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教学方法(精选12篇)
参与式教学方法 篇1
读, 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怎样评价都不过分, 可以说, 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的方式之一, “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 讲的也是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 读的教学, 尤其是朗读教学, 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这种熏陶感染离不开读特别是朗读。叶圣陶老先生说:“多读作品, 多训练语感, 必将能驾驭文字。”所以, 语文教学必须加强朗读教学。朗读是一种由眼、口、舌、耳、脑等器官共同协同参与作用的创造性活动。所谓朗读, 就是有感情、有节奏、抑扬顿挫、吐字清晰、声音洪亮地读, 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新课程倡导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合作式教学方法, 以小组教学活动为主要形式。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方式, 如个人读、齐读、小组读、范读、分角色读等方式, 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需要。要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就必须创新朗读教学的方式, 以适应参与式教学的需要。新课改工作开始以来, 很多老师对朗读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比较困惑或迷茫。本人因工作关系, 对参与式教学中的朗读教学方式做了一些总结与反思, 在这里求教于广大同仁, 与广大同仁一起探讨与交流。
一、互读
让每个学生都充分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是参与式教学的重要理念和基本要求, 小组活动是参与式教学的重要形式。教学过程中, 我们常常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进行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困惑:在朗读教学过程中怎样合作呢?其实, 互读应当成为我们在朗读教学中经常采用的符合参与式教学特点的朗读方式。互读就是同桌或前后桌两人或四人一组, 你朗读给我听, 或我朗读给你听。一般地说, 在小组合作中, 组内人数越少, 效率越高。互读, 可以最大限度地从方式上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调动学生的关注度和兴趣度,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教学中, 应注意适当地调换座位或调整组内成员, 以增加小组成员之间的新鲜感, 还要注意噪音控制, 避免声音过大。一位老师在教学《学弈》时, 让学生在小组内每人读一遍, 推选出一位学生在全班交流展示, 就这一环节, 学生饶有兴致地读了十多遍课文,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轮流读
轮流读一般有两种形式, 即:同桌或组内成员之间你读一段我读一段, 或你读一句我读一句。这种形式比较适合诗歌或自然段比较短的课文。这种形式也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因为在你读的过程中, 我必须非常专心地关注你读的进程, 如果我不注意, 我就跟不上你的节奏。这种形式在教学中应用时应注意课文的选择。
三、接读
接读, 就是前面的读完之后后面的接着读, 也就是所谓的开火车, 就是你读完一句或一段后, 我接着读。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小组之间或男女生之间的朗读教学。这种形式的好处也是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进来, 因为前一句或前一段读完后就是你, 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你等或靠的思想, 使你全神贯注地参与朗读活动,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兴趣度。教学中应注意课文的选择和时机的把握。
四、分角色读
分角色读有两种方式, 即男女生角色或课文中的角色。这种形式适合文章明显是两个方面的内容, 或有人物 (动物) 对话的课文。譬如一位老师在教学《陈涉世家》时, 专门找了一位女生读陈胜的话, 其他同学齐读其余的语句。尽管通篇陈胜只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三句话, 教师这样处理角色朗读, 不仅使全体学生参与朗读, 而且突出了文章主旨, 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五、抢读
所谓抢读, 就是在小组或全班内抢着读, 即你读完之后我马上接着读。这有两种形式, 即举手示意或不示意。这种方法也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和参与意识, 从形式上保证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但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用语言、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之后再进行, 也要注意抢读演变为齐读的问题。
六、赛读
就是用竞赛的方式朗读。一般地说, 学生人人都有荣誉感和好胜心,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 调动学生参与朗读的兴趣。赛读的方式方法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如小组赛、小组成员赛、同桌赛、男女生赛、个人赛、自由组合赛、全班自由赛等。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语的激励性原则, 如看看谁读得有特点有特色, 看谁读得更能体现文章表达的意思等, 切忌“看谁读得最好”或者“还有谁读得比他好”等话语;也要要求小组内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只说优点不说缺点, 只表扬不批评, 做到皆大欢喜。
教无定法, 是说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我们很难说哪种朗读方式是最好的, 只有运用最恰当的才是最好的。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情况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朗读的兴趣, 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 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与式教学方法 篇2
过去在课堂上学生们连举手都胆怯,现在,有那么多教师在听课,他们竟然能放得开。这是什么缘故?这就是教学观念的改变。
新的教学理念,不仅改变了学生,也改变了教师,教师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先让学生自己探究、动脑思考,理论联系实际,自己寻找答案。教师不再是真理与知识的化身,不再用讲授和灌输的方法教学,而是把自己作为学生的伙伴、朋友,引导和启发他们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世界、探索未知。
参与式教学是最近一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法。指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同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它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参与式教学为所有学生提供了一个发表意见的环境,使教师了解不同学生的看法和所关心的问题,使学生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可以相互交锋,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使全体学生都有主人翁的感觉,使学生对自己的学生负责,对小组的合作学习负责,进而使全体学生有机会反思和利用自己的已有资源,将参与互动的体验迁移到教育教学中。
要使教师能真正聆听学生的心声,让自己融入学生的大集体中,教学相长,参与的方法也必须得当。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没有兴趣的强制性教学势必会扼杀学生的求知欲,只有帮不同层次的学生建立具体适当的学习目标,才能使他们的学习变“被动接受式为主动参与式”的学习。增强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信心,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其次,训练适宜,要有价值。问要合时宜方能激起每个学生思维的火花,疏通其思维的流程。练要有所侧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异步达成同一训练目标。第三,全程参与,从课堂步入起,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发言的机会,各抒己见,优等生带动中等生,中等生带动较差的学生,促使每个学生都能进入和经历学习的全过程,获得参与的机会。学生均能步入正轨,师生互动,其乐融融。
参与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它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模拟、录像、座谈等。参与式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教学发生的基础,学生必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学的生命力就是对学习主体学习潜能的极大调动。我们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就是能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进入参与式教学,能有效地提升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学习的技能,使他们有机会按自己的能力和进度学习。
参与式教学在高中教学研究 篇3
关键词:新课改;学生心理;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而在我国,参与式教学法仍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我国明确提出参与式教学法的是清华大学的过增元教授。他认为,与传统的启发式教学法不同,参与式教学更注重主体参与性,核心在于一个“问”字。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今天,随着新课改的提出,高中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和合作探究的精神。所以,如何根据学生心理,实施参与式教学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中地理课堂参与式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
1.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而地理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情境的设计,要触及学生的知识“最近发展区”,这样才能真正把学生推至主体地位参与学习,正如一个问题情境的提出。比如在教授工业区位选择的时候,提出的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举例中,如果运用到的是身边的工厂实例,则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浅显易懂,并且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在家长的帮助下,参观家长或是其他家庭成员的工作地址,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就会因为自身的参与和家庭的帮助而对该知识印象深刻,从而达到了牢记知识的理想效果。
2.弗洛姆的“期望理论”
弗洛姆的期望理论认为,某一活动对于调动某一人的积极性,激发出人的内部潜力的强度,取决于达成目标后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的大小——效价与他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判断能导致该结果的概率——期望值。而怎样使激发力量达到最好值呢?据心理学的观点,人的需要可分为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因此,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互配合的情况下,才能使主体参与更为主动。正如在讲述到5种地貌形态时,该知识在初中阶段曾经学过,高一的学生对此有初步印象,但只了解表面和概念,并不识得其中深层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激励学生主动观察周边的环境,参与其中,加深学习印象,进入学习状态。
二、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如何根据学生心理实施参与式教学
1.从教材内容来看
(1)以自然地理学角度来看。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主要是从自然地理学的角度对教材进行编写。新课改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法,改良启发式教学法,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就显得尤为关键。正如:在教内外力作用的时候,因为知识比较枯燥无味,故在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过程中可采用自然风光图片来抓住学生的视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上课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通过参与到实验的过程中,来体会知识的生动性,那么这种参与式方法就算成功。
(2)以人文地理学角度来看。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主要是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来对教材进行编写,新课改要求学生从身边地理知识入手,培养地理观,故人文地理的部分,风光图片自然少,大多是大量的文字信息。因此,在对人文地理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需要运用具体的案例进行导入,而这些案例最好是当地的乡土案例,这样让学生明白其实学习地理不仅是书本中学习得到,地理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
2.从教学内容来看
(1)教师如何应用。教师是参与式教学法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教师的引导和从旁协助,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会知识的关键和助力。例如在学习晨昏线知识的时候,可以对学生进行问题的引导,引入到学习的情境中,让学生思考一天的昼夜变化情况,太阳的东升西落,通过观察身边的地理现象,引入到晨昏线的知识中去,让知识更为灵活、鲜明。
(2)学生如何应对。学生是参与式教学法的主体。学生通过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来灵活地掌握知识,站在同龄人的立场,更能理解同龄人的心理,从而真正理解知识的涵义。比如课堂中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学生模拟不同的角色,各抒己见,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合作精神,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合作性。
(3)家庭和社区的配合与关注。家庭和社区虽是参与式教学法的配角,却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如在讲解到地貌知识的时候,家长可以在课余时间或周末带学生去野外实地考察,增加学生的感官印象,使知识更为生动形象。而社区则可以在不同的节假日,推出针对学生参与的主题活动,例如组织登山踏青的活动,组织观测流星雨等,让学生在各方的帮助下更能突显其主体地位,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反馈。
三、参与式教学对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意义
1.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发展,突显教育的整体性功能;
2.地理教学不但在理念且在教学行为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协助性;
3.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缩短师生、生生、家长和学生、社区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参与式教学方法 篇4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教学设计,素描,几何形体,透视,明暗
一、什么是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是最近一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是指: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法。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 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 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 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 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将这一理念与课程实践进行有机结合, 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是每个教师应该思考研究的课题。下面就以“高一美术素描几何形体写生”的单元设计为例谈谈对参与式教学设计的理解。
二、课程设计列谈———对参与式教学的设计
1. 基本课程结构。
课程名称:素描几何形体写生
开设学期:第一学期
课时:8课时
使用教材:《天祝一中美术高考指导教材》 (校本教材)
主要教学内容:素描石膏几何形体写生
教学目的:通过石膏几何形体的基础课训练, 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 拓展和延伸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
知识点:透视、明暗调子
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
(1) 专业理论的探讨与生成。
(2) 学生写生实践训练。
(3) 学生互动式作业点评。
重点、难点:重点是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难点是对物体明暗规律的运用。
教学进程:一课时理论讲解, 六课时写生训练, 一课时作业点评。
2. 对参与活动的设计。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共设置了两个环节的游戏和几个启发性问题, 分别让学生体验、感悟几何形体的透视规律和光源与物体间明暗规律。
(1) 拼图游戏:给学生提供有一边相等的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三种几何形。让学生任意选择一到三个几何形组合成不正方体, 并用某种规律将它们进行有序排列, 找出其中的异同;同时思考正六面体最少能看见几个面, 最多能看见几个面?是什么原因产生了这种现象?
学生参与活动:学生亲自动手组合各种角度的立方体, 并讨论彼此间的差异。
生成的知识点:正六面体的平行透视最少看见一个面, 最多看见三个面,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观察角度的不同, 而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透视”。透视分为以下几种:在正六面体上下、前后、两侧三个面中, 只要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 同时有一面与地面平行的正六面体透视就叫“平行透视”。当正六面体的一个面与地面平行, 其左右各侧面与画面成角时就叫“成角透视”。正六面体位置高于视平线时就叫“仰视”, 低于视平线时就叫“俯视”。
得到的核心结论:正六面体可见面的多少、大小、形状取决于观察者与正六面体之间的透视角度。因此, 在写生过程中应先分析我们与写生对象属于哪种透视关系, 并按透视规律体现这种关系。
(2) 灯光游戏:让学生用聚光灯从不同的角度照射几何形体, 仔细观察光影明暗的变化, 思考几何形体上的明暗是怎么形成的, 分析三大面五调子的客观规律。
学生参与活动:学生使用不同角度的灯光照射几何体, 仔细观察同一物体在不同光线下的明暗现象;观察不同物体在同一光线下的明暗现象。彼此讨论、分析物体上明暗现象的决定性因素。
得到的结论:几何形体的光影明暗效果是由光源与几何形体之间的角度、几何形体的体面转折的特征共同决定的。因此, 在写生过程中要准确判断光源与物体转折之间的关系。
3. 对写生过程与结果的设计。
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尽量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自主完成作业。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遇到问题, 让学生通过观摩其他同学的作业与对照范画的方式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作业后安排一节课的时间, 让学生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作业进行分析点评, 指出作业当中的优点和缺点。同时被点评作业的同学可根据点评同学的意见进行辩论, 陈述自己的观点与认识。
学生参与活动:通过学生实践完成一张四开大小的素描石膏几何形体写生作业, 并对自己和其他同学的作业进行点评。
三、对参与式教学设计的理解
1. 学生的参与活动应有实效性。
参与式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持续参与。学生只有在完成各个环节的活动, 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沟通才能生成知识体验。因此, 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首先确保学生参与的实效性。要提高学生参与的实效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全面了解学生的专业基础, 对学生的准确了解是做好教学设计的基础。如我们美术选修班的学生中有已经学习了两三年的, 有学过一两个月的, 也有完全没有基础的, 在教学设计中就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2) 对教学问题的设置要有层次性。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参与教学过程解决问题是参与式教学常用的教学手段。根据设置不同层次、不同难易度的问题, 由浅及深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兴趣点,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落实参与活动的有效性。如在两个游戏中都是从简单的现象入手, 再从现象中总结规律。现象是每个学生都可以直观感受到的, 因此几乎没有基础的门槛, 学生可以全员参与。但要从现象中总结出透视和明暗的规律就不是简单的问题了, 这时候有较好基础的学生就能够发挥作用了, 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讨论后将教学设计中预设的知识点逐一凸显出来, 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完成教学过程。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通过自身努力获取知识的成就感, 激发其持续学习的兴趣。
(3) 教师的引导要适时适度。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习惯了传道、授业的角色, 到参与式这一新的教学体系下往往缺少耐心, 急于想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 忽视了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的探索应用知识的作用, 降低了参与式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应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体验自主获取知识的快感, 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教师应化身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与组织者, 适时适度的出现, 保障参与式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2. 参与活动应有启发性。
参与式教学是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活动获取信息与知识的,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一定要突出参与活动的启发性。如果学生的参与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 课堂看上去虽然热闹, 但并不能帮助学生归纳信息、总结知识, 就不能称之为是有效的教学。学生的参与活动必须和预设知识点有着内在和必然的联系, 才能启发学生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如在灯光游戏中让学生在同一光源下照射不同的物体与在不同光源下照射同一物体, 就是为了让学生对比两者的差异, 得出同一物体在不同光源下的明暗现象不同, 不同物体在同一光源下的明暗现象也不同, 从而推导出物体的明暗现象是由光源和物体共同决定的这一结论。启发性的设问和实践活动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 参与活动对学生人格养成的有益性。
参与式教学中不能将目光仅仅放在学生知识的获得与技能的提高上。教育是对人的教育, 知识与技能只是教育的一个方面。因此,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还应该充分考虑对学生人格与价值观的培养。如在本次教学设计中对学生写生实践过程的设计:让学生自主完成整个作业过程, 遇到困难和问题通过参照其他学生作业与优秀范画的方式解决, 这里包含了三个意图。
(1) 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主能力。一张简单素描作业也需要学生用六课时的时间去完成, 需要他们一笔一笔的铺完所有的明暗。这一过程需要耐心、细心, 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的心态和性格将得到锻造。这是一个他们认识自我的绝佳机会, 通过这种训练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将会有较大的提升。
(2) 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与竞争意识。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所有学生面对的是同一组静物, 而作业的质量与水平的高低就成为其能力与水平的象征。学生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断的分析自己在集体中所处的位置。再加上教师恰当的评价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加强学习的效果。
(3) 培养学生的自谦意识与学习意识。学生在写生过程中会遇到或简或难的很多的问题, 有的问题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解决, 而有些问题他们可能解决不了。在与其他同学的作业和优秀范画进行对比后, 学生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种设计能够克服现代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骄傲自满的情绪, 使学生虚心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和作品学习, 促使其人格健康发展。
4. 参与活动的综合性与延展性。
教学活动只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 将参与教学与学生生活进行有机结合, 让生活成为课堂。这就要求在参与式教学的设计中充分重视参与活动的综合性与延展性。让学生用课堂教学中的收获去改变生活, 再用生活中的改变促进学习。如学生由于成长环境与个性差异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性格特征, 有的好动急躁、有的内向腼腆, 而性格与心态上的缺陷又会影响学习的效果。所以, 笔者在作业的点评中让学生进行互评与辩论, 就是想让学生在学习中克服性格缺陷。互评中学生内心对其他同学对其的负面评价有不认同之处, 就会用自己的理由去辩解, 而在辩论过程中认可彼此合理的部分。这种训练能够养成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和分析对待事物的判别能力。同时, 语言表述能力与逻辑思辨能力的提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以更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与学习。
参与式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参与教学, 参与活动是教学的基础, 学生必须有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参与式教学的生命力就是对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调动。提倡参与式学习, 其目的就是能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 做好参与式教学设计, 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加强学生的技能, 使他们有机会按自己的能力和进度学习, 自己探究、动脑思考, 理论联系实际, 自己寻找答案。教师也应改变传统观念, 不再一味使用讲授和灌输的方法教学, 而是把自己作为学生的伙伴、朋友, 引导和启发他们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世界、探索未知。
参考文献
参与式教学法的授课方法 篇5
一、讲述法
1、定义
讲述式教学法就是以老师讲授给学生的教学方法。作为一个古老而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法一直在课堂中普遍采用。新课程实施以来,对讲授法的口诛笔伐时有所闻。究其根源,无非是作为传统教学方法的讲授法早已被人们贴上了“灌输”的标签。在当前新课程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这三种学习方式的同时,讲授法已被许多人所唾弃。
2、优点
有利于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讲授法有两个特殊的优点,即通俗化和直接性。教师的讲授能使深奥、抽象的课本知识变成具体形象、浅显通俗的东西,从而排除学生对知识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使学习真正成为可能和轻松的事情;讲授法采取定论的形式直接向学生传递知识,避免了认识过程中的许多不必要的曲折和困难,这比学生自己去摸索知识可少走不少弯路。所以,讲授法在传授知识方面具有无法取代的简捷和高效两大优点,这也就是讲授法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
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学科知识体系的一个蓝本,不仅汇集着系统的学科知识,而且还蕴藏着许多其它有价值的内容,如学科的思想观点、思维方法以及情感因素。但是,由于教材的编写要受到书面形式等因素的限制,对学生来说,不仅知识本身不好读懂,其所潜藏的内涵更是不易发现。而教师由于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能够比较全面、准确地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吃透教材、挖掘教材的深邃内涵。所以,正是借助教师的系统讲授和透辟分析,学生才得以比较深刻准确地掌握教材,从而不仅学到学科的系统知识,而且还领会和掌握了蕴含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学科思想观点、思维方法和情感因素。这样,学生的学科能力也就得到了全面提高。
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
任何真正有效的讲授都必定是溶进了教师自身的学识、修养、情感、流露出教师内心的真、善、美。所以,讲授对教师来说,不仅是知识方法的输出,也是内心世界的展现。它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可以说,它是学生认识人生、认识世界的一面镜子,也是学生精神财富的重要源泉。
讲授法是其它教学方法的基础
从教的角度来看,任何方法都离不开教师的“讲”,其它各种方法在运用时都必须与讲授相结合,只有这样,其它各种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其价值。所以,可以认为,讲授是其它方法的工具,教师只有讲得好,其它各种方法的有效运用才有了前提。从学的角度来看,接受法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其它各种学习方法的掌握大多是建立在接受法的基础上。学生只有学会了“听讲”,才有可能潜移默化地或自觉系统地把教师的教法内化为自己的学法,从而真正地学会学习,掌握各种方法。
3、局限
易使学生产生“假知”
教师运用讲授法,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往往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学生只要认真听讲就可径直地获得知识。而实际上,学生对任何知识的真正掌握都是建立在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和自己的独立思考上。而在讲授法中,教师把知识讲解得清清楚楚,学生以听讲代替思考,即使有自己思维参与,也是被教师架空起来的,因为要跟教师同步进行,这样也就把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所必然要碰到和解决的各种必要的疑问、障碍和困难隐蔽起来。结果,学生听起来好像什么都明白,事后却又说不清,一遇新问题就会手足无措。这样不靠思维获得知识,不仅知识本身掌握不牢固,更谈不上举一反三加以迁移应用,从而促进能力的发展。
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和期待心理
讲授法渊源于传统的教师中心论,教师是知识的象征,一切知识得由教师传授给学生,所以,这种方法在运用过程中也容易使教师产生重教轻学的思想。教师往往只考虑自己怎么讲,怎样讲得全面、细致、深刻、透彻,似乎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得越多、越好,长此以往,就会使师生产生心理定势,教师不讲就不放心,总觉得不讲学生就学不到东西,于是乎,注入式、满堂灌便应运而生,并愈演愈烈。而学生呢?也不知不觉地形成了依赖心理,一切问题等待教师来讲解,特别是教师讲得越好,这种期待和依赖心理就越强烈。正是这种期待和依赖心理严重地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这是目前讲授法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一种相当普遍的病症。
二、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是现代创造学奠基人美国奥斯本提出的,是一种创造能力的集体训练法。它把一个组的全体成员都组织在一起,使每个成员都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观念,既不怕别人的讥讽,也不怕别人的批评和指责。
头脑风暴的特点是让与会者敞开思想,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型风暴,其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和质疑头脑风暴法。前者是在专家群体决策基础上尽可能激发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的方法;后者则是对前者提出的设想,方案逐一质疑,发行其现实可行性的方法。这是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三、分组讨论法
分组讨论式教学法就是把学生合理分组,对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由老师拟出预习题纲,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并且在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点,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分组讨论式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四、练习法
1、定义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的控制和校正,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从生理机制上说,通过练习使学生在神经系统中形成一定的动力定型,以便顺利地、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
2、分类
按性质和特点来说,练习法一般可分为 3类:①心智技能的练习,如阅读、作文、计算技能的练习。②动作技能的练习,如体育技能、劳动操作技能的练习。③文明行为习惯的练习,如卫生习惯、礼貌习惯、守时习惯的练习。从具体学科来说,特殊的练习的类别又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语文课有听、说、读、写等练习。数学课有各种运算、解题、作图、测量等练习。体育课有体操、田径、球类等练习。音乐课有唱歌、演奏等练习。道德教育课有尊师守纪、整洁卫生习惯等练习。
五、角色扮演法
1、定义
角色扮演(Role-playing)是一种情景模拟活动。所谓情景模拟就是指根据被试者可能担任的职务,编制一套与该职务实际根据相似的测试项目,将被试者安排在模拟的、逼真的工作环境中,要求被试者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用多种方法来测评其心理素质、潜在能力的一系列方法。情景模拟假设解决方法往往有一种以上,其中角色扮演法是情景模拟活动应用的比较广泛的一种方法,其测评主要是针对被试者明显的行为以及实际的操作,另外还包括两个以上的人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
1、优点
a参与性活动
作为受试者,可以充分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为了获得较高的评价,受试者一定会充分表现自我,施展自己的才华。作为受训者都知道怎样扮演指定的角色,是明确的有目的的活动。在扮演培训过程中,受训者会抱有浓厚的兴趣,并带有娱乐性功能。
b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从测评的角度看,角色扮演的形式和内容是丰富多样的,为了达到测评的目的,主试者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测试主题,场景。在主试者的要求下,受试者的表现也是灵活的,主试者不会把受试者限制在有限的空间里,否则不利于受试者真正水平的发挥。从培训的角度看,实施者可以根据培训需要改变受训者的角色,与此同时,培训内容也可以做出适于角色的调整。在培训时间上没有任何特定的限制,视要求而决定长短。有关人际关际的培训,从培训设计上就已经消除了由于人际交互作用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c按自己的意愿
角色扮演是在模拟状态下进行的,因此受试者或受训者在做出决策行为时可以尽可能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出完成,也不必考虑在实际工作中决策失谈会带来工作绩效的下降或失败等问题它是一种可反馈的,反复行为。受试者或受训者只要充争地扮演好角色就行,没必要来自己的行为担心,因为这只是角色扮演行为,其产生的影响可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会造成不良影响,也没必要在意他人对你的看法。
d需要配合 角色扮演过程中,需要角色之间的配合、交流与沟通,因此可以增加角色之间的感情交流,培养人们的沟通,自我表达,相互认知等社会交往能力。尤其是同事之间一起接受培训进行角色扮演时,能够培养员工的集体荣誉和团队精神。e锻炼机会
角色扮演培训为受训者提供了广泛地获取多种工作生活经验,锻炼力的机会。这一角色扮演法的优点是就培训而言的,因为在培训过程中,通过角色扮演,受训者可以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可以模拟现实的工作生活,从而获得实际工作经验,明白本身能力的不足之处,通过培训,使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
2、缺点
a如果没有精湛的设计能力,在设计上可能会出现简单化,表面化和虚假人工化等现象。这无疑会造成对培训效果的直接影响,使受训者得不到真正的角色锻炼能力提高的机会。同样的,在设计测评受试者角色扮演场景时,由于设计不合理,设计的场景与测评的内容不符,就会使受试者摸不着头脑,更谈不上测出受试者的能力水平来。
b有时受训者由于自身的特点不乐意接受角色扮演的培训形式,而又没有明确的拒绝,其结果是在培训中不能够充分的表现出他们自己。而另一种情况是受训者的参与意识不强,角色表现漫不经心。这些都会影响培训的效果。在测评的过程中,由于受试者参与意识不强,没有完全进入角色,就不能测出受试者的真实情况。
c对某些人来说,在接受角色培训时,表现出刻板的模仿行为和模式化行为,而不是反映他们自身的特征。这样,他们的角色扮演就如同演戏一样。偏离了培训的基本内涵。在测评受试者角色扮演中,如果受试者也表现得剩板或行为模式化,测评就失去其意义。
d由于角色扮演时,大多数情况有第三者存在,这些人或是同时接受培训的人,或是评价者,或是参观者,自然的交互影响会产生于受训者和参观者之间,这里的影响是很微妙的,但绝不容忽视。
e有些角色扮演活动是以团队合作为宗旨的,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过度的突出个人的情况,这也是角色扮演中很难避免的,因为,一旦某个人表现太富于个性化,这就影响团队整体合作性。
六、案例分析法
1、什么是案例分析教学法
20世纪初,哈佛大学创造了案例教学法。即围绕一定培训的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常为书面形式),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依照法律工作中立案办法把教学内容编成案例形式来进行教学很受欢迎。在当今世界的教育和培训中受到重视和广泛的应用
2、案例教学法的步骤
a学员自行准备
一般在正式开始集中讨论前一到两周,就要把案例材料发给学员。让学员阅读案例材料,查阅指定的资料和读物,搜集必要的信息,并积极地思索,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培训者可以在这个阶段给学员列出一些思考题,让学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准备工作。注意这个步骤应该是必不可少而且非常重要的,这个阶段学员如果准备工作没有作充分的话,会影响到整个培训过程的效果。
b小组讨论准备
培训者根据学员的年龄、学历、职位因素、工作经历等。将学员划分为由3~人组成的几个小组。小组成员要多样化,这样他们在准备和讨论时,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就多些,学员对案例的理解也就更深刻。各个学习小组的讨论地点应该彼此分开。小组应以他们自己有效的方式组织活动,培训者不应该进行干涉。
c小组集中讨论
各个小组派出自己的代表,发表本小组对于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发言时间一般应该控制在30 分钟以内,发言完毕之后发言人要接受其他小组成员的讯问并作出解释,此时本小组的其他成员可以代替发言人回答问题。小组集中讨论的这一过程为学员发挥的过程,此时培训者充当的是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此时的发言和讨论是用来扩展和深化学员对案例的理解程度的。然后培训者可以提出几个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和处理方式,组织各个小组对这些问题和处理方式进行重点讨论。这样做就将学员的注意力引导到方案的合理解决上来。
d总结阶段
在小组和小组集中讨论完成之后,培训者应该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员自己进行思考和总结。这种总结可以是总结规律和经验.也可以是获取这种知识和经验的方式。培训者还可让学员以书面的形式作出总结,这样学员的体会可能更深,对案例以及案例所反映出来各种问题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3、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1)能够实现教学相长。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师而且也是学员。一方面,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掌握着教学进程,引导学员思考、组织讨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通过共同研讨.不但可以发现自己的弱点,而且从学员那里可以了解到大量感性材料。
(2)能够调动学员学习主动性。教学中,由于不断变换教学形式,学员大脑兴奋不断转移,注意力能够得到及时调节,有利于学员精神始终维持最佳状态。
(3)生动具体、直观易学。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真实性.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实例,加之采用是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
(4)能够集思广益。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独唱”,而是和大家一起讨论思考,学员在课堂上也不是忙于记笔记,而是共同探讨问题。由于调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容易开阔思路,收到良好的效果。
4、案例教学法的不足之处
(1)案例的来源往往不能满足培训的需要。研究和编制一个好.的案例,至少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同时,编写一个有效的案例需要有技能和经验。因此,案例可能不适合现实情况的需要。这是阻碍案例法推广和普及的一个主要原因。
(2)案例法需要较多的培训时间,对教师和学员的要求也比较高.
5、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应注意的问题
(1)案例讨论中尽量摒弃主观臆想的成分,教师要掌握会场.引导讨论方向,要十分注意培养能力,不要走过场,摆花架子。
(2)案例教学耗时较多,因而案例选择要精当,开始时组织案例教学要适度,办一次就办好一次,办出信誉来,不要一办就滥。自己砸自己的牌子。
(3)学员一般都具有实践经验,不必担心讨论不起来,但一定要有理论知识作底衬,即案例教学一定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进行。
七、沙盘游戏法
1、定义 沙盘游戏治疗(SandplayTherapy)是由荣格的学生多拉·卡尔夫创立的一种心理分析专业技术,自从1985年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ISST)成立以来,逐渐发展为一种以心理分析为基础的独立的心理治疗体系,成为艺术治疗和表现性治疗的主流之一,被荣格心理分析、人本主义治疗、格式塔治疗和动力整合性治疗等广泛采用。并在临床心理学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第一线得以推广和应用。这种心理治疗方法与技术,能够广泛地适应诸多心理疾病的治疗,在培养自信与人格,发展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效果和作用。自从其问世以来,逐渐获得国际临床心理学界的推崇,被公认为最具有效果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
一粒沙是一个世界,这是智者的见地。沙盘中展现着一个奇妙的心理世界,这是沙盘游戏治疗的真实体验。把无形的心理事实以某种适当的象征性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获得治疗与治愈,获得创造与发展,以及自性化的体验,便是沙盘世界的无穷魅力和动人的力量所在。
申荷永教授等在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ISST)的帮助下。1995年左右将沙盘游戏治疗技术带入国内,1998年开始在广东陆续建立了20余所沙盘游戏治疗专业工作室,范围从幼儿、小学、中学到大学,以及社会上独立的专业心理工作室,带出10多位以沙盘游戏治疗为主要技术的专业研究生,并且与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合作,举办了系列性的沙盘游戏治疗专业培训。从国内发表的l0余篇有关沙盘游戏治疗的专业论文来看,将专业的沙盘游戏治疗技术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是国内发展的一种趋势,并且得到了国际沙盘游戏治疗学会的肯定。同时,沙盘游戏治疗也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治疗技术,成为了广大心理咨询工作者的重要学习内容和重要的专业技术。
2、沙盘游戏的设施要求
首先,要有一间专门用来进行沙盘游戏的房间,里面放置着沙盘、人或物的缩微模型以及水罐或其他盛水器具等沙盘游戏的必需物品。水罐的作用是装一些水,放在沙盘旁边随手可得的地方,以备需要将沙弄湿时用。人或物的缩微模型则是一些能代表人、动物、植物或其他类似的小玩具模型。它们的种类应该比较丰富,能尽量满足沙盘游戏者的各种需求,比如能代表各种文化,无论是东方文明、西方文明,还是历史人物、当今潮流,都应该有相应的模型能给予表现,甚至是一些史前文化的物品、想像中的动物等等。另外,海陆空的各种交通工具也应包括在内。
沙盘是一种特殊的装着沙子的供人在上面进行建造活动的盒子,一般被放在低矮的桌子上。常用的沙盘的大小为7米长、5.5米宽、1.1米高。它的底和边框被漆成天蓝色,并且能防水,里面装的沙子大约是盒子高度的一半。一般沙盘游戏室中至少要配两个沙盘,一个装干沙,一个装湿沙,供来者自由选择。人或物的缩微模型陈列在靠墙摆放的一排架子上.可随意取用。总之.沙盘的大小要能让人目之所及,一眼看到全貌,这有利于集中和加强人的心理注意力。沙子和蓝色的底及边框之间要留有具体的空间。以能挖的深度或建造的高度为标准。同时,提供的各种模型也应该是便于操作,尤其是能够适合包括儿童在内的被试者的操作。
3、沙盘游戏的操作过程
面对一个新来的“沙盘游戏者”,辅导师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彼此熟悉起来,取得对自己的信任,同时初步了解沙盘游戏者的基本情况。然后,辅导师将沙盘游戏者的兴趣逐渐引向沙盘游戏的材料,并明确告诉他,只要他愿意,他可以自由使用它们,自由建造头脑中想像出的任何图景。
沙盘游戏者在玩沙盘游戏的过程中,辅导师通常要坐在一个离沙盘较近的地方,以便及时发现其在建造过程中所泄露出的种种秘密,但这个地方又不能太近,太近了会干扰建造过程。在沙盘游戏完成之前,辅导师最好不要插话,不要问问题,也不要发表自己的个人意见。只是静静地观看。当沙盘游戏完成之后,辅导师要询问每一个形象具体代表着什么,或提出一些其他的问题。既然一个沙盘布景出现了,对它任何进一步的讨论都自然地会围绕着对主题或扩展主题的兴趣展开。面对这带有积极想像的创造性过程,深入地分析理解往往比直接的解释、判断更重要。汉德森(J.Henderson)曾恰当地描绘了这种寻求领悟的态度,认为它介于朋友之间互相分享经历的态度与一个具有神话学知识的注解者工作时的专业态度之间。当然,从严格意义上说,面对某一具体的沙盘布景,只有那些它的创造者才能真正知道它所意味的到底是什么,以及这种游戏的体验到底意味着什么、有什么样的感觉等等。因而,作为一个沙盘游戏法的心理辅导师,仅仅当好一个观察者是不够的,还应该尝试做一个参与者。
4、沙盘游戏的作用
面对装着光滑的沙子的平盘,旁边站着值得信任的辅导师,沙盘游戏者的心目中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很多意象,而那些各种各样人或物的模型,以及对沙子和水的感官经验,也刺激了无意识的发生。沙盘游戏的本质在于唤醒人的无意识及躯体感觉,碰触里面最本源的心理内容。沙能捏造,水能倾倒,火能点燃,空气能流通,沙盘游戏中最基本的流动和平衡,能够反映出人的心灵以及整个自然界的过程。沙盘以及沙盘游戏像一面窗,可以打开人或透视人的心灵,使人能够重新体验前言语和非言语的状态。孩子们在会说话之前已能听懂语言,在回忆之前已能进行再认。成年人们也许已经忘记或者从来就没学会那些表达内部体验的词语。但有时候,他们能凭直觉认出一个人但却想不起为什么认识或这个人究竟是谁。这就是为什么有时沙盘游戏师会说,“让那些模型挑选(pick)你”而不是“你来挑选模型”的原因。
沙盘游戏的功效来自生成沙盘布景的过程本身,就像积极想像技术那样,并不关注认知过程或完成的产品。沙盘布景的含义一般在创作过程中不给予解释,这样可以使创作者贴近自己躯体内正经历着的体验并展开丰富的想像。辅导师是一个目击者,也是第一个对沙盘游戏者给予共情反应的人。当二者通过沙盘的中介同时体验到沙盘游戏者的内心世界时,一个共同的时刻就发生了。这种共情有助于容纳和彰显出现的内部体验,以使它能对个人发生持续的作用。当然,作为心理治疗的一个方法,沙盘游戏法也有局限性,因为它有赖于操作者在游戏和想像过程中自己本身治愈力的出现与表现。通常,在进行沙盘游戏疗法时还要附加谈话疗法,谈话疗法承担心理治疗工作的解释方面。
八、参观法
1、定义
参观法是教师紧密配合教学,组织学生到校外一定场所进行直接观察、访问、调查,从而获取新知识或验证已学过知识的方法。
2、种类
参与式教学方法 篇6
一、参与式教学方法解析
参与式教学是将学生放在教学活动的主体位置,通过教师组织设计来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自己提出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主动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独立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参与式教学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职语文教改目标明确提出贯彻参与式教学理念,语文课要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本位,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参与式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开发思维,开拓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三、参与式教学的具体运用策略
参与式教学方法要求以建立平等、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为基础,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努力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敢于创新,这样,学生才会更加投入地学习。具体的实施方法如下:
1.课前演讲。我在正式讲课前都设有五分钟演讲,这一环节主要是遵循语文课要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和口语表达交际能力这一要求来实施的。首先,演讲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喜欢的电影、小说、故事等等,只要有意义,有感悟,内容积极向上,就可以拿来与大家分享。其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完成演讲稿,对其中的感想、议论部分做引导,最后师生提问、点评。这样可以训练演讲者的思维反应能力,也提升听讲同学的注意力,双向交流,活跃了课堂氛围。
2.注重朗诵。如教《再别康桥》:首先,教师的范读相当重要,可以给学生营造氛围,带领学生进入意境。其次,教师对朗读技巧作适当的引导。最后,学生自由反复吟诵。这样,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学生对作者无限依恋和挥之不去的离别之情的体验就会更加深刻,对诗歌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
3.角色扮演。为了使教学的情境真实地再现在学生眼前,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学生赏析课文,这样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
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他们的情绪一直处于兴奋状态,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众,都融入到了剧情中,对人物的性格特征也有更深的认识和体会。在实际活动中,学生们比我更大胆、更活泼,他们的设计和表演往往更能够受到同辈人的欢迎和喜爱,真是教学相长。
4.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语文教学中最具活力的方法之一,是参与式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讨论可以实现多维交流,优化效果,而且课堂气氛活跃,做到教学民主,和谐共振。
如在讲授《孔雀东南飞》时,在探讨两位主人公刘兰芝和焦仲卿究竟谁反抗封建礼教更加彻底,谁更对爱情坚贞不渝时,组织学生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充分发挥了主动性,提高了表达的能力。
5.小组课外探究活动。“生活处处有语文”,参与式教学应该不局限于课堂,高职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因为高职生相对普通中学学生来说课余时间比较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我会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定期给一个主题,让学生组内讨论,合作探究。要求每周写一篇周记或随笔,然后在课堂中分享优秀作品,大家谈体会感悟。另外,让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馆,了解历史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广播站、宣传栏以及报纸、杂志、电视大众传媒等传统语文实践活动载体,强化学生课内外知识的结合,语文综合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笔者觉得,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参与式教学不等同于课堂的完全放开,混乱无序,教师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不同特征选择不同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师要认真做好课堂组织工作,课堂上小组讨论要真正做到人人参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学习中,这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关键。
综上所述,在高职语文教学使用参与式教学法是行之有效的,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变革和创新,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实践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当然,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也要合理使用,不能就活动而活动,使其成为一种表演和形式,而是真正让学生参与其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参与式教学方法 篇7
参与式教学法是最近一、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法, 它对于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 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参与式教学的内涵, 对其在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最终提出了对中专体育参与式教学进行了设计, 为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中学体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参与式教学法是指师生双方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 并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这一方法充分调动了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营造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和谐、愉快、健康的学习氛围, 是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融合和统一。它强调和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 从机械地听和记变为自觉地探索与思考, 从根本上改变了目前许多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毕业扔笔记”的现状, 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求知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参与式体育教学的作用
2.1、参与式教学体现了学生成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意识
传统的教学不是以人为本, 而是以传授知识为第一目标, 知识成了教学活动的主体, 师生成为知识的附属, 这使得课堂教学无法安排得丰富多彩而只能局限于一些固定的模式。“参与”教学是以锻炼和培养学生身心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技术特点选择项目, 教师只给予组织和指导, 教师、知识、场地器材等均是为学生服务的。在参与式教学方法下学生才能真正的成为运动的主体, 其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意识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2.2、参与式教学体现了师生间的平等关系
教师平等地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一员, 除了宏观上处于主导地位外, 他和学生应是平等的。因此, 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 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一起自由地选择问题、设计方案、讨论问题, 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 给学生以启发诱导, 给学生以平等和认同感, 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这样, 学生就会由衷地展现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 积极大胆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
2.3、参与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兴趣, 注意分层参与。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 教师要营造课堂气氛, 诱导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 激发其学习兴趣, 把课堂变为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乐园。如精心设计新授课指导语、巧设问题、制造学习障碍、强化操作环节、创设情境、灵活运用教学媒体、发掘和运用人体无声语言等, 都可以为学生营造参与的氛围。然而, 由于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不同, 接受能力不同, 学习速度有快有慢, 这就要求教师要照顾到全体学生, 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在目标、方法、评价等方面体现出层次性, 使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学习。
2.4、参与式教学有利于给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
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活动是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 教与学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二者相伴而随。学生参与教学, 就是要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利用好各个环节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2.5、参与式教学有利于给师生提供共同创造的机会
场地的选择、器材的准备、准备和放松活动的设计, 教学内容的示范、讲解, 同学练习的指导和评价等均可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但教师仅仅注重教学方面的创造性是不够的。参与式教学强调学生的创造性参与。在课堂上让学生有完成思维活动的时机, 并释放其思考结果, 给予鼓励和重视, 对培养其善于思考的习惯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鼓励学生提出有创造性的练习方法。并让学生按自已设计的方案进行练习, 会更有趣味性和成就感, 体育课变得更有吸引力。
3、中专体育参与式教学的设计
(1) 体育教学的准备阶段设计。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充分准备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内容, 搞好体育参与式教学的基础工作。
(2) 体育教学的基本部分阶段设计。体育课的基本部分是一节课的重头戏, 也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所在, 所以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 如何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乐于参与的活动, 引导和激发他们达成学习目标, 成为参与式教学设计的重点所在。
(3) 体育教学过程的结束与总结阶段设计。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检查体育教学的学习结果和组织放松活动。每节课后都要进行放松活动使身心得到适当的休息并加速疲劳的恢复, 为学习其他运动技能打下基础。最后要对体育教学的设计和具体实施过程进行反思, 看设计的方案是否合理, 是否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 是否有利于师生互动等, 从而对以后的课堂内容进行改进。
摘要:参与式教学法对于提升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参与式教学的内涵, 详细分析了参与式教学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通过对体育教学的准备阶段、体育教学的实施阶段和体育教学的结束与总结阶段三个阶段的设计研究了参与式教学的应用, 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专,体育教学,参与式学习,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胡依琴, 刘小湘, 许毓成.参与式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体育科学, 2003 (3) .
[2]王兴媛.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中专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5.
[3]汪国庆.参与式方法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 2008, (12) .
[4]林劲松.基于参与式的中职体育教学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12) .
一堂参与式教学课堂教学竞赛课 篇8
为了切实推进福贡县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促进参与式教学在我县的中小学教学改革实验取得新进展, 促进中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 着力开展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 提升教师在教育改革形式下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素养, 我县教育局从2009年9月开始, 举行了为期两个半月的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这次课堂教学竞赛是分组进行, 竞赛还分初赛和决赛。从这次教学竞赛来看, 我们的教师, 通过参与式教学的培训, 已经把参与式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里。下面就决赛中获得一等奖的这节课, 谈谈我的感想。
二、课堂片段及评析
课题:有趣的七巧板
上课地点:福贡一中初一150班
上课时间:2009年11月14日
上课教师:和跃星老师
上课一开始分组, 6个组, 每个组7人 (个别组有8人) 。
活动一:引入课题。教师说:同学们你知道七巧板吗?七巧板是我们的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外国人把七巧板称为“东方魔方”, 今天我们来学习它的做法, 大家愿不愿意?同学们一致回答愿意。
活动二:介绍七巧板的做法。每个组发一套七色纸, 每个同学做一副七巧板, 7个同学正好有不同颜色的7副七巧板。七巧板的做法没有用教材上介绍的方法, 而是用折叠纸的办法, 再用剪刀剪下来。这里每个同学都必须认真做, 要不然这个组就可能缺一种颜色。所以这个活动, 同学们要有合作的态度来完成整个活动。也就是体现合作学习的理念。
活动三:运用七巧板拼图。要求各个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用比赛的方法拼出不同的图案。学生对这个活动的兴趣特别高, 老师用小红旗来表示各个组做出的图案, 各小组争先恐后生怕自己的组落后。这个活动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同时更能提起学生的求知欲。
活动四:回顾前面学习的知识。要求同学们在自己拼出的图案里, 找出一个锐角、一个直角、一个钝角, 并把它们表示出来。指出它们是多少度?在课堂上同学们多数能够很快说出来。分组说出七巧板各个图形分别有哪些角, 并说出它们的度数。并和其他同学分享。上面是七巧板的学习, 这个活动是复习和回顾前面的知识, 并和前面的内容联系起来, 即学习了新内容又把知识和活动联系起来, 学生容易接受, 也有兴趣学习。
活动五:完成课本的习题。分组完成课外作业, 由老师和同学共同评析。
活动六:各个组进行了本节课的小结, 教师归纳各小组的小结。
三、对课堂教学的评价
这节课的主要优点是:
1. 教学设计合理, 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加活动, 并且积极性很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 学生能合作完成学习内容, 并且缺少一个也不行。有一个小组中, 有一个同学在做七巧板的时候把一个三角形剪错了, 另一个同学就不想要, 结果这个七巧板就缺少一个三角板。后来这个同学补充了一个七巧板才完整。
3. 搭建一个平台, 给学生一个发展的空间, 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
4. 利用七巧板, 把前面学习的知识在这里进行复习。学生不仅学习了有趣的七巧板, 同时温故了前面的知识。
5. 不仅完成了教学内容, 还按时完成了课外作业。参与式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时间的控制, 我觉得这节课的时间控制是很好的。
这节课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1.有许多知识点可以展开, 却没有完全展开。比如, 活动三可以让学生多一点机会, 发挥学生的能力, 但考虑到时间, 做了几个图案就转入下一个活动了。
2.小结应该给学生机会。
四、小结
参与式教学方法 篇9
一、建立热烈的教学氛围是基础
从本质上说, 所谓参与式教学就是指全体师生共同建立民主、和谐、热烈的教学氛围,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机会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由此可以看出, 参与式教学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愿意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因此, 教师首先应该在中专体育教学中营造热烈的教学氛围, 要让学生对体育教学拥有足够的兴趣。首先, 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体育的魅力。对于男生而言, 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激烈的篮球比赛, 让学生感受篮球运动的竞争性, 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女生而言, 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体育对于身体的塑造功能, 让学生领悟体育运动不但能够树立形象美, 还可以培养人的气质。教师抓住学生的需求, 发挥体育的效力, 以此迎合学生的需求, 让学生产生足够的兴趣。其次, 教师可以强调体育精神, 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例如,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给学生讲述体育运动的起源, 讲述奥林匹克精神, 也可以给学生讲述奥林匹克精神带给人的感动。基于此, 学生才能感受到体育精神, 才能端正学生对体育的认识, 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热情逐步激发, 让学生带着足够的兴趣和激情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使课堂教学的氛围变得热烈,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二、给予学生自由的空间
在传统的中专体育教学中, 教师并没有留给学生足够自由的空间进行学习。换言之, 多数教师所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通过大量的讲述和身体示范完成体育教学, 进而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练习结束教学。在此过程中, 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得到发挥, 而只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进一步说, 学生并不是真正参与到体育学习过程中, 课堂教学成为教师个人发挥的平台, 而不是学生学习与交流的场所。
参与式教学要求教师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要让学生在自由的空间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不断思考、探究与总结建构更完整的知识体系, 并提高个人能力。因此, 在中专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该鼓励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而不是一味地接受教师的指导和讲授。
以篮球教学为例,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运动经验以及网络在线技术进行自主探究, 通过观看视频、实践操作总结投篮的正确姿势。学生依靠网络信息技术了解基本的投篮动作和技巧, 并通过不断地实践发现问题、分析和思考问题, 使学生对篮球投篮的技术有更深刻的了解。在此过程中, 教师并不直接干涉学生的思考与实践, 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主动参与进来。此时, 中专体育课堂成为学生实践与探索的场所, 学生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弥补自身的不足, 通过总结与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篮球技术。
三、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
在此基础上, 教师应该在中专体育教学中合理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 同时进一步突出学生主体性。
以排球教学为例, 多数学生对排球这项较为冷门的运动并不熟悉, 也没有足够的兴趣。这就导致学生难以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也无法依靠个人的力量解决参与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因此, 教师可以选择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 在进行基本的讲解后要求小组学生共同练习、交流与讨论, 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反思。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共同参与, 将中专体育教学上升为一种集体性的活动, 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学习的生动性。同时, 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收获, 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 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例如, 部分学生始终无法掌握排球的技巧。在小组活动过程中, 已经掌握一定技术的学生可以对其进行讲解, 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和通过手把手的指导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认知。
四、分层教学理念的渗透
教师要在中专体育教学中进一步提高参与式教学的效力, 其应该渗透分层教学理念。分层教学理念正视学生个体的差异, 针对学生的具体能力进行分层, 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参与教学并获得真实提升。
在中专体育教学中, 教师必须重视学生个体的差异, 要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能力和兴趣进行合理分层, 让学生能够参与到符合自身情况的教学中, 并得到真实的收获。
参与式教学方法 篇10
一、强调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创建合作探究学习模式
参与式教学方法强调的是一种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即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器皿, 重在关注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模式的构建。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 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提升, 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与兴趣爱好, 在中职体育学习中也会有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 因此,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 让每位学生都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项目, 然后根据学生所选的体育项目将学生公平分组学习。 如有的学生喜欢羽毛球, 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公平分组, 这样可以方便不同的学生进行合作与探究式的学习模式, 还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 而且由于学生选择的是自己所喜爱的体育项目, 这能很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自尊心, 让学习差的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 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此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团队合作、团队游戏及团队分组对抗诸多活动, 使每位学生都参与体育课堂学习, 增进团队之间的信任与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体育竞技精神, 为教师的教学顺利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趣味性的教学情境,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趣味性教学情境的创设, 不仅能为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 活跃体育课堂氛围, 还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力, 使每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课堂学习, 主动发言提问, 便于体育教师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学生正确改进。
在教学体育理论知识时, 教师应善于灵活使用多媒体技术, 借助音乐、图片及视频诸多方式, 将声音、色彩、图像、影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将传统语言文字教学直接转变成生动、具体、形象的动感表达, 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记忆与学习教材内容, 加深他们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此外, 教师还可利用体育教学工具, 将体育器材直接拿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直接观察与对比;课前收集当代体育明星故事, 在课上为学生详细叙述体育明星事迹;又或者让学生在课上积极主动发言, 讲述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体育故事, 使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教学情境,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体育实践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教学方式, 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思考空间与时间, 让学生不仅能在理论学习中思考, 还能在实践中思考, 得出问题结论, 并根据学生的不足之处加以适当修改, 得出正确的答案。 与此同时, 教师还可组织一些生动有趣的游戏, 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实践理论教学知识, 让他们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 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体育技能。
三、提供学生设计游戏的机会, 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教师在下课前几分钟时间内, 可以提前向学生透露下节课教学内容, 让学生依据本章教学内容, 课下通过交流询问与网络查询等渠道, 收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体育游戏, 也可让有能力的学生自主设计游戏, 并让学生代表收集、统计好各种游戏, 在下一节课上课前交给教师。 教师利用这些游戏进行有效性、可行性的教学, 选择出一种或几种游戏组织学生参与游戏。这种方式不仅能使学生主动、自愿地参与体育学习,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还有利于促使学生思维的拓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了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实施好参与式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游戏设计成果进行表扬,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游戏设计活动, 让学生敢于展示自己, 锻炼自己, 增强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此外, 由于这种教学方法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合作完成, 能有效增进双方情感的交流与思想的碰撞, 有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总而言之, 参与式教学方法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学习, 还助于加深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把握, 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见参与式教学方法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体育教师应当积极引进与推崇这种教学方法, 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社会培养出具备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服务于社会。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推进, 社会对高技能、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渴求越来越大, 这就要求我国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与改革。中职体育教学作为我国教育教学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理应跟上现代教育改革步伐。在中职教育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当采取参与式教学模式, 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 营造和谐、民主、科学的教学氛围, 充分发挥教学手段的灵活性与多样性, 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使每位学生都参与课堂教学, 让不同群体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学习, 有挖掘与发展自我的机会, 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与进步,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参与式方法,中职体育,教学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爱玲.参与式教学模式在中专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才智, 2010 (20) .
[2]朱海波.浅析中专体育教学中的参与式教学方法[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3 (10) .
[3]卢慧.中专体育教学中的参与式教学方法研究[J].时代教育, 2014 (12) .
浅谈参与式教学 篇11
关键词:参与式教学;高中课堂;教学活动
参与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运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教师要重视备课,要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任务。
先将本节课的内容细分,看哪些是学生能够通过看书或者小组讨论自己能解决的知识点,将这些作为预习内容呈现在课前导学案上,由学生自主学习;哪些是学生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看能不能拆成多个递进式问题放到导学案中,对于那些学生自己处理起来很棘手或者他们干脆就处理不了的,老师可对部分“小助教”单独进行培训。
做好这些工作后再确立本节的教学重点即为以上学生独自处理不了的知识点,然后认真考虑并设计好课堂活动的环节。一般来说有三个环节:设计问题—探究问题—总结反思。
1.设计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出问题,如何陈述问题,是一个关系到能否激活学生的潜力,能否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否顺利开展学习活动,能否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问题。比如一个悬念式教学问题,往往会强化学生探究问题的注意力,会使学生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提出问题与创设情境相结合是参与式学习中设计活动环节的首选方式。第一个环节设计成功了,后面的学习就顺利多了。
2.探究问题
探究问题与讨论活动相结合,是设计参与式教学活动环节、提升学习境界的常用方法。如,以高中语文课本中《过秦论》《阿房宫赋》的研究阅读为例。论述秦国灭亡的原因,贾谊认为是“仁义不施”;杜牧则认为是“秦爱纷奢”。文章虽然论证严密,但其认识不免片面。为此,笔者设置一些问题,引发讨论、争辩,并让学生去探索求证、产生新见:如果秦国能像贾谊所设想的那样,不施暴政而行仁政,或像杜牧所言“复爱六国之民”,能否不亡?这样引发学生去查阅史料以求证,在阅读研究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六国灭亡与其因循守旧、不施行变法或变法中途而废相关,也与其政治腐败、民心背离相关,还与其各存私心而不能精诚团结、互相信任相关,等等,进而通过讨论使之明确,古人借史事而讽今,各有其针对性,所以都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如今,联系现实来思考,便可以确立起六国新论,或谈改革图强增国力,或谈反腐败得民心,或谈团结一心力量大,等等。
3.总结反思
近年来,全国高考化学卷越来越强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尤
其是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总结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而第三个环节的设计就是为了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的。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探究过程是开放的,学习思维是创造性的。没有唯一的答案,学生的创造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不断地探究问题,不断地总结反思,不断地强化学习动机,不断地发现新的知识,教师和学生教学相长,共同获得发展。
当然除了以上需要考虑的新问题外,原来旧的备课方法中的常规框架也应认真地准备。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就进入了课堂环节了。
二、课堂呈现
一堂新课,有了课前的准备,很多时候我们不必亲自引入新知,可以充分放手让学生讲解本堂课的内容。对于一些课堂讨论性问题,当各学习小组完成探究任务后,学生可到指定的相应黑板位置上板书自己的探究结果。教师应精选学生板演的具有代表性的版面,适时组织学生的交流展示活动。整堂课,学生才是主角,兵教兵、兵练兵充斥整节课堂。它突破了“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的局面,彻底改变了教师在课堂上单调重复知识点的“一言堂”,取而代之的是由教师提供学习的途径,辅之以学习方法的必要指导,让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研讨、交流、辩论、启发,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达成共识,最终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地、积极地、生动活泼地思维和学习。无论是学习兴趣还是学习效果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做好课堂的引导者、激励者、促进者、参与者、调控者以及总结者,也就是“教练”的角色
就行。
三、课后反馈
我们要及时反馈,先从学生中了解对本堂课有什么看法,哪些地方没有弄明白,希望老师作哪些补充,哪些学生学有余力可以增加课后习题量等。巩固运用、互练互测是学生记忆、回放、巩固整堂课的系统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关键环节,也可采用组间竞争,组内互帮互助消化吸收,共同“御敌”,用集体的力量带动个人动力,达到复习巩固知识的效果。
参与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真理与知识的化身,不再用讲授和灌输的方法教学,而是把自己作为学生的伙伴、朋友、教练,引导和启发他们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世界、探索未知。
参考文献:
岳小欣,李云飞.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作者单位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
“参与式”阅读教学策略 篇12
一、立足语言,对话阅读
语文课本上的课文并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所有内容。“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语文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参与,首先要指导学生理解文本的语言运用,通过对语言的品读,体会文本的思想。学生对课文的言语理解和品味是对文本解读的关键,语言就像是打开作者心门的一把钥匙,学生通过语言这把钥匙打开文本的大门,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语言的媒介,学生可以与作者对话,获得直接阅读体验,而不是教师的体验代替学生的体验。近几年关于《背影》教学的讨论非常多,由于时代的隔阂,很多学生难以理解文章中作者表达的父子情深,还闹出过许多“抨击父亲违反交通规则”之类的教学尴尬。该如何正确引导学生理解该文本的思想感情并与作者对话呢?可以将“理解融于字里行间的真挚深厚的父子之情”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仔细阅读文章中“望父买橘”的背影片段。在这个片段中引导学生品味动词的使用,“爬”“攀”“倾”“缩”。这几个动词,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父亲吃力地攀上爬下,移脚倾身为儿子买橘子的场景。细细体会之后,仿佛如亲眼所见,难怪作者说“每每想起如眼前一般无二。”这样的文本解读不仅是与作者对话,理解了文章的情感,也是对语言的学习。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带有丰富的隐喻、意象、韵律的文学语言,学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以此来全面调动学生体验和提升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力。
二、文本分类,期待阅读
在阅读的动态构建过程中,注重激发与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运用不同阅读策略来阅读不同种类的文本。依据不同文学体裁的特征,在阅读的早期,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图画、角色扮演和说故事的形式学习记叙文;提供舞台、服装和演出的方式学习戏剧文学;还可以通过吟诵来学习诗词歌赋,享受语言的节奏韵律美。如此便可让学生在阅读体验中发现体裁的特征,掌握诗歌的韵律与意象的运用;明了戏剧舞台冲突何以建立。对于文本的分类,使学生学会利用已有的阅读经验,借助语言词汇知识和文本特征的理解等策略方法,来理解和欣赏文本。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的阅读效果往往比泛读课文的效果要好,这是受“阅读期待”的心理影响。在新课标中“阅读期待”是指学生在阅读之前对课文有所预想、好奇以及求知的心理状态。教师向学生传达的期待,可以为学生阅读指明方向,学生更容易抓住阅读的中心。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在“导入”这一环节加入阅读期待,这种阅读期待是短时的,缺乏深入思考的后劲。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讲求层层递进的方式发掘问题,不断加强学生的“阅读期待”,形成阅读期待的连贯性。例如在课文《老王》一文中有些问题就有很大的理解空间,比如:作者与老王之间的关系?老王最后送鸡蛋是不是想要换钱?这些问题作者没有给出答案,只能靠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来回应。
三、微格教学,批判阅读
批判阅读是指阅读批判。批判性阅读是一种激发学生自我思考的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思考,能通过自我阅读对文本提出有价值的质疑,形成有针对性的问题,在不断的阅读探索中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最理想的批判性阅读指导模式是一对一,这样教师能够最大限度的关注到阅读个体思维的过程。但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模式中难以实现,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也为阅读交流提供了机会。学生以围坐的形式分成若干组,相当于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微格,教师先做阅读指导教学,再留有时间让学生阅读思考或者同伴交流,然后教师再分别对小组进行指导。中间有一个交换小组的换位置时间,学生根据相似的阅读体验组成一组。最后由小组代表总结概括阅读体验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以及阅读总结。
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小说文本的阅读教学中,作者通过人物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征,人物有某些欲望或者动机,为了满足这些欲望,他们往往会有一些不同的遭遇。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思考对人物的评价、人物的遭遇,并指出文章中的解决办法,然后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附文末表1)
四、营造环境,交流阅读
教师为学生提供有力的阅读环境,可以培养学生发展性阅读能力。学生阅读环境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期待,教室里的阅读墙,放满图书的书架,还有演讲台这些都能营造出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期待。
比较观察美国中小学的教室设施,有许多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独立的阅读教室,学生的桌椅以小组的形式摆放,方便学生交流与合作。阅读教室里面设置图书中心、写作中心、听说中心、音频中心、表演中心。图书中心的图书供学生精读,为学生阅读提供安静的环境,图书摆放可以按照作者或者主题分类,尽量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在听说中心配置录影机、耳麦和话筒,学生自由选择听的内容,定期开展“说故事”交流会,交流会的主题与内容根据不同的年级会有相应的差别。在音频中心为学生提供一些视频资料,方便学生理解文章的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内容。表演中心是为学生提供一个“与作者对话”和“与读者对话”的平台。教学环境的改善同样能够激发教师改进教学的热情,加大对教学的投入。提供良好的阅读教学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人公地位,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营造轻松愉快、自主开阔的语文课堂氛围。
注重学生参与的四种“参与式”阅读教学策略并不是割裂的,这四种方式是相互交叉共同运用的。“参与式”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中心,教师通过这四种策略来引导学生思考,开拓思维,为学生阅读提供更好的条件。教师的引导地位非常重要,成功的引导可以使学生立足语言,顺着阅读期待层层深入,乐在其中。
表1 批判阅读观察表
参考文献
【参与式教学方法】推荐阅读:
参与式教学05-30
参与式教学方法10-12
参与式教学本科教学08-29
参与式小组教学06-16
参与式教学国际经济06-02
参与式教学法08-09
参与式教学特点原则10-13
参与式教学方式的引领07-31
参与式学习的教学引导08-31
企业参与式教育教学11-14