评价和调控的功能。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要树立现代化的教学观

a、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是特殊的个体,都是有自己个性、爱好的活生生的人,都需要尊重、信任和关怀。

b、要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习,虽然存在差异但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好与差,他们需要的是关心和指导。

c、要相信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以及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发展。d、教学过程是一种活动,学生在其中是真正的主人。

2、目标激励是在教学开始或教学某一阶段的开始,明确学习的具体目标,激发学生学习需要,以便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因此,教学目标设计必须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整体地、有层次地确定准确、具体、全面、适度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分层参与,共同提高。

(二)激发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让各层次学生主动探究新知 “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愉快”因此,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小学教学本身存在着一些有趣的规律和现象,这正是数学的魅力。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个有利因素,设计出让学生置身于其中的教学程序,从而在教学中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师的激发下,都会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探求新知的活动中去。

(三)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学习

人类学习过程归根结底是自己的内部活动,学生也是这样,旁人是无法代替的。所以,参与是学生心理的需要,是认知发展的需要,也是主动探索知识,成为二十一世纪创新人才的需要。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是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由于英语知识本身具有复杂性,又相对的枯燥无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利用学生好奇、好胜的特点,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好奇心,激发主动参与的兴趣,把学生引入所提问题的情境中,使他们跃跃欲试。问题的设计要做到既能激发积极性,又能起到教学活动指挥棒作用,每个问题都应该明了、确切,能启迪智慧,发现规律,学会知识,体现出教师引路,学生探索。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要求学生们在2—6人组成的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通过充分的课堂交往,营造一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不仅使课堂上的学习气氛轻松愉快,也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尤其是对认知结构、能力水平、学习进度、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学生来说,合作学习弥补了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全体学生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某一方面成绩好的学生可以帮助这一方面差的学生。

3、精选课堂练习,提高学习效率

实践证明,盲目的过多练习是不科学的,它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反而,由于大量机械性的练习题目,学生的思维会变得呆滞,加上那么多的作业,挤掉了他们那么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和休息时间,阻碍了他们思维的正常发展,使他们在学习上处于被动状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选编练习题,并有计划地让学生练习,力求精而少,练在点子上,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主动学生。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篇6

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快乐地学

愉快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师生双方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也有助于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自主自信、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得到培养,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张扬,想象的翅膀才能自由的飞翔。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行为的楷模,学习的榜样。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每一位学生,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用微笑去面对每一位学生,多一点宽容和理解,多一点尊重,建立一种平等、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成为学习者的朋友和知己,成为学生的鼓励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上进心挖掘出来,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尽可能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多表扬鼓励,避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到教师的肯定、激励和赞赏时,他们就会产生愉悦和积极主动的情绪体验,就会以饱满的热情,百倍的信心投入的学习中去。

二、以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吸引学生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可选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欢乐的认识活动。教师教学中不仅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还要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活动,把学生的个体活动、小组活动、班内集体活动结合起来,处理好内部和外部的关系,使教学活动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增强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新课的导入、问题情境的设置到重点、难点的处理、活动练习的安排,都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新课引入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问题情境的设置,要能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新的知识领域。教师必须结合生产和生活的实例,从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中寻找知识的原型,从学生以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抓住主要因素,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教学重点的处理要得当、突出,难点要分散,有一定的坡度,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练习活动既要有趣味性,又要有竞争性。对优胜者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对于后进生要树立他们的信心,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三、发挥动机系统的积极作用,增强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动机系统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一,始动作用。人的活动是由动机发起的,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也不例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兴趣,对某门学科的感情,对某位教师的好感等都可以作为动力而发起学习活动;第二,定向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认识主体,并不是消极的、不加区分的接受教师提供的全部内容,而总是由情感、意志等使自己有倾向性的加以选择,成为一个主动的参与者;第三,维持调节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动机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推动者,从学习活动的开始到学习目的的达到,动机始终不断依据主体的需要状态,以兴趣、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维持调节着主体的兴奋程度,使之与学习活动的需要状态相适应。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体验对动机的激发作用大于失败体验,成功体验不仅可对动机起强化作用,而且还容易使学生产生成功感和自我满足感,愉悦其整个身心,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主动的学生能获得充足的成功体验,要不断提高或保持较高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于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采取强化和训练手段,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立志教育,启发学生自觉、勤奋学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提出明确而又适度的期望和要求,使学生知道自己干什么以及会有什么结果;注意评估、反饋和奖励的频率引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只有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调动和运用动机系统的力量,才能维持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水平和努力状态,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四、给予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学生间由于认知水平、学习风格等的不同,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自由支配的“空白时间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在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策略。学生自由支配的“空白时间段”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精心策划下进行,“空白时间段”教师根据学生的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使学生自觉的把教学目标转化为自我需要,让学生在满足与不满足中体验学习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学生能探索的结论教师不教,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学生自己能说的教师不说,使学生个体得到充分发展,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在教师引导下,留给学生足够思考、探索、发现、想象、创新的时间和空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把学习变为学生自觉行动,让学生自我评价,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省,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产生一种责任意识,持续地关注自己学习效果。

五、提高自我效能感,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信心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或某类任务,是个体的能力自信心在某些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个体对自我效能的认识主要基于4个方面的信息源:行为成就,通过观察他人行为表现而获得的替代性经验,他人对自己拥有的言语说明,各类社会性影响的综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要把长期的教学目标分解为比较容易达到的相对短期的目标,问题是设计、提出要做到难易适中,富有兴趣,通过学生成功的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成功的机会;对学习稍差的学生,要以其各方面情况类似的学生为参照,树立一个学习榜样;可以通过语言说明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些说明性信息;引导学生进行归因反馈,肯定学生努力取得的成功,认可他的能力。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学生能够获得比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为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树立信心。

六、鼓励学生自我激励和相互激励

尽管外部奖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首先要经过学生的认知评估和调节才能改变其学习行为,在课堂上单凭安排外部奖励,并非一定会改善学生的学习。研究表明,自我激励和相互激励与他人激励相比,至少具有同等的效果。因此,为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自主学习,我们应该更多的鼓励学生自我激励和相互激励。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把欢乐带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主体充分参与教学,能动的、创造性的完成学习任务,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策略,也是新课程的精髓。

风险管理全员参与 篇7

人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 是保证生产顺利进行、防止事故发生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行动的组织者、计划者和实施者。一个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需要全体职工参与整个过程。安全风险管理者亦是如此, 员工的行为贯穿于安全风险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如果有一个环节、有一位员工出现了不安全的因素, 整个企业的安全必然会受到影响。因此, 要想全面实现预防事故的发生, 就必须全员参与, 要在全体员工中全面开展风险管理活动, 通过建立持续风险评估系统, 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 让每一个员工了解工作中的所有风险及控制方法, 从而控制风险, 预防事故的发生。

安全风险管理主要由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等部分组成, 每个部分都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积极配合, 才能真正实现“忧患在心、准备在先, 居安思危、防患未然”。

风险识别

对于企业来说, 风险识别就是要在事故发生之前, 运用各种方法系统、全面认识所面临的各种风险, 并分析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 也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因此, 只有在正确识别自身所面临风险的基础上, 企业才能够主动选择适当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只有认识到风险, 才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评估, 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 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简而言之, 认识不到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 查不出隐患就是最大的隐患, 看不到风险就是最大的风险。

风险存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 因此, 想要全面系统、彻底地开展风险识别工作, 必须要做到全员参与。不仅要有安全管理人员, 还要有负责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等各方面的技术、管理人员参与风险辨识。俗话说“术业有专攻”, 各领域专业人员最清楚其所处业务领域内的风险。比如:对于设备设施方面的风险, 设备运维与管理人员最清楚;工艺流程中的风险, 则是工艺技术方面的人员最熟悉。

风险识别需要全员参与, 但因人员素质、能力参差不齐, 往往会造成风险辨识中出现缺漏、偏差。因此, 就必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 提高各类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

以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中国海油) 为例, 2010年8月, 制定并落实了全员安全素质培训, 并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全面推广。全员安全素质培训将人员分为7类:即企业负责人 (各单位一把手以及主管安全、生产、技术等方面的负责人) 、安全管理人员 (各级安全管理人员) 、机关综合人员 (除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外的所有机关人员) 、生产管理人员 (机关生产管理人员、现场项目经理、生产一线经理) 、现场安全监督 (现场从事安全管理人员) 、班组长 (现场班组长) 以及基层作业人员, 通过分析每类人员的岗位安全能力, 并以此为导向, 系统设置所需掌握的安全知识, 分步实施培训。全员安全素质培训大大提升了企业全员的风险识别能力, 为风险识别的全员参与做好了知识储备。

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 评价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 并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 以衡量风险的程度, 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相应措施的过程。风险评价既是安全风险管理量化和深化的过程, 也是其不可缺少的环节。

风险存在于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 只有对系统进行详细解剖, 研究系统与子系统间的关系, 才能最大限度地辨识被评价对象的所有风险, 评价其对系统影响的程度。所以, 包括管理、技术、操作、辅助人员都应参与到风险评价过程中, 以保证风险评价的系统性。

由于风险评价的对象千差万别, 涉及企业人员、设备、物料、法规、环境等各个方面, 不可能用单一方法达到目的, 因此, 风险评价时, 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与影响, 采用多种评价方法, 取长补短。风险评价方法按其特征, 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方法, 不同方法适用不同评价项目, 也适用不同的评价人员。有些评价方法取决于实际操作经验, 有些评价方法则要依靠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一项典型的风险评价活动, 应由经过风险管理培训且训练有素的负责人牵头组织一支包括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工艺技术管理人员、设备管理人员以及一线岗位员工等各方面人员在内的团队来实施。唯有多方面人员共同参与, 才可能保证风险评价的科学、系统、综合、适用性。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指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 消除、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 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把可能的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风险控制主要包括制定风险控制计划、落实风险防范措施两方面。

风险控制计划的制定, 应包括工程技术、安全管理、培训教育等方面措施。工程技术措施即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减少不安全因素, 提高生产工艺、机械设备等本质安全水平;安全管理措施主要是借助法规标准、规章制度等行政手段约束人的行为, 保证员工安全作业;培训教育措施即利用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 提高员工安全素质, 使其掌握安全生产所必需的知识和技术。工程技术措施主要着重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 安全管理措施和培训教育措施则主要着眼于“人的不安全行为”。

制定计划后, 更应重视落实。只有计划工作中切实执行了, 才能实现防范、规避风险的目的。要保证安全风险管理成为规范化、常态化的工作。以中国海油为例, 通过多方面措施有效落实了风险控制计划, 实现了提高员工安全风险意识、将安全风险理念转化为安全行为的目的。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窥探 篇8

一、学生参与教学的具体做法

1. 抽丝剥茧, 巧妙导入

一堂课的开头也是一样, 导入要能引出紧扣学生心弦的教学情境。如果我们设计好教学中的提问, 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就可以把学生引入探索的学习状态中, 让学生明确探索的目标, 激发强烈的探索欲望。

教师的问题让每位学生都处在“思维场”中, 再提出本课要解决的问题所要达到的基础目标, 在开启学生思维的同时, 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情感参与, 并稳定于整堂课的教学中, 为一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心理。

启发思维的艺术, 就是要求教师善于提出问题, 人的思维活动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 讲究提问的方式和技巧。教师不但要善于提出问题, 还要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主动向教师质疑问难。学生提出问题, 是积极思维的结果, 是创造思维的开端。

2. 动手操作, 设疑激趣

数学课上让学生动手操作, 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大量的直观教具、学具、图片、实物等, 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操作和探究, 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抽象概括, 从而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

例如, 在教学分与合时, 我让学生自己用小棒分, 请他把4根小棒分成两堆, 看谁的分法多。学生们十分开心, 马上动手分摆, 有的还边摆别念叨:一边分3根, 一边分1根, 两边各分2根。欢快有趣的动手活动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了学习。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建立起了有关分与合的表象, 通过仔细的观察, 积极的思考, 得出每个数字的分成与组合。这样,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 促进了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主动发展。

又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 我在课堂前发给学生若干个面积是1㎝2的小正方形, 让学生自己任意摆, 小组间互相交流。顺势追问:你们小组所摆的这些长方形面积相同吗你?形状不同为什么面积相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摆、拼、对比, 师生共同推导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为今后组合图形的计算做好铺垫。新课程标准下的老师越来越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传授者, 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参与者, 老师应为学生提供可供讨论的话题, 学生们都愿意参与, 其主动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想象的翅膀在数学的天空里自由自在地飞翔。动手操作作为数学知识抽象性和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桥梁, 教师放手让学生切实处在自主学习的状态中, 让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 探索者, 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3. 观察推理, 脉络分明

观察是思维的触角, 能为创造积累经验。教学就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架构知识的桥梁。我认为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和积累, 都是通过观察实践而的不到的, 没有观察也就没有丰富的想象, 也不可能有正确的推理、概括和创造性, 所以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去观察、去思考, 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即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 又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

如教学这样一组运算题, 求出下面两组算式的结果并进行比较:

(1) 4×4和3×5;12×12和11×13;

(2) 已知256×256=65536, 求257×255;

(3) 16×16=256. () × () =255.

在这一组练习中, 学生用自己得出的规律, 计算出了正确的结果, 体验了成功的愉悦, 同时也增强了自信。

人的知觉不是像照相机那样, 是一种被动的复制活动, 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反映。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看到了知识的奥妙, 让学生的思维扩散;我们还看到了形式美的表现, 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质。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通过精心设计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参与数学的“再创造”活动。这种由学生自己来发现知识的奥秘及内在规律的学习方法, 必定会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会得到更好的体现。

二、参与教学的注意点

1. 数学课不能上成“政治课”

数学教材理性多于情感, 教师不能沉湎于单调的分析讲解, 上板着面孔的课, 学生可能会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 但他们不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也不会有积极主动的探索热情,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 一定要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组织教学, 提出探索性强的问题, 设置悬念, 激发求知欲望。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 具有强烈的诱惑力, 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

2. 数学课不能单独的“说数学”

“活动是孩子发展的杠杆”, 课堂上的动手操作在动态中进行, 正好符合学生好动的特点。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数学学习, 特别是新概念, 新方法的学习, 应当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 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整理、分析和探索中去体会数学。

参与教学管理 篇9

一、管理沟通课程特点

管理沟通是一门抽象性、开放性较强的课程。一方面理论知识点覆盖面广, 从古典组织理论到人际关系理论, 再到人力资源理论等, 每一经典理论都有丰富的案例可以去剖析, 但平铺直叙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 因此案例的选取是管理沟通课程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管理沟通的过程就是人与人直接的沟通实践过程, 可以极大的调动每一位同学的兴趣, 切身参与到课程中来, 实践沟通方式、沟通工具、沟通环境对沟通效果的影响。因此, 管理沟通课程应把握好案例选取和互动环节的设计。

二、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 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 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例如在讲到“约哈瑞窗”这一知识点时, 如图1所示, 它是一种用于研究人们改进信息沟通的方法。它将人的心灵想象成一扇窗, 其中的四个区域分别代表个体特征中与沟通有关的部分。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A、B、C、D四个区域人与人间的信息沟通状态, 通过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中嬴华随众将军觐见秦君嬴驷为犀首鸣冤这一段儿来分析这一知识点, 先让每一位同学站在秦君的角度去谈谈这个时候该如何处理, 然后让大家再一起观察秦君是如何处理的, 在秦君的处理过程中就会发现原来从秦君角度而言, 公众的我是“一国之君, 重用耍嘴皮子的张仪, 弃用英勇杀敌的犀首”, 隐秘的我是“为国取利, 重上郡十五县, 轻蒲阳一城, 利在界河变内河, 秦国为刀俎, 魏国为鱼肉”, 背脊的我“带头来觐见的是虎贲将军白裕”, 潜在的我“定了的事就是定了, 敲山震虎, 整顿军纪”, 这样一来每位同学就可以对照刚才自己假想为秦君时如何去把握约哈瑞窗, 然后可以进一步提出“为什么秦君没有换朝服”、“为什么让众将领中赢华一人觐见”等问题, 引出接下来的管理沟通知识点。

三、参与教学

参与教学即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愿望, 以主体性为内核, 以自觉性选择性为特征的学习。教学过程中, 教师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做主人, 使他们切实感受到成为学习主人的真正乐趣和与老师、同学共同探求知识的幸福。

在讲到倾听环节时, 按座次顺序, 前一位同学读一段新闻或一个小故事, 下一位同学用一两句话概况前一位同学提供的信息, 并回答前一位同学提出的两个问题, 例如数字、时间、人物名称等信息, 让同学体验在倾听中的核心任务就是抓取“关键词”, 并加强了每位同学的总结和归纳能力, 通过不同学生的反应和正确率, 相互分享自己的倾听体验, 总结出提高倾听效率的一些办法。

在讲到非语言沟通时, 让每一位同学都读一篇相同的文章, 例如食指的诗《相信未来》, 每一位同学读一个段落, 然后比较几个同学读过之后, 谁更能表达诗的意境, 然后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在副语言沟通中, 人的音速、音调、音质及音量是如何改变沟通效果的, 再比如让每一位同学用身体去表达一个成语, 让其他同学去猜, 很快会发现人的眼神、姿态、动作、表情等因素会极大的影响我们的表达能力, 这样的课堂体验不仅增加了同学们的兴趣, 而且让同学之间尽快的熟悉和认识, 让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每一位同学都想积极的去参加和表达自己的思想。

四、结论

案例教学和参与教学是管理沟通课程中的重要教学方法, 在培养学生管理沟通意识和实际沟通能力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教师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案例教学必须与理论知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不能单纯的为活跃课题气氛, 添加不必要的学生自由发言环节;二是把握好教师在管理沟通课程中的定位, 要以学生的发言和思考为主, 教师只是引导和推动教学环节的展开;三是善于把握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 控制好每位同学的参与时间, 公平合理的让每位同学体验沟通的重要性, 以及与人分享的快乐。

摘要:管理沟通是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选择合适的案例阐述管理沟通的理论知识, 选择合适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去参与和体验, 运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注重提高学生的管理沟通意识和能力, 以知识传授与应用实践为核心理念, 按不同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参与环节, 让学生有兴趣多角度去感受沟通的不同方式, 理解良好沟通的内涵, 为管理沟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关键词:管理沟通,案例教学,参与教学

参考文献

[1]杨凤阁.《管理沟通》系统训练教学模式探索[J].教法研究, 2012:97-98.

[2]陈酉宜.管理沟通课程本科教学的探索[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95-96.

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研究 篇10

一、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内涵、依据、意义等方面, 主要从宏观视角进行研究, 大多停留在口号式的呼唤上, 缺乏实用性。而且, 很少从学生的视角来揭示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实际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存在着重宏观研究、轻微观及细化研究的缺陷, 缺乏有针对性的对策。

(一) 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意识薄弱

部分大学生对参与教学管理的认知度不高、意识薄弱, 一方面学校宣传力度不够, 学生对高校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平台的设置情况和操作程序不清楚;另一方面, 大学生对与自身利益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等指导性文件不了解, 导致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积极性不高。

(二) 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渠道不畅通

高校每学期学生提供的建议数量众多, 对其进行分类和整理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信息的处理和解决会产生滞后, 同时当问题解决妥当之后, 再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学生同样又存在滞后。信息处理的不顺畅和信息找不到适当的反馈渠道, 会影响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工作的积极性。

(三) 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途径形式化, 层次较低

在高校中, 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很多只是“走过场”, 一方面因为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和管理能力相对不高, 另一方面是因为学校缺乏相关的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 导致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平台只是流于形式, 学生参与的深度、效度都远远不够, 无实质性建议。

二、完善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措施

教学质量的监控与管理与高校的发展和建设密切相关, 近年来各高校都为学生提供了参与教学管理的平台,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可以根据大学生参与教学质量管理现实状况和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完善策略。

(一) 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增强主体意识和认同感

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参与教学质量管理的平台, 但由于学生对此类信息的接收和途径比较单一, 使得这些参与平台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针对这种情况, 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学校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公告栏等途径进行宣传, 加大学生的信息接收途径, 使学生自主地选择并主动地参与高校教学决策。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充分了解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重要意义, 改变各方面的抵触情绪, 从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

(二) 使反馈信息系统网络化, 并形成闭环

学生所反馈的教学信息或者提供的教学管理建议最终目的是让教学质量监控主体及时了解正在进行的教学管理的真实情况, 根据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准确地采取措施来改进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所以, 在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过程中, 应当关注其渠道是否畅通和最终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高校应使学生参与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反馈网络化, 并且成为既有原始信息反馈又关注最终效果的闭环网络, 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参与到教学管理模式的良性循环中来。

(三) 完善激励和保障机制

完善激励和保障机制是实现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重要保障, 高校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荣誉奖励, 对考核优秀的学生, 学校给予“积极参与教学管理的学生”称号;二是在参与教学管理方面表现好的学生赋予每学年的学生综合测评考核指标;三是对于干扰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损害学生名誉或造成人身伤害的个人或部门给予严肃处理, 完善保障机制, 激励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

任何一项制度的实施, 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这就需要高校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的改革和发展中都应该拓展思路, 发现不足并寻找完善方案, 也要不断创新, 使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不断优化, 进一步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周俊.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究[J].亚太教育, 2015 (22) :253.

[2]刘丹.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1 (6) :85-88.

培养参与意识提高教学效率 篇11

关键词:文言文课堂;学生;参与意识;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2-00032-02

文言文凝聚着中华几千年文化的精髓,博大精深,魅力无穷。尤其是入选课本的作品,更是语句优美,蕴涵丰富,启人深思,理应受到学生的喜爱,可事实上,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处于十分尴尬的状态。课堂上老师讲得津津有味,而学生听的却是了无生趣,课堂气氛一片死寂,学生学习兴致不高。究其原因,就是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中没有让学生参与进来,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效率低下。要改变文言文教学低效的状态,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真正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从对学习的促进来说,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从学习产生新的兴趣和提高原有兴趣来看,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所以,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学生“好之”“乐之”,才能使其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全面参与。

庄子的《逍遥游》放在必修5,这足以说明这篇课文难教、难学,但即使作了这样的调整,对于十几岁的学生来说,仍是“怎一个难字了得”。由于这篇文章内容庞杂,学生的眼睛难以看出头绪来,更是难以从总体上把握,这直接导致他们对全文认识“混沌”。如果由教师解读,学生只有听讲的份儿,什么主体性、对话性、参与性等都谈不上。为了能使学生参与,使学生在课堂上也能达到学习上的“逍遥”境界。我在教这篇课文时,尝试在“笑”上大做文章。首先,提醒学生思考:文中出现了几个“笑”字?各笑什么?学生总结出三个“笑”字,分别在第一、二、三节。句子分别为“蜩与学鸠笑之/斥安鸟笑之/宋荣子犹然笑之”。下面我让学生弄清三个“之”,就能知道笑的对象了,再分析三个板块笑的原因。作者对这三者的态度,至此可以看出对一些事物或人物都做了全盘否定,真可谓“庄子‘笑’万物!”紧接着问学生庄子为什么要“笑”万物呢?学生很快从文中找出答案。从而总结出全文基本上是否定,是从反面论证,最后才用几句话提出正面主张,以三“无”(无己、无功、无名)作结,有力论证“无所待”的观点。至此,全文思路清晰了学生兴趣也很浓厚,学生学习起来也很轻松。

在讲《归园田居》时,首先从题目入手,让学生根据题目提出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学生分别提出:“归时的心情”“归后的生活”“为什么要归”等问题,然后请学生自读诗文,学生很快从诗文找出答案。这样让学生灵活的去学习,活则生趣,趣则生爱。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积极,思维活跃。

另外,巧用成语,活学文言。文言文虽难学,但它的许多基本词汇和基本语法特点延用至今,只要在讲解时适当予以点拨,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譬如成语,大多是从文言文演绎而来而来,在讲使动用法时,可介绍“曲突徙薪”“穷形尽相”“汗牛充栋”“走马观花”等成语(加点字均是使动用法)学习意动用法时,可以介绍“幸灾乐祸”“鱼肉人民”“幕天席地”“不耻下问”“不远万里”等成语(加点字均是意动用法);如学习名词作状语时,可以介绍“风起云涌”“虎踞龙盘”“蚕食鲸吞”“星罗棋布”“风餐露宿”“日新月异”等成语(加点字均是名词用作状语);特殊的文言句式也保留在成语中,如在学习宾语前置句时,可以引用“夜以继日”“时不我待”“唯利是图”“唯才是举”“一言以蔽之”等成语(加点字均是前置宾语),从而总结出宾语前置的规律:古汉语的疑问句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为了强调介词宾语,宾语前置;以“之”或“是”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句。分析古今异义现象,“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人的帮凶,贬义词。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经过老师的点拨后,学生的学习激情就会大涨,自然也就会参与其中。

二、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古代文化常识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永远也讲不完的,作为老师,只有把学习古文的方法教给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自己在古文化知识的海洋里摸索、分析、练习,这样才能真正获益。

首先要教会学生积累知识的方法。知识的积累需一个长期过程,正如“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只有有计划的进行积累,打牢知识储备的基石,丰富学生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使之形成系统,才能进一步将其转化为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每学完一篇文言文我都要求学生对字词进行积累,对之进行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整理。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负”出现多次,“负荆请罪(背)”“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凭借,依仗)”“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担负,承担)”“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赵城(违背,背弃)”“臣诚恐见其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在教学中不能局限于该篇文章,要回顾、翻阅以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在学习本课的基础上进一步积累。如碰到有关官吏升降的词语,便要学生想出学习过的系列词——拜、擢、除、拔、迁、辟、黜、贬谪、左迁;遇到与走有关的词就要想到其系列词——行、奔、遁、赴、趋之。经过归类后,课文中的知识就真正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具备善于联系旧知识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给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是教学的最高技巧所在。”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点化旧知识,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旧知识进行归纳、分析,并从中获得新的知识,如学到荀子《劝学》“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句中的“假”可联系成语“狐假虎威”“不假思索”中的“假”,是“借助”的意思。碰到》“当仁不让于师”中的“当”可联系《木兰诗》中的“木兰当户织”。这样,新旧知识相互交融,无形中就提高了学生联系旧知识来推断语义的能力了。

综上所述,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在开放的语文课堂中,倡导平等、尊重、双赢的交往方式,给学生一片蓝天,让学生飞翔,让师生生命得到美丽的绽放。

如何引导家长参与学习管理 篇12

一一、校讯通——为学习管理导航

现在的教育是开放性、全方位的教育, 它打破了传统以课堂教育为主的僵化模式, 多渠道地挖掘教育的潜在影响力, 突破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交互影响, 注重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互补功效。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 形成家校合力, 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就成为学校的重要工作。为此, 我校在2010年与浙江华海教育科技公司合作, 顺利开通校讯通平台。通过校讯通平台和家长联系, 具有传统沟通方式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快捷、有效地传递信息;便利的交互功能;节省时间, 提高效率。就像利用现代通信方式建起一座空中彩桥, 为家长和老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小小一条短信, 运用得当, 对孩子的学习管理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现实生活中, 很多家长不是不想帮助孩子学习, 而是不知道怎么帮助孩子学习, 也不知道每天学习的重点在哪里, 应该注意什么。再加上一些孩子自觉性不高, 虽然教师把作业写在黑板上, 可他总是不抄不记, 回到家就撒谎, 说没有作业, 日复一日不写作业, 学习成绩就可想而知。使用校讯通后, 有效杜绝了这种现象。有的家长对孩子也很关心, 可是缺少正确的教育方式。只要孩子学习成绩稍不如人, 父母就常常唠叨没完, 还强制规定孩子的学习时间, 不让他有玩、看电视、玩电脑的时间, 使孩子十分反感。或者是孩子做完了作业, 家长又再布置额外的作业给孩子, 对孩子进行题海战术, 弄得孩子头晕脑胀。这时, 教师就可以通过校讯通对家长进行方法上的指导, 理论上的引导, 使家长按正确的方法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管理。譬如怎样训练口算的速度与正确率, 怎样引导学生做事条理化……这样的指导针对学生实际, 急家长所急, 如夏日清风、冬日暖阳, 为家长所欢迎。可见, 校讯通可以为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管理有效导航。

二二、家访——为学习管理排忧

尽管现在通讯发达,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电话、手机短信、QQ、互联网等各种方式进行交流, 但笔者认为家访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效果会更好。家访能让我们和孩子、家长打成一片, 感情亲切融洽, 减少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误会和责怨, 解决老师、孩子在学校无法面谈的问题。因此, 教师应该在教育过程中尽量多家访, 切切实实为家长参与学习管理排忧解难。

为此, 我们学校一直推行家访记录制度, 要求每个班级的任课教师在一学年内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家访, 并做好家访记录及影像资料保存, 学校在学年结束时组织教师进行考核。通过考核, 促使教师实实在在地进行家访。事实表明, 很多家长欢迎教师的到来, 非常热情地接待, 他们觉得温暖, 倍感兴奋, 提高了他们对孩子学习管理的积极性。同时, 家访也可以让孩子感到, 自己并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自己在教师的心中不是可有可无的, 教师总是在注视和关心着自己, 从而增强主动学习的信心。更为重要的是, 教师、家长、孩子三者共处, 促膝谈心, 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有利于意见的交换, 有助于达成共识, 更容易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科学。可见, 家访可以了解一些孩子在学习中存在的隐性问题, 找出孩子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根本原因, 从而提高教师和家长对孩子学习管理的实效性。

三三、家长会——为学习管理支招

将每一位孩子培养成有文化有素养的一代新人, 这是社会的需要, 更是每一位家长所盼望的。一次成功家长会的召开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家校之间的沟通联系, 提高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形成家校教育同步化, 最大限度地消除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误解和家长对学校工作安排的不理解, 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敞开方便之门。因此, 我们学校非常重视一学期一次的家长会, 并把这项工作作为班主任的一门专业技能来要求考核。

我们要求班主任在会前就会议内容、开法征求家长 (有时包括学生) 的意见, 并精心设计会议的主题, 同时要求每位任课教师制作好相应的、家长能看明白的课件;会中, 教师有意识地把时间和空间让给家长或学生, 让他们成为家长会的主角, 这样家长们可以有机会了解孩子的全面情况, 转变对孩子关注的角度, 有机会倾听其他家长的教子经验与困惑, 从中领会学习管理的高招。更为重要的是, 通过家长会把孩子心声反馈给家长, 让他们自觉改正一些不恰当的学习管理方式, 从而提升学习管理的质量。

四四、评选优秀家长——为学习管理助力

家庭是孩子的终身学校,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教育孩子健康成长, 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职责。要搞好学校与家庭教育的配合, 还应当将激励机制引入操作过程。为此, 我们在本学期开展了优秀家长评选活动。旨在通过这一活动, 营造真正关注孩子健康成长、快乐成长的良好氛围, 引领广大家长转变家庭教育观念, 掌握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 在家庭和学校之间架设起沟通的桥梁, 为家长的学习管理助力, 从而推动我校素质教育工作健康发展, 让孩子真正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受益者。

其中, 优秀家长的评选条件可由孩子先行提出初稿, 因为孩子提出的条件反映了教育对象对教育者的期望, 能引起家长们的兴趣和重视, 最后再由学校统一核定。我们要求各班按学生数10%的名额进行评选, 并统一规定在家长会期间为他们颁发奖状和奖品。结果, 获奖的优秀家长异常激动, 纷纷表示今后将挤出更多精力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管理。没有获奖的家长也不甘落后, 一致表示今后要加强对自己孩子的学习管理。可见, 评选优秀家长提升了家长学习管理的动力, 使孩子的学习质量更有保障。

五五、给家长发喜报——为学习管理鼓劲

现在的家长由于社会压力大, 家庭责任重, 往往整天忙于生计, 再加上一大部分家长身处农村, 自身知识水平也不高, 往往缺乏对孩子进行学习管理的信心。为进一步拓展育人渠道, 落实家长的知情权、管理权, 促进家校双方的紧密联系, 共建家校互动和谐管理的良好氛围, 增强家长参与学习管理的信心, 我们学校在本学期开展了给家长发喜报活动。旨在通过这一活动, 为家长参与学习管理鼓劲, 重拾家长参与学习管理的信心。

我们的做法是:期中考试后, 给成绩进步明显的学生发喜报, 个数不限, 喜报全部由学校打印, 并盖上学校公章和校长印鉴, 最后由班干部把喜报转送给家长。结果, 接到喜报的家长都比较激动, 相信他们今后一定会对自己孩子的学习加强管理, 从而提升孩子的学习质量。可见, 给家长发喜报, 既可以让家长也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 也可以激发家长参与学习管理的积极性, 从而促进学校与家长的互动和共赢。

六六、家长开放周——为学习管理提速

如今的家长, 当初也是学生, 他们对课堂教学的印象可能还是当年那个状态。而事实上, 近十年来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 只有让如今的家长重新走进既熟悉又陌生的课堂, 才能找到指导和管理孩子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为此, 我们学校每学年都要进行一次为期一周的、对所有家长开放的教学和学生活动展示。活动时, 学校邀请家长走进校园, 走进课堂, 了解学校的管理与发展趋势, 了解当今课堂教学和课改动向, 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 感受孩子的课堂表现, 聆听孩子们的心声。从而缩短学校与家庭的距离, 进而达到“我们尽心, 家长安心, 孩子开心;我们诚意, 家长满意, 孩子受益”的目的。

在听课后的反馈时间里, 许多家长纷纷主动与教师探讨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及行为习惯的教育问题, 二年级学生家长提出“孩子这么小, 能否适应并接受教师放手, 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三年级学生家长提出“英语的起步学习中, 家长们无能为力、束手无策的帮教困惑”、六年级学生家长也吐露了“新课程难、学生个性太强, 在家不听教育”的心声。一种种新颖的教学理念, 一句句真实的家长感言, 一个个棘手的教育问题应运而生, 借助家长开放周这一平台, 共同商榷, 期待着共同解决、完善、进步……可见, 家长开放周活动促进了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 让家长感悟更多的指导和管理学生学习的方法, 从而促进学习管理效能的提升。

上一篇:口服避孕药与高血压下一篇: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